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

2024-08-06

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共5篇)

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 篇1

一、网络语言的界定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研究的对象。网络语言是用于因特网上的不同于传统的特殊语言, 不同语言有着自己相对应的不同网络语言形式,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现代汉语的网络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一是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 如鼠标、病毒、宽带、局域网、浏览器等等, 另一种是指与网络相关的特别用语, 如黑客、电商、虚拟空间等, 这些语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逐渐为现代社会交际所接受, 演变成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而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网民在网络上常用的词语、数字和符号等, 如斑竹、菜鸟、酱紫、88、u、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在此我们主要论述的是狭义网络语言形式中的词语变异。

二、对网络语言的归类分析

1、拉丁化

拉丁化是指由于某些原因, 网民不再使用汉字而用西方拉丁语系文字和阿拉伯数字进行表意的一种方法。拉丁化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征。 (1) 英文缩写。汉语中使用英文缩写由来已久, 只不过原来多用在专业领域, 如:IT、WTO、VCD、B超、BP机等, 现在的英文缩略语使用更加广泛, 如:GF即Girl friend (女朋友) , BF即Boy friend (男朋友) , BTW就是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等。 (2) 汉语缩写。汉语的缩写可分为汉字缩写和汉语拼音缩写两种。汉字缩写如:“电玩”即电子游戏;“私聊”即私下的一对一聊天。这种缩写的形式与规则明显带有很强的随意性, 是网络语言所特有的。而汉语拼音的缩写一般选用词组内每一音节的声母组成, 如:“mm”即美眉, “bt”即变态, “tmd”即他妈的等。 (3) 用数字代替英文或几种因素混杂而成。如:“2u”即to you, “F2F”即face to face, 面对面等。

2、谐音词

网络谐音词可以说是网民的应求心理和输入软件催生的一类词。如:楼猪、搂住指的都是楼主。在使用拼音输入法的时候, “搂住”先于“楼主”出现, 只需手指按空格键即可。“露珠”是“楼主”的谐音, “露珠”、“撸主”等则是因网名的应求心理形成的。另一类常见的是数字谐音。如:“88”即拜拜, “521”是我爱你等。数字输入时只需单击, 省时省力, 在以简化、快捷为目的的网络语言变异中当然备受青睐。

3、义项的衍生与迁移

受网民求异创新心理的影响, 一些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词汇在网络语言的应用中被赋予新的义项, 如:“白骨精”指白领、骨干、精英, “恐龙”指形象丑陋的女孩、“不约而同”被赋予了长时间没人约我我都要变成同性恋了的意思, 等等。这一类词的感情色彩多倾向于贬义, 却能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生动。

4、生造词汇

语言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有机体, 新陈代谢非常快, 每天都有新鲜的词汇产生, 每天都有老的词汇死去。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新产生的词汇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有的迅速流传, 融入语言有机体, 变成常用语言的一部分, 有的则在产生后由于得不到广泛的认同而迅速死去。网络是一个漫无边际的交际场所, 微信、微博、qq、facebook等各种社交平台对大量信息的传播, 各种新的语言现象必然会应运而生, 生造词汇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词的形式还是汉语, 但意思往往匪夷所思, 因在网上通行日久, 已经为网民大众所接受, 但至于这些词语是否可以纳入法定的汉语词典还有待商榷。 (1) 新造成语。主要是取一句话的几个关键字组成一个新的词语, 如当下最流行的:“我伙呆”即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何弃疗”即为何放弃治疗, “不明觉厉”即虽然不明白在干什么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最鲜明的“喜大普奔”, 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 这样的词语还有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细思恐极、火钳刘明等等。 (2) 英语趣译。音译一直是汉语语汇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些音译能借用汉字的字义, 往往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可口可乐、摩托车等。现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译词, 其译法虽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但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并通行于网络。最常见的便是电子邮件E-mail翻译成伊妹儿。 (3) 他词借用。词义在使用中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词义的扩大或缩小。网络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赋予大量旧词以新的意义, 形成语言新景观, 如:“灌水”即随意写、字数少、无内容的帖子或回复, “见光死”是令人失望的网友见面, “蛋白质”是混蛋白痴加神经质等。

5、词性的活用

语言的各个层面都不是相互独立的, 网络词汇的变异会影响到构词的变化, 甚至造成更深层的在词性以及语法上的变异, 造成了词类的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在网络语言中, 名词做谓语带宾语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你今天微博了吗?”汉语的名词做谓语时一般构成“主语+谓语”句式, 很少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例句中“微博”是一个典型的名词, 可后来被网民效仿英文的语法结构用作了动词, 这种句式也广为传播。 (2) 形容词转用作动词。汉语中形容词直接作谓语, 一般是不接宾语的, 也很少用于被动结构, 但在网络语言中这种情况很常见。例 (1) 我的电脑被黑了。 (2) 不要黑我。两个例句中的形容词“黑”都用做了动词, 例句 (1) 中的黑甚至还用了被动句。

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多是年轻人, 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年轻化的特色。这些对现代汉语的变异看似有些不伦不类, 但却有他们的优点。简单明了, 输入方便快捷, 不仅提高了语言的交际效率, 也是网络语言追求简约、快速、高效的体现。网络语言在不同层面的变异既是语言作为一个拥有鲜活生命的有机体演变和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网络的普及, 通讯的发达, 在这样一个知识文化大爆炸的时代, 网络语言极强的适应了网民这一交际群体的需要, 这种变异丰富和发展了语言, 它促使现实语言能够更好更完善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同时, 现实语言也以共同语为规范约束着网络语言的种种变异, 使其在从言语向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实现规范化、合理化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希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而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发现传统的语言不足以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网络的兴起成为加速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全新的交流空间, 它的虚拟性、平等性、开放性和生动性等特点为交流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 网络语言随之兴起。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它是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一种变异, 这种变异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大众文化,网络语言

参考文献

[1]江南, 王跃平.语言文字应用专题研究——逻辑与修辞[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3]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与心理特质[J].宁德师专学报, 2004 (4) .

[4]牛光夏, 谷瑞丽.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 (2) .

如何化词语积累为语言的实际运用 篇2

【关键词】词语积累;实际运用;“写”的训练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平时积累的词汇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很难灵活自如地运用。尤其在写作方面,经常会听到老师在谈论,为什么学生平时学习、积累的词语那么多了,但是写作语言却总是枯燥无味,却总是在烦恼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是机械化的,并没有真正化为己用。那么,如何才能化词语积累为语言的实际运用呢?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拙见。

一、明确词义,积累词语

生字词的积累可以说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基础。因此,在生字词的积累过程中要注意,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字音、字形即可,而是应该掌握一个个字词的词性和它们的确切含义。如果没有掌握确切的词义,有时会词不达意,有时会铸成大错。

比如:

(1)“曾几何时”原意是不久以前,现在成了很久以前——“曾几何时,我也是少年壮志,意气风发,现在却是两鬓斑白,垂垂老矣。”

(2)“望其项背”,原意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看到小明优异的成绩,我真是望其项背啊,惭愧!惭愧!”

另外,要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如下面两句话中有两个“自然”,意思就不一样:“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给颜黎民的信》)“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藤野先生》)前一句话中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后一句话中的“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熟词时,不能想当然,而应该斟酌一下,否则词义的张冠李戴会闹笑话。

其实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很多,譬如,让学生熟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把课文中的词汇、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等储备起来;让学生摘抄课文中的准确措辞、成语格言、新颖的句式等等。这些都是让词语内化的好办法。

二、外化词语,运用语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还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实现语言积累的“质”的飞跃。

方法一:从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正确理解其意义,以文句为例,进行简单模仿。

仿写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写的过程要完成多种转换,首先要通过联想想象把作者的语言文字转换成自己心中的形象,然后再把形象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例如:

原句: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敬畏自然》)

学生仿句:

无论是幼时的每一口乳汁,还是现在的每一顿午餐;无论是失败时的陪伴,还是成功是的鼓励,都是母亲至高无上的爱。

方法二:连词成句,要求同时使用两个或三个词语,并且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语言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人对你的话感兴趣,愿意听,愿意读,并从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要达到这个要求,运用语言不仅要合乎规范,还要讲究一点艺术性,也就是要注意修辞。要达到修辞的目的,运用语言必须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所以,在用词方面,要确切的了解词义,使用时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在造句方面,要善于选择最合适的句式来表达思想,造句要合乎普通话的一般规律。

例如:请将“奥秘、凋零”两个词连词成句,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学生作句:

有人说,人生有许多的奥秘,但我要说,人生不过就像花儿的一生一样,经历了发芽、生长、盛开、凋零。但我们应向花儿学习一点:在“开花”时勇敢地绽放自己,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活力。

方法三:连词成段,要求同时使用三个或五个词语。首先得确立一个话题,或创设一种语境,激发学生创作动机。

确立话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明确中心,不能够漫无边际,胡拼乱凑。

例如:请将“璀璨、美味佳肴、家醅”三个词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

学生作句:

璀璨的星空下,空气中弥漫着家醅淡淡的香,摆上桌椅,迎着微风,赏着明月,吃着清粥小菜,却似在品美味佳肴。一家人有说有笑,和和睦睦。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方法四:利用图片、视频、电影、游戏、歌曲等,创造情景来突出词汇的意义,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去体会词汇的意思,然后再模拟情境进行选择和运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这八种智能并表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上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课时,请同学们观看电影《赤壁》的片段,师生共同走进宏大的战争场面,聆听震撼的背景音乐,感慨义士奋勇拼杀的果敢,佩服古人于谈笑间的运筹帷幄……在强大的视听结合的冲击力之下,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调动、情感得到了激发。这时再引导学生使用曾经积累的一系列关于战争的词汇,如“马革裹尸”、“金戈铁马”、“千军万马”等,动笔写下自己的心得,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较之往常会有一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孙春成著.《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 陈佳民编.《写作艺术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 倪宝员主编.《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 篇3

一、紧扣词语, 删繁就简

每篇课文中总有一个或多个最富表现力、最能体现笔者情感并最能突出主题的关键词, 这就是文章的“文眼”, 也是作者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观察的出发点、思想的闪光点。“片言居要”即为此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紧扣关键词语拓展开, 便能删繁就简, 把文读透。

如《卧薪尝胆》一文课后的练习三中有以下词语: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这些词语无疑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词意后, 我们就可选取其中一些词语, 让学生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大意。这不仅可使学生较快地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可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而低耗高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又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隐藏了许多概括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以“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让他们默读课文, 圈画出关键词, 便可使其轻而易举地找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词语。这些描绘庐山云雾特有个性及壮丽景象的词语, 一经活化于学生心头, 本文的学习效果也就不难水到渠成。

二、品析词语, 情意凸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按此要求, 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 将词语与文义构建出紧密联系, 并咀嚼出词语的“言中情”和“言外意”, 细品出语言所具的情致和应有意境。

语文教材中, 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饱含着强烈真挚的情感, 而所有这些都常常凝聚在关键词句中。可以这么说, 有时一个词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 因有“冒出来”一词而顿显奇妙。具体教学中, 我们不妨可提出这样的疑问:“描写荷花为什么要用‘冒出来’?我们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白荷花?和‘冒出来’相比, 哪个更好?”通过流程演化, 并联系上文中的“挨挨挤挤”, 学生应能深切感受到此“冒出来”更能传神地表现出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接着教师还可推波助澜:“这些白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呢?”经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学生必能从中体会白荷花这样做是为了“展示美丽”“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此教学, 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词语所含的奇特精妙, 自可浓浓一品, 情状、意象凸显。

三、感受词语, 拉近生活

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就得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 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使学生能感悟文本的主旨, 并凭此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黄河的主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六个人, 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为让学生产生真切感受,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动作演示, 可让学生将手贴在课桌上移动, 并谈谈此时的感觉和想法。有了这种体验, 学生肯定能更好地感受到艄公的技术高超, 以及游客们即时的惊喜和兴致。在品味词语时, 只有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同身受, 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并由此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四、想象词语, 短词读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文字是具有张力的, 这些张力能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学时, 教师可在文本中搜寻具有独特魅力的词语, 并结合语境带着学生一起品读, 以提升其思维的深度, 在“短词读长”中, 使学生领悟到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所具有的张力, 且在语言的精彩处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力。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中写道:“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教学时, 教师就可抓住“蓬蓬勃勃”进行必要的生发, 通过对词语的咀嚼, 激起学生想象, 导出心灵共鸣。其间不妨组织如下:“无论是夏天, 烈日炙烤着大地, 还是 , 樟树总是蓬蓬勃勃;无论是冬天, 漫天飞雪呼啸而来, 还是, 樟树总是蓬蓬勃勃……”如此练习, 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丰富、形象的想象, 真切感受到樟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想是说、写的基础, 说、写是想的兑现与升华, 注重并善于把“短词读长”, 无疑可品出词语无穷的魅力。

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 篇4

一、别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即教育资源, “生本位”强调全面依靠学生, 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 更认识到学生是最可贵的教育资源。这在字词教学中也应如此。词语教学, 特别是字音、字形教学, 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极力回避的, 原因就在于难于出彩。虞大明老师对《小镇的早晨》一课的词语教学设计, 值得我们深思。

(读课题后) 师:预习过吗?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谁能当小老师, 把你认为最难读的生字找出来, 给大家提个醒。

生:热腾腾、香喷喷。师: (提醒) 可以从生字当中去找。

生:粽子的“粽”要念平舌音, 请大家跟我读。师:提醒得好, 你想不想检测你的教学成果?

生: (点头) 指名学生读, 并评议 (“读对了、很好、好的”等) 。

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进行指导。

(学生分别就“剖鱼、诱人”等词作了提醒。)

师:在刚才小老师的提醒下, 你觉得哪些难读, 赶快读一遍。

课堂中, 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虞老师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整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虽然教师的语音纯正, 教师的评价远比学生精彩得多, 但教师却走在了一边, 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 让学生领读, 指名评价, 此时, 学生正确的以及错误的学习信息, 都成了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 教师没有辛苦地塑造、更正学生, 而是充满艺术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 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二、别忽视学生的所思所想

课内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这就要求课前教师充分掌握学情, 换位思考;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 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教给学生的知识要尽可能精简, 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让学生大量活动, 在语言实践中领悟词汇, 把握词感。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有情, 人更应该有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批文入情”, 理解课文蕴涵之情, 领悟文外人间之情, 借以熏陶出自身的人情味来。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词语, 它对于指导学生感受课文之“情”恰是庖丁解牛的下刀之处。所以, 教师不妨花点力气去研读, 去挖掘、去透析, 然后试着为孩子的心灵都插上翅膀, 引领他们借那一枝出墙红杏来想象满园春色吧!

在执教《梅兰芳学艺》前, 笔者冥思苦想: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呢?光有正面的挖掘不足以震憾学生的心灵。苦恼之际, 灵光一闪:得让孩子们感受到梅兰芳学艺的坚定。于是, 笔者的目光就在“没有动摇”这个词语上定格。

师:反复读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一句, 用心品品“没有动摇”,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梅兰芳紧盯着师傅, 咬住下唇下决心的样子。

生2:我觉得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话, 那种不甘心的样子。

生3:我看到梅兰芳紧握着小拳头, 目光炯炯的样子。……

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生1:我觉得梅兰芳正在下着决心。

生2:我想到梅兰芳已坚定了学艺的决心。

生3: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和他这时下的决心有重要关系。

……

看!对课文的“人文之情”的理解显然已经水到渠成了。反观这一过程, 一个“仿佛看到了什么”就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孩子针对“没有动摇”这个词启动的想象中, 原来抽象的四个字被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情境。然而, 如果就止步于此, 当然难令学生感受课文的人文内蕴。于是, 一个借想象之景再往下追究的问题使孩子们顺滕摸瓜, 挖出了课文的主旨。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 是激动人心的, 是让孩子真正难以忘怀了!因为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已经不是某个单调的词语, 而是一串形象的描述, 一堆自己的体验与发现,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牢固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呢?

三、别忽视学生的真实需要

课堂是风云变幻的, 孩子是五彩斑斓的, 教师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凭借自己丰厚的积累, 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 使它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样精彩就会属于自己的课堂, 而且还往往能达到教育无痕的最高境界。因为人文是熏陶出来的, 绝不是灌出来的。对孩子语文修养而言, 无异于“熏锅底”。对于这一点, 笔者有着切身的体会。

一日, 执教《大海睡了》, 碰到一个“闹”字, 在指导学生品味时, 笔者让孩子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过闹的时候, 你是怎样闹的?”孩子纷纷说“大哭”、“大闹”, 有的甚至说“如果再不答应就躺在地上撒泼, 直到父母无奈地答应。”如果这时, 笔者严肃地指出这样做不对, 这摆明了的说教, 有谁会真正往心里去呢?于是, 心念急转而下, “那么,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 而老师就是‘舅舅’, 你会怎么闹呢?我们来演一演, 好吗?”马上有学生跃跃欲试。不知是因为课堂上收敛些, 还是面对老师不敢过于放肆。在表演中尽管想了许多拒绝的理由, 都被孩子们用一套套的道理说服了, 虽有撒娇的, 却不见撒泼的。笔者大声问到:“虽然你们谁也没有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杀手锏, 但舅舅还是同意了, 你明白了什么吗?”有学生说:“只要要求合理, 又能说清理由, 父母都会同意的, 哭闹不是好办法。”由此, 学生也能受到启发。因为艺术地处理了课堂上生成出来的环节, 倒令学生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看似无心插柳, 却也是有心栽花。因为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 走出一个健康的“真我”来, 绝非易事。语文的内容最多, 课文中有多种形态的人, 所以语文教学更应时刻关注“人品、人格”, 重视孩子的生命成长。在这一案例中, 笔者就把握住课堂生成资源, 借一个“闹”字教会学生“懂事”, 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还教会学生“懂理”, 不蛮横, 不撒野, 不无理取闹, 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种不加预设、没有框架、真正应学生需要而生的人文教育才是有效的, 才是实实在在的。课前虽没有这样预设, 但面对变化, 教师只要灵活处理, 就能使育人之舟有忽而撑出柳阴的惊喜。

卢梭说过:“儿童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 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情来阅读文本的, 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 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导也必须是多元的。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角度出发, 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的情感涌动、思维争辩、人性流淌。这样和谐的, 动态的词语教学过程不就如水墨画一般整体大气质朴、细节精致严谨, 值得学生回味吗?

词语教学的语言学分析 篇5

生:老师, 什么是“竞相开放”?

师: (欣喜)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答?

生:“竞相开放”就是开放。

生: (追问) 那么为什么不用“开放”而要用“竞相开放”呢?

生: (不等老师说话, 补充) 因为竞相开放是成语。

师: (略思考) 蒲公英竞相开放到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 此时,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蒲公英, 就要开放了。 (边说边双手合拢放在胸前, 做成花骨朵状。孩子们纷纷效仿。)

师:春天到了, 蒲公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了。

(学生们伸出手臂舒展开做成开放的样子)

师: (指着学生的表演) 那边那朵蒲公英开得最快;这边这朵开得最大最美;那儿还有一朵蒲公英还是花骨朵, 快开了。 (师一说, 那个做成花骨朵状的孩子立刻伸出手臂做花开状。)

师: (示意学生安静) 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竞相开放了吗?

生:竞相开放就是花骨朵儿个个抢着开花, 看谁最美。

师:对, 这就是竞相开放。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

(师出示两句话:淤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于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开放,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师:读一读, 比一比,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句?

生:我更喜欢第一句, 因为有了“竞相开放”这个词, 我就知道蒲公英是抢着开放的。

生:蒲公英怎么会抢着开放呢?第一句把蒲公英当做人来写了。

师:仔细品味词语, 词语是有色彩的, 是有感情的, 是有生命力的。在生活中, 你们还看到过哪些竞相开放的景象? (生答)

评析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 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因此, 恰当的词语教学和训练, 能让学生的语言之花在课堂上“竞相开放”。

一、创设情境, 理解词语, 赋予词语感性的认识

理解“竞相开放”这个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适时地创设情境,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想象蒲公英开花的情景。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暗示和启发性语言的点拨,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竞相开放”就是花儿争着抢着开放的意思。

二、对比阅读, 品味词语, 关注语言表达的作用

为了将词语教学落到实处, 让“竞相开放”这个词成为学生语言积累运用中的一部分, 教师又采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在理解了这个词的基础上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阅读, 品味“开放”与“竞相开放”词语意思的异同, 从而发现句子用了“竞相开放”这个词后, 可以把蒲公英描绘得更生动形象。学生在品味词语中, 潜移默化地关注着词语表达的作用, 为运用词语打下基础。

三、说话训练, 运用词语, 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理解词语是为了学会运用词语。只有在深刻理解词语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运用词语。教师设计了用“竞相开放”一词进行说话训练, 此时, 学生语言的火花被点燃,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 熟练地使用已经深刻理解了的“竞相开放”一词, 将灵动的思维化作准确的语言表达, 用灵活的语言形式演绎丰富的生活体验。

上一篇:新生儿脑病防治下一篇:神经性头痛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