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2024-07-21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共11篇)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1

摘要:以对外汉语和国内语文教学语言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大量教学语言的语料,通过对语料的统计和研究,列出了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和语文教学语言高频词表;根据词表,并结合语料实例,本文详细对比了两种教学语言词语使用的不同特点,进而探讨了对外汉语和语文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教学和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文教学,教学语言,高频词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教师是舌耕为业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教师的职业工具,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语言作用于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外汉语教师教授的是汉语,这就使他们的教学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尤其在以目的语授课的情况下,教师语言关系到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同时也成为学生所能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目的语习得。(刘珣,2000)由于教学的目的、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没有从事过该教学的人往往将其等同于语文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显然是行不通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区别两种教学语言的不同特点,以期对教师的语言锤炼和师资培养有所启发。

二、教学语言词语对比研究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主要对教学语言进行定量研究。教学语言指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的口语,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有意义的口语,不包括教师的书面语(板书及其他)和体态语等。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语言学的语料分析方法,将教学录像语言转写为文字,进而生成小规模的语料库。对外汉语教师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学录像,共收集了十一位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全部是初级阶段综合课及口语课的教学,教学时长1 100分钟,语料共计113 288字。中小学教师的语料是通过网络搜录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全部由真实的课堂教学转写,包括现当代课文、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共计117 535字,教学时长与前者相当。

借助相关技术,我们将语料按照字、词、句的层次分别生成了层级语料库,并进行了初步的统计。本文将重点对教学语言中的词语使用进行探讨。

三、研究结果

(一) 总体印象

除去标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共包含336个英文单词,162个拼音字母和58 600多个汉语词。语文教学语言中没有拼音和英文,而包括了很多成语、文言文词汇等。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虽然出现了58 600多个词,但实际使用词汇的总数大约只有2 900个,只有总词数的1/20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词在教学语言中要被重复20次,重复率相当之高。当然,课堂教学语言的重复是不平均的,为观察哪些词在教学中被大量重复,我们分别计算了两种教学语言的词频。

(二) 词频统计结果与分析

1. 前50位的高频词

通过词频统计,我们将两种教学语言重复率居于前50位的高频词列表如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词语的重复率极高,最高可达到2 348次,前50位高频词重复都在100次以上;而且,前几位的高频词与最后几位重复率相差极大,可见,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重复是相当集中的,不平衡的。比如,词频在400以上的有22个词,这些词是对外汉语课堂用语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人名],请你说说好吗?”“[人名],你呢?”“很好。”“不太好,不是很好。”“是吗?”“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对”“对吗?”“这个是什么?”等等。除去教学内容,我们基本上是靠这些词和大量的体态语来组织课堂活动的,可见课堂教学语言的词汇何其有限。相比较而言,语文教学语言的重复率要低得多,平均只及对外汉语的1/6左右,而且词语的重复比较平均,除了第一个“的”以外,其他词语的重复率不存在两极差异,足见语文教学的词语使用范围要远远大于对外汉语教学。

和语文教学语言相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说”这个词的词频非常突出,而语文教学语言是“读”在先,然后才是“说”,其频率也远远低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差异体现了两种教学的不同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特别强调让学生开口,听说先行,以说带读。因此,对外汉语课堂上的“说”是占绝对优势的。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文字理解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因此是从读入手,进而才是理解和表达。

判断动词“是”成为高频词也鲜明地体现了教学语言的特点。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和语文教学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让我们观察教学实例:

(语文教学):

(1)“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啊!”这一句话是作者在观察姑娘的言行后作出的评价。

(2)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她是一个有心计的姑娘。

(3)课文段与段之间就是以这样一种关系联系起来的。

(对外汉语):

(4)“旅游”这个词是一个动词,我们常说的呢,常常说的是到,或者去什么地方旅游。

(5)这句话是谁说的?谁说的?可能是吃饭的人说的。

(6)高的反义词是——?说人的时候怎么说?矮。大的反义词是——?小,所以高大的反义词可以是——?对了,矮小,啊。

(7)这是谁的相片?对,是我的相片。这是谁的相片?啊?也是我的相片。是吗?

(8)大家是不是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就给家里打电话?

表示判断的“是”常出现在教师的解释语中,这种情况在两种教学语言中都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是”更多地出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里,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出现在正反问“是不是”、附加问“是吗”中,此外,“是……还是……”、“是……的”的形式也很多。上面列举的问句明显是教师事先设计好要求学生回答的,它们特点是,答案是已知的,学生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问题的目的在于让他们练习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按照布卢姆(1956)的问题分类表,这些都属于知识型或理解型的问题(曾玉,2006)。这些问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问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二是用于生词和语法讲练,在目的语授课的条件下,受学生的词汇量所限,教师用情境创设来代替解释语,从学生熟悉的问题说起,逐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说出新句子。可见,判断动词“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不是解释和说明,而是帮助学生巩固已知的内容,并创设情境,操练新的内容。为了实现一个教学目标,教师会设计一连串由易到难的问题,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输出预期的句子。这看似繁琐,但却正是对外汉语教学组织操练的手段。

语气词“吗”、“呢”和疑问代词在两种教学语言中的地位也值得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吗”和“呢”的词频相当高,分别居于第18、19位,而在语文教学中只排在第30位和39位。疑问代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高频词中排名普遍较高,这反映出两种教学语言中问句数量的差别,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问句数量要大大多于语文教学语言,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许多对外汉语教师都是利用一环套一环的问题来组织课堂的。

形容词“好”、“对”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使用量也很大,这反映了教师的评价用语的有限性。由于学生词汇量低,对外汉语教师只能选择最简单的评价语,而语文教师的评价语则很丰富,如:

(语文教学)

(9)概括得很全面。

(10)读得不错。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

2. 两种教学语言独有的高频词

为进一步明晰两种教学语言的特点,我们将表4-1中两种教学语言各自独有的高频词分别提取出来,列表如下(表2):

总体上看,语文教学语言的动词较之对外汉语教学要丰富得多。从动词的词频可以看出两种教学语言的不同特色。语文教学语言中读、写、想、听、讲的分量都比较重,这是由于语文教学要全面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和写作表达的能力;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则是以说为主的。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动词“跟”也鲜明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特点。“跟”主要出现在“跟我说”、“跟我读一遍”这样的句子里,这说明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领读和示范,训练方法上对外汉语教学更注重机械操练,而语文教学则没有此特点。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教师较多地使用了疑问代词“什么”、“怎么样”,而语文教学语言中多使用“谁”和“哪”。“还有”一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词频也很高,该词多出现在问句“还有吗?”中。以上差别反映了两种教学中提问方式的差异。我们回到语料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问句:

(对外汉语)

(11)大内觉得味道怎么样?

(12)游览过什么地方?

(13)什么是我的最大爱好啊?

(14)骑自行车怎么样?

(15)公共汽车怎么样啊?

(语文教学)

(16)我们听到草塘的景色都已觉得很美,那亲眼见到草塘的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呢?从哪里看出的?

(17)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18)“茫茫”是什么意思,想想在这里用它,好在哪里?

(19)教材编者巧妙地配制了一幅插图,谁能用一句《核舟记》中的话再描化一下皇帝的丑态?

(20)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看出,词语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提问的不同功能。对外汉语教师的提问大部分限于引导学生重复课文的内容,而且通常是回答句中的某一成分,“什么”和“怎么样”常用于提问句中的某一成分。“还有吗”一词则常用于一些事物的简单列举,也多与课文内容有关。对于语文教学,教师的问题比对外汉语教学更有深度,更多提出理解性、综合性、和归纳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加以说明。而且,从学生的回答方式来看,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个别回答问题,而对外汉语教学中则存在着大量的齐呼,即学生集体回答。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独有“句子”,而语文教学语言中独有“词”。这一结果初看似乎很奇怪,但回到语料中就能找到其原因。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也有很多“词”,但频率不如语文教学高,没有进入前50位;而“句子”却受到格外的强调。可见,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语言训练基本上是以句子为单位的,无论是词语练习还是语法解析都围绕句子进行,初级阶段尤其如此。而语文教学则通常以篇章为单位,或分解成段,很少只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句子上。对于词的强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驾驭能力,特别是文学词汇或文言词汇,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名词和专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频率也很高,如“中国”、“上海”等。此外,“赵林”、“彼得”等课文中的专名和本班学生的人名在教学语言中的频率也比较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话题的有限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以课文为中心进行的,教师和学生总是围绕课文的情境进行反复操练。像“赵林”、“彼得”等是教材中的主人公,教师在围绕课文讲解时必然会经常提到这些人名。“中国”、“上海”等词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这些名词除了在课文中出现之外,在课堂的情境操练里也经常被提到。不过,随着教材和课文的变化,教学语言中经常提到的名词和专名也会有所变化,可以说,这些词在教学语言中是一个变量。

四、结论

(一) 教学目的

由于对象不同,对外汉语和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也完全不同。对外汉语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学时重在“说”;而母语学习者已经解决了口语表达的问题,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学时重在读、写。

(二) 教学内容

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是围绕课文进行教学,两种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却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非常有限,而语文教学的词语则以丰富为佳;两者教学材料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对外汉语教学材料简单,不要求对课文深层理解,只要求简单复述课文内容;而语文教学则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归纳立意、思路,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和言外之意等;对外汉语,特别是初级阶段教学以句子为中心,要求学生输出完整的句子;语文教学则更多从篇章整体出发,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情感,并强调文学词汇的积累和训练。

(三)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对外汉语和语文教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的显著特征是重复操练。有限的词句在课堂上的大量重复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而语文教学中则不强调重复。对外汉语教学的另一特点是大量示范,范读、跟读贯穿于教学始终;而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解析和传授。

在提问方面,两种教学都包括很多课堂提问。但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数量和频率要多于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一般短而浅,多限于重复已知信息或简单列举,易于回答,常以连续性的问题推动教学;而语文教学的提问需要的思考时间一般较长,理解性、综合性和总结归纳的问题较多。从回答方面看,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单独回答问题,而对外汉语课堂上除了单独回答,还存在着大量的“齐呼”现象。

在教学评价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倾向于用最简单的词语给予评价,如“好”、“对”等;而语文教师除了简单肯定之外,会给出更为具体的评价,使用的语句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范英,刘以林.教师行为规范全书之六—教师语言行为规范[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蒋同林,崔达送.教师语言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3]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1,70-76.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李裕德.教学语言的语法特点[J].语言文字应用,1995.2,57-60.

[8]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1-17.

[9]彭利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123-128.

[10]王熙嘉.教师口语的特点与规律[J].语文建设,1994.8,11-14.

[11]曾玉.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6.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2

谈笑风生tánxiàofēngshēng

【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示例】: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高谈阔论gāotánkuòlùn

【解释】: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自】: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豪言壮语háoyánzhuàngyǔ

【解释】: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出自】: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示例】: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那么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指出方向……的革命浪漫主义。◎茅盾《老兵的希望》

夸夸其谈kuākuāqítán

【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论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情况 篇3

关键词:重叠 动因 功能

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常见的现象。我们把重叠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一书里,把汉语中的重叠现象分为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三类。[1]非词重叠是构词法层面的重叠。词语重叠为构形法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手段。语句重复指基式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句群,重叠之后构成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个句群甚或语篇,属于句法和超句法层面的重叠。

从所重叠的字数上看,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限重叠,一种是无限重叠。无限重叠情况也很多,如“今天作业真是多多多多多多……”,这里“多”就是无限重叠,对此不做过多论述。网络语言中词语的有限重叠现象十分常见。所谓有限重叠,是指词语重叠次数有限,一般只作一次重叠。

一、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的种类

(一)名词的重叠

名词的重叠在网络语言中较为常见,网络语言中的名词有下面几种重叠形式。

1.AA式

“东”,是“东西”的省略,“东东”即指网上淘宝热卖的东西。“淘东东”是指近几年随网上购物的出现而开始流行的一种购物行为。例如:“我今天看到一个东东,好喜欢呀好喜欢。”

2.AAB式

在“我们是兄弟”贴吧上,有人留言道:“等不及想知道你们问题原因的可以留下QQ的哦~分分钟让你了解自己的究竟处在什么地方!”这里“分分钟”即对“分”进行了重叠,不仅表达出“快速、便捷”的意思,更拉近了说话者与对方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

(二)动词的重叠

1.AA式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重叠后的重叠式具有动词或者名词的词性。举例如下:

怕怕。“怕怕”是对单音节动词“怕”的重叠。“怕怕”广泛用于网络语言、影视作品中。大多数情况下,它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说话人并不严肃,并不是真的怕。另外一种情况,是装可爱、充无辜,大多数由女性使用。如“人家一个人在家里,感觉好怕怕呀!”等。

说说。“说”,单音节及物动词,是基式,“说说”是对其的重叠,是它的重叠式。例如:“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发一个说说上去。”这里,“说说”是名词,指微信朋友圈发表心情的一个功能,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微信上经常有人发表说说,发表自己的说说,看别人的说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ABB式

范跑跑。“范跑跑”是2008年新闻事件产生的一个网络词语。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课堂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并因此向学校辞职。“五岳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范跑跑”一词就这样出现了,成为了范美忠在网上的另一个称呼。“范跑跑”这一名词形式是由动词“跑”的重叠式粘合于姓氏“范”之后所形成的。

(三)形容词的重叠

1.AA式

如“弱弱”“柔柔”。“弱弱”,有两层含义:①底气不足,气势不够,通常用于新手或菜鸟请教问题时的语气,也有自谦的意味。例如:“弱弱地问一句,音频文件应该存在内存卡的哪个文件底下?”

②形容人或事物脆弱、渺小,令人同情。例如:“动画片主角刚开始好像是弱弱的。”

“柔柔”,女子、女孩子的别称。例如:“女孩子总是给人温柔的感觉,叫他柔柔也不错。”

2.BAA式

“楼高高”是武汉一违规建筑的,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的经济适用房”,政府规划部门只审批建设12层,但开发单位却置若罔闻,竟然违规把这栋楼盖到了20层。从8月24日到9月27日,武汉市相关管理部门接连下了几道禁令,但是施工单位压根就没把管理规定放在眼里,一个多月以来,大楼始终以四天一层的速度不断的升高。于是网友恶搞称之为“楼高高”,义为违法乱建的高楼。这里形容词“高”的重叠式附于名词“楼”之后组合成名词。

二、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的动因

(一)网民娱乐心态的产物

现实生活中,词语重叠现象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如儿童常常把单音节的词重叠使用,如“车车”“糖糖”“奶奶”。有些网友就把儿童重叠使用词汇的方式扩展到平时的交流中,故意造成一种很幼稚、很嗲的感觉,词语重叠的现象由此产生,其中一些词汇被大部分网友接受,成为网络流行语。如“么么哒”“美美哒”“萌萌哒”“买东东”等。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时期出现的语言文化现象,存在大量的重叠词语。使用重叠词可表示亲昵和俏皮,所以人们聊天中常用“漂漂,笨笨,傻傻”等。故意用重字法模仿儿语,或者故意用赘语故作嗲状。在网络中,网友之间的交际不再受年龄、性别、身份等的束缚,人们可以解放自己,在网上天马行空,装嗲充嫩,故装嗲的词语重叠现象也就流行开来。

(二)民族审美取向的需要

汉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讲究对称美,中国古代建筑就以对称为美,以求整齐和谐的视觉美感。中国语言也十分讲究对称之美。刘勰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远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网络语言中的这种重叠现象也折射出汉民族的这种审美文化心理。网络语言的重叠式,在视觉上给人对称的平衡感;在听觉上,形成双声叠韵的语音效果。总之,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配合下,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和谐美。

网络语言词语重叠现象也符合汉民族长期的审美取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网络词语的重叠是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具体特征,但从其他角度看也与汉民族讲究对称和谐的审美取向分不开。

三、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的功能

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现象有三个功能。

1.强调作用。网络语言词语的重叠,使一个词内部的语素重叠,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个词语的注意和兴趣,吸引人的眼球。例如“范跑跑、楼高高、楼脆脆”,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兴趣,而且让人印象深刻。

2.生动活泼的效果。叠音词往往给人一种幽默搞笑的感觉,由于儿童经常使用叠音词,又给人可爱的感觉。网友用这些重叠后的词语,同样也能达到幽默搞笑的效果。如“萌萌哒、美美哒、么么哒”就是此类。

3.讽刺功能。无论是双音节叠音词还是单音节叠音词,因为其具有幽默、活泼的效果,当它用来形容某一恶劣事件又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如“楼高高、楼脆脆、范跑跑”,表现了当今社会网友对不良风气的指责和愤慨。

参考文献:

[1]汪磊.新华网络语言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张璇.网络语言搜搜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

[3]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4]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6]徐朝辉.当代流行语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7]刘群.基于有限状态转移网络的词语重叠形式生成和识别

襄樊学院学报,2011,(10).

[8]宿爱云.论网络语言中套用形容词ABB格式产生的名词性词语[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4

一、紧扣词语, 删繁就简

每篇课文中总有一个或多个最富表现力、最能体现笔者情感并最能突出主题的关键词, 这就是文章的“文眼”, 也是作者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观察的出发点、思想的闪光点。“片言居要”即为此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紧扣关键词语拓展开, 便能删繁就简, 把文读透。

如《卧薪尝胆》一文课后的练习三中有以下词语: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这些词语无疑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词意后, 我们就可选取其中一些词语, 让学生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大意。这不仅可使学生较快地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可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而低耗高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又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隐藏了许多概括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以“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让他们默读课文, 圈画出关键词, 便可使其轻而易举地找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词语。这些描绘庐山云雾特有个性及壮丽景象的词语, 一经活化于学生心头, 本文的学习效果也就不难水到渠成。

二、品析词语, 情意凸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按此要求, 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 将词语与文义构建出紧密联系, 并咀嚼出词语的“言中情”和“言外意”, 细品出语言所具的情致和应有意境。

语文教材中, 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饱含着强烈真挚的情感, 而所有这些都常常凝聚在关键词句中。可以这么说, 有时一个词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 因有“冒出来”一词而顿显奇妙。具体教学中, 我们不妨可提出这样的疑问:“描写荷花为什么要用‘冒出来’?我们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白荷花?和‘冒出来’相比, 哪个更好?”通过流程演化, 并联系上文中的“挨挨挤挤”, 学生应能深切感受到此“冒出来”更能传神地表现出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接着教师还可推波助澜:“这些白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呢?”经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学生必能从中体会白荷花这样做是为了“展示美丽”“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此教学, 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词语所含的奇特精妙, 自可浓浓一品, 情状、意象凸显。

三、感受词语, 拉近生活

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就得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 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使学生能感悟文本的主旨, 并凭此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黄河的主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六个人, 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为让学生产生真切感受,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动作演示, 可让学生将手贴在课桌上移动, 并谈谈此时的感觉和想法。有了这种体验, 学生肯定能更好地感受到艄公的技术高超, 以及游客们即时的惊喜和兴致。在品味词语时, 只有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同身受, 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并由此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四、想象词语, 短词读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文字是具有张力的, 这些张力能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学时, 教师可在文本中搜寻具有独特魅力的词语, 并结合语境带着学生一起品读, 以提升其思维的深度, 在“短词读长”中, 使学生领悟到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所具有的张力, 且在语言的精彩处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力。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中写道:“樟树四季常青,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教学时, 教师就可抓住“蓬蓬勃勃”进行必要的生发, 通过对词语的咀嚼, 激起学生想象, 导出心灵共鸣。其间不妨组织如下:“无论是夏天, 烈日炙烤着大地, 还是 , 樟树总是蓬蓬勃勃;无论是冬天, 漫天飞雪呼啸而来, 还是, 樟树总是蓬蓬勃勃……”如此练习, 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丰富、形象的想象, 真切感受到樟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想是说、写的基础, 说、写是想的兑现与升华, 注重并善于把“短词读长”, 无疑可品出词语无穷的魅力。

描写人物语言的词语 篇5

描写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惟

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

描写学习的成语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闻鸡起舞自强不息只争朝夕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不屈不挠忠贞不渝誓死不二威武不屈舍死忘生肝胆相照克己奉公一丝不苟两袖清风见礼忘义永垂不朽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语言情境;词语;图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字词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字、词、句之间的联系,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用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在说话练习中释义

【案例一】“热火朝天”与“尽心尽力”

出示6、7自然段,指生朗读。

相机出示:尽心尽力  热火朝天

(1)提问:想象一下,朱德带领着红军进行春耕是怎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你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说吗?

预设:朱总司令带领着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们有的拿着农具仔仔细细地翻土,有的在给干裂的土地浇水,还有的直接赤手拔除野草,每个人都忙得满头大汗,甚至连擦汗也顾不上了。

(2)过渡:红军竭尽全力帮藏胞完成春耕,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场景?请你用上“尽心尽力”说一说。

预设:同学们尽心尽力地打扫教室时的场景也是热火朝天的。

运动会上同学们尽心尽力地比赛拼搏的场景也是热火朝天的。

(3)引导学生用上这组词概括主要内容。(朱德带领的红军尽心尽力地帮藏胞春耕,干得热火朝天。)

“热火朝天”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这样的解释对于很少参与群众性活动的学生来说过于陌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生对耕地等农活也越发遥远,更遑论实践动手,让他们充分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有困难的,因而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想象春耕可能会有几种活动方式,还原“热火朝天”的景象,将图片想象与情境说话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将语言训练贯穿在词语理解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样,“尽心尽力”也采用了说话练习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切身实际,并且与刚刚理解的“热火朝天”有机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与印象,语言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二、图片与说话结合释义

课堂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效提高课堂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课堂光有说还不够,学生的感官互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当多种感官体验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刺激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互相影响,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同时接受多种感官的体验,从而丰富了他们感官的天空,开拓了思维空间,更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案例二】“形态各异”

师:秋天来了,叶子各种各样,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呢?

出示图片。

生:我看到了像风车一样的叶子和像水晶露珠一样的叶子。

生;像小手掌的枫叶。

生:像蝴蝶一样的杏叶。

生:在秋天里,有一棵树上,有绿色的叶子,也有黄色的。

师:你发现了叶子还有颜色的不同。总而言之,叶子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生:形态各异。

师:“异”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样。

师:“形态各异”的意思呢?

生: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师:说得真不错。能不能带上“有的……有的……还有        的……”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叶子真是形态各异,有的像小手掌一样,有的像黄蝴蝶一样,还有的像羽毛一样。

师:这样形状姿态不同的叶子就叫——形态各异,正是因为形态各异,所以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教者通过“欣赏图片——分句说话练习——段落说话练习”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由视觉器官将学生引入创设的情境,环环相扣。由于形式新颖,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学生的参与度特别高,教学气氛活泼欢乐,极强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将教学目标的执行人自主地转化为学生,而非教师强行将知识塞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考量,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自主体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转变成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表演”,而自己转变为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组织每一项课堂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时刻处在实践及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整体发展。

学习形式多样性是进行有效性的学习的重要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不同的组织手段及现代化技术,让学术通过一切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交流、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作者简介:潘玲霞,女,1991年生,江苏人,大学本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7

一、别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即教育资源, “生本位”强调全面依靠学生, 不仅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对象, 更认识到学生是最可贵的教育资源。这在字词教学中也应如此。词语教学, 特别是字音、字形教学, 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极力回避的, 原因就在于难于出彩。虞大明老师对《小镇的早晨》一课的词语教学设计, 值得我们深思。

(读课题后) 师:预习过吗?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谁能当小老师, 把你认为最难读的生字找出来, 给大家提个醒。

生:热腾腾、香喷喷。师: (提醒) 可以从生字当中去找。

生:粽子的“粽”要念平舌音, 请大家跟我读。师:提醒得好, 你想不想检测你的教学成果?

生: (点头) 指名学生读, 并评议 (“读对了、很好、好的”等) 。

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进行指导。

(学生分别就“剖鱼、诱人”等词作了提醒。)

师:在刚才小老师的提醒下, 你觉得哪些难读, 赶快读一遍。

课堂中, 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虞老师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整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虽然教师的语音纯正, 教师的评价远比学生精彩得多, 但教师却走在了一边, 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 让学生领读, 指名评价, 此时, 学生正确的以及错误的学习信息, 都成了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 教师没有辛苦地塑造、更正学生, 而是充满艺术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 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二、别忽视学生的所思所想

课内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这就要求课前教师充分掌握学情, 换位思考;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 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教给学生的知识要尽可能精简, 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让学生大量活动, 在语言实践中领悟词汇, 把握词感。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有情, 人更应该有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批文入情”, 理解课文蕴涵之情, 领悟文外人间之情, 借以熏陶出自身的人情味来。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词语, 它对于指导学生感受课文之“情”恰是庖丁解牛的下刀之处。所以, 教师不妨花点力气去研读, 去挖掘、去透析, 然后试着为孩子的心灵都插上翅膀, 引领他们借那一枝出墙红杏来想象满园春色吧!

在执教《梅兰芳学艺》前, 笔者冥思苦想: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呢?光有正面的挖掘不足以震憾学生的心灵。苦恼之际, 灵光一闪:得让孩子们感受到梅兰芳学艺的坚定。于是, 笔者的目光就在“没有动摇”这个词语上定格。

师:反复读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一句, 用心品品“没有动摇”,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梅兰芳紧盯着师傅, 咬住下唇下决心的样子。

生2:我觉得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话, 那种不甘心的样子。

生3:我看到梅兰芳紧握着小拳头, 目光炯炯的样子。……

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生1:我觉得梅兰芳正在下着决心。

生2:我想到梅兰芳已坚定了学艺的决心。

生3: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和他这时下的决心有重要关系。

……

看!对课文的“人文之情”的理解显然已经水到渠成了。反观这一过程, 一个“仿佛看到了什么”就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孩子针对“没有动摇”这个词启动的想象中, 原来抽象的四个字被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情境。然而, 如果就止步于此, 当然难令学生感受课文的人文内蕴。于是, 一个借想象之景再往下追究的问题使孩子们顺滕摸瓜, 挖出了课文的主旨。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 是激动人心的, 是让孩子真正难以忘怀了!因为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已经不是某个单调的词语, 而是一串形象的描述, 一堆自己的体验与发现,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牢固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呢?

三、别忽视学生的真实需要

课堂是风云变幻的, 孩子是五彩斑斓的, 教师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凭借自己丰厚的积累, 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 使它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样精彩就会属于自己的课堂, 而且还往往能达到教育无痕的最高境界。因为人文是熏陶出来的, 绝不是灌出来的。对孩子语文修养而言, 无异于“熏锅底”。对于这一点, 笔者有着切身的体会。

一日, 执教《大海睡了》, 碰到一个“闹”字, 在指导学生品味时, 笔者让孩子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过闹的时候, 你是怎样闹的?”孩子纷纷说“大哭”、“大闹”, 有的甚至说“如果再不答应就躺在地上撒泼, 直到父母无奈地答应。”如果这时, 笔者严肃地指出这样做不对, 这摆明了的说教, 有谁会真正往心里去呢?于是, 心念急转而下, “那么,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 而老师就是‘舅舅’, 你会怎么闹呢?我们来演一演, 好吗?”马上有学生跃跃欲试。不知是因为课堂上收敛些, 还是面对老师不敢过于放肆。在表演中尽管想了许多拒绝的理由, 都被孩子们用一套套的道理说服了, 虽有撒娇的, 却不见撒泼的。笔者大声问到:“虽然你们谁也没有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杀手锏, 但舅舅还是同意了, 你明白了什么吗?”有学生说:“只要要求合理, 又能说清理由, 父母都会同意的, 哭闹不是好办法。”由此, 学生也能受到启发。因为艺术地处理了课堂上生成出来的环节, 倒令学生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看似无心插柳, 却也是有心栽花。因为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 走出一个健康的“真我”来, 绝非易事。语文的内容最多, 课文中有多种形态的人, 所以语文教学更应时刻关注“人品、人格”, 重视孩子的生命成长。在这一案例中, 笔者就把握住课堂生成资源, 借一个“闹”字教会学生“懂事”, 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还教会学生“懂理”, 不蛮横, 不撒野, 不无理取闹, 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种不加预设、没有框架、真正应学生需要而生的人文教育才是有效的, 才是实实在在的。课前虽没有这样预设, 但面对变化, 教师只要灵活处理, 就能使育人之舟有忽而撑出柳阴的惊喜。

卢梭说过:“儿童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 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情来阅读文本的, 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 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导也必须是多元的。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角度出发, 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的情感涌动、思维争辩、人性流淌。这样和谐的, 动态的词语教学过程不就如水墨画一般整体大气质朴、细节精致严谨, 值得学生回味吗?

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 篇8

汉语和英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属于不同语系,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思相似,但在各自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柳树”和“willow”(柳树)字面意思相同,英汉语言中都有“悲伤”的意思,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柳树”在汉语中象征由离别引起的悲伤,例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抒发的正是这种离别思念之情。而英语中的“willow”隐含“死亡”的意思,“wear the willow”指“服丧、戴孝”或“悼念死去的爱人”,在汉语中没有这种涵义。另如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赞美它为“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故人称菊花为“霜杰”;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而在西方国家中,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因此,西方人们对菊花赋予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意义。

同一植物词语,在汉语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里却缺乏相应的联想。例如人们常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兰、梅、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傲雪独立,不畏严寒,一身傲骨。菊花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品行高洁。兰花生于深山之中,空谷幽香,形容清高雅洁、不入俗流的君子。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宁折不弯,形容清高淡泊、虚心正直的人。松树四季常青,比喻志行高洁的君子;它千年不凋,也象征长寿,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但是这些植物在西方国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汉语中类似的联想,这样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这是由于中西方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植物的种类和联想意义也就各不相同。如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竹子随处可见,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使人联想到高风亮节和谦逊好学的品质;而竹子在英国并非土生土长的植物,是舶来品,因此竹子的联想意义并不多见。汉语中“雨后春笋”用来形容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英文中意思相近的表达有“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即由蘑菇引发的联想意义与汉语中竹笋所产生的联想一致。反之,英文中常见的“rose”(玫瑰)、“olive”(橄榄)等联想意义的习语在汉语中的缺乏,也是上述原因所致。

同样,英语中许多植物词也有其独特的联想意义,而汉语中却没有。如“clover”(三叶草)大部分由三片叶子构成,也有些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比较少见,英美人相信“four lea clover”(四叶草)可以给人带来好运。“lily”(百合花)在汉语中象征夫妻恩爱、琴瑟和鸣,而英文中“lily”表示纯白,并无爱情的联想。“paint/gild the lily”(多此一举),相当于汉语中的“画蛇添足”。西方人有送花的习俗,用花来传情达意。很多植物的联想意义形成了系统的花语,即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无声语言。如:“red tulip”(红色郁金香)意为相信我、爱的宣言(believe me, declaration of love);“gardenia”(栀子花)表示可爱、秘密的爱(lovely, secret love);红玫瑰(red rose)代表爱情,报春花代表“永远相爱”,条纹康乃馨则表示“拒绝”。又如英语中,用植物词汇如peach(桃),daisy(雏菊),rose(玫瑰)来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形容女性红润的脸庞,但只是用植物比喻人的某种自然属性,并没有任何品德、精神的评判。不同的是,中国人使用多种植物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姿态和品行,如“杏眼桃腮”、“艳若桃李”、“蒲柳之姿”、“娴静犹如花照水”、“蕙心兰质”等。总的来说,英语中虽然不乏以花草树木喻人的例子,但是远不及汉语那么丰富,所以用不同花草树木喻人是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重要区别。

本文介绍了中英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的一些现象。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强对英汉植物词汇联想意义异同的研究,做好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2]陈蕊娜.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3, (1) .

简析影视类词语跨领域的语言现象 篇9

影视业的历史并不悠久, 但发展迅速, 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影视领域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流行, 这些词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表达和交流。影视词语种类日趋繁多、其构成也多种多样。例如, 近年来出现的文替、武替、饭替等词汇都是通过仿拟手法创作的新词;出于方便简洁的目的而产生的缩略词语:票房 (票房收入) 、影视 (电影市场) 等;来源于港台的新词新语:拍拖、爆料;来源于国外的缩略词汇PK、ND (not good) 等等。其中, 粉丝、冷藏这些不同领域词语的借用也是显著特征之一。这种跨领域吸收来的词汇越来越多, 下面就让我们就此语言现象做一番简析。

二、跨领域词语的列举

1. 电影 (film)

电影一词的英语“film”, 在古代英语中的原意是指牛奶烧烤后泛起的泡沫, 后来引申为薄膜、胶片。【1】可见, film本是其它领域范围内的词语, 但人们抓住了其外部与薄膜、胶片相似这一特征, 所以对电影的认识便从这一特性出发, 从胶片这个基础来认知、界定电影这个概念的。

2. 蒙太奇源于法文“montage”的音译。

原是建筑学用语, 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为组接、构成一艺术整体之意。

3. 双栖明星双栖, 源于生物学用语。。

源于港台, 指某些艺人兼从事另一行业。表现为歌星影星的跨领域

4. 穿帮

“穿帮”上海话。豁边、穿帮, 本义是指有形物的边缘豁开一条边, 要仔细查看才能看到, 或者是鞋底磨穿了, 而表面完好。普通话就是“露馅了、暴露了”。影视用语赋予“穿帮”三种意思:1、镜头内容前后不连贯;2、人物道具变动违反逻辑;3、摄影器材、人员被拍入镜头。

5. 票房毒药

为医药领域词语。影视圈内则指名气好、演技也很棒的演员, 但主演的电影在票房上基本都是赔本或者惨淡。通常一部电影上映后, 票房收入与预先投入比例极其接近, 或者票房收入比预期低许多, 则主演基本就会被称为“票房毒药”。

6. 阵容

军事类词语。原指作战队伍的外貌或军事队伍所显示的力量。影视界借用此词来形象比喻场面的宏大及拍摄过程中人力的配备。

7. 花絮

原指白而轻柔的花, 古代多指柳絮。南朝简文帝在《咏柳》中曾提到“花絮时随鸟, 风枝屡拂尘。”可见花絮原本事植物领域内的专用语, 这一用语在影视领域指拍片时NG的画面。NG, 是“not good”的缩写。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喊NG就是说不够好, 让演员再来一次。而且花絮有时也指拍片休息过程中演职人员们的一些搞笑场景。

三、跨领域语言的特性

1. 丰富性

中国的影视行业发展迅猛, 与此同时影视行业的新兴词汇也随之迅速产生其广泛性, 丰富性极为明显。花絮、阵容、双栖、桥段、蒙太奇、票房毒药、猛料、粉丝……等等这些影视类词语来自军事类、建筑类、医药类、烹饪类、生物类术语, 词汇来源五花八门且丰富多彩。

2. 时尚性

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提升, 文化的提升又是对经济的直接反应。欧美、港台的经济比内陆发展迅速, 其影视文化产业也比内陆更新快, 来自港台地区的影视语言便成了时尚的流行前沿标志。这些影视词汇一经产生便会迅速传播, 成为时尚。

3. 相通性

影视类词语吸收其他领域内的词汇, 并不是随便拿来就用的, 其二者之间要有相通之处的。只有相通之处, 才有互相交叉、融合的可能。

例如:“雪藏”、“冷藏”原指对食品类的冷冻保存。用在影视圈内指现常某位演员明星被禁止在媒体上露面或禁止参加某项参评比赛。泛指借娱乐及舆论等强制性力量使某个艺人与影视界断绝联系, 让该艺人在影视界失去话语权或失去表达权, 从而退出演艺界。不难联想到冷藏、雪藏、封口等词语的原来义与影视中的新意之间的相通之处。

4. 比喻性

比喻原是一种修辞格, 源于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通过打比方在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从而赋予词语新义项。例如“双栖明星”, 双栖源于生物学指水陆两栖动物, 属于跨领域后赋予了比喻性的新词义。很显然, “两栖动物”本是生物学名词, 人们利用比喻把影视演员比喻为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两栖动物, 及形象有贴切。

猛料, 起初为烹饪用语指烧菜时的原料或佐料, 有猛烈、刺激之意。用于影视类词汇, 猛料, 词义转化为具有轰动性的爆炸性的新闻消息。很明显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把一烹饪类的术语比喻成影视圈里的刺激性的新闻。

四、形成跨领域语言的原因

1. 各行业的合作交流

索绪尔指出:“语言学和其他科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他们有时从他借用材料, 有时想他提供材料。期间的界线并不是很清楚的。”【3】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的社会,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 各类文化迅速接触交融, 个学科的交叉现象越来越频繁。例如, 封杀原指体育运动用语, 指运动比赛中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击球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影视领域里“封杀”一词同“雪藏”、“封嘴”等词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蒙太奇源于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用语, 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影视为组接、构成一艺术整体之意。就是在影视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 将影片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镜头、场景等分别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电影的故事情节将这些场景、镜头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科技的发展要求个行当、个领域不可能在孤立的存在, 其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和借用便日趋频繁。

2. 猎奇心理

随着文化思想解放, 科技不断更新, 新事物不断涌现, 新概念新现象不断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涌现的新势态必然会有猎奇心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里这种追求新鲜的内心机制决定了人们运用词语时往往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给旧词添加新词义。添加或转变后的词义比较独特新颖, 表意既形象生的又非常贴切, 很容易为人们接受和利用。例如“花絮”、“桥段”这些来自港台或国外的新鲜东西, 内地人接触到接受这一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人的猎奇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们接受影视语言的这种跨领域现象, 都少不了“猎奇心理”的支配作用。

3.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

语言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力求简约有效、明白晓畅即语言表达力求经济性。语言经济性的原则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新词的产生, 于是旧词新用就会应运而生。例如杀青一词就是典型的旧词新用。“杀青”, 最初是古人制作竹简时一道工序的用语即将破开的青竹片放在火上烘烤, 使其溢出水分而发黄变干, 制成竹简。【4】而今, 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完成叫杀青, 就是封镜、关机。词语也有一个产生、兴盛、消亡的过程, 那些老套语陈旧、平淡无新鲜感的词语, 已不满足于现代人的交际了, 于是人们开始借用诸如桥段、杀青、雪藏、双栖这样的新鲜词汇。例如“双栖”从字面上看, 会使人们联想青蛙等水陆两栖动物既能在池塘的水中生活, 又能在陆地的草丛中安家的情景, 心理上也会有一种特别形象的认同感觉。“杀青”一词将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 (尤其是比较艰巨的拍摄工作) 后如释重担的那种欣喜、那种激动、那份成功心情准确、鲜活的表达了出来。另外这样的词语已在其他领域早已有之因此人们对此它们不陌生, 所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

五、跨领域词语的简预测

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 各行业、各学科甚至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各个领域间的语言虽然各具特色, 但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没有任何联系的。影视在当今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娱乐性、与传媒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影视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促进影视领域内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 这就使得它很容易吸收和采纳其它领域的词汇来借此指代自己领域的表达。同时当代人的追求新颖、猎取新奇的心里也会易于接受这种方式的词语。所以这种跨领域词汇的吸收并入只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新奇, 很少有减少消亡的可能。

六、结论

总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影视词语中的跨领域现象, 认识了这种语言的特性、成因。由此我们看到影视语言的这种跨领域现象表出现新鲜的活力, 对整个词汇系统来讲, 具有类推和补充作用。这样的词语会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具个性化。

参考文献

[1]黄文达.《后电影:数码时代的电影语言》.当代电影, 2004.07.15

[2]余双人.《“桥段”:来自电影圈的新词》.咬文嚼字, 2008.05.01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1980年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10

这里的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是依仗于教师的巧妙的教学设计, 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像。这一视像是: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 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 他头脑当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应该是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下面笔者将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这样的结合。

一、借字理解释词语, 丰富视像

表面看来, 词语教学相对比较理性, 所以家长以为只要把解释背下来即可。实际上, 我们的教师可以运用感性的手法, 在教学设计上关注词语理解, 在学生头脑中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 这在教学中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丰子恺的《白鹅》:“凡有生人进来, 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 不亚于狗的狂吠。”

理解“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词语, 小组交流各自的理解, 然后教师再采用丰富视像的感受的方法, 理解词语。教师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分析其意。“嚣”中的“页”表示“头”, 头上有四张嘴一起说, 那能不显示出声音的大吗?因而“厉声叫嚣”就是放出声音大叫。

理解“引吭大叫”中的“吭”, “一点一横”的字头, 表示“人”, “几”是伸长脖子的人。整个词语可理解成“一个人伸长脖子大叫”。因而文章中的这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构成,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形象与意义的世界, 一个情感与审美的空间, 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形象的再现。

二、借媒体手段对照理解, 丰富视像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丰子恺的《白鹅》:“鹅的步态从容, 大模大样的, 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只要理解了“净角出场”的意思, 这句话鹅的特点也就跃然纸上了。有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 让学生说说。只是采用了这样一个小环节, 就解决了词语的理解问题。

师:孩子们, 你们的爷爷奶奶看过京剧吗?你们觉得“净角出场”应该是怎么理解?

生:净角就是唱戏的一个角色, 我爷爷特别爱看京戏, 说那个大花脸, 就是净角。

生:净角就是唱戏时先画出脸谱, 像曹操, 就是净角。

生:净角出场就是慢慢地从后台出来, 迈方步, 一颤一颤地那样。

…… (然后再放一段净角出场的片断)

学生的头脑中先有了师生交流的内容基础, 再根据多媒体的演示, 确认了正确的意思, 这样关于这个词语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以后遇到这个词语就知道他的视像, 看到这个样的动作, 也会反映出这个词语来。

在这个词语教学中, 教师先让学生想象, 然后再借助媒体加以对照, 这就是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学生的理解的信心就更强了。

三、借词语扩充词意, 丰富视像

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就是对此与理解的又一个例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他听见脚步声, 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一段, 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 这句话中车夫的特点就会迎刃而解, 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将会更加凸显。下面是体会“饱经风霜”的两个教学片断。

第一个教师的处理:

师: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我想问“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认为是“经历了风霜”。

生:经历了很多苦。

师:黄包车夫为什么会饱经风霜?

生:家穷。

生:年纪大。

生:不注意保养。

第二个教师的处理:

师:同学们, 请闭上眼睛想,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举手示意, 形容一下。

生:颧骨突出, 精瘦精瘦的。

生:满脸皱纹, 嘴唇干裂。

生:佝偻着背, 步履有些蹒跚, 全身显出疲惫的样子。

……

学生认真地描述着他们想象中的样子。

在课堂上要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学语言的味道, 只有引导学生沉入课堂, 沉入词语, 在不断补充, 反复掂量、比较过程中, 才会有极佳的丰富学生视像、促其感悟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对比, 我们发现不同教师的不同处理, 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二个教师的处理,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丰富的图像, 丰富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当他再次看到“满脸皱纹”“粗糙的双手”“佝偻的身影”时, 他就会想到“饱经风霜”这个有代表性的词语, 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视像。

四、借模仿体验理解, 丰富视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话:“爸爸跑到伯父家里, 不一会儿, 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 一个蹲着, 一个半跪着, 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 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 扎好绷带。”

当学生读到这段话的时候, 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读, 并让学生边读边看课文的插图, 再启发学生:如果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 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半跪这个动作。”

师: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生:一个膝盖接触地面, 一个膝盖不着地。

师:你能试一试吗? (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师: (教师随机采访) 你这样半跪着, 有什么感觉?

生:身体变得很低而且比较难受。

师:同学们, 请看插图, 透过文字的背后, 那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仔细看看那画面, 那画面似乎真的活起来了。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 不时由于车夫疼痛而颤抖了一下脚, 鲁迅先生停下了手, 皱了一下眉。而后继续用硼酸水地一点一点地洗着, 一圈一圈地扎着, 我们真地看到先生在凄风冷雨中半跪着好长时间。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刚刚这么一会儿, 腿已经酸了, 很累很累。

师:可是鲁迅先生这样的救助要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通过“半跪”一词, 一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生就这样在课堂上做足做透, 这一动作丰富了学生的视像, 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地品味语言文字, 对学生头脑的丰富很有好处。

五、借课外资源拓展语境, 丰富视像

在阅读教学中, 理解关键性词语也可以借助课外资源, 拓展语境, 充实自己的理解。

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 让学生感悟:“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 两张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这句话时, 他先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极其简单”上, 接着进行几次课外资源的引用——诠释了怎样才叫理解, 而不是简单地解词而已。

镜头一:教师先请学生注意“宫殿”这个词, 请学生想一想电视上看到的宫殿是什么样子。学生一下子畅所欲言, “宫殿里一定是金银珠宝, 摆放着价值连城的古董, 精美的雕像……”

镜头二:教师接着说:有可能, 那可能是一个大人物, 因为他是摄政王。但你们看, 当这座房子成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地之后, 又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 两张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镜头三:你认为总理的办公室里应该是怎样的摆设?你看到他那里摆着一个豪华的大书橱了吗?看到古玩了吗?我们只看到——“一个不大的写字台, 两张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学生齐读。

这样的叠加扩展, 总理的办公室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把总理的简朴展现出来。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 篇11

一、英语借用汉语词语

(1) 音译 (Transliteration) 。“Tai chi”出自汉语“太极拳”, meaning is a form of styli s he d e xe rc is e s b a s e d on Chine s e ma rtia l a rts whic h e mp ha s ize the s mooth tra ns ition of one move me nt into a nothe r while re ta ining b a la nc e。

(2) 意译 (Loan Translation) 。 (1) Spring rolls (春卷) 。me a ning is tha t a s p ring roll is a Chine s e ite m of food c ons is ting of a s ma ll roll of thin p a s try fille d with ve g e tab le s a nd s ome time s me a t, a nd c ooke d in oil.Forme d into s ma ll b loc ks, “春卷”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食物, spring rolls是汉语“春卷”字面的直译。COBUILD已经将该词收入。 (2) Dagon boat是汉语“龙舟”字面的直译。Dragon-boat festival龙舟节。 (3) Chine s e Wa ll me a ns the Gre a t Wa ll of Chine s e (中国长城) 。a b a rrie r of c onve ntion within a fina nc ia l ins titution, b us ine s s org a niza tion, e tc.英语wa ll有b a rrie r (阻碍) 的意思, 故Chinese Wall也就成了“an ins up e ra b le b a rrie r” (不可越过的障碍) 。

二、汉语借用英语词语

(1) 学科门类的发展。 (1) 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 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 作为大众媒介的报刊, 必然会折射出这些空前的巨变。因此, 使得大量科技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laser p rime r (激光打印机) 、te s t—tub e b a b y (试管婴儿) 、containership (集装箱船) 。 (2) 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及互联网的诞生也丰富扩大了我们的语言词库。如:b roa d b a nd ne tworks (宽带网) 、d a ta b a nk (数据库) 。 (3) 新概念的出现。现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越来越频繁,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很多新鲜的舶来词。众所周知的c oc a-c ola是叫可口可乐, outle ts是叫奥特莱斯……还有太多太多。今天知道了两个舶去词, 挺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的旺旺集团, 原来它们的英文名叫:Want Want Co.Ltd, 还有一个更牛的, 咱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知道叫什么吗?叫go believe bread!

(2) 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导致的影响。英语词和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完全对应关系, 它不仅表现在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 而且表现在同一义项的内涵差异上。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汉语的词义。比如: (1) Market与汉语“市场、买卖货物的场所或商品销售的区域———商场”同义。由于受到market的影响, 汉语中寻找工作的场所也都成了所谓的“市场”。如劳动市场 (labour market) 、人才市场 (job market) 。 (2) high technology—me a ning is hig h s c ie nc e a nd te c hnolog y。由于受到high technology的影响, 汉语出现了“高科技”这一词。但汉语“技术”一词一般并不涵盖“科学”。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所以按汉语字面意思, 把“中国科技大学”译成“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China”。

(3) 英语词义变化导致的影响。 (1) 英语词义演变导致的影响。英语词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词义在不断发展和扩充。如:hotline汉语的对应词是“热线”, 原指美国总统与原苏联首脑之间直接通话的电话线路。以后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 “热线”的词义是“为了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直接连接的电话或电报线路, 多用于各国首脑之间”。在上世纪80年代, 随着hotline词义的变化, 汉语原对应“热线”的意义也已经起了相应的变化, 指“人们提意见、咨询或预约用的直接电话线路”。 (2) 英语词义在构词中变化导致的影响。Home c ine ma指的是“在家里放映电影的系统”。home cinema在美国称为home the a te r, 从原来指的“地点”变为指“设备”。这种影响与变化产生了非常奇怪的汉语表达方式, 人们说“购买家庭影院”, 指的是购买这样的“设备”而不是一个“电影院”。

由此可见, 通过汉语借用英语新词的情况, 可以看到英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对汉语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文化方面, 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在语言方面, 汉语语言在音、行、义上都受到巨大冲击。如:VCD、DVD、KTV、卡拉OK等等。而语义方面的影响, 相对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本文着重讨论了导致语义方面影响的因素, 其中包括: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英语词义变化以及词义演变和词义在构词中的变化。语言总是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 它不断创造新词、新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同时不断淘汰旧词旧意。简而言之, 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而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则相当有限。

摘要:本文探讨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汉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而汉语借用英语, 以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许多英语新词, 直接以英语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上一篇:数学复习课结构下一篇:中职学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