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成效(精选12篇)
班级建设成效 篇1
班级管理措施及成效
我班有42名同学构成,班委有9名成员构成,班级一些管理方案的提议大部分都是通过班委之间讨论产生的,上学期我们根据我班自身的特点制定了一些班级管理措施
一.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 :制定班级目标、班级公约、班级工作计划、班委轮值制度
班级目标:可制定班级整体奋斗目标,如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争取获得“校三好班级”。还可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为实现班级目标,需要一整套科学的全面可行的运行机制。制定《班级公约》可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班级公约》可以规定一套较科学、全面可行的班级运行规章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能够很好地提高班级工作效率,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统一班级行动方向。好的计划能很好地起到规划、导向、激励作用,而不搞计划或只搞形式主义的计划都会导致班级工作的被动、不利局面。
班委轮值制度:我班在经过上学期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了经验。因此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每人自扫门前雪的制度,改为集体性更强的轮值制度,这样既可以加强班委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更好地完成班级工作
主要成效: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这样的管理办法为我们班级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整个班级的战斗力,为班级的发展打下了很好地基础。
二.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一般包括下列构成:
班委会: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心理委员 团支部的组成: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
班干部职责: 班委会:
班
长:
1、负责班级的全局工作,下达院系的工作安排和指示,布置系和院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2、召集召开班委会,协调各委班委工作,统一组织班级各项重大活动,监督经费使用并负责班级各项常务事务 学习委员:
1、组织班级各项学习活动
2、协助学风创建委员会开展各项学风创建活动
3、定期开展形式活泼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及时做好同学与老师在学习中的联系工作
体育委员:
1、组织开展班级各项体育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2、组织同学参加院级、系级的各类体育比赛活动
3、积极发现并培养给类体育人才,培养同学们的体育兴趣和特长
文艺委员:
1、开展好各文艺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生活
2、组织同学参加院级、系级的各类文艺比赛活动
3、积极发现并培养各类文艺人才,培养同学们的文艺兴趣和特长 生活委员:
1、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做好班级各项活动的后勤工作
2.抓好日常的卫生打扫和报洁工作,规范监管好值日工作,并做好此项活动的奖惩工作
3、管理班费
心理委员:主要负责私下和同学交流,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
团支部:
支部书记:
1、引导全班政治思想方向做好同学的政治思想工作
2、按照院团委系团总支的要求,制定并落实班级团支部学期工作计划
3、每周三组织团日活动
4、组织学生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5、积极完成院团委布置的各项任务
组织委员:
1、协助团支部书记做好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工作
2、做好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工作
3、多培养班级内有一定实力的同学参加院内外的比赛和公益活动
4、做好班会及班级各项活动各类事情的记录整理工作
宣传委员:
1、协助团支部书记做好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工作
2、负责传达团委精神,并组织班级各项宣传工作
3、负有对外宣传班级、联系对外交流的职责 主要成效;
以上这些管理办法,都是经过集体的讨论产生的,所以很符合我班的发展趋势,把班级各项工作规定有那些班干主要负责,其他班干协助完成,这样可以使班级工作更加的明朗话,也加强了班干部对班级事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推动了整个班级的发展,使班级日常工作更加的顺利。
班级建设成效 篇2
一、聚集学生集体智慧, 制订量化考核规章制度
科学规范和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考核制度, 是整个班级规范管理的基础。部分教师在开展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 直接套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实际执行过程中成效并不明显。因为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着眼于全校的格局, 在具体班级管理中有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班级管理的侧重点、学生的具体情况也都有所差异, 采用全校通行制度进行管理, 必然无法顾及各个方面。因此, 细化、完善并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 是提高班级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将这一权利放手让学生来进行。首先, 要求班委会成员和学生代表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解读, 在大方向和原则不变的前提下, 对个别条款进行优化调整, 并增加进适合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条款, 如文明寝室评比、班级十星评比等, 使之更加细化, 具有可操作性。其次, 将修改完善之后的班级管理制度分发到全班学生, 广泛征求意见, 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完善, 在经过从上至下再至下而上的两轮修改之后, 形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初稿, 提交全班学生进行民主表决, 在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通过之后, 将其确定为班级管理制度, 对全班学生具有同样的约束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制订出来的量化考核细则以及相关的规则制度更具科学性。
二、组建民主考核班子, 公正开展项目考核记载
有了好的制度细则, 如何去执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班级班主任指定学生干部进行班级常规考核, 短期看效果较好, 在长时间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检查, 难免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出现结果有失偏颇的情况。一旦这样的现象被学生发现, 必将影响量化考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从而对班级的规范管理产生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对此, 笔者在对考核人员的确定上采取“1+x”的方式, “1”就是负责这一项目考核的班委会分工干部, 每天由他们牵头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常规管理项目进行检查, 并按照考核细则, 进行相应的加分或扣分;“x”就是参与考核的学生代表, 学生代表按照学号顺序轮流参加各个项目的考核, 每一天的考核结果都需要班委会分工干部和学生代表双人签字方可生效。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 学生代表与学生干部一起行使同样的权力, 所有的扣分项目必须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记载,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班级干部的权力置于广大学生的有效监督之下, 也提高了班级管理考核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通过这样的方式, 无论是加分项目还是扣分项目, 学生会更加心悦诚服, 为整个班级的良性运转营造了正确的导向和良好的氛围。
三、定期公布量化结果, 阶段进行管理工作点评
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按照不同方面将管理工作列为学习、纪律、卫生、后勤等八个方面, 将量化考核的对象明确到学生个人、班级小组、寝室等。每天, 各个考核小组将积分量化之后, 交由班长统一汇总, 隔日公布, 每个寝室、每个小组乃至每一名学生在前一天的常规管理量化考核中的积分, 明明白白地公布在全班学生面前, 取得了进步、存在的不足, 一目了然。对于量化考核结果, 每周进行一次汇总, 分别由班主任老师、班长、班委会分工干部进行逐项点评, 针对上一周班级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优秀闪光点进行褒奖;对存在的不足、有待改进之处, 进行批评;对于需要向全班同学进行说明、检讨的也一并进行。在每周进行点评的基础上, 每月还进行一次评比, 进行“文明寝室”、“五星小组”、“班级十星个人”等各个项目的评比, 通过这样的方式, 保障整个班级管理工作按照规范化渠道有效进行。实践证明, 将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工作长期坚持, 并落实到每一个时间节点, 有助于在学生中营造遵守规章制度、积极维护集体利益的良好氛围, 对于学生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挂钩班级奖励评比, 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对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开展量化考核, 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为大家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对于一学期、一学年的量化考核结果, 要加以科学运用, 与班级的各项奖励评比挂钩, 一方面对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申报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奖项, 采取门槛原则, 即要求申报对象在班级量化考核积分中必须达到相应的分值, 达不到的则进行“一票否决”, 取消相应项目的表彰奖励资格, 以这样的门槛原则, 对表彰奖励严格把关, 也维护了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的严肃性。另外, 班级每学期、每学年还要专门针对常规管理量化考核情况进行表彰奖励, 对于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热心集体工作, 在学生中具有示范效应的学生, 可以结合学校政教处、团委等单位牵头开展的先进表彰活动, 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通过这样的方式, 将常规量化考核和班级学期、学年各种奖励评比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内心认识到每一位成员都应当为班集体争光出力, 为他们营造相互竞争、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班级建设成效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学生电子档案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56-02
1 前言
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教师会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既满足新时代的学生需求,又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和班主任同样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由此可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成为目前班主任工作的热点课题。笔者将对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讨论。
2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电子档案
在以往的学生档案管理中,往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且需要纸质资料的统计和管理,工作量较大,加上管理人员有限,使得学生档案的信息内容较为单一,不易管理。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电子档案,可以有效改善现状,提升管理效率。
构建学生电子档案,可以大大减少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同时具有更新内容灵活、查询和运用档案方便的优点。在学生的电子档案中,教师可以扩充档案的内容,打破以往以成绩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设计调查表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缺点以及家庭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因材施教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将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班级活动的表现情况融入学生电子档案中。
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电子档案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中,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学生电子档案的构建,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能及时地发现在学生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效率[1]。
3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交流平台
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由于其生长的时代背景不一而存在时代差异,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开展有效的管理。现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的学生从幼儿时起就开始从电视、家长以及社会上接触到很多的时代信息,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比父母辈的人更会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创建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现在大部分家长则由于工作等原因,对学校和教师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描述,缺乏与教师的直接沟通。
因此,为有效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师生交流平台,平台可以是短信形式的校讯通,可以建一个QQ群或是微信群,甚而可以是学校论坛。在网络信息复杂的环境里,教师要对师生交流平台进行信息的严格审核,并引导学生探讨积极向上的话题。通过交流平台,可以有效地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缓解学生对教师存在的畏惧感,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有效沟通[2]。在这个交流平台上,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询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有效地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在交流平台,由于学生可以使用网络昵称代替真名,使得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心声,让教师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有效地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避免了只能靠查看学生考试试卷成绩而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判定。与此同时,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发生异常时,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家庭情况来分析原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开导,并劝导家长为学生的顺利成长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家长之间还可以交流一些对学生的教育心得,教师则要注意引导话题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家长之间通过学生成绩而相互比较,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4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家长会内容
在以往的家长会中,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的问题,内容显得枯燥而空洞。而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照片或是短视频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在制作PPT时,教师应力求让全班的学生都能“露脸”,让家长能够清晰地认识到那些成绩不好而班级活动积极或是其他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同样有着可取的一面[3]。如在PPT中插入学生运动会的照片,让家长看到学生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或插入学生助人画面以及获得书法奖、制作奖等。这样一来,家长就能够全面而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家长会的效能。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或是与家长一起在外面时帮助别人的照片,在家长会上进行分享,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
5 运用信息技术,增强班会趣味性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则主要集中在班会上,通过班主任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式的教育。在主题班会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境来开展班会活动[4]。如在开展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插入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一些经典图片或是短片,同时还可以播放《爱的奉献》,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本质所在。
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适当播放一些教育意义较强的影片,让学生从枯燥的教师讲解模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参与兴趣。在看完影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QQ空间或是论坛发表观后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增强自学能力。在班会之前,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的搜索,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发挥班会的效能,让学生的道德情操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6 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自身的活跃性、接触信息的宽广性,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加强师生间、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家长会和班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让班级管理两大活动能够具有更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保持持续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手机等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学习,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将信息技术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 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5):41-42.
[2]高玉波,徐国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效益[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01-102.
[3]刘向宜.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1.
医院文化建设成效总结 篇4
医院文化建设成效总结
医院把建设医院文化,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我院总结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挖掘医院文化底蕴,了解医院文化现状,通过宣传动员,在全院广泛征集院训、院旨、办院目标,最后综合、反复酝酿,确定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总结和提炼出了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院训、院旨、办院目标,并且创办了具有特色的医院宣传栏、院务公开栏。
我院采取多项措施,创建独有的的医院文化。通过医院标识化建设,我院现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通过各种标识索引,患者能很快找到自己要去的科室,再也没有患者反映找不到就诊地方、流程繁琐等情况,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医院服务效率,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院内再也没有各种车辆乱停乱放情况;通过标识化建设,医院整体上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脏、乱、差”等现象得以改观。医院还通过各种讲座,各种座谈会,沟通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信行医、优质服务的医者精神,有效提升了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创先争优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了创等工作及医院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篇5
郎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从2006年开始启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从村容整洁入手,逐步延伸,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示范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新农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郎溪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现场观摩、广播、电视、宣传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重点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对全县乡镇干部、示范村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综合示范点理事会会长进行了系统培训,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各乡镇村都先后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各示范点理事会会长及村民代表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出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村镇建设发展。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 “规划先行、无祥规不建设”的总体要求,2007年编制了郎溪县村庄布点规划,并于2010年重新修编,对每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求先编制建设规划再建设。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突出地方特色,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四)项目整合,社会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新农村建设群众是主体,但离不开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项目整合,将一些涉农项目向新农村示范点倾斜。目前已整合项目有:农村能源沼气、农村重大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农村人饮工程、文化书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等配套项目。同时我们还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动员本乡镇,特别是本村一些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建设家乡,鼓励在郎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营造村企共建氛围。安排县直单位结对帮扶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健全机制,注重长效,着力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自身建设,确保人员、经费、工作到位;整合资源、加大帮扶,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郎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指导组工作职责》、《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列会制度》、《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村指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管理考核细则》、《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二是完善综合示范点申报确点、动态管理机制;三是是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实行示范项目建设通报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考核验收机制,完善以奖代补制度,据实兑现奖补。同时,引导新农村示范点从卫生保洁、经济发展、理事会建设、筹资投劳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示范工程稳步推进,示范效应明显增强。
2个示范镇、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前五年建设的综合示范点逐年巩固提高,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新发镇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基本达到示范镇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正在积极探索“整乡(镇)推进”工程;新增示范镇(十字镇)示范工作按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要求正在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已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104个,全县示范点筹措建设资金2390多万元,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参加新农村建设达10万多人次,编制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121个,集镇总体规划修编7个,村经济发展规划11个,示范村经济发展规划或“一村一品”发展规划13个,成立村民理事会117个,建立了镇村文化活动场所142个,组织开展送电影、送文化下乡活动502场次,完成村庄内道路硬化49.4万平方米,实现改水3.4万人,完成卫生改厕5704座,新建沼气池3755口,修建排水沟近46.8公里,清除垃圾、淤泥10.9万吨,拆除废旧房屋、厕所、围墙等路障4286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示范工作扎实有效。
五年来,我县新农村示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也成为展示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我县以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为主攻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安排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以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以粮食、特色蔬菜、茶叶、肉禽类加工和特色酱制品加工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截止2010年我县现有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市级26家、省级7家。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品”专项调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郎溪县关于加快“一村一品”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积极组织红新制茶、瑞草魁茶场、庆丰茶叶合作社等企业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其中“龙溪湖剑茶”和“瑞草魁”茶叶荣获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金奖。四是推进名优农产品标识认证工作。目前我县省级名牌农产品25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22个。
2、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94个,其中种植业25个,畜牧业34个,渔业10个,农机服务业5个,其它20个,现有社(会)员4230人,带动农户47186户。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6.28万亩。村务监督、“三资”清理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全县111个村(居)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任务;13个乡镇(含开发区)均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111个村(居)实行了“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3、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一是落实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二是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科学制定补贴方案。三是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并督促进行了整改。
(三)民生工程不断深入,惠民行动进一步深化。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农村低保人数12704人,全年发放补助资金1181.62万元。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1541人)每人每年1200元,集中供养标准(358人)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全年发放供养资金294.1万元。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特别)扶助,审核确认符合政策规定的575人,补助资金46.26万元全部发放到位。安排补助资金683.67万元,直补大中型水库移民11384人。1590名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享受生活救助360元。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440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3831人次,价值439.8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616人,计42万元。发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共计260.35万元,受惠学生2591人。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748期,培训农民10.18万多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682人次,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60%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661人。新农合参合率96.57%,补偿累计受益301654人次,累计补偿支出3003.43万元,占2010年筹资额的73..73%。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72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已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或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岗位培训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全县水稻投保面积为35.58万亩,达到实际种植面积的96%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逐步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涉及到5个乡镇敬老院建设,新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300张。2009年提前建设完成全县10个20户以上已通电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17个“农家书屋”工程全部完工。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在8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水泥场地全部建成,健身器材安装到位。1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3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全部建成,所需设备配套到位。1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部完工,已投入使用。
(四)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和谐新农村创建不断推向深入。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及时全面地进行党务、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群团等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巾帼示范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探索村民理事会等民主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发挥村民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现阶段及下一步工作
(一)大力开展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和拆迁安置,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抓一批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创建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214省道新农村示范带
围绕宣城市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212工程(建设200个美丽和谐村庄、10个文化特色村、20条新农村示范带)。打造一批美丽和谐村庄及文化特色村,认真开展好214省道示范带的创建工作。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确保完成201122个示范点建设任务。
2、加强郎溪县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新农村
示范带创建工作。
3、抓好23个示范村“整村推进”。
4、探索示范乡镇“整乡(镇)推进”。
5、抓好老点的巩固、完善和提高。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进一步完善联系帮扶和协调机制。
8、加强新农村建设观摩培训工作。
9、加强财政资金项目监管力度,合理使用奖补资金。
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成效 篇6
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工作,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建设成效,辐射带动全省珍贵树种培育健康发展,增加珍贵树种资源,提升森林质量,依据《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林造发〔2013〕72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市(州)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工作参照执行。
第三条 示范县是指按《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管理办法(试行)》(林造发〔2013〕27号)规定程序确定的县(市、区)、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国有林场。示范基地是指纳入中央投资计划、按照《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办造字〔2008〕30 号)设计营造的珍贵树种示范林。
第四条 各市州、单位要依据《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管
珍贵树种培育模式、管理经验并推广应用。省林业厅将定期对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工作。
第二章 成效考核评价组织
第十条 成效考核评价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实行示范县和示范基地自评、省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第十一条 示范县自评由县级人民政府或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县处级国有林场负责组织,示范基地自评由县(市、区)林业局或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县处级国有林场负责组织,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等,进行全面自查,形成自评报告,上报省林业厅。
第十二条 省级成效考核评价由省林业厅负责组织。省林业厅指导、监督并组织开展示范县、示范基地成效考核评价工作,于每年7月底前向国家林业局上报成效考核评价报告等相关材料。
第三章 成效考核评价内容与标准
第十三条 示范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包括市州林业主管部门围绕示范县建设成效和示范县自身建设成效两个方面,总分值100分,其中市州林业主管部门围绕示范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10分,涉及制度保障、科技支撑2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考核内容与标准;示范县自身建设成效考核评价90分,涉及制度保障、资源培育、科技支撑、资源保护、生态文化、第十九条 以抽样调查方法考核评价培育质量、培育规模指标中是否按作业设计施工时,省级考核评价抽取完成面积的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条 培育规模、培育质量指标中的作业面积、栽植密度、保存状况和郁闭度调查采用如下方法。
(一)作业面积调查。在抽取的小班现场,用GPS、罗盘仪等仪器,或利用地形图勾绘法、遥感影象图判读法测定小班面积,并与设计面积对比。当两者面积相差5%(以设计面积为真值)以内时,作业面积符合设计面积;当两者面积相差5%(以设计面积为真值)以上时,作业面积不符合设计面积。
(二)栽植密度调查。对于人工造林小班,采用株行距测定法或样地法调查,样地面积为0.06公顷;对于定向改培小班,采用样地法调查,样地面积为0.1公顷。将调查的栽植密度与作业设计的栽植密度对比,当两者相差5%以内时,栽植密度符合作业设计,否则不符合作业设计。
(三)保存状况调查
1.人工造林(更新)小班,采用样地法或样带法调查保存株数,样带至少2行以上。保存株数除以栽植总株数达到80%(400毫米降水量以下地区为65%)以上的,计为保存面积。保存面积与当年实际完成造林面积的百分比,为造林保存率。
样地面积为0.06~0.1公顷。样地数量,小班面积0.6公顷以下,设1个样地;0.6~1 公顷,设2个样地;1.1~2公顷,设3
第二十四条 省林业厅依据成效考核评价结果,对成效考核评价优秀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县,在全省通报表扬,优先安排后续项目;对考核评价成效较差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县在全省通报批评,限一年内整改,整改后按本办法重新考核评价。对未整改或整改后成效考核评价仍然较差的示范基地,在后续项目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控;对未整改或整改后成效考核评价仍然较差的示范县,上报国家林业局撤消其示范县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规范和加强本地的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工作。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1.甘肃省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成效考核评价指标、内容及标准
班级建设成效 篇7
一、多媒体的使用让班会课“活”起来
以往的班会课, 大多是老师在讲台上讲, 有关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教育功能将教育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让学生能够做到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不是就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班会课的教育质量。例如:在网络上下载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片, 在班会时放给学生看, 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写观后感;通过防溺水、防雷击、防地震等宣传影片的观看, 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并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针对部分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 让学生观看《发生在生活中》的普法教育录像片, 向学生进行“遵纪守法, 做一个好学生”的教育……在班会课中, 多媒体以动态的画面, 动听的音乐这种最为形象悦耳的方式感染学生, 使班会课真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
二、利用校讯通等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共同教育。因此,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 家校合作是中外教育发展已久的一种方式。运用网络与孩子的父母及时沟通, 问题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 并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充分利用移动校讯通等短信互动平台, 让无声的语言飞到孩子父母的身边, 让远在外地的家长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通过短信交流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提醒他们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一些季节性疾病的预防等。发短消息的形式也很多, 可以群发, 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发或个别发。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次成绩都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家长;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 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家长。孩子毕竟是他们自己的, 孩子的成长总是牵动着父母的心, 当他们知道老师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时候, 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份感动, 便自觉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教育孩子, 双方达成共识。校讯通等平台, 构建起了老师与家长的绿色心灵桥梁, 也让班主任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三、班级博客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交流平台
所谓班级博客, 就是通过互联网, 以班级的名义建立的博客, 供班级全体成员共享的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博客是我们进行班级管理的一个非常便捷的管理方式, 给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拉近了我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1. 让博客成为班级文化展示的平台。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 班主任不仅要注重环境的美化对孩子的熏陶, 更要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规范, 及精神层面的要求。如何才能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班级文化, 进而与老师共同教育影响孩子呢?班级博客便为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把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博客展现出来, 比如我把我的班级博客命名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意在激励大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在博客里展示了我们的班名、班歌、班徽、教师寄语及我的班级管理理念等, 把我们的育人理念传达出去, 让家长们了解我们的班级文化, 从而更加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长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提出宝贵的意见, 群策群力管理好班级。
2. 让博客记录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在班级博客中收录学生的成长日志、图片、留言等, 记录他们在各个活动、各项比赛的精彩瞬间, 记录孩子的童言稚语、记录老师的谆谆教导与鼓励。这既能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 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又见证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3. 让博客成为孩子们能力展示的平台。
班级博客是班级全体成员共享的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因此, 它不是班主任的私人网站, 不能事事由班主任包办, 应让学生参与其建设。这既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又能锻炼其管理班级的能力。我的班级博客建立了一段时间后, 也试着让部分学生参与到日志的发布中来, 将当天的学习、生活动态展示出来。后来, 我们实行的是学生轮换管理制, 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当班值日生每天将同学们的表现在博客上做简单的小结, 用表扬的语气对进步大、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鼓励, 送上“赞”, 用“建议”的语气对个别同学的不良表现 (学生姓名由学号代替) 提出改进意见。有时, 小值日生还会进行“温馨提示”, 比如:天气炎热, 提醒孩子注意防暑、防溺水等。看了孩子们富有智慧的小结, 我深深地感到:别看他们只是一群小孩子, 他们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 他们便会翩翩起舞。除此之外, 还可以常在班级博客上展示孩子们的作文, 让孩子们有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展示孩子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运动会上努力拼搏的场面, 以激励更多的同学。所以说班级博客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好舞台。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班级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必将给班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班主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更新理念, 继续探索和实践, 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架起一座绿色的连心桥, 使得我们的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摘要:班主任需寻求有效途径, 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找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班级管理的最佳切合点, 运用多媒体、班级博客等促进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 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通。
郁南老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篇8
近年来,郁南县老促会为全县老区经济社会和民生工作的跨越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2012年,该县共投入资金9900.33万元,用于老区的乡村道路、学校、医疗卫生、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电网改造等方面建设,有力推动了老区发展。经过3年的努力,截止2012年底,老区列入贫困村的13个村共投入帮扶资金6162.3万元,平均村集体收入达7.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老区贫困村和“双到”户全部脱贫达标,完成住房改造任务的100%。
与会领导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使支援老区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时刻关注老区的变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强和改进老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老区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规划一同实施。同时要发挥好县老促会独特优势,努力当好参谋助手,千方百计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为老区扶贫开发引进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
(毛 三)
团支部关于学风建设成效总结 篇9
201130106009 潘嘉伟 11级交通工程3班
首先说下我作为11级土木第三团支部的团支书对学风的理解,学风就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学院的立院之本.学风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学校的方针政策,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优良的校风,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学子的责任和义务。
经过上一周由我们11级三班的班团干部同心协力,想出了一系列的减少我们班尤为突出的问题,基本情况如下:
1、对于请假的问题,我们班委经过一周的严打严捉,没有随意请假的现象了,真正有事请假的同学都严格按照流程走,从正面上保证了我们班的整天出勤率,从而保证上课的效率。
2、对于上课懒散、玩手机、上课睡觉的现象,我们班虽说不能杜绝,但是最少是减少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由班团干部每天监督着,加上同学们自身的觉悟,首先自身树立起榜样,然后带动周围的氛围,整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彰显了我们大土木三班的风采。
3、对于抄作业的现象,学习委员坚持监督同学们课前交好作业,认真负责,杜绝上课抄作业的情况,从而保证听课率。
4、学习的积极性明显的提高,去图书馆学习的、宿舍上学习的、互相讨论学习问题的人数明显上升,现在我们班的整体风气没有以前那样懒散,慢慢开始营造出浓郁紧张的学习氛围。
班级建设成效 篇10
XX年初,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文明社区创建与构建和谐社区有效结合,并不断深入推进。通过三年来的创建,此项活动在深化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稳定、引领社区风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至去年底,我区64个社区共有58个社区达到“星级”标准,有20个社区荣获南京市示范和谐社区称号。
一、围绕大局,创建工作抓住了“四个重点”
1、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硬软件建设水平。立足新旧城区并存、老旧城区居多的区情,我区借助创建平台,全面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三年来,以租借、置换、新建等形式,共新增居委会办公、服务、居民活动用房近3万平方米;出新改造小区200多处;拆除小区内违章10万多平方米;平整修缮小区道路300多条;增补绿地6万多平方米;新增小区体育路径100多处;新建封闭车棚3万多平方米;新设物管小区1000多家;推行安全自治小区30多家。同时,大力推行社区规范化建设,统一规范了社区标牌、场所设置、服务项目等;加强了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实行社工一体化管理,精心打造良好的社区软环境。
2、以拓展和细化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面对困难群体,大力开展慈善救助行动,积极实施就业、就医、就学等“三就”工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面对广大的小康群体,大力发展社区团队组织,满足他们求知、求乐的需求;面对富裕群体,在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搭建投身慈善、回报社会的平台。同时,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建设,推进普惠式社区服务,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范围和途径。
3、以深化社区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推进社区建设“**模式”的良好运行。创建中,我区以社区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区民间组织为基础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策、社区议事园议事、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站保障”“五位一体”的社区建设“**模式”。
4、以培育社区文明风尚为重点,不断促进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与完善了区“公民道德建设观察团”运行机制,大力开展道德巡访、文明劝导等活动,引导文明;大力弘扬全国、省、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开展了社区“每月一星”评比推荐活动,以社区的凡人善举影响带动,共建文明;运用有效载体平台,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等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践行文明。
二、强基固本,创建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把“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列入**区“十一五”规划,同时成立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创建队伍。建立了由分管书记主管,宣传部长、分管区长负责,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组织部、质监分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联合参加的创建工作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
2、创建机制到位。制定了《**区创建“星级文明和谐社区”指导评价实施细则》和《**区创建“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实施办法》,完善了评价机制;区、街两级每年实施不少于4次的专项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收集汇总、立项帮扶,完善了帮扶机制;创建工作与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挂勾,与区纪委行政监察内容和人事部门的行政效能考核挂勾,实行创建工作中的“双向监督”,完善了奖罚机制。
3、创建载体到位。一是充分发挥社区议事园老品牌作用,扩大民意收集渠道,及时对创建中涉及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的问题进行讨论、听证、协商,确保议事项目件件有着落,老百姓关心的身边事桩桩得落实。二是运用“社区道德引导站”这一载体,较好地发挥了“观察社会、引导文明、促进 和谐”的作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运用社区“爱心园”、“爱心救助站”、“互助合作社”等多样的慈善帮扶平台,较好地服务了群众,凝聚了民心。
4、创建投入到位。创建过程中,我区探索出了“三个一点”即“区里拨一点、街道拿一点、社区筹一点”的创建投入机制。三年来,共投入创建专项资金近23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出行难、绿化养护难、安全防范难等问题。
三、创新发展,创建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
1、在创建组织上,整合全区各方力量,揉合文明社区与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由各部门分兵独进转变为整体推进,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组织领导。《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有机融合了国家民政部示范单位评比要求、南京市和谐社区创建任务与我区创建实际;同时配套制定了《实施办法》,对创建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实施等进行规范统一,确保了创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转。
2、在创建方向上,全年跟踪调研,解决主要问题,由侧重于抓评比转变为侧重于抓过程,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作流程。每年的创建,年初有动员部署,阶段有调研复核、期间有指导帮扶,年终有总结表彰,既注重了结果,更强调了过程。
3、在创建内容上,关注民生,多办实事,由抓意识形 态为主转变为虚实并举,形成了比较受基层欢迎的工作路数。我区从满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至始把为民办实事纳入创建范畴,实事内容涉及社区就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并逐项落到实处。
冶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篇11
行规行约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的基本环节和制度安排,是行业协会规范行业与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是对用户与消费者的庄严承诺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加快以行规行约为切入口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协会秘书处和各分支机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组织所属分支机构制订行规行约入手,在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建设“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核心的行业诚信体系、构建“有序竞争,互利共赢”的行业市场环境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并取得了进展。
这次实施的《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建设单位自律公约》,不但适用于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所属全体钢铁企业会员单位,也适用于国内钢铁企业开展工程建设业务的业主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上海公交都市建设成效与思考 篇12
一、公交都市评价指标推进情况
(一) 关于评价指标
根据交通部《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体系》和《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上海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评价指标共33 项。其中, 交通部批复同意上海增加的特色指标3 项, 包括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站点衔接情况、公交站点候车亭覆盖情况、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首末班车时间衔接情况。
(二) 指标推进情况和达标预判
2015 年推进较好的指标, 主要有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和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等。
2015 年推进较慢的指标, 主要有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公共交通正点率、公共汽 (电) 车进场率、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和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等。
提前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近50%。30 个指标中, 已经提前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14 个, 其中考核指标有9 个、参考指标5 个, 包括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及到位率、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数、公共汽 (电) 车车龄、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公共交通职工收入水平、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 以及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
预计能够较好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10 个, 包括公共交通正点率、公共汽 (电) 车进场率、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例、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联互通城市、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密度、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及公共汽 (电) 车责任事故死亡率。
通过努力推进能够完成2017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4 个, 包括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 (电) 车平均运营车速和交通影响评价实施情况。
较难完成的指标有2 个, 包括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
二、公交城区创建情况
(一) 指标推进情况
1.2015 年推进较好的指标
30 个创建指标和2017 年目标相比, 推进较好的指标有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城乡客运线路和公交化运营比率、公共汽 (电) 车责任事故死亡率、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和公共汽 (电) 车平均车龄等。
2. 各区 (县) 下阶段需要强化的指标
根据2017 年创建目标, 各区 (县) 下阶段推进力度需要强化的指标如下。
(1)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嘉定、金山、奉贤、崇明2015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6% ~ 7.5%。
(2) 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金山2015 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12.9%。
(3) 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 嘉定、 奉贤2015 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8.2% ~ 10%。
(4) 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松江、金山、奉贤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较大。
(5)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奉贤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8%, 完成难度很大。
(6) 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密度。金山、奉贤、嘉定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0.5 ~ 0.6 公里/ 平方公里。
(7) 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闵行区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4.5 平方米/ 标台。
(8) 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除闵行、奉贤区推进了公交信号优先外, 其他区 (县) 暂未实施。
(二) 公交城区建设措施亮点
一是区 (县) 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和信号优先。年内宝山和闵行区分别新建32.2 公里和12.05 公里的专用道。闵行区建成SCATS路口99个, 在建SCATS路口62个, 优化161 个公交线路途经SCATS路口的信号灯绿信比、时差方案, 设置绿波带50 条, 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占总路口数的18.5%。
二是有轨电车开始施工建设。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2 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三是绿色公交推进力度较大。区 (县) 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占年度更新车辆比例达60% ~ 80%, 松江、嘉定建成公交充电桩130 个。
四是区 (县) 智慧出行措施多元。其主要包括区 (县) 线路纳入“上海公交”APP、微信公众号、电子站牌、公交站点二维码、集群调度、首末站RFID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公交车辆免费WIFI覆盖等。
三、公交都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增长缓慢。近几年中心城年均增幅不足1%。2013 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不含步行) 为47.2%;2014年为47.6%。郊区新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非常低, 而个体机动交通增长快速。郊区内部以个体机动交通为主, 公共交通与个体机动交通的比重为1∶3。2015 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尚无较大提升。
二是郊区 (县) 公交线网服务水平较低。部分区 (县) 公共汽 (电) 车线网服务水平尚未达到上海市对于郊区新城2 ~ 3 公里/ 平方公里的线网密度要求。
三是公建配套的不同步制约公交服务的有序提升。城区部分新建大型居住区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尚未完善, 公共交通资源相对有限, 一些公交枢纽周边路网尚处于建设初期, 对公交线网优化有所限制, 配建的公交设施设计建设标准偏低、规模较小、预留发展空间不足, 不利于大型居住区公交配套服务的扩容。
四是郊区 (县) 公交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足。区财政对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 制约了公交服务的提升。
四、与建设世界先进水平公共交通的差距思考
通过公交都市创建指标的对标分析, 预计上海2017 年能够完成交通部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考核要求。尽管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比较顺利, 各项指标推进情况较好, 但是距离2020 年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要求, 尚存在一定差距。
与世界知名的公交都市相比, 上海公共交通吸引力不足, 突出表现在公交出行分担率偏低。上海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重仅相当于东京的60%、巴黎的50%、新加坡的75%、香港的35%。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共交通运力供给、公交路权、公共交通站点覆盖及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等方面与世界知名的公交都市存在一定差距。
公交都市的建成与否、水平高低, 关键在于群众感受。从群众角度看, 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主要在于公共交通的获得感、公共交通出行可计划性和出行服务的品质化。为建设与小康社会相匹配、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公交都市, 就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发展指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关于提升公共交通可获得性的指标。公共交通可获得性主要体现在以中心城外围区域、郊区新城、新市镇为重点的公共交通覆盖。上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区域不平衡, 公共交通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心城, 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交通覆盖率低, 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500 米覆盖率约80%, 部分区域远低于上述水平。此外, 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汽 (电) 车衔接不足、公众换乘不便, 全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仅75%。建议下阶段重点关注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线路覆盖率及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等指标。2020 年实现中心城和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全面达到100%, 全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关于提升公共交通可计划性的指标。公共交通可计划性主要取决于公交电子站牌、公交时刻表、公交专用道等方面的建设。建议“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全市公交电子站牌建设, 逐步扩大公交时刻表发布范围, 推进公交信号优先试点。2020 年实现中心城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达到80%, 郊区 (县) 核心区、郊区新城电子站牌覆盖率达到50%。在20 条线路试点发布公交时刻表的基础上, 针对班次间隔15 分钟以上的线路发布公交时刻表。同时, 力争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取得突破。
【班级建设成效】推荐阅读:
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09-27
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方案07-15
班级建设实践05-18
建设班级管理05-29
班级团队建设08-30
班级精神建设10-18
班级文化建设系列之班级公约10-18
班级小组建设一10-23
开展班级建设工作06-18
建设高效型班级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