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2024-09-12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精选10篇)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篇1

《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教案

【活动分析】

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发生摩擦,产生矛盾。出现了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矛盾升级,甚至引发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如果发生在学校里,不仅破坏一个学校的和谐气氛,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时还会导致一个人的心理异常,诱发身心疾病。因此,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让花季远离暴力,使青春期平稳过渡,也就成了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以“妥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为主题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学会妥善处理矛盾的策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防患于未然。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矛盾的出现后若不及时化解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掌握化解矛盾的技巧,与同学和谐共处。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3、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四人一个小组,确立每小组的中心发言人。【适合年级】初中各年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主题导入:

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友谊,能够在一起同窗共读是难得的缘分,所以同学之间都应该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和睦相处,话虽这样说,但因种种原因,同学之间不免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矛盾进一步升级,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先看这样一则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由此可见,若不及时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应该怎样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呢?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老师画座位图,要求组内按顺序人人发言,1号为中心发言人,做好相应的整理和记录,准备代表本组在全班发言。

二、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检查指导。

三、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老师随机进行板书和评价。

四、在各小组代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强调和点拨,出示幻灯片,老师解读。

1、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后,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用不带感情色彩的话控制场面,或者保持沉默,迅速离开。这样既可以维护自己的面子,又不致于让事态扩大。

2、冷静的思考是自己的错还是别人的错,如果主要责任在自己,则要尽最大的诚意向别人道歉,如果双方都有问题或者主要责任在对方,彼此又不能互相谅解的则需要迅速找老师帮助调解。

3、矛盾中说脏话,使用暴力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这样只会是自己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

4、相遇是一种缘分,“同窗共读,五百年所修。”珍惜友情,互敬互让!

五、出示马加爵在狱中忏悔的场面,让学生明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

六、小组交流,自己以前和谁发生了矛盾,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小组推荐代表在前面来讲。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通过讨论,我们找到了很多化解矛盾的好方法,那么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同学之间,同学们将来出生社会后也是用得上的,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能够机智的化干戈为玉帛,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篇2

一、引发寝室内部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作息时间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底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生长的环境不同,在生活习惯上一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并且,进入大学之后,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约束。由于每个同学既有生活习惯不同,在作息时间上差异较大,早起晚睡的,早起早睡的,甚至是午睡时间也不一致,加上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寝室生活内容往往出现错位,有的同学需要休息,而同一时间有些同学却在寝室看电影、洗衣服等,这些生活小事的不统一,往往会引发寝室关系矛盾。调查显示,寝室生活内容上,卫生问题非常突出,例如有些同学从小讲卫生注重个人仪表,而有些同学则不在乎这些小节,在寝室中不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这小小的习惯差异,久而久之就会激化矛盾。

(二)性格差异

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宠爱,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过,很多同学中学阶段都没有体验过寝室集体生活,这些成长背景,形成了当今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另外,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地域差异也造成了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比如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细腻,这些反映到寝室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行为习惯的迥异,在处理矛盾方面也是这样。有些同学性格粗放,和寝室同学出现矛盾都是直来直去,吵架过后就像没什么事情发生一样。但是对另外一些同学而言,可能一旦出现矛盾会长期积压在心里,这种差异很可能会引发后期严重的寝室矛盾。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入学前经受的心理挫折很少,导致性格过于脆弱,一方面想在寝室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和依赖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较为任性自私的行为。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同学寝室关系而言都是挑战因素。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解决寝室内部矛盾

(一)调整心态,加强沟通,试着理解宽容

人是社会性动物,行为的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出人的社会行为丰富多彩,一方面要求生活的共性原则高。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就需要调整心态,学会求同存异,遇到事情加强彼此间的理解与沟通。大学生要学会宽容,宽容不等于忍让,真正的宽容是接受。在调查了很多大学生之后,笔者发现当代绝大多数的大学寝室在出现矛盾争端后采用的方法就是忍。但是,忍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正是这种忍的态度导致了最后矛盾的不可调解。所以,在寝室问题中,永远离不开及时沟通交流,有不顺心或者对方让你不舒服的地方,首先摆正心态,及时与对方说明想法,试着去宽容对方,对方也定会理解,做出让步。

(二)待人真诚,多举行寝室聚餐或者外出活动

人无完人。大学生在寝室的交往过程中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应该树立信心,知道自己能获得寝室同学的认可,不是因为自己各方面有多优秀,相反,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可能仅仅因为一句体谅的话,一个关切的举动。另外,真诚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础,寝室交往也不例外,大学生要将真诚待人放在首位。再者,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业余生活丰富,经常会有出去聚餐的行为发生。当然,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小集体之一,更应该定时外出游玩或者聚餐,不仅能巩固室友间的感情,更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好心情。

(三)明确集体概念,注重个人行为和卫生

时刻牢记寝室是一个集体,不是一个人的家,例如在熄灯之后,如果要接电话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尽量不要打扰室友休息,切记不要把宿舍当做自己的私有地盘,这是集体。卫生方面,笔者认为安排一个值日表不太可取,若有人不按照值日表执行,势必会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引起寝室矛盾,而且上了大学,在没有人强迫的前提下,卫生责任制很难实行起来,不如发扬一下奉献精神,寝室哪里不干净看到的学生能够主动自觉清理一下。另外,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是催化剂。在平时的学生教育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别学生的性格特点,多走访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有效解决学生寝室矛盾。

三、结束语

寝室矛盾的解决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寝室矛盾出现后,需要同学之间的合理沟通,这样才能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为此,需要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化解寝室矛盾。所以如何能更好地解决寝室内部矛盾,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小矛盾” 篇3

牟 栎:大dà家jiā在zài一yī起qǐ,不bù能nénɡ太tài计jì较jiào。有yǒu人rén给ɡěi我wǒ起qǐ外wài号hào,我wǒ装zhuānɡ作zuò不bù知zhī道dào,慢màn慢màn他tā们men就jiù不bù说shuō了le。

刘可欣:先xiān看kàn看kɑn是shì不bù是shì自zì己jǐ的de错cuò。

李刘畅:自zì己jǐ可kě以yǐ先xiān让rànɡ步bù,如rú果ɡuǒ大dà家jiā都dōu能nénɡ原yuán谅liànɡ对duì方fānɡ,说shuō不bù定dìnɡ还hái能nénɡ成chénɡ为wéi好hǎo朋pénɡ友you呢ne!

刘晗霏:有yǒu时shí候hou,别bié人rén主zhǔ动dònɡ说shuō了le“对duì不bu起qǐ”,就jiù应yīnɡ该ɡāi和hé他tā握wò握wo手shǒu。

孙开来:多duō用yònɡ礼lǐ貌mào用yònɡ语yǔ,矛máo盾dùn就jiù好hǎo解jiě决jué了le,比bǐ如rú说shuō“对duì不bu起qǐ”“没méi关ɡuān系xi”。

容 谊:遇yù到dào矛máo盾dùn,自zì己jǐ实shí在zài处chǔ理lǐ不bù了liǎo,可kě以yǐ请qǐnɡ老lǎo师shī帮bānɡ忙mánɡ。

哈哈猪:同tónɡ学xué们men的de办bàn法fǎ真zhēn不bù少shǎo,如rú果ɡuǒ你nǐ是shì旁pánɡ观ɡuān者zhě,你nǐ会huì怎zěn样yànɡ调tiáo解jiě呢ne?

周维翰:我wǒ就jiù换huàn个ɡè话huà题tí交jiāo流liú,说shuō着zhe说shuō着zhe他tā们men就jiù会huì忘wànɡ了le他tā们men的de“矛máo盾dùn”了le。

鞠铮亮:我wǒ会huì想xiǎnɡ办bàn法fǎ去qù逗dòu他tā们men开kāi心xīn。

祁涵钰:我wǒ可kě以yǐ拉lā着zhe他tā们men一yī起qǐ去qù玩wán,玩wán着zhe玩wán着zhe就jiù忘wànɡ了le不bù愉yú快kuài的de事shì了le。

许开鑫:如rú果ɡuǒ知zhī道dào事shì情qinɡ的de真zhēn相xiànɡ,要yào及jí时shí告ɡào诉su老lǎo师shī,好hǎo让rànɡ矛máo盾dùn化huà解jiě得de更ɡènɡ快kuài。

哈哈猪:你nǐ们men说shuō得de都dōu很hěn好hǎo。跟ɡēn别bié人rén相xiānɡ处chǔ能nénɡ做zuò到dào宽kuān容rónɡ、真zhēn诚chénɡ,你nǐ一yī定dìnɡ能nénɡ交jiāo到dào更ɡènɡ多duō朋pénɡ友you!

如何处理组织上下级矛盾 篇4

题目:如何处理组织上下级矛盾

学校:重庆文理学院

专业:2010级行政管理

姓名:侯恒

学号:2010070640

412012年11月26日

如何处理组织上下级矛盾

摘要:按照领导科学的角度,领导是一个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做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在一个领导体系中,上级和下级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二者构成整个领导体系的主体,是在特定的领导环境中,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最能动的因素。所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即上级与下级之间矛盾解决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领导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整个领导体系领导绩效高低。所以,艺术地处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在整个领导体系中十分重要。

关键词:领导上级下级目标绩效

尊敬上级,这不仅是由于受国人的传统文化所影响,也是任何一个团体、单位和组织纪律所要求的。因此,无论上司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都要从态度上坚持对他的尊重,如果他的做法有不妥之处,我们应该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提醒他,使上下级关系,也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有利于团结稳定,端正坛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整体发展。作为企业的一员,理应从大局出发,顾全集体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下属,应当他能够接受,不应是一应的顺从。在管理工作中,上下级关系也不能走得太近,更不能不分彼此,而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不利于开展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作为管理者整天就应板着一张面孔,那样的话会脱离群众,如果最后得不群众的支持,工作也难以开展。所以,工作中是上下级关系,生活中是朋友关系。上级对下级的公平、公正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受了委屈会产生“自己不被领导重视,再努力也是白搭”的想法。

下级作为被领导者,要维护领导的威信,遵守组织原则,服从分配,积极工作。要体谅领导的难处,设身处地为领导分忧,满腔热情地帮助领导,补台而不拆台。领导工作出现差错时,要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领导和群众有矛盾时,应从中作些协调解释工作。与领导发生矛盾分歧时,要宽宏大度和气坦率地向领导讲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要针锋相对,大吵大闹,激化矛盾。领导者要和下级和睦相处,取得了解与信任,赢得领导威信。不要以“领导者”自居,要放下架子,以平等友好坦诚直率的态度与下级相处。要关心下级,经常了解下级的生活情况、思想情绪、工作中的困难,竭力帮助下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解除思想上的烦恼。对下级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善于宽容、谅解下级,如果下级在态度、言行上对领导有所冒犯,不必挂在心上,要主动表示谅解,解除对方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上级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对属下有偏见或偏袒的心理,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一切按制度办事,避免个人主观臆断和加强沟通说服工作,引导下属尽可能多地从论坛和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人格上却都是平等的。在下属面前,只是一个领头带班而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荣耀和得意之处。帮助下属,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员工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也让你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尊重,树立了开明的形象。而聆听更能体味到下属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况,为准确反馈信息、调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世界一家着名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当管理者与下属发生争执,而领导不耐心聆听疏导,以至于大部分下属

不听指挥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换掉部门管理者。有时,上级不懂得激励下属也是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适当的时机,给予下属适当的激励,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当取得成绩时,公开表扬、道贺或当面感谢,鼓励大家参与论坛的决策和管理,称赞其建议,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时适当的批评也是激励,但批评后要握好下属心态,做好安抚工作,上下级应经常相互沟通,建立信任。

在办公室里上班,与同事相处得久了,对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生活状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同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人家为自己尽忠效力。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把人家的隐私抖了出来。任何背后议论和指桑骂槐,最终都会在贬低对方的过程中破坏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触。同时,对工作我们要拥有挚诚的热情,对同事则必须选择慎重地支持。支持意味着接纳人家的观点和思想,而一味地支持只能导致盲从,也会滋生拉帮结派的嫌疑,从而影响决策层的信任。天性使然,上下级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长期缺乏交流、沟通,往往使矛盾和隔阂越积越深,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关系紧张等问题,要保证上下级之间有效沟通制度化。下级常怨上级没有关注自己,导致发展不好,从而影响工作心态,这也是影响上下级关系的原因之一.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是企业管理中领导和员工必须掌握的本领。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上下级的关系呢?以下将分为三点论述:

首先,上下级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具体工作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如作为一店之长的工作职责应该是:做好该店的计划,对业务进行相关策划,加强生产销售的管理,促进店员的培训、沟通交流,帮助店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控制计划的进度并及时调整,同时还要做好店员激励工作。而一般的员工(即下级),其主要责任就是去实现领导的计划、目标,认真完成任务,同时还要积极的与同级员工搞好配合,协同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此,职责分明了,工作起来就会有条不紊,当然就不会产生上下级关系紧张的问题了。

其次,上下级应该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相处。

美国《独立宣言》中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汉译就是大家常讲的“人人生而平等”。这就要求上下级在工作上一定要记得平等相待,不要以“上”凌“下”,也不要目无“上级”,要学会彼此尊重,相互配合着把工作干好,提高业绩,形成美满的工作环境、和睦的人际关系。

第三,上下级应该积极沟通,建立互信。

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篇5

家长应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冲突、纠纷,这是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之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孩子学习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因此,面对孩子的纠纷,家长采取何种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以前教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儿,在家里谁也管不了,在幼儿园也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虽然说他很淘气,但是从来不和别人打架,别人打了他,他也不还手,他会跑来和我说,如果他被别的小朋友打伤了,当他的奶奶来接他的时候,我们会向他的奶奶解释并道歉,而他的奶奶总会宽宏大量的说:“没事的,这么多孩子在一起免不了要打架的,只要他没打别人就行了。”并且还会和孩子说:“你要和那个小朋友说清楚,他打你是不对的,有事要好好说,不能打人„„”还会对打人的孩子说:“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要高高兴兴地,要打人谁还和你一起玩呀?”我想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位奶奶傻,自己的孩子挨打了都不敢说,但是我却认为这位奶奶做的非常好,因为她理解了我们做老师的不容易,对我们是一种理解和尊重,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其他的家长而言,给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请看下面案例:牛牛和宝宝为抢一个水管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宝宝妈妈也表示自己儿子经常受欺负,有点委屈。

分析:家长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慢慢地形成内向、怯懦、孤僻的性格,养成依赖父母、不敢独立处事的心理。而且,家长听信一面之词,容易感情用事,在判断上出现错误。可见,上述做法都是错误的。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呢?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镇定情绪。有些家长对这些问题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认为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还有的家长认为别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其交往,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爸爸,妈妈向着我”的错觉。而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诱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出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分析情况。爸爸、妈妈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解决纠纷。家长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应该冷静的态度,理智的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对,要批

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给被伤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比他做得好。”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4、互相交心。幼儿间发生争执时正常的,家长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不要小题大做,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

5、鼓励交往。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相反的,更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更多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更好发展。

无论孩子之间的矛盾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家长为这是吵的不可开交时,孩子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就已经化解了,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长,家长一定要冷静、理智地处理,千万不要参与进去,这会给孩子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的,孩子同时也会产生依赖性,每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而是找家长来帮助解决,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学习文章二:

我相信在我们教师和家长的真诚引导下,我们小三班一定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快而影响了彼此的友谊。为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大家庭,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的话题。其实,不管是什么群体,纠纷总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制力较差的幼儿来说,他们之间发生争吵、打斗和其他不友好行为是正常的。孩子之间的纠纷,主要是他们的天性决定的,而不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分标准,无论是争执、吵闹甚至打架,都是成长过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积极性。他们在争吵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孩子们吵架时间是短暂的,尤其是3岁前,彼此也不记仇。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炼,孩子从纠纷中学习,在纠纷中成长。

有些纠纷其实很幼稚,比如:当别人坐自己的凳子时,幼儿往往会一声不吭地去拉自己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吵起来了;当她看到同伴好玩的玩具,或者自己需要的玩具,会一声不吭地直接取过来,从而引起同伴争执。

为此,仅仅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做、应该如何保持良好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纠纷,掌握处理纠纷的恰当方法。目前,许多幼儿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和同伴间发生的纠纷,要么争夺、打斗,要么消极生气、退缩、哭泣,或只会告知大人,而不会以更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因而他们难以很好地适应同伴群体、适应幼儿园生活,将来也难以适应既充满竞争又要求合作的工作、社会环境。

该如何面对幼儿间的纠纷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开束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严厉制止,我们不应简单地宣判孰是孰非,而应通过孩子的纠纷去了解他们心中的世界及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纠纷产生的原因,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年龄因素: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其认知水平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认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与他人发生纠纷.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例如户外活动准备排队时,两个小朋友相抱在一起玩,越抱越紧,摔倒在地,一个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说另一个打他,另一个则一脸惊慌和无辜。

2.环境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将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小朋友玩搭积木,小朋友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大桥,还有的搭彩虹,玩的非常高兴,正在这时,一个小朋友边哭边跑来找我,说:“老师,星星打我。”我把星星叫过来,问他:“星星,为什么打小朋友?”星星说:“是他先抢我的玩具。”这个事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小朋友的内心,都是一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因素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燥好斗;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有的孩子豪爽热心大方过头等。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和同伴发生争执。举一个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例子:牛牛和宝宝为抢一把水枪发生争吵。两人在争执中不相上下,最后以宝宝挨打、牛牛挨咬结束争执。事后牛牛悄悄告诉我“妈妈让我不跟宝宝玩,以后他再咬我,我就咬他”。在这件事中,牛牛妈妈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从而产生要让自己的孩子采用暴力的方法来对付纠纷的想法,其实这是最不应该的想法。而同样宝宝妈妈如果也采用让孩子以后他打我你就打他的方法,也是十分不应该的。但往往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错误想法。

学习文章三:

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幼儿间的纠纷呢?正因为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所以在处理幼儿纠纷时,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幼儿间的纠纷,应发现幼儿问题的所在,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帮助引导。

其一,当纠纷发生后,大人不随意充当“裁判”,而是应引导幼儿认识“好朋友是不应该打架的”、“好朋友要在一起”,同时帮助幼儿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法,在他们共同协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可接受的方法。这对孩子认识自己错误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二,遇到纠纷时,大人应给幼儿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幼儿分析问题,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纠纷的基本技巧。

我们要有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纠纷,也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对经常使用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当然,这样的幼儿只是极个别),我们采用适当惩罚的方法,让他们尝试后果;对于经常求助于别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对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我们则鼓励他摆脱无助的状态,有时甚至鼓励他们勇

于“自卫”。

2、增强幼儿自己解决纠纷的能力。幼儿之间的纠纷是常有的事情,所有的纠纷都让家长或老师参与解决,会增强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纠纷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为此我们大胆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如遇到某个小朋友欺负自己时,我们引导幼儿自己跟他协商,不见效时再请求大人帮助协调;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我们则引导他们善于理解原谅别人,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感。

3、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纠纷,自然地体验人们相处的规则。虽然我们可以用语言告诉幼儿在发生纠纷时该如何做,幼儿也有能力理解、接受,也会在认识上认同,但这均是在纠纷未发生、正常情境下的理智认识。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幼儿的行为常常受其情绪控制,而非受其所懂得的道理的控制。就像一位教育专家在道理上知道应该如何对待、教育儿童,但在实际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常因受自己当时情绪的影响而犯自己知道应当避免的错误。因此,教育培养幼儿时不仅应告诉幼儿在理智、认识上要知道该如何做,而且重点应告诉幼儿在实际发生纠纷时,其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及其对他们行为的重要影响,并着重指导和让幼儿实践、练习如何用理智、恰当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

4、家长要以身作则,敢于承认错误。在家庭之间,或者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孩子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家长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也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吃亏的时候,要首先分清事实,而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怪甚至是恐吓对方孩子,这样一方面让自己孩子觉得以后有依靠,另一方面,也在众多孩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一个家长应有的“形象”。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弄伤或者弄疼了对方,我觉得,作为家长有必要领着孩子一起向对方道个歉,说句话,从而给孩子一个无形的教育。

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篇6

近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围绕以学习促工作,以学习为工作突破口,着眼全面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载体,把理论学习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

现就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处理小结如下:

一、要提高认识。要从思想深处彻底改变工作之后轻视学习的错误认识,切实把学习作为自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思想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我们强调要重视学习,就是要通过对理论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掌握思想武器,使自己深刻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高度重视学习这一重要环节,参照市委确定的学习培训方法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讨论,真正解决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执政为民宗旨意识及不利于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处理工作和学习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一些双休时间。在抓好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要防止出现学习上凝不住神,心猿意马的漂浮现象;二要防止出现不认真不开读原文、热衷于拼凑抄现成材料的懒惰现象;三要防止出现不针对问题,不结合实际的现象;四要防止出现浮光标影马虎大意的粗放现象;五要防止不认真学习文献,领会精神,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泛泛的浅薄现象;六要防止不认真读书,不深入思考等选假现象。

三、解决的学习和工作之间矛盾的方法

1、计划好自己的时间,每一天、每一月的时间多少是固定的,对自己来说却是有弹性的。如果能够事先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2、保持旺盛的精力。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量的运动和休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

3、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多人习惯于全日制学校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在职、业余、自主学习的方式。只要精心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学习当作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会习惯成自然,工作学习的矛盾将逐渐缓解。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5、运用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学习技巧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最大程度地缓解工学矛盾。

工作和学习是相互抵触又相互促进的,是抵触还是促进就要看自己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了。工学矛盾的处理需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设定个性化的服务,远程教育是解决成年人学习工学矛盾的最佳方法,远程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这样就避免了成人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要影响到工作,需要请假等情况的发生。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篇7

教学设计不是传统备课的代名词, 它是运用学习和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的, 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实施与评价的操作程序, 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力图优化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对教学过程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 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那么,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

(一) 整体把握教材, 挖掘教学本质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要对本课知识进行整体把握, 例如在本单元中, 它的地位作用, 在整条历史长河中, 它又起着怎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历史不是孤立的, 教师要把每节课分散的知识点, 帮助学生使其整体化、统一化。把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以及历史学科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这样才能整体把握教材, 也才能抓住历史教学的本质。这也是对教师历史素养和基本功的要求。

(二) 深入调研学生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所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描述, 表达的是学生学习后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教学活动, 不仅需要教师的教, 更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参与。教师应以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进行教学活动。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情, 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学生, 特别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 这样才有利于学习新知, 使教学活动更有效实施。

因材施教, 才能有的放矢。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里。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所受教育的经验不同, 他们的发展需求也不同, 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 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 教师应尽量帮他们客服困难, 深入地进行学生调研, 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和水平, 有效地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 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对实现提升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和教科书内容, 它是集课程、教材并结合各种实际的一个综合体。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是构成教学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教学内容。”什么叫适宜的教学内容呢?我认为, 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的回答, 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适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 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 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

如何通过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 并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深化改造, 建构真正适宜学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呢?

(一)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进行选择

教师应在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深入钻研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从而确立重难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依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反映教学目标,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

(二) 针对学生实际, 整合教学内容

对已有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从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入手, 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 整合、拓展, 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

(三) 遵从适度原则, 把握内容度量

选择教学内容, 要坚持适度适量原则, 立足于教学目标, 把握好内容的广度、难易程度和教学深度。教学内容过难、过深, 学生不易接受, 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教学内容应突破教科书的局限, 根据教学目标灵活确定, 突出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 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 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层次化。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加贴近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 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 选择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这一点上, 要充分展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为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遇到较枯燥、学生又缺少感性经验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或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 根据教学内容, 努力创造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方法、题材

教师在讲授新知时, 可以找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切合点, 由浅入深, 慢慢引导学生, 从而讲授新知。

(三) 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必须考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技能状况、能力高低和智力、情感的发展特征,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 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四) 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学校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 任何课程、科目的时间是限定的, 而教学内容则是相对无限的, 教学要求和任务是相对比较高的, 解决这一对矛盾, 就要求教学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 也就是节约时间、追求效率。好的教学方法, 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应力求选择这样经济有效的方法。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都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定。教师应尽量使教学内容匹配相应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黄红成.从应然到实然——基于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设计撰写方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 (11) .

[2]闫玉玲.历史教学:方法与观念关于素质教育观念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 (3) .

[3]肖兴会.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书育人, 2011 (16) .

如何处理多写与批改的矛盾 篇8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诵读经典 想象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外,还要多写多练。但学生写的多了,教师如何批改得了呢?

许多语文老师批阅学生的作文时由于任务烦重,很难保持好的心情,所以批语难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学生看了几次就不想看了,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样的批改,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帮助不大。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总觉得对学生的习作,除四五篇应给予精批细改外,更多的习作是采用“学生互批互改,教师重点讲评”的做法,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互批作文,是一种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钻研教材教法。以下是我让学生互批作文的设想与尝试。

1. 一对一的批改

一对一的互批,是每位学生批改其他同学的一篇作文,这样学生的负担不高。改者竭尽全力,细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

2. 多对一的批改

这里“多”,指学生的“全体”或“部分”。“全体”指全班同学同批一篇作文。这种批改可谓群策群力,在共同批改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哪些方法还需要改进,并且应该怎样改进,然后再去改自己的作文,在批改、修改中进步,这样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部分”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对其进行批改,比如课堂上的即兴评议,课后把自己的评改意见贴于教室的作文园地中等。这种方式较为自由。

3. 小组批改

小组批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小组的学生有上、中、下三类,教师指定组长或由学生推选组长负责。成立小组后,每组发放一篇相同的作文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批改任务。批改完成后,教师可提供一个批改的示例,让各小组参照比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这样可避免学生独立修改六神无主、信心度不高的缺点,而且评价权基本上交给了学生。

学生习作互批互改后,老师应把作文收上来,“全收全看,重点讲评”。全收,意在督促;全看,只是粗略的看一遍,写上简短的评语,只批不改,把重点放在讲评上。事实上,讲评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起点。多讲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反馈,使自己的作文扬长避短;多讲评,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多讲评,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平等、民主、合作、自觉的氛围中激活思维,焕发创造活力,从而获得作文与人格的双重发展。为了使多讲评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有:

1. 上好讲评课,多说好话

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肯定自我,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一位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层学生的进步。一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至少有一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2. 共性问题,师生共同修改

全班的共性问题,最好要提供要修改的典型,在学生独立修改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教师们往往直接选用某一名学生的作文作为典型,共大家 “解剖”,这是对学生不够尊重的表现。

例如有一次完成写景作文,学生的语句比较完整,但普遍不够通顺。我就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作文,把他们的作文加以整合,自己组成这样的一个典型:“一走进门口就闻到香味,原来是菊花开了,有的菊花开了,有的菊花没有开。月季花都开了……”师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不但把病句改得通顺,而且改优美了。不妨抄录如下:还没有走进公园,就闻到一缕清香,原来是菊花开了。菊花竞放,千姿百态,有的像精致的小碗,有的像圆溜溜的绒线球。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我们。月季花也开得很热烈,似乎要跟菊花比美。

3. 抓住一切时机多评讲

老师如果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就多跟学生一起分享。有的利用语文课上一两分钟时间,有时利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问题。学生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也习惯了我随时给他们中的某一个以惊喜和指点,当面个别讲评。这样的形式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沟通及时、真诚、充满理解,因而效果良好。我经常采用。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篇9

录入时间:12-04-19 10:20:46 作者:◆白英

来源:阳泉日报

其实正副职也是上下级,但有时副职不是正职提名任命,所以领导起来有差异。正职与副职、上级与下级的矛盾不管是在商界还是政界都非常普遍。虽然政界、商界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如何妥善处理好正副职和上下级关系,都是高层领导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一般是一只手拍不响,两只手都有过。

从正职、上级角度分析原因

多数情况下,副手和下级并不想和上级把关系弄僵。如果正职和上级能尊重副职和下级,肯听取副职和下级的意见与建议,让他们真正行使职权,许多矛盾就不会发生。正职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独裁,什么都自以为是,什么都自己决定,根本不把副职和下级放在眼里,不能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利用众人的智慧,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副职成了摆设,下级成了出气筒,这让人们心里难以平衡,就容易生出事端来。这也是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的反映。南怀瑾在《老子他说》里讲了“四不领导学”,就是老子讲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不固执己见才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才能业绩彰著,不自我夸耀(自我表扬)才算真正的有功,不矜持傲慢才能不断成长。他认为这四句话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事的座右铭,我看特别应该是我们每个正职的座右铭。因为大多数的正职,特别是干得年长一点,而且工作有一定成就,在这个单位有一定权威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所以说,做正职做上级的既要有气量,又要有修养,才能胜任。如果正职常常对副职心怀猜忌,副职工作出色一些,认为有压过自己的可能,便处处提防;副职工作平常,又疑心副职在泡自己;副职周围有几个得力的人,就怀疑副职在拉山头;副职事事请示,以为副职没水平;副职如果不事事请示,又以为副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弄得副职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天长日久,难免不产生矛盾。其实上级需要做的是把握好授权的“度”,不要轻易给下属提供犯错误的机会。如果正职想让自己轻松一点,或抓一些大事,或想将来有大的发展,那就要向做一个导师型领导的方向努力,就要甘于做一个低调的幕后英雄,就必须事先多花点心思,设计管理制度,与副职和下级先小人后君子,约法三章;另外,既然是放权,就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怀。现实中能做到如此境界的正职还是为数不少。从副职的角度分析原因

副职是替正职分管工作的,必须站在正职的角度上,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副职不是分管部门系统或专业的代言人。副职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自行其是,大小事都自己做主,正职什么也不知道,只有出了问题才知道;二是事无巨细,都问正职,活像一个办事员,既无办法又不敢承担责任,这种副职有和无没什么区别;三是有权有利通人情的事自己做主,没有利惹人麻烦的事推给正职,这是最坏的下级表现。这种人正职专权时有意见,心怀不满,正职开明了又不听指挥,什么时候都有借口,工作不操心,热衷于吃请、打牌、说情、通人情,这是领导最不喜欢的副职和下级。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自反,需要换位思考。“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使上。”就是我憎恶上级以无礼待我,我就不能以无礼对待我的下级;我憎恶下级以不忠诚待我,我就不能以不忠诚对待我的上级。“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做上级不会去欺凌下级,做下级也不会巴结上级,重点是端正自己的品行,这样就能达到“不怨天,不尤人”。然而,善于做下级的人,也常常善于做上级,不尊重上级的人,也常常不体谅、甚至暴虐其下级。这没有别的原因,主要还是个修养问题,是个胸怀问题。修养高胸怀宽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上下级都能做好,都能处好;修养差胸怀窄的人,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下级则经常抱怨上级,做上级则经常暴虐下级,所以上下级都有意见。

与上级不争权,与下级不争利,跟上级交谈不露谄媚之颜,与下级交谈不变谦恭之态,这就是个性成熟和修养到家的表现。

上级对待下级应该是:尊重(对的就尊重其意见)、督促(工作步骤慢的就督促)、提醒(错的就及时提醒),而不是批评和责备地去对待。下级对待上级应该是:感恩(表扬的要感恩)、建议(不理解的提善意的建议)、执行(一旦决定了不理解也要坚决执行),不能抵制和抱怨地去对待。

个性是每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是个中性词。“个性强”则是一个人不容于他人的缺点,是个贬义词。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要拿“个性强”来炫耀和显示自己。我们赏识个性,尊重个性,但不提倡“个性强”,“个性强”的人往往是既不尊重上级,也不宽容下级的人。

以上就正副职和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理讲了一点我的理解,我们不一定马上全部做到,但起码得有个遵循的标准,有个努力的目标。《庄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盗柳下跖的随从问柳下跖:“做强盗也有学问吗?”柳下跖回答:“怎么能够没有学问呢?能够准确判断出人家藏的东西多少,是圣;知道该不该去盗,是智;入室抢劫时冲在前面,是勇;撤退时断后,是义;能够分赃均衡没意见,是仁。”他把做强盗的学问归结为“圣、智、勇、义、仁”,不然只能做一个小偷,成不了大盗。这个故事对我们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有些借鉴。我们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尚且不能保证不犯错误,如果没有个标准和目标,那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是很危险吗?

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矛盾 篇10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每一个职业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令许多人颇感头痛的问题。领导者要实现其领导功能,除了依赖其权力性影响力和自身的品格、知识、才能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外,更重要的是能被下属接受、欢迎。被领导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想要春风得意、步步高升,除了要有好的业绩外,还必须处理好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一、怎样处理好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取得领导的信任,这个充分的信任是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的,目的是要了解他,同时也要让他充分了解你!可以多向领导汇报工作,我一个同事基本上每天都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效果非常好,领导一是觉得你很尊重他,二是能很快发现你的能力所在,三是很容易聊及工作以外的话题,增加亲近感。

2.服从,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说话。领导也是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对时局发出所误导的指令,请先执行,意见可以保留,因为领导下达了错误的指令出现的后果是由领导来承担的,我们无需承担后果,但如果不按照领导的指令进行或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便领导采纳了,那么领导也会耿耿于怀,尽管嘴上不说。另外关键的地方要请示,比如:关键事情、关键地方、关键时刻、关键原因、关键方式等。

3.维护领导的权威。得罪领导与得罪同事不一样,轻者会被领导批评或者大骂一番;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隘的人可能会打击报复,暗地里给你小鞋穿,甚至会一辈子压制一个人的发展。现实中一些人有意无意地给领导丢面子、损害领导的权威,常常刺伤领导的自尊心,因而经常遭到穿小鞋、受冷落的报复。从与领导相处的角度讲,不谨言慎行,一旦冲撞了领导,就会影响你的进步和发展。为维护领导的权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理亏时,给他留个台阶下。

(2)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

(3)不冲撞领导的喜好和忌讳。

(4)给领导争面子。

4.要经得起领导的批评。在工作中往往会受到上级的批评,甚至是在公众的场合,受到了上级的训斥,心里肯定会感到非常没面子,觉得有损尊严,于是怨恨上级,那就相去甚远了。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上级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教导我们,栽培我们,让我们走好“路”。而且在众人里,惟有自己才当此重任,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须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多受训诫,方能在责骂声中成长,于是才有一个辉煌和秀丽的前程。受到上级训斥、开导,是对自己充满着期待。最没有出息的人,往往是被上级忽视和爱理不理的人。

有的时候,上级批评你,是看的起你的一个讯号。工作中有什么失误,或自身存在缺点,上级对此熟视无睹,这说明上级对你不够重视。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单独交谈,上级期望式地指出你的不足和缺点,是认为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所以才对你倍加爱护,及时纠正你的缺点。面对这样的批评,你应该及时向上级请教,汇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与上级多加探讨,求上级指点迷津,取得上级的信任和厚爱。

5.在背地里坚持说领导好话,其重点一是说他关爱下属,深受爱戴,二是说他能力出众,深孚众望,三是说他为人正派,品行高洁......要相信你的言语迟早还是会传到领导耳边。千万不要把领导当作对立面,和群众一起议论领导。不要自以为团结了群众,又能在语言中宣泄不满情绪,殊不知“群众”中“卧底”甚多,你的言行说不定哪天被放大后传到领导耳里,那样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6.不要把领导当成哥们儿,而无话不谈,无事不为。领导就是领导,他在上,我们在下,这是客观事实,凭什么把他当兄弟?也许在某些时间和特定的场合,领导必须和你称兄道弟,但一定要明白,这是领导艺术.倘若真的以为从此和领导亲密无间了,只能说明你还年轻。

7.善于揣摩领导意图.有的事情,领导不好明讲的,要帮他说出来,不好明做的,要帮着做.那样就成为领导的心腹了。

二、怎样处理好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接受下属。下属工作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二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下属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领导者,这时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下属需要什么。受中国传统文化及计划体制的影响,中国员工的人格带有明显的归属性,他们希望被组织、领导关怀,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更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在工作单位得以实现。下属如果能感觉到领导的认可、接纳和关心,就会把自己作为大家庭的一员,从而激发起可贵的主人翁意识。如果下属都能找到归属感,群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也会明显提升。

下属经常是从非常细微之处感受自己是否被领导者接纳的。比如,领导者是否能热情地和下属打招呼,是否能在餐厅里和下属同桌进餐,是否过问下属的学习生活,是否偶尔也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与烦恼,工作上是否经常听听下属的看法。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产生极大的心理效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下属就会感到自己是群体里的一员,是被重视的,从而自觉地把群体的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从而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其次,赞同下属。对下属适时适度地赞同是一种领导艺术,是不需要成本的激励手段。赞同有两层含义,一是认同,二是赞美。人总是把认同自己的人当做知己,“士为知己者死”,被下属作为知己的领导者同时必定是群体中的精神领袖。赞美更是任何人都希望得到的精神享受,不论能力强弱,也不论职位高低,下属都希望听到领导的赞美。在工作中,下属能否得到领导的赞同以及赞同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其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获得领导的赞同,下属就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产生更强的敬业感和责任感。领导者如果能注意到下属的哪怕是点滴的进步、良好的行为并加以表扬,这种行为就会得以强化,以后会重复

发生;如果领导者对下属的有效行为视而不见,这种行为就可能渐渐减弱直至消失。赞美是人际关系中最有效的润滑剂,是领导者与下属情感沟通的纽带。领导者对下属的认同和赞美,必将获得下属的信任与友谊,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合作,领导者的影响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上一篇:会飞的母鸡范文下一篇:学习《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