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2024-08-03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共11篇)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1

怎样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胡清昉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官居多高?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无论你是平凡还是优秀?处好同事之间关系都非常重要。相处得好,会让你心情舒畅、工作顺利;相处不好,处处受阻、举步维艰。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恪守五个原则。

1.关系原则:摆正上下级关系,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是下级,要接受上级领导,就要尊重他。不能因为上级平易近人,就可以嘻嘻哈哈。当然有的领导,喜欢嘻嘻哈哈,不喜欢绷着脸干工作。即使如此,作为下级也要有分寸。也就是说:你是上司的替身,你的言行和作为是一种职业行为,服从领导是你的天职。

2.距离原则:摆正同事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有的同事,平时与人为善,对人亲热。有的同事,表面上很好,暗地里喜欢做别人的私活。你不能好人歹人分不清,老少胡子一把捋。对任何同事,都应有原则,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特别是关于各个岗位上的保密事宜一定不要过分干预或者打听,甚至指手画脚参加意见,不是你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就不需要知道,你只要履行你自己的职能与职责就万事大吉了,别人的工作怎么干是别人的事情,需要你帮忙的时候自会有人找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真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

3.处事原则:摆正对事的处理,任何单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不能什么事,都要过问。有的事你过问人家会领你的情,对你很感谢。而有的事你就不能过问,你热心过问,有时反而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4.界线原则:摆正好与坏界线,同事接触,说话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区别。有的人敢于说真话,并不问对方能不能接受。有的人就像薛宝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真话的,当时并不一定好;说鬼话的,也许能得人喜欢。对此,你要有识别能力,分别对待。

5.场合原则:摆正态度分场合,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的态度。如果你始终用一种态度,去对待不同场合的同一件事,肯定要将事情办糟。也许你还想不通:“我并没错啊!怎么会这样呢?”这时,你可以读读辩证法,场合变了,就是条件变了,你还不变,能不糟吗?

当然,事物是变化的,处好同事关系,要适时而动,因人而异,不可千人一法,万事一方。和同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处理,不能太亲密也不能太疏远,那怎样才是最好距离呢?

1.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在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始终以此为准则。相信你会和同事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也就是说不论什么时候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大肆宣扬,同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首先从自身先找毛病,然后尽量的改正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才会走上一条成功之道,如果遇事总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感受,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无非是自己害自己,最终被团队抛弃,因为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会永远接纳一个处事急躁、自私自利的人。

2.沟通是解决矛盾的良方;

为什么很多企业员工矛盾重重,互相猜忌、互相排挤、互相恶语相伤、甚至

大打出手等等!很简单这就是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沟通机制,抗战的时候有一句话:“共产党会多,国民党税多”,为什么开会呢?开会时沟通的最好途径,开会可以使思想统一,沟通顺畅。不经常开会各类事情的处理就会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角度和能力也不尽相同,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接收和分析能力也不同,所以产生分歧在所难免,最后造成互相不信任,甚至断章取义、是非颠倒,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给团队和个人带来不表要的麻烦和心灵的困扰,同时也给他人带来精神和思想上的压力,使得各揣心腹事,所以加强团队的沟通和塑造良性的沟通模式是解决矛盾的良方。

3.多些宽容与理解。

古时候,一个丞相的管家准备修一个后花园,希望花园外留一条三尺之巷,可邻居是一个员外,他说那是他的地盘,坚决反对修巷。管家立即修书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后的管家放弃了原计划,员外颇感意外,执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来丞相写的是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员外深受感动,主动让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变成了六尺之巷。如果同事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同事关系也就不会那么难处了。

4.凡事想开一点。

在踏入社会之前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该是真诚的、快乐的,踏入社会之后才发觉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有头痛的时候。在与同事相处过程中,凡事都要想得开,心情自然就快乐。

5.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觉得要想和同事相处愉快,秘诀还是那句老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你用微笑对别人,再刁蛮的人即使第一次对你大喊大叫,也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冲你发火呀。

6.都是同事谁也不欠谁的。

同事之间都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所以无论你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是为企业打工的,都是在企业的平台上实现人生的抱负和生活的需要,所以谁也不欠谁的,同时更应该和平相处才是最重要的,不论你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你没有权利向谁吆五喝六,乱发脾气,或者恶语相伤的权利,要知道伤害别人就是在伤害自己,在一个集体中能做到和谐、平衡、顺畅才是为人之道、为事之道。

7.人无完人。

这是一句很古老老生常谈,但是在我们的团队中依然受用,每个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和文化,就会养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之道,所以人的思维和境界不经相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不免有所短,但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而规避其短,至此在一个集体中不可能永远有相同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我们的同时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而且互相揭短,互相猜疑、互相排斥,造成不堪回首的错误,你要知道任何人都不会和你一样,你觉得你的同事很不好,如果真的给你换了一个同事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会觉得还不如原来的,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8.互相帮助 以求平衡

互相帮助润感情有时求助别人反而能表明你的信赖,融洽关系,加深感情。有时,你怕给人添麻烦,人家就以为你也很怕麻烦。当然,求助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家为难。平衡关系无近疏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相处中应尽量保持平衡,不要对某人特别亲近或特别疏远。

9.不要没理争三分

嘴上便宜占不得有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的喜欢争辩,有理没理都要争三分,给人的感觉是太好胜,锋芒太露,难以合作,最终这种人有可能被人孤立,无地自容。

10.多干活是一种拉近关系的捷径

杂务不杂宜常做几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总有些杂务,如打水扫地、拿报纸等,这些小事,你要积极去做。如果同事的年纪比你大,你更应主动多做些。懒惰是人人厌恶的。殷勤“向上”讨人嫌尊重领导是对的,但不要献殷勤、溜须。有些人工作上敷衍塞责,或者根本没本事,却善于公开吹捧,以讨领导的欢心。这种行为,很多同事都反感,他们会在心里瞧不起你。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2

一、教研人员应是“磨课”教师的指导者、建设者, 起着引领、导向的作用

1. 明确目的, 重在引领。

磨课, 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磨课, 其过程不仅仅是“磨”某一节课, 更是“磨”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磨课, 其实质是让执教者和参与公开课的教师换一个角度看自己, 旨在“磨人”。所以教研人员眼光要定位得高远开阔, 要明白“磨”某一节课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指导一节成功的课, 应该把提升研讨价值作为重要的追求;要明白研讨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某一个人的成功, 更是要促进一个群体的进步;要认识到研讨课上一个典型的错误与一个成功的经验具有同等的价值, 因为它们都是不同视角下的、有探讨价值的研究资源。基于此, 在磨课中, 教研人员不在于给教师提供走路的工具, 而在于指路;不在于给执教者现成的套路, 而在于给执教者灵感;不在于给执教者固有的模式, 而在于给执教者启迪和思考。

教研人员在磨课中集管理、诊断、评估、指导、研究、沟通、交流、鼓励多项作用于一体,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改革, 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研人员应成为磨课中的指导者和建设者, 应发挥服务和导向的作用, 应成为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因此, 在磨课中, 教研人员应重在引领, 重在给执教者和所有参与教师以思考和启迪。执教者在教研人员的引领下自主研磨, 总结得失, 寻求突破, 得到提升。

2. 指导策略, 对接课堂。

教研人员磨课要高屋建瓴, 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 宏观上把握, 微观上突出, 既能指出错误与缺点, 也能拿出正道与妙方, 将所传达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课堂实际有效对接。

教师的成长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方法, 这些有赖于教研人员的指导。教研人员在宣讲教育理念的同时, 要认识到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需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实在在的操作策略。如果只一味宣讲理念, 而没有相关操作策略的引领, 一线教师可能仍是茫然不知所措。例如一次我聆听了某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关于开展优质学习”的“磨课”指导, 该教授猛烈抨击了现代主流教育, 列举了一系列现代主流教育的“惨状”, 并把现代主流教学的“错误思想”归咎为按照工业生产的思路来进行教学。然后“拨乱反正”, 提倡回归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 重新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开展优质的学习。至于具体怎么开展, 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成功教育模式, 有什么样的具体操作策略则只字未提, 留给执教者的仍然是混沌和茫然, 甚至是不以为然。

在实际磨课中, 如果教研人员既呈现给执教者高屋建瓴的教育理论, 又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操作策略, 执教者才能得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

二、执教者是思考、磨砺、发展的主体, 不能过度依赖和盲从

1. 凸显主体, 积极主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在教研人员的引领下, 执教者在磨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其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

在磨课中, 执教者需要教研人员的指导, 但不能过度依赖教研人员。现在, 个别上公开课的教师, 其教学设计大多由教研员撰写, 我认为实不可取。教学设计包含个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应是执教者对教材深入解读后的二度创造。如果执教者仅仅是“演绎”别人的教学设计, 怎么能透彻领悟其设计意图呢?进行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性格特点甚至班级的精神风貌等, 这些教研员怎么可能一一清楚呢?这样包办出来的教学设计怎么可能有针对性呢?有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评点文章赫然写着“教学设计:甲;执教:乙;点评:丙;课件制作:丁”。一节公开课固然需要团队的合作, 但执教者本人不去撰写教学设计, 不但实际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准确把握教材及调控教学实际的能力也难以有效提升, 一旦教学遇到意外的生成, 执教者就难以机智应对。

当前“师带徒”的弊病之一就是教研人员将自己的智慧一股脑儿塞给执教者, 过于包办代替;而执教者又难以很好领悟其精神实质, 最后执教者成了表演的“傀儡”, 上出来的课成了教研人员的课的影子。这样的磨课, 由于执教者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心中没有高远的定位和精准的目标, 只是被动地进行教学和研究, 实际仍然在浅层次徘徊, 即使一再“磨课”都是在低水平重复。磨课, 只有让执教者独立解读教材, 独立进行教学设计, 主动进行教学反思, 才能“磨”成一名成熟的教师, 也才是教研人员引领的成功。磨课, 也只有在执教者独立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教研人员才能真的发现问题, 发现真的问题, 否则就可能掩盖了许多问题, 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 有效实践, 自我反思。

磨课, 最重要的一环应该是执教者自我磨课, 即执教者的自我反思。不同的执教者对于教研人员“磨课”指导的领悟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 就是执教者能否有效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是否适合学生的特点、学习的规律;是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除了公开课需要自我反思, 每节常态课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反思。教师应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上完课后习惯性地“反刍”自己的课堂, 总结成功的经验, 琢磨失败的教训, 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深化认识, 再深入实践, 最终打造出“常态精品课”。执教者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反思、不断修正、提升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 才能使课堂逐渐接近或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执教者也才能最终拥有鲜活生动的实践智慧, 获得扎实灵动的专业成长。“磨课”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碰撞过程, 更是一次艰辛的自我蜕变过程。经历了智慧的碰撞, 就能企及成长的高度;经历了蜕变的阵痛, 就能收获成长的幸福。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3

关键词 教学质量;解决;气氛

怎样处理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需要摸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应从课堂40分钟抓起。

一、课堂教学“情感化”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教师对学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对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教学气氛与师生间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来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细胞的活动,促使学生从记忆的仓库中涌现出许多的表象,激起学生的联想,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感作用,使教学过程情感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用教具演示,操作,趣题引路或游戏等种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从操作活动中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后的快乐,从说理解辩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二、课堂学习“主动化”

现在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学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小学教师往往以“主导”意识排斥“主体”意识,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出现“满堂灌”、“满堂问”等现象,学生进课堂好像戴上了“紧箍咒”,失去了学习的自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本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唱独角戏了。由此就自然会造成不良的课堂教学气氛。实际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机器,而是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当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以外,更重要的应着力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全过程,实现求知过程的“主动化”,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同时也能学会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激发学习求知兴趣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一)求知准备:重点帮助学生明确该节课的任务,要求和方法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二)进行探索,主动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探索;(三)归纳结论,重点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概括,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达到主动求知的过程。

三、课堂讨论“经常化”

“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以说早就家喻户晓了,但人们呼唤素质教育多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仍不轻松,其“症结”在哪?目前我们的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科教学,忽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育,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很不协调,而术科能使学生疲劳得到调节,缓解学习压力,但学生却欠缺这类课程。学习经常化,关键在转化。我们要把现实问题搬进课堂,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方法,课堂教学中讨论“经常化”,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已见,相互交流看法,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有利于学生参与,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一种平等、各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也有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我们更立足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建立新的课堂,向40分钟质量,这样才能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4

不要开上司的玩笑

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上司永远是上司,不要期望在工作岗位上还能与他成为朋友。即便你们以前是同学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过去的交情和上司开玩笑,特别是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更要注意。

开玩笑学会把握尺度

如果你在办公室工作,无论是想仕途得意平步青云,还是想默默无闻的过太平日子,总也躲不过办公室这政治,在与同事相处中总会开些小玩笑以融洽气氛,但要如何与同事相处、开玩笑?

尊重同事的私人空间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从借东西开始,一定要事先询问他人意见,得到认同后再行动。在面对个人隐私的时候,不要问应主动的道歉或者避开。

合作和分享

工作中不要一味的埋头苦干,要学会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别人意见,这样你才能获得众人接纳和支持,以后如果升职方能顺利推展工作大计。

乐于伸出援手

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援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人帮助,此时你会增加一个好朋友而获得更好的人缘。不建议超出自己范围去帮助他人,那时你会有抱怨,帮人帮的会失去一个朋友。

懂得赞美他人优点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毫无疑问当受到赞美的时候,这份虚荣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你可以通过夸奖同事的努力勤奋、她们的漂亮裙子或是能干的老公等等,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了不起,同时也会对你产生“哦,原来她这么关注我”的想法呢。

不搞小圈子

跟每一位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尽量不要被人卷标为你是属于哪个圈子的人,这无意中缩窄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好处。尽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避免牵涉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不搬事弄非,自能获取别人的信任和好感。

不要对同事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

如何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5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科学实验证明,以“V”字形飞行的雁群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72%的距离,原因是,大雁以V字形飞行,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形成空气由前向后的流动,帮助左右两边的大雁减少飞行阻力,使每只大雁都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大雁的杰出表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在于合作。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有所成就,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是能够在办公室里玲珑八面、安然生存、深得民心。也只有如此,才能步入可爱员工的行列。

唐经理突然收到一封非常没有礼貌的信,是一家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代理商写的。唐经理怒气冲冲地找来秘书小刘,对他说:“我没有想到他会寄来一封语言如此粗鲁的信,言辞之间颇不礼貌。尽管我们之间存在一些业务往来,但是按照惯例,我还是要把这件事公布出去,你立刻打印出来并寄出去。”小刘不敢违抗经理的命令,拿着信件走了出来。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小刘犯了难。

这时,平时在公司人缘不错的小赵看到小刘唉声叹气的样子,便上前询问。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小赵对小刘说:“我觉得,如果你按照经理的意思去做,虽然是忠实地执行了任务,可是却没有从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何不等经理气消了之后,将打印的信件递给经理,再询问他该如何处理呢?”听了小赵的建议,小刘一下子茅塞顿开:“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缓兵之计呢,谢谢你啊。”

果然,小刘下午再询问经理的处理意见时,经理已经冷静地权衡了利弊,信件并没有发出。小赵可谓是公司里八面玲珑的人,他并不拘泥于教条,而是善于变通,化解了经理和秘书之间可能发生的危机。同事是每天一起朝夕相处的人,同事之间相处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进度和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相处得融洽、和谐,大家就会心情愉悦,有利于工作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日本人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头语:“请多多关照。”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向周围的人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请大家多多关照”。这简单的几个字,却渗透出一种期望得到信任和帮助的愿望。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在工作中,同事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奋斗。要想彼此之间友好地合作,不仅需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还需要善于处理同事之间的矛盾。同事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和分歧,同事中也难免存在性格孤僻、难以相处的人,那么当你和他们共事时,就要学会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

李开复先生刚加入微软时,有一位资深经理看到他的工作既受比尔·盖茨重视,又受员工和媒体瞩目,担心李开复抢了自己的风头,因此总是排挤他,不让他参与公司的项目。甚至李开复请他帮忙时,他也经常搪塞。但李开复认为该经理是个人才,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一时糊涂。所以,无论他如何对待李开复,李开复都会原谅他,尽量与他合作。项目完成后,李开复还在比尔·盖茨面前感谢他。

几年后,这位资深经理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他的上司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当他的上司来征求李开复的意见时,李开复依然就事论事,坦诚地说他是一个可用之才,只是在与人合作的时候有些固执,应该再给他一个机会。结果,这位资深经理不但留在了公司,而且改掉了自身的一些缺点,还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后来,他找到李开复说:“我非常感谢你的帮助,但我更加感激的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事后,李开复这样说:“对别人的宽容不但可以让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别人。当时,如果我不是用宽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件事,而是一开始就与他针锋相对,结局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我们和同事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共事的伙伴,因此能够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能否成为最优秀的可爱员工。要与同事协调好人际关系,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同事之间相处,是一门学问。要想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适当地做出自我牺牲。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体会到他们的想法和真实的感受,了解他们的苦衷,从而发现自己想法或者做法的不足,然后加以调整。这样做有利于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例如,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并取得成绩之后,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切不可将劳动成果占为己有;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也要伸出援助之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双向的,你给予别人关心与帮助,当你遇到困难时也会得到回报。

细微之处见真情越是小事,越能见真情。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如一个不礼貌的小动作,无意之中的食言等,都很容易破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影响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同理,在公司,你可以备一些常用药物,当同事生病时,你可以体贴地递上;在路过便利店时,顺便给同事买下午茶等,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是你营造和谐同事关系的杀手锏,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企业中总是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只尊重对自己的加薪和晋升起决定作用的上司,对待身边的同事,也会分出三六九等,视情况而定。这样的员工在企业里,即使有一定的能力,迟早也会因为不懂得尊重团队里的成员,沦落为“孤家寡人”。

懂得尊重团队成员,是成为企业里最可爱员工的必备条件之一。尊重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要求员工在选择尊重对象时,不能够戴“有色眼镜”,不做势利眼。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使自己的工作和企业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善于赞美别人在职场,要与同事坦诚相待,善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批评,同时不失时机地赞美他人,用自己的真心去打动他人,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我们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以真挚诚恳的赞美。如果这是你发自内心的赞美,那么别人将把你的每一句话视为珍宝,终身不忘。”

毫无疑问,适度的赞美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作为员工,适当地赞美自己的老板,可以使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但是赞美的时候,要把握分寸,不要过于夸张,引起对方的鄙夷和厌恶。赞美必须发自内心,以事实为基础,才是赞美的最佳方式。

保持开朗乐观的性格快乐是一种宁静和谐、不为琐事困扰的心情,快乐的情绪可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职场上要做到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首先自己应该做一个精力充沛、热情洋溢、常怀喜悦之心的人。如果总是将颓废的情绪带入团队,眉头紧皱、唉声叹气,那还谈什么与他人分享?

任何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聪明的人会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非常自然地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成为激发他人快乐的源泉。这样的员工可以使工作的氛围变得更轻松,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使企业形成一个让更多人感受到快乐的大家庭。

怎么拉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6

投石问路才能有的放矢遇到不易接近的人,“投石问路”绝对是你和他“拉近关系”的制胜法宝。不论是新朋友还是新搭档,尽量在讨论正题前聊聊其它的“小事”,关于他的祖籍何处、所学专业、闲暇时的爱好等等,这都是你了解他的重要信息。

这些“小事”不但会让你轻而易举地知道他的行事风格,而且可以掌握他的基本喜好。当你掌握这些信息后,想成为他的知己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谁又会拒绝一个难寻的知己呢?

夸奖他人是美德不要吝惜用最真诚的词语夸奖你身边的人。夸奖不等同于奉承,真诚的夸奖是眼中看到的与内心感受到的共鸣。真诚的夸奖他人,能体现出你在人际交往中落落大方的行事风格,让人愿意与你亲近。

尊重会将关系拉近身为职场人士都会不可避免地与上级领导进行工作上的讨论。有不同的意见你完全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表达,这样既能体现出你良好的修养,又可以让领导乐于接受你的建议。领导也会知道你在用心工作,哪个领导不爱贤能之士呢?

拉近与同事的关系,不仅让你周围的环境变得轻松愉快,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就会有更多的心愿意靠近你。

★ 行政关系介绍信作用

★ 描写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作文

★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 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 同学之间的关系作文800字

★ 工资,年假,老板之间的关系

★ 简析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

★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的再探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7

(一) 国际现状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 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尽管出现经济恢复增长的迹象, 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许多主权国债务危机日趋加剧, 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国际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使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另外, 世界经济正在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某些国家与地区政局的动荡, 推动了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 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对日本及周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亦是显而易见的;三是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也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 国内现状分析

从国内看, 尽管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很多, 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除体制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长期性影响外, 由于受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经济运行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与遏制, 具体表现为部分商品物价不够稳定、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 宏观调控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二、保持物价稳定的意义与作用

(一) 保持物价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市场物价的稳定是分不开的, 当物价发生剧烈波动时, 会向人们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 就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特别是物价的快速上涨, 它会导致投资需求猛增, 资源供应紧张, 投资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又会推动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 这种恶性循环, 最终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物价稳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根本

物价的不稳定, 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供求关系失衡, 甚至会导致整个流通领域混乱, 出现部分组织或个人恶意囤积商品, 哄抬物价, 造成社会的急剧动荡。因此, 保持物价稳定, 把物价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 保持物价稳定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需要

物价的高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在我国, 食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食品价格不稳定, 将会直接影响到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特别是物价的持续大幅上涨, 将会使困难群体范围增大, 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因此, 保持物价稳定, 防止物价持续快速上涨, 是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 流动性过剩是引起物价变动的直接原因

流动性过剩, 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 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二是货币的不断升值, 致使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进行新的调整, 大量外资的涌入,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加剧。

(二) 成本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助推作用

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 致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用工荒”会导致高工资高福利时代的提前到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所有这些都会对物价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

由于受全球流动性增强、美元持续走软、日本地震灾害、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影响, 目前石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美国次债危机前的水平。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 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 单纯靠市场供求关系已难以对市场价格平进行衡。由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影响, 国际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水涨船高”, 对各国下游产品传导的压力会不断地加大。

四、如何正确处理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综合运用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等多种金融工具, 将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加大银行对重点领域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科学合理地调节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分配比例, 只有这样才能既消除通胀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合理需求。同时要充分估计金融政策支持的滞后效应, 避免由于政策原因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 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物价波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健康协调发展, 必须以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保障, 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其他需要, 就必须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以及搞活流通等方面入手,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防止物价大起大落。

市场的基本关系是供求关系, 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则是决定商品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 反过来价格又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诱因, 但是无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引导供求关系, 它们都是建立在原材料采购、商品的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 而自由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垄断现象的发生。因此, 强化对价格的监管, 打击人为哄抬价格行为,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垄断, 杜绝人为因素对物价的控制。

(三) 大力实施产业转移政策, 降低产品的出厂价格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内需的进一步拉动是关键, 而市场内需的潜力或主战场主要集中在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另外, 该地区还具有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等方面的优势, 所以加大向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 有利于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 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

综合所述, 引起市场物价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国际食品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引起物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但亦不能排除经济增长不平衡、劳动力成本增加、货币投放过多、消费增速加快以及投资过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上述因素形成叠加效应的话, 有可能引起市场物价的剧烈波动。因此要正确认识物价稳定的重要意义, 妥善处理好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适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控措施, 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乃武.2011通货膨胀的走势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11 (8) .

[2].刘涛.当前我国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J].宏观经济管理, 2011 (8) .

[3].盛毅.当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4) .

[4].祁京梅.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 2011 (7) .

[5].王小广.当前物价形势及调控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6) .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敢干事;不出事;平衡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五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建设及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变化正是在我们党中央领导下的集体带领着全国人民按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英明决策的理念及追求所达到的,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走着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终于带领着社会主义中国达成百年前先人们没有做到的事,中华民族又站起来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成长令世界瞩目。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体来说,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想干事、敢干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为人民谋利之“事”。不出事之“事”,是党的纪律、法纪法规所不容、所禁止之事,是以权谋私之“事”,是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之“事”。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之必然[1]。

想干事,是一个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了,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获得权力就获得责任,获得权力就获得干事的义务,不想干事的干部,不是称职的干部,也不是负责任的干部,因此,想干事,就必须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有一种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敢干事就是遇事敢于负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心中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韧劲,增强干好工作的内在动力。能干事,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必须与当前的工作相结合,使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思路更具有前瞻性,发展更具主动性。

我们对通过提供机会而发现的优秀人才、通过公平的竞争机制而涌现出来的佼佼者,要打破常规,及时使用,把他们用在最适合展现其才干的岗位上。只要有真才实学, 想干事、能干事,只要心里装着人民、被群众所认可, 就不应受年龄、资历、学历的限制, 就要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让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不出事”与“想干事、能干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不想干事、不能干事,而是因出事而失去作为舞台、失去想事、干事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出事,是想事、干事的资本。不出事是领导干部的底线、必须坚守。做到不出事,一方面要加强修养,提升素质,以思想防线维护制度底线;另一方面必须增强制度意识,了解制度、学习制度、运用制度、坚守制度、自觉地在制度约束下行事。习总书记说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情况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党员干部要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既要治贪,又要治庸、治懒,坚决不能让我们的事业耽误在贪官、庸官、懒官手中,不能让庸庸碌碌的人在其位,却不谋其政。

古人云: “国家大事, 唯赏与罚。赏当其劳, 无功者自退; 罚当其罪, 为恶者咸惧”。治庸、治懒, 必须树立以贡献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要制定和落实目标清晰的责任制, 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 切实解决各项任务“谁来落实、怎样落实、何时落实”的问题。要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对工作干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论功行赏,对迟迟不能落实任务的予以处罚,真正做到功过分明, 绝不能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切实改变只奖不罚、“有教无诛”、“只教不诛”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到关键的时刻,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在工作中思想要解放,要敢于冲锋在前,敢于做先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在谨记坚守一个底线,坚守在党纪国法的约束下,清清白白做人、做官,做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为人民干实事的合格的好干部。

参考文献:

怎样和小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 篇9

听了《案例模块一》班主任的每一天“互打招呼”,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工作能否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地热爱学生。

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学生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更有自尊,他们需要理解与尊重,需要民主与平等。教师的一意孤行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许有人会认为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人小,不懂事,打打骂骂很容易就忘记了,无所谓自尊不自尊。其实不然,再小的孩子都是有尊言的,教师一时的独断专行也许不仅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会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人师表”重在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并得以效仿。教师不尊重学生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要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待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虚心接受,而不能一味地埋怨和训斥;老师自己犯错误了,应该及时虚心地承认和改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风范,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因此,教师和学生相处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现有的意志与人格,使其朝良好的方向发展。根据我十多年的从教经验,我认为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须有一定的可行性策略,经过认真总结、梳理,得到如下策略。

(一)、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三)、放宽视野,鼓励学生批判。只知道盲目服从,一味接受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老师应放远目光,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同时他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他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作用。

此外,教师要更好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充电,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顺利地和学生合作,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并在老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得心应手。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10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的责任很是重大。老师就是表率,好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得体大方,做事有前有后井井有条。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里面就是语文课程。在课堂能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到大自然中,让思想发挥淋漓精致。可以抽时间做校外体验,所谓表率就是说老师和同学上课能打成一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课,做好了自己,严格要求了自己,不仅自己在不断提升,同时也给学生一种楷模。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家庭情况,抽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发现。

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曹红霞

[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素养就是工 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进行情感陶冶、文化熏染,端正价值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切实把握三维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法和学习法进行教学,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关系;统一;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进行人际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通过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同时,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作。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活动是特定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精神价值。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应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倡和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语文课程产生积极的互动,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敢于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完整科学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时,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色彩的部分;新课标颁布后,很多学者则将研究的矛头 2 过多的指向了语文的人文性,去探索人文性的重要及如何在教学中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挖掘其人文底蕴。其实,笔者认为对于语文的这两重性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不能过分着重强调字、词、句的练习,即强调其“工具性”;也不能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其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而应将这两者和谐统一在一起。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工具性,学生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那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由此可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突显人文性,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

我认为,要真正突显语文的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最关键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来对待,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住课本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辨证统一,有机融合,追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之美。

(一)语文课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偏重于某一方,更不能将它们生生地割裂开来。

1.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课堂,实现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着力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2.设计目标多元化的训练,实现和谐统一。

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设计出一些能够挖掘人文因素、落实好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体现辨别是非优劣能力的训练。这种新课标指导下的训练,不再是课程改革前的那种目标单一型的训练,而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存的训练。

要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更准确、更成熟地认识与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和谐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呢,笔者主要从语文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综合性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二)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阅读中同构共生。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文本的阅读,让学生达到熟悉、把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我们实现语文教学任务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我们要学会“在阅读中阅读”。要强化阅读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特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共生,我认为必须围绕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紧扣阅读教学的两个过程:从语言表达到概括出来的内容,就是了解整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从概括出来的内容返回语言表达。非凡是后一过程,由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形式传达的内容中,品味语言,使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讲究。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1.利用教材的范本阅读,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范本,是我们实现阅读教学的首要材料,我们教师要善于在重视字、词、句、段、篇和讲解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种子。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与流露,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预习与泛读中把握字词与相关的文学常识,教师做适当的补充,让学生先读通文章。然后让学生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在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深 4 入教材去挖掘其所蕴涵的人文性,让学生在获取文中情感体验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最后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基本知识,进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这是一篇抒写爱国情怀的文章,然后再去探讨小弗郎士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源于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正因为语言是民族历史的记载者,承载着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由此引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与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再而对这种情感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进行研究。闻名作家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究竟是什么形象,我们要借助文中的语言文字来分析,除此之外,这个形象是通过什么的语言塑造传递出来的呢,我们要再次精读课文,品味文中刻画孔乙己形象的字、词、句、段,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孔乙己生活的冷漠的社会传达的是一种冷漠的人际关系与自私自利的欲望,而《窗》中靠窗的病人则向我们传递了心灵的高尚与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告诉我们灵魂的高贵。

文章的主题、思想、内容、情感是文章产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窗口,其实在美丽的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我们也可以接受美的熏陶,而且更直接。新教材的许多篇章中体现了自然山水、自然现象的壮丽与秀美,展现了美丽的语言文字的魅力。《春》《荷塘月色》《月迹》《山市》《小石潭记》等典范美文都是通过美感教育让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与表现力。

当然,课本阅读教学要想充分发掘教材的人文种子,对学生有全面的引导,必须要给学生创设和睦、平等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背影》的一连串动作及父亲的沧桑借助画面的展示可以更直接的进入学生的心灵,《七颗钻石》的flash可以让小女孩的形象更形象,使她的心灵美更轻易感染大家。进行情感教育时,影片可以创设的情境远比我们文字的描述有感染力,比如我们在讲亲情一单元时,让很多学生描写自己记忆中最感人的一个场景,大多贫乏无力,而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却让很多学生声泪俱下。

中学语文课本阅读教学,是要学生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理解、5 欣赏和评价艺术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进而获得情感体验;但同时要了解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

2.从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中感受人文熏陶。

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范本,要想更多的感受阅读的乐趣,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课外经典名著的拓展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所谓“富有诗书气自华”!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世界中的各种希奇现象,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妙;也可以增加我们的语言积累,增强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还可以让我们更多更好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人们的伟大处,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感受阅读的美。

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异国的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也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可以活的那么伟大,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一部《西游记》告诉我们要惩恶扬善,也可以领悟到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一部《红楼梦》让我们知道怎样才能让各色人物尽显自己的特色,也了解了封建社会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让我们懂得今天的生活很美好,灿烂的人生路需要自己去谱写。„„

当然,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对人生的熟悉,需要及时借助笔和纸将其表现出来,即读、写要结合,这样才能在遣词造句中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的更好。

3.在生活阅读中明辨是非,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培养。

所谓的阅读生活,其实就是要求大家多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学习了亲情,要及时回顾身边的亲情事例,尽心感受,并诉之于笔,学习文中的用词将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想想哪个词最能体现自己的感受。另外,要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从阅读水污染的实际程度与危害中感受生活;从环境保护的调查中明白我们的责任;从好人、恶行的品评中把握做人的原则与分寸;在自己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中,培养集体观念„„生活中的零星琐事包含了人生的大道理,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完的书,更是我们 6 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

我们要真正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以上是必不可少的几方面,也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处的法门,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它们有机结合。

在写作中感受多彩的语言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美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主观性最明显的一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观点、对事物的熟悉,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绝对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生活与实践是写作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源头。在对自然万象的观察中,学生不仅能领略无限风光,探索自然奥秘,更能捕捉丰富的写作素材,某一触动就有可能让学生清理淤积已久的心灵之溪,或打开尘封已久的情感闸门,激发出写作的冲动。有了真切的感受去写作,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好文章,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在创作中升华、人格在创作中净化。

“情”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但是再深的情还是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词不达意、心中无限感慨却读来干瘪如树枝也是常有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将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从记忆中翻出来恰当地运用,要考虑遣词造句的问题了。好的内容配以好的形式才能更显迷人风采。

当然,用什么样的词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最恰倒好处,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词汇积累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不断进行自创美丽片段练习。

一篇好作文,一定是多彩语言与真实情感最佳配合的产物,可见作文教学中,也需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就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性实践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生活资料、观察生活,积极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 7 生深入实践,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知识的生产与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适应力。

实践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让他们更好珍惜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还要练习他们用确切的词句将实践的结果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分享。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具有的双重性质,二者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清楚两者的关系,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让其和谐统一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效益得到更大提高。文中的观点有些许不完善处,敬请指教。

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媒体 广告主 受众 平衡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媒介市场有着二重性。媒介产品存在着双重交换的过程。媒介市场实际上是媒介生产者与受众和广告商之间的关系的总和。媒介作为此链条的中间环节,必须要调整好受众和广告主之间的关系,那么广告消费与受众消费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呢?其实,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来说,受众喜欢看广告的是极少数的,如果媒介一味的贪图自己眼前的广告收入,播出过多的广告,致使观众讨厌,那是不利于媒介的长期发展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受众的消费。但从长远看,广告消费又有助于促进受众消费。因为媒体的版面出售给了广告主之后,使其有自己运转的资金,可以用来改善优化媒介的质量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所以媒介在满足广告主的消费和受众的消费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平衡点的问题。怎样找到这个既满足媒介的当前运转需要,又能有助于媒介长期的发展?既满足广告主借用自己的媒介宣传自己的目标,又不至于让受众反感?

一、媒介要找准自身的定位

“媒介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媒介细分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受众对媒介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媒介与众不同的形象,确定媒介或媒介内容产品在受众心智中的位置。”①在媒介定位过程中,要尽量兼顾受众与广告主。首先我们要通过市场调研弄清楚市场上需要或缺少什么样的媒介?我们主要的受众是哪一群体?这样一种媒介适合何种广告?如何登,登多少合适?清晰明确的定位受众关系着广告的投放。如果广告客户确认他们的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与媒体的目标受众相对应,相吻合,他就认为会带来有效地传播价值,也就愿意进行广告投放。因此要想取得稳定的广告来源,就得培养特定的,界限分明的,相对稳定的目标受众。例如一些生活时尚类杂志,看似发行量不高,卖价又大大高于一般杂志,可是这些杂志却拥有一批稳定数量的读者,而且读者的文化、收入、生活方式等都有独特的代表性,个性明显,杂志的发行量就会相对稳定,所以就集聚了一定的广告源,从而确保了杂志的经济来源,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二、遵守媒介伦理,配合广告主做好宣传

高效的媒体与广告主的合作是共赢进而互相提升影响力的。我们应该做的有哪些呢?首先,不登虚假广告。广告内容虚假必然会误导、欺骗消费者,相应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虚假广告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们大家都清楚做虚假广告是违法的,做虚假广告的企业一定会承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虚假广告的企业固然要受到惩罚,但媒体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谁去追究?所以对新闻单位而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开展大范围学习教育活动的同时,媒体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职业规范。”②《南方周末》在2006年1月设立了“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其职能是,对引发社会争议、引起读者投诉的报道,启动调查程序,比照《南方周末》的新闻职业规范标准,对报道操作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解、核实,形成书面意见并在媒体上公布,以确保本单位新闻生产的客观、真实、公正。其次,量身定做广告计划。市场环境中的媒体作为一种产品也具有产品的三个层次,有形产品,核心产品和附加产品。无论在产品层面,还是在营销层面,研究好自身的定位都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经营效益有无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安徽经济频道在为客户量身定做广告计划方面独具心得。如在2003年春节前后,某香烟品牌选择了与安徽经视频道合作进行全面的市场推广。《第一时间》栏目根据其品牌内涵,开展了登门送礼送祝福“访百岁老人”公益活动,很好的切合了“三环送喜,五福临门”宣传主题,短时间内实现了企业的市场推广目标,使得“金五福”市场供不应求,大大超过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

三、做好公关活动,营造有利的营销环境

“数字化传媒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以往媒体单向传播的特点,变成了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信息接受的主动权越来越向受众方面转移。”③把受众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体现公关的价值。建立受众的良好关系是促进销售的重要条件。传媒可以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以形成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和谐气氛。“传媒也可以举办各种服务与教育活动,以使受众主动的接受本传媒的有关信息。传媒还可以经常了解受众对自己的抱怨,以不断改进传媒的营销工作,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④一般来说,广告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纠正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的的信息错位,从而降低消费和投资风险,同时消费者还可以从广告创意和广告表现中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媒介营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影响力的营销。这种影响力不仅会“控制”受众的思想,且会“把握”广告商的钱袋。有的媒介老总感叹:办媒介,就是办影响,可谓一语中的。所以媒介本身也需要为自己做广告。这种广告主要通过媒介自身的公关活动来完成。媒体要想自己的经营方针和营销策略被公众所接受,应该平时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开展公共传播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在传媒和公众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树立自己传媒的特色,提高传媒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媒介的市场。

四、适时适当的登广告

许多地方台为了得到更多的广告收入,大量的吸收粗制滥造的广告。例如,一些地方台不分时段的播放药品广告,甚至是在人们吃饭的时段,产生的效果真是让人不敢恭维。那些怵目惊心的画面,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广告词,还有为了渲染气氛拍摄的大哭小号的真实场景。让人心里凭空添堵。这种广告对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给社会各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周,一切信息元素都围着经济效益转,唯利润是图,再加上缺乏诚信意识,监管审查不得力,毁坏了媒体的信誉和口碑,降低了品位和公信力。我国传统期刊刊登广告时,期刊内容与广告不相关联,只是机械的把广告穿插在版面之间。读者在读这种期刊的时候,遇到广告往往“跳读”过去,大大降低了广告的到达率。广告客户认定他的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与该媒体的目标受众的特征相符,这就会给他带来有效传播价值。所以必须要先做好媒介自身的定位,根据自己的定位来选择广告主,从而选择刊登广告的产品的类型。例如,我们不能在《瑞丽》上刊登股市广告,不能在《新华日报》上打食品的广告,不能在儿童读物上刊登服饰、香水的广告。媒体的文化品味除了与它的理念、方向,内容的趣味、档次有关,还涉及到它的经营和形象设计和包装。这样既不利于媒介形象的打造,受众浪费时间,也很难对产品起到促销的作用。广告经营部门根据栏目的特点,挑选与频道及栏目定位相吻合的客户,并且在播出广告片的时候,进行严格审查,在不违反各类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广告片的制作,还必须优美、精致,给电视观众美的享受;否则,坚决不予播出。正是由于这种成功的运作,大大净化了广告播出环境,增加了广告的附加价值,保证了优质客户的利益,为频道及栏目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媒介的合理定位应该是基于几个重点因素的考虑,其中有当前市场的竞争情况,媒介自己拥有的资源和实力,以及现有的竞争把握和潜在的优势所在,通过广告传播策略,与受众沟通,将这种定位思路传播给大众,一定能够打开受众心灵,在受众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刘剑飞,《媒介有效定位七法》,《新闻大学》,2009.8

②黄增辉,《论虚假广告及其整治措施》,《法制与经济》,2009(4)

③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5

④包国强:《媒介营销:理论·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8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文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作文500字:我的校园下一篇:我的成长故事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