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2024-10-15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共14篇)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篇1

如何把审美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探讨英语课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在视听中欣赏英语美;在朗读中体验英语美;在说写训练中完善英语美.

作 者:陈淑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53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欣赏   体验   创造   完善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篇2

一、何为“愉快教育”

所谓“愉快教育”, 其本质含义就是强调要尊重人, 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它主张把真正的“人的关系”还给师生, 还给教学教育, 切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促进其个性的愉快发展。简单地说, 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苦学”为“乐学”, 它与提倡刻苦学习的态度并不相悖。学习需要刻苦, 但刻苦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 由于受外力驱使而表现出的刻苦, 内心体验痛苦, 学习效率不高;另一种是主动的, 由于树立了某种志向或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表现出愿意学、爱学、内心体验愉快, 学习效率也高。

“愉快教育”正是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意志力较薄弱的特点, 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 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培养其爱学的情感和会学的能力, 从而自觉地刻苦学习, 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实施“愉快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同时着眼于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以趣激学, 调动积极性。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充分发挥以趣激学的因素, 运用一些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 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回过头来体会、理解理论知识, 学生就易接受、易掌握。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 而应该成为孩子们心中梦想的乐园, 这样才学得有动力, 自然效果就好了。孩子总是喜欢玩的, 我们可以尝试着在课堂上出些小游戏、小问答来刺激孩子们的积极性。比如, 如果现在要教《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 就可以采取情景表演的形式。在兔子、捡兔子的人以及其他动物的表演中, 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 以加深印象。这样, 学生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记得牢靠。

2. 引导学生多思善问。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更多地从孩子的特性出发, 让课堂成为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 成为让学生活跃思维、急中生智、交流发展的智慧场。要想完成好课中设计, 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变化, 就应该待在学生中间, 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起其探讨、发现知识的愿望, 从而共同总结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 以达到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启发学生提问, 学生就不会问“为什么”, 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 形式再新颖, 也难免走上填鸭式教学的老路。学生不但学不好基础知识, 而且学习积极性也不会持久。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设疑, 多问几个为什么, 启发学生多思多问。如出示课题时, 就可以问学生可提出哪些和题目有关的问题?学完一篇课文, 收获了什么?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意识, 也可消除课堂上沉闷的气氛。

3. 重视思维训练。

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重点讲一点或一个方面, 以此为示范, 其它方面则由学生归纳、讲述。如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 在学完“仙桃石”这一段后, 剩余的段落就可以在总结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挑一块来说, 让他们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思维训练, 活跃课堂气氛。

4. 重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如果语文只是立足于课堂, 那么它必然缺少更多的闪光点, 因此只有延伸到课外,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发现秋天》的练笔时, 就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 去大自然当中寻找秋天的痕迹, 通过直观地看、听、摸, 对秋天有所感悟, 这样写出的小练笔才是充满童真童趣、有个性、有生命的。实践证明,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也避免了学习疲劳。

把“愉快教育”引进课堂, 不但优化了课堂教学, 而且还能让教师与学生都轻松地面对工作、学习。现在的小学教育观念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老师的教育思想也在转变, 以激发学生爱学、乐学的情感为中心, 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主线,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改革中, 许多教师都努力创设求知情境, 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断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这样的新观念是小学教学改革所需要的, 也是提高课堂效果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国瑞.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周安民, 季明编.小学教师说课稿设计集粹[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把故事引入英语课堂 篇3

每日故事(Daily story)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运用故事可以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引出新课内容、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故事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改编,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精选,也可以是学生生活片段的再现。如果故事用得好、用得巧,学生有时当听众,有时又拥有听众,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学生的情感态度同时在活动中得到优化,有利于培养起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参与的精神。

二、巧用故事,优化课堂

1. 课前故事导入。如在七年级可以用“Magic English”这种来自于各名著的有生动画面和语言的故事片段等影音片段。在八年级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轶事等。在九年级可以用科幻故事、名著片段等。

2. 课中故事呈现。如在学习一般过去时态时,用《八仙过海》故事的flash和英语解说,呈现了said,flew,went,sat,laughed等过去式动词,学生在这种熟悉的情景中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动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尾故事设疑。教师在课堂结尾处巧设疑障,让故事内容留有余地,达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4. 课后小组合作编故事。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词、图画、声音或一个主题,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讲故事。在组内所编故事的基础上再把故事写出来,张贴在后面的故事栏内,请大家欣赏并评出最佳故事编导,记入学生学习档案袋。如对于单元作业,四位同学编的故事如下:

A:It was an accident. It rained heavily yesterday, so the playground was wet and slippery.

B: Ted’s favou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he went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his friends.

C: He was playing happily when a ball hit him on the back. He slipped and hurt his arm.

D: Luckily the boy was not badly hurt and he is all right now. He is notTed. It’s me.

另一组的故事:

A: It was September 11 in New York.

B: People were working in the office when they heard the sound of something crashed .

C: While they were wondering what had happened, they heard someone calling:“Fire, fire !”

D: They began to ran downstairs. Soon the tall building collapsed. Many people died.

三、听编故事,提升能力

1. 模仿复述,感知语言。七年级学了简单英语后,教师可每天播放一段学生最感兴趣的卡通故事,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演故事中的各种语音语调。一段时间训练后,教师不时地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幽默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等,让学生听完故事后就内容进行讨论或复述,这样既能使学生感知语言,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 声情并茂,积累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和接受,而是在课外寻找自己喜欢的故事,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一天一个同学轮流进行。这时,教师应要求读故事的同学表情、动作、手势要自然,做到绘声绘色,生动活泼。经过全员朗读一至两轮后,慢慢地从读故事到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要求声情并茂。同时听众们可以进行打分,在一轮结束后即评选出最佳的三位story tellers,一学期下来能进行5—6轮,最佳story tellers不重复。

3. 自编自演,运用语言。学生的英语知识在不断的增长,运用英语的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编故事阶段。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而且可以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将教学效果拓展到课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影响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得到有效的升华。

把竞争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潜能 篇4

自从上初三以来,学校重新安排了课程表,三班一周六节课,上午两节上午第四节课,下午两节第一节课,每次上课颇费不少口舌,有时候还很生气。上午第四节课,学生等着回家吃饭,内心就不太平静,又加上分阶段下课,提前五分钟下课,其实不是提前五分钟的问题,无形之中成了提前十分钟,介于这些原因,上午第四节课尤其难上。

本周二上午,我学的是Lesson44课,本课有三部分,听力,对话,加一个练习,听完听力,做题,不认真听就不会做,所以,秩序比较好,第二部分是对话,因为要检查背诵,同学们忙着准备,所以秩序也可以,第三部分是练习,给出主语,练习被动语态,给出了五个主语,让同学们做尽可能多的句子,我在备课时,翻资料,每个句子作了准备了三个例句。还剩下十分钟,我来处理第三部分,课上秩序就不是很好,我本来害怕完不成任务,想念一下答案,让同学们抄下来算了,可是班里比较乱,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一组做一个句子,看哪个组做得既对又多,各组展开讨论,你可以下位子,你们小组可以讨论,可以补充,五分钟之内,看那组做得好,这下可热闹了,你追我赶的上黑板上写答案,当我倒计时时,还有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当我公布答案时,下课铃已经响了,还有两组没订正完,我说下课,同学们坚决不让,情绪高涨,门外挤了好多同学,同学们兴高采烈。同学们思维开阔,每个句子写了至少八个答案。这节上午第四节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

下课后,我心情也高涨起来,一改往日的沮丧,我终于明白,自从你做老师以来,学生的情绪就是你的情绪。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来,才能让自己把上午第四节课上成成功的一课。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篇5

引发兴趣 导入激情-浅谈英语课堂引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旨在引趣,生疑,导题,引发求知欲.这一环节运用的成功与否,关乎教师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新知欲望,近而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视听媒体、时事名人、环境生活游戏竞赛、温故知新、简笔画等堂导入法.

作 者:郑立伟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职教中心 刊 名:成功(教育版) 英文刊名:SUCCESS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情境   引趣   导入   课堂效益  

把竞赛机制引入党员党性实践活动 篇6

制盐三场 刘国辉

一、联系实际调研,确定创新课题

今年,公司给制盐三场下达了49.5万吨的原盐生产指标,由于生产面积逐年减少、卤水基础薄弱、养殖矛盾突出等原因,完成全年原盐生产任务指标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针对严峻的生产形势,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分场党总支确定了紧贴生产需要,扎实开展四条线党员竞赛的党建实践课题,即:在两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以“制卤提量、塑苫提质、收盐提速、服务提效”为内容的四条线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助推生产经营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有力促进了生产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围绕创新课题,确定竞赛方案

党建创新课题确立后,党总支根据8个党支部(7个工区、车间)实际,制定了“制卤提量、塑苫提质、收盐提速、服务提效”四条线竞赛方案。从竞赛的内容上明确了制卤岗位的党员围绕制卤提量,带头执行制卤工艺纪律,争当党员制卤生产标兵;塑苫岗位的党员围绕塑苫提质,提高操作技能,带头执行塑苫“五及时”,争当党员塑苫生产标兵;收盐岗位的党员围绕收盐提速,带头维护和保养设备,规范操作,努力提高日上盐量,争当党员收盐生产标兵;后勤服务单位的党员围绕服务提效做好对下服务,保驾一线生产,争当党员服务标兵。竞赛方案明确了制卤、塑苫、收盐、对下服务每条线竞赛的时间、目标、方式和步骤、考核标准与方式等内容,为四条线竞赛活动的奠定提供了基础。

三、搞好宣传发动,营造竞赛氛围 在竞赛的宣传发动上,首先召开了班子会议,对党建创新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然后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对党建创新活动进行详细安排。我们还以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为单位,召开党员骨干会议,进行深入发动、层层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对竞赛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竞赛,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示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工区(车间)的板报、橱窗都增加了四条线竞赛活动的内容,对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形成了有组织、有发动、有阵地、有宣传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严格竞赛过程管理,提高竞赛运行质量

为确保四条线竞赛取得实效,突出抓好竞赛过程管理,重点抓好竞赛承诺、台账建立、讲评推动、公示激励、年终评选表彰等环节工作,从而提高了竞赛质量,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公开竞赛承诺。党员分制卤、塑苫、收盐、服务四条线进行承诺,每条线的党员结合岗位承担指标,制定岗位承诺目标和个性化保证措施,以此来确保承诺目标的落实,全场167名党员分四条线与党支部签定了岗位目标承诺书。二是建立竞赛考核台账。

一、二制卤工区围绕“制卤提量”建立党员卤工绩效台账,真实记录党员卤工在竞赛中的数据和全过程;

一、二结晶区围绕“塑苫提速”建立了党员塑苫工基础台账,对本机组塑布完好状态、接雨情况、片淡浓度,突发天气党员到位情况、苫盖速度以及较大降雨收布后结晶速率等反映塑苫管理质量的各操作细节和在塑苫过程中的数据详细记录。每条线竞赛都建立了考核台账,台账由各工区(车间)和党支部结合每条线生产实际,组织设计,体现管用、有效。三是进行指标分解。各党支部把年初工区(车间)与分场签订的责任目标作为竞赛的指标,分解到生产班组(机组)、滩号和党员个人。指标力求细化、量化、科学,形成人人担压力、扛指标的工作局面。四是适时开展讲评。党总支根据竞赛的特点,在建立和实施讲评制度上下功夫。通过讲评,总结方法、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查找操作不足,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改进措施,严格工艺纪律,提升操作水平,促进民主管理。工区(车间)讲评以班组长会、党小组长会、党员大会为载体,每月至少一次;分场讲评分四条线进行,不定期进行。在各工区(车间)讲评的基础上,围绕制卤、塑苫、收盐、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讲评活动。打破界限,由工区(车间)内部党员之间单向讲评,向跨工区(车间)职工与党员之间横向讲评转变,提高讲评效果。5月下旬,党总支、工会针对各级卤水不足的问题,组织一、二工区进行制卤竞赛讲评。两个制卤工区负责人、滩组长及党员卤工参加了讲评。与会的20余名制卤骨干踊跃发言,对在开展的党员制卤标兵赛活动中的工作经验、竞赛效果、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下步制卤生产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7月中旬,分场党群组织又在一结晶区进行了塑苫提速竞赛讲评会。两大结晶区负责人、塑苫机组长和党员塑苫工对在塑苫竞赛中查找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相应制定措施促进整改。五是公示激励。各工区(车间)党支部根据竞赛考核内容建立了公示栏,在原有台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党员义务奉献、岗位创效、群众评议等考评标准,采取了由党员自评认定分、班组打分、党支部综合考核打分排名的方式,每月或每季党支部做出综合评价,公示排名,调动了广大党员竞赛创优的积极性,使每位党员明确自己的位置,达到激励、找差距、明方向的目的。六是加强竞赛过程指导。分场党总支全程跟踪竞赛的进展情况,结合每条线竞赛在各阶段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一是定期召开专题会,各条线的党支部书记汇报竞赛的开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党总支给予点评,起到了汇报、分析、讲评的作用;二是分场党总支不定期深入到竞赛单位,实际了解竞赛进展情况,现场解决影响、制约竞赛开展的实际困难,为竞赛的有序进行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五、竞赛的效果

一是促进了生产指标的完成。截止到11月底,收盐完成46.2万吨,为年计划的100%;生成12.7cm,为年计划的100%;甩老卤69.17万m,为年计划的100.25%;修滩137327m,为年计划的105.37%;放销402713.58吨,为年计划的81.36%,各项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都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开展四条线竞赛中,两级组织把完成任务目标作为竞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创先进党组织,广大党员立足本岗,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如:一结晶区党支部在塑苫党员竞赛中,瞄准塑苫管理目标,以党员塑苫机组、党员塑苫明星岗为载体,组织党员认真履行岗位承诺,通过充分发挥党员塑苫示范岗、明星岗杆标岗的作用,带动和影响职工实施塑苫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塑苫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结晶区塑苫管理经受了今年以来的几次强风和强降雨天气考验,特别是6月17日晚恶劣天气,结晶区大布无一损伤,塑苫管理创历史最好水平。广大党员在“四条线”竞赛中做到四带头,四争先,无论是制卤岗位党员,还是塑苫、收盐岗位党员、后勤服务岗位的党员,都能冲锋在前,打硬仗,创佳绩。今年以来实施五新项目9个,党员创效139.36万元,党员奉献公休2845个、义务工时5480个,党员参与岗位技术革新76项、提合建714条,效果显著。三是党建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在竞赛中得加强,在加强中得到创新。重点强化了对党建工作过程的控制,突出对党建工作的考核。比如:在对党支部考核上,依据党支部考核办法和细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篇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中突出了知道、识别、感知、了解等词语, 很多章节都要求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去获得初步认识进而归纳要研究的知识或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具体教学, 尤其是讲授新知识时, 必须注重知识的实际情境, 给出具有代表性的, 具有较大研究意义的实例,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 去品味, 进而获得自己的体会认识, 从中抽象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知识的认识, 提出自己的见解。另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使教材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很大扩展。其中, 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优势, 教师借此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多彩的感性素材,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过程教学,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涉及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模仿、发现、探索等, 这些都强化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过程体验。而教材的设计编排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思想:通过设置“探索与研究”、“思考与讨论”等栏目, 让学生在体验抽象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 结合个人状况自主思考、拓展思维, 从而使学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一个最终知识结论的理解、记忆层面上, 而是更加倾向于发现知识的来源,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

实验的方法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极好方法。通过实验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 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实际现实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进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

在学习“椭圆的定义”时, 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的: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绳子和两枚图钉, 按课本的要求自己动手画椭圆, 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椭圆的画法, 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 让学生思考:

(1) 纸板上作图说明了什么?

(2) 在绳长不变的前提下, 改变两个图钉间的距离, 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当两个图钉合在一起时,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当两个图钉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当两个图钉固定, 能使绳长小于两个图钉间的距离吗?能画出图形吗?

(3) 根据以上作图实验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经过亲自动手实践, 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当2a>2c时是椭圆;当2a=2c时是线段;当c=0时是圆;当2a<2c时轨迹不存在。

可见,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再结合个人的自主思考, 使自己不再仅仅停留在一个关于椭圆的最终的知识结论的理解、记忆层面上, 而是更加倾向于发现椭圆的来源, 体验椭圆的形成, 从而对与椭圆相关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予以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 从个人角度去发现知识、归纳知识, 然后再进行新课的讲授。

加强应用教学, 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把生活引入课堂,把物理引向生活 篇8

关键词: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教学

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求知欲。具体强烈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或求知欲的学生,常常会津津有味地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感。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忙于脱身。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没有把握好问题情景的创设

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把握好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单纯地听知识。单纯地听知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在“坐牢”,痛苦乏味。对于枯燥的东西他们没有勇气“取其糟粕,去其精华”。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习中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做白日梦,胡写乱涂、抄袭作业等行为,学生这样能够学好吗?

2.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

“在教室里,学生按教师的每一个指令行动,每一个问题作答:教师清楚每一节课要教什么、为何教和教什么,学生却不知道要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当然,在课堂上也有教师会要求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但最终大多还是纳入教师预设的框架;他们会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规定的和现成的知识,很少会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可见这是传统的“满堂灌”,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师的要求,频频成功;而有的学生则连遭挫折,面临失败的威胁。挫折使学生紧张,紧张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确说学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是必不可少的。

1.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教师在进行有关物理内容的教学时,提出与内容有关若干问题,演示有关的现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利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学生的反应快慢,对此难道不感到好奇吗?由此对接下来的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知识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物理的教学,通俗易懂,入情入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高涨。

2.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些“意外”的插曲,不时出现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应该给予尊重,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积极地引导。这些可爱的学生,用天真和纯真毫无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求知本性。例如,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让学生列举出来的时候,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我吃得很饱时站在体重计上就是超重现象,肚子很饿时站在体重计上就是失重的现象。”学生都笑开了,这时老师却说:“这同学想到的非常好,在体重计上,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呢?同学们一起想想。”这时,那位学生也活跃起来,积极想刚才的问题。其实,用教学的责任和艺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比起“牵着他们的鼻子”灌输,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学习兴趣更浓。

3.让学生面对实际的生活任务,同时采用“双元制”模式教学,即老师和学生相配合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教学的道路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把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去,对学生的信任是彌足珍贵,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是探索者、研究者和发明者,因此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物理实验和现象,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认识世界,并从中体验到认识成功的喜悦,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为此,物理教学应充分利用生活里的物理情景,尽可能让学生边学边实验。例如,讲到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如水流星实验,让学生自己探讨为什么水容器倒过来了,里边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但有的学生的实验失败了,容器里的水倒出来了,那又是为什么?这样一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认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容器。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愿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物理产生愉快、喜爱的积极体验,把学习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分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针对整体基础差的学生,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一定能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教育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教育故事案例把微笑带入课堂 篇9

我今年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说实在的,自己已经有十几年没教六年级了,真的担心教不好六年级的课了。当时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很差,每个班及格的人数寥寥无。学生基础差,厌恶英语,因而上课不爱听讲,或搞小动作,或睡眼惺忪,导致我每节课都完不成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改变。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班里的课代表的话触动了我。有一天,我刚上完课走出教室,班上的刘欣同学就跟了出来,他低着头,胆怯的对我说:“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不提问我?”我说:“为什么呀?”他就小声地说:“因为我害怕您的眼神,每当我答错题的时候,虽然您嘴上不说我什么,但您的眼神和严肃的面部表情在批评我。”

此时我震惊了,我一直以为对学生只要口头上多表扬,笔头上多鼓励,便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我陷入了深思。对了,微笑是人类最美丽、最友善的语言,那就让我用微笑去唤醒学生们沉寂的心灵吧。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每天都是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用最亲切的眼神面对学生,而学生们也慢慢的被我感染,脸上有了笑意,尤其是原来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也勇敢地加入进来,有了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课堂上的气氛渐渐的活泼起来。仅仅一个学期,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就赶超了其他班。

或许,正是我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他们自卑和沮丧的心,他们就是从我的眼神中得到了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如今,他们不再是以前的“弼马温”了,曾经有学生和我说:“我最喜欢上英语了,因为从您的课堂上能找的公平,我最讨厌老师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只有您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明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您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明朗起来。您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在安静中透着温和;你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在不断的荡涤着人的心灵。”

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 篇10

河南省轻工业业学校

卢俊华

[内容摘要] 当今时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增,尤其在正逼近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前,新知识新信息向每一个人都提出挑战,因此,教给学生多少知识的教育观已过失,而代之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观。英语教学自然也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修素质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起自觉学习、自我进修、自觉提高的学习观,从而适应其终生学习、终生接受教育的需要和要求。本文重点谈谈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融入 英语教学

学校教育是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信息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开展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势必至关重要。

外语教学不仅是纯语言知识的传授,它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为主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

一、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的整体性(全面素质),又强调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教育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它的目的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开拓。

学会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即它是同学习者的文化技能相联系的。它指的是学习者通过接受规范的素质教育,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这样,即使在离开学校之后也可以以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去面对新的东西。

学会做人,这是我国数千年来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的最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在教育的实施中,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培养以及新时代的要求,使他们的情感与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会开拓,这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行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才可能在学习上、智力上和工作能力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英语素质教育则是指对学生以上能力进行培养过程的教育和教学。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语篇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还是较多地、片面地强调学生的笔试能力,集中强化学生对语法知识、语言形势和词汇的掌握,而淡化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

1、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是相互的。教师对某个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信心时,会很不自觉地传递给他,进而影响他,使他缺乏对英语的信心。反之,如果教师信任学生,对他们有信心,那么这种信任能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在每次取得成功时得到强化。因此,对取得一点成绩的学生,我就及时地给予表扬;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有成功的喜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种成功的经验能促使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其产生进一步成功的期望,增强英语学科对他们的吸引力。这样的反复成功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学得好——更爱学——学得更好的良性循环,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学生外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之中,缓解了对英语学习的紧张心情和畏惧感,能大胆地学习,增强了自信心。他们不会因为害怕老师对他们英语语言上的错误指指点点或害怕同学们对他们在语言上的“弱智”现象耻笑而畏首畏尾,结果导致“聋哑英语”的现象发生。

3、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无趣,则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教师的主观上的努力。教师理应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教师可以较为灵活地采用游戏、猜谜、唱歌、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利用简笔画、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采用“分餐式”、“茶馆式”、情景教学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4、适当运用体态语。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动作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讲课时,准确适度地使用手势,能够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当讲到重点、难点处,如果配合加重生理的手势,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使重点、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识记。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在课堂上艺术而科学地用好眼睛,对于辅助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微笑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微笑是一个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的表现。

5、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英语素质教育不能给学生制造作业山、题海来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那种压制学生在课堂上拼高分的英语教育已经“老掉牙了”。我们讲课时应在“精”字上作文章,力求课堂上精讲,精炼,一方面让学生第一次接触语言知识时就能思路清晰,重难点一目了然,精而少地掌握,避开“填鸭式”的教学;另一方面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一些训练方式和内容让学生练。学生没有负担感,学起来有趣且有益。

四、寓德育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1、利用“谚语”在寻趣中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

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精典的句子。每句谚语具有趣味性、节奏感强和容易上口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愿望、能力以及学习内容,将谚语融入教学,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家姣生贯养,听不进大道理,通过谚语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道理输送进学生的头脑中。如:在朋友一词时,就给学生写下了这几句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 friend is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懂得了道理,又通过谚语的学习掌握了英语。在学习句型中真是寻到了不少乐趣。

2、利用寓言、名人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寓言故事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多,而且每个寓言故事都有一定的寓意,道理,并且它们语言简单易懂。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讲一些寓言故事,不仅练习学生的听力,而且还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学生们非常喜欢,还积极参与讲故事行列当中,练习了口语。每一位名人成功的道路都是艰难坎坷的,他们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都与他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而且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所以经常利用他们的故事激励学生。

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要敏感捕捉每篇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它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英语教材中,有一些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素材,通过这些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教师找准切入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对学生随机进行教育。清晨师生、生生互道:“Good morning”,放学后:“Bye-Bye”,得到帮助说:“thank you”,犯了错误:“sorry”,收到别人的礼物时,要对送礼的人说:“It’s nice,I like it very much,thank you.” 这样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对话“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mmer?”时,引导学生“I am going to work with my father.”让学生明白父母为他们不容易,要学会感谢父母等等。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如进行诗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表演比赛,即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能力,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英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巧妙安排教学环节,比如,分组学习,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各级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放手让他们进行独立活动,这些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觉能力,将课堂变成师生交流感情有场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素质各有参差,上课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到个别差生。因此,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使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使其才能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针对不同班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个体的学习习惯,个性特点和学习成绩,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有良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既注重科学性,也注重人文性,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交际化,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会与人合作,团结。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每个英语教师所应达到的目标,也是每位教师应研究的内容。通过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篇1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数学才会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由此,数学教学应该注意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使他们对于所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独具数学的“慧眼”,敏锐地洞察生活中的数学。本文主要从课堂引入的角度谈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一、身临其境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看数学集合引入设计过程:课堂开始学生起立后,教师先说“请女生坐下”,结果女生都坐下,然后教师再接说“请个子高的男生坐下”,结果坐在后排的男生毫不犹豫地坐下了,但坐在教室中间男生却在犹豫不决,教师留给学生一段短暂混乱后,再说“请1米7以上男生坐下”,结果该坐下的就坐下了,不该坐下的都没有坐下,最后再说“请剩下的同学坐下”.从这个设计中我们达成下列四个目标:

1.由“女生”“男生”概念导出构成了集合的概念,再用数学观点来理解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以及“个子高的人”出现的混乱引起认识冲突,引出集合概念的最重要的性质——确定性。

3.以“1米7以上男生”强化了确定性这一性质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同时为后面学习交集作好铺垫。

4.以“剩下的同学坐下”为补集知识作好铺垫。

二、数学生活化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对于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结合内容的实际与学生的接受水平。本节人教版高一数学关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引入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解决问题,获得生活实际的同时,使得抽象的数学形象化,更好的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例:指数函数的引入

T:中秋节我就收到朋友这样一条短信,说八月十五花好月圆,愿你心想事成,多好的短信啊。之后这位朋友又写了一些话,收到短信的人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转发给10位好友(包括我),八天后定有好运临头,如删除或不发,一年不走运!同学们,老师怎么办?

S:……

T:我胆子小就发了,可是等我发完之后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时之后10条短信发出去了,假如我所有的好友也照做,那么两个小时之后就有100条这样的短信,三个小时之后1000条,十个小时之后就有10000000000条这样的短信,那是100亿条短信,1条短信1毛钱,那会是10亿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C:动画演示(短信发送,由1条到10条,10条到100条, 。一条这样的

短信发了x次后,得到的短信的条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

T:短短十个小时,只要我们轻轻地按下去,那么十个小时就有10亿元浪费在这短信上了,然后再想想十亿元可以买多少本书,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我希望同学们吸取老师的教训遇到类似的短信不要转发,不要继续玩下去,我们可以以更理智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心情和祝福。

S,T:(讨论)这是短信条数y关于发送次数x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从函数特征分析:底数10是一个不等于1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x却是变量。

T: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相传有一天智叟又去找愚公了,说愚公啊,你别搬山了,我给你算过了,你是搬不完的。如果有一座山,你第一天搬山的1/2,第二天搬山剩下的1/2,第三天还是搬剩下的1/2……《庄子》上说“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这是“日取其半”,可是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照这么挖你怎么挖的完?

愚公笑笑说,你又错了,既然日取其半,照这么算呢那我到第x天只需要挖(1/2) x,到第30天的时候我的山就会跟鹅卵石那么大,还用搬吗,我一抬脚就过去了。愚公说的有道理吗?

S:

S,T:(讨论)这是y关于天数x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从 函数特征分析:底数1/2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x却是变量,这种形如我函数y=ax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三、生活数学化

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涉及到许多数学概念,人们对数学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数值计算,而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生活素材,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例子解释数学问题,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案例分析:分段函数的引入,你到水果市场买水果,买10斤以内算零售,每斤1.5元,10斤以上(含10斤)算批发,每斤1元,则买x斤水果与所花钱元的解析式为?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从而理解掌握了分段函数,并且根深蒂固.教师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事例,提出能构造、建立分段函数的例子,有些学生提出出租车收费,银行贷款或存款利率与存期的关系等例子,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

4.从各个渠道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要从平淡的生活中提炼出新鲜好玩的数学有多难。我们要关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阅读字里行间里的每一层含义,生怕错过一个优秀的例子,让学生错失一次体会生活数学的机会。我们的教室,学生的身高,食堂的用餐表,学校旁边的加油站,人的记忆曲线,生活中保险储蓄纳税几乎常常会出现在课堂中。教师不仅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他们丰富的生活背景,从电视、报纸、网上搜集、了解、留心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学习未学的,做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家”。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篇12

柳暗花明于一次观看NBA比赛时的突发奇想:倘若英语课也引进体育比赛那样的联赛机制, 将适度的竞争导入课堂, 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儿!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联赛式”这种新型的分组教学方法,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一、实施背景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 有着较强的好奇心, 但常常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对学习产生疲劳、厌倦。我曾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过调查, 通过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学不好英语就意味着很难升入高中, 但是只有22.7%的学生觉得英语是有趣的, 超过6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有相当的难度, 41.5%的学生认为英语是枯燥的。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 显然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方法有极大的关系, 这就说明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而教师的当务之急便是如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具体实施

“联赛式”教学法, 是一种新型的分组教学法, 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基于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差异, 以学生的相互协作和“多方面独特发展”为教育取向。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分组教学的同时, 进行像体育竞技那样的对抗性比赛, 把每堂课看作一场比赛, 把一个学期设计成一个赛季。各个学习小组围绕某一主题 (如朗诵、听力、句子翻译) 相互竞争, 加上是联赛制, 所以每场比赛的成绩不是孤立的, 而是累计每场的得分, 最后形成一个赛季的总成绩。与集体教学相比较, “联赛式”教学法便于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意识, 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策划人兼导演, 决定每一次比赛的主题、程序及比赛规则,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组织、设计、分工、合作等方式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其次, 教师还应该是裁判兼评委;再者, 在很多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忠实的观众和听众。教师要适当地把学习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静观其“赛”, 只在必要时进行适时点拨、启发和参与, 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作为“主裁判”, 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还可以引进几个学生做“边裁”, 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性。作为评委, 教师应该自始至终保持友好、亲切的态度, 对学生的评述也应以鼓励为主, 要努力地寻找学生“比赛”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而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 则应适当地扣分, 以督促学生的改进。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积分表, 这是学生的学习档案, 更是学生的成长记录 (表1) :

除了对学生的“比赛”成绩进行详细记录之外, 学生“比赛”时的纪律、协作精神、团队分工、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表现也有相应的记录,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 (表2) :

每个小组的组长还有一张小组的积分表, 用于累计小组成员每堂课的得分 (表3) :

课代表有一张班级的积分表, 用于累计每个小组的得分 (表4) :

三、遵循原则

“联赛式”教学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小组成员结构合理, 切忌“贴标签”

每个小组的成员原则上可以采取自愿组合原则, 但教师必须适度地把关, 进行适当地调整, 注意其结构的合理性。千万不能按学习成绩的优劣进行分组, 否则会造成一种“贴标签”效应, 教师应遵循“组间平衡、组內存异、优势互补”的原则, 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想象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而且便于全班各个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二) 建立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

“比赛”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小组成员之间要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小组内要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 也可以轮流分工。小组长要选组织能力强并有责任意识的同学来担任, 让其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组织讨论等;记录员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要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 密切合作, 发扬团队精神, 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 循序渐进

学习和竞赛的内容必须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以“表1”为例, 起始阶段要打好基础, 竞赛的内容主要以朗读、背诵、默写为主, 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后, 开始听力、对话等方面的训练和比赛, 而小作文、辩论、表演等方面的能力演练, 则要视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而定, 一般要放到八年级的下半学期和九年级的上半学期进行, 这样就使学生在“联赛”中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同时也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四) 科学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把个人评价与学生小组评价结合起来, 力求通过评价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互促;其次教师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小组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 对学生的评分标准应遵循“先松后紧”的原则, 在教学中逐步加大“比赛”的难度及提升评分的标准, 先松旨在鼓励, 后紧则有利于提高。

四、“联赛”的意义

“联赛式”分组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以学生为主体, 将竞争引入课堂, 将快乐带给学生, 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而且对他们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协作, 促进了合作学习, 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构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NBA联赛在赛季结束时, 会评出各种奖项, 如最佳得分手、最佳球员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有天赋的学生能发挥特长, 脱颖而出,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每一场“比赛”中的表现, 尤其要重视在平时积分表中某个项目特别优异的学生。在“表1”、“表2”中我就列出了各项特长展示栏目, 这样学生就可以凭借这个舞台发掘自己的潜力, 施展自己的才能。在期末时, 可根据学生单项的成绩, 颁布最具智慧学员、最佳辩手、小小海明威等各种奖项, 并评出班级的最佳学员, 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全面发展。

把文化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篇13

作者/吴平敦

一个精彩、有效的课堂引入是一堂高效好课堂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老师们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效的课堂引入,能使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再也熟悉不过了的古言。

可是真正重视并努力做好课堂引入环节的教师应该不是大多数。特别是在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在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里,如何做好有效的引入,更是值得我们大家进行深度思考并切实落实的问题。

l创设生动的情景引入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精彩的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办法。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就是一支兴奋剂,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特别是对那些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来说更有效,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汽化》一节时,老师在课前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老师就像一位魔术师。课一开始,老师拿出了一个装着热水的大针筒,问:我不用火烧,能把里面的水“烧”吗?随着老师慢慢地抽气,学生们看到水再次沸腾时,一下子就议论开了,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促使如此神奇的现象出现。这时老师并没有及时对学生解答,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自己来猜测其中的原因,并引导各小组看书讨论。整节课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们在课堂上从猜测开始到整节课的结束都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绝大多数学生都争着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子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好,学习效率非常高。

2用具体的.实验引入

在课堂上用具体的实验来引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为有效的办法。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有关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能够在大脑中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的内容,同时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知识就是解决我们身边存在的很多问题或现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磁场》一节内容时,课一开始,老师出示一颗指南针问:“这颗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水平空桌面上静止后,会指向哪儿呢?”“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会指这一方向呢‘7”老师紧接着在静止的小磁针附近放一根通电直导线,同学们观察到:小磁针指向发生了变化。老师又再次改变电流的方向,学生们观察到: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变化。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自己小组讨论,想办法用其它物体来改变小磁针的方向,通过讨论、类比,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又如在教学《压强》一节时,我就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出示:一副同样重的俩小孩,一个直接站在雪地上,一个踩在轻质滑雪板上站在同样的雪地的情景,并引导问:他们对地施加同样的压力,效果相同吗?为什么呢?然后再请学生们用手指同时抵住笔两端,请说说抵笔尖一端和笔帽一端的感受。在这些课上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整节课始终是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的,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学习效率自然很高。

3 由物理故事引入

通过讲述与本节课的物理知识有关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典故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通过他们仔细的听这个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浮躁的心理静下来转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惯性这课时内容时,我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讲了一则与惯性有关的故事:“馒头撞死人”、“猪吻拖拉机,吻死一片猪”。学生听到这样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时,都听得非常认真,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感到这则故事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由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

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的现象或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增强对物理学习主动性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已经在他们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上当老师提出来后,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学习积极性出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比如,在学习《浮力》这一内容时,往往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都会感到头疼,学生不愿意学习。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入: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提问: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这些能够贴近学生思维实际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接着进行实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浮力的计算公式。并设计计算比较漂浮的大木块和下沉的小石块的浮力。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轻松,很快就掌握了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总之,课堂教学引入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摒弃“课堂引入,可有可无”的思想,建立“创设情境,共建双赢”的观念。所谓“创设情境,共建双赢”,就是指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尤其是课堂引入,要联系本学科的知识,营造或活泼、或幽默、或沉思……的学习氛围,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浸染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开始一堂课的学习,这样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惬意,教与学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将谜语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篇14

晴隆民族中学 陈清龙

谜语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宝库,将巧谜佳构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就如在菜肴里加上少许味精,又如在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其文化素养,陶冶其品德情操,可谓一举多得。

我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尝试着将谜语引进课文,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或设疑激趣,或以情动人,方法不一而足,全在教师一个“活”字。而以谜语导入新课,尤为富于情趣。笔者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时候,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三条谜语:①朱阁枕黄粱 ②金陵地方志 ③碑文(要求各打一古典文学名著)。

学生见一上课就猜谜语,顿时兴趣倍增,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在老师的诱导点拨下,聪敏的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前一条是《红楼梦》,后二条都是《石头记》(金陵古称“石头城”,而“碑文”当然是记在石头上的文章了)。三条谜语殊途同归,教师不但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还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了《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不同名称的来历,进而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红楼梦》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艺术天地。

二、举办谜会,寓教于乐。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在这一回里,作品中一大批主要人物都先后登场亮相。作者曹雪芹倾其艺术匠心,将这些人物的出场写得腾挪跌宕,变化多姿,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既然如此,何不组织一场“《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灯谜猜射会”,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谜语中来个“群芳会”,使这篇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名篇佳作与构思精巧、引人入胜的佳谜珠联璧合、添趣增辉呢?为此,笔者在完成本文的教学任务后,专门留出十多分钟时间来组织这项活动。

当学生听说又可以猜谜的时候,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先将下列谜语挂在黑板上:①和氏璧 ②不是真品 ③妃 ④巧娘 ⑤落英拂面 ⑥新年联欢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 ⑧共君今夜不须睡(以上打《红楼梦》人名一)⑨为有暗香来(打《红楼梦》人名二)⑩黛玉幼时即聪颖(打一我国现代女医学家)

然后,我对学生说:“《红楼梦》是女性的颂歌,女性的悲剧,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金陵十二钗’和其他几个主要女性大都在本课中出场亮相了。今天,我们举办‘《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灯谜猜射会’,让她们再一次在诗谜的天地里相爱相聚吧。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踊跃竞猜。”

学生显然被这些谜语吸引住了,每个同学都在认真思考,苦思冥索,继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除了少数几个没猜中外,其余均被学生猜中。这些谜语的谜底是:①宝玉 ②贾宝玉(“贾”、“假”谐音)③王夫人(别解为“帝王的夫人”)④王熙凤(将“巧娘”别解为“巧姐的娘”,“巧姐的娘”就是王熙凤了)⑤花袭人 ⑥迎春 ⑦探春(“借问”扣“探”,“酒家何处

有”及下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扣“春”)⑧贾惜春(谜面为唐代诗人贾岛的诗,诗歌表达了诗人贾岛的惜春之情)⑨(迎春、花袭人)⑩林巧稚(“林”扣黛玉,“巧”扣聪颖、“稚”扣幼时)。

谜语猜完后,我对这些谜语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听了,一个个都为这些构思精巧,浑然天成的佳谜啧啧称奇。同时,许多学生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猜谜语不但如此生动有趣,可以娱情益智,并且还需要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能力,语文学习的天地真广阔。

三、趁热打铁,以谜“煽情”。

在谜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趁着学生兴味正浓,笔者最后来个以谜“煽情”:大家还想猜《红楼梦》谜语吗?与《红楼梦》有关的谜语还多着呢。不但如此,《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谜书。比如,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正册及其中的十四首图咏,但“看了不甚明白”。这些图与判词就用谜语的形式展示了大观园里女儿们的悲惨命运;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贾母、贾政、元春等十人制作了十条灯谜,不但体现了各人不同的个性,还预兆着这些人物将来的命运。

上一篇:国家主题班会下一篇:交换机的端口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