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自我分析报告

2024-06-25

个人成长自我分析报告(精选10篇)

个人成长自我分析报告 篇1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文怎么写?通过自我成长简介和成长记忆碎片来描述成长中的人和事对我的影响,以及一些自我分析,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篇一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二十多年头了,我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个人成长分析

(1)成长历程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末,我成长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我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拥有很多儿时的玩伴,所以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上小学之后,父母工作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经历了高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迈进大学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

个人成长自我分析报告 篇2

讲一个故事吧!《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高高的树上长着许多的红苹果, 鼠小弟看见了真想吃啊!来了一只小鸟, 拍拍翅膀飞到树上叼走了一个苹果。要是我也有翅膀该多好呀。鼠小弟挥舞着两只手, 扑腾, 扑腾, 没能像小鸟一样飞上枝头……来了一只猴子, 爬上树摘走了一个苹果。来了一头大象, 用长长的鼻子卷走了一个苹果。来了一只长颈鹿, 伸长了脖子摘走了一个苹果。来了一头犀牛, 用力撞了一下苹果树, 拿走了苹果。来了一只袋鼠, 跳上去摘了一个苹果。来了一头海狮, 看到伤心的鼠小弟, 说:“鼠小弟, 别着急, 我有好办法。”鼠小弟问:“你会飞吗?”“不会。”“你会爬树吗?”“不会。”“你有长长的鼻子吗?”“没有”“你的力气大吗?”“不大。”“你会跳吗?“不会。”“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海狮说, “虽然这些我都没有, 但是我有一个本领可以让你摘到苹果。”说完, 海狮像顶球一样把鼠小弟顶向空中, 一, 二, 三!鼠小弟被顶到了高高的树杈上, 哈, 鼠小弟摘到苹果了!鼠小弟先摘了一个给海狮, 另一个留给自己, 两个人美滋滋的笑了……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通俗的道理, 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 要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作为幼儿园教师, 在规划自己成长时进行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完全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个人的“SWOT分析法”来分析自己。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提出, S代表优势 (Strengths) 、W代表劣势 (Weaknesses) 、O代表机会 (Opportunities) 、T代表威胁 (Threats) 。

一、立体分析自我, 发掘适用于幼儿园教师的SWOT条件。

二、回忆过往工作, 总结经验教训。

对所有在职教师而言, 都是从教学新手开始的, 只不过有的教师最终成为了专家型教师, 有的则在职业倦怠中错过发展。我们有时会在各种压力下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 勉强维持教学工作, 在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疲惫的状态, 引起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下降。表现在:

一是源于幼教工作的特殊性, 幼儿园工作琐碎负荷大, 安全第一为前提对安全事故的担忧, 职业期望过高、自我发展无目标。

二是幼儿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较为单一多年重复而单调的生活。回家要照顾孩子, 教育孩子, 还有相同的家务事。工作与家庭两者关系稍微没有协调好, 情绪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控。

另外, 幼儿教师到了这个年龄便开始有一种危机感, 觉得自己不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那样有活力, 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便产生了。

三、确立未来目标, 制定自我成长规划。

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在未来的成长规划中“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必备的素质,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其他心理品质, 都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根据以上的SWOT分析法可以得出:

首先, 在专业知识方面, 要加倍学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某一教学领域将自己从教学新手打造成为专家型教师、明星教师、XX能手。

第二, 教育技能方面, 教师必备课时计划、组织教学、课后评价等。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 具备了丰富的知识, 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保教技能, 要能组织好每一次的活动, 包括上课、游戏等, 学会总结活动中的得失, 写好课后反思。

第三, 教师必备的人格特征方面, 要富有爱心和热情、富有激情和想象。教师对孩子的爱心、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学活动的激情都会影响孩子, 并通过孩子的积极反应影响自己。

第四, 合理规划对孩子的期望, 增加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作为教师对自己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要有一个准确的预期, 力求让每个孩子获得肯定与鼓励, 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教书育人就会获得成功感, 教学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就会得到提高。

个人成长自我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 新幼儿教师 教育理想 自我学习 挫折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教师专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是教师的初任阶段,幼儿教师在初任阶段的适应状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 幼儿园新教师面临的三种困惑

结合对新幼儿教师的了解和调查,我们发现她们在幼教工作的自我成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困惑和挣扎:

现象一:对幼教这份工作,想放弃了。陈老师在体验了初为人师的喜悦和自豪之余,便开始觉得每天是在孩子的吵闹声中度过的,头痛,烦琐的事情特别多,感觉像个陀螺,永远不停地转,且转的没有方向。她觉得自己可能,会在吵闹重复、烦琐重复的某一天放弃这份工作。

现象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王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曾筹躇满志、雄心勃勃的,自信地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的幼教理论知识,也有一些实习的实践经验了,工作会很快上手,她也要求自己要尽快做出一些成绩。但几次公开课下来,与她预想的结果和效果相差甚远。她开始对自己感到灰心、失意,以前工作的激情和自信也不复存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幼儿园新教师自我成长中应具备的三种个人素质

(一)增加个人教育理想上的动力

现象一中陈老师的经历使我们看到,幼儿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完成这份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成熟的幼儿教师那么诗意、快乐地栖居在教育的一番领域里。这是因为成熟的幼儿教师有着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从中得到了无穷的动力,坚定了自己从事幼教事业的决心和方向。

1. 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幼儿教育信念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科学的幼儿教育信念不仅影响教学、教育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自我的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拥有坚定的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系统是往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2. 坚定的幼教事业心。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有一颗坚定的事业心。坚定的幼教事业心具体表现为对幼教事业的爱、对幼儿的爱和对工作积极主动的态度。

简而言之,树立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和拥有执着的事业心是新幼儿教师个人教育理想上的强大动力。

(二)增强个人自我学习的能力

1. 积累经验和积极反思能力。美国学者波斯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刘焱,2002)。经验积累的关键在于做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心人,并随时记录孩子提的问题、活动开展的情况,经过整理后成资料集。

因为只有在不断地积累、反思、实践、调整,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新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快速地成长起来。

2. 参与幼儿教育科研的意识。新幼儿教师在注重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反思来快速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同时,还要有参与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幼儿教育科研能力,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3.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是当今尤幼儿教师的紧迫任务,新幼儿教师刚踏出校门,学习能力和效率都较强,应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劲头,且时刻紧记着自己的角色——既是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时刻掌握着最前沿的幼教信息,用最科学与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学习。

(三)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然而新幼儿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容易产生挫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 新幼儿教师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1)人际关系紧张。 幼儿教师大多为女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是从众心理强、情绪容易波动、心胸不宽广、爱斤斤计较等等,而新幼儿教师刚踏进社会,对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关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接受和处理。(2)面对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压力大。 感觉幼儿园工作做也做不完,压力大是新幼儿教师的普遍心声。

以上两方面为新幼儿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2. 新幼儿教师产生挫折的主观原因。(1)自我发展的压力。 幼儿教师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新幼儿教师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期望一般都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对自身成长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2)抱负水平。 新幼儿教师学历越高对自身的期望越高、要求越高,好高骛远的心态是产生心理挫折主观因素中的主要原因。以上这两方面是心理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3. 应对挫折的策略。(1)面对困难挫折不要过分紧张、担心、沮丧,适当的情绪不安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度。(2)了解自我,积极面对。(3)适当的自我缓解压力,对于一些已经造成的错误,不要过于自责造成心理压力。(4)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新幼儿教师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依赖性,告诉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培养越挫越勇的健康积极心态。

总上所述,文章通过对新幼儿教师需具备的最基本的个人素质的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新幼儿教师尽快地明确自身对这份职业的定位与理想、自身现有的优势与不足,从中能有所启示,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新幼儿教师尽快成为一个具有自己教育思想、自己教育风格、自己教育魅力的出色的幼教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主编.《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第1版: 100-108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篇4

——大学生心理将康教育期末论文

学院:

班别: 姓名: 学号:

心理学里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在成年时的种种性格上的缺陷,其实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埋下了它的种子。在童年时代,由于我们的心灵处于未发育完全的状态,因此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们亲近的长辈的态度,还有我们成长的环境,都很容易对我们产生影响。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代具有最强的可塑性。如果一个人从小成长在一个健康、快乐、充满关爱的环境中,那么他就更可能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快乐的人。但如果他自小就受到忽视、缺乏关照、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那么在长大以后,他就可能会脾气暴躁、性格古怪,难以与别人相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只放出的风筝,风筝顺风升起,越来越高,但无论它飞到哪里,都会受到它身上那根线的牵制和操纵。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就是那根线,会制约他一生发展的轨迹。

当我打开自我的记忆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从童年开始便不知不觉地受到家人的影响,说到性格,我应该像父母,他们都是富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我应感谢他们,否则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父母从我出生开始,便一直陪伴我,看着我成长,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我的成长。我爱我的父母,听从他们的言传身教,结果我成了一个有责任感,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的人,这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时间在指尖流过,我开始渐渐长大,踏进校园,结交朋友,开始学习的生涯,学会应付压力,我开始走自己的路了。有些敏感、内向的个性注定我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可知心的朋友,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的性格。在和他们从陌生人变成朋友的过程中,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亲情外的温暖,让我渐渐变得开朗,也让我懂得我对生活的态度不仅仅应该是认真,更应该是快乐的。我求学的高峰和低谷应该就可以认为是我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了,中考时被保送当地最优秀的高中时后可以说是我的高峰了。当我进入梦想中的高中,带着保送生的荣耀,我意气风发,许下了对自己的誓言,我会用百分百的努力,换来三年后梦想中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在这现在想来异常艰苦的三年里,我也确实这样做了,每当松懈,徘徊,都是这份对自己的承诺,让我坚持了下来。

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活中,失败难以避免,高考的失利,我陷入了失落,但生活还在继续,即使我怎么抱怨,一切不可挽回,当接到入学通知书时,我突然明白自己已经18岁了,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再也不是小孩子。我不应该陷于失落中不可自拔,而是应该重树自己的目标,虽然以前有很多梦想,但大多是不切实际,过于浪漫或对于我个人不可企及的,而此刻我想我应该有一个不再孩子气的目标了,即使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也要让这一生无怨无悔,让我回首往事能问心无愧。

说到品质,我认为我能冷静、认真面对事情,并能永不放弃就是我最好的品质,但是因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因此我觉得自己仍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不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善于挑战自我。但进入大学以来,我已努力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我参加了许多以前从不敢参加的活动、比赛,也许我不一定能得奖,但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我成长着,改变着…… 人生观是一个人因其生活经历而形成的,正因如此,我的人生观不会与别人相同,而我认为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是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无悔便行。从上小学开始,之所以会取得成就,就是因为父母的期待,但当自己获得成功,却发现是如此满足,然后我就不断地去取得成就,而现在我可能是为了尝试去做某件事。

压力是无处不在,从小学到大学,它贯穿我的人生,小时候不知怎样应对,幸好有父母从旁帮助,上学后特别是高中,面对高考,我渐渐学会了从容应对。而现在我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压力,更多的是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自我实现的压力,我知道它也许会伴随我一辈子,所以我需要学会接纳它,并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只有这样,我今后才能有自己的灿烂的生活。

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内向,而且从小也不擅长与别人沟通,所以我对自己的交际能力没有太大信心,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人正是在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而我正是要克服,才能前进。现在,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尽管有时面对困难时,略显稚嫩与无措,当我知道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当面对困难时,我不能只求别人帮我,我要靠自己,我想这也许便是我的成长。

大学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中转站。在这里,我们将第一次开始尽情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独立地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次自由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是什么借用北大一位学长的话,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不错,我们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败,在这里,或许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混沌,可以虚度。大学不仅是学科,技能教育的继续,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一场严肃的人生规划的开始,我们需要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空间里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

人生如棋,只有作好规划,清醒地去过活,我们才能收获一些真谛。诗人丁尼生诅“奋斗,寻觅,发现,而不屈服”算是对人生的注解吧。人生路上不会没有挫折,我想我应该在痛苦的时候学会坚持,因为“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 望的人。” 首先,我分析了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我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基础知识扎实做事严谨,有耐心,但我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与人合作;英语能力和领导组织才能有待提高;创造性思维不占优势。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会立足自己的优势,着重锻炼自己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自然是第一要务。在这大学的四年里,我会生活的中心仍然放在学习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英语,学习专业技能,这样才无愧于我学生的身份。

上大学以前,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单调的读书中度过的,生活阅历,动于能力及社会经验等方面还很欠缺。在大学,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有力平台。我已经参加一些社团和学生组织。如果有条件,我还会走出校园,去外面打打工,尝试着自我独立,并增加一些杜会经验,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

人际交流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人走向成功。而我们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以书面为主,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大学期间,各类的讲座,辅导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学习机会。在各种各样的讲座和辅导中,我可以观察别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他们是怎样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想法的,以及怎样艺术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多与人交流,沟通,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提倡个性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实践中,我都要学习换个方式看事物,深入思考,找到不同于别人的角度,井积极加以实践,坚持不断创新。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怎样成为一个未来的领导者。正如竺可桢先生所说:“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的确,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是技术人才,更是能够协调团体,领导团体,使团体效率得到最大化的领导者。我们要抓住每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与他人沟通,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做团队的领导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 通过这几项锻炼,我希望在毕业时,可以成为有自信,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使 自己更富有人格魅力。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篇5

——青年心理学导论期末论文

学院:

班别:姓名:

学号:

当我打开自我的记忆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从童年开 1

始便不知不觉地受到家人的影响。但我觉得,我应当有自己真实独立的生活体验。时间在指尖流过,我开始渐渐成熟,踏进校园,结交朋友,开始学习的生涯,学会应付压力,我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眼因留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意义在于,只有真切体味泪洗过的良心,所蕴含的痛苦彻悟后纯净的善和美。人生的风景只有自己才能感悟的最深,生命的真是也正在于此。

踏入人生第19个年头了,这是第二次回顾生命的历程。通过这学期两科关于青年心理学导论和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对自我的发掘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熟悉的及陌生的环境,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我认为此次自我分析非常的有必要。

有些外向、开朗的个性让我结交了不少的朋友,还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在和他们从陌生人变成朋友的过程中,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亲情外的温暖,让我学会许多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除此之外,作为90后的独生子女,我也有点任性娇气。还好遇到了能够容忍我的小毛病的朋友,能够无私的包容我,也能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指正我,让我不能错下去。

说到品质,我认为我能认真面对事情,并能不轻易放弃就是我最好的品质,但是因为我是一个有点粗心的人,总在小细节或者小问题上出问题。在初中时数学总得不到高分,曾是老师不管的中等生。但我并没有就此堕落。随着常常做题提高正确率,加上也在做题中反复演算检查小错误。因为有些胖,平时对人上有点小自卑。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也努力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我参加了许多以前不太参加的活动、比赛,也许不一定会能会取得多大成功,但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我成长着,改变着……

人生观是一个人因其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如同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人两个人人生观完全一样。人生是充满坎坷的,小的磕绊到大的挫折都有。我不能改变我周围的世界,但我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认真对待。从小开始,总会有各种成就。一次进步得来的喜报,老师认可的奖状……虽然只是很小的成就。小时候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努力,现在则是为了自己进取。

压力是无处不在。从小到大,贯穿每个人人生。也许小时候不知怎样应对,年少的孩子也许不会在意。等到上学后特别是初、高中,面对中、高考,我渐渐学会了面对。而现在我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压力,还有就是生活的压力,自我实现的压力,我知道它也许会伴随我一辈子,所以我需要学会接纳它,并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遇到压力躲避不是解决方案,只有迎难而上,才可化压力为动力!

大学是我们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中转站。在这里,我们将第一次开始尽情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独立地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次自由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是什么?有位北大学生说,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不错,我们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败,在这里,或许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混沌,可以虚度。大学不仅是学科,技能教育的继续,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一场严肃的人生规划的开始,我们需要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空间里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

人生如棋,只有作好规划,清醒地去过活,我们才能收获一些真谛。奋斗,寻觅,发现,而不屈服,这样才算是对人生的注解吧。人生路上不会没有挫折,我想我应该在痛苦的时候学会坚持,因为“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在此份个人成长报告中,首先,我分析了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而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会立足自己的优势,着重锻炼自己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自然是第一要务。在这大学的四年里,我会生活的中心仍然放在学习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英语,学习专业技能,这样才无愧于我学生的身份。

上大学以前,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单调的读书中度过的,生活阅历,动于能力及社会经验等方面还很欠缺。在大学,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有力平台。我已经参加一些社团和学生组织。如果有条件,我还会走出校园,去外面打打工,尝试着自我独立,并增加一些杜会经验,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提倡个性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实践中,我都要学习换个方式看事物,深入思考,找到不同于别人的角度,井积极加以实践,坚持不断创新。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篇6

我今年21岁,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矣!时间正如小河里的水,看似不动,其实在淌。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七千多载日子已从身边经过。回想起以前有多少欢声笑语,又有多少悲愁垂涕。

小学是我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小学阶段,在父母的教导和关心下,我无忧无虑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着。他们教育着我,勤奋:积极进取,宽容:正直豁达,责任:认真负责。那时的我天真的如同天上的小鸟。同时他们对我严格管教,只希望我有一天能有所为,所以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他们从不松懈对我的监督和鼓励,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而我从小就懂得了父母的苦心,多年来的努力也只为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的我学习很好人比较活跃,老师非常关心我,我也常常积极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活动。还记得数学老师举行的一次答题有奖活动,我积极踊跃的回答,得到了不少的奖品。在那时我明白了想要得到就要自己去争取。小学也有过一些不好的经历,那时班里还有一名同学成绩很好,而且他们家有钱有权,常常当着全班的面给老师送礼,他在班里就备受老师关心。在那之后班里也有一些同学效仿,这些同学也同样很受老师关心,我也就慢慢淡出了老师眼中。这件事也是我在上高一时偶然想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光有能力是生存不下去的,还要有关系才能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存活下去,走的更高更远。 上了初中,我依然是我,成绩虽然不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但是我有很多的才能,朗诵、演讲、小品样样都有我。因此我在老师眼里还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初中三年我明白了:人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特长。

高中生活紧张而充实。高中阶段可以说是我最辉煌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我最黑暗的阶段。高中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理想的大学,一切的一切都是学习。所以在高中阶段,我没有参加任何个人活动,集体活动不算。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所以那时候的成绩名列前茅,为此我还挣得了一笔奖学金。可是艰苦的高中生活压迫着我的神经,尤其是高三时,压力已经快让我走不下去了。这时我非常感谢我的同桌,是她的开朗影响着我,让我坚持下来。我是一个独生子,从小除了父母长辈对我的关爱以外,没有体味过兄弟姐妹之间的关心与帮助。所以在那时候,是她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兴趣爱好对我的影响

我喜欢听歌,因为它能陶冶我的性情,能让我静静的思考人生;我喜欢打羽毛球,因为它能让我尽情挥洒汗水;我喜欢旅游,所以我要比别人了解的多一些,知道的特色、地点、人文多一些,见过全国各地的人,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

性格及对我的影响

我性格古怪,有时乐观向上,能快速调整心情,让自己时刻开心。但有时却多愁善感,感叹世间沧桑。但大多时候我都乐观坚强,无论遇到多大的难事,我都能勇敢的面对,相信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掉的。

4.能力与品质

关于为人处事方面的品质,人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须知,自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要学会与人沟通,待人友善,重视与他人接触,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自认为动手能力强,能很快的做完一件事;学习能力强,对于陌生事物能很快的学会;适应能力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能很快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融入其中。

5.自身的优势、不足与改进

优势:喜欢挑战自我,勇于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的组织,交流和创新能力,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细心,对事认真负责。

不足:遇事不够冷静,有时行事鲁莽,爱冲动。说话做事不加以细致考虑。

改进:以后遇事之前要冷静思考,学会分析,制定一定的计划。

6.自我奋斗目标

教师成长始于唤醒“自我意识” 篇7

教师中“自我意识”缺位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人对自己的教学一脸茫然,毫无主见,忧谗畏讥; ; ; ; 一些教师无论听了哪位教学专家的讲座都觉得“有道理”,一番“学习”之后发现其实并不管用,于是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自己前方的路;在学校事务中他们往往人云亦云,一看别人认可了什么,哪怕自己不愿意,也急忙附和着做“好人”……你别指望从他那儿听到一个有创意的见解,你别指望他干净利落地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什么时候他都不能让人放心地独当一面。他们畏首畏尾把全世界都当成了自己的尺度却唯独不敢正视自己的感受,屈己从人成了一种心理定势,甚至有时连自己也弄不清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主张什么。他们待人处事柔媚无骨,愈怕出错便愈加容易出错,愈怕“无能”便愈加凸显其“无能”。天长日久,在经历无数次外界和自我的双重暗示与明判后,他们成了“没有能力”或“能力不强”的边缘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们的教育批评常常指向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自律能力,习惯于从众和循规蹈矩,习惯于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事实上,学生是教师的 ““影子”,学生的人格成长是以教师的人格完善为前提的,己之浑浑噩噩焉能使人之奋发有为?己之唯唯诺诺焉能使人之不卑不亢?乌申斯基说,老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育者的独立、 理性、自为、自由永远是最可宝贵的教育资源,它赋予教育者以明敏丰富的心灵、无惧无畏的勇气、坚强持久的毅力和必有所成的信念。

拥有“自我”是教师入职以后必然要经历的一场“战斗”。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风格、教育自信、教育信仰等涉及“自我”的东西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教师的“自我”是其从教以后自身禀赋和学校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最终奠定了教师最基本的精神形态。初为人师是教师人生历程中特别紧张的阶段,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阶段———对学校和自身都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按照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划分,此时的老师处于 “““本我”阶段(先天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并且“本我”还很脆弱,他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优秀教师、资深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 一颦一笑,他特别在意自己在领导和周围教师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据此来判断自己的能力、水平、价值 ……这是一个膜拜偶像的阶段———他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推出”一个或一些教师作为师表的最高尺度悉心涵泳、耐心揣摩、精心扮演,并且每每会心和陶醉于自己的“教育家”潜质。此时的教师处于对教育、对世事的懵懂阶段,也对教育魂牵之、梦绕之,却认识不到自己的“有限”,他凭自己的一股原始冲力而不是教育使命感、责任感来划定自己的“教育领地”。

正是从这时候起,分化开始产生了———那些模仿能力强的、天赋好的年轻教师被外界认为是“优秀教师”,“自我”意识得到了正强化, 从而赢在了教育生涯的起跑线上; 而那些尝尽东施之羞苦的教师逐渐走向殊途———他的“自我”之花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风霜后足以一蹶不振。当教师的“青春期”过去,铅华散尽的时候,一部分教师的“自我”矗立起来了,他们会认为原先那些曾让他们骄傲的、奉之为标杆的教育者形象原来也不过如此,所谓的“光环”只是自己眼光的作用,由此他们不再迷信权威、迷信书本;而另一部分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兴致勃勃、信心满满的追求之后,逐渐默认了自己的颓势地位,觉得曾经的不论海阔天空、不问天高地厚的想法是多么荒唐和令人尴尬的。很多“成功”的教师在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时,都津津乐道自己最初的一段经历,事实上教师成长的“晕轮效应”非常明显,一步好步步好,一步差一辈子难见起色。即使是曾经同事、现今影响云泥有别的两位教师,追溯一下他们的当初,给人的感觉也很有可能是彼此仿佛依稀,谁也无法预料未来。最可以解释这种“始差毫厘,终差千里”现象的,就是他们是否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有“自我”意识的教师未必做出贡献形成影响,但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 意识不强的教师一定无所作为。

聊可庆幸的是,教师的“自我” 意识在它该矗立起来的时候未矗立起来,并不意味着它永远不可矗立起来———一如婴儿学步,大部分人一岁多点就会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要晚上几个月,甚至有的有障碍的孩子要到几岁才会走路———但一辈子不会走路的孩子很少。有无“自我”意识之所以会影响(甚至决定)教师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这决定了他们以后是否敢于表现自我,是否能够勇于试错。从教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教师其实仍在“实习”,他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错”,在一系列叠加的“教育不当” 中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所作所为与教育规律、教育真谛之间的距离, 并由此获得心智上的成长。我们都知道年纪大、阅历广的教师犯错误少,其实这里面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意识高扬、主动而切实地履行了自己教育职责和使命的人,一种是“自我”意识萎缩、不敢试错而“明哲保身”的人。后者可以向前者转化吗?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转化?答案是,可以,完全可以, 在任何时候,于悄然不觉中。只要建立了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 “教师资格证”是“硬通货”,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进行教育教学决策; 只要克服了担心失败的心理障碍, 发现这种长期束缚自己的其实就是“一层窗纸”;再辅之以自己或所依赖的同事、领导帮助下的强化训练,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不强的教师是可以慢慢垒砌起一个独立而清晰的“自我”的。

教师“自我意识”矗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立自己教育话语权的过程。教师的话语权不仅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话语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指向在学校事务中通过话语对于领导、同事所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教师的尊严所系,也是教师“自我”存于外部的表象。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话语权,要学会倾听,为教师创设行使话语权的氛围,激发教师的表达欲望,但归根结底教师的话语权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这里的 “奋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热爱教育,一是善于学习。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心中充满了“爱”的故事、体会到了“爱”的意义,教师就会时时对教育“有话”; 善于读书、善于学习,具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形成了教育个性,教师就会处处对教育“可说”。教师对教育既“有话”又“可说”,话语权自然也就有了。当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学校里从容优雅地言说教育、表达自己教育主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的话语权实现了,“自我”也站立起来了。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校领导说他“很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做了很多培养方面的工作;也常常听到一些学校领导说“其实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并非培养、培训所致”。有意味的是,有时候同一个人也曾说过这两种意思完全相反的话。悖谬的根源在于,我们忽视了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关心。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鼓舞。”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教师的成长。试问,我们为此做了多少“激励、唤醒、鼓舞”的工作?我们希冀教师的心灵世界充实、高贵、美丽, 希冀他始终站立着“为人师表”,其实第一重要的、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关心他自我意识的苏醒。自我苏醒,事业始成。

自我探索 共同成长 篇8

2001年,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举办了“海淀区教师心理培训班”,我们有幸接受了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在思考怎样把团体辅导的有关知识和做法运用到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分析了当前教师和学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现状,认为应该首先从教师心理培训开始。

我们从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出发,以“教师成长小组”为名,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办了教师心理培训班。我们的目的是:让教师们通过参加“教师成长小组”的定期培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之间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关系的发展;为教师提供调节情绪、释放自我的条件,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将此次对教师的培训定名为“教师成长小组”,并在学校布告栏里说明了开办教师心理培训班的目的、方法、时间、地点和要求,请老师们自愿参加。

我们预先制定了“教师成长小组活动计划”,规划了此次教师团体培训的阶段、预期目的、活动内容、时间分布和道具准备。还将每次的活动内容写成教案,以飨读者。

本期的“教师成长小组”分为四次系列活动完成。 (见表1)

“教师成长小组”系列活动之一:信任之旅

[预期目标]

1了解团体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过程。

2成员之间彼此熟悉,初步建立成长团体。

3增加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接纳,减少防卫心理。

[活动过程]

1 指导教师讲解“教师成长小组”的目的、活动过程,解释要求。

2 热身活动:刮大风

指导教师发出口令,符合某种特征的人(如短发的、戴眼镜的等)迅速交换座位。

3 无家可归

指导教师发出口令后,按指定人数(3人、4人、5人等)迅速组合,没有组成小组的人即为“无家可归”。

4 信任之旅

(1)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2)过程:团体成员分成A、B两组。A组为“盲人”,B组为帮助“盲人”的人。A组“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B组成员任选A组一人相助。B组搀扶A组,在指导员的带领下按选定路线,绕到室外,穿越障碍,最后回到原处。活动其间不能讲话,助人者可以想其他办法帮助“盲人”。活动结束后两组成员坐下交流,谈受助和助人的感觉,并在团体中交流。然后互换角色,再来表演一遍,再互相交流。

(3)体验交流,分享感受。

5 指导教师总结 成长小组成员带着好奇和惊喜体验了第一次活动内容。在“信任之旅”的交流分享中,受助者“盲人”谈到了对“伴侣”的信任、依赖和感激。助人者谈到在不能讲话的情况下,就用手势、脚踩楼梯发声等方法暗示,帮助“盲人”最终顺利达到目的地。有的还提出帮助别人时除了细致呵护外,还要做到助人时帮他自助。教师们随后将话题又引申到对学生的教育、与人相处和社会助残问题上。在活动中大家普遍体验到了助人与受助的接纳感和信任感。

有一位小组成员在交流体会时写到:

在“信任之旅”活动中,我是“助人者”,我的任务是帮助对方(盲人)穿越途中的各种障碍,最后回到原地。按规定不能讲话,这给彼此还不太熟悉的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在遇到障碍时,我无法用语言来指导对方该怎么走,对方也无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都觉得很别扭。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这一组比别的组慢了很多,交流的困难暂时成为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该如何越过它呢?我们都很焦急,渐渐地我摸索出了一套“肢体”语言,例如在遇到树阻路时,我就用手摇树枝,用树叶落下的“簌簌”声进行暗示;在穿过较矮的门洞时,我把手轻轻放在对方头上,一方面避免他被撞着,另一方面暗示他要弯腰……在我的引导下,慢慢地,我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心情越来越好,最终顺利返回原地,没有落在其他组后面。我们由衷地为彼此的合作成功而骄傲!

作为一个“助人者”和“引路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其次是爱心与耐心, 因为只有抱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 才有合作成功的希望;只有接纳对方,处处关心、爱护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合作氛围,增强彼此的信任。这也是合作成功的基础。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生。他们都处在十几岁的年纪,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还不足,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需要他们去摸索。他们就像双眼被蒙上的“盲人”一样,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需要有人为他们引路,更需要有人去关心爱护他们。这个人就是我们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去接纳他们,帮助他们,引领他们走过人生最初的这段路。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搀扶”,而是让他们最终学会自己走路。

第一次的活动使教师们扫除了一天的疲惫,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在学校多功能厅里,不时地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大家轻松地结束了第一次的成长小组活动。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更坚定了我们做下去和做好的信念。

“教师成长小组”系列活动之二:我的柑橘和垒高塔

[预期目标]

1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2进一步增强成员间的信任感。

3初步进行自我探索,并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活动过程]

1解开千千结

(1)根据人数将成员分成小组,各小组推选一位组长。

(2)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圈,记住自己左手和右手分别牵着的人,听到口令后松开手自由走动,当听到“停”的口令时,找到原来牵手的人并将手重新拉紧(不许松开),然后想办法恢复原来的圆圈。

(3)成员交流,分享感受。

2同舟共济

(1)报纸象征大海里的一条船,本组每个成员都必须站在船上。将报纸面积逐渐减半,直至最小(观察员检查有效)。比一比,哪个小组报纸面积最小,对折的次数最多。

(2)成员交流体会,分享感受。

3我的柑橘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领取柑橘一个。首先请每个人观察自己的柑橘2分钟,然后混在一起,请每个人从中挑出自己的柑橘,再用手触摸自己的柑橘2分钟,再混合到一起,闭上眼睛,由组长依次传递,每人通过触摸将自己的柑橘挑出。

(2)小组成员依次介绍自己的柑橘特点,再谈自己的感受。

4垒高塔

(1)以小组为单位搭塔,并给塔取名。整个过程只能用动作不能用语言,时间25分钟。此活动将评出三个奖项:最高奖、最漂亮奖和最有创意奖。

(2)塔搭好后,由三个组分别介绍塔的名称和特点。

(3)成员交流体会,分享感受。

5指导教师总结

第二次活动结束了,小组成员还沉浸在其中。一位小组成员在“我的柑橘”活动结束后写了一篇题为《我的丑橘子》的体会,我们把它摘录下来:

我们小组成员的十几个橘子放在一起,瞬间就各得其所了。下一个任务是让我们用手仔细摸自己的橘子,然后闭上眼睛,依次传递,在传递过程中用双手识别出自己的橘子。

我的橘子皮上有几块褐黑色的图案,看起来很特别,很丑陋,我甚至想换一个,但是没能如愿。我有了一个丑橘子,我自以为闭上眼睛也能摸出来。结果呢?它从我的手经过6、7次,我就是不知道,就是不认识,我们小组的老师都忍不住发笑,奇怪地看着我——丑橘子从我的手边一次一次经过,我一次一次地不要它,折腾来折腾去,我听到笑声睁开眼睛,丑橘子在恭候着我。我为自己的“表演”尴尬,也为丑橘子鸣不平!

我们每个小组成员的橘子如同我们的学生。眼睛观察是一种结果,深入理解是另一种结果。

对我们的学生,我可以通过字迹判别出他是谁,说起他们的优点如数家珍,眉飞色舞;说起他们的缺点时忧心如焚。这都是因为我们热爱他们。

自己的学生在一年年地变化,怎样成为学生“永远”的老师,只有靠我们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充实和进取。

我的丑橘子告诉我:它看起来不美,但它味道甜美,有深刻的内涵。

垒高塔活动是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用最短的时间搭建成一个高大、牢固、美观又有特色的塔。活动中要体现出组内的分工协作、领导者的产生和领导才能的有效发挥。搭建活动结束后,大家在交流分享中普遍感受到领导者的重要,指出:成功的组在于他们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保证了活动的有序性,增加了成功的概率;教师们同时也感到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同样不可缺少。

有位小组成员在垒高塔活动后交流体会时写到:

自我成长经历分析报告 篇9

在我弱冠之年,我的人生也已经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里,且不说经历风雨,各种事情也遇到了不少。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我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人生经验,以及许多常人可能都无法体会的情感。下面,我将介绍我所认识到的经验。

母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不论是小学的课文,还是中学的写作,母爱是永远会存在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明白母爱的含义呢?当我们呱呱坠地时,就会有一种伟大无私的爱萦绕在我们身边。没错,那就是母亲的爱。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母爱像一杯咖啡,刚开始品时还不觉得有何特殊的味道,喝到第二口时有点儿苦,直到最后才尝出它的甜。这杯苦中带甜的咖啡就是母亲对我们的那种世上独一无二的爱,这种爱表现在母亲的一言一行中,无论是关怀的话语,还是严厉的责备。这都是母爱的体现。记得小学时,每一次默默地在校门口等待我的人;中学时在天气变冷催我添衣的人;备战高考时,叫我不要熬夜复习的人。风春天的风吹绿了柳梢头,夏天的风吹散了炎热,秋天的风吹黄了稻谷,冬天的风吹白了大地,母爱的风吹醒了我的灵魂。考试是每个学生劳动成果的展示,成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情。在期末考试后,成绩单到家的那一天,我失望急了,我的数学成绩才37分,看完成绩单后,我就闷闷不乐,不知过了多久,门忽然开了,妈妈进来坐在我的身边,不住打量我,突然,妈妈气愤地对我大声吼道:“你赖在床

上干什么?你没考好是你自己不用功,这能怪谁”等妈妈把话说完,我伤心地哭了。哭累了,把眼泪擦干,我望着慈祥的妈妈。妈妈见我心已冷静下来,她也恢复了本来面目,深情地对我说:“考试的分数固然重要,但你的主观努力更重要,只要你尽力了,你的人生中就没‘后悔’两字”她就是我的妈妈。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株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撑一树浓阴默默付出;母爱也是一根穿针线,只要有一个小小的针孔,它便会如春水般汩汩流淌,滋润着你寂寞的疲惫的甚至伤痕累累的心田。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的妈妈,妈妈不论严寒酷暑都辛勤地工作,不就是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我想对妈妈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坚持,成功源自坚持。我曾经记得牛顿说过“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这充分说明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成功。在我高中毕业后的暑假里,我尝试着做暑假工。我来到一家酒店,在厨房里打下手。一开始,好奇心驱使着我,使我做事非常的认真、勤快。但是随着时间慢慢的久了,我就开始厌烦了,我做事就消极了,到最后我就没有坚持下来。有人说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容易是因为不管是谁无论他的条件怎么样,只要他愿意去做都可以做到,说困难是因为真正能够长期坚持去做,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同学,在刚踏进校门的时候,有谁没有立下过“努力学习,长大了成为

社会栋梁之才”的雄心壮志,又有谁刚上学时没有过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还有很多同学也曾经刻苦的练字、画画等等。然而有的同学成功了,他们的远大理想变成了现实,有的同学却半途而废。为什么每个人的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对社会的贡献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原因就在“坚持”二字上。谁坚持了,谁就成为成功者,谁半途而废,谁就将以失败而告终。

爱情,正如歌词唱的那样“失去才会懂得珍惜”爱情也是如此。如果你懂得珍惜,你会发现你获得的越来越多,如果你以为去最求,一味的向前,为了自己的最求,不顾一切,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不去注重珍惜,你会发现你失去的越来越快。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与一个女生邂逅了,相处的也很融洽,慢慢的摩擦出爱情的火花。时间就像一壶水,把爱情这壶茶冲淡了······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也不要相信完美的爱情,其实,你只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一种淳朴的可爱就足够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就可以了。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失去的感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苦铭心的,珍惜或放弃,那是我们生命中必经的过程,也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经历。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遇到不少人,各种性格、各种不同的人,又有几个人是你的知音呢?又有几个是深爱自己的人?又有几个是你真爱的呢?与其众里寻求千百回,不如珍惜眼前人。

兄弟情,谈起兄弟,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好朋友,的确兄弟是好朋友,最好的朋友,而且超越了朋友,兄弟之间微妙的情感已超过了朋

友之间淡如水的君子式交往,多了几分无形中紧紧相连的感觉。兄弟情义没有爱情的缠绵与浪漫,却比爱情更坚强,更能经得起物质的考验,更值得敬佩;兄弟情义没有亲情那种血浓于水的联系,但同亲情一样的温馨、甜蜜。兄弟情义是超越于友情之上连接好朋友的无线宽带,无论身在何地,仍天涯比邻。在我迈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就认识了几个很好的朋友。俗话说的好,“路遥知马,日久见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朋友慢慢的就变成好兄弟,非常好的兄弟。记得一次我病得很严重,在学校的医务室吊瓶,天已经很晚了,他们几个还陪着我一起聊天,这让我很感动。对于兄弟,我不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作连理枝那种夫妻式的相守,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侠客式的豪壮,我只求,大家,在天同为雄鹰则攻击长空,在地同为苍松则共同参天,在海同为游鱼则同翔浅底,用一份真诚,用一份信念书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荣辱与共的兄弟间的真故事书。有的时候也许因为各自的事情,兄弟间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彼此心中都相互装着对方,有什么好事、坏事、麻烦事,都会想起兄弟;也许兄弟间相处的日子平平淡淡,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但是一件件同悲同喜的事都如刻在心上一般,无论什么时候说起都可滔滔不绝,一气讲成;也许兄弟之间也会有矛盾,但是它的命并不会很长,因为几百年前东坡先生就曾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兄弟之间的矛盾,一笑都能搞定,然后再消遣似的我敲你一下,你给我一拳,就一切恢复正常,雨过天晴了。

相信经历洗礼后,我变得更有自信我将会以最美丽的微笑来面

对我所面临的每一个挫折。自信是我最强有力的盾牌。加油,的未来不是梦相信自我,实现自我。

***

自我剖析成长报告 篇10

通过认真观看辛思洁老师主讲的《生涯规划之人格认知》视频课程和赵建华老师主讲的《生涯规划之职业定位》视频课程以及何晶老师主讲的《求职情商管理》,我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懂的问题,可谓受益匪浅。职业生涯应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根据视频课程里的讲解,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受到公司重用,受到社会尊重的贤才。但由于从业经历和教育以及家世的不同,每个人的头脑中职业规划似用似无,或许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在莫名的变化着。随着人不断地成长,人的思想也在改变,世界观慢慢的形成了,对世界的看法也有了自己的主张。只有在世界观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对自己想做什么行业或者做什么职业有一个定论。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自我分析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我做过一次人格分析和职业分析,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创业型。我认为这很符合我的专业需要。因为首先我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目标;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自己的朱镕基,海伦凯勒。我觉得他们的做事风格和对生活的忍受能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并且对我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创造性很一般,有领导和组织能力。

我的思想道德观念比较强,能考虑集体和他人,做事认真。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跟随党的脚步,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集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2.自身的不足: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

三、自我奋斗目标

完成学校里所有的学习任务,并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的领导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最后实现自己的企业目标,成为一个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上一篇:咯咯鸡的新房教学反思下一篇:学习总经理寄语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