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2024-10-05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精选10篇)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1

辛集市田家庄村

申报辛集市文明村汇报材料

田家庄村位于市区南部,省道衡井线和安新线交叉处,2路公交车沿村穿过,交通便利、位置优势,全村总人口3214人,共850户,村两委干部9人,主持工作6人,党员128人,村民代表55人。全村耕地面积7000亩,其中零散果树56亩,经济作物560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7200元,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文明村创建“20字方针”,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1983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2006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2006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4—2005文明村”,2008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6—2007文明村”,连续多年获得石市及我市“文明村”和“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换新天

群众盼的是好生活,好生活需要好环境,张西常自1968 年担任村书记,当时村内街道狭窄,道路弯曲,进村像走迷宫,不仅影响了村民出行,也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为此,村委会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五纵二横、打通90条胡同,宅基大小相等”的规划方案,到1980年,村内格局基本形成。文明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委会将创建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一是广泛发动群众,使大家都明白创建文明村的好处,党员干部带头干,全村累计出义务工6000余个,群众捐款4万元,有效推动了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二是多方筹资97万元,对村内五条东西大街,两条南北大街全部进行了硬化,总长5064米,其中村委会前东西大街水泥浇筑,钡渣硬化胡同60条,全长7200米,硬化次要街道6条,全长4000米,发动群众捐砖50万块,新建街道两侧排水沟5600米,各街道路灯全部更换成白炽灯,共180盏,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三是为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发动村民在道旁、坑边、闲散地植树2万余棵,因地制宜建小花坛2000平方米,种植冬青、三叶草、月季、串红等花卉24000株。四是为搞好村容整洁,本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11个责任区,由11名村民小组长负责,街道分别由400个临街户管理,负责门前路段卫生、积雪清扫及排水沟清淤,并成立由6人组成的专业队,根据街道卫生情况,两委干部与专业队一道进行不定期清理,全村建立垃圾存放点10个,填埋厂两个,购买铲车二部,沼气抽液车一部,卫生清运车两部,定期对 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大力推广村民改厕建沼气,集体每个补贴200元,2007年被批准为国债项目村后,每个再补贴1000元,至今全村共建沼气池200个,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五是为使群众有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村集资18万元,在街心建成文体休闲广场一个,占地3亩,设置多套健身器材、文体活动室、休闲亭、演出舞台等,种植了各色花草;在村东北口建成石牛村标广场一个;在村东建成篮球广场一个,占地2亩;在村西占地2亩,计划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二、多措并举,开拓致富新渠道。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村委会引导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围绕市场需求搞特色种植、养殖。鼓励农民种植优质小麦,义务为村民联系良种,聘请专业人员来村讲授种植知识每年5次,并且在收获后积极联系优质麦收购门路,让群众的钱袋真正鼓起来,使村民尝到了甜头,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上变压器20多台,打机井99眼,解决村民浇地难的问题。2007年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开始了农田“林网”改造,埋设地下管道3.6万米,扩宽田间道1.5万米,植树万余株,方便了农田作业。为发展养殖业,在村东规划110亩地,建起了养殖小区,硬化了田间路,配备水、电等设施,为吸引养殖户90余家,目前蛋鸡存栏6万只,猪存栏7000头,形成全乡规模最大的养殖小区。村 委会把工业强村作为今后发展的路子,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在村北谋划了田家庄工业区,占地300亩,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企业12家,全村1800名劳动力,有一半多加入到打工行列,壮大了乡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建章立制,营造和谐新村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红白事操办规定”等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明确表示村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不搞特殊例外,特别是破除陈规陋习上,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会等组织,对搞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的行为,严厉打击,严格规定了红白事的操办标准,用烟用酒都有规定,杜绝大操大办,一切从简。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每年1、7月份进行两次党员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监督,村两委班子满意度都在98%以上。

村经济发展了,集体实力壮大了,对特殊群体,村里一直不忘体恤,全村74名低保户和21名五保户,除按国家规定给予照顾外,村里每年拿出2万元,定期给他们送米送面,逢年过节,村党支部挨家挨户进行慰问。对加入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村集体每人每年补贴2元,进一步调动了群众参合积极性,去年参合率为99.5%。在教育方面,从1998年至今,村里多方筹集资金57万元,为学校配备了大型锅炉,翻修教学楼并安装了暖气、电扇等设备,图书室藏书2.5万 册,购置电脑31台,并建起了两个多媒体电教室,对家境贫困学生,村里负担相关费用,几年来,入学率达一直为100%,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群众的文化生活上,村投资3万元购置了各种服装、道具和乐器,舞狮队、秧歌队、战鼓队、戏曲爱好小组等自发组织的团体和开展的文娱活动吸引了周围乡村群众的广泛参与,极大丰富了村民的农闲生活。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纠纷、聚众赌博、红白事铺张浪费等行为,和谐的村风包围着田家庄人,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城镇生活。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2

全县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动员会召开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马强为组长,政府镇长党占斌、党委副书记李贺、副镇长薛鲁军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田庄镇“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领导小组。现将低收入村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要求,我镇9个低收入村被确定为包扶对象。参与全镇包扶工作的领导干部共有9名,其中市级领导2名,县级领导4名,县直部门单位科级领导1名。截止目前,各领导包扶的9个村全部对接到位,深入村组调研20余次,积极与包扶村制定五年规划,全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正在完善今年的项目实施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1、西王河村:县政协高育民主席一行先后6次深入村组调研,根据本村地域优势,提出发展核桃产业面积达300亩,提供核桃苗木10000余株,组织了50余名群众到黄龙县专门进行了栽植技术学习培训,邀请宜君县核桃办12名技术人员,对约60亩1800余株核桃树正在进行高枝换头。

2、安沟村:市高交大队赵建斌队长一行先后3次深入该村,和群众促膝交谈,提出修建党员活动室一座,解决党员活动开展困难问题,目前选址工作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决定发展红薯300亩,目前育苗已完成,正在进行

整地。

3、社地村:镇长党占斌包扶,结合该村实际,新建果园100亩,增加村民收入,现已全部完成;改厕2户;邀请镇果树站对果农就疏花疏果进行培训1次,参训人数达60余人,对村三委会就《农村基层组织各自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政策进行培训2次;村庄环境整治2次。

4、田庄街村:县政协副主席杨永泰协调广电局、财险等部门投资2万元对田庄街村4个村民小组198户实施数字电视入户工程,目前西尧科村已经更换10户;给西尧科组、尧科组养猪户每户投资400元;同时邀请镇果树站深入果园实地培训指导。

5、梁峁村: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曦投资6万元维修党员活动室8间,绿化活动阵地院落、墙体粉刷,制度上墙。

6、强河村:党委书记马强协调维修排水渠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阶段;投资1万元发展核桃30亩,苹果20亩。

7、东石狮村:县政协副主席杨淑焕为该村218亩挂果果园补贴政策性苹果保险4360元,增强主导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新增果园面积100亩。

8、洞咀村:市规划局副局长马生虎一行多次深入村组,了解村情民意,协调硬化巷道、修建排水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等准备工作;同时送去价值1.5万元的水袋、果树防冻液及拉枝绳等物资,并派驻两名果业技术员长期驻村进行果业管理技术指导。

9、刘家沟村:县科技局局长张康林为6户贫困户每户送1袋面,现金200元;同时科技局党支部每个党员联系一户贫困户;发放科技资料200余册;发展红薯80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个多月来,我镇的低收入村包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口素质底下,贫困人们缺乏进取心,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依赖性、惰性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等等;二是项目建设资金配套不及时,导致包扶进度有点慢。

二、几点建议

1、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2、扶贫资金应及时到位。希望帮扶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尽快下拨帮扶资金,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开展以来,低收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帮扶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的实效,镇村将以此为契机,争取帮扶企业更大支持,全面推动镇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2012

联结村申报市级文明村材料 篇3

大兴乡联结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切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大兴乡联结村距兰溪市区18公里,离有江南“小丽江”之称的芝堰古村落只有3公里,全村有农户125户,人口43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143亩,其中林业用地305亩,整个村落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做生意为主,全村人均收入4530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2006年年底通过了市级生态村的验收。2007年被兰溪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兰溪市级文明村和文化特色村。2008年被命名为大庆市绿化示范村、大庆市小康示范村、大庆市生态村。同年又荣获兰溪市书记主任好搭档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命名为黑龙江省先进党组织、省级绿化示范村、大庆市综合治理示范村、大庆市文明村。今年,联结村着眼于“创先争优”,争创大庆市文化示范村、黑龙江省文明村,创立了村级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棋牌室、健身器材。几 年来,联结村干部劲足,村民气顺,村里实事、好事一件连一件,总投资150万元进行生态建设,完成了村中道路浇筑、污水管道埋设、池塘整治、村中绿化、电气化、堰坝等进行改造,完成村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图书馆、档案室等创建工作,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观。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提高全民素质。联结村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方针。村“两委”班子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满足群众服务需求。一是丰富服务内容。结合联结村具有适宜种植多种经济林果及发展养殖业的气候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积极开展葡萄、棉花种植技术培训以及生猪养殖技术的培训。近两年来,全村共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4场次,棉花种植技术培训3余次,养猪技术培训4场次,猪圈舍改造培训2场次,农民舞蹈培训4场次,廉政教育培训4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转变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提高了群众科技致富的本领。二是拓展服务领域。为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拓宽劳动力输出渠道,村委会联系乡妇联、劳动社会保障所提供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机会,增加群众收入。办起了一家来料加工企业,两个来料加工点。三是完善服务措施。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实施特殊服务,创办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宣传窗、黑板报及棋牌室、文化共享工程。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以大庆市、大庆市级文明村建设为契机,强化软硬件建设。联结村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及较高的人口素质,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年底通过了市级生态村的验收。2007年被大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大庆市级文明村和文化特色村。2008年被命名为大庆市绿化示范村、大庆市小康示范村、大庆市生态村。同年又荣获大庆市书记主任好搭档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命名为黑龙江省先进党组织、省级绿化示范村、大庆市综合治理示范村、大庆市文明村。因此,全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软硬件相得益彰。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埋设了污水管道,进行“雨水”、“污水”分流。2006年,开展了村庄整治,在整治中,结合本村的地形地貌特点,把村庄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的工作来抓,投资15万元对村内主要三口水塘进行了清砌筑围。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300多米的地下污水管道,并投资10余万元修筑环村道路,修筑了塘堪。投入5万余元,建起了一座生态公厕,并配套建立了化粪池,五只垃圾池,垃圾集中存放统一处理。同时,投资6.5万元建造了一个占地80平方米的人工生态湿地。投资15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2008、2009这两年又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甘溪河道联结村堰坝,既改善了村庄与河道的环境,又提高了抗旱能力。全村共投入绿化资金8万元,85%的农户参与了绿化,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投资生态污水处理15万元。据统计,全村有公共绿地25510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550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9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

三、取得的经验

上包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确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使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的经验主要有:

(一)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的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因此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

(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充满活力的源泉,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三)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软硬件建设相得益彰。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也看到存在的不足:上包有较好的发展思路,群众有较高的发展意识,但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发展周转资金,对发展速度有所影响;虽然现已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但活动经费短缺,无法较好的开展一些活动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包的群众继续发扬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紧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契机,上包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党支部、村委会

文明卫生村材料 篇4

----明溪口镇乐怡溪村文明卫生村申报材料

乐怡溪村辖10个村民小组,330户,1260人,村支两委6名,支部共有党员40名。近两年来,在县党委、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方针引导下,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百姓丰衣足食、村居生态和谐。

一、强化群众意识,营造文明氛围。

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托秀丽山水优势,强化基础建设,深化清洁乡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首先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针对部分干部群众无所谓思想,村两委召开各类会议统一思想,并认真总结以往创建文明村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其次是制定创建方案。在分析问题、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省级文明村的工作计划提出新的目标,确定工作重点,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改善村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为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局面,提升村庄品位,近两年来,在村支委的共同努力下,新修了两座人行便桥,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完成了氽水垭组组级公路的维修工程,目前,河山溪组级公路正在建设过程中。道路的畅通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本村实现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村两委还制定了以村道管理条约、源头保护条约、环卫组织制度、卫生奖惩制度为内容的环境卫生公约,成立了专门的卫生清洁队,有效地改变了以前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村民乱倒乱扔垃圾等生活陋习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抓好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活力。

该村支部现有40名党员,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扎实开展党组织争创“五个好”、党员争当“五带头”等鲜明具体、切实可行的活动,团结和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顽强拼搏、虚心务实,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同时,村党支部的每个党员都实行一帮一活动,每个党员联系一户困难村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该村还开展了“八荣八耻”、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村两委群团组织健全,各项工作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推进社会发展,创建文明村居。

村党支部建设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篇5

1、抓关键,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迅速召开专门会议,深刻领会、学习贯彻市动员大会精神,结合村的实际研究部署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支委形成了共识,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的抓手。我们成立以村支部书记黄水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职责,建立由街道驻村领导督导、村党支部主抓、群众配合的工作机制。生态文明村建设牵涉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刚开始一部分村民还存在模糊认识和犹豫态度,有的村民不愿意拆除污染环境、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有的不同意村征用晒谷场。我们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创建村户主会议和逐户走访,说服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签名同意让出土地作为文化广场用地,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房屋,3户在外地打工的户主也打电话委托他人代理签名,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为筹集资金投放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村党支部成员迎难而上,分头行动,在主动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的同时,积极发动外出创业人员、村民自愿捐款。支部书记黄水娇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发动自己在各处经商创业的4个兄弟为家乡建设慷慨捐资,她70多岁的老母亲也自愿捐款200元。

2、抓重点,做好“五改五有”工作。我们从让更多村民受益、更好发挥示范效应出发,决定以六组、七组这两个人口特别集中的村小组为示范点先行创建,分阶段推进,并请市规划部门做好整体规划,明确目标,确保质量。我们确立花少钱办实事、办好事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村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支部委员、村委委员以及12个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施工队。除文化广场、文化室等项目请人施工外,旧房拆迁、巷道平整、墙面粉刷等工作全部由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己动手,义务投工完成。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3个月时间,**

六、七村就基本完成了“五改五有”任务。修筑了800多米长的进村水泥路,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一座200多平方米的文化室、公共厕所、垃圾池等公共设施,实现了巷道、排水沟渠100%硬底化,设立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室以及有1000多册图书的村民阅览室。创建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3、抓难点,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完善后,如何突出有效管理,实现长效管理,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村务民主管理。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制定系列的村务管理规章,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生态文明村自治公约》和《村民守则》等,加强制度化管理。同时,动员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回乡安度晚年的退休干部等贤能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共有36名共产党员,村党支部将基层组织建设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在党员人数较多的村民小组设立党小组。加强党员的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要求每个党员做到“三带头”,即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致富奔康、带头团结奉献,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三是重点加强卫生、治安管理。卫生、治安管理关系到村民身体健康、安居乐业等切身利益,是村容整洁、培育良好村风民风的必然要求。在公共卫生管理上,我们通过召开创建村户主会议,制订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明确要求村民对门前屋后的柴草、沙石、杂物自觉清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每周清扫3次。对工作量较大的垃圾清运、公共卫生维护等工作,由村民小组集体出资,有偿承包给村民,确保公共环境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在治安管理上,我们组织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治安联防队,由村治保主任任联防队长,12个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联防队员分四组负责全村夜间巡逻,做到坚持不懈、警钟长鸣,保一方平安。**村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一直比较复杂,但由于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抓好防范,堵塞漏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七年没发生大的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去年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财物失窃事件,没有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民事调解成功率100%。

4、抓根本,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抓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一是抓民主法制教育。结合2005年村级换届选举,我们广泛组织村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动员村民广泛参与村务管理,建立健全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机制;通过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组织村民观看禁毒、禁赌故事片等,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村民远离“黄、赌、毒”。在党员的结对帮扶下,村里3名吸食毒品的青年去年全部戒除毒瘾,走上成家立业的人生正轨。二是抓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设立大型宣传橱窗1个,张贴文明生活用语宣传标语86幅,积极开展“美德在农家”特色家庭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会新风。三是抓乡村文化建设。每年春节的初一到初四,我们都组织发动群众举办一年一度的有数百人参加的**村新春文体节。平时,村民也经常利用文化室自发组织象棋、乒乓球、篮球、拔河等比赛活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归属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农民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不仅进一步改变了村容村貌,使一个昔日脏乱差的村庄旧貌换新颜,也教育和引导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6

——排厦社区排厦村

排厦社区排厦村辖5个村民小组,364户1356口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46人,占总人口10.7%。近年来,在社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排厦村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良好养老道德风尚,全力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和谐敬老文明新格局,为全区敬老文明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典型,主要做法如下:

一、突出敬老养老核心,强化组织机构建设

按照社区党工委、管委会敬老文明工作要求,排厦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其他副主任、计育员、新农保协管员、新农合管理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和职责,要求领导小组每一位成员在干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全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八荣八耻》、《村民文明行为道德规范》等敬老养老文明法律法规。同时,引导村上退休老干部组织成立了“排厦村老年协会”,为老年人进一步开展系列活动奠定了基层。

二、创新教育引导载体,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敬老文明宣传氛围,排厦村创新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敬老文明融入人口文化园建设。巧借县计生局创建计生人口文化园的良好机遇,及时设立了敬

老文明专栏,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标识牌16副。二是规划建设了敬老文明宣传街。村上专门列支了经费,在醒目街道设立了敬老文明宣传一条街,其中刷写标语26条,绘制宣传画20张。三是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评选活动。村上每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评选活动,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评选办法,倡导尊老爱幼风气的形成。三年内,村上累计表彰“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先进典型90多人,其中受到社区管委会表彰9人。四是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为了推动和谐幸福家庭的形成,村上每年组织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进一步融洽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

三、强化协调合作力度,全力狠抓政策落实

“福利旬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契机,在抓好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和社区民政站、新农保、新农合等业务科室的协调配合,狠抓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使老人“老有所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是民政工作使老人老有所助。连续三年,发放高龄老人补助款2.5万元,今年新增70周岁以上老人47人;发放“健康饮品”累计1.5万袋;6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累计享受低保60人;累计发放棉衣棉被15床(套)。二是养老保险使老人老有所养。排厦村60周岁以上老人共147人,从2011年1月至今,领取养老保险金1.7万多元。三是新农合使老人老有所医。连续三年,60周岁老人享受医疗补助和大病救助累计达

8.8 万多元。切实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四、注重老年活动开展,努力提高幸福指数

为了活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村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村情实际,狠抓了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老年人活动的开展。一是依托新农村建设,建设活动广场。在新村建设的基础上,村上建设活动广场3个,安装中老年活动健身器材23件(套);二是依托村委会办公楼,建设活动室。在村委会办公楼设立了阅览室、乒乓球室、象棋室,并专设了老年协会活动室。三是依托老年协会,开展各类活动。由协会牵头,根据老年人爱好,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书法绘画、乒乓球、象棋、秦腔演唱、广场舞蹈等比赛,并组织参加社区管委会和县上重要比赛活动。使老年人在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型敬老文明的同时,进步快乐生活。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7

----龙渠乡木笼坝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典型材料

龙渠乡木笼坝村位于龙渠乡南端,西靠黑河,南邻祁连山,张莺公路横穿全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53户,1051人,3456亩耕地,6个党小组,45名党员。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65元。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2007年被甘州区命名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村”;2007年被甘州区委评为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甘州区委评为平安村;2008年被区文明办评为区级“文明村”;2009年被张掖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建设工作示范村”。

近年来,龙渠乡木笼坝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三个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加强对全村精神文明工的领导,村上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组长,两委班子、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村两委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务、村务工作有机结合,贯彻始终。加强学习教育,党支部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理论、反腐倡廉等方面培养教育。积极开展实施“111先锋工程”、“两委抓三会”、“党心连民心”“创先争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等活动,帮助6个特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建立党员帮扶对子35对,落实帮扶措施8项,帮助困难户脱贫16户。认真做好了组织发展、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认真培养,严格把关,实现了村级党员干部年轻化、知识化。

二、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民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切入点,积极开展良好的社会风尚教育,引导农民在参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获得实惠是该项工作目的的所在。村党支部认真总结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经验,深入普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道德了签约承诺、结对帮扶等道德实践活动,把组织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两委抓三会”模式的推行,村上成立了道德评议会,健全了评议制度,适时开展评议活动。以“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家庭美德、文明新风”六进家庭活动为载体,在全村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卫生之家”、“婚育新风之家”、“平安之家”和“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创评活动,至目前,全村共评选文明家庭30户,十星级农户24户、五星级文明户12户、“诚信家庭”60户,为全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创先争优”和“五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为契机,利用村广播、板报、锣鼓队、“远程教育”、致“农民的一封信”等有效载体,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村民移风易俗。2009年按照上级文化部门要求,建成了村“农家书屋”,农科教、精神文明、时事政治、致富信息类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30余种,各类藏书达5000多册,同时配备了投影仪、音箱等设备。结合“三十万劳动力培训工程”,开展各类种植、养殖科技培训36期250多人,逐年有计划的加大了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教育,引导大家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全面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在全村村民共同参与下,扎实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清理了卫生死角、美化了家庭环境。我村重新修订并完善了“村规民

约”,村内各种组织作用得以明显发挥,真正做到把精神文明建设由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群众的自觉参与,村风民风好转,文化氛围浓厚,使村民过上了健康向上的生活。同时利用节假日经常性的开展群众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抓经济,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村支两委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按照市场需求,我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依托发挥资源地理优势,把“制种、草畜、轻工原料”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现已建成制种基地3200多亩,全村90%的耕地用于制种,村民从制种业上获得的收入达到550多万元。以点带面,以养殖大户为点,带动村里其他种养户走上有规模的生产道路,逐步实现共同致富。现已建成养殖专业全作社2个,争取世行贷款项目,投资160万元,建成人畜分离的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800头,羊饲养量达到了4800只。引导农户发展以食用葵、马铃薯、制酱番茄为主的轻工原料生产,使全村的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村两委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大力推广以科技、信息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内含8个子项目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处。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村上投入25万元,新建了村委会综合办公大楼,建成了群团组织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游艺室,配套了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对全村的居民点街道进行了美化绿化硬化,完成了对3.5公里主干道,柏油路修建工作,彻底改变了过去“雨天出门一脚水、进门一腿泥”的远离现代文明的现象。完成8个垃圾堆放池的建设任务,垃圾专人定期清运。完成7.8的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全村6.5公里的自来水改造工程,解决了村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问题。2010年5月木笼坝村新农村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全村80%的农户将入住新居。以上多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欢迎,同时对“三个文明”向更宽领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五、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为了保证全村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村支部一直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一是成立了村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主任担任,同时设立了治保调解委员会。二是我村加强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通过各类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领导和村民的法律、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三是我村积极配合派出所进行不定期的夜间通宵巡查;深入开展“平安

村社”创建活动。四是严禁赌博,加强了对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活动的管理。

六、计划生育、民生保障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村根据实际情况,由村主任领导该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设立各村民小组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及时掌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积极做好适龄青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及时完成征兵任务。妥善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我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率达到99.6%,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提高。此外,我村还配备了老年活动室,订阅了张掖日报、老年报等报刊杂志,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娱乐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XXXX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篇8

汇报材料

XX镇XXX村位于XXX,人口XXXX余人,耕地XXXX亩,长期以来,XXX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三个文明”建设取了较好成绩。

一、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

1、在该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就把环境整治纳入了规划范围之内村庄建设分布合理,村部环境优美,相关绿化等设施配套到位。进一步整治村容环境,清理占道“五乱”治理。加大对违章搭建、违法建设的拆除力度。

2、该村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供电线路改造成绩显著,优化了生活条件。道路两边及居民集中地区均设有垃圾池,绿化配套设施完善。

3、成立了保洁领导组,聘请了专门保洁员,定期对全村的垃圾池和道路两边的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对路面进行保 1

洁。村庄、道路绿化、美化、净化,整洁有序。基本杜绝了“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群众对村庄环境交口称赞。

二、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近年来,XXX村立足本村实际,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首位。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食用菌和蔬菜种植,目前拥有食用菌生产基地X个,种植优质蔬菜XXX亩。新建、扩建蔬菜大棚XXXX个,在养殖业方面,优先提供场地,并积极提供服务和协调贷款,建成万只养鸡场X个,生猪存栏XXX头,养殖户达XXX余户。

在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中,新修道路XXXX平方米,新打配机井XX眼,铺设地埋线XXX米,为全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组织全体村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发展,以股份制形式,投资XXX余万元开辟了XXX至XXX、XX至XXXX的公共客车路线,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增加了个体经营户的收入。引导、鼓励、支持群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全村经商务工人员达到总人口的70%以上,个体经营户发展到XXX

余户,目前,个体经营户不仅具有可观的利润,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积极鼓励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为村上带来了信息,为村上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村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XXXX余人。

三、积极开展文明创建

XXX村成立了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按照创建规划,有序推进工作,由于村两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积极探索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大力发展公益事业。

1997年,通过全村村民的认真讨论,对村上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干部群众昼夜工作,拆除旧房XXX百余间,修通了八条大街,并陆续进行了硬化,宅基地统一方化,经过XXX多年的努力,形成现在XX横XXX纵,主干道硬化畅通的新农村格局,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村又多方争取资金20余万元,新修一座文化大院,集图书室、微机室、投影室于一体,并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投资5万余元新建娱乐广场一座,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X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村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由我为大家汇报XXX村2012XXX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5个组,总户301户、1209人,有汉、蒙、回、维、黎五个民族组成,其中放心户201户、基本户38户、流动人口19户、重点管控户5户、外来承租户29户、个体工商户19户;党员32人,其中流动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团员17名,退伍军人24人,清真寺两座。现有耕地面积15838亩,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小麦、棉花,全村滴管覆盖面积达到95%,今年新修建防渗渠20公里;村道路硬化覆盖面积达到70%,小城镇化建设规模已形成,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620元。

(一)组织领导方面:

1、村领导机构健全,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工青妇组织职责明确。

2、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与推进工作,制订了创建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规定支部村两委班子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

3、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新建富民安居房85户,灾后重建房40户,自建房6户,解决了农牧民的安居困难。通过农行和邮政储蓄为农民贷款120万余元。在元旦、春节为贫困户送去肉,面粉、油等慰问物品。及时的为低保户发放低保。为农牧民群众签定甜菜、西红柿、辣椒、小麦的订单。为农牧民解决滴灌900亩。提供1500亩葡萄基地种植。街道两侧安装了新的垃圾箱,村里每个队及村委会都装了大喇叭。

(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1、积极推进理论武装,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

2、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确引导道德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3、用好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

4、加强领导,进一步形成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合力。

5、扎实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

6、建立健全完善的村规民约。

7、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农村经济方面:

1、村制定了集体经济的规划、组织管理、措施,狠抓落实。

2、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冬季开展了科技之冬培训班。在农忙季节由村组织村两委班子在田间地头对农牧民群众经行实地培训。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3、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村以扫除文盲,入学率达100%。

4、农村建设有规划、目标、措施。建立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网络。强化阵地建设,以项目为平台,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按照“十有”要求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阵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村委会修建办公室,占地面积420平方米。由于室内房屋墙皮老化,现已粉刷完璧投入使用。2011新建办公室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

5、村计划生育工作有专门负责人员,村计划生育制度、措施健全,计划生育率达100%。

(四)民族团结方面:

1、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深入开展了庆元旦活动、迎新春、组织110人参加元宵节社火活动取得全 县第一名、庆三八全民健身比赛、五四爱国联欢会,端午节组织40人参加赛龙舟、水上拔河等活动获得全县第一名等一些非常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活动。

2、村表彰了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村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暨其他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目标。

2、排查矛盾,及时处理各方面存在的隐患。

3、强化监督,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4、认真做好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文艺宣传。

5、加大社会维稳值班力度。

(六)村容村貌方面:

1、村制定了科学的建设总体规划、合理使用土地,村道路硬化覆盖面积达到70%,村道路绿化面积达90%,小城镇化建设规模已形成。

2、村环境卫生良好,有专人打扫、无乱乱建现象,实现了道路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净化。

3、基础设施完善,村接线通话达70%以上、移动通话率达100%。通有线电视率达100%。通网率达60%。现已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新农村。

3、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

(七)创建活动方面:

1、村创建各项活动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2、村建立了健全的创建领导小组、有具体的办事部门和专(兼)职办事人员。

3、村深入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并与各生产队签订了责任书。

4、大力开展评选细胞创建活动,今年村评选出“文明村民”十户,“五好家庭”十户。

5、村两委班子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工作形象端正良好。深得村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民思想呈现复杂化。一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性,农民经济意识逐渐增强,由重政治转向重经济,也带来了政治热情的淡化。二是由重精神转向重实惠。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一些农民片面地认为精神是虚空的,只有金钱才是实的,因而精神奖励的吸引力日渐减弱。农民理想信念淡薄。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在增强效益观念的同时,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想索取,不想奉献。

下一步打算

1、积极推进理论武装,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

2、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确引导道德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3、用好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

4、加强领导,进一步形成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合力。

以上是我村2012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中共XXX村党支部 XXX村民委员会

田庄村文明村材料 篇10

万春镇金星村共18个村民小组,1041户,总人口2613人,面积172万平方米。近年来,金星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破传统村庄发展瓶颈,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10年,全村完成经济总收入424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比上年增长18%,比四川省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高125.68%。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村、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高起点规划,描绘文明村“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金星村突破环境、资源等因素制约,走出了一条依靠花木种植治穷致富的路子,并于2008年,启动了文明村庄建设工程,投资70余万元,进行了5142余米的村道修整,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基本实现了三化:硬化、绿化、亮化;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遇河蓄水、见缝插绿、全民造绿”为主旨,抓好植绿补绿,提高全村绿化面积,核心区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主要植物有桂花、贴梗海棠、银杏、罗汉松、金弹子、天竺桂、紫薇等,分布在各农家乐、苗木园子内;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集约循环、和谐共生、景色宜人”的环境友好型村庄建设步伐;铺设了供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提高了群 1

众生活品质。目前,村民人均居住面积83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水电气讯入户率均达到100%;同时,依照“一心两基四线”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村级公共服务阵地建设。完善53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配套设置网络中心、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面向辖区村民开放,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率先启动“一站式”便民服务机制,在服务大厅设置土地流转、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流动党员服务、民政事务等服务窗口,实现了政府功能的延伸,使办事群众从“程序不清自己跑”到“全程代办干部跑”的转变。目前已办结各类委托服务800余件。

二、突出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成立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创新“花木+珍稀食用菌”的立体种植技术,有效地压缩了成本,增长了收益,目前套种食用菌平均亩产1000公斤,产值约1万元;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迅速弥补了旅游发展初期服务业缺位问题。2010年金星村实现服务业及旅游产业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社区集体固定资产48万元,经济合作社每股年终分红428元。

三、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村庄

创造性地提出“阳光拆迁十公开”,将拆迁、安置整个流程向群众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在人流量大、村民集中的道路、院坝和各村民小组代销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联合成都市川剧院温江演出队、万春镇国风艺术团等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巡演”、“百场文艺巡演”等主题演出活动9场,同时进

行“文明城市创建互动共享”有奖知识竞答活动6场,播放“坝坝电影”27场,有1600余名村民参与其中,充实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博得了一致好评;完善“131”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的民主积极性,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决策的热情;依托就业信息公示栏每日更新招聘信息,并以下岗、失业、4050人员为重点,与驻区单位建立岗位空缺库及人才储备库,为就业的实现提供稳定、实时的信息来源。目前已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市城市园艺有限公司、四川新慧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等辖区单位达成定点人才输送意向,保证每月10余个岗位的供给量,实现了社区100余人的再就业,营造了辖区安康乐业、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创建保障

先后成立了文明村申报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小组活动制度、社区党员“十带头”标准、社区村民公约、志愿者工作守则、图书室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会六站”(志愿者协会、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民事纠纷调解站、社会互助救助站、科技信息传递站)工作职责、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10多个,落实了人员分工和职责,使金星村建设和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大力开展组织联组织、党员带群众的“金钥匙工程”活动,通过政策引导,帮助辖区内经济合作社、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全面了解、用活强农、惠农政策,以期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同时,通过让带头致富和

上一篇:单证实训报告下一篇:初高中语文语法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