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精选6篇)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篇1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内容摘要】福利政策是为充分保障国民的生存和生活权利。欧美等国的福利制度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是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但在其充分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也有积极作用,更有消极作用。为此,必须辩证的认识并加以科学的运用。本文对欧美等国的福利制度进行总结分析基础上,对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推动我国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的建议,即是要基于国情出发、稳步推进、量力而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并加快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欧美 社会福利政策
研究
福利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研究并致力于建设和完善。欧美等国作为经济发达国家,在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一度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学习的主要对象。但近年来,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以及国家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些福利政策也受到了诸多挑战,影响到政策的效果。基于当前我国也正在制定和完善各类福利制度,在外部环境不断改变情况下,适时研究这些国家的福利政策,对于我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为此,本文拟对欧美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福利政策的概念
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制度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而中层意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词,是西欧国家普遍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我们使用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
二、欧洲国家社会福利政策
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主要以英法德等为代表,这些国家的福利政策,有相似性,又有不同性。
(一)英国福利政策概况及特点
1、概况
英国是世界上实现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其福利制度的建立也比较早。从19世纪初期,英国就加大了政府干预社会生活的程度和范围,制定出了”济贫”及”互助”等机制。百多年来,其不断改革和调整,至今的福利政策已经极为完善。其目前的福利制度是工党在1998年提出的”福利国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主要内容为:围绕工作观念重新塑造福利国家,公私福利要加强合作,为国民提供高品质的教育、住房及医疗等公共服务,帮助残疾人生活,减少贫困儿童数量,帮助贫困的人,消除社会保险中的欺骗行为,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等。在此基础上,英国不断修订,使国家的福利政策初步覆盖到以下几方面:儿童和孕妇福利、伤残或者疾病福利、退休福利、寡妇福利、失业福利、低收入人士福利和社会基金。其福利保障既全民皆顾,又对低收入者有着特别的关照。
2、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覆盖面比较宽,目前可以说福利享受的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群体,基本实现了全民福利。比如在医疗方面,就不仅仅是本国国民和移民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即使是来英国务工、旅游、探亲的外国人都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当然,于后者,英国政策正在努力改变。
第二个特点就是低入低出,即国家提供的福利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不能成为人们收入的主要部分。其社会福利收入只占据总收入比重的15%不到,而法国则达到45%,德国为40%、瑞典为20%。
第三个特点是强调社会责任。其社会保障收益与个人的捐款次数挂钩,比如投保人至少要缴纳156次捐款,才有享受基本退休年金的权利,要缴纳26次款款,才能享受疾病和失业津贴。而现在,英国还将重点转移到促进就业和扶助弱势群体上面,鼓励国民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生存问题。
第四个特点是重新划定责任与义务。其强调国家的责任是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如社会排除、弱势群体、妇女地位等,而不是所有责任由国家包揽。
(二)法国福利政策概况及特点
1、概况
法国的福利制度可以追溯到1813年的保护工伤者条例。其后,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法国都加强了对福利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其走向福利国家。目前,法国的福利制度可以涵盖到几个方面:一是带薪休假制度。1982年正式定为每年5周,如今已经成为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二是较短的劳动时间,法国于1970年正式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并规定了相对较低的工作时间。三是体现在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方面的经济援助,主要有家庭住房补助,社会住房补助、个人住房补贴、搬家补贴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出资在各地修建了一大批低租金住房,以较低的价钱出租给低收入者,较好地解决了穷人住房困难的问题。四是对于残疾人和弱智群体,也有帮助其就业的措施以及成年残疾者补助。五是各种家庭补助,如多子女家庭补助、独居家长补助、家庭支援补助等,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除了这些还有退休金等。
2、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高福利国家,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覆盖全国各阶层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福利保障项目已经接近50种。根据这些项目的性质,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别:医疗疾病补助类福利保障项目、养老福利项目、失业福利项目、家庭福利项目。
第二个特点就是全民享受,到目前为止,法国的福利保障制度根据受众群体阶层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别:第一种是针对社会上各个阶层的普遍性福利保障制度;第二种是针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农业类福利保障制度;第三种是针对法国的公务员系统的特殊类福利保障项目;第四类是针对法国商人的非领薪类的福利保障制度。在这样严密的福利保障体系之下,法国各个阶层都被纳入了福利保障体系之中,全部人民群众因此受惠。
第三个特点就是社会救助比例较小,与职业有紧密关系,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比例较小,其提供的对象是缺少获得社会保险能力的人,养老金的获得与缴纳保险费的年限相关,职业不同的群体获得的养老保险金不同,其中差别最大的在于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
(三)德国福利政策概况及特点
1、概况
德国的福利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矿工。经过长久的发展,其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根据基本法第20条第1款,联邦德 国是一个民主制和社会福利的联邦国家。社会福利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既要求团结互助,又要求个人负责。为实现这些原则,国家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法网络,从对生病、需要护理、事故以及年老时的保障直至子女补助、住房补贴或失业金,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国家还保证确保基本的生活条件。
2、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面覆盖,这可以从制定的福利类型以及覆盖的群体可以看出,福利类型包括了社会保险、救济金、医疗保险、房租补贴、免费教育、生育及育儿福利等等;而在群体方面,只要有德国永久居留签证及工作签证的都可以享受到。
第二个特点就是个人有义务,也就是规定作为国民个人,也必须要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保险,并通过缴纳的金额、次数等享受相应的权利。
第三个特点是养老金的支出比重最大,在德国是由正在工作的人缴纳保险费,来支付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三、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一)概况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福利制度起步也较晚,是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罗斯福当政时才初步开始建设。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福利与之有极大的差异。经过不断调整和改变,美国的福利制度也初步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极大影响,加之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为此,美国正致力于削弱政府在福利上的参与程度,也就是削减开支。比如奥巴马就一直在推进医疗制度的改革。在国家福利的倾斜上,往往是将天平向弱者倾斜,调整社会资源分配,从而达到‘相对平等’状态。如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不是全民医疗,中产阶级就没有免费医疗),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粮食券、廉租房、救济金等等。
(二)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再分配的程度比较低,其制定福利政策的目的是”向贫困宣战”,也就是要减少贫困现象,而不是大规模大范围的社会再分配,其认为这只是一种体制,并不是每个国民与生俱来的权利。
第二个特点就是以就业为中心。美国要求享受相应福利的国民也要积极的寻找工作,并规定了相应的权限。这也被称为”有工作的穷人”,是”工作陷阱”。也就是说,美国的工人工资相对较低,但失业率也相对较低,即使在经融危机之下,其失业率也要比欧洲国家低。
第三个特点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由于最近十数年里美国持续削弱社会福利项目,并制定较为严格的福利制度,使得获得国家福利的贫困家庭数量持续减少,而且享受的福利内容也持续减少,这就造成了贫困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多。
四、欧美福利政策的作用分析
(一)积极作用
社会福利政策的出现,其目的是给予国民更好的待遇,让国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超过200年的历史证明,社会福利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加强了政府对自由经济的控制
欧美各国福利制度的出现,都是在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打击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制定并实施的目的,大多是为稳定当时的社会经济,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待遇。如法国和美国,其社会福利体系政策的形成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该时期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人民群众经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从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与完善。在此经济背景之下,法国政府站出来干预市场经济,加强了法国政府对自由经济市场的控制,初步形成了以就业公平、分配公平、社会福利、混合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福利经济”发展模式。
2、促进了国内的和谐稳定
在福利制度出现以前,欧美国家的阶级矛盾一直比较激化,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也一直比较激烈,在部分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共产主义一度占据了上风,其占据上风的理由之一就是国民的福利待遇低,为此,这些国家政府就吸纳了共产主义的优秀之处,将市场经济和福利制度结合了起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从而弱化了阶级矛盾,进而促进了国内的和谐与稳定。所以,自高福利社会政策实施以来,欧美等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就一直不十分激烈,共产主义也就难以有效占据上风,这也是多年来这些国家和政府持续推进福利政策的原因之一。
3、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福利制度及政策的实施,予以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和解放,许多新生的工作种类开始出现,更多的劳动者拥有了就业的机会,劳动生产力和再生产的质量得到了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从而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所以,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从历次经济危机爆发时,欧美等国都会陆续加强对福利政策的改革就可以看出,福利政策已经成为了推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4、有利于欧美自由主义精神的宣扬
社会福利制度具有普遍性,几乎惠及所有的国民。从生到死的保障增加了社会中下层阶层对失业、疾病等风险的抵御能力,有助于将个人从僵化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从而扩大了国民个人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自由。可以说,“福利国家是一个长期的国民权演进过程所达到的最高峰”。另外,福利国家的特点就是把大量的财富从就业者方面向正在成长的一代和老一代进行再分配。尽管这种帮助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出现的,但它至少也体现了一种“强制的”团结互助。
(二)消极作用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也同样如此。欧美尽管福利政策极度发展和繁荣,但同样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因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国的福利制度就一再被诟病,总结起来,消极作用主要有:
1、增加了失业率
高福利以及全面福利政策,让许多国家的劳动者享受到诸多的便利,就是不劳动也有收入,也不会为了生活而担忧。这样,让许多国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必须。许多人宁肯靠国家补助过日子也不愿努力寻找工作,滋长了懒惰和不思进取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为较多的个人收入而努力工作,并注意改进工作,一旦最低收入有了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了供给,而激励工人发奋工作的新的动机——政治思想因素的作用又不可能产生,于是形成了“动力的真空“,大家“多干”、“少干”差距不大,“少干”、“不干”无多大区别,失业者的收入有时不低于在业工人的收入,使许多失业者并不急于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存在和继续,必然会使部分人产生过分依赖社会和国家的思想,造成一种不干或少干工作都照样可以生活的社会观念。从某种意义上,优厚的社会福利是一种“大锅饭”,使许多人上进心理减退,不劳而获思想增强,高福利制度造就了不少“高级乞丐”。除此之外,欧美等国家颁布了太多过于严厉的劳动法,这就导致国内的工作岗位紧缺,与此同时,由于政府颁布的企业责任法律规定企业要对雇员的社保费用负责,一旦企业雇佣工人,就要承担大数额的资金负担,因此,许多企业为了避免这种负担,不愿意去扩大公司规模,导致社会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
2、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
高福利政策的实施必然要求高额的资金投入,对于欧美等国家而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依靠于经济的收入,是可以保证在福利政策上的投入,但一旦经济陷入危机,则会让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事实上,社会福利从一开始就是社会中各个利益集团政治交易的对象。当经济高涨时,各利益集团致力于瓜分财政剩余,而当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又必须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利益集团争夺既得权益的行为,使政府的财政僵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又不得不增发货币或发行赤字公债。前者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后者将现在的负担转嫁给下一届政府,使政府财政陷入两难境地。随着西方社会福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享受人数越来越多,费用也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使得各国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数额巨大,一般占到政府总支出的1/2至2/3,引起财政状况恶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财政危机就是这样造成的。高额的财政赤字,已经让许多国家政府的运转举步艰难,如美国的许多州政府(典型的为底特律)就不得不宣布政府破产。
3、经济发展受阻
高福利政策在带给欧美国家以极大福利的同时,却正在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首先,商业化的趋势使许多公共部门的工作转移到私营部门,如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力推行私有化,包括电信公司、煤气公司、航空公司等16个国营企业都被卖掉了,私营部门可以降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使妇女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其次,在福利国家的社会内部开始滋长贸易保护主义,种族主义、右翼极端主义开始抬头,有些人反对移民和外来的劳工,害怕他们争夺有限的工作机会,甚至认为外来者分享了福利国家的各种待遇而使福利国家的负担加重,还有些人开始反对同第三世界进行自由贸易,认为只有在发展水平相似、劳工标准趋同的国家之间才可能进行公正的贸易。第三,为了维持高福利的投入,政府不得不提升国内的税率,开辟新的税种,这样就加大了个人以及企业的负担。我们以法国为例,目前,法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法国的税收主要来自个人收入所得税、个人消费税、个人资本税、地方性税收四个类别,综合算下来,一个正常工作的法国人要缴纳接近工资收入的60%给国家,一个法国企业的经营者要缴纳70%左右,这样的税率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过高的税收极大地提升了法国企业的经营成本,严重打击了法国国内企业家的经营积极性。与此同时,高昂的税收政策也使得法国家庭的实际收入严重下滑,制约了法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还会引发大批的精英人才外流,制约经济的发展。
4、引发政府信任危机
很大程度上,社会福利制度不是单独存在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与政治斗争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政治的稳定。欧美国家各个政党为了竞选获胜,纷纷向选民承诺扩大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实现与否成为一大政治筹码。社会福利款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便会引发政治危机,政府一旦试图削减补贴,就会遭到强烈反对并以失败告终。不仅仅如此,如上所述,政府要提高福利待遇,持续推进高额福利的投入,就必须发展经济。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并不如人意,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展经济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一方面,政府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不断的给予较高的福利待遇。任何一方无法得到满足,就会让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民众支持率就会持续下跌,许多政府都最终以下台为果。
五、欧美福利制度对我国福利建设的借鉴意义
通过上文对欧美等国高福利政策的思考与分析,不难发现,过高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于国家人民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制约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也正加快福利制度的建设。欧美等国福利制度的利弊十分明显,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要基于国情出发
社会福利政策的建立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对法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与思考,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福利政策水平的根本性因素,如果政府不能够处理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制度之间的关系,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将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水平受到制约之后,也就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运行,最终导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崩溃。针对这样的情况,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但是,我国政府必须牢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在制定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过程之中,也要参考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杜绝“假大空”,让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全国所有的人民群众。
(二)要徐步推进
我国福利制度建设应该有个明确目标,否则,走一步看一步,就很容易走弯路。目前我国福利制度正处于立法密度最大的重要历史关头,《社会保险法》和《社会救助法》正在拟议中,待各项制度都建立起来,有了刚性,就难以调头了,这就是日本的教训。1973年石油危机使日本“福利元年”受挫,80年代英国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掀起的对福利制度的“革命运动”更使日本无所适从:一方面它要满足国内的愿望,应付国外的压力,发展福利制度,另一方面,对福利制度“西化”的忧虑使它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维持东亚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中心主义特色;这一矛盾表现在福利政策上,就是福利支出膨胀与福利收缩的交替出现。
(三)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这与政府职能部门存在一定的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职能部门要参考法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优点,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在不断发挥自身责任的同时,还要防止“政府失灵”问题的产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聚集各方的力量,完善惠及全国所有人民群众的保障体系。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不要一味大包大揽;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探索多元化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发展形式。
(四)要量力而行
社保制度建设和社保立法要量力而行,不可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否则,有些立法将会欲速则不达。我国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就有一些经验教训。韩国也曾有过类似的两个教训。一是韩国早在1963年就制订了“医疗保险法”,但因种种原因,包括认识不统一和财力不足等原因,最终没有实施,结果是在14年后的1977年才开始部分实施,又过了12年之后的1989年才全面实施。第二是1988年韩国开始实行国民年金制度时,实行的是较低的费率标准和较高的待遇水平的方案即“低费率—高待遇”的制度目标,后来由于始终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经预测,这个制度到2036年时将出现赤字,到2047年基金将会枯竭,为此,韩国不得不在1998年和2007年两次进行“年金法改革”,以调整费率标准和待遇水平。
(五)稳步推进经济的发展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要不断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产业结构,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需要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建立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更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有我国不断坚持以发展为主线,才能够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进而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否则,空谈建立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只会成为风中之沙,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六、结语
欧美等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发展也极为完善,并有许多经验可以学习和参考。作为我国,要在充分学习他们优秀之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汪华.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改革与战略,2008 [3]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4]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杨志安.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9,(1).[6] 高峰.论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借鉴作用[ J].长白学刊, 2011,(4).[7] 郑成功.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发展[ J].南昌: 社会工作, 2010,(6).[8]杨思斌.英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8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篇2
一、我国加班政策现状
我国在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 借鉴了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完善了我国企业现代化升级并加快了我国企业的品牌效应, 从而健全了我国企业公司法的制度和管理流程, 使得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位。
目前, 我国是“世界工厂”, 众多外资企业加工厂落户中国。外资企业订单数量逐步增加, 尤其是电子行业, 订单数量大、周期短、订单时间集中, 同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产品交货期的及时性往往是企业取得更多订单的决定性要素。一方面, 企业迫切地希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同时外资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守法, 许多外资企业的母公司要求在我国的子公司严格遵守目前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即工人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外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所有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第一目标, 36小时的上限规定导致企业要么完成不了订单, 要么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成本去完成订单, 一旦完不成生产任务和客户订单, 就会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下降, 从而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减少。因此, 巨大的订单压力和有限的加班时间, 是完成客户订单及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瓶颈, 这是目前外资企业面临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走向高收入的必然选择之一就是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 反过来说工作时间的缩短从侧面也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的增加。劳动经济学者一直在研究劳动者在工作与闲暇之间是如何选择的。作为劳动者,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与休息之间调配好时间, 然而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国际经验及数据表明, 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或相对较低时, 大多数劳动者还是愿意选择增加劳动时间从而增加收入, 这也是形势所迫。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 达到某一水平时, 劳动者就会更希望选择休息时间。工作时间长是大部分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之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这个特征尤为明显。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工作时间长往往会跟“剥削”、“压迫”等词语联系起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少。但是在中国, 虽然我们是经济大国, 经济发展迅速, 时间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但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 加班现象普遍, 劳动者工作过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好转。
二、我国加班政策出现的问题
纵观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历程。从1956年第一次起草《劳动法》开始, 1979年第二次起草,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第三次起草, 我国一直实行6天工作制;1994年3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我国试行“隔周五天工作制”。当时外企和民营企业的数量比较少, 中国也没有“世界工厂”的美称;1994年7月5日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标志中国劳动法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 到现在有20年的时间, 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形成了以《劳动法》法典为核心, 附带多个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 劳动者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
这条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由于各行业的特性, 特别是电子行业订单相对集中、交货期短的特点, 而法律对加班时间的强制规定, 导致很多企业在遵守法规的同时失去很多订单, 或者很多企业出现不得不超出国家规定的36小时加班工时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悖于《劳动法》立法指导思想第2条的原则, 说明我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法的修订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因此中国劳动法的未来之路还需要一步一步去发展和探索,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市场经济机制与我国经济制度相吻合的人性化的劳动法法律机制。
三、我国加班政策与欧美接轨的探索
结合《劳动法》立法指导思想第4条原则, 放眼全球化, 发达国家的加班制度则更为灵活。参考欧美国家的电子行业公民联盟 (简称EICC) , 该联盟制定了相当严格的一整套行业标准, 用以确保电子行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人获得尊重和尊严, 并且企业在经营中承担环保责任并遵守道德规范。EICC规定每月加班时间不允许超过80小时,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都通过了EICC审核, 却因无法符合我国劳动法工作时间的要求而面临失去欧美市场的情况。欧美企业要求供应商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 而我国的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小时不允许超过36小时, 一些国外企业认为我国供应商严重超过36小时加班规定, 不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因此很多企业迁移到东南亚各国, 导致我国实体工业的空洞化。事实上, 我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是比较低的, 工人也希望通过加班来增加收入, 36小时的加班限制也造成了工人的大量流失。
结合《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第4条原则, 本文认为我国《劳动法》对每月加班时间的规定完全可灵活一些, 同时可以参考欧美国家的电子行业公民联盟 (英文简称EICC) , 制定符合我国电子行业的行业标准, 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如把企业的加班时间放宽至和EICC相同的水平, 即每月加班不超过80小时,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一线员工的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同时加速了企业设备的折旧年限,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企业从世界市场的份额中分得更多的蛋糕, 保持中国在世界上的“世界工厂”的美誉。
四、结语
《劳动法》最高层次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目的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立法的一个总目标。《劳动法》坚持这一最高理念, 一定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劳动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 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相信在未来的路上, 我们的劳动法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构建以人为本、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劳动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庆玉.《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基于加班时间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10
[2]赖德胜, 孟大虎, 王琦.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特征与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 2015, 2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篇3
*市财政局社保体系建设课题组
“农民富、天下足、农民安、天下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和与农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的稳定、发展、繁荣和富强,事关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因此,加强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研究,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此作些粗浅的探索,以
期求能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需要社会保障的现实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很大,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保障可言,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又主要依赖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制订和完善。其二,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的现实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根据最新统计,我国农村==岁以上人口已接近=亿,占农村总人口的==;且每年正以=.=的速度递增。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一对夫妇由三四个儿子供养,现在两对夫妇则由一对年轻夫妇供养,同时还要负担一个子女的培养,且随着工业化发展,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农村生产力的有限,不少年轻夫妇已无法承担其养老功能,另一方面,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极不完善,覆盖面不到==,缺少总体设计和政策引导,非常需要我们加快其政策的研究和完善。其三,农民看不起病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看病已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完全依靠个人进行医疗保障,加之,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勉强维持生存,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入不敷出,同时,医药费用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不少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刚刚起步,此方面政策功能还比较脆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社会保障政策。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现状,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目前,我国城市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覆盖率较高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然而在广大农村,至今还未形成社会政策体系。首先,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过去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消失,如农村集体(生产队)养老制度、农村(大队)合作医疗制度已不复存在,所以目前农村保障政策正处在新旧制度的交替阶段,旧的社会保障政策已经失去作用,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正处在萌芽状态,其次,农民对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信任度不高。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例,不少农民对其仍持不信任态度,普遍反映其保障水平低,只有=.=大病农民得到真正实患,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门诊费用享受不到实惠,如某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只能报销=元钱的门诊费用,因而,不少地区的参合率较低,一般只有==左右。再次,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缺陷还比较多。最突出的是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有四个方面缺陷。①互济性低。农村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个人账户储存基金制,个人缴多少,就有多少进入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时也就按比例领取多少,完全依赖于个人缴费多少,几乎没有相互调剂。②保障水平低。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为例,至====年底全省积累农保基金达==亿元,占全国保费总额的四分之一,居各省之首,而到达收益期的==万农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人均只有==元,因而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全省只有===万农民参保,占全省近====万农民的==.=。③有些农保政策已经过时,如现行农保政策中的“集体扶持”,随着分田到户,生产队集体形式的消失,已无法做到。④农保基金政策风险大,缺乏新的政策规范。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而计入农民个人储蓄账户的利率到=.=,形成了近=.=个百分点的利差,以*省为例,每年利益损失就达====多万元,如此长期下去,就会使收支倒挂越来越大,以致于出现无基金兑现的风险。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非常迫切。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根据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不仅是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更是落实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迫切需要。这是因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先进农村文化的前进
方向,关系到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主要表现三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成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就意味着广大农民因年老、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收入时,就能得到物质保障,从而能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这样就能维护广大农民的再生产,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是我国
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互助、自力等先进文化的特征,这也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可以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扩大。这直接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难有所帮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例如若建立起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就可以使广大农民彻底摆脱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困惑。所有这些都是足以证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是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现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可行性
=、我国稳定增长的经济形势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增长=以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更大,每年都以高于GDP=—=速度为国家财政积累财力,农业生产也连续多年获得丰收。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而为我们建立和完善更优越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事实也正是这样,只要我们以财政收入总额增长的=—=就基本上能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资金的需求。即使考虑财政支出也同样增长的因素,在财力上依然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并不合理,存在着支出越位与缺位的问题,而最大的支出缺位就是社会保障支出不足,所以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能解决支出增长的问题,而且还能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所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形势,为我们建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比较健全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提供了经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框架。====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统一了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年,为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调剂力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同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和改革方向,====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近年来,国务院又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等。这表明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法规,从而为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特别是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行政管理、基金管理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制定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了成功借鉴。
=、农民思想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辅设了道路。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广大农民思想素质日益提高,这对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十分有利。首先,农民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迫切要求实现社会保障。不少地区农民已从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向渴望参加社会保险、自觉参加社会保险方面转变,以苏州市为例,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已达农村总人口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更高。以我们东台市为例,去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为==万,参合率为==.=,今年已增加到==万人,净增加==万人,参合率已达==.=。其次,农民开放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不再闭门种田,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外出打工的的人越来越多,这不仅使农民与城镇有了直接接触,而且使农民知识面有了进一步拓宽,了解到有关城镇保障的许多政策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农民讲真话、讲实话的能力和表达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为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再次,农民互助互济精神进一步增强。一人有难,众人帮,一村受害,千村助已成为当今农村新时尚,这对我们推进和完善以“个人缴费为主、社会、政府资助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辅设了道路,有助于消除“完全依赖政府实施社会保障”的思想障碍。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原则
为了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合理性、可行性,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上,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地区差异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经验总结。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因此不同的地区应建立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模式也应因地制宜: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保障程度较高,以农村合作性的保障为主;欠发达地区保障程度可较低些,以地方政府的保障为主。
=、坚持城乡分治的原则。城乡分治一直是我国的特色,这种状况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中也应得到体现,因为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背景是不同的。城镇地区职工对土地不存在任何产权,其生活依赖于所在的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当单位不再为其提供保障的时候,由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是必然的,否则他们将失去生活来源。在农村地区,农民对土地拥有经营权、收益权等,土地可以为农民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由于城乡居民对土地的产权背景存在的差异,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显然与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政策是有所区别的: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体,农村地区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政府为保障主体或建立合作性的社会保障机构,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以农村集体为主体。
=、坚持不搞“一刀切”原则。就是坚持由无到有,逐步完善,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处置不当,步骤不妥,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另外社会保障的实践也证明,一项社会保障政策是否成功有效,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检验,才能看出它是否符合农村实情,是否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是否能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不管制定单项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还是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完善,都要注意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农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注意先出台暂时没有、急需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又要注意保持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相对稳定和各项政策的衔接配套,注意分期制定,逐步完善,平衡过渡。
=、应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关系的原则。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执行的效果看,它在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维持社会稳定以及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如果社会保障的保障标准过高,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在设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过程中,借鉴别国的经验与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社会保障的程度较高,显然会导致劳动供给的大幅减少,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需要保障的农村人口很多,且受到政府财力的限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提供高标准的保障制度,因此,每一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应有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出现养懒人的现象。
四、几项具体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设计思路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总的政策思路是继续保持以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主,社会、集体资助,国家政策扶持,如利息补偿、免税、适度财政介入,对特殊群体在缴费环节上予以适度补助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策取向。具体讲:
⑴参保范围。制度建立初期参保范围为小城镇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再逐步向农村其他地区推进。参保对象为==—==周岁的农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小城镇农转非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工商个体户、专业户、被征地农民等。
⑵运行模式。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定位在基本养老保险方向上,因此,其运行模式应选择“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相结合的混和模式。个人缴费、社会(集体)资助、政府补贴均计入个人缴费账户。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到领取期,个人缴费账户存储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基础养老金专户,另一部分进入个人养老金专户。到领取期,个人缴费账户存储额达到规定的积累总额,并划入基础养老金专户,即可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账户存储额划转基础养老金规定积累总额后,余下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养老金专户按年金形式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样的政策设计,使个人多缴的多得、少缴的少得,有利于激励农民早参保、多投保。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缴费费率、缴费比例由地级市或地级市以上人民政府测算确定。
⑶要与原“农保”政策衔接。已按原“农保”政策参保,且已领取养老金的,仍按原政策执行;已按原“农保”政策参保未领取养老金的,但属于尚未具备条件实现上述新政策的,暂按原政策执行,待条件成熟后,再过渡到新政策;已按原“农保”政策参保,未领取养老金的,且属于有条件的,可以全部过渡,执行新政策。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和农民个人家庭差别较大的实际,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多层次特色。即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医疗保险三部分政策组成。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是主体,并将医疗救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则针对部分农村人群实行。
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政策取向为政府组织、引导和财政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社会(集体)、政府多方负担,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强调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比例为三分之一,一般为==—==元/人;②政府补助占三分之二比例,==元—==元/人,由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按比例资助,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补助是大头,在有的省区,经济不发达的乡镇不负担,社会资助不受比例限制,有多少,就补充多少保险基金;③实行住院补偿为主,门诊补助为辅,门诊补偿比例不超过个人缴费部分;④以县为统筹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⑤合作医疗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⑵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政策取向为政府支持下,依靠社会资金如慈善资金、帮困资金等建立的,主要面向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负责实施的一种救助制度。救助对象包括农村五保户、低保对象、享受==救济费的==年代精简退职职工、农村优抚对象、困患大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又无自救能力的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资助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二是对因患大病,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上述医疗救助对象,给予适当的资金救助。具体救助比例及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⑶农村医疗保险。对具备经济条件的农民,主要指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管理。其具体政策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并轨。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陷入贫困的农村居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政策取向为“低标准起步,小范围保障,逐步推进完善”,坚持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政策。保障对象为:①失去劳动能力、无收入、无生活来源,也无家庭依靠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②生活在农村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家庭或个人。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所必需的衣、食等费用确定,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③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级为农村低保工作提供捐赠、资助,逐步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以增强保障能力。④对农村低保对象实施动态管理,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每季都要对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来源进行复查,对已不符合条件的,立即报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停止发放保障金,并收回或注销其低保对象证件,对仍符合条件的,但其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按程序办理减发,增发保障金的手续,在发放上应实行金融部门代发的社会化发放制度的政策。
=、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原来由五保户供养制度、临时救济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部分组成,因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已演变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故现行农村社会救济仅剩下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等三项制度。其政策取向为坚持公平与效率、合理确定救助对象、科学划分标准,突出救助重点,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生活救助与扶持生产相结合,定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具体讲:
⑴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在政策上应由“分散型”向“集中供养型”转变。以*省为例,主要加快三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一是加快实施“关爱工程”扩大乡镇敬老院供养规模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力争三年内使集中供养率由原来的==提高到==;二是加快农村五保户保障资金筹集机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增加市以上财政的投入,以适应调整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的需要;三是加快农村敬老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着重加强理顺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人员供给渠道、内部管理机构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⑵临时救助制度。其政策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规范临时救助对象。其对象为因病、因钱、因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农村家庭人员;虽已享受了优抚及其他特殊救助待遇,但仍因突发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农村家庭也应列入临时救助对象。另一方面规范救助程序。临时救助对象也应由本人提出申请或经村民小组提名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评议后,张榜公示=天以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无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初审后,再次张榜公示=天后,报异议后再报县级民政部门批准确认为临时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改由过去的固定补助为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
全球化的欧美文学中国化研究 篇4
一、欧美文学中国化的理论概念及理解构筑
在现代文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上,发生了新的文化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概念,诸如:原来的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文学研究中已称为了“文本”、文学语言表达已称为了“文学话语”、还有“语境”的概念等等,文化理念已在全球化的态势下呈现出泛化的、互通性的特性,而欧美文学的中国化进程则由来已久,其“中国理解”的文学语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表层递进式结构创建。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被另一个民族引用和借鉴之时,其对另一个民族的影响是层递式的、渗透性的,欧美文学进入中国文坛的过程也是如此,它由最初的欧美文学翻译文本的形式进入中国,由欧美语言转为中国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渗入,其次,再由中国的文化理论研究学者进行欧美文学文本的相关探讨。
在中国文化学者的不断思考与争辩之下,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对欧美翻译文本的理论框架,这种理性的文学思考过程,无疑更进一步地深化了对欧美文学翻译文本的中国式理解;在经过中国理论学者的思考与反思之后,欧美文学文本语境便逐步进入中国文学应用的领域当中,其欧美风格的文学创作手法、欧美流派的.文学理念已融入到中国的文学创作之中,更甚至,欧美文学文本已渗透到中国人民的生活形态当中,这更有力地证明了欧美文学的逐步层递式的中国化内容,形成了表层的欧美文学中国化框架。
(二)深层的现代价值观的构建需求。
中国在千百年来的封建文化沿袭之中,一直尊奉着古典的哲学观,信奉着“中庸之道、仁爱、诗言志和风骨”等文学价值观,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为传统文学所崇尚。
而随着清末民初的、伴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当中,逐渐引入了欧美先进西方国家的译介外国文学,欧美大量的新思潮涌入而来,各种先进的政治思想资源接踵而至,新的文学思想价值观正应合了现代中国价值观构建的需求,大量的欧美文学被中国学者和文人所运用,并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进程中加以梳理和融合,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具体与意象相组合的方式,构建了崭新的欧美文学中国化的文学史体系。
(三)双向的文学体系影响。
在历史的进程中,欧美文学引入中国,我们不但要分析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看到,欧美文学在进入中国之后,为中国传统文学所影响,其欧美元素被中国化的影响过程。
由于我国具备自身足够强大的传统中国文学基础,足以对外来的欧美文学进行以中为本的译介和解读,欧美文学在进入中国文学的同时,中国文学研究者就立足于中国之根本,将西方文学进行有意识的、有顺序的译介和阐释,就像我们学习政治文化所知道的:我们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只是借鉴和运用,而不是全盘照搬照抄。
这就是欧美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化的自觉意识所在,它以中国学界独有的视角、独特的文学史观和独特的艺术解读,构建了中国化的欧美文学。
二、全球化的文本旅行使欧美文学中国化的本质表征
欧美文学在不断涌入而被中国学者进行翻译和解读的时候,推动了文学研究方式的转型和改变,文本旅行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即是基于全球化范畴的文本流转的研究思潮,其寓意指文本如同人一样,人在“旅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携带自身文化观念,在旅途中会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文化相碰撞,最后与当地环境相融合,成为其中的一员,文本研究也是同理。
欧美文学在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也与中国的文学相整合,在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中国相融合的介质,呈现出欧美文学中国化的本质表征:
(一)应合了中国新文化建设文学语境。
文学欧美文学与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建设同步进行,它成为了新中国三个阶段:五四民主时期、新中国建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背景,在这中国化建设的三个阶段进程中,欧美文学被中国学者自觉地加以阐释和运用,在不同的时期进行欧美文学合理的延伸,用抗争与命运为主旨自觉地指导五四民主时期的中国文学。
(二)具有与中国传统文学比较和借鉴的自觉性特征。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我们对外来文化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加以借鉴与引用,因此,欧美文学在一进入中国文坛之时,就成为了与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的意识之下,在通过对欧美文学进行尊重与比较的同时,我们熟悉地看到了欧美文学中与中国传统文学所相似的背影,诸如: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文学象征手法、西方的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学之中的写实创作、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诡谲与奇幻文学”等。
中国学者在现代化的精神引领下,从比较与借鉴的视角,在批判性的意识之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学的反思与批判,既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吸取了西方文学的内容,对欧美文学内容加以中国化的再造和重塑,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思与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有特殊研究意义的中国化的欧美文学体系。
三、结束语
欧美文学有其本土的原文学形态,它在进入中国历史进程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应合中国特定环境的历史阶段需求,用其与中国传统文学相连的文学语境,实现中国建设阶段的现代化文学价值观的渴望与呼唤,中国学者与文人在对欧美文学进行反思与批判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相融的一面,用引进、尊重与包容的文学态度。
在文学自觉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外来欧美文学中国化的进程,用清晰的中国现代价值观来阐释和解读外国欧美文学流派,实现欧美文学的中国化新形态。
参考文献:
[1]王立美.系统性・精粹性・学术性――评《欧美文学教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1)
[2]李紫旭.文学的发展与兴衰――论19世纪欧美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01)
[3]刘建军.关于“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的若干问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3)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篇5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这表明中央对国家实力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更多注重GDP总量、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未将“软实力”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强调和践行。例如在国际交流和两岸合作中更多注重经贸合作,而鲜少在增加文化吸引力、促进对共同价值的沟通和认同等深层次方面做文章。
如果把军事实力比做“大棒”,经济实力比作“胡萝卜”,“胡萝卜+大棒”的方式虽然在有些方面和一段时期有成效,但难以解决很多长期、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台湾民调显示,近十年,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虽然越来越紧密,可是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度却越来越远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经贸往来的局限性,同时提醒我国在处理两岸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方面,要更加注重在“软实力”方面下功夫。事实上,国际上经济共同体大都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的。
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世唐朝为例。唐朝历来被视为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标志。实际上,就军事实力来说,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唐朝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却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软实力的兴盛为支撑的。
软实力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无形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说服力,是依靠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制度的先进性和人民的高素质来体现和传递的。
未来五年,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上,应该重点从鼓励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篇6
Allen等(1999)从住房政策学习视角提出了分析住房制度环境、影响和政策的分析框架。住房福利体系作为基本的住房意识形态和文化制度,决定了国家的住房供应模式,并成为第二住宅产生的根源之一,影响了第二住宅的规模,还成为第二住宅政策的价值观方面判断的依据之一。集体主义支配的国家更倾向建设高密度有多套住宅的高楼,而个人主义占主导的国家倾向于建设低密度独栋住宅。前者则是低密度第二住宅广为流行的原因之一。第二住宅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则成为制定第二住宅政策的触发机制。具体的住房政策是综合考虑住房制度和第二住宅影响制定的。住房政策是住房政治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同时也塑造了住房政治和文化制度。
第二住宅的规模在欧美不同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2003年芬兰大约1/6的家庭拥有休闲度假用途的第二住宅,1999年7%的加拿大家庭拥有休闲度假用途的第二住宅;丹麦520万人拥有22万套休闲度假用途的第二住宅(霍尔,佩奇,2007)。英国1996年持有非投资目的的第二住宅家庭占总家庭比例为3%,而瑞典1993年则为25%左右(Allen等,1999)。美国非投资目的第二住宅占总住宅比例大约为5%(Zhu Xiaodi,et.al,2001)。除了这些非商业自住目的的第二住宅之外,还有很多投资用途的第二住宅,用于转卖和出租。例如2006年英国住房调查表明持有多套住宅家庭占总家庭比例为5%。
随着第二住宅的规模加大,它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逐渐加强。它不仅有正的影响,例如增加住宅消费和投资,促进就业和增加对地方产品的需求;还会有负的影响,例如本地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可能无法在房价上涨的市场实现;社会结构和社区价值、社会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尤其在郊区和农村,可能造成本地居民和外来二宅住户间的文化冲突,空间上出现居住隔离;季节性的交通拥挤和生活物品价格上涨,导致本地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本地一宅居民和外来二宅住户在一些公共议题上也会有政治冲突,以及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模式发生改变。第二住宅的影响因时因地而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有所不同。
因此,制定第二住宅政策首先必须分析住房政策所运行的制度环境及形成第二住宅的机制,然后分析政策的作用机制和制定解决问题的第二住房政策。
二、欧美国家的第二住宅政策
(一)住房制度环境是第二住宅产生的根源之一
根据Esping-Anderson(1990)的福利国家理论将国家分为几种类型:自由福利国家、保守的合作主义福利国家、社会民主福利国家。巴洛和邓肯(Barlow,Duncan,1994)对安德森的分类法提出了补充,认为还有第四种福利国家———初级福利国家。
这四类国家对住房福利、政府和市场的做法存在很大的不同(Barlow,Duncan,1994)。在自由福利国家,市场主导,住房是商品,政府干预最少,仅仅是作为市场失灵的补充,给少数无法从市场得到充足住房的人提供住房保障,同时对自有自住住房的住户(中产阶层及以上阶层)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减免。在合作主义福利国家,政府和市场合作,对市场干预比较多,用公共住房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它不会破坏社会分层,很多居民拥有第二住宅。在社会民主福利国家,政府管制下的市场,干预程度很高,公共租赁住房和合作社住房被看作和市场供应同等重要,政府尽力使所有人都得到合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住房。在初级福利国家,政府对住房市场干预少,企业供应和家庭自建房比例高,政府供应的社会住房所占比例不高。
在自由福利国家类型中,欧洲国家以英国为代表。英国的住房意识形态是个人主义,文化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以营利目的的企业开发和经营商品住房为主,主要是大量低密度、低高度和独栋的住宅,政府为低收入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提供非盈利的社会公房。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鼓励自有产权住房,而不是租赁,这导致了自有住房需求增加,房价畸高;因为没有瑞典成本分享的国民住宅模式,个人住房负担成本很高,并且所有的住宅都征收市政税。这样仅仅是少数富人才有能力购置第二住宅,结果是专门的第二住宅开发风险很大,而第二住宅拥有的比例较低。英国政府认为第二住宅是少数富人反社会的过度住房需求。
瑞典是由社会民主党管理的社会民主福利国家。瑞典的住房意识形态是集体主义,受德国文化的影响,信奉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不鼓励盈利目的的住房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参与和维护住房市场运转,城市建设了大量高密度多套住宅的建筑,同时在社区层面配备了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低租金的社会住宅和非盈利目的的合作社住宅,以及盈利目的的商品房销售和租赁,实地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充足的住房福利。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所有权比例较低。20世纪60年代,瑞典进城的农村移民能够支付城市低价格的居住权公有或者合作社住宅,并能够保留乡村的住宅。农村的人口迁出留下了大量的空置和废弃住宅进入了第二住宅市场,很多居住在高密度和低租金成本住宅的居民开始受到乡村低密度环境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吸引,热衷于在乡村拥有第二住宅。这逐渐成为了一种休闲文化和时尚,平时在城市高密度住宅居住和工作,周末在农村低密度住宅度过。所有阶层都热衷拥有第二住宅,25%的家庭拥有第二住宅,还有另外25%的家庭可以利用第二住宅(Kemeny,1992)。政府认同居民拥有第二住宅休闲度假的权利。
(二)第二住宅的影响程度是制定第二住宅政策的依据
早期英国为了鼓励人们利用空置的乡村住宅,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给空闲住房业主提供住房改善补贴。随着剩余住房存量少,规划管制严格,住房供给弹性小,市场失灵问题突出,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问题严重,因此,管理力度加大。英国政府认为是少数富人反社会的第二住宅的过度需求导致了住房问题,因此提出限制需求和增加社会住房供应。英国于1974年修改了住房法和财政法,取消了第二住宅所有者获得住房改善补贴,及第二住宅按揭贷款利息抵扣应税所得减免税收,征收标准购置税,加成征收市政税,说服金融企业减少第二住宅贷款,对外来人口实施房产许可和构建次级住房子市场,限制永久住宅转变为第二住宅,只有符合规定的居住和就业标准,才能获得房产购置许可,并确保本地人在竞买新旧房屋时候有优先权,结果导致在普通住房市场购买第二住宅,反而引起了普通住房房价上涨,本地中低收入居民更不可支付(Gallent等,1999)。后来政府建造公共住房提供给本地居民,购置剩余住房给低收入者,在新开发地区增加可支付住房的比重,开展共有产权计划,提供住房补贴促进面向本地市场的住房开发(朱晨,2008)。由于地方政府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不足,以及政府住房和规划能力不足,导致了公共住房供应规模太小,引发了新的问题。
在爱尔兰共和国,关于第二住宅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将住房建设看作农村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住房发展的奖励计划,这个政策同其他旨在刺激住房投资和消费的公共政策一起,导致了许多地方的住房过度供给,尤其在农村地区。爱尔兰是为数不多的不征收任何形式地方税的欧盟国家,这就意味着外来的二套住房拥有者不对当地财政做任何贡献,并且对多处自有住房也没有财政惩罚措施。尽管第二住宅不在税收鼓励范围,却还是导致了第二住宅和空置住房的增加(Norris and Winston,2010)。
美国第二住宅比例不高,仅少数地区出台了针对第二住宅影响的政策,主要是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Hettinger,2003)。美国没有直接针对第二住宅的政策,只是有一些间接相关的政策。相关的政策有:银行的信贷政策、政府的物业税减免、资本利得税减免政策。美国商业银行通常会对第二住宅金融进行风险和偿还能力评估,首付通常会提高,利率则是根据市场定价。美国税法1997年后规定,家庭被允许用他们的第一住宅和第二住宅的住房抵押贷款(最高100万美元)利息抵减收入,从而少缴纳联邦所得税。住房所有者可以将主要住宅的全部物业税抵扣纳税收入,减少所得税(Schwartz,2006)。另外获得继承和赠与住房,需要交纳遗产税和赠与税。美国学者建议这些补贴用于购买或者改善第一住宅,而对第二住宅不应该减免(Talbot,1998)。
随着瑞典第二住宅需求超过了供给,住房问题就开始出现了。特别是风景优美的西海岸,由于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了住房市场失衡,而高财产税导致了本地居民税负过重和无法负担高房价的住房。政府认为问题是第二住宅供应不足,应该增加供应满足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并专门通过规划供应土地进行了第二住宅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将该需求从第一住宅市场引开,以免对第一住宅的冲击。政策规范第二住宅的发展,通过住房保障、住房交易管理、规划和低价土地供应模式来帮助本地弱势群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Gallent等,1999)。
法国乡村拥有大量的剩余住房,市场失灵现象并不突出。法国采取的是供给导向的政策,通过增加第二住宅的供应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服务型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并通过征收物业税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法国认为第二住宅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积极力量,他们认为第二住宅的发展导致了一些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需要给这些居民提供住房保障,主要是通过社会住房等保障住房供应方式来解决。
南欧国家规划管制比较松散,市场失灵问题并不突出。意大利和西班牙认为第二住宅是经济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住宅需求带来了农村社区的兴盛,而不是继续衰败下去。因此采取了积极鼓励购买农村废弃住房作为第二住宅的政策。意大利认为第二住宅对社区的影响可控,因此不存在土地利用和规划限制。随着更严格的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住房价格过高和部分居民无法支付的问题,政府更倾向于采取增加供应的方式,而不是严格限制本地住房只能由本地居民购买。
(三)第二住宅的政策目标多元化和政策手段多样化
欧美国家政府和学术界敏锐地认识到第二住宅政策不应该只是对住房问题的反应,还应关注地区城市衰退、农村衰退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反城市化的趋势,应该对整个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进行关注。因此,具体的政策目标包括:振兴地区经济,增加本地人群就业,改善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和支付能力,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社会融合。
主要政策手段有:税收、规划和住房交易管理以及资源环境管理政策、信贷政策等(Gallent,2005)。税收政策包括物业税(在英国为市政税)征收和减免,对购置住房的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减少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财产赠与税和遗产税、印花税征收和减免等。规划和住房交易管理政策包括: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增设第二住宅用地、第二住宅规划和建设许可、第二住宅交易和产权登记许可、用途变更许可、第二住宅规划配建公共住房、特批非住宅用地转化为住宅用地用于公共住宅等。资源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划定不同生态类型的建设区域。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禁止建设第二住宅,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设立标准,强制要求环境影响评估和征收环境影响评价费用等。至于信贷政策,由于西方多为市场经济,政府对商业银行多是间接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所以使用较少,主要是说服商业银行信贷发放等。
三、中国住房制度、第二住宅影响和政策演变
(一)中国住房制度环境是第二住宅产生的根源之一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住房政治制度一直是集体主义为主导,并且因为人多地少,国家制定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政府鼓励适度的住房消费,以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不鼓励第二住宅消费和多套住房。2010年建设部提出“抑制第二套房等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投机性住房需求)”。在规划和土地利用里面也没有专门的第二住宅用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成为国家/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张宇,1997;韩康,200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地位,政府对市场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并且还控制着一些重要资源的供应和分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城市居民低价购买了房改房,还有部分购买了比较便宜的经济适用房等实现了首次置业。由于这些住房多是高密度和高层的多户住宅楼,建设年代比较老,客观产生了对新、低密度和低层第二住宅的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房产升值的情况下,购买第二住宅成为可能。
中国民间从古到今有很强的住房投资文化和置业传统,例如“有恒产者有恒心”和“有土斯有财”,并且将住宅作为重要的投资渠道和保值增值的财富传之后代。地方政府发展房地产业能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专门针对富裕群体的第二住宅开发,能获得丰厚投资回报。这客观上导致了第二住宅在中国发展很快。
除了少数农村移民可以在城市里面就业和购买一套住宅,并且保留乡村住宅,大部分农村移民依然是农民工,在城里租房和在农村自建房。市民在农村购买住房不被法律允许。所以大部分市民只有在城市购买国有土地上的住房。在汽车拥有数量还不是很多、交通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同城或者异城购第二住宅成为主流。
(二)中国第二住宅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容忽视
本文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08年数据分析中国家庭中自有多套住宅家庭所占比例的变化。2005年,从中国家庭总体来看,自有多套住宅家庭占总家庭比例为6.7%。而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来看,自有多套住宅比例为10.1%,广东最高,上海其次,北京最低。而到了2008年,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家庭总体来看,自有多套住宅家庭占总家庭比例为20.7%,仍为广东最高,上海其次,北京最低。
在第二住宅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它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逐渐凸现。在个别热点地区,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造成了房价飞涨和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例如北京,在房价飞涨的情况下,有很多本地人和外地人在北京持有第二住宅。《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指出,2005年外省市人士和单位在京购房占全部成交量的35%。北京市场总体的供应不足,又存在着空置和闲置的第二住宅,加剧了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导致了房价上涨,造成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力不足,中高收入与高收入居民虽有较强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但是在房价攀升的情况下,他们的支付能力也在减弱。
注:2005年调查包括了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2008年调查仅仅包括了上述三地;2008年其他住宅为全部产权,而2005年为全部或部分产权;两者抽样比例有所差异 资料来源:2005年结果根据CGSS数据计算,2008年结果来自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报告2009·民生》摘要
第二住宅还造成了部分地区的外来第二住宅住户和本地居民的居住隔离,社会文化冲突,资源利用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等。这里以海南为例。王存福(2010)在《人民日报》报导指出:近年来海南超七成住房销往岛外,部分住宅小区空置率高达90%,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三)中国第二住宅政策演变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关注第二住宅对宏观经济、住宅市场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采取了一些政策来调控,主要有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和规划政策等。其中,以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和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为主。
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逐步强化了第二套房的信贷政策,主要有提高首付款比例,提高利率和加强风险管理等。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发出国办发[2010]4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规定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从2010年的两会开始,进一步提出抑制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10号文”),要求采用差别化税收和信贷政策,以及设立购买资格限制居民持有多套住宅。商业银行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暂停对第三套房贷款。
四、完善中国第二住宅政策的建议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明确分工,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监督,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和分类决策。不同地区的第二住宅影响差异很大,因此应该采用基于影响程度证据的第二住宅政策。实行基于第二住宅影响证据的地方战略,将住房问题放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进行考虑,对于影响很小的地方,不需要制定特定的政策;对于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地方,可以采取鼓励政策;对于负面影响较大的地方,可以采取限制或者疏导政策,从而促进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促进社区融合和社会多元化,刺激落后地区发展。
财政税收政策,应该是最可能调控第二住宅的经济政策。应尽快征收物业税和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住房资产差距,并且用税费资金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获得第一住宅。物业税最根本目的是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同时也起到了提高自有多套住宅的持有成本、降低多套住宅的投资回报、抑制住宅投资的作用。在一些受第二住宅影响严重的地区,可以立法允许加成征收物业税。遗产税的征收客观上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贫富分化和社会浪费的作用。为防止以生前赠与的手段来逃避遗产税,在课征遗产税同时亦课征赠与税作为配套措施。
关于金融政策,国内目前的做法是根据中央调控政策,商业银行对购买第二套住宅的家庭贷款提高信贷门槛、首付和利率。从政策调整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实行银行利率市场化,减少低成本资金投资到住宅,银行根据风险提高第二住宅的贷款门槛、首付和利率。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银行为了争夺客户,降低信贷门槛等事情屡有发生。因此,银监会应该细化目前的信贷政策,例如对于第一套房、第二套房、第三套房设置不同的利率种类,并对每一类设置不同的浮动幅度。
住房规划应在保障本地居民第一住宅供应总量、空间结构、社区规划配套等方面明确定位,适当安排第二住宅的规模、空间结构和社区规划,并与第一住宅市场在区位、价格和建筑结构上适当区分和空间上的社会融合,实现小范围的混居。
住房交易政策应对本地住宅进行交易许可、产权转移等管理,优先用于本地居民第一住宅,对第二住宅用途加以限制。
参考文献
[1].韩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
[2].张宇.关于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再思考.教学与研究.1997.4
[3].朱晨.中国城镇指向型第二住宅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Allen C.,Gallent G.,Tewdwr-Jones M.,1999.“The Limits of Policy Diffusion:Comparative Ex-periences of Second Home Ownership in Britain and Swede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17:227-244
[5].Ball M.,Harloe M.,Martens M.,1988.Hous-ing and Social Change in Europe and the USA.Lon-don:Routlege
【欧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推荐阅读:
欧美数学素养教育研究05-23
欧美国家的UFO研究07-31
欧美高校06-11
欧美市场08-25
欧美模式08-26
欧美企业11-02
欧美学生11-17
欧美国家11-23
欧美媒体12-22
欧美影视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