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影视

2024-10-20

欧美影视(精选12篇)

欧美影视 篇1

电影和电视是文化艺术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这里就影视观众心态的把握与文化市场的拓宽谈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此观照深圳目前的影视创作, 并与正在创作和准备创作影视作品的同仁一起探索, 希望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一、认识观众布局, 把握观众心态

要客观地分析当代观众的心理, 首选必须认识当代观众群的心理布局, 笔者以为当代观众群的心理布局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娱乐心理型、传统心理型、先锋心理型。

(一) 娱乐心理型的观众群

他们的覆盖面最为广大, 换句话说, 就是这一批具有娱乐心理的观众决定着影剧文化市场的兴衰。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广大观众文化意识结构相应产生变化, 人们开始对消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现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进程的加快,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得到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暂时解脱和轻松, 因此他们试图从影剧圈内得到一种理想主义式的梦幻般的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 时装表演、卡拉OK舞会、音乐茶座、体育比赛等娱乐活动的场所不断拓宽, 娱乐品种日益增多, 迫使影视市场要及时把握观众的心理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 渴求娱乐心理的出现, 对于一个处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观众来说, 具有一种能够焕发人们生命热情的积极性。

(二) 传统型的观众群

传统型的观众心中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烙印, 面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现象, 一些中年观众心目中的理想主义观念开始动摇。对这批受传统文化意识和理想主义激情影响多年的中老年观众群, 我们不能一味强求其改变多年形成的观赏心理和审美观念, 而去迎合今天风靡一时的“娱乐型”。而应充分认识和尊重这批观众的心理, 拍出一定数量的历史题材影片, 排练具有地方特色而又有政治意味的戏剧, 以满足和丰富这批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 一些地方影剧院结合传统型观众的心理开设的“地方戏剧专场”拥有大批中老观众, 并丰富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 占领了影剧文化市场, 同时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 先锋型的观众群

在当代观众群中, 既不属“娱乐型”, 又不属“传统型”, 这批少量的观众有超前的观赏意识, 我们称之为“先锋型”的观众群。

这一由知识分子占据大多数而组成的观众群, 他们并不只是把寻求刺激和放松当成唯一重要的快感, 这批观众具有一种强烈的超前意识。超前心理在娱乐型和传统型的艺术品中得不到相应的精神满足。影剧文化既然是以表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们的审美理想为已任, 那么, 就应充分满足这批超前意识的观众。让他们真正从“先锋型”的探索片和探索性戏剧中得到一种人生的启迪和文化昭示。80年代以来电影界崛起了第五代导演, 他们的作品有深刻地思想性和哲理性, 先锋型心理的观众把思考看作是一件大快事。

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虽然急剧变化, 但是稍作一番冷静地审视便不难看出观众心理在骚动中的相对稳定性, 即可用以下简式表示:当代观众心理=娱乐型+先锋型+传统型。只有认识观众布局, 才能把握观众的心态, 从而尽可能安排生产、放映、演出, 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费的文艺作品, 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搞好影院的管理, 让文化市场的杠杆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拓宽影视市场, 必须扩大和强化观众的思考和参与意识

多年来, 观众心理一直为理想型的革命激情所统帅, 这种理想型的观众心理,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和左右着大批观众的成长。但这一倾向导致我国文艺陷入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桎梏中而不能自拔。这个教训在跨入新世纪之际, 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当历史跨入世纪之交之际,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面前, 观众渴望从某种表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去真正感受人生价值的重要。从前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客体的观众已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影剧艺术了, 而是积极地选择、热情地评议, 近年来群众性影评、剧评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当代观众这种参与意识的强化, 虽说与当代社会中娱乐形式日趋增多有关, 但最关键的一点应归功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升华。当代观众参与意识的逐渐明朗和强化, 不仅从精神上消除了人们的自我心理匮乏, 满足各个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娱乐心理, 而且还为艺术生产部门的计划、选题、风格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观众的参与意识可以通过群众性评论活动反馈观众心理需求, 以便提供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决策参数。只有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才能使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拉近, 才能使你的文艺作品引起观众的关注, 有观众关注的文艺作品才能拓宽文化市场, 从而达到鼓舞人、教育人、陶冶人的作用。

三、把握观众逆反心理, 繁荣影视文化市场

逆反心理是当代观众心理变化的另一重大特征。它是和参与心理同时出现的一种观众心态, 逆反心理的形成也是有其历史缘由的:

从建国初期到文革前, 文艺部门对电影的拍摄、放映, 戏剧的创作、排练等一系列过程, 都绝无相反意见出现。若有不同看法, 就必是文艺毒草, 说得一无是处, 批得体无完肤, 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竟持续了多年。在此背景下逆反心理便萌芽产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广大观众的逆反心理伴着文艺的繁荣而开始逐步减弱了, 但并未能完全消除。由于变革中商品经济的冲击波, 又将艺术生产和文化市场从一个极端冲到另一端, 即从政治需要的传声筒变为商品经济的寄生虫。“戏不够爱来凑, 武打要上房, 爱情要上床……”艺术上无创新, 题材上没突破, 此类产品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甚至不择手段地搞夸大其辞的各类广告宣传, 以猎奇的情节和镜头招揽观众。这对于挣脱长期精神桎梏的当代观众来说, 无疑又是一次戏弄。难怪前些年电影圈有识之士呼吁, 要评选最差影片, 要给不负责任的创作者以经济制裁。由此可见, 当代观众忍受不了再次戏弄, 如果逆反心理在当代观众群中形成一种固定心态的话, 那势必导致文化市场日趋恶化。

那么, 作为特定历史转折时期所出现的观众逆反心理怎样才能控制和扭转呢?

第一, 尽力生产出既能满足广大观众在艺术上的审美需求, 又有商品经济中的新生文化消费观念的优秀影视剧作品。用品位较高的实例来矫正观众的逆反心理, 用鲜活的人物, 高尚的情操陶冶人, 要用有鲜明人物个性的人物, 演绎跌宕起伏的情节。

第二, 在对作品的广告宣传和评论过程中, 应本着客观公证的态度, 不应夸大其辞, 瞎捧瞎吹, 这样才有可能使当代观众中存在变态逆反心理逐步改变过来。

总之, 对当代观众的心理研究, 不能局限于只对观众心理作表层的分析, 而应该透过文艺美学和文化市场学全方位地加以研究, 以便制订措施, 采取果断正确的决策。广阔的文化市场会给我们文艺创作、生产以及影剧院的管理提出一个个崭新的课题, 这些课题蕴含着乐观的前景。

欧美影视 篇2

一、研究背景

影视旅游,国外又称“电影引致旅游”(movie induced tourism或者film induced tourism),它是影视与旅游的交叉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它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影视城(影视基地)是影视旅游最主要的对象之一。旅游学界通常把影视城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类型进行研究。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它是迪斯尼公司根据其影视作品开发出来的。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始于1963年,其标志是环球影城系列的第一个主题公园好莱坞环球影视城的建成。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影视主题公园的建设风起云涌。到2006年,全球最著名的影视旅游产品除5个迪斯尼乐园、11个迪斯尼主题公园外,还有5个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我国最早兴建的影视拍摄基地是成立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随后,国内掀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大大小小的影视城在全国迅速成遍地开花之势。截至2004年,全国己建有30多家影视城。此外,目前国内还有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正雄心勃勃地施工或招商。

在我国众多的影视城中,江苏无锡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无疑是其中发展态势最好的。无锡影视基地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20多年来,已有250多部影视剧在该基地拍摄,2007年又成功荣获国家首批5A级景区称号,标志着我国首个5A级影视主题公园的诞生。横店影视城则是我国影视城中的后起之秀,从1996年开始,累计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有13个影视拍摄基地和2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200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

这两个影视城的成功之道对我国其它影视城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本文拟通过对这两个成功案例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以及优势的实证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条件,以期为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无锡影视基地发展经历及其经验

(一)无锡影视基地的发展历程

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江苏无锡修缮疗养院的同时,附带建设了西游记艺术宫,放置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所用过的道具、服饰、设备等,以便日后再用。艺术宫对外开放,一时竟成了无锡城的一大旅游热点。当时一张门票1元钱,日收入最高竟达到万元,第二年便收回全部投资。

1991年,基地正式挂牌后不久,央视为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动工兴建唐城,之后《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电视剧也在此取景。受影视剧

热播的影响,游客数量也急剧增加,最多时1天达5万人,出人意料的影视旅游热使得原本为创作而设计的场所变成了新型旅游业态。于是1992年三国城开始建设,1995年利用唐城、三国城的回收资金启动了水浒城的建设。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名剧的热播,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纷纷前来观光。无锡影视基地的影视拍摄与影视旅游,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江南名城无锡的文化内涵;而且保持了影视文化与江南人文风情的结合、影视创作与特殊旅游的结合,使得影视旅游得到了充分发展。无锡影视基地的巨大成功带动了我国各地影视城建设的高潮。

1997年,主要由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和唐城景区改组成立的中视股份上市,它是国内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和文化旅游业的公司,显露出影视基地市场化运作的端倪。随后,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开始由事业服务型向影视制作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基地功能已超越简单的人造景观,逐步成为一个聚集各种影视生产要素的平台,一个为各种影视产品提供完整链条式服务的场所,这体现了影视基地以后的发展趋势。

(二)无锡影视基地的发展模式

对于无锡影视基地发展的成功因素,郭文、王丽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这得益于影视基地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以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

在管理主体方面,无锡影视基地依托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筹建上市公司,具有市场融资、经营机制、经营效益、影视营销等多方面的优势。《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热播,就是利用了央视极好的营销平台,在全国媒体展开极大的宣传攻势,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为影视基地无形资产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区位与选址方面,影视基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保证了客源市场和消费能力:同时利用太湖优势,因地制宜,占得先机。在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方面,影视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影视与旅游的文化产业力,创造1+1>2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设计上,通过游客参与影视表演,成全了游客的“影视梦”;并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实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影视基地依托吴文化,强调景区地方文脉传承;并以家喻户晓的三大古典名著为蓝本,通过对非自然景观的时空物化,为游客填补了一个空白。

三、横店影视城发展经历及其经验

(一)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历程

1996~1999年是横店影视城的起步阶段。1996年,著名导演谢晋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一时找不到合适景地,横店集团便邀请谢晋来横店拍戏,斥资修建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景区。之后,又相继建造了秦王宫、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等景区。1999年已有美国人称初具规模的横店为“中国好莱坞”。但当时剧组并未蜂拥而至,横店影视城也尚未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

2000~2003年是横店影视城的发展阶段。为吸引更多的剧组前来横店拍摄,2000年开始影视城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免收场租,并为其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系列配套服务。于是,海内外剧组纷至沓来,横店影视城人气骤升,最多时一天18个剧组同时拍摄,与国内许多影视基地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剧组的的增多,游客的蜂拥,人气的骤升,带动了横店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城逐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2004年后是横店影视城的产业升级阶段。2004年2月,国内首个影视产业试验区落户横店,影视城凭借试验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先后启动多个大型影视基地的建设,斥资兴建一批摄影棚,还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培养影视人才,并吸引一批知名的影视机构入驻。影视城提出实现“拿着本子进来,带着本子出去”,甚至“拿着资金进来,带着效益回去”的发展的目标,正在构建其完整的影视旅游产业链。

(二)横店影视城的发展优势

横店影视城能从一个后起之秀发展成我国影视旅游的龙头企业,这与它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是分不开的。王丽丽、朱小丽撰文探讨了横店影视城发展环境的优势,结合其它资料,可以分析出横店影视旅游发展的优势。1.雄厚的资金基础

横店集团是横店影视城的投资主体,是闻名全国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该集团实力雄厚,资金充足,2006年总资产15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6.18亿元,利润总额11.39亿元,净利润8.84亿元。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2.齐备的硬件设施

横店影视城自1996年拍摄电影《鸦片战争》以来,其硬件设施便不断完善,相继建成了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大智禅寺、屏岩洞府等13个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现代化摄影棚,实景规模跃居亚洲第一。

3.巨大的品牌优势

由于影视城具有较完备的硬件设施并采取积极的营销措施,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拍戏。这里诞生了《鸦片战争>、《荆轲刺秦王》、《汉武大帝》、《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黄石的孩子》、《投名状》、《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著名影视剧。这些的上映,使得横店影视城广为人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在剧组不断增多的同时,旅游者也是蜂拥而至。4.有力的政策扶持

2003年,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十五”规划之后,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2004年,横店影视城被国家广电局批

准为全国当时惟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它凭借试验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能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

四、启示

(一)影视城旅游发展的条件

通过分析无锡、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以及优势可以看出,一个影视城要想成功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以下这些要素和条件。1.所处的区位条件

根据保继刚的研究,建设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的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国外学者John McEniff研究认为,主题公园的区位一般在2小时的车程或3~4小时的公共汽车或火车车程,距交通主干道15分钟内;Alan Fyall等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说明主题公园区位的重要性。影视城属于主题公园中的一类,自然要考虑所处的区域位置和经济条件。无锡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城地处长三角地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长三角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是我国第一个无障碍旅游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占全国总量2%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0%的人口,GDP占全国总量的22%。因而,这两个影视城良好的区位条件保证了充足的旅游客源和较强的消费能力。2.投资主体的优势和实力

除了一般主题公园需考虑的区位条件外,影视城投资主体的背景也尤为重要,必须要有独特的优势或者雄厚的实力。无锡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是中央电视台,正是依托这棵“大树”,影视基地才具有市场融资、经营机制、经营效益、影视营销等多种优势,其优势是其它影视城无法比拟的。横店影视城的投资主体则是财力雄厚的横店集团,为影视城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营惨淡时期,基地最多一年亏损达到5000万元,但横店集团仍不断投入,最终才形成相当的规模,逐渐将基地推上盈利轨道。3.影视旅游的产业化程度

影视剧的放映对拍摄地的旅游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限性,同时游客对单纯人造景观的兴趣也渐渐在减弱。以前影视城那种简单的靠修一座宫,拍一个电视剧来拉动旅游发展的模式已不可行。影视城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变盈利模式,实现产业升级,构建影视拍摄、设备租赁、后期制作、影视后产品开发等一应俱全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形成并完善产业化发展模式。无锡影视基地的经营范围在其上市后,已开始由事业服务型向影视制作业和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横店影视城也在摸索新模式,把注意力转变到构建完整的影视制作产业链上面。

4.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影视城长期形成的“景点十表演”的传统模式会令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吸引力。因此,影视城必须不断创新,加大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内

涵,丰富产品内容。如无锡影视基地的许多大型节目,就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的文化档次和品位。而横店影视城以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创立互动式、体验式旅游项目,实现了静态观赏与动态参与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需注意的问题

据国家旅游局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共有各类主题公园2500余处,盈利者仅有10%,亏损者占70%,2/3资金难以收回。主题公园中影视城的处境也不好过。众多影视城的亏损正是由于它们不具备这些条件: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投资主体、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和较强的产品开发力度。

我国的现实状况使得很多地区和影视城难以具备上述条件。例如,在投资主体方面,无锡影视基地可以依托央视这棵“大树”,横店影视城具有雄厚的财力,即使年亏损达5000万元也能支撑过去,这并非它者能轻易拥有的。在区位方面,影视城应该选在交通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客源市场广的地方,所以我国西部的大部分省市并不适合多建影视城。西部有的影视基地已被迫转型,如镇北堡影视城从2005年开始就逐渐从一个拍摄基地向古代北方小城镇主题公园转型。但据报道,西部的云南、重庆等地都曾传出要兴建多处影视基地的消息,其前景无疑堪忧。我国的影视城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都分别建有多座影视城,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使得大部分都不景气。

欧美影视 篇3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知名导演韩刚、香港著名导演黄百鸣,著名演员吴奇隆,电视剧制片人丁志诚、吴毅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本次签约仪式共达成6项合作协议,包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中影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电影《狼图腾》影视同期书授权出版协议”;与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署的出版影视同期书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与电视剧《神机妙算刘伯温》《无名者》《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纪录片《万家姓》的片方代表签署的影视同期书合作出版协议。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介绍,目前已有20多家影视企业正与出版社商议合作出版“影视同期书”,此次签约的6家最具代表性。他表示,中國广播影视出版社在影视书籍出版业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根基深厚的出版经验,也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影视同期书”整合两方面的优势资源,将成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的品牌项目。

欧美影视 篇4

●《对舞》(Contredanse,法国、英国)

●《弗拉门科》(Flamenco,西班牙)

●《加沃特》(Gavotte,Gavotte,意大利、法国)

●《吉格》(Jig,英国)

●《帕萨销亚》(Passacaglia,Passacalle,意大利、法国)

●《里戈东》(Rigadoon,Rigaudon,英国、法国)

●《缪赛特》(Musette,法国》

▲《对舞》,1659年前后,英国伦敦

对舞(Contredanse)这种舞蹈可能是从英国的乡村舞衍化而来的,而后者应是最初诞生于1600年前的民间舞,随后则发展成了一种社交舞,并于1659年被写入约翰·普莱福德的《英国舞蹈大师》一书中,其舞蹈形式有两种:(1)纵队调度的,男女舞伴儿们面对面地跳舞:(2)圆舞调度的,男女舞伴儿们按照圆形跳舞。两类跳法都以基本的调度图形为主题,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变奏。大约在1685年,这种英国的舞蹈开始出现在欧洲大陆,其舞名也随着增加了Contretanz、Kontertanz和Kontratanz等形式,并丁18世纪风靡欧洲各国,陆续发展出了五种变体:方阵舞、科蒂荣、昂格莱兹(英式对舞)、德式对舞和法式对舞,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作曲家,都普使用德式对舞的舞曲写过音乐。

《加沃特》

加沃特(Gavotte)一种欢快的舞蹈,节奏型为稳健的4/4拍子,衍生于法国的加普地区,因为当地的民众就叫加沃特。最初是一种民间舞,在玛丽·安图瓦涅特皇后时期成为宫廷舞,从而发展出日益复杂的舞步,尤其是在芭蕾大师维斯特里和皮埃尔·加代尔手中之时,它更是发展到了非专业舞者无法正确完成的复杂程度。它的前面通常是一段阿勒芒德或小步舞,随后则是缪赛特风笛舞。

《吉格》,图片说明:第1张是托马斯·罗兰德森的漫画《最后的吉格》,又名《再见,老英格兰》,灵动的线条描绘出了舞者们的无拘无束;第2张是传统的爱尔兰吉格,A.L.哈斯凯尔,英国伦敦

吉格(Jig)一种欢快的舞蹈,主要由一连串腿脚带有弹性、脚趾击打地面的动作构成,节奏型为6/8或12/8,最初来自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有人认为它衍生于法国的Gigue舞,或者是意大利的Giga舞。

《弗拉门科》、卡门·阿玛亚舞姿,图片出处:美国纽约

弗拉门科(Flamenco)因为长期风靡世界,而被外国人称作“西班牙的国舞”,实际上只是西班牙南方的代表性舞蹈。作为歌、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它是吉普赛人四海为家、广收博采的结果:公元四世纪,这些人从东印度出发,一路北上,陆续到达东欧、中欧、西欧,然后进入西南欧的西班牙,最后径直南下,在安达卢西亚地区驻足,并在此将这种舞蹈基本定型并加以命名,而“弗拉门科”这个词在西班牙的罗马尼语中,就是“吉普赛”的意思。可以这么说,吉普赛人四海为家的基因、广收博采的能力,应是弗拉门科如今能风靡世界的内在原因。

弗拉门科的伴奏最初只是一根棍子击打地面,随后衍生出了击掌和击脚,而击脚的持续发展最后则形成了精彩的踢踏舞;响板最早仅出现在女子的舞蹈中,男子对此不屑一顾;即兴作舞是它的另一大特色,通常的表演都是舞者在一种节奏型基础上的即兴表演。这些特征都能让我们看到东印度的赤脚踢踏古典舞—卡塔克的影子,而总体上看,抑扬顿挫、风驰电掣的脚下节奏则是它能风靡世界的外在原因。

早期的弗拉门科只能由男子们去跳,直到20世纪的30至40年代,才因著名吉普赛女舞蹈家卡门·阿玛娅(1913—1963)火焰般的激情和闪电般的速度,一举打破了这个清规戒律,进而实现了男女间的平等。这种舞蹈的显著特色是舞者不仅脚下需要踢踏作舞、铿锵有力,手臂和手腕的动作也极其丰富;与此同时,女舞者敲击手中的响板,男舞者则用击掌来作出回应,而整个身段无论男女,均需要梗劲十足——头、颈与肩、胸以及手臂之间那种强烈的扭动和对抗,加上高度凝视、炯炯有神的目光,还有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脚下节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西班牙这个伟大民族宁折不弯的“斗牛士”性格。

《缪赛特》

缪赛特(Musette,法国)即风笛舞,在路易十四和十五的宫廷非常走红的一种舞蹈,节奏型可以是2/4、3/4或6/8的拍子,在特征上可谓加沃特的一种乡村形式,自始至终贯穿着风笛的低音嗡鸣声。

七、18世纪

●《阿帕拉契亚山区舞》(Appalachian Mountain Dance,美国)

●《对舞》(Contras,American Country Dance,美国乡村舞)

●《卡马尼奥》(Carmagnole,法国)

●《科蒂荣》(Cotillion,Cotillon,英国、法国)

●《小步舞》(Minuet,Minuetto,英国、意大利)●《帕斯皮耶》(Passepied,法国)

●《兰德勒》(Landler,奥地利)

《小步舞》(2幅),图片说明:舞者脚下及头顶上为法国人弗耶的舞谱,巴黎,17至18世纪。

小步舞(Minuet)意译即为“小步舞”,最初是来自法国普瓦图的乡村舞蹈,而作为宫廷舞蹈则产生于库朗特。在路易十四的时代,它成为最受欢迎的宫廷舞蹈,不仅传播到了欧洲各地,而且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贵族所跳的全部舞蹈中名列榜首,被誉为那个时代的“交际舞之王”。三拍子节奏,动作高度程式化,主要特征是舞者们从容不”迫,一步接一步地行走着,两脚基本上不离开地面,遵循严格的图形,男女分别需要完成考究的鞠躬和请安礼节。

追根寻源,这种舞蹈至少在15世纪就已存在,至今幸存的最早的小步舞曲由吕利创作于1663年,而莫扎特所写的那组由12首小步舞曲构成的组曲,则是晚在1789年的事情了。尽管它在今人看来有些不够自然,甚至矫揉造作,但在其兴盛时期,却曾被看作是最优美与最和谐的舞蹈。因此,要完美地表现它,需要长期而细致的学习才行。事实上,人们对它在态度上的这种巨变,恰好说明了不同的时代一定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

小步舞是由自由结合的舞伴来完成的;旁观者与舞伴均能得到礼仪性的鞠躬和敬意。舞者们用雅致小巧的走步和滑步,或左或右,或前或后,转身1/4圈,手拉着手,既靠拢又退后,既追求又躲闪,时而侧身而行,时而面面相视,时而滑步而过,使这种古老的求偶舞蹈与人生游戏呈现出一种最新的和几乎难以辨认出来的程式化和精美化。

尽管它在法国大革命前就已红极一时,但还是成了18世纪末批评讽刺的对象。伏尔泰就曾将他那个时代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们比作“跳小步舞的人们”:他们故作风雅,鞠躬施礼,然后则以小小的步伐,扭捏作态地穿行于室内,炫耀自己的魅力;他们尽管不停地舞动着,却又不曾向前行进一步,并且还结束在开始之处。

《科蒂荣》,图片说明:上图为风车图形的调度,下图为圆舞图形的展开,1860年前后;《科蒂荣》,上图为圆形调度,下图为传递帽子,1860年前后。

《科蒂荣舞会》,图片说明:1796年前后,巴黎宫廷;《科蒂荣舞会》,图片说明:1796年前后,地点不详。

科蒂荣(Cotillon)(1)一种非常流行的舞厅舞,来自大约在1659年以前问世的对舞(Contredanse),并且经常用来为舞会压大轴。它有一对领舞的舞伴,而他们则会从大量现成的调度图形中挑选一些,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图形。但作为舞曲,人们更喜欢华尔兹和马祖卡,而科蒂荣最具知名度的音乐例证则出现在柴科夫斯基歌剧《奥涅金》中的第二幕。(2)独幕芭蕾,编剧科奇诺,编舞巴兰钦,音乐恰布利埃尔,布景贝拉尔,1932年4月12日由蒙特卡洛俄罗斯芭蕾舞团首演于蒙特卡洛,主演图曼诺娃、李欣、沃伊奇科夫斯基,并得到了这样的评论:“《科蒂荣》这场舞会令人心痛欲碎,它透过那弱不禁风的表情,似乎表现出了刹那间的那种不安全与及时行乐的意味,而在这种意味之上,则徘徊着某种宿命与毁灭的感觉。”

《兰德勒》

欧美影视 篇5

1.公司简介

杭州豪波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专业从事印制商业表格(无碳)商务票据、电脑连票、电脑本票、表格票据、银行空白重要凭证以及高档彩印业务。公司坐落于天堂杭州钱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1.68亿元,2010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体系,其中大中专以上人员82人,专业技术人员103人。

2.先进设备 高质生产

公司拥有专业的设计排版、制版团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各类票据的防伪底纹、团花、浮雕、潜影、微缩等防伪技术特征以及各种中高档彩色糖包、烟包的的能力,设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配置了八胶三凸商用表格机(11色组),为印制跳印、跳号、复卷、刮刮奖票据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该机采用全模块式机组结构,由送纸、胶印、凸版、加工及折页组成基本配置,并可按用户需求选配功能性单元,连续自动完成胶印、凸印、打号、打孔、压纵横线、折页。同时,还配置了3条喷码系统生产线,为票据防伪印刷管理及票据软件开发印制和喷码加识别校验码等高要求票据提高了防伪技术能力。

公司引进日本小森丽色龙Ls440对开四色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达16500张/时,川流式连续飞达输纸;雨淋式连续自动供油润滑系统;自动裝版;全气动控制;电脑遥控墨量;不停机收纸。另配有全自动往复式滚筒式丝网印刷机,可印刷1020*740m2的尺寸,最高时速达3000张/h,可在玻璃、烟盒、酒盒、电路板等特种印刷。并配置了数码打样系统及日本CTP出版系统,冲版机,电脑程控切纸机、自动模切机、折页机、裱纸机等配套设备。形成了集设计、制版、数码打样、印刷、质检、装订、包装、配送一条龙流水线。

3.一流服务 优质物流

我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体彩管理中心(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上海浦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税局、浙江省地税局、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定点印刷企业。

公司本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通过远程服务平台及服务热线,使客户可在远距离和客服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和确认,提高了服务效率。

公司配有专业的运输车队。专门配备10辆配送的厢式专用车,发往全国各地,专用车为全封闭,具有防潮、防盗的功能,并安装防火装置,确保了货物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整个运输过程中都有专业的送货人员和押送人员队伍。

4.安全第一 科学管理

公司依靠先进的电子监控和警报系统,从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实行全方位、全程(24小时)摄像监控并传输到监控台服务器进行储存查看。辅助于红外线报警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警铃立即报警,专用射灯照片,摄像头切换跟踪。公司还拥有独立的库房,保密库房面积 2806.25平方米。仓库消防设施完备,对仓库的温湿度进行时时测控,并配备除湿机及中央空调;仓库出入口设置了全方位摄像头及红外扫描装置,24小时监控记录存储至数字硬盘,保障了库房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姜波董事长的带领下,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经营者,杭州市规模新秀企业,杭州市文明印刷单位,杭州市企业信用等级AAA级等众多荣誉称号。

公司实行人性化管理,宽敞整洁的餐厅,为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提供宾馆式的住宿环境,宿舍内设有空调、热水器、宽带及有线电视,还专门为员工设有夫妻房、体育锻炼设施等,为员工提供整洁舒心的生活学习环境。

5.未来展望

扬帆起航,宏图已经绘就,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豪波人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

神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急流勇进,相信豪波印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签约人(盖章):签约人(盖章):

策划: 任想见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571-85585667***

时间:

--------

以下无正文。

欧美影视 篇6

影视同期书《南宋 》是浙江卫视大型高清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图文本。图书内容完整呈现了纪录片内容《遥望中原》《临安梦华》《诗词流域》、《宋画江山》《戏文南北》 《发明时代》《回望未来》,并增加了附一集《仰天英雄》、访谈摘录、序以及导演手记内容。书中大量的高清图片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纪录片图书视觉享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影视理论家路海波等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评判他们心中的“南宋”,独家历史资料为你揭开“南宋”的真实面孔。

亮点:

《南宋》纪录片用全球的视角,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为你解读一个“不一样”的南宋。

一个文明富庶王朝真实的肖像。

拍摄《南宋》就是为了“翻案”,在“灯火阑珊处”点亮灯火,让大家重新看清这段历史。

专家评论:

过去我们讲南宋的时候,过分地把眼光拘泥在一个朝廷,一个王朝,包括这个王朝的上层。实际上我们现在讲南宋,要把它看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里面真正的社会脊梁,是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包括社会上的民庶,就是一般的老百姓。那个时期经济的成就、文化的成就,甚至于政治制度上的很多成就,是由这些脊梁们推动、由他们创新、由他们奠定了一个今后若干年的发展基础的。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我们应该这样看,徽宗是可能被书画一定程度地分了心,但看待这个问题,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我们知道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军事起家,但历经发展,皇族要向更高的文明水准演变。

——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纪录片《南宋》公允论及南宋之于中国大历史和中华文明影响世界历史的贡献。更在于指向创造历史辉煌背后的精神力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就等于人没有了脊梁骨。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高歌,在社會安乐之时更须谨记。“精神”一说,更为点睛之笔。应为今人观影片而省当下的一面镜子。

——路海波: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影视理论家

欧美影视 篇7

导演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 无论是摄像还是灯光, 还是演员, 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传递出导演对于这一部作品的理解, 演绎的都是导演的思想。尽管在表演的过程中, 演员对于作品的演绎很重要, 但是如果没有导演的指挥, 任何一个演员都无法单独地去完成一个作品, 导演是指导者, 是协调者, 是整个影视作品的核心人物, 因此导演的思维对影视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导演思维的概念

导演思维是指导演所具备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导演对于一部影视剧的理解和感悟, 表现在具体的影视剧制作过程中, 就是导演对于影视创作人员的总指挥的形式, 他所采用的一种模式或者所贯穿在全剧的一种思维和方法。导演思维表现在影视剧制作的各个方面, 他影响着一部剧的演员选择, 影响着一个影视作品的叙事手法, 影响着一部作品的脚本选择、前期拍摄、后期制作, 也影响着一部作品的画面、灯光、剪辑等各个方面。

二、影响导演思维的因素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 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总体来说, 导演思维是导演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 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对于自己知识结构的一种有效构建。导演思维的形成和导演自身的经历及其所处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1) 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 不同的人对世界会有不同的认识, 作为一个影视剧导演, 其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影响着其作品的演绎。每一个导演对于生活对于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 这种理解表现在影视作品里, 就是一种个人的情怀和艺术的表现力。影视作品本身是一种主观创作, 它和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其他东西是不一样的, 这种东西表现在艺术世界里就是一种个人的解读。因此, 导演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影响其作品的表达。

(2) 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的架构。作为一个影视剧导演, 其对作品的演绎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文化架构。当两个不同的人在文化沉淀和知识积累上有着十分不一样的层次的时候, 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导演是从社会和实践中走出来的, 它的作品肯定更接地气, 如果一个导演是主攻人文的, 其所执导的作品也必然更文艺一些。因此, 导演的知识和素养是有生命力的, 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3) 外在环境的作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思维和价值认知。影视剧导演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导演对于生活的认知表现在影视剧中的方方面面。艺术来源于生活, 如果一个社会充满欺骗狡猾以及其他各种不好的因素, 导演在影视剧中也会反映这些方面。而如果一个社会充满善良美好和谐积极向上, 同样也会在影视剧中得到体现。

三、导演思维影响影视作品的方式

导演思维对于影视剧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影响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下文将从剧本选择、画面选择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 剧本选择。剧本是影视剧创作的主材料, 一个导演, 对于哪种体裁的影片感兴趣, 想通过哪种影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的首要问题。对于一个影片, 需要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出来, 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启迪, 都是很重要的。有的导演喜欢大制作, 有的导演喜欢小切口。这种题材和脚本的选择是导演思维影响影视剧制作的一个直接表现。

(2) 演员选择。演员是导演将自己的思维传达出来的人物, 因此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也是传递导演思维的一个关键点。不同的演员所演绎出来的同一部影视剧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例如, 《神雕侠侣》不同版本的小龙女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选择哪一个演员来塑造小龙女的形象, 就在于导演对于小龙女的理解。导演的这种选择对于影视作品的风格呈现也具有极大的影响。

(3) 叙事手法。影视作品有很多表现手法, 不同的导演会选择不同的叙事手段。有的导演喜欢讲故事, 在影视作品中就会很艺术地讲一个故事进行唯美的演绎, 而有的导演喜欢快节奏的叙述, 就会通过各种倒叙插叙等剪辑手法, 将故事的节奏加快。这种叙事方法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大不一样。在电影《唐山大地震》里, 导演表现的是一种沉重悲痛的叙事, 在电影《超能陆战队》里则是一种充满温暖和幽默的讲述, 这种不同的叙事手法也是导演对影视作品的集中体现。

(4)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导演表现其思维的关键环节, 对于同一部影片, 不同的后期制作呈现出来的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同一张图片, 运用不同的剪辑手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很不一样。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 后期制作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就如一锅炒好的菜, 需要装盘, 但是不同的装盘方式让这盘菜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有很大不同。导演的思维决定着影视剧的装盘方式, 对影视作品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影视作品是导演的艺术创作, 这种艺术创作是一种主观的能动的活动, 导演的思维和想法能够在作品中得到极大的呈现。导演的思维是与其自身知识构成、文化素养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导演的这种思维主要通过剧本选择、演员选择、叙事手法、镜头语言、画面语言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来呈现, 导演对作品的影响是直观的深刻的。因此, 一部影视剧能否成功, 导演是其核心和关键。

摘要: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是导演思维的演绎, 导演思维渗透至影视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影视作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决定的作用。导演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 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的架构以及外在环境的作用, 影响着影视导演的思维。导演思维通过对剧本、演员的选择, 以及叙事手法和后期制作, 来影响自己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影视导演,思维,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晋林.初论电影导演的特效思维[J].当代电影, 2014 (04) .

欧美影视 篇8

一、影视产业化现状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的影视产业化正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怪圈。这种情况, 从节目内容、受众群体、频道收入、管理机制、频道内容这五大构成影视产业化、影视频道专业化要素的现状中就不难看出。首先, 从节目内容方面, 我国的各大电视台在总体上都呈现着影视剧数量、产量剧增, 精品影视娱乐栏目不足的状况, 且这在影视剧质量低下、影视栏目还存在着大量雷同的现象。第二, 从影视栏目的受体群众结构组成上看,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影视产业的受众群体由于教育、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 呈现着多元化的状态。第三, 从频道的收入来看, 目前我国的影视产业其频道收入主要来源于节目中的广告收入, 节目上下游的产品并不能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作用, 经济来源渠道有效。在广告市场方面, 由于目前商品市场的细化, 对消费者的层次定义更为分明。由此, 我国的广告投入也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第四, 从管理机制上来看, 我国的频道管理大部分都在实施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下的管理模式目前还难以在影视频道中运行。第五, 从频道的内容组成上来看, 部分专业化的频道要求频道业务相关领域与频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但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大部分的专业频道需要依靠影视节目来增强节目竞争力, 以及频道相关人员专业能力的限制, 中国的大部分专业节目内容只是停留在换页表面。从以上总结中, 不难看出, 面对影视专业化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影视频道还处于“千台一律”、“专业频道专业化不足”、“管理模式落后”等现象, 中国的影视产业化、频道产业化道路将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二、影视产业化对省级台频道的影响

省级台频道可以说是目前各种专业频道中最专业的频道, 但是大都存在着名字专业、内容肤浅、频道内容依赖影视剧提高收视率等现象, 而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影视频道专业化要求的提升又与这些专业频道的历史沉淀相悖, 由此使得省级台频道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就从电视本身来讲, 目前影视产业化、频道专业化的要求, 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影视频道更好的规模经营, 从而打破传统市场经济下依据国家政策经济支持且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经营模式, 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服务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下的产业模式,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的需求。频道专业化的要求不仅仅需要省级台频道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调整, 它带来的是电视市场和产业的变革以及频道经营理念和管理的革新。对此, 电视产业应加强其改革和产业化进程, 在适应旧的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机制创新, 从而激发影视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更好地适应社会进程的发展。

频道专业化实际上是要求各个频道以自身的文化为载体, 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技术、制作、观念和播出等诸多层面, 对这类文化进行反馈、生产和传播, 满足受众群体的经受文化需求才是频道专业化的根本目的所在。由此, 才能够实现该频道的持久发展。这就要求各个频道在每一个节目上进行科学合理设置, 在频道的每一个节目以其他节目为载体显现出来, 最后通过一个个不同的节目, 呈现整个频道整体的色彩魅力。传统方式下, 各个节目自成一体的播出方式, 不仅不能够呈现出频道特色和魅力, 也远远不能够满足观众日益增高的需求, 还容易造成观众对节目的厌烦。

三、影视频道在影视化产业中如何寻求发展

由于我国的影视化产业道路也处于摸索状态, 影视频道缺少明确的地位和角色地位, 其专业化道路也显得异常艰辛。对此, 在影视产业化方面, 我国可借鉴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家跨国集团以及国内产业化程度较高省份的构建和管理模式。以上海文化集团属下第一财经频道的经营模式为例。首先, 在频道的命名上它打破了常规的单纯地域色彩命名, 其受众群体拓展到了范围更广的全国人民群。其次, 在频道盈利上, 它打破了传统的纯广告盈利模式, 采取了多套媒体、多元创收的渠道。最后, 在运营上, 它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经验模式, 采取了具有经营权、分配权和人力资源管理权的纯公司运行管理模式。这种以大集体的利益为根本利益, 以服务大集团为前提二级频道依靠自身运营盈利的管理模式, 不仅有助于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影视频道利益和效益的提升。

具体到影视频道这个专业化的领域, 由于影视剧是影视频道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广电总局对影视剧专业化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强调, 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影视频道专业化的进行。但是受当前专业化频道特点泛化、影视频道传播力度有限的限制, 影视频道难以实现自身品牌的形成和扩展, 也给频道专业化增加了难度。各个频道在自身专业化进行中, 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和地位, 以便制定更为有效的频道专业化策略。

四、结束语

广电总局作为影视产业中的第三产业, 在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还保留着政治属性。这种双重属性的存在就使广电总局参与我国影视产业化的调控中去。对此, 针对我国影视产业化的触及阶段, 广电总局在市场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调控作用的同时, 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从而保证我国影视产业化尽早走上正确的道路。

摘要:影视产业中影视制作的市场化对影视产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给影视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依据。由此, 全国各地的影视产业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 影视频道在影视产业化进程中也要合理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 以确保我国影视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影视产业专业化,影视频道,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张燕.浅析迪斯尼传媒集团的运营模式[J].中国电视, 2004 (10) .

欧美影视 篇9

关键词:影视产业,服装行业,品牌,产业化

一、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横店作为浙江中部的一个小镇,自1996年开始涉足影视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享誉海内外。2004年,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在横店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向产业基地的转变,这在全国众多影视城中当属首例。目前该影视产业实验区已有645家影视文化类相关企业和244家明星艺人工作室加入,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印记传媒、光线传媒等资金雄厚的影视企业。实验区内拥有大型实景基地28个和大型室内摄影棚15座,拍摄场景多达306个,可以称得上全球规模最大,拍摄场景最多,设施最齐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目前累计接待剧组1600多个,拍摄电视剧42000余部。

横店影视城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改进和完善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链。既要巩固和保证传统产业的优势发展,又要推动新的产业链向高价值空间延伸,致力于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创作、人才培养、服装道具的准备、后期制作公司的成立、到成片的审核发行等等,真正实现了“拿着本子进来,带着片子出去“的宗旨。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企业陆续出品了一大批优秀的横店本土影视文化作品并获得了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海内外大奖。

横店影视城改变了单纯的孤立的拍摄基地模式,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了一个拥有庞大且设施完备的影视产业链系统。各种产业在横店遍地开花,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在整个影视文化产业链中的影视服装产业也悄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以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为中心的影视服装产业链。

二、影视服装行业在横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影视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部优质影片的完成,除了剧本和演员,大到场景布置,小到根领带是否符合影片的时代背景,都会成为影片最终的质量和观众的认可度的衡量标准。现在的横店是全国影视服装道具集散地,历朝历代的宫服、各类兵器盔甲、从人力车到老爷车,影片拍摄所需的道具、服装、车辆、马匹等系列配套一应俱全。从前期“要什么缺什么”到现阶段“要什么有什么”,横店影视服装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横店影视城产业的发展而成长。

产业起步阶段(1996年-1999年)。1996年,横店集团在完成最初的工业化积累,为了提高员工的文化品位积极筹划进入文化产业。横店影视城缘起横店集团为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鸦片战争》建造拍摄场地,兴建广州街香港街。电影的成功带动横店影视城的名声,很多剧组纷纷选择横店取景拍摄,横店影视产业由此开始发展。在这个阶段,横店影视城仅仅只是一个拍摄基地,很多的后续服务都没有跟上,服装、道具等都需要剧组自己带上。

产业初步形成阶段(2000年-2003年)。2000年3月,横店集团公开对外宣布只要在横店影视城拍摄取景的剧组一律免收场景使用费。横店集团的这一创先例的举措在影视界产生了重大反响,也使得横店影视城与全国其他影视城产生了差异化发展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组入驻横店影视城。富有商业头脑的横店人马上就嗅到了影视产业背后的商机,影视服装行业开始逐渐萌芽。东阳自古被称为“百工之乡”不缺能工巧匠,很多横店人从小就接触木工、裁缝一类的手艺活等。像邓丽爱、郑平、朱青冬、董锡贵等算是最早接触影视服装的一批创业者。通过跟组学习经验,建立工作室,并不断地扩大规模。

产业规模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一年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这一年接待剧组73个,游客269万人次,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往年,从此一直延续发展这股良好的势头。2004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横店影视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国内外知名度、国际化美誉度等都有质的飞跃。横店影视旅游产业从此进入新时代。影视道具的制作、相关设备的租赁、影视服装的定制发展开始成为横店特色产业。据横店工商分局初步统计,横店登记在册的影视服装公司就有260多家,影视道具租赁公司和个体工商户有12家,更不用说一些承接零散道具租赁制作的个体户。他们凭借精湛的工艺,为剧组制作出逼真的道具、符合角色的戏服。

2、影视服装行业现状

尽管横店的影视服装行业在量上有了喷井式的发展,然而在质上还停留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行业未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低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支,在其逐步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特点,集聚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发展模式。美国好莱坞的成功是一个案例,横店影视城的的发展模式也非常接近好莱坞。集聚促使各个企业联合创建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最终为每个公司都节约成本。横店目前的各类影视服装、服饰、道具设计制作公司很多,水平参差不齐。各个企业间各自为政,缺少协作和沟通,信息渠道单一,造成低水平重复生产过剩,高水平技术推广困难、经营理念和信息化意识薄弱的局面。如果各个企业间不能同心协力努力打造影视服装产业链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重视地方性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不积极开拓新市场,横店影视服装行业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

2)经营模式单一,开发思路狭隘

横店影视城从建成之初的传统的租赁场地的盈利模式转向影视拍摄免收场

租的策略,迅速吸引了大批剧组和影视文化企业进驻,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横店影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统一管理与剧组拍摄相关的制景、服化道、设备租赁、各类演员队伍等配套服务,使横店成为国内后勤管理服务最齐全最规范的影视拍摄基地。然而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横店的影视服装公司或工作室主要经营模式都以承接剧组服装加工或者租赁为主。其中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门店总部都不在横店,不属于横店本土品牌。每年来横店拍戏的剧组很多,常年驻扎横店的明星也很多,横店拥有发展时尚圈的资源,却缺少打造时尚圈的气度。如果横店影视服装行业的发展仅仅寄希望与廉价的服装加工和租赁,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最终逐步被市场淘汰。目前会有一部分剧组的服装设计制作会放在横店,但是大部分的主角服装的设计定制都会选择在北京、镇江,究其原因横店影视服装缺乏品牌化,没有形成产业链。

3)缺乏产业化开发

横店影视城产业全面整合了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集聚相关资金与企业,打造完整的影视产业链,这是其成功关键。虽然横店作为产业基地比较成熟,但它缺乏一定的时尚感和艺术空间。好莱坞不仅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也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一系列的奢侈品牌入驻。好莱坞作为时尚艺术展示中心,影视和时尚、设计和时尚的结合很紧密,目前在这方面横店的发展还比较弱。虽然为很多著名电影、电视剧出自横店影视服装公司,由于缺乏宣传,缺少后续产品开发助力,资源整合力度小,丰富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除了加工租赁之外,没有其他的营销手段,缺乏自主设计与研发,没有服装产品市场化,如果横店影视服装行业不能紧密结合横店现有的剧组、明星、游客的需求,依托横店影视城产业化的发展,提升影视服装设计开发整体水平,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将很难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以维持甚至扩大规模。

三、横店影视服装行业发展对策

横店影视城在2015年初重新修订了《横店影视城十年规划:2011—2020》,并成立了横店影视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横店旅游纪念品研发中心,同时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开发横店旅游文创商品,力求在文创产品开发上走出一条新的光明大道。依托横店影视城大背景,横店影视服装行业如能积极调整策略,在发展道路上与影视城保持步调一致,还是大有可为的:

1、充分利用影视城背景,确立“横店影视服装”品牌

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企业要认识到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强品牌意识和争创品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创品牌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措施,开拓销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素质,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和市场覆盖率的影视服装系列产品。突出横店影视服装的地域特色,立足横店,放眼世界是服装设计师的设计基本思路。依托横店影视城,充分利用服装这个载体,尽情展现横店影视文化内涵,才能确立“横店影视服装”的地位。

2、大力整合现有品牌,积极促进产业群的发展

横店影视服装行业的特定可以概括为“三少三多”。一是龙头企业少,一般企业多;二是著名品牌少,一般品牌多;三是市场化交易少,加工租赁交易多。根据这些特点横店服装在发展中,应以建立优质品牌为动力,集中优势力量扶持壮大几个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周边众多小产业群进而形成大产业群。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群的过程中,注意资源的整合和品牌的优化。在运作方式上加强产业合作和企业资源共享,争取实现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品牌仅有提高知名度是不够的,要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发展多元化的品牌战略。要提升品牌的设计含量、文化素养,注重品牌的形象塑造与维护,在设计-制作--推广几个品牌运作环节进行加固。

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专业化强项

零场租费与高素质服务配套的横店影视城模式是国内目前最成功的影视产业发展模式。横店影视城通过“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很好地把影视与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开发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而达到延长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目前横店影视服装公司资金薄弱,规模较小,模仿制作能力强,独立设计能力弱。横店影视服装行业要想壮大,要改变加工租赁为主的单一模式。巧妙依托横店影视城多剧组、多明星、多演艺元素等特定优势,将影视与时尚结合,细分市场,积极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打造横店时尚商圈,增加横店艺术范,将横店发展成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又一个时尚艺术中心,使横店影视城东方“好莱坞”的名声更响亮。

四、小结

横店影视城正在努力阔步而行,其市场半径越来越大,合作伙伴队伍越来越庞大,各类产业强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今后也将成为横店影视城努力发展的方向。横店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可以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发展壮大各个创意群体,以服装产业的发展促进横店文化内涵的发展。横店服装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要认清形式,抓住机遇,锐意开拓市场,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动横店影视服装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徐永安.打造横店影视产业链的成功尝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3:24-25.

[2]方三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横店现象”解读[J].商业研究,2012(14):109-110.

[3]王彤.探析横店影视基地的产业化发展之路[J].全国情商·理论研究,2012(20):19-20.

[4]王慧东.影视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知识经济,2013(4):121.

[5]姜宛余.论影视服装设计对服装工业的推动作用[J].剑南文学,2012(7):57

[6]卫小鹃.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3(12):9-10.

[7]李敬华,王秀芝.山东服装行业的发展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理,2005(6):17-19.

欧美影视 篇10

1 气象影视的现状

当前气象影视服务主要依托于电视媒体, 中央, 各省、市、县, 都有各自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 有的是有主持人对着气象图进行气象解说, 有的没有主持人, 以图片加配音的形式播报天气。

1.1 气象影视内容单一, 缺乏创新

我国现在的天气预报节目, 形式单一, 纵观全国的天气预报节目, 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气象主持人的天气预报节目, 另一种是没有主持人的气象节目。有气象主持人的气象节目, 一般都是一位穿着正式的主持人, 对着气象图, 用一些气象专业词汇对气象进行解说, 播报城市天气的时候, 就是一些图片, 该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然后配音播报该城市的天气情况。没有主持人的气象节目形式更是千篇一律, 一般都采取图片, 音乐加配音, 来进行天气播报。从天气预报节目在电视台诞生到现在, 气象影视节目的形式一直都没有大的革新, 长此以往, 观众对天气预报节目会产生疲倦感, 影响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

1.2 气象影视服务与广告收益相冲突

气象节目凭借着突破性的节目收视率, 吸引了很多广告投资商, 因此, 广告成为气象节目的一项重要收益。然而, 由于功利心的影响, 气象影视将大量精力投放在广告上, 而忽略了气象影视本身的质量与效果, 气象影视节目一直没有改革创新, 使得观众群体不断减少, 影响气象影视节目的收视率。

1.3 气象影视人员专业技能欠佳

气象影视行业发展起来没多长时间, 相关专业人员非常少, 很多气象影视人员是半路出道开始做气象工作, 因此对于气象影视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不够深入, 无法为气象影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使得气象影视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 从事气象工作的人, 大都只会解读气象云图, 能看着气象图分析未来天气情况, 但是对于气象影视, 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没有相关专业知识, 对于气象电视节目的包装, 剪辑, 设计都无法给出好的意见, 因此造成现在气象电视节目形式陈旧乏味。

1.4 新型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气象影视的冲击

如今社会已经在朝着网络媒体的方向发展, 电视慢慢被电脑代替, 现在人们获取天气情况的渠道不仅仅只局限于电视气象节目, 手机, 报纸, 网络都可以获取到气象信息, 人们对于电视气象节目的需求没有以前那么大, 气象影视仍然依托于电视, 无法为现在习惯于网络而忽略电视的群体提供气象影视服务。

2 提高气象影视服务能力的措施

气象影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俗话说, 农民靠天吃饭, 天气不仅对农业有很大影响, 对交通、旅游等行业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 需要改变气象影视服务的现状, 寻求有力措施来提高气象影视服务能力。

2.1 气象影视服务改革形式, 创新内容

气象影视服务多年来都以单一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造成观众视觉疲劳, 没有新意。气象影视服务是一种人文色彩很浓的节目, 应该采取措施让气象影视服务更接地气。具体来说,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可以换掉一身正装, 穿着打扮可以走休闲风, 播报语言可以跳出专业术语, 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来为观众解说天气情况, 语言风格可以轻松、风趣, 将每一种天气情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并能给观众温馨的提示。另外, 以往的气象广告都是以标榜广告的形式出现, 广告的效果并不明显, 可以在播报天气的同时, 融入广告内容, 将广告与天气完美结合, 让观众耳目一新, 既播报了天气, 也宣传了广告, 这样气象影视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投资商, 为气象影视积累资源。最后, 气象影视可以结合当地地方特色, 打造地方特色的电视气象服务, 每个地方都有其风俗特色, 将这些地方性特色融入气象影视服务中, 也是一种创新举措, 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节目, 加上主持人轻松的语言, 能给观众亲切感, 更加增强了气象影视服务的人文性。

2.2 寻求多渠道媒体作为气象影视服务依托

随着网络的发展, 电视慢慢被年轻人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现在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气象节目了, 因此, 气象影视服务要面向所有观众, 根据不同观众群体, 打造不同形式的气象影视服务。比如, 气象影视可以与网络视频合作, 创办网络气象节目, 填补网络气象的空缺, 网络的观众对象大部分为年轻人, 形式可以新颖, 活泼, 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对于不同观众群体, 在电视气象节目中, 可以开展特定主题的气象节目, 例如, 以动漫为主题开展电视气象节目。开发多渠道气象影视服务, 满足不同的观众群体。

3 总结

气象影视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项目,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防灾救灾、旅游出行、农业交通等方面意义重大。气象影视服务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以人为本, 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气象影视服务。气象影视服务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步伐, 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人们打造最优质的气象影视服务。

参考文献

欧美影视 篇11

作为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的主论坛之一,“丝绸之路影视桥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深入探讨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引领下,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影视业的合作。

共同开创丝路文明新篇章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

当今影视产业已经进入全球竞争的时代。“交流、合作、共赢”是国际影视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广大影视媒体和业内有志之士的共同愿望。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应当更好地结合多元文化要素,进一步发掘古代丝绸之路深厚文明和文化底蕴,加强影视节目的合作制作,从选题策划、节目长度、制作特点等多方面密切配合,生产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需要、共同喜爱的广播影视精品节目。此外,广大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资源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增强媒体合力,搭建沿途各国之间的团结之桥、合作之桥,传递沿线国家和地区交往合作的正能量、好声音、好故事。

讲好丝路新故事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媒体要发挥增进各国相互了解的窗口作用,客观报道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真实状况,积极扩大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和战略融合点;要发挥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作用。中国中央电视台将进一步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影视剧、文艺晚会、媒体活动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段和形式,为增进丝路国家间的人民友谊、文化交流、经贸交往、战略互信提供舆论支持。

我们正在实施和计划推出的项目包括:联合多国共同拍摄、播出发行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亚洲的亚马孙—阿穆尔河》;推出跨国界的大型新闻报道《共享繁荣新起点》《探秘新丝路》《走进东盟》;推出特别报道《丝路好生意》;联合中亚四国举办跨国晚会《丝路明月》;联合拍摄电视剧《爱在伊斯坦布尔》等。

媒体国际合作的几种模式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董事长薛继军

一是影视节目合拍合作。近些年,我们采取“借船出海”方式,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拍摄或发行了《孔子》《天河》等纪录片。二是节目版权引进输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各国影视传媒机构间应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及时准确了解彼此市场信息,输出和引进适合当地观众观看需求的影视节目。三是节目译制配音合作。我们打造了中国国际影视节目译制交易平台,可利用声控技术和远程交流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多语种节目译制,已完成的译制项目涉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波兰语、印尼语等多种语言。四是开办节目时段频道合作。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德国、匈牙利、美国、台湾地区开设中国电视节目固定播出时段,并正在积极推进越南、印度、韩国、HBO等多个时段或频道的合作项目。

形成丝路国家广播影视合作格局的三点建议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周继红

近年来,总局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广播影视的人文交流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与丝绸之路国家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鼓励支持中外影视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目标是逐步形成中国与丝路国家广播影视政策交流沟通、新闻资讯接通、节目贸易互通、人员往来流通和产业科技联通的区域广播影视合作格局。在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积极开展中国与丝路国家政府间的媒体政策交流;第二,不断深化新闻传播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丝路国家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第三,继续深化影视节目交流合作,不断夯实中国与丝路各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关于影视节目译制的几点建议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裁马润生

一、加强影视节目译制的合作广度。影视节目译制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相关国家的翻译、技术、营销等多方面力量通力配合。二、提高节目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程度。目前很多影视节目的技术制作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不利于后期高质量地顺利完成外语字幕和配音工作。为此,需要各国媒体高度重视,从源头开始,鼓励按照国际市场标准规范制作节目。三、加大培养专业化影视译制队伍。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丝路沿线国家专业影视节目译制机构还不多,水平参差不齐。

打造潮流翻译文本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传播中心副主任韩梅

自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以后,我有同事去非洲,当地人总会以“毛豆豆”(剧中主人公)来称呼她们,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要想我们的影视作品让尽可能多的当地观众接受,我的体会是在选片方面要充分参考当地合作方的意见。在剧本的文本翻译上可组建两个团队:一个中国团队,一个当地团队。在翻译过程中要吸收当地流行事物和词汇,打造当地的潮流版本。

加强海外传播版权储备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版权管理部主任郑直

海外传播本质上是版权的转移,丰富的版权储备是开展海外传播的基础,而有效的版权管理则是开展海外传播的保障。在引进、购买方面,中央电视台将更加重视海外传播权利。在节目生产方面,我们需要打造具有海外传播价值的节目,如《湄公河大案》《舌尖上的中国2》等等,加强自制能力。

优秀配音有助于外来影视作品传播

缅甸Skynet公司总经理摩西·吴宁强达

《西游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婚姻保卫战》等剧在缅甸播放非常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配音水平高,不光表达出字面的意义,还做到有艺术性。但缅甸的配音基礎比较薄弱,需要中缅双方加强合作。

历史题材的中国影视作品受到欢迎

乌兹别克斯坦Toshkent电视广播频道第一副总经理巴赫罗姆·杜伊契耶夫

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主题的中国影视节目更受欢迎。中国与东亚的历史渊源也是两地媒体合作开发的宝藏。语言与翻译问题是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影视交流面临的障碍之一,希望两国能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

影视业文化交流应是双向的

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执行委员长具宗祥

开放、融合、创新、交流,是丝绸之路带给后辈的国际遗产。从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到如今《来自星星的你》,韩流进入中国市场20年,影视文化的影响力惊人。但这种交流应是双向的,希望釜山电影节对新的丝绸之路的建设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欧美影视 篇12

关键词:影视声音,影视艺术,美学价值

声音的出现使电影摆脱了单一造型手段的束缚,从此,影视艺术由纯粹的视觉媒介发展成为视听相结合的新型媒介。声音进入电影,使电影艺术的创作领域变得更为广阔,也为后来电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影视声音的门类

一般来说,影视声音可以分为语言、音响和音乐三个大的门类。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指演员发出的有声语言,同时也包括画外音,按照语言的存在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客观语言和主观语言。比较典型的客观语言有独白、对话和群声,而主观语言包括内心独白以及旁白。音响是影片中除了语言和音乐,其他声音的统称,可分为写实音响和写意音响。影视音乐通常被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指音乐本身存在于影片的叙事空间之中,音源在影片中是客观存在的,是影片故事的组成部分,直接受制于影片的题材与情节。而无源音乐是指在影视的叙事时空中不存在音源的音乐,它是影片主观情绪的表现。

2 影视声音的表现形式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声音的表现形式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来界定,二者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音画合一。音乐与画面结合紧密,在情感的起伏中,音乐和画面相互一致,这一手法在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些音乐强化了画面所提供的视像内容,同时,画面也赋予音乐以具体性和确定性;第二,音画对立。即有意识地使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同画面内容所制造的气氛相对立,这种方式通常会制造出某种寓意深厚的别样效果;第三,音画并行。即音乐与画面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音乐与情节二者不存在明显的关联。

3 影视声音的艺术价值

3.1 镜头语言的表达与气氛的烘托

影视声音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镜头语言的艺术表达,伴随着情节的发展,风格浓郁的音乐响起,强烈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很多音画合一的表现手法,都很好地起到了这一作用,例如,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唱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与影片的情景及意境浑然一体,烘托出影片苍凉与悲壮的感觉。而《碟中谍》中的主题音乐,则是典型的音画合一无源音乐的代表,音乐总是在惊悚、紧张、迷影重重的画面中响起,与画面的配合非常默契。除音乐外,语言和声响也同样会起到这一效果,例如电影《教父》的开场,先于教父正面镜头出现的那段富有特色的语音,其音色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影片中教父的形象,对于镜头语言的表达和情节的展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增强影视艺术的张力,形成耐人寻味的效果

作为电影语言的一种,一些影视声音与镜头语言形成了一种角力,运用了声画对立的表现形式,而正是这种角力形成了影视艺术的张力,形成耐人寻味的效果。运用这种强烈反差,进而激发观众思考的例子有不少,例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国军官在搜捕犹太人时,一个幽暗的房间响起了钢琴声,弹奏的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中的一首赋格曲,音乐的节奏自由而流畅,这轻松跳跃的旋律与纳粹军官的残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恰恰表现出了在这个嗜血的世界里,人性的尊严。又例如,2012年的电影《万箭穿心》中的一个段落,李宝莉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长大,非但没有得到儿子的感谢,相反,她得到的却是儿子的埋怨,这使她她完全崩溃,她在独自来到江边后,江堤上正有一群年轻人,欢呼着为朋友庆祝生日,燃放烟花。背景中的声响充满着热情,而这一强烈对比,更加表现出主人公李宝莉与这个世界深深的剥离感。

3.3 彰显影片背景,增加影片的容量

很多音乐本身带有深厚的意蕴,一个音乐有时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有时是一种文化的精华。音乐时常会为影片奠定一种时代或文化的基调,使影片的小故事融入到大时代当中,进而增加影片的容量。例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使用了大量非原创音乐,阿甘参加越战,乘直升机抵达前线时,使用了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CCR乐队)的歌曲Fortunate Son,这首歌曲曾在二十世纪60年代响遍美国街头,直击了美国官方宣称的爱国主义下掩盖的战争的肮脏与丑恶。而歌曲的内容似乎又使人回到了那个激进的60年代。又如,在电影《骆驼祥子》中,多次出现了京韵大鼓的音乐,而音乐的出现与画面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这一手法下,影片的时代感与地域特色变得更为浓郁,使得影片京味十足。

影视声音的作用远不止以上所举的几类,但总的来看,声音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是艺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观众与作品沟通的桥梁,是影视艺术必不可少的表现语言。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通信光缆管理下一篇:非公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