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媒体

2024-12-22

欧美媒体(精选9篇)

欧美媒体 篇1

传播技术新潮流如网络应用、云储存、社会性媒体、UGC等Web2.0及其后的技术运用, 带来的不只是科技的更新换代, 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多方面变革, 按西方“新科技与经济预言家”凯文·凯利的观点, 信息储存和使用方式的变革, 可能会导致现存西方资本私有制社会的改变———如果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云储存”, “私有制”可能被“获取制”取代, 网络经济时代资本将会“被获得”而非“被占有”, 建立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的西方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 有可能因而改变。[1]而“关注和时间”, 即不同关注频率和时间的先后, 将决定人们获得信息的多少, 进而是掌握权力的大小。[2]信息储存传播、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 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近年西方国家的传统报业 (newspaper) 不断传出危机信息, 但新闻业 (news industry) 却蒸蒸日上, [3]究其原因, 是新闻业使用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

颠覆中的传播业

据统计, 美国2011年报业广告收入下降至60年以来的新低, [4]另据“实力媒体”的预测, 全球在线广告规模2013年将超过报纸广告, 2010年~2013年间全球报纸广告收入将下降6%, 而在线广告收入将增加53%。[5]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首次发行收入超过印刷广告收入, 报纸销售收入及电子版 (网站和移动终端应用) 的订费收入之和, 与印刷广告收入持平, 甚至有所超过, 被称作对报纸传统盈利模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6]广播电视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一项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电视机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7]

包括在线新闻业在内的新闻界又在重新洗牌。在美国, 新媒体化程度最高的传统报纸《纽约时报》在线点击率和影响, 有被网络报纸《赫芬顿邮报》后来居上的可能;在英国, 在线《每日邮报》已超越《卫报》成为线上最活跃的媒体。不过, 无论后Web2.0时代的新闻业如何改变, 总离不开两个基本的特质:一是传统媒体的特质, 包括生产和制作有质量、有吸引力的新闻与其他信息;二是使用传播技术运营信息。今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赫芬顿邮报》尽管没有纸质形态, 但它仍是传统新闻业的基本形态;在线《每日邮报》的成功, 在于它运营了更丰富、更可视的信息。

Web 2.0带来了信息挖掘、信息解读与信息营销, 使“新闻”概念有了极大的突破, 网络技术使信息及其组织方式更加灵活, 它也影响着新闻机构的运作模式、新闻生产方式、社会成员获取与使用信息的方式。从时态上来说, 从历史、现在到未来, 凡是发生过、正在发生甚至尚未发生的事实, 都成了“新闻”;从要素上来讲, 不管是有5W要素的事实还是没有一个W要素的符号, 都可以如“新闻”般地得以传播并产生影响;从事态上来说, 有事实变动的, 或者没有事实变动只是传统“文件”的数据库资料、静态的信息, 都成了“新闻”, 诸如“定位新闻” (LBS,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 、“签到新闻” (check-in) ;从信息源来说, 新闻工作者通过专业手段采集的信息, 普通用户生产的内容 (UGC) , 高成本获取的资料、免费供应的信息, 都成了“新闻”。《纽约时报》的传统口号“所有适合刊载的新闻”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 几年前也被其网站上经常闪现的新广告语不断地突破:“刊载” (print) 代之以“点击” (click) 、“博客” (blog) 、“数字化” (digitize) , “新闻” (news) 变成“符码” (code) , 而现在一切的内容, 在广告中又冠之以“体验” (experience) 。[8]信息传播成了一种复杂的运营。

媒体平台化潮流

据尼尔森媒体研究2012年1月发布的调查, 美国城市电视台可以利用其网站来提高其新闻的到达率, 观众数量在多年下降后有所回升, 并促使用户更年轻化, 增加男性用户比率。[9]用户们在周一至周五的下班时段, 使用电视网络率都达到最高点。越来越多的人在看电视之外, 会使用其他的终端设备来获取电视新闻, 跨平台的营销正在推广。

“平台” (platform) 过去是指生产和施工过程中, 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 后来比作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环境。这里所谓的“平台化”, 指信息传播与运营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 是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或条件。传统媒体正在创造能够衍生新型传媒产品的技术、业务、应用等方面的环境或条件。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 正在成为开发与应用的平台, 功能突破了过去的“传播新闻”, 已经成为一种传播与运营信息的平台。比如《纽约时报》就致力于建立一个以Times Open API技术为中心的程序高手社区, 以促进未来的创新, 该报业集团还在研发更加实时的分析、设备探测和粒状用户互动 (granular user interaction) 等技术, 为每个用户和设备提供“智能内容”。

传统媒体的平台化战略也体现在媒介终端向多方面延伸, 尤其是“三个屏幕”———电脑、移动电话和电视机的共用, 实现“跨终端”战略。纽约时报网2009年3月即推出2.0版i Phone免费手机应用软件, 支持离线阅读;5月推出了可离线阅读、可调文本大小的桌面阅读器, “2.0阅读” (Times Reader 2.0) 因而成为现实。i Phone、i Pad、i Pod、Nook、Kindle甚至Wii游戏机这类终端, 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年轻的读者和希望, 更预示着传统媒体要永随潮流、变革创新。平台化给广告以创新的机会, 2012年4月谷歌在中国推出Double Click 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 它是一个展示广告实时拍卖的交易市场, 既可提升买方的投资回报率, 又使网站发布商能够充分发掘其在线内容所蕴藏的广告价值, 正在实现从媒体购买到用户购买的计划。

建设“语义网”也是平台化战略的一部分。语义网是对人类大脑如何解释信息最早的猜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首次提出, 这些网络解释了独特实体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词之间简单的关系。纽约时报集团正努力挺进“语义网”时代, 早在2009年就声称, 时报将很快以关联数据 (Linked Data) 的形式发布大量目录信息。语义网的理念, 也令数据挖掘的技术不断创新, 比如谷歌在2012年5月新发布的“谷歌知识图谱”, 表明“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在工程领域中的重大变革”, 堪称“重塑互联网”, 数据挖掘开始进入人类思考一般的“聪明”状态。谷歌正在改变其经验主义者没有先天知识、仅通过信息来学习事物的联系的做法, 通过内置含有包括人、物、地点的结构化目录的数据库而拥有了强大的统计能力, 尝试人工智能化地组织互联网知识。

传统媒体则努力跟进, 2009年末, 纽约时报集团与华盛顿邮报参与Google的新闻实验, 催生了Google的实验产品“Living Stories” (正在发生的新闻) , 提供了新闻互动的新形式。两报的记者负责采写分属若干主题的新闻, Google则提供整合新闻的技术平台。同一主题的内容呈现在同一页面内 (All in one place) ;每一个主题按时间顺序展现过程, 用户易参与 (Easy to explore) ;阅读灵活, 用户每次重回此页面时内容都已更新 (Smarter reading) 。Living Stories的报道如同一个个性化的RSS feed阅读器, 不过它只关注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主题 (an on-going story) , 由用户定制并可跟踪, 有更新内容时会通知用户。[10]

从社会化到社区建构

社会化媒体从最初不入流的“社交网”, 到如今广泛使用于新闻业, 实践了Twitter等打造“新闻媒体”的愿望。2012年, 在世界有广泛影响的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中, 社会化媒体助力地方小报获得大奖———阿拉巴马州发行量仅3万份的The Tuscaloosa News借助Twitter网络而获得突发报道奖。

据统计, 社交网络覆盖全球80%的网民 (相当于12亿人) , 在任何国家都在高速成长, 在中国发展尤为迅速。[11]2011年网络用户20%的时间用于社交网络, 美国用户从2010年起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比其他任何网站都高, 2011年美国企业有五分之四使用社会化媒体工具, 在传播行业71%已经使用、另有16%正计划使用, [12]大公司在全球平均拥有178个社会化媒体账号, [13]2012年全球社交广告花费将增长45%达到80亿美元, 2011年美国广告主花费20亿美元用于社会化媒体广告。

2008年起美国各媒体公司纷纷加速其网站的社交化, 试图使一些社交化的手段更容易, 如与朋友分享链接、在文章后添加评论、扩展用户的网络身份, 如CNN.com开始将一个发表政治见解的“论坛”链接到Facebook上, 用户能就总统辩论发表意见, 也能看看他们的朋友都在写些什么。同年美国最大的无线电广播公司之一Radio One则将其新闻和生活方式网站链接到最大的非裔美国人社交网站Black Planet上, 当Black Planet的用户在新闻博客News One和女性网站Hello Beautiful或其他网站上发表评论时, 他们的姓名和照片也会出现在评论旁。[14]

纽约时报集团使用“社会性媒体”创出了新举措, 包括一大堆功能强大的API、信息图形 (有些运用了用户创造的内容) 、视频, 以及报纸网站更新内容的实时数据流, 并很早就非正式地运用Twitter, 被一些推崇者当做记者有效运用社会性媒体的典范。2009年5月该集团任命了首位“社会性媒体编辑”珍妮佛·普雷斯顿 (Jennifer Preston) 。2009年末, 美联社、BBC新闻也都相继任命了自己的社会性媒体主编。此岗位主要是为了发现新闻线索、获得实时的资源, 同时通过社会性媒体扩大媒体自身的影响, 此外社会性媒体编辑还要负责向本社记者编辑们及时反馈社会性媒体的动向, 并且几乎都要带着一个团队负责为本社记者拟定未来使用社会性媒体的标准。2010年12月, “社会性媒体编辑”一职完成了历史任务因而撤销, 而此时纽约时报所有的记者都必须了解和使用社会性媒体与读者进行互动、提升报道的质量、增加用户的黏性, 珍妮佛要把她这段时间所学所悟带回编辑部去发扬光大。纽约时报领悟到社会性媒体将是未来报道内容最重要的散播渠道、未来和客户互动最重要的渠道, 甚至还是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来源。2012年, 纽约时报被业界评为“最社会化的媒体公司”。

这两年红极一时的《赫芬顿邮报》一直鼓励其读者成为作者和用户, 请他们参与博客写作和评论, 目前有200多个“名博”免费供稿。法国《世界报》、意大利《共和报》以及《快报》、西班牙《国家报》等正与《赫芬顿邮报》开展合作, 学习使用社会性媒体的诀窍。

UGC (用户生成的内容) 是近年使用社会性媒体的一种信息运作形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自从2005年报道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时, 开辟“公民记者”专栏, 从公众那里获取了不少独家的珍贵新闻素材;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 CNN又搭建了“CNN’s FAN ZONE”的互动空间, 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上传和分享图片和视频的平台;2006年推出i Report项目, 提供“大家参与的新闻”平台, 在泰国政变、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日本大地震等多起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非凡的影响。i Report强调其不是建立在朋友关系上, 而是围绕资源和主题而建立的, 在采用用户信息时, 配备了记者团队挑选、核实、专业性监督。美国其他电视纷纷跟进, 如ABC推出i Caught, FOX推出u Report。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在UGC上产生, 如:职业记者眼中的重要新闻并不都能引起公民新闻报道者的兴趣;互联网提供了跨越国界的技术, 公民新闻报道仍表现出强烈的本地性倾向。这些现象或许会成为专业媒体的发展趋向。

由UGC还衍生出了一些新做法, 比如美国《福布斯》杂志 (Forbes) 网络版开创了“Forbes Ad Voice”板块, [15]鼓励主要广告商自己制作新闻内容, 甚至模糊了新闻与营销的界限。

UGC成了专业媒体的挑战者。2011年美国CNN解雇了亚特兰大、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和迈阿密办公室的50名员工, 其中近1/3是摄影记者。CNN高级副总裁Jack Womack表示, 新的桌面编辑技术、用户产生内容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 正在削弱专业摄影记者的地位。[16]

据一项小型调查, 中国已经有超过60%的记者曾经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完成选题报道;47.7%的记者表示“经常使用”微博。[17]

社会性媒体并不是终极目标, 甚至于它可能很快就会被新的媒体形态所取代, 而通过社会性媒体打造网上社区、圈子, 才是媒体的主要目标, 而社区是有共同体验的、有意义的关系链,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和发布, 更在于互动、分享黏性, 在于留住用户。因此, 社会化媒体的未来并不只在于建立关系网, 而在于建构社区。

欧美媒体 篇2

2) 最可怕的是仍然保留的爱,打破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3) 你不回复我的时候,我一直在默默等你回复我。

4) 明明我痛苦的要死你却明知故问问我怎么了

5) 不要说那些虚假的话给我,我要的是行动

6) 从现在起、守护心里那个人,珍惜身边所有人、

7) 从那时到相信不相信,你杀了我的信任

8) 记忆中的那个少年。伸出手就可以拥抱整个世界。

9) 我爱你但你别太倾城我怕更无法自拔我爱左树美

欧美媒体 篇3

传统的权力研究关注的往往是机构化的、法律化的权力中心, 国家机构被视为政治权力的中心, 甚至有不少学者直接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权力的学问。与传统的宏观权力研究不同, 在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观看来, 权力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其一, 权力是一种关系。福柯对旧的权力观的批判一直把矛头对准统治权的观念, 对准将权力视为一种物的观念, 他主张权力纯粹是一种关系, 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其二, 权力是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络。在福柯那里, 权力是一种关系, 但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控制的单纯关系, 而是一种相互交错的复杂的网络。福柯认为, 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 个人不仅流动着, 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 在权力的网络中运动, 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支配的对象, 又可能同时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个人在这种网络中既是被权力控制的对象又是发出权力的角色。其三, 权力是无主体的。权力无主体的观念其实与权力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络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在权力的关系网络中, 每一个个人都只是权力的一个点, 而并非绝对操纵权力的主体, 他既是权力的实施者又成了权力实施的对象, 人并非权力的主体而是权力运作的工具。其四, 权力是去中心的。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 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 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 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福柯反对权力中心化的这种模式, 而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 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多元的、分散的关系存在。[1]

微观权力观对解释媒体权力具有启发意义。在传统的媒介系统里, 公民与媒体的关系非常脆弱, 而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异常密切, 因为媒体主要作为精英工具而存在, 是为精英群体或上层政治服务的。同时,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 服务于精英或政治可以获得现实和预期经济利益, 而媒体的普通受众不过是被二次出售的商品而已。与传统媒介系统不同, 在新媒体参与到媒介系统以后, 因为信息的控制更加宽松, 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 因而公民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制度结构之间、制度性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一种新的结构性权力关系得以建立。同时, 这种结构性关系改变了传统媒介体系里单向的关系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双向的互动关系模式。在这里, 政权也不再具有垄断性的操纵权力, 公民个体也不具有绝对的操纵能力, 权力网络中的每一个点, 既是权力的实施者又是权力实施的对象。因此, 新媒体环境里的权力是去中心的、多元的、分散的关系。基于此, 本文所说的媒体权力也并非指向媒体中心, 因为这在实质上等于承认了权力的主体地位。但本文坚持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 在于突出媒体在权力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 得以使行文与思维有个稳定的点, 而非意在强调媒体在权力网络中的主体或中心地位。

二、欧美新媒体与权力关系理论研究概述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迪亚哥·格迈兹在《设计、权力、新媒体和话语》一文中认为, 在一个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社会里, 未来的媒介设计者的地位是怎样的, 他们设计媒介究竟是为谁服务的。就像传统媒体一样, 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渠道也依然被话语统治着, 而话语就是权力。这些话语的目标就是去影响受众, 从而建构起一个让权力凌驾于 (公民) 个体之上的媒介。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论断, 这里并没有包含对媒介本身的价值判断。显然, 那种认为媒介是一个中立者的观点, 是把原本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因为, 任何媒介都要传播信息, 而信息的选择和发布是有立场取向的, 或者说是以政治目的为基本取向。因而, 这篇论文关注的是在新的媒介环境里, 媒介设计者和传播艺术家们是如何实现与政治的合谋的。作者宣称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即媒介设计者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与挑战, 因为他们利用话语来建构或强化权力, 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实践。因此, 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要为这一问题寻求一个多有价值的答案, 而是试图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抛砖引玉引领读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帮助我们与媒介设计者、传播艺术家和学科专家一道努力, 最终达成一种权力框架下人们所共同信仰的新的价值观。[2]

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科学学院的罗宾·曼塞尔在《权力、媒介文化和新媒体》中认为, 新媒体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 任何技术发明归根到底都要服务于经济发展, 并为全人类或全球消费者使用提供便利。就经济学角度而论, 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通过作用于生产力方式, 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数字信息和新媒体内容, 其生产成本低廉, 全球市场巨大, 自然成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而政治决策者则利用新媒体这一有利工具, 大量推广信息技术和推进产业发展。然而, 社会学家则有迥异的观点, 认为信息产业的首要任务不是经济目标, 而是新媒体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 即新的社会权力关系能否创造更加平等的社会?早在19世纪五十年代, 哈罗德·英尼斯就提出了“信息技术意识形态”的观点, 认为“信息技术”给“意识形态”带来的重要影响, 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同样会对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总之, 社会学领域的批判学派更为关注权力关系, 以及信息传播技术体验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在论文中勾勒了新媒体技术的社会渗透力谱系, 认为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作者还对“最好”与“最坏”做了深入的解读, 试图要追问:人类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3]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特恩·A·凡迪耶克在《权力与新闻媒体》中认为, 在大众传播领域, 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的强弱始终就没有定论, 大量的研究也没有得出一个被普遍信赖的结论。因此, 作者不打算继续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而是另辟蹊径探讨新闻媒体所具有的社会权力。这种权力不局限于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 也包括媒体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权力结构中的作用。作者在论文中采用的理论框架主要涉及跨学科的话语分析, 即采用人文和社科领域的研究范式, 检视相关文本和话语在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的结构和功能。作者认为大众传播的应用研究是一套科学方法, 这一方法将有利于理解新闻媒体及其信息的作用, 也需要对话语表述的结构和策略作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受众作深入了解。譬如新闻报道的话题与引语模式就能反映媒体立场, 新闻标题的内容和形式会在新闻读者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的, 如果要检视新闻媒体是如何操纵读者或受众的, 必须深入了解新闻媒体在权力结构中的位置, 以敏锐的视角管窥其报道立场与政治倾向。[4]

德国汉堡大学的塞罗勒在《权力、理性和实证———对新媒体理论的批判》一文中通过对批判理论的梳理, 认为关于权力有三个元理论标准, 分别是权力、理性和实证, 而理性与实证都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它们在传播学领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一般理论做出解释, 但对于更为抽象的理论却无能为力。因而, 作者引入“权力”这一概念, 试图在研究中实现创新、超越与突破。作者认为哈贝马斯和福柯分别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和后现代的研究视角, 对于他借鉴福柯与德拉兹的社会学新概念——权力——是有启发意义的, 因为这一概念为认识互联网权力和知识提供了化繁为简的工具。对传播批判学派而言, 权力概念是其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复杂交织的权力关系网络可以概括为:传播批判理论与意识形态不可分割, 与社会权力关系不可分割。因此, 批判理论不会保持不变的常态, 而是寻求对自身产生影响和自身可能影响的权力关系的认识与质疑。任何理论都必须建立在理性批评的基础之上, 任何理论也必须接受应用层面的检验。[5]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曼纽尔·卡斯特尔斯在《网络社会的传播、权力和权力抵制》一文中, 提出了网络社会技术语境下传播与权力互相作用的诸多假设, 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作深入论证与检视。论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案例分析后认为, 媒介已经成为权力渗透的社会空间。作者在论文中指出了存在于政治、媒介政治、政治丑闻、政权危机与社会空间之间的直接关联, 同时提出了互动性、平行性传播网络发展的新概念, 即基于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的新传播形式——大众化自我传播。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政治分化和社会运动也得以更加直接地渗透到新的传播空间。然而, 法团媒介和主流政治也已经投资这一新的传播空间。结果, 大众媒介和平行性传播网络逐步走向融合, 这一历史性转型最直接把制度性的公共领域带入到新的传播空间, 全民性、民主化的公共领域正在复苏。[6]

三、欧美学者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启示

理论研究的批判立场。传播学家罗杰斯曾将传播学界划分为两个主要学派:分别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学者吴飞教授著述认为, 批判学派主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点上做文章, 尽管批判的重点不同, 但它们都是从西马立场出发, 始终紧扣“控制”的命题——谁控制着传播、为什么控制、为谁的利益而控制。在传统媒介时代, 围绕“控制”展开的批判, 其实关注的是权力的宏观命题, 即使在不同的媒介制度里, 权力的这只手总是或显或隐。在新媒体时代, 宏观权力的发挥因为媒体环境的不同而受到削弱。因此, 从权力的微观角度展开批判, 虽然科学的立场上没有根本区别, 但研究所使用的范式已截然不同。前文概述中的文献实质上全部是批判的立场, 因为“权力”是全部参阅文献的关键概念, 而权力概念又是传播批判的核心概念。因此, 批判是对权力的审视, 既可能证实也可能证伪, 但决不是故意迎合或崇拜。

理论创新的学科交融。传播学研究习惯上被划分为三大传统, 分别是实证主义传统、解释学传统和批判理论传统。其实, 不同研究传统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界限, 而是研究者为加以区分而人为划分的结果。即使是在经过人为划分之后, 不同的研究传统也不是各自为政, 而是在不断地走向融合, 即使同一个学派或同一个学者也常常融合各种研究方法之长。全球化时代, 学科的地缘界限在渐渐消失, 学者的国籍等地理属性在渐渐弱化, 世界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共享越来越成为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文社会科学承继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它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的无私合作。前文概述中所选择的文献, 大都采用了多种学科交叉研究, 譬如媒介设计中采用的美学, 技术视野中的经济学, 权力框架下的政治学, 以及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政治经济学等, 不同学科理论的融合是理论创新上拔得头筹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切忌理论创新中的学科排斥或牵强附会。

理论实证的效果检验。从本质属性上看, 传播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研究。从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传播的基本模式——谁 (who) 、对谁 (to whom) 、说什么 (says w 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 hich channel) 、取得什么效果 (w ith w hat effect) ——开始, 传播研究就是以关注“效果”这一实践问题为己任, 而最大的实践问题就是人的解放问题。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认为, 在“操纵”人民与传播事实、进行讨论、劝导和争论之间, 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者是在任何自由社会中达到意见一致的过程的组成部分。很明显, 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用于操纵, 如果传播渠道的拥有者为此目的而选择使用它们的话。但是同样明显的是, 信息越是更大量更自由地流动, 操纵性的传播也就将越少有可能产生影响。自由信息的基本社会影响是要解放而不是操纵人类。它的目的在于把人民从愚昧和单方面的操纵下解放出来。这就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把信息称为基本人权之一的缘故。[7]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平等的点, 在权力的网络中运动, 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支配的对象, 又可能同时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显然, 人的解放的枷锁已经打开, 而自我解放的道路肯定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4) :86-87.

[2]Diego Gómez:Design, Power, New Media and Discourse.http://www.dieproject.com.

[3]Robin Mansell:Power, Media Culture and New Media.In New Media and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2004.

[4]Teun A.van Dijk:Power and the News Media.http://ww w.daneprairie.com.

[5]Theo Rǒhle:Power, Reason, Closure: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New Media Theory.In New Media and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2005.

[6]Manuel Castells: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 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7 (1) :238.

欧美电影台词 篇4

1、我不想要你将就,我也不想成为将就的对象。《西雅图不眠夜》

2、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正快乐的男人,才能带给女人真正的快乐。《附注我爱你》

3、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4、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酒馆。《卡撒布兰卡》

5、把时间浪费在博得别人爱戴上,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受爱戴的死人。《权力的游戏》

6、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曾经》

7、一段不被接受的爱情,需要的不是伤心,而是时间,一段可以用来遗忘的时间。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返老还童》

8、好了,德米勒先生,我已经准备好拍摄我得特写镜头了。《日落大道》

9、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乱世佳人》

10、路易斯,我认为这是一段美好友谊的开始。《卡撒布兰卡》

11、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飞屋环游记》

12、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恋恋笔记本》

13、好男人应该放弃私欲,竭尽全力为家族争取优势地位。《权力的游戏》

14、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做的一件事。《阿甘正传》

15、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可惜,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负重的。《如果能再爱一次》

16、来吧,让我也高兴高兴。《拨云见日》

17、这些年我一塌糊涂。《阿甘正传》

18、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要抓住每一天,孩子们。让你们的生活变得非凡起来。《死亡诗社》

19、权力就像墙上的阴影,再渺小的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权力的游戏》

20、你知道,女人过了40想出嫁就难了,被**分子杀死都比这容易。《西雅图不眠夜》

21、希望是一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肖申克的救赎》

22、紧紧极好你的安全带,这将是一个颠簸的夜晚。《彗星美人》

23、托托,我想我们再也回不去堪萨斯了。《绿野仙踪》

24、离开我就别安慰我,要知道每一次缝补也会遭遇穿刺的痛。《分手信》

25、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家相提并论。《绿野仙踪》

26、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蓝莓之夜》

27、爱情,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恋夏500天》

28、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29、那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他们到达不了,也无法触及的,那是你的。《肖申克的救赎》

30、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当哈利遇见莎莉》

31、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剪刀手爱德华》

32、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阿甘正传》

33、快点来听!黑夜中孩子的声音是他们缔造的美妙音乐。《吸血鬼》

34、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教父》

35、不管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一旦到手,我们便又会想要其他的。《权力的游戏》

36、之所以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是因为我年幼纯洁,所以我比较能接触宇宙的力量。《西雅图不眠夜》

37、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母亲。《惊魂记》

38、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两小无猜》

欧美为啥没有“微信”? 篇5

Kik是否能成为西方的微信笔者暂且不谈, 笔者要讨论的是, 为何西方世界始终没有出现第二个微信?

我们知道, Whats App是移动社交领域的先锋产品, 无论是中国的微信、还是韩国的Ka Kao Talk和日本的Line, 均是脱胎于Whats App, 但目前微信与Line的发展的势头却明显有赶超之势。

腾讯今年第二季度盈利报告就提到, 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上升到了4.38亿, 这一数字正在对Whats App的活跃用户数形成反超越之势。Whats App又是作为一款定位于全球用户的产品, 随着亚洲微信、Ka Kao Talk、Line的逐步崛起, 可以看出whats APP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我们知道, 在互联网世界, 全球只有两个国家, 美国与中国。美国的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做的是定位于全球性的产品与生态系统, 而国内的BAT成功的在本土构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有效的构建了自身的势力范围, 而美国的互联网产品, 基于对于中国政策与国情因素、用户需求的理解力偏差, 使得这些巨头虽然可以控制中国之外的全球互联网, 但却无一不折戟中国市场。

但总的来说, 从技术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国际影响力辐射范围, 毋庸置疑, 美国互联网显然领先于国内互联网。如今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移动社交领域, 亚洲的崛起速度却更为耀眼。

基于手机端的全球性的移动社交产品, 大致有四款:Whats App、微信、Ka Kao Talk、Line。后三者都来自于亚洲。

西方在移动社交领域还未出现真正具备统治性的产品

微信统治了国内的移动社交市场, Line、Ka Kao Talk分别控制了日韩主流移动社交市场用户, 但Whats App有没有控制西方的移动社交市场呢?笔者认为没有。

要知道, 在西方世界, Facebook Messager用户量依然很高, 但美国通信应用Tango的用户也有2亿。前面提到, 西方世界又崛起了一款移动社交类软件, 叫Kik。据了解, Kik目前已经有1.85亿年轻用户, 该应用认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为Snapchat以及Facebook。苹果的i Message用户量同样巨大, 有消息指出, 苹果用户每天针对i Message发送的消息量就达到了20亿。

虽然Whats App跨平台而i Message是苹果基于i OS的软件布局, 但苹果基于i OS平台的社交布局无疑也对Whats App形成强力冲击。甚至, 在美国流行的移动社交应用还包括Snapchat, Instagram, 后者目前已经被Facebook收购。

因此, 可以看出, 在亚洲国内, 单一的社交产品可以在各自本土市场一统天下, 而在西方, 移动社交软件显得分散而又定位细分, 始终并未出现真正具备统治性的移动社交产品。

从即时通讯到移动社交:西方的产品始终是工具属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Whats App从诞生的那刻起, 就是一款移动聊天产品, 微信则从社交领域不断延伸, 终极愿景是连接一切, 社交只是它的一个属性, 使用者对微信的侧重点不同, 而带来不同的定位与体验需求。

事实上, 从过去的MSN, 到现在的Whats App和i Message, 在西方人的理念里, 即时通讯始终都是定位工具属性, 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

在硅谷的移动社交应用许多创始人看来, 产品功能单一才是好的用户体验。

在西方的移动, Whats App是单一的聊天类应用, Snapchat做的又是阅后即焚的社交通讯应用, 而Instagram又是主打图片社交分享, 甚至还出现了YO这种只能发一个“Yo”的奇葩社交App。Tinder甚至创造了一种翻牌式的手机交友APP。

虽然这些追求极简的社交通讯产品在细分市场各自能够抓住一批兴趣用户, 但始终圈不了最广大的主流用户。

曾有业界人士曾指出, 当有人问Tinder为什么他们不增加新的功能时, 该产品团队总是说:“不想破坏用户体验, 我们要打造一个纯粹的App。”

西方极客精神的极简理念阻碍了移动社交的平台化

在笔者看来, 这是西方对于极简产品追求的一种局限性, 而西方的极客精神里面, 有着对于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而这种对于产品极简理念的恪守, 却恰恰阻止了生态建设的可能性。

笔者之前有说过一个观点, 即工具始终挑战不了平台。极简的产品虽然能保证用户体验, 但却不利于维持用户粘性, 因为其本身的极简工具属性缺乏无可颠覆的核心竞争力, 同类更好的体验的产品随时可以对其产生颠覆性的效应。用户新鲜感一过, 分分钟转移到其他产品玩更有趣味性的移动社交类应用。

这里可以顺便提一下MSN的衰落因素。MSN是通信工具, MSN鼎盛时期即在2007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M工具, 但随着社会化网络兴起, facebook崛起, MSN作为通信工具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不佳当然也是另一个因素。

在国内, QQ则从即时通讯工具属性不断扩殖, 向新闻、游戏、支付、社交等业务不断扩展与捆绑, 构建出娱乐社交平台, 扎根日深, 用户粘性越来越强。MSN则始终是工具化产品, 随着国外Facebook、国内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崛起, MSN的衰落也是必然。

而回到Whats App, 目前也看不出Facebook如何将Whats App与其主业更好的融合。业界曾指出, Facebook针对斥巨资收购的聊天应用Whats App, 也不敢投放可能令用户不满的广告和噱头。

Whats App也始终没有做平台的野心与想法, 甚至对于Whats App的生态建设也毫无想法。而在扎克伯克看来, Whats App也是只是附属在Facebook平台之下的防御性产品。

扎克伯格不久前说:“Whats App将是一款全球性的消息平台, 我们将有机会使Whats App把全球20-30亿人口连接在一起。”

但这种连接在一起的愿景, 也仅仅是将Whats App定位成一个消息平台。当然这一点也在西方发生改变, 阿里投资的美国通信应用Tango也开始吸收来自亚洲的社交产品的整合性特点, 比如Tango也开始进军手游领域, 在功能上也开始与微信接近, 而阿里的投资目的性也很明确, 即寄希望该产品在海外市场可以卡位微信。

事实上, 我们知道, 目前微信从一款移动聊天软件发展到社交平台, 连接的是游戏、购物支付、衣食住行、媒体与社交分享。平台的吸附力极大, 链接到各方的需求与利益, 构建的是生态系统。

虽然造成产品功能的臃肿, 但事实上却加强了用户粘性, 步步为营的稳固了在移动社交领域的地位, 社交生态链越深, 外部同类产品颠覆的难度也越大, 而平台始终比工具更难以撼动。

微信的发展有赖于QQ对于用户习惯的长期培育

当然, 微信的迅速发展也与国情以及腾讯在社交领域长期积累与用户习惯培育的因素相关。

在国内, QQ通过PC端长时期的用户培育, 让国内互联网用户已经产生通过QQ这种即时通讯产品来沟通的习惯, 将QQ用户导入到移动端更好体验的同类产品微信, 也是QQ使用习惯与沟通机制的一种沿袭, 而微信在移动端的体验与移动端使用场景相对QQ更佳, 这是微信迅速壮大并统一市场的客观因素。

而在美国, 即时通讯产品MSN的定位也仅仅是办公室白领层面, 并未达成QQ这种全民普及的市场用户培育广度, 加之MSN早早衰落, 微软在2012年就关闭MSN服务, 即时通讯的工具属性迟迟未转型成社交平台, 可以看出, 在西方, 即时通信领域始终缺乏强用户粘性的产品。

中西社交习惯的差异性Facebook错失机会

而另一方面是美国用户的社交习惯也与中国甚至亚洲有着不同, 线下聚会、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是相对开放注重效率的美国更普遍的社交方式, 而即时通讯与移动社交类产品却更适合含蓄内敛的东方人。

另外, Facebook在PC端的社交平台的统治符号太强, PC端过重的Facebook并未抓住移动端机会, 只能通过收购Whats App来挽回失去的时光与防治被侧翼颠覆的风险。

对于Facebook来说, 如何将自身业务与Whats App更好地融合, 如何剥离Whats App的工具属性, 进而构建更好的移动端生态建设是未来要发力的重点, 不过这也是难题, 正如Kik的CEO在博客中提到, 西方的年轻人并不在Whats App手里, 它也没有聊天优先的平台, 在他看来, 其创始人很反对弄这么个东西, 因此导致Whats App充其量也是个很受欢迎的短信替代品。

欧美日韩的国家公关 篇6

>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发达国家由于开展国家形象公关较早, 因此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运行机制。总体上, “政府主导、各方协调、民间呼应”是他们的共性。但各国在具体操作手法上又有不同, 有些国家是政府主导并且直接参与, 有些国家则是由民间团体出面, 政府只是起协调和指导作用。

韩国的国家形象公关是由政府主导并直接参与实施。2002年世界杯以后, 为了进行更系统、更有效的国家形象公关, 韩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形象委员会, 由总理直接负责, 委员由财政经济、教育人力资源、外交通商、行政、产业资源、文化观光等部门长官组成。此外, 还有学术、媒体和文化等方面的10名民间委员参与。委员会还设立了专门的实务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施。

日本的国家形象公关中政府虽然处于主导地位, 但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监督、引导和资金支持等, 具体实践活动则由半官方组织或民间机构负责实施。日本国家公关由外务省统筹协调。外务省负责制定基本的公共外交政策, 通过政策倾斜和专项资助引导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海外青年协会、经团联、日本观光振兴会等半官半民的机构, 以及涉外企业、志愿者等, 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地进行形象公关。

2 0 0 7年5月3 0日, 由中国浙江师范大学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在卢甘斯克师范大学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在乌克兰开办的首家孔子学院。图片>C F P提供

此外,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的作用, 日本各地具有文化交流功能的民间机构非常活跃。

>打造国际性媒体

尽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家公关已经超出大众媒体的范畴, 具有多介质、多渠道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 迄今为止, 媒体仍然是国家公关的主要渠道。

目前, 西方国家的媒体巨头, 尤其是美国的主流媒体, 占据着全球舆论的制高点, 向全世界提供美国式的思维方法和观点, 是各国国家形象的主要塑造者。为了打破这种垄断, 一些国家把加强国际传播作为国家公关战略的核心, 不惜投入重金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争夺国际话语权。

2005年12月10日, 由俄罗斯政府斥资设立的“今日俄罗斯”英语电视台正式开播。其主要创办者是颇具实力的俄罗斯新闻社, 而且获得了克里姆林宫的直接支持, 目标是要成为俄罗斯的CNN和BBC。该电视台拥有几千万美元预算资金和数百名新闻工作者, 向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用英语24小时滚动播报新闻, 向英语国家传播俄罗斯的声音。

2006年12月6日, 在法国政府支持下创办的法国首个全天候播报国际新闻的电视台“法国24小时”也正式开播。这是全球第一个同时用法英双语播报时事新闻的电视台, 旨在向全世界传达法国的世界观和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视, 并与C N N、BBC展开竞争。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在接受“法国24小时”的访问时表示:“一个像法国这样的大国应当拥有自己对于世界的观点, 并且把这种观点传播出去。”

日本领导人曾经抱怨本国没有吸引足够的国际关注。2006年, 时任外务大臣的麻生太郎呼吁日本开设英语国际频道, 在“向海外推广日本文化方面更加积极”。2009年2月2日起,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 (NHK) 正式推出面向海外观众24小时播出的英文电视频道。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表示, 建立这个英文频道, 是为了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日本。

>本国文化和语言推广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 无不从战略层面推广本国的语言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为了在世界传播法兰西的文化价值观, 法国大力开展文化外交, 在近百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文化中心, 以此为基地来推行法语和法国文化。法国领导人曾多次表示, 文化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 法国因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外来文化的侵入。1996年起生效的一项法律要求全法国1300多家电台在每天早6时30分至晚10时30分之间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40%, 违者处以罚款, 并用于资助民族文化。

为增强国家软实力,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也下大力气支持俄语推广和俄罗斯文化研究。2007年夏, 普京下令成立了“俄罗斯世界基金会”, 该基金会由俄罗斯外交部和教育科技部直接管理, 专门从事保护和推广俄罗斯语言文化工作, 在境内外建立俄罗斯语言和文化中心, 提供俄语书籍和影像资料, 资助和俄罗斯语言文化有关的海外教学研究项目。基金会将俄语看作打造国家软实力的工具, 传播俄罗斯价值观。

英国也非常注重文化产业, 尤其是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视, 目的是为了改变在世人心目中的老朽没落帝国的旧形象, 重塑其在发达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和时代强者的新形象。为此, 英国还专门进行了以“创意英国”为主题的形象传播活动。

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 “创意英国”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举行。由英国文化协会和英国驻华使馆主办, 由当时的首相布莱尔亲自充当形象大使。活动耗资400多万英镑、堪称英国政府有史以来在海外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国家公关活动。主旨是将现代英国在各个层面的创新成果以及现代英国人的革新意识与创造精神全面展现给中国人民。

此外, 韩国的国际交流财团、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也都在从事类似的工作。

>国际活动塑造国家形象

从国家公关的角度来说, 文化、体育、国际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是形象传播的绝佳平台。一方面重大国际活动本身就能很好地展示主办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另一方面, 此类活动往往能够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而成为重大媒介事件, 从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此, 国际活动成为各国公关传播的必选项目。

日本利用奥运会和世博会实现了日本形象的“异军突起”。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日本二战后首次举办的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 日本各界利用此次奥运会多角度进行国家形象公关, 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高效、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形象。此后, 日本又成功举办大阪、冲绳、筑波和爱知四次世博会, 与韩国合办世界杯足球赛, 频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向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和巩固了日本的良好形象。

另一个相似案例是韩国通过举办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实现了国家形象的“成功转型”。1988年首尔奥运会举办之前, 韩国在世界的形象还是个比较封闭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半岛国家, 人们总会把韩国与朝鲜战争、国土分裂、军政府独裁、示威游行、劳资对抗激烈、国民性格内向且倔强等一些比较负面的特征联系起来。事实上, 韩国经过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非凡成就,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为了扭转这一认知, 韩国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和精心的准备, 举全国之力保证了首尔奥运会的圆满成功。通过奥运会, 韩国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是整洁的城市、清新的环境、井然的社会秩序和谦虚、热情、彬彬有礼的韩国人的精神风貌。从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韩国, 全面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成功举办则是韩国利用重大国际活动提升国家形象的升华之举。世界杯大大提高了韩国国家形象, 挽回了金融危机时受损的形象, 恢复了国际信任度, 提高了信用等级, 并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在世界杯赛举行期间, 韩国通过周密的准备和各种公关活动, 成功展现了“活力韩国”、“IT强国”、“文化韩国”、“文明国民”的形象, 为提高韩国整体国家形象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欧美流行舞史话(十八) 篇7

1661-1789: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的法国巴洛克舞蹈技术 (French Baroque Technique in Lat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1661-1789)

与多梅尼科书中记载的“双步子” (Double) 相对应的舞步叫做“花剑步” (Fleuret) , 它的“交叉换脚” (demi-coupe) 动作是外开的, 但结束时, 重心却不下沉;身体保持着平衡, 然后用前脚掌支撑地面, 向前走两小步, 最后回落到地面上。这个动作曾风靡于巴洛克时期, 就像“双步子”曾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那样。

还有一个舞步叫作“弹跳步” (Aiere) , 它在巴洛克舞蹈技术中的重要性可与在文艺复兴时期相提并论, 但同时又被称作“巴隆” (Balon) , 意为“悬浮”。但舞者们不得不做出牺牲的是, 那种古老的、流动的、身体的反胴动作 (contra-body movement) 因为两腿的外开而变得不可能的了。为了强调手臂与腿脚动作的这种反胴特征, 舞者们不得不竭力去完成它。举例说, 如果舞者用左脚前置的方式站立着, 那么, 他的右小臂就得向前、向上抬起, 与胳膊肘呈90度角, 而他的左臂则不得不在手腕上, 做出一个小小的呼应动作 (见图1中的第1个动作) 。如果他在同样的动作中, 换脚站立, 那么, 他的右小臂就会放下, 回到中立的位置上 (见图1中的第2个动作) , 而他的左小臂则会向前、向上抬起 (见图1中的第3个动作) 。如果在这个舞步中, 舞者不换脚, 位于上方的小臂和下方的手掌就不会按照各自的轨迹, 回到中立的位置上, 而会上下循环地持续运动, 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来。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动作为例, 还有许多更加复杂的动作, 但规律却是相同的, 即强调手臂动作与腿脚动作的反胴规律, 不仅随着音乐的节奏发生变化, 而且有助于身体的平衡。手臂动作掌握了之后, 跳起舞来, 就要容易得多, 协调得多, 也好看得多了!

但也有的舞蹈, 比如说小步舞 (Minuet) , 其手臂就没有遵循这种反胴的运动规律。这种舞蹈就像今天舞厅舞中的华尔兹 (Waltz) 一样, 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舞步:它的舞步属于古典主义的规范技术 (classical y orthodox technique) , 而且永远合着固定的3/4拍型, 两小节、6拍子一个舞句, 节奏型是“慢—快、快、慢—” (slow, quick, quick, slow) 的“赫米奥拉比例” (Hemiola) , 即“1.5与1之比, 或称3/2之比”。事实证明, 这种节奏型总是令人心驰神往的。

小步舞中的所有舞步均始于右脚, 男女舞者相同;时至今日, 只有这个舞蹈, 还能让我们看到当年的布朗莱 (Branle) 影响, 而在小步舞之后, 直至今日, 所有的舞蹈都是男女共舞的, 因此, 两人之间均为面面相视, 并且使用相反方向的脚, 或称“镜子”中的脚了。我们继布朗莱之后, 一直都是用左脚开步, 先向左侧行进的。但到了后来, 由小步舞发展而来的“普瓦图的布朗莱” (Branle de Poitou) , 则是从脚的二位 (两脚外开, 间距为一脚) 开步, 右脚随后向左脚靠拢的。而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法王路易十四 (Louis XIV, 图2) 的首席舞蹈大师博尚 (Pierre Beauchamps, 图3) 才开始用数字命名了两脚的五个位置, 并使之成为学院派芭蕾的基本规范 (图4) :

一位 (The First Position) :两脚的脚跟靠拢, 脚尖向两侧打开, 呈180度;

二位 (The Second Position) :两脚在持续外开180度的前提下, 彼此间拉开一脚的距离;

三位 (The Third Position) :两脚在持续外开180度的前提下, 前脚跟放在后脚心前, 两腿呈交叉状;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脚位在古典时期的交叉幅度要比现代时期的小;

四位 (The Fourth Position) :两脚在持续外开180度的前提下, 前脚跟向内里的斜前方推移, 使这个脚跟与后脚尖对齐, 两脚间为一脚的距离;同样, 古典时期的交叉幅度比现代时期的小;

五位 (The Fifth Position) :两脚在持续外开180度的前提下, 前脚跟向里收, 直到紧贴后脚尖;同理, 古典时期的交叉幅度比现代时期的小。

在古典芭蕾“开、绷、直、立”这四个字的审美原则中, “开”的重要性首当其冲 (图5) , 因为没有它, 就不仅没有各种重心转移动作的灵活自如, 更没有宫廷舞蹈的贵族气派可言, 尤其是从布朗莱开始形成的“二位”, 可以充分表现出法国人在当时整个欧洲的不可一世和唯我独尊。在英国舞蹈史学家看来, 如果这个用数字命名脚位的事件发生在意大利, 那么, “二位”肯定会像法兰多尔 (Farandole) 那样, 把一只脚放在前面, 一只脚留在后面, 以确保身体的平衡, 而不可能像法国人制定的“二位”这样——两脚向外打开, 其间一脚之距, 仿佛是一座城门大开, 不怕敌人入侵, 无意中流露出国力强盛、无所畏惧的底气, 甚至霸气;而意大利人即使有“四位”的话, 那也只能是两只脚并立、极力站稳的, 因为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无论是经济、政治, 还是文化、艺术, 均远远落在了法国人的后面!正因为如此, 芭蕾这个原本孕育在意大利的西方文明结晶, 就只能降生在法国了……

欧美原料皮市场报告 篇8

欧洲制革企业对原料皮的需求则相差较大,生意好的企业需求自然较高,而那些订单不佳的企业则选择保持沉默。即便是那些积极的买家也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支付,才能保证买到较优质的原料皮。

7月第三周,在意大利的阿尔兹格纳诺地区,有很多制革企业联合起来拒绝缴纳原料皮的增值税。据了解,开始只是发现几家制革企业不交原料皮的增值税,但内部人士担心,随着调查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制革厂牵扯其中。如果这件事情被有关方面追查到底并且给予严厉处罚的话,当地本来已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制革业,将会受到更沉重的打击。

7月第三周里,由于原料皮供应商并不能确定其从屠宰场采购原皮时的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因此,如果没有任何经济保证的话,他们同样也不愿意在此时提前销售9月份的原皮。原料皮供应商的这种态度与前几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在几周前,他们还害怕夏季来临会导致原料皮滞销,因此极力推销手中的原料皮,但现在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7月第三周里,中国制革企业对原料皮的需求一如既往的高,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制革企业在订购了原料皮后都要求立即运输。并非亚洲客户不会讨价还价,而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运输条件是决定价格的第一要素。目前中国制革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欧洲市场采购原料皮,中国有关机构对此作出了如下解释“一些美国的原皮供应商不愿意运输低价位的原料皮”。

亚洲客户对欧洲原料皮的这种需求能够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无论如何,欧洲原料皮出口商和供应商都对此都表示极大的欢迎,他们目前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在当前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能够在夏季里把售出的原料皮尽快地运输出去。不仅欧洲的原料皮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皮在近几周内也出现上升的态势,南非原料皮也同样因为中国买家的介入而发生了一定的价格波动。

目前,意大利家具革生产企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而欧洲原料皮价格却非但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下降趋势,反而在不断上升,这种情况多少让人有些迷惑。

英国和爱尔兰牛皮小母牛皮市场报告

7月第三周里,远东地区的客户对牛皮/小母牛皮的需求量仍然很高,但由于此类牛皮的屠宰率较低,而且呈现出越来越低的态势,因此,目前市场对该类皮的订单较为敏感。

中国客户仍然是爱尔兰牛皮/小母牛皮的最重要的买家,据了解,中到重磅牛皮/小母牛皮的需求最高,原皮贸易商和出口商们对也爱尔兰牛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有些人是买来后重新包装成英国牛皮再卖到远东地区。

总的来说,7月第三周里英国和爱尔兰牛皮/小母牛皮的价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市场对此类皮的需求也一直在提高。英国36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牛皮/小母牛皮以$45/张的价格(到岸价)被卖到中国市场,爱尔兰36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牛皮/小母牛皮售价在$39~41/张之间,英国31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牛皮/小母牛皮则以$40.50/张的价格(到岸价)被卖到中国市场。

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对牛皮/小母牛皮的需求不断提高,意大利一部分制革厂对该类牛皮的需求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一些种类的轻质皮张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爱尔兰22kg质量范围的牛皮/小母牛售价达到0.90欧元/kg,26kg质量范围的达到0.82欧元/kg,而31kg质量范围的则达到0.72欧元/kg (运到意大利北部制革厂)。所有这些价格都比上周的价格水平提高了10~12欧分。

此外,英国无烙印公牛皮售价达到0.65英镑/kg (不计张幅),而英国标准36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牛皮/小母牛皮售价则达到0.58~0.60英镑/kg (不计张幅)。

预测:虽然此时正是一年中的原料皮销售旺季,而原料皮价格也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原皮供应商为了降低风险,目前正逐渐减少与中国客户的贸易往来。例如,他们有时通过把优质皮张优先卖给本国客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生意中的诚信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料皮的价位应该不会太高。

母牛皮市场报告

7月第三周里,母牛皮供应量非常有限,因此,母牛皮价格也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母牛皮市场的具体价格水平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现在距离欧洲的暑假还有几周的时间,意大利北部制革厂中仅有几家仍在维持生产,因此,母牛皮应该销量并不大。

同样,由于母牛皮供应量本来就非常有限,而且价格水平也不明朗,因此,大部分供应商都存在一定疑虑,他们不知道目前还能够有多少母牛皮应该以何种价格水平销售(9月份运输)。尤其是近几周来母牛皮市场处于逐渐走强的态势,供应商们不知道下个月从屠宰场的收购价格如何,他们因此也不愿意提前卖出手中的皮。

如果以德国北部标准母牛皮作为衡量标准,7月第三周里,25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母牛皮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价格体系,大约在0.65欧元/kg的水平(运到意大利北部制革厂),而到周末的时候该价格则已提高到0.70欧元/kg (含运费)。甚至有贸易商认为该价格还有可能提高到0.75欧元/kg的水平。而通常情况下,德国南部的30~39kg的母牛皮,要比北部的同类母牛皮高出1 0欧分左右。法国重磅母牛皮售价为0.70欧元/kg。

据了解,7月第三周里,爱尔兰平均质量为27kg的盐淹母牛皮,以$28/张的价格被卖到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市场对母牛皮的需求量并不像其对阉牛皮、小母牛皮和公牛皮那样非常积极,因此欧洲母牛皮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攀升也是正常现象。仅有的一些美国优质黑白花奶牛皮售价为$33/张,荷兰26/28kg重1 00%机器剥皮的黑白花奶牛皮有交易以$29/张成交,其他一些轻质欧洲母牛皮则销量非常有限。

预测:由于母牛皮供应量很少,因此,7月第三周里母牛皮市场较为平静,与此同时,由于家具革市场仍然较为惨淡,使母牛皮的需求量也非常有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母牛皮市场也许会越来越趋于稳定,但不会像公牛皮市场那样出现大批量的订单成交。优质母牛皮的销量应该要相对较好一些。

犊牛皮市场报告

在连续几周的活跃后,7月第三周里,犊牛皮市场开始逐渐恢复平静。有传闻称,意大利制革企业对犊牛皮的兴趣有所减弱,但也有恰恰相反的说法。已经成交的意大利国内的订单目前正在运输过程中,而供应商对犊牛皮的叫价正处于不断的上升趋势。例如:意大利的犊牛皮原来卖2.60~2.65欧元/kg的在7月第三周达到了2.80欧元/kg,平均质量为16kg的犊牛皮甚至卖到了3.00欧元/kg。法国犊牛皮的价格相对意大利的犊牛皮要便宜一些。

虽然如此,总的来说犊牛皮市场仍然较为坚挺。质量16.5kg范围内的荷兰标准犊牛皮售价在2.70~2.80欧元/kg之间,而质量14.5kg范围内的荷兰标准犊牛皮,则售价要高出10欧分左右。荷兰重磅犊牛皮的售价目前达到2.40~2.60欧元/kg。

欧洲原料皮报价

注:英国、爱尔兰报价为/kg,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报价为欧元/kg,并运到意大利北部制革厂,付款周期为30d。

预测:虽然7月第三周里犊牛皮交易量较为有限,但犊牛皮市场仍然可以说处于不断恢复中。但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亚洲客户对犊牛皮的需求较为稳定,至少从目前来看,全球对犊牛皮的需求量能够充分保证其价格不会下滑。

公牛皮市场报告

7月第三周里,公牛皮仍然是市场的焦点,但供应量却相对较少,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对于公牛皮的价格走向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种版本的猜测,总的来说应该比目前的价格水平高出10~20欧分。

意大利一个机构认为德国南部40~49kg和50~59kg的公牛皮售价应该达到1.10欧元/kg,德国北部40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公牛皮应该相对低1 5欧分左右。

英国36kg及以上质量范围的无烙印公牛皮售价为0.65英磅/kg (不计张幅),法国40~49kg重的公牛皮达到0.90英磅/g (含运费)。

预测:7月第三周里,公牛皮的交易量并非如预期那样很大,但人们对公牛皮的期望值却仍然很高。发生的几笔交易中交易价格都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期望。

美国原料皮市场报告

7月第三周里,美国阉牛皮的价格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交易量有限。虽然市场对阉牛皮的需求量不高,但足以使阉牛皮的价格在几个交易日内提高10%~12%。母牛皮的价格保持稳定。各类皮张的价格都相对较为稳定,供应商们都不愿意过早的提前销售手中的皮。

德克萨斯阉牛皮价格攀升

自从7月第二周德克萨斯阉牛皮达到其价格顶峰$44.00/张后,重磅德克萨斯阉牛皮在7月第三周又连续创了$45.00/张和$47.00/张的价格新高。折算成到岸价格,先后达到$50.00/张、$51.00/张和$52.00/张。甚至有消息称$53.00/张和$54.00/张的出价被供应商拒绝了。有一些阉牛皮的主要供应商由于已经提前售出了大量阉牛皮,目前开始停止供应阉牛皮,因此,采购商不得不出高价争抢市场上仅有的一些阉牛皮。

烙印阉牛皮价格提高10%

7月第三周里,受到德克萨斯阉牛皮价格提高的影响,烙印阉牛皮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从一周前的$38.00/张和$39.00/张的价格水平提高到$42,00/张和$43.00/张的水平。科罗拉多阉牛皮价格也从$36.00/张提高到$38.00/张。

美国牛皮报价

臀部烙印阉牛皮价格提高12%

7月第三周里,臀部烙印阉牛皮的价格也有所提高,从略高于一周前的$40.00/张和$41.00/张提高到$44.00/张和$45.00/张,汽车用革市场的活跃对此有一定贡献。

重磅阉牛皮价格攀升

7月第三周里,汽车革生产商的积极参与,使重磅阉牛皮价格出现大幅度提高,从前一周周五的$44.00/张提高到$47.00/张和重磅阉牛皮$48.00/张,而且几乎被抢购一空。

小母牛皮交易有限

7月第三周里,小母牛皮的交易较为有限,主要由于市场供应量很少。产过仔的重磅小母牛皮售价达到$35.00/张,而烙印小母牛皮售价也达到$32.00~33.00/张。

大张幅母牛皮保持稳定

与阉牛皮相比,母牛皮市场相对较为稳定。母牛皮价格也处于稳定状态,并没有出现大幅提高的现象。供应商处于有皮不愁卖的有利位置,无烙印母牛皮视产地不同交易价格达到$24.00~26.00/张。而一些大的肉品厂的无烙印母牛皮售价则达到$28.00/张。

烙印母牛皮的交易量相对较小,西部区域的售价达到$15.00/张,而西南部的售价则高达$19.00/张和$20.00/张。

奶牛皮价格提高

7月第三周里,奶牛皮的交易情况要比母牛皮好一些。平均质量为48~52磅重的奶牛皮有交易,以$28.00/张的价格成交,有的甚至达到$29.00/张。但供应量较为有限。

公牛皮市场乐观

欧美流行舞史话(二十二) 篇9

“在花花公子把控了舞厅地板前的整整十五个世纪中, 世界和夫人均随其跳舞, 罗马人, 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 英国巴斯的温泉更是价值连城, 人们兴高采烈地在水中扑腾。”

——摘自E.V.卢卡斯著:《乡村之歌》, 英国《笨拙》周刊 (1841创刊)

尽管从公元2到4世纪, 罗马帝国殖民地的社交聚会都是为了尽情陶醉于沐浴和聊天, 但18世纪欧洲祖先聚会的目的则不再只是为了享受沐浴的快乐, 而是平添了跳舞的欢娱。而以温泉出名的巴斯 (Bath, 即“沐浴”之地) 则成了英国的重要旅游圣地, 人们在此将沐浴和跳舞当成了社交生活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 当时的舞厅不仅在18世纪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跳舞的风格。当时的法国舞蹈均集中在宫廷中进行, 而西欧那些规模较小的宫廷, 尤其是德国境内的诸多公国和侯国, 则将自己竞争的眼睛盯上了法国的凡尔赛, 并随时准备效仿其最新的潮流。但英国人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总是坚定不移地捍卫着自己的独立性。

一旦英国的“辉煌革命”在1688年取代了男性统治的斯图亚特王朝 (Stuart Dynasty, 1688-1766) , 民权党的贵族们 (the Whig aristocracy) 便开始取代了崇尚王权和国教的趣味与风尚。当英国女王安娜 (Queen Anne, 1702-1714在位) 这位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君主逝世之际, 这些趣味与风尚已经完全地处在了英国人的掌控之中, 而接连四位取名为“乔治”的德国国王们, 也无法对这些至高无上的英国趣味与风尚提出任何挑战。但自20世纪以来, 只有爱德华七世 (Edward VII, 1901-1910在位) 和爱德华八世 (Edward VIII, 1936年1月即位, 但因坚持与辛普森夫人结婚, 而于当年12月退位) 曾经引领过欧洲的时尚, 其他的英国君王则无法在这个光鲜灿烂的领域再现往日的辉煌。

事实上, 让欧洲人肃然起敬的英国绅士, 的确就是这位退位后生活在自己乡村领地上的前国王;他的这片土地随后被英国的园丁们装饰得像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并且拥有了一座意大利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风格的庄园 (Pal adian Mansion) , 其装修由亚当兄弟公司 (the Adam Brothers) 完成, 而家具则由齐彭代尔、希尔顿和海珀怀特 (Chippendale、Sheraton和Hepplewhite) 这三位天才家具商中的一位提供。在视觉趣味上, 这座庄园也是随后历代人的关注点, 其古典主义的稳健与庄重为人们去除了欧洲大陆洛可可风格的种种轻浮与粗俗。

英国约克郡的那座舞厅, 是由伟大的艺术赞助人伯灵顿爵士 (Lord Burlington) 亲手设计的, 并且可以成为帕拉迪奥比例原则的完美例证。但专家们却认为, 这些原则在这里得到了过分的使用, 因为在大厅里, 柱子之间的空间太窄, 根本无法让女舞者们穿着带鲸骨撑子的大裙子跳舞。更加重要的是, 舞池长乘宽的比例中明显宽度不够, 因而不仅影响了其它许多舞厅的设计, 而且还可能导致了18世纪“纵向” (longways) 调度的英国乡村舞 (Country Dance) 之流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 法国人在其所跳的英式与德式的对舞 (Contre Danses) 以及科蒂荣 (Cotillons) 中, 则采取了“大方块” (large Square) 的调度。而这种大方块的调度的确是通过这些法国版的英国舞返回英国的, 不仅曾经风靡一时, 而且最终变成了方阵舞 (Quadril e) 。

从空间样式来看, 这种舞蹈空间的形态决定了随后风靡任何时期的“新型乡村舞”的形式。由四人跳的“小方块”调度 (Small Square) , 比如《心平气和》 (Heart’s Ease) 这个舞蹈, 就完美地适合于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舞厅形状。但这种在家族内部跳的舞蹈, 是严禁女仆们滥竽充数的。而在当年的大型舞会上, 比如在舞厅里举办的预约舞会 (subscription ball) 上, 这种纵向行进的舞蹈套路则可适合任何数量的舞者参加, 并且可在任何形状的空间中进行。

这些舞蹈可在《傲慢与偏见》 (1813) 《爱玛》 (1815) 等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 (Jane Austen, 1775-1817) 的多部作品中读到。而在她那个时代, 作为开场舞的小步舞已经不翼而飞了, 因为这组男女对舞曾在英国的巴斯遭到了男性的垄断。但在这种舞蹈中, 英国的绅士们自娱自乐, 而他们蹁跹舞动的调度图形则与亚当兄弟设计的天花板和齐彭代尔设计的椅子的曲线, 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地。

上一篇:数学课堂讨论的组织下一篇:话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