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2024-10-17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精选8篇)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篇1

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估计是大部分考生所向往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来了,那么大家知道是哪些学校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化学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河南大学:生物学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湘潭大学:数学

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海南大学:作物学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

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生态学

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生态学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关于“双一流大学”的含义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大学学习规划范文参考

高中步入大学,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一切将要从零开始,为此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对自己学习中的提出的要求,来完成我的学业。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

根据学校要求,大概需要7个学期来完成学业。

二、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课程中,精心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抽出1小时去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在课前,做好预习笔记,有针对性的列出重点和难点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课上,做好听课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要按质按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还要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

五、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同_系,寻求辅导和帮助。

六、及时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

考前复习是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要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补充,总结经验。

七、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学习。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我要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定期浏览,以便及时的调整自己学习进度和策略。通过网络网上课件和学习管理平台的学习。

八、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确定补修专业。

为了加强综合素质,还需要在完成学业后,不断地加强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完善自我。吸纳新的技能和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分析和处理工作的能力,注重总结经验,完善自我。

总之,虽然客观制定了个人初步学习计划,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与不足之处,还需要今后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在学习中不断地补充,加以改进、及时地总结经验,以合格的成绩来完成自己三年的学业。

为实现自己的计划目标,我会合理安排好时间,用心、用力的学习,努力拼搏,挑战自我。

202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篇2

林蕙青强调了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梳理了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她指出,各校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主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把握时代特征,结合学校实际,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在未来5年实现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她强调,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与各项改革方案的衔接,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建设,形成实施规划的合力。

林蕙青指出,要把握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她强调,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双一流建设等四则 篇3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教育部副部长与网友ax互动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3月7日下午围绕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与网友互动交流时透露,“多校划片”政策只是階段性的补充措施,解决择校问题,最终还要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所学校。

刘利民表示,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际差距明显缩小,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在总结地方实践基础上,我们推出了多校划片政策,指导择校热点地区实现机会公平,使学生享有平等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这只是阶段性的补充措施,解决择校问题,最终还要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所学校。

“教育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国家认定,对校舍建设、设备配备、教师配置、资金投入、质量标准等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努力缩小目前存在的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针对农村教育的短板,将继续实施好全面改造薄弱学校项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他补充说。

校园足球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校园足球勾画的蓝图很清晰。从教育部主导的顶层设计,到“足球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的具体目标,这一年,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几乎同时吹响“足球集结号”。

校园足球有多火?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8月,全国首批认定的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多达8627所,试点县区有38个。如果深入各地,校园足球的“自选动作”更给力,单列招收足球特长生、政府购买青少年足球培训服务等探索令人目不暇接——校园足球正在经历充分的“量变”,“质变”还会远吗?

对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要按照每周一堂足球课,共上大约450堂足球课,而且这些课程均将拍成视频,放到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供所有教师、孩子学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一节足球课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基础,也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基础。只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踢足球,中国的足球人口才会越来越多,整个足球人口基数的才会提高,才能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应教会孩子们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希望更多的学校以校园足球为试点,教会孩子踢足球,继而以校园足球为模板,推广到其他体育项目上来。

互联网a+教育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而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那么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篇4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基本载体和综合平台,在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本文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方法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加减乘除”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2.071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如果把大学比喻成是一座大楼,那么学科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1]。学科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是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2015年,国家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该政策的出台对于地方农业院校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加减乘除”是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数学运算基本法则。数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看似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并且尊重规律,符合逻辑。如何加强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这样的复杂命题,同样可以利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来加以诠释、概括和解读,指导地方农业院校进一步做好“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加法”

“加法”,就是要不断增加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丰富内涵。

学科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的学术内核,是教学、科研、师资等各方面实力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抓好学科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建设的根本和主线,就能引领和带动学校的全局工作。一方面,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上的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只有紧密?Y合自身发展实际,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才能真正扩大学科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学科是学术发展的平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吸引高水平的学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带动教学、科研等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学科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以学科建设引领内涵发展方向,夯实内涵发展基础。在学科布局上体现“减法”

“减法”,就是明确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的学科布局,学会适当地为自己瘦身和减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纵观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整体情况,地方农业院校的办学基础、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等方面,普遍不如“985”和“211”的高校。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从办学目标定位和学科特点的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理念,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要讲求“弯道超越”的发展策略,围绕其独有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必须”和“可以”之间做出科学安排和合理取舍,力争办出特色和水平。要学会从重外延拓展向重内涵发展转变,绝不能仅为追求“大而全”的学科数量,而盲目地扩大规模、延伸领域,否则只能是分散精力,顾此失彼,满盘皆输。地方农业院校可以以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作为有利契机,从省情、校情出发,充分利用国家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等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服务需求”的思路,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起与学校目标定位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结构。当然,必须要认清一点,学科结构布局的调整优化,无论对于哪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改革任务。“有所为”很不容易,“有所不为”更难。任何一个学科的增设或撤销,都考验着高校各个决策层面的决心、智慧和勇气。在梯队建设上注重“乘法”

“乘法”,就是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发乘数效应,提高学科成员的整体素质,把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作为提升学科水平的突破口,推动学科发展。

人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打造出一流水平的学科。如果说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和内核,那么学科带头人就是学科队伍的“领头羊”。因此,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遴选和考核机制,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示范引领作用,以此调动普通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科内生活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高层次学术人才较为匮乏,学科带头人不同程度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地方农业院校必须要建立健全人才“内培外引”政策,围绕各级各类重点学科或是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在“内培”上,要善于发现具有较好专业基础和学术水平,并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青年教师,完善培养措施,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校级“人才计划”,重点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培养对象予以扶持,建立全程跟踪培养机制。一方面,可采取设立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加强学习交流进修等方式,使其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面,带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术风气和百舸争流的学术氛围。在“外引”上,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除了兑现相关待遇,还要为其在教学科研方面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解除其在家庭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工作,积极营造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对于招聘高层次人才有困难的高校,也可以招聘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博士,把他们充实到学科队伍中来,促进学科队伍健康发展。通过“内培”和 “外引”相结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此外,还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加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学科群,推动学科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顺应大学科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分解任务上善用“除法”

“除法”,就是在每个学科内部分配学科任务、破解学科难题时要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成员在破解发展难题、去除不利因素时的作用。

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除了学科带头人起到关键性作用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学科成员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增强学科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位学科成员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了解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位置,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共谋发展。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科研观摩、讲课大赛、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拓宽工作思路,破除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突破工作瓶颈,提升工作质量。在安排部署学科工作任务时,要将工作指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一位学科成员的身上,在?r间进度、完成目标上定时、定量、定人、定责,切实做到定目标,明任务,强责任,见实效,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使每一位学科成员都能工作有思路、奋斗有目标。在梳理各类事关学科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时,要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探索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学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提供可以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结语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政府与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和举措。“双一流”建设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而提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其建设的重点在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并以此推动大学及其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发展[2]。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高校间的竞争也显得愈发激烈。对于地方农业院校而言,必须进一步采取具有战略眼光、符合形势要求的务实有力之举,苦练内功,培育特色,增强活力,提升后劲,合理运用“加减乘除”,切实做好“四则运算”,实现学科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07).[2]申新.“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弱势学科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06).作者简介:赵良,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2022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篇5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高校名单(名单不排先后)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重点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但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正式公布,重点大学和好专业的标准也发生改变,重点大学的档次也发生了巨变!

985/211“双一流”区别在哪里

区别一985/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无论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学(含国防科技大学)还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学,都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尽管之前也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评定,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还是只看“牌子”不看学科,影响并不大。

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先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37所),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也就是说,先看一所大学有没有若干个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来评定一所大学的强弱。

区别二985是211的“升级版”(211包含985),“双一流”则不存在交叉

如果说211是重点班,985就是重点班里的重点班。“985工程”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称部属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属性更强一些。但985大学都是211大学。

“双一流”则是两个平行的评价体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共计42所,在原来39所985大学基础上新增3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共计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学,主要增加了26所特色明显的高校——

区别三985/211是固化的标签,“双一流”则是有进有出

985/211高校名单确定已有近,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发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点”“非部属”的标签,学校办学实力并不为社会所认可。很多地方和大学对此多有不满。

而“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教育部明确提出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排名的依据

首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排名会高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跟高校的发展定位有关。另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里,A类高校会高于B类高校,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了。

“世界一流学科”数量是一个参考,其中“非自定学科”数量更具有参考意义。学科自定怎么看来都像是国家的照顾,让人有胜之不武的感觉。

双一流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吗? 篇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

全国重点大学,亦称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一个历史上的称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从1978年到1981年陆续追加11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至1981年共99所重点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体制改革后,”全国重点大学“这一名称不再被政府官方所使用。

全国重点大学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为社会输送过许多较为杰出的人物,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立下了功勋,从而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篇7

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1.从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主要就是决定其在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时的目标导向,主要包括:确定其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服务面向和角色定位时,既要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全局和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出发,确定自身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更要紧密结合行业和地方的特点,确定在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真处理好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的关系,既要得到国家的支持,更要争取地方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

2.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类型与层次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类型和层次定位,主要就是确定其学科专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以及在国家整体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特色。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类型与层次定位时,首先要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个体系出发,根据高等教育办学的整体性要求,在同一种办学类型和同一个发展层次上办出特色、突出优势、显出水平;其次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发展潜力等,确定好自己在行业领域和地方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从学校实际出发,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及发展目标定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定位,主要就是确定其核心竞争力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定位时,应从自身校情出发,根据战略选择的有关理论要求,科学分析、合理选择、理性继承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传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发扬优势,规避劣势,使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要素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发展的优势特色领域,在不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领域减少与其他高校的竞争。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确定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定位后,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定位在广大师生中形成高度共识,并得到政府、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形成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共识与合力,优化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内外部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定位问题,结合制订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从陕西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整体要求、轻工行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明确了“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综合实力位列省属高校前列、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人才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特色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工、理、管、艺、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培养轻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本科生和创新型、探究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轻工,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这样的定位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校长期、稳定的建设和发展。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理清“双一流”建设的思路

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陕西科技大学结合制定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和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办学理念,作为“十三五”期间统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对策。在这一发展思路中,“创新、开放、共享”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科、人才、质量”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源泉和主要途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1.以创新增强“双一流”建设的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将改革创新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深刻审视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在创新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模式上下工夫,敢于“破旧”,勇于改革,并将之融入依法治校全过程。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和校内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与时俱进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以创新发展推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

2.以开放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品质。坚持全方位开放办学,以开放推动对外合作交流、汇聚育人资源、增强办学实力。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省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原行业系统高校的合作交流。加强科教结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广泛进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育人资源、科学研究资源和学科建设资源,提升办学竞争力。

3.以共享营造“双一流”建设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上,体现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让广大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宿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运用依法治校理念和法治思维研究解决学校安全稳定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安全,努力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4.以学科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自觉把学科建设融入谋划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部署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按照“固优、强特、扶需、重基”的原则,优化学科生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打造学科高峰,形成学科合力,提升学科水平,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5.以人才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平台。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汇聚优秀人才,激发全校各类、各层次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爱学校、勤工作、能吃苦、善创新的教师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6.以质量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水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要坚守大学的功能和使命,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真正把提高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打造办学特色,凸显“双一流”建设的重点

陕西科技大学根据《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编制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确立了“以特色创一流、以合力强优势、以人才作保障”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集中力量推动优势学科率先实现一流目标,以一流学科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优化学科生态,加强优势学科与其他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凝聚学科合力,增强学科竞争优势;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1.强化“固优”原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从政策、资金、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对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率先发展,使这些学科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抢占学科制高点。

2.体现“强特”原则。结合轻工行业特点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并重点在学科的“高、精、尖”技术上下工夫。

3.坚持“扶需”原则。对有发展潜力但目前优势还不明显的学科,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创造条件,积极培育,把其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科实力目前较弱,但学生及社会认可度高的控制与计算机、机械与动力、艺术学等学科群实施扶持培育战略,使这些满足社会和学校需求的学科专业尽快办出特色和水平。

4.采取“重基”策略。为了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公共教学平台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将数理学科群和外国语学科群整合在一起组建文理学院,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

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书 篇8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64号),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要求高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核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该有利于人才培养。离开了人才培养,其他方面即使达到“一流”,也不能证明一所大学是一流“大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大学”了。而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其在人才培养中又都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赢得长期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大学展示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和履行使命的最重要平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应该是进一步发挥前期建设效益,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内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整体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期了。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之宗旨,致力于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从2011年开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校在总结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我们的“路线图”明确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了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传统和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我们以促进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并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扎实基础。在学校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继续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尤其要强调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要方面。

一、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

古人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谈到“为学与做人”时,也优先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等专门知识只是做人的手段,即使样样学得精通也不等于达成了做人的目的。只有具备智、仁、勇的品格,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能驾驭和善用日益增长的知识。

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现代组织,高等学校也应该把养成适切的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适切的价值观是养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支柱,是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当代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发展中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也是发展中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种种严峻挑战和风险,需要一代一代地接力奋斗。人才培养的实践也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那么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经验表明,加强价值观教育不能止于简单、抽象的说教,这样效果有限,甚至会走向反面。养成学生适切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除了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展多方面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现简单举例如下:

一是加强校史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延安组建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1950年正式命名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这所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致力于培养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各行各业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创造了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仅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校史教育,在平时也开展多样化的重温校史活动,特别是组织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任何事业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创办企业固然是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创办社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创建新的学科乃至在任何就业岗位上从事创造性工作,都可以说是在创业。如此理解创业,才是更为科学全面的,也在实践上可以开拓更为广泛的创业空间,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创新促创业,寓创业于创新,可能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方向。大学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外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素质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前提。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要科学看待学生的创业实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盲目地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跻身于商海,不仅会增加学生个人成长的风险,而且会加剧社会整体的风险。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努力将学生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样一种转化的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必要的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针对传统上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不足,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创业实践环节,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扶持的同时,还是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坚守和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意识普及和精神培育。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着眼于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学校内的教育资源,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校校之间、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广泛合作,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整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践,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最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必须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一定意义上,比起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言,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因此,我们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利诱人、以术导人,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始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我们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了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了有组织的创业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我们认为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紧密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条特色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三、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与全球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治理,由此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大大超过自改革开放后32年的总和;国家公派留学8.89万人,年均派出量是此前32年间年均派出人数的3.5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合计160万,是此前32年的2.7倍。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达到202万人,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全国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700个。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因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大学的理念、大学内部的治理、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乃至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无不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当然,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之后,也逐步彰显出自身特色。在一些特定的阶段,中国大学甚至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仍然是向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是向西方的大学看齐。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也还是学习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法。这样一种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变化着的世界格局不适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利益要求不适应,与具有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相适应。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思维。

一是大力推进多元国际化。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仍然是西方国家,超过70%的留学生集中在美、英、澳、加等国家,国内大学引进的所谓优秀师资、学者也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有其现实合理性,特别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西方的先进方面值得学习而且是实用的。但是,世界毕竟不能等同于西方,不能以西方技术经济的先进性遮掩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和平相处更需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当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保持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培养学生更具国际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利益所在也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政治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了解,培养大批能够落实国家战略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关注西方,也要超越西方,真正适应多元世界的现实。

二是大力推进双向国际化。国际化不能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应该是相关主体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好的做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总结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特色和先进性,并直面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推动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国际小学期”、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实践中,就非常强调“双向国际化”的推动,强调中外教师、学生之间平等的双向沟通与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双向国际化也体现在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招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为这些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计划地鼓励、引导中国学生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学习,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三是大力推进国际性的共构。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今世界与几十年前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称霸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一百多年前列强瓜分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两三百年前西欧北美力量崛起影响的世界也是大为不同的。与此相应,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不断演变的一面。简单地说,国际性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等待着某个国家或者大学去学习、体会和实践的东西,而是在不同主体的不同实践中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东西,它是有关何为先进、何为标准、何为正确、何谓规律等的一系列观念。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对“化”什么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自觉和积极的建构。

四是大力推进内涵国际化。学生交流学习、优秀教师交流互换、优秀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引进,乃至先进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都是表层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要落地生根,要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涵的国际化,要真正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管理乃至相应的人员素质和硬件支撑系统等,都要体现国际化,否则国际化就只是暂时的标签,或者与学校常规人才培养脱节,成为两张皮,至少也是不均衡、不全面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就是试图以开放促改革、促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实现学校深层的内涵国际化。

五是大力推进主动国际化。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往往导致对本民族教育传统、教育体系信心的丧失和全盘的模仿、借用。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也是非常丰富并极有启发、推广价值的。我们应当对本民族、本文化以及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和自信,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主体意识和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国际化。

四、通过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大学校园面积得到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大幅提升,各种称号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特别是科研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按照国际发表情况的各种排名表明,中国很多大学和学科在国际排名榜中都获得越来越靠前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却是越来越强劲,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比如说,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路径;扩大学生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又在整体上具有为改进人才培养营造环境和优化条件的特征,表现出某种绕着核心矛盾走的倾向,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促动仍然有很大不足。

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是教学过程。师资水平再高,没有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不能让学生受益,就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些高水平的师资就只是一种摆设。同样,大楼盖得再漂亮,教学实验设施再先进,如果不能与教学过程的改进相结合,也是无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绩再突出,如果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不仅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甚至会演变成弱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因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切实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力地直击教学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教学过程优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要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性支持,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所接受的教育学训练非常有限甚至是空白,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也有不足。一些教师科研做得好,但是并不一定胜任教学,特别是能够识别并依据教学对象差异调整和发展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类的专业机构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就很重要,是直接有利于改进教学过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分析、诊断和教学改进服务,还对新教师施行教学准入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得以通过的教师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授课。

二是要完善并落实教学过程控制的各项制度安排。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依赖于健全细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覆盖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评估改进的各个环节,应该是一个闭环体系。例如,(1)课程开发设置的程序性规定和科学论证制度,开设课程不能变成教师个人的随意行为;(2)课程教案的集体讨论制度;(3)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发布和执行制度;(4)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制度;(5)教师课外接待、指导学生制度;(6)学生评教制度;(7)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估制度;(8)同行评估和改进课程制度,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协调的过程,不仅仅是单个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更不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在2013年颁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其核心任务就是完善教学过程控制的制度体系,促进全面的研究性学习。

三是要充分重视学情分析,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大体上,沿袭至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都有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单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实际上就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难点所在,认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最能适应学生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至于因材施教,由于生师比过高等原因,更是难以做到。因此,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不重反馈的单向施教和强制性灌输,这样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生入学伊始,就为学生配备优秀教师做导师,以15个左右学生为单位,由优秀教师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在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和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密切师生关系等发面都发挥了很好作用。

四是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是具有革命性的,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大学中的教育过程也已产生巨大冲击。从消极层面讲,现在课堂上学生带电脑、玩手机、上网等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禁止的做法,效果并不好。若从积极层面看,信息技术发展实际上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教师、教材不是仅有的信息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超越时空及时、便捷地获得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虽然信息技术发展也同样导致了知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代际差异的存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往往不如更有学习优势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方法上的错位。就此而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提供支持、协助和服务,就是非常紧迫的课题。一些在线课程和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改进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启示,需要予以适当推广。

五是要进一步在高等学校营造整体性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氛围,尊重和呵护教学学术,强化高校教学社区建设,切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组织开展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的。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投入,把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同样视作学术范畴,给予同样的肯定和激励,甚至应该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给予教学创新更大的激励。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诱使教师淡化、偏离这一身份认同,就会弱化教学社区、弱化教学投入、简化教学过程,从而弱化人才培养,最终使高校偏离自己的核心使命。

上一篇:胡同口的栓诗歌下一篇:浅析“英语课前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