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精选5篇)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 篇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航天科工) 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统筹军民两业发展, 突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3大业务板块, 涉及型号武器系统研制生产、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多个高危行业, 有96个I级危险点, 被国资委定为安全生产第一类中央企业, 具有科技含量高、风险高、危险作业多的特点, 安全生产压力巨大。
为了圆满完成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实现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航天科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 始终坚持“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战略,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 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十一五”以来, 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死亡、重伤人数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7.8%和60%, 生产安全事故呈逐年减少的态势,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安全理论探索和研究
一是结合航天行业特点, 专门设立软课题, 开展本质安全评估体系研究。主要研究本质安全的最小化原理、替代原理、稀释原理、简化原理及相关原则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型号产品总装测试、固体推进剂研制生产、大型飞行试验等方面的应用, 总结本质安全理论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领域的实践方法和管理控制程序, 研究建立本质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 明确了“依靠科技进步, 从源头抓本质安全”的总体思路, 实现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为实施“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战略夯实理论基础。
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制定各类标准, 指导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如, 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危险作业安全评审和审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航天科工标准。
三是编写航天安全技术和管理教材。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航天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固体火箭发动机安全技术培训教材》等, 成为安全科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成果之一。
四是组织开展论文征集和学术交流活动, 拓展安全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2009年, 组织开展火化工、型号总体、建筑施工、动力运行和民用产业等5个安全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 编辑印刷了5个方面的论文集。在参加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举办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撰文”有奖征集评选活动中, 航天科工共上交论文319篇, 最后有8名同志分别获得了最佳奖、优秀奖和入围奖, 航天科工获得了特殊贡献奖。
安全传感器工程建设
安全传感器工程是以安全工程理论为指导, 融合系统工程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对危险点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系统工程。从2006年开始, 航天科工在全系统推进安全传感器工程建设和应用, 建立一个跨区域、多层、网络化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建立了“危险源辨识、过程控制、多级监管、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截至2010年底, 已累计完成80个I级危险点的建设, 其他危险点均已开展建设工作, 预计2011年全部建成。航天科工安全传感器工程的建设和应用, 有效预防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队伍建设
航天科工高度重视培养安全生产骨干力量, 建立了一支忠于职守、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安全生产队伍, 为“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战略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在全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总监体系。集团公司总部、13个二级单位和39个三级单位已设立安全生产总监, 每季度组织安全生产总监例会, 安全生产总监队伍在提高单位本质安全水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全系统现有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 92%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 较2005年的17%有了大幅提升。
三是拥有一支安全生产专家队伍。航天科工有37人组成的集团公司级安全生产专家组, 分为综合管理组、型号总体组、机电工程组、建筑施工组、民品三产组。各院、基地也建立了安全生产专家队伍。这些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在安全科技规划研究、安全理论和实践结合等方面为航天科工的安全发展出谋划策。
四是积极引进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 充实到安全生产队伍中, 不断提高安全科技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五是组织安全生产骨干赴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培训和学习, 汲取国外安全生产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 拓展了安全科技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近年来, 各单位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生产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文件精神, 各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等高危单位每年足额计提安全生产费用, 并逐年增加, 其中有近30%的费用用于安全科技投入。
二是利用研究保障条件建设和安全技术改造专项经费, 解决电气线路和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火化工品超储等安全隐患。
三是开展科研生产各个环节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和评估,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安全生产投入, 采取科技创新、工艺流程再造、人机隔离操作、增加安全连锁装置、逐步淘汰和改进落后工艺等技术改造措施, 不断提高企业科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加大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的投入, 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 实现“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的成果转化。从“平安奥运”拓展到“平安城市”, 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安保科技系统的总承包商。在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过程中, 航天科工开发研制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车、炊事车、无人机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彰显了强大的航天高科技实力和中央企业“顶梁柱”的作用。
成立安全生产“三中心”
航天科工相继挂牌成立了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安全评价中心和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作为集团公司开展安全科技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机构, 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安全评价中心已累计组织完成130个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验收, 34个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 提高了单位设备设施和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近年来累计举办集团公司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20期, 累计培训型号“两总” (总指挥、总设计师) 、厂所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达1546人, 使“科技兴安”思想深入人心。
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产品安全性、工艺安全性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 取得多项上级有关部门科研课题成果。
开展航天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不断总结和丰富航天安全文化的内涵, 将“科技兴安”作为航天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航天科工总经理许达哲在《航天科工安全文化手册》的序言中强调, “坚持‘零伤害’的理念, 严格‘零缺陷’的管理, 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依靠科技兴安, 实现本质安全, 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50多年的深厚安全生产文化积淀, 是提高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安全性的必然要求, 是航天科工全体员工安全健康的第一需要”。
二是围绕“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组织开展一系列航天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每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均举办的一项重要宣传教育活动, 2008年举办了知识竞赛, 2009年举办了演讲比赛, 2010年举办安全生产论坛暨《安全生产文化手册》发布活动, 论坛以“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为主题, 深入探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 突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安全发展。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规范了安全科技的工作内容、评价指标、考核形式等, 对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提高本质安全度, 建立长效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建立了以下几个标准化体系:
一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十五”期间开展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在“十一五”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复评工作, 重点加强班组和岗位安全标准化达标, 截至2010年底, 已累计有138家单位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验收, 主要科研生产企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达标工作。
二是型号试验安全标准化体系。组织开展型号试验安全性分析, 推行型号试验安全检查制度体系, 推行型号试验进场前、进场后、转场前和发射前等4个阶段的安全评审体系, 落实安全科技工作要求, 保证了每年几十次飞行试验均实现了安全无事故。
三是文明安全工地标准化体系。重点对所属建筑施工单位开展文明安全工地创建工作, 以此为突破口, 推动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上水平。
安全发展
“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这是航天科工安全生产价值观, 也是航天科工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庄严承诺。航天科工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学习各中央企业的先进经验, 确保实现安全发展, 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 篇2
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火力发电厂
----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2012年,公司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要求,坚持“把正在干的事干得更好”、“对标杆、攻短板、练内功”,在“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中,全面提升“夯基础、强管理、创一流”水平,着力建设国际一流发电企业。
一、夯基础,增活力,在创先争优中强基固本促发展
(一)加强领导,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企业党建工作贯穿于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始终。在活动中,党委坚持“七注重七见效”,定期听取所属党支部开展活动汇报,公司领导经常深入党支部进行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做到常抓不懈。二是明确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分工配合抓、思政部和各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健全支部班子。2011年,公司党委对所属6个党支部进行了改选换届,为每个党支部选配好带头人,配齐配强了36名专兼职党务干部,将全体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四是坚持党支部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工作“四同时”,党支部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奖惩,通过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
(二)增强活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将“五个好”细化为6个方面、48项内容、55项考核标准,涵盖了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公司党委通过“创五个一流”、“创岗建区”、“五抓五强”等活动载体,各党支部通过责任区、示范区和“党支部活动开放日”等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公司党委对党支部书记提出入门、入模、入路、入根、入局、入心“六入”工作模式和“守正、学习、融合、沟通、出奇、抓实”十二字工作方法,提升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水平和支部工作活力。二是通过“三线定位”法,将党建工作指标与公司同期业绩、部门同期综合指标相结合,突出了“党支部先进指数”与“党员先进指数”的客观性,为党支部分类定级提供了依据。三是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坚持做到“五个好”,主动服务生产经营、服务党员和员工群众。在服务生产经营方面,把“创岗建区”融入到生产经营中,覆盖到整个责任区,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形成了党支部安全生产责任区、节约创效责任区、服务保障责任区和党员无违章示范岗、节约创效示范岗、服务保障示范岗的“三岗三区”工作格局。通过党支部强有力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党支部的创造力强化了,凝聚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党组织在党员和员工中的形象和威信提升了。
(三)激发干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针对生产经营实际,对所属党支部实行分类指导,安全生产责任区党支部与党员和员工的所在岗位签订了责任书,要求责任区内的党员做到“零违章、零违纪”;节约创效责任区党支部制定了节能降耗办法,由党小组长担任节能降耗监督员,带领员工主动投身到节能降耗、创新创效中来。二是主动承诺践诺,亮明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星级党员”评选活动,在运行岗位上,党员经常走在前作表率,做到操作“零差错、零失误”;在技术攻关、节能降耗、设备检修等攻坚克难任务中,党员总是挺身而出,一道道技术难关被攻破,有28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十步到位管理法”构建企业管理坐标系》等9项管理成果获得“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完善与创新”奖,供电煤耗、发电厂用电率、发电油耗等节能指标逐年下降,设备检修任务提前完成,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94名党员全部被评为“星级党员”,合格率达到100%。三是选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公司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精神家园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引导广大党员以先进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二、建制度,强机制,在创先争优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抓好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将“两全”管理有效地运用到党建工作当中。公司党委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30多项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二是强化目标管理,使公司每年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党建工作目标逐级倒推、细化、分解至每个支部、每个党员,形成公司、部门、岗位层层有任务、环环有节点、月月有考评的任务管控体系,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三是坚持“把正在干的事干得更好”,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新方式,依据不同岗位,设定岗区责任、规范创建内容、制定考核标准、明确否决条件,统一标准、量化细节、逐级把控,在把工作抓“细”的基础上,同时把工作做“精”,实现了党建工作“精”与“细”的有机结合。
(二)强化考评机制,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一是扎实推进“两全双挂,三线考核机制”。通过以月度工作完成情况兑现绩效工资的形式,实现党员绩效的动态考核;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形式,实现党员绩效的在线考核。在推进“两全”管理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中,将党建工作细化到“日常”、量化到数字、E化到网络、简化到可操作,实现了党建工作实时更新、在线管理,做到可操可控。二是针对党员所在岗位的业务职责,设立了党员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绘制了EPS定位图,显示每个项目的要素指标,解决了“我是谁”、“我在哪”、“我去哪”的问题,实现了目标考核的精准定位。三是充分运用考评激励机制。公司党委书记与各党支部书记签订目标责任状,进行跟踪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评先奖优和干部任用、岗位调整及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争佳绩,创一流,在创先争优中着力建设一流火力发电企业
(一)围绕中心谋发展,争创一流经济效益。一是公司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托电时提出的“建设国际一流的火力发电厂”的要求,开展了规划编研工作,完成了《“建设国际一流火力发电厂”中长期发展战略报告》,明确了“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对标杆、攻短板、练内功”,努力向国际一流发电厂迈进。二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争创一流经济效益。
(二)提升全员素质,争创一流人才队伍。一是公司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完善选拔、培养、使用、交流、输出人才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建立起绩效优先、群众参与、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完善干部考核,实现干部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公司通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17名员工获得了大唐集团技术能手和优秀技能选手称号;3名员工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银奖和铜奖。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 篇3
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整体稳定的战略谋划。2016年4月,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表示,“国家自创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双中高目标的重要支撑。”在新常态下,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2016年,中国新一轮发展布局再出大手笔,随着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被新设立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队伍壮大到14个,沈阳高新区与大连高新区同时升格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引领辽宁、牵动东北,乃至影响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
三大方略
成为国家高新区中
强势崛起的典范
“从国家层面上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大举措;从推动沈阳经济发展层面来说,沈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端战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等方面,都会有全面的提升作用。”浑南区委书记阎秉哲如是说。
沈阳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示范区,绝不是只为抢占一个“国字号”的头衔,而是要实实在在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资源与高端产业密集度最高、创新活跃度最强、发展质量最优、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与高端产业功能区,并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主引擎。浑南区从基础相对薄弱、任务艰巨、竞争激烈和科技园区建设发展规律等发展实际出发,在推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的总体把握上贯彻三大方略:
赶超方略。清醒客观地面对不足,充分运用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创造新优势,紧紧抓住示范区创建的历史机遇,全面实行积极的赶超方略。努力打破常规,目标倒逼、机制倒逼,变压力为动力,视差距为势能,变势能为动能,积极有为,迎头赶上,后发先至,力争成为国家高新区中强势崛起的典范。
三步走方略。急而不躁,快而有序,保持战略定力,十年再造,分三阶段完成。即,前三年探新路,练内功,打基础,建框架;中间三年完成发展定向,体制机制成型,发展加速,创新起飞;后四年实现持续高速健康成长,规模和影响力加速提升,建成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名牌示范园区。
整合统筹方略。从自身基础、高新区建设的特点和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环境特点出发,加深对高新区作为吸纳、集聚、激活创新创业资源,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一战略平台功能的认识和把握,把工作的着力点从专注自身,抓资金投入、抓项目、抓招商为主,转移到围绕高新区平台战略功能的建设与发挥,使统筹整合成为高新区的主要工作方式和手段,使高新区真正成为吸纳、聚集各类资源,进行融合交流、裂变聚变、激活放大、形成巨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在战略价值的积极发挥中,实现自身的有机、健康、快速成长。
统筹兼顾
成就创新驱动战略的先导区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沈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既寄托着党和国家的深切期望,亦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挑战。
“在国家高新区能够享受到的‘特权面前,紧迫感也几乎同步到来!”沈阳高新区的相关领导说。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工业时代,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相继推出,各个国家均着力拉开创新格局;国内的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光谷”、杭州“智慧E谷”等国家自主创新区均在思谋做大做强,政策红利期越来越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为了抢占先发优势,沈阳高新区制订了《沈阳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战略与建设方案》,按照打造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与高端产业集聚区的总体目标,综合高新区发展现状、沈阳经济区板块分工和示范区基本要求等,明确高新区发展战略定位如下——
沈阳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与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为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换提供创新引领与发展带动,使高新区成为沈阳经济区中科技资源与高端产业密集度最高、创新活跃度最强、发展质量最优、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与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带动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的主引擎。
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化解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破冰引路作用,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增强高新区活力、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
沈阳经济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领区,为推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把积极参与、支持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促进高新区建设的新视角、新方向、新思路、新途径,打造基础设施环境一流,创新文化浓郁,创业激情与灵感竞相迸发,创业门槛低、成功率高的区域最佳众创空间,引领助推区域创新创业潮流不断高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先导区,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示范引领与战略支撑。引领区域新兴战略产业成长和观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高新区在自身快速做大、做强、做优的同时,创造高新区引领带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功范例。
十年再造
建成形神兼备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登高望远,逆风飞扬。沈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头。
“充分认识到虽有近30年的建设发展,但因多次区划调整、体制变动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新区发展仍受到不少基础性、结构性、深层次问题的困扰,简单直接的局部修补难以解决示范区建设的根本,必须下重新再造的决心!不仅在空间布局、创新体系、基础平台、扶持政策、特色产业等技术经济层面系统再造,更在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等深层次方面进行系统再造。”沈阳国家高新区相关领导说。
壮士断腕方能浴火重生。沈阳国家高新区推出了“十年再造方略”,要以十年之功,脱胎换骨,建成形神兼备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沈阳高新区的主要发展目标如下:
经济发展的规模与质量大幅度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10%以上,营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5%左右,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到80%。培育5-10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培育10-20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国际品牌,“中国2025·智造谷”的整体品牌形象全面树立。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件以上,实施100个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项目,建立一批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创新服务平台,突破一批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新建一批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 篇4
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成效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夯实了基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示范意见》) 明确提出, “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 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 进行重点支持, 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5年来,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高职院校的不懈努力下, 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推动了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显著增加。
截至2009年末, 中央财政对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专项投入已达25亿元, 带动地方财政投入60余亿元, 行业企业投入近15亿元, 3项投入总计达100亿元。这一规模与中央对高等教育“211工程”一期立项学校的投入 (27.55亿元) 总体相当, 但与“985工程”一期中央对34所高校的投入相去甚远 (仅北大、清华两校的前3年投入已达36亿元, 中央总投入预计在300亿左右) 。
2. 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显著增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成为高职战线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同时在推进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估体系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制度化的保障。
3. 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与2005年相比, 示范院校参加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生比例由不足40%提高到90%, 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毕业生比例由68%提高到97%;示范高职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 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 订单培养的成功实施使得部分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实现了就业, 这与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的低就业率 (2009年为68%, 2010年为72.2%) 形成了鲜明对照。
4. 推行了高职院校之间的对口支援、跨省招生等政策的实施, 高职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强化。
目前, 示范院校跨省招生比例已达30%, 面向西部招生比例达10%, 支援西部职业院校421所, 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师资1.3万人次, 联合培养学生10余万人次, 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 各地参照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及实施办法, 相继设立了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省级建设院校已达187所。
示范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为高职院校新的发展目标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 符合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是推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与实力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应当成为国家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主动适应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推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国家而言, 在大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应当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并把它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实施。
1. 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看, 它是顺应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党中央提出到本世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促进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使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言,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在科技创新、基础在人才培养。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还是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 都需要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数以亿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今后我国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来看, 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是基础;同时, 除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之外, 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当是弥补产业升级“人才短板”的核心工程。因此, 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努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不仅需要整体提升, 更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院校。
2. 从高等教育改革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看, 它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重申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取得实效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不仅要有面上的考量, 更要有点的深化, 最终实现整体推进。为此, 国家应当启动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 以此为抓手, 推动一部分高职院校继续强化内涵、凝练特色, 同时要允许和鼓励这类学校在扩大办学自主权、构建新的办学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制度, 使之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改革者、探索者和示范者, 以榜样的力量和实践的价值引领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3. 从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阶段与高职院校的当前任务看, 它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和提升吸引力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不仅在学理上有定论, 政策上有体现, 更加需要在实践上加以不断深化。实事求是地讲,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至今, 虽然在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型人才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低端地位, 没有改变高职教育作为“相当于专科”的低层次学历教育的社会地位, 没有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基层一线人才”的低劳动报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 可以凭借和凝聚的历史资源十分有限, 尽管国家也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自主办学, 但是解决高职教育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政府, 必须要有一个国家的战略来加以高端统领、系统优化。因此, 国家应当启动新的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计划, 为高职教育发展争取更大的投入、营造更好的氛围、搭建更高的平台, 从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真正把提升教育质量、彰显类型特色、构建现代体系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与追求, 提升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三、实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确立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院校的建设目标, 不仅是高职院校在进入示范后发展阶段提出的关于自身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自觉追求, 同时也应当成为国家在战略层面加以重视, 在政策层面加以推进的迫切需求,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采用工程推进的方法加以落实。
1. 巩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成功经验。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进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按照“中央引导、地方为主、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内涵建设为重点, 围绕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 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创建共享型专业资源,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推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 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以工程推进为动力,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从每一所参与示范建设的院校来说, 它是一个建设项目, 有具体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计划, 并以计划任务书形式向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承诺建设目标和要求, 获得建设资金并接受验收和考核, 通过项目的科学管理, 达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预期目标。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2. 借鉴“985工程”、“211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建设。1995年, 经国务院批准, 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告,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即“985工程”。“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为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后, 教育部为加强本科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了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
通过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的同时, 对其他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这三项工程尽管侧重点不同, 但都是以工程推动的方法来实施, 采用项目申报的办法来建设, 体现了选择重点、持续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基本思路。实践证明, 它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吸取和借鉴。
3. 以高职教育“双百工程”为抓手, 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
总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 借鉴“985工程”、“211工程”等有益经验,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行动计划, 可采取“双百工程”来推进。首先是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 分期分批选择200所左右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和特色建设;“双百工程”, 同时意味着该工程的建设目标是高职教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重目标并重。以“双百工程”为抓手, 在数量上是合理的, 大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1/6, 并且与已经进行的国家示范校建设和正在进行的国家骨干校建设总量相当。因此, 可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后续和深化。
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建设内容与目标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 集中中央和地方等方面的力量, 分期分批重点建设200所左右高等职业院校;到2020年左右, 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质量、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有较大进展, 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进入国内一流并达到国际水平。具体建设内容是:
1.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选择一批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适应战略性新兴需要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发展需要的专业, 通过加快校企合作、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 以期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培养出适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并使其服务产业、行业、企业的能力明显提高。
2.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围绕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才培养过程通用性较强, 选择大约100个左右专业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3. 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鼓励建立由高职院校牵头, 国内外职业院校、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并在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4. 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能力和机制建设。
包括青年教师国际文化交流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留学生培养,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认证等等。
5. 高职教育层次提升工程。
选择若干优势特色专业进行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试点, 并逐步推广和层次上移, 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6. 高职院校领导力提升工程。
选拔一批热爱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中青年骨干, 通过出国研修、企业锻炼等途径, 培养高职教育管理、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才。
总之, 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只要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抓紧建设, 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 篇5
2012年,该公司实现售电量2789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849亿元。浙江电网通过9条500千伏线路与上海、江苏、安徽及福建电网相联,已投运的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线路途经浙江,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以及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浙北至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浙江电网开始迈向特高压时代。目前,浙江省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5637.06万千瓦,其中火电4382.92万千瓦、水电774.61万千瓦(抽水蓄能308万千瓦)、核电439.60万千瓦、风电39.54万千瓦。
保障可靠电力供应 建设责任企业
浙江省电力公司承担着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该公司坚决贯彻国资委做强做优央企、实现科学发展的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努力争创“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加快电网和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供电保障和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浙江电网将建成以“两交两直”(皖电东送交流、福州——浙北交流、溪洛渡——浙西直流、宁东——浙江直流)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500千伏电网为主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将以国际一流企业为标杆,加快国际接轨步伐,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浙江省电力公司李卫东总经理说:我们感激与我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各方,我们感恩予我们的发展相依相伴的自然环境。我们将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更加严格细致的工作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坚强电网 实现不拉限电
2012年7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与浙江省委、省政府举行会谈,统筹加快各级电网建设,浙江成为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主战场。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500千伏坚强主网架,220千伏电网呈17个分区运行,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实现完全分层分区。
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53个县实现“镇镇电气化”,47个县实现“村村电气化”,基本消除与主网联系薄弱、供电“卡脖子”、过负荷等问题,新农村电气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大全省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提前完成新一轮49000户“低电压”治理工作。
2012年,该公司加快推进输变电在线监测建设,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和线路在线监测覆盖率100%;建成国内首个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设备状态检修体系,输变电设备平均检修频次下降25%;在国内率先实现配网状态检修全覆盖,设备故障次数同比下降41%;大力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减少停电时户数650万个,提高供电可靠率0.4个百分点;成立由14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基干分队,进行军事化训练,提高电网应急抢修能力;积极应对苏拉、达维、海葵台风和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率先在全省基础设施行业中完成抗灾抢修任务。
开展优质服务 提升用电品质
为提升用电品质,该公司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无投诉竞赛,6家地市公司实现连续7个50天无投诉;深化为民服务“十项举措”,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为79个、2.88万套保障性住房项目送电;高压用户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从13.70个工作日减少到10.36个工作日,报装接电效率提高24.4%;创新居民便捷缴费模式,开拓村邮站、自助缴费终端、支付宝、电费充值卡等18种缴费方式;推行农村配电台区经理制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从81%提升至99%;加强抢修业务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抢修效率同比提高20%以上;推行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故障平均排查时间从53分钟降到5分钟;开展重大保供电设备特巡4.5万余次,实施红外线测温6万多处,整改隐患4100余处,排查重要用户1818户,确保了用户安全可靠用电。
加大科技创新 提升效率效益
浙江省电力公司现已形成重点项目研发创新和群众性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组建起15支科技创新团队;提出“三双”接线模型并推广应用,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节约电网建设投资;开发完成电动汽车底盘侧部全自动换电机器人研究,实现1分钟更换电动汽车电池,填补了国内空白;首创自动化信息“不停电联调法”,攻克信息联调需要停一次设备的难题;国内首套电能计量全自动生产作业系统投运,完成电能表集中检定,确保电表计量准确;自主研发的配变经济运行分析装置投入运行,每年为居民小区节电40万千瓦时;首创居民电量电表“集抄集收”模式,率先实现电费业务的集中远程抄表、智能核算、统一收费和专业运维。
助推绿色能源 开展节能服务
超前研究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形成完善的光伏电站入网技术和管理体系,免费为适用范围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已完成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3个,装机容量41030千瓦。建成国内范围最大、互联城市最多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完成“苏沪杭”省际互联和“杭嘉湖金绍”城际互联试运行,累计建成128座充换电站、1026个充电桩。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建成14个示范性节能项目;开展节能服务,年节电2097万千瓦时。采取新技术节能,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全年投运9000多台。
2012年,浙江省电力公司坚决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91.17亿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开工5394公里,投产1826公里;变电开工3926万千伏安,投产1578万千伏安。完成售电量2789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848.9亿元,实现利润58.86亿元。
【建设国际一流高新区】推荐阅读:
国际一流09-04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10-2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07-16
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10-19
中职国际商贸专业建设09-09
国际化专业建设09-23
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05-18
国际社区建设实施方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