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2024-11-03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精选11篇)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篇1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环保教育计划,明确数学学科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数学课程中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学生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主要工作

1、初步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科学知识。

2、了解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

3、培养环境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发展环保技能。

5、发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6、培养批判性思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要求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思想教育范围,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如通过统计材料可以反映我国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认识;通过对《百分数的认识》一节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人口教育;根据第十册教材内容,通过让学生在一个路口统计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辆通过的数量,一方面使学生对交通状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联想到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认识。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篇2

少年儿童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来公民素质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少年儿童, 而且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更是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建设的标尺。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是我们教师, 所以在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成为我们教师的责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成为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法制教育内容, 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相对于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来说, 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 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 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可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比如, 在人教版数学第四册“表内除法”的教学中, 我始终以渗透《环境保护法》为主线进行教学, 通过植树、春游等活动, 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 也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了解数学既来源于生活, 也应用于生活, 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注重学习过程体验, 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增强法制意识

作为小学生来说, 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强, 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 以“疑”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 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在教学“11~2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数大街上的斑马线, 认识数, 而通过斑马线的作用向学生渗透《交通法》内容。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知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不乘坐黑车等。

三、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法制教育

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贴近于生活, 让学生更易理解。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克和千克的认识”时, 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掂一掂, 让学生明白克和千克的区别, 知道克是较小的质量单位。通过资料介绍一克毒品的危害, 让学生了解虽然一克毒品很少, 但是危害却很大。这样结合教学和实际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四、言传身教是让学生建立良好法制意识的重要途径

有人曾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很多行为会在不自觉中模仿教师, 所以有时候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 教师怎么做, 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 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 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行。”因此, 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正。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 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小事中来透射好品质。比如说, 整洁的办公室, 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地方干净也能给别人带来美感, 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看到扫帚倒了, 随手扶起, 就是告诉学生爱护公物也是一种美德;面对别人的无理吵闹, 教师能平和对待, 可以让学生明白平和的心境也是一种素养;对别人的困难能乐于相帮, 能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并不是贴在墙上, 挂在嘴上的”……

数学学科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篇3

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北安市是一个仅有42万人口的县级市,2007年审结刑事案件121件13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4件3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5.7%;2008年审结案件119件12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27件3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29%。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了解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比例,从而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再如“王叔叔平均每小时能检测15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6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在解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知识。对六年级的学生讲《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在教学《统计》时,我让学生集中收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附近非法开办的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就渗透了法制教育。

教学内容针对法制教育

在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节“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有意讲有些官员用手中的权利狸猫换太子,用“替换”的方法,让自己的子女替换别人上大学,自己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教育学生要把学到的内容用到正道上,用到歪门邪道上就会犯罪。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做诚实的人,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在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创造不同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再如:学习《认识分数》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56克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水?”时,针对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严重干旱,我教育学生浪费就是犯罪。通过教育,学生明白了:涓涓细流汇成河,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一滴水,节约是美德,是责任,更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我们要行动起来,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数学游戏涉及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盲目抢答,使游戏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著。为此,我认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入法制教育效果会更好,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后,我上了一节“有关概率的基本性质与生活”的实践课,在讲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导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论是赌博,还是买彩票,赢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学生应远离博彩,同时希望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教育身边的人也要注意。

总之,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法制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们秉承矢志不渝的信念。■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篇4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但数学教学中的思品教育,毕竟不同于思品课,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对教材充分挖掘,就可以找到很多有利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活实际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七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七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七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与要求 篇5

一、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和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当前,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的继续恶化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密切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奠基时期,又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绿色校园的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行学科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创造美好家园,建立绿色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1.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校的布置,定期召开环保主题班会,并有较详细的发言记录和班会总结;

2.各科老师将环保知识有机地融合到自己教学内容中去,突出“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用战略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突出环保的价值;

3.语文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和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并向校报推荐优秀稿件;

4.物理化学老师重点突出电滋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白色垃圾的危害,新能源、新材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清除噪音的途径等内容;以及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三废”的处理,某些有害或有毒物质对健康的危害等。

5.体育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爱护动物,不食野味,不食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6.音乐和美术老师通过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绘画绚丽的色彩培养学生环保的素养和习惯。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绿色校园的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宜地进行学科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创造美好家园,建立绿色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1、挖掘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环境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客观上与普通课程所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生物、劳动技术等课程中都有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环境教育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时,注意和环境教育的整合交流和渗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环境意识培养的渗透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指导行为的结合点。努力挖掘中学各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联系的潜力。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其它各科教学常用的此法类同,但可充分利用图表、数据、实物等,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努力做到用数据说明问题,让事实“说话”。

调查法:调查分自然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前者指到大自然中的调查;后者指到工厂、机关等社会机构的调查。

观测法:所谓“观”,即观察,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识别判断环境的质量;所谓“测”,就是让学生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验法:教会学生在实验室中用仪器对所提取的样品(水样、土样、气样、植物、昆虫等)进行测定、分析,或制造某种“小环境”,观察动、植物在此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

参观法:即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

教学模拟法:即通过模拟活动及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运用环保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化教学法:即将有关环境的资料编成录相片或科普电影,放映给学生看。此法能克服时空、微观、宏观的局限,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演示得栩栩如生,因此,具有极强的直观性。

设计--综合作业法:这是组织学生综合利用环境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准课题,并设计出方案,然后组织学生实施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各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可组织各种比赛或竞赛,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和结果及时做出评价或指点。最后,应对整个工作做出总结性的鉴定。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课堂上真正体现“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要把全体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上增加学生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环节,营造民主、自主、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体验、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主动与人合作共享自已思考结果,在自学、自练、自评、互练、互评中做自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三。强化管理,注重实效。

学校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语文、数学、外语及各学科为主要途径开展环境教育的渗透,结合教导处的教学管理、教科室的课题管理,强化环境渗透教育的规范性。从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检测和经验总结四个环节出发提要求促规范。

1.教师的教案中有环保教育内容,此项和年终考核挂钩;

2.教研组工作计划中有环保教育内容,此项和先进教研组评比挂钩; 3.把学习《环境保护法》和教师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并给予奖励;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篇6

201—2015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言之无为,行而不远”,“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对中学生进行宪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合法权利,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社会责任,了解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守法意识。

一、渗透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中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选择性原则。知识教学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例如在渗透“保护动物”这一目标时,各年级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级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动物,了解国家制定的有关保护珍禽珍兽的一些法律知识。到三四年级时,又可以渗透在学生有限的能力之内如何保护动物。到高年级又可以渗透如何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和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坏人做斗争,能做到不吃野生动物,能主动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不吃野生动物,还能向有关部门告发经营、捕杀野生动物的商人,让法律来制裁他们。

4、贴近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

二、渗透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学生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工艺、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后墙上方,贴上一些标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摩模拟法庭庭审录像,再放有关法律知识的小动画,使学生产生小小执法员公正无私的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达到情与画完美结合。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

4、在案例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思品课《维护公共秩序》这一课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2011年9月

2012—2013学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中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教,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风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做尊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意识。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1.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在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材料的学习活动,提高广大师生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为我校形成强大的法制教育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教师写一些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2、完善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法制教育意识

普及青少年法制知识,把法制教育纳入教育大纲、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教师四个落实,既有课堂教育,又有丰富生动的活动,并确保课时到位,充分运用思想品德课、班会讲授法律知识,在相关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开设法制教育的专门课程,使法制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自护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收集社会中由于无知、愚昧而造成的自我伤害事故或他人伤害事件,分析原因,自我对照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每个学生能在活动中明白:只有知法懂法,才能进行自我保护,才能健康成长。

3、开展活动,丰富学生法律知识

在法制教育的方法上,既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又要拓展新的途径,利用广播站、黑板报、法制讲座、观看录像、主题队会、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扎扎实实地学习并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交通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治;让学生从理论上、行为上参与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的学习,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新境界。

3、加强沟通,提高普法工作成效

(1)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告家长书和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法律知识,明确家长的法律责任,树立法制观念。一方面,家长为树立了正确的榜样。另一方面,也使家长能及时、有效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家访、家长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遵纪守法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能从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寒假中的表现。使学校和家长能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真正使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沟通

2012.9

2014—2015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今年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验收年。通过两年多的实施,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全乡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学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督查不力,没有达到四个100%的基本要求;二是部分学校应付检查,注重资料,实际工作开展甚微;三是校本培训开展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缺乏认同,部分教师适时、适度渗透掌握不好。为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将于2014年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局面,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易世福

副组长: 蒋天胜 杨光辉 吴礼明 杨定梅

成 员: 岑应珍

石刚远

但维扬

杨昌锦

杨光和

吴兴梅 杨桃花

杨通文

吴明丽

李梦庭

杨昌兰

杨绍文

易世福

吴艳辉

吴再俊

吴礼兰

吴昌花

骆进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管理中心,由杨光辉责具体办公。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具备相应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岗位,完善教育法制机构,建立由法制机构牵头负责的推进学科渗透法制工作机制。抓好整体推进学科渗透法制工作。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乡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中小学校100%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中小学教师100%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中小学各学科教学100%渗透法制教育、中小学生100%接受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各校继续按照《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安排部署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取得新成效、新经验,创造新典型。

三、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

1、各校以教导处牵头,各班科任教师积极配合教学渗透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在计划和教案中体现渗透点。

2、依托省编材料,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省、市、县文件精神,理解、掌握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形式、方法和步骤,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机、适时、适度进行教学渗透。各校至少开展一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校本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和新任学科的教师均应接受培训。

3、落实“四个一”,消除四个误区,深化学科教学法制教育工作。教育管理中心要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各校要制定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研工作计划,组织专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研讨。各校教研组每学期应组织2次以上,集体备课1次以上,教师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达到省编教材规定渗透点以上,并注重教案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归纳存档工作。切实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继续做到“四个一”,即:每名教师上一节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写一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在教研活动中做一次主题发言;读一本普及法律的书籍。切实解决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四个误区”,即:一是将其他法制教育形式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混为一谈;二是认为每一堂课都要渗透法制,会增加教学负担;三是教学本末倒置,将文化课上成法律课;四是生搬硬套,为渗透而渗透,渗透点内容极不合适。各校要通过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学科渗透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真正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形成常态,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积极促进“六五”普法再创佳作。

4、继续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012年,我乡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面不广、作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完全展示我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今年,各校要认真分析两年来评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做好2014年评比工作,力争评选出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四、加强督查、落实责任

各校定期开展对教师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的检查登记,认真开展日常跟踪指导、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开展听课、评课,制定长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的评先选优机制。教育管理中心每个学期将进行一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督查,实施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在全乡通报,对学科教学法制工作差的学校下达督办通知,限期整改。

2014年3月

2013-2014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黔教法发〔2011〕152号)和市、县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因此,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易世福

副组长: 蒋天胜 杨光辉 吴礼明 杨定梅

成 员:岑应珍

石刚远

但维扬

杨昌锦

杨光和

吴兴梅 杨桃花

杨通文

吴明丽

李梦庭

杨昌兰

杨绍文

易世福

吴艳辉

吴再俊

吴礼兰

吴昌花

骆进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校,由段正荣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左翔、梁华、段正鑫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校本培训。2013年8月下旬,学校组织教师全员培训。

第二阶段:自学与上网学习。2013年8月底9月初,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渗透。2013年9月1日以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第四阶段:检查评比与总结。每学期末,各学校对这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

三、实施办法

1、教导处、教研组、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中要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

2、各学科教师的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3、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活动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集体备课、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知识竞赛等方式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做好做实,有效扎实推进。

4、学校根据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四、相关要求

1、培训要求:学校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教师要做到学习有笔记,考核有成绩,成绩记分入学期考评分当中。

2、教案要求:教师从今年9月1日起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体现在教案中。

3、考核要求:学校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按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4、评优要求: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中做得好、有效果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或推荐上报参与评优。

乐里镇中心校 2013年9月3日

2015—2016学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国家兴旺发达人们安居乐业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普及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的途径,下面关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围绕本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在茅台中学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课改为重点,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上升的同时,把上级部门关于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2、加强各科教学活动,切实贯彻“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指导精神。

3、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丰富有效的开展,并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研内容。

4、开展调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有所提升,力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5、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确保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6、坚持走科研兴校、兴教之路,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7、加快学校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的推进。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教务处加强随堂检查。

2、着力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重视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3、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常规工作。

(1)备课要提前,精心备好每一课,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备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务处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的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贯彻“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精神,要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构建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互动,在教学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和正确的法制意识列入教学目标,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要加强面批的次数。

(4)课外辅导要紧紧围绕扶优辅差这一总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辅导计划要有可操作性,辅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5)建立听课制度,教导处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听课后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并检查备课情况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促使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期要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教师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把听课意见和建议写在听课本上,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4、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注重“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从而增加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5、抓好质量调研工作,增加调研密度与广度,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6、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好的成绩;其次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本学期将开展朗诵、书法比赛等。争取通过竞赛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7、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继续抓好“两操两课”,确保学生活动时间。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等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师资水平

1、各教研组制订好工作计划,确定研究专题,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文章,说课、评课等交流活动,组长将每次活动资料收集记录完备,及时交教导处。教研组长做好每次的活动及出勤记录,期末做好统计工作。

2、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列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

3、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4、发挥骨干干教师的作用,使骨干教师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5、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

6、着力于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相关的竞赛,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提高。

7、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并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列为这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学科德育渗透 篇7

一、数学知识的自然流露融入德育教育

数学见面课教学实情再现:上课铃声终结, 我信步走进教室。室内桌椅星罗棋布, 学生坐着的东倒西歪, 站着的两三个一堆、三五个成群议论着什么, 更有甚者几位学生正在相互追打……时间过了五分钟, 前排坐着的学生吵闹声渐渐小了, 大概又过了五分钟教室恢复了平静。我强压着心中的不满与无赖, 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请你们观察一下教室, 这样的环境能上好课吗?不, 那么下面我们的任务是照着自己的意图把桌椅排队、按照排队的方式分组, 然后把我们这个学习环境打扫干净, 希望大家认真完成, 谢谢!老师, 我刚过生日, 这条裙子是姥姥给我的生日礼物, 今天穿第一次, 打扫这么脏的教室、白裙子会变成花裙子的。教室里一阵哄闹, 我耐着性子说:同学, 你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老师你不是没有任务吗, 你替我完成好了。教室里安静极了, 我稍思片刻答应了这位同学的要求。

应对措施:根据教学实情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

第二天课前我特意穿上同事们认为漂亮、得体、体现气质的套裙走进教室, oh!好美呀!学生们嚷道。我装着不理会直奔授课主题。同学们:我看过你们的档案材料, 数学成绩不好, 数学让你们付出了三年、头痛了三年, 今天我们谈一谈与数学有关又是你们感兴趣的话题“数学美”。有同学见过世界画坛巨匠达分奇的经典之作《蒙娜丽莎》画像吗?看过、听说过、不知道, 学生低声的说。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 请欣赏后作点评。甲说:她的眼睛蓝如海, 美!乙说:她的鼻梁挺拔如松, 太美了!丙说:嘴不大又不小、嘴皮不厚又不薄, 五官搭配恰如其分, 美极了!丁说:……议论声渐渐停止下来。我接过话题大声的说:这幅画从美的角度看可以说无与伦比, 过硬的绘画功底与数学上的“黄金分割”把人体部件合理搭配, 刻画出人体美、人性美。接着引导学生从已学数学知识:乘方表示相同几个数的乘积;对数求出十三亿中华儿女对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个祝福;用柱、锥、面等几何体打扮泱泱华夏、装点美丽家园, 向学生展示数学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统一美。随着知识的流动, 彩色粉笔在飞舞, 粉尘纷纷扬扬散落其下, 数学美最自然、最直接的展示让学生激动惊奇, 回肠荡气。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你的衣服弄脏了。一束束目光向我投来, 那现在的老师美吗?一位同学回答说:不美, 粉尘在上面不协调。另一位同学说:美, 但没有先前美。第三位同学说:老师, 站在讲台上的你就象站在戏台上的小丑, 但我认为你是美的, 是你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美、领悟人生真正的美。穿白裙子女孩低下了头。

数学知识的自然流露融入德育教育, 让学生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磨“三心”练“两技”搭建“几何体”

第一线工作的中职毕业生, 劳动性质决定他们干重活粗活, 工作时间与随订单的多少而定, 无规律生活与收入相对低出现付出与获取“不对等”局面。加工零部件, 重复完成同一道工序, 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细心、耐心和恒心, 数学教育中的逐步渗透磨炼“三心”。

(一) 情景创设育“细心”

数学培养人思维周密, 马虎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因:一个符号错误解题前功尽弃;一个概念错误理解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一个公式不恬当的选择导致繁琐的解答过程;一种情况未考虑使解答完美性黯然失色;一条辅助线不合理建立让解题思路进入胡同。精心构建课堂结构,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观察数学问题, 从知识的发生、概念的界定、规律的形成、解题思路的变换中去磨练学生意志, 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如数学中的指数、对数计算问题让一批学生烦透了心, 教学时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指数式和对数式, 搞清楚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结合题设进行条件变式, 让试题形式接近给定形式引用性质特征解决数学问题。

(二) 帮破凝难练“耐心”

“学困”让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 学困让能力不足的学生望洋兴叹。化解学生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是磨练意志、培养耐心的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学情分设层次目标, 让学生感受不同层次的成功喜悦, 完成培养目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要求。基础知识欠缺、思维灵活度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等是制造“学困”的原因, 教学时即时弥补知识缺陷、多设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不厌其烦地到数学王国中去多练、巧练, 训练思维, 培养耐心。如:我在帮助学生解决三角公式的记忆问题采用:先让学生学习正弦余弦正切三种函数的象限符号, 函数特值, 诱导、和角公式;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将正割、余割、余切相关问题转化。三角函数式的计算、化简、证明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提出中去挖掘条件即时应用, 不能直接得出的找邻近知识点, 对问题实施“外科手术”逐一分解问题,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持之以恒磨“恒心”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教师扮演“三型”角色, 完成“保姆”“牵手”“放手”接力赛。规范的行为、娴熟的技能、良好的学习心境能持之以恒是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本领、终身学习有基础的保证, 是实现教师转型的关键所在。随着年级的升高, 文化课学习时间的比例下降, 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恒心教育应抓住高一高二关键时段, 结合数学学习与思维训练去造就持之以恒的那颗心。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篇8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没有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数学情感教育渗透的方式两个方面,对留守儿童数学情感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更好地指导留守儿童进行数学学习,提升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发展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够告别孤僻和厌学的思想,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为留守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情感渗透;数学思维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高全国农村青少年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响应党的号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推进我校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本篇文章主要采用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当前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思想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希望能够对留守儿童的数学情感教育渗透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留守儿童数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数学学习习惯较差、忽视数学学习重要性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论述。

(一)数学学习习惯较差

留守儿童由于没有接受与正常儿童相同的教育,他们的生活环境也与正常的儿童有所不同。在本次调查中,近八成的留守儿童感到有压力,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较差。

(二)忽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丰富的数学知识能够指引留守儿童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多数留守儿童的数学成绩居于班级中等水平或者偏下水平,成绩良好或者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使留守儿童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数学情感教育渗透的方式

在指导留守儿童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趣”生“情”,以“境”生“情”,以“疑”生“情”,将情感教育理念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

(一)以“趣”生“情”,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组织留守儿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并感受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留守儿童对“平方差”这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开展“我是算数小明星”的游戏,教师可以出示“99×101=?”等题目,由留守儿童进行抢答,抢答正确加一分,答错则不加分,最后的优胜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乐趣。

(二)以“境”生“情”,丰富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

以“境”生“情”的方式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使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心理条件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渗透,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留守儿童个性的展现和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顺学而导”,改变以往教学方式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激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造“比赛情境”“探究情境”等等。比如教师可以在“轴对称图形”这项内容教学完成之后,随意指出教室中的任意一个物品,比如黑板、电扇、地板砖、三角板等要求留守儿童进行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找出其对称轴的条数等等。将生活的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使留守儿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以“疑”生“情”,培养留守儿童的数学思维

疑是思之源,疑问能够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热情,并使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思考意识,对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在回到家之后,没有父母的监督,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才能够保证数学知识的学习。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在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提出“小丽和小倩去书店买文具,小丽买3支笔和2个笔记本花了12元钱,小倩买2支笔和5个笔记本花了19元,问笔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或者与同学一同进行思考的方式,共同解答问题,使问题能够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培养留守儿童的问题思考能力,真正发挥以“疑”生“情”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能够充分激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留守儿童对数学学习深入认识的同时,培养留守儿童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通过以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留守儿童的数学思维等方法,真正将情感教育理念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關注留守儿童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升,使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茜茜.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以山东菏泽郓城县黄安镇为个案[D].曲阜师范大学,2010(4):1-26.

[2]夏小玲.音乐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的调查报告:来自咸宁市咸安区横沟中学和横沟小学的证据[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4):25-26.

[3]曾祥文.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巧家县马树镇L学校为例[D].云南大学,2013(6):1-26.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 篇9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英语组:李秀福

学科法制渗透是关系到当代青年的成长,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必须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使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

一、指导思想

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进展。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重要渠道,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存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法制知识理解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把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又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知识,提

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教育措施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既不同于教师在政治课上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有别于班主任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利用教材中存在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本为本”,凭借教材本身的思想性,依靠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努力使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实现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的过程。但是这种教育不是靠“灌输”,而是靠“渗透”,靠课文本身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只传授英语知识,忽视思想教育。另一种是忽视基础知识、语言运用,丢掉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这两种错误的做法都必然导致不良的后果,是不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

(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掌握时机,合理渗透,恰到好处

每堂英语课开始我都设有3—5分钟的Free Talk的练习,以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大事,不要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重大时事,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时间虽短,学生却受益非浅.(三)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对学生进行

各方面思想教育

教学中,游戏是课堂气氛的调味剂,也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在我所任教的高二年级教材中,有涉及法制教育知识的课文或阅读文章,如: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篇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结合内容想学生介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是学生明白野生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不能随意捕杀。必修4 第二单元Working the land课渗透的法制内容为《国际海洋法》《巴黎航空条约》国内与领土领海领空相关的法律,告诉学生一个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可以谈及我国钓鱼岛,南海方面的情况。必修四Unit3 Body language体现了不同国家的身体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可以渗透的法制内容为《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等。

如果只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而不注重挖掘课文的思想性,那么学生只能对课文产生表面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又失去课文本身思想教育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有

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思想教育。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篇10

(2012第一学期)

后山乡完小----王宗权

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现将我自己在本学期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找准“渗透点”。数学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二、把握“渗透时机”。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三、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 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篇11

【关键词】“全人”发展 数学学科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55-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转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尤为重要。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首先,要明确数学学科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哪些德育渗透。

1.数学学科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数学这门学科思维缜密,逻辑性强,每个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通过攻破难题的喜悦,懂得知难而进,勇攀高峰。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折射出做人的原则:做人要讲究诚信,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通过课堂要求,课下作业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数学学科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教学,教师经常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获得知识。在讨论探究过程中,互相弥补不足之处,正所谓“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究。

3.数学学科教学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前途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数学学科蕴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一是向学生讲述我国在数学发展史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例如,在学习负数时,向学生讲述负数的由来——中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负数的国家,战国时期李悝(约公元前455-前395年)所著《法经》中已出现使用负数的实例。公元前3世纪,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率先给出负数定义。勾股定理的发现比其它国家早很多年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实例。其次,向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祖冲之等故事,教育学生要学习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用他们高贵品质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要做他们那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4.数学学科教学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数学知识之间也是如此,数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存在个性之中,个性又有不同于共性的地方,学习直线公理时,向学生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其次,要探索数学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1.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挖掘教材内容,寻找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知识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有利时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利用课外图书、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前,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点”这一知识点之前,可让学生查找有关“黄金分割点”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识“黄金分割点”在军事、舞台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查阅我国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家的故事,在学生心灵上都会有一些触动。

3.通过设计数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活动也是很好的办法。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数学活动,能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例如,学习完三角函数之后,设计如何测量旗杆高度这一数学活动,学生从分析测量方法——动手制作测角仪——具体操作实施——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都是同学们精诚合作的结果,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使同学们在“玩”中掌握知识,在“玩”中使道德情感得到提升。

再有,要坚持数学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1.坚持长期性原则

教师这一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面对社会大环境影响,学生个人“德”有些缺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教学中每一个德育亮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想起来了就对学生进行德育,一定要坚持长期性。

2.坚持科学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要有科学性。

3.坚持实效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不能走形式,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要注意实效性,使其真正让学生入心、入脑。

上一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小知识下一篇:父亲5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