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2024-09-18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共10篇)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1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1 我国电力通信中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方面

虽然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中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通信方式,且通信网络发展的也较为完善和完整,但是,相对于全球的电力通信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的话,我国的电力系统网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式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力通信更是显示出了不足之处,不能满足业务发展提出来的要求。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主要是以星型和树型的结构模式为主的干网络,网络结构的复合性较为明显,但是互联性却极差,增加了电路迂回构成的难度,因此电力通信网络具备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也比较差。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网络体制发展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1.2 管理方面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用户在与电力通信网络接入时,会处在一个相对薄弱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电话线的接入方式进行的,电力系统的用户大部分是通过模拟式信号的接口与电力通信系统相连接的,无法对里面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和调整的处理。我国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只能通过分路监测对电路进行检查和控制。但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通信规约和接口都不统一,因此,这就大大限制了设备和通信方式的发展,阻碍了它们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阻碍了电力通信网络中传输网络体制的发展,给收集网络管理所需的信息增加了难度,导致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不够完整。

2 我国电力系统的业务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电力通信网络被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因此电力系统中的业务也与电力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也会不断的出现新的业务形式。目前,我国的国家电网比较重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由于特高压技术具备距离长和控制范围较为广泛的特点,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长距离和大范围的传输自动化数据业务和继电保护等。根据国家标准IEC61850建立的并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都是通过电力通信网络来实现变电站与变电站的数据传输,能够对故障录波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能够推动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主要业务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中。进行的业务包括以下几种:实时性强的业务包括EMS/SCADA系统、继电保护数据、水调自动化以及电力市场实时数据等;准实时性的业务包括EMS网络分析数据和电度量计费系统两种;非实时性的业务包括很多种类,例如,调度计划等。电话业务分为两类:调度电话、行政电话。通用广域网络中的业务包括的种类也较多,例如,数据业务中,包括企业管理信息数据、电力市场数据等;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多媒体业务又包括会议电视、电子邮件以及远程教育等多种类型。业务的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业务,例如,与特高压应用联系较为密切的数据业务,包括继电保护数据与自动化数据等。新业务中还包括与根据标准IEC61850建起来的变电站有关的数据业务。

3 我国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措施

电力通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电力系统的生产服务,又由于电力通信的发展是以电力系统为基础的,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就目前我国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必须使用新的通信网络技术来推动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3.1 网络技术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还包含着逻辑网,逻辑网能够保证电力通信网络所具备的功能和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通信网络进行各种业务传输信息时的质量。就目前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的设备来说,应该在实现网络化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并与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技术中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重点的解决,并将网络同步技术也解决掉。

3.2 宽带综合通信平台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电力通信网络的规模都较小,被进行逐级的划分之后,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资源就显得较为紧张了,且利用率不高。如果要想改变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络中存在的这种状况的话,就需要以综合通信平台为基础,不断完善电力通信网络,并对与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有关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其中包括ISDN协议转换和接口标准等问题,是窄带ISDN逐渐向着宽带ISDN的方向过渡。异步传输模式技术是决定宽带综合通信平台实现并应用到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如何通过ATM技术的利用,来实现我国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关键业务。

4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网络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通信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远程保护和远程遥控等与远程有关的业务。近几年,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分布着很多的多点联动分布式网络、保密与非保密等子系统的应用,大大推动了我国点来看I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为电力通信技术指出了发展的趋势。由于电力通信业务具备较为鲜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些较为特殊的业务就需要将网络底层作为直接承载进行工作,而有的业务则需要通过上层的IP来解决,还有一部分的业务则需要使用到电力通信网络中间的某一层进行,因此电力通信网络并不是与公网完全一样,它也有要满足电力通信的要求而发展来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力通信技术都向着电力系统网络中的某个局部通过适当的技术就可以组成电力通信技术发展需要的子网络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子网络使用网络互联技术就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平台,但是如何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局部区域进行划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从而能够保证电力通信网络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还具备局部优化的功能,能够将电力通信网络锁具备的互联性发挥到最大化。就目前来看,宽带城域网会成为我国电力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趋势。

4.2 传输介质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电力通信传输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了,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成为我国传输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光缆技术的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在对ADSS进行施工防护以及监视的施工时,需要用OPGW带电施工技术带更换地线。只有施工人员掌握的施工技术较为全面了,才能够提高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灵活性,最大努力的降低制约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因素存在。在对光缆进行选型时,需要根据纤芯的性能、成本、市场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以选出性价比较高的纤芯种类。不同的生产厂家在制造纤芯时,所使用的制造工艺会对光缆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要尽量需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光缆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与公网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逐渐发展出具备自身通信特点的业务出来,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中,进行不断的尝试,以推动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2

一、光纤中电力系统电气信号的通信过程

光发射机, 中继器, 光纤以及光接收机共同组成了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当中, 利用光发射机来转换为光信号, 再利用光接收机将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调制器能够转化信息为一定合适的信道传输信号, 一般情况下其信息都会转变成为数字信号。但光调制器能够让电调制器所调制的信号转化为适合光纤信道传输所利用的光信号, 进而让信号利用中继器进行扩大的目的得以实现。光纤传输之后其光信号比较微弱, 不过光探测器能够对其进行转变成为电信号, 然后电解调器再对其光信号进行放大, 以完成其原信号输出的目的, 进而使得电力系统通信当中其光纤信号传输得以实现。

二、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的特点

(1)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当中有着非常大的通信容量, 即一对光纤是需要容纳成百上千路的信息路径进行传输, 而一根光缆之中需要有几百根左右的光纤线芯; (2) 都知道玻璃或者硅是制作光纤的主要材料, 即制作光纤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使用光纤通信有着很大的节约全金属材料使用量的意义; (3) 电力系统通信方面, 光纤通信有着非常好的保密性, 其不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 另外潮湿环境、雷击环境等因素对光纤通信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4) 电力系统当中一般都是用POGW光缆作为其主要使用光纤类型, 其一般都是和地线一起敷设, 操作简单; (5) 光纤通信不具备感应性能, 因此其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当中进行应用不会由于电位升高而受到相关影响, 即光纤通信成为电力通信系统较为合适的通信技术。

三、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前景趋势

1、光纤传送网新技术。

40Gbit/s、100Gbit/s这两种技术是当前多数40GE/100GE的网络有着最为紧密联系的高速传输技术, 二者都是有着编码调制技术。色散补偿技术、非线性抑制技术和SDNR保证对策。而以后电力系统必须要对其光纤通信技术的长距离进行保证, 因此主要将多种增强前向纠错技术 (FEC技术) 、动态增益均衡技术、具备电均衡效用接收机、调整功率技术、新型调制编码技术、喇曼放大技术作为其光纤传输网所应用的技术类型。

2、光纤通信接入网新技术。

对目前环境下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过程所出现的差距, 其主要拥有的接入光纤技术有: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技术) 、基于ITU-TG984标准的无源光网络 (GPON技术) 、基于树形拓扑的APON/BPON技术以及星型结构以太网接入技术。这些光纤通信技术在分光比、传输的距离、速率、支持业务范围能力、维护以及QOS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差距, GPON要比EPON技术有着较难的实现要求, 不过GPON技术在支持多业务方面的能力更强。将传统形式的以太网作为前提基础来应用星型结构光纤接入技术而达到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接入技术实现, 该技术能够满足有着较为丰富光纤资源或者单个对宽带有着较大要求用户的区域使用。

3、光纤通信光交换新技术。

光交换是光网络当中典型的属性, 另外其也是当前光纤通信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参考划分其特征和交换颗粒之间光交换技术的条件, 对光分组交换OPS, 光路/波长交换OCS, 光突发交换OBS。其中波长是光路/波长交换的单位, 有着较为简单的实现条件, 且交换颗粒较大, 其缺点则是较差的宽带复用特性和利用率;分组则为光分组交换的主要单位, 其宽带利用率和统计复用特性较好, 不过有着较小交换颗粒, 实现条件复杂;光路/波长光交换技术和光突发交换技术二者实现条件方面都比较简单, 且有着很好的复用特性和宽带利用率, 光突发分组交换技术有着简单的实现条件和较高的宽带利用率, 综合其因素分析和考虑可知, 其有着最高的性能。

四、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 尚不完善, 还处于发展阶段, 无论是电力系统内光纤通信技术或是光纤自身因素都会有多少的缺点, 其还有待继续研究和开发。对近些年来电力通信系统当中引入光纤通信技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观察可知, 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卢洁.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J].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2 (98) 37-39

[2]阚炜.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眉山多能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9) 55-56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3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发展

所谓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应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发展,对社会人才的职业技术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其技术技能的培养。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虽然我国在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上也加大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部分高校仍没有重视起对学生人格塑造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改善当前的不足,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在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通常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塑造。这使得很多学生的人格发展畸形,不仅职业技术技能学的不精,在其个性发展上也有所限制。因此,学校也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若是处于情商低而智商高的情形,又如何谈得上是是全面的发展,若想真正的实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孤僻、自卑之感,进而导致其社交能力便差、缺乏团结精神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此外,甚至会由于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差,而导致被这个社会淘汰的局面。

(二)学科适用范围较为狭隘

由于职业学校开设的学科的适用性普遍较窄,这就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不足、知识层面相对狭隘,学习的技能比较单一,很难应对当今社会的人才高标准要求。现如今,无论是科技知识或是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无法想象,所以,即使学生有较为突出的技能,那也只是暂时的,具有实用性、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技能技术要求才是最根本的。社会发展的速度本身具有不稳定,其发展趋势是难以预测的,这也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学科范围若是不能扩宽其适用范围,一味的将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上,就容易造成该领域上技术的淘汰,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困难,无法顺应时代发展。

(三)资金投入极为匮乏

部分学校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的开设新课程。然而,新课程的开展不仅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设备设施的购入等。而部分学校甚至是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无法满足,这就使得新课程的开设更是难上加难、教学效果也无法有效体现。此外,由于资金的投入相对匮乏,这就使得引入的师资团队相对不足,并且持续下降,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不仅导致了课程开展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更会延误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这也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现代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就像是千军万马齐上阵,到处在创办职业技术学校,谁都想在职业技术教育这方面分一杯羹,这就出现了职业技术学校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口碑良好的学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过不断地积累而形成的。好的学校基础要踏实、思想要解放,理念要不断的更新。首先,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以获取金钱为目的,学科的开设是为了学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其次,职业化专业教育要不断的更新,紧跟随市场的发展,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及其社会的发展。

(二)规范准入门槛,增强学生的管理

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扩招,就放低招生的标准,使得生源的标准残差不齐,这不仅为学校生源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更是拉低了学校生源的素质水平。因此,学校要严格制定准入门槛原则,对学生规范化管理,不断地对强化其教学和生员管理,让学生能够踏实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取得一个文凭而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让学生准确的定位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出复合型、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三)强化实习教育,扩宽就业渠道

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对于落实实习教学单位存在恶性的竞争。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抢占实习单位,对教学进行压缩,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计划被打乱,不仅对学习无从下手,也为教师的实习教学带来了的困难。基于此,必须严格遏制这种混乱的现象,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所以,学校就应该不断强化其实习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恶性竞争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同时加大就业渠道的拓宽,给学生树立全心的就业理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全新理念。如此,才能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在近几年来的发展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处理,学校、国家政府都应该及时采取有利的措施,不断开设新课程,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成功,并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骞.浅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

[2]张晶金,钟香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5(16).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成为一门近代新兴的现代科学技术学科。目前,软件工程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有着应用性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等特点,对其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软件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若没有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壮大,就没有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经历了许多次的重大变革,每一次都具有其独特的一面。软件开发从最初简单的程序编写,再到为适应人们的多样化的需求。技术人员对软件技术的深层次的研究,使软件开发技术具有功能更全面,系统更深刻的特性。如今,计算机技术朝着信息多元化,技术科技化的方面不断发展。发展的同时,面对的是软件开发费用的不断增长,软件的生产效率却大大降低,造成了“软件危机”现象。我们知道,现代软件工程的理论思想是以制定一套规范而统一的开发软件为基础的。通过对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历程展开一定的探索,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于发展。

关键词: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程序开发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5

0 引言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我国在1983年,把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目前,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都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如何发展,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诸多问题,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学人员感到迷惘、困惑。所以认真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步人良性循环、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一个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另一个定义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1998)。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年AECT)。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2004)。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其内涵与我国这一领域的实践有一定差异,因此,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应符合我国的实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已习惯于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通用,即教育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在本文中,也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概念作为通用称呼.可以互相换用。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化教育的应用到教育技术的普及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但是,结合快速发展的教育革命,可以看出目前的教育技术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2.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不同步

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轻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投资力度大,发展速度快,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软件资源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软件匮乏,导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严重脱节.这已成为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主要障碍。应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软硬件同时有效建设的道路。

2.2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完善

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个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教育技术学”的著作和教材.从中阐述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基础,都是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等,缺乏对自己基本理论的描述。而所谓学科基本理论应该是对这门学科所描述事实的规律性表述。教育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谈到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时.描述的往往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缺少一种对教育技术学本身透彻的精练的描述,包括对学科属性、研究范畴的界定等。

2.3培养目标笼统课程设置繁杂

许多院校以教育技术的定义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即培养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育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各级中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丁_作,适应教育技术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T作。培养目标不仅涉及了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个范畴,而且还包括教育、广电、网络等几大领域。可见人才的适应面十分广泛。这就导致了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庞杂,涉及教育心理学、物理、数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影视传播、文学艺术等学科。由于科目繁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加之缺乏科学的系统设计.课程之问不能有机融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路与对策

3.1强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环节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来指导。目前加快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从电化教育过渡到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倘若我们不考虑国情、不加过滤、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那只会将理论束之高阁,无法与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相结合。因此,加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首先应遵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夜郎自大,要踏踏实实、讲求实效,切忌赶时髦、喊口号、做表面文章。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努力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脉搏。准确定位、探索规律、揭示特性、澄清谬误,引导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3.2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我国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无线电技术、音视频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两个发展阶段.随着教育媒体的发展,音视频媒体技术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将会加速,数字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将成为主体性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应用。其中,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成为核心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将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崭露头角。教育技术正不断将新科技吸取转化为适合教育技术的新观念、新媒体,进而促使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产生更大的改变,使现代教育技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3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教育技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不断提新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冈此,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标准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4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目标是育人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是课程结构设计的依据,也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建设,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许多院校在确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注重就业的适应面,而忽视了精品人才的打造。培养目标模糊笼统,导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想面面俱到,结果顾此失彼,造成课程设置庞杂,毕业生样样都知道却都不精。所以确定适合于本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明了。建议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中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媒体编制人员、教育技术和管理人员。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育信息网络体系,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各种教育专用信息系统,以及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教育信息产业基础,即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教育信息设备的制造及教育信息服务;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环境:教育信息化效用的积累过程。其具体表现为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将进一步加快,教育软件的开发及校园网的建设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6

1 电气节能

电气节能包括变频调速、电能质量、有源滤波等, 尤其以变频调速为主要内容。自2006年, 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节能规划工程, 这其中就包含了电机系统节能。并且在这规划之下, 每年国家资助约100多个电机系统节能项目。该项目所预计取得的效果是, 电机系统“十一五”节能规划目标为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 年节电2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发电量[1]。而其中主要以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为主要内容, 采用变频调速方式, 改变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驱动电机运行速度, 效率提高30%。这种变频调速节能方式涉及到我国主要基础工业行业, 涉及到冶金系统、电力系统、石油石化等行业。据有关研究显示[2], 这些工业领域的应用中, 各类电动机总装机容量约为4.2亿千瓦, 年耗电1万亿千瓦时以上, 约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60%以上。因此, 根据这一情况来看, 其节能量是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是采用了电力电子变频器作为电机驱动电源, 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市场量大面广, 并且可持续发展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周期约为10年。目前在低压电机系统中, 约有30%采用了变频调速技术, 高压电机系统中亦有约20%采用了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但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变频器可靠性需进一步提高, 价格还是偏贵, 操作复杂, 现场操作人员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今后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专用型。主要为专门的应用进行专门的设计和制作, 以提高性能简化功能, 减低成本为主要目的。集成型。越来越多的电力传动系统将电机、变频器及其控制集成于一体, 形成一个系统产品。

2 新能源发电

全球范围内能源环境正面临巨大危机, 石油储量、煤储量均在减少,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生态平衡严重破坏。新能源的应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等。2008年美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启动了“21世纪新能源振兴计划”, 欧盟各国也相继启动了“绿色能源计划”, 2009年10月日本政府又重新开始了“屋顶阳光工程, 一些典型的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也开启了“太阳能计划”, 我国政府于2009年分别启动了“屋顶阳光工程”和“金太阳工程”等。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 截止到2009年底, 全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以上都开展了有关新能源发电中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研究。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个典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它包括DC一AC逆变、DC一DC直流变换、AC一DC整流等多个电力电子变换环节。显然, 除了光伏阵列之外, 其他部分都与电力电子有关。如一套典型的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就包含发电机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系统控制器、变桨控制器等多个电力电子变换环节。由此可见, 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密切相关。

新能源发电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特点为:一次能源供给随机性大, 风能、太阳能都随夭气情况而有很大变化, 并网发电要求高, 电网侧要求输入电能波动小, 电能质量高等。而目前我国的现状为二并网变换器以进口产品为主, 普遍运行经验不够, 国产产品仍在摸索中前进。其中主要的问题是装备可靠性差, 有关功能和性能还满足不了要求, 标准不统一。进一步的发展包括:

第一, 向大容量发展。风机发电系统单机容量已经达到兆瓦, 且正在向更大容量发展,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也已经开始向兆瓦级方向发展直接变换。如双馈式风机系统正在向直驱式或混合式系统方向发展。第二, 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效率、高可靠性, 以及为适应电网需求的低电压穿越和孤岛保护等。

3 电力牵引

电力牵引正成为世界各国交通发展重点。电力牵引主要包括高铁、地铁、城市轻轨、电动汽车等。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启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经济振兴规划, 其中主要部分将用于发展高速列车、地铁、城际列车等电力牵引项目之中。我国计划到2013年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美国也把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到2015年普及100万辆插入式电动汽车。电力牵引的核心部分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C一DC整流器、控制器, DC一DC直流变换等多个电力电子变换环节。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为电力电子及其电力传动环节, 包括DC一AC逆变器、控制器、AC一DC充放电器等。

4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最近几年新起来的一个概念, 目前定义很多, 说法不一。但一般共识都认为“智能电网”在技术上的驱动力应该主要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尤其是无线通讯技术以及相应的电网控制技术等。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 包括新型储能、灵活输电、先进的信息、控制、传感等技术, 承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最终实现电网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美国政府于2008年提出的智能电网计划, 将逐步实现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 试图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我国于2008年10月, 也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规划了“三步走”战略, 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 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 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包括以SVC为代表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高压直流输电为代表的新型超高压输电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步开断技术, 以静止无功发生器、动态电压恢复器为代表的用户电力技术, 以及以用户端分布式发电系统为代表的终端电能变换技术等。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特点是容量大、电压高、组合结构、分布广。目前正在发展之中, 有个别样机运行, 主要作为示范工程, 大部分要与变压器组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功率半导体器件能力需要提升, 主要在承压和通流能力方面期待有新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出现, 现有器件和装置的功能和性能还满足不了要求。目前正在向更大容量, 直接变换, 可靠性, 保证电能质量等方面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 在当前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益。因而, 它必将成为现阶段高新技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支撑设备。随着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其应用空间也展现出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当然, 任何技术的发展, 必然伴随着各种需求的出现而体现其一定的局限性,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抓住机遇, 勇于挑战, 就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 占江山, 罗运成.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展望[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5 (7) .

[2]王兆安, 陈桥梁.集成化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6 (1) .

[3]杨锦园.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集成化趋势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 , 2007 (9) .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7

【关键词】供电局;电力营销;管理

当前时代,国内的电力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传统营销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电力市场新形势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中,电力营销的管理中应以“加强营销的专业管理,提高营销的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目标,认真审视工作过程,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将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供电局电力营销的发展。

1.当前供电局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落实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供电局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从2007年开始从班组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长时间的运用班组管理模式,让其观念在供电局中根深蒂固,致使供电局电力营销管理短时间内都难以全方位转向专业化管理模式,大部分的管理职能存在表面化,没有将电力营销的专业化管理落到实处。

1.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在供电局的电力营销管理中,缺乏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是个很大的问题。当前供电局在电力营销管理的人员配置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如不合理的专责配置、较低的政策水平、所配备管理工作人员任职的时间较短及缺乏相关的经验等,导致其管理的思路不够成熟。在供电局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班组长的成长主要是靠经验的累积,因此其班组的规范化管理还不够完善,并且供电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从农电体制改革中收编来的,这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受到“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管理模式影响,其整体的素质较低,基础也相对较差,从而使得供电局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相对的较低。

2.改善供电局电力营销管理的策略

2.1全面建设专业化管理模式

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其管理的主体就是专业化,而科学、专业化管理的前提需是“以人为本”。因此,供电局需让电力营销管理人员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并给予其专业的指导,让工作人员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并进行总结,以对日后的工作思路进行规划。在对其业务体系进行规范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组织各专责人员对工作的范围、要求,职责、注意事项及时限等进行梳理,使得年度、月度形成例行工作。对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化,每个月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对相关的条款和工作表单进行收集优化和修编,构成年度修编库。

2.2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2.2.1通过实践,丰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

对于电力营销管理的专责人员,供电局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指导,加强培养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整体思维模式,构筑良好的成长平台。如,专责人员发现了某一问题,就应该先找到工作的重点与方法,然后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事前的准备、事中的控制、事后的总结的过程中,建立起整体的工作认识与管理概念,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丰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

2.2.2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团队力量

对于班组长方面,供电局应该在班组团队建设方面进行重点引导,让团队的力量得到真正的发挥。如,在对客户的档案进行建设时,需先让客服班的班长自己组织和实施客户档案完善的工作,让其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如果工作量比较大,而在工作中只安排了相关的人员,得不到明显的效果,那么就应该立即组织客服班内的骨干人员进行研讨,引导其抓住工作关键点,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以提高客户档案建设工作的效率。在工作的过程中,班组人员需改掉以个人为中心的工作方式,加强团队精神建设,齐心合力进行建档工作,让团队力量得到真正的发挥。

2.2.3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在营销人员方面,对部分专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传帮带的方式,让基层营销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如,在对营业厅进行专项检查时需注意:①将供电局所属的各个营业厅负责人员集中起来,针对某一个营业厅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化管理进行讨论,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②召开相关的总结会议,让参与者进行轮流评价,让各个营业厅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日常工作的盲点,进行横向交流,让各个营业厅之间取长补短,以达到一起成长的目的,让客服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③利用区域交叉与传帮带方式,让全局的营销成员之间形成互相交流、学习的工作模式,让基层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3.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发展展望

3.1明确前进方向,落实专业化基础管理

供电局应该组织各个营业厅进行总结,明确工作的短板,对工作的亮点进行梳理,掌握好工作的重点,以制定出全年的计划。并建立起营销的短板库、亮点库以及重点工作库,让全年工作都以电力工作营销先行的观念为先。供电局应重视营销工作的开展,将全局的力量集中起来,对营销的基础管理进行普查,供电服务、大用户的用电容量以及性质进行专项检查,并完善相关客户的档案,让供电局全年的营销工作都能全方位的得到落实。

3.2严格考核方向标,落实线损异常处理

就目前而言,供电局线损的异常率一直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相关人员对异常原因没有给出清晰的分析,因此难以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对指标的考核方向标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分线、分台区的线损异常处理率考核增加力度,将工作考核从原来的10%提升到60%以上,且对每个月落实的异常率排名在前20的台区与线路分析和处理的结果进行跟踪。

3.3增强思想认识,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基层营销人员的思想认识,让其思路得到有效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营销人员的服务水平。供电局应该提倡每个员工都是客户经理的服务观念,让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灌输与提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制,主动积极的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以及時获得大型项目开发意向,实行上门服务,以提高供电局在政府层面的服务形象。组建相关的供电服务稽查队,深入到营业点、村委、社区、商业客户,企业等现场,对现场服务的现状进行检查,了解客户对相关服务的评价,以此为依据分析供电服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客服经理的责任制与点对点的供电服务进行全面落实。及时和客户进行沟通与联系,找到对服务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和问题,对各项工作的流程与措施进行完善,以提高供电服务的效率和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供电局在电力营销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电力市场新形式的发展,供电局需加强电力营销的管理,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效率,以确保供电局在竞争激裂的电力市场新形势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湛景东.新形势下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探索[J].广东科技,2014,12(20):57-58.

[2]焦红喜.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措施[J].知识经济,2013,16(17):123.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8

发电容量的控制从根本上减少了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此相关的污染过滤器或是电能补偿系统等都是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向绿色化迈进的有力证据。

具体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四大革新趋势:其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发电技术为普通家庭提供了足够的电能使用空间,成为了可再生资源的有效传播途径之一。

其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主要是将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可使用的电能,节能省电,鲜少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其三,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出现的交流输电技术实现了对电网资源重新分配与利用,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其四,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储存与质量控制技术。

储存技术的使用在于提升电力系统本身的电力储备功能,而质量控制技术则在于从供电质量角度提高电力产品的使用效率。

2.2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展望

关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展望,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从节能性角度提升电机系统的使用性能,可从专用电机的设计或是控制设备的完善等方面来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使用效率;第二,中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用也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系统本身就具备了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特点;第三,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充电站网络的构建或是电动车辆的普及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进程中积极完善与改革的内容,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环保电力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至于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充电网络的配备问题基本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实际应用领域还是理论构建领域都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但无疑其发展空间是极为广阔的;第四,关于电力系统中电能储备装置的设置与超导线的使用也将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根本上解决电能储备问题势必将对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面对电能储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电力系统设计者需要从控制技术与存储技术的双重层面来体现储能装置的有效性,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或改进对策。

3 结束语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电子器件的转换来达到特定的变频和技术控制目的,以此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

实际技术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是对电源技术的提升,在此基础之上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本身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高频化、模块化和绿色化的电力电子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可能。

伴随如今半导体器件的日臻成熟,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更加崇尚经济和环保的发展原则,体现电能品质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不难看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源于技术领域本身的应用需求,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和电能耗材的出现,一些陈旧的电力电子技术理应被更加先进的技术所取代,进而更好地满足电子应用领域的使用需求。

当前日臻成熟的开关电源技术正逐渐朝着集成化、绿色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象征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张承慧,崔纳新.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姜山,黄可,冯瑞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张加胜,张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社区大众体育发展的思路探究 篇9

【关键词】社区体育;健身

On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Community Popular Sports

WANG Yu-xia

(He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chool, Zhengzhou 450008, Henan)

【Abstract】 We should, keeping in mind the new notion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through constantly improving sports apparatus and facilities, through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iners and instructors, try to establish a management network of community spor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crucial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opular sports activities.

【Keywords】 community sports, physical fitness activity, development notion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大众体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此,要运用各种手段,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社团、协会、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并从实际出发,加大对一些简单、方便、小型、灵活的体育设施如健身路径、棋牌室等的建设,积极为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条件,进一步丰富、活跃社区大众体育活动内容,使大众体育管理不断深入和完善。

1 树立“以人为本”社区体育新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社区体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把握新的发展阶段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公共资源向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因此,必须逐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建立职能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社区体育的领导,完善社区体育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根据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举办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培训班,让领导干部了解社区体育活动的全过程,领悟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

首先,应确立和提高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不但是一个人强身健体的需要,而且能有效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命活力。近半个世纪来,“东亚病夫“的帽子被中华民族重重地甩进太平洋,就深深地说明了其中的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体性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参与者本身身体健康,更是为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快乐,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目的。各级领导尤其是街道办事处的主要领导,必须进一步认识社区群体活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增强社区意识的最好途径,是增强社区感情、优化社区结构、整合社区精神、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调节剂。

其次,国家和地方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发展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社区体育法规制度,尽快对组织网络、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有偿服务、激励措施等加以规范,使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依法兴体。一是要补充有关法规条例,进一步明确体育专项配套用地定额标准,将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作为小区规划建设的强制性规定;〔2〕二是要加强行政执法协调和执法监督,进一步明确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是要进一步理顺和健全社区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社区自我管理、政府指导服务和公众自觉参与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应不断提高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的认识水平,尽快建立社区体育站并配备专职体育管理干部,以充分利用辖区内体育人才、体育资源,组建各类体育协会、文化中心、体育技能指导站等,以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满足社区成员广泛的体育兴趣。

2 不断完善体育场地和设施

场地设施数量不足是制约群众体育包括社区体育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需要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2.1 进一步拓宽社区体育资金的筹措途径。充足的资金是社区体育得以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社区经济密切相连,受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社区体育以开展大众体育为主导,全面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为目标,其建设与发展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众体育经费来源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家庭体育消费投资,博彩收入和企业赞助,而且是以家庭体育消费投资为主〔6〕。多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一直是福利性公益事业,主要经费靠政府投入,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体育也将由政府办逐步过渡到由政府宏观指导和服务的层面上来。随着体育彩票业的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经费短缺问题,但由于我国社区经济基础薄弱,社区众多,有限的收入难以长期支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需求。因此,从长远看,社区体育要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社区自身的经济造血和发展功能,尤其是在全国社区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向政府等、靠、要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拓资金筹措的新途径。笔者认为,社区体育走产业化道路不失为一条壮大经济实力,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好路子。随着我国福利事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确定,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迫近,老年人口在体育人口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他们将成为社区体育的主要参与者,更多的老年人将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休闲娱乐、防病健身的重要手段,这些老年人强烈的体育需求将会成为推进我国社区体育走产业化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国民价值观念的转变,给社区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根据居民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喜好,组建综合和单项社区体育俱乐部也是一条自筹资金的好途径。

2.2 通过立法保证把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通过财政拨款、社会集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鼓励兴办健身产业等形式,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社会力量,吸纳各方资金,参与体育投资和经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明确新建小区开发商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责任,并制定严格的监督规范措施,把开展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建设的必备内容。2005年9月,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已经批准发布《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并于200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社区体育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尽快制定具体的监督、惩戒措施,使这项指标得到切实执行。

2.4 制定全国性政策,提出鼓励学校、体育馆等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学校体育设施占我国全部体育设施的65.6%,提高这部分设施的开放、利用程度,是目前解决健身设施不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出“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因此,〔8〕可采取街居共建、企居合作、区校共建等多种途径和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与学校体育、企事业体育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以推动社区体育服务良性发展,实现人才、场地、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共享,更加科学地指导全体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联络社区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

3 加强宣传和科学指导

体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居民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必将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已进入明显变化阶段,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消费需求逐渐转向文化、教育、娱乐、健身等方面。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健康理念,指导健身消费,培育社区健身市场,充分发挥体育传媒在大众体育开展中的作用,利用一些健康宣传活动来动员大家参加体育活动,更加生动地介绍国内外大众体育的概况,让全社会的人尽早地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并树立和提倡“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以法国为例,其心脏基金会就曾在政府赞助下开展了名为“心脏健康之路”的跑步或走步活动,他们的口号是“体育为健康所必需”,不同时期提出科学的、鼓舞人心的响亮口号,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并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广播、报纸均设有专栏,比例不少于体育新闻的三分之一,出版全民健身杂志和书籍以及各种宣传品〔5〕。在今后的战略发展阶段,应该从物质的、精神的、健康的等角度,多层面构成社区体育健身辐射渠道,并结合各地健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导向工作,形成宣传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定期对社区体育进行宣传,积极推进系列化健身理论和健身方法的讲座,推介科学实用、简便易行的体育健身方法。通过开展培训、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引导社区群众树立科学健身意识,学习科学健身知识,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运动方式和锻炼方法,并对社区体育的科学性、广泛性、随意性进行宣传,以此区别于其他社区文化,形成其独特的社会地位。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体育工作的科学指导,加强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真正把社区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紧密联系起来,加快研究成果的应用,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对城市社区体育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有效应用到社区实际的体育工作中去。

4 全面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

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和指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懂业务、善管理、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管理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重要保证。〔3〕国家体委1993年12月颁布实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针对社区体育工作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要求切实加强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需求,并对指导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管理,弥补社区体育管理与指导队伍的不足,促进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一,发挥政府行政和社会体育团体的指导和监督作用〔4〕。利用我国现行的“行政主导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优势,更好地发挥行政主导作用,加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扩大培养规模。

第二,完善继续培训制度,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形式并举的培训制度,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掌握体育锻炼、比赛和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工作,组织实施基层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等;二是针对有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社区体育要求的现象,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和指导工作能力;三是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工作检查与评估制度,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组织,完善奖惩制度,对组织指导工作取得成绩的给予表彰,对不能胜任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给予惩罚,严重的可以取消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统一管理体育指导员队伍,保证其稳定、有序、积极地开展工作。

第三,加强对体育教师、体育专业毕业生和有体育特长人员的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指导能力。一是充分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提高社会体育指导率;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聘请辖区内具有丰富经验、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体育教师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区体育指导质量。比如,充分认识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把高等学校作为社区的一种资源,为社区服务,促使教育走向社区,利用社区服务社区,同时使社区亲近学校,有意识地让社区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来改进社区原始的、初级的、不成熟及缺乏体系的体育活动状况,达到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有机融合,把体育社区化和社区体育化两种理念整合起来,实现双赢。

第四,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信息中心。社区体育指导员中,离退休人员充当了实际意义上的体育指导员角色。他们热情高,乐于奉献,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因此,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大对离退休积极分子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正规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真正培养出一支质量高、数量大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努力把社区体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5 结论与建议

抓好社区体育网络建设,是开展健身活动的根本保证。〔7〕要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沟通平台在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网络系统,构建社区体育内部结构。要充分发挥体育活动辅导站的作用,开展各种体育培训,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同时,要不断改变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不合理的现状,树立宏观的管理思路,通过合理的权力分配和科学的职能定位,使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把过于集中的权力分散开来,纵向放权以实现层次化管理,横向分权以实现社会化管理,将体育管理体制从现在的线性结构改革为矩阵式网络结构,从行政命令式的“垂直管理”改革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矩阵式网络管理,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体育行政机构和体育社团二者相互配合、责任明确的社区体育网络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社区体育网络,使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真正有序、高效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城市社区体育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3〕王凯珍等.城市社区体育存在八种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报,2007.3.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

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2.

〔5〕赵克,兰自力,郑旭旭.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立法研究〔J〕.体育科学,2007,21(4):5-7.

〔6〕俞继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8(3):3-5.

〔7〕汪伟信.社区体育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10-13.

〔8〕社区体育发展研究课题组.安徽省社区体育发展

战略研究报告〔R〕.2007.

探究电力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篇10

为提高电力企业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 确保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传输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减少人身及设备事故,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必须有效发挥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潜力。

二、PDH光纤通信网存在的不足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要求通信网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通信业务, 通过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将不断增大, 这就要求现代化的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目前传统的由PDH传输体制组建的传输网,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传输容量只能达到140M。从多年现场设备维护经验来看, 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复用方式复杂;不利于运行维护;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限制通信网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本段将以丹东供电公司为例简单介绍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 对光纤通信的速率、容量等要求越来越高, 宽带业务的出现, 特别是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要求的提高, 以及丹东供电公司与省公司之间的业务量逐年的增多, 原有的PDH系统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SDH光通信技术的出现, 完全弥补了PDH系统的诸多缺陷, 而电力系统中的光缆也采用了一些特殊光缆。如OPGW光缆、ADSS光缆。为做好光设备更新改造任务, 完成丹东供电公司光纤通信网建设工作等任务, 丹东供电公司完成了省级骨干电路 (丹东段) 光纤通信网改造及建设任务。

四、光纤通信网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

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高可靠性、安全实用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4.1光纤传输网改造

传统的PDH设备常用的保护, 一般是点到点之间的倒换, 其工作原理是当工作通道传输中断或性能劣化到一定程度后, 系统倒换设备将主信号自动转至备用光纤系统传输, 从而使接收端仍能接收到正常信号, 而感觉不到网络已出故障。这种保护方式恢复时间很快, 对光端设备本身故障保护十分有效, 但对光缆被切断时 (该故障率远远高于设备故障率) , 上述保护就无能为力了。SDH系统设备保护是将光纤传输网络组成环形, 当通信站某一方向光缆被切断时, 该通信站SDH设备会在极短时间内将所有业务信号自动倒换到另一方向的设备上运行, 在备用光盘的基础上完全弥补了PDH设备的不足, 实现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2光缆线路敷设的改进

在光纤传输中利用高压输电线路、电力杆塔的架设成OPGW光缆和ADSS光缆, 尽量不用或少用普通光缆。这样就能保证光纤能长距离传输并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4.3重要通信通道配置

在保障原业务通道正常传输的前提下, 在主干网光系统内增加的重要通信通道应考虑其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并能合理地分配通信资源。

对于重要传输通道, 为了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 在主干光系统内应增加保护通道。对于个丹东供电公司内部的光传输系统也应增加备用通道, 而且保证备用通道在主通道故障的情况下, 按规程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倒换到备用通道上运行。对于构成传输通道的通信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 应保证与通信设备兼容, 而且传输时, 不能因为其它设备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 丹东供电公司合理配置了继电保护电路、自动化信息、会议电视系统、MIS系统、PCM电路和交换机中继电路等新业务接入工作。

4.4光纤通信网建设

省级骨干NEC2.5G电路 (丹东段) 光纤通信网完全能够适应现在及未来各种业务发展的需要。省公司主干线NEC2.5G丹东地区涉及的光缆共有22条。这些光缆大部分采OPGW光缆和ADSS光缆, 只有极少的地区线路采用了普缆。通过特殊光缆延长传输距离, 实现了不同光设备传输线路的互相备用和光缆线路的主备用。

省公司主干线NEC2.5G (丹东地区) 光纤通信网中, 丹东局至丹东变至凤城变至草一变间采用1+1业务方式运行, 其余通信站区间采用1+0环保护方式运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束语

丹东供电公司通信网实现了一公司多站之间重要通信通道传输的高效、安全、可靠, 为公司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强大的传输平台, 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日常工作提供了服务保障, 优质高效的传输能力完全适应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建设一个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通信网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本文首先列举了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作为新一代传输体制-SDH被广泛应用。通过公司对光传输系统改造和建设、重要通信通道配置方面来阐述电力企业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光纤通信,PDH,SDH,重要通信通道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浙江教师教育写作下一篇:顺应自然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