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

2024-09-25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通用8篇)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 篇1

河北新闻出版专用教学从书

基础课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平台课程 学 时: 64 学时

学 分: 3 学分,3 学分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

适用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所有专业

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向学习者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计算机初步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它是我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发展、特点及应用; 2.能独立使用微型计算机,掌握其基本操作; 3.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4.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征及网络防火墙的功能; 5.掌握Windows xp中文版的基本操作;

6.掌握Word 2003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文稿排版打印; 7.掌握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数据计算与排版打印; 8.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一套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9.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本课程的重点:

1.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文本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

3.工作表的编辑,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图表操作; 4.演示文稿的外观及动画效果的设置;

5.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和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二)本课程的难点:

1.文字录入的熟练与准确度,输入法的使用; 2.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表格的处理,图像的处理; 3.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综合应用,数据的计算,汇总表的制作与统计; 4.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综合应用,版式设计与动画效果的设置; 5.Internet浏览器的使用与电子邮件的收发。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入门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本门课程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又称为电脑,英文名称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实现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1.1.1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30余顿;耗电140千瓦;运算速度5000次/秒。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划分: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耗电量大,体积大速度慢。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相对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计算机:(1965-1970)性能进一步提高。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计算机(1971至今),速度突飞猛进,并且日俱完善。

1.1.2计算机的特点  自动地运行程序

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因此一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

 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在提高。

 运算精度高

电子计算机具有以往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地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内存和外存组成,具有存储和“记忆”大量信息的能力,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已达到上百兆甚至几千兆,而外存也有惊人的容量。

 可靠性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例如,安装在宇宙飞船上的计算机可以连续几年时间可靠地运行。计算机应用在管理中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人却很容易因疲劳而出错。另外,计算机对于不同的问题,只是执行的程序不同,因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1.1.3 计算机的应用  科学计算

亦称数值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科学计算是它最早的应用领域,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类数字计算,如求解几百乃至上千阶的线性方程组、大型矩阵运算等。

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又称信息处理,它是指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存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所谓信息是指可被人类感受的声音、图像、文字、符号、语言等。数据处理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加工那些非科技工程方面的计算,管理和操纵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运算比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与判断运算。

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指使用计算机的计算、逻辑判断等功能,帮助人们进行产品和工程设计。

(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包装等生产过程的技术。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存储在计算机中,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除了上述计算机辅助技术外,还有其他的辅助功能,如计算机辅助出版、计算机辅助管理、辅助绘制和辅助排版等。

 过程控制

亦称实时控制,是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采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不仅大大提高了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理解、学习、图像识别、问题求解等。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论、仿生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在人工智能中,最具代表性、应用最成功的两个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

1.1.4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但在通常情况下采用3种分类标准。

(一)按处理的对象分类

电子计算机按处理的对象分,可分为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二)按性能规模分类

按性能规模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三)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现在,计算机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的每个成员,尽管在规模、性能、结构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系统分为两大类,即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而运行,计算机工作时,软、硬件协同工作,两者缺一不可。

微处理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ROM RAM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主机 内存储器 硬件 微型计算机系统 系统总线 I/O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操作系统等 程序设计语言 外设 系统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包)图1.1 计算机系统组成

1.2.2 硬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由主机和外设组成,主机由CPU、内存储器、主板(总线系统)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外存储器(如光盘、硬盘、U盘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

(一)CPU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完成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Arithmetical Logic Unit,ALU),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控制器(Control Unit,CU)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工作。

图1.2

CPU 图1.3

内存条

(二)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仓库”。所谓“信息”是指计算机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和程序。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

存储器是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可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也叫随机存储器(RAM),这种存储器允许按任意指定地址的存储单元进行随机地读出或写入数据。由于数据是通过电信号写入存储器的,因此在计算机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就会随之丢失。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保存暂时不用但又需长期保留的程序或数据。如软盘、硬盘、光盘等都叫外存储器。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才能运行,外存的存取速度相对来说较慢,但外存价格比较便宜,可保存的信息量大。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等。

(三)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将外界的各种信息(如程序、数据、命令等)送入到计算机内部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读入器等。

(四)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如文字、图形、数值、声音等)进行显示和输出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由于输入╱输出设备大多是机电装置,有机械传动或物理移位等动作过程,相对而言,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转速度最慢的部件。

1.3 磁盘、文件和文件夹 1.3.1 磁盘和硬盘

磁盘是指目前一切用盘状结构以磁场为记录方式的存储设备的统称,主要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 硬盘的接口

ATA/IDE/SATA/SATA II/SATA III/SCSI  硬盘的制造厂商

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三星(Samsung)

 硬盘的基本参数

容量、转数、评价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S.M.A.R.T.技术、DFT技术 1.3.2 计算机文件 计算机文件(或称文件、电脑档案、档案),是存储在某种长期储存设备上的一段数据流。所谓“长期储存设备”一般指磁盘、光盘、磁带等。其特点是所存信息可以长期、多次使用,不会因为断电而消失。

 文件的构成

文件有盘符、路径、文件名和扩展名构成。 文件的类型

文件一般有四种类型:存档(A)、系统(S)、只读(R)、隐藏(H)。1.3.3 计算机文件夹

普通计算机文件夹是用来协助人们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每一个文件夹对应一块磁盘空间,它提供了指向对应空间的地址,它没有扩展名,也就不象文件那样格式用扩展名来标识。但它有几种类型,如:文档、图片、相册、音乐、音乐集等等。

 文件夹的属性

文件夹的属性与文件属性相似,一般只设置文件夹的系统、只读和隐藏属性。 文件夹结构(树状目录)

计算机文件管理一般是以树状目录的形式管理计算机的。最底层目录通常称为根目录。

1.4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人类用文字、图表、数字表达和记录着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便于人们用来处理和交流。现在可以把这些信息都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来保存和处理。前面提到,当代冯·诺依曼型计算机都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本节所要讨论的就是用二进制来表示这些数据。

经过收集、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数据,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数据是指能够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平常所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事实,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可以说,只要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信息都可叫数据。

1.4.1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计算机数据的表示经常用到以下几个概念。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 位

二进制数据中的一个位(bit)简写为b,音译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两种状态,要表示更多的信息,就要把多个位组合成一个整体,一般以8位二进制组成一个基本单位。

 字节

字节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最基本单位,并主要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字节(Byte)简记为B,规定一个字节为8位,即1B=8bit。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国际码占用两个字节。

 字

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字节组成。字(Word)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由于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信息的实际位数,所以,它决定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性能越好。

 数据的换算关系

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计算机型号不同,其字长是不同的,常用的字长有8、16、32和64位。一般情况下,IBM PC/XT的字长为8位,80286微机字长为16位,80386/80486微机字长为32位,Pentium系列微机字长为64位。

例如,一台微机,内存为256MB,软盘容量为1.44MB,硬盘容量为80GB,则它实际的存储字节数分别为:

内存容量=256×1024×1024B=268435456B 软盘容量=1.44×1024×1024B=1509949.44B 硬盘容量=80×1024×1024×1024B=85899345920B 由于技术原因,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而人们在编程中经常使用十进制,有时为了方便还采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理解不同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1.4.2 进位计数制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并不符合人们的习惯,但是计算机内部却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其主要原因有如下4点:

 电路简单

在计算机中,若采用十进制,则要求处理10种电路状态,相对于两种状态的电路来说,是很复杂的。而用二进制表示,则逻辑电路的通、断只有两个状态。例如:开关的接通与断开,电平的高与低等。这两种状态正好用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

 工作可靠 在计算机中,用两个状态代表两个数据,数字传输和处理方便、简单、不容易出错,因而电路更加可靠。

 简化运算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运算法则很简单。例如:相加减的速度快,求积规则有3个,求和规则也只有3个。

 逻辑性强 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代表逻辑代数中的“真”与“假”,而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建立在逻辑运算基础上的,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用二进制计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1.5 微机接口(选修)1.5.1微机接口概述

接口是CPU与I/O设备的桥梁,它在CPU与I/O设备之间起着信息转换和匹配的作用。也就是说,接口电路是处理CPU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缓冲器,接口电路通过总线与CPU相连。由于CPU同外部设备的工作方式、工作速度、信号类型等都不相同,必须通过接口电路的变换作用,使两者匹配起来。

(一)接口的作用

接口就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部件(电路),它是CPU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例如,原始数据或源程序要通过接口从输入设备进入微机,而运算结果要通过接口向输出设备送出去,控制命令也是通过接口发出去的,这些来往的信息都是通过接口进行交换与传递。用户从键盘输入的信息只有通过计算机的处理才能在显示器、打印机中显示或打印。只有通过接口电路,软磁盘和硬盘才可以极大地扩充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二)总线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一组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它是计算机中传输各部件信息的公共通道。

微机系统的总线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地址总线(Address Bus)

地址总线(AB)是微机用来传送地址的信号线。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了直接寻址的范围,例如16根地址线,可以构成216=65536个地址,可直接寻址64KB地址空间,24根地址线可直寻址16MB地址空间。

2.数据总线(Data Bus)

数据总线(DB)是微机用来传送数据和代码的总线,一般为双向信号线,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数据传送。

数据总线可以从CPU送到内存或其他部件,也可以从内存或其他部件送到CPU。通常,数据总线的位数与微机的字长相等。例如,32位的CPU芯片,其数据总线也是32位。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

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器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其中包括用来实现命令、状态传送、中断请求、直接对存储器存取的控制,以及提供系统使用的时钟和复位信号等。

1.5.2 标准接口 微机中一般提供的接口有标准接口和扩展槽接口。标准接口操作系统一般都认识,插上有关的外部设备,马上可以使用,真正做到“即插即用”。在微机中标准接口一般有:键盘与显示器接口,并行接口,两个串行COM1、COM2端口,TS/2接口和USB接口等。

(一)键盘与显示器接口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键盘和显示器是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微机主板上提供键盘与显示器的标准接口。

(二)并行接口

由于现在常用的微机系统均以并行方式处理数据,所以并行接口也是最常用的接口电路。将一个字符的n个数位用n条线同时传输的机制称为并行通信。例如一次同时传送8位、16位或32位,实现并行通信的接口就是并行接口。在实际应用中,凡在CPU与外设之间需要两位以上信息传送时,就要采用并行口。例如,打印机接口、A/D(Analog To Digit)、D/A(Digit To Analog)转换器接口、开关量接口、控制设备接口等都是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具有传输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数据传输率要求较高而传输距离较近的场合。

(三)串行接口

许多I/O设备与CPU交换信息,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是通过一对导线或通信通道来传送信息的。这时,每一次只传送一位信息,每一位都占据一个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这时数据一位一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串行通信,实现串行通信的接口就是串行接口。

微机主板上提供了COM1和COM2两个现成的串行口。早期的鼠标、终端就是连接在这种串行口上,而目前流行的PS/2鼠标是连接在主板的PS/2接口上。

(四)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新型接口标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外设越来越多,使得计算机本身所带的接口不够使用。USB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一问题,计算机只需通过一个USB接口,即可串接多种外设(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用户现在经常使用的优盘(或称闪盘)就是连接在USB接口上的。

1.5.3 扩展槽接口

微机中一般提供的接口有标准接口和扩展槽接口。扩展槽接口操作系统一般不认识,需要安装对应外设的驱动程序。若是同一种外部设备,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有时需要安装不同的驱动程序,该外设才能正常工作。在微机中扩展槽接口一般有:显示卡、声卡、网卡、Modem卡、视频卡、多功能卡等。

在主板上一般有多个扩充插槽,用于插入各种接口板(也称适配器)。适配器是为了驱动某种外设而设计的控制电路。通常,适配器插在主板的扩展槽内,通过总线与CPU相连。适配器一般做成电路板的形式,所以又称“插卡”、“扩展卡”或“适配卡”。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存储结构,操作系统的概念,文件的概念。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目录与路径,计算机中的数制,二进制编码。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文件的概念。

本章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存储结构,文件的概念。【 本章作业】

1.简述计算机发展中经历的四个时代。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和系统软件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操作系统?

5.内存和外存有什么区别,常见的内存和硬盘的容量都是多少? 6.什么是文件,文件包括哪几个部分?

第二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1.1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 启动成功:出现蓝天白云界面及鼠标指针和开始菜单。 退出:【开始】→【关闭计算机】。2.1.2 键盘和鼠标操作  键盘操作

【SPACE】【BACK SPACE】【ENTER】【SHIFT】【CAPS LOCK】【WIN】 【NUMLOCK】【光标键】【ESC】【CTRL】【ALT】【DEL】【INSTERT】 【CTRL】+【ESC】,【WIN】+D,【ALT】+【TAB】,【ALT】+【F4】  鼠标操作

鼠标的操作主要包括单击、移动、双击、右击、拖动、【CTRL】+单击、【SHIFT】+单击等。

2.1.3 Windows XP 桌面操作  认识开始菜单 当前用户名,internet栏,高频使用程序区,应用程序按钮,系统文件夹,系统设置栏,帮助、搜索、运行栏,关闭、注销栏。

 任务栏操作

设置任务栏属性,改变任务栏位置及大小,使用工具栏,快速启动栏,隐藏不常用图标。

 图标操作

图标的操作主要包括图标的排列方式、创建快捷方式、图标的移动等。2.1.4 Windows XP 窗口操作  打开和关闭窗口

双击打开,右键打开;按关闭键关闭,用组合键关闭。 最小化、最大化和恢复窗口 使用窗口控制按钮来进行操作。 移动窗口和改变窗口大小

移动操作时拖动窗口标题栏;改变窗口大小是将鼠标移动到窗口边缘来进行改变窗口大小操作。

 排列窗口

在任务栏空白处右击,将多个窗口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 切换窗口

用“我的电脑”窗口切换,用任务栏切换。 窗口和对话框 不同点:

(1)窗口都有菜单栏,对话框没有。(2)窗口能改变大小,对话框不能改变。

(3)对话框一般都有“确定”、“取消”等命令按钮,窗口没有,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相同点:

(1)都有标题栏;(2)都能够移动;(3)都有关闭按钮 2.1.5 Windows XP 菜单操作  鼠标右键操作

右击某个对象,弹出快捷菜单操作,主要包括:打开、创建快捷方式、剪切、复制、粘贴、删除、重命名和查看属性。

2.2 资源管理器与文件管理 2.2.1 资料管理器的界面

资源管理器的启动快捷键操作是【WIN】+E,打开资源管理器后主要包括标题栏、菜单栏、标准按钮、地址栏、常用任务栏、状态栏、工作区等项。

2.2.2 浏览文件和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左侧是文件夹,右侧显示选择文件夹下的内容。“查看”菜单下有“缩略图”、“平铺”、“图标”、“列表”、“详细资料”五种显示方式。

搜索文件:快捷键操作是【WIN】+F。搜索文件时要注意选择好搜索的目标文件夹,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搜索时间。

2.2.3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 选定对象

选定对象包括选定单个、多个,连续对象,分散的多个对象,全部选定,反向选择等。

 查看属性

右击某个文件后,单击属性,可以看到文件的大小,文件属性,文件位置,修改日期和时间,文件类型等项目。

 文件操作

文件基本操作包括新建文件,文件的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等项。

2.3 控制面板  添加/删除程序

卸载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设定程序访问和默认值  外观和主题

更改Windows主题,更改桌面背景,更改屏幕保护程序,更改分辨率,设置任务栏,显示属性

 网络和Internet连接

网络和Internet连接是设置WINDOWS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控制窗口。包括设置本地连接、WINDOWS防火墙、无线网络连接等。

 用户和账户

通过用户和账户控制来管理本地计算机用户,也可以通过用户和账户窗口为用户创建或更改密码。

 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

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包括更改日期和时间项、更改语言选项和输入法选项。

 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

该控制窗口可以调整系统声音、更改声音方案和系统扬声器设置。 辅助功能选项

辅助功能主要包括放大镜和屏幕键盘等功能,为有视觉或听觉障碍的人员更好、更方便地操作计算机而设置。

 性能和维护

该设置窗口是为了提高WINDOWS的性能而设置。包括设置系统的属性,电源管理、计划任务和系统管理工具。

 安全中心

该窗口包括设置WINDOWS防火墙,系统自动更新和病毒防护等方面选项。2.4 附件与多媒体 2.4.1 记事本

记事本是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浏览软件(notepad.exe)。

记事本只能处理纯文本文件,但是,由于多种格式源代码都是纯文本的,所以记事本也就成为了使用最多的源代码编辑器。它只具备最基本的编辑功能,所以体积小巧,启动快,占用内存低,容易使用。

2.4.2 写字板

写字板具有Word的最初的形态,有格式控制等等,而且保存的的文件也是.doc,是word的雏形。写字版的容量比较大,对于大点的文件记事本打开比较慢或者打不开可以用写字板程序打开。同时,写字板支持多种字体格式。

2.4.3 画图

“画图”程序是一个位图编辑器,可以对各种位图格式的图画进行编辑,用户可以自己绘制图画,也可以对扫描的图片进行编辑修改,在编辑完成后,可以以BMP,JPG,GIF 等格式存档,用户还可以发送到桌面和其他文本文档中。

2.4.4 计算器

在windows系统中自带有计算器,并可在简易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之间进行切换(文件名为calc.exe)。

2.4.5 Windows Media Player Windows Media Player,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款免费的播放器,是Microsoft Windows的一个组件,通常简称“WMP”。支持通过插件增强功能。

2.4.6 辅助工具  屏幕键盘

屏幕键盘是一种实用工具,它在屏幕上显示虚拟键盘,允许那些有移动障碍的用户用指针设备或游戏杆输入数据。

 放大镜

放大镜是Windows的辅助工具之一,是一个便捷小工具,它可以放大任何窗口页面。启动后会在屏幕上方出现屏幕图像放大的效果。

2.5 计算机管理 2.5.1 磁盘驱动器管理  磁盘分区

在计算机管理设置的磁盘管理选项中可以对计算机硬盘进行磁盘分区管理。

 磁盘格式化

磁盘格式化(Format)是在物理驱动器(磁盘)的所有数据区上写零的操作过程,格式化是一种纯物理操作,同时对硬盘介质做一致性检测,并且标记出不可读和坏的扇区。由于大部分硬盘在出厂时已经格式化过,所以只有在硬盘介质产生错误时才需要进行格式化。

 磁盘清理

通过“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在“磁盘清理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是要仅清理计算机上您自己的文件还是清理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

如果显示“磁盘清理:驱动器选择”对话框,请选择要清理的硬盘驱动器,然后单击“确定”。

 检查和纠正磁盘错误

也可以通过开始--运行--cmd--输入chkdsk/f来运行磁盘检查和修复程序。

在DOS下使用Chkdsk命令检查

 磁盘碎片整理

磁盘碎片整理,就是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释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速度。

2.5.2 任务管理器

Windows任务管理器提供了有关计算机性能的信息,并显示了计算机上所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的详细信息。

 启动 同时按下组合键Ctrl+Alt+Delete键。

 管理应用程序

 进程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鼠标基本操作;Windows xp菜单操作、使用Windows xp对话框;资源管理器与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管理磁盘。

掌握:认识附件、使用计算器、使用记事本、使用写字板、使用画图程序、windows xp的多媒体工具;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鼠标特性设置、字体设置、输入法、添加/删除程序。帮助功能、设置显示屏幕、安装和设置打印机。

了解:Windows的发展:帮助功能、设置显示屏幕、安装和设置打印机、辅助工具的使用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Windows xp菜单操作、使用Windows xp对话框;资源管理器与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操作;使用控制面板。

本章难点:资源管理器与文件管理,使用控制面板。【 本章作业】

习题一:中文windows的基本操作

1.(1)分别用Ctrl+Alt+Del及Reset按钮重新启动计算机。

(2)利用“开始”按钮关闭计算机。

2.(1)试按住“Ctrl”键,单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及“回收站”图标,观察此操作与单独单击这两个图标的差别。

(2)以鼠标双击的方式打开“我的电脑”中的“控制面板”窗口。

(3)从“开始”菜单中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4)从“开始”菜单中打开“画图”程序。

3.(1)打开“我的电脑” 窗口,改变窗口在桌面上的位置。

(2)练习改变“我的电脑” 窗口的大小,使之最大化、最小化、还原为原大小及改变窗口尺寸为任意大小。(3)试用四种方法关闭“我的电脑” 窗口。

(4)在“我的电脑” 窗口的菜单栏及下拉菜单中逐个执行各个命令,熟悉菜单栏中各命令的作用。

4.(1)右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弹出“网上邻居”对话框,查看并熟悉它的各个标签中的选项。

(2)查找C盘中所有扩展名为“.DOC”的WORD文档。

(3)双击“我的电脑”图标,选择“查看”菜单中的“选项”,对比“文件夹”选项卡中两个选项的不同。

5.(1)在“记事本”中键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此文件保存在D盘根目录中名为“静夜思”的文件中。

(2)在“画图”程序中画出一个绿色的椭圆,并将文件保存在D盘根目录为“TEMP”的文件中。

习题二:“我的电脑”的使用

1.(1)在D盘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WORK”的文件夹。

(2)将C盘Windows文件夹中的所有以字母B开头的文件及文件夹复制到“WORD”目录中(提示:进行此操作之前要先按“名称”排列图标。)

(3)将“Work”目录改名为“Walk”。

(4)删除“Walk”文件夹,并将回收站中的所有内容删除。2.(1)在“我的电脑”中快速格式化移动磁盘。

(2)将C盘根目录下的文件按Web方式进行浏览。

(3)改变“我的电脑”窗口的背景图案。

(4)查看C盘的总空间、可用空间。

3.(1)右击“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菜单,了解系统的特性。习题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从“开始”菜单、右击“开始”按钮、右击“我的电脑”图标三种方式启动“资源管理器”,比较这三种方式进入“资源管理器”后所在位置有何不同。

2.找出“Windows”文件夹中所有扩展名为“ini”的文件。

3.在C盘根目录建立一个名为“TEMP”的文件夹,并将“Windows”文件夹中的“Command”文件夹及基中的文件复制到“TEMP”文件夹中,然后删除“TEMP”文件夹。

4.(1)在本机中查找notepad.exe,并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并命名为“记事本”。

(2)在本机中查找wordpad.exe,在D盘中创建快捷方式,并命名为“写字板”。

5.把上面创建的“记事本” 快捷方式与“写字板” 快捷方式互换位置。习题四:定制中文windows 1.“任务栏”的设置

(1)设置任务栏可以被打开的程序或窗口挡住;(2)自动隐藏任务栏;(3)取消时钟的显示; 2.“开始”菜单的设置

(1)向“开始”菜单中的添加“注销”及“收藏夹”菜单;(2)删除“开始”菜单中的“QQ游戏”或其它不常用的菜单;(3)整理“程序”菜单:把所有的播放音、视频的软件放在名为“播放器”的菜单中的下一级。

3.桌面图标的排布:试按名称、类型、大小、日期及自动排列,比较排列之后的不同;

4.在桌面上创建word程序的快捷方式; 5.用画图画一幅画图片作为桌面的背景; 6.设置不使用电脑3分钟后的屏幕保护程序;

7.使打开的每个窗口的标题栏都为红色;窗口中的文字的字体为隶书; 8.调整Windows的分辨率为“800*600”,然后又调为“1024*768”像素。

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10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网络的基础知识 3.1.1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把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3.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产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通信网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的各种性能。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网中的信息传递。

3.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

 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等。

 数据通信,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公告板(BBS)等。

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分布式处理与均衡负荷。3.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计算机网络地理分布范围分类,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划分,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按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和网状形;

 按信道的带宽可划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 按用途的不同可划分为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企业网。

3.2 因特网(Internet)

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采用TCP/IP协议将世界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信息网。我国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

3.2.1 因特网的结构

因特网由主干网、骨干网及国际出口、用户接入层这3个层次构成。例如,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中国公用互联网(ChinaNET)就是因特网的骨干网。

3.2.2 因特网的资源 Internet网有着丰富的资源,主要有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系统资源。3.2.3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目前,Internet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电子邮件(E-mail),用于收发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为:用户名@主机域名。文件传输(FTP),传送各种类型和大小的文件,如程序、声音、图像文件等。

远程登录(Telnet),登录使用远程另一计算机的资源。

世界环球网(,jp(日本),uk(英国)3.2.7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ltion)是一种标准化的命名方法,通过各种不同的协议,对Internet上任何地方的信息都用URL定位或访问。通俗地讲,URL是Internet中用来描述信息资源的字符串,主要用在各。回车后新浪网站的主页。此外,还可以打开“历史记录”或“搜索”栏来浏览。当打开“搜索”栏时,能在右边搜索结果;打开“历史记录”时,会显示按日期排列以前浏览过的页面,可从中选择曾经浏览过的页面。

(2)由链接进入另一页面。

移动鼠标指针至某个高亮度的图形或加下划线的文字上,此时鼠标指针变成“手”的形状。单击某一链接,便进入到与其链接的下一个页面。通过选择工具栏中的前进、后退按钮进行前后翻页。当单击“全屏”按钮时,会使浏览窗口放大至满屏。

(3)保存Web页面。

下面将“新浪网”的主页保存起来。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另存为”命令后,出现保存Web页面的窗口。先选定保存到本地计算机硬盘上的指定目录(如program)下,输入文件名后,单击“保存”按钮即完成。如果要打印当前Web页内容,选择“打印”命令即可。

2、利用百度(http://)或搜狐(http://)等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采用按关键字、按分类目录两种方法来查找,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信息。

3、给同学或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告诉对方自己的电子邮件。

第四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应用(1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 Word 2003的简介

Word是由Microsoft公司出版的一个文字处理器应用程序。其主要特点包括所见即所得、直观的操作界面、多媒体混排、强大的制表功能等。

4.1.2 启动与退出Word 2003

一、启动:

1.单击【开始】/【程序】/【office2003】/【Word】; 2.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图标。

二、退出:

1.单击标题栏右上的【关闭】铵钮; 2.双击标题栏左测的【W】符号; 3.单击【文件】/【退出】; 4.按组合键 【Alt】+【F4】。4.1.3 Word的窗口界面

Word的窗口界面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等)标尺、文本区、视图切换、选择对象按钮、状态栏等。

 常用工具栏

包括新建、打开、保存、打印、打印预览、拼写和语法、剪切、复制、粘贴、撤销、恢复、超级链接、插入表格、分栏、文字方向、显示比例等按钮。

 格式工具栏

包括样式、字体、字号、加粗、倾斜、下划线、边框、底纹、字符缩放、对齐方式、行距、项目符号和编号、文字颜色、中文版式等按钮。

 栏标尺

通过标尺栏可以设置页面左右边界、首航缩进、悬挂缩进、左缩进、右缩进等项目;在纵向标尺栏下方有五种视图方式,分别是普通视图、联机版式、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和阅读视图方式。

4.2 文档的编辑 4.2.1 新建文档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新建文档:  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 右键/新建/word文档;  文件/新建(可以使用模板)。

4.2.2 输入内容

在Word中,输入文字需要掌握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中文,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大小写切换:caps lock; 3.特殊符号:shift+数字键; 4.特殊文字:插入/符号或特殊符号。4.2.3 保存文档

 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 工具/选项/保存选项卡。

 设置打开文件密码:

文件/另存为,工具/安全措施选项。

4.2.4 编辑文档 编辑一篇文档,经常使用的操作有:插入、撤销、恢复、复制、剪切、删除、移动等。

一、选定文本的技巧  双击:选择词组;

 三击段中词组:选择一段;  单击行左侧空白处:选择一行;  双击行左侧空白处:选择一段;  三击行左侧空白处:选择整篇文章;

二、定位、查找、替换

定位、查找、替换通过编辑菜单/定位或查找或替换命令【CTRL】+ F或来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并需要掌握定位目标的选择、查找格式的设置、替换格式的设置等操作方法。

4.3 文档的排版 4.3.1 字符的格式化 字符格式化方法:

(1)格式工具栏:快速按钮;(2)格式/字体。 字体、字号、字形  字体颜色、加下划线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 篇2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 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任何教材到了学校, 到了教师手中, 都有一个再创造的校本化实施问题。我们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研究, 抓住现有教材的一些不足进行加工改造;根据学生人格成长的特点和学校实际订制出的个性化培养目标, 抓住难点, 突出重点,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 我对计算机基础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

1 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 实现教材内容的再确立

现在所有的中职学生要求在毕业前要取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只要考取计算机一级B证书就可以了, 一级B大纲中不要求学生掌握Power Point内容, 在对教材开发时就可以对Power Point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会用就行, Excel中的嵌套函数对学生来说掌握难度较大, 一级B大纲中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省略掉, 防止学生在学习函数时产生畏惧心理。在上课前, 教师要认真备课, 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所谓备学生, 究其实质, 有时只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能力等所作的理想化假设。而真正对于学生的了解与认识,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 才知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教学面临一个新问题:理想的假设与课堂中现实的反馈并不一致, 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作出即时的反应, 要适应学生的现有学习现实。例如在讲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讲函数使用时, 制作“学生成绩分析表”的案例, 介绍了公式的使用及单元格的引用 (相对、绝对和混合) 、各种常见函数 (Sum、Average、Count、Max、Min、Rank等) 的使用时, 由于一些中职的学生连这几个基本的英文单词意思不知道, 原定的教学内容显然无法匹配学生现有的教学现实, 于是我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让学生在工具栏中找用中文标识的几个函数“求和、平均值、计数、最大值、最小值”, 一些没有中文表示的, 让他们在课堂上强记这些英文单词, 进行小组交流, 找出规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2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现教材进度再把握

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需要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赖以推进的重要尺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实际, 并以此为依据灵活而创造性地把握好教材实施的进度。其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好相关知识章节的进度, 在上课时按照进度进行, 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通过一些案例具体讲解相关知识背景。

例如:在开发网络基础这一章节内容时, 一级B大纲中要求学生会用IE浏览器和Outlook发送电子邮件即可, 为了方便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我们要把一些TCP/IP协议、IP地址、搜索引擎及Internet的接入方式等一些相关的知识加入到时教学内容中, 如果学生感兴趣还可以介绍MAC地址、U R L地址及网络拓扑结构等。

3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 将教材项目化

将教材的每一章节设置成一个个项目, 把每个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 项目要最好中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要使学生充满活力与激情, 教师就必须选取或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活动,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例如, 讲计算机组成中的硬件系统时, 可以把这一节知识做成组装一台完计算机的项目, 要求学生自自己配置一台适合自己使用的电脑, 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讲讲主机里有哪些硬件, 让学生自己去到卖电脑的公司去配置电脑, 下节课上课时上交电脑配置单, 就会发现学生对电脑硬件的了解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多的多, 哪些硬件及型号是主流产品有的同学能说的很清楚。学生只要自己参与到学习中来, 多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的, 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对比、演绎、归纳生成所教知识。所以教材的项目化将有利于将学生所学知识生成学生活动菜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体系, 这将会使我们的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让学生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来, 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 他们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阅历, 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和对话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是融合的, 教法和学法是融合的, 教案和学案是融合的, 课堂和生活是融合的, 教材和实践是融合的, 效果和能力是融合的。教师即学生, 学生即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在很多场所都有学生可以操作的电脑, 如在家里、手机自动充值网点等, 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学校, 教材的“二次开发”只有在学生的参与下, 才显得有实际意义和教学价值, “二次开发”才能为学生搭建有效学习的认知平台。教学时, 教师也应努力创设现实情境, 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总之, 教材的“二次开发”要适合学生使用, 坚持新课程理念, 从更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教材, 并认真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 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在一定的幅度和范围内进行, 才能确保教学的质量。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对计算机基础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学习现状,自主化,研究性,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C].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二次开发:让教材走向生本[N].中国教师报, 2010-9-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选择 篇3

【关键词】ESP 计算机专业英语 高职院校 软件服务外包

一、引言

依据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目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在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目前高职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并没有一套固定的评价标准,因而教材并不能反应专业英语应有的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教学往往不能成功。因而本文试图以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专业英语课,计算机专业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对该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从ESP的教材编写原则角度探讨了如何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ESP的概念与现状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Halliday,Macintosh,Stevens曾定义了ESP:公务员、警察、法律工作者、农业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使用的英语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Jordan以学习者使用语言最终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类。Hutchinson & Water(1987:17)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将ESP 分三类,包括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社科英语。每个分支又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次分支。

ESP的研究在国外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Halliday,Macintosh,Stevens等人首次提出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概念。而我国ESP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一个新兴却发展迅猛的研究方向。1994-2004的理论探索时期,友良,刘润清,蔡基刚,秦秀白等多名学者反思中国外语教学,考虑如何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挑战的大学生。指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2009至今的实践试点时期,成立了ESP in 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ESP研究》创刊,中国外语教学研讨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多所大学开展ESP教学实践。2009年后的ESP相关论文井喷。但在这种繁荣的形式下,讨论ESP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的论文却非常少。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标准

关于ESP教材的标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教材的目的就是在语言本身,学科内容只是一个载体。Lewis 和 Hill(1993:52-53)认为 ESP 教材的衡量标准是:1)教材能否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和研究兴趣;2)教材是否和学生的专业以及需求有关;3)教材是否有趣;4)教材是否有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任务和活动。蔡基刚(2013)认为“真正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重点是在语言,在ESP教材中学科内容只是一个媒介,教材通过专业相关主题来呈现专业特有的语言现象和特点。”

另一种认为学科内容是目的,语言是载体。王艳(2011)提出了ESP教材编写的9个原则,其中一条是“系统性原则”:“ESP教材提供的专业知识主要属大专业方面的一般知识,虽没有双语教材的专业性强,但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按第二种观点编写的教材将不能脱离双语教材或全英语的专业教材的影子,不能突出训练学生特定学科里的语言能力,帮组学生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软件外包行业对计算机英语的需求分析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是一个新兴并发展迅速的行业,根据业务的不同层次,从业人员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初级人员主要从事编码和测试的工作,他们在中高级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或协作完成日常的编码与测试工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组成。这部分人员需求量极大,也是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培养的目标。企业对这部分学生所需的英语技能要求并不低,需要学生有专业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包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听懂与自身工作相关部分的内容;能自如讨论与汇报与自身工作有关部分内容;能快速且精确读懂技术文档;能准确书写日报、周报等工作报告。

五、计算机英语教学现状与教材选择

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和涉外活动能力,训练学生简单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发现教材基本是以扩展专业阅读和提升词汇量为目标,选材也是偏向理论性文章,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

六、结论

要改变教学现状,选用真正能遵循ESP原则的教材是重要的一步。计算机英语教材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内容是学科的入门性知识,并不要求系统与全面,但是需要具有典型性。2)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里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1987.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ewis,M & J.Hill.2003.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M.Hong Kong:Macn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3]蔡基刚.2013.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1-4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教材分析 篇4

数的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但在教材这方面,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较为单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计算教学更富有活力。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

一、1——12册计算教学内容及要求和重难点:(见《小学数学数的运算内容分布及教学要求》)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在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是“在具体的情景与活动中,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活动来理解,并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达到能正确进行计算。而在二年级上册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和变化,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计算教学的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各册计算教学要求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来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计算教材的编排特点:

1、重视从学生生活实际或实际活动中引入数的概念;

2、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与相应的计算相结合;

3、笔算在口算教学的基础上进行;

4、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5、笔算与估算教学紧密融合;

6、计算教学的难易程度呈螺旋上升梯度安排。

三、计算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整数,小数,分数计算的内在联系。

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整数加减法的要求是末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小数计算要求小数点对齐,还是相同数位对齐;分数计算必须是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同样是必须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实际上都要按照整数、乘法、除法的法则计算,所不同的就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小数乘法要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要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就运算而言,加法是减法和乘法的基础,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乘法又是除法的基础,乘法和除法是互逆的,除法还是减法的简算。就知识体系而言,学生是学习了整数以后,再学小数和分数,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计算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学起点,开展计算教学。

2、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的联系。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需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计算,笔算也能促进口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须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它更是对口算、笔算的一种验证,而简算又是优化的体现。

四、计算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记得有一位数学家雅诺夫斯卡亚曾经说过:解决数学知识就是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我是这样渗透转化思想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我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计算呢?”这时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0。”另一个同学又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1。”接着又有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

10、乘100。”这时我接着说:“同学们喜欢计算的都是比较简单地、能够口算的,老师这里有一个比较难的,你们能不能不笔算写出结果呢?”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23×99,学生看了题目以后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把99转化成100-1的差,这样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了这种转化思想,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把不喜欢算的转化成喜欢算的。我想,正是有了思想方法做基础,学生才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再例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每支铅笔0.8元,3支铅笔多少元?0.8×3等于多少呢?(这个知识没学过的)有学生就说了:0.8×3其实就是表示3个0.8相加是多少,我可以列为加法算式:0.8+0.8+0.8=2.4;另一个学生说还可以这样做:0.8元就是8角,8×3=24

角,24角就是2.4元。数学上象这样的转化还有很多,比如:计算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等等。这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它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我们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

2、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形既可以是直观形象的图形,也可以是具体的实物),数为目的;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低年级学生对纯粹的计算是没有兴趣的,这就要在计算教学中充分加强对学具的合理应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数形结合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我给35+20和35+2 设计了两个“半成品”,问学生珠子拨完了吗?再让学生自己拨一拨,强调拨在哪一位上,为什么。最后在拨珠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之前,虽然学生已经总结出抽象算法,也进行了初次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比较,但是从这里学生的发言看,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理解抽象算法的算理,所以这里不脱离计数器,而是就计数器的拨珠过

程启发那些尚不能理解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抽象算法的过程。50+34 和5+34,较上题有所改变。这次是让学生自己画算珠,这样在层次上比上个题有递进。这样牢牢以计数器为助手,突破教学的难点是十分符合低年级教学特点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归纳推理法:

归纳推理法即是通过“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如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依旧不变,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测:可能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那么这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验证,说明是正确的,再让他们试着举出反例,结果发现举不出相反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利用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归纳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和实质。

4、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在数学计算教学中也是经常用到,例如还是上面的例子:乘法交换律。课堂伊始,先回忆“加法交换律”的内容,然后类比到“乘法交换律”,也可以使学生很快的领会新知识。同样由“加法结合律”类比到“乘法结合律”;再如教学“怎样求最小公倍数”一节时,可以由“怎样求最大公因数”而类比推理得出。(都要用到短除式)

五、计算课典型课例:

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从两个角度、两条线来说说这节课。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

1、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新旧知识间关系:

人教版P110页的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在刚刚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后来学习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建立在已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重在引导,进而同化知识。

2、体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确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不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从“分数单位”入手来引导和点拨(教学难点)、明确算理;在此基础上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而教学的关键是“通分”。

(二)、站在研究者的角度看教材:

1、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两条线,确定教什么、学什么:

本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即明线就是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隐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暗线就是“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时,使学生立刻会想到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结合两个角度、两条线,确定如何教和学:(1)教师如何教? 第一环节: A、通分练习

和 和 B、口算:

21429275+ +-+ 3377111*** 通过上面的两组练习题让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随即改变第一道题使它变成+算呢? 第二环节:

A、出示例题:与旧知比较,有什么区别?前面学的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而这两个分数呢?是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教师重在点拨: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里面有几个?而

1414310143,该怎么计10呢?它的分数单位又是什么?由此理解“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B、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前面同分母分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那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呢?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进行通分,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C、计算法则的概括: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学生怎样学?

在明确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必须先通分。因此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解答,格式准确。注意做题的书写格式,特别是通分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在验算本上完成,然后直接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然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分组计算,组长对答案。也可全班进行,几位同学板演,发现细节问题,及时纠正。

六、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计算”应该是先“计”,后“算”。“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考虑、筹划。“算”才是用已知的数目通过运算,得出结果。大多数人认为“计算”就是“算”,因此都重“算”轻“计”。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哪些重“算”轻“计”的行为呢?又有哪些需要“计”的策略呢?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有哪几步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其次根据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的特征,数据的特征,确定能不能简算,应用什么运算定律简算。同时,也要注意别掉进简算的陷阱里了。如:25×4÷25×4,有的学生就算出结果为1,这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他注意了简算25×4=100,而忘掉了运算顺序。再次,对于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有没有打破常规,巧算的策略。如50÷9×18,就不能按法则先算50÷9再算乘法,可以先算50乘以18,再除以9。这也是我们平常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造成的。使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见题就算,缺乏对题目进行全面的策划。计算就要抓住计算的关键“计”,“计”应该是“算”的前提,只有“计”

得好,才能“算”得准,算得快。

1、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即:“熟练”、“比较熟练”、“会”。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2、讲清算理是关键。

新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3、应加强估算。

计算有很多类型,如:口算,列式计算,脱式计算,估算,竖式计算等等。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的其它几个方面,如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而对估算教学甚少,甚至置之不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加强估算教学。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应用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3千克,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14元”的„„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有意识的估算教学。要重视估算,必须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体会到估算的作用,为实际应用作参考,如用估算去验算其它计算结果。

4、应重视口算。

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重笔算,轻口算,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师对口算训练更少。其实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口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内容,要想算得又对又快,多数学生选择从高位算起(口算加减法),这与笔算中的以个位算起又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在这里犹豫不决,对两种算法不能作一个较为合理的协调,于是对口算训练不力。其次,口算训练方式单一,学生乏味,没有激情,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少数优秀学生,不愿参与这样的口算训练,甚至破坏课堂纪律,教师为了避免这样的混乱,而选择少训练口算。再次,口算训练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形式多样,如“开火车”、“接力赛”、“抢答”等等,要知道,如果笔算是一幢高楼的话,那么口算就是这一座高楼的一砖一石。试想,小学的相加减乘除,以及后继学习的乘方,开方,有哪种能离开基本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法)。因此,我们只有强化口算训练,笔算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同时口算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最好的方法之一。

5、在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应注意适时优化。

应该说,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并不是一回事。“一题多解”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个体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

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创造”出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生本人来讲就是最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如学生算“9+5”时,学生一的算法是:9+1+4=14;学生二的算法是:5+5+4=14;学生三的算法是:(9+1)+(5-1)=10+4=14;学生四的算法是:9+4+1=13+1=14。因为学生知道9+4=13,9+5比9+4多1,为什么一定要凑成10呢? 缘于对“算法多样化”的热衷,“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成为很多课堂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在多数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引导各种算法,然后一律称好,新课标不急于优化,有些教师干脆不优化了。的确,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使命。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算法多样化的效用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却把提倡算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算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算法就要“尊重”,认为这样就是“自主”。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是通过例题,讲一种最佳算法,学生明白算理,并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算法多样化,改变了过去计算教学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但在教学

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强调算法多样化,是有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例如:48+2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想出了六种算法,(1)48+27=40+20+7+8=75,(2)48+27=48+20+7=75,(3)48+27=40+27+8=75,(4)48+27=48+2+25=75,(5)48+27=45+3+27=75,(6)列竖式计算。教师似乎意犹未尽,又问:“小小发明家们,你们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在教师的鼓励下,不甘示弱的小朋友于是就想出毫无意义的第7种、第8种┉┉一节课下来,那些后进生,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有明白,一种算法也没有掌握。片面地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没有教给学生最佳的计算方法,是不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我们倡导算法多样化,更应强调计算的最优化。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6、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离港系统培训教材 篇5

1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Departure Control System),2简称DCS,3是中国民航引进美国UNISYS公司的航空公司旅客服4务大型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分为旅客值机(CKI)、配载平衡(LDP)两大部分。CKI与LDP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它们在使用过程中由FDC(Flight Data Control)系统进行控制。CKI(Check-in)FDC LDP(Load-planning)

2关于USAS CKI(值机概述)

USAS CHECK-IN(USAS CKI)是一套自动控制和记录旅客登机活动过程的 系统。USAS CKI记录旅客所乘座的航班、航程、座位证实情况,记录附加旅 客数据(如行李重量、中转航站等),记录接收旅客情况或将旅客列为候补情况。USAS CKI可以顺序接收旅客、候补旅客,也可以选择接收;旅客也可以一次办理多个航班的登机手续。有四种办理Check-in的方式。每种方式都可以有座位选择: 1姓名方式(Name)

这种方式是值机员通过旅客姓名的方式来确认旅客。是最常用的方式。USAS CKI具有搜索旅客姓名全称能力(与USAS RES相似),允许GO-SHOW、NO-SHOW、NOREC以及超售等因素的调协 2部分姓名方式(Partial Name)

部分以姓名方式办理值机基本与以序号办理值机方式相似,不同之处为旅客姓名必须与系统上的旅客姓名完全吻合。3以序号方式(Numeric)

以序号方式接收未订座旅客。根据订座旅客数和飞机的实际载客量来接收 未订座旅客。旅客订座情况可从票面识别,其姓名输入到订座及离港系统 中。

对于未订座旅客或ID(Industry Discount)旅客,其姓名随后显示。4手工方式(Manual)

非自动Check-in.USAS CKI允许自动和非自动办理航班。

Check-in指令可以在任何有定义的航空公司的VDU(终端)上使用,每个 VDU可以同时办理多个航班。反过来,每个航班可以在任何一台VDU办 理。当一个航班开始办理Check-in手续时,该航班所有航段的起始航站可 同时办理旅客Check-in手续,起始站进行座位分配,其余的航站都留有可 利用的座位

USAS CKI指令设计为简洁的工作人员、旅客、与系统之间的对话方式。当 USAS CKI存有旅客数据时,值机员可提取旅客记录为其办理乘机手续。旅客被接收后,系统自动分配座位号和登机号。当旅客在离港系统中没有 记录,或旅客记录未被证实时,该旅客被接收时,被列为候补旅客,系统 不会接收,而是产生候补号。当飞机仍有剩余座位时,再将其正式接收。在接收这类旅客时,系统同时为旅客建立PNR及其它数据记录。当旅客需换乘其它航班时,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换乘航班指令。

在办理值机前,离港系统可为VIP、GROUP、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旅客预留 座位。已预留座位的旅客在办理乘机手续时,系统将预留的座位分配给该旅 客。

若有特殊情况时,可解除已预留的座位。

对于多航段航班,旅客可在起始站一次办理全程的的乘机手续,使旅客在过 站时不必提取行李。

limit travel time control为旅客办好乘机手续后,从值机柜台到登机口的通行 时间。每个办理Check-in的VDU都必须设定此项,否则旅客不会被接收 对于候补旅客,系统设计了候补旅客优先等级。USAS CKI会在情况允许的 情况下,根据候补旅客的优先等级,自动接收候补旅客。若候补旅客没有到 达机场,由USAS CKI自动处理的候补旅客或由值机员处理的候补旅客将被

列为Notification Category,即需要通知的旅客。值机员需对此类旅客进行处 理。未被接收的旅客可以转换到其它航班上,同时保留旅客的check in data, 包括旅客办理check-in时被列为候补的优先等级。USAS CKI同时可以处理机场税和超重行李税。

USAS CKI需要来自航班操作数据和订座系统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所有的

数据都自动存放在FDC(Flight Date Control)中,订座系统自动向离港系统传 送数据。当有意外情况发生,系统不能自动提供所须信息时,离港系统设置 了手工备用指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USAS CKI与USAS RES的连接(离港系统与订座系统的连接):

离港系统的应用是与订座系统紧密相连的。在办理值机前,订座系统向离 港系统传送旅客名单报PNL和旅客增减名单报ADL。值机结束后,离港系 统向订座系统传送最后销售报PFS,向订座系统提供详细的最后登机人数、头等舱旅客名单、GO-SHOW人数、NO-SHOW人数,以便于订座部门控制 人员了解航班实际使用情况。RES与DCS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PNL,ADL RES DCS PFS,PIL USAS CKI的使用基于三种不同的与订座系统的接口环境,分别为: 1 Stand-alone(单独的)离港系统的使用需从订座系统中提取旅客订座信息。USAS CKI接收从订 座系统传送过来的旅客名单报PNL(Passenger Name List),或旅客增减名单 报ADL(Addition-Delete List)。Stand-alone接口方式使离港系统不能通过 订座系统为没有订座的旅客订座,而是通过旅客所持机票的确认状态、所 乘座飞机的实际载客量、以及旅客所持的机票接收旅客。离港系统与订座 系统的数据传送是异步的。2 Integrated(混合的)

这种接口方式使USAS CKI与USAS RES的连接是实时的。当离港系统 初始化某一个航班时,USAS CKI从订座系统提取PNLS,订座系统中未 被confirmed的旅客被列为候补。当订座系统中旅客订座信息有变动时,将随时通过ADLS传道USAS CKI中。

离港系统与订座系统的数据传送是同步的。3 Hosted(主机的)

在Integrated check-in系统环境下,一个Host airline可以处理以Stand-alone 方式与USAS RES接口的其他乘运人的check-in。这种方式也可称为无接 口方式。值机关闭

Check-in关闭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初始关闭,尽可能多的接收候补旅客,随后到来的旅客限制在登机口接收,值机柜台不再办理。第二步完全关闭,关闭航班check-in,发送航班关闭信息,通知配载部门最后一名乘客已办 好乘机手续,向订座部门发送旅客确切登机人数。航班完全关闭后不允许 任何旅客的接收。

四 USAS CKI应用环境

USAS CKI使用标准的2200操作系统(OS2200),系统同时使用USAS SYS和一个信息转换系统USAS MSG。USAS SYS通过USAS MSG实现 与USAS CKI的数据传送。

USAS CKI与航班操作系统接口为实时信息交换。USAS FDC支持所有 USAS CKI接口。

USAS CKI与USAS RES交换订座和值机数据。在integrated system中,是同步实时交换数据的,在stand-alone中,则是异步非实时实现的。USAS RES和USAS ASR可使用任意一种接口方式

第二部分 工作号级别

控制室: 81(最高级别)82(普通控制)

96(建立航班,T-CARD)值机: 91(普通值机员)86(值班主任,可以改名字)配载: 102(普通)101(控制)

其他: 82(可执行CKI、LDP指令)97(可执行FU、FDC指令)第三部分 键盘介绍与进入系统(1)键盘知识 分类简单说明

目前使用的终端主要有科比亚、昌霖、实达几种,有些机场使用微机仿真终端。终端的键盘设置基本一致常用的键名称及其功能如下: XMIT 传送指令输入 MSG WAIT 释放MESSAGE SOE 指令起始符 DELETE IN LINE 删除单个字符 INSERT IN LINE 增加单个字符 FCTN + P 清除屏幕显示

FCTN + 1(2、3、4„„)F1(F2、F3、F4„„)功能键 微机上的功能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己定义。

(2)进入离港系统及辅助指(3)令

在TIP环境下,离港生产系统使用J系统。离港测试系统为A2、E2 TIP: 软件事务处理包

$$OPEN TIPJ(E2)进入离港系统(或测试系统)DA工作区显示 SI进入工作区 SO退出工作区

AI重新进入一个指定的工作区

AO暂时中断使用工作区,但又不退出 AN修改保密号

CD/CNTD城市/三字代码查询 CO计算功能 HELP帮助指令

PG/PF/PN/PL/PB翻页指令 PT/PC打印指令

1进入生产系统: 进入测试系统: >$$OPEN TIPJ >$$OPEN TIPE2 显示:SESSION PATH OPEN TO: TIPJ SESSION PATH OPEN TTIPE2 DA工作区显示 DA A AVAIL B AVAIL C AVAIL D AVAIL E AVAIL PID = 1060 HARDCOPY = 1253 BPP = 1253 TIME = 0934 DATE = 04DEC HOST = LUCK AIRLINE = CA SYSTEM = CAAC APPLICATION = 2 SI进入工作区

SI: AGNT NO./PASSWARD/USER GROUP/OFFICE SI:962/1A/82/PEK001 SO退出工作区 SO AI重新进入一个指定的工作区 AI: AREA AGNT NO./PASSWARD 6 AO暂时中断使用工作区,但又不退出 AO AN修改保密号 AN OLD/NEW CD/CNTD城市/三字代码查寻 CD: 城市三字代码

CNTD: OPTION/ CITY NAME T查询城市/机场三字代码

A用城市/机场的几个字母查询三字代码 CNTD:ALL 查询所有国名及对应两字码 CNTD:N/COUNTRY 用英文查询国家两字代码

CNTD:D/航空公司代码 用航空公司代码查寻对应的航空公司 CNTD:M/AIRLING 用航空公司名称查询对应的代码 CO计算功能 ? 四则运算

? 英里/公里换算 CO M/需换算英里数 CO K/需换算公里数

? 显示城市的当地时间及GMT时间 CO T/城市三字代码/DATE ? 显示城市时差

CO T/CITY PAIR/DATE HELP帮助指令

可使用HELP指令帮助查询离港系统的指令的使用。HELP:PA可查询PA指令如何使用 PG/PF/PN/PB/PL翻页指令

当屏幕上不能显示全部的内容时,可使用翻页指令: 半屏显示 PG / PF / PN / PB / PL 全屏显示 PG1 / PF1 / PN1 / PB1 / PL1 本页 首页 后页 前页 最后一页 PT/PC打印指令

PT : 打印上一次指令所有输出信息 PC : 打印上一次指令的显示信息

(三)显示指令 CFL值机航班显示 AFL显示航班表 SY航班概况显示 FI显示由FDC指令建立并生效的航班的有关信息 MD舱单显示

SE/SEI座位图显示

DIL/AIL始发/到达航班信息显示 ACRT工作终端显示 MSG/TLX系统内部发报 CFL:Check-in Flight List 值机航班显示

* 显示系统中某一天本航空公司或其它航空公司办理值机的航班表 ? 值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输入,获取某些值机航班信息 ? 如果航空公司输入省略,表示为本航空公司;如输入“ALL”,则表示系统内所有航空公司 ? 所有在航班的航线内的航站都可作为显示起点。如果航站输入省略,则表示为执行指令的终端所在地

格式:CFL:airl/date/city/opt/opt 选择项

/S显示中包含各航段情况

/O仅显示已经开始办理值机手续的航班表 /C仅显示已经停止办理值机手续的航班表 /I仅显示已经初始化的航班表 /N仅显示未经初始化的航班表

/CL:仅显示已经完全关闭的航班表

例: CFL:CZ/./I 显示CA由PEK始发的全部已经初始化的班表 输出: CFL CZ/./I FLIGHT RECORD LISTINGS: CZ **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 03NOV CZ310 CZ345 CZ365 CZ3102 CZ3104 CZ3108 CZ3110 CZ3116 CZ3118 CZ3120 CZ3124 CZ3136 CZ3138 CZ3140 CZ3142 CZ3152 CZ3160 CZ3176 CZ3192 CZ8612 CZ8712 CZ8812 CZ8912

CFL:CZ/./S FLIGHT RECORD LISTINGS: CZ **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 03NOV CZ310 ARRIVES DEPARTS BOARDS STAT POS GATES ARN SSEL EQUIP TYPE PEK 1415 1345 CC GATE B2058 FCY 777/21BG NAM FDC HKG 1735 CZ345 ARRIVES DEPARTS BOARDS STAT POS GATES ARN SSEL EQUIP TYPE CAN E0905 0835 CC GATE 14 B2055 FCY 777/21BG NAM FDC PEK 1250 E1230 1200 CC GATE G22 B2055 FCY 777/21BG NAM FDC AMS 1840 本地到达时间 值机方式

已完全关闭 NAM:DCS LOCK:紧急锁定 MB:手工

CI:初始关闭

OPEN:开放 可办理值机 AFL:Active Flight List显示航班表

? 显示所有在系统内生效的各航空公司航班表,及所有生效的航空公 司代码

格式:AFL:AIRLINE 航空公司代码,或ALL 例:1.AFL;ALL 显示系统中所有的航空公司 FLIGHT RECORD LISTINGS ALL CA MU CZ CJ SR MF JL NH SU TG AFL:CZ FLIGHT RECORD LISTINGS CZ CZ 001T CZ 310 CZ 329 CZ 343 CZ 347 CZ 353 CZ 355 CZ 361 CZ 365 CZ 369 CZ 373 CZ 377 CZ3102 CZ3104 CZ3108 CZ3110 CZ3114 CZ3116 CZ3118 CZ3120 CZ3124 CZ3134 CZ3136 CZ3138 SY: Survey Display 航班概况显示

? 显示航班某登机地点及到各经停站的值机情况、订座情况。显示航班的 各种布局,或在航班最后一个航站显示整个航班的各种数据

格式:SY:FLIGHT/DATE/CITY/OPT 选择项,可输入 /Z分区显示 /S分舱位显示

例1. 单航段 CA1501 PEK-SHA SY CA1501 输出:

SY: CA1501/03NOV PEK/0 CC0854/NAM CWT200000 UWT177325 CAW056367 UAW033692 WTN1 KG NTC/BCL 747/4J6J/B2464 GTD/G15 POS/GATE BN291 AK00000 CD00000 BDT0810 SD0840 ED0840 CI0814 CC0854 BD03286 CNF/F18C40Y348 CAP/F18C35Y348 AV/F2C15Y94 CAT/018/021/283 *PEKSHA R018/021/279 C016/020/254 B0125 /001795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BPAX290 BINF000 GS PEK/F008C007Y036 例2:多航段 CA175 PEK-SHA-MEL-SYD SY CA175 /PEK 输出: SY: CA175/04NOV PEK/0 OP/NAM CWT200000 UWT200000 CAW200000 UAW200000 WTN2 KG NTC 747/SPA/B2452 GTD/ POS/GATE BN000 AK00000 CD00000 BDT1840 SD1910 ED1910 CNF/F18C37Y231 CAP/F18C26Y231 AV/F18C26Y231 *PEKSHA R002/018/092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PEKSYD R000/001/065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TOTALS* R002/019/157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GS PEK/F004C003Y028 SHA/F010C010Y028 SY CA175/SHA 输出: SY: CA175/04NOV SHA/0 OP/NAM CWT200000 UWT200000 CAW200000 UAW200000 WTN2 KG TCI 747/SPA/B2452 GTD/ POS/GATE BN000 AK00000 CD00000 BDT2200 SD2230 ED2230 CNF/F18C37Y231 CAP/F18C26Y231 AV/F18C26Y231 TRANSIT R000/001/065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 00/00/00 *SHASYD R000/000/120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TOTALS* R000/001/185 C000/000/000 B0000 /000000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GS SHA/F010C010Y028 例3:SY CA175/Z 输出:

SY: CA175/04NOV PEK/0 OP/NAM CWT200000 UWT200000 CAW200000 UAW200000 WTN2 KG NTC 747/SPA/B2452 GTD/ POS/GATE BN000 AK00000 CD00000 BDT1840 SD1910 ED1910 CNF/F18C37Y231 CAP/F18C26Y231 AV/F18C26Y231 ZONESR1-4/0 R10-14/0 RU41-44/0 R15-30/0 R31-40/0 分区显示旅客人数,最大10个区

如果没有配载数据,则显示“ZONE DATA NOT FOUND” 第8CA109 取消(在同一终端上执行)POC:-CA109 取消(不同终端上执行)输出: 1正确应答: ACCEPTED 2 PO/POC指令执行成功,但仍有AEC旅客: WARNINGFLIGHT/date

例: OG: CA1503/+ SY: CA1503/28OCT PEK/0 OG/NAM CWT200000 UWT200000 CAW200000 UAW200000 WTN1 KG NTC 737/300A/B2906 GTD/ POS/GATE BN000 AK00000 CD00000 BDT1705 SD1735 ED1735 CNF/Y148 CAP/Y145 AV/Y145 *PEKNKG R109 C000 B0000 /000000 SB000 B0000 SA000 EXST00 XCR00 GS PEK/Y030 HL:Numeric Limits登机人数的限制 ? 控制人员使用 ? 设置登机人数

? 将原来设置某一航班某等级的登机人数取消

? 控制人员对航班的某个或整个航段的某个(整个)等级设定一个最大的登机旅客人数限制 ? 在固定配额和在某一航段有人数限额的航班上,如果接收超额的旅客有可能对下一个航站产生影响.使用HL指令就可以对某航班某航段限制接收人数,从而保证下航段旅客的正常接收

? 手工设定的人数不得低于已接收的旅客数,不得低于座位保护数 ? 如果接收的旅客超出手工设定的限制人数,则旅客将被列为候补 ? SY显示中有HL信息行

? 航班初始关闭后,手工设定的登机人数即告无效

格式: HL: FLIGHT CLASS segment limit 登机人数限制 + : 增加人数-: 减少人数 缺省为恢复

例: CA985 PEK-SHA-ANC-JFK HL: CA985PEKSHAC10 PEK-SHA航段C舱最多只能接收10个旅客 输出: “ACCEPTED” AEC: Automatic Equipment Change自动更换飞机 ? 控制人员使用

? 在需要的情况下执行AEC指令更换飞机。飞机的客舱等级必须相同,顺序及数目可以不同 ? 需先设置保护

? AEC指令需在最后输入“/Y”,若不输,系统会自动给出提示,重新执行

? 如果USAS CKI与USAS LDP相联,配载会收到ASM(Adhoc Schedule Message)信息 ? SY显示

格式:AEC:FLIGHT/date CITY AIRC /CONFIG /cki-wt/fseat/ AIR-REG/Y 提示是否换飞机

机型分类 注册号 若使用 LDP,必须输入

自由选择座位,可不输 F:忽略已接收的旅 客,变为自由座位选择

更换飞机的城市 每个航节允许的值机重量。不 输默认为使用现存的重量限制 客舱座位布局数

例:CA109在PEK使用747/4J6C/B2456 CNF/F18C40Y249现更换为747/4J6J,F18C40Y348 ?1? PO:CA109,?2? E SY: CA109/08SEP98 PEK/1 EC/NAM CWT200000 UWT199285 CAW200000 UAW199285 WTN2 KG TCI 747/4J6C/B2456 GTD/G5 POS/GATE BN010 AK00000 CD00000 PC1060/PEK BDT1230 SD1300 ED1800 CNF/F18C40Y249 CAP/F18C40Y244 AV/F18C39Y239 *PEKHKG R006/015/141 C000/001/005 B0004 /000235 SB000/000/000 B0000 SA000/000/000 EXST00/00/00 XCR00/00/00 NO SMOKING FLT ?3? AEC:CA101/./PEK/747/4J6K/F18C40Y348/R2464 输出: AEC:CA101/28OCT/PEK/747/4J6K/F18C40Y348/R2464/Y 显示中提示需输入“Y”选项确认.直接按,系统接收后,直接显示更换的飞机座位图 * SE:CA101/28OCT98/*PEKHKG CNF/F18C40Y348 747/4J6K F UC4 5 Y 1 [[[2[ [[[ 3 4 1234 8901234567 901234 56789012 345678901 *** R K X***** ******** L******** L************ KR R J X***** ******** L******** B************ JR RK **** K H X***** B******* L******** L******** HR RJ **** J ====== E======= E======== E=============E R R ===E K *********C K ====== E======= E======== E=============E R R ===E J B********C J G L**** ******* B******** L************* GR RG * G =====E==== F L**** ******* L******** L************* FR LD * D =====E==== E X**** ******* L******** L************* EL L ===E B C********* B D X**** ******* B******** L************* DL L ===E A B********* A ====== E======= E======== E=============E L LB **** B ====== E======= E======== E=============E L LA **** A C L***** ******** L******** L******** CL L B B***** ******** B******** L************ BL L A L***** ******** L******** L************ AL 1234 8901234567 901234 56789012 345678901 *** F UC4 5 Y 1 [[[2[ [[[ 3 4

若输入“F”选项,则输出为“ACCEPTED”

第九部分 建立航班及FDC指令(1)手工建立航班

一般情况下,CKI航班由FDC系统自动生成,建立航班记录。如果CKI 与FDC或RES中断联络,FDC不能提供航班数据,CKI系统设计了相应 的后备指令,可以手工建立航班,手工输入旅客名单,使计算机办理旅客 乘机手续仍为可能。

MSL打印航班座位图 MBM航班数据表格的显示 MBP手工输入PNL MBA旅客增减名单的产生 MBD航班数据的显示

需求规格说明书(教材定购系统) 篇6

1.引言

1.1编写目的对学校教材定购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将该系统分为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方便教师与采购人员的使用,加深与用户间的交流,需求规格说明书力求在功能上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系统界面上使用户满意。

读者对象学生,教师,教材工作人员

1.2项目背景

本系统以学校为背景,在认真调研和分析了学校订购教材的现状之后,根据学生,教师和教材工作人员的需求和各个功能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设计方案。

1.3定义

数据流图(DFD):数据流图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系统的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的形式描绘系统里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 张海藩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学校教材定购系统是为高等院校开发的,用于日常的教材管理,包括销售与采购。提供数字化的管理,在新的管理资源和管理模式上,力争能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得到提高,推动学校发展的步伐。

2.2运行环境

硬件要求:内存:1G以上;CPU:IntelCore21.80GHz系统要求:MyEclipse 集成开发工具,SQL数据库,画图工具以及windows word文档工具。

2.3条件与限制

(1)当书库中的各种书籍数量发生变化(包括进书和出书)时,都应修改相

关的书库记录。

(2)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的工作过程时,需考虑有关的合法性验证。

(3)系统的外部项至少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工作人员。

(4)系统的相关数据存储至少包括:购书表、库存表、缺书登记表、待购教

材表、进库表和出库表。

(5)系统方案选择时间需要2周,系统开发经费不少于3万。

3.数据描述

3.1静态数据

3.2动态数据

【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3.3数据库介绍

【给出使用数据库的名称和类型。】

3.4数据词典

3.5数据采集

4.流程图

4.1业务流程图

【用于描述用户的实际的业务流程,在流程图中应忠实反映用户实际的业务情况。】

4.2数据流程图与过程流程图

【数据流图或操作流图主要是为了反映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各模块的流程情况。】

5.功能需求

5.1功能划分

1)系统账户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登陆、查询、退出、操作记录等。

2)销售管理子系统:提交购书单、审核购书单、开发票、登记购书纪录、返回领书单、修改和维护数据库中相应的表。

3)采购管理子系统:发缺书单、登记缺书纪录、拟订待购书信息、发进书通知单、修改和维护数据库中相应的表。

5.2功能描述

销售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开发票、登记并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或学生可以到书库领书。

采购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若是教材脱销,则登记缺书,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6.性能需求

6.1数据精确度

书的库存数量,书的入库与出库数量都可以十分精确。书在采购的时候,可能根据缺书的数量进行采购,也可能根据主观预测,预测下一批销售的数量来决定本次购书的数量,此时采购书本的数据精确度较低。

6.2时间特性

系统响应时间迅速,使用者较难察觉。较短的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使用者不必过多等待。

6.3适应性

本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Me Windows XP.本系统支持的数据库:SQL Server 2000.7.运行需求

7.1用户界面

【如屏幕格式、报表格式、菜单格式、输入输出时间等。】

7.2硬件接口

内存:1G以上;CPU:IntelCore21.80GHz

7.3软件接口

本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Me Windows XP.本系统支持的数据库:SQL Server 2000.本软件的开发工具:Java、Eclipse。

各模块过程之间采用函数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的方式进行消息传递。

7.4故障处理

硬件故障:

情况1:服务器电源不正当关闭

处理:

a.数据库事务回滚到断电之前的状态。

b.为服务器提供一个备用充电电源能够支持服务器进行临时数据的正常保存。

情况2:客户端与服务器网络不能连接

处理:

a.检修本地端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b.查看服务器端交换机端口是否被关闭;

c.查看端点间网络线路是否完好。

情况3:存储空间已满

处理:

a.数据库切换到备份存储空间;

b.进行数据检索,删除日期过期的数据。

软件故障:

情况1: 服务器死机

处理:程序自动保存内存中的临时数据;重启机器

情况2: 服务端程序报告异常

处理:保存好临时数据,关闭访问端口,关闭程序重新启动,通过临时数据初始化程序

情况3: 服务器端响应速度慢

处理:查看接收的数据信息,看是否有不法分子的攻击,并作好防火墙的配置

8.其它需求

使用性:界面友好,其他软件有很好的兼容。

安全性: 安全性良好,有密码验证对不同权限进行不同的登陆软件有备份功能,对数据损坏或破坏有很好的恢复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 篇7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涉及面广, 影响大, 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 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与非计算机类专业, 这门课程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普及性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与操作等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更像是一门纲领性课程, 需要将后续的专业课程以章节的形式串联起来, 让学生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专业课程的体系结构。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 他们应当从这门课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全面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原来的“集中讲授+上机试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依托立体化教材进行自主学习[1]。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4个方面就如何使用好该教材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要存在的问题, 总结出教材建设的思路。指出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 时代感不强, 教学手段、模式单调, 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改革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应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其它公共课的区别, 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 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2~4]。针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 从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出发, 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5]。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为主的团队协作编写了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6~7]。此教材从2012年开始在计算机学院的新生班级中投入使用, 得到师生们的广泛好评。教材在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方面, 比普通的教材更有深度, 几乎所有的这些章节, 都可以与计算机类专业的各相关课程联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有, 而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的专业课程, 通过在这本教材中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凝练, 让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探索

具体来说,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首先对计算机发展历史进行总结, 随后对计算机的经典体系结构, 包括图灵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让学生对这图灵与冯诺依曼这两位计算机鼻祖以及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 计算机硬件基础部分。

一是介绍了计算机里的数制与编码, 让学生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的基本运算方法。这些知识是《数字逻辑》课程的基础。数字逻辑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简称, 其内容是应用数字电路进行数字系统逻辑设计。电子数字计算机是由具有各种逻辑功能的逻辑部件组成的, 这些逻辑部件按其结构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有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再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就可以表示和实现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二是介绍了计算机的五大组成结构, 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这些对应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此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结构, 包括计算机逻辑部件、运算部件与运算方法、主存储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系统、辅助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系统等知识。

(二) 操作系统部分。

首先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原理知识, 然后以Windows 7操作系统为例进行了操作示例介绍。此外, 也对包括Android与IOS等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这对应着《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 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功能

包括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 控制程序运行, 改善人机界面, 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 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 使用户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为其它软件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硬件资源, 同时按照应用程序的资源请求, 为其分配资源, 如:划分CPU时间、内存空间的开辟、调用打印机等。

教材也对常规的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了详细说明。办公软件主要用于处理办公过程中的文字和数据信息, 通常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幻灯片处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等功能。

(三) 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

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定义与组成, 随后介绍了OSI模型、常规的网络设备, 以及TCP/IP协议等。这些知识对应着《计算机网络》这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从逻辑功能上看, 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 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它们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 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 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三、结语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类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进行讨论, 对每一章节的作用进行分析, 并指出它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区别所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建设,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杜炫杰, 李丽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2]魏茂林.浅谈如何用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关德君.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4]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 2009

[5]陈桂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 2009

[6]王路群等.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 篇8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66-02

校本教材不仅仅需要与教育方针、思想、纲要要求相符合,满足社会的需求、师生的愿望,还必须要能够体现出学科特点。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进步,并且还能够使之与统编教材相结合,成为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使其更具强的适应性与实践性。下面就《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开发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内容要注重实用性

开展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使用所学习过的知识、技能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哪一个专业哪一个学科的教学,所使用的教材的知识内容都并不可能包涵这个学科的全部知识。因此在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的特点来选取适当的内容,也就是说,对中职生来说,要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在编排教材时,把实用性放在首位,而不能像大学本科教材一样,把重点放在理论研究上,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且也要结合中职生基础低的特点,将基础知识作为其切入点,把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结合起来,让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教材中所用的实例也要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让中职生感到学即能用。在校本教材的内容与练习设计上,需要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以及练习操作的部分内容,要和实际生活有关,让学生感到知识可为生活所用,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切实有用的,并让他们真正产生出学有所获的感觉,逐步产生学习积极性。

二、突出内容多样性,方便教学拓展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让教材能够满足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使得教材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走向就业提供指导。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在进行开发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表现出职业化本身的特点,并突出教材所应该具有的指导作用。

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考虑到职教与专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要让内容的质量可以满足教学所需。首先,对于那些普适性的内容,为了促进学生改善自身职业素质,因此,不仅要体现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还要体现引导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自尊、自信、艰苦创业等精神。比如,在校本教材中可以编入全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杯”比赛中的获奖作品的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职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学得新知识,同时又激励他们向同辈看齐,积极进取。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需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并引导他们逐步喜爱自己的专业。同时,教材之中所选用的内容能够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职业道德素质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让他们能够对学校之中的学习生活进行正确地认识,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升华。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教材中体现出的亲切感时,学生就可以逐步体会到教材的魅力与价值。其次,专业性的教材就需要体现出其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每个专业的必修公共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融入专业思想,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各个专业中的知识进行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校本教材中,安排课前习题,为学生布置一定开放性预习题目,引导学生学会查找、收集与整理各种资料来完成预习题目。在教材设计上,增加一个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收集资料与讲述资料内容的过程掌握知识,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他们去收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并集合成为他们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的补充,延伸校本教材的知识范围,方便教学拓展。

三、校本教材需要具备灵活化、实例化的特点

校本教材开发就是要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简易、实用。从当前的教材中可以发现,内容有的比较刻板,有的比较生硬,有的甚至过分复杂,趣味性也明显不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就对实践性要求较高,死板、生硬、复杂的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实践。这些内容不仅会更加教师授课困难,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把本来很趣味的应用知识变得没有趣味,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要求严格筛选内容,使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灵活性和简易性。将操作实例作为主要内容,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自己就能够看懂,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独立完成书中的实例,并能独立进行实训实践。

灵活化是指,一在教材编排上改变原来的那种千篇一律的章节顺序,二在内容上从中职学生当前所实际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要求来选取,注重针对性。当前大多数的计算机教材中基本都是介绍很多的理论性非常强的内容,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接触计算机学习并不久、基础差、自觉性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讲,很多都是难以理解,即使记住了也是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在校本教材中要明确哪是选学,哪是必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增加教学的灵活度。

实例化则是指的在校本教材中增加基本操作知识和实用性内容,引入现实生活中所常用的各种实际的操作案例。例如Word表格实例中的课程表、通讯录、个人简历表等各种生活中常见表格,体现学以致用。

四、选择新内容,体现时代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让教材切合学生的实际和发展,体现时代性,为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教材,特别是对于计算机这种技术发展相当快速的学科来讲,时代性是其教材的活力来源。教材的内容必须要能够紧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步伐,不断对其进行更新。想要培养出真正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要能够打破原来教材那种封闭、固化的模式,不断地收入一些反映当前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内容到教材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让教材能够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相贴合,增强教材的开放性。中职学生作为新时代中的劳动者,外出就业或者是回归创业是他们将来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条路上如果不能够积攒与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发展就必然会受到阻碍。因此在校本教材中尽量选择新内容,丰富新内容。让学生对未来的时代发展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学会跟上时代步伐,汲取新知识,让他们在将来就业或者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相关的事物时不会感到陌生。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校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未来就业这一核心目标。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要求就是培养上手快、技能强的基础工作人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根据这一要求设置,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更好地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雍照章.开发中职校本专业教材探析[J].教师,2010(26)

[2]胡秀迎.中职计算机教材开发建设的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3]金成海.五年制师范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校本教材的撰写开发研究[J].科技信息,2013(15)

[4]吴学栋.浅议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EB/OL].百度文库2011(10)

[5]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戴琪瑛(1972- ),女,广西浦北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上一篇:思想教育方案下一篇:玫瑰色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