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2024-06-30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通用8篇)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篇1

2014年最新广东省急诊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

(一)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的应急反应能力。

1.建立及完善120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

2.院前急救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

3.救护车定期保养维护,保证性能良好。车载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100%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能够满足院前急救需要。

4.配置有效的通讯工具,能时刻保持与患者、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医院及其它院前急救单元间的有效沟通。

5.院前急救电话专线专用。

(二)完善分诊系统,提高分诊准确率。

1.建立分诊标准、分诊工作指引及运作流程。

2.设置专门的分诊区域,配备分诊所需的仪器设备及物品。

3.建立分诊护士岗位职责,分诊护士必须经过分诊岗位培训,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有效分诊。

4.做好分级分区的宣教、指引和标识。

5.合理安排患者的候诊区域和候诊方式,定期巡视及再次评估候诊患者。

6.定期进行分诊质量的审核和反馈,不断提高分诊准确率。

(三)完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措施,确保准确识别患者

身份。

1.制定急诊患者身份核对制度及流程,护士熟悉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2.在治疗和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床号,并使用唯一身份识别方式,如身份证号、病历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3.对急诊抢救室、留观或EICU的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标识;对传染性疾病患者、药物过敏患者等有相应的识别标志。

4.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明确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5.对婴幼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四)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和药物的管理,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建立健全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落实“五固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消毒灭菌。

2.急救车内的标识清晰,物品及药品完备,摆放合理。每班检查急救车及急救箱药品及物品,近期失效的药品或无菌物品有明显标识,保证物品及药物完好率达到100%。

3.制定急救仪器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培训,规范急诊护士对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4.加强输液安全管理。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液滴速,预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其他输液并发症,一旦发生能及早预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5.加强对要求重点观察药物、特殊用途药物的管理。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登记和管理。

(五)建立并执行抢救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程序,准确执行医嘱。

1.医务人员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明确的澄清流程。

2.有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3.正确执行医嘱,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要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下达的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

4.在院外进行抢救时,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应注意避免引起家属或围观者的误解。

(六)建立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时效性。

1.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

2.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制定和完善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和指引。

3.有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重点病种和

特殊病种设定急诊服务时限,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4.急危重症患者一律遵循先抢救治疗后补办手续、先检查用药后补缴费用的原则。

5.制定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快速衔接流程。

6.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通畅。

(七)规范急诊患者的运转与交接,确保患者得到连贯医疗服务。

1.制定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熟练使用“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护理单”。

2.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安排合适的转运团队及转运工具,准备好仪器、物品及药物。转运前,提前通知科室或相关医院的急诊科做好接收和抢救准备。

3.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见性发现病情变化,进行及时处理,必要时请求支援。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床边交接班,交班内容包括主诉、初步诊断、生命体征、治疗方案、检查项目、使用药物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皮肤及伤口情况等。

5.成立安全转运小组,加强护士安全转运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

(八)加强护士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救护水平。

1.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

建立急诊科护士在职继续教育与考评制度。

2.定期进行医护急救模拟演练,培养医护之间的协作精神,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3.有计划开展急诊护士在职培训工作,每月进行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季度进行急救技能考核,每年进行急救理论考核。

4.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技能评价与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有记录。

(九)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提高对危急值处置的有效性。

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医技部门“危急值”项目表。

3.护士知晓“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熟悉“危急值”的项目、数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4.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当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处理,并做好记录。

5.对所属“危急值”报告的检查、检验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标本采集、储存、送检、交接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6.定期进行“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持续改进,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工作及时、有效。

(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1.建立职业安全防护的制度与流程,配备符合防治职业

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2.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知晓有关规定。

3.认真执行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护理工作应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4.院前急救时要有适当的防护物品,保障现场救援过程中的自身安全,尽可能避免受到现场环境的干扰和人身伤害。

5.对职业安全防护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持续改进职业安全管理质量。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篇2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1. 手工记账时期

资产管理的手工记账时期是未引入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时期, 这一时期追求如何合理合规的记录资产的数量及使用人等信息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资产分类, 即主要研究资产的计量与如何分类的问题。

2. 计算机管理系统代替手工记账时期

这一时期是计算机管理初期, 出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 但系统仅是将手工记账流程直接搬到计算机上实现, 并未从根本上优化资产管理流程, 资产管理仍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

3.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时期

与手工资产管理及计算机管理初期相比, 这一时期的资产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 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开创了行政事业单位人人用资产、人人管资产的新局面, 全面贯通了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的衔接, 解决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 彻底改观了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清、前清后乱的状况, 实现了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

4. 互联网+及大数据的资产管理时期

互联网+及大数据资产管理是未来资产管理发展的方向, 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模式下, 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 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的数据, 还可以获得大量的与资产管理有关系但属于非资产管理的数据, 更进一步, 能够非常容易、非常廉价地获得海量的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的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的数据, 尤其是各类重要的资产, 通过大数据管理工具, 实现对资产的宏观管理, 提高全社会资产配置的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5号) 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 根据两令的有关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先后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代表本级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并先后制定了资产购置、处置和评估等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类资产配置标准、开展了资产清查、实施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全国性的资产管理工作, 有效地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填补了管理漏洞。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 资产配置苦乐不均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职能,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规定, 为行政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就资产论资产的阶段,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资产配置的无偿性以及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资产配置苦乐不均、资产大量闲置及因资产配置不合理而导致政府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为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对资金盘子考虑得较多而对单位是否确实需要配置资产考虑得较少, 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实质上的脱节。

2. 资产监管不到位, 资产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困难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不到位, 长期以来形成就资产论资产、为了管理而管理的资产管理理念, 没有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结合起来, 导致资产利用率低, 资产监管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 资产浪费和流失严重。而每年政府部门或主管部门都要求使用单位上报资产数据, 上报资产数据汇总后形成统计数据, 但由于以上原因, 相关部门对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困难很大。

3. 资产处置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

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处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不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相关规定而是随意处置资产, 造成资产流失;有些单位仅凭领导个人意愿便擅自处理部门资产, 完全忽视单位资产管理相关部门的作用, 无视资产处置的评估程序;少数单位甚至随意转让、报废或捐赠, 改变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 甚至直接将国有资产转变为个人私有财产。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目标

财政部于2015年底在财资[2015]9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主要有5个方面:

(1) 保障履职。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单位履行职能方面的物质基础作用, 有效保障政权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

(2) 配置科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范围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资产配置标准、资产存量情况以及资产使用绩效细化资产配置预算。

(3) 使用有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单位资产得到有效维护和使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合理, 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对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行为及其收益实现有效监管。

(4) 处置规范。有效遏制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 防止处置环节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置交易平台和重大资产处置公示制度, 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资产处置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资产处置收入管理。

(5) 监督到位。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体系, 以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 单位内部监督与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 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四、运用最新信息技术,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目标

1. 引入互联网+及大数据资产管理理念, 实现资产管理创新与业务流程变革

在现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及大数据资产管理的思维,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的资产管理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同时,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积极适应和运用全新的思维模式, 用创新的思维颠覆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使用资产、管理资产的模式, 改变资产使用人员频繁跑到资产处 (财务处) 去办理资产业务的模式, 将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 实现管理的创新与业务流程的变革。

2. 运用SOA技术, 实现多系统对接, 加强监督与配置管理

运用SOA技术, 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大平台, 全面实现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衔接, 形成一个从预算编制、指标管理、政府采购、国库支付、资产管理、资产处置的完整的封闭式的财政资金资产管理链条, 实现从政府预算到资产处置统一高效管理, 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同时, 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大平台, 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 加强数据分析, 为管理决策和编制部门预算等提供参考依据。

3.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及时的信息披露, 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活动仍然是单位单独管理, 有关事项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由于当前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不管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下级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 很多事项不能实时、及时的披露, 造成监督与控制主要是事后进行, 不能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督。而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 对海量的、多样的、实时的数据进行共享和利用, 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实现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快捷, 从而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

4. 引入新技术新设备, 实现资产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引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动识别、图像快速采集等技术, 可为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手段, 而且还能够带来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让原来难以实现的管理要求轻松实现。另一方面引入移动互联网, 4G的发展以及未来更高速的无线连接技术、行政事业单位高速Wifi的普及, 让单位资产管理对移动应用的需求比以往更为强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与移动互联网做更多的结合, 开发专用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业务移动终端 (智能手机) APP软件, 设计全面的资产管理相关功能, 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独特的优点:设备普及率高、可识别条形码和二维码、可GPS定位、可拍照片、能够和数据库服务器直接联网等, 使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办理资产管理业务不再受地点、台式电脑的束缚, 而是随时、随地均可进行, 所有资产管理业务极其方便灵活, 资产信息唾手可得, 完全改变单位职工都要到统一的资产处排队办理资产管理业务的传统, 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资产管理的创新形态。

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目标管理;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32 文章編号:1004-7484(2012)-08-2757-01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是通过个人的力量的结合并以人为中心,确保某些指定任务的完成,我院护理部的总体目标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方面有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的安全性。2008年开始我院的护理采用目标管理的理论进行管理收到理想的效果。

1 实施目标管理的准备

1.1 学习目标管理的相关知识 向医院护理人员传播目标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实施方式,并组织护理人员对此展开讨论,以此达到概念的扩散,使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在全部护理人员心中扎根。

1.2 制定实施制度 以医院总体目标为前提,激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每个护理单元都应对自己的位置有深入的了解,并清楚医院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哪些资源,自己制定季度性的二到三个分目标。每三个月再举行关于护理管理的讲座,以达到各护理区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目的。每三个月由各科护士长一起参与各科护理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共同讨论目标未达到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促使其在下一个时间段内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共同分析已完成的目标,评选出护理优胜科室,主要指标是取得显著成绩、情况完成佳、目标内容好的护理部门,优胜科室应季度性的予以评定,年末开表彰大会给予获奖部门一定的嘉奖。

2 具体实施程序

2.1 制定目标 以医院近期发展方向为依据我院护理部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的总体护理管理目标,即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目标制定、优质护理。

2.1.1 目标制定 一级一级的传达我院开展目标管理的目的,向护理人员传达我院护理部的资源、工作标准、任务、制约等,对总体目标的理念、内容、要求进一步做出阐述。各护理部门在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特色,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的确定范围涉及面大、内容多且好的阶段性目标。各科一般情况下每三月制定出三个新的阶段性任务。

2.1.2 优质护理 ①护理实行护士包干责任制,推行护士分层级管理,以技术要求、护理难度、患者病情为依据,实行APN弹性派班模式,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护理;②杜绝护工、陪护护理患者,家属实行陪而不护,保持病区的秩序;③简化护理文书;④护理行为规范化,健康宣教流程化,必要时运用心理护理,有机结合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沟通:⑤护士实行绩效考核,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2.2 目标实施 制定目标后,我院护理部做好相关指导、协助、咨询、监督及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应护理人员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与要求完成的目标相对照,充分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调动起来,用于探索和进取,以实现要求的任务。

2.3 目标考核 护理部安排督查和评价各科护理关于达到目标的实际程度与深度。选出优胜护理科室的具体评价的手段主要是护理部评价意见和科室评价意见,并对获奖相关科室和个人予以嘉奖,此法主要是起到鼓励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团结力为目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更新修正阶段任务。

2.4 效果和体会 目标管理在我院实施以来,患者与护士收获了双赢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目标制定合理化,在实施此类管理的时候,各科护理人员都对其所在科室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护理人员广泛参与了目标的制定,使一些基础和临床能力强的护士有了展现的机会。再次,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能力的到了较大的锻炼。最后,医院的灵魂是医疗质量,我院从各环节入手,监督医疗全程,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人性化护理实施于护理全程。

3 讨论

3.1 现实意义 对于护理人员的积极向上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护理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的理论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团队精神在护理人员中的体会越来越明显;护理人员自身把握护理质量的能力不断提升。故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于日常的护理管理的益处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3.2 制定目标注意事项 目标制定具有一定的的困难,在现有情况下,根据可行性,最大潜能的激发护理人员应对此类任务的热情和智慧;目标的制定需注意可测量化和量化,以便评估的可行性和公平性;制定的目标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准的建立异常重要,其建立与否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关键;完成目标的具体分工应明确,以保证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3 应用注意事项 深度认识和了解目标管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实施前应做好宣传工作以保证任务下达后有效执行;上一级的护理人员应保证下属对相关细节都了解到位;目标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万岐江,王淑霞,刘萍.目标管理在护理部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新疆中医药,2008,5(26).

[2] 季建颖.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

[3] 詹春霞,欧阳霞,毛晓群.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10).

护理目标管理方案 篇4

一、总体目标按照医院2013年工作计划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二、具体目标 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护理质量二级护理质量小组,职责分工明确。科室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危重病人、专科护理合格率≥95%。

4、分级护理合格率≥95%。

5、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95%。

6、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8、病室管理≥95%。

9、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10、中医特色护理合格率≥95%。

11、每季度护理质控检查综合评分≥90分。

12、一年内住院病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安全:

1、认真学习并落实护理安全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采用双身份方法核对患者。

3、住院患者按要求佩戴手腕带,作为我院住院唯一标识。

4、规范使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确保病人安全。

5、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100%。每日有检查记录。

6、加强特殊药品使用管理,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并有专门的高危药品配置区域。

7、学习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士正确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8、学习患者意外事件、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压疮发生率为0(难免压疮除外)。

9、每月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组织全科成员进行原因分析,落实整改措施。

10、全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培训学习:

1、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培训,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2、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率≥95%。

3、“三基”考核人人达标,中医理论知识考核合格

4、每周一次中西医业务学习、人人参加。

5、科室成员认真学习早会提问内容,护士长对五年内护士加强提问。

6、每月组织科室成员进行中西医操作技术培训及考核各一项,考核合格率100%。

7、开展急救仪器设备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率达100%。护理服务:

1、每月调查住院病人≥20例,护理工作满意度在95%以上。

2、一年内护理过失投诉≤1起,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实施办法:

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全院护理目标管理总体方案,内二科护理单元认真组织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具体目标上报护理部审核备案。

2、目标制定后,本科室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按照目标要求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

3、建立内二科“护理质量自查小组”,由护士长组成专项检查组,共同做好目标管理的协助、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根据护理部拟实施动态管理,每季度对本科护理小组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护士例会上反馈本科室目标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对未达到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四、考核标准

(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

2、《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3、《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4、《病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表》

5、《专科护理质量评分表》

6、《急救物品完好率质量评分表》

7、《护理病历书写质控表》

8、《中医专科(专病)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9、《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2013年内二科护理目标具体实施方案 护理目标:

配合护理部修订护理人员必读(包括护理制度、护理流程与应急预案)修订疾病护理常规

修订一年以内新护士培训计划 修订中西医护理操作流程 护理质控达预期目标

各类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实施步骤:

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100%。每年组织护理疾病查房10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中医护理疾病查房,相互学习、共同探讨,逐步提高中医护理疾病查房的水平)。每月组织中西医业务学习各一次,参与率≥95%。每月组织操作培训、护理人员年操作考核合格率≥95%。每月组织护士仪器设备使用培训一次,其中抢救仪器使用培训至少每年二次。新护士落实责任带教,按培训计划进行考核。在岗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季一次(中西医各一次),参与率≥95%,达标率100%。

2、组织学习护理常规,开设四项以上中医特色护理操作

3、加强安全管理,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事件》登记本,鼓励主动填写非惩罚性护理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积极上报,要有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4、护士长认真填写重点病人交接本,以供护士掌握本科室重点病人动态。

5、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自查,要求在检查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共同做好目标管理的协助、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附:《护理质量管理检查标准》《基础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检查标准》 《责任组长绩效考核评分表》《护理人员综合考评细则》 《病人满意度调查》

2013年内二科护理目标计划表

(一)时间

计划内容

责任人

要求

一月

1、特色护理动员大会、护理理论培训

2、专科理论学习

3、护理疾病查房

4、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

5、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6、疾病查房

7、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病房带教

全体护士参加

二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护理常规

3、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培训

6、疾病查房

7、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全体护士参加 0—3年的护士

三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中医护理疾病查房、护理病例讨论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疾病查房

6、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7、中西医专科理论考试

8、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及考核

9、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四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护理疾病查房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6、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7、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五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护理疾病查房

4、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培训

5、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6、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7、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六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中医护理疾病查房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中西医专科理论考试

6、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7、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及考核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0—3年的护士、从其他科室转入本科室者

2013年内二科护理目标计划表

(二)时间

计划内容

责任人

要求

七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护理疾病查房

4、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

5、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6、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7、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病房带教

全体护士参加

八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护理疾病查房

3、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

4、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培训

5、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6、护理管理制度培训

7、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全体护士参加 0—3年的护士

九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3、护理疾病查房、护理病例讨论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6、中西医专科理论考试

7、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及考核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十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护理疾病查房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6、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

7、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十一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护理疾病查房

4、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培训

5、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培训

6、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7、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8、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

9、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十二月

1、护理理论培训

2、中西医专科理论培训

3、中医护理疾病查房

4、仪器培训、病人满意度调查

5、中西医专科理论考试

6、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

7、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及考核

8、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整改

9、特色护理年终总结

护理部 科室小讲课 护士长 全体护士参加

0—3年的护士、从其他科室转入本科室者

2013年内二科中医特色护理目标管理方案

为切实加强医院中医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中医护理工作,切实加强中医护理,改善中医护理服务,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中医护理服务。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以患者满意、护士满意为目标的中医护理服务管理活动,计划到2011年底,完成中医的理论知识学习大于35学时并考核,加强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和临床应用,提高中医护理的文化氛围。

中医护理特色管理方案目标是: 患者满意

中医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强化中医护理,使患者感受到中医护理服务的完善,感受到广大护士那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士良好地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满意

通过加强临床中医护理工作,夯实中医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体现中医护士的价值和自身能力。原则

“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与“中医护理质量”活动相结合。

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加大中医知识学习和临床应用,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服务。通过自查提高。

中医护理专职人员对本科室的中医护理质量进行自查,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落实整改措施。

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

在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总结经验,迎接中医医院等级检查,体现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水平。重点内容

贯彻落实《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指出的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医护理管理,规范中医护理服务,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突显中医护理特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并落实各岗位职责,规范中医护理执业行为,改善中医护理服务。

1.明确临床护士中医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规范中医护理操作行为,改善中医护理服务。

2.明确中医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中医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的辩证施护。

3.制定3个中医护理病种实行辩证施护,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该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中医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4.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中医护理服务,开展4项中医特色护理操作项目,定时评价。扭转中医护理在临床运用少,项目单一,边缘化的局面,振兴中医护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1.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中医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中医护理服务中,在提供中医护理服务和中医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中医护理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中医护理服务。

2.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中医护理服务,在开展良好中医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要求,提供全程化、合适患者的中医护理,促进中医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三)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1.根据中医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考核,保证中医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

2.落实中医护理的责任制,按层次完成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落实中医护理工作。

3.规范中医护理文书书写,体现辩证施护的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既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节约书写时间。

高度重视中医护理工作,保障措施到位。护理部高度重视中医护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体现中医医院特色的重要契机,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全院护士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全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实施步骤

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宣传发动,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推进“中医特色护理目标管理方案”活动,接受中医护理小组对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人员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苦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

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创造性开展工作,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

护理管理目标分析[推荐] 篇5

按照医院2011年工作计划的总体思路,以创优质护理服务未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

(一)达标完成的项目:

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每班有检查并有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科室按照护理部制定标准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4、病区健康教育覆盖率96%。

5、一年内住院病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6、输血、输液反液及注射感染率0%;

7、褥疮发生次数(除不可避免外)0次/年;

8、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9、每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10、危重病人、意识不清、输血等病人建立腕带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11、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

12、建立患者意外事件、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13、每季度组织护理安全学习一次。

14、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90%。

15、科室每月组织护理查房1次和业务学习2次,参与率97%。

16、每月组织操作培训一次,并考核其通过率100%。

17、在岗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半年1次,参与率≥98%,达标率100%。

18、一年内护理过失投诉0起,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

(二)未达标的项目:

1、危重病人合格率94%。

2、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3%;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93%。未达标主要表现在:

(1)危重病人护理的落实情况欠佳:主要表现在,床单位不够整洁,产后及术后出血量,观察欠到位,个别管道标识模糊不清,管道护理不到位。

(2)护理文件书写欠规范:体温单上偶尔见到蓝黑钢笔填写楣栏,填写护理记录单有刮痕,护理记录单上偶尔见到有助理护士的签名,没有带教护士的签名及签名字迹潦草,护理记录单上少部分记录病情不详,交代不清,过于简单,有的则过于繁琐,没有实时记录。(3)个别助产士外科洗手揉搓时间不够,未干燥,未到达消毒效果。原因分析:

(1)护士素质、书写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书写有照抄医生的病程记录的现象。

(2)护士忽视晨间护理,过于形式化,危重病人的护理不够到位有依赖家属的现象。

(3)组长对质控工作不到位,未能起到主导作用。(4)新护士的专科知识缺乏未能应变病人提出的疑问。(5)助产士对手卫生意识不强,没有按要求进行外科洗手。整改措施:

(1)落实核心制度及护理人员职责,完善重点病人安全质控。(2)加强培训,个别谈话,组长、护士长加强护理文书质控。(3)加强护士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急救技术、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特别是对新护士的培训。(4)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的质控和督促。

护理工作思路与目标管理 篇6

一、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目标:护士长参加培训率达95%,管理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

1.1~3月举办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护理管理理念,提高护理管理技巧,培育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护患沟通的技能培养等。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月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启动护士长助理的计划,培养护士长后备队伍,完善护理管理队伍。

二、开展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标: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0%,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0%,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

1.组织全员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兰大一院《服务礼仪规范》,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考试,以次规范护士行为。

2.开展以“温馨护理站”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旨在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护士的精湛技术、精心护理;建立和谐、向上、互动、融洽的护患关系,弘扬传统,提升护理价值。在“5.12”护士节到来时对“温馨护理站”进行表彰。

3.继续开展护理服务承诺,进一步落实护理服务承诺内容,以继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患者易于接受的施教方式,使健康教育知晓率≥100%。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每月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目标:护理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每月在护士长例会由质控小组反馈质量检查检查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目标: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考核合格率达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100%。

1.坚持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组织、严谨态度。

2.基础知识的考核: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合同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每月抽查护理人员进行“500题”、“三基”“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知识的考试,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3.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定期组织考试,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4.基本技能考核:争取在3月底完成护理技术操作示范录像,统一全院护理操作技术。在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14项基本技能必须达标。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

目标: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护理文书合格率达95%。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

2.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坚持护理查房制度,着重节前检查和节中检查。

3.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患者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4.强化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各种操作程序告知内容等知识的学习,不定期的考试,将考试成绩于年终考核相结合。

5.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标准,责任护士必须掌握分级护理内容。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六、建立护理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目标:2011年完成护理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

1.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各类排班、分层考核评估体系等。

2.质量管理系统:各项治疗量、分级护理数、抢救数、满意率、质量考核评估体系等。

3.人事管理系统: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及基本个人信息等。

4.教育管理系统:学历学习、继续教育、各类培训、科研论文等。

七、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整体质量。

目标: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达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除外不可避免的褥疮及自带压疮)。

1.制定2011年护理骨干培养计划,修订、完善和实施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培养计划,鼓励和选派各级护理人员参加各类护理学术交流活动。

2.坚持每月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和开展各类全院性业务学习,全院业务讲课22次(每月二次),护理大查房12次(每月一次)。每月科内业务学习2次,护理查房2次等。

3.强化科护士长查房效果,要求护士长在行政管理和业务培训上加强对新入院病人、危重疑难病人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对于危重病人科室每天必须及时上报护理部,做为科护士长质量督查的重点内容。科护士长每天必须去所管科室检查

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并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

4.加强重症监护特色专科的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对特护、一级护理病

人的护理质量每班进行检查。

5.每月护理部进行行政查房,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组不定期检查,查看基础

护理、专科护理实施情况,以现场查看、汇报、提问等形式确立护理过程中现存及潜在问题,分析相关因素,提出解决的办法。

八、改进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目标:使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临床工作法,训练临床创新思维。

1.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在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2.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3.重视带教工作,总结2011年临床教学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

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九、强化护理科研意识,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目标:完成继续教育计划,完成1-2项科研。

1.举办2011年成功申报的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

2.继续申报XX0年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3.护理论文发表与交流;

4.护理科研课题申报和中标课题的管理,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护理部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篇7

1 组织专题培训, 掌握病人安全目标的要求

首先, 让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组织参加医院及科室举办的病人安全目标管理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活动, 发放医院编印的《患者安全目标知识问答》, 人手一册, 明确CHA病人安全目标中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目标相关内容及要求, 确保知晓率达百分之百, 通过讲座分析影响手术病人安全的因素, 对手术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析, 强化安全意识, 使保证病人安全成为护理人员自觉行为准则。

2 根据CHA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要求, 完善目标措施

2.1 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制度、操作规程的落实

完善规章制度是病人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病人安全目标要求, 进一步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交接规范、手术前病人确认程序等;规范手术护理交接记录、术前访视制度;制定手术室突发事件预案、意外事件处理程序及上报制度, 对摔伤、停电、停水等意外事件的预防、处理、上报等给予具体的规定, 突出预防为主, 加强防范。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而是在流程中产生出来的, 预防比纠正好, 必须持续改进[1], 因此, 针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 组织全科护士讨论改进, 达成共识, 将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制作成卡片, 悬挂仪器旁, 便于执行正确操作程序;改进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流程, 有效地评估病人, 制订手术护理计划, 给予病人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支持, 鼓励病人参与医疗安全, 强化手术病人对手术方案、麻醉体位、手术体位、术中牵拉等手术配合要求的理解。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手术, 实施有效预防压疮、跌倒等措施。加强相关制度、规范及关键流程在工作中的落实, 成立3个质控督查小组, 完善考核标准, 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和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考核与医院“1+4”绩效考核其中的医疗质量管理基金、医疗安全风险基金挂钩, 使护理人员自觉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为确保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达到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2.2 实行标识系统, 防止手术病人部位及术式错误

健全与完善与手术科室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改进接送手术病人的交接流程, 做好相应的交接记录, 履行好签字手续。加强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 针对手术通知单字迹潦草、填写不准确等不规范的问题, 要求手术科室所送的手术通知单准确、清晰、无误, 按要求规范填写, 便于清晰可认, 停手术或换床位及时通知手术室更改, 避免易接错病人的安全隐患。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术前以及在病人清醒、实施麻醉、手术等治疗操作前核对, 使用开放式提问, 与病人沟通, 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以确保对手术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有研究报道[2], 病人腕带标识的使用有助于满足病人安全目标要求, 帮助准确识别病人, 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从2008年开始, 我院建立使用 “腕带”作为对手术病人的识别, 所有手术病人左手腕均戴有标识带, 手术室护士接病人时不仅根据手术通知单、病历查对病人, 还通过查看病人手腕上的标识带, 确认是否完全一致。标识带的使用保证了手术病人, 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大批伤员及意识模糊、老年等手术病人的准确查对, 在给药或输血前, 可准确核对病人身份, 保证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手术病人特别是重大手术, 手术完毕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 术毕由巡回护士将放置的导管用自行设计好的标签一一标识, 并注明导管名称、日期, 有利于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 快速识别各种导管, 避免差错, 确保管道在位、畅通, 快速提供安全的护理措施, 定期更换, 预防交叉感染。 此外, 将洗手操作流程、六步洗手法、标准预防等标识张贴于醒目位置, 有助于医护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医护人员和实习生、进修生正确执行操作, 有助于相互监督。

2.3 制定以不惩罚为手段的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引入安全文化的新理念, 鼓励护士报告不良事件, 要求将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书面报告护士长, 每周的安全例会组织讨论, 共同查找原因, 进行分析, 交流、共享安全信息, 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由于各级护士工作职责不同, 发生护理缺陷的概率不同, 手术室安全质量控制组平时工作实行分级督促管理制度, 组织安全“帷幕教育”[3], 低年资护士必须牢固掌握“三基”知识 , 尤其是“三基”安全知识学习, 每个月第4周周五下午为安全教育日, 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结合案例分析, 查找不安全因素, 着力改善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 将病人的安全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4 加强对麻醉药品管理, 提高用药安全

从2006年开始, 我院麻醉科配备专门麻醉护士, 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麻醉药品的管理, 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 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和规范, 对药品的存放管理规定做好“四定”“五常法”, 即定量基数、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与常组织、常整理、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做到标签醒目、清楚及药品归类摆放整齐, 改变了以往药品无专人管理而放乱的现象, 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2.5 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

对腹腔镜、膀胱镜、胸腔镜等腔镜器械, 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规范清洗、消毒流程, 并强化落实。2007年配置了超声清洗机、气压水枪、高压气枪等清洗腔镜器械的设备。2008年购置了等离子低温灭菌器, 提高了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消毒灭菌成功率。加强器械环节质量控制, 制定了各种手术器械清单、交接清点登记、保管保养制度, 保证手术器械准确性和安全使用。手术室医院感染质控员定期对器械清洗质量、保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手术室空气质量、手部卫生、无菌物品、物品表面等每月进行细菌培养, 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提出改进措施。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不可忽视对护工的管理平时注重加强对护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规范操作规程, 对手术后废弃物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 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病人在手术室停留时间虽短, 但却是手术病人整个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 实施手术病人安全目标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通过流程再造等安全目标的管理、措施的落实, 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目标,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明子.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流程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2) :956-958.

[2]刘腕.住院患者腕部识别带的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2) :1069.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篇8

高血压不仅会造成靶器官的损害,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护理的现代理念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综合的护理措施。

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如长期高盐、高脂、高蛋白、低钙、低钾饮食、饮酒)精神应激(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环境噪声)以及肥胖、服用避孕药、阻寒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有关。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胰岛素抵抗,细胞离子转运异常等机制,导致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使血压升高。

护理评估

对高血压可能发生的机制,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及相关临床病情做全面细致的评估,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健康史: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有无摄盐较多、摄入维生素、钙、钾不足,摄入高蛋白和饱和脂肪酸过多的饮食习惯;是否从事脑力劳动,或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和长期噪音环境中工作;有无体重超重,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有无吸烟饮酒史;了解患者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家庭情况、年龄;有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家族早发性冠心病、心脏病、肾脏病及痛风史;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否有糖耐量异常、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服用某些药物等。

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血压增高的程度,有哪些临床表现,休息或除去病因后血压能否恢复正常;是否为恶性高血压;治疗经过、用药情况、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心、脑、肾、视网膜、血管、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通过评估,掌握患者高血压的病因、诱因及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迁延不愈,且并发症多而严重,需要终身用药,易使患者产生急燥、忧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能否做好心理护理,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告诉患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急燥,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同时还是降压效果欠佳的重要因素,原发性高血压虽然难以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祛除诱因及服降压药,可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改善预后。对紧张、焦虑型患者,护士及家人应给予理解、宽容,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使用放松技术,听一些轻音乐。对忧郁悲观的患者护士及家人要多關心,陪他们聊天,交谈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开导他们参加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交活动,调整情绪。另外,护士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富有同情心,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和地位的患者应平等对待,善于谅解患者的过失,不与患者顶撞,宽宏大量,使患者感到心理满意,心情愉快,感到生活的美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善于了解患者的思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解决问题。

临床护理:⑴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这是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基础,适合各种类型高血压患者。①低盐饮食,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禁食或限制腌制食品,如咸菜、咸肉等,多食含钙与含钾丰富的食品和蔬菜,如新鲜牛奶250~500ml/日。油菜、桔子等,400~500g/日。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如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脑、蛋黄等。③适量运动:如慢跑、行走、太极拳、每天活动30~60分钟,运动量指标可以为收缩压升高,心律增快,但舒张压不升高,一段时间后,血压下降,心率增加的幅度下降的运动量,但不能剧烈运动。④减轻体重,限制热量摄入。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⑤忌烟限酒,每天饮酒量不超过相当于50g乙醇量,最好饮用黄酒。⑥保持心理平衡。⑵休息与活动,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不宜登高,提重物,保持充足睡眠。血压较高,病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减少活动量,增加卧床休息,保证病室安静,减少人员走动,限制探视,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喝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饮料。对因焦虑影响睡眠的患者遵医嘱用镇静剂。消除室内危险因素,避免受伤,上厕所、洗澡不要锁门。⑶避免诱因:①控制情绪,避免心身过劳,以防引起血压升高。②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③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膳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必要时遵医嘱服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或用力咳嗽,防止脑血管意外。④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转头不宜过猛,不宜长时间站立。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过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饱餐后立即洗澡或空腹洗澡。⑥老年人晨醒后不宜快速起床,宜静卧10分钟后缓慢起床。⑷病情观察:按病情决定每天测血压次数,密切观察并发症征象,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烦燥不安、视力模糊、眩晕、出汗、心悸、胸闷、气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抽搐、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①并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立即安排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烦燥不安时遵医嘱给镇静剂,血压过高(>200/130mmHg)遵医嘱给快速降压药,一般首选硝普钠,滴速宜慢,48小进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如果降压后患者重要脏器出现缺血表现,如出汗、头痛、心悸、胸骨后疼病应减小降压幅度,在随后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降压期间,密切监测血压。②并发心力衰竭时给予吸氧4~6L/分,急性肺水肺时给予35%乙醇湿化吸氧6~8L/分,按心衰、肺水肿护理。⑸用药护理:①监督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让患者随意增量、减量、换药、漏服、补服以防血压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②告知患者有些降压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③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⑴疾病知识教育:高血压起病缓慢,约1/5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就诊时发现。所以,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在高血压高危人群(有高血压家庭史、体重超重、精神过度紧张、摄盐较多、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家族早发冠心病、男年龄>55岁,女年龄>65岁)中进行,建议他们定期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向患者宣传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教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控制引发高血压的病因及避免诱因。告知患者高血压的危害性和改变生活行为的重要性,如体重减轻10%,收缩压可降低6.6mmHg。超重1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5kg,血压便明显下降,且有助于改善伴发的危险因素。体重减轻还可增加降压药物疗效。告知患者血压越高,器管损害越严重,长期坚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预防和减轻心、脑、肾等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死和致残,收缩压每降低2~5mmHg脑卒中死亡率降低6%~14%,冠心病死亡率降低4%~9%,总死亡率降低3%~7%[1]。告诉患者: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值<140/90mmHg,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血压控制值<130/85mmHg,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值<150/90mmHg。⑵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高血压治疗原则:①患者高血压可能发生的机制。②高血压的严重程度。③高血压患者器官损害及临床相关性疾病的类型。④高血压患者血管危险因素的种类。使患者能长期自觉按医嘱服药,避免漏服、随意增减、停药、补服的不良作法,可使患者血压稳定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及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办法。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做好记录,监测血压与药物的关系,以作为就诊时调节药物剂量的参考。告诉患者复诊时间,血压升高或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保护心脑肾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968.

上一篇:“治庸、治懒、治散”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