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2024-09-24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精选8篇)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1

深剖汉语国际教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过河卒子,只进不退!当我决定要迈入重庆师范大学的那一刻我反问我自己:“你想好四年之后你想要成为的人了么?”当时我就想到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是啊!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而四年之后属于我的这张白纸定会是丰富多彩的。而在此前我最需要我完成的就是深剖我所学的专业,我深信只有将脚下的每一步踩稳才能更好的去拥有明天。而现在我需要的是将第一步迈稳迈实。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兴起,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汉语水平已经成为学生进入中国大学和当地大学的一项重要凭证,也是企业人员录用、国家资格考试、公费留学、奖学金申请的重要依据,因此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学的教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加之国家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大力推动,汉语逐渐升温;特别是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之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学习的主课堂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全球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汉语热”:2009年,“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近35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热潮方兴未艾,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4000多万人。”由于“还没准备好就要出征”师资匮乏成为制约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大好!

就业方向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家汉办(也就是孔子学院总部)会通过各高校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招募对象主要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说是这个专业比较好的一个出路。一般在一个国家的任职期限不超过三年,任职期间国家汉办会给一定的生活补助,并给安家费等费用。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任职,通过考试确定之后都要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汉办的培训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提高个人能力非常有好处。而且培训期间的花费都是公费,不需要自己支出费用。出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增加你的实践能力,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如果是在读研期间就作为志愿者出国任教,不但对写毕业论文非常有帮助,还不会耽误毕业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国际学校:不愿意出国的学生会选择到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里教汉语,国际学校里的学生一般都是华侨或者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也是很好的机会,待遇也不错。

对外汉语培训机构:语言培训行业是比较挣钱的,培训机构里对外汉语教师的工资会更高一点,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招对外汉语教师,如果你有一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历,进这些机构还是比较容易的。

其他方向:大部分学校里都会有专门的像国际文化学院这样的学院,各个学校基本都有与国外大学合作的项目,这些项目会招一些助教,会有专门的老师带你,集体备课,如果你表现好的话很有可能会被那些国外大学直接招走。如果你不想从事对外汉语,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留在国内学校教语文,这些都可以,有一个硕士学历就会比本科生有更多的机会。

就业建议

(1)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进行自我规划;

(2)要主动创造和把握机会,“就业难”只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或理想的工作,而并不代表没有工作可做,不妨先就业后择业;

(3)找工作要放平心态,本着务实精神,避免眼高手低,还要多关注招聘信息、了解就业市场;

(4)做多手准备,不一定从事对口工作,相关专业的工作也行,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比较关键;

(5)希望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方面给予支持。

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须知: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1、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3)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2、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1)综合基础课程(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二)课程与学分结构

1、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政治(2学分)外语(4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跨文化交际(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分为三大模块)(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偏误分析

汉外语言对比

课程设计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国别与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礼仪与国际关系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外语教育心理学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教学设计与管理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3、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三)教学方法

1、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0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2、5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六、专业实践

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各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要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学位论文的评阅与审核必须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

根据各方搜索到的资料的专业分析以及向各直系学姐学长还有专业老师的询问,加上自己的认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专业,就业前景可观,但鉴于其发展并不成熟在国外任职汉教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攻读硕士学位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帮助。当然我坚信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发亮,所以我要直面未来的艰巨,怀揣梦想坚定前行。(以上有很多信息是百度而来,但却因此项作业让我对自己就读专业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为来得重新审视)。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2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学生共146人, 其中男生26人, 仅占总人数的17.8%。而根据调查显示, 我校汉语国家教育专业女多男少的情况并非特例, 其他省市高校该专业都出现了此类情况, 这就说明,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缺乏自信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语言要求较高, 女生在语言方面往往比较有优势, 因此在学习中, 女生常常超过男生, 甚至成绩相差悬殊。该文对该专业所有学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该专业四个年级的前20名均为女生, 男生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学习上, 男生远远不如女生突出, 久而久之, 导致男生自信心缺乏。

2.2 易产生孤单感

男生由于人数少, 开展活动也相对困难, 有的班级甚至连篮球队都无法组建, 学校的各类比赛也经常因为人数不够而放弃。班级女生组织的活动, 男生也很难加入, 这使得男生容易感觉孤单。

2.3 班级存在感弱

由于女生人数远远大于男生, 因此女生在班里充分掌握着“当家做主”的权利。在四个年级的班干部中, 男生仅占2%。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 女生的身影遍布在各个角落, 而男生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这种情况更使得男生怯于表现自己, 在课堂上, 男生往往全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 很少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 班级存在感弱。

2.4 男性性格弱化

“阴盛阳衰”的环境使得男生在性格上缺乏阳刚之气, 男性的性格特征被弱化, 表现为: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冒险、缺乏果敢和勇气、遇事退缩、斤斤计较等。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失调, 不仅对男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影响, 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该专业女生。因此, 学校有必要开展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培养该专业男生优良的心理素质, 发挥其心理优势, 改善其负面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1 学校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3.1.1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

学校应定期对该专业男生进行心理测评, 针对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 帮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出现的负面状态。由于男生数量较少, 辅导员可以结合心理健康讲座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心理辅导, 纠正其心理问题, 帮助其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3.1.2 开展展现男生风采的文体活动

学校应创造条件, 尽可能多地开展能够展现男生风采的文体活动, 扩大男生的参与面, 挖掘男生的自身价值, 发挥男生性别优势, 保持男生阳刚之气。

3.1.3 训练男生的创新思维

与女生相比, 男生思维更加活跃, 视觉空间能力、观察能力、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优于女生。男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多参与各种创新活动, 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新社团、班级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断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3.2 男生自我心理调适

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1) 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后, 面对女多男少的局面, 男生首先要端正学习动机, 认清所处的状态, 重视学习, 增加学习动力。其次, 改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 男生要根据自身情况, 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最后, 发展自身特长。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拓宽学习内容, 扬长避短, 施展才能。

(2) 人际交往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男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 男生首先应增强自身责任感, 正确与异性相处, 既要学会委婉拒绝, 也要学会理智去爱。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分寸, 做到自尊、自爱、自制。

其次, 学会心理调适,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大学阶段的男生, 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再加上多数为独生子女, 容易产生冲动、语言攻击等行为, 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男生要学会克制自己, 冷静、理智对待发生的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缓解和消除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学会包容,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4 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调对该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 学校应重视该专业男生的心理状态, 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此外, 该专业男生也应当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陈雅芳.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院报, 2007 (1) :40-44.

[2]赵建章, 陈家麟.教育学专业男生心理压力质性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 (8) :46-47.

[3]邓招梅.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调对男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J].健康教育, 2013 (12) :257-258.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浙江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作用;启示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是一个发展较快且具备绝对开拓空间的年轻领域。从传统的母语语文教学到对外汉语教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对象发生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定位也有了革新。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授者,更需要主动地作为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进行自我定位。因此语言教学涵盖的除了语言本体内容外,还包括必要的文化教学。

我国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视的教学难点。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全貌,却是缩影。受地域文化的启发,本文主要以浙江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个人的教学思考。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要实现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融入中国各地区当地的日常生活,除了简单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更需要文化的理解和融入能力。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创造文化体验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沉浸式教学,让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然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还可以积极地鼓励留学生融入本地的居民生活。

三、小结

汉语国际教学中少不了地域文化的渗透,地域文化教学中又蕴藏着语言教学的启示,两者相融相生、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各地区特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当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资源、留学生规模和学科建设情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对教师和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巩固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旧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的是政策的规范和扶持、需要的是汉语国际教师的自我完善、需要的是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情怀培养。

参考文献:

[1]钟桂松.江浙文化带状研究.浙江学刊(双月刊),1997,4:105—106.

[2]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编.中华地域文化集成.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3]叶大兵.浙江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4]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袁行霈,陈进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浙江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

[6]孙琦.文化人格的立体展演——江浙传統民居纹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4

作者:崔希亮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前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我们要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培养精通中国文化的博雅君子,更要培养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的中国通。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史;发展动因;前景展望

名称的界定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一直饱受争议,它的内涵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称谓刚出现的时候指的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都可以称为“对外汉语教学”。因此也有人建议把这个学科更名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者“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今天我们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这样就把这个名称狭义化了;与此相对的,我们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指称“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教学”,最近也开始有人用这个名称指称“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甚至有人提出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涵盖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这无疑又把这个名称广义化了。定名问题非常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但是名称问题遵循的是约定俗成的原则。今天我们通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样区分可以避免很多夹缠。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方面。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 年代初。1949 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1950 年6 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会议,决定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各交换5 名留学生。1950 年7 月,中国政府在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周培源先生为第一任班主任。该班1951 年初正式开始上课,第一年只有33 名留学生,6 名教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专门从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机构,该机构1952 年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3 年9 月,为了就近培养越南留学生,中国政府在广西桂林开办了越南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当年共接受越南留学生257 名,该班1954 年改名为桂林中国语文专修学校,同时接受了一批朝鲜留学生,1957 年停办(吕必松,1990)。为了接收非洲留学生,1960 年9 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接收非洲留学生约200 人。1962 年,北京大学的东欧中国语文专修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合并,再加上出国留学预备部,专门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 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这就是今天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政府建立的唯一一所以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府。囿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我们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亚洲、非洲、东欧一些友好国家,学生人数很有限,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文革期间,“学制要改革,教育要革命”,留学生教育也搞开门办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走入低谷。从1950 年到1978 年,全国各高校累计共接受培养的外国留学生仅有12800 名①,他们几乎全部是由我国政府提供奖学金的。

1978 年12 月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也进入了恢复和上升期,这个时期的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地扩展到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二是在政策上许可一些有资格接受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从此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的高等院校。1979 年全国自费留学生数量为300 余名,1989 年已经发展到了2500 名,增加了7 倍多。从1978 年到1989 年,全国共接受和培养了40221 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3699 名,自费留学生26522 名。1990 年到2000 年,全国共接受和培养了310000 多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360 名,自费留学生292000 多名。但是这一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层次上来看,都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自费留学生的来源国主要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20 多个发达国家。

从1990 年起到现在,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这期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学习者的层次稳步提高,学习目的和学习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上希望了解中国、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以及社会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的人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人数猛增。除了2003 年由于受到“非典”影响来华留学生数量有所减少外,其他年份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创新高:2004 年达到11 万人;2005 年超过14 万人;2006 年突破16 万人;2007 年超过19 万人;2008 年突破20 万人;2009 年突破22 万。2001 年到2008 年期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仅2008 年当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就达到223500 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4000 人,自费生209500 人,接受留学生的学校已经达到592 所。留学生来源国也增加到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层次由语言预备教育延伸到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科分布由语言类、中医类、农学类等少数学科扩展到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等各个门类②。

图1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曲线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成就和影响正在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来华留学毕业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中外友好交流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截至2009 年,已经为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0 多万人才,其中有2 人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还有很多人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有17 位成为驻华大使,40 多人成为高级外交官,当然还有很多人在大学任教,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或者成为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为本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出谋划策,也有很多人投身商海,开办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事业。这些人很显然已经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重要的桥梁。

纵观对外汉语教学事业60 年来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发展趋势:

第一,留学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留学生的主体由1978 年以前的政府奖学金生为主变为以自费生为主。尽管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增加了奖学金的额度,奖学金生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从2000 年到2008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自费生在数量上仍远远多于奖学金生③ :

图2 来华留学奖学金生和自费生增长态势

第二,留学生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非洲东欧少数几个国家为主到世界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来华留学生人数增加也很快。这些国家的自费生数量已经占全部自费生的90% 以上。例如2008 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4000 人的国家就有13 个:韩国(66806 人),美国(19914 人),日本(16733 人),越南(10396 人),俄罗斯(8939 人),泰国(8476 人),印度(8145 人),印度尼西亚(7084 人),哈萨克斯坦(5666 人),巴基斯坦(5199 人),法国(5059 人),蒙古(4774 人),德国(4417 人)。

图3 来华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第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层次和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为主发展出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其中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非学历教育包括短期生和进修生(他们大部分是语言生)。从1990 年到2008 年,短期生、进修生和学历生的增长曲线不是完全同步的。

图4 来华留学非学历生和学历生增长曲线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在数量上远远低于非学历生。非学历生包括短期生和进修生,他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对象。

第四,在学历生中,研究生的数量在增长,但是研究生在来华留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图5 来华留学研究生数量增长曲线

图6 来华留学研究生百分比下降曲线

第五,对外汉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十几年,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我们要研究教什么(本体)、怎么教(方法)、怎么学(认知)和用什么方式教学(工具和手段)的问题。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教学类别和教学方法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分技能教学(听说读写译)外,个别教学、小班教学、专题教学(如语音教学、汉字教学)、特殊类型教学(如只教听说,汉语拼音教学)等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功能法、听说法、任务法等等。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已经从教学挂图时代进入多媒体时代。网络教学方兴未艾,各类教材和教辅材料花样翻新,学习者的选择余地比以前多得多。

第六,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1978 年以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很多教师来自中文系、外语系或者其他学科,受过专门训练的对外汉语教师数量不多。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很多青年教师取得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学位,他们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第七,教学机构分布越来越广,建国初,由于留学生数量有限,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院校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1962 年全国有53 所高等学校接受留学生,1966 年发展为128 所,现在全国有将近600 所高等学校在招收留学生;除了高等学校外,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还出现了许多民办语言教育机构。

第八,专门为来华留学生设立了汉语言专业。1978 年北京语言大学开始设立汉语言本科专业,专门接受攻读汉语言专业的来华留学生。以后又有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也相继开设汉语言专业,来华攻读汉语言专业本科学位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2000 年有3856 人,到2007 年增加到12638 人。

第九,海内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也开始出现。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曼谷学院就是第一家设在海外的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机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一加三项目、二加二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很多学校都派出中文教师去海外任教,仅北京语言大学每年就有80 多名对外汉语教师在海外合作院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为了因应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国家成立了由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开始的时候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后来由于工作面不断扩大而独立出去,现在汉办(Hanban)在海外已经成为知名品牌。尤其是2007 年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海外希望建立孔子学院的教育机构趋之若鹜,“截至2009 年10 月,全球已建立282 所孔子学院和241 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 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设在84 国共282 所,其中,亚洲28 国70 所,非洲15国21 所,欧洲29 国94 所,美洲11 国87 所,大洋洲2 国10 所。孔子课堂设在25 国(缅甸、马里、巴哈马只有孔子学院课堂,没有孔子学院)共241 个,其中,亚洲10 国27 个,非洲2 国2个,欧洲7 国34 个,美洲5 国176 个,大洋洲1 国2 个”④。国家汉办于2005 年7 月组织了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2006 年7 月组织了首届孔子学院大会,邀请海外大学校长参加。此外还组织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进行教师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任教,组织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法,举办汉语桥比赛,设立汉语桥基金,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开发新的汉语考试,开展网络教学等等。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伴随着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增加,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注册学生人数已经有22 万人。孔子学院的教学因地制宜,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真正是有教无类,在孔子学院学习的人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家庭妇女、政府工作人员、公司职员、大学教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孔子学院走进社区,组织中国文化周活动,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推介结合起来。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大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六大转变:一是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转变;二是从“请进来”学汉语向同时加大汉语“走出去”力度转变;三是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四是从主要靠教育系统推广向系统内外共同推广转变;五是从政府行政主导为主向政府推动、加强市场运作转变;六是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发展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转变。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战略,但是走出去的战略始终没有变。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在做固本强基的工作,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还在不断发展。应该说,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希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因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从1978 年到2010 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开始快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快速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世界上很多投资者,他们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成为必须的功课,学习汉语是必然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三十多年间,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

1.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重新定位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的地位。苏东解体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单极化的趋势,单边主义盛行。“9•11”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消耗了美国的国力,也使得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下降。进入新世纪以后,新的世界格局处在变革之中,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加快了这种变革,中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表现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与角力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管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但是仍然不能忽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号召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采取的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方针,使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与中国人交往,中国未来的前景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很多人纷纷来到中国一探究竟。中国的发展模式与西方不同,世界上已经开始有人呼吁重新评价中国模式,中国的成功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好奇者来到中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世人看来是一个奇迹。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三位;2009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外汇储备超过23991 亿美元⑤,居世界第一位。没有人能够拒绝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诱惑。很多汉语学习者是希望能够在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中获得语言优势。2000 年以后,财经类的本科留学生数量增长很快,从2000 年的930 人增加到2008 年的11335 人。从图7 可以看出最近8 年财经类本科留学生的发展轨迹。

3.几代领导人都对来华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交换留学生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74 年9 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刚刚复校的“北京语言学院”题写了校名。2002 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建校40 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发来贺信,图7 来华留学财经类本科生数量增长曲线

指出:“你们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为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重要成绩。希望你们继续锐意进取,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更进一步,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李鹏总理亲笔题词“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来华留学工作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非常关心,在汉语走向世界的战略问题上他们都有明确的批示。

4.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开放保障了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外国人来华学习的愿望,规范和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采取了稳定和积极鼓励的政策,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新的法律和管理制度。1989 年中国政府将接受来华留学生高等学校的审批权下放给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来华留学生的数量由高等学校自主决定,不再由国家下达计划招生指标。1999 年1 月1 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为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财政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长城奖学金、优秀生奖学金、HSK 优胜者奖学金、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奖学金和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项目奖学金。最近几年,部分地方政府也纷纷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如北京市政府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鼓励来华留学。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规范和简化外国留学生来华申请手续,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⑥ 和《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⑦,从管理体制、外国留学生的类别、招生和录取、奖学金制度、教学管理、校内管理、社会管理、出入境和居留手续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具体操作细则。2003 年,我国在制订《2003 ~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前后,不仅对来华留学生事业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为“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我国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育部确立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思路,并增加了来华留学奖学金生名额。

5.对外汉语教学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士来华留学。在国家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日臻成熟。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成为最迫切的任务,除了传统的对外汉语方向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外,国家还通过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和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量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同时,对外汉语教材研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推出各类汉语教材和辅导用书。同时,有关高校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本校学习,纷纷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和根据特定留学生群体所开发的课程,推出了一批深受留学生喜爱的课程;与此同时,留学生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形成了一支热爱本职工作、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当然硬件设施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6.东方文化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尽管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依然占据着强势地位,但是由于东方文明的崛起代表着文明多样性发展的方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加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关注,因此带动了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的急速增长,来华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很多有为青年的梦想。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展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将来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事业将还有一个较长的高速发展期。

1.在对外汉语教学稳步发展的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孔子学院的建设任务将会主要集中在内涵建设上,提高质量,提升水平,扩大学生规模,编辑出版针对海外学习者的、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适合于个性化教学的教材,尤其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材、趣味性和科学性结合得好的教材会受到欢迎。孔子学院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将越来越规范,孔子学院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2.国家会加大政府奖学金的投入,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尤其是高层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国内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会日益激烈,教学质量、宣传技巧、服务水平、学校声誉都会成为竞争的重要指标。国内各个高校为了争取优质生源,在师资配备、管理制度、海外推介、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个方面一定会不遗余力。

3.对外汉语教学的顶层设计会更加精细化,除了分课型教学之外,个性化教学会越来越受欢迎,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会选择一些应用型专业,比如商贸汉语、中医汉语、同声传译等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理工、教育、体育、农科都会成为来华留学的选择。当然,经济贸易类的学科在未来几年还会不断升温。用外语开设的课程需求强劲,比如用外语讲授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社会、文化比较等课程会受到留学生的欢迎。

4.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会形成联动的局面。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可以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经验,汉语国际教育的拓展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生源。汉语国际教育不会取代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会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教师、教材、教学法这三个问题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问题,在这三个基本问题中,教师的问题是核心。(崔希亮,2010)

6.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汉语要素教学研究(比如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汉字教学、语篇教学等)仍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对学习者的研究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学习者学习过程、认知规律、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会成为应用研究的突破口。教材研究、教学法研究会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汉语的特色,形成具有汉语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和与之相匹配的教材。

7.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会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单纯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语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会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观念。“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这种教育并非中国独有的理念,古希腊文化中也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中国文化同样崇尚“博雅君子”,“博”指博学通文,“雅”指雅正高尚,都是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以摆脱庸俗,追求高尚。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中,博雅教育应该列上议事日程。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立足于“请进来”,汉语国际教育立足于“走出去”,这两条战线同时推进,相得益彰。“请进来”可以让来华留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体验中国文化的伟大魅力,让他们在汉语环境中成长;“走出去”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汉语和中国文化,让希望学习汉语又无法到中国来的人就近学习。我们要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培养精通中国文化的博雅君子,更要培养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的中国通。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要想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我们自己首先要走向世界;要想让世界走进中

国,我们必须保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敞开胸怀,欢迎每一个希望到中国一探堂奥的客人。

原文刊载于:《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二辑

电子版来源:中国知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 篇5

对于从未接触过这门专业的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导论的确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了可以更多的了解这门课,我也在课下查了许多有关于这门课的相关资料,可是知道的还是太少

对外汉语国际教育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汉语教学逐步被不少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中。汉语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选择。

大学毕业后基本上有三种就业选择:应聘国内外中小学或国际学校的教师,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企业的涉外方面的文秘等;报名担任国家汉办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然而不管是怎样的就业道路,都需要我们在大学四年中坚持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业的大一新生,我对这门学科有着憧憬、好奇和困惑。经过这些时候的学习,我对汉语国际教育这门学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收获了一些心得。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学科性质: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从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的学科。

邢福义先生在2000年从语言学的特性出发,对对外汉语的学科属性提出了真知灼见: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两属性、三要素,即,学科以汉语为本,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要素,“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两属性、三要素的相互制约,形成学科的内在机制,编制成学科的自身系统。

简言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学科特点: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今天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型学科,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先生也充分肯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他说:“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谓独立,并非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脱离其他相关学科而独自存在,而是强调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型专门学科的不可替代性和自主性,它的学科资格和地位应当得到承认和重视。”

其综合性与边缘性表现为:对外汉语教学要有其特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研究领域,既有别于对中国学生的语文教学,又不同于外国学生所选学的其他外语教学。它离不开汉语语言学本体,又要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既要以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为理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学科汇总到一起,而是以语言教学为根本目的,科学地、有选择地吸收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来构建具有个性的独立的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即理论性;但对外汉语教学毕竟又是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力的培养依靠理论的讲述是无法获得的,必须注重操练,即实践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活动是以各项技能的特点分课型教学的,针对不同课型、不同培养目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使技能熟巧。

2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追溯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末《周礼》及秦汉之初的《礼记》中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而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国学习汉语,则始于汉代,盛于唐代,明清也出现过热潮。但不管何时、何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始终没有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和一种专门的学问。如果以1950年7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作为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初步建立了预备教育体系。但此时教学类型单一,主要是汉语预备教育,且教学规模较小。6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尽管文革时期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但伴随着文革结束,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对外汉语教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不仅建立了国家专门的领导管理机构,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制,从预备教育发展成了学历教育,还发展了非学历教育的类型,研制并推行了汉语水平考试。目前,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跻身世界上类似英语“托福”考试的最重要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并成为世界上最权威、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截止2008年,HSK国内考点已有73个,海外考点100多个。HSK的推向世界,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考试本身,从一个侧面让人感受到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汉语教学逐步被不少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中。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先后将汉语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近几年,“汉语热”一词曾频繁地见诸报端,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但“热”也仅仅只是纵向比较,如果横向比较,汉语教学就远不及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了。3我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当初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是凭着自己模糊而主观的想法,认为这个专业既能培养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又能将汉语甚至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这样的想法现在想来显然过于肤浅和稚嫩,真正的对外汉语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而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更是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由于对外汉语有别于普通的国内的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育,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我们本身的语言环境是汉语,因此很多我们认为很自然的说法或用法、很简单的发音或语调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都可能是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掌握系统的理论的语言知识,真正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母语,然后深入浅出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注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而不是以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外国学生觉得汉语艰深复杂从而丧失信心。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较广的。除了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有两种选择。一是报名担任国家汉办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到国外教学,二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前者可以实战演练,在实践中收获外教经验,后者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而有希望成为学术研究型学者。然而不管是怎样的就业道路,都需要我们在大学四年中坚持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结晶的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作用和应用价值愈显重要,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契机,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努力成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弥补优质对外汉语人才的缺失,为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2015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心得 篇6

“好吧,终于一切都尘埃落定。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梦想是梦想,我还是一个我。明白其实自己还是不曾对经历过的迷茫产生悔意,亦不曾为我内心的质地过于柔软而感到羞耻。也许这段经历教给我的不外乎就是学会看待希望,让它像大厦一样倾塌,再一次次抵抗这种脆弱。一切都可以战胜,没什么大不了的。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感谢一路关心我帮助我的家人、朋友和老师们,让你们失望了!对不起!就算现在看似一无所有,其实我觉得已经很富有了。”这是2015年4月2日得知考研最终成绩之后,我在朋友圈发的文字,这是自考研以来,第一次公开表达对考研的感悟。之前所有的心情、经历我都默默记下,待合适的时候,慢慢沉淀下来,与大家分享,我想,现在可能到时候了吧。

其实,从一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有过因为受别人影响,人云亦云随大流涌入考研人群的冲动,但是当我发现“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硕士学科的时候,我真的心动了。本科英语四年,承认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期望的精益求精的程度,加上自己很喜欢中文,想要尝试汉语方面的学科,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中文和英文自然任意切换运用,是我选择这个学科的初衷。所以就开始了一段漫长艰辛跨学科跨学校的考研之路。

刚刚开始是迷茫的,没有找到相似经历的学长学姐,没有志同道合的研友,一切都很孤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认识一个学姐,和我考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于是很聊得来,学姐也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因为开始是不知从何下手的,包括开始看什么书?怎么看?从哪一本看?如何检验看书效果?等等,尽管心里有十万个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何问起。很幸运的是,学姐“忍痛割爱”卖给了我很多有用的资料,包括有很重要的笔记,整理过的笔记和难求的真题。

大概7月以前,我都在断断续续买一些专业课的书、资料,没有看过。因为听学姐说,考研占线切忌拉得太长,因为人都会有疲倦期,越久心越累,效率越低。所以我是暑假8月开始,着手正式备战考研的。

说说汉语国际教育要看的书吧。有:胡本的《现代汉语》、杨本的《现代汉语》、王力的《古代汉语》(1、2册)、曹本的《中华文化》、曹本的《西方文化》、胡本的《跨文化交际》、程本的《中华文化要略》、刘本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其中有些是学校指定看的,有些是非指定但很重要的。下面我会挨着一本一本说我是如何看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最先看的一本是胡本《现汉》。这本书是最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前后后一共看了三遍。这本书因为出的比较早,是现汉中王牌的书,很多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基本后来的书都没有推翻的,所以一般后来我看到有出入的地方,都是以这本书说的为准的。这本书也是刚接触现汉入门级的书。我知道很多同学本科学的都是这本书。当然还有黄廖版的《现汉》但是因为我后来来不及看了,所以没有看,这里就不过多的说黄廖了。胡本的《现汉》最大的特点就是举例比较老,讲的场景也比较老,但是比较简单易懂。所以我也提倡先看这本书。看第一本的时候就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概念记下来,我当时是先把自以为的重点抄写下来,有些概念你一眼看以为没什么,看多了就会混淆,所以真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再作区别,对以后的学习是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本看的是杨本的《现汉》。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排版。个人不太喜欢密密麻麻一整页的书,给人太强的压迫感。但是杨本就是要点列的很明确,让你思路很清晰的一本书。当然,里面的“原典阅读”可以不看的。而且,杨本里面的例子必须牢牢记住!很重要!常常会考原题!不要问我两本书有了出入以哪本为准的问题,每家都有每家的观点和道理,选择的时候你在旁边写上就可以了。你要相信老师看的书一定比你多,难道老师还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争议吗?所以,你觉得有道理,能够说得过去,就是对的,中国的文化是非常灵活的。看完两本现汉之后我对现代汉语这门学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就找了一本《现代汉语练习册》这本书来做,里面都是一些课后习题,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你做了问题,没有答案,你不知道到底对不对。是的,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我当时也在抱怨,怎么书本没有答案,但是,问题总要解决,办法总要人想出来。我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我做了每个章节的题我就挨着去书上翻到相关的知识点,对照答案。二个是有些问题实在找不到答案而我实在不确定,我就找了一个学现代汉语的同学,不怕麻烦地询问,请教她。这里也真的很谢谢她当时对我每一个问题都耐心的解答。7月到8月我一直都只看这两本现汉,刚刚开始必须要很仔细,一个字一个环节都不能漏掉,因为有些你不注意的细节,很可能就成了考试的重点。

8月开始看的《古代汉语》,每天看两篇古文,坚持每天早上读一遍,重点记一下每个字的意思。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刚刚开始以为古汉上分值不高,有点松懈,没有认真看,后来发现近年的真题我要考的学校古汉比重逐年递增,所以也要好好看古汉!一定要理解到每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和通假字、假借字、异形字、读音、读若全部都应该清楚。

曹本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我都只看了一遍,让自己大概掌握一下要点。其中的原典著作也不用看,如果你不是为了应试,时间充裕并且个人爱好的话,当然非常支持去看。重点的重点来了,程本的《中国文化要略》一定要看!很多原题都在上面!这本书很厚,知识要点很多,常考的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的问题。这本书我也差不多看了三遍吧。第一遍就是完全什么都不记录,像看故事书一样从把中国的历史发展温习一遍,在脑海里有一个模糊构图,并没有很精确。第二遍就是最累最复杂最复杂的环节了。啃得很慢,效率很低。我是每天看三节,但是把三节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归纳总结出来。让框架变得精确、准确且有清晰的思路。哪个朝代、哪个时间、哪个人、发生什么事。里面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某个人的字、号、某个节日最初的说法等等。全都要实打实的记住,因为这些都是得分点。如果不知道的话,真的就想不出来、编不出来、写不出来。第三遍看的时候就是读三章,看三章自己的笔记,边看边问自己有哪些可能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有哪些常考点。胡本的《跨文化交际》很薄很小的一本,浓缩的精华,也要仔细看,还有一些学习要求看赵本的《对外汉语》,但是我只重点看了刘本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其中的基础篇、习得篇、教学篇都是重点!我当时是边看边把一些重要的概念记录下来的。很多理论是会混淆的,所以一定要记下来。很多人记下来就扔到了一边不去再看,我都是第二天开始看的时候巩固一下前一天的内容。刘本的书刚开始看容易觉得很宽泛,其实不然,很多大题都出自这本书,我都是按自己的方式,从大点到小点归纳记忆的。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10月中旬以前我都是在专业课,因为是跨考,专业课全是自学,得慢慢啃,静下心来,才有收获。所以10月中旬前我每天是这样安排的:8:00~10:00专业课一(现汉)看一小时书,做一小时题;10:15~11:50专业课二中的跨文化部分,看书,14:00~16:00对答案看书,看专业中的中西方文化部分 16:30~5:30背诵整理的重要知识点。这只是我个人的安排的建议,知识点很多很繁琐,很容易背了就忘,所以必须反反复复不断重复记忆。其中也很烦躁过,明明都背过几遍了,看见题目还是会拿捏不定,一定不要嫌翻书麻烦,当你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那一刻,是很欣喜的。

因为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准备英语比较迟。后来发现,吃亏就在这里了。常常自己觉得有把握的事,总是会掉链子。就算本科是英语专业,也不可以对考研英语掉以轻心,这是我这次考研血与泪的教训啊。虽然英语分数没什么说服力,但是还是讲讲我只看了一个多月英语的方法吧。有些我觉得还是挺有效的。首先,跳过单词部分,因为我实在没时间,来不及看市场风靡的新东方、红宝书黄宝书词典。我直接买的真题做。我是从1997年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没觉得很吃力,有些单词还是能够猜准,但是发现做完一套题下来并不轻松,去对答案的时候更是吓了一跳!我恍然大悟,我简直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考研英语的难度!所以我在网上各种经验帖里找了很多经验来看,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了一个英语计划。直接从真题入手。先把近四年的英语真题排开,留到最后使用。然后从1997年的开始做。每天做一套,做完了不对答案。考研英语中最重要的是阅读部分。“得阅读者得天下”做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单词(包括第一时间不认识或者对意思模糊的单词)勾画出来,抄在本子上,挨着查出每个单词的意思并记住。然后第二天再重新读阅读,你会发现有些题你会改变第一遍做的答案,这就对了!说明你做题的思路在改变,纠正。考研阅读题有一个方法就是不用先全篇通读,他的出题顺序和文章顺序是一致的,所以你可以边读边做。而且很多题都是词义替换,只要那句话你读懂了,答案只是换一种说法罢了。做了第二遍之后,我就把答案找出来对,然后一定要好好使用答案!很多同学看见密密麻麻的答案就不想看了,那么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就是越艰难越有价值的时候了。每个答案都会告诉你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的理由,边看答案的时候你就边回忆当初做题的思路,到底是哪一步出问题了,很快,思维方式就会走上正轨,当然,这中间是需要时间训练的,并非三日之功。所以说考研真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你会被很多次错误的选项打击,但是一定要挺住!再说说翻译部分吧,我是先自己翻译了一遍,这里要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口头或者心里随意翻译,一定要落实到笔上,必须写下来。里面复句,从句是很难的。我甚至还把所有的阅读文章、翻译文章全部翻译写下来了的。一天翻译3篇,后来发现应付翻译的从句都比较得心应手了。作文方面,我就是最普通的背模板,把好句子归纳摘抄下来,换脑筋的时候背一背,每天搜集一点好句,好像是买的《新东方》模板(书不在手边,有点记不清了,sorry,想到了再补充)日积月累,一本本子都写满了。画得画画绿绿的,是因为每次背诵的时候会有新的灵感出现,自己的新的观念或者要点,记录下来。因为很多模板都有点老用了很多年,评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了避免这个,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英语一一般都是看图说话,第一段图片描述,第二段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段做总结。这里想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考试的时候我的做题顺序是作文、阅读、翻译、完形。这是一个不错的顺序,也保证我在3小时内完成了试卷,上场就写论文是因为趁考前记的模板和句子在脑力还清晰,就可以洋洋洒洒地写,避免到最后时间仓促,作文不能好好发挥。而完形放在最后是因为完形分值较低难度较大,整个试卷要懂得轻重把握,也是考试技巧。

作为文科生,我开始政治也比较迟。差不多也是10月中旬。不过这个时间也算正常,这个时候市面上各种政治资料铺天盖地。为了避免买多了看不完、做不完,我就只选择了肖秀荣教授系列。从头到尾都跟着肖教授的节奏,最后事实证明,没有错。同时微博还关注了肖秀荣教授,他会每天答疑,讲解。我当时就从讲解、提要开始买,最后出的最后四套卷、最后八套卷,因为时间不够,我只把四套卷做了,大题全部背了。政治就是不断看,不断背,在最后两个月疯狂冲刺的科目,速成型的科目。当然蒋中挺、风中劲草系列都还不错,据说我们今年考的就有原题,但是因为我没有做,所以这里就不做赘述。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7

1对外汉语专业建立的语法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所建立的对外汉语专业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主要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主要基础。这一专业主要面向即将成为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们, 所以在教学时更偏重与汉语基础以及汉语语法教学。因此, 高校在设立汉语语法课程时, 要细致的安排汉语语法体系, 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设置课程。通常来说, 汉语语法体系中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汉语词汇语法、短语语法、句子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针对汉语语法体系的特点设立课程,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的特点, 设立语音课程, 将汉语的语言、词汇、短语和句子融入到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汉语语法的教学方式, 为培养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建立完善的语法教学体系。

2对外汉语语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汉语教师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对外汉语专业, 这一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汉语教师。由于对外汉语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教师也要进行全面的考虑, 不仅需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还要了解目前留学生对汉语的偏误,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专业汉语教师了解如何解决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中存在的偏误, 并且掌握教导留学生汉语的基本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 针对语法教学以及教学语法这两个概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比如卢福波就认为, 教学语法需要结合语言学习者自身学习目的来选择课程的内容, 然后再将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设置在课程之中。依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设置对外汉语教师的课程时必须要严格区分好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之间的关系和概念。所以, 高校在设立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方案时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 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汉语语法理论, 此外还需要掌握传授汉语语法的基本教学方式, 要考虑汉语语法所具有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通常来说, 教学语法指的是语法的内容, 是语法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而语法教学指的是方法, 就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方式和策略。所以, 高校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时, 特别是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 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语法教学, 但是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以教学语法为基础, 保证学生自身能够理解汉语语法的真谛, 再学习传授语法的方式。

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学习效果。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保证学生学习热情。到目前为止, 本科院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为以下几种:一是教师对汉语语法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进行笔记, 即归纳法;二是教师提出问题, 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并依此类推, 即演绎法;三是将以上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这三种方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 在讲解“有”字句式时, 教师将“有”字做谓语构成的句子形式作出展示:“存在”的“有”和“领有”的“有”, 归纳总结出每一种句式的特点, 据此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 归纳法适合于儿童, 演绎法适合于成年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 已经趋向于成年人, 因此在对他们的实际教学与训练中, 不应忽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认为, 在高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提高, 除了对学生进行初步归纳及进一步演绎之外, 还应从教学方法上着手, 比如我们可以从比较和框架展示的层面进行教学, 在此基础上对语法进一步展示。高校必须要不断优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也可以使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提高其教学能力。

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材

教材的选择对于对外汉语语法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以下几种:齐沪扬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彭小川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陆庆和的《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这些教材对汉语语法的分类及分析是十分到位的, 列举了大量的留学生的偏误句, 并对此类偏误句进行了详解, 这有助于“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语教师系统而细致地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但是教材中对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解决此类偏误的方法及课堂教学方法并未作出阐述。对外汉语教学法针对语言和词汇的教学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 但是对语法教学来说, 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本语法教学授课的同时, 强调课本之外的语法教学方法的展示和实际操练。

5结束语

与其他科目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比如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所以在设置这一专业的课程时必须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以外, 还应该注重学习教学方法的培养。作为对外汉语的主要科目, 在开设汉语语法教学时也要将理论教学与教法教学紧密结合, 合理设置语法教学课程, 让汉语教师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更易于融入实际工作中。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中国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国际上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很多学校都开始设立专门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所学习的汉语语法与实际教导外国人的汉语语法却不同。本文就立足我国部分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状况, 探讨目前各高校在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够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语法,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圆圆, 陆湘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的探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6) .

[2]程书秋.关于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科学衔接的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2) .

[3]张旺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认识的深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读后》[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3) .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现代汉语 教学

“现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这个专业里,“现代汉语”课程性质如何定位,这门课与中文其他专业的“现代汉语”有何不同,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在教学中突显专业特点……这些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解决。

一、关于“现代汉语”课程定位的问题

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9年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这是一个摸索发展时期。这期间,什么样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地安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英语基础,具备丰富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文化、出版、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是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表明,汉语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首要任务。而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汉语教学能力的汉语国际教师又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这个目标决定了“现代汉语”这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有人认为,会说汉语就能教汉语。毋庸置疑,这个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对这个专业不了解才会有如此看法。我们知道,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绝大部分是成年人,成年人学语言和孩子学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不会像孩子那样单纯地模仿,他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与推理,他们会不断地提出“为什么”。另外,也有一些人认为,绝大多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是想了解中国的文化,汉语那么难,没有几个是想研究汉语的。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应以中国文化传播为主,汉语教学次之,所以对本科生来讲,文化、才艺方面的知识多学一些,“现代汉语”学得大概差不多就足够了。关于文化教学比语言教学更重要的观点,陆俭明先生作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汉语国际教学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愿意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汉字,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1]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使外国学习者通过汉语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达到对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文学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语言文字关过不了,那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的,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多方言的大国。因此,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他必须要系统地学习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同时要具备教授、讲解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让他的学生掌握好汉语以便顺利地进行交际交流。总之,扎实地学好“现代汉语”是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汉语”教什么、怎么教才能突显本专业的特色,才能符合专业目标培养的要求?“现代汉语”课程内容多,课时紧,其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内容主要为语言文字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这门课是在一年级开设,学生为大一刚入学的新生,他们还未来得及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一上来就要接受专业性很强的语音理论知识,而任课老师必须要赶课时,教学内容是一番接着一番地轰炸下去。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语音基础理论,不少学生被语音搞得晕晕乎乎,因此学生普遍反映现代汉语很难学,这种入门就很难使得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兴趣与信心。对于外国学习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犯母语负迁移的错误,会拿自己的母语与目的语进行比较,因此汉语教学不仅要“知其然”,更多的是要“知其所以然”。“现代汉语”学得半生不熟,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何走上讲台给外国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的知识?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究竟怎么上才能突显专业特色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保证足够的课时

笔者认为,不论是毕业后做汉语教师还是继续深造,我们的培养计划首先在课时安排上要有足够的保证。汉语是基础,要靠汉语吃饭,汉语就必须达到精和专。教学时间有保证了,任课老师才不会赶时间地讲解,学生也才能有时间消化吸收,真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能力,而不是浮皮搔痒式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调整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的第一次课一定要让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对这门课感到新鲜与好奇,要在内容安排上激发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在汉语与世界其他民族语言比较、汉语方言介绍上多补充教学内容,尤其要强调“现代汉语”学习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我们可以将文字教学调整到语言教学之前,缓冲大一新生“现代汉语”学习的难度。语音部分专业性很强,是学习“现代汉语”的“拦路虎”,一开始就进行语音教学,很多学生具有畏难情绪,这部分学得艰涩,势必会对后面的学习失去信心。从理论上来讲,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应该先把语音教学放在前面,但从“现代汉语”文字部分的讲授内容看,放在前面讲在内容衔接上影响不大。而且语言的三要素就是语音、词汇和语法,最主要的是文字部分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语音是很有难度,文字则是小有难度,把小有难度的内容放在前面讲,对大一新生来说,心理上和知识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现在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为黄伯荣、廖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其词汇部分是个整体,包括词汇单位、词的构成、词义,等等,其中词汇单位和词的构成属于语法研究范畴,这是词汇部分的重难点,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调整到下学期语法部分。去掉词汇里的这部分内容,上学期内容的讲授将会明显地宽松,可以增加学生对语音、文字练习的机会,让所学的知识能好好吸收与巩固。

3.改进教学方法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应有别于中文其他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任课教师务必要摸索出一套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对这个专业来说,讲授“现代汉语”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运用到课堂讲解中。比如适当地采用“对比法”进行汉语内部比较和汉外比较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在对比的基础上找出语言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促进他们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和掌握,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引个路子。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很实用的。改进“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更适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各种方法。

三、关于“现代汉语”课程实践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专业培养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讲授汉语理论知识的同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汉语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

1.语言表达训练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汉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的看法。”。[2]因此,“现代汉语”课必须在完成理论讲解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讲解语音知识时,一定要趁热打铁,实践训练跟进,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操练,真正掌握较为艰深的基础理论,开口练习找感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号入座,这对学习语言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汉英双语练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个应用型的专业,他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说好汉语和英语。这种双语练习不仅训练他们的汉语语音,还要求他们将英汉对比,学会两种语言的比较学习。

2.汉字书写训练

“汉字教学作为语言教学要素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3]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汉字与汉语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外国朋友学习汉语要获得书面交际能力必须要学会认汉字、写汉字,尤其是要获得较高层次的系统全面的汉语,因此,汉语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教外国学生书写规范汉字。“针对成年学习者归纳推理能力的优势,我们应该重视理性教学。在强调刺激、强化训练的同时,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系统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4]这要求汉语老师必须能正确地书写汉字,能对一些常用汉字进行分析和讲解。“现代汉语”文字部分要讲笔画、部件、笔顺等基本知识,但由于课时紧张,基本上没有训练的时间。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动笔机会越来越少,敲键盘的次数越来越多,书写潦草马虎,提笔忘字,写错别字,倒插笔,等等,非常普遍。我们认为与其满堂灌输理论知识,不如匀出适量的时间让学生动笔写,在规范的书写中感悟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后再将汉字中的文化传播给外国学习者。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有汉字技能训练课,但要让技能训练课紧贴“现代汉语”课进行训练还是有难度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单纯的练习让字写得好看而已,缺乏把汉语知识融入到练习中的意识。在“现代汉语”课上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再辅以汉字技能训练,效果应该更显著。

3.语言分析、运用训练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提出的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中要求注重针对学习者的语法偏误进行语法教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对留学生语料进行偏误分析的能力。偏误分析首先要求要能找出错误,其次要求要能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会分析错误。虽然“现代汉语”在词汇部分、实词虚词部分、单句复句部分都有相应的病句讲解与分析,但是其语料来源不是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会辨析本国人的病句,还要会辨析留学生的病句。

语言教学的主要环节就是对各个语言点进行练习,其中词汇和语法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训练外国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不论是机械练习,还是有意义的练习或是交际练习,汉语教师必须储备大量的语料以备教学中使用。通过开设在三年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在课堂教学训练中除了教材提供的练习语料,自己举不出更多的更恰当的例子进行练习教学,一个词语或一个语法点,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学习者得不到充分的练习,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汉语教学的对象、性质认识不足和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严重缺乏。因此在一年级上“现代汉语”课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本专业学生对相关教学语料的积累,并能将之自然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它主要是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培养师资的,这要求汉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好的有关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必须具备较好的汉语教学能力,这同时也决定了“现代汉语”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和教学上的特殊性。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3JSJG132]。)

注释: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定位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

[2]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3][4]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14,(1).

上一篇:接送小孩困难申请书范文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