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精选11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1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刚参加完2014文学院的汉硕并被录取了,鉴于初试 复试网上关于师大汉硕专业的信息太少,所以复试完我就打算写一篇关于复试的交流经验,提供给学弟学妹们参考啦。
关于分数 在成绩公布后,可以向文学院打电话查询自己的排名,但是这个时候老师不会告诉你你是否可以进复试,你可以根据往年的招生分数线,招生人数以及本年的招生人数,先做判断。如果成绩比往年分数线略高一般都可以进入复试,我们今年的情况是招26人5个推免生 21个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的最后一名分数线是315即2014国家汉硕专业的分数线。所以过了国家线大家就开始准备复试吧。
关于复试 文学院的研究生网站上不会告诉你复试参考资料以及考试流程的,在四月初网站会公布的只有复试名单,复试招生计划,复试招生日程,大家可以根据日程安排出行时间,我们今年4月10、11日面试,所以9号到学校就好啦
关于日程安排
9号一天都是交资格审核资料的时间,大家可以早一点去这样下午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原计划安排10号才开始体检,不过9号去校医院体检也是可以的,所以早上交资料 下午就可以去体检了。校医院两点上班,体检费65,这个时候人很少,只有20多个人,相对于10号体检的上千人,你会怎么选择?关于抽血,今年我们很幸运,当天下午就抽血了,不过有一部分同学没赶上末班车,所以第二天早上还要去抽一次血。提前体检有一个好处是人少,这个时候人很少,只有20多个人,相对于10号体检的上千人,你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等的上面你会怎么选择?今年我们比较坑的是 体检、政审、口语、听力都安排在一天,所以提前一天去体检很有必要。
关于面试
我们下午两点半开始口语面试,每个教师一名老师,进去后大家先做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当时我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福师大,你的研究生计划是什么?你的家人对于你的选择有什么态度?一般七八分钟就可以结束。
口语面试完就进入政审的教师,一位男老师,他依旧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题,不过这个时候老师都很好,就像聊天一样。完全不用准备 SO EASY 这两个面试结束后已经四点半了,不过我出来的时候还有的同学刚进去,她们等了好久啊
下午六点会有一个集体大会,这个会很重要,因为你会知道你非常想知道的结果,留个悬念吧。反正你会想给学院点32个赞
六点二十会开始考听力,很简单就像四级一样的题型,大家就在开会的教室随便坐,考试也很随意,所以不用提前准备,依旧很简单。听力考完直接进入专业课复试,这一个大家应该会觉得很难,每个专业的导师会将大家召集在一个教室,并告诉大家考试题目,两个大问题,二选一,并留给大家时间准备,准备好了就可以进来面试了不用担心,老师很NICE 都是很可爱的女士,进去面试的时候他就已经将你视为自己的学生,很负责的告诉你你今后应该怎么做,在面试中你的那些不足他也会指出来,受益匪浅。
我的QQ443630583关于初试的内容 真题 资料经验 也可以联系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2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本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复合型应用人才, 这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 也适应社会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之具有自主创业的能力, 从而提升人才社会竞争力, 这些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目前, 我校已开设“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系列课程。我们肯定前期教学成果的同时, 也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通识教育, 缺乏专业性。在通识教育课程中, 开设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该类别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培养自主就业、创业能力。但该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节, 如何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从而服务于职业发展, 该类课程不能予以专业性的指导。 (2) 教学形式单一, 实践性差。由于受学时、班型等因素制约, 该类课程基本以“讲授”的教学形式从宏观角度介绍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缺少实践机会, 从而制约了理论知识的转化, 以致学生从课堂上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3) 学习态度较消极, 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对待该类课程态度较消极, 以获得“学分”为唯一目的, 对教学内容并不关心。虽然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学案例, 但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4) 少数精英受益, 而大众缺少体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推进教学实训的有效途径, 但这毕竟是少数精英参加的项目, 大多数学生得不到训练的机会。这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 不愿主动寻找机会,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模式, 探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我们尝试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教学优势, 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创新创业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内容, 具体做法如下: (1) 开设专业创新创业课程, 即以专业为依托, 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明晰就业、创业方向; (2)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 即在专业课教学中, 授课教师利用一定学时带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使学生直观体会专业知识的社会转化过程。
(二) 充分利用“两个课堂”, 实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所谓“第一课堂”, 是指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要讲授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要抓住“第一课堂”的授课时间, 在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 引领学生探寻专业创新、创业方向。所谓“第二课堂”, 是指课外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 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一课堂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 但实践机会少, 不能实现“知识的自动化”, 为此,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机会, 使教学得以延伸, 提高实践能力。
(三) 授课形式多样化, 增加实践环节。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 授课形式应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 适度使用“讲授”的教学形式, 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输入。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采用技能训练、调查体验、课程设计等形式, 即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四) 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任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 但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如何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积极参与教学, 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 消除“学分至上”的心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 教学要分层次, 普及教育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 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并予以指导, 使得参与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锻炼。此外, 采用课堂嵌入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两个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实践机会。在训练项目设计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设置项目, 力争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结语
我们认为,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 我们首先要理清思路, 帮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和“我们怎么做”。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依托, 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设立相关可行性项目, 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明白“我们能做什么”。此外, 我们要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明白“我们怎么做”。与此同时, 我们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 寻找适合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2]王丽娟、高志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2年 (10)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3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
(一)文学的文化载体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的学习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1]中国传统的文学定义,取其广义的“文学”内涵,包括一切与文献有关的学问。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中国古代史书;“子”指诸子散文;“集”指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专著。
现代将“文学”归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中只有“集”部才可勉强符合现代的文学定义。尤其,在中国先秦诸子散文和《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史书的教授中,显然突出了文学作为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即文化之一部)的载体功能。
文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便是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的发展,在从五四文学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最直观表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激烈变革。
外国文学同样携带着本国独特的文化思潮,它一方面为中国读者展现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发展。透过他国文学看到的不仅仅是外国作家的情绪和文字的艺术,还呈现出区别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变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讲授的关键,不应落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梳理上,而应重点强调文学中的文化因子。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梳理文化的发展,在掌握文化基础后,文学还应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达到文学课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余虹将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门艺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感受、想象、虚构为特征的审美艺术。”[2]首先,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体,它通过适当的文学体裁表现出作家“美”的体验,在阅读中传递给读者。传播的后果,一方面读者感受到文学艺术中的“美”;另一方面为阅读文学艺术的读者,创造出新的“美”感,改变读者的思想,影响读者的生活。文学艺术是蕴含着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文学阅读是审美意识的传播过程,文学讲授就是将阅读过程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境界。
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是大学生。大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建立“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除了在文学中挖掘文化因子以外,还要通过文学艺术培养“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从而树立“美”的追求。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中广泛开设文学课的目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作为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本职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很高的鉴赏能力,涉猎广泛的世界“美”。在了解他国文化的“美”的基础上宣传中华文化的“美”,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美”是真实心灵的释放。在文学课中,无论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还是奇幻惊悚的波德莱尔诗歌,都被称作“美”的代表。对于李白诗歌的崇高美,学生容易接受,但法国波德莱尔的死亡美,学生则难以理解和感受。文学课的学习目的是带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区别中外审美差异,从而更好的了解以审美为基础的文化差异。
(三)文学对汉字发展的承载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将“文学”定义为:“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3]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是通过语言反映作家审美观、展示审美体验的艺术。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学也在变化着,结成文学的文字自然跟随着文学的变迁不断演变。因此,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同时积累了文字的演变知识。
汉字作为中国独创的文字,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载体。汉字在历史流传中不断演变。它不仅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字形变化,还经历着字意义的变化。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假借字和通假字等造字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用白话文书写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开始了对古典文学的反叛。中国现代作家们大胆改革旧文学,建立新的文学观。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文学改革中,汉字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在文学机体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为细胞的汉字也经历过分裂和重组。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是汉字课,汉字的发展演变,是汉字讲授中的基本知识点。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以中国文学为基础,感受汉字的发展过程,掌握各时期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够顺利地将汉字传播到世界各国。
“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它既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又依存于特定的语言形态,关联着人类的情感、心智与形象,有突出的审美品格和审美属性。”[4]依靠汉字传播的中国文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艺术化的表达着中华民族“美”的情感。文学与文化、汉字和美育的关系,是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必须体现的课程重点。
二、文学教学改革
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其他民族理解中华文化,从而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所在。然而,过度甚至于夸大中华文化,给他国文化带来巨大压力,是传播中遇到的困难。美国认定中华文化具有文化侵略性,强行关闭孔子学院事件,为汉语国际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强调,汉语国际教学中应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公平对待,以强调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之一部分。为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中,应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对比,既突出个性,又显现共性。从而,建构世界文化圈下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5]比较文学在文学课中的应运是必然趋势。文学的传统教授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部分。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文学的三部分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交汇、碰撞。然而,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在教授过程中很难发生关系,这便需要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中西文学的相同与差异,透视中西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作为文化载体的中西文学,在共通的文化平台上强调突出各自的个性,从而加深文化的相互了解。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文学课的教授中,应用开放性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将独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文化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理解异文化的能力,训练学生与异文化的交流能力,教授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
(二)文学文化学的引导
“所谓对文学的文化学认识,是指对文学的性质、活动过程及其特征、活动的功能等作文化阐释,它构成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文学文化学。”[6]对于重视文化教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文学活动反映的文化现象是学习的重点。然而,在普通的文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引领学生阅读文学文本,带领学生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这便将文学与文化完全割裂,僵硬地单方面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保持距离,加深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文学课学习的困惑和误解。
文学文化学强调文学活动对文化的建构作用,建构的过程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作为特殊读者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与文学作品的交往中探寻文化根源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这势必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文学背后潜藏着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便成为教学主题。
文学文化学以文学追求的自由精神价值为研究主体。对自由的向往便是对“美”的追求,而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带给读者美感的形象、讲述美的故事、抒发美的情感,构筑读者的精神事实,并肯定这种获得是美的,从而积累人的审美体验。在文学讲授传播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文学活动,作家情感和文化通过文学传递到课堂,教师作为接受中介,利用个人分析干预学生接受的想象,从而达到教授文化的目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
(三)汉字文化学的借鉴
“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7]汉字构成汉语,汉语联结成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在层层组合的过程中最终与文化产生了联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对外汉语教学输出人才。把汉字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演变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文学课的教授得到实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文本解读及文学史讲解中,需要教师关注重点汉字的古今演变。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分析中,文化变迁影响下的汉字演变规律,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世界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参与培养此类专业人才的教师及教学方法更加受到重视。作为本专业必修课的文学课,一直难以直接参与到汉语国际的教学中,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被边缘化。本文划出文学课中文化、美育、汉字演变的教学重点,并以比较文学、文学文化学和汉字文化学研究方法的介入,提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些许建议,希冀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注释:
[1]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选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2.
[2]余虹。文学知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蔡江浓.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畅广元.文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7]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复试经验 篇4
一、初试的分数:去年好像最低分是在340+,因为今年的名额更少了,所以分数可能会稍微高些吧。当然,也要考虑到去年四川是水区,所以,如果今年继续水下去的话。
如果你的分数在360以下,不用担心,所里老师在通知你的时候会直接告诉你,因为你的排名比较靠后,让你做好调剂的准备,所以现阶段还是好好准备复试,关注一下调剂的信息。不过每年都有初试最后几名因为复试发挥好而挤掉前面几名的例子,所以,好好准备,好好看书是王道。
二、专业课方面:文字学的话首先要非常熟悉各种基本的概念,比如说”说文四大家“,去年老师问我这个题目,我居然没有答上来啊!超级熟悉各种基本概念,然后关注一下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选一本文字学方面的书好好看一看,比如说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论,唐兰的中国文字学等等。去年专业课没有笔试,只有口试。
三、英语方面:准备一篇比较有趣的自我介绍,大学的介绍,家乡的介绍等等。英语基本不用担心,因为去年是一个灰常可爱的老爷爷,不会难为你。
四、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文献所的复试非常公平,绝对没有黑幕。不要因为自己考的分很高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分少就以为没有希望了,好好准备!
文献所是一个学习气氛非常好的地方,在甲金,简帛,碑刻方面在国内都非常有名。所里的老师也都非常好!所以,要给力啊!师弟师妹们!
推荐阅读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西南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5
对于2018考研的同学而言,在考研备考初期如果能够获得有学长学姐传授成功经验/高分经验,会在以后的复习之路上少走很多弯路。2018考研的童鞋们现阶段应该对复习考研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了,就现在中国国际水平发展很多同学会选择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而现在聚英考研网在此分享一位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高分学姐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同学复习考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本科普通二本,本专业,但基本没去上课,可以算零基础,用了100天考上了南开大学汉硕。
第一、我们先对南开汉硕做个简单了解。
985.211还是国家汉语教学基地之一。在天津,离我家近,学费较低10000,宿舍三人间,独立卫生间。题型和参考书稳定,好把握,但是南开专业课压分,想得高分不容易。
参考书《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黄廖《现代汉语》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卢福波《实用语法》《常用词语辨析》
第二、然后说说我的考研经历
成绩:政治71英语72专一112专二118
A专业课方面
1.去年四月决定考南开。买好书。
2.五月二十号到六月十号左右,把专业课书看了一遍。文化要略、引论这两本书过了一遍,知道讲了个啥。重点是现代汉语,做了适合自己的笔记。
3.因为暑假七月回家开辅导班,八月十五结束。出去旅游了20天。所以暑假完全没有学。
4.九月十号回学校接着准备。采取的是逐个击破法,学完一门学一门。顺便每天抽出时间背书。用几天学完一门,然后疯狂背。这样到十月中旬专业课基本差不多了。然后进行专项训练和知识拓展。就是针对南开的真题去安排模块复习。比如,各种题型,近义词辨析,偏误分析,汉字分析,语法简答,加拼音,句子结构分析。古汉语繁体字,课文翻译。文化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分析,填空,引论简答,填空,案例分析。模块复习到11月中旬。
5.11月中旬开始接着整体把握,看书,框架,知识点,背诵。做南开真题和一些别的学校的真题。认真思考。总结答题规律。
B公共课经验
1.英语重要的是词汇,和做题方法。我买的黄皮书05——12年的我是从真题中认单词,通过不断读文章来记单词。8年的真题细细过了两遍。暑假前分析了6篇文章,知道该怎么学英语了。
九月份来了开始认真过,一天做两篇,认真分析。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句话不会分析结构,没有一句话能够精准翻译的程度。这样等做完阅读后,翻译,完型,写作能力也就相应的练好了。第二遍是11月份,还是很细。每部分都做,作文抄抄范文。觉得很不错。期间还在宿舍钻了一个星期,没日没夜的把朱伟的恋恋有词看了一遍。很有用。12月复印了13到15的真题做了做。一直保持手感和思维习惯。
2.政治是11月开始的买了很多书都没看,只用了两本。《风中劲草》加《肖秀荣1000题》,看一块《风中劲草》做一块1000题。早上读《风中劲草》。等做完也就12月了。买了肖八肖四做完就背,背了大概有三四天吧。上了考场结合材料抄点就可以了。
第三、说说考研最重要的东西
1.信息跟着学姐学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得到很多宝贵的信息。可是我10月份才有的学姐。她对我很好,每天都抽查我知识点,还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
2.信念没有想过换学校,没有考虑过考不上怎么办,我想的是我要考南开!是一定要!别人鼓励自己一般是你一定能考上。我鼓励自己就是我已经考上了。哈哈哈哈。。从来不考虑能不能考上,只是高效率的学。
3.信心信则灵,不信则无。我从来没有心情不稳地时候,每天晚上看电视12:30睡,晚上8:30起,收拾一个小时去教室,精精干干心理就快乐。往那一坐,就剩疯狂的高效学习了。中午吃完饭回教室铺上枕头一趴睡两个小时醒来疯狂学习到晚上10:00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而是看你学会了多少东西。不要自欺欺人。自己和自己比。不要因为别人而乱了分寸。
成功=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坚实的脚印祝大家考研成功。所有的,不管好的,不好的,都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要因为你的努力得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轻易放弃。最后想对所有二战的朋友们说几句话。人生没有多少件真正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既然喜欢,想要。多来一次又何妨?人生长着呢,一两年算啥!加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6
作者本科普通二本,本专业,但基本没去上课,可以算零基础,用了100天考上了南开大学汉硕。
第一、我们先对南开汉硕做个简单了解。
985.211还是国家汉语教学基地之一。在天津,离我家近,学费较低10000,宿舍三人间,独立卫生间。题型和参考书稳定,好把握,但是南开专业课压分,想得高分不容易。
参考书《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黄廖《现代汉语》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卢福波《实用语法》《常用词语辨析》
第二、然后说说我的考研经历
成绩:政治71英语72专一112专二118
A专业课方面
1.去年四月决定考南开。买好书。
2.五月二十号到六月十号左右,把专业课书看了一遍。文化要略、引论这两本书过了一遍,知道讲了个啥。重点是现代汉语,做了适合自己的笔记。
3.因为暑假七月回家开辅导班,八月十五结束。出去旅游了20天。所以暑假完全没有学。
4.九月十号回学校接着准备。采取的是逐个击破法,学完一门学一门。顺便每天抽出时间背书。用几天学完一门,然后疯狂背。这样到十月中旬专业课基本差不多了。然后进行专项训练和知识拓展。就是针对南开的真题去安排模块复习。比如,各种题型,近义词辨析,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nankai.yantubao.com/
偏误分析,汉字分析,语法简答,加拼音,句子结构分析。古汉语繁体字,课文翻译。文化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分析,填空,引论简答,填空,案例分析。模块复习到11月中旬。
5.11月中旬开始接着整体把握,看书,框架,知识点,背诵。做南开真题和一些别的学校的真题。认真思考。总结答题规律。
B公共课经验
1.英语重要的是词汇,和做题方法。我买的黄皮书05——12年的我是从真题中认单词,通过不断读文章来记单词。8年的真题细细过了两遍。暑假前分析了6篇文章,知道该怎么学英语了。
九月份来了开始认真过,一天做两篇,认真分析。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句话不会分析结构,没有一句话能够精准翻译的程度。这样等做完阅读后,翻译,完型,写作能力也就相应的练好了。第二遍是11月份,还是很细。每部分都做,作文抄抄范文。觉得很不错。期间还在宿舍钻了一个星期,没日没夜的把朱伟的恋恋有词看了一遍。很有用。12月复印了13到15的真题做了做。一直保持手感和思维习惯。
2.政治是11月开始的买了很多书都没看,只用了两本。《风中劲草》加《肖秀荣1000题》,看一块《风中劲草》做一块1000题。早上读《风中劲草》。等做完也就12月了。买了肖八肖四做完就背,背了大概有三四天吧。上了考场结合材料抄点就可以了。
第三、说说考研最重要的东西
1.信息跟着学姐学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得到很多宝贵的信息。可是我10月份才有的学姐。她对我很好,每天都抽查我知识点,还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nankai.yantubao.com/
2.信念没有想过换学校,没有考虑过考不上怎么办,我想的是我要考南开!是一定要!别人鼓励自己一般是你一定能考上。我鼓励自己就是我已经考上了。哈哈哈哈。。从来不考虑能不能考上,只是高效率的学。
3.信心信则灵,不信则无。我从来没有心情不稳地时候,每天晚上看电视12:30睡,晚上8:30起,收拾一个小时去教室,精精干干心理就快乐。往那一坐,就剩疯狂的高效学习了。中午吃完饭回教室铺上枕头一趴睡两个小时醒来疯狂学习到晚上10:00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时间,而是看你学会了多少东西。不要自欺欺人。自己和自己比。不要因为别人而乱了分寸。
成功=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坚实的脚印祝大家考研成功。所有的,不管好的,不好的,都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要因为你的努力得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轻易放弃。最后想对所有二战的朋友们说几句话。人生没有多少件真正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既然喜欢,想要。多来一次又何妨?人生长着呢,一两年算啥!加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7
一、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 全球范围的 “汉语热”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据孔子学院官网数据显示, 截至2014 年12 月7 日, 全球126 个国家 ( 地区) 建立475 所孔子学院和851 个孔子课堂。
在这种形势下,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向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转变, 由将外国人 “请进来”学汉语转向汉语教学 “走出去”。2012年, 教育部颁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12 年) 》, 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这种背景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如何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与方向, 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课程设置, 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 “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已有九年的历史, 共招生700 余人。近三年的毕业生中有数十人考上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国外及港台名校的研究生, 毕业生就业渠道涵盖了国家汉办志愿者、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教育培训机构、中小学、国企和行政事业机关工作人员等, 就业率达到90% 以上。专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是, 办学中学院深感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新增专业, 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如不解决, 势必会成为制约本专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近年来学院开展了加强学分制改革, 重构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 一) 精确定位培养目标
目前,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国家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位。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科资源、师资力量、文化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 制定自己的特色突出的培养方案。与其他学院相比较, 成都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需求。
成都学院所在的成都市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西南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自古享有 “天府之国”美誉, 成都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世界500 强企业有近300 家落户成都, 截止2015 年6 月, 在成都已经设立与正在筹建且有意向设领的外国领事机构数量达到16 家, 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目前成都正向着全面现代化, 充分国际化不断进发。
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成都学院实行 “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坚持开放办学, 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泰国等20 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40 余所院校开展长期合作, 服务成都国际化能力不断提高。
2010 年, 学院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 成为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 并于2013 年成功获批设立两所孔子课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开展了学历教育、师生交流互访等全面合作, 与泰王国皇家吉拉达学校合作设立 “诗琳通泰国语言文化课堂”等, 为师生拓展国际化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学院对外的校际交流, 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省、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
成都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 在培养目标上紧跟成都市国际化发展格局, 积极响应和服务于成都市的 “全域开放”兴市战略, 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初步掌握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 掌握先进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 具备较强的中、英文应用能力, 并具有进一步深造和创新的潜能, 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外贸机构、新闻出版、文化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外事活动和涉外文秘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 二) 科学设置课程计划
培养目标是设置课程计划的基础和指导, 课程计划的设置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学院在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想心理素质”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即在知识结构方面, 具有较好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功底, 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具备与汉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在能力结构方面, 具有较好的汉语素养和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语能力, 具有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技能, 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在思想心理素质方面,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很好的亲和力。在课程计划的设置中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1、知识与技能并重
( 1) 强调文化知识的培养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系统而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具备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主干基础课的地位不容动摇。此外开设了汉语语音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文字学、训诂学等语言类专业选修课程, 从而使学生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理论知识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文化与交际是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使未来的汉语教师能够较快的融入国外环境, 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中华文化要略、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民俗概论、儒释道与中国文学、四川文学与旅游、地方文化调查、中国武术、书法的等课程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也开设了西方现代哲学与艺术、欧美文化概论、东南亚文化概论、世界宗教概论、跨文化交流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地理与风俗等课程, 努力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2) 注重教学能力培养和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方向是海外汉语教学, 因此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重中之重。教学能力的具备与提高离不开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在理论课程方面, 围绕教学能力的培养,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设置了外汉语教学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语言运用实践、教师技能训练、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培训等课程。在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 技能训练和资格认证训练中反复得到锻炼, 汉语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理论与实践结合
(1) 加大实践比重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中普遍问题是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重理论, 轻实践, 重知识, 轻能力。针对这一问题从2011 年以来学院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 2011 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15% , 2012 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23. 7% , 2013 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25.3% , 2014 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27. 1% 。增加实践学时, 依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指导, 使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训练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实战平台。
( 2) 完善实践环节
在课程中将地方文化调查、语言运用实践、写作实践等集中实践环节分散在各学年教学中, 努力实现学生能力培养四年不间断。例如, 在地方文化调查实践项目中, 组织学生参观川菜博物馆、蜀绣博物馆、金沙遗址、茶艺馆、传统服饰博物馆等机构, 提高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鉴赏力, 实践结束后, 以调查报告、摄影展和展板等形式交流实践成果; 语言运用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对当下成都市汉语汉字运用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形成调查报告交流汇报, 指导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并可作为学生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框架。将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提升学生调研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 3) 合理安排实习
学院从第四学期就根据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制定实习计划, 安排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安排在第四、五、六学期, 有在校内进行的由指导老师带领的校内微格实习, 主要训练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方法, 包括语言运用实践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于将来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同学, 则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训练。有在校外进行的赴泰国浸入式教学实践, 以泰国的清迈省为基地, 在清迈省全省中小学进行长达一年的实践教学活动。分散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 学生根据就业意向, 在汉语国际教育机构、中小学、外资公司、文化机构和国外从事与汉语推广有关的工作。各阶段实习期满后, 学生回到学校, 由院系统一安排时间集中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 三) 充分运用学分制杠杆
成都学院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 是在学年制的基础上, 将学生所修课程折算成学分, 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 以取得规定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审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如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逐步过渡到推行完全学分制, 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是近年来学校锐意改革的方向。
作为地方院校, 长期以来能够争取到的国家投入相对较少, 教学资源颇为紧缺, 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尚未完全从传统学年制的惯性中转变过来, 这些因素决定学院深化学分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此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强化地方服务意识, 加大实践比重。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的基本经验就是: 总学分保持不变, 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内部进行调整, 利用学分杠杆, 增加基础知识和技能类学分和实践类学分比重,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与使用相结合,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问题与反思
( 一) 学分制改革尚需深化
我院的学分制目前尚处于学年制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中, 改革还很不彻底, 特别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分制改革实践中,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 二) 教师应主动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要
学分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有一个了解、接受、掌握、适应、习惯的过程。教师要主动适应学分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
( 三) 管理手段尚需规范和精细
学分制改革的深化要求管理者实施新的管理模式, 在规范和精细化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如选修课中走班上课产生的学生管理、中途随意转班等问题都有待形成制度并不断完善。
总之, 在全球 “汉语热”的背景下, 成都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据自身地域优势和院校特色, 在充分分析专业办学环境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 精准定位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培养目标以学分制改革为杠杆, 打破学年学分制壁垒, 调整课程设置, 重构课程体系, 大幅度提升实践课程比重,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就业的适应能力。在强化汉语言教育本体基础上, 定向发展东南亚小语种 ( 泰语、韩语等) 方向, 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培养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也证明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是有效的、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范体贵, 德力格尔.高等院校本科完全学分制改革研究——以赤峰学院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个案.赤峰学院学报, 2011 (4) , 32.
[2]潘和平, 孙道胜.地方特色型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困境及出路探索.高等建筑教育, 2009 (6) , 18.
[3]王艳荣, 陈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5 (5) , 3.
[4]王丽, 朱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探析.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7) 10, 3.
[5]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 (2) .
[6]高萍, 刘艳.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青海大学学报, 2012 (2) , 30, 1.
重庆大学电气学院考研初复试经验 篇8
重大电气是老牌专业之一,有句话这么说的:重大电气前五,建筑前八,以前重大电气叫电机系,现在清华大学还叫电机系,而且清华大学很多教授都是从重大电机系出去的。在西南地区毫无疑问是NO.1,有人会说川大呢,川大在合并华西医科之前实力没有这么强的,重大弱在典型的理工科学校,文科偏少,而医科完全没有。但就电气而言,无论是历史背景、科研成果、论文数量质量,重大都要好一些。稍微打听一下,都可以了解到川大的学术氛围不浓,更多搞行政管理。如果你想走行政管理类去川大比较合适,如果你想在学术上更进一步,可以考虑重大。
前四的学校清华、浙大、西交、华科竞争非常激烈,重大电气性价比非常高,当然考研没有容易的。选择重大有一个好处,政治和英语改卷比较松,尤其是英语作文,另外一个重大电气专业课电路原理只考上册,而且题目比较基础。
一、初试
言归正传,说说重大初试吧。一本重大本校电路原理教材,一本课后习题解答,一本辅导教材,有了这三本书就搞定了电路原理,真题很多都是按照辅导教材上面的思路出的,非常有用。总的来说,电路原理上册就是用时域,频域,复频域这三种方法,求解电路,再加上求三相功率。只要你认真看书并做了题目,基本都可以拿到130.
二、复试
复试非常关键。首先说说改革前的复试,复试分数线就是重大的工科校线,比较低,几乎进入复试的人数都在260以上,复试笔试按所报方向分开考,复试前一天学院会安排你选导师,导师是哪个方向你就考哪个方向的课目,不管你报名的时候填的是哪个方向。例如报高压方向就考高压,报电力系统方向就靠电力系统分析,报电力电子方向就考数电模电等。笔试直接刷人,不看初试成绩。比如招100个人,面试比例是1:1.2,则笔试成绩的前120名进入面试,剩下的直接淘汰,哪怕你初试考了第一名,要是笔试在120名开外,也直接被刷。重大非常注重基础,以后的复试改革体现更为明显。从20起,复试笔试统一考试,不管你报考哪个方向,笔试都是考四门:电机、电磁场、数电和模电。2012年因为是过度年只考了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增加了解答题,20增加了计算题,难度越来越大,今年有几个人做到一半直接走了,有一个女生边做边哭。题目类型估计和14年一样,难度也相差不大。
相比2012、有两个非常大的变化:
1、第一次脱离校线,改为单独划线,学硕为330,专硕300,这样做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复试人数减少,往年至少260人,今年只有160人左右,减少了100人,几乎按1;1.2的比例进入复试。
2、复试笔试没有刷人,那些复试被刷的.都是很早提前交卷的。这样的变化和其他学校就一致了。笔试不刷人是不是就说笔试不重要了?不是的,如果你笔试差了,面试会被老师各种轻视的。和我一个面试组的两个同学,一个初试好,但是复试差,一个初试不好,但是复试很不错,笔试成绩好的直接被录了学硕。笔试成绩不理想的则被刷掉了。重大笔试非常重要,而这些都是靠自己实力的,你基础学的好,打得牢固,你就越突出,老师更看重这个,本科学校不好的同学千万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你努力,笔试考好点,老师会很喜欢的。我实验室一个师兄,就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但是他现在转博了,而且学术做得非常好,是导师的第一个博士,我非常佩服他。
三、导师
联系导越早越好,可以先和导师打个招呼,成绩出来后赶紧给导师发邮件,看导师的反应,如果积极,多联系,多打听,如果反应平淡,赶紧换。我觉得很多年轻的博士和老师非常不错。那些博导固然厉害,但是都是他的博士生带,反而小老板会和学生更紧密,成长也更快。而且重大的学硕和专硕都是三年,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专硕第二年按理要去实习,很多也没有去实习。奖学金,学硕和专硕都是分开的,各自竞争。重大电气录取导师是关键,因为重大是导师个人招录,而不是整个项目组招人,笔试完之后学院会把各老师的名额和招录情况贴出来,某某导师还有多少学硕,多少专硕,然后报同一个导师的同学就竞争那些名额。很容易出现那种情况,有的导师挤死了,有的导师没人报。如果提前呢联系好导师,基本就没问题,重大的老师都比较讲信用,但是你要区分老师给你的答复死答应你还是模棱两可,笔试成绩出来就给导师打电话。最开始选的一个老师,见过面后我以为是要我了,后来笔试完给他打电话,他说得很模糊,我就感觉有点危险,赶紧重新联系导师,我的导师直接说要我,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却把我骂的一塌糊涂,说我专业课好多都学得不好,我当时就懵了,以为完了,后来才知道老师心里是已经要我了,但希望我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好好打基础,研究生的时候能够好好努力。
四、总结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9
最终的拟录取名单已出,已录取,在论坛受益不少,现将自己的一点浅见给大家分享。
人大经院初试 英语77,政治73,数学137,802专业课127,总分413,数学考的太低,真是愧对自己还是数学系出身的。
先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本科211,985,因不想在一个学校呆太久时间,果断放弃保研,第一年报考北大CCER,数学倒是满分,无奈专业课未及格,失之交臂。毕业考入家乡的市直部门,当公务员,但离家之心不死,又继续报考人大经院,一路倒是挺煎熬,好歹结果还不错。
13年复习从9月开始,中间一直上班,最后一个月请假全职复习。
一、先说下数学
本科数学专业,还算有点儿底子。用书,主要就是李永乐的考研教材、400题、历年真题。无他,唯手熟尔。教材从头到尾不记得做多少遍了,大概做到10月底,计划好,每天做一点儿。然后开始一遍真题,最后开始400题,反复做,一天一套,反复做4、5遍。最后半个月,整理下自己做过的题目,易错题,然后就只做真题,练练手感了。
二、英语
就只是单词和张剑的黄皮书,反复做真题,背单词。最后一个月开始写作文,其实我就只是抄了张剑书后面的答案范文,抄了2、3遍,整理了几个开头、连接词,自己试着1、2天写一整篇文章,并没有弄模板什么的。今年的英语题目个人觉得阅读挺难,翻译也翻的不好,大概运气不错,出的分数我很满意。
三、政治
这就没什么经验了,我就是完全任汝芬的一套,序列一、序列二、序列三,最后买了本20天20题,背了背,答题时不至于太口语话。
四、专业课
也是我最担心的一门,毕业那年的CCER就是败在了专业课,心里多少有点儿阴影。今年就重点放在了这里。个人觉得重点还是高的书,高老的书很成体系,对我这种一点儿底子都没有的人,还是很好的入门教材。反复看书,看一遍记一遍笔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整理下书的.体系,看看哪几块儿,微观无非就是需求、供给,然后从需求角度出发,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讲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最后就是一般均衡、博弈论和市场失灵。把其中的内容整理成笔记,多看多记。考CCER给的一个教训就是,看着题目,知道怎么回事,下笔起来就不知道如何写了。所以,今年重点就是看了课本上是怎么表述的,做到自己能够复述。微观也是如此。
至于教材,今年只看了高老的书。不过CCER时用过平新乔的十八讲,感觉还不错,很有帮助,有空的同学可以做一下他的课后题,前15(?记不清了,反正后面的我也看不懂,就没看)就行了。曼昆的书,也可以用来补充,索洛模型方面讲的比高老的书详细,课后题也可以做下,今年就有一道课后原题。
五、至于复试
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才开始准备,还是看了之前的宏微观,经济思想史以为不会考,就在网上下了点资料,没事看着玩儿了,根本没记。结果,到考试时,傻眼了,50分的经济思想史,幸好有点小印象,好歹扯了一些,当然,没有答全。结果出来之前一直很担心,幸好,老师比较仁慈。英语翻译,之前看网上都看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我也看了一部分,虽然没有考,但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还是很有帮助的。面试就比较扯了,纯属闲聊,我是真的很紧张,准备的一些问题都没用上。大家放轻松即可。
感谢论坛提供的有用信息。祝福每一个有梦的人都梦想成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10
一、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内涵
1.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 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和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素质并达到国际化水准, 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 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
2.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
入世后, 我国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来华的跨国公司也更多, 英语已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基本工具。掌握了这个工具, 有利于增强沟通能力。这是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
(2) 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外语, 而且要具有全球化视角、秉承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掌握商业的国际化惯例、具备文明的素养和行为准则。
(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一要求是指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对各个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熟悉能力, 知晓发达国家的商务礼仪和风俗习惯。
(4) 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整合的能力
放眼世界, 惟有能够把握信息、整合资源的优秀人才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中独占鳌头, 抓住先机。
(5) 快速学习能力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受过全方位的教育, 头脑灵活, 勤于思考, 善于发现问题并富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紧跟本专业的世界前沿和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能力。
3. 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就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使学生具有外语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通晓国际法规,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拥有很强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除了“国际化”之外, “实用型”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撑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加入WTO之后,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除了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之外, 更要增强高等教育的能力建设, 探索打造国际化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成立于2007年, 是教育部正式下发文件批准东北财经大学和英国萨里大学合作设立东北地区首家具有授予中英双方学位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下仅从学院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方面对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与创新。
1. 课程设置
按照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院设置如下课程:
(1) 语言国际化课程。学院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接受程度, 大部分课程为双语和全英文授课,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 视角国际化课程。开设视角国际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多元的文化, 不仅为学生提供西方文化的课程, 也注重中国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3) 能力培养课程。开设一些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和专题讲座。
(4) 知识应用课程。开设学生未来很可能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性强的课程。针对工作岗位来设计课程, 适度控制基础理论课程的数量, 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认识。
(5) 实验实训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能够直接、有效提高学生实用技能应用水平。东北财经大学举全校之力建设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现已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萨里国际学院依托该实验中心, 开设了《经营沙盘模拟》等实验课程, 在相关课程中设置了实训课时。
(6) 企业内训课程。引入此课程意味着为这些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 缩短企业培训时间, 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目前正在与英特尔等大连知名外资企业协商将内训课程引入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四年级课程。
(7) 国际认证课程。“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国际认证+订单式培养”是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将国际认证引入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实施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任务。萨里国际学院拟将CIMA国际认证与跨国公司管理专业方向的课程结合, 学生可以申请免考多门课程。参加CIMA组织的培训后参加考试, 通过考试后可获得认证。今后还将陆续引进将英国商务管理认证 (ABE) 、旅游酒店管理认证、商务信息系统认证等, 为学生求职增添砝码。
2. 课程开发
为了达到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萨里国际学院通过复制式开发、改造式开发、合作式开发等形式, 进行课程开发。
首先, 复制式开发。即直接引进国外大学课程。国外大学开设的很多专业课程新颖、实用, 紧密联系就业市场需要。学院采用国外大学这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进行讲授。
其次, 改造式开发。即通过教学改革将部分课程改造为符合国际化实用型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一方面需要聘请学科领域的专家, 集体论证改造的目标、可行性、具体实施方案等细节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
最后, 合作式开发。即双方教师进行讨论, 打破原有的思路, 找到适合我国人才培养的课程。萨里国际学院前两年的专业课程涵盖萨里大学第一年的专业课程, 取得良好效果。此方式也是我院未来教学体制改革中的重点。
3. 教学改革
萨里国际学院通过多种方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为他们成为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首先, 改革教学法。
(1) 扩展传统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将课程内容做成课件, 以Power Point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增加Tutorial内容和课时, 并在Tutorial课中安排案例讨论、练习、角色扮演、游戏等。
(2) 增加讨论课。由授课教师或助教根据讲课内容和指定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本人或是助教给学生指点迷津, 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获取知识。
(3) 强化辅导课。教师留出时间与学生讨论和解答与课程有关的问题, 并从中获得反馈信息, 此举有助于弥补教师在授课中的不足。
其次, 改革考核方式。在国际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重在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而不是知识识记能力的测试。教师采用非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或以制定企业文案和制度的形式进行考核。
最后, 鼓励学生创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需要营造鼓励创业的氛围, 可以考虑设立大学创业中心, 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书大赛, 对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和团队进行资助和孵化, 对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宣传。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转变角色学习, 联系自己的实习经验和阅读过的案例, 积极思考课堂中的知识如何应用。
4. 教材建设
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没有一套“立足前沿”的教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要加强教材的建设, 具体举措:利用自身优势和出版社进行联系, 扩展教材来源;关注出版物的发行动向, 及时了解市场上流行的教材, 切合实际筛选教材。另外, 办学机构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联系专家编写专业教材, 让更多优秀的专家把他们的理论传播发扬, 也使学生从中受益。
在萨里国际学院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双语和全英文课程全部采用新版英文教材, 其中有《商务与经济数学》、《旅游经济学》等6本原版教材为学院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引进并使用。截止到目前, 结合我院开设专业实际, 学院已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联合, 正式出版发行了标有“萨里经济管理英文教材”字样的教材5本。这些教材的具体名称分别为《财务会计学》、《组织行为学》、《旅游经济学》、《跨文化沟通》和《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目前, 这些教材除在我院使用外, 已被成功运用到北京中加学院、同济大学沪西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教学中。
5. 师资建设
人才培养的“实用型”, 依赖于一支具有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具备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首先,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需要多方联系, 建立一支比较稳定、高水平的经理人兼职教师队伍。可以聘请外资企业的经理人或定期授课, 或专题讲座。其次, 要聘任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任教。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培养国际化实用型人才, 在聘任教师时, 应优先考虑具有和所教课程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选。
针对师资建设, 萨里国际学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鼓励教师不仅要承担纵向课题, 还要积极承担横向课题,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为企业提供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制定相应的科研奖励制度, 鼓励教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教师承担的项目, 以项目形式完成论文。
6. 学生管理
首先,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需要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了切实达到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学生管理方面, 要注重学生交流项目等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其次,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制, 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动性,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干部管理其他学生。再次, 开展丰富的义工活动。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一大经验, 义工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其具有关怀他人的爱心、责任心。
萨里国际学院经过两年的探索, 确立了以爱的教育为基础, 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使学生在其开展的活动中理解到“超越、大气、感恩、凝聚”学院这四个关键词的深刻意义。
(1) 学院内建立了大连义工站萨里国际学院分站, 招纳了60多个会员, 开展了丰富的义工活动。
(2) 开展各项技能比赛。学生活动向着培养学生实际才能的方向努力, 积极组织创业大赛、案例分析大赛、英文演讲比赛等, 激发全体同学提高实用技能。
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学院, 萨里国际学院将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萨里学生管理方式。所有学生工作都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 只要是对综合素质发展有利的, 学院总是尽其所能, 为其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的“爱的教育”来感染学生, 从而培养学生懂得爱、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培养国际化实用型人才的保障措施
1. 成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
人才培养委员会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它不仅涉及教学, 而且指导整个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教育界资深专家、企业家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 旨在负责明确“国际化实用型”的培养模式, 审核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 为该机构今后发展指明方向。
2. 建设具有国际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 外籍教师和外籍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和相应的职业证书, 并具有两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 必须建设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专业课方面, 要逐步引进规模适度的国际化专职师资, 专业课外籍教师均应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也要形成一支学生喜爱、相对稳定的语言外教队伍。在此过程中, 尤其要注重“引智”的质量, 不能良莠不分。此外, 还可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 或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参加到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
3.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中, 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灌输者, 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偏重知识的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 早已不能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探究和改革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和实际能力。
总之, 为了培养国际化实用性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从实际出发, 立足实践, 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庆石, 赵彦志.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含义[N].光明日报, 2003-6-5.
[2]刘薇.展望全球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 2006-2-5.
[3]龚思怡, 傅志田、任剑婷.中外合作办学提升高校竞争能力—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23) .
[4]胡潇闻.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分析[N].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 .
[5]程斌, 程宜康.2000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 2007, (2) .
[6]辜娇峰, 陈红宇.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长沙大学学报, 2007, (3) .
[7]冯发明.中国教育服务承诺与中外合作办学[N].长沙大学学报, 2007, (1)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 篇11
一、先说初试
(一)政治
我是在红宝书出了之后才开始复习的,之前也就是高中的残留记忆。红宝书粗略的看了2遍,做了肖1000,里面的错题又再做了一遍。把一些概念理解清楚是最重要的。时事政治的部分看了一遍肖秀荣后来出的一个小册子,因为太懒一遍都没看完,不过里面的选择题都做了,记忆了一下的。临考前买了好多押题试卷,结果都没做,只认真背了肖四,考前一天我把肖四背了三遍。(临阵疯狂磨枪对我还算比较管用的。大家选择性阅读),最后也没有辜负我,一道大题完整押中,其余也有沾边的,我大题答案基本上是肖四答案的重新排列组合。选择题的部分是基于平时的理解,应该也做得不错。考完第二天一大早爬起来上网去看答案,下了一份文都考研给的答案,吓死爹了!我选择题只有33分,也就是说最后可能政治总分过不了60(中大近年来英语政治单科线都是60,但13年降到了55)。但最后总分80分,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肯定是参考答案有问题,所以大家不要轻信非官方答案,免得虚惊一场。
(二)英语
英语我在暑假时背了背研究生和六级词汇,属于会认不会写的水平。作文就背了七八个自己觉得闪闪发光的句子。练习做得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语言学和政治上了,最后考了79分,也算是发挥得很好的了。考试时觉得看懂完全没问题,只是答案大多模棱两可,都是细节题,要细心。作文与前些年的有重复。
(三)语言学
痛苦的一门课了,看的前两遍都没怎么看懂,硬着头皮一遍一遍看,也算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最后慢慢理解了,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硬记的,伤脑细胞。元音辅音那一节我选择性跳跃了,最后居然出了名词解释。这就说明,不要自以为是的给考试划重点,尽可能都完整的背下来。填空题基本来自那本绿的,判断题我完全不明所以,后面论述简答基本是教程里的。简答题重复率很高,大家不要忽视了往年的考题。我一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的时候就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本教程的笔记做了两遍,应该对我也有点帮助。绿的那本只在很早之前看了两遍,没背,所以填空题基本抓瞎。考语言学的前一晚回寝室后把教程整个翻了一遍,第二天就把自己会的全吐到试卷上了,最后118,得分基本是靠后面的部分。
(四)日语
一开始不知道单词、词组解释是从课本里出,看了学姐的帖子才去图书馆把书借来。然后5、6、7、8册的单词词组全部都背了背,工程浩大。因为老师不是出课后单词表里的,课文里不认识的单词也全是考试范围,所以大家也可趁这个机会扩大下词汇量,我觉得我考完研后英语日语词汇量是大了很多的。阅读题就没什么好复习的了。古文翻译近三年考的都是第八册,今年突然考了第七册了,还好我考前灵光一现,在教室里想,中大去年单词题变革,不考课后习题了,害苦了多少学姐学长,今年会不会又改改,第八册也只剩3篇没考了,宝押在这上面太冒险。我就强迫自己用手机搜了搜第七册的现代文翻译,然后抄下来了背了背,最后果然考了第七册的。同学们中大考的题很活啊,看上去有规律可循,说不定什么时
候给你来个颠覆。最后作文是没有格子的,我写一个字数一个字,乱七八糟写了一个小时才凑够800字。也没打草稿,估计语法错很多吧。最后114,应该算低的。
二、复试
今年还没过年就出分数了,看到自己第四名就知道进复试是没什么问题了,就开始装模作样的看看日本文学简史。本来以为完全没戏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考研这个看上去希望渺茫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了,都已经想好了寒假回家复习catti,然后5月份考个翻译考试再去找工作。嗯,这是个意外惊喜。寒假在家太兴奋,吃吃喝喝玩玩也就没心思复习了,最后2月26到学校才开始学习。我一直是按照4月初复试这个时间来安排的,还偶尔和同学逛街唱K。当我3月13号的时候得知今年复试是在1926进行时,自杀的心都有了!最后外国语学院是定在25号,让我有了缓口气的机会。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不属于那种能太逼自己的人,在教室里自习时也是吃吃喝喝玩玩神庙逃亡跟同学聊聊天。
不过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的时候肯定是有的。日本通史和文化论都买了没看,文学史看了两遍,做了遍笔记。还买了本日文版的文学简史,淘宝上买的。是重点记忆对象(因为是日文考试)。找了本日本简史,粗略记了下每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因为去年考了这个。但今年跟去年的题目出了村上春树之外,没有相同的了。
今年题目:
1.论述源氏物语所反映的文学理念;
2.根据藤原定家和他爹的两首诗论述茶道(那两首诗没看懂,有山、花、红叶、等待之类的词汇。)
3.从鸭长明的生活态度,你有啥启示。
4.论述能。
5.论述江户读本。
6.论述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
7.给了一首汉诗,日本人写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你写感想。
8.论述莫言文学(就是那个得诺贝尔奖的。)和日本文学的关系!
9.以挪威的森林、海边卡夫卡、1q84为中心,谈谈你对村上文学的印象(用中文)。
10.你觉得文学对生活是必要的吗?Why。
听力的部分就考了20分钟,不算难。
今年有31个人进复试,所以每个人的复试时间相应减短了点。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读一篇小短文,今年是村上的一段文字,跟去年的古文相比简直是无难度,然后是谈感想。之后老师问我这些年学校的变化、就业之类的。没怎么听懂。我就把我们学校夸了一顿。然后老师就问,既然你们就业那么好为什么考研为什么来中大,嗯,这个问题我早就背熟了!背完之后老师就然我叫下一个同学了以上。
第二天早上紧张得5点半就醒了,然后就起床刷人人。9点半才出发去看成绩,不敢面对。所有人应该都在紧张吧。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推荐阅读:
于同学-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09-14
华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考研复试--个人经验11-27
2015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经验(初试、复试、规培)08-08
【考研经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5年考研经验分享10-19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论》2017年秋季作业10-20
【福建师范大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招生网站-福建师范大学分数线07-16
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06-09
师范教育学院考研讲座08-11
重庆师范大学复试名单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