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快乐美文

2024-10-21

感受快乐美文(共16篇)

感受快乐美文 篇1

快乐是人们内心对于周围环境甚至整个世界的感觉,是人生最宝贵的调味品。快乐是一种感受,各人有各人的快乐标准。

有一位渔夫斜躺在河边上,懒洋洋地垂钓。他喝着自己做的鱼汤,咀嚼着用卖鱼的钱买回的三明治,感到很快乐。这时,走来了一个富商,他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多放几根鱼杆,多钓一些鱼呢?”渔夫反问:“要那么多的鱼干什么?”“鱼多了可以拿去卖呀!卖了钱你就能买一艘捕鱼船,开一家鱼店,生意做大了之后,再多买船,多开店,你有了金钱和地位,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干什么呢?”“比如,你可以无忧无虑地躺着钓鱼。”渔夫笑道:“先生,您看我现在不正在躺着钓鱼么?”富商哑口无言。

快乐是一种自身体验,有的人把快乐的标准定得太高,所以他很难获得快乐;有的人并不企望生活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回报,他因此而常常快乐。北京某大学有一位大学生,因为没有评上一等奖学金而十分苦恼。在他失望时,遇到一位盲人,这位盲人对他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的眼睛是在5岁时生病瞎的,所以,5岁以前所见到的情景我现在仍然记得很清楚:父母微笑时的神态,金色的阳光,白色的雪花,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每当失落时,我就会想到:比起那些一出世就从没见过色彩的盲人,我是多么幸福啊,因为我拥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我知足了……”大学生听完这位盲人的述说,深感羞愧,从此,他再也不为没评上一等奖学金而伤心欲绝了。

有人认为,名誉、爱情和金钱能给人带来快乐。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其实,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会感到快乐;爱情要奉献给他人,才会有意义;金钱要布施给穷人或造福于社会,才会有价值,同时给你带来快乐。快乐是来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感觉,金钱、名誉只能带来暂时的愉悦,却很难让人永远快乐。只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态度才会让我们真正地快乐。

君不见,有许多人只知一味地沉湎于追求名和利之中,而忘却了做人的理想和信念,到头来,即使他们获得了众多的名和利,结果依然是烦恼缠身,终日不得开心颜。

感受快乐美文 篇2

一、如何开展快乐学习教学

1. 兴趣是快乐学习的基础。

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英语, 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觉得这种学习不是负担。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途径就是将学习融入各种轻松的活动中, 给孩子设置学习情景, 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并参与到实践中, 达到训练目标。在活动中, 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现知识要点, 并轻松学到语言知识。通常, 小学英语有外教和助教,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语言环境中与外教和助教自由沟通, 快乐练习, 这就是一种兴趣培养。幼儿学习英语, 不能仅仅从知识入手, 还需要依据学生个性等多层次给予刺激和引导, 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2. 师生情感互动。

爱是教育的情感工具, 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是具有相互感染力的, 爱可以增进学生产生学习情感, 掌握语言, 形成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要把更多的爱投入到教学之中, 通过目光、肢体、表情语言传递给学生。首先老师要细心, 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 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和学习需求。在课堂上要多激励, 少批评, 让他们大胆发言。要善于与学生交流,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当然, 当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不对时, 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要讲究方式地给他们提出来, 让它们感到表扬是出于爱护他们。

3. 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不是很高, 其实, 这是孩子的现实情况, 千万不能打击。遇到这种情况, 不论学生答对答错都要及时表扬, 再更正答案。因为老师的表扬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体验到成就感。深刻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由发挥, 体现语言的自然性, 敢用英语互相交流, 积极发言, 大胆思维, 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性格健康成长, 获益终生。

二、快乐教学的实施方式

1. 利用游戏, 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 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英语, 相反, 产生厌烦情绪, 学生就很难进入好的状态了。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教师要在教学中添加游戏环节, 让学生以玩为学, 学中有玩。新教材的编排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游戏活动, 比如少儿歌曲、才艺、猜谜、演讲等, 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此外, 教师也可以随机利用一些很简单但实用的游戏项目。比如, 在教学中让同桌之间配合记忆单词, 模仿动作, 等等。还可以进行一些群体活动, 如捉迷藏、击鼓传花、猜单词等, 既可以提高兴趣度, 又能生动传授知识。

2. 展示个性, 激发学习热情。

人人都有表现欲望, 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这种心理,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 背单词, 教师可以让背诵熟练的学生先背, 这样的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能激励其继续保持好的状态, 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鞭策。还有, 游戏时不要打断学生的即兴发挥, 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度, 也能让学生对创新有信心。另外, 教师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学生发挥个性的“阵地”, 比如, 学生作品展览、作业展示台, 等等。

3. 利用多媒体, 搭建快乐教学的平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多媒体的采用已经很普遍,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 创设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但如何利用好多媒体, 也是很科学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打破这种僵局, 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如可以把抽象的单词、句型设计成情景, 通过图片、视频进行组合, 使学习过程图文并茂。例如可以通过播放动画, 模拟情景对话,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 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提高学习效果。

4. 以活动课形式强化快乐教学内容。

语言注重练习, 尤其是生活中的实践, 如果把学习完全禁锢在课堂, 这样的英语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更无兴趣可言。小学生天性活泼, 从生理和心理角度都支持小学英语课要多搞活动。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课堂专题, 在教室里就能进行, 只是学习内容要紧扣一个主题, 形式要灵活, 主题要有趣, 也可以拓展到教室外面, 比如搞一次公益活动、一次郊游、一次参观, 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 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的主旨思想和有效控制活动课的局面。首先, 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英语, 决不能变成一次开心活动, 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 很容易偏离主题。

欣赏美文 感受魅力 篇3

关键词:基于教材 科学阅读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科学阅读,学生能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环境,他们取得成就之前所经历的所有艰辛;也能感知科学发展的艰难曲折。

一、困惑不已——课堂教学屡屡遭遇困境

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误认为科学探究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阅读并通过寻找适当的阅读文本积累科学知识、解答科学疑惑、积淀科学文化是笔者今后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从而提升科学素养,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迁思回虑——教学屡遭困境究竟为何

1.科学课堂教学,重知识而轻历史

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讲授法与学生探究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虽然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但是由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已经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要点都向学生做了具体说明,所以学生即使通过探究观察到了现象、得出了结论,但学生获得的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

2.多重媒体运用,重试听而轻阅读

課堂教学中,教师常采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包括课文本身的内容及每单元的“资料库”。而教材中的文字是专家们经过反复斟酌才编入教材,言简意赅,“资料库”的内容又能补充课文的教学内容。重试听而轻阅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体验文字带来的愉悦感。

3.探究活动多样,高达成却太顺利

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课堂实验等探究活动开展率高达95%以上。在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出于害怕学生出错、出错后受到打击等原因,将实验的过程、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会向学生一一叙述,使得学生在探究活动只是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操作,所以实验过程非常顺利。这样做,使得学生只需要进行操作,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容易产生学生“只动手不思考”的局面,也容易让学生误解:科学探究是非常容易而并非需要不断克服困难的。

4.获取渠道多元,信息多却碎片化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元化:教材、课外科普读物、电视科普节目以及互联网。当学生需要搜索信息时,他们更倾向于上网搜索。虽然网络在短时间内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时片段化的甚至是碎片化的。有时,网上搜索出的信息未必是正确的、科学的。

三、不可或缺——阅读对于学习的必要性

1.了解史实,提升认识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2.巩固概念,促进发展

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广泛的科学阅读之上的。

四、积极实践——阅读材料于教学中使用

1.阅读名家故事——经历坎坷感知艰辛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的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教师在课前经过选择而准备好的、所经历的活动也是按照教材或教师所讲述的过程经过探究,因此,他们所经历的探究活动都非常顺利,他们会逐渐形成“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容易”的错误观点。所以,当学生在某一次探究活动中,经历几次失败后就容易“一蹶不振”,就此打算放弃。因此,我们选择科学遗产的标准之一就是选择介绍在一生的科研工作中克服许多困难的人,这就使孩子们产生一种“进入角色”的联想。

2.适时研读教材——掌握基础便于提升

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安排是经过专家细心挑选、句句斟酌之后,最终成稿成文。不仅如此,这些文本还是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教材之中。因此,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适时地选择恰当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品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概念,促进概念的掌握。

3.实行课外链接——满足好奇增强情感

(1)科学课堂必须观察思考

科学课堂需要理性思维、需要讲求证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科学探究式教学。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也感知科学的过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科学课堂还需爱国情怀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内容的教学若是能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入“情感教育”,学生会更投入。

4.实行多种方法——培养习惯拓展视野

(1)推荐读物,积极拓展视野

学校给每个学生分配的科学读物非常有限的,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他们需要或许更多的信息,而这些疑惑的解决、信息的获取有可能是资料库所无法满足的。可以通过教师选择,适时推荐以及学生提议,择优推荐的方式扩充阅读范围。

(2)活动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活动评价是促进课外科学阅读不断深入的主要抓手。科学阅读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五、展望

1.建立读书角,随时把握阅读时机

什么时候介绍书本最好是无法预料的。仅仅在教学结束之后向学生推荐书目并没有完全把握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时机。因此,在教室里应该始终准备适合的书籍。这样一来,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基础之后,他们就会很容易产生阅读的动力。

2.使用记载卡,记录收获家长评价

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可以使用《科学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月的阅读情况,并请爸爸妈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简单评价,并将《科学课外阅读登记卡》作为评选“科学阅读之星”的参考内容。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记录和评价的同时,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育要重视科学阅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0(1).73-78.

用记忆感受生命美文 篇4

生命是什么?我没有办法说清它的外貌特征,它来自何处,归于何方,我都无从知道。但我知道它是我们握在手中,以似有似无的时间方式来表现的记忆历程,这个美丽的过程,只有自己知道它的妙处。

生命是一个感受的过程。 它是我们随时可以呼吸的空气,也是早晨醒来迎接的那一缕清新的阳光。

傍晚看着你回家的夕阳,在你的眼前不断的出现,它是你生命中最纯粹的真实,不过,如果某一天,你再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你不会因为天黑而恐惧,也不会因为天明而雀跃,那是生命里虚空后的感觉,生命里感觉的逝去,那是死亡的开始。

拿出笔写下生命,是黑色。当然黑色与生命有关,它来自于黑暗,又终于黑暗的死亡。然而,生命该是七彩的`,如果分解黑色,你就会看到美丽的绚彩。

不论怎么看待生命,你多不会写出和别人相同的生命。因为承载生命的记忆,是表达生命的唯一文字。你拥有怎样的记忆,就拥有怎样的生命。

它是你在春天的阳光中斜靠的光滑禾草,温热隔着衣衫渐渐游走全身的感觉,草的香味留在发丝里,淀在记忆里。

风中的果子落在草丛,红色蜻蜓飞在晚霞,黄色的迎春花插进花瓶。雪是真实的,雨是冰凉的,泪水,汗水都曾有过,这是什么,是在手的生命真切的感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并不是我所言的伟大与深沉,它就是你手中还温热的感受。

感受快乐美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当然,对于毕业班的老师和学生来说,一开始是个煎熬,因为要等待成绩,选择学校。在这种煎熬中,我回了趟老家-------平陆县杜马乡东坪头村,以舒缓一下绷紧的神经。

现在的城市中充满了高楼大厦,繁华与喧嚣每天都充斥着人的神经。回到农村,立刻就被清静与舒畅所代替。刚一进村就看到成片的桃树,果树或者枣树,你会被绿色所放松,会被果实所诱惑,恰好是成熟的季节,你会忍不住伸手要摘一个来尝尝,但你又会想到农民的不易,忍住咽下口水。

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经意间,这个小小的村落,就走到了尽头,尽头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是的,你想像不到,站在尽头,因为地处塬上,比较高,所以你的眼界立刻大开,极目远眺,三门峡的一切尽收眼底,高楼大厦,林林总总,一派现代化的都市模样,这会让你感受到热闹是属于他们的,而我是一个清静的旁观者,你会突然有一种陶渊明的“而无车马喧”的脱俗之感。

再往东一看,一桥飞架南北,黄河大桥把平陆与三门峡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桥上穿行的汽车如蝼蚁般大小,缓慢爬行,而桥下的黄河却是让你看到了蜿蜒,放眼望去,从西向东,我们的母亲河就像一条飘逸的银带,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白光,逶迤前行,把平陆与三门峡自然的分开。在这里,黄河没有了壶口瀑布的怒吼,,却有了少女般的恬静。甚至让你怀疑,这是心目中的母亲河吗?是的,黄河在这里展现了她的温柔,我在南方生活的小侄子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黄河吗?我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说,水怎么不黄呢?是的,这要归功于三门峡黄河大坝,她把黄河水拦截起来了,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不黄的黄河水。但是如果大坝泄洪以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真正的黄河水,那种裹挟着泥沙的奔涌的黄河水。如果你恰好是泄洪的这几天来到平陆,来到东坪头村,你还会看到黄河两边那来来往往的捕鱼人,以及捕鱼小船上下穿行捕捞的壮观场面。黄河在带给人们如画风景的同时,也馈赠给了平陆人民以肥沃的滩涂湿地,人们在这里种上大豆、玉米,都能有不错的收获,站在东坪头塬头,看着下面这整齐的一块块田地,会让你有瞬间的错觉:我是站在高原之上看平原吗?假如你是冬天来到东坪头村,那你就更有幸能看到大天鹅,这群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的白色精灵们,选择了东坪头塬下这个依山傍水的温柔乡,不再继续南行,这也就让这里每年的冬天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从上俯视下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大天鹅生活的全貌,而且还可以聆听到大天鹅欢快的鸣叫的声音。

饱览了塬头的风景,回过头来,穿行在村落中,你会突然发现,在绿树环抱中,隐藏在地面之下还有院落。你会讶异于你的发现。房屋一直是作为群居动物的人们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黄土高原就有了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但我们的祖先又是何其的聪明,依托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他们最终找到了最好的房屋的建筑结构,于是延续千年,这就是“进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的地窨院。绝对算的上是房屋建造的典范。这种完全隐于地下的四合院式的房屋,冬暖夏凉,很是适宜人类居住,人滋养着窑洞,窑洞滋养着人,数千年以来,黄土高原的人们就靠着黄土窑洞生生不息。这让我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化,人们逐渐有了新的砖瓦混凝土的居住房屋,窑洞也逐渐的不被人们所选择。但作为黄土高原的特有的民居,相信她会永不凋零。东坪头村就开发了以黄河谣为主题的地窨院民居民俗展示,并且也吸引了不少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地窨院正在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感受快乐作文 篇6

(一)从前,有一个国王贪图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快乐”。大臣遇到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农夫,问其原因,农夫说:“我曾经因为脚没有穿上鞋子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悟。我们时时在追寻快乐,却不一定能能发现快乐的真谛。其实快乐就在自己身边,你体会到了吗?在学习之余,你是否去阅读一本好书,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描绘一幅感人的图画,或观看一场扣人心弦的足球比赛?在节假日里,你是否去野外踏青,河边垂钓,池中戏水,或林中探幽?你是否去观看一望无际的草原,凌空飞翔的雁群,清晨露珠映射的阳光,黄昏落日的余晖?

然而,有的不热爱生命的人也试图寻找快乐,可是我认为他们根本不配拥有快乐,因为他们连生命都不热爱,又有什么理由去寻找快乐呢?

快乐就好像上帝赐予人们的礼物,他只给那些热爱生命的,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喜欢帮助人的人,只要你处处留心就会发现快乐,只要你宽容就会发现快乐。我们时时在追寻快乐,却不一定能发现快乐的真谛,只因它是微妙的;我们时时在追寻快乐,却不一定能发现快乐的真谛,只因它是无形;我们时时在追寻快乐却不一定能发现快乐的真谛,只因它只能用心才能感受得到的;我们时时在追寻快乐的真谛,其实我们只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与快乐!

人生有趣心常乐,不羡王侯食万钱!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愿你早日寻找到快乐的真谛!

感受快乐作文

(二)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甜甜地对你说一声谢谢,你会感快乐;当你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植物开花的时候,你会感到快乐;当你帮助大人,帮他们干家务活,得到夸奖的时候,你也会感到快乐。一个人,只有充满快乐,生活才会变得充实、愉快,才会活得有滋有味

春天来了,微风吹拂,万物复苏。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间。我到了一块田野里,迎着习习的凉风,拿着那彩色风筝,兴高采烈地,那时是黑夜,但是,亮着各色的彩灯:红的、黄的、绿的……把这黑暗的世界打扮得分外美丽。远处,一排排黄灯向我眨眼;近处,在绿光照射下的树木朝我微笑。这里的人也是那么多,也都是放风筝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天上的风筝在灯光的反射下,亮着白色的银光。我也很激动地拿出风筝,迫不及待地放了。这个东西可不是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只看别人放得很高兴,自己却没放过。于是我便向旁边的一个叔叔请教,他告诉我应该先拽好风筝的风尾,向前奔跑,一点一点顺着风筝的线松开,最后就慢慢的放长足够的线,这样就能放起来了。经过向他请教。果真成功了,这时正被这天空景色陶醉。不知自己的心里是多么高兴,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开心的模样,我不禁笑了

天上是多么热闹,五颜六色的。地下,还是那么热闹,多姿多彩的。快乐,需要大家的传播,人世间的快乐,也在蔓延,蔓延。

感受快乐作文

(三)什么是快乐?现代汉语言词典的解释是“感到幸福或满意”。心理学把情绪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向的情绪或积极的情绪,另一类是负向情绪或消极情绪,显然快乐属于前类,它对人的工作、学习、交和生活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人。当然,并不是说快乐人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他们也象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会经受生活的挫折与磨难,失败与打击,悲欢与离合。但他们并不因此而丧失快乐。

第二种人好像快乐跟无法与他们接近。他们总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怨天忧人,愁肠百结。他们讨厌自己。埋怨自己长的不靓丽,不俊秀;埋怨自己无能,总是低人一等;埋怨自己囊中羞涩,无法潇洒。他们讨厌别人。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重视自己。常把别人真诚的赞赏视为讥讽,把别人善意的批评看作恶意中伤,把别人的成功当作阻挡自己发展的路障。更可叹的是这种人还讨厌与他最亲近的人。怨父母没有地位和权势,怨妻子(丈夫)没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怨儿女没出息,未能实现自己为他们设定的目标。他们还讨厌生活,怨天气太冷太热,怨工作太紧张太累人,怨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变化…这种人怨天忧人,仿佛全世界都辜负了他。这样的人快乐何来?分明是他们在拒绝快乐。

从本质上说,这种人的性格有缺陷。他们比别人更倾向于或更善于体验那种被欺凌、()被虐待、被冷漠、被瞧不起的感受,更喜于捕捉生活中的不快与不幸,把自已对自己的评价完全系于别人的脸色、眼神或一举一动上。这些人不管有多么富足、生活有多么宁静和安逸,总会时不时的感受到那份酸楚、失意或失落。相反,一个快乐的人,即使在最不幸的日子里也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和满足感。

让幼儿在律动中感受快乐 篇7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与其让孩子们唱自己不喜欢的歌曲, 还不如让他们听一些音乐, 根据自己的感觉, 做一些简单的律动, 这样会令他们更开心。律动教学就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 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在音乐活动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通过有意识的律动教学来培养幼儿健康的情趣。

一、合适的教材是培养健康情绪的基础

教师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 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帮助他们认知和了解音乐。然后用幼儿熟悉的基本动作来展现音乐的旋律。如点头、踏步、拍手等等。当幼儿对这些基本动作已有一定的经验和积累时, 他才能对你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幼儿产生兴趣才能激发认知过程中积极的情绪。在律动《梳洗》中, 首先可以用图片把幼儿带入起床梳洗的情境中:“清晨, 闹钟响了, 小朋友伸伸懒腰起床了, 看, 小朋友在干什么呀?”然后教师弹奏《梳洗》的音乐, 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 想象起床后小朋友穿衣、刷牙、洗脸、梳头等情景。教师重复弹奏让幼儿边听边做, 通过谈话让幼儿安排好梳洗的顺序, 先穿衣, 再刷牙、洗脸, 最后梳头照镜子。这样律动《梳洗》就编排完成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孩子们都是处于一种陶醉的、自然的状态之中, 这也正是健康情绪的一种表现。在这些活动过程中, 音乐适应了孩子们动作的需要, 使音乐和动作在结构上、情绪性质上取得了一致。这样, 孩子们便能在律动活动中积极、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正确的方法是培养健康情绪的关键

1. 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应掌握幼儿的年龄层次, 准确把握他们接受的律动的难易程度。小班幼儿宜编排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内容等;中班幼儿可以以小动物、做游戏等生动形象的题材为内容;大班幼儿动作、表演的能力有所提高, 应以律动适宜、情感性强、动作难度较大的为内容。对于幼儿做的律动, 我们要适时鼓励, 只要他做了, 不管做得好不好, 我们都要表扬。这样, 幼儿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 对律动的“感情”更深了。

2. 培养孩子的主体性

幼儿主体性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也就是幼儿健康情绪的体现。如:《洗衣服》这个律动中, 教师可以提示孩子回忆妈妈洗衣服的情景, 有的幼儿就会很开心地用两只小手握紧拳头, 左右做搓洗动作。这时候教师可以请这个幼儿上来作示范, 由于同伴的榜样作用, 孩子们反应格外热烈, 做的也格外认真。孩子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情绪高涨, 心情也很激动。

三、有效的互动是体验健康情绪的核心

1. 拉近距离, 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 和孩子拉近距离, “以童心唤童趣”, 在教学中加入孩子们的角色中去。例如在“包饺子”这一课中, 请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教师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 学习小饺子跳舞。教师表演“饺子妈妈”, 与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互动, 让小朋友和教师融为一体, 享受这份快乐的情感, 他们就会信任教师、喜欢教师, 如果幼儿能经常在教学活动中,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反复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 日久天长, 幼儿就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和态度。这种情绪反应固定下来, 同样也就能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

2. 因人而异, 有效互动

一堂课中, 教师有时会忽略个别幼儿的表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的长处、能力因人而异, 即便是做同一件事, 完成同一个作品, 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只有针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让幼儿产生一定的内心共鸣, 使其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因此, 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 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时期, 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在这一时期, 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音乐情绪, 而培养孩子健康音乐情绪的方法很多。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律动这种简单的方式, 让幼儿享受音乐、感受音乐, 真正体验到健康的情绪, 让孩子们享用一生、快乐一生。

分享阅读 感受快乐 篇8

关键词:亲子阅读; 感受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14-001

在过去,亲子共读活动强调的是家长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如何从阅读中发掘故事主旨和值得思索的相关话题。在这方面,家长有时免不了充当教师的角色,往往流露出教诲的意图。而现在,亲子共读活动强调的是家长如何以较为活泼的方式来和孩子共同完成对故事的演绎。故事不仅是拿来“说”,还要拿来“演”,拿来“画”,甚至是拿来“玩”。阅读的对象也不一定是作家的作品。或者说,只是把阅读作家故事的体会作为激发自我创作的起点。亲子共读的形式已由“读”的层次延伸到“写”的层次,它在意的是阅读的“享乐”。

所谓亲子阅读,首要条件当然是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对于幼小的婴儿来说,他/她也可以有来自美丽图画、妈妈动听讲述的阅读享受。特别是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来说,帮助他/她形成一种态度或观念,比教给他们某种具体技能(比如识字、数数)要重要得多。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书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书的有益的态度,养成一生的欣赏趣味。做一对时尚的父母,即使再忙,也要在一天的某个时刻和孩子共同进入阅读时光。家长们不妨抽点时间听听专家讲座,与别的家长交流一下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模式。而如今在0-3岁孩子的亲子阅读中出现了很多误区:

一、亲子阅读就是讲故事

在亲子阅读中,家长普遍会大声地朗读绘本上的文字,但很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孩子进行耐心地讲解,结果孩子认为家长讲的故事一点都不好玩,对阅读也失去了兴趣。这应该是家长在亲子阅读实践中的困惑之一,家长们误以为:亲子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不需要让孩子参与阅读。在这里可以很明确地说:亲子阅读不是给孩子讲故事,而是读给孩子听,家长在为孩子逐字朗读的时候,孩子会从深度聆听中奠定深厚的语文根基和阅读兴趣。

二、强迫式阅读

有的家长强迫孩子读不喜欢的图书。比如有一位妈妈强迫孩子读某本童话,但孩子觉得无趣,不想读,但妈妈强迫让孩子去读,最后变成为亲子冲突。有的家长认为阅读一定要达到某种效果。

三、亲子阅读=识字吗?

这样说吧,一个人只要处在正常的教育轨迹中,认识字是很自然的事,在这方面不用太担心。天下没有爱读书的人不认识字的,但却有很多认识字却不爱读书。原因在于只有人教他们认字,却没有人教他们去爱阅读本身。我们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满篇的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字都认识,但却看不懂书。 父母为什么给孩子读书?是因为孩子不识字或识字少而代替一下,等孩子会识字之后父母就不再充当这种临时工具了吗?绝对不是这样的。我们通过这种亲子共读的机会,让孩子知道怎样去阅读,让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过程,同时把大人对阅读的爱传导给孩子,还可以一起分享故事中的喜悦和困惑。千万不要一等到孩子会认识字之后就放弃了这件美好的事。

“亲子共读”从狭义上来讲,指“亲”与“子”选择一定的阅读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彼此共同阅读与对话。既然说是共读,表示念故事这个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不是因为你要在共读中,把你的一些想法或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并从中满足孩子的某些期望或期待。成年人与孩子共读,或在孩子身边自己读书,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阅读的榜样,使儿童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很多家长认为阅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好歹也是大学毕业,有的还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给小孩子们讲讲故事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其实不然,亲子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和朗诵,其中还是有不少学问和技巧。亲子阅读对于增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促进亲子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亲子阅读可以加深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使他们深切地体验到父爱、母爱的温暖,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如今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是快节奏的。白天,年轻的父母们去上班,孩子们上幼儿园,情感的交流机会与时间相对而言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每天晚上用上几十分钟进行亲子阅读,那孩子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爸爸妈妈很爱我”的幸福感觉。日久天长,亲情就会像春雨滋润春苗一般,使幼儿茁壮成长。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最暖人心的一份情感啊!

二、亲子阅读满足了孩子们听故事的需求,诱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孩子们天生就爱听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是他们的最爱。故事里的小动物都可以成为他们喜爱的对象。由于幼儿识字较少甚至不识字,听故事就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我的孩子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我讲故事、读故事。

三、亲子阅读可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积累和发展语言,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说得好:“读书是为了吸取前人的知识,启发自己的灵感,最终利于读书人的创造性思维。”亲子阅读看起来似乎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认识许多字,而且能学习到许多语言。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孩子听故事,会使他产生许多联想、许多疑问,诱发他思考许多问题。所以,亲子阅读不但为孩子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而且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逐日聪明起来。

感受快乐 篇9

炎热的夏天,妈妈带我到了古东瀑布。一到这里,一股清凉又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从上倾泻而下的急流,被凸起的石块分成了大小几绺,很是壮观。这,就是我今天要挑战的目标了。

我定睛一看,发现那石壁上经有许多凹槽,旁边还有一条辅助攀登的铁链。我学着别人的样子,左脚踏入凹槽,右手拽住铁链,左手扶着石壁,保持重心,右脚一用力踏了上去。呵,这么简单!就这样,我一阶一阶轻松地往上爬。

这一路顺利极了,可到了最后一阶时,我遇到了难题。兴许是在顶端的缘故吧,水流竟异常的湍急,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先踩了上去,可这水竟冲的我睁不开眼睛,耳朵里也全是震耳欲聋的水声。我一分神,拽在手里的铁链竟不知所踪,我一惊,险些掉了下去,幸亏有左手扶着石壁,才免过一劫。现在虽然是夏天,可这水依然有些冰凉,我觉得好像置身于冰湖之中。我皱紧眉头,现在有了两个选择,一是退下去,不用再忍受痛苦;而是努力往上爬。

我权衡了许久,最终选定了第一个。就在退下去的瞬间,我又动摇了:真的要下去吗?来这里不就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吗?对!我一定要爬上去,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屏住气胡乱摸索,突然,一个硬硬而又冰凉的东西被我抓在了手里,是铁链!我心中大喜,用尽全身力量拽住铁链,双脚一蹬,身体借力猛地一上,终于爬上来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受快乐 篇10

快乐是什么呢?快乐就是每天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东西;快乐就是每天被妈妈轻轻地叫醒, 喝下给我冲的一杯蜂蜜水;快乐就是从书中懂得了许多 道理;快乐就是每天回到家就能吃到温暖的饭菜; 快乐就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买瓜子,店主送了我几粒生 葵 瓜子。我开心极了,一回到家,就拿起一把小铲子开始松土,之后挖了三个小坑,把几粒生瓜子轻轻地放到土坑里,再把泥土盖上,用水壶给它们浇水。之后,我每天都会来看看它们发没发芽。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棵嫩嫩的绿芽探出了毛茸茸的小脑袋。然后,种子接二连三地全发芽了,最早发芽的甚至长到了一分米高。我高兴极了,每天给它们浇水施肥。在我的努力之下,小向日葵渐渐地 长高了, 开花了。因为我听说向日葵会一直面向太阳,所以每天我都会仔细观察它们,果真发现它们会一直面向着太阳。 上午太阳在东边天空,向日葵那美丽的黄色花盘就面向东方。下午太阳转到了西边,向日葵的花盘就悄无声息地转向了西边。真有意思呀。 虽然这种小事在别人的眼里不算什么,但我却觉得很快乐。

快乐其实一直就围绕在我们身边 ,不过就是要我们动手去获得它。

作文点评:

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篇11

这又是一名退休教师——任朝华,加上前面介绍的彭明书、何美恩、梁华新、解菊华,今年评出的12名健康大使中,退休教师就有5位,几乎占了一半。

是巧合吗?也许是吧。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家庭医药》“分享健康”公益大行动“分享健康,分享快乐”的宗旨,与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传授、分享为本职的善德相吻合。他们教书育人一辈子,养成了把好的东西传授给别人、与人分享的习惯。看到自己钟爱的杂志举办的这个活动,为了促进家人亲友的身体健康,他们便自觉参与,传播《家庭医药》刊载的医药知识和健康理念。他们的行为,不仅彰显了“分享健康,分享快乐”的行动口号,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关爱的博大胸怀。

任朝华也是这样。在山东省东明县城关镇任营村小学任教几十年,语文、数学、体育、自然等,什么课都教,虽然辛苦,但从来没感觉到厌烦。退休后回到家里,任朝华也闲不住,养成了看书读报的习惯,从报刊中学习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识。几年来,任朝华订过多种医学杂志,可大多只订了一年,觉得不满意就不再订了。《家庭医药》是他所订的杂志中订阅时间最长的一种。

2002年,任朝华在邮局杂志征订目录上看到了《家庭医药》,就试着订了一年。没想到,这一订就是5年,而且按他自己的话说,“有很大可能订到生命停止”。任朝华认为《家庭医药》实用性、可读性强,是“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但他订杂志也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订。几年来,他的乡亲、同事、邻居、朋友都从中得到了实惠。谁有了病,就来找任朝华,翻阅《家庭医药》上的文章。由于一种病往往有多篇文章,有时一查就需翻几年的杂志,可任朝华从不厌烦,总是耐心地帮助别人。这两年,在任朝华的宣传介绍下,订阅《家庭医药》的乡亲逐渐增多。看到乡亲们因此减少了病苦,也省了不少钱,任朝华就像当年输送了一个好学生一样感到高兴。

在“玩”机器人中感受快乐 篇12

我喜欢电脑,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迷”。当我还是六七岁的孩童时, 就对电脑充满着好奇。进入小学后, 在老师的指导下, 我开始学习机器人操作与应用, 逐渐迷上了机器人, 开始参加各种比赛, 先后获得全市、全国小学生机器人灭火比赛的一等奖, 与机器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习机器人是一件苦事, 需要付出努力, 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有战胜懒惰的毅力。但学习机器人更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学习中可以解决许多的迷惑, 获取更多的信息, 让视野更开阔, 让思路更敏捷, 让心灵更充实。机器人主要由编程和搭建两个部分组成, 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并了解零件的功能才能做好。做一个机器人或者编写一个程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每天可能坐在椅子上几个小时, 冥思苦想怎么修改设计方案, 怎么使机器人的语言更简单, 不冗杂, 更好地让机器人来执行。就拿修改程序调试机器人来说吧, 有时电脑上编得好好的程序, 到实验室里一试, 机器人就不听话了, 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试, 想方设法尝试新办法解决问题, 让理论适应实际需要。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创新来完善设计, 一旦看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成功了, 之前的种种努力都是值得的。自己编的程序, 自己搭建的机器人, 玩起来更有成就感。这是一个玩的过程, 可我体验到了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 享受了收获的喜悦, 在“玩”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杨泓睿)

感受快乐初三作文 篇13

人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快乐,每个人的人生坐标不同,自然对于快乐的感受也不相同,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

看到秋天的满田金黄,是耕种人的快乐;每日的歌舞升平,是有钱人的快乐;想着“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读书人的快乐;“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生意人的`快乐;青云直上,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快乐……快乐使人充满了对生活的更多想法。有人认为,快乐就是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希望你去寻找他。

在孤儿眼里,你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父母的关爱;在老人眼里,你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更多的精力和青春;在残疾人眼里你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比他们更加健全的身体;在失学儿童眼里你是快乐的,因为你拥有更完善的学习乐园……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有时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溜走,而且义无反顾。因此,有的人在拥有快乐时不加珍惜,直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快乐是一个人对于人生的最好体验,对生命的喝彩,对生命的热爱。

快乐没有一定的框架,只要每个人用心去感受,就会找到属于你的快乐。也许快乐是成功后的光荣,也许快乐是亲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也许快乐是朋友亲密无间的奖励……

感受快乐作文 篇14

那是五年级的时候,我迎着落日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间书法室,看见里面有几个孩子,我不禁停住了脚步,好奇地观望着他们: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挺直了腰板,手里正拿着一支毛笔,都在全神贯注地练着字。再看看他们写的字,有的写得苍劲有力,有的写的龙飞凤舞,让我大为叹服。回到家,我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向爸妈大声说:“我要练书法!”爸爸妈妈看到我那急切的眼神,便答应了。

一开始,我兴致很高,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会准时去上书法课。我不厌其烦,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我写了一张又一张的书法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变得心烦气躁,我不太想练书法了,甚至还想把练书法的纸撕碎。妈妈看到我那么烦躁,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要不怕吃苦,还要有耐心。你一定行的,加油!”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又回到了书法室,又拿起了毛笔,挺直了腰板,挤出空余时间,遨游在书法世界。随着学习课程的递增,学习任务太重,我平日上课时间根本挤不出时间,导致我跟不上其他同学。但在周末时,我写完作业后,便抓紧一切时间用来练习。最后,我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心里比吃了蜜还开心。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篇15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 有明确而适度的教学目标, 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 可能进行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多而杂。怎样确定训练重点?这是语文教师最不容易把握, 最难作出抉择的问题, 是左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大问题。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 再就是语文教材, 还有学生的实际。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目标, 最关键的是在语文基本功训练上找准位置, 提出阅读训练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把握好学生年龄段、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明确教材中语文基本功训练所处的位置, 正确发挥训练组的作用。我国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 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 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的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 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 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 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形成良好的语感, 让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 就达到了阅读的教学目标, 学生就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阅读的兴趣,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通过有效指导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要求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 概而言之, 就是读书, 没有读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教学。现在的阅读教学中, “三多一少”的现象非常严重, 这样一来, 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 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答意, 久而久之, 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都有不少困难, 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 很多学生读不好书, 写不通话。为了克服这种毛病, 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从应试教学中转变过来。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 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 平心静气地读, 整体联系地读, 要读出声, 读出意, 读出味, 读出情, 读出神, 读得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 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在读中积累语言, 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正确把握主导理顺关系。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要想学好一篇课文, 首先要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 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 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 再谈自己的感受, 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表达出来的时候, 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在指导学生朗读前, 教师不妨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 或者是让学生回忆过去亲身体验过的生活, 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 提前进入角色。学生在读到一篇文章时, 难免会碰到个别生字词或读不准音节, 课文读起来就显得有些生涩。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默读、轻读等方法感受课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 当然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要求, 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熟读课文时, 一定要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学生最自然的、最原始的朗读, 所以, 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 无论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方面, 还是在理解课文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回指导, 学会倾听, 对一些不好读的句子和生字词作重点指导。

每篇课文中, 都会有一些不容易读的地方, 特别是在读法的轻重、缓急、高低、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 教师要作重点指导。这些重要的语句往往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挑出来反复朗读, 让不同的学生用自己体会的不同方法去朗读, 然后再让学生去选择哪种读法更好些, 为什么要这样读, 这样读后可以联想到什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一些朗读好的学生的示范也很重要。首先必须指出课文是一个整体, 只能读出好的句子和段落来是不完整的朗读。在学习并指导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 再次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语气转换等作引导。教师可以用手势、“陪读”等方法作强调,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最好能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但一定要注意配乐的用法, 有些教师和学生习惯音乐一起就读, 我觉得应该让音乐起来一小会儿后再读, 利用这个时间, 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音乐, 提前感悟, 从而很好地把握课文, 使音乐和学生的朗读达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进一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学习快乐的有效途径。

三、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 似乎没有多媒体, 就不能体现教育现代化。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 而是读屏幕, 文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课件, 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 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其实,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多媒体毕竟是工具, 必须为我所用, 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活动, 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 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况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 教学的进程, 课件的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 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 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的互动。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 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象知觉取代语言感知, 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 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 要因需而用, 适时适度, 恰倒好处, 要用在关键处, 用在点子上, 使复杂的简单化, 抽象的形象化, 平面的立体化, 要使用在能拉近空间、缩短时间上。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传统教学手段科学、直观、艺术, 充满情趣, 又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思维, 何乐而不为呢!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是提升学生感受阅读快乐的关键所在, 其内涵指向三个层次:一是阅读内容带给人的兴趣;二是贴近儿童的阅读形式带给人的兴趣;三是其价值取向、艺术审美的内涵赋予人的兴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位, 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改变学生原来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充满功利的课堂阅读教学状态, 尊重学生天性, 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展阅读内涵, 并在阅读中积淀语言文化, 引发创新天赋, 和谐个性发展。

阅读教学,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 放在“我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上, 才能逐步完善新的教学过程方法, 在教师认真备课, 学生进行预习的前提下,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反复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 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熟读的基础上, 教师再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求知, 积极思维, 研究问题, 参加议论, 发表己见。在此过程中, 教师始终处于“导读”的位置上, 起着提示、点拨、解惑、小结的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后, 要进行巩固性练习, 把知识应用到读写实践中去, 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 要注意强化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因素, 克服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孩子感受选择的快乐 篇16

天冷了。我和妻子一起去给儿子选购外套,为了让选购来的衣服更符合儿子的“身架”,我们决定带儿子一起去商场。

儿子一听说要去给自己买新衣服兴高采烈,兴冲冲地随我们去购物。我们在儿童服装区逛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妻子才发现一款儿童外套很适合儿子,于是就停下来与老板商讨价格。不一会儿,价格就谈妥了。

妻子要了一件黄色的让儿子试穿。 儿子说:“妈妈,我不要黄色的,我要蓝色的。”

面对儿子的选择,妻子表示反对:“蓝色的冷眼,黄色的看着鲜亮。要黄色的!”——其实,黄色是妻子喜欢的颜色。

儿子还是坚持要选蓝色的。坚决拒绝试穿黄色的。

妻子非常不高兴:“你这孩子,是大人给你买衣服,又不是你自己买衣服。大人给你选什么颜色的你要什么颜色的就是了,不准多言。”

儿子倔强地说:“不,我就要穿蓝色的。”——其实,蓝色是儿子喜欢的颜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水手。在广阔的大海上航行。

于是,就为了这外套的颜色,儿子和妻子争执不下,最终伤了和气。前来购衣服本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现在却因为“选择权”的争执变成了一件让人非常生气的事。

儿子当然斗不过妈妈,最终只好买下了黄色的外套。儿子穿上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样子。

事后,我在想:应该把选择颜色的权利交给儿子才对,因为小孩子总归应该拥有自己的情趣意志,如果这样的情趣意志是正常而且是正当的,大人就不能用自己的喜好和专制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孩子正当的选择权。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想虽然是这样想。但是当真正要给予儿子选择权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做出决定的——

儿子放学的时候告诉我:“爸爸,我们班里重新选班干部了。”

儿子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在学校里有这样的“职务”,我感到很自豪。

我跟儿子说:“不论你们班如何重新选班干部,你只安心当好自己的学习委员就可以了。”

谁知儿子却说:“我这回不当学习委员了,而是新任劳动委员了。”

我心惊了一下,问儿子:“是因为学习落后了,学习委员被老师给撤职了?”

儿子解释说:“不是,我学习成绩好着呢。”

“那为什么不当学习委员,而换成劳动委员了?”我疑惑不解。在我心中“学习委员”是个“地位”高、体面的“白领”职位,而劳动委员是“出力流汗”的“蓝领”职位。儿子的职位由“白领”转换为“蓝领”,当然让我不理解。

儿子轻松地说:“学习委员当得时间长了,我想体验—下劳动委员的乐趣。”

乐趣?当劳动委员有什么乐趣!只有“累趣”呀。我想立即否定儿子当“劳动委员”的选择。开导他继续当学习委员。但前些天,妻子和儿子买衣服时发生的不快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现在我否定了儿子的自主选择,硬是让儿子当学习委员,不让他当劳动委员,儿子岂不是一样要陷入不快乐的氛围之中吗?

难道,要支持儿子去当要天天出力气流汗水的“劳动委员”吗?是支持儿子的选择?还是反对儿子的选择?我正处于两难之间。这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当了劳动委员之后。会带着同学们把教室门前的花园弄成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绿的超级花园。到那时,我请你去参观我的劳动成果。怎么样?”

看着儿子兴奋的面孔,我—下子从两难的境地中走了出来。呵,儿子选择当劳动委员。原来是胸怀“理想”的,他想利用自己手中新的“职权”,创造一个更加漂亮的花园。儿子的选择是多么美好呀!

我很感动。坚定地跟儿子说:“嗯!既然你选择了当劳动委员,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在你的任期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到时。爸爸一定会去看你们的新花园。”

“爸爸,你同意我当劳动委员呀?”看来,儿子开始也是害怕我反对他的新选择。

“同意,非常同意。”我明确表达出我支持的态度。

“太好了,我当劳动委员的事不但同学们支持,老师支持,现在爸爸也支持了。”儿子高兴地跳起来——当一个孩子正当的选择权得到支持和肯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涌上心头。

还有许多父母总是愿意以这样的专制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你今天必需如何,不要如何……在家长与孩子的这种交流方式中,孩子完全享受不到选择的权利。所以他们觉得生活在父母的跟前就特别不快乐。

上一篇:初一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下一篇:水果星的怪事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