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2024-09-23

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通用8篇)

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篇1

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大多数学生每遇到习作,便紧锁眉头,愁上眉梢,不觉发出“作文难写,难写作文”的感慨,从这些感慨中流露出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学生的畏惧作文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全作文的美好形象,让习作从此成为学生喜欢的精神家园,现将我自己平时作文教学的成绩做法。

一、多阅读、善观察、勤实践、注重学生点滴积累。

首先,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凡是遇到课本中出现的名家之作,我就及时给予指导点评,让他们细细去鉴赏品味,并且谈谈读后的感觉,谈谈哪些词、句子、段写得好,好在哪里…..让他们畅所欲言,并且大力倡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如:学了《猪八戒吃西瓜》就建议他们去看《西游记》……每学到某篇课文就建议他们去阅读与之相关的书籍,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开展了谈书交流活动;带学生去阅览室,引导他们去读适合的书籍……总之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积累了优美的词语,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在平时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演演课本剧;做做游戏;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采取种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瞬间观察能力、抓重点观察的能力,有意识观察的能力。

其次,在课余时间,为了丰富的生活,鼓励学生动手办办手抄报;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学种运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既体会到成功喜悦,又尝试了失败的教训,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生活的阅历,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总之,让学生多阅读、善观察、勤实践,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同时又培养个人能力,激发了习作的兴趣,陶冶了情操,让他们深深感受到这这一种美的享受,并对此乐此不彼。

叶圣陶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这就告诉我们平时就要注重对学生加强多阅读,善观察、勤实践的习惯培养,使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积累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使他们对写作情有独钟,乐于留守这个精神家园。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一批富有创新思维,具有强大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从开放、自主、求异入手,加强学生课内外联系,加强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要面向生活、书本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作文的立意构思、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想得开、想得活、拓宽学生习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习作是快乐的,是他们值得留守的精神家园。

三、改变作文以往的批改方式,让学生在作文批改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平时作文评改中,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成就,充分调动他们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对优秀的范例进行典型评析,让每位学生从中领悟评改的思路、方法,掌握要领。学生的评改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成,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我在每次作文评改中,目标具体明确,重点突出,并且贯穿始终,这样评改起来就有理有据、有话可说,另外,运用优秀的范例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样对一救灾生来说就有种亲近感、认同感,易于让学生接受,在评析时,要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前提,促使学生去读一读,划一划,批一批,再说一说,议一议,在学生互评中,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把研讨引向深入。在评价标准上不定格,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感受、鼓励学生创造发挥,使学生从佳句佳段的赏析中强化认识,受到熏陶和感染,又从对问题的剖析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2、以互评互改为主要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更大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亲身感受,揣摩品味,欣赏辨析,从而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析、学会尊重别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得到他人尊重,理解。

3、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让每位学生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快乐。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为些,我们一改以往作文讲评课上优等生为主角的情况,为每位学生搭建充分发展自我的舞台——互评互改的活动,让每位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展示。在互评互改活动中,优等生完全可以充当“小老师”,对其同学进行指点和帮助;中等生既可以从优等生那有所学,也能对后进生有所“摇助”,后进生将成为师生倍加关注的“主角”,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鼓励,又可展示自己的一些成功,如:把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或受到启发修改后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读给大家听,指给大家看,从而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由此受到鼓舞,增强信心。

只要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敢于让每位学生亲自去试一试,善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并且扎扎实实、持之以恒的指导学生训练,相信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自然学生就会把习作当成一种美的享受,把它当成他们精神的家园。

作文,它抒写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发现、想象,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它彰显的是学生生命的本真;是一种瑰丽的灵动;它流淌的是学生的情趣和才思;是学生心灵的牧场,让它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吧!

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我尝试进行了“小学生生生互动习作评改研究”, 把作文批改的任务交给学生, 由教师引路, 学生互批互评互改, 然后进行二次习作,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赏识中感受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 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在作文评改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 更重要的是要不适时机地积极引导, 引导他们学会欣赏, 以赏识的目光去审视同伴的习作, 挖掘其“闪光点”, 用不同的形式及时加以肯定, 或是口头的, 或是用符号、激励性语言。这样, 学生从同伴的评价中便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快乐, 尤其是学困生, 哪怕是一点点, 但这种喜悦, 是文字无法表述的。

班上有个叫李祥的学生, 他向来写话都语句不通, 作文更是写得颠三倒四的, 所以谁都不愿和他互批习作。为此, 我大动一番脑筋, 让一位班中习作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同学来与他合作, 鼓励他要学会赏识。我适时地加以指导。一次, 在评改课上, 我正在巡视。突然, 李祥兴冲冲地跑过来, 两手挥着习作本, 扯着嗓子嚷道:“老师……戴小宇说我这儿写得生动。”呵呵, 瞧他欣喜的模样, 如同中国男足进球一般。教室里顿时无声, 八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他手中的习作本。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 接过本子。“我的老爸在家十万火急, 一会儿说要起诉送报员, 一会儿又说要告送报员, 一会儿工夫就气得两颊绯红, 就连袜子也从后脑勺掉了下来。”语句虽说有些问题, 但把老爸着急发火的模样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举起他的手, 兴奋地说:“李祥、戴小宇, 你们都是好样的!”随后, 我将此处在班中做了评讲, 全班爆以热烈般的掌声。

二、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建议中体验快乐

作文的生生互动, 要求每个学生既要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 又要发现别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才能起到使学生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的作用。在苏教版第六册《习作3 我的发现》 一课习作的评改过程中, 教师让同学们介绍他们各自对同桌作文的评讲意见时, 一后进生对同桌 (优等生) 提的其中一条修改意见是 “你能精心选择材料, 内容生动有趣。如果将蚂蚁搬雪饼的动作再写具体些, 就好了。”顿时, 班上同学都对他报表以热烈掌声, 表扬那位后进生评讲的成功之处。当时, 他兴奋得差一点要跳起来。如此训练, 学生的兴趣、写作水平怎能不提高?

三、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展示中享受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在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中提出“重视修改, 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 念几遍, 对修改大有好处。”老师应把更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 把更大的空间让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改活动中, 去亲身体验感受, 欣赏辨析, 学会倾听, 学会沟通, 学会互助, 学会分享, 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每个学生可以把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读给同组同学听, 让大家共赏, 可以说一说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情况, 并征求大家意见, 寻求最佳方案。可以请优等生充当“小老师”, 帮助其它同学。中等生可以从优等生那里有所收获, 也能对后进生有所提携。中下等生往往难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 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师生要加倍关注后进生, 让他们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一句话、一个词,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读给大家, 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肯定, 增强习作的信心。

二次习作后, 我让学生再次互相阅读, 让其检验文章是否达到了评改的要求。对于写得出色的文章推荐到学校和其他各级各类的刊物上, 鼓励学生大胆投稿。

四、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实践中习得方法

在学生有了评改兴趣的基础上, 我还不失时机的教给他们具体的使用符号和下眉批、写总评的方法, 然后印发一些评改范文, 引导他们的反复阅读、仔细揣摩, 掌握评改的要领。

为消除学生多年形成的评改的依赖性, 化被动为主动, 化消极为积极。使此项活动能深入持久下去, 我还采取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坚持互评互改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如印发优秀习作和优秀评语, 进行评改观摩, 评选最佳评改小组, 等等。

另外,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次评改, 除一般要求之外, 我都要提示批改重点, 然后再巡回了解每个评改小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重点地参加一两个小组的评改, 以便掌握学生思维的流向, 及时予以点拨,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 活跃、发散学生的思维, 同时为正确引导班级共议获得相关信息。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的点拨、指导得法, 使评改一环紧扣一环, 环环深化, 学生的习作水平和理解、分析、评价能力就有显著提高。

总之, “让学生成为习作评讲的主人”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互评互改, 是评价习惯的培养, 也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变为“快乐天使”!

摘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我尝试进行了“小学生生生互动习作评改研究”, 把作文批改的任务交给学生, 由教师引路, 学生互批互评互改, 然后进行二次习作, 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赏识中感受快乐”“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建议中体验快乐”“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展示中享受快乐”“让学生在互动评改的实践中习得方法”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互动评改,快乐,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激活学生体验,感受习作快乐 篇3

[关键词]作文;快乐;张扬个性;我手写我心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既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客观原因等,使得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要求,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思索,努力探求改变这种状况。

有幸的是我校参加了《小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方略与教材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聆听了曾曦博士关于《快乐心作文》的教学讲座,我觉得在曾老师的课堂中,没有学生,只有一群爱玩的孩子,一群可以在玩中写出很棒作文的孩子,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玩中学,学中玩,从生活、快乐中去体会如何写一篇好的作文,而写作文的核心就是讲故事,这是曾曦老师自己研究的方法。这就是曾曦老师说的“要赢在方法”!

曾老师的教材中总是给学生给予更多的主观思想,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就像吃饭一样快乐,以前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就像在家吃饭,爸爸妈妈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在“快乐心作文”的学习课堂上却是孩子们像在外面餐馆一样,他们想吃什么点什么,自然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也能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他将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作文学习变成了游戏式的,体验式的活动。他将每种作文体裁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定位,创造了多种习作训练的方法,他强调教作文重要的是教方法。其教学过程大体上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首要,以激活学生的体验为实效,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然后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搜集素材,逐渐为学生铺路,让学生在酣畅的愉悦中自然低表达自己的心声。

作文教学最应该有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回头思考自己这些年的作文教学,选用的教授方式却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受到我要传递的所有信息,他们只是片面的领悟了内容,并不像曾曦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那样透彻的对作文知识的洗涤,并没有教给学生学生扎实有效的方法,一直在为了考试而作文,为了作文而作文,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情感体验。

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导语设计不够新颖,没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往往作文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来布置一下本单元的习作任务。紧接着,下面就会出现一片唉声叹气,对习作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学生们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文,为了“作文而作文”,只是出于一种盲目应付的心理,只是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并没有真正的表达需求,绝非有感而发,又怎么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的作文来?每次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是东拼西凑,强够字数,内容空洞无物,很难完成别有新意的文章来。

二、指導过于程式化,过分依赖范文

学生习作作为一种自发、自主的表达行为,需要教师给予的是情感的诱导、思路的开导、方法的指导和表达的引导。教师的辅导应当成为学生习作真正的需求。只有当教师的辅导真正成为学生习作不可或缺的需求时,辅导才能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为学生习作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而在作文教学的辅导过程,由于深陷章法、结构的窠臼,过于追求表达的形式、手法的运用,故而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谋篇,从修辞到布局,从过渡到呼应,一丝不苟,环环相扣,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的作前辅导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在所谓的规范化中变得单一化、程式化。再加上大量范文的引入,致使孩子的思路被范文所羁绊,或者千篇一律,或者无所适从,原本起引领、开启、激发作用的辅导变成了孩子畅想畅言的枷锁。辅导总是将学生的习作引入窄胡同、带上独木桥,与我们良好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忽略了讲评的作用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过多的注重作文指导的作用,而忽略了作文讲评的功能。在讲评中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范文的挑选,或自侃侃而谈,唱独角戏,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评价,忽略了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体验,把存在问题的文章找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合作修改,在交流共享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听了曾曦博士的作文讲座,顿时让我豁然开朗。没想到曾博士发现了如此简单易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们简单、轻松地上好作文课,能够顺畅自如地写好习作,于是,我也想做一次大胆的尝试。把这种开放式的,寓游戏、活动于习作之中的教学方法引进我的课堂。我所教的班级是三年级,所以我从最简单的题目——写一种水果开始,尝试着让“快乐心作文”的理念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猜词游戏,在卡片上画出各种水果的图案。一个同学描述水果的特征,一个同学猜。并提示:怎样描述,才能让猜词的同学准确猜出你描述的水果是什么?有的同学就答出应该抓住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游戏中,孩子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游戏一度达到了高潮。我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会发现,如果想让别人知道你描述的物体是什么,就一定要抓住物体的特征。

接下来,我又问同学们,看了卡片上的水果,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回答有些馋了。你们能不能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生说是馋涎欲滴。于是,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接着继续渲染:如果老师拿出下面这样东西,会让你更加馋涎欲滴。端出一盘又大又圆的橘子,学生惊呼。哪些同学在这节课当中表现出色,老师就把橘子送给他,细细品尝。

把橘子以小组为单位发下去之后,引导学生先看,后闻,再摸,从视觉,嗅觉,触觉三方面描述橘子的外观特点。之后观察橘子里面的特征,引导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描述。观察描述完毕之后,挑选出表现优异的同学率先品尝橘子,并说说味道。之后全班一起品尝橘子。孩子们个个都特别兴奋,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橘子,我相信他们也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观察过橘子。然后再引导他们说说橘子的营养价值以及橘子皮可以去火的功效。启发学生:橘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你们喜欢吗?如果老师把一盘橘子送给你,你想和谁一起分享。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乐于和别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最后,小组内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下笔成文。

在这节课当中,学生由快乐的游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作文教学的情境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顺理成章地采纳,大家观察仔细,兴致勃勃,写出的文章自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课堂秩序可能稍微有些混乱,但始终没有偏离中心,最重要的是,从孩子们一片生动的作文反馈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的。

只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把更好的习作呈现出来。作文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作文教学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生活的乐趣,个性的张扬以及合作的快乐。

让学生快乐感受班级生活 篇4

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只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孩子在学校得到最佳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品尝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树立的全新理念。下面我来谈谈本学期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亲近学生,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只要你全心全意地爱孩子,孩子们就会爱你,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们”。我总是寻找时间、寻找机会接近孩子们,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对他的亲近和“爱”。我觉得这是我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二、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

教师再辛勤,在班级的管理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时时督促。所以我观察发现一些做事认真有责任心的学生,把各项工作详细分配给他们,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又可以把班级管理细节化。学生在中间,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管理最细致,最到位的还是学生自己。放手让班干部用学生的管理方法大胆地进行班级管理。让其他学生感觉到班干部的权威性,让其他学生意识到班干部纯粹是个小老师的形象。小干部们朝气蓬勃地进行工作,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人有岗,个个有责,既协助了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又锻炼了学生的才干。

三、我的评价策略----激励和表扬

我觉得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但要做到“脚勤”、“眼勤”,更要做到“嘴勤”。要用嘴举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经常从你的嘴中得到安慰,得到肯定,得到快乐,得到力量。“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班主任面前没有一样的问题、一样的学生、必须采用不一样的方法。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我深感做一个好班主任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每当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我会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

四、积极争取荣誉树立集体的信心

朝气蓬勃的集体能为每一颗心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默默无问,无所目标,连大人的锐气都会被磨光,更何况孩子呢?无论是什么活动,我都带领学生去积极参与。给定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鼓励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不轻言放弃。主题班会是第一次展示班级风貌的机会,大家经过精心策划,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听课老师的评价第一次让学生欢呼雀跃,原来我们也能行,我和学生默默树立了更远的目标。每次活动结束,学生会问我“老师今天我们很棒吧!”这样的心叫共振。大家能为集体的进步而高兴,为成为班级的一员而自豪不已。敢想敢作,学生自信的力量促使他们挖掘出了更多的潜力。

每当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懂事,我也会忘情地感觉自己和他们一样在不断地完善,也有成长的喜悦。教学相长,息息相关。从学生身上我也能够看到对自己的期望。我的心愿与孩子们的梦想一同飞翔!

总之,学生在不断成长,情况在不断变化。班主任工作锁碎、常新,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但有一条是有规可循的——只要爱岗、敬业、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多动脑子,不忘用好习惯要求自己和学生,就能带好班,能在工作中体现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让孩子享受活动乐趣 让快乐走进班级生活

中国有句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光从书本中学习,理解感悟得还不够深,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有所体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多开展些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发挥学生潜能,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及爱好特长,还是架起师生沟通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应该用创新、辨证的观点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充分享受活动乐趣,让快乐走进孩子们的班级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思考,活动中成长。那么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开展呢?结合我班本学期开展的一些活动,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以学校活动为龙头——确定班级活动的方向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教导处、体育组常常是学校课内外活动的布置者和组织者,他们常以竞赛形式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及活动内容。本学期我班就以学校活动为龙头,确定了班级活动的方向,开展了班内的体验生活活动、听力竞赛、跳绳踢毽比赛、讲故事比赛、独唱独奏比赛、数学应用能力竞赛等等,根据班内的活动情况,选出优胜者参加学校比赛,不仅体现了公平竞争的思想,也为一些特长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及锻炼的机会,还为班级争得了一定的荣誉,同时全班学生也可从中得到一些教育、启示,了解学校的活动精神。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本学期,我班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体验生活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国庆长假期间,我布置了“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要求学生任取七天中的三天,向父母申请当三天家,再进行如下“四步曲”:

1、核算三天当家期间需购物品及所需的费用(包括买菜、油、盐、酱、醋等一切开销)。

2、拿物品清单及价格表、总价表等向父母支取三日所需开销,征得父母同意,开始“小当家”体验活动。

3、自己买菜或自己决定为家中添置物品,做一切家中原来当家人要做的事。

4、总结自己三天的当家体会,并写成日记。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匪浅,了解了许多当家的学问,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因为我的帐没算好,以致于三天家当下来,原来预支的钱不够用,还大大透支了,这使我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心以后好好数学。”也有同学写道:“我到菜场买菜,不知道还价,也不知道挑菜的学问,让菜贩狠很地宰了一笔。这让我知道了货比三家的重要性。”还有同学写道:“一到菜场,一闻到那味道,一看见那么多的菜,不知道买什么,最后只能跑回家叫来外婆一起买菜。”等等。总之,这项活动让孩子真正走入了生活,让他们了解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学问。

二、以学科要求为根据——感受祖国文化的底蕴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根据课程目标对三年级学生提出这些方面的要求,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又是他们的语文教师,为此也设计开展了多种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课文朗读比赛,诗歌诵读会,读书交流会,查字典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样他们不仅学得多,学得舒服,而且学得也很扎实,这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竞争意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新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会使用字典、词典。为了使他们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我班开展查字典比赛,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两种,预先给他们一个礼拜时间准备,学生兴趣很浓,夺冠的信心也很足,他们认真地准备,有的同学为了加快查字典速度,甚至把音节表也背了下来,这一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最后储志超、卫立啸、王璐以较快的速度与极大的正确率取得了此次竞赛的冠军,其余同学的进步也非常大,消灭了不会查字典的现象。

三、以学习实况为依托——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受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三年级学生比较贪玩,为了玩总是把作业草草做完,因此作业中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较多,留下了许多粗心的影子,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班开展了“比比谁最细心”的活动,与谁比?与同学、教师比。比什么?比谁写的错别字最少。活动开始前先画好记载表格,上面写好每位同学的名字,教师也不能例外,教师批作业过程中不仅要批出对错,还要圈出错别字,将每人相应的错别字数填到表格相应的位置,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发现有未被教师批出的错别字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写的错别字也填到教师的名字后,一星期评一次。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细心作业以及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大大地减少了错别字,还能促进教师端正教学态度,认真批改作业。

四、以身心健康为目的——营造健康成长的氛围

作为班主任,平时应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出现心理障碍的同学应及时帮其疏导,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在班内营造出一种健康成长的氛围。本学期,根据我所观察到的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本班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假如我是失败者”“不想学习怎么办”“我学解放军叔叔”“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等活动,大部分以班队活动形式进行,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而产生的。

例如:前几天,我发现我班的王璐同学不大对劲,原来思维敏捷、知识丰富,常常能让老师为之惊叹的好同学,居然上课只顾干自己的事,连头也不抬,下课也不见他与同学玩,而且作业马虎,错误很多,与他妈妈联系后才知道,原来最近举行的校级三年级听力比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竞赛,他都认认真真地准备了,却没取得丝毫成绩,数学竞赛成绩还特差,自尊心很强的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又加上随之而来的学习班委竞选落选更使他感到灰心失望,学习劲头不足了,也不愿和同学多交流了。了解这一情况后,稍作准备,我便让班长主持在班内举行了一次班队活动,以与王璐差不多经历的“小云”的案例导入,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对“小云”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发言非常积极,从刚学过的课文《第八次》中的布鲁斯说到失败了一千多次才发明电灯的爱迪生,从发现镭的居里夫人又说到推出质能方程的爱因斯坦,还有的从父母的经历说到了自己的经历,滔滔不绝,气氛非常活跃,被这种气氛感染,渐渐地,王璐也融入了讨论之中,他还说:“一个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灰心失望,不能自卑,要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这几天又看见他活跃在课堂内外了,我心里也很高兴。

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

五、以个人爱好为特色——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 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三年级学生一个较大的特点还是好表现,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自己的爱好及特长,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或听到别人的称赞,他们会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这滋味将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去练本领,使他们更爱自己的爱好。因此,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为他们搭建体验成功的舞台。为此,本学期我班开展了“比比谁的本领强”的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擅长书法的同学当场奋笔疾书;爱好写作的同学在现场仍文思如泉涌;喜欢舞蹈的也当场自编自导地扭了一段,而爱唱歌的同学更是可以高歌一曲了,还有同学朗诵诗歌、讲故事、说笑话、吹口琴等等,节目只只精彩,各不相同,这个人爱好的展示,让同学们充分享受了活动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提高了他们培养特长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篇5

美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学家尹少淳也曾说过:“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着美术这门艺术,这集中表现在当他们对世界的意识还处在朦胧阶段时,就开始了通过涂鸦来愉悦内心。每一个孩子都具备审美能力与艺术细胞,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通过提高审美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展示本能与个性方面的教育。现今许多美术作品的功利心太盛,缺少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对于小学生现有认知来说,他们的内心更为纯洁、真实,从而作品也就更体现学生的本能。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教育手段都不如让学生亲身感知生活与大自然,从而获得创作灵感来得有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去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让学生自由创作。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欣赏他们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对美术的热爱。美术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是放松,是自由,是舒服。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方式与教育手段去随意破坏学生在课堂展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本能,而是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体会美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同时想象力也是创作与进步的源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空间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首旋律悠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听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创作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和自身的想象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美术教学,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去欣赏艺术作品,去感悟、去融入其中。在学生感悟之余,互相讨论自己欣赏过后的想法,在讨论过后,教师可以总结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想法,互相汲取认同对方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能够享受审美,陶冶情操。

在小学生美术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将传统教学方式革除掉,给学生自己一个美术创作、美术欣赏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热情,不要让课堂失去生机活力。美术教育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美育中感受审美的快乐。

十大秘诀让孩子感受生命的快乐 篇6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对你说“活着真没有意思”,那就说明你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你可能想不通,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不就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足够安逸的生活环境吗,他怎么还这么痛苦呢?其实,我们一心一意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却忽视了他们心灵成长的需求。大家应该知道,快乐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只要每天开心,孩子才有生活的热忱和自信。教育专家总结出可使孩子保持快乐、热爱生命的十大方法与对策,坚持下来,相信不会再出现让孩子厌倦生命的痕迹。

1、要让孩子懂得生命的起源是爱,是世间神圣而不可替代的爱创造了生命。

2、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生来是享受的,享受爱护,享受照顾,享受长大的感受和成长的快乐,也享受失败和痛苦。属于生命的快乐将永远大于苦恼,因为生活中的美好多于丑恶。

3、帮助孩子建立责任心,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去承担某种责任,从而让他觉得自己很被需要。

4、教给孩子如何付出爱的方法,让他体会去爱别人的感动。

5、在物质的享用上,和孩子建立有限机制。即使你很富有,也不要让孩子感觉他可以不费力气应有尽有,让他体会“得到”的艰辛。

6、不要把爱和要求同时给他,告诉他你们爱他。而如何要求自己去自律,则是他自己的事情。

7、养成跟孩子每天聊一会儿天的习惯,不管多忙碌,都要坚持每天跟孩子聊一会儿天,哪怕是在电话里聊,哪怕只是倾听,这是让孩子减少孤独感的唯一办法。

8、帮孩子设定随时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给孩子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让他的成长时时与压力相伴。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这样,孩子才愿意将他的心里话告诉你。(名人名言 )比如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告诉孩子,家长虽然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但不会因为考得好就如何宠他,更不因为考砸了而抱怨不停,应该这么说:“我不希望你总是考第一,因为那样你会太累;但你一定不要做最后一名,那会让你失去所有的信心。”

9、不要跟孩子讳言生命的脆弱,生活的无常,孩子的坚强通常都是在打击与挫折中建立的。

让学生在创新中快乐习作 篇7

一、创造宽松环境, 激发创新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但作文往往又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 大部分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无话可说, 没东西可写, 即使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 也都怕写作, 写作成了一种负担, 写作水平越来越低。要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 仅靠多写死抓, 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果有了兴趣, 一切事情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基础。

在兴趣的基础上应强化作文的创新, 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进取的环境。宽松环境是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土壤。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写作文的自由与空间, 在字数、内容等方面不作要求, 提倡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长无废话, 短则言简意明。这样学生可以轻松作文, 自由写作。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让大家展开讨论如何把这篇作文写好, 启发后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的发言要多鼓励, 少批评, 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 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 尽量挖掘他的闪光点, 让其实现“以我手写我口, 我口表我心”的愿望, 从而唤起他写作的欲望, 激发创新兴趣。学生作文一旦有了兴趣, 就会变得积极主动, 会留心周围的事物, 想写, 学写, 也乐于写, 作文能力从中可得到不断提高, 所写的作文就能别具一格。

二、优化个性教学, 强化求异思维, 开拓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体现在作文教学中, 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落脚点就是加强作文的个性教学, 也就是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加强作文的个性教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树立不迷信, 不崇拜前人、名人, 不迷信教材, 不迷信老师的信念, 相信自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作文的个性教学, 体现在写作内容上, 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 写出自己的个性, 作文创新能力体现在一篇文章中, 主要是观点深刻而独到, 结构新颖而别致。引导学生立意要发人深省。因此要具备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 是创新的核心, 作文的个性教学, 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作文谈不上神秘, 它以“怀疑”为动力, 以“问号”为目标, 以“辩论”为方法。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会“用陌生的眼光”, 不时在思维上求一下“异”, 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 从几个侧面去想一想、写一写。只要长期加以训练, 学生们就会发现事物的多层次性, 思维角度的多侧面性, 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启示、新的体验、新的感受, 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加强, 创新潜能也得到开拓。

三、诱导想象, 获取创新灵感。

鲁迅先生说:“我 (指儿童) 常常想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致电地面下的情况,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致电昆虫的语言。我想飞上天空, 想潜入小蚁穴。”可见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表露, 想象作文是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契机, 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多层次训练学生的想象作文。注意结合阅读教学, 诱导学生根据已有材料的叙述、情节的发展, 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如学了《倔强的小红军》后, 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红军复活了》。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要引导他们展开合理想象, 使文章意境更加深远, 蕴含更加丰富, 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 创新有了灵感。如由一个倒三角形 (“茛”) , 其上部平而大, 下部尖而小, 看上去像一座倒立的大山, 很不稳定, 给人摇摇欲坠之感, 想到知识基础如果像这个倒三角形一样, 将来怎么能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也可以从这个倒三角形想象是根木柱, 其下部越尖, 锲进土里越牢固……这样, 学生舒展了创新的翅膀, 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 并在想象中创新。

四、加强实践, 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 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通过自己大量的写作实践提高的。作文的过程, 是学生将自己的客观事物感受、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是学生心理活动全面参与的过程。可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走出教室, 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观察这个世界, 打破思维的定势, 同时要帮学生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理性方面发展, 在生活中积累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 这样, 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解决了怕写作文的思想问题, 从而树立“我要写”的意识, 那么, 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维。

让学生感受思考的快乐 篇8

说到智慧课堂,不得不让笔者想起吴正宪老师。吴老师在课堂中善于制造、把握、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而学生正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升华。随着课堂的深入,随着思维的碰撞,随着矛盾的凸显,学生学习的热情愈加浓厚,认知的冲突在师生的交流、探索、辩论、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化解,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智慧的吴老师带着她的智慧走进课堂,又在课堂中向学生播种了智慧,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快乐的数学乐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智慧课堂,感受其中的奥秘吧!

一、激发儿童在问题串中思考

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指出:“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提问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情况。“高密度、低水平”的提问屡见不鲜,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师生表面上忙得不亦乐乎,实质上却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与沟通。那么,吴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把握提问的技巧的呢?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吴老师先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图等方法理解算理,并在初步找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后,出示三道题:+,+,-,请学生任选一题试做。学生做完订正后,吴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1:三道题同学们都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转化时要注意什么?

生1: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时候,要取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样计算才能最简单。

生2:转化分母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当两个分母成倍数关系时,取较大的分母为公分母;当两个分母成质数关系时,它们的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乘积;当两个分母既不是倍数关系,也不是质数关系时,要用短除法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问题2:你们为什么都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目的是什么?

生1:因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

生2: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问题3:通过计算,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1:要先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2: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问题4: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一定要注意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化成最简分数。

……

在这段教学中,吴老师首先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悟自省的时间和空间,然后通过四个主要问题,巧妙地实现了由“理”到“法”的对接,学生顺利地完善了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知,而教师在学生的自我完善中适时地点拨了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为计算得更加准确、迅速打下基础。四个连环问题可谓是层层深入、紧密相连,第一、二个问题的抛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明确转化的目的,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巧妙对接。第三、四个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进一步明理的基础上,用以明确计算的方法。这节课异分母加减的计算方法是重点,但吴老师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把通分、化简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设问进行点拨指导,使学生在计算时对方法的使用更加清晰明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的智慧课堂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达成,同时注意对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巧妙的设问、适时的追问、恰到好处的反问……吴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似乎总是来得那么及时,让学生的思维在设问中飞扬,在追问中深刻,在反问中全面。学生在教师不着痕迹的问题设计中思考着、交流着、争论着,获得了从一个思维平台向更高思维平台的跳跃。

二、引导儿童在辩论中明晰

熟悉吴老师课堂的人,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会陌生:有的学生洋洋自得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憋红了小脸进行着反驳,有的学生急迫地利用学具演示,还有的学生辩论到一半就临阵倒戈了……再看吴老师,时而微笑着观战,时而积极地参与辩论,时而为士气低落的一方鼓气,时而呼应着座位上的学生进行补充……多么生动的课堂辩论场面,多么有趣的数学课堂。课堂辩论是吴老师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她巧妙地把辩论设计在学生思维的节点上、在新知的探究处、在错误的澄清中、在意外的争执时。

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出示一组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如图),提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请根据特征判断。

学生出示反馈牌,两种意见的人数约各占一半。教师请双方各出一名代表谈谈为什么这样判断。(认为是长方体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是正方体的同学为反方。)

正方:“我想问对方一个问题,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反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请你们仔细看看这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吗?12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反方在反复认真地观察了这个物体后,表示:“你们的问话对我很有启发,这6个面不都是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也不相等,看来我们判断错了。”

这时反方的另一名同学突然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个物体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因为,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而它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

刚刚平静下来的教室又沸腾起来“对呀,这组对面是正方形也不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endprint

这时吴老师才不紧不慢地提示了一句:“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正方形不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吗?!”“对,长方体的对面可以是正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它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是学生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吴老师设计的一场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倾听对方观点,吸收对方的正确之处,发现并修正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错误判断,加深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句 “这个物体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的新观点,说明学生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试图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理解。这一质疑的提出,让课堂再度沸腾,吴老师在这时给了一个重要提示“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恰到好处的启发,让学生适时地沟通了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吴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是那么自然。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吴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节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启发,使辩论有序地展开。吴老师在辩论前的巧妙预设,在辩论中的有效指导,在辩论后的适时评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还让学生在辩论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学会理智地自我否定错误,真诚地接纳、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引发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听吴老师的课,不仅是学生,就是其他旁观者,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不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制造冲突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课堂上,学生时而紧缩双眉,沉默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完全沉浸在吴老师所创设的“美丽的陷阱”之中。学生眼里的吴老师就像魔术师,能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他们希望数学课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而在吴老师的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学生的差异、精彩甚至学生的错误等,吴老师都能及时捕捉其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地制造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欣赏、接纳、认同他人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如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两步实际问题”时,出示了这样一个画面:图上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7个小朋友。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完图意后,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来理解。列式是12+7=19。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个4是12,再加上7个同学,一共是19人。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列式和生2的一样。

师:第一位同学直接用12加7,后两位同学用4×3来代替,这是为什么?4×3表示什么意思?

生:4×3表示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求3个跷跷板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2在题目中没有,我们就得用4×3求出来,再进行计算。

师:虽然这三位同学的呈现方式不一样,但都能解决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列的算式是4×4+3 =19(人)。

师:明明是3个4,你列的算式怎么是4×4,多出来的4怎么来的?

生:我从7里拿出一个4,就是4个4,再加上剩下的3。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他从7里勇敢地拿出了一个4,凑成了4个4,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的算式是5×4-1 =19(人),我把小朋友4个4个的分成一组,假设还有一个人,就是5个4,再把假设的那个人减去,就是19人。

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就是假如的意思。

师:本来是3个4,从7里拿出一个4凑成4个4,他又与众不同地假设了1个小朋友,又增加了1个4,变成了5个4。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生:本来不存在,为了好算,把不存在的添上去,最后再去掉,这种方法特别有创造性。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刚大家提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上了前台,自己退到了幕后。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主生成一片精彩。吴老师在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答以后,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由于给了学生一些方法的提示,使学生的思维在聚合中开放,由此生成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种方法。在方法生成之后,吴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使学生在差异中共享。首先拿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答案:12+7,然后追问12是什么?问而不答,接着出示第二种方法:4×3+7,在追问中理解12的由来,在追问中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所引出的不同的策略,及因此出现的不同结果。吴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扩大,成为大家共享的精彩,突出了解答两步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共展示了5种有着不同思维层次的方法,使学生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突出运算顺序,突出解题策略的多样,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智慧课堂是激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是教师运用智慧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共同成长的课堂。回味吴老师智慧的课堂,我们惊叹于其中蕴含的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的碰撞、智慧的激发,以及情感的培养。感叹于吴老师恰到好处地提问、适时地辩论、不失时机地激发冲突,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庞杂的渲染,有的只是简约的形式、实用的手段、顺畅的环节。吴老师的课堂正是在简单中流淌着智慧,在智慧中彰显着深刻,在深刻中守望着学生的成长!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100053)endprint

这时吴老师才不紧不慢地提示了一句:“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正方形不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吗?!”“对,长方体的对面可以是正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它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是学生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吴老师设计的一场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倾听对方观点,吸收对方的正确之处,发现并修正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错误判断,加深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句 “这个物体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的新观点,说明学生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试图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理解。这一质疑的提出,让课堂再度沸腾,吴老师在这时给了一个重要提示“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恰到好处的启发,让学生适时地沟通了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吴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是那么自然。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吴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节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启发,使辩论有序地展开。吴老师在辩论前的巧妙预设,在辩论中的有效指导,在辩论后的适时评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还让学生在辩论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学会理智地自我否定错误,真诚地接纳、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引发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听吴老师的课,不仅是学生,就是其他旁观者,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不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制造冲突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课堂上,学生时而紧缩双眉,沉默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完全沉浸在吴老师所创设的“美丽的陷阱”之中。学生眼里的吴老师就像魔术师,能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他们希望数学课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而在吴老师的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学生的差异、精彩甚至学生的错误等,吴老师都能及时捕捉其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地制造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欣赏、接纳、认同他人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如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两步实际问题”时,出示了这样一个画面:图上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7个小朋友。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完图意后,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来理解。列式是12+7=19。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个4是12,再加上7个同学,一共是19人。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列式和生2的一样。

师:第一位同学直接用12加7,后两位同学用4×3来代替,这是为什么?4×3表示什么意思?

生:4×3表示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求3个跷跷板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2在题目中没有,我们就得用4×3求出来,再进行计算。

师:虽然这三位同学的呈现方式不一样,但都能解决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列的算式是4×4+3 =19(人)。

师:明明是3个4,你列的算式怎么是4×4,多出来的4怎么来的?

生:我从7里拿出一个4,就是4个4,再加上剩下的3。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他从7里勇敢地拿出了一个4,凑成了4个4,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的算式是5×4-1 =19(人),我把小朋友4个4个的分成一组,假设还有一个人,就是5个4,再把假设的那个人减去,就是19人。

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就是假如的意思。

师:本来是3个4,从7里拿出一个4凑成4个4,他又与众不同地假设了1个小朋友,又增加了1个4,变成了5个4。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生:本来不存在,为了好算,把不存在的添上去,最后再去掉,这种方法特别有创造性。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刚大家提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上了前台,自己退到了幕后。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主生成一片精彩。吴老师在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答以后,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由于给了学生一些方法的提示,使学生的思维在聚合中开放,由此生成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种方法。在方法生成之后,吴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使学生在差异中共享。首先拿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答案:12+7,然后追问12是什么?问而不答,接着出示第二种方法:4×3+7,在追问中理解12的由来,在追问中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所引出的不同的策略,及因此出现的不同结果。吴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扩大,成为大家共享的精彩,突出了解答两步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共展示了5种有着不同思维层次的方法,使学生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突出运算顺序,突出解题策略的多样,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智慧课堂是激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是教师运用智慧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共同成长的课堂。回味吴老师智慧的课堂,我们惊叹于其中蕴含的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的碰撞、智慧的激发,以及情感的培养。感叹于吴老师恰到好处地提问、适时地辩论、不失时机地激发冲突,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庞杂的渲染,有的只是简约的形式、实用的手段、顺畅的环节。吴老师的课堂正是在简单中流淌着智慧,在智慧中彰显着深刻,在深刻中守望着学生的成长!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100053)endprint

这时吴老师才不紧不慢地提示了一句:“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正方形不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吗?!”“对,长方体的对面可以是正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它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是学生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吴老师设计的一场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倾听对方观点,吸收对方的正确之处,发现并修正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错误判断,加深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句 “这个物体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的新观点,说明学生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试图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理解。这一质疑的提出,让课堂再度沸腾,吴老师在这时给了一个重要提示“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恰到好处的启发,让学生适时地沟通了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吴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是那么自然。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吴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节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启发,使辩论有序地展开。吴老师在辩论前的巧妙预设,在辩论中的有效指导,在辩论后的适时评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还让学生在辩论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学会理智地自我否定错误,真诚地接纳、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引发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听吴老师的课,不仅是学生,就是其他旁观者,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不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制造冲突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课堂上,学生时而紧缩双眉,沉默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完全沉浸在吴老师所创设的“美丽的陷阱”之中。学生眼里的吴老师就像魔术师,能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他们希望数学课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而在吴老师的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学生的差异、精彩甚至学生的错误等,吴老师都能及时捕捉其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地制造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欣赏、接纳、认同他人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如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两步实际问题”时,出示了这样一个画面:图上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7个小朋友。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完图意后,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来理解。列式是12+7=19。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个4是12,再加上7个同学,一共是19人。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列式和生2的一样。

师:第一位同学直接用12加7,后两位同学用4×3来代替,这是为什么?4×3表示什么意思?

生:4×3表示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求3个跷跷板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2在题目中没有,我们就得用4×3求出来,再进行计算。

师:虽然这三位同学的呈现方式不一样,但都能解决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列的算式是4×4+3 =19(人)。

师:明明是3个4,你列的算式怎么是4×4,多出来的4怎么来的?

生:我从7里拿出一个4,就是4个4,再加上剩下的3。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他从7里勇敢地拿出了一个4,凑成了4个4,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的算式是5×4-1 =19(人),我把小朋友4个4个的分成一组,假设还有一个人,就是5个4,再把假设的那个人减去,就是19人。

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就是假如的意思。

师:本来是3个4,从7里拿出一个4凑成4个4,他又与众不同地假设了1个小朋友,又增加了1个4,变成了5个4。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生:本来不存在,为了好算,把不存在的添上去,最后再去掉,这种方法特别有创造性。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刚大家提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上了前台,自己退到了幕后。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主生成一片精彩。吴老师在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答以后,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由于给了学生一些方法的提示,使学生的思维在聚合中开放,由此生成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种方法。在方法生成之后,吴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使学生在差异中共享。首先拿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答案:12+7,然后追问12是什么?问而不答,接着出示第二种方法:4×3+7,在追问中理解12的由来,在追问中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所引出的不同的策略,及因此出现的不同结果。吴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扩大,成为大家共享的精彩,突出了解答两步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共展示了5种有着不同思维层次的方法,使学生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突出运算顺序,突出解题策略的多样,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智慧课堂是激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是教师运用智慧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共同成长的课堂。回味吴老师智慧的课堂,我们惊叹于其中蕴含的学生知识的获得、思维的碰撞、智慧的激发,以及情感的培养。感叹于吴老师恰到好处地提问、适时地辩论、不失时机地激发冲突,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庞杂的渲染,有的只是简约的形式、实用的手段、顺畅的环节。吴老师的课堂正是在简单中流淌着智慧,在智慧中彰显着深刻,在深刻中守望着学生的成长!

上一篇:特变电工下一篇:10四种学习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