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心灵的春天

2024-05-29

让学生感受心灵的春天(共7篇)

让学生感受心灵的春天 篇1

于永正老师曾说:“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是激活文字。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可见, 在语文课堂上,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大主角, 不可忽视。

一、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使其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如, 教学《雷雨》一课时, 可以以读代讲, 让学生在时而凝重、时而清新的音乐中边读边想象雨前、雨中、雨后的美丽景象, 然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 感受到课文的美, 就会兴趣盎然、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二、适时指导,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1援抓好三个环节。从标点、句子结构、关键词语入手, 要求学生在读准的同时, 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 并根据标点的不同作用, 读出合理的停顿。这就必须指导学生分清每一句话的标点, 掌握好停顿, 逐步建立起句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 读出节奏。还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关键字词理解和感悟文本, 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 《桥》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教学时, 我让学生抓住“冲”“揪”“吼”等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语, 读出老汉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的共产党员形象。

2援注意“四忌”。朗读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 循序渐进地培养。要注意“四忌”:一忌念字式, 即一字一字地分开读。二忌念经式, 就像小和尚一样, 哼着读书。三忌固定式, 即整篇课文总是用一个基调读。四忌演戏式, 即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 矫揉造作。

3援传授朗读技巧。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技巧, 教师应该适时指导。如, 写景类的文章语言大都比较优美, 可以用比较舒缓的语气来读;童话、寓言类, 或写人物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表演读, 适时加上表情、动作;诗歌类文章, 应该让学生抓住诗歌的节奏, 有感情地朗读。

三、尊重个性,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常常为学生齐读的不整齐而生气。其实, 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如果学生都读得很整齐, 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实际上许多学生是“鹦鹉学舌”, 甚至读完了连读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在朗读形式上, 应以个别自由读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这种形式不管从时间上还是表达方式上, 都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

如,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有一句话:“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 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我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有的学生说, 想用自豪的语气来读, 因为他为作者有这样一个杰出的爸爸而感到骄傲。有的说, 想用伤心的语气来读, 因为爸爸牺牲了。还有的说, 想用愤怒的语气来读, 因为是可恶的战争夺去了爸爸宝贵的生命。可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师不要局限于条条框框, 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出自己的体验。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丽 篇2

一、在生活的素材中挖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借助学生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让学生站起来报数,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学号,接着按我的要求:1.除2外,学号有约数2的学生坐下来;2.除3外,学号有约数3的学生坐下来;3.除5外,学号有约数5的学生坐下来;4除7外,学号有约数7的学生坐下来。其余的学生就会很疑惑:为什么老师不让我们坐下来呢?这时我让学生思考:站着的同学学号与其他同学的学号有什么不同?这样很自然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初步了解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在生活的动手中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送给同桌的学生两辆纸模型车。左边学生统一拿客车,右边学生统一拿货车。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手上都拿着客车或货车,大家来猜一猜,今天老师准备扮演一个什么角色?”生1:“客车司机?”师:“不对。”生2:“货车司机?”师:“也不对。”生3:“罪犯?”学生哈哈大笑。师:“都不对。今天我要扮演的角色是一位交通警察。”学生马上产生好奇感,老师为什么要扮演一位交通警察呢?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开始来了。接着我就扮演交通警察指挥同桌的同学拿着客车和货车同时相对而行,再现客车和货车同时行走和相遇的整个过程。在两车同时相对而行中,我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两车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如:(1)两车相遇地点在哪里?(2)甲、乙两地的路程就是谁和谁的路程的和(总路程=客车行走的路程+货车行走的路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轻松又愉快,手口并用,我把抽象的应用题简单再现,使它能成为学生的亲身经历。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和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生活的感悟中发现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如特级教师林富良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师:日光灯管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表述?生:人们通常用长来表示。师:一元的硬币也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表述?生:人们通常说成是“厚”。师:我们家里挖的水井同样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人们又怎么说它的“高”呢?生(迫不及待地):深。林老师很充分地沟通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令人望而生畏的。

四、在生活的应用中提升

多年以来,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我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3

曾经的我, 因为几张荣誉证书而沾沾自喜, 也总是因为所教班级的平均分一直较高而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历史教师, 但随着教学阅历的丰富, 教学中的危机也不断出现, 特别是课堂内外的几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历史教学工作。

镜头一:课堂上, 当教师讲到《戊戌变法》“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时, 很多学生很漠然, 甚至有的学生对谭嗣同能走而未走表示出不理解, 笑其太不成熟, 笑其不会爱惜生命。

镜头二:网络上, 面对日本3月11日大地震的报道, 某些网友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不是地震!是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亡灵愤怒的呐喊……”更有网友跟帖道:“我们该庆祝!”

镜头三:教室外的走廊里, 学生、学生母亲、班主任正在谈论着什么, 可能是谈到了什么伤心之处, 学生母亲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学生却显得非常生气:“哭哭哭, 你就知道哭。除了哭, 你还会做什么?”

面对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 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老师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课堂怎么了?”“我们历史教学的精髓在哪里?”“我们历史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北宋张载曰:“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教师虽然不能为万世开太平, 我的职业也非常平凡, 但我绝不允许自己逐渐沦为平庸, 碌碌无为。我要把我的课堂变成真善美的课堂, 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平均分、达标率, 而转变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必须把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如何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 手捧一颗爱心投身教学

教师的职业说到底是一种爱的教育, 这是教师动力的源泉。教师既要爱自己的职业, 也要爱自己的专业, 更要爱自己的学生。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就是说,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操, 要从骨子里爱上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每一名学生, 如此,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以积极的态度感染每一名学生, 教化每一名学生。

(二) 历史教师必须有雄厚的“内功”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历史教师必须从专业素质、理论修养、心理疏导、语言表达等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课堂, 将历史教育的价值发挥至极致。反之, 一切都变成浮云。

(三) 历史教师必须注意教学策略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式教学,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创造一切条件尽量让学生置身其中, 获得感悟。

1. 注重开放、生成

所谓开放主要是指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所谓生成, 是指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更关注课堂上所蕴涵的教学资源。通过敏锐地捕捉, 发现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促成教学的动态生成。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 只有开放, 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课堂才会处处有智慧火花的碰撞。为达此目标, 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 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 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地生成课堂教学, 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 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 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 在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 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开放的问题:你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表现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创造“生成”的条件, 继续问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皇帝, 你打算如何有效管理辽阔疆土和众多子民?在这些大事中, 你认为首先要办的是哪一件?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 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 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2. 注重合作、互动

合作是互动的前提, 只有师生、生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 才会实现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 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生动起来。例如, 在讲授《走向多极化》这节内容时, 我将学生分成五组, 分别为美国、欧共体、中国、日本、俄罗斯,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86-189页, 并结合历史图册和学案, 进行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时, 教师可适时地呈现如下问题以开展互动:用文字和图片 (1-2张) 概括说明, 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 你所在国的战略目标、应对措施及结果分别是什么, 要求准确、简练、有条理。这样的问题会有效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 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如针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以及朝核问题, 教师可提问:美国为什么能“想打就打”?为何却“想打而没有打”?以此引导学生分析, 美国在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同时, 不得不考虑那些逐步壮大的国家的利益, 可见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提出扩展性问题:综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3. 注重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一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历史情境, 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和表现。比如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美国内战的。教师说:“上周考试有很多同学不及格, 但你们不要担心, 只要谁愿意给我五美元, 我就可以让谁及格。”不及格的学生面露喜色。但教师接着摆着头说:“只有白人学生可以, 黑人学生不行。”课堂开始一片哗然, 黑人学生开始不满, 有的找教师论理, 有的用课本砸教师, 有的干脆脱了臭鞋向教师扔了过去, 还有的学生用水枪射教师。教师也拿出自制的水枪与学生对射。———课堂乱作一团。最后总算安静下来了。教师说道:“孩子们, 今天的课上完了。我想你们已经明白了南北战争为什么会打起来, 那是因为不公平。”看到这个教学故事后, 我感到美国的历史教学更重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情感、心灵上去理解历史。在我们的教材中这样的机会随处可见, 比如讲五四运动时, 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发背景资料, 课堂上让高中的学生扮演演讲角色, 把历史的感觉充分营造出来,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 不但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演讲能力, 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当学生自然产生情感倾向和进行价值观的取舍的时候, 我们的历史教学就达到“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的境界了。

总之, 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更是社会的需要。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 我们很大程度上是政治至上, 一切服务于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至上, 一切惟利润是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更应强调的是道德至上。而道德观念的重建, 必须从教育抓起, 从孩子抓起, 纯洁其心灵, 荡涤其灵魂, 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这正是我们历史教师使命之所在, 价值之所在!

历史教师, 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辛红灿.中美历史课堂教学的差异[J].中学历史教学, 2011 (3) .

[2]罗士祷, 杨红霞.高中历史课堂技巧教学摭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 (1-2) .

[3]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姚锦祥.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 篇4

一、组建班级读书会,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班级读书交流会是以班级为单位, 师生共读一本书后展开讨论和对话, 对于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认识、习得阅读方法、激荡阅读情感大有裨益。那么, 如何组织好班级读书交流会呢?

(一) 教师身先士卒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 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所以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 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的“身先士卒”。教师可以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然后与学生交流:或是说说一首诗的意境, 或是谈谈某一人物形象, 或是叙述某一故事情节……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时而背一首优美的小诗, 时而朗读一篇精美的文章, 时而在精彩处戛然而止, 时而推荐新出炉的新书, 以激发学生交流、阅读的兴趣。

(二) 点燃阅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打开书来, 是有效阅读的前提。教师可以由书名引导学生展开猜想, 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比如在指导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时,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看到这个书名, 你想到了什么?这时, 有的学生会说尼尔斯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为什么骑鹅去旅行, 还有学生会说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过程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 那是一只怎样的鹅, 它怎么能驮着尼尔斯去旅行呢……再如, 紧扣《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漂流”二字展开猜想:主人公为什么要去漂流, 他是怎样漂流的?会遭遇哪些危险, 又是怎样克服的……一个又一个的悬疑, 马上激起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三) 启发多元思考

阅读一本书, 可以收获很多, 教师应创设话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 或关注生动的故事情节, 或谈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或感悟丰富的思想内涵, 或是积累精彩语言……比如, 在组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交流会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读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书中除了尼尔斯和狡猾的狐狸斯密尔, 还有很多人物, 如大雁阿卡、猎狗卡尔、雄鹅莫顿, 你对它们都有哪些独特的认识呢?请你选择一个人物, 谈谈你对它的看法;在交流《追踪小绿人》时, 可以这样问:读了《追踪小绿人》后,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文本, 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更全的方向延伸, 达成对文本内涵的深入发掘。

(四) 链接具体内容

很多教师在组织读书交流时都喜欢问一问书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这件事你想说什么?这些问题虽然有一定的价值, 但往往会影响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欲望。文学是感性的, 是形象化的, 一个人看完书后在脑海中留下来的是真切感受, 是人物形象, 是典型场景, 所以在读书交流会中应该更多地紧抓形象化的、具体化的内容, 避免引发一些空洞的、虚假的感受。

二、提倡亲子阅读,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实效性、可持续性, 应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提倡亲子阅读。在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教学《爱心树》时, 我专门请家长来参与、倾听, 学生在讨论交流时能说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 感受到应该爱爸爸妈妈、爱朋友、爱身边的一切, 播种爱心, 学会感恩。家长听到孩子们的真情感言后无比感动, 他们感受到了一本好书带给孩子的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亲身感受到多读书和读好书的好处, 于是对于班级读书会的推广也就大力支持了。在与家长交流时, 教师可以向家长发放课外阅读书目, 建议家长节假日陪孩子逛书店, 指导孩子选取合适的课外读物, 并每天适时陪孩子阅读, 与孩子进行读书交流, 以形成家庭阅读氛围……

三、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展示与分享阅读成果

“读书可贵, 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 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

(一)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课前五分钟, 学生精选优秀的文章或诗词在班上朗读, 或是进行语文知识问答、成语接龙等一系列语文活动。

(二) 多方面展示阅读成果

定期自编手抄报, 要求自拟刊名、自排版面、自定内容, 结合自己的读书笔记对一些感兴趣的课外阅读知识进行归类、梳理, 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 开展读书知识竞赛

从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选取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 组织竞赛评比, 让学生加强知识的内化, 巩固阅读效果。此外, 还可以开展“课本剧的表演”“自制连环画”“故事大王竞赛”“给人物画像”“某某的经典名言”“读书之星评比”“读名著, 画插图”等各种读书活动, 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多方位展示, 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5

一、音乐需要情感的投入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二、音乐需要用心启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绝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爱心鼓励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让语文触动学生的心灵 篇6

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跳水》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而我们教材的编排删掉了这一段, 仔细体会, 有和没有, 人物的丰满、鲜活也大相径庭, 原版这一段, 展现了船长救下儿子后的喜极而泣, 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读者跟着船长同紧张, 同喜同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仅是技能、智慧上的高超, 更重要的他是有血有肉, 有悲有喜的真实人物。这样的人物才能植根我们的内心。

纵观我们现在社会, 细品我们现实生活, 总是感慨现在的孩子缺少同情, 多了无情, 不会感动, 我们反思一下, 现在文明的发展, 孩子感动的东西太少了, 或者快餐文化的时兴, 我们拿来捂热孩子内心的载体, 产生共鸣的东西也少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别人的进步真心拍手、赞扬,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的热血青年。而现在的教育流于空白的说教, 忽略了感同身受, 与作者同喜同悲的过程, 人的成长缺少了感动, 冷漠这把杀猪刀就铸就了。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是我们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首先培养的这个人应是知人间冷暖、有血、有肉、有情的人。选什么课文, 作为普通的教育者做不了主, 但是怎样教, 怎样引导是我们的责任。国家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付宜红处长举了一个例子, 对中国和日本孩子读《狐狸阿权》做调查发现:中国孩子善于发现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顺序, 善于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评论, 理性多一点, 如是什么导致小狐狸送命,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做事情都应该先弄清真相……日本的孩子善于从事件的出发点, 站在人物的角度与人物同悲喜。如想小狐狸会说:“我快死了, 请救救我吧!山的那边还有许多栗子, 我再也不能给你送柴火了……”

丰富故事情节, 走进故事, 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个人的发展, 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性的东西, 更多的是情感的丰富, 我们一直在探讨“人性”, 倡导“人文”, 就是要从这个角度多思考, 让孩子从感动中汲取能量。

作家梁晓声一次在法国, 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 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 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 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 加上雨滴, 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 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 前面的车停了下来, 下来一位先生, 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 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 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 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 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 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 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 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 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唯有感动才会流淌于血液, 感染别人。是“真情”, 是“触动”让我们恪守做人的本分, 尽可能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 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动”。

公平正义是理, 维系这个“理”需要一颗有情的心。我们正是有内心的不安, 才知道这个行为不合理;有关怀他人的情感, 有对真善美的感动, 才能付诸行动, 内化为行为。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才能成为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才不自私, 才能铸就社会的温情, 才能架构社会的文明。

拿什么捂热孩子的心?你思考了吗?你做了吗?做到什么程度?

在主题为“不同文体经典作品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会上, 课例《桥》的现场观摩让我深刻感受到作品塑造人物的力量, 一个老支书, 在洪水来临时沉着、冷静地指挥全村人渡过了桥, 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牺牲了自己。作为小小说, 师者引领我们分析人物, 欣赏语言:“桥窄 ! 排成一队 , 不要挤 ! 党员排在后边 !”师者处理是:学生读老支书的话, 体会党员为什么排在后面?用问题处理感人的情节, 用“理”来阐释“情”, 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让孩子再也走入不了情景, 无法体会形式的危机, 人物的高大, 内心的反应……血肉灵魂的感受一下擦肩而过, 相反, 孙传文老师的指导一下子让我们情感奔放。他说:“此处要重在读, 用读句子展现形式的危机、人物的沉着、坚定的命令, 读出力量;展现人物品质, 学生做不到的话, 老师就范读, 把领会的情感用有声文字的高低、快慢、急缓展现。”听了孙老师的示范, 作为听者的我如临其境, 仿佛听到洪水的声音, 闻到死亡的气息, 那桥下汹涌的洪水溅湿了我的双眼, 那山一样的老支书巍然屹立在我心间。

成功的师者是抓住文本“情”触动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的, 这样的读书是细致的、是温暖的。

从上面的教育实例可见,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读书, 我们的语文教学、读书引导说理性的倾向太严重了, 而真正走心的、让心灵颤动的东西都在功利的标杆下删除、淡化、忽略了, 怎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动, 做有血有肉的人, 连师者都不去读、不愿意读的东西, 怎么让孩子读进去, 更谈不上喜欢读。我想打动人心的作品, 拨动内心最柔软的文字, 是没一个人有能力抗拒的。

那就让读书从“感动”开始, 让教书和育人从“感动”开始, 在书海的“感动”中“立德”, 在践行的“感动”中“树人”, 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做一个善于感动的师者, 做一个情感细腻的育人者, 陪孩子一起成长。

摘要:读书从“感动”开始, 让教书和育人从“感动”开始, 在书海的“感动”中“立德”, 在践行的“感动”中“树人”, 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成功的师者是抓住文本“情”触动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的, 这样的读书是细致的, 是温暖的。

让“细节”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7

要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到课后辅导等等环节中, 都要精雕细磨, 这样才能把“细节”落到实处。

只有教师注重“细节”, 才能使学生也注重“细节”, 从而形成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从而熏陶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

首先, 在备课过程中要理解教材中的细节, 用好教材, 而且还要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细节。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教学内容整理清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的结合起来,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第二, 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是把“细节”落实的关键所在。这就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作为教师要追求的是让课堂变得更加完美。我想教师要善于对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把握和处理的能力。

例如我在听一节数学练习课时:

教师出题时将1500÷25+66+24错写成了1500÷25—66+24

出完题后, 教师让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了, 不一会儿, 就发现有的学生已经皱起了眉头, 还有的学生索性举手问起了老师:“x老师, 这道题不能做, 1500÷45=60, 根本减不够66。”这时, 这位教师一看题目, 知道抄错了, 可这位教师没有把就想题目改回来, 而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这道题。这时学生讨论了一小会儿, 开始发表自己解决办法。

生1:“可以把题目中的数据66改小些。”

生2:“可以改一下题目中的运算符号, 把减号改成加号。”

教师说:“前面两位同学的办法不错, 可如果要使答案不变, 应该怎么改呢?”

生3:“可以将 +24放在- 66的前面, 先做加再做减。”

生4:“还可以给66和24加括号, 把 + 改成-。”

生5的发言是最精彩的, 说:“老师, 我们可以根据加法交换律, 先减后加, 算成先加后减;也可以给66和24添括号, 再根据括号前面是减法, 把 + 变成-。也就是像简便运算一样计算就行了。”

经过一番讨论后, 一个小“细节”激发了学生思维, 使原本平静课堂的泛起了涟漪

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 涉及许多细节。假如教师将题目改了, 那么这节课也许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把握住了, 以此展开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自动思考, 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老师能把握细节随机应变, 让我们的教学秩序得以控制,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而丰富。

二、培养细腻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 它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从每天的一点一滴做起。

(一)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做到问题呈现由易到难, 问题在第一次呈现是应该体现直观, 便于操作的特点, 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种办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注重让学生来表达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自己思考过程的总结。

(二)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 教会学生计算方法

1.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联系, 注重运算。

2. 培养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最锻炼人数字敏感度的一种方式, 往往有时间观念的人能很容易的想到数字之间的联系。

3. 记忆特殊数字。数的平方;数的立方;数的多次方;100以内的质数;特殊运算的数字。

4. 运算练习加强敏感度。数列练习;简便运算题型的练习;数字谜的练习。

(三) 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语文是工具学科, 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 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若是语文你都不行, 别的是学不通的。的确, 语文是各门功课的基础。试想, 一道数学题摆在你面前, 其中有的字你不认识, 有的词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又怎么能做出它呢?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教师要善于对教学中的“细节“把握和处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细腻的思维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数学, 让“细节”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摘要:翻开学生的数学卷, 在一个班级中能够得满分的学生的比例会随着年级的升高会逐渐减少, 除了不会做的题, 在数学卷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 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是看错数字、运算符号导致了一道题的错误;有的学生在做看图题时漏看了条件导致了题的错误;有的学生在多选题中漏选导致了一道题的错误;在填空、判断题、列式计算、应用题中不注重审题导致了题的错误。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些错误呢?如何使学生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这就成了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 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这种状况, 注重细节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导向, 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发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深入挖掘, 有效触动学生心灵, 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上一篇:循环型生态农业下一篇:物理教学要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