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的几个认识误区

2024-10-08

人才测评的几个认识误区(共9篇)

人才测评的几个认识误区 篇1

当前,人才测评技术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许多人对人才测评还有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这里针对社会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和评论,

误区之一:以人才测评代替人事决策

有的人过分夸大现代人才测评的作用,期望人才测评结果直接用作人事决策。我们认为,人才测评只能为人事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信息,而不能取代用人决策。一个人是否录用或晋升,不仅要看这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要考虑到岗位胜任特征要求和企业文化等客观环境因素。所以最终的用人决策必须有主观判断,人才测评只是降低这种主观判断的失误率。这与医生看病的道理是一样的,血液化验只能提供一些生理指标状况,如白血球是多了还是少了,血糖浓度是高了还是低了,等等。但至于病人得了什么病,还有赖于医生在综合各种化验结果后的主观判断。曾有过的“计算机病情诊断系统”并不受人们的欢迎。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经常要求测评专家做出用人决策,这是很危险的。而对于测评专家来说,不能为了显示测评的“价值”而在测评结果报告中提出用人决策,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用人单位提供受测者的发展建议以及可能不太适合的工作职位和工作环境。

误区之二:对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期望过高

许多组织机构对人才测评结果过于相信,以致于把测评结果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当做是真理,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承认,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比传统的选人用人办法要客观准确,但这种准确性永远无法与物理测量相比。因为首先,人的测量要比无理测量复杂得多,有时连测评要素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确,以致于明明想测某种特质,结果却测量了另外一种特质。如本想测“应变能力”,可实际测的是“社交能力”;其次,在人才测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受测者自身因素的干扰(如紧张情绪、心情、身体状况等等)。所以,人才测评的准确性并不像物理测量那么理想,千万不能把测评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当做是真理,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在给客户反馈某财务经理的测试结果报告时,每念一句话,对方都点头称“很准确”,后来该心理学家发现后面几页纸的报告搞错了,实际念的是某营销经理的测试结果,结果使两个人当时都很难堪,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位老板(客户)与财务经理已经共事了之久。

误区之三:把测评软件作为测评是否科学有效的标志

当前,许多组织机构的部门主管一提起人才测评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就要问是不是某种软件,仿佛只有测评软件才是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测评工具形成软件固然便于各用人单位的实际操作,但这与测评工具是否科学有效是两码事。算命先生如何算命也可以变成软件,但其科学性是很成问题的;相反,某些设计合理、测量效果好的测评工具,即便没有变成软件,也是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所以,判断一个测评工具是否准确有效时,不要看它是不是一个成型的软件,而应检查它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常模取样是否有代表性、测评质量指标是否达到、开发者是否有专业素养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看它应用效果如何,所以必要时不妨找几个熟悉的人试测一下。

误区之四:人才测评无用论

尽管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但仍有人认为它并不比传统的选人用人办法高明多少,不用这些测评技术,企业照样能很好地发展。事实上,这种看法也是不可取的。西方有人计算过人才测评在选人用人中的投人与产出之比,结果发现,用人的准确性每提高1%,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可我国还有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比如组织内的晋升往往是从现有岗位中表现较好的人中选,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逻辑:“一个在某个职位上G干得好的人,在更高的岗位上也一定干得不错。”事实上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层次的职位对人的胜任特征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很好的员工未必能成为好的经理,因为对员工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业务水平和合作意识,而对经理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管理水平和开拓意识。在笔者过去曾工作过的某企业里,有一个技术上过硬的员工,因其出色表现被破格提拔为车间主任,结果干得一团糟,车间的许多员工纷纷抱怨,士气低下。结果,对于一线来说,少了一个技术骨干;而对于管理层来说,多了一位很蹩脚的领导。如果在选拔前经过测评咨询,恐怕结果不会这样。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需要客观有效地选用人才,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否则会处在越来越被动的位置。如果说在一定范围内对科技人才的误用还可以弥补的话,那么对管理人员的误用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误用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企业甚至会因此而在市场中丧失自己的发展机遇。(刘远我)

人才测评的几个认识误区 篇2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 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查, 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 软件测试不等于程序测试。它贯串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因此,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 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以及源代码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2 软件测试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 软件测试有不同的分类, 如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按测试策略和过程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3 软件开发项目测试的误区

误区之一: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软件测试, 人们一般认为, 软件项目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发布。据此, 认为软件测试只是软件编码后的一个过程。这是不了解软件测试周期的错误认识。软件测试是一个系列过程活动, 包括软件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计划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 执行测试。因此, 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过程。在软件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不同目的和内容的测试活动, 以保证各个阶段的正确性。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软件代码, 还包括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应该是交互进行的, 例如, 单元编码需要单元测试, 模块组合阶段需要集成测试。如果等到软件编码结束后才进行测试, 那么, 测试的时间将会很短, 测试的覆盖面将很不全面测试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如果此时发现了软件需求阶段或概要设计阶段的错误, 如果要修复该类错误, 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误区之二:软件发布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 那是软件测试人员的错, 这种认识很打击软件测试人员的积极性。软件中的错误可能来自软件项目中的各个过程, 软件测试只能确认软件存在错误, 不能保证软件没有错误, 因为从根本上讲, 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全部的错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看, 软件的高质量不是软件测试人员测出来的, 是靠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出现软件错误, 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人的责任, 有些错误的产生可能不是技术原因, 可能来自于混乱的项目管理。应该分析软件项目的各个过程, 从过程改进方面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误区之三:软件测试要求不高, 随便找个人多都行, 很多人都认为软件测试就是安装和运行程序, 点点鼠标, 按按键盘的工作。这是由于不了解软件测试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造成的。随之软件工程学的发展和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的提高, 软件测试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技术学科, 演变成一个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行业。软件测试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工具, 新流程, 新测试设计方法都在不断更新, 需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测试知识。所以, 具有编程经验的程序员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包括测试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完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需要很多测试实践经验和不断学习精神。

误区之四:软件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情, 与程序员无关, 开发和测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需要软件测试人员、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师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协调, 以便提高测试效率。另外, 对于单元测试主要应该由程序员完成, 必要时测试人员可以帮助设计测试样例。对于测试中发现的软件错误, 很多需要程序员通过修改编码才能修复。程序员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软件错误的类型、数量, 找出产生错误的位置和原因, 以便在今后的编程中避免同样的错误, 积累编程经验, 提高编程能力。

误区之五:项目进度吃紧时少做些测试, 时间富裕时多做测试, 这是不重视软件测试的表现, 也是软件项目过程管理混乱的表现, 必然会降低软件测试的质量。一个软件项目的顺利实现需要有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 其中包括合理的测试计划,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任何问题, 都要有风险分析和相应的对策, 不要因为开发进度的延期而简单的缩短测试时间、人力和资源。因为缩短测试时间带来的测试不完整, 对项目质量的下降引起的潜在风险, 往往造成更大的浪费。克服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加强软件过程的计划和控制, 包括软件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度量和测试控制。

误区之六:软件测试是没有前途的工作, 只有程序员才是软件高手, 由于我国软件整体开发能力比较低, 软件过程很不规范, 很多软件项目的开发都还停留在“作坊式”和“垒鸡窝”阶段。项目的成功往往靠个别全能程序员决定, 他们负责总体设计和程序详细设计, 认为软件开发就是编写代码, 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程序员是真正的牛人, 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因此, 在这种环境下, 软件测试不受重视, 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自然就很低了, 甚至软件测试变得可有可无。随着市场对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 软件测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应的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将会逐渐提高。在微软等软件过程比较规范的大公司, 软件测试人员的数量和待遇与程序员没有多大差别, 优秀测试人员的待遇甚至比程序员还要高。软件测试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 软件测试大有前途, 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丰富测试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测试人员, 他们同样是软件专家。

参考文献

[1]杨玲萍, 周中元.伴随测试的有效途径[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6 (6) .

[2]张文华.功能点的计算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 (23) .

[3]朱吉.面向对象软件测试及测试用例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 (20) .

[4]周玲.生命周期法开发Web中的系统测试[J].甘肃冶金, 2006 (3) .

[5]胡丹, 杜新华.基于目标机的嵌入式软件单元测试[J].电子测量技术, 2006 (2) .

[6]张军峰.如何使软件测试更有效[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6) .

人才测评的几个认识误区 篇3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加快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

近年来,人力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各行各业中逐步形成共识,人力资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因素。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高智力内涵决定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图书馆人才施展才华、成长成功提供了重要平台,而图书馆人才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任何一个地区图书馆建设不能没有一批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做支撑,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能没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图书馆人才队伍做基础。

西部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也是今天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图书馆要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传承,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然而,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人才队伍规模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结构分布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与流失并存等问题,成为制约西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面对图书馆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加快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西部地区各级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念,把建设图书馆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先破解影响和制约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握好图书馆人才与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契合度,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良性循环,促进图书馆人才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双赢”。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需求,做好西部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远规划,加强图书馆人才工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加快实施《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统筹推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着力培养扎根基层的图书馆、农(牧)家书屋及图书馆从事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和传承的专门人才,为各地区民族文化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提升图书馆人才专业水平与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是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支点。实践表明,图书馆人才作为文献信息的管理与服务者,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相对较高,既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更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行和基本的职业操守,更需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当前,在我国体制转轨加剧、社会转型加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纷繁复杂局面的背景下,人们的观念世界和精神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部分人信仰道德出现危机,迷失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广大西部民族地区,历来就是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原则尤为迫切和重要。也就是说,图书馆在选拔使用人才上更要注重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要素的考察,要求其在知识管理与服务中履行社会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民族团结。

基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复杂性和西部地域的特殊性,西部地区加快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在提升人才文化素养和图书情报专业素养的同时,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图书馆人才群体的共同追求,着力整合积极向上、富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及提供文献资源的人性化服务,在一定意义上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为图书馆首要的文献传播职能。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扩大图书馆人才规模与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关系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与此同时对人才队伍结构、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那么,着力培养足够数量的各类各层次图书馆人才,稳步扩大人才队伍规模,同时统筹考虑基层人才的结构优化,促使各个层次人才建设由“重总量”向“重质量、重结构”转变势在必然。

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特别是农家书屋的大范围推广,图书馆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但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情况比较严重,难以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知识服务高科技特性对人才支撑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部大部分省区图书馆人才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约占0.5%,而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50%以上。因此,要把握好人才队伍规模“大”与结构“优”的关系,既要重视各个层面人才群体的培养,又要突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又要在造就各级各类专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上下功夫,力求图书馆人才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人才分布、层次、类型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布局相协调。

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引进外部人才与稳定现有人才的关系

西部民族地区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的新形势,实施“外引、内育”措施是西部各地区壮大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理性选择。就各省区的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尚不具备与发达省市争夺优秀人才的综合实力,即使不惜成本引进部分急需专业技术人才“补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高层次人才匮乏、结构失调等问题。事实上,如何把握好现有人才稳定与外部人才引进的关系,是许多图书馆管理者感到“纠结”的问题,如一些地区缺乏针对性地招揽高学历人才,大大增加了人才使用成本;一些单位以优厚待遇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之间形成较大反差,造成了“招来女婿气跑儿”的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西部各地区必须尽快走出“重引进人才,轻现有人才”的误区,坚持稳定现有人才群体为主,引进外部人才智力为辅的原则,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在“外引”方面,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布局、实际需要,积极搭建引才引智有效载体,健全引才引智绿色通道,重点引进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地区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据搜集加工专门人才,并由“刚性引进”转向“柔性引进”,采用特聘专家顾问、“远程诊断”、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利用区外智力资源。在“内育”方面,各级用人单位、部门要真正认识到现有各类各层次人才群体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培养提高、合理使用、优化配置等手段千方百计盘活现有人才,发挥好其主导作用,不断促进现有人才才能升值和能级跃迁,使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低层次人才转化为高层次人才,从而改善人才状况、稳定人才队伍。

五、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管理制度与构建人才发展环境的关系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宏观的调控管理和具体部门微观的科学管理构建良好的人才环境。一般来说,图书馆人才的成长发展不仅需要刚性的政策制度做保障,更需要适宜的人文环境为依托。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才环境构建的基础,人文环境是管理制度创新的保证,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只有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重新审视西部地区各类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我们不能排除该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创业空间狭窄等因素,也不能排除人才管理保障不到位、人才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等因素。调查发现,近年来各省区高层次文化人才流失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才进出比约为1:3。如果没有一整套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政策体制和管理制度,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高层次人才继续流失的问题将会长期困扰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显然,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是目前西部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上层次、上水平的首要任务。

西部各省区图书馆要积极创新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流动交流、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同时积极争取各方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大的人才支持,设立西部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以确保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上也“不差钱”。此外,一要针对人才个人特点、兴趣、特长和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制度,力求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二要针对图书馆人才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采取更为人性化的激励措施,提供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为其创造开放、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三要对扎根西部并在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点宣传和奖励,让更多的图书馆人专注图书馆工作。

参考文献:

[1]霍春英.加强专业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02-01.

[2]刘美荣.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12-20.

[3]范伟.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3-8-15.

[4]李桂荣.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5-10.

[5]杨昕伟.公共文化服务下的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职业时空.2012-7

“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 篇4

经过一个时期的讨论,在“费改税”的问题上,社会各界的意见已经渐趋一致,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有几个方面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澄清。

一、要站在宏观的层次上看待“费多税少”的矛盾

“费改税”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缘于对我国政府部门收入规模的判断。起初,人们用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为31.3%;到1995年仅为10.7%),来论证政府部门集中的社会财力过少了。但是,令人难于理解的是:在财政性质的收入如此之少的条件下,为什么庞大的政府机器仍能运转?各方面政府职能的履行亦未因此而陷于停顿?后来,随着研究视野的放宽,人们注意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是判断现时我国政府部门收入规模的唯一标准。事实上,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收入口径,除了预算内的规范性财政收入之外,还须计入:预算外收入、没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以及财政收入退库,等等。按最保守的估计,各种游离于预算之外的非规范性政府收入和预算内的规范性财政收入之比,大约为3:2。以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10.9%推算,游离于预算之外的非规范性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35%、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实际上已达到25%以上。

进一步说,非规范性政府收入的来源,基本上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政府收费(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性收费、对农民收取的乡统筹和村提留以及各级政府的集资摊派等),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又大多于规范性的政府收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费多税少”的特殊的矛盾现象。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费改税”(或称“改费为税”)的政策主张。

从表面上看,“费多税少”是所谓的“费税之争”或财税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权力之争”。然而,如果跳出部门或微观的局限,站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次上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费多税少”矛盾的实质,是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部门行为的不规范。

可以说,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革事业进一步推进的极大障碍。非财政部门介入财政性分配,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渠道混乱。政出多门的各种政府收费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自收自支,不纳入预算管理。既然能够自收自支,那么收费项目的多少和收费规模的大小,就同各部门、各地区的利益特别是同有关人的个人利益挂上了钩,其收费的积极性自然会越来越高;既然能够不纳入预算管理,其支出去向又脱离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审查,也促使其收费积极性愈加高涨。如此演化下去,各种政府收费日益扩展,非财政部门大规模地介入财政性分配,使得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渠道陷于混乱状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与来自其管理对象的资金上缴有了直接联系,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不规范行为也就由此产生并蔓延开来。换一个角度,各类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为其提供了土壤和温床。

形式多样的税外收费,干扰了企业的改革和经营。国有企业的困难状况与其负担的沉重是有关系的。但负担重并非是税负重。1996年,全国各项税收相加,不过6901亿元,占当年GDP(67700亿元)的比重,仅为10.2%。这样的宏观税负水平,无论作哪样的比较,都不算高。其实,造成国有企业负担重的真正原因,还是政府部门的乱收费、我前不久见到这样一份材料(《北京晚报》10月2日):根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地区6个国有企业的初步调查,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收费项目,多达206项。这其中,有节日摆花费、亮灯费、禁烟牌费、驱赶叫花子费、精神文明建设费、精神文明知识大赛培训费、树木打药费、排放雨水河道清淤费、河道维修排水费、旧人防拆除补偿费、卫生费、保洁费、道路清扫费、门前三包卫生罚款。环卫设施费、修垃圾站费,垃圾桶胸置费、垃圾清运费、委托垃圾渣土清运费、垃圾消纳费。门前三包责任书镜框工本费,等等。五花八门的收费,使得本已陷人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产品不适销对路、人员负担过重等困境之中的国有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国家经贸委的调查还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负担,大体占到当年其实现利税之和的20%,甚至超过了当年实现的利润,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改革和经营。

“弱干强枝”的财力分配格局,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这些年,在政府部门财力分配上所存在的“‘弱干强枝”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所谓“弱干强枝”,是将政府部门的财力分配格局比喻为一棵树,这棵树的“树干”是弱的,经不起风吹草动;而它的“树枝”繁茂,致使头重脚轻、这种分散的财力分配格局。不仅存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而且,在各个不同级次的政府与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如省一级政府与其所属的各厅、局)之间,甚至每一级次的政府与其下属级次的政府(如省一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之间,也都有类似的表现。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只有吃皇粮,才能给皇帝办事”。财力分散了,各部门、各地区的支出,除了依靠政府集中调配的那一块儿规范性的资金外、还分别拥有各自非规范性的财源,可以自立规章,自收自支。其结果.肯定是中央政府以及各个不同级次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人家常说的自所谓“诸侯经济”、“王爷经济”,也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的。长此以往,势必危及国家的政令统一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加剧了政府机构膨胀和行政管理费用猛增的势头。对于政府机构膨胀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增势迅猛的问题,人们通常把它归结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其实,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部门的收入机制不规范。在政府部门收入机制规范化的条件下。每年可取得或可供其使用的收入便是一个既定不变的量。其支出的规模,便不能不受其收入规模的约束。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就现实来说,对政府支出约束最强的因素就是税收。税收所具有的特性之一――“数额的相对固定性”,实质是一把双刃的剑。一刃是针对纳税人的,即要求纳税人把该交的税全部如数交上来,另一刃则是针对政府的,即征税的额度必须控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征收。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税收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是强的,但政府部门可以突破税收的限制,在税收之外通过收费取得收入,各种收费还可以自立章法,按需而征。规范性的税收与非规范性的收费同时存在,后者又大人多于前者,并已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随意”上调,处于如此宽松环境中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费支出,怎么能不膨胀和增势迅猛?

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费改税’不过是为规范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从而规范政府部门行为,完善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必须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

二、要清楚地认识“费多’和“税少”之间的关系

我的基本看法是:“费多”和“税少”是一种因果关系。最初,“税少”是“因”,“费多”是“果”“费多”是由“税少”而引发的。但事情演化下去,“费多”又进一步加剧广“税少”。在这个时候。“费多”变成了“因”

,“税少”则成为了“果”。循着这样的线索回顾改革以来我国政府部门收入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更清晰地透视隐含在其后的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收入机制呈现两大特征:一是税利并存,税少利多。二是来自国有经济单位的缴款占大头儿。以1978年为例,在当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中,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上缴的税收和利润份额分别为35.8%和51.0%,两者相加是86.8%。从这几个数字中.我们看不到农民和城市职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国家机器的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履行,似乎就是依赖于国有经济上缴的税利。但深入一步看,如此的政府收入机制之所以能够在那个时期存在并维持下来,显然有其特定的制度基础。这就是: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国家统管城市职工工资制度和财政统收统支体制。

1953年颁布的《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统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赋予了政府按相对偏低的垄断价格统一收购和销售农副产品的权力。在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的制度下,农民要按国家规定的相对偏低的价格标准将剩余的农副产品统一卖给国家,并由政府按计划统一供应给城市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消费。低价的农副产品、不仅直接降低广工业的.原材料投人成本,也使城市居民获得实物福利(生活费用降低)并间接降低了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业部门获得了高的利润。1956年出台的《国营企业、事业和机关工资等级制度》,赋予了政府统一掌管城市职工工资标准,并统一组织城市职工工资调配的权力。在国家统管城币职工工资的制度下,政府可以通过压低工资标准、减少升级频率的办法,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工业的劳务投入成本(事实上,从1956年至1977年的间,我国只进行了三次小幅度、小范围的工资升级工作)。在原材料投入成本和劳务投入成本被人为降低了的同时,那一时朗的工业品实行计划价格。工业品的计划价格又长期偏高于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即工农产品“剪刀差”)。于是.在低成本和高价格的基础上,工业部门获得了高的利润。

在自建国初期就已实施下来且几十年基本未变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下,国有经济单位(其中主要是国有工业企业)的纯收入,基本上都交由财政集中支配,其本身能够自主支配的财力极其有限。于是,通过财政上的统收,“汇集”在国有经济单位中的高利润便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形成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上述的政府部门收入机制,带给我们两个结果。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不管是税还定利.都是山单位交的,与个人无关(实际上,那一时刻的农副产品低价统购和城市职工低工资制度正是农民和城市职工向政府缴纳税收的两个“隐含’的渠道)。纳税意识淡薄或基本上没有纳税意识,就在情理之中了,此其一。在政府部门的眼中,无论是税还是利,都是主要由国有经济单位上缴的钱。既然彼此都姓“公”,税利不分或只问财政收入的“量”而不问它的“源”,也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此其二。这便为改革以后“费多税少”矛盾的产生和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埋下了祸根。

改革以后,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国家统管城市职工工资制度和财政统收统支体制的格局相继被打破。原有的政府部门收入机制基本上不复存在了,所有制成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自然要求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相应调整:由主要从隐含的渠道收取非规范性的“暗税”转到基本以公开的形式征收规范性的“明税”。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税制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个人所得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新的税种,陆续出台。到1994年税制改革之时,税种的总数达到34个,正是政府为此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然而,长期“无(明)税”的惯性作用,加上种种因素的制约,给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

普通百姓、多年生活在“无(明)税”的环境之中,一旦须拿出本已装人兜中的一部分钱缴税时,出于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一个本能的反应便是“躲”。能躲就躲,能躲多少躲多少。在税收严管重罚的力度未能相应跟上、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远未确立的条件下,各种偷漏税的行为犹如“病毒”,附着于“明税”的肌体上繁衍而生。由最初只发生在先富起来的个体经济的少数人身上,到逐渐在个体户中普遍扩展,进而几乎把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统统卷人其中,致使大量该征的税不能如数征收上来。

政府部门,多年习惯于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非税的方式组织收入,明税的建立步伐又多少有些慢于暗税的消失速度,在各方面的政府支出增势迅猛、规范化的税收渠道不畅、财政部门所能提供的资金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转而操用非规范性的行政命令,去另外找钱。于是,在“创收”的旗号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始自立收费项目,介入财政性分配。以收费形式取得的收入,既然被视为非规范性的“创收”范畴,由各个部门自收自支,游离于预算之外,也就变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问题还不止于此。非规范性的政府收费趋势的蔓延及其规模的日渐增大,又从两个方面加剧了税收制度运行的困难:其一,有些收费对象,本来就是税基的构成部分,这类收费项目显然会冲击税基。其二,政府部门的收入,既然有了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个来源,并且,前者纳入预算,不可随意改变;后者游离于预算之外,可以自收自支,人们(特别是一部分地方政府领导人)对税收的注意力(或称“重视度”)便会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收费。各级、各个政府部门的收费之门越开越大,不少地方领导人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擅定减免税条款,并且,利用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漏洞截留中央税收,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鼓励企业偷漏税款等等,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作为上述诸方面矛盾的综合反映,在政府部门的收入体系中,税收的“缺位”与各种收费的“越位”同时并存、规范性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下滑和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加大同时并存。国家机器的运转,政府职能的履行,越来越离不开非规范性政府收入的支持。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以至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由此陷入了不规范状态。

三、市场经济要求走政府收入机制规范化的道路

如果说,今天的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不规范是为改革而付出的代价,那么,在改革已经历时19个年头,各方面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构建起来的条件下,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当也必须转到规范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上来。

应当看到,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边界越来越明晰广。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数量或说政府部门的收入机制。必须是规范化的。所谓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规范化,从大的方面讲,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以法制为基础。即是说,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数量要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能想收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的收入,都应当先立法

,后征收。

第二,全部政府收入进预算。预算的实质是政府收支的公开、透明,并非简单地由哪一个部门管理或列人哪一类表格反映。也就是说,政府的收与支。必须全部置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不允许有不受监督审查、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

顺便指出,在国外的经济文献中.是很难找到“预算外资金”这个概念的、我国所使用的“预算外资金”概念.还是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那里引进的。即便不作更深一步的考察,也会发现,预算外资金是同计划经济密切相关的范畴,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才有存在的必要。退一步讲,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预算外资金亦属于补充性或辅助性的财源。如果其规模庞大,甚至庞大到超越预算内资金的地步,那也不是本来意义的预算外资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在我国,预算外资金终归是要走向消亡的。

第三,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支。即所有的政府收支完全归日于财税部门管理。不论是税,还是费,或是其他别的什么形式的收入,都要由财税部门统一管起来。即便出于工作便利的考虑、把某些形式的收入,如关税、现费交由特定的政府职能部门征收.那至多也是一种“代收”、“代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要切断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同其经费来源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铲除“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腐败行为的土壤。

说到这里,已不难看出:中国在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就注定了要走政府部门收入机制规范化的道路。事实上,党的十五大报告已经对规范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作出了战略部署。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问题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分配:一是居民的收入分配,再一就是政府的收入分配,而且,一个值得注意的提法是“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

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看,在目前的中国、规范政府部门收入机制.还是完善整个社会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基础或前提条件。没有政府部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规范化,就不可能有家庭、企业部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规范化。况且,今天我国分配领域所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状况,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由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所带动或引发的。

看起来,以规范政府部门的收入机制为着眼点,将各种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转变为规范性的政府收入,是迟早要建设而已是非建设不可的一项跨世纪工程。

四、规范政府收入机制关键是要寻找积极而稳妥的办法

说规范政府部门的收入机制难,是因为,它要牵涉到沿袭多年的既得利益格局。更何况,与非规范性政府收入有关的各方面的既得利益,又是以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形式发现出来的。说规范政府部门的收入机制不难,是因为,我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同家。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拥有6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全党上下统一认识,采取步凋一致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并非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曾有过成功的先例。新中间成立之初,那时各地的税收制度很不统一:有各个革命根据地沿用下来的原各自单独制定的税制.也有新解放区所实行的在税种。税目、税率和征管办法等方面差异很大的五花八门的税制。但是,随着1950年1月《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的颁布,一个全国统一的新的税收制度很快建立起来.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

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下定决心的基础上,寻找积极而稳妥的办法。

注意一下各国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同家政府收入结构的统计文献,可以看到这样两个现象;其一、中央一级政府基本没有收费,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是其收入的基平源,其二,以收费的形式取得收入,并且在收入结构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发生在地方各级政府那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化的政府收费只有两类:一是规费。再一是使用费。无论规费还是使用费,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性是,收费的项目同家庭、企业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并具有一种直接的服务报偿关系,毋庸赘言,同家庭、企业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公共事项,本来就是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根据上述的认识,由此可以引申出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费改税”的工作,可以从中央政府做起。既然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一级政府基本没有收费,那么,中央政府各部门现存的大部分收费项目,都可以纳入“费改税”的范围。追根寻源,在我国,非规范性政府收费的兴起,最初也是发生在中央一级政府。所以,只要中央政府率先实现了中央一级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规范政府部门收入机制便可延伸到地方各级政府,从而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

第二,“费改税”与“规范费”要同时并举。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非规范性、固然主要反映在“费多税少”这一特殊的矛盾现象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费”都应改为“税”也绝不是说。“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实际上,税有税的内涵和外延,费有费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并不能互相替代,对那些具有税收性质(名为“费”实为“税”)且宜于纳入税内管理的收费项目,可以通过“费改税”的办法,尽可能纳入税收的轨道。或扩大现有税种的税基,将其并人现行有关税种统一征收;或根据其性质,改设新的税种另外征收。对那些不宜于纳入税收轨道的收费项目、则须通过“规范费”的办法,按照规范化政府收费的内涵和外延,分别归入“规费”和“使用费”系列。并相应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中药材种植的几个误区 篇5

误区一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品种。在几个地方发现选择种植品种非常盲目,例如把瓜蒌种植在保定西部山区的土层很浅的沙土里,或把桔梗种植在河滩的细沙黄土里等等。瓜蒌是根深性植物,土层一定要深厚,不仅可以有利于其生长,而且还有利于越冬管理。保定西部的山上土层很浅,还很瘠薄,根本不适宜种植过来的生长。沙黄土不仅透气性差而且很瘠薄,种植药材不一定比种植花生、玉米效益高。适于这种土壤的药材大概也只有知母之类的品种。

误区二认为中药材种植效益都很高。中药材种植总体上说比种植粮食效益要高,但是比种植粮食要付出相对高的劳动。有好多想种植药材的人的心理就是既想挣大钱钱又想省力,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品种。有的话也是有人利用这些人的错误心理忽悠人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硬道理。种植中药材再便宜的品种也有挣钱的人,市场再好的品种也有挣不到钱的户。关键是你要付出。

误区三引进种植品种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中药材最讲究道地性。南药北种或北药南种都要慎重选择。切莫被一些人宣传的超高效益忽悠了。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篇6

一、合作“流于形式”

在课堂中, 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但只要有疑问, 无论难易, 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中讨论, 以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 这些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 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 提的问题不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 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 显得随意且难易无度。学生不着边际, 结论胡诌八扯, 耽误学习时间, 降低讨论兴趣, 学生没有探究的欲望。这样流于形式的提问和合作, 致使学生要么讲闲话, 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 难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而且教学重难点遗失、淡化, 与教师意愿相违背, 既费时多, 又收效微。这样的合作实际上是教师追求的一种花样, 是典型的无效学习, 长期下去, 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 而且要有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的意识, 更要有精心寻找最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的意识, 这样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产生争论,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有利契机。这样所提问题经过反复推敲后, 择其所用才日臻完善。

二、讨论“唱独角戏”

在平时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进行讨论交流时, 我们经常发现, 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唱独角戏”。要提高合作的实效, 选择合作内容非常重要。在选择合作内容时, 要注意内容要有合作的价值, 有合作学习的必要。首先要难易适度, 太简单了, 没有合作的必要, 太难了, 会挫伤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其次, 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 最好是一些开放性问题,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也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合作学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 还要注意科学安排合作时机, 要在有合作需要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不能为合作而合作。在布置合作任务之前,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起合作的愿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如, 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少学生思路不开阔, 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学生意见分歧较大, 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这些都是合作学习很好的切入点, 只要把握得当,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指导“蜻蜓点水”

在“跳槽”问题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篇7

说职校生频繁跳槽是因为其缺少诚信,总觉得有失公允。职校生初次就业时绝大多数没有超过21岁,对岗位需求了解不足,对工作理解比较单纯,对自我期望估计过高,对社会认知引导不够,但这都不是受指责的理由。倒是有些企业在职校生频繁跳槽面前要好好反思,如何为青年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用人环境,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一个通过勤奋努力得到回报的机会。事实上,有些国企论资排辈;民企任人唯亲,家族制管理;外企内外有别,厚此薄彼,为防止员工跳槽,扣留他们的毕业证、身份证,这难道是诚信的表现?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自由和平等,诚信也是相互的。日本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参与制”,为企业诚信做了成功的诠释。

误区二:职校生频繁跳槽是因为缺少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对其需要的满足。前者称为人的社会价值,也称人生价值;后者称为人的自我价值,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所做贡献和承担责任,这也是传统教育一直倡导的,要求职校生热爱劳动、承担责任、勇于奉献,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他人关系;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所共有的追求,也是个体进步的表现,本身无可厚非。职校生跳槽主要是追求更高薪资和更好发展空间,一时心血来潮并非主流。如果因为职校生跳槽就说他们缺少社会责任感,显得牵强附会。

误区三:职校生频繁跳槽是缺少就业指导,没有做好职业规划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评价误区 篇8

语文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几个评价误区

碧岭小学王作鹏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只有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推进语文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向纵深层次发展。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

一、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仍然是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绊脚石。

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评价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忽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学生考分的好坏成了优劣的惟一条件。“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轰轰烈烈,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扎扎实实”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评价观,势必造成师生共同追求分数的教学运行态势,从而使学生步入题海,加重负担,疲于奔命,学生语文能力和特长发展受到压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火花没有产生的余地。

二、片面追求标准答案,扼杀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痛斥当时考试的弊端:“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把有用的无用的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考试使我如比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的任何思考都感到伤心。”这也适用于以重复为重心、以统一答案为标准的“中国式”考试。如某道题“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的意思用一个成语表达出来。”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凡是“同心协力”者皆对,皆得分,有学生答“齐心协力”判错,扣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长陈至立曾尖锐地批评这种考试是一种八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多少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朱笔所挞伐。

三、测试评价重记忆、轻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和考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上对听说、朗读等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口试操作方面的因素,语文考试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读写,却忽略了口头语言的“听说”“朗读”等考查。即使书面考试中偶然考到朗读,也是拿出一句话让学生判断重音或停顿落在哪里,至于大纲上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无论如何也考查不出来的。由于不考口语能力,教师和学生也就忽视了口语的教学和训练,阻碍了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持续、全面发展。

四、没有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查评估的范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对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20%归结智力因素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只注重评价与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有关的内容,往往忽视与之相关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和评价,如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等。这些因素虽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内容,却与语文学习活动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评价,更能发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五、对学生课堂问答缺少创新性评价。

教师上课按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以自己的意志为惟一标准,学生的思维若与教师的意图不一致,那就判为“错误”,这种现象并不个别。如《小猴子下山》一课,老师总结提问:“你们说小猴子怎么样啊?

走出体育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9

走出课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老师们:

上午好!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已进入十年了,在我市已实施多年,一路走来经过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体育课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不少可喜成绩。我有幸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参加了的四川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地点:川师大)先后观摩或参与了全国、省、市、县区各级的比赛课、观摩课、展示课以及研讨课共计200余节。尤其是在2008年大连和2010年宁波的体育赛课,代表着我们国家体育教学课改以来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然而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部分一线体育教师由于对新课标领悟不深,理解有偏差,导致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一些误区。今天有幸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和老师们一起来共通探讨就目前我们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仅代表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遭遇的困惑

1体育课时量在增加,学生身体素质仍在下降?

2体育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场地小,器材少)3体育课中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高年级女生)4体育课该怎样上才能把孩子们重新吸引回我们的运动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一线教师们目前感到最为困惑无助的。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1、国家制度导向问题,(升学率)

2、上级领导重视问题,3、有场地器材缺乏问题,4、一线教师培训是否到位问题,5、我想更多的还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作为一线老师有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身课堂教学上的改变,回顾课改这几年一路辛苦走来的历程,发现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体育课形成了一个追风的“流行色”。2001年流行了“模仿”,大家依样画葫芦地模仿课标与解读中的案例来上课,体验一下什么是新课程。

2002年流行了“愉悦”,大家都在设计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身心的愉悦,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3年流行了“综合”,无论是提出目标的综合,还是内容的综合,无论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还是运动内容的组合,我们研究了课程的综合性。2004年流行了“开发”,在2003年底的全国优秀课展示之后,形成了全国性的课程资源开发,由此,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出现的、逐渐成为主流的内容,特别是拓展性运动,在各地得到普遍地认可。

2005年流行了“改造”,游戏形式的进入课堂教学,使得原有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从竞技化教学走向游戏教学,是2005年的一大特色。2006年将会流行什么?合作成为主流。2007、2008今后呢 ?(奥运会,抗震救灾)

在我们处于迷茫之时,2008年,2010年在大连、宁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代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目标方向

1、反思中前行

2008年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届比赛经历了观念的冲击,行动的迂回,老师们从开始课改时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体育新课程掀起的波澜,已渐渐变得平静,代之以冷静而理性的反思。本届展示活动增加指定内容的教学研讨课的观摩展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展示时间进行了统一规定,采用“同课异构”,也被教师们称之为“PK”课。展示课似乎让大家回到了八十年代初,以“主教材+素质练习”为基本模式,大力强化运动技术学习,这样的导向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回归”的意味,通过这一届比赛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体育老师们能在课改纷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在反思中不断努力前行。

2、向内涵发展 2010年11月在宁波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突出了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个人感觉在选择展示课的时候也做了有意识的倾斜,在通知上就有了规定:小学:技巧: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小篮球:运球及游戏;初中:双杠:杠杆跳上分腿坐—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武术:健身拳,高中:跑:跨栏跑过栏技术/技巧:以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为主的动作组合(女)。小学部的课是以技巧类为主;初中的课是以体操和武术为主;高中部的课是以田径,球类为主,本次比赛的几大特点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传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练习的适时回归,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新课程改革来又一次技能与素质的最好重现,因为他缺少了过多的功利性追求,带给学生的是一次快乐的身心体验。观摩的课中教师在学、练方法的指导上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体贴,这就是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如北京的一位老师上小学的《箱上前滚翻》这是技术难度很大的技巧课

2、在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目标达成上,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素质的不同差异,采取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如: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就有三种上法

3、在教学效果的生成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合作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在学生有序、团结合作的意识下,自然而然地生成。现如今的学生,缺失的正是相互间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恰恰是学生各种意识养成的最好场所。而本次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有意识地安排集体项目的练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如:湖南李震宇老师执教的《多人多足竞跑》很有特点,敢于把这个难度如此大项目搬到40分钟的体育课堂上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最后专家们在总结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本次活动让我们记住了:“反思,回归,内涵”六个字。更加坚定了教师们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回归课堂的信念。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技能与素质的体育课堂是严重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是不利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质的有效增强,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层次上的理解缺失,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

结合我市的体育课来看就体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今天就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改变现行教学中的现状,让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体育课,重新回到我们的运动场,真正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使他们的身体素质真正有所提高

三、出现的误区

误区1:过度追求课的形式,而忽视课的实用性

在我观摩的很多课中,大多数课只注重“情境式”、“主题式”教学。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设计一个很牵强荒唐的主题。的确,为达成学习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的运用“情境式”或“主题式”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事情发展的经过,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掌握技术技能。使学生既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固然很好在低段教学中适当进行“情境式”、的教学还是可以的,但有的教师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年龄段都一味采用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太牵强,太过分,太不实用了,比如(1)还有一节体育课,创设的情景是:葡萄熟了,场地上挂了几个排球网,上面挂了很多塑料的葡萄,让学生跑到葡萄架下摘葡萄。(2)还有一节具有地方色彩的体育课:舞狮 误区2:走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误区。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和日本体育课的上法,服装上:日本的体育课一年四季都要求穿短袖、短裤,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即使在冬天上体育课,他们还是穿着短袖运动服和短裤,平时也尽量穿得薄些。内容上:小学有单杠、双杠、跳马、篮球、足球、跨栏、游泳„„时间上:日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体育课,日本学生锻炼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四成多。每节课都是45分钟。在平时的体育课中经常是老师带领着孩子,光着脚绕着操场进行慢跑运动。这就是日本有名的“赤足”训练,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经常进行。每年到 11月到12月时还有晨跑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晨跑就是要让学生在冬天即将来临之际能抵御寒冷,增强抵抗力。他们还专门有耐寒训练,让孩子穿短衣短裤在雪地里站几十分钟,还有让孩子们每天早上穿着短袖短裤跑上2000米以上,坚持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这些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再来看看我们的体育课是如何上的呢?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也就是几节操,公开课一般就是音乐代替,然后是安排一个到两个主要内容或者学生喜欢的游戏,尽量做到安全,有的老师甚至就是准备活动一做发点器材给学生自由活动,下课前集合,整节课几乎就没有什么运动量,学生汗水都不出就下课了,加上目前我们很多的小学、中学没有运动场,体育器材更是少的可怜,体育课根本不用什么器材,就是走过场,敷衍了事。这就是我们的体育课,这样下来我们的学生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黄健翔在清华大学这样对学生说的: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日本小学、中学的体育课比我们上得要正规得多。基本的体育教育,田径、游泳、技巧,足球等等是非常普及,而且学生的体育水平非常高。他举了一个例:在去年底的夏天他在地铁碰到一个日本学生的旅游团,一看就是日本的中学生来中国旅游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夏天,所以每个人的衣服穿得都非常少。他看到日本的男学生不管个子的高矮,当然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超过我们的,他们都伸出手来抓着地铁里的吊环,就知道是日本的学生,他跟我说这明显是经常运动的手臂。而旁边的中国男孩子伸出手来都白白嫩嫩的,他说他当时感觉非常不好。因为现在我们的学生的承受能力很差,家长的承受能力也很差,如果上体育课碰坏了家长要找老师理论,甚至上告体育老师和学校。现在一到开运动会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家长交给老师病假条,上体育课他们尽量做安全游戏,尽量减少碰伤的风险,不要打球或者是跑步,最好原地做做体操算了。

让我们来看看屏幕: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再次成为体育教学的热点,表现在: 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二是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三是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四是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各种集会站不到三十分钟就有多名学生晕倒现象)

产生的原因多方面:

学校场地器材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少、学生与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升学压力,网络冲击学生体育生活问题等问题。(玩电脑时间远远多于体育锻炼的时间)

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只有约18%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在一小时以上。

如果我们现在的体育课还存在过度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想。设想一下将来我们的学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体身体素质?我们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误区3:过份追求以学生为主体

还有的体育课整堂课就是让学生“玩”,“自学”,少了教师适时的讲解、示范,适度的纠错,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了新课程下的“放羊式”教学。

老师们别忘了: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与之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小学水平一跳跃活动的教学,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姿势的跳,要跳得“高”、“远”就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身体要协调用力,双腿或单腿要用力蹬地,考虑到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师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落地缓冲”的道理。如若缺少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很难“玩”出这个道理来。还有教师在设计课的开始部分的时候,一声口哨学生自由随意的在场地上围着老师站就开始上课了,也没有基本的常规,教师还美其名认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的教师就是准备活动一带着做完,就把器材发给组长,由组长带着小组同学活动,下课前口哨一吹集合宣布下课,貌似“自主学习”的“放羊” 结束。

误区4:过度求“新”求“异”,忽视传统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新意”,在教学器材上大做文章,就小型的有报纸、手帕、纱巾、风车、易拉罐、纸棒、小气球、、小木块、七巧板、呼啦圈、拼板、小降落伞等;大些的有梯子、舞龙、扁担、扫把等等;例如:要模拟扁担挑担可以用体操棒;一个个真的南瓜可以用实心球、篮球、足球、排球来代替。有一节投掷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掷准,花了好几千元尽心设计了几个专门的器具,要用到铁匠、电焊工,上课时又要请好多老师来搬一个器材;还有一节体育课,上的是一节韵律活动课,体育老师让学校里到专门的厂里花了两千多元制作了40个天鹅的头饰,又花了两千多元专门制作了上课用的音乐。试想,这样昂贵的课,真的有价值吗?难道我们就需要这样课改吗?有的课认为只要让学生玩高兴就答到目标了,而忘了我们体育课的本质是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达到什么?如果不说明这是一节体育课,让人很难看懂。

四 方法探讨:

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避免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1,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的培训,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魄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与当前课改发展相适宜。如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方面的提高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崇拜你。举例:林勇老师在名师活动中的一节献课~~~自编口诀记动作领。

2目标的达成预计合理、科学,课后反思及时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预计,课后反思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举例(举例:在成都七中看到的体育课:直体后滚翻~~~~~)体育教师应是一名反思者,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从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不断从目标达成方面,教学过程方面,学生的活动方面不断追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我这节课有遗憾吗? 3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组织教学

针对农村学校或者场地器材窄少的学校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操场上看到学生在玩一些自编的游戏,如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跳格子、跳楼梯等,男生的骑马打仗、斗鸡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大家都能很好地遵守,许多情况下也不需要裁判。这些游戏,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有的是学生自己发明的,如能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将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踩高跷和民间舞蹈等体育活动引入体育课堂。举例:曾参加省赛课为例:玩橡皮筋 4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必不可少

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练习)5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分程教学

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日本的分程教学)结束语:

老师们,“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共同肩负着全市学生的体质健康,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提高下一代的体质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切实抓好每一个40分钟做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开始,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每一天;让我们怀揣“终生体育”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一名体育课改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我愿与大家一同努力,向着我们共同目标前行。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上一篇:我爱学校朗诵稿下一篇:温泉旅游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