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思索

2025-01-16

人生的思索(通用11篇)

人生的思索 篇1

人生的思索

如若了解史铁生的思想,必然会明了他所提出的“三个困境”,即欲望困境、孤独困境和死亡困境。它们就像人生中的三个漩涡,紧紧将我们吸住,带进彷徨与迷茫的深渊。然而,只要我们静下心神,睁开双眼,便会发现越接近中心时我们越易逃脱。

思索是生命的交流会,而“死亡”则是其中永恒的话题。

我们都不想死,生来即如此,然而我们却在不经意间缓缓走向死亡,哪怕我们拒不承认!“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的境界固然美好,但究其根本,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害怕死亡时的苍白,所以必须活的灿烂;因为惧怕死亡来临时的慌乱,故而祈求如秋叶般安静离去。说到底,在内心深处依旧被死亡困境所束,尚未超脱。

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中坦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我们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这是我们所无法掌控的。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我向来主张不必过于纠结,顺其自然便好。无需去刻意担心下一秒自己的未知命运,也不用胡乱惧怕或许并不存在的危险,大步向前走,放手去过每一天,相信并坚信在某一天来临之前你的生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人能够影响,却无法左右。只要你怀着“我来这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的信念走下去,你会发现人的存在是件十分奇特的事。

从死亡来谈人的存在是个很妙的切入点。人的存在本质之一就是坦然面的。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鲜花掌声,坦然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因为有了死亡的相伴,它们已不再那么重要。它们的存在最多只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撒下些许色彩,供最后的你来观赏罢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着从不彩排的情景剧。虽然结局未知,剧情悲喜交加,但却最真实。由此也可明白人生存的意义——创造和欣赏精彩的过程!

简练的一句话,却指出了生存意义中的两个支撑点和一个中心:创造、欣赏和过程。创造和欣赏是过程不是结果。结果虽由过程决定,但过程却由我们把握。《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曾过分看重结果,直到他迫不急待地取出药方时才幡然醒悟,原来治愈黑暗的真正药方不是几颗草药,而是一路上的所闻所思。肢体的残缺不可怕,最可怖的缺了欣赏生活的心灵之眼。人生漫长而迅速,一路上只需扯紧那欢快的琴弦,用心去体味生活,无需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你亦是活在光明中的人!

人存在的本质不仅限于此,对欲望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恐惧亦是。

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生成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而这也意味着痛苦——这便是史铁生提出的欲望困境。我不否认人之欲望的存在,也不贬低它的重要性。史铁生笔下的那位长跑运动员,正是渴望在橱窗里见到自己照片的欲望才促使他不断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欲望的无法最终实现也给他带来了极大地痛苦。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欲望自然也无法完全实现。故而我们应正确认识欲望的不可完全达成性,理性的、公正的去接纳它、评估它,了解自己的真正所需,合理适当的生成我们的欲望。

提到欲望,我想沟通也算一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我们渴望去了解他人的故事,但却又缺乏沟通的勇气,渴望突破,却又害怕受伤。这便造成了孤独困境——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史铁生在的《别人》中,通过对主人公渴望沟通的行径和最后沟通失败的细致描绘,表现出人内心对沟通的向往和在发现沟通无法实现时的无奈与悲凉。也许有人不赞同,说我有很多朋友,我不孤独!其实不然。你伤心了、郁闷了,和朋友说一说就开心了、忘却了,那只是孤单,并不是孤独。孤单只是个人的偶发状况,而孤独则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人存在的本质。人生,它即存在;人死,它即消亡。

既然孤独不可避免,我们为何不坦然接受?何苦死死纠缠其中!

我们需要明白,死亡、欲望和孤独只是人生的三大困境,而非三大绝境。正视并接受它,理性的对待它,认真的思考它,我们便能安然无恙地走出。

人生的思索 篇2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结构艺术,人生思索,宇宙意识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仅存的一篇作品。但它的影响和地位却是非一般作品所能及, 清人王闿运称之为“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陈兆奎辑《王志》卷二载王闽运《论唐诗诸家源流》) 。后人甚至称其为“以一篇压全唐”。闻一多评价其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2可见它的地位和影响。

全诗以江月起笔, 又以江月落笔, 结构回环往复, 韵律优美, 描绘了一幅“江连海, 海生月, 月照春江、花林……”的美景。在结构艺术上, 本诗集“景色清丽明净”、“感情真挚”、“意境含蓄深远”、“韵律和谐婉转”、“语言优美流畅”、音乐美”为一体, 达到了醇美的境界。同时, 面对春花春月、流水悠悠、无穷宇宙, 诗人意识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思索和强烈的宇宙意识, 且赋予了它诗意化的表现。使诗情和人生、宇宙哲理意识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1诗人以“江月”起笔, 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美景:江潮连海, 月共潮生。江潮浩瀚宽广, 如同跟大海连在一起, 气势壮阔。此时一轮明月在远方随着潮水升起。一个“生”字, 将明月和潮水的出现写得活灵活现, 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无限生机。月光照耀广袤的大地, 有哪里的春江不在明月的映照之中!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1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野, 月色倾泻在花树上, 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将万物映照成美丽的银辉色, 故诗人感到“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完全沉浸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美妙的境界, 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1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 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在这江畔上是何人最开始看到明月的呢, 这江畔之上的皓月又是何年照向行人的?诗人此时思绪飞跃, 但又终不离人生, 对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深沉发问。紧接着, 诗人又感慨:人生一代代无穷尽, 只有这江月一年年总是相似。感慨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的同时, 诗人对此又有新的更高的领悟。在诗人看来, 人作为个体, 生命当然是短暂易逝的, 而作为一个群体, 人类则是绵延不息的。因此, “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得以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存在于一个共同的时空当中。诗人似乎从这江月美景中得到了一种人生的慰藉, 诗中虽然包含着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伤, 但并没有为此感到颓废和绝望, 这正缘于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何处相思明月楼?”1第一句紧承上一句, 人生一代又一代, 而江月却年年相似, 孤寂地悬于天空, 像是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然而在月光下之下, 只有大江奔流不息。看着奔腾的江水, 诗人的感情也像波涛一般推向了一个更为宽广深远的境界。江月纵然有恨, 而流水却无情……接着诗人又用“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 象征行舟人的行踪不定, 而“青枫浦”也寄予了诗人的感伤。“谁家”“何处”二句更是把诗中感伤之情推向了一个更为深远开阔的境界。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1这几句中, 诗人要表述的是思妇的思念之情, 然而诗人却没有采用正面描写, 而是用“月”来烘托她对未归的爱人的思念之情。“玉户”一句生动地表现出了思妇此时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此时此刻, 思妇因为明月的映照, 想到了远方的爱人, 遥想此时思念之人也在明月的映照之下。然而, 尽管他们共望一轮月光却天各一方, 得不到所思之人的任何消息。希望追逐月光, 见到月下的爱人, 思妇的相思之深不言而喻, 尽管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却通过明月寄托了思妇深切的思念之情。紧接着, 视线又转向了高空、江面的景物:鸿雁高飞, 却终究飞不出月的光影;鱼儿潜游, 却也只能激起阵阵波纹而已。寓情于景, 倍添伤感和相思之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1诗人的笔触由思妇转向游子。诗人通过落花、流水、落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春日已逝去大半, 游子却仍然漂泊在外, 因此连做梦也想念着像花落闲潭一般回到故乡。江水流春, 逝去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春景, 更是游子归家的希望。“江潭落月”、“斜月沉沉”衬托出游子的凄苦之情。斜月藏在海树间, 就如同游子的归家之路被阻断一般, “沉沉”二字更加渲染了他的这种孤寂、乡思。在这春江花月之夜, 诗人不禁思索:不知道有几人能乘月归乡!他的离情也随着斜月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诗人篇末以“江月”落笔, 回应开头。将思念之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 洒落在江树之上, 把全首诗情归结于一处, 令人回味无穷。

诚然, 《春江花月夜》的结构艺术美能从本诗的韵律和节奏上得到反映。全诗韵律抑扬回旋, 宛若一阙如梦似幻的夜曲, 美妙、含蓄、隽永, 令人神思飞扬, 浮想联翩。可以感觉到, 在自然优美的旋律下, 脉动着诗人深沉热烈的内在情感。意蕴深广, 情韵悠扬。在朗诵此诗时, 随着诗的节奏, 使人仿佛进入一幅幽美、柔和、恬谧、感情丰富而又宛转缠绵的春将花月夜的图画里。

然而最为可贵的是, 诗人张若虚并没有去刻意雕琢结构艺术上的外在美, 而是借诗将眼前景物内化为诗人对人生、青春、宇宙等广袤意识的哲理思考。使“江天月色”等景物和诗人的情感意识延伸到了宇宙、人生的高度。

因此, 《春江花月夜》是由“江天月色”引发的人生思考和宇宙意识的诗意显现, 超越了其诗歌形式本身的内涵, 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发出的深沉绝响。呈现出内外统一的结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 (清)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67.

人生价值的思索 篇3

一个极其古老,却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将人们引进了这样的梦境,那就是:人生的价值何在?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了荣华富贵?为了上帝?还是为了美好的理想?小说正是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哲学思辨的背景下展开其全部情节的。它通过男女主人公淮平与南珊的相识与爱慕、楚轩吾一家两代人的命运与情操,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它除了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还贯穿着艰难的哲理思索;它力图表现生活的真实,却又在真实的思索中散漫着淡淡的宗教迷雾;它并不悲观于人生,却又在充满了爱和同情的心灵间涂抹上一层薄薄的宿命色彩。所有这些,既表现出这部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又使人感到它是比较难读的作品。

从逻辑上说,这部小说对人生价值的思索,首先是在“命运”与“人格”的冲突之间展开的。它通过原国民党中将楚轩吾的一生,形象地展现了这一冲突:

“楚轩吾是一个深刻的矛盾。这矛盾表现为一种淳厚的个人品质与那段罪孽深重的政治历史的尖锐对立。”

在一次红卫兵的抄家行动中,李淮平意外地发现,他的革命对象楚轩吾,也正是他父亲当年在淮海战场上的手下败将。然而,他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人”,一个有着渊博的学识,有着同情、友谊、谦逊和尊严的人。这个人,曾与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志士仁人一样,怀抱着复兴民族的强烈愿望,真诚地探索过、奋斗过、追求过。但是,在他度过了整整三十五年戎马生涯之后,面临着全军覆没的绝境,他发现自己错了,历史违背了他的本意。面对这样一个残酷而又现实的矛盾,作者提出:难道一个人“犯了可怕的错误,他就必定有一颗邪恶的心么?”如果不是,那又怎样解释楚轩吾这一矛盾的存在呢?楚轩吾作为个人,他抱有的十分善良的道德动机,具有较高的学识修养。但是悲剧在于,这种个人的道德动机并不等于历史的必然性。正如在卑劣的个人品质背后可能隐藏着伟大的历史前进的契机一样,在高尚的个人品质下面,也同样可能掩盖着历史的反动。因此,楚轩吾一生的失误,并非是他个人品质的过错。他的命运是与他所从属的阶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个阶级,决定了他的事业的反动性与非正义性。无论他个人具有怎样的“人格”,只要他的这一阶级局限性没被突破,那么,他的悲剧的一生就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作品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其实只是历史的必然性与楚轩吾所属阶级局限性之间的冲突罢了。然而,作者并没有这样地得出结论,而是将这一过程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偶然的、不可知的“命运”,是“命运捉弄了”楚轩吾。按照这一观点,国共一战不仅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根本无所谓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仅如此,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阶级斗争、生产实践,也都是毫无意义的:

“几千年来,人类为了建立起一个理想的文明而艰难奋斗,然而野蛮的事业却与文明齐头并进。人们在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斗争和冲突中,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宗教,为了阶级,为了部族,为了党派,甚至仅仅为了村社和个人的爱欲而互相残杀。他们毫不痛惜地摧毁古老的大厦,似乎只是为了给新建的屋宇开辟一块地基。这一切,是好,还是坏?是是,还是非?这样反反复复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个过程的意义又究竟何在?”

作者这一段近乎哲理的叙述,要说明什么呢?一切都是偶然的,不可知的,它就是“命運”。在“命运”面前,人类再也不具有任何历史的主动性,因为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所从事的是些什么事业。如果人类无法对自己的物质实践活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就是说,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并不是作为自觉的主体,而只是被动服从某种命运的工具。命运作为对人生的某种异己力量,主宰和支配着人的实践活动。那么在这种由命运占居统治地位的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生价值当然也就不能够得到体现。人的价值是一种人生的自觉,是对必然命运的逐步掌握与驾驭。

作者认为,人生价值本质上是通过人的道德价值——人格而体现出来的。由于他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分析,因此把这个人格表现为一种独立的,超然于偶然、不可知的命运之上的抽象演绎。如果说,作者以楚轩吾一生奋斗的失败要说明的是对现实的人生价值的否定,那么在南珊这一形象中,他则展现出对一个完美而又完全虚幻的人格——“善”的执着追求。

南珊的生命是从楚轩吾——她的外祖父的失败开始的。他使她从小就陷入了一种包含着尖锐矛盾的生活之中。这种生活一方面使她很早便摆脱了精神上的愚昧,另一方面,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又使她几乎没有希望摆脱在社会政治地位上的卑微,其结果是使她的精神长期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从而促使她在灵魂的磨难中过早地开始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索。作者认为,正是这样的思索,使她在屈辱之中树立了自尊,在强权面前保全了人格。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尊和人格并不是凭空建立的,它必须以一定的信念为基础,并且只有在为了一定的信念而从事、而奋斗的事业中才可能得以实现。对于一个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人,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格与自尊。

因此,南珊的生活便面临着两个出路:或者用仇恨去反抗给她带来屈辱的生活,——这是与前面小说中关于命运及不可知的思想相冲突的;或者在某种超现实的精神中寻找解脱。作者为她选择了这后一条道路:以“善”作为自己全部精神的寄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笔下这个“善”不是凝炼着现实生活准则的单纯道德范畴,它是一种脱离现实关系的、被神化了的道德感情,是一种宗教的信念。在南珊那里,这个“善”被想象为一个“公正的老人”,有着伟大而神秘的力量,“高踞在宇宙之上,知道人间的一切,也知道我的一切。我并不怀疑我的生命和命运都受过他仁慈的扶助。因此,尽管我不可能见到他,但是我依恋他,假如他真的存在,那么当我终于有一天来到他面前的时候,我一定为我自己,也为他所恩赐给我的家庭,向他老人家深深鞠躬,表示一个儿女的敬意。”

到此为止,小说基本上完成了它对人生价值的追究。这一过程从不可知的命运开始,到主宰命运的上帝结束;从追求某种尽善的人格开始,到依附于上帝的神格告终,其中表现出极大的内在矛盾性。上帝作为对人生价值思索的归宿,一方面是“善”的化身,具有着伟大而又仁慈的博爱精神;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命运的主宰,同时表现出极大的野蛮性与残酷性。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上帝,不但不能使南珊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相反,它如同麻醉剂和鸦片烟,只能使南珊深深地麻木于现实矛盾之中而无力解脱。我们在小说最后所见到的上帝身边的南珊,其实早已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躯壳,她的生命的火焰已经永远地泯灭了。

现在,我们又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上来了:人生的价值何在?很显然,作者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尽管如此,这部小说却仍然以其独特的方式,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时代特征。梦,无论怎样飘渺虚无,终究离不开现实的人生。近年来,文学作品对人性的细腻描写,对人情的热烈抒发,对人道主义的竭力张扬,已经成为很多作家在创作上的共同追求。《晚霞消失的时候》作为这批创作之一,虽然它的结论是虚幻的,空想的,但它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以及它那虚幻的、空想的“梦”境,也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文化大革命”十年,犹如一场巨大的灾难,在人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楚轩吾和他一家的遭遇是有真实性的。不错,楚轩吾作为国民党战犯,是一个历史的罪人。但是,既然他也是一个人,即使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罪人,那么,从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我们除了能够谴责甚至处罚他的错误以外,却决不应当去亵渎与污辱他的人格,特别是在楚轩吾已经悔悟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回到人民的怀抱以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把他的这段历史子子孙孙地传下去,使所有的南珊们都永世不得翻身呢?!在这个意義上,作者在这里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做法作了高声的抗议。

然而,比仅仅提出人的问题更加耐人深思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能够把以上关于人的思想贯彻到底。神的尊严终于战胜了人的尊严,脱俗出世的玄思代替了现实人生的认真思索,梦境的虚幻变成了真实情感的主调。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索,是以一系列道德范畴为核心的。他从这里出发,根本否定了整个人类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也创造出人类本身的全部实践活动,从而使道德脱离了现实生活,变成为人生最高的抽象目的,即变成一种宗教信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作者肯定了宗教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在人生中所具有的价值:

“艺术的意义不在于真而在于美。同样,宗教的意义也不在于真而在于善。世上的宗教,西方有耶稣、阿拉,东方有佛祖六师,支派纷繁,何止百种,难道都是真的不成?但那教义尽管纷纭,主旨却终不过是劝导人间,使强者怜憨,富者慈悲,让人生的痛苦得到抚慰,于灵魂的空虚有所寄托。所以,只要善行布于天下,我佛究属有无倒在其次。……可见,宗教以道德为本,与科学并不相干。”

这段看起来十分深奥玄虚的话,正如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时所说的:“就形式讲,他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在小说中,南珊及老和尚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在抽象概念中的抽象个人。他们作为艺术形象只能是一种纯粹的想象,与现实缺少一种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的进步决不是靠人性善来推动的,任何道德观念都决不是抽象的,更不是永恒的,它总是具体体现着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并且归根结底,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小说作者忽视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事实,因此他在作品中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矛盾,并终于导致了对自己的否定。

除了理论上的原因以外,这部小说在思想与情感上的混乱与迷茫,也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一部分青年在动荡不安的乱世无常的十年中所感到的人生的虚假与空幻。从领袖到内奸,从座上宾到阶下囚,一落千丈与一步登天,一切都是那样的偶然、迅速、出乎意料与不可理解。固有的尊卑、秩序,神圣的理想、追求,仅仅在几昼夜间便被动摇了、打碎了;而新的标准还未来得及重新建立,便又开始了新的崩溃。一切都有待于重新估价,同时,一切又都无从进行估价。善恶是非、真假黑白,统统混淆了、颠倒了,只是在无数次的反反复复中,充当着阴谋政治的标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生的价值究竟何在呢?于是,宗教便成了一部分青年的精神寄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部小说在一部分青年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种社会效果也多少说明,我国整整一代青年,在挣脱了现代迷信的束缚之后,有人在思索着,也有人在彷徨着,他们中也许会有迷失,也许会有陷落,但是,我们深信,他们通过这痛苦的思索与奋斗,一定会摒弃种种出世观念和宿命思想,走向自己的未来。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还是有一定特点的。作品的构思巧妙;它以“春”作开头,“秋”作结尾,两头虚,中间实,梦中来,雾中去,思绪飘忽却前后呼应,内容庞杂又情理贯通,思想矛盾但又浑然一体,从而使故事情节、情感抒发、理性思维错综交织,展示出一幅丰富而又朴实、广漠而又亲切、蒙胧而又清晰的画面。

在人物的刻划上,作者以“线描”的方式勾勒表现出人物的神情风貌与性格特征。少年时淮平的娇憨与任性,南珊的早熟与深沉,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照。整个说来,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与线条感,特别是“春”、“秋”两节,产生了动如诗、静如画的艺术效果。可惜的是,作者这一切艺术手法在意境上只是为我们开拓出一个虚幻的“梦”境。

一九八一年五月

体育中考的思索 篇4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籍田中学——辜伟建

主题词:中考体育

体质健康

素质教育

自实施中考体育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各个地方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对于广大师生或家长而言,也初步认识到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各个学校也加大了初中阶段体育学科的教学力度。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师生都很重视的情况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出现了较大的下滑现象?为什么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却没有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什么我们体育教师的地位却没有真正的得到改变?为此,我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和对众多初中体育教师的了解以及对现行中考体育体制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观点。

一、中考体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1、项目设置的单一性

对于中考体育这一举措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推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背景下诞生,理应是合理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由于考试项目设置的单一性造就了中考体育的不合理性。例如:我市中考体育项目通常是立定跳远、中长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或台阶试验、座位体前屈(或投掷实心球),学生选择的范围太狭窄了,而这种单一的评价就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体质的实际吗?这有待我们思考。

2、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 中考体育对每一个学生的测试结果的评价是统一的。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是相违背。我认为,既然新课程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就必然要突出个体差异性,因而,项目的设定也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广泛性设定,而评价体系也应该体现个体的差异性。也许有很多老师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因身体发育比例的问题,出现脚长臂短,在练习或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时候,即使是将身体贴近双腿也不能获得满分,而该生其他项目却可以获得满分,并且在体育运动素质和各项技能方面也很优秀,却因为这样一项不能达到满分或优秀,结果中考体育却以遗憾告终。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3、测试存在不公平性因素

大家都知道,体育运动水平的发挥会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天气影响以及场地设施等影响。通常,每个地区的体育测试都不是统一在某一天就完成的,甚至测试的场地都没能统一,这就违背了考试的“统一性”,从而也就出现了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

二、中考体育衍生的问题

1、空谈素质,重蹈应试

体育纳入中考的宗旨好的,本想利用中考体育这一指挥棒增强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真正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然而,由于中考体育本身存在的若干问题,使大家又上演了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狠抓体育考试的应试教育。

2、舍本逐末,事倍功半 中考指挥棒的灵魂是中考分数,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都奔着中考的结果,而忽视了体育本身的价值,忽视了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水平的途径。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基本上变成了中考项目应试性的“训练课”,有一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感觉,总以为考哪样就针对性的去训练哪样,殊不知其实学生运动水平的好坏跟学生的体质健康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基本运动水平才会顺利提高了。而那种单一的重视单项发展,追求结果的训练方式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的。

3、体质堪忧,怨声载道

由于个别教师舍本逐末,追求高分的现象使得体育教学和中考体育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学生每天重复着单一的活动,除了训练就是测试,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甚至是特长就这样一点点的被磨灭,身体素质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学生除了牢骚就是怨言,甚至个别老师自己也在埋怨——为何现在的学生如此难教,为何现在的学生体质如此之差?社会上,家长在声讨,政府在呼吁:废除应试,还学生健康体质!因此,那些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一心注重中考体育结果的教育模式就是钻死胡同,只有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重视终身体育意识,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运用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产生兴趣,乐于自觉的投入到锻炼之中,方能达到中考体育的目的,也异曲同工的达到提高中考的理想结果。

4、初、高中教学严重脱离 据调查,现在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多年,而真正能按照学业水平认真开展模块教学的高中类学校太少。究其原因分析,与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试想,按照现今初中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阶段性的技能水平几乎是空白,到高中如何开展新课程模块教学?教师如何把握水平教学?因此,当前初中体育教育的应试模式与高中段新课程的模块水平教学模式的完全脱离,很大程度上是造成高中段新课程教学多为流于形式的罪魁祸首。

5、教师的地位有减无增

假如,学生地位不是主体,教师作用不是主导,假若把学生比作奴隶,那么教师也不是奴隶主,中考才是真正的奴隶主,而教师仅仅是奴隶主手中的一根皮鞭而已!试想,若作为教师忘却教师的真正职能,只注重中考项目的教学及训练,那么教师传授技能技术的职能何在?教师的个人魅力何在?教师育人的职能何在?教师就像没有灵魂的皮鞭,试问:教师的地位何以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中考体育的宗旨是通过中考这个指挥棒激励学生增进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和运动技能。并以此为杠杆,切实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推动全民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因此:

1、中考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中考的结果不是唯一,而如何达成这一结果的过程才是根本。

2、项目设置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3、考评机制的全面性。除了考察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和运动水平情况,还要考察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如:球类项目技术的掌握,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练习,才能掌握各类技术,而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其实就参与了身体锻炼,势必也就会提高学生的体质,从而也就达到了中考体育的目的。

4、参考高中课改模式,初中体育应该与高中课改接轨,为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做铺垫,也可以采用现行的考试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形式。

总之,中考体育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如何让中考体育体现素质教育?如何让中考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何让中考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实现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应认真思考中考体育的真实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再把学生当做我们的训练机器!别再把学生的体考分数与教学质量绝对挂钩!别再听到社会呼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请抓紧中考体育这根指挥棒和杠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真正受益者!

方便米线的思索 篇5

行业的今生前世

方便米线行业是方便食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从它诞生开始就一直低调发展:无论是企业的个数和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消费者认知情况,或是整个市场容量都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较低;整个行业基本都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具有传统的米线或米粉饮食习惯的区域。一直到了,中国遭遇非典的袭击,各类方便食品大量涌入人们的选购单之中;方便米线也跟随着方便食品大行业的发展广泛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一些优秀的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其他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同时也有一些相关的企业开始了对这个行业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方便米线行业仍然没有全国性的品牌,经过的发展之后,区域性的霸主企业逐渐强势。比如:西南的马老表、光友和白家,华南的陈村、秀禾和皇子,华东的龙嫂、闽中和稻花香等。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基本都过亿,最多的也只做到了3个亿,都还处在发展期。整个行业的销售总量为20亿,而方便面当年的容量为337亿,两相对比,方便米线行业依然太过弱小;但是自年以来,方便米线一直保持着30%-4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而且缺乏领导性的品牌,使这个行业的前景让人充满期待。

消费群体之争

方便面食品市场最大的事件应该是五谷道场的崩坍。五谷道场从开始运作,到年的倒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把似乎铁桶一块的方便面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仅一年的时间就硬生生的开辟出了一个15亿的非油炸方便面市场,不但将“非油炸”的概念成功的植入了消费者的脑子里,并且也使众多商场纷纷为之专门设立“非油炸”展架,

姑且不论五谷道场最后的功败垂成,但是它所宣扬的健康的概念确实把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提出了水面,也让很多企业清晰地看到了一种趋势和机会。

这时的方便米线行业可谓遇到了第二次发展的良机,因为在方便米线是通过烘干的方式使产品熟透,根本不需要经过油炸,可谓是真正的“非油炸”的健康食品。这一点无论是五谷道场锋头正盛之时还是五谷道场偃旗息鼓之日,方便米线都可谓尽得天时;因为前者两个行业不构成直接竞争的关系,在各方面都不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反而因为大家的诉求一致,可尽情分享“健康”市场;后者则面临五谷道场退市造成的市场空白,传统方便面无法填补,而自己却有先天的“非油炸”血统,极有可能重新建立行业的新格局。

此时行业却遭遇一个尴尬局面:消费者是谁?参照方便面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以青年男性为主,青年女性为次,少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品牌忠诚者较多。而方便米线的实际购买群体基本上都是年轻女性,男性较少购买。这与以方便面为代表的方便食品的消费特点不一致。同时,这些方便米线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一种“吃厌了方便面,换一种新的口味”或者是“尝鲜”、“猎奇”的心理驱使下进行的购买,没有习惯性购买,更谈不上忠诚购买。此外,在具有米线、米粉的传统饮食习惯的区内,这些传统的地域饮食是具有普遍性的,方便米线作为这类传统饮食的一种延伸,也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无论是作为方便食品的细分还是作为传统饮食的延伸,方便米线都失去了很大的消费群体;本应1+1>2的组合,现在变成了1+1<1的现状,这不可谓不尴尬,也不可谓不遗憾。

整个方便米线行业要突破区域的限制,走向全国市场,首先要做的是扩大行业的消费群体,真正的让消费者认同方便米线,形成重复购买和习惯性购买,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来支撑行业的发展。如何扩容,如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事情。

爱的思索优美散文 篇6

正因为爱情中太多类似的不实之词,才有恋爱是病,恋爱中的人都是疯子的说法。

去爱别人时,不用全心去爱,只要拿出真心去爱就行了,做到这样,比只是挂在嘴上的百分百的爱,强得太多太多。

而爱情中的想念是不会发生在相守时刻的,正是别离,才有了想念,两个人在一起,你能看着我,我能感受到你,何须想念?让爱人想念是一种欠缺,真爱你的人,绞尽脑汁、历尽千辛万苦,也不要让你饱受想念之苦的。如果一个人总是给你想念的机会,那么,你要好好盘点你们的感情和那个人的爱的能力了。想念你,静静地想你,再美,也是想得美,其实,是一种披着享受外衣的折磨,只要听到“想你都想疯了”之类的话,就明白了。

真正爱你又有爱的能力的人,是舍不得你难过地想念的。

爱需要厮守,聚少离多的爱,让爱活在想念里,那基本上就是幻想爱,说不好听一点儿,跟意淫没什么大的区别,如果就要这个效果,那么就不用找具体恋爱对象了。爱谁是谁,想谁是谁,多省事?多自由?可是,这是有反常态和不和伦理的,所以,需爱得有血有肉。

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强烈情感,不存在施舍和讨要。施舍的那些至多是怜悯,讨要的也只是为填饱肚子的饭罢了。想拥有爱情,就请用自己的爱去寻找共鸣,谁跟你撞出来火花了,对了,就是那个人了,不会错的。接下来,你就跟对方一起努力不让火灭了就是了。

既然什么都是缘分化来的,那么爱情也不会例外,当然爱情也是一种缘分,真的是缘来缘去缘如水的话,缘分在时就好好珍惜,缘分去了,就由它去。死缠烂打地执着,不但不会留住爱情,还会将先前的美好破坏殆尽。

即使你认为你就是为爱情来到红尘的,没有了爱情你就活不下去,那么,你也要知道旧的腐朽了的爱去了,兴许是给新来的爱腾地方呢,这时候冷静地想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俗语会很给力的。

师德事件引发的思索 篇7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 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 可就在这片圣洁的园地里, 总散播出一些不和谐的旋律———陕西发教师因工作压力服毒自杀;河北曲周代课教师刘丽娜用削笔刀在学生掌心留下无法磨平的烙印,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校长跳江自杀……诸多事件深深地刺痛了世人的心, 留给人们的是重重困惑:“教师, 您怎么啦?”据调查, 31.5%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 12.37%有中度心理障碍, 21%出现心理辩护人病的症状。由于这些心理问题被忽视, 教师自己也没有认识到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诸多事件表明无论是从教师的个人成长及身心健康的角度, 还是为了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 为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关注教师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 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问题的来源

当知识的重要性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学生的素质教育被人们深深地重视。当马加爵事件引起专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呼吁, 当问题发生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 有个问题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悄然滋生———教师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教师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感受, 认为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的缺陷。

这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当付出与所得的达不到平衡, 如何以平常心投放工作, 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只使教师工作越来越消极。我们知道, 以前学生围着分数转, 现在轮到教师围着分数转。一年一度的考核成了教师的命根子。辛勤的教师也渴望着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 但实际当你接受期被安排时只能望洋兴叹, 班主任考核分数总比其他教师高的多, 这样的考核制度, 势必创设一种恶意竞争的循环, 教师的心灵被扭曲, 产生心理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二) 职业的要求。

从传道、授业、解惑到提倡培养高素质的健全的人, 教育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文化发展与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教师的渴望, 无一不是捧着一颗爱心, 为培养下一代而付出毕生的精力。他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更是人类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当师之务, 在于胜理, 在于行义”, 于是有人冠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帽子, 然而却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无表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

(三) 管理的弊端。

谁都知道, 现在学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它的含义就是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制度, 它与工会等部门互相监督, 可事实上, 并非如此, 校委会、教代会……就成了校长的个人发言会, 民主就成了校长的民主。当有人提出质疑等, 给你回话的是:这世道就是不公平。正所谓, 说你行, 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 行也不行。如此的负责制, 如此的民主, 教师的心理会怎样?

(四) 超负荷的工作。

工作量大, 责任重, 要求高是教师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 据调查,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表现出求全求美, 墨守成规, 思前顾后, 谨小慎微, 苛求自己等症状, 教师不仅要把新理念注到新课题中, 还要勇于创新, 可每个创新的, 寻求个性与新路子的人, 就犹如无形中把教师陷入“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的误区中;教师还要负责班级的学习成绩, 对班级的纪律、安全、学生的行为表现负责。要保证班级中任何一个学生不出一点差错。繁重而琐碎的工作, 新瓶装旧酒的减负, 使诸多教师终日惶惶不宁, 这样能轻松面对工作吗?另外, 在求学与工作并重的时代。教师马不停蹄地充电, 从中师学历一大专学历一本科学历一研究生学历, 永无尽头的求学。加之让每位教师焦头烂额的论文评比、案例设计、课题研究、个人总结, 以及各级各类穷出不尽的培训, 更让“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了一架无法歇息的“水动机”。教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可想而知。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他们面对的是纯洁无邪的祖国花朵, 但教师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他们也是普通人,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引起教师的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已刻不容缓, 如何疏导教师这些不见影的阴影呢?下面本人粗浅谈谈几点意见。

三、解决的措施

(一) 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

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 面对来自教育内部的竞争和社会各方面无形的压力, 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 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 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以健康的状态, 旺盛的精力, 丰富的情感, 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 创设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一个日本人在公交车上乘车, 这时上来一位老师, 乘客们赶忙让座位给这位老师, 可见, 他们尊师重教氛围是多么浓烈。我们也要树立“科教兴国, 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地位, 理解教师苦衷, 尊重教师劳动成果, 减轻教师过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荷, 创设一个温馨、融洽、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才能使教师大胆而充分地发挥自我, 同时, 期望政府的关注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程”, 并将心理健康纳入目前推进的“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强度, 减小心理障碍出现率。

(三)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面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咨询。

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以利于正确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 懂得心理专业知识, 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四) 建立公平竞争制度, 改革评估标准。

目前, 依然存在一面推行素质教育, 让学生减负, 评价体仍然是新瓶装旧酒一老一套。为了推行减负, 我们取消了百分制, 严禁补课, 把学生减到零作业。然而, 另一方面却实行全科问卷抽查, 统一评卷这种过程志评价结果又是一对矛盾, 致使教师陷于被动的尴尬状态。因此, 教育系弘应改革教育评估体系。同时深入教师实际, 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 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提高教师心理满意度, 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态, 因为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 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在全社会已普通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柔嘉出走的思索 篇8

第一次熟悉柔嘉是在钱钟书的笔下:“一位孙柔嘉女士,是辛楣报馆同事前辈的女儿,刚大学毕业,青年有志,不愿留在上海,她父亲恳求辛楣为她谋得外国语文系助教之职。孙小姐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乍一看,她是平凡的,让人说不出喜欢还是反感,所以方鸿渐压根儿就没想到和她有什么关系。但随着旅途的朝夕相伴、赵辛楣的善意调侃、三闾大学人地生疏的环境以及同事之间的互相倾轧都使他逐渐接受了柔嘉,而且很可能爱上了她。连方鸿渐自己都扪心自问:“假使不爱孙小姐,管什么闲事?是不是爱她——有一点点爱她呢?”当他听到柔嘉和旁人好时“心里一阵嫉妒,像火上烤的票子,热极要迸破了壳。”在和柔嘉订婚之后,即使发现柔嘉性情不比从前,还是以“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为理由携手共进“围城”。一旦深入其中,发现彼此与期望相差甚远,于是时常争吵、互不相让。双方父母亲戚的介入,不仅没有“雪中送炭”,反而“火上浇油”,由于筋疲力尽,无奈之下,孙柔嘉提起箱子走人,是暂缓围城之困还是彻底走出,作者没有说,让形形色色的读者去回味。

和柔嘉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现,柔嘉是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什么特长,但不笨;不是美人也不丑;她没有特别兴趣,但有主见、会打算。成功地嫁给了方鸿渐,无休止的争吵,最终使她咬牙切齿地说:“好,咱们散伙……”换句话说,嫁给方鸿渐也是她最大的失败。其实细读孙柔嘉,她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方鸿渐总不能一辈子追着别人跑,女人总是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平平常常的了此一生,当然夫荣妻贵最好。她嫁给方鸿渐就好象喜欢喝柠檬茶。需知道喝柠檬茶,不能去掉柠檬的皮,那皮上的涩味也是清香的一部分,更不要将柠檬捣碎,要想得到更纯粹、更浓烈、更持久的味道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而孙柔嘉恰恰想把柠檬在极短的时间里挤出所有的滋味,那这杯茶肯定很苦。偏偏她遇到是“对什么都有兴趣,但又毫无心得体会的人”,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薛宝钗?为什么中国人称妻子为夫人?为什么很多女子出嫁后对丈夫说的第一句话是‘从今以后,我便是你的人了’?为什么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女性都热衷于傍大款?因为男人养尊处优,在女人心目中,她们所嫁的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柔嘉没有例外,但她所嫁非人,既无揽月、捉鳖的本领,甚至连每月的薪水都不如她多。留洋回来连个学位都是从爱尔兰人那里诈骗来的假学位,他志大才疏、满腹牢骚,连最好的朋友赵辛楣都笑他颓丧:“你这样经不起打击,一辈子恋爱不会成功。”差点没有说他事业也不会成功了。他自己也是有感觉的:“昨天给情人甩了,今天给丈人撵了,失恋继以失业,失恋以至失业,真是摔了仰天交还会跌破鼻子。”他不想靠人,但一路走来无不依靠别人。难怪孙柔嘉会寸步不让,想要撑起这个男人的腰竿,怪只怪她还没有达到一个女人在丈夫没有赚来让他们感情浪漫一生的钞票时,轻轻偎在他的怀里,柔情地对他说:“虽然我们什么都没有,可我们有爱。”如此境界,天下几个女人能达到呢?所以面对如此不成器的丈夫,柔嘉要改革他。大凡改革者都要受到敌视、抵抗、污蔑,柔嘉也遭到同样地对待,有不少人说她“引诱”方鸿渐结了婚,婚后言行毕露,她不仅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自私、专横、善妒、刻薄,一句话,她想做“妻管严”,把持家政,制服丈夫,与先前的女学生判若两人!我且不说别的,就在她决意走人时,还不忘交代房东、安排丈夫的吃饭问题等,也没有像这些人评价的那样,她是如此让人讨厌的“坏女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殷切盼望自己丈夫有出头之日的、做法上稍有不当的可怜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柔嘉是被作者刻意地、再三逼迫地走到这一步的,她的本意并非如此,显得很不自然。更有甚者认为这是女人潜意识里对男人的报复,是女人对传统文化——男性主体文化的反抗,只可惜她对西方精神始终不得要领,走了一条歧路,因而显得有些歇斯底里,这是太抬举孙柔嘉了。

在《围城》序里,钱钟书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此书的故事是发生在中国的三、四十年代,妇女解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还仅仅是呼声。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塑造定位在“服从”上,年轻女性受到妇女解放呼声的影响,她们中一部分人受过高等教育,自视独立,但另一方面她们并没有抛弃传统,在骨子里还流淌着传统的血液。柔嘉就在其中,她不愿留在上海,自愿出外谋生,钱钟书不惜为她搬经据典。《诗·大雅·抑》篇有卫武公刺暴政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大雅·丞民》:“中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两次提及的柔嘉是讽颂统治驾驭之道。柔嘉初次在船上亮相,显着女学生的胆怯和幼稚;到达三闾大学,鸿渐看柔嘉仍是个“事事要请教自己”的毛丫头,因惧怕“黑夜孤行”,他萌生靠拢之意,却发现她“不但有主见,而且很牢固”;订婚之后,鸿渐便“仿佛有了个女主人”,开始佩服她的驯服技巧;待到辛楣唤醒他朦胧的警觉时,他已身陷“围城”,再不能“称心傻干”任何事了。孙柔嘉虽教过英文,却并不妨碍她在日常生活领域守护传统,成为囚禁丈夫精神和行动的牢笼。其实我们所了解的不过是作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口对柔嘉及其此类女人进行棒杀的,高尔基曾说过:要让女人了解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历史,相比之下,钱钟书则是比较直接的。尽管如此,男人也不能象“仇女狂”叔本华和尼采那样:遇到女人要带鞭子。柔嘉那种从“羞涩缄默”外表下渐露的“专横与善妒”的个性,也许是某一类女人为应付一辈子陷身家庭纠纷与苦难的共性吧。孙柔嘉企图控制丈夫来求得两人一生幸福但她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要求的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男女相互尊重、平等,妇女解放也并不意味着要靠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更不是建立一个以女性文化为中心的主题文化去统治男人。而方鸿渐想得到的是所谓自己认为的自由与安宁,只想着要摆脱什么,却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什么、实现什么,双方都没有去换位思考。他们是一对矛盾混合体,并且难以调和,早就暗藏着柔嘉苦心经营的婚姻终将走向破裂的必然,也许这就是钱钟书所说的人的基本根性吧!

那些大道理不说,只是把柔嘉看作一个敢于追求幸福,苦心经营而进入围城的女人,婚后的生活毫无疑问是苦涩的。当初以为一生可托才全力以赴,甘做后盾。谁知好好的女孩儿却嫁了个“窝囊废”,真真怀疑自己走了眼、昏了头。再看方鸿渐,如果她在柔嘉的谆谆教诲下,经历无数个辛苦春秋,终于活出了人样儿,开始显山露水。我想以他的不安分的性格,对柔嘉本来就以为被骗的心理,难保不红杏出墙。他也许就会一个月有二十五天的差,“黄昏深闭门,被儿独自温”,家便成了柔嘉的寒窑了。说不定还要忍受和别的女人分君之痛,或许正宫之位不会被侵犯,但也保不准他某一天头脑发昏,要为他“迟来的爱”不惜和柔嘉对簿公堂,到那时柔嘉只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惆怅了。

看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结婚难,不结婚也难。有钱的男人烦,没钱的男人苦;嫁大款的女人孤独,嫁穷汉的女人后悔,于是就有了许多“先上车后补票”的头脑活络的人,实行试婚。既麻痹了周围的“好心人”,又可以一旦发现对方非自己心仪之人,马上下车分道扬镳,避免了退票找钱的手续,可谓之曰不进城,也不出城,就坐在城头看看风景。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择偶,却不忙定偶,想来都是忙于城头“试偶”吧!

生命引起的思索作文 篇9

在深邃的夜空中,在一颗无知小星不知觉亮了的时候,我悄然来到世间,借着清晨最美的曙光,我搜寻者属于自己的星座。

人的一生,是那样短暂,就好似一天一样,过去了,永远回不来了。既然来到这世上,就不能白白走一遭;富人走过一生,为世上留下财富;诗人走过一生,为世上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哲人走过一生,为世上留下人人皆知的哲理;歌手走过一生,为世上留下动听悦耳的歌声……那么,我走过这一生,能为世上留下什么?是财富、是声望、是科技、是温暖吗?时间转瞬即逝,如果浪费掉了,只是一个空虚的一生。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这之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小草固然脆弱,但他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沃土,人固然较小草顽强,有时却总是被一阵微风吹倒。活在世上,就应尽其所能。空虚度日,活着毫无价值。

有时,在失去了某一种精神上的补充物时,你或许会沮丧、生气……但你要知道,你还拥有一个实质物,那是生命。失去了地位,失去了友情,失去了财产……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活着。人生路上免不了受伤,跌倒了,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人生大路是坎坷的,布满荆棘和利刺。超越它,就是海阔天空。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只能好好的活着。同时,让别人也能因为我而更好的活。

生命的价值需要我们自己去体现。朱自清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这中间的过程,需要我们用生命去编写。或许,这是一篇赞歌;或许,这只是一篇流水账。

是星星,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是小草,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沃土。

教育体制改革的思索 篇10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改革必始于教师终于教师。根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在施行聘任制的条件下,有可能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人事制度 聘任制 末位停岗

高等学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如何保证这三大职能的实现?必须理清大学的本质、明确大学的价值取向。佛兰斯纳认为,“成功的研究中心不能代替大学”,大学之别于其他“知识性机构的特点之一,即在它还是一个着重于教学的地方,是一个造育人才的地方”。在诸多教育者之中,教师是起关键作用的。教师是学校学术活动、教学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教师是教育之本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高校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教育人事管理的创新以及教育资源的重组等一系列问题,但这种改革的最基础的单元并不是高校本身,而是高校教师,改革必始于教师终于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威望极高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由于学生是流动的,而教师整体则相对稳定,因此教师整体也是大学得于存在的根本。没有教师,大学充其量是一个公共学习场所、一个图书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良好运行机制,达到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

“快”与“慢”的思索 篇11

回望三个多月以前,7月23日,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在温州发生,举世震惊,中国高铁可劲提速、高速发展的步子随之“慢”了下来。人们反思,在一心求快、盲目扩张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观念主导,还有什么隐忧?

两个月过后,又传来一个事关速度的惊人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发现超光速中微子!这一挑战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发现一旦得到证实,无疑将会动摇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石。但是,由于事关重大,学界不得不重复那句老话:非凡发现要有非凡证据。本期“前沿探索”《突破光速意味着什么?》就此作了详细介绍,值得一阅。

有大就有小,有多就有少,有快就有慢。本期“视点”《科学界应提倡“慢”理念》所举事例,耐人寻味: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实际上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精工出细活,不论是在文艺创作还是在科研领域都是如此。科学界和文艺界应当提倡“慢”的理念,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

是啊,古人早有教诲:“欲速则不达”。“两弹”元勋、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最近也告诫年轻人说,科学研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有浮躁心理,一定要坚持一步一步把所有的规律搞清楚。只有在系统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想办法解决新问题。

日前有消息称,温州动车事故的调查已进入到攻坚阶段,调查组掌握了大量认定事故责任的相关证据,届时“会给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其实,说的就是要还原历史真相啊,人们可不希望再听到类似“信不信由你”这样的话了。

最后,郑重地向读者朋友推荐本期“特别策划”《数字技术传承历史》。由此您可以随着本刊记者的笔触,领略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惊喜:从古罗马城、圆明园,到龙门石窟等古代文明的原景再现;同时,还能以新的视角,全方位地洞悉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片段。

上一篇:乡镇干部2020年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节约能源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