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论文

2024-09-22

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论文(共7篇)

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论文 篇1

中国流行音乐中融入戏曲元素其实并不是新鲜产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流行歌手们的演唱方式,其实受到戏曲很深的影响,集中的鼻音共鸣,不扩大喉部咽腔, 共鸣较少等,都受到戏曲的一些影响。例如周旋、李香兰、吴莺音等人的演唱方式都是如此。21世纪初具有“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又重新开始闯入乐迷的耳朵,中国血统的音乐人们开始寻求具有我们民族个性的流行音乐,将国粹与流行融合在一起,赋予音乐全新的内容和内涵。近年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鉴戏曲的唱腔。在流行音乐中, 戏曲的唱腔对意境和氛围的营造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非常容易将听者带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这类作品是新词新曲用戏曲的唱腔来演绎,台湾音乐人陈升的一首《北京一夜》 堪称流行音乐中戏曲元素引入的典范,男声流行唱法与青衣的唱腔交替出现,营造了一个时间与空间交叠的多层次感。这一类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近些年走红的李玉刚的 《新贵妃醉酒》等很多作品就巧妙的借鉴了戏曲的唱腔。另外,早些年谢津的《说唱脸谱》、陶喆的《苏三说》、周杰伦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花田错》等等歌曲都是借鉴戏曲唱腔进行创作,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2.对戏曲原作的改编演唱。例如徐佳莹的《身骑白马》其中“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的唱词选自台湾歌仔戏《乞丐与千金》。唱腔基本上都依循了原作的色彩,很多年轻人是从这首歌才了解原来有种戏曲叫做歌仔戏,也知道了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在2005年,零点乐队曾发行过一张专辑《风·雷·动》,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戏曲唱段。其中有京剧《打虎上山》,主音吉他奏出了京胡的旋律。豫剧 《谁说女子不如男》,还有男女对唱的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用摇滚的方式演绎中国戏曲,这是零点乐队对中国流行音乐做出的探索。给人们带来了很强的视听冲击。

虽然这类作品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戏曲的风貌,但成功作品并不多见,毕竟让流行歌手演绎戏曲,技术难度还是很大的,容易“荒腔走板”,如若做不好还会起到反作用,会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3.借鉴戏曲的唱词。用传统戏曲中的唱词加以流行的新谱曲。如王力宏的《在梅边》其中“近者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选自昆曲《牡丹亭》。虽是传统唱词却用R&B的曲风来演绎,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很贴切。刘德华的《继续谈情》中的歌词“月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空房冰冷冷,山伯孤零零”源于粤剧《山伯临终》,作者将粤剧词引入歌曲,将歌曲的悲伤氛围烘托的非常好。

4.运用了戏曲的道白。戏曲界有句表演格言“千金道白四两唱”,可见道白在戏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和难度。而借鉴到流行歌曲中的戏曲道白,往往成为了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如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开篇 “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出自京剧《霸王别姬》,这首歌曲是电影《霸王别姬》中的配乐。霸王的别词,瞬间就将主人公程蝶衣的悲剧命运定格了。虽然歌曲中并没有戏曲元素的过多进入,却直接将戏曲的意境、风格、情节、情感都移植到歌曲中来。

5.歌名直接借用戏曲的曲名、行当、 角色名。“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在这几年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将戏曲的曲名、行当、 角色名直接借用,在一开始就给了作品一个明确的定位,将中国元素,戏曲元素都和风细雨般的融入到流行音乐中。如《霸王别姬》、《刀马旦》、《青衣》、《折子戏》等等。

6.对于曲艺元素的借鉴。这类流行作品也非常多。如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就融入京韵大鼓的说唱艺术,其标志性的前奏就非常具有鲜明特色。 孙浩演唱的《中华民谣》也是模仿京韵大鼓的神韵,SHE的《中国话》是把相声里的基本功绕口令融入其中了。

7.服装配饰方面借鉴了戏曲元素。在这方面做的非常突出的应属李玉刚,他将中国戏曲的服饰、配饰、化妆极完美的融入到他的舞台表演之中。早年的屠洪纲京剧武生出身,也将戏曲的扮相融入在表演中了。

总的来说,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也越来越广泛。最近热播的电视节目《中国好歌曲》中胡莎莎的一首《唱念爱》融合了蓝调、Bossa Nova和京剧等东西方音乐元素赢得了各位评审的好评。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也将戏曲设定为第四期的主题。因此, 可以看出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越来越丰富,笔者也相信将来更多的音乐人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论文 篇2

《接触》属于音乐剧的范绦畴,在美国林肯中心剧院演出后,由于极具创作个性的处理与编排,使舞蹈的本体魅力发挥到极至。但是,苏珊.斯多曼在该剧中的喜剧因素电脑、等的做法,以及评论家认为该剧不是一部音乐剧而的一部舞剧的争议,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索.在《接触》这部音乐剧中,苏珊.斯多曼把舞蹈与戏剧有机结合的创作思维以及将舞蹈本体魅力发挥极至的创作才能,不正是舞剧编导应具备的素质和在进行舞剧创作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吗?

综观进几年的一些舞剧作品,发现在创作中存在一些缺憾,如:舞剧编创者只注重舞蹈段落的色彩而轻视“剧”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进行舞剧创作时避开人物见的矛盾冲突,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动作语言的个性创作),不注重人体动作语言叙事功能的开掘,致使人物形象雷同;在“舞蹈长于抒情, 于叙事”的理论依据下,往往忽视舞剧中“剧”的构成,而一味去追求舞美、灯光的色彩效应,追求高投资、大制作的“豪华型”舞剧,造成美丽空壳中内容的虚无等。试想,如不弥补舞剧中存在的上述缺憾,长此以往,舞剧的艺术魅力和舞剧的这会功能就将随之而消逝。因此,舞剧的创作们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舞剧的基本创作规律。

音乐剧《接触》呈现出“”唯物局的创作特征,这首先与苏珊.斯多曼的个人创作经历密切相关,她是从天才的舞蹈演员逐步成为舞蹈编导--音乐剧舞蹈编导--音乐剧导演兼编舞的,这一创作历程使她在音乐剧导演、编舞方面显示出卓越的创造才能。她认为“舞蹈演员是音乐剧最好的调色板,只有当舞蹈使观众沉浸在情节中时是最令人兴奋的”。正是基于这一创作理念,使得她参与创作的音乐剧都能充分体现舞蹈本性的魅力,并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创作个性。特别是由她编导、导演和编舞的音乐剧《接触》,充分显示了其用舞蹈来痊释剧情的创作才能,把舞蹈本体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剧《接触》是由三个短剧构成的:

第一个短剧“秋千”,讲述一对年轻的贵族夫妇在草地上野餐,一位体魄雄健的男仆摇晃着秋千,随后夫妇两人在晃动着的秋千上欢愉缠绵,葡萄酒喝干了,夫人怂恿丈夫去取酒后,男仆与夫人在高高荡起的秋千上狂欢做爱……

第二个短剧“你动了吗”?讲述一位性格傲慢粗暴并有着强烈嫉妒心理的丈夫带着软弱柔顺的妻子前来就餐,妻子竭尽全力要讨好丈夫的欢心,但都被粗暴的丈夫严加制止。当丈夫离开后,她竟然做起了白日梦--与餐厅领班、待者起舞狂欢……突然丈夫的一声“你动了吗?把她从梦幻中惊醒,被迫回到生活常态,但女主人公的内心却愈加痛苦不堪……

第三个短剧”接触“,讲述一位成功的广告家迈克.威利获奖后,空虚寂寞的他精神恍惚企图自杀,但未遂..当他坐在酒吧狂欢时,发现一位真着黄色衣裙的美丽女郎出现了,诸多的舞者与她共舞.迈克几经忧郁、彷徨终于走向女郎,与她慢慢地共舞了起来,在她的调教下,迈克的舞姿从笨拙、忸怩逐渐变得协调、奔放起来……

苏珊.斯多曼在《接触》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这样的追求,以”剧“为基础展现舞蹈本体的魅力,在这一追求的引导下,使”舞蹈“成为了剧情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使”舞蹈“成为了叙述剧情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了舞蹈,剧情无法成立,同时也无从展现。正如她曾自述的那样:”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舞蹈学作的作家,当我在表演或编舞时,我感觉自己是在用舞蹈讲述故事,所以要求每一个舞步都以情节来定位,都应该推动情节的发展。“由此显现苏珊.斯多曼不仅有很好的运用人体语言进行舞蹈创作的才能,同时具有一种把舞蹈与戏剧有机结合的创作思维。所以,使她能采用芭蕾、爵士、摇摆等不同的.舞蹈语言,创作出三种有意义发舞蹈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剧中人物,来叙述、展现”秋千“中主仆三人的物理”接触“;”你动了吗“里女主人公意识流中与他人的心理”接触“;第三个短剧中男主人公在现实中与黄衣女郎的亦真亦幻的微妙”接触“。把不同生活,心理层面的种种具有哲理意蕴的”接触“叙述得清晰、展现得生动、表现得精美。

对照苏珊.斯多曼把舞蹈和戏剧有机结合的创作思维,来审视一下我国近几年在舞蹈创作中存在的缺憾,特别是有些编导一味追求高投资、大制作的”毫华型“舞剧的现象,也许能获得这样的启示:这类”豪华型“的舞剧作品,依靠现代高科技的机械舞台装置和声光电技术,创造宏伟壮观、五彩斑谰、瞬息万变的舞台景观,虽然种种的”舞台奇观“能给观众的视觉感官带来暂时的刺激、愉悦,但是忽略了舞蹈人体语言的创造功能,忽略了舞蹈与”剧“的有机结合,忽略了舞蹈给予观众情感、心灵的冲击力、震憾力,这就产生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本末倒置。因此,舞剧创作必须坚定舞剧的”戏剧性“,不要因为强调了舞蹈的本体就舍弃了”剧“的信念,要懂得”剧“的要素,要会构思”剧情“;同时,也要学会舞蹈与”剧";的有机结合,用舞蹈语汇来塑造人物性格,来宣泄人物的情感,来扩大舞蹈的戏剧张力。这样才可能使舞剧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观赏性。

布拉格人文主义音乐思索 篇3

关键词:布拉格 人文 音乐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36-03

坐落于伏尔塔瓦河流域的布拉格不仅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一个面积不足5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18万的城市,居然栖居了数以百计的音乐厅和歌剧院。这对于笔者这个生活在一个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1442万,全城只有两个音乐厅,而且还经常没有演出的成都人来讲,确实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布拉格众多的音乐设施可不是空虚闲置的摆设,这里每月都要举办各种例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尤以音乐活动最为频繁,比如国际之春音乐节、布拉格之秋音乐节、布拉格之冬古典音乐、歌剧、芭蕾舞表演、老音乐之夏、国际四重奏音乐节、国际风琴音乐、国际爵士乐音乐节、莎士比亚之夏、传统歌剧节等等,各种音乐节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也就是说这里的剧场天天都有演出。

如此大量密集的演出,足以说明当地人对音乐的痴迷和热爱。布拉格甚至有人戏谑地宣称,每个捷克人都是乐师。这口气讲得太满,我们不必当真。但是可以肯定地讲,捷克的爱乐人口比例绝对位居世界前列。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座教堂遇见几位普通的老人,他们和我们攀谈起来,得知我们是搞音乐的,马上就给我们秀了一首无伴奏的合唱,那美感那水平堪比专业。走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人们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拉提琴的、吹管乐的、弹吉他的、唱爵士的,无论走到布拉格的哪个角落,你都可能与音乐不期而遇,这场面这规模可是在其他城市难以见到的。

因为参加布拉格夏季音乐节的缘故,每年暑假,笔者都有机会在布拉格小住月余。音乐节期间,每天除了繁忙的教学、交流、上课、排练、演出之外,笔者更喜欢用心去感受与布拉格音乐有关的各种人文气息。

作为音乐人,笔者喜欢布拉格,因为整座城市本身就是一首极富画面感的交响音乐诗。好的建筑不仅具有遮风避雨的功能,更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功能。换句话讲,好建筑本身散发出来的艺术之美是要勾魂的。布拉格的建筑极具审美价值,所有的建筑都在表达都在发声都在说话,不同的建筑发出不同的声音,说出不同的话语,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无论哥特式还是罗马式,无论远古的还是前朝的,个个无与伦比,座座精妙绝伦,聚合在一起,那么富有韵律,那么富有节奏,那么富有生气,那么撩人心弦,那么令人感动。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把布拉格整座城池列为世界遗产加以保护。

顺着音乐的步伐感受布拉格的点滴,从历史人文到音乐戏剧,无不感受到东欧民族音乐数以百年的积淀与恢弘。诸如老城广场、查理大桥、布拉格城堡、瓦茨拉夫广场等等,各种建筑的细节都像装饰音符一般烙印在耳廓与心际。每当笔者置身布拉格,望着那些洋溢着罗马和哥特风格的建筑群,俯瞰那条蜿蜒流淌的伏尔塔瓦河,内心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响起《我的祖国》(捷克交响乐,斯美塔拉作)那优美的旋律,一时间,听觉和视觉交织共振,内心的那份美感无以言表,直叫人禁不住热泪奔流。

每年来布拉格,我们都被音乐节的组委会安排客居在布拉格老城区。这让笔者有机会慢慢欣赏这里的一街一景。布拉格老城的街道和建筑大都保留了13世纪的风格,城里大约有2000多处文物古迹,其中包括圣维特教堂、布拉格宫殿、老市政厅、卡罗利努姆宫、伯利恒教堂等。音乐节期间,我们每晚都有演出任务,演出的地点或在某个教堂,或在某个宫殿,或在某个城堡,所到之处的建筑都美得让人叹为观止,所有建筑无论外观还是内部构造装潢,都堪称美轮美奂、富丽堂皇。最让笔者吃惊的是,这些建筑并没有因为其高贵或珍贵的文物身份而被政府隔离冷冻束之高阁。每每来到一地,就会有当地人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莫扎特曾来过这个教堂演出,这个后台是某个国王的寝宫。寝宫里面的所有陈设,包括华丽精美的欧式家具都是可以触摸和使用的。习惯了中国古迹冰冷待遇的笔者对此非常震撼,原来布拉格的这些文物古迹全都是有生命的活体,千百年来这些号称文物古迹的场所,天天都在为活人提供服务,而使用的人反过来又为这些文物古迹灌注了生气和活力,致使每一个享用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它的文化血脉和生命体温。而且所有的老物件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并没有因后人的延用而遭至破坏。置身于这些华美高朗建筑的穹顶之下,整个交响乐队发出的乐音是笔者在现代方形音乐厅演出从未获得过的感受。没有借助任何扩音设备,但是乐音非常集中,声音的穿透力和共鸣声非常和谐非常悦耳、非常真切。在这种天人合一的环境里诠释出来的音乐,就感染力和表现力而言,确实比电声传导或平顶建筑空间更胜一筹。记得去年在教堂,为纪念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曾参与演出德沃夏克的《安魂曲》。正好白天听了一位经历过二战的捷克老师含泪给笔者讲述了她被法西斯虐待的故事。她曾亲身遭遇过德國人的大搜捕。当时,她藏在阁楼上,亲眼看着德国人在下面搜查。虽然幸免于难,但那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悚和恐惧,令她刻骨铭心。当晚演出,整个音乐气氛凝重压抑,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几乎透不过气来,那种恐惧和惊悸是笔者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还真有身临其境,如临大敌的心惊肉跳。那晚,笔者彻夜难眠。

布拉格,记忆中的欧洲童话之城,也随处无不与音乐有关。漫步在老城广场或者查理大桥上,无处不在的街头艺人演绎着世界各地的乐器与音乐。

查理大桥始建于14世纪,是捷克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大桥上有三十尊圣者雕像,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此人一生的幸福。这里早已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桥上的街头艺术家们演绎着各色音乐,有来自捷克爱乐乐团的四位大提琴演奏家,丰富多彩地演绎古典音乐,有布拉格音乐学院的学生排演三重奏,也有自由音乐家在街头敲起现代打击乐handdrum,有似外太空的音乐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这座童话般的世界。

nlc202309091403

教堂門外,每天都能看见一位弹钢琴的青年。没有功利心地爱上音乐,每天推着钢琴来教堂下,像做礼拜一般地弹琴。熟悉的音乐在教堂想起,感动涌上心头,偶尔有游客或路人扔几个硬币……没有更多的波澜,淡然一声谢谢,依旧顾自弹琴,夜幕下淡蓝色的天空,和着如水琴声,教堂仿佛也在聆听这多个世纪后的历史与平静,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音乐,这就是布拉格。

对于此行来说,印象最深也最别具一格的胜地便是高堡——vysehrad。斯美塔那在《我的祖国》这一传世之作中专门用一个独立的篇章描写了高堡的景象。高堡,是布拉格城市的发祥地,有着高贵的公主与英俊的农夫相爱的美丽传说。高堡在15世纪初期被毁,现存建筑有圣保罗教堂和圣马丁园楼。但最有名的是高堡墓地,全捷克最有身份的名人家族都长眠于此,作曲家、画家、文学家、大学教授逝世后一般都会葬在这里,例如作曲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画家慕夏等等。高堡墓地值得久久逗留,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个家族都在墓碑的设计与建造上颇费心思,无论是占据墓碑主体的雕塑,还是围绕墓碑的铁艺,亦或是墓碑上刻下的字母的形状,无不诉说着这个家族的兴盛与传奇。久久凝望那些高耸别致的墓碑,看着每一个家族里离去的人的名字,生于xx年,卒于xx年,顿感高堡已经在这片高地上仰望了世世代代的故事,看尽世间百态冷暖,依然用最安静的形态去诉说一个没有游人如织的布拉格。

作为一个音乐人,来到高堡的这片名人墓地,还有一个别样的意义,那就是瞻仰与缅怀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以及斯美塔那。斯美塔那的墓碑上,后人刻上了著名的伏尔塔瓦河旋律片段。德沃夏克的墓碑上,作曲家的头像踞于墓碑之上,仿佛告知众人他们的音乐都将会永垂不朽,延绵留长。正午时分,正当笔者驻足于斯美塔那先生的墓碑前,突然从高堡的圣保罗教堂中传来钟声,不同于在欧洲别处教堂听到的钟声,只是应时间的重叠而鸣响几声,高堡的钟声带着音乐,带着旋律,奏响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篇章的主旋律,钟声独特的肃穆与伏尔塔瓦河旋律里那河流般的动态交织呈现,眼前墓碑那些充满艺术气息的雕塑与蓝天白云下的飞鸟又映入眼帘,只觉得空气凝结,呼吸都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美好。再次感叹,音乐穿越了历史,却无处不在。

亲身感受了布拉格音乐之后,特别大的体会是,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能尽早到欧洲设身处地地感受音乐,将会更准确地领悟音乐,真正来到布拉格,才会知道,所谓西方音乐里面的方方面面的区别有多大。每一个作曲家的风格,都是由地域、生活背景等诸多因素造就的,倘若能在其祖国细细领悟一番,会更深刻地理解音符背后的语音,诉说的情感,描绘的故事。我们常说,要把日子过成诗,其实把日子过成音乐一般,流淌在心间,存在于生命的每一刻,那多么美好,这样的人生永远都是独特而自由的。

布拉格的音乐之旅,留给笔者的是那么美好的记忆。

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论文 篇4

本文结合我对《乐记》中“感于物而动”“德与艺”以及乐教理论的理解, 反观中国现今流行音乐的趋势及走向, 提出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

作为《乐记》的全文开首之言, 这段话以极为简洁简练的语言来说明“乐”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它承认音乐产生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 这已接触到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这一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声是指万物之响, 包括潺潺流水、林中鸟鸣、风雨雷霆等一切宇宙之声, 甚至包括噪声。音是五声, 即宫商角徵羽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 包括有词的歌和无词的曲。乐是依照歌曲的曲调演唱, 并配以舞蹈和乐器。声、音、乐是音乐的三个不同概念, 都是由人心而生, 都是从人类心灵淌出涓涓细流。

人心是音乐的源泉, 用真心抒唱的音乐才具有至圣至美至强的感染力, 才能广为传播。当今大多数的流行歌曲, 无不如此。如西域刀郎, 唱出了一个新疆青年对人生、对爱的深深挚情。还有张宇, 唱出了种种复杂而独特的情感感受。他们的音乐的流行都是心诚使然。但是, 也有某些音乐却出于演唱者的名气和古怪的形式被追星一族追捧而流行。比如现在的一些影星, 他们表演艺术的高超令人叹服, 但他们中的某些人盲目地插足乐坛所表现出来的对音乐肤浅的演绎则令人不敢苟同。电影和音乐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电影着重于表演的张力, 而音乐更着重于内心性灵的真实抒唱。因此, 那些让音乐在名声的铜臭和古怪夸张的形式中日趋萎靡扭曲, 丧失本身特有的美感和个性的做法, 实在是对音乐的一种中伤。

记得前几年的一次春节联欢晚会, 一个普通家庭暖意融融地合唱了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他们没有磁性的嗓音, 没有复杂的节奏, 有个别地方甚至还谈不上音符的标准, 但是他们以真实心声唱出的歌声却感动了全国几亿观众。那歌声里所蕴涵的款款深情, 一种对家庭幸福的渴望和家人平安的期盼, 至今仍萦绕耳边, 令人感动不已。结果, 在那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的评比中, 它获得了一等奖。这正印证了《乐记》中说的音乐是不能矫揉造作、弄虚作假的, 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 即“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的内涵只要有真实的情感流露便具有值得肯定的美学意义, 真正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音乐需要人心的至诚至善至美。

二、“宫为君, 商为臣, 角为民, 徵为事, 羽为物, 五者不乱, 则无怡占滞之音矣。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 明于天地然后兴礼乐也。”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的五声, 五声中宫属土, 声至浊, 于五声独尊, 故为君象;商属金, 声次浊, 故次于君而为臣象;角属木, 半清半浊, 居五声之中, 次于臣而为民象;徵属火, 其声清, 有民而后有事, 故为事象;羽属水, 声至清, 有事而后用物, 故为物象。音乐五声是宇宙万物的象征, 是金木水火土、白青黑赤黄的对应物, 预示着大自然的瞬息变幻规律和乾坤天地的运转之理。大乐和谐就是与天地同和, 与乾坤同转, 与社会并行。这就是音乐之中所蕴涵的辩证变化的哲理, 如同周易, 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昭示着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的莫测变化。

五声之中宫乱则知君骄恣, 商乱则知臣子堕落, 角乱则知人民愁愤, 徵乱则知劳役繁苦, 羽乱则知财物匮乏, 五声皆乱则知国将亡矣。冥冥之中, 音乐在默默地预示着社会人心的发展态势。

新民主革命时期, 革命歌曲盛行, 其铿锵有力、慷慨激昂, 振奋人心, 高扬着人民的不屈斗志。建国后, 对党和祖国的颂歌流行, 唱出了人民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刮起流行歌曲之风, 特别是爱情歌曲, 昭示着那一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赞美。而今, 雪村、周杰伦等另类声音突起, 也正是日益发展的社会之下人心对自由性灵和个性张扬的疯狂追求, 他们所表现的是一种唱功上的新奇和听觉上的刺激。还有摇滚音乐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也是另类特色的促使, 那听的就是一种心跳。中国新一代的青年生活在平稳而无忧的社会, 这种安逸使得他们产生一种腻烦的抵触, 他们更渴望一种心灵的刺激来充实自己人生的别样价值。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正是满足了当代青年的这一心理需求, 才广为发行。还有登山、溜冰、超极限运动等体育项目的盛行更是这一心理需求下的时代产物。这诸多的式样正以极快的速度遍布社会, 受到青年们的青睐。邓丽君、徐小凤等的爱情歌曲曾缠绵了几十年, 现在也渐成昔日的记忆, 这完全是历史使然, 社会的发展使然。

音乐与天地相和, 应社会而生, 堪称社会人心的晴雨表。在新的世纪, 新的年代, 我们的音乐又将通向何方呢?但愿音乐不要被安逸奢靡的思想和拜金主义的观念所腐蚀而变成毫无任何积极意义的无病呻吟, 丧失内容上的健康和乐律上的美感的音乐不会成为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的音乐主流。

三、“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 油然生矣。乐者, 动于内者也。乐主其盈, 乐盈而反, 以反为之, 乐盈而不反则放。”

研究音乐可以提高内心精神修养, 能生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音乐是极其高尚的艺术, 它主要抒发人心丰富的性情, 彰显人的本性, 皈依大自然的朴真和善良的心灵。音乐是陶冶情操, 回归本性的良方灵药。

音乐也是人心的外化, 什么样的人就唱什么样的歌。音乐是由心灵雕出的艺术之花, 要塑造美丽而动听的音乐, 必先塑造完美而健康的心灵。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我们感叹生活的艰辛;听《渔舟唱晚》, 我们浸染于渔民丰收的喜悦之中;听《梁祝》, 我们为那纯洁无瑕的珍贵爱情而如醉如痴……什么样的音乐, 就让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音乐以其曲折而流畅的节奏, 繁杂而简单的乐章, 蕴意深刻而回味无穷的歌词, 清脆圆润的声音细腻真实地触动我们的心弦, 净化我们的心灵, 抚慰我们的心绪, 升华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是幸福的, 一种来自精神深层的无比幸福。

四、“凡音者, 生于人心者也。乐者, 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懂得声响而不懂得歌曲的是禽兽, 只懂得歌曲而不懂得乐律的就是普通人, 既懂得声响和歌曲, 又懂得乐律的就是君子。君子懂乐律, 并从乐律中领悟到音乐的真谛。时下的大多数人都还只是普通人的角色, 他们听音乐, 只顾及声响和歌曲, 而不懂内在的乐律变化, 往往容易从众于社会潮流, 对社会上流行的, 音乐榜上靠前的歌曲, 不加分析就片面地接受, 这是现在大众音乐的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周杰伦, 他有很多优秀的歌曲, 其含糊不清的唱功更是别具一格, 但是他也有差劲的歌曲, 许多人是难以分出其中的优劣。“音乐的君子”就要善于通过思考, 理性地鉴赏, 高扬其好的音乐, 而针砭其差的音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更多的人透过表面的听觉感受上升到真心领悟的深层, 充分调动积极的思考让他们的情操在音乐的陶冶中走向更高层次的圣美之境, 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通俗音乐却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意识形态、政治背景、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没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习惯于对欧美以及我国港台地区通俗音乐的“模仿”, 缺乏具有较高审美品格的“原创性”和“艺术感”。而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其中《乐记》就是我们祖辈在音乐艺术领域辛勤探索而留下的瑰宝, 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一优秀的古代音乐文化遗产, 拨沙捡金, 融汇精华, 在发展和充实今天的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 进而冷静又理性地观照与思索现今通俗音乐的流行趋势及其审美价值取向, 我相信这对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文化是会有积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我对创新作文教学的思索 篇5

关键词:创新作文

教学

思索 内容摘要: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渐进的过程,从仿写开始,从生活中寻找各种可利用的素材资料,进行创新教学。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创新作文,同时督促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

新的《语文大纲》明确规定,初中作文“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多灌输,少感染,多说教,少陶冶,结果学生的作文思维狭窄、题材雷同、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失了个性与真情。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诸如:

1、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教师往往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

2、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差,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重改不重写前指导,写后讲评。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错字别字、标题标点、构思立意、开头结尾、照应衔接、语言表述,等等,无一不及,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讲评,什么问题都涉及到,什么都没解决。

3、效果不佳。由于训练程序僵化呆板,训练手段陈旧单调,训练周期长,且没有检验效果的阶段性标志,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把创新作文指导提上日程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个人认为:写作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宜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仿写作文,丰富学生文学积累,诱发学生写作欲望。

写好作文,要有丰富的积累。包括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其经验的获得有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直接获得经验是个人生活的真实体验,这是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的最直接来源;间接经验的获得要经过“阅读——感受——共鸣——吸收——运用”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仿写过程。这一过程充实了学生的文学积累,便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闪耀出创造的火花。开启学生的丰富积累、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仿写。

同时在指导仿写作文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可利用的素材,收集名人、名家写过的旧素材,要求他们从平凡的素材中,展开合理想像,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如学过《背影》后指导学生仿写散文《妈妈的手》鼓励学生在模仿中练笔、在仿写中超越、不落窠臼。

仿写架起了学生直接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的桥梁,有利于初步学习写作的学生完成“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出自己的路”这一个艰难的过程。

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为了激活创新思维,可以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观点、成语、说法等生疑质疑,构思时站在对立面去思考,鼓励提出与传统迥然不同的看法。比如,“滥竽充数”有的学生批评齐宣王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主张吃大锅饭”。又如“班门弄斧”可逆向思维“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不怕出丑,向行家学习,少走弯路,这是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三、平时注意督促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

要想写出美文必须做到胸有锦绣。就是心里要有足够的、恰当的作文材料。例如:我们在进行习作“记住这一天”训练时,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文,有的选材于自己学习时成功如何擦肩而过的遗憾,有的选材于陪同学800米跑所遇的坎坷经历,有的选材于阖家互相提携登山旅游的乐趣„„这些文章都做到了叙事感人、情意真切。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善于积累。为了学生在写作时能得心应手,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在平时积累写作素材。为此,我在教学中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开展每日一写(每日至少写300字的日记)、每周一抄(每周抄1000字的精彩文段,即把自己课外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文字抄录下来)的课外活动。

2、开展每课一讲(每节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日一读(每天读1000字左右的文章)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开展每周一练(每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四、进行专题集中式作文训练

1、划分专题。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划出详细的训练点,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构思、选材、描写、线索、场面、结构等等。这些训练点也就是专题化训练中的专题内容。

2、训练步骤。训练专题确定之后,具体训练分四步完成:

(1)分层训练:与一般的训练不同的是,分层训练是教师拟出从一般性的基础题到有一定深度的提高题,使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量力而行,分别选择不同的题作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避免全班“齐步走”以达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的目的。

(2)自评互评: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先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规定修改符号,明确修改程序。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

(3)快速批阅:这一步主要由教师来完成。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一篇文章的格式、书写、用语、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围绕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

(4)讲评再练:同批阅目标的相对单纯一样,讲评也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上。其他方面的内容无须啰嗦。最好是把优秀的文章与有代表性问题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教师点拨以让学生明确好在何处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专题化训练中,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除一部分确实已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者外,余下的学生将再次认真审视自己的作文,直到教师认可满意为止,这大大有别于传统的作文训练写完改完讲完一塞了事的简单重复。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从记叙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从简单到复杂,每一学期都练有专题。这种训练程序改变了学生见作文即头疼、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使他们练得明白,练得高兴,练得有收获。大部分同学在写作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尊重学生的人文主体性,放手学生自由地、大胆的去写他们想写的、爱写的一切,去尽情展现带有他们生命痕迹的心灵和风采。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对语文教学与语文考试改革的思索 篇6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仅就新课改的目标来说,整个课改的推进并不是很顺利,课堂教学改革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语文考试改革严重滞后,我们的教学考试改革还在原有的层面上徘徊不前。

对整个教育教学来说,任何考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取消考试无疑是不可能的。要想有所突破,我们就必须在考试题型上下功夫、做文章。多年来,我们的考试题型还一直是以知识的考查为核心目标。我们的题型还只是字词考查、阅读理解考查,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来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思维能力,没有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失去前进的动力。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内容,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阅读就应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考查学生面对材料的提取能力。就语文教学来说,笔者认为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根本。何以这样说呢?信息能力的考查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学生快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考查出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的信息能力的考查,还可以评定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文考试不单单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获得有价值的结论的能力。其次,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换代异常频繁,如果我们只是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让学生学习,如果我们只是重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却不知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会使我们语文教学失去根本。目前,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不会写论文,写不出有独特见解的论文,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不知道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不会研究问题,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都与我们语文教学的偏差有关。可以说信息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研究能力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的学生不会查阅文献,文献意识差是论文抄袭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文献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要想使学生将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想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具备资源意识与基本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大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在语文试题中,我们少放或者尽量不放那些客观性的试题,我们要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材料,让他们阅读,并从中进行一定的推理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

由此可见,研究能力是我们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我想语文的基础性也就体现在我们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之上。学生将来可能不是作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是在培养作家,而是在培养公民。而我们的考试题目却更多的是在考查学生的文采,但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却严重不足,思维能力没有在考试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提取信息,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呢,却没有培养和考查这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的让学生理解文本,却不知道综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我们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没有培养学生的的研究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等都没有在语文考试中得到体现。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而不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国外语文考试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法国的语文考试笔试为四小时,有三个问题供考生选择,考试文章类型大多是辩论性文章。文学评论和其中文学评论是写一篇以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分析辩论性文章分两部分,一是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二是针对一段或数段的写作。文学评论的考试也包括两部分,一是回答问题,主要是阅读和方法上的问题;二是复合评论,写一篇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内容是大纲规定要考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语文考试都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作为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将思维与概括能力综合起来考查,让学生透过许多文本分析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去我们的语文考试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大多是文学写作,也就是说写作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学生将来所面临的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实际的语言工作,他们将来大都从事各行各业工作。而如今我们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不会写论文,不会做研究,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这种语文考试没有考查学生的信息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缺乏,研究能力较差。这也是造成我们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不会写论文,不会搞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拿当下作文考试来说,我们传统的作文考试常常以文学考查为主,这种文学性的考查,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采,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很难从中得到考查,特别是思维的深刻性很难在作文中得到体现,华丽的外衣下面是苍白的内容。同时,无论出题者还是阅卷者,都将目光放在文采上,却很少考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作文的内容都是要学生表现文采,而文学性的东西在社会上容易找到,我们有一大部分学生可以套作文,仿制作文,但是在文中很难看到学生的真情实感,很难看到学生的真知灼见,有的只是华丽的外表,似曾相识的观点,雷同的结构,这样就出现了那种绣花枕头似的文章,好看而不中用。同时这也给那些投机取巧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那些大量的模仿复制的作品泛滥成灾就是一个明证。千人一面,千曲一腔的作文比比皆是,语文考试走入八股考试的泥潭中去也就不足为奇。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改革我们的语文考试做起,只有我们的语文考试转变为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转变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来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一个大的转变。

对课程改革一些问题的思索 篇7

一、准确把握课改理念

如果新课程实施者没有建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就会使新课程实施迷失方向,迷失主体,甚至会陷入无源之水的被动境地。可能出现教师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要求相背离的现象,导致低效课改、伪课改等。

在一次“直面课改”论坛中,一位校长在介绍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的做法时说:“面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们老师一时难以把握,在课堂上很难同时体现三个目标。我们采取了各个击破的办法,让老师在一堂课上落实好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另一堂课上落实另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她的这一经验听起来感觉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三维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传授知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离开了知识的传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成了无水之舟;只传授知识,则又回到过去强调“双基”,忽视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老路上来。所以割裂开三者,只实现一个维度目标,是不符合课改初衷的。

二、对教材产生的困惑

实验版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学期“分一分”一课,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前三个活动是能够用表内除法解决的问题,如第一个问题“把12条鱼分给三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条鱼”?第四个问题是“把100块糖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多少块”?一位教师在教学前三个问题时,都是用除法解决的,而学生此时已掌握表内除法,但按前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第四个问题。

“分一分”的问题,可以有许多解决方法,可以用加、减、乘、除,也可以画图,也可以用统计的方法。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的解法。有的方法虽然看似很笨,但它是建构在学生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基础上的方法,是他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用。这位教师一味采用最优的方法——除法来解决问题。他的方法是教授给学生的,不是学生自己的,学生用起来有相当的局限性。到最后一个问题,该方法行不通了,这道题把学生的思路“堵死”了。

像这样教师不理解教材编排意图,不知如何使用教材的现象还很普遍,所以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任务还很艰巨。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新教材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山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小小养殖场》一课是旧教材中不曾有过的教学内容,对很多教师来说无经验可谈。教学用书对有些问题阐述得并不明确,第一个情境题目把大家难住了:“鸭42只,鸡85只,鹅34只”,让学生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谁多谁少。教师虽然明白题目的意思,但如何通过此题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感到十分困惑。一位教师说:“如果两数的差小于10,就说多——些(或少一些),如果两差等于或大于10,就说多得多(或少得多)。”这样说,可以帮助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数感有明确要求:“能在具体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对什么情况“多一些”还是“多得多”的问题需要有具体环境。虽然这位教师的方法对书中的练习都适用,但她用“10”作为绝对标准,判定“多的多”、或“多一些”,抹杀了数的相对大小的属性,没有真正理解“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谁多谁少”培养学生数感的用意,对教材理解不够,对课程标准学习得不够,无助于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有许多新内容,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这也必定伴随诸多困惑,也体现出新课程的挑战和魅力。

四、对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究

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学习方式转变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15-9”的教学。教者出示主题图,引出“15-9”算式。如何退位减,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得到15-9=10-9+5=6、15-9=15-10+1=6、9+()=15等一些算法,体现了数学教学的算法多样化。但他没有创设条件让学生采用摆小棒等直观教具、学具引导他们进行运算,这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其思维过程应该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应建立在表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只考虑了算法多样化,没有面向全体,照顾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五、评价没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4)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一位教师教学“圆周率推导”一课,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测量不同大小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算出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的直径的比,得出圆周率。一个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一个圆一个圆地测量和计算,费了好大劲,得到了一组接近圆周率的数值。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因为圆的周长是曲线,不容易测量,干脆就用直径乘3.14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再用周长除以直径的长,得出圆周率。在进行交流时,后者被教师着实表扬了一番,“测量得细致准确”,而对前者教师却没有理睬。

这位教师所做出的评价,只注重了结果,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观察了解,抹杀了学生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背道而驰。

教育研究源于问题。正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了问题的存在,面临着教育、教学困境.才能促进教师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上一篇:新建线路下一篇:医疗保险购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