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2024-06-25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精选8篇)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篇1

1、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2、积一分公德拒黑心,买一份食品求放心。

3、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促进增产又增收。

4、严把食品安全关,喜架健康幸福桥。

5、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6、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基础产出水平。

7、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8、建食品安全体系,保护千万家健康。

9、手牵手维护食品安全,心连心构筑和谐家园。

10、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健康生活和谐温馨。

11、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注,为有限生命多一份负责。

12、美丽河北我的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3、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

14、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和“放心粮油”工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15、食品安全你我同创,和谐健康大家共享。

16、全面实施粮食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安全食品为大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8、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19、少吃一口垃圾粮食,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20、健康大厦始于一砖一石,食品安全凝聚一点一滴。

21、开展”节约一粒粮“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

22、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23、少一份粮食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24、学好食品卫生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25、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26、少吃一口垃圾食品,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27、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28、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心,为有限的生命多一份责任。

29、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30、长一份知识求放心,积一份公德拒黑心。

31、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32、家事国事天下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34、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35、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36、粮食安全从严把关,关爱生命责任如山。

37、食品监管人人有责,消费安全家家夙愿。

38、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39、粮食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40、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粮食安全主题口号

1. 开展”节约一粒粮"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

2. 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3. 少一份粮食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4. 学好食品卫生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5. 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6. 少吃一口垃圾食品,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7. 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8. 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心,为有限的生命多一份责任。

9. 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10. 长一份知识求放心,积一份公德拒黑心。

11. 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12. 家事国事天下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1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14.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15. 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6. 粮食安全从严把关,关爱生命责任如山。

17. 食品监管人人有责,消费安全家家夙愿。

18. 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19. 粮食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20. 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粮食安全活动文案

1、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3、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4、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6、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7、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8、一天省一两粮,十年用用仓来装。

9、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10、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1、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12、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3、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14、十匙合成一碗饭。

15、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16、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17、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18、精打细算半年粮。

19、一星半星,聚两成斤。

2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1、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22、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23、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24、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

25、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6、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27、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28、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29、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30、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1、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32、成由勤俭败由奢。

3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34、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35、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36、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37、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8、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39、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40、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 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计划

★ 劳动合同法 宣传标语

★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标语

★ 劳动保障合同

★ 创卫知识宣传标语

★ 健康知识的宣传标语

★ 2022劳动标语口号_五一劳动节宣传标语

★ 街道年度劳动保障事务工作总结

★ 劳动保障安全工作计划

★ 劳动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篇2

一、抓好收购,充实储备,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要认真总结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执行预案,加强政策宣传,提前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临时收储粮食政策,确保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过程中,要发挥好地方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的积极作用。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鼓励企业增加粮食商业收储,加强对企业落实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的监督检查。

(二)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能力。各地要按照国务院规定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分省(区、市)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利用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抓紧充实地方储备。要根据粮食应急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要增加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存,确保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其他地区也要建立必要的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三)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进一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跟踪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轮换机制,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使中央储备粮轮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结合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增储等工作,继续优化产销区中央储备粮的布局和品种结构,逐步增加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的储备数量。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日常监管和质量抽查,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轮换规范。

二、清仓查库,摸清家底,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进行一次清仓查库,摸清家底,既做到政府心中有数,也让群众感到放心”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要求和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组织和抓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这次清仓查库是2001年以来的又一次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粮食库存大检查,既是对粮食库存家底的一次大清查,也是对粮食部门工作的一次大检验。检查的重点是,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中央临时储备、临时储存进口粮和国家临时储存粮)、地方储备粮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情况,国有粮食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质量和粮权归属情况,企业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以及与信贷资金对应情况,政策性粮食存储企业的补贴资金下拨使用情况,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的情况,并选择部分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检查的要求是,全面检查要落实“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省级复查、国家有关部门抽查要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确保库存清查扎实进行,进一步摸清粮食库存底数。各地要高度重视,各级粮食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按照统一部署和业务分工积极开展工作,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抓好清仓查库检查人员的培训,重点做好库存实物、统计、财务、质量检查方法及表格填报等方面的培训,既要培训好师资力量,又要培训好参加抽查、复查、普查和督导的工作人员,保证清仓查库工作顺利进行。

三、稳定粮价,保障供应,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一)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工作,掌握好调控时机和力度。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合理确定销售底价,分期分批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竞价销售。各地粮食部门和托市主体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按规定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政策性粮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交易行为,严格交易管理,确保交易活动正常进行。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和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的承储企业,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加强粮食移库工作和产销衔接,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中储粮总公司及相关分公司要认真做好最低收购价粮的出库、发运、接收、入库和监管等工作,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要积极协助,力争按时完成移库任务。对确需紧急调运的粮食,各地要及时上报,以便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统筹安排运力,保证作为重点物资运输。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稳定销区粮源渠道。

(三)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启动过预案的地区,要按要求抓紧做好仓储设施、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的维修工作,恢复应对粮食应急状态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预案和相关实施细则。没有启动预案的地区,要学习借鉴启动预案地区的经验,完善本地区预案,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四)进一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督促各类粮食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组织开展巡查和培训,提高统计质量。认真组织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和油料供需平衡调查,做好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掌握粮油供需和加工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范围,密切关注国内外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加强信息监测和统计调查分析,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粮食政策信息和供求、价格信息,加强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

(五)牢固树立“以兵为本”服务宗旨,加强全天候军粮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粮源筹集能力、成品粮油储备能力、应急加工能力、应急运输能力和军粮供应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抓好军供企业改革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军供网点布局,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功能。

四、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

(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主渠道。完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措施,继续解决企业“三老”中的遗留问题,加大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以骨干粮库为主体,实行兼并重组,组建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完善粮食购销网络,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夯实主渠道基础。严格规范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行为,落实对外资兼并重组国有粮食企业的安全性审查和监督。

(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等部门的支持,择优扶持若干个有竞争力、带动力、效益好的大型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兼并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发展粮食科研、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岗位中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结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切实推进粮食仓储、物流、烘干设施、油料及食用油库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需求、方案论证和申报审核等前期工作,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认真研究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食用油加工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粮油加工业的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积极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和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应用,启动国家级粮食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工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粮食行业科技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继续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继续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抓紧建设北京、上海、云南、广西、新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系统,扩大交易市场联网范围,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督机制,提高交易效率。加强农村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基层粮食部门要合理规划布局,选择一部分信誉良好、服务周到、管理规范的基层粮食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指导企业盘活资产,发展乡村粮油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等新型粮食流通业态,巩固和发展农村粮食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发展,大力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和粮食经济合作组织,搞活粮食购销和经营。

(五)继续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促进科学健康消费。扩大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试点范围,推广安全储粮技术。各试点省份要加强组织管理、指导和协调,做好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试点专项按期完成并取得实效。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加强放心粮油服务体系建设。

五、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进一步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继续贯彻执行两部条例,健全粮食法制体系。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快健全粮油仓库管理、粮食仓储设施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等配套制度,提升企业粮油储藏技术应用水平,规范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管理。认真总结两部条例实施经验,加强《粮食法》的研究工作。

(二)依法加强对粮食市场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要健全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体系,不断提高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出库和跨省移库情况、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品粮油市场检查。继续加大对涉粮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案件查处工作机制,提高粮食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三)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监管,继续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工作。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对取得收购资格企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严格按程序开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加强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的监督检查,为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四)切实加强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继续狠抓安全生产。全面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进一步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和检查,重点防范粉尘爆炸、火灾、粮食烘干和浅圆仓、立筒仓作业中的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对储粮化学药剂和大型设备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进一步抓好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粮食部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不断强化党员教育,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谋划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思路、促进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措施、领导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部署,根据粮食行业特点和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篇3

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百姓的“米缸”建在市场上

居民家里不自主储备备用粮食,一旦粮食产区发生自然灾害等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事件,导致粮食供给减少,将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生存的根本问题。虽然国家政策干预,防止粮价大幅波动,但是会浪费很多管理精力和资金。

“米缸建在市场上”的现状,对目前我国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如果百姓自己不储粮,那么国家必须要储好粮,储够粮。其次,必须保证粮食的周转流通顺畅,保证粮食的平衡供应,保证不发生相对过剩和相对紧缺的状况,保证粮食存量的充分激活。但是,目前我国的仓储系统各个方面都还很不规范、不完善,很多仓库存放条件不达标,导致储备粮大量损失,时有发生粮仓库损毁等现象,危及粮食储备,调研中也发现存在粮食中小粮仓减少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过度依赖运输系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自然灾害等状况交通受阻,可能造成粮食消费区缺粮,甚至断粮的情况发生。

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步伐要加快

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还存在一系列与粮食增产不相适应的环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陈旧,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滞后,农业科技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必须提升,增强自给能力。

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有一些负面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向城镇化转型会导致粮食消费增加和粮食生产减少,双重作用导致粮食供需不平衡加剧。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挑战。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粮食耕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建设用地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直接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能力减弱。一些地区,把水源附近的肥沃土地用于建设,不仅导致良田受损,而且破坏和污染了水源,甚至有大量的建设用地挤占了淡水资源面积,严重破坏粮食生产和淡水资源。虽然我国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但是占补平衡政策所补偿的耕地质量和肥力不足,只是数量意义上的占补相对平衡。

我国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

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口粮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正逐步提升。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同步大幅增长。目前百姓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这引发饲料粮需求的快速增加。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禽畜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

国际粮食市场的不可依赖性增强

世界主要产粮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这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我国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2008年粮食危机中,一些国家不负责任地将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进口粮食的巨大财政压力,还有巨大的政治压力。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再者,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根本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的粮食消费。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的消费需求,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本来就十分有限。目前世界粮食也处于供给紧张状况。

应对粮食安全新问题的具体措施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仓储物流体系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巨大。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重要途径,推进建设现代化农业是确保提高粮食单产的唯一可行性战略。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普及,增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完善仓储物流体系,要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居民家里不自主储备备用粮食,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不健全,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造成粮食紧缺,粮价升高将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要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维护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粮仓。每个县市都应建立相应规格的粮仓,并且科学规范管理,畅通国内粮食跨地区流通的渠道,同时也不忽视国际粮食贸易进出口在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中的作用;利用各种手段建设城镇粮食供应网络,在农村发展粮食市场,提高粮食流动率,增强粮食储备监管,确保全国粮食平衡供应,确保粮食安全。

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

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水平、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键。我们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以确保水土资源支持粮食生产。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原则,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粮食政策和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应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农业保护政策。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扶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增强法制管理,明确管理责任,避免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农业污染的治理现代化,将可利用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例如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在中国各地农业区,55岁以上的农民已成为农业主力军。中国“老人农业”的现实状况,会直接引发三方面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被粗放化;农民总体年龄偏高、知识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难以承担未来农业现代化重任。

要使农业后继有人,关键是要通过规模经营解决效益问题,使农业有钱赚、有效益,这样才能催生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紧出台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政策措施,从农业补贴、市场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

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是对我国国内生产的补充,并且必须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鉴于目前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出口政治干预和“粮食武器”等问题存在,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从长远看,全球现有可耕地面积约77亿公顷,目前用于生产的耕地还不到30亿公顷。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耕地,不仅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例如,笔者在白俄罗斯考察时,发现很多适合耕种的土地荒废在那里,没有得到利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后从多方了解到,他们有意愿出让给其他国家的人耕种;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有大面积土地荒芜,要让每寸土地都生产粮食,增加粮食总量。我国要在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和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开发国内所有耕地、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篇4

国家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12年3月14日)

尊敬的会议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这次会议,与各位同行围绕优化利用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进行交流探讨。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逐步退化,粮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立足国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33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733万公顷,在连续30多年保持农业灌溉用水零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5.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 了占全球21%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了八连增,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愈加凸显。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未来10年,在基本不增加灌溉用水量的前提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万公顷左右,农田灌溉面积超过6600万公顷,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中小型蓄引提水工程,提高水资源时空调蓄能力,保障农业合理用水需求。同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相协调。

二是建设高效节水农业。以北方缺水地区为重点,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大力推广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

三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坚持挖潜改造与新建扩建相结合,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加快推进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实施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对县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集中配套改造。支持山丘区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小型水利工程,发展集雨灌溉和旱作农业。

五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尽快消除防洪安全突出隐患。实施抗旱规划,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完善抗旱服务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六是大力推广先进科技。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大力推进良种培育、田间作业、设施栽培、新型肥药、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七是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体制,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鼓励用水户参与管理。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

八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拓宽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范围,足额收取水资源费,健全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放小额贷款,实行贴息扶持,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民购置灌排设备给予财政补贴,实行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

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篇5

保障粮食安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粮食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宏观需求越来越大,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以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因此,要紧抓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主要解决3个问题:种什么、怎么种和谁来种,本文主要立足于创新种植模式,就解决怎么种地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科技创新;种植模式;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问题背景

党中央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粮食安全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创新种植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和粮食的重要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加,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农业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实践表明,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中,科技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进步是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必须依靠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农业发展探索更多发展方向和道路,也能发掘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提供重要支撑,可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耕地面积受限的情况下,以科技进步创新耕作模式,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创新种植模式的对策分析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要努力确保农业产能,强化科技支撑。在实际生产中,传统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往往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地追求粮食产量,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资源不能很好地休养生息。粮食安全与否,不能仅仅以当年的粮食产量为指标,更需要看国家的粮食持续生产能力是否有保障。做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威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优质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环境、气象等因素,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并不高,因此,提高粮食发展稳定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了要保护耕地之外,依靠科技,创新种植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农业科技不仅指研发、培育优良品种,还包括机械化、深耕、施肥、植保、灌溉技术等很多方面,是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创新模式,推广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的科技基础;坚持优质、高效、安全并重的原则,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和资源环境,实现粮食质量、产量和安全的统一。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产量,并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客观情况来看,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能力,主要在于突破资源、环境和发展模式等制约因素的约束,建立以科技创新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山东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合作开展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云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等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有质有效快速发展,为东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技术集成化、作业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样是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新种植模式的同时,要注意集成配套推广适用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包括高效栽培模式、疫病防控技术等关键农艺技术,以优质高产的目的。如推进区域性粮食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注重粮食增收技术的结合,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模式;提高农业主产区粮食产能,带动区域粮食产业的发展。提高主要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大大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还要做到单项技术突破与技术集成创新相结合。开展高产、轻型节本、抗灾应变、病虫害综合防治、优质无害化等单项技术等与种植模式配套的技术探索;注重粮食作物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配套技术和防灾减灾、产后减损等系统技术的研究。发掘粮食增产的潜力,关键在单产。增产的主力要靠单产,单产提高的关键要靠技术创新。以当前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单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大面积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配套整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项农业技术的优势,并相互弥补技术短板。例如,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Y两优900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施肥、科学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5部分,每一部分都实现了无缝衔接。注重农机农艺相结合。机械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无论是品种选育攻关还是病虫害防治,都要能够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注重良种良法相配套,实现标准化生产,良种良法配套是必然途径。良法不仅是传统的农艺措施,还要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标准化作业提供支撑。

创新种植模式在具体实施中要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种植综合配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带来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例如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留茬覆盖及秸秆与表土处理技术、深耕技术。如广西农科院韦本辉研究员发明的的粉垄技术(又叫深旋耕技术),能在不增加水肥、不多耗人力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作物品质,此技术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青睐,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间套复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如推广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使粮食增产增效显著。

农业是露天作业,在人力不能控制自然环境的情况下,现在的粮食生产还受制于天。如何改变生产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是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农业综合开发正是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就是要注入科技,在土地治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使粮食进一步增产。结束语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不仅仅是要守住耕地数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耕地质量。当前,中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必须要围绕着尽快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做好长远规划、任务落实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于国家粮食安全个人感想 篇6

紧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这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近,我国粮食亩产提高69.6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70%。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更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加快筛选应用一批适宜本地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继续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抓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扎实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一步发挥农机在科技兴粮中的载体作用。

坚持不懈强化完善惠农政策。这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最主要的还是政策好,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今后在完善强化政策的同时,要在狠抓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继续落实好“四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加快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调动主产区生产积极性。落实好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水平合理,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解决“谁来种粮”、发展现代农业的应对之策,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鼓励和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供种育苗、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等服务,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做强粮食产业保障粮食安全 篇7

1 八步区的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贺州市八步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很多, 主要有稻谷、玉米、豆类、红薯等, 其中以稻谷为主。2012年八步区粮食播种面积3.68万hm2, 总产量19.38万t, 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01万hm2, 总产量17.16万t[1], 人均有粮279 kg, 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详见表1。

八步区无公害粮食 (水稻) 生产示范基地有12907 hm2 (其中优质稻示范基地7000 hm2) , 木薯高产示范种植基地400 hm2, 获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检验检疫备案证明的面积有882 hm2。带动八步区13万户农民参与粮食生产,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涌现了一批粮食种植大户, 有的获得了全国种粮标兵或广西自治区种粮大户称号。八步区目前运转得比较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有100多家, 其中贺州市级以上粮食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家。在合作社中, 主要业务包含有粮食种植、服务等内容的有40多家, 专门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有3家。粮食加工产品注册有“金茶江”大米、“紫微米”等商标。

2 八步区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种粮效益偏低, 劳动力紧缺

谷贱伤农,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认为够吃就行, 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农业生产请工, 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2]。一担稻谷 (50 kg) 目前市场价值135~150元, 只相当外出打工1~2 d的收入, 因此部分地方农民粮食“只种够吃”, 其余田地改种蔬菜、水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这给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带来不小的压力。

同时, 八步区每年有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广东、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打工赚钱, 农业生产面临着“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问题。

2.2 土地资源零碎化, 规模化生产有难度

八步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田普遍存在多地块、小面积、分散的现象, 大家各自为战, 随意种植, 甚至有外出打工的农户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上速生桉, 造成极大浪费, 也给土地连片流转, 规模经营带来较大困难。此外, 该片区农户习惯在自家院子、门前、水泥房顶上晒谷, 一旦规模化种植水稻, 稻谷的晒干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目前田地的租赁期限普遍较短 (一般为1~5年) , 同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种粮大户对是否建设粮食晒干的场地也很纠结:不建没地方晒谷;建了三五年后不知结局会怎样。再者, 出租农户也不愿意在自己的田地里搞硬化建晒场。

2.3 基础设施落后,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

近年来八步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农田灌溉设施较差, 洪涝、干旱等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频发,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种粮大户中粮食烘干设备不普及, 农业加工企业又不收购湿谷, 种粮大户在稻谷收获时遇上长期阴雨天气, 烘干成为大问题, 稻谷收割后因阴雨未能及时干燥, 湿谷堆在一起储存, 会引起稻谷发黄, 而且也易滋生霉菌, 其营养价值和品质都较差。

2.4 粮食加工产业链短, 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粮食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 而且产品多属初级加工, 产业链短, 附加值不高。不少企业运营资金不足, 在技术创新、品种引进等方面积意识不强, 加工的工艺简单, 设备落后。有些企业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和现代营销理念, 销售网络不健全, 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

3 促进八步区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3]。

3.1 建立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机制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划定并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提高粮食安全指标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 确保八步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hm2以上, 总产量稳定在19万t以上。在抓好“危老”粮库维修中, 加快粮食储备中心建设。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起粮食市场供求异常波动时, 启动广西自治区粮食应急预案, 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按国家要求承担应急任务, 服从国家的统一安排和调度, 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4]。

3.2 落实惠农政策, 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 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全面及时落实粮食直补和水稻、玉米良种补贴等国家惠农补贴政策, 出台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等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稳定种粮农户。

其次, 实行粮食种植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粮食种植保险、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争取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规范粮食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 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粮食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八步区2014年开始试行水稻种植政策性保险, 今后要加大保险覆盖面和覆盖率。

最后, 加大粮食产业化组织扶持力度。通过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 倾斜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要实行用地、用电、用水和税费优惠政策。此外, 财政要每年拿出一定的支农资金, 作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基金, 用于技术改造及基地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建设。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先进技术

首先要加强农田水利和机耕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整合高产示范创建、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 加大投入, 提高统合生产能力;对种粮大户、企业购买粮食烘干设备、粮情检测系统给予补贴, 在稻谷收获遇上长期阴雨天气时, 政府要及时实行稻谷烘干补贴, 并协调农业加工企业对种粮大户的稻谷提供非盈利的烘干服务。

同时, 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 大力推广水稻“三免技术”、水气平衡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粮食产量。

3.4 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种粮主体

最有效的办法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传统农民只追求维持生计, 新型职业农民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在农业生产中, 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等为主要目标,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办法、现代经营理念武装自己, 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2], 只有这类新型职业农民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劳力短缺问题, 通过组织农户与粮食生产服务组织对接, 开展各种社会化服务。2012年以来, 八步区创建了水稻集约化育秧示范基地, 针对农村劳力短缺问题, 探索出一套代整田、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和统一田间管理的“五代一统”现代农业新型服务模式, 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努力减少土地撂荒。

3.5 引导土地流转, 规模化经营

农民种粮不赚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有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快完成八步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八步区201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里松镇, 计划在3年之内八步区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 把一些农民不想种或无人种的承包户耕地流转到种田能手、种粮大户手中, 才能不断提高粮食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 提高种粮效益。如信都镇种粮大户沈利成, 通过土地流转, 近几年每年承租水田25 hm2, 他先后筹资购进育秧设备、插秧机、谷物烘干机等粮食生产设备, 水稻从播种、插秧到最后收割实施了全程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覆盖率100%, 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90%。机械化操作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而且充分发挥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统一而最终获得高产, 机插大田平均每667 m2产量485 kg, 比传统手工栽插大田增产82 kg,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解决多年来因种植规模上不去、种田效益低的问题, 在他的带动下, 当地许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和营销大户纷纷投入粮食生产。

3.6 以粮经两用作物为补充, 缓解稻谷需求压力

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 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推广间套种等措施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 达到钱粮双增目的。八步区百姓习惯以稻谷为基本口粮, 近年来一些具有八步区特色的粮经两用作物产品, 如贺街淮山、贺州香芋、木薯、紫薯等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稻谷需求的压力。贺街淮山 (山药) 是药食两用作物, 近年的销路很好, 产品供不应求。八步区每年种植面积在1000 hm2左右, 产量一般为2000 kg/667 m2, 近年来采用多种间套种的高效种植模式 (淮山+苦瓜、淮山+节瓜、淮山+豆角、淮山+花生, 在淮山园地套养青蛙等) , 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差, 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贺州香芋 (别名芋头、槟榔芋) 每年种植面积在1000 hm2左右, 产量一般为2500 kg/667 m2左右。木薯每年的种植面积在2200 hm2左右, 产量约为340 kg/667 m2 (干薯) , 主要用于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 可深加工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果糖等, 在食品、饮料、医药、纺织 (染布) 、造纸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此外, 还有一定数量的紫薯、莲藕、茨菇、马蹄、粉葛、凉薯等作物, 是八步区民众粮食的有益补充。

3.7 开发粮食加工产品, 延长产业链

开发食品加工产品中, 台湾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其大米及大米衍生出来的农副产品多达十几种[5]。八步区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 口味喜好各不相同, 食物加工方法千变万化, 大米及大米衍生出来的东西也有很多, 但做成商品的却很少。可以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客家米茶 (以曝米和具有苹果香型的开山白毛茶等原料制成, 具有充饥、保健等作用) 、荷包酢 (用干荷叶包裹的炒米粉肉, 有清热化浊之功效) 等传统居家食物变为商品;此外, 还可以适量生产客家糯米酒, 山棯 (桃金娘) 酒、橘扭子 (万寿果) 酒、酸梅酒等具有活血通络、补虚止血或收敛止泻等功效的养生保健酒系列产品;用豆类、玉米、南瓜、红薯、香芋、淮山等开发符合各阶层人士方便食用的早餐食品, 既营养美味, 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需求, 又降低对稻米的依赖程度, 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目前八步区粮食及粮经作物加工产品中, 贺州市金泰粮油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大米、鲜米粉等产品, 贺州市红枫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薯原淀粉、变性淀粉深加工产品, 八步区丰收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贺州香芋系列 (芋头块、芋头丝、芋头角、芋头条、芋头泥、保鲜芋头、生鲜芋头等) , 紫心薯、黄心薯等产品都畅销广西区内外,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8 加强产品全程监管, 为发展粮食产业保驾护航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要抓好粮食生产源头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对粮食加工产品实行严格监管, 确保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 打牢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摘要:分析贺州市八步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按照粮食供给保障要求, 提出新形势下通过建立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机制, 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规模经营提效益、以粮经作物缓解稻谷需求压力、依法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加强产品全程监管等方面做强粮食产业, 以期为八步区粮食保障供给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产业,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贺州市八步区统计年鉴—2012》编辑部.贺州市八步区统计年鉴 (2012) [M].贺州市八步区统计局, 2012, 35-62.

[2]张爱华.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 2012 (13) :3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EB/OL].[2014-01-20].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401/t20140120_3742582.htm.

[4]江西省粮食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638号修改) [EB/OL].[2013-08-06].http://www.jxgrain.gov.cn/zcwj/flfg/201308/t20130806905980.htm.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 篇8

一是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意见”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

二是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三是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科学确定重要农产品储备功能和规模,强化地方尤其是主销区的储备责任,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抓好牛羊肉生产供应。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业大县的直接统计调查。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

四是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抓紧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农产品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打击农产品进出口走私行为,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上一篇:主持人大赛决赛下一篇:一般货物出口的合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