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2024-09-01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1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来的。经过不断的延伸和丰富,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罗马宣言》中又将粮食安全界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并指出, 粮食安全概念包括有四层含义:第一, 公平的概念, 即粮食安全是针对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言的;第二, 数量的概念, 即拥有足够数量的粮食能够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第三, 质量的概念, 即提供的粮食是未受到或基本未受到污染的健康粮食产品;第四, 粮食是全球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 因而粮食生产不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粮食是最基本的消费品, 粮食的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自1999年以来,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 产量, 库存量等在连续下降, 2012年减少3, 135万亩, 2013年下降幅度还要大, 因此, 粮食安全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 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1. 种粮面积下降。

一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近郊以及经济发达地区, 2007~2013年减少耕地估计在3, 100万亩以上。二是近年来国家在西北部地区大力提倡退耕还林还草, 以保护生态环境, 致使种粮面积下降。2007~2013年11月退耕还林面积9, 700万亩, 估计减少粮食播种面积3, 000多万亩。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部分粮田转为种植经济作物。2007~2013年估计因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粮食播种面积达7, 000万亩。四是自然灾害严重。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从2007年的6.9亿亩扩大为2013年的7.1亿亩, 其中成灾面积从2007年的3.3亿亩扩大为2013年的4.1亿亩, 成灾率 (成灾面积/受灾面积) 从2007年的48.5%上升为2013年的58%。

2. 产量提高受阻。

受粮食价格长期低价位影响,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又逐步回到粗放生产, 再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受比较利益的驱动, 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断下降。目前仍有一批提高粮食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主要原因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缺位, 农民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动力。

(二) 粮食安全的体制不够完善。

1. 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流通体制不同。

这种体制造成产销区分割, 影响市场机制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有效调节。这种产销区分割的体制可能在两个方面产生极大危害:在粮食供求开始趋紧时, 不能将市场信号及时传达到最应该增加产量、也最有能力增加产量的主产区, 直接影响市场机制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有效调节。目前主销区粮食供给已有趋紧的趋势, 但主产区在大量库存的压力下, 政府的调控仍有压减粮食生产的倾向, 很多农民还在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在真正出现粮食紧缺时, 很容易造成主产区对粮食市场的垄断和封锁, 加剧市场矛盾, 扰乱市场秩序。

2. 农业资源流失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影响粮食安全。

最主要的农业资源流失是耕地的流失。一些地方在“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口号下, 极力争取征地指标, 以种种借口扩大征地面积, 一手低价征地, 一手高价转让土地使用权, 获取土地出让金已成为不少地方创造政绩、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耕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资源在没有强有力约束的条件下不断流失, 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水是又一个重要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在原先农业用水非农化的同时, 没有给农业相应的补偿, 没有建设相应的农业节水设施, 发展节水农业, 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 影响粮食的安全。

3. 地方政府不当的政策, 会加剧市场波动。

比如近两年粮食主产区不适当的压库促销政策, 就直接影响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 不利于保证粮食的安全。就全国总体而言, 压库促销政策存在很大问题。通过补贴、奖励等办法压库促销, 不仅使促销的粮食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而且在不增加市场需求的情况下, 人为扩大了即期供给, 对整个粮食市场的价格回升产生压制作用。有人分析, 近两年在粮食产量连续低于消费量、粮食总库存下降的条件下, 粮食价格并没有出现应有的上涨, 与压库促销对粮价打压有很大关系。这种打压粮价的做法, 会给农民以错误的信号, 进一步减少粮食生产, 这将加剧未来粮食市场的波动。设立粮食风险基金的本来目的是规避粮食市场的风险, 在供需趋紧、需要粮价上涨时, 用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进行低价突击销售, 无异于用粮食风险基金制造粮食风险。

4. 粮食流通体制的变化, 影响宏观调控的准确。

目前粮食市场开始出现供求趋紧的局面,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有可能出现用粮企业和其他粮食消费者增加库存, 农户也增加库存的局面。特别是市场放开后, 非国有粮食企业会逐步进入流通, 大量的私商粮贩尽管规模很小, 手中粮食周转快, 但因其数量多, 也会形成一个很易被忽视也很难进行统计的社会粮食库存, 这些有可能会放大粮食紧缺的信号, 造成对粮食形势判断的误差。

(三) 粮食安全的供给能力较弱。

1. 小农经营组织方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障碍。

因为土地规模小, 增加了协调两者关系的成本, 既不利于发展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商品化率和扩大市场规模, 也不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更不利于复杂、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因而成为建立粮食安全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制度性约束。

2. 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偏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贸易障碍。

我国粮食比较优势变动, 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土地产出率、生产成本、国内价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但各个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的影响程度不一样。由于高位价格水平, 使我国粮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出口竞争能力大大降低。而国际市场粮食不但产品品质优于我国, 而且交易价格也低于我国, 致使我国在粮食出口方面处于被动局面。

三、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 确定国家粮食发展战略, 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正常情况下, 当年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5%左右。同时, 还要不断开辟和拓宽食物生产的途径和领域。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通过粮食进出口调剂国内市场供求。完善粮食的支持保护体系、储备调节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以及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市场监测监管体系。从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各个环节, 完善以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 权威、统一、协调、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2.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促进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

切实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 严格对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生态退耕的规模和进度要与粮食供求平衡、资金支持能力、解决农民生计相适应, 使当地保有足够数量的基本口粮田。加大投入, 重点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加农业投资, 加大对农田水利、灌区改造、旱作节水、坡改梯、淤地坝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投资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建设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 在优势产业带内重点建设国家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 建成一批能稳定全国粮食供给的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下大力气抓好种子工程, 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实行重点保护,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保护粮食市场基本平衡和价格不暴涨的前提下, 要促使市场粮价合理回升, 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同时, 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同时,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

3. 加强粮食进出口调控, 有效调剂粮食余缺和结构。

根据我国粮食供求趋势, 有效调剂粮食余缺的状况和国际粮食市场情况, 要重点保证口粮基本自给, 个别品种适当调剂。

4.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 把握好轮换的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充实地方储备, 增强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物质基础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改善储备结构, 中央和地方储备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成品粮和增加储备油的规模。加强对储备粮、油的管理和监督, 注意落实储备粮的加工点和包装物等, 做好调拨和运输的预案, 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完好, 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二) 尽快建立粮食安全体系与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1. 调整农业结构, 保护基本农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此, 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严格控制基本农田转为非农用地;建立基本农田占补平衡机制, “谁占用、谁补偿”, “占一补”;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 提高单产 (生产) 水平, 逐步建设标准农田 (吨粮田) 。

2.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为粮食安全提供流通保障。

切实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粮食经营;坚持粮食经营准入制, 同时取消粮食跨地区运销的准运凭证制度;规范粮食经营企业及个体粮商的市场行为, 防止各种违法经营行为。

3.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积极培育新的粮食市场主体。

要在进一步改革国有粮食企业的基础上, 加大培育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所有粮食市场主体, 不论国有的、股份制的、私营的, 还是个体粮商, 都应公平竞争。此外, 要大力培育农民进入粮食市场的流通中介组织。

4. 构建和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与营运系统。

合理确定粮食的储备规模与结构, 以确保粮食储备调控功能的及时有效发挥。改变由政府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方法, 采取粮食储备代理经营的招标制, 由政府委托中标企业代理政府粮食储备。

5. 调整和完善进出口机制, 实现内外贸的统一管理。

为此, 必须尽快改革粮食进出口体制, 建立内外贸一体、灵活主动的粮食进出口调节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在储备和进出口之间建立动态平衡机制, 将有助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6.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 建立高效的粮食财政补贴系统和金融支持系统。

各级政府财政要确保资金的筹集到位, 要用好管好风险基金, 确保补贴足额安排到位和全额拨付;要专户管理, 严格按国务院规定控制使用范围, 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粮食风险基金是个筐, 粮食开支都往里装”的状况。

(三) 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的配套保障机制。

1.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建立灵活的储备粮吞吐机制。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 可分阶段逐步统一专项储备。统一省级储备, 取消市、县级储备, 建立与“粮食省长负责制”相适应的专项储备制度;条件成熟后再统一中央与省级专项储备, 形成功能完善、运作高效的粮食储备体系。统一中央和省级专项储备的方式, 主要取决于专项储备规模、储备运作效率和经济管理体制等因素。较小规模的专项储备, 合并到国家战略储备由中央统一管理, 可降低储备的管理成本;较大规模的专项储备和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适宜由省级统一管理专项储备。从发展趋势看, 建立中央统一战略储备、省级统一专项储备的管理体系, 不仅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 而且可更有效地保障粮食安全。

2. 采取配套农业支持政策, 保证粮食供给的适度增长。

调整农村税种, 减轻种粮农民负担。实行动态的价格补贴政策, 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施非正常年景的生产救助政策, 提高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采用减税和补贴的政策。

3. 按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高效农业的保障机制。

一是破除国内自求平衡的陈旧观念, 树立效益农业新理念。二是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优势产业, 弱化劣势产业。三是通过政策扶持, 培育农业新兴产业“龙头”, 形成“龙头”带动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4. 利用市场化价格引导机制, 促进粮食供求的自动均衡。

根据实际需要和国家财力可能, 合理调整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力度,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流通现代化的要求, 统一规划市场体系建设, 在规范商流秩序的同时, 大力推进物流的现代化。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更好地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要公开农业产业政策、粮食储备状况及价格趋势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 以更好地引导农业生产, 促进流通效率。

摘要: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中提出来的。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从数量, 体制, 供给能力三方面来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从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及配套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对策,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宏观调控,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运博, 许高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2) :23~26

[2] .余晓峰.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 :25~29

[3] .王雅鹏, 王薇薇, 吴娟.我国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2) :49~52

[4] .吴娟.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 :19~23

[5] .邵鲁, 盛亚军.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 (3) :30~34

[6] .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9~13

[7] .张晓山.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8) :36~40

[8] .薛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40~45

[9] .樊新鸿.国家粮食安全及其动态把握与评估[J].农业经济导刊, 2008 (4)

[10] .任柏强.论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学家, 2009 (2)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2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粮食危机问题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在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中居有利地位。大型农场已构成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跨国农业企业垄断了从种子到期货的全过程,形成了农业、工业与金融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在大型农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国内农业产业体系,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逐步向全球拓展。全球四大跨国农业企业控制了世界粮食产业链,掌控世界粮食价格的定价权。它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倾销,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在必要时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发展中国家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农民和实力弱小的农业企业被迫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竞争。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不得不转向生产其他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兼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对外依赖不断增强,并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则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粮价大涨的最大获利者。

金融全球化在近几年来呈明显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粮食实际上已成为金融衍生品,粮食价格有可能完全背离粮食供求,更多地受金融投机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粮食需求持续下降,并带动世界粮食价格继续下跌。粮价的下跌降低了农产的粮食生产收入,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少了农业投资和粮食播种面积,导致粮食供给下降,从而有可能引发下一轮粮价的较大波动。世界粮食危机仍未消除。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151亿亩,2003年下降到18.151亿亩,短短7年时间减少了1亿亩。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137亿亩,比2003年净减少140万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1亩(2003年人均耕地1.43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0.8亩)。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38%。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1/3是可灌溉的高产稳产农田,其余2/3是中低产田,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磷、钾。从水资源情况来看,农业用水非常紧缺。再加上我国农业节水程度很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45,而发达国家为0.7-0.8。所以,采取水利和农艺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也十分紧迫。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45%,粮食增

产为60%,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需增加40亿千克,呈刚性增长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人口总数稳定增长,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健康食品来源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绿色粮食饲料发展转化蛋、奶、肉。每年我们肉类消费需求要增加80万吨,蛋奶消费也“跨越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粮食浪费严重,储备量不断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粮食浪费相当严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相当于一个西湖;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水果等烤制的月饼,相当于一个小山头。国务院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我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95%,还有一定的缺口。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而新世纪以来,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很多农民不储粮,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口依赖度提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据测算,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粮食消费总量大体上增加100万吨。另外,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和生物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预计年递增2.2%,占粮食总消费的8.0%左右。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粮食的生产领域,农户可发展较大的经营规模;而在粮食生产的服务环节上,可由多家农产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共同从事购买或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活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家庭承包制实质上只是一种土地经营方式,虽然农民是集体产权的最终所有者,但在法律上并没有界定村集体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民仍属于分散的弱势群体,维权能力弱,强势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各种权力资源,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方向是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权益,避免村集体或其他利益主体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多介入。让农民自己搞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村集体的作用只应限于为农户服务,保障农民之间合法转让土地,依法履行合同。只有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此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需求和流转的方式也不同。经营规模应取决于当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数量,以及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等因素。发展规模经营不可能采取一种模式,衡量规模经营是否成功的标准,应是对当时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譬如,我省要充分依托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平台,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所以,要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不断扩大丰富水源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农田整治,推行沃土工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四)、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府需要对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进出口、储备、消费等各环节的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划,改变农户经营一盘散沙、农业企业各自为战的状况。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并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最终构建面向全球的粮食市场竞争体系,在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的竞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在我国,必须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已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之中,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将必然与国际接轨,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机制十分必要。

(五)调整农业对外开放政策

江西省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对策建议 篇3

摘 要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西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农业省份,建国60,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些年,江西粮食生产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本文在简要回顾江西粮食生产巨大成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确保江西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江西 粮食 粮食安全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根本,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自建国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源的省份之一的江西省,担负着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粮食问题上不仅要保证自身粮食的供给,更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尽最大的努力!我省应立足省情,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 敲响粮食安全警钟,努力肩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尽的一份责任,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挑战。

一、江西粮食安全问题的形势判断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江西省粮食安全问题的形势

江西省自古就有江南粮仓之称,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农业在全国经济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产品产量进入全国前 10 位,并由部分调入转变为全部净调出。50年间累计净调出的商品粮达 1200 多亿斤,以占全国2.5%的耕地面积提供占全国4%的粮食,人均拥有量为全国第八位。由此可见,江西粮食安全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从下面的表格直观的来看看我省粮食问题的现状:

表1中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2007年间,我省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连年递增,每公顷单产稳中有升。从以上各项指标来看,我省粮食情况基本面较好,各指标均呈上扬趋势。目前我省不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粮食问题基本面较好。

(二)当前我省已显现的粮食安全隐忧

从全国甚至全球的视角审视江西农业时,压力与动力共存:一方面,江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七成,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不间断输出粮食的省份之一,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从未改变;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如何冲破层层技术壁垒,顺利走向市场,是江西农业长期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产量大省的江西在充分肯定粮食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粮食生产仍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三)多方面因素造成我省粮食安全隐忧

目前我省粮食安全隐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一是,然灾害呈多发态势,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影响较大。二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突出,种田农民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下降。三是,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落后。农田、池塘水利设施老旧、毁损严重,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因水利设施损坏报废减少的有效灌溉面积数量巨大。四是,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产品价格上涨,使得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粮食生产收益降低,进而影响了粮食产量。而国家的政策效应难抵成本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五是,按计税面积实施粮食直补方式,不利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是根据面积而不是产量进行补贴,由此产生的不良效应是,农村应税耕地面积上不论种什么作物,甚至荒芜都可照领粮食直补,领粮食直补的农民,与种不种粮食、卖不卖粮食给国家都没关系。这种方式显然没有让农民对种地燃起更大的积极性,更不能杜绝抛荒。六是,个别地区和部分企业对粮食库存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管理松懈。近年来粮食库存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个别地区和部分企业对粮食库存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管理松懈,粮食库存账实差数大,质量和储存安全存在隐患,有的甚至出现虚列虚报库存、擅自动用储备粮、违规销售导致粮食库存亏空等违规违法问题。七是,粮食经纪人队伍不规范。虽然我省粮食经纪人发展的也比较快,但由于粮食经纪人是新生力量,其发展刚刚开始起步,经纪人队伍在发展中还存组织程度不高、人员素质不强、监督管理不力等问题。

二、立足江西省情,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挑战的对策性思考

建议我省从产、购、销、储四环节着手分析对策,应对我省粮食安全问题。

(一)产——粮食生产环节

在粮食总产连续创历史新高后,江西省应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围绕完善政策、稳定面积、抓住重点、主攻单产、增产增效、防灾减灾,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减少。

1.完善政策:坚决落实国家各项农业扶持政策,完善各类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贯彻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各项扶持政策,全面采取“一卡通”的方式将各项财政补贴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 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改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逐渐杜绝目前我省已出现的农田抛荒、水稻“双改单”的粮食安全隐忧问题。

2.稳定面积、抓住重点:稳定播种面积,抓住重点,加大对我省粮食优势产业带的扶植力度,确保我省粮食产量

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谨防各种形式非法占用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力争完成我省今年新增耕地10万亩的预定目标。进一步完善支持奖励政策,加大对我省粮食优势产业带——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的转移支付力度。

3.主攻单产、增产增效: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我省粮食单产数量和粮食质量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不仅要多种粮还要种优质粮。加快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的协作,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优秀的人才给予就业、提拔、待遇方面的政策倾斜。

4.防灾减灾:提升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提升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强化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应对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进行一次大的排查,对老旧、毁损严重的水利设施进行集中修建、修葺,对于修建无法完成灌溉功能水利设施必须重建,各级政府应该在自身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拨出相应的资金支持。

(二)购——粮食收购环节

粮食收购是农村粮食流通的主要环节,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各县市粮食单位组织人员开展粮情调查,深入乡间农户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二是,各地要积极搞好腾仓并容,做好卫生清理和空仓消毒工作。在收粮前期要举办验质员、司磅员、结算付款员等各种培训班。做好收粮器具的维修和检测工作。三是,各地收粮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农发行沟通协调,申报收购资金计划,确保不向售粮农民打“白条”。四是,建立具体的粮食经纪人管理制度和准入标准,大了对粮食经纪人的监督和管理。五是,为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强化粮食经营者的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六是,在粮食收购期间采取中午不休息的弹性工作制,方便群众集中售粮。

(三)销——粮食流通销售环节

1.探索适合我省农业发展的有江西特色的粮食经纪人模式

近年来农村粮食经纪人的快速发展,成效是明显的,促进了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搞活粮食流通。但我省尚未形成真正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粮食经纪人体系亟待规范和完善。应借鉴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粮食生产、粮食经纪人发展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省农业发展的有江西特色的粮食经纪人模式。

2.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我省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2006年9月起,全国启动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活动,对绿色食品生长环境的大气、土壤、水质进行严格检测,江西省已达标面积500万亩,遥遥领先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已成为江西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所以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江西省不仅要多卖粮,还要卖好粮。然而,西有湘米涌入,北有鄂米夹击,我省粮食市场的基本态势决定了市场竞争将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我省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储——粮食储备环节

粮食储存主要分为两个主体,一是以国家粮库为主的粮库储备库,二是农户自身储存。

1.加强粮库储存(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库存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粮食库存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建立粮食库存管理和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确保粮食库存真实可靠。完善检查方式方法,努力推进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科学化。

2.指导农户科学储粮,保障农村粮食产后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占当年粮食总产量50%以上的粮食由农户家庭储存,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储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农户储粮损失较大,平均损失为5%-8%左右(含收获损失)。农户储粮损失在我省农村也是屡见不鲜的。为解决我省农户储粮环节损失问题,今后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改善户储粮设施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大粮食产后减损综合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农户科学储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历年统计年鉴.

[2]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03.

[3]肖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财会研究.2008(3).

[4]王文龙.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统计与决策.2008(4).

[5]王静玲.粮价波动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生产力研究.2007(1)

[6]江西省粮食局.江西省粮食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4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独立自强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建立一个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发挥长期效应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于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粮食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粮食及粮食安全的定义

中国传统粮食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包括农业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现在,大粮食的概念比较流行。所谓“大粮食”,就是指能吃并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的物质。这个概念与国际通用的粮食“FOOD”概念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粮食概念是变化和发展的。

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概念,每个国家对粮食安全都有自己的理解,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也从未真正的有过统一。1974 年,FAO最早界定了“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 年,FAO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 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罗马宣言》指出,粮食是人类唯一的生存来源,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了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粮食安全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还没有根本解决粮食问题。首先,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是稀缺的,更应看做是战略资源。任何国家的政治军事等行动都离不开粮食的消耗,尤其是战争和灾难来临时。同时,粮食产量并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条件和环境,因此将粮食看成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确立了粮食的政治地位。其次,粮食安全也是加快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如果农业出了问题,粮食不安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无从谈起。最后,粮食安全还关系到物价稳定这个大问题,粮价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置于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之列。1996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2008 年10 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重申“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明确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并“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连续8 年增产的背景下,2012 年1 月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还将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其5 条基本原则之一,进一步要求“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并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15 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外粮食安全现状

(一)国际粮食安全现状

2012 年全球粮食减产。美国自夏季始就遭遇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大旱情,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 年玉米产量将为2006 年以来的最低值:玉米和大豆大面积减产,造成市场供应量不及前一年的消费量,为1974 年来的首次。此外,由于欧洲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农作物产量受到持续旱情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2012 年的全球谷物产量预期由原先的22.95 亿吨削减至22.86 亿吨。粮食减产的后果必然是粮食价格上涨。全球粮价已经在过去10 年间翻了一番;而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价格2012 年9 月继续攀升,接近2008 年造成25 国动乱、爆发粮食危机时的水平。联合国因此警告,若全球粮食持续“入不敷出”,2013 年恐爆发新一轮粮食危机。

(二)国内粮食安全现状

中国经济上面临着三大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实践证明,粮食安全是三大安全之首,但现在却已成为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和5%的水资源,就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2012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8 967 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从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看,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作用下,中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中国的人口也在不断上升,加上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有所下降;由于中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粮食价格浮动较大,并以上升为主要趋势;连年气候不稳定,极端气候出现次数增加,影响粮食单产;粮食流通体制和储备制度不够完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价格的不可控因素较强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高枕无忧。保证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需要加强关注和大力解决的重要国家和民生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稳定粮食市场也就成为当前粮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余杭区粮食安全制约因素

(一)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紧缺

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面貌,实际可用的耕地面积却极为稀缺。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及冻土,常年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生长。西北部主要是沙漠及戈壁,风沙肆虐,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森林植被的破坏,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少。西南地区属高原气候,虽然土地富有,但是由于土地贫瘠,再加上多以山地为主,农业种植水平相对落后,适用于农业种植的耕地也不多。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浙江东部,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应该是典型的粮食作物产区。建国以来,全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工业发展相比,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社会生产要素的投入远远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导致了整个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发展浪潮中,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越来越多肥沃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建设、商业住宅建造、城市绿化和道路建设,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同时,耕地盐碱化和生态破坏导致大量土地干旱荒芜,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流失和减少。2002—2011 年的近10 年间,余杭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100.2 万亩减少到96.4 万亩,减少了3.8%。耕地面积的减少严重威胁到地区的粮食安全。

余杭区水资源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短缺问题,短缺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造成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给原本的江南水乡带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对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造成极大的伤害。污水治理已成为缓解地区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二)农业科技含量低,自然条件影响大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即便是农业发展水平先进的美欧国家,农业生产对天灾的抵抗力也是微小的。不论是干旱季节还是水灾年份,粮食作物的收成和产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国作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国家,农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低,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尤为薄弱,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差,粮食安全受制于自然条件,“种植在人,收成在天”的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温度升高也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余杭区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不论是播种还是收割,主要的还是依靠人力,这就更加加剧了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许多村镇依然要看天吃饭。虽然近几年农业投入和科技实施有所提高,但是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三)人口基数大、用粮人口增长快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3 年末,全国总人口数达到13.54 亿。根据1996 年国务院中国粮食白皮书的预测,在未来的20 多年里,尽管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会处于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的增长惯性却将一直持续,有可能在2030 年左右达到16 亿人口的峰值。余杭区2002 年全区户籍人口79.72 万人,2011 年却达到了87.67 万人,9 年间人口总数竟然增加了近10%,平均每年增长近9 000 人。伴随着用粮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需求也急剧增长。一方面,由于人口数量增多,每年的粮食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由低蛋白质的谷物向营养更为丰富的畜类、蛋类、鱼类、奶类产品转变,意味着将会有大量的初级粮食用于养殖业和水产业,而这也将进一步加剧粮食需求量的增加。据统计,2011 年余杭区粮食消费总量为48.26 万吨,主要分类为城乡人口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食品及副食品酿造业用粮、种子用粮等。同期,全区的粮食产量却仅有18.48 万吨,产需缺口达到惊人的29.78 万吨,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四)农民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有限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饱穿好可以说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在广大的农村,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更是满怀热情的投入到耕作中,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亩产神话也屡屡更新。可以说,那个时候是粮食生产的黄金时期,种粮人口多,种粮积极性高。农村生活也一天一变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发展也日新月异,城乡差距也渐渐加大。虽然在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持下,粮食种植品种得到了优化,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日益飞涨的物价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实在是太微弱了。众多的农村青年开始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愈发加剧了城乡的差异。有田不愿种,即便是种也不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转向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这使得本就不多的耕地资源愈发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保障。2002—2011 年,余杭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50.1 万亩减少为40.3 万亩,减少了9.8 万亩,减少了19.6%;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却由50.1 万亩增加到56.1 万亩,增加了12%。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化的进程,高额的拆迁费也使得各乡镇想方设法地拉项目、搞投资,把大批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用地。农民也把拆迁补贴当做了一种创收谋生的手段。可以说,农民依靠种粮增收无望从而卖地转行,必将严重制约粮食安全。

(五)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储备制度不够完善

粮食储备指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可以从上一年度收获的作物中得到(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也称作“结转储备”或“缓冲储备”。1990 年,中国开始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4 级构成。余杭区属县级储备,2011 年全区粮食储备3.55 万吨、食油225 吨,全年收购订单粮食2 万吨,军粮供应800 吨。全区拥有储备粮收购库点22 个,总仓容量8.6 万吨。

随着粮食需求量的扩大和粮价的节节攀升,粮食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首先,储备粮管理体系混乱,运转程序复杂,无法根据市场因素做出相应反应。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安排储备粮收购和抛售时,往往因为手续繁多而错过最佳时机,影响调控效果。其次是储备粮规模偏小,储备库建设落后。余杭区作为杭州市的区县级储备,其3.55 万吨的粮食储备规模仅仅能够保证全区人民3 个月的口粮,远低于6 个月的要求。而且,粮食储备仓库多以老旧仓库为主,仓容量小,万吨级以上的仓库仅有两个,无法达到平衡全区粮食供求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定位。

四、余杭区粮食安全问题对策

(一)执行耕地保护措施

首先,从耕地保有量方面,制定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密的审批手续,不能让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无限制的吞噬耕地,要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既要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要维持农用耕地的现状。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在土地审批,尤其是对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审批一定要严格把控,杜绝占用现有的农用地。余杭区国土局在对待农转用方面的政策就非常值得学习和推荐。其职能部门规划耕保科设立专门的年度审批指标,切实涉及到重要项目需要占用农业用地的都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出具证明文件,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圈地的现象。同时,要合理开发利用荒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拓荒政策,把城乡改造和土地复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后备耕地资源的作用,把地区的耕地数量维持甚至推上一个台阶。其次,从耕地质量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和制度。要大力整治水污染和垃圾污染,从源头上控制土地的盐碱化。要全面监管化肥、农药市场,防止各类有害化肥和有毒农药进入市场,以防止耕地土质变化,提高耕地的适用性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所谓农业科技,就是指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技术手段的总称。通过这些手段的利用,我们可以提高耕地的质量、优化农作物品种、丰富种植结构从而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余杭区由于耕地少、分布广,缺乏大规模机械化操作的条件,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但是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在提高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产出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类杂交品种的引入也促进了粮食的产量,但是在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继续推广高产、高品质种子的种植,在粮食单产和质量上获得新突破。同时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还有待于我们加大对农业研发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推广低成本的生态农业适应技术,降低农田水分蒸发,保持水土效能,改善土壤特性、肥力和结构,从而有效的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粮食总产量。确保稳定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

(三)实施富农服务政策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固然是危害粮食安全的主要外因,但不可否认,由于城乡差距的加大而引起的农业从业人口的锐减所带来的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也是造成粮食缺口加大的因素。余杭区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大量的农村精壮劳动力由于羡慕都市的繁华而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同时,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来的拆迁也造就了无数的一夜暴富的神话。许多农村村民都把拆迁补贴当做生财之道,反而丢弃了自己赖以谋生的老本行。近几年,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余杭区也采取了相当的富农政策:签订订单粮食合同、发放预购定金、推出粮食银行、实施为农烘干服务、落实价格补贴、对种粮大户实施奖励等。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由此带来的实惠却远远跟不上物价的飞涨。粮食收购价格和价格补贴不可能无限制的上涨,但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种粮收入。比如,加大对种粮大户的奖励,鼓励农场主形式的集中耕作模式,把大量的耕地集中在少数有经验、有技术的种粮能手手中。也可以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在粮食烘干方面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为粮农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激发粮农的种粮热情。实施富农服务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把农村劳动力牢牢吸引在农业这个大舞台,是解决余杭区当前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举措。

(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首先,要落实合理的粮食储备量,优化储备结构。根据国务院要求,各地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为“产区3 个月,销区6 个月”。从适用性看,主要应该以稻谷为主、小麦和玉米为辅。作为粮食销售区,余杭区现有的粮食储备仅仅能够维持3 个月的需求,根本达不到要求。虽然,最近几年区粮食局年年在提高储备粮数量,2010 年总储备量2.45 万吨,2011 年上升到3.55 万吨,2012 年又提高到4.55 万吨,但是受制于仓库容量和保管力量的不足,还远低于8 万吨的最低指标。其次,要加快粮食储备仓库的建设。不仅要增加仓容量,同时还要淘汰众多的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老旧仓库。余杭区作为全国“四无粮仓”的发源地,粮食保管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大部分的仓库都是过时的平房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粮食储备的要求。大力建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仓库才能保障粮食储备的安全。再次,要把粮食储备和粮食经营分离。粮食储备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如果不能和粮食经营彻底分离,经营的风险和资金占用必将会影响储备的安全和质量。储备粮和贸易粮相互挤压,甚至混用,必将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的损伤。只有管好政府手中的储备粮,才能有效实施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保障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粮食一直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粮食也是农业发展和物价稳定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杭州市余杭区受耕地少、人口多、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收入低和储备制度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用粮缺口比较大。只有从执行耕地保护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富农服务政策、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保障全区人民的用粮需求,稳定本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5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关于粮食问题,我觉的太重要了。全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虽然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国家也储备了一定粮食。但我认为目前仍然不能乐观。国家规定“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十分正确的。

双亲去世有些年了,还时时思念着,尤其是母亲对我们四个子女的点点滴滴恩情今世难忘。小孙子四岁自已会独立吃饭,每次吃饭时,桌上地下都撒有不少饭粒。碗里往往还有半碗饭就不吃了。这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端起碗几口就把饭吃完了。但是,每次都会得到儿媳的反对:“大人不能吃小孩的饭,要折寿的,倒了这点饭不算什么!”真的不算什么?每当此时,就会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活困难,粮食紧缺和母亲的操劳。

1960年前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给刚有起色的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必须品都严重匱乏。许多物资都凭证凭票限量供应。排队购买商品是司空见惯。粮食供应更是如此。提倡“一干二稀”、“瓜菜代“。油脂、蛋白质摄入量少,二个妹妹发生了浮肿。在母亲的偏心下,有时我还可以吃上一个家养母鸡下的蛋,用米汤冲成蛋花吃。虽然,没有发生浮肿,但天天的“菜煮饭”已经让人吃烦了。母亲看在眼上,疼在心里。白菜、荠菜、萝卜和老南瓜轮换煮着饭吃,以此来调节口味。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一阵阵的饭香。好似还夹着一丝丝的青香味。打开饭甑一看,白花花的米饭如珍珠一般。顷刻食欲大增。我急忙盛了一碗饭,放了点猪油,再倒入酱油拌和着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边吃边赞扬:松松散散的饭很是爽口好吃。但又总感觉其中含有什么东西,便询问母亲。母亲喜悦地说放了白萝卜一块蒸的。

原来母亲将洗净的白萝卜切成片再切成丝,又改刀成为米粒般大小的萝卜丁,然后掺和在煮过的捞饭中,放入饭甑蒸熟。我把母亲这种‘掺杂使假’做米饭的方法告诉了同学。他们家都纷纷仿效,说节约了粮食又好吃。掺了白萝卜丁蒸的米饭毕竟不如纯大米饭味正,时间一长也就觉得很乏味了。

那年秋收后,地处信江北岸沙洲地的傍罗乡,用收获的红薯抵交粮食征购任务。粮食部门将红薯运到各个粮食供应站,以每斤粮食指标折合6斤红薯,每人扣5斤粮食定量,供30斤红薯的规定,搭售给全镇居民。母亲把买回来的二百多红薯。一部分做成薯干片,是春节过年又甜又脆的传统食品。另外大部分红薯则变着花样吃。或蒸红薯或放在稀饭中煮着吃。那段时间集中供应红薯,家家户户都在食用红薯。欲话说:一个红薯三个屁。坐在教室里上课,此起彼伏的放屁声往往引来了一阵阵的笑声、责骂声。一天有个顽皮的同学在邻坐同学放了一声屁后,忽然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又放屁了。”顷刻间引起哄堂大笑,老师很是尴尬。

参加工作来到粮食部门。母亲很是高兴,认为饿不死我这个管粮食的人。其实不然,记得到粮站报到上班,正是夏粮收购入库高峰的八月份。武夷山下的小小粮站,里里外外都是交粮的农民。而粮站只有5名职工还包括站长。为了应对繁忙的粮食收购,增加9名临时助征人员。人多了,收粮时间又长,丁站长决定伙食团改分菜分饭制为集中用膳,不分菜,打开饭甑吃。对于我这

样的正在长身体的“薄薄子”正是求知不得。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一个月,不知哪位快嘴的人秉告了粮食局。一个电话挂下来,不但制止不了这种吃饭不定量的用餐,站长受到批评,而且还扣除当季全站人员的综合奖每人9元多钱。不要小看这9元钱,在当时是一个人的月伙食费标准。

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史册,虽然也有过骄人的繁荣和昌盛,但饥饿、灾荒几乎在每一页都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饭是困扰中国政治家们几千年的一个难题。西方有学者曾多次断言:中国存在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养活不了占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活了农业生产力,粮食及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解放后60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以每年800多万吨的速度递增。粮食产量连续跨过3亿吨,4亿吨和5亿吨三个台阶。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均粮食产量达400公斤左右,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赞许说:一个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国家,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对世界也是个贡献。

粮食专家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突出贡献。他发现和研究海南野生稻,并利用其优势,发明了三系配套(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制种杂交水稻技术,以及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植,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告别了短缺经济的中国老百姓正由“吃饱”向“吃好”过度。市场各种物资相对富足,粮食多了,农民卖粮又难了。粮食不抵价,农民有怨言。国家实行“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保护了农民种粮的收入。粮食多了,国有粮食企业压库增支,入不敷出,步履维艰。粮食少了不行是显而易见的。粮食多了又不好却是一个新课题。由此还衍生出“奢侈浪费有理”。说什么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搞活经济,是贡献之举。于是乎有花数百上千的请吃,一桌酒席饭菜剩一大半。大桶大桶的菜饭,或成了喂猪的泔水,或直接倒进了下水道。这种消费不是浪费吗!于个人讲,空耗了金钱、牺牲了自已的劳动果实。从大局讲:无意义的空耗资源等于是加重了大自然有限资源的消耗,也有悖于“勤俭持家,勤俭建国”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我们应牢记“两个务必”,没有理由奢侈浪费,穷耗资源,提倡积极的适度的消费,节能降耗,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粮食检验;科学储粮;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不能正常供应,就会给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粮食安全对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很重要。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国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粮食的安全,当前,我国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粮食的检验和储藏存在的问题

1.1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上的结果,检验的合格率大打折扣,影响了粮食质量,使粮食在储存中发生霉变、腐化等现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粮食检验达标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为粮食的采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而生产粮食的多为个体农户,一体化的机械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农业收获中如脱粒、装袋等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给粮食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机械脱粒后会增加粮食的有机杂质,因此难以检验质量[2]。粮食收购来源不同,粮食的品种、成色等也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粮食检验的工作量,也给粮食取样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些粮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袋,在粮食检验中不能挑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造成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入库后粮食常常出现问题。

1.2科学储粮重视程度不足

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企业都向市场看齐,只关注经济利益,导致科学储粮多成为一个空头口号,落不到实处。由于储粮对粮食企业的经济回报不能马上见效或回报较小,因此把科学储粮搁置起来,着重于粮食经营,难以从长远的眼光发现科学储粮的战略意义。一些地方对科学储粮工作只在形式上花功夫,消极对应,满足于储粮的低要求,初恋环境欠佳,管理不严,缺乏必要的记录,难以发挥科学储粮的实际意义。

1.3科学储粮投入不足

粮食的科学储存需要必要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做到科学,难以保证粮食的存储安全。科学储粮必须配备先进的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粮食进行随时测控、改善存储条件等。同时,科学储粮还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对仓库的养护、对设备的维修等,但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不足,难以普遍应用到粮食储存上,加上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等,使科学储粮难以贯彻落实,在储粮过程中,常常出现墙体裂缝、漏气等现象,造成粮食浪费。各个方面投入的不足,让科学储粮工作开展缓慢,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2.粮食的检验和储藏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队伍建设,严把检验关

粮食的检验有赖于工作队伍的建设,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在粮食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以及培养检验人员检验粮食质量的技巧和方法,使检验人员对粮食的色泽、杂质等能够详加辨别,提高检验能力。针对粮食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提出应对策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检验过程中,要严守关卡,按照相关标准对粮食进行检验,未达到入库标准的坚决排除入库,避免经济损失。

2.2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就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提出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全方位地加强管理,提高粮食检验和储存的科学性。通过对粮食特征的分析以及储粮条件的探讨研究,建立健全粮食检验标准和储粮标准,保证粮食品质,做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长期保存粮食打下坚实基础。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相关应用标准、加强管理的同时,要以此为工作开展重要依据,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以避免制度的悬空,造成管理的空白。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做到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各个环节都有相关人员把守,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力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2.3加大投入,保证各项政策到位

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项目,它的水平的提高和预期效果的达到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的支持。粮食检验的顺利完成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检验设施的完善、运输条件的不足以及队伍建设资金的投入;科学储粮则更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现代先进监测设备、存储设备的提供,以及仓库维护、场地拓展等费用的投入,因而,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工作能否做到位,能否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达到既定目的,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外,还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4]。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提高意识,重视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狼,结合国家相关便利政策,通过多个渠道完善条件,对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5]。

3.结语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我们粮食系统提出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就要求储备粮质量要不断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更新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及劣变,以粮食品质引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的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宝兰.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78-79.

[2]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3,18(62):123-124.

[3]王安策.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12(75):236-237.

[4]胡文财.浅议如何做好粮食检验与储粮质量监管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17):273.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7

一、城乡二元体制对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影响

1. 二元发展模式对农业耕地的影响

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跃发展过程中, 使我国农业耕地受到极大侵蚀, 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利益的驱使下, 大量农业耕地被用于商业开发或转化为工业用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扩张势必进一步加剧生产粮食的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削弱了粮食的潜在生产能力。调查显示, 1984-2005年间, 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耕地减少44.63万公顷;1997-2004年非农产业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 减少143.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每公顷粮食减产70.6公斤 (折合4.7公斤/亩) 。

2. 二元金融体制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影响

城乡二元金融体制使农村金融被边缘化, 农民在得不到正规贷款渠道的情况下, 只得求助于民间的私人借贷, 这无疑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弱化了农民对农业进行长期投资的动力。从金融部门自身来看, 由于农民贷款分散, 运行成本较高, 也是金融部门从事农业贷款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此外, 长期受“重城市, 轻农村”发展思想的束缚, 使农村的金融机构成了名符其实的“抽血机”, 将农村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向城市。2005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及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了约4.14万亿元存款 (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部存款, 邮政储蓄存款的65%) , 同时向农村提供了约2.96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存贷差达1.18万亿元。

3. 二元价格体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长期以来的工业品与农产品间的二元价格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即使在国家制定了农产品收购保护价的政策后, 粮食收购价的上涨幅度仍远远赶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使种粮的远期市场风险最终都转嫁到普通种粮农户的头上, 如果再算上投入的劳动力成本, 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几乎为零, 这也是造成“抛荒”现象增多的根本原因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5年粮食市场价格比上年下降0.9%, 而当年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上涨了8.3%, 2005年粮食亩平均收益243元, 比上年减少27元, 下降10%, 当年中央给农民“三补贴”政策的好处人均18元, 还弥补不了市场带来的损失。目前, 农业经营收入仍然是构成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 农民对种粮的预期收益直接影响到农业种植的结构和播种面积, 从而给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

4. 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阐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律,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并存期, 农村人口的流出, 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 有助于农村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使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不能被“市民化”, 形成了独立于城市居民之外的“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因没有被纳入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内, 农村土地成了他们失业或年老后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这就是他们虽然“离土离乡”, 却不愿放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原因, 限制了农村土地产权的流转。

5. 二元教育体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最终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整体水平的高低, 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把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都投向了城市, 从城乡教育财政支出情况的对比来看, 实际上农村现在是农民自己在办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主要还是由农民承担,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目前城乡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村中有一技之长的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大多流向城市, 使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空心村”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二、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对策选择

1. 完善农业耕地的法律保障制度

美国在1981年就颁布了《保护农地政策法》, 其中明确提出要限制农地不可逆地转为非农用地, 美国对土地用途的管制, 主要不是对“市场失灵”的补救, 而是对“政府失灵”的管制, 这一法案避免了政府对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损害。我国农业耕地保障的制度建设正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199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在立法指导思想上, 从保护建设用地供应转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 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 改革征地制度, 完善征地程序”。以立法来约束政府侵害农业耕地的行为, 是促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有力保障。

2.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大量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逐渐退出了“规模不经济”农业信贷领域, 目前, 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正式组织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还没取得合法经营的身份, 严重抑制了农村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一是增加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财政支持, 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的功能, 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二是进一步完善正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政策, 对支农信贷给与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 简化农民办理贷款的手续流程;三是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减少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使民间金融业务合法化、规范化, 调动社会资本投资“三农”的积极性, 弥补正规金融市场的空白。

3. 改革财政支农的效率机制

改革财政支农的效率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 是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2003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 2004年降低农业税, 推出农村“三项补贴”政策, 2005年部分取消农业税,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推出农业综合补贴计划等一系列惠农政策,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 从根本上来说, 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还是“三农”问题, 只有农民增收有保障, 农业才能稳定发展, 粮食安全才有保证。

4.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也告诉我们, 农村的现代化是与农业人口的下降和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张相伴的。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仍然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阻力源于城乡二元保障体系的分割, 有些地方试行的以农民土地产权置换社会保障的做法也仅局限于城乡结合部处, 而对于地处偏远的广大农村, 却难以推行。因此, 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要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村土地产权的流转逐步走向市场。对于我国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不能蜂拥而上, 因为一方面,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在经营规模还是在科技水平上, 两者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另一方面, 我国人口众多, 城市化难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5.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农业的现代化要以人才为保障,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 不仅使农村的大量资金流向城市, 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原本有限的人才流失。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 (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与所谓农业现代化要求差距甚远, 发达国家农业从业者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0-60%, 而我国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高校毕业生去农村的仅占4.0%。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一是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提高农村的师资队伍水平, 探索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 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二是改善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破除城乡人才流动壁垒, 激励成乡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 为农村发展引进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蓝海涛, 王为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6)

[2]窦森.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J].中州学刊, 2009 (1)

[3]马怀礼, 李颖.当前“三农”的两难矛盾及其解决的基本思路[J].江淮论坛, 2008 (1)

[4]祝志勇.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土地流转的多边利益平衡问题思考[J].探索, 2008 (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篇8

1.“粮食安全”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爆发粮食危机, 由此“粮食安全”概念逐渐付出水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位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了足够粮食”。

粮食安全有一定的衡量标准, 主要指标有: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 (一般要求粮食储备要达到粮食需求量的18%左右, 低于14%即处于粮食危机边缘)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通常波动系数应该控制在2%左右) 、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几个方面。

2. 外国粮食供求现状及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1) 我国粮食供需现状。从供求层面分析, 我国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主生产, 自主生产占粮食供应的90%以上。但近年来, 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强。一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受到压缩,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面积极少, 水土资源污染不然严重;二是粮食生产成本提高, 农业生产中的原料成本都大大提升, 人力物力投入加大;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从需求层面个上讲,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从需求用途上看, 口粮需求比重下降, 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 这会对我国粮食生产添加新的压力;其次, 我国粮食品种需求差异加大。由于受到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的影响, 玉米、大豆等品种需求加大, 国内生产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再次, 从地理需求上看, 我国粮食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将加大, “北粮南运”局面没有得到改变。

(2)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增强, 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增大。我国耕地和粮食耕种面积逐年减少, 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粮食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经营方式落后, 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

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升级, 粮食社会需求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从粮食消费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看, 口粮在粮食消费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主要依靠谷物的数量型向肉蛋奶等质量型转变, 引发了饲料粮消费的快速增加。同时由于新兴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酿酒及燃料乙醇等行业的高速发展, 推动了工业粮消费的不断提升。由此可以看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 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及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加强,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 我国粮食供需还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粮食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

1. 国内粮食生产环境因素。

第一, 国内自然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首先, 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 我国粮食耕地面积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单位面积生产速度。其次,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 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最后,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粮食生产也受到一定的波动。第二, 农业基础设施因素。当前,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另一方面, 我国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 与发达国家很有很大的差距。第三, 农村市场劳动力资缩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 带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增长, 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多, 为了增加收入, 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 寻找致富途径, 农村缺乏足够的优秀强壮劳动力。第四、体制和政策因素。一方面, 我国从2004年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村减免优惠政策, 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必须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在体制和政策上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如不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在粮食储备上还不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

2. 国际宏观环境因素。

第一, 新生能源原料的需求影响粮食安全。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一路攀升, 不仅仅使得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 而且代来另一个新的问题, 即发达国家纷纷寻求新的能源来替代石油资源, 这其中, 使用粮食资源来生产生物燃料占了很大的比重, 影响了粮食安全。第二, 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 扭曲粮食价格。尤其表现在, 大量国际资本纷纷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 使得粮食等农产品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 粮食价格被恶意抬高。第三, 发达国家的农业高额补贴, 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补贴, 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 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 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三、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难点及考验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 农业生产成本, 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 粮食生产投入因素配置难度加大。

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 水土环境污染加重, 自然灾害的频发, 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 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粮食生产必备资源的如何配置, 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 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2. 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问题。

首先, 我国人口每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这些增加人口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其次, 我国城乡人口在粮食消费结构上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再次, 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也逐年增加;最后, 粮食用于生物燃料制造逐渐得到推广。如何平衡粮食需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 粮价上涨并没有使得农民增收, 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有限。

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 取消农业税并给与农业生产补贴, 粮农的账面收入是提高了, 但与此同时, 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 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提高。

4. 政府宏观调控压力增大。

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宏观调控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 如粮食生产运输原油价格波动对粮食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 国内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 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直接影响就是影响粮食价格, 造成粮食的不安全因素。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分析

1. 优化生产环境,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首先, 要稳定粮食耕地面积,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粮农积极性。政府在工业化用地, 城市化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问题上要起到调控的作用, 严格保护农业耕地, 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另一方面, 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改善灌溉, 提倡农业种植机械化, 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 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以此带动粮农生产积极性。其次,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在粮食生产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方式, 利用科技水平, 科学种植, 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 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 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 推广粮食生产新方式, 新模式。

2. 联社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 健全粮食生产与采购的保护措施。如:继续加大惠农政策, 完善农业生产扶植体系, 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等。其次, 完善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对设计粮食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的配套金融服务要不断深化, 提高对粮食生产环节的金融支持。再次, 加强农业政策保险体现建设, 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最后,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要根据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粮食储备数量, 建立系统化的粮食吞吐机制等。

3. 利用国际市场, 最大程度地降低粮食安全的风险。

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 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 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 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 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 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同时, 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粮食贸易, 破除国际资本垄断。要同多个粮食贸易出口国建立自由双边贸易和开展援助活动, 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机构, 进行国家与地区间互惠的粮食生产贸易合作, 实施多样化的农产品贸易, 减轻我国粮食需求压力。

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 粮食安全受到国内自然生产条件、政策法规、生产水平、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必须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 制定出相应对策, 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流通体制

参考文献

[1]杜岩芷.我国粮食安全的策略选择[J].科技信息.2011 (05)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9

1 调查情况

1.1 补贴种类逐年增加, 力度加大

2014年中央补贴项目有农资综合补贴、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 (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 、稻谷最低收购价每百千克提高6~10元;早稻、晚稻粮食订单奖励、种粮大户直接补贴、油菜大户补贴、旱粮种植补贴、水稻集中育秧补贴、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水稻机插补贴、农机、设施农业设备购置补贴等。

1.2 补贴发放的程序及方法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分2次申报种植面积, 行政村向乡镇初次申报时间为每年4月20日前, 申报油菜种植面积;每年8月20日前申报水稻、大小麦、玉米、棉花种植面积;旱粮作物、再生稻种植面积在当季作物收割前1个月内进行申报。申报的内容实行村级公示制度, 公示时间不少于7 d。村初审对申报的面积负责;乡镇 (街道) 复审对信息数据负责;县级审核并对3.33 hm2以上种植大户、重点村进行重点核查, 核查结果在村公示, 公示后有举报的, 进行重点核查, 核查结果再次公示。补贴资金采用通过银行“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的方式进行发放。

1.3 种粮补贴对不同种植规模经营农户实际效果

从表1可知, 0.20 hm2以下散户的生产成本未包括本人及家庭人员的人工工资、承包地租金。种粮补贴占纯收入的9.68%, 种粮生产补贴对散户种粮积极性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年龄偏大不能常年外出务工, 种粮主要为了家庭食用。6.60 hm2以下种植大户的生产成本未包括本人及家庭人员的人工工资, 平时田间管理主要是依靠家庭成员, 采取精耕细作, 提高复种面积, 管理技术到位, 平均产量高, 经济效益显著。种粮补贴占纯收入的32.72%, 种粮生产补贴对此规模的种粮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全年家庭收入不比外出打务少, 而且比较自由。6.67 hm2以上种植大户的生产成本中, 雇用人工费用较高, 而且出现雇工难的局面, 农机购置补贴帮助种粮大户降低成本发挥了作用, 由于粗放式种粮, 管理未到位, 土壤贫瘠生产能力低, 导致平均产量较低, 经济效益差, 如果没有种粮生产补贴难以持续经营。

2 存在的问题

2.1 中央粮食生产补贴的激励政策, 变成了土地补助政策

1994年制定了“延长农户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政策, 经过20年的农村人口变动, 人均耕地面积差异较大且不均匀。中央粮食生产补贴在名义上都要求按照农民实际播种粮食作物的面积进行补助,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大部分地方都是按照农民所承包土地面积进行补助的, 结果使一项本来只应该针对粮农的激励政策, 变成了一项土地补助政策。

2.2 粮食生产补贴种类多, 补贴成本高

目前, 粮食生产补贴项目多达17项, 这些补贴项目政策性强, 涉及农户多面广, 程序设计复杂, 要求比较高, 必须经过面积核定、面积公示, 上报补贴面积, 公示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 通过银行“一折通”直接发放等程序, 落实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工作成本非常大。一是补贴对象众多, 乡镇工作人员在短期内无法对种粮面积一一核对, 只能依靠村委会协助进行, 村委会为了照顾本村农户, 普遍按承包土地面积登记, 有些流转土地还重复审报, 虽然公示了面积, 然而农户只要本人的钱不少, 也不会举报。二是由于土地流转、置换, 每年、每季的粮食种植品种、面积变动等原因, 种粮面积变动频繁, 核实难度大, 操作性不强。

2.3 粮食生产补贴金额逐年增多, 腐败、失 (渎) 职风险加大

2013年粮食生产补贴6 525元/hm2, 加上其他项目补助资金可能更高, 粮食生产主体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以争取更多的粮食生产补贴。由于有规模不经济, 造成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低, 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损。一是盲目扩大重数量轻质量, 不考虑土地土壤贫瘠、水利设施较差等生产能力低的因素, 管理水平跟不上, 耕作粗放, 导致产量低效益差[2,3]。二是出现虚报现象, 由于此项政策的惠及面广, 工作量大, 而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 尽管有村级公示、上级核查等程序, 但有的乡、村干部却不认真开展工作, 流于形式, 给某些腐败分子以可趁之机, 容易发生多报虚报面积现象, 并存在腐败、失 (渎) 职的风险。

3 对策

3.1 改现有粮食生产补贴按种植面积发放为按粮食交售数量发放

建议取消粮食生产中间环节按种植面积发放形式, 改为粮食生产主体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得到粮食差价补贴, 卖粮越多补贴就越多, 这样既能确保粮食生产补贴能真正补贴给种粮主体, 更好地发挥补贴效应, 改变粮食直补政策普惠制的弊端, 避免中间环节从中弄虚作假来冒领国家的补贴, 也符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有利于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 激发农业潜在生产能力;有利于良种良法推广, 提高粮食单产;有利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减少补贴发放工作量, 降低操作成本;有利于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降低腐败、失 (渎) 职风险。

3.2 整合补贴资金, 出台配套政策,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提高粮食单产, 必须提升耕地质量, 没有耕地质量做基础, 提高单产是不可能的。一是集中相关补贴资金,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机耕路、配套电力设施等建设力度。二是加大粮食生产工具补贴力度, 应增加小型生产工具、小型粮食储备容器等项目购置补贴, 鼓励农民多储粮减少国家粮食储备压力。三是积极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 提高水稻赔付标准, 吸引更多主体参与, 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保护和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实用技术,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促进粮食增产增收[4]。

3.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保障体系, 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建立县、乡、村3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推行土地整村流转, 统一土地流转合同规定, 一律按当年晚稻谷定量并根据市场价确定土地流转价格, 减少土地流转纠纷, 统一支付土地流转租金, 防止合同虚构, 政府要制定土地流转发展粮食生产的补助政策, 保证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促进土地连片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引导土地经营权向种粮主体集中, 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济发展。

3.4 加大对不负责任、骗取补贴资金行为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 出现虚报面积受到举报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补贴的实际效果, 为杜绝骗取补贴资金事件发生, 必须打防结合, 双管齐下。一方面, 从“防”字入手, 对补贴面积的统计、核查和村级公示等程序做出规范, 设立举报电话和公示意见簿, 组织力量通过检查、抽查、调查走访等方式, 及时掌握情况, 听取农民群众意见, 从源头上有效防止虚报冒领现象。另一方面, 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纪检监察、乡镇、农业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协作和信息沟通力度, 形成打击合力, 对存在的违法案件, 不能姑息养奸,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对尚未构成犯罪的, 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让骗补者以及其他责任人员付出较大的“违法成本”。

参考文献

[1]程涛.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的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 (8) :28-30.

[2]陕西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课题组, 程涛.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建议[J].西部财会, 2011 (2) :4-8.

[3]王丽娜.对改革与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10

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以生产为主来保证粮食安全, 是我国政府的现实选择。长期以来, 我们抓粮食增产偏重于前一途径, 忽视了后者。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受土地减少、水资源缺乏、农业要素流失、化肥效用降低等因素的制约, 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仅为1.38%。减损是另一种形式的增产。要在有限的生产条件下, 实现粮食的持续增收, 必须双管齐下, 增产减损两手抓。

一、粮食生产环节损失概述

粮食从生产到消费, 各环各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损失和浪费。其中在生产环节造成的损失, 可分为两类:一是因生产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浪费。即支持粮食生产的土地、水、农用生产资料, 粮食生产主体的劳动力消耗与粮食的产出效能存在偏差, 导致投入浪费。二是生产成果的损失, 即在播种、生长、收割过程中, 因自然灾害、气候、病虫害、种植技术、收割方式等的影响, 粮食应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存在偏差, 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

二、我国粮食生产损失现状分析

1. 生产投入较大, 资源利用效益偏低

当前, 我国粮食生产领域存在着消耗大、资源利用效益偏低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尚不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载体。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粮食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 而粮食产量可理解为耕地的现实粮食生产力。据统计, 2004年, 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吨, 而近三年的实际平均总产为4.52亿吨;全国耕地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11349.21千克/公顷, 而近3年粮食的实际平均单产为5581.50千克/公顷, 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49, 开发程度不足50%。

二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较低。当前,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仍以大水漫灌方式为主, 高效灌溉设施和技术尚未在农村普及, 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整体较低, 远不及以色列、南非、埃及等先进国家。据统计, 201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上的节灌率仅为41%;单方水粮食生产率不足1.2千克,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 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千克以上的水平。大量的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被白白浪费。

三是粮食劳动生产率低。2001年, 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千克, 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 不仅远低于先进国家, 就本国来说, 也仅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6%。每斤粮食内含的必要劳动投入量居于世界最高国家之列。

此外, 还存在种子发芽率不高、盲目使用农药和乱用农药、化肥过量施用等问题, 农用生产资料消耗偏大。因此, 在农业生产中, 加强可利用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 减少人力、物资消耗, 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的生产, 对实现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2. 受各种因素影响, 粮食实际产量减少

一是受自然条件影响。除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绝对减产外, 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是造成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农业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分析, 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 气候变化一项为-2%。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 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全年因灾 (包括水旱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 减产的比例占全国粮食比例的15%左右。

二是受生产水平影响。粮食产量形成因素的60%源自栽培技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 不同的播期、播量、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施肥水平等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在粮食生产上很多常规性的栽培技术至今仍未被广大农民广泛应用。引种不当、播种方法欠妥、田间管理滞后, 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了种植效益不高, 粮食实际产量比应产量低等情况。

三、减少粮食生产环节损失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减少粮食生产环节损失, 必须加大投入, 从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提供生产支持、提升生产者素质等方面着手, 逐年降低粮食生产减损率。

1. 努力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保证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 资源节约是核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关键。只有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 才能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一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行分区增产减损,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逐步压缩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的作物种植面积。改良耕作制度, 增加复种指数, 合理施肥。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抓好中低产田改造, 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加强生态治理与建设, 保护土地利用环境, 发展生物技术,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节水、喷微灌和薄露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节水技术贡献率, 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2. 积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 中国农业依靠自然资源高投入的潜力已经很小, 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率, 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科技水平。

一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把农业科研确定为国家财政预算优先倾斜部门, 将农业科研经费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不足0.1%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平均水平0.26%甚至更高。

二是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种子研发和培育投入, 大力推广种子精选包衣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栽培技术。推广良种工程, 特别是耐密和适合套种、机收的品种, 完善良种培育、引进、推广体系, 提高品质育种和良种覆盖水平;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 实行平衡施肥, 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加大高质高效农机、农具的研发力度, 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推广适时机械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先进实用技术, 减少生产浪费与损失。

3.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减少因灾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

一是加强防洪抗旱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管理, 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快涝区的排涝建设, 提高农田防洪除涝标准。加强旱情监测网络、干旱预警和抗旱水源调度系统建设。

二是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 建设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 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 构建有效的监测和防控体系。加强实时调度, 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 提高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加强农药生产监管, 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低量高效施药技术, 提高农药利用率, 切实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

三是加强农业气象监测。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为重点, 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 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评估、农作物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等工作, 开展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 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设,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保障能力。

4. 加大扶持、调研力度

一是强化粮食生产减损政策保障。现在我们国家已认识到粮食产后损耗的严重性, 将产后减损提到重要地位。从2007年起, 国家粮食局、发改委开始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 通过提供财政补贴, 改善粮食储存设施, 降低粮食产后损失。而粮食生产领域的减损工作,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政策出台。我们应尽早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 指导实施粮食生产减损工程, 明确生产过程中对浪费的控制方式或手段, 明确减损责任。

二是加大粮食生产减损财政投入。完善补贴办法, 设立粮食生产减损专项基金, 促进减损增供。

三是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减损统计制度。加强对粮食生产领域的动态信息监测, 开展粮食生产减损抽样调查, 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 实行粮食生产综合信息发布制度, 切实摸清粮食生产损耗底细。

5. 提高粮食生产主体素质

劳动力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户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体, 农户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能力的实现程度。要想有效减少粮食生产损耗,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必须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升其减损意识、安全用药意识, 提升其生产技能和水平, 从而获得粮食生产的最佳劳动生产率。

摘要:中国是一个粮食消耗大国。在现有条件下, 粮食增产压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 粮食浪费却触目惊心, 特别是在生产环节。文章从粮食生产环节损失情况入手, 分析了损失现状, 提出了对策建议。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11

摘 要 “粮食银行”作为粮食流通体制重要的组织制度创新,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共赢。“太仓模式”作为“粮食银行”典型模式,通过其发展现状和运行机理的研究,总结出“粮食银行”发展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缺乏、经营主体不明确以及运行机制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应健全与“粮食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风险防范机制、明确经营主体地位以及构建规范运行机制,提高运营效率。

关键词 粮食银行;粮食安全;太仓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4

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的背景下,粮食库存量越来越高,导致现有仓库难以消化,农民卖粮难、储粮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新兴的“粮食银行”逐渐发展,其在减少粮食损耗、消化粮食高库存、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粮食银行”从2006年地方开始实践,到国家粮食局2014年确定试点,截至目前,各地的“粮食银行”大部分仍在起步阶段,发展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新风险,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作为新型“粮食银行”的代表模式,江苏省太仓市的“粮食银行”集中体现了上述问题。因此,在粮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探索构建新型“粮食银行”制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 “粮食银行”之界定

1.1 “粮食银行”概念解读

关于“粮食银行”的界定,学界并无统一的意见。许高峰[1]认为,“粮食银行”是指粮食生产者将粮食存放在具备收储条件和部分金融功能的企业,企业开具凭证,粮食的所有权变,粮食生产者取得粮食存单后,可随时凭单据向“粮食银行”兑付,兑付方式可以为原粮,也可按照当时市场价格折现或者折算成成品粮,还可进行品种串换,“粮食银行”对吸收到的粮食拥有经营权,开展粮食经营中转、存储加工、质押融资、套期保值等业务,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获得经营利润。国家粮食局认为,“粮食银行”是指粮食企业借鉴银行业经营模式,利用自身仓储经营条件,代农户存储粮食,在通过契约方式保障农户粮食所有权的同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让渡给企业,农民可按约定提取粮食(成品粮)或折现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2]。上述主要观点基本是从“粮食银行”的功能目的、运行机制以及性质特征等方面进行界定。我们认为,“粮食银行” 是指粮食购销企业借鉴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通过利用现有的仓储经营条件,代替农户存储保管口粮、商品粮及土地流转费等,农户仍然享有粮食所有权,只是把粮食经营权以通过合同形式转让给企业,农户可按约定提取成品粮油或着兑换现金的一种新型粮食流通业态。

1.2 “粮食银行”性质探究

“粮食银行”只是借鉴了商业银行借贷理念来经营粮食,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农民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也就是把粮食的使用价值及交换价值转移给了“粮食银行”,按照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粮食银行”支付等价的货币,“粮食银行”应该开出存款凭证[3]。“粮食银行”本质就是一种新型粮食流通业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把粮食生产者、粮食加工企业、销售市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带动带动粮食生产者进入市场,又可以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是一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制度创新。“粮食银行”是以粮食主产区农户的口粮和商品粮为基础,依托粮食收购库点和放心粮店为载体,为农民提供粮油储存、加工和品种兑换服务,把农民利益与企业利益、生产者与经营者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关系[4]。“粮食银行”把商业银行的运营方式与粮食这种特殊的交换产品结合起来,是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方式的制度创新,为新常态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1.3 “粮食银行”理论支撑

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织制度创新,“粮食银行”的兴起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其现实重要性。我国粮食流通领域长期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微观上搞活以提高流通效率与宏观上调控以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之间的矛盾尖锐,二是农户或者其他粮食经营者分散自储自售粮食导致粮食储运经营效率低下[5]。“粮食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将粮食购销方式与现代金融手段相结合,它的出现使“粮食信用”成为可能。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重要补充以及民间集中储粮方式的“粮食银行”,通过促使粮食规模化生产、延伸粮食产业化链条、增强对粮食产后环节的重视等措施,最终实现稳定粮食市场,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双重目标。“粮食银行”作为新型粮食购销的制度创新,是在国家动用财政力量收购战略储备粮食以外的运用市场自主调节收购粮食的运行模式,能够把国家对粮食的战略性储备和经营性储备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粮食银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形成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新模式[6]。

2 “太仓模式”现状分析与运行机理

2.1 “太仓模式”现状分析

2.1.1 “太仓模式”发展演变

“粮食银行”是太仓市粮食部门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现代银行理论为依托,以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为载体,以千家万户农民生产的粮食为基础,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成立起来的[7]。2006年11月,江苏省太仓市粮食局在原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南郊粮管所基础上,创办并试运行第一家“粮食银行”——太仓市易裕“粮食银行”,2007年5月正式运营。2008年5月,“粮食银行”网络管理软件开发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储户和各“粮食银行”的内部数据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分布在全市“七镇二区”7个“粮食银行”、35个粮食供应网点的全方位实时监控,有效地控制了粮食库存,规避风险,为储户负责。“粮食银行”业务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实现了全市服务网点之间的通存通兑,使得粮食企业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太仓市的农户可以把口粮、商品粮等存入到“粮食银行”中去,然后拿着“粮食银行”存折,到相应的粮油店就可以兑换到成品粮油,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

2.1.2 “太仓模式”效益评价

太仓“粮食银行”是传统“两代一换”业务基础上经过更新改造而来,更加注重运用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及现代化的网上信息平台,对传统粮食购销模式进行了创新改造,成为新型的粮食流通业态。“粮食银行”作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实现政府稳粮、农民受益、企业获利各方共赢的新型粮食购销经营模式[8]。首先,对粮食生产者来说,解决了其储粮难、卖粮难等难题,减少粮食储存损耗,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户也可以避开粮食收购高峰期,等待粮价上涨时再出售,能够增加农民受益。其次,对粮食加工企业来说,“粮食银行”可以盘活农户储存粮,破解粮食加工企业收粮难、融资难等难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开发经营上的良性循环;对国家粮食储备来说,“粮食银行”利用现代化储粮设备和技术,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促进粮食库存周转,也可以通过监控“粮食银行”,保证国家更加直接准确掌握现有的粮食储备量,合理调配粮食流通,利于平抑粮食价格,从而更好地应对粮食危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2 “太仓模式”运行机理

2.2.1 “太仓模式”机制解构

“太仓模式”是在传统“粮食银行”“两代一换”(是指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品种兑换)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粮权在农、保管在行、农民自愿、存取自由”[9]的原则,逐渐形成了“口粮银行”储存业务、“商品粮银行”储存业务以及“土地流转费银行”存储业务三大模式。

2.2.1.1 “口粮银行”储存业务(见图1)

储粮户把当年收获作为口粮的原粮存入“粮食银行”,就可以随时凭“粮食银行”存折到附近的“粮食银行”服务网点分批领取成品粮或者兑换成成品粮油,结存期限原则为一个粮食年度,到期后尚未提取完的存粮可以一次性提取或与“粮食银行”协商作价出售给粮食购销企业,如需延期,由储粮户与开卡所在地“粮食银行”协商解决。这属于初级阶段的“粮食银行”服务内容。

2.2.1.2 “土地流转费银行”存储业务(见图2)

土地流转费是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土地由农户转让给政府,政府便给予农户的一些经济补偿。根据储粮户自主自愿的原则,村委会将部分土地流转费存入“粮食银行”账户,再由“粮食银行”将资金上划转存全市统一的“土地流转费”金融银行专用账户,建立储户基本信息档案,发放“粮食银行”存折。储户凭卡提取粮油,货款月底在专用账户中返回,储户资金余额可实行年底退还,也可转入下年度继续使用,保证流转农户不失粮。

2.2.1.3 “商品粮银行”存储业务(见图3)

“商品粮银行”服务对象主要为种粮大户(1 hm2以上)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经营权限在国有粮食购销公司。“粮食银行”按当日挂牌收购价格结算好售粮款(享受地方政府粮食价外补贴),储户暂不提取售粮款的,则存入“商品粮银行”专用账户。存粮3个月以上,储户提取售粮款时,“粮食银行”按照当年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支付储户相应的利息。储户存粮6个月以上,可获得利润分成。储户所存粮食(可按储存6个月后市场价格或经企业全部抛售运作所产生的经营效益,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认定),扣除必要的经营成本后,储户可获得净利润50%的分成(即二次分配)。如粮食运作经营未产生经济效益或发生亏损,由粮食购销公司在“粮食银行”风险基金中列支,储户不承担任何风险。

2.2.2 “太仓模式”业务流程

“粮食银行”借鉴商业银行的借贷理念,遵循一定的业务流程,实现粮食的收储、加工和运营等职能。太仓市“粮食银行”运作流程是:首先由太仓市粮食局统一进行核定“粮食利率”,然后报到物价部门备案,一年一次;其次农户把粮食就近存入“粮食银行”,进行存粮登记,由粮食质检人员按照国家标准验证入库,粮食财务人员按照核定的基准兑换率在存折上记录存储的原粮数量和相应的成品粮油数量;最后农户就可以凭借存折到相应的粮油店提取原粮或者成品粮油,每次提取都进行相应记录,并扣减一定的存储费用和保管费用。

3 “粮食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有效监管缺失

作为粮食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尚未出台,与“粮食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方政府也没有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粮食银行”外部监管严重缺乏。“粮食银行”的设立缺乏有关部门审批,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很多资金缺乏和运营能力差的小商贩也从事“粮食银行”业务,甚至有人借“粮食银行”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管。法律没有赋予各地的粮食局执法权力,即使发现违法经营行为,也只能进行劝说,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分散的粮食收购点难以监管,导致事中监管缺乏。各地“粮食银行”发展还处于一种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没有制定规范“粮食银行”发展的统一标准,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粮食收储兑换行为,缺乏了规范化的存储兑换形式标准,全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明确的有效监管体系。

3.2 规章制度不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缺位

“粮食银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其所有业务混在一起缺乏清晰的从签订合同到存粮、售粮全过程的业务流程,基本由“粮食银行”经营者一人操控,没有部门之间合作,也缺乏明确的分工;同时,缺少相应的内部规章规则来限制或制约企业经营人的行为,家长式管理在“粮食银行”中普遍存在。“粮食银行”盈利模式不清晰,收入来源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健康持续发展,进而带来经营风险。由民间机构承担部分国家粮食储备职能,在粮价存在异常波动以及企业粮食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其利润无法保证,难免会出现“粮食银行”经营者跑路,产生挤兑风潮,进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粮价的持续上涨,则会出现“粮食银行”低价位运作、高价位补库的情况[10],使“粮食银行”面临较大市场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向以及市场风险的三重约束成为“粮食银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桎梏。

3.3 产权关系不明确,法人主体资格缺乏

“粮食银行”普遍存在政府背景和经营主体不够明确的弊端。“粮食银行”的建立通常是地方政府在原来粮管所或粮站基础上组建,明显存在政府背景,而实际运营过程中,政府一般并不直接插手具体运营,由集体、个人或粮油企业自主运营。“粮食银行”、地方政府和粮食经营者之间关系模糊不清,产权关系不明确,“粮食银行”缺乏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产权关系的模糊不清导致“粮食银行”难以开展具体的业务,无法保证自主的市场经济行为,使其相应的业务只能成为某个粮食经营机构的窗口服务项目。“粮食银行”没有法人主体资格,就无法享有权利,更难以承担相应的责任。“粮食银行”主导业务不突出,没有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显然不利于“粮食银行”健康发展。太仓市“粮食银行”大多也存在类似问题。

3.4 运行机制不清晰,运营效率低下

“粮食银行”运行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粮食收购价格没有补贴,金融机构对涉农中小企业天然的排斥,使得“粮食银行”融资困难,进而导致“粮食银行”普遍存在难以保证高效率的运营,难以实现高质量的运营能力。“粮食银行”配套项目建设滞后,粮食收储点分散且各个收储站规模小,粮食仓库库容不足,粮食存储技术落后,导致吸纳农户存粮的能力有限。粮食运输设施差,运力不足,导致运输成本高。粮食网上交易信息平台建设落后,智能化管理不到位,导致粮食流通效率低下。“粮食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粮食质量检测检验工作不到位。这些都导致“粮食银行”的运营效率低下。

4 中国“粮食银行”具体制度构建与完善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动态监管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紧制定法律法规,地方政府配套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粮食银行”统一的监管规章制度,使“粮食银行”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经营“粮食银行”需要达到一定的资格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仓储条件、人员素质、内部规章及企业声誉等最低设立标准,从源头上确保粮户储粮安全;其次,“粮食银行”可以借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存粮准备粮制度;最后,推进日常监督检查,对“粮食银行”实行全程、实时的库存报告、出入库管理和库存检查等“银监”制度,实行动态监管,防范风险。太仓市粮食局就制定了《“粮食银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粮食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统一规范“粮食银行”运行发展,建立了相同的储粮兑换标准,健全“粮食银行”监管手段,建立了代农储粮的账簿卡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以确保储粮安全。

4.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风险防控机制

`“粮食银行”应坚持风险自担原则,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第一,“粮食银行”要根据粮食经营者最低库存量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数量和风险控制能力,制定并执行本企业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最低库存量标准。第二,探索建立“粮食银行”存粮保险制度,创新农业政策性保险类别,建立新的与粮食相关的保险险种;同时,由政府给予存粮保费支持,建立粮食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建立粮食风险保证金,由“粮食银行”经营利润或者其他收入抽取资金进行保障,设立专门账户进行保管使用。第三,建立规范统一的粮食周转制度,把适量的存粮变成“活粮”,化解市场风险,壮大企业实力,实现农户与企业“互利共赢”。第四,与期货制度的结合,并通过银行和期货项目的合作运营,把传统金融机构纳入到“粮食银行”保障体系当中去,为“粮食银行”风险防范提供一个隔火墙,保障农户的基本权益,使“粮食银行”既安全高效又规范地运行。

4.3 明确企业功能定位,强化经营主体地位

“粮食银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其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广大种粮农户的信任和支撑,因而“粮食银行”要想发展就必须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争取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认可,赢得老百姓的全心全意的信服,在运营中获得良好企业社会信誉,才能实现多方共赢,使“粮食银行”迸发出成长壮大的活力,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强大起来的根本。政府和企业不分,企业自身产权不明,企业发生破产崩盘也无法自己承担责任,反而把责任转嫁给政府,这些都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大忌讳。“粮食银行”作为新型的粮食购销企业形式,完全有必要也必须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把“粮食银行”和政府职能分清楚,强化企业独立经营法人主体地位,实现“粮食银行”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担责任。

4.4 构建规范运行机制,提高运营效率

“粮食银行”合理有效的规范运行机制建立,需要国家支持、企业遵循以及老百姓拥护。在资金保障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粮食银行”财政补贴力度,实行税收减免,争取国有粮食企业和银行金融业支持,并借鉴太仓经验,将“粮食银行”纳入政府对镇村考核内容,为“粮食银行”基础设施建设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在业务模式方面,“粮食银行”需要采取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评定标准来进行一系列的收购检验,并最终进入仓库保存,结合当地粮食部门制定的当年粮食出率标准;在粮食流通方面,要结合粮库建设改造,引进粮油加工企业,实现“粮食银行”粮油制品连锁配送制,打通粮食流通通道,降低粮食运输成本;在交易方式方面,借鉴“太仓模式”自主研发“粮食银行”网上操作平台,实现“粮食银行”网上办公,根据不同业务形式,像商业银行一样办理电子存折,为“粮食银行”实现异地存取粮食、通存通兑提供基础;在人员素质方面,入职前明确从业人员资格资质要求,入职后加强实践操作培训,使员工具备相应操作技能,适应工作需要。

5 结论与展望

“粮食银行”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中的崭新事物,也是扭转农村千年储粮习惯的一种探索。“粮食银行”业务模式的开创,对解决新常态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存粮难以及储粮难得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粮食银行”把金融银行与粮食运作结合起来,是粮食购销模式的巨大创新,实现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广大种粮农户合法权益的目的,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粮食银行”发展存在着规模化不足、规范化不强、效益化不够等问题,仍然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不断进行完善创新,使其真正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许高峰.新常态下实现“粮食银行”的科学发展[J].中国粮食经济,2015(8):26-29.

[2]2014年国家粮食局颁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荐“粮食银行”健康发展的意见》(国粮财〔2014〕128号)[S].2014.

[3]梁宗贤.粮食银行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4-8.

[4]刘良军.让“粮食银行”科学有序运转[J]. 中国粮食经济,2012(7):14-16.

[5]周德翼,杨海娟.粮食银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7(1):33-37,61.

[6]王顺生,赵国杰.粮食生命线视角下的新型“粮食银行”体制设计[J].中州学刊,2011(2):56-58.

[7]王永林.太仓“粮食银行”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0(9):12-14.

[8]王林祥,刘波.“粮食银行”:粮油运营新模式探索[J].浙江经济,2014(14):46-47.

[9]王元慧,张国钧,李彦光.关于苏州“粮食银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粮食经济,2010(5):54-57.

[10]罗继胜,张永强.黑龙江省发展“粮食银行”的思考及建议[J].黑龙江粮食,2011(5):29-31.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篇12

1厚岸乡粮食生产情况

厚岸乡总人口11 820人, 农业人口占95.8%, 水田总面积800.00hm2, 全乡有8个行政村, 其中观阳、菥铁2村由于气候因素从未种过早稻, 历史上早稻种植面积达到513.33hm2。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非农用地的增加, 水田面积逐年减少, 早稻种植急剧下降。2008年早稻实栽不足66.67hm2, 且水稻以单季为主。近几年, 尽管取消了农业税、增加了种粮的各种补贴, 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挥不了规模效益, 种粮比较效益低, 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2008年水稻种植面积不足666.67hm2。

2存在的问题

2.1粮食生产规模小

以厚岸乡厚岸村东岸组种粮大户伍来发为例, 他家中3口人, 承包水田0.18hm2, 此外转包别人1.33hm2水田。他家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下:一般早稻产5 250kg/hm2, 2008年均价1.6元/kg, 总收入8 400元/hm2。直接投入为复合肥375kg/hm2 (2.4元/kg) , 计900元/hm2, 尿素187.5kg/hm2 (2元/kg) , 计375元/hm2;除草剂45元/hm2;薄膜60元/hm2;软盘225元/hm2;机收900元/hm2;一般耕田雇佣劳动力1 050元/hm2, 直接投入共计3 330元/hm2。无论有多少优惠政策、粮价多高, 若只种自己的0.18hm2水田, 难以维持生计。对2009年的粮食生产政策, 伍来发信心十足, 2009年1hm2早稻如按1.6元/kg保护价收购, 扣除农资价格上扬因素及反租费用, 收入可达3 000多元/hm2。另外, 伍来发还购置农机具帮别人耕田2.67hm2, 收入近3 000元。通过单双季稻合理搭配、实用技术的应用, 抛秧0.13~0.20hm2/d·人, 手工栽插0.03hm2/d·人, 夫妻2人1年能种3.33hm2水田, 1年也有2~3万元的收入。可见, 只有规模种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益。

2.2农村劳力紧张

厚岸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留守人员多是年老、年幼和体弱多病的, 双季稻劳动强度大, 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口粮种单季稻, 而且单季稻利润较高, 产量高达7 500kg/hm2, 早稻一般5 250kg/hm2, 双晚一般6 000kg/hm2, 每季稻的农事操作、田间管理, 相差无几, 早稻基本不用农药, 双晚和单季稻用量相似。需重体力劳动时就雇人耕田, 年老体弱者主要进行田间管理。因此, 劳力紧张, 致使一些农户只种单季稻, 以解决自家的口粮问题。如厚岸乡南冲村钱家组有34户、130人, 举家外出打工的有10户, 全组人近50%外出;前岸村有910人, 外出打工有200多人, 他们的水田或是给别人耕作, 或是留给年老体弱者种单季稻以保全年的口粮。

2.3耕地流转有难度

农村土地要按照“坚持所有权, 稳定承包权, 搞活使用权”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根据群众的意愿, 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促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转。如查村村沈家组水田仅6.13hm2, 查贵新、沈高金等6户承包水田10hm2。他们通过口头协议转包别人的田, 随意性大, 随时都有被收回的可能, 他们不愿意增加投入, 还要给别人每年100kg稻谷, 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款项他们大多未能拿到, 各种补贴都补给原来的承包人。按照谁种田就补给谁的原则, 应该直接补助给耕种者。土地承包成片性差, 也给早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农户有意种植早稻, 但四周田块都是单季稻, 若种早稻, 水源管理、机收等都不方便。种粮大户期盼能够承包到相对集中的3.33hm2水田, 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使用权, 是否要向别人交一定数量的稻谷等还需进一步商议。

2.4农业的基础设施差

目前农村大部分沟渠、道路都是早期所建, 已运行近20年, 沟渠塘坝淤塞、破坏严重, 本来能种双季的也不得不种单季, 或作旱地。机耕路也越来越窄, 成了一条大路, 农用机具进不了田间地头, 只能勉强通过人力车。

3对策

3.1加大农村土地扭转力度,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

让农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 进行规模化种植, 以便精耕细作, 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那些粗放经营或弃而不种的农户,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收取一定的费用, 真正做到耕者有田种。

3.2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新型农民

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学会经营之道, 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行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使农技人员走村入户, 服务到田间地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指导农民合理用肥, 可通过开展土壤化验、制作施肥建议卡发放到农户手中等形式进行。

3.3加大投入,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

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中, 要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改造低产田和田中的道路, 以便于农业机械操作, 发展现代农业。3.4简化农村信贷手续

农村小额信贷手续要简化, 因手续十分麻烦, 大多数农户很少到金融部门货款。农用物资主要靠到农资店赊购, 这就制约了农资的选购, 农户也无法得到价廉物美的农资。特别是种粮大户, 要让他们能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多种粮、种好粮。

参考文献

[1]吕高强, 应书礼, 吕振街.永康市的粮食问题及几点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 2009 (2) :232-234.

[2]虞国平, 朱鸿英.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6) :122-126, 130.

[3]田波, 王佳友.城镇化进程中湖南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 2009 (7) :49-50.

[4]邱晓花.南丰县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4) :9-10.

[5]梅朝富.乐山市粮食产需平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25-27.

上一篇:自助助人下一篇:网络模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