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6-28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8篇)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要深刻思考生产、生计与生命质量问题,特别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从法律保障、技术支撑和行政执法3大体系的完善和落实来探讨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全程监控,寻求经济增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之间平衡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食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

F762 A 10.11974/nyyjs.20160631003

引言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为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路径。广西须依托自身地理环境条件,通过制定及完善西部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寻求经济增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经济发展与劳动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及其实施现状

我国在2001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相继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农产品生产实行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市场准入策略。广西依托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产品认证和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例行检测制度、严格投入品监管,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通过落实农业标准化,实现生产到流通过程的溯源监控。

1.1 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

来自广西绿色食品认证机构的消息,2015年全区已认定的“三品一标”产地总面积已占全区耕地保有量的42.9%,其中玉林市、桂林市分别达到耕地保有量的85%、81%,全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931个,制定实施了特色农产品种植标准390项。

1.2 制定和推广农业生产地方标准

在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制定、修订广西农业种植业生产标准。如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农产品和产地环境要求、植保技术、检测方法等497项。特色优势产品蔬菜类、水果类标准个数最多,且在全区各市县有一定范围的推广;采用新形式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2011年起实施农作物标准园建设,以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及“三品一标”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1.3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近年,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已有市、县、乡监管服务机构1150个,例行监测主要对农药残留30多项指标。大多数市、县级检测机构实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以及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2014年3、4季度速测法合格率99%以上,色谱定量分析合格率98%以上。较大范围地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点方面对农产品进行氨基甲酸酯、有机磷大类农药的速测。目前尚未成立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事业单位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

1.4 实施农产品销售的准出准入及产品可追溯监管

广西已经建立起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落实专职监管员制度。广西自2000年开始制定了一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标准和指南,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扶持、综合推进3种模式,从基地种养、运输加工、市场流通等不同切入点,开展农产品安全溯源试点。近两年,全区在“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中逐步开展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搭建起区、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并先行在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管理试点:田东增年有机山茶油的网上和电话开放式溯源,贺州市的“信贷绿色服务通道”,玉林市“玉台合作”的农业现代化的“玉林模式”,近年在全区开展种植业农产品生产者“安全承诺”活动。广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几个内容建设和实施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受制于自然和社会及经济发展条件。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长且繁杂,农资经营类别广泛,经营单位分散,且数量庞大,广西初步建立市、县、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因政府的投入不足,全区统一监控能力不足,管理漏洞大。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监管、检测人员严重不足,与农业部规定的市、县级检测机构最低人员标准(分别为15人、10人)差距颇大,且大部分县(市、区)还是挂靠设置,人员也身兼多职,检测手段落后;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农业标准体系不完善。全区现行的农业类地方标准种类主要是以生产技术规程为主,少有涉及产品销售等级及分级标准,且标准推广应用程度不高;对生产环境质量的监控力度不够,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业废弃物的限制及农业投入品监管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与农业部的监测指标尚有差距。农资市场监管失范,农业投入品监管不力,宣传教育培训不够,农民不遵守农(兽)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非法使用违禁剧毒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农药化肥甚至高毒高残留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强。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大,工业化特别是清洁生产水平低,加剧了农业面污染,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强[1]。并且,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低,农产品交易市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等。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对策和途径

针对广西的实际及广西区域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我国及广西的实际,从细化、完善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落实基层监管,实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制度化监管,从管理监控到各主体的责任落实。提出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源头管理。积极推进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及提高检测能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加强舆情监测,实现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3.1 完善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制度化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应从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各个层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监管。根据农业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善及实施标准体系的抓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点上抓三园两场、优质优价、创品牌”等标准化生产要求,完善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制度化监管。落实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通过市场调节、政府监管引导及监控、企业的生产管理规程等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投入保障机制,成立自治区级综合执法机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环境监测、农产品检测、执法、各类培训等工作经费作为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下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心,扩大监管面,在省、自治区一级政府组织协调下,加强市县一级监管,编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网”,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建章立制、严格执法,规范经营。通过严谨细致的论证、缜密逻辑进行立法,严格贯彻新出台的国家、自治区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发律法规,从法律保障、健全技术支撑和行政执法三大体系的各项标准的制定入手,抓好农产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建自治区农业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全省农业地方标准的技术归口工作,由专门机构制定落实各种相关标准;落实各农产品经营主体的责任,将农产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经营主体。

3.2 加强源头管理,加大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

农业生产环境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整治来自农业生产环境的农业投入品(包括农药污染及化肥)的农业自身的污染及农区大气、农业用水、农田土壤等农业外的污染同样迫切。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轻、重工业失调,煤炭、石油开采加工及黑色金属矿开采冶炼开采等污染密集型企业居多的”的特点。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政府应立法增大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自治区政府就实施对涉重金属企业,分类予以取缔、关闭、限期整治或搬迁。如对南丹、环江、金城江3个重点防控区有色金属行业以及宾阳县小皮革企业群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山矿坑废水、渣场废水治理力度。引导污染较大的采矿等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推动企业改革和技术创新,推广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的发展;应针对广西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种类加强对专用组合肥料和改良剂的研究,通过合理施肥实现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技术,修复受污染严重的农田[2]。据周倩雯[3]的分析,广西近些年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的投资年增长率最低,必须调高。增强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大,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重点要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的监管。积极推行农资专卖,逐步实行农业投入品统购统销,经营品种备案管理,落实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4]。

3.3 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广西气候、光温具有优势,但生态环境脆弱,作为鲜活农产品输出大省(区),更应根据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意见”,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和订单农业,建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制定及完善以农产品的原料种植、采收、保鲜、运输、粗加工等环节的农产品产、收、贮、运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的农业标准化,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

3.4 积极推进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及提高检测能力

市场准入、监督检验检测、3C 认证、生产许可证、定检、评优、免检的必要手段,检测认证也是今后产业发展的趋势[5],应对“农业部宣布启动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各成员国及广东省经验,加强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各项农产品安全检测指标,引入公信度高、效率高,具有信息全面、技术设备等优势的第3方检测机构的公正客观评价,保障食品生产消费安全[6],能为政府决策及民众的生产和消费提供客观、准确、及时、高效的检测数据,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产品编码标准,确保全程质量控制信息的传递和可追溯。

3.5 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

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要按照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定与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相衔接的食用农产品准入标准及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开办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制度,落实农产品入市前检测主体责任。在全区大部分县级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和农贸市场实行主要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产地编码管理,试行食用农产品产地编码卡,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索证交易和质量追究管理机制,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产品编码标准,确保全程质量控制信息的传递和可追溯。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信用体系,确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监管。

决策部门通过加强对民众的生命、健康、营养、生产、生活方式的教育,实行对整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做相应知识、技能的长效培训,从决策层的舆论方针政策导向,到到经营者的规范生产,到消费者产品的信息关注和理性选择以及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利用报刊、互联网,建立政府公益性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平台,进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及生产过程记录、备案、产品标识,责任追溯、信息共享,促进农业从业者规范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谢华文.广西农业经济区域发展差距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98-1002.[2]徐明刚.施肥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当代土壤与环境科学专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3(01).[3]周倩雯.广西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现状分析[J].市场论坛,2012(9):61-62.[4]中国新闻网.农业部宣布启动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EB/OL ].2015-03-17.[5]中国产业调研网.第三方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2015-2020年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EB/R].报告编号:1550A02.[6] 王骥,汪珊珊,苏嘉.试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存在和发展[J].现代商业,2009(24),107-108.[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 .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EB/OL ].2013-07-09.[8]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Z].2014.董燕(1965-),广西苍梧人,梧州学院化学工程与资源资利用学院农学副教授,长期担任生物学、林产化工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森林植物资源利用。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工作。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和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相关工作,在制度构建和完善、试点追溯体系建设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1 发布一系列法规、标准、规程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农业部相继发布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几十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第1-27部分)》、《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等系列技术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制定了《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等规范和应用指南。还有其他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规范,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了制度上的框架。

1.2 连续出台政策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中央政府也对追溯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几乎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包括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国发[2015]40号、国发[2015]50号文件更是对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信息互联共享等作出具体要求。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1.3 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上,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网、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等;地方政府建立的典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北京市农业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北京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等;部分企业也参与了试点建设,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未形成一个广域覆盖的成熟模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在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障碍。

2.1 主体参与意愿不强

我国农村经营的主体是广大农户,近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土地有集中经营的趋势,但短期内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格局不会改变。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经营主体对新事物的认知迟钝,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再加上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认识不足,参与追溯的农产品得不到消费者普遍认同,在没有明显市场溢价的情况下,各利益主体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强。

2.2 追溯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源头和基础是采集录入完整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充分记录和保存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信息,是实现农产品信息查询和质量溯源的根本条件。但是现阶段以农户为主的信息记录者整体素质较低,客观上造成源头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不排除少数主观故意录入虚假信息的可能,特别是关键性的农产品休药期、用药安全间隔期、违禁投入品使用等敏感信息,完全靠生产主体的自觉自律确难保证其真实性。

2.3 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社会信任度偏低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得到社会信任,核心要素是农产品标识、生产过程记录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标签是追溯信息的主要载体,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产品标签所携带信息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普遍偏低。部分企业的造假风气以及社会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缺乏诚信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毫无现实意义。

2.4 小规模低档次的追溯主体导致的追溯成本较高

企业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必须要配备相应的硬件及软件。建立追溯平台,购置相应的信息采集和标签打印等专用设备,制作并使用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并对参与实施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所以投入成本相当高。当前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以农户和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标准化水平较低,而且农产品生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据调查,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中以上学历只占20%左右,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0%,更不用说广大普通农民了。低素质、小规模的经营导致运行之中的组织成本和难度相应增大,最终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总成本偏高。

3 对策和建议

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必须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快与国际接轨。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抽查,科学引导消费者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质量可追溯的安全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行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可追溯体系。

3.1 培育壮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主体,扎实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推进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离不开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积极参与,选准好的切入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现有覆盖全国40%以上农户,数量近150万家的农民合作社以及100多万家家庭农场,有农业龙头企业10多万家,有全国“三品一标”认证涉及企业近4万家,认证产品年产量已占同类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以上。因此,建议以这些先进生产主体为突破口,加大对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公司组成共同体,鼓励合作社之间组成合作联合社,不断壮大和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在此基础之上,优先把实力较强的、获得产品认证的、社会诚信度高的示范企业纳入追溯试点,积累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另外,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使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最终靠市场来带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

3.2 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保障追溯信息完整真实。

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供应链中,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程参与、严格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特别是对投入品的产前监管尤为必要,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要创新模式,除例行检查外,在倡导自律的基础上可利用合作社社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实现相互监督相互规范。同时要完善法律条款,加大对追溯产品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确保追溯信息的科学、完整、真实。

3.3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激励企业创建品牌效应

政府在建设和运行追溯平台时,可凭借政府的公信力,将追溯农产品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抽检,并“透明化”操作,实现社会共治;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市场溢价;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认识追溯标识码,认可追溯标识码带来的安全信号。通过市场的评判、社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以挽回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丧失的信心。

3.4 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实现农产品追溯体系广域覆盖

由于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投入成本高,低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者对于新增加费用的承受力较低,因此,需要政府在基础设备、技术研发、末端应用等方面做先期投入。政府投资建立广域追溯平台,统一国家标准。广泛宣传,让企业看到追溯农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农产品溯源得到普及。随着应用量的增加,各种设备和耗品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终将形成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广域覆盖。

参考文献

[1]徐传清,王爱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3):16-20.

[2]曹庆臻.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观察,2015(27):31-35.

[3]张锋,牛静,高芳.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9):186-189.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现状;风险隐患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71-03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强化体系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强化技术支撑,切实提高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能力。”只有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全面促进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奠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使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具有更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执行力。2009年,辽宁省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逐步成立,各地级市、农业县区均陆续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检测机构,完善认证机构,建立执法大队,并以这四类机构为基础全面完善和加强五大体系工作。根据目前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趋势。

1 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展现状

1.1 监管体系

自2009年组建辽宁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以来,全省14个地级市均已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监管处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沈阳、大连、鞍山、丹东、锦州和辽阳6个市以及30个县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1.2 检测体系

截至目前,受辽宁省农委委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省部级检测机构有3家,且全部通过计量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全省14个地级市均已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并通过计量认证,其中,13家机构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全省57个县区均已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其中,15个县区检测站已经通过计量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考核。

1.3 认证体系

2009年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成立,和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合署办公,全面负责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以及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原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工作。

1.4 标准体系

目前,辽宁省农业地方标准总数达到305项,覆盖粮食、蔬菜、水果、农机技术等农业生产领域。目前,全省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累计达到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累计达到20个。

1.5 风险应急体系

2011年省农委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省农委定期在报纸、电视台和网站上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信息,并于2012年开通网站和官方微博,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从正面回应广大农民、市民所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12年3月1日正式开通1231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电话,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有奖举报。

2 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省市两级工作机构已基本建立,但县级监管机构建设不完善,多数县的监管机构为非专门机构;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刚刚起步,多数乡镇“缺机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执法装备水平低、无执法着装、素质参差不齐等,严重制约全省工作深入开展。

2.2 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制度尚未建立

辽宁省尚未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关键点控制尚不完善。虽然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标准化生产,但是由于没有产地准出,无法真正保证售出农产品的质量。而市场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多数农产品经过转手倒卖,很难追溯来源,导致违规责任主体难以定位查处。

2.3 检测机构检测能力低

目前,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机构运行仍需大量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虽然部分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但其中多数检测机构认证参数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基础建设前期投入不菲,但后劲不足,缺乏专职检验人员,仪器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多数未正式开展工作。

2.4 认证人员素质仍需提高

目前,辽宁省无公害检查员183人,绿色检查员145人,有机食品检查员5人,地理标志核查员29人,认证检查员数量勉强满足认证工作需要,仍需增加检查员数量。

2.5 标准发展滞后

近年来辽宁省农业标准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稍显缓慢。全国各省市制定地方标准已达到18 000多项,而辽宁省仅有300多项,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标准化生产面积同沿海发达省市相比仍显落后。

2.6 安全应急工作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配套措施,相关制度与预案衔接不紧密;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各级农业部门缺乏应急专项经费;三是培训演练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应急常识和实战经验;四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没有真正把应急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五是社会警觉性差,不能正确认识突发事件。

2.7 法律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现有的法律法规、处罚手段、处罚力度等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警示性不足,法律定罪标准过于笼统;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及不合格蔬菜销毁补偿等措施尚不明确,不足以震慑犯罪,“热炉效应”在监管执法工作中利用不充分。

3 完善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措施

3.1 完善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支持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检测机构设备仪器的购置、检验检测的消耗都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新增专项资金或者调整现有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引导各级农业部门争取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对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投入。

3.2 促进工作提升,提高人员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属于农业工作中新兴领域,大多数的监管、执法、认证和检测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仍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3.3 建立农产品两项制度,实现质量可追溯

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加强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关键点控制,把好产地准出质量安全关。在辽宁全省范围内,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各类农产品零售商销售的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各类农产品落实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3.4 加强立法,开展执法监管基础研究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职能调整、源头治理、过程规范、风险监测、执法监管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辽宁省需要继续开展立法研究,根据实际继续贯彻《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抓紧制定《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

3.5 强化标准制定,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必须把涉及农业标准化的有关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对具有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制定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的科学研究,研究农产品等级划分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国外农业标准化体系与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如何接轨等问题。

3.6 树立正确导向,加强舆情监测

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前形势,加强对舆情监测与事故应急处置,为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导向。

3.7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监控能力

鼓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征信通常是指以了解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为目的的调查,包括一些对交易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核实和依法传播的操作全过程。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目前业务活跃的征信机构已达300多家,征信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由于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征信服务不规范,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征信机构。我国亟需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征信业规范发展。

一、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就征信制度而言,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和会员制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北欧部分国家为代表。在该体系模式下, 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政府只负责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

(二)、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 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 该体系以德国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代表。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 具有基础性地位, 但并不排斥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

(三)、会员制模式

日本采用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制模式, 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息互换平台, 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 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

二、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第一层是拥有大量基础信息的公共信用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信用数据库,该层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第二层次是掌握特定经济信用信息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资金融机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该层次以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第三层次是

对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加工并提供信用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包括国内民营征信机构及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我国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是, 我国的征信体系和信用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

1、缺乏系统的征信法律法规。我国的征信法律立法基本还属空白,尽管关于规范征信的相关制度散见于一系列法律法规之中,但是与规范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严重缺失。

2、立法分散,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当前规范征信领域专门的法律规范分散地分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办法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征信管理办法之中,但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刚性的全国性法律。

3、立法规范的范围较窄。现有的直接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个侧面,在信息有效公开共享与隐私保护的权衡方面、失信惩戒方面无保障可言。

(二)、政府信用存在问题

政府信用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是建立真正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以及金融信用等的前提条件。无信的政府必然造成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紧张。信任与制度规范的共同作用,应该是政府信用塑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我国一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从各自狭隘利益出发,助长不规范的征信行为,失信于社会,使政府威望大打折扣,明显削弱了政府对征信行为和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协作机制缺失

我国征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地方、各行业征信系统、中资征信机构、中外合资征信机构和外资征信机构中国办事处并存和竞争的发展局面。活跃在我国市场上的300 多家征信机构,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有限。以我国最大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例,2010 年末也只有1691万户客户信息。而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动态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国5700万家企业的信用档案。但我国征信产品在世界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因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实力与资力不足,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此外,由于我国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定位不明晰和严重缺乏协作机制,信用信息形成了严重的条块分割。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1、征信市场监管缺乏组织保证。根据信用发达国家经验,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协调指导机构和建设规划。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指导和管

理征信体系建设的机构。

2、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对征信业进行自律监管。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所以我国各征信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征信产品和服务公信力差、恶意竞争、提供虚假信用报告等不良现象。

3、缺乏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五)、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

在信用发达国家,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而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必须加快征信业的立法进程

征信立法对征信业发展影响深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法规是推动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确立征信管理的规则、征信机构的定位和运作规则、强化个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保护;确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中国征信中心和征信机构为信息收集加工主体、金融机构为信息提供主体的征信管理组织体系。

(二)、逐步实现征信机构的专业化

应建立专业化的征信机构,逐步规范其业务运作。

1、征信机构必须要守信。征信机构是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专业机构,只有提供了守信的产品,才能起到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作用。

2、应保证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征信机构的信用产品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信用档案,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和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害得失,不客观不完整的信用信息必然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应提供信用信息快速传导渠道,及时更新数据库系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征信机构只有及时获取这些变化的信息,才能保证征信产品的完整性。

(三)、做好征信宣传工作

必须要及时开展全社会实施《征信管理条例》的广泛宣传工作,公安、司法、税务、工商、医保、社保、电信、金融、建设等部门的信息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有序的整合,由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方向发展。这是一项极为细致而繁重的任务。

(四)、打造守信政府

要有效地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以身作则,打造守信政府。

在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做到取信于民。建立良好的征信体系建设的客观环境。

(五)、做好征信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首先,要提高征信资料的广泛性、权威性、系统性,广泛拓展信息采集范围。其次,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再次,必须要加强征信资料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征信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征信系统作用的认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用报告查询和使用工作,有效发挥征信系统支持信贷决策的作用

(六)、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建立诚信社会,除了需要加强立法和管理以外,还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非制度性因素,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通过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让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强化信用观念和意识,积极创建和弘扬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同时使个人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将信用自觉化成每个经济主体的行动,从而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六个问题[F],2010

【2】唐明琴,比较视野下论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问题[F],2010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自2008年5月份全面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大胆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个别单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极应付,“跟着走、走着瞧、等结束”的问题;一些单位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找不着北”、“摸不着脉”的问题;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等问题。特别是在体系构建、机制建设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效能建设平衡发展、向纵深推进、取得更大实效。

一、切实理清效能建设的总体体系

效能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构建一个健全的体系是效能建设有效开展的前提。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由于对效能建设体系认识不清,难以有效把握效能建设的内在规律,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抓不住关键和重点,工作成效不明显,出现了“就效能抓效能”、“干着急”的情况。只有理清了效能建设体系,才能更好地把握效能建设的客观规律,找准并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效能建设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领导体系。即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方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单位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效能执行体系。即明确效能建设抓什么、怎样抓,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挂帅亲自抓、作表率,领导小组抓部署、抓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抓指导、抓督促,各部门齐抓共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监督评议体系。即坚持内部整顿与开门整风相结合,构建组织督促、自我纠错、群众评议、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多维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并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效能建设不走过场、取得更大实效。四是绩效评估体系。即坚持正确导向,建立健全效能建设考核办法和政绩评估体系,确保考评结果能充分体现工作实绩、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各项工作。五是制度约束体系。即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建章立制并严格执行来实现靠制度管人管事,使效能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当前我县效能建设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一是极个别单位仍然错误地认为效能建设是一次整风运动、一吹就过,因而消极应付;或是错误地认为效能建设已经结束或将要结束,因而“刀枪入库”等结束。二是个别单位错误地认为效能建设是行政机关的自身建设而与本单位无关,或是自定性为无行政审批和执法职能的“非重点单位”,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但求检查考核过关就万事大吉。三是少数单位因人员调动或人手不够,频繁调整效能建设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造成工作掉档、断层、脱节,没有切实做到长抓不懈。

(二)在效能执行体系方面。一是极个别单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将效能建设搞成了形式主义。二是个别单位借口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紧缺等原因,以发文件、报信息代替效能建设工作。三是少数单位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调研不够、理解不深,因而未能将上级的决策部署与本单位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措施不力,效果不佳。一些单位特别是具有行政审批和执法职能的部门存在“中梗阻”问题及业务骨干难管、“小鬼难缠”的问题。四是效能建设参与不够充分。一些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县级部门的下属机构、基层站所,由于其自身参与积极性不高和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成为效能建设的“真空地带”;少数退居二线的机关干部以及乡镇事业人员,由于历史遗留和现行体制的原因,还未被效能建设所覆盖。这些单位和个人在老百姓眼中仍然是政府管的单位、政府管的人,行使着公共权力,代表着政府形象。如何让这些单位和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事关效能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成效。五是效能监察、督办、问责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县效能监察室“三室”间力量整合、信息互通不够;效能监察、督办、问责三者间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不够充分,存在脱节现象。

(三)在监督评议体系方面。一是新闻舆论监督力度不够大,对一些典型的作风效能案件曝光不够。二是督查督办力度还不够大。对一些作风、效能方面的不良现象、细节问题查办不够;对重点工作、重点案件跟踪督查、症结分析不够;对群众投诉案件、信访案件和“12345”市民热线交办案件督办解决问题不够。三是有的单位担心家丑外扬对本单位造成不良影响,讳疾忌医,因而不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对存在问题不是坦然面对并积极整改,而是极力掩盖和推脱。四是效能评议与民主测评、工作评价等结合不够,力度不够大,评议结果转化、运用不充分,对干部的触动作用和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四)在绩效评估体系方面。一方面,效能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不够科学。效能建设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都还需要作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政绩考评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不少单位反映,当前我县目标考核过程中,单项考核奖惩重,而综合考核偏轻,特别是目标责任书过多且动辄“一票否决”,条块检查过多,疲于应付。

(五)在制度约束体系方面。当前制度建设中主要存在配套不够、执行不力、随意性大、操作性不强、相互交叉和冲突等问题。例如精文简会、节约行政等方面的制度和要求成效不高;在许多单位,上班迟到早退、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依然随时可见。

三、对进一步完善我县效能建设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效能建设主体及其责任,确保领导到位、充分参与。效能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付诸实行,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公共管理职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公共政策失效和政府失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公共资源最有效的配置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效能建设主体应包括全县各级机关、人民团体、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受行政机关委托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大力督促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加强行风建设、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各单位的基层站所和下属单位也要充分参与效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将部分退居二线的机关干部抽调到重点项目工作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作风和纪律整顿等形式,着力解决部分机关事业人员“未退而休”的问题,实现效能建设“无缝覆盖”。

(二)进一步加大监察、督办、问责力度,确保执行到位、工作落实。整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县效能监察室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力求步调一致、力量与效果最大化,避免各唱各调。一要制订全年作风效能重点工作督查方案,“三室”分工负责、各有侧重;二要结合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实行“三室”每月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信息、协调一致;建立健全效能监察、督办、问责“三步走”、“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对重点工作的全程督查和“点对点”督查,以及对机关作风的不定期明查暗访,发现问题,认真查处,从严问责,标本兼治。要着力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和“棍子高高举起、轻轻打下”的情况。三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部署落实到位,从严查处行政审批“明减暗不减”、“明进暗不进”和超期办件等现象;四要对“三项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精文简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重点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五要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推诿扯皮等工作推进方面的问题,以及上班迟到早退、上网聊天、打游戏和服务态度恶劣等纪律遵守方面的细节问题,要见微知著,由小见大,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严格实施“五步问责”,以防微杜渐、以儆效尤;六要对典型案例深挖根源,找出共性,公开曝光,举一反三,惩前毖后。

(三)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便民服务,确保行为规范、高效便民。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行权,切实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 积极推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民主集中制、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社会公示与社会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以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为抓手,进一步理顺部门与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之间的职能关系,着力解决机构重复、职能交叉、互为前置的问题;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标准化、政务服务类型和模式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标准化等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功能和领域,逐步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四定”要求(即定人员、定地点、定项目、定时间),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乡镇政务便民服务站,积极探索在村(社区)建设政务服务全程代办点,努力延伸政务服务覆盖范围。

(四)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评议和投诉办理,确保监督到位、群众满意。一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大力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改进政务公开方式,拓展政务公开平台、领域和层次,并加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大力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和乡镇视频会议系统,积极推进“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不断提高办公效率。二要大力推行公开承诺服务制度,结合亲民惠民行动,全面落实惠民政策,认真开展承诺服务,大力办理承诺实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实惠于民、取信于民,并积极探索制定违诺、失信问责办法。三要认真办理信访案件、作风效能投诉案件和“12345”市民热线交办案件,着力构建社情民意快速表达、反应机制和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案件办理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跟踪问责,着力提高信访投诉案件办理效率、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严格执行重点信访、投诉案件和“12345”市民热线交办件限期办结制度,对未认真办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或未按时办结的,严格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责任人和具体经办人责任。四要认真开展群众评议活动。结合民主测评和社会评价,组织普通群众、“三会”代表、企业业主等各方面人士对全县各级机关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机构作风和效能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奖励惩处和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开展发展软环境监测活动,确定一定的企业(项目)作为全县优化发展软环境监测联系点,对各相关单位为企业(项目)引进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柏林煤矿经过许多年的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准,不断规范着我们的安全工作行为,使我们的企业稳步走向安全发展轨道。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居高不下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为企业持续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隐患。特别是现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都在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实到班组,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正在决定着员工的安全行为,而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们煤矿班组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柏林煤矿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柏林煤矿“63333”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即“编写六种安全文化教材,打造三大安全文化板块,办好三大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基层区队三项日常安全教育活动,抓好三级安全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安全文化建设也存在重检查考核,轻具体指导;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特别是在安全文化向区队、班组延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打造高素质安全型员工的需要。职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安全素质低,职工中中高级技工比例偏低,特别是在今年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进程中,抽查职工背诵条身边常见的“三违”行为及隐患、安全事故案例、本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过程中,差距较大。

个别职工安全思想观念不强,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不违章出不了煤,不死人办不了矿”的消极观念在极个别职工中仍然存在,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作业全靠力气,不需要多少技术,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是运气不好,规程、标准意识及协作配合意识淡薄,现场操作随意性大,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个别职工按章操作观念不强,不适应规范安全行为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工安全操作技能还不适应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职工没有形成标准化作业、团队协作和规范操作的习惯,造成现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隐患重复出现,而且隐患在现场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目前,随着安全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推进,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行为要求越来越规范,而职工操作技能低下和行为不规范的现状与之形成了较大反差。

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调。各区队工作内容不同,教育的对象存在着多种层次的差别。个别区队在职工学习、班前会上说教式教育的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教育少,有的甚至队长、书记一言堂,在组织学习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坚持得较差,特别是极个别区队的班前会质量不高,学习纪律松散,根本未开展抽查职工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等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职工学习动力不够,存在厌学情绪。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 主要对策及措施

建立班组思想文化。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责任。我们各级管理者及每一个职工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当前,达竹公司及柏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管理不严、安全责任不到位,现场落实不细等问题,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解决安全认识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要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解决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相结合,认真地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力求实效,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建立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

建立班组管理文化。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文化,一要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二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对班组安全装备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改善工作环境、维护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教育和文娱活动,为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基础服务。各队要将安全绩效考核、事故处罚权限以及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的工作范畴。通过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了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建立班组制度文化。一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安全机制。安全机制是探索和实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的基础,为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二要建立健全的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当前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后要在活动的实效上下功夫,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建立班组人本文化。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煤矿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班组员工素质。多数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班组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名员工中,从而促使班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安全死角。

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期熏陶,同时要讲究科学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途径上要做到日有行动、月有安排、季有打算、年有筹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完整性和实用性,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中发展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柏林煤矿经过许多年的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准,不断规范着我们的安全工作行为,使我们的企业稳步走向安全发展轨道。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居高不下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为企业持续的安全发展带来了隐患。特别是现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都在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实到班组,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正在决定着员工的安全行为,而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们煤矿班组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柏林煤矿积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柏林煤矿“63333”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即“编写六种安全文化教材,打造三大安全文化板块,办好三大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基层区队三项日常安全教育活动,抓好三级安全思想作风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安全文化建设也存在重检查考核,轻具体指导;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特别是在安全文化向区队、班组延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班组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打造高素质安全型员工的需要

我矿现有班组85个,职工 1172人,其中小学文化 271人,初中文化525人,高中文化50人,中技72人。职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安全素质低,职工中中高级技工比例偏低,特别是在今年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进程中,抽查职工背诵条身边常见的“三违”行为及隐患、安全事故案例、本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过程中,差距较大,有80%以上的职工经过区队集中培训、个别辅导、职工自学等方式,都能顺利过关,但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在背诵本工种的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有极个别职工还存在不配合的态度,有的即使配合,也存在记忆力差、文化基础差,有的字都认不到几个,要想过背诵手指口述操作要领关,真是难上加难,通过职工教育工作组、各区队队干的耐心教育,有的职工勉勉强强地能过关,但各队都存在极个别文化基础较的职工,始终过不到关,成为此项工作的拦路虎,使打造安全型员工的工作进展不大。

(二)个别职工安全思想观念不强,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

以董事长蒋静、总经理徐廷甫、党委书记周明荣为核心的新的达竹公司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多次讨论安全理念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新的安全理念,但 “不违章出不了煤,不死人办不了矿”的消极观念在极个别职工中仍然存在,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作业全靠力气,不需要多少技术,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是运气不好,规程、标准意识及协作配合意识淡薄,现场操作随意性大,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三)个别职工按章操作观念不强,不适应规范安全行为的需要

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职工安全操作技能还不适应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职工没有形成标准化作业、团队协作和规范操作的习惯,造成现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隐患重复出现,而且隐患在现场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据统计,我矿1至6月共反“三违”308人次,揭隐患463条。个别管理人员、职工在掌握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极个别队干、班组长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都不熟悉,更别谈在现场按标准操作,还极个别职工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规范操作意识淡薄,导致矿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要求不严、起色不大,与兄弟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随着安全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推进,对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行为要求越来越规范,而职工操作技能低下和行为不规范的现状与之形成了较大反差。

(四)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调

各区队工作内容不同,教育的对象存在着多种层次的差别。个别区队在周四职工学习、班前会上说教式教育的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教育少,有的甚至队长、书记一言堂,在组织学习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方面坚持得较差,特别是极个别区队的班前会质量不高,学习纪律松散,根本未开展抽查职工事故案例、身边常见的违章行为及隐患、各工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等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职工学习动力不够,存在厌学情绪。

二、主要对策及措施

(一)建立班组思想文化

达竹公司董事长蒋静曾说过,安全工作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责任。我们各级管理者及每一个职工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当前,达竹公司及柏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在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管理不严、安全责任不到位,现场落实不细等问题,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必须解决安全认识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要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解决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相结合,认真地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力求实效,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建立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倡导大家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的安全理念,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从员工培训、管理创新、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多方面多层次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

(二)建立班组管理文化

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文化。一要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班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选”,可通过公开竞争和择优选聘等方式进行班组长的选拔;其次是“育”,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建立班组长长效教育机制,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重点培养班组长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以及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二要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对班组安全装备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改善工作环境、维护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教育和文娱活动,为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基础服好务。各队要将安全绩效考核、事故处罚权限以及相关责任分解,逐步纳入到班组管理的工作范畴。通过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了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三)建立班组制度文化

一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安全机制。安全机制是探索和实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的基础,为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在建立安全机制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班组安全管理的科学指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职工积极性的制度措施。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建立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网络体系;实行标本兼治,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形成了“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超前控制,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将安全一票否决制和量化考核指标同劳动报酬、奖励等福利待遇挂钩。二要建立健全的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活动是创建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当前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后要在活动的实效上下功夫,在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建立班组人本文化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煤矿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班组员工素质。多数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班组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名员工中,从而促使班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安全死角。

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期熏陶,同时要讲究科学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途径上要做到日有行动、月有安排、季有打算、年有筹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完整性和实用性,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定会在安全生产中发展巨大作用。

班组是企业生产组织环节的最小“单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的最基层组织,对实施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意图,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尽管煤矿企业狠抓“双基”工作,强化班组安全建设,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仍很薄弱,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班组安全建设的状况与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煤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激发了班组职工的生产热情,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班组安全管理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滞后于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1、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环境,使班组职工尤其是煤矿一线班组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工人工作寿命相对较短,需要在短期内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而分配到企业的技校学生,大多数都不能坚持本职岗位,加之,多年来未招收合同制工人,导致班组成员主要由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即“农合工”组成。他们中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家庭生活一般比较贫苦,且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农合工”来矿的目的在于挣钱养家,他们认为煤矿是粗活,只要有力气就行,因此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差,尽管企业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但是他们的素质很难提高,造成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这与煤矿企业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很不相适应,反差很大。

2、班组长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多年来,煤矿企业的班组长习惯于区队领导指定。由于煤矿企业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很难选出高素质的班组长。加之,有能力的职工靠本事吃饭,和领导交流,不对的地方就直言不讳,有时很可能伤了领导,真可谓“踢踢骡子好曳手”。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加强“双基”建设,班组长的待遇大大提高,班组职工都想担任班组长。这就在班组长选配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一些区队领导在班组长的选配上,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使本来素质就不高的班组长队伍中混进一些庸才,造成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很难适应班组安全建设的需要。

3、班组自主管理不到位。多年来,煤矿企业班组服从于矿井、区队的安排。班组在工作现场,不管作业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班组无权改变作业计划,只有向区队、调度室汇报,听从他们的指挥安排,班组管理属于“被动式”管理。这样长期以来,班组只是服从、执行,造成现场安全管理遇到问题,班组就习惯性地等、靠区队、调度室决策、安排,不利于班组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淡化了班组自主管理,同时由于班组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素质偏低,也是造成班组自主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4、班组职工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为了每天能出早班,他们在工作起来,对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质量标准置于脑后,图省事违章蛮干,只想着干完活就出班,这种现象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给班组安全管理带来难度。

二、措施与对策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充分认识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班组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最基础的日常管理活动。纵观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数发生在班组,且第一现场在班组。同时企业安全管理的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最终要落实在班组,所有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均要在基层班组实践中实施,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此,企业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现场,根基在班组,核心在员工,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近年来,尽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加大安全基础管理的考核,安全基础管理得到了强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矿井开采自然条件差,还有瓦斯、火灾、水灾等灾害的威胁,安全生产压力很大,尤其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按程序、按标准作业意识不强,“三违”现象较为普遍,零敲碎打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搞好班组安全建设是势在必行。

(二)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着本班组现场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因此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企业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严把班组长选配关,可采取领导推荐、职工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推选出班组长候选人,然后由本班组职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把那些真正具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的员工吸收到班组长队伍中,为班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把好班组长培训关。要定期举办班组长培训班,给班组长充电。三是班组长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被班组员工所尊重、信任。四是建立班组长动态管理制度,形成优胜劣汰、优中选优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基层区队要做好班组长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为班组长施展才华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优秀员工的培养,为班组长队伍备好后备军。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实行亲情化管理。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尊重员工基本生存权的具体体现。因而在班组安全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观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一是强化职工培训抓职工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把好新工的入矿关,招收素质好的新工人;一方面要强化培训,提高现有职工的素质。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以达到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班组安全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在班组职工中开展安全理念征集活动,用职工对煤矿安全的感受教育感化职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心态,实现心态安全。

三是发挥好安全宣传教育作用。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安全宣传教育的中心任务。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安全献身说法、安全演讲、事故案例展等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职工,让职工从中吸取得到启迪。

四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如在工作面悬挂安全警示语、亲人安全提示语等,让职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五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魂,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让班组职工知道自己在岗位该干什么,责任是什么。

六是强化班组自主管理。班组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单元,应进行安全区域自治,不定期查隐患、反馈区域内隐患,并对隐患整改情况实施跟踪评价;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应明察班组每名成员的工作情绪,实时采取动态的措施,在安排工作时加以考虑,防止出现人的不稳定因素连锁引发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同时要完善班组安全建设记录或台账,记录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做好停息沟通与反馈,未解决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把班前会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

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所以职工的班前会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应该组织职工学习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由班长对上一班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当班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最后由队长安排当班的生产任务。还可以开展一些安全知识问答、安全讨论、面对“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一日一题”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五)认真实施作业标准化

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放心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必须从岗位行为规范抓起,保证现场操作规范。目前,各岗位工种我们都建立了岗位规范操作标准,关键在执行,在落实。要注重把班前的岗位理论学习、班中的岗位实践操作、班后的总结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每一名班组员工熟悉自己岗位操作标准,习惯岗位上按标准操作,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同时提高准军事化训练、“手指口述”确认、岗位技能培训,强化员工的岗位行为规范,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完全摒弃不规范操作的恶习,为班组安全建设奠定基础。

(六)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班组要充分发挥本班组党员、团员和群监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监督岗”等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团员的青年生力军作用,带动其他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群监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升井后要在井口接待站进行登记。对于“三违”人员,安排家属协管员进行帮教。形成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协调、闭合的运作体系,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长效机制。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基本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 太原市组建了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2010年机构改革时, 又明确设置了市场信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近几年来, 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不断争取部、省厅和市财政投资, 购置了液相色谱仪等必须的仪器设备, 具备了对20多个项目的化验能力;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抽调执法人员20多人, 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调查取证设备。市属10个县 (市、区) 也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 配备了专职执法人员;4个区县建立了农产品监测检验站, 配备了部分化验检验设备, 具备了农残检测的条件, 市、县两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目前, 全市建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销企业诚信经营档案, 并要求其做出质量保证承诺, 实行了农业投入品购销台帐管理制度。同时, 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设了“太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与平台”,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触摸查询屏、支持条码识别功能的手机和太原市农经信息网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销售市场的全过程质量信息公开和追溯。2009年“两会”期间和2010年, 分别由CCTV7频道《每日农经》栏目和山西电视台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了专题报道。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认识不高

首先是农产品从业人员对使用高毒农药和违禁添加剂的危害性及其后果缺乏充分认识, 没有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列入重要位置;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 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质量安全管理处于被动局面。

(2) 检测覆盖面不大

一是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备和人员不足, 化验检验项目和检测覆盖面十分有限;二是没有经省级计量认证, 检测数据没有法律效力;三是县级均未设立独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 目前虽有4个县筹备建设, 但无人员、无机构, 仍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3) 监管手段落后

虽成立了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但专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人员不足, 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条件和手段很不到位, 与监管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 监控机制尚未健全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处于起步和示范阶段, 全面的投入品统供和生产过程监控机制尚未健全, 大面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控制较难;“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3. 建议与对策

(1) 下大力气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体系, 认真实行国家强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步伐, 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投入, 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非疫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 实现对农产品生产从种源、投入品统一供应和使用到采收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2) 完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提高检测覆盖面

一是完善提高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通过增加投入, 完善配套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检测设备, 增加充实人员, 加强检测技术的培训, 尽快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审查认证, 使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在内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建立健全县级检测站。全市10个县 (市、区) 设立独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 配置所需设备, 配备专职检测人员, 具备承担县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监测工作, 其中4个县要达到能够定量检测的能力和水平, 要对质量安全的重点区域和产品进行常年监测,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三是建立乡级检测点。配备专门检测人员, 负责本辖区农产品基地抽检工作。四是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检测室。配备相应的农药、兽药快速检测设备, 确定专人, 负责检测工作, 对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自检, 把好生产农产品的准出关和销售农产品的准入关。从根本上建立市、县、乡监督监测和企业、市场自检相结合, 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相配套, 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3) 提升监管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各县 (市、区) 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尽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要尽快理顺执法机构, 按编制配足执法人员, 按照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执法软硬件设备。市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培训, 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形成上下联动、统一调配工作机制。各级农业执法机构要强化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发现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4) 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质量安全;农产品;管理体制;培训;监管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77-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经费投入、制度建设、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依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检验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攀升,多年未发生较为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然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等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

1.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协调领导机制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顺利实施,省农委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全省14个市全部成立了监管机构,大部分县实现了监管有机构、工作有人员。目前,全省共有专兼职监管人员500余人。为发挥农资打假的牵头作用,省农委对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进行调整,组织工商、质监、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合打击农资违法行为。同时,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从生产、监管两个环节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省农委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1.2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责任管理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实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司其责”的责任管理机制。省本级主要负责制定重大活动方案、对各市进行指导、对案件进行督办,各市负责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在工作指导方面,全省每年“启动一个仪式”“组织两次会议”“下发三个文件”,即每年春天启动农资打假仪式,组织召开农业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部署会议,制定下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农资打假实施方案》《农资打假工作要点》。在案件的处理上,除跨地区重大案件或领导重点批示外,其他案件坚持属地查处原则,以锻炼队伍,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1.3 扩大农产品检测面,实施检打联动

近年来,辽宁省将农产品检打联动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除农业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外,还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部属、省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市县检测中心(站)开展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合格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几年来,全省累计销毁不合格蔬菜35 t。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剧毒高毒农药较多的区域开展重点整治,对超标农产品较多的区域进行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严格监管农资市场、商店。通过检打联动,解决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震慑农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作用,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1.4 鼓励农产品质量认证,实行安全关口前移战略

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为发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大规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前移、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实施农业标准化暨“三品”整体推进工程,开展以“三品”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整体推进县项目建设,大规模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从源头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5 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质量安全

全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连续5 a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和滥用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等为重点内容,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对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违禁农药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不合格蔬菜进行收缴和无害化销毁,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

2.1 监管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

省市两级基本建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但县乡两级监管机构的建设尚不完善,大部分县乡“工作无经费、执法无手段”。执法队伍相对年轻,执法经验欠缺,亟需培训。执法人员缺少统一着装,执法权威受到挑战。虽然国家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筹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但从食品安全监管的角度看,仍需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和更多后续措施的出台。

2.2 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依据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后,虽然省本级制定了《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但大部分市和各县尚未出台相关配套法规或规章。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执法依据不足,相关法律衔接不紧,旧法废除后没有新法补充。农资经营许可证制度取消后,农业部门对农资市场、商店基本失去控制能力,在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等方面仍需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性规程或文件。

2.3 农民组织化水平底,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我国农产品生产极为分散,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在农药等投入品的选择和使用上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生产随意性大,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90%以上的农产品由分散的农户生产,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只占农产品总量的10%左右,这就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是千家万户,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品监管而非主体监管的特点也为实际执法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此外,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造成农产品生产者责任意识错位。在农产品生产上,假劣农药、肥料以及违法使用高毒农药等缺乏诚信的行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3 工作对策

3.1 争取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

积极呼吁、争取支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支持公益性事业的首选方向,将加强机构建设、完善监管装备和科技研究支出纳入各地公共财政框架,增加资金安排。重点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和安全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等优质农产品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上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生产行动上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职责。

3.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强辽宁省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和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的诚信生产经营意识。推广农业质量标准,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转变农技推广职能,开展农业标准化一体化服务,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3 推进立法进程,加强质量监管

根据省情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省级配套法规,推动各市出台配套法规、规章,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法治化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同时,将执法监管扩展至农产品生产全过程。通过严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关,规范农药等重点农资的使用,加强认证产品的保护与监管,提高产品信誉。

参考文献

[1] 陈业兵,王翠萍,赵海军,等.农户分散经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03-304.

[2] 刘怀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1):239.

[3] 佚名.农业部八项措施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77-78.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ractices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achievement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development proposals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area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cy support, personnel train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a view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上一篇:幼儿园政治学习下一篇: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我认识的图形》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