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2024-09-30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精选9篇)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1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一、问题

今年9月份,本局市场规范管理局组织开展农资质量抽检工作,某经营户销售的某品牌化肥被鉴定机构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抽查的产品由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即是说,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前提条件。本案中,某品牌化肥理化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是否属于严重质量问题?

二、分析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01年3月15日 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对上述问题作出的解释。

“3.《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抽查的产品由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时,要正确把握一般质量问题与严重质量问题的界限。有严重质量问题是指:

(1)产品质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2)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3)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4)失效、变质的。

(5)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除上述问题之外的,属于一般质量问题。对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应当按照《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针对上述意见法律地位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三)条规定:“不属于审判和检察机关工作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据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国务院主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对《产品质量法》的具体应用问题享有行政解释权,其行政解释属于有效解释。

三、结论

本案中某品牌化肥被鉴定机构依据国家标准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如投入农业生产使用,达不到应有效果,甚至导致减产减收,造成使用者财产损失,符合国家质监局《关于实施〈中华人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2

1.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 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落后

虽然我国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在逐年提高, 但仍然以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 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得不到落实, 兽药使用中休药期、停药期的规定形同虚设。加之小而散的饲养方式养殖环境差, 不符合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 畜禽粪便、污水及废弃物随便乱放, 有的甚至出现人畜混居的情况, 不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 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动物疫情复杂

由于分散饲养面比较大, 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动物疫情形势复杂, 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 新的动物疫病不断出现, 人畜共患传染病又有新的发展, 过去基本得到控制的人畜共患病如血吸虫病、布病、结核、狂犬病等又有所抬头, 患病动物及病死动物尸体得不到严格处置, 流入市场, 给畜产品质量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活畜调运频繁, 监管不到位, 由牲畜调动引发的动物疫情时有发生。

(3) 兽药及动物诊疗市场混乱

由于兽药经营市场门槛较低, 管理不严格, 一些没有资质的人员在从事兽药经营, 甚至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一些饲料企业推销人员打着跟踪服务的名义也在经营兽药, 甚至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由于兽药及动物诊疗市场混乱, 销售假兽药、违禁兽药现象时有发生, 违规使用添加剂、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 严重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屠宰加工环节污染严重

目前除生猪外, 其他动物未实施定点屠宰, 就是实行定点屠宰的生猪屠宰场, 大部分是设在原来的食品公司屠宰场内, 由于行业不景气, 投入不足, 生猪屠宰设备简陋, 有的甚至是一把刀、一口锅原始的作业方式, 屠宰卫生条件极差, 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私屠滥宰现象没有得到遏制, 屠宰加工的肉品受到严重污染。有的甚至在屠宰过程中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 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5)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饲养、运输、屠宰、加工、流通等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涉及面广、环节多, 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体制机制未完全理顺, 加之多部门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 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停留在以事后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层面上, 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但基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处于空白, 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缺乏科学的评价。

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1) 大力推进规模健康养殖

推行标准化生产, 是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出路。推进养殖小区建设, 限制小规模和分散养殖, 实行养殖场备案制度, 对养殖场实行差别管理, 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 从检疫监管上区别对待, 对达到一定规模、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的养殖场出栏的畜禽, 经检疫合格可以运出县境, 对小规模和分散养殖的动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销售, 从而逐渐减少问题畜产品的影响面。

(2)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落实防控措施, 强化动物免疫工作, 推行程序化免疫。抓好疫情排查,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认真开展病原学监测, 掌握疫情动态, 做好风险评估, 一旦发现疫情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处理。全面强化免疫抗体监测, 对监测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抓好调运监管, 强化调运检疫审批制度。加强畜禽经纪人管理, 对未经登记和培训的经纪人, 不得为其实施检疫和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监督调入的畜禽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验收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3) 加强兽药市场和动物诊疗市场监管

建立兽药良好经营规范, 逐步推进GSP认证。加大兽药市场和动物诊疗市场执法力度, 严格禁止流动经营兽药行为, 取缔无证经营兽药店, 规范兽药市场。对合格的兽药经营单位, 要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 严格禁止使用销售假劣兽药、违禁兽药。严格禁止无资质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规范使用兽用添加剂和兽用抗生素, 提高畜产品质量。

(4) 规范屠宰加工行为

认真审核屠宰场动物防疫条件, 改善屠宰场硬件设施, 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没有领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屠宰场, 予以取缔。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严把屠宰检疫关, 对入场屠宰的动物认真核对产地、数量、运输情况, 查验检疫证明, 严格实施宰前检疫。在屠宰过程中实施同步检疫, 并实施兽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

(5) 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3

由于农户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安全生产意识,且难以对农户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违规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现象严重,使得农药、化肥残留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如果品的乐果残留超标、生猪中瘦肉精残留超标、猪肉产品中喹恶啉类、硝基咪唑残留超标、禽肉产品中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磺胺类残留超标、蔬菜的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残留超标。我国农药、化肥用量位居世界之首,二者的单位面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由于大量施氨,导致瓜菜、水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的使用,污泥施肥,含重金属废弃物的堆积,废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等都是造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二、农产品的抗生素及激素残留过量

现代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各种生物及化学药品的诞生,而这些药品中有些是带有激素类性质的,如乙烯利之类的催熟剂会促进机体细胞的衰老,这给蔬菜生产中应用化控技术造成了污染。预防和治疗畜禽、鱼类等疾病的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药物中的激素通过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链残留到人体中,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三、农产品加工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

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量、违规使用色素、激素、防腐剂等有害成分,影响农产品品质和人身健康。如往乳及乳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往饲料中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往米粉、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工业用漂白剂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吊白块”事件;往食用植物油中添加“地沟油”(工业用油)等等,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有些食用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因设备、工艺操作和管理不科学等,感染有毒细菌而产生新的污染。

四、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4

郑理顺

(广德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安徽广德

242200)

摘要: 该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存在问题;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世界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甚至“谈食色变”。自从英国“疯牛”病事件发生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源和责任主体的界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从技术层面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可追溯性规定日益严格,全球性技术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刻不容缓。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本世纪初年开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工作。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和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相关工作,在制度构建和完善、试点追溯体系建设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1 发布一系列法规、标准、规程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农业部相继发布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几十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作者简介:郑理顺(1966-),男,安徽广德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1 了《良好农业规范(第1-27部分)》、《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等系列技术标准;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制定了《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过程中电子标签应用指南》等规范和应用指南。还有其他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规范,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了制度上的框架。

1.2连续出台政策为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中央政府也对追溯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几乎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包括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国发[2015]40号、国发[2015]50号文件更是对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信息互联共享等作出具体要求。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1.3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在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践上,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网、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等;地方政府建立的典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北京市农业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北京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网等;部分企业也参与了试点建设,为追溯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作者简介:郑理顺(1966-),男,安徽广德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未形成一个广域覆盖的成熟模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在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障碍。2.1主体参与意愿不强

我国农村经营的主体是广大农户,近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土地有集中经营的趋势,但短期内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经营格局不会改变。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经营主体对新事物的认知迟钝,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再加上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认识不足,参与追溯的农产品得不到消费者普遍认同,在没有明显市场溢价的情况下,各利益主体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强。2.2 追溯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源头和基础是采集录入完整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信息,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充分记录和保存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信息,是实现农产品信息查询和质量溯源的根本条件。但是现阶段以农户为主的信息记录者整体素质较低,客观上造成源头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不排除少数主观故意录入虚假信息的可能,特别是关键性的农产品休药期、用药安全间隔期、违禁投入品使用等敏感信息,完全靠生产主体的自觉自律确难保证其真实性。

作者简介:郑理顺(1966-),男,安徽广德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2.3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社会信任度偏低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得到社会信任,核心要素是农产品标识、生产过程记录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标签是追溯信息的主要载体,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产品标签所携带信息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普遍偏低。部分企业的造假风气以及社会上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缺乏诚信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毫无现实意义。2.4 小规模低档次的追溯主体导致的追溯成本较高

企业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必须要配备相应的硬件及软件。建立追溯平台,购置相应的信息采集和标签打印等专用设备,制作并使用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并对参与实施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所以投入成本相当高。当前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以农户和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标准化水平较低,而且农产品生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据调查,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中以上学历只占20%左右,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0%,更不用说广大普通农民了。低素质、小规模的经营导致运行之中的组织成本和难度相应增大,最终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总成本偏高。3 对策和建议

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必须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快与国际接轨。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加作者简介:郑理顺(1966-),男,安徽广德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测与监督抽查,科学引导消费者选择获得国家认证的质量可追溯的安全农产品,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行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可追溯体系。

3.1培育壮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主体,扎实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推进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离不开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积极参与,选准好的切入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现有覆盖全国40%以上农户,数量近150万家的农民合作社以及100多万家家庭农场,有农业龙头企业10多万家,有全国“三品一标”认证涉及企业近4万家,认证产品年产量已占同类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以上。因此,建议首先以这些先进生产主体为突破口,加大对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公司组成共同体,鼓励合作社之间组成合作联合社,不断壮大和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在此基础之上,优先把实力较强的、获得产品认证的、社会诚信度高的示范企业纳入追溯试点,积累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另外,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使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最终靠市场来带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

3.2 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监督管理,保障追溯信息完整真实。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供应链中,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程参与、严格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特别是对投入品的产前监管尤为必要,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要创新模式,除例行检查外,在倡导自律的基础上可利用合作社社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实现相互监督相作者简介:郑理顺(1966-),男,安徽广德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互规范。同时要完善法律条款,加大对追溯产品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确保追溯信息的科学、完整、真实。

3.3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激励企业创建品牌效应

政府在建设和运行追溯平台时,可凭借政府的公信力,将追溯农产品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抽检,并“透明化”操作,实现社会共治;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市场溢价;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消费者认识追溯标识码,认可追溯标识码带来的安全信号。通过市场的评判、社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以挽回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丧失的信心。

3.4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实现农产品追溯体系广域覆盖

由于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投入成本高,低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者对于新增加费用的承受力较低,因此,需要政府在基础设备、技术研发、末端应用等方面做先期投入。政府投资建立广域追溯平台,统一国家标准。广泛宣传,让企业看到追溯农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农产品溯源得到普及。随着应用量的增加,各种设备和耗品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终将形成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广域覆盖。

参考文献: 【1】徐传清,王爱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3):16-20.【2】曹庆臻.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发

展观察2015(27):31-35.【3】张锋,牛静,高芳.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及对策【J】.中国

农学通报2012(29):186-189.【4】张梅.欧盟、美国和日本农产品物流追溯体系分析与比较【J】.世界农业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5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徐如涵犯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向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徐如涵当庭表示认罪。徐如涵的辩护人提出,公诉机关指控徐如涵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依据不足。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如涵在沪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2009年起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大宅548号非法开设诊所行医。2010年5月20日19时许,何某至徐如涵非法开设的诊所内,要求徐如涵为其摘取节育器,并约定费用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70元。徐如涵在对何某作简单检查后进行手术,在摘取节育器的过程中,取环钩刺破了何某的子宫、小肠。徐如涵见状将取环钩留在何某体内,立即送其到医院救治,垫付医疗费8300元。经司法鉴定,何某子宫破裂、小肠破裂已构成重伤,其损伤与徐如涵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的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徐如涵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为他人进行摘取节育器手术,致人重伤,其行为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但公诉机关以被害人受重伤就认定徐如涵系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依据不足。徐如涵曾因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应予严惩,但在本案中能积极供认罪行,并支付被害人部分医疗费等情节,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徐如涵犯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一审宣判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认为一审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徐如涵非法进行节育手术致人重伤仅属情节严重,系适用法律错误,并导致量刑畸轻。理由如下:(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作了规定,但该规定的效力仅及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非法行医罪,不适用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以下简称《标准》)第五十八条规定,非法进行节育手术造成就诊人轻伤、重伤、死亡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应予立案追诉:其中“轻伤”、“重伤”、“死亡”三个结果,对应的分别是该罪的“情节严重”、“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造成就诊人死亡”三个量刑幅度。可见,“重伤”对应的是“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标准》第五十六条还规定,医疗事故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予立案追诉,其中“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重伤、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可见,“重伤”属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该条适用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但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界定,同样适用于非法行医者,适用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据此,非法进行节育手术致人重伤的,就是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支持抗诉机关的意见:

被告人徐如涵提出上诉,辩解其是为被害人更换节育器,而非摘取节育器,一审判决量刑过重,请求二审法院从轻处罚。辩护人提出,徐如涵为被害人更换节育器,不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构成非法行医罪。辩护人在二审开庭审理中,出示了《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何某小肠穿孔伴小肠系膜损伤并穿孔,子宫破裂穿孔均经手术修补,分别评定为十级、十级、十级伤残。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徐如涵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为他人摘取节育器,致人重伤,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标准》是针对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所作的规定,其中关于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重伤、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的规定,是对达到《标准》的几种情形之列举,而不是法院审判的依据。《解释》虽然是对非法行医罪作的解释,但其中关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适用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根据《解释》的规定,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本案被害人的十级伤残,仅为“有轻微功能障碍”。综上,徐如涵的犯罪行为造成了就诊人重伤,但尚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抗诉、上诉,维持原判。

二、主要问题

1.《解释》关于非法行医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能否适用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2.“致人重伤”能否一律认定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三、裁判理由

(一)《解释》关于非法行医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应当适用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关于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规定,除了在客观行为方面有区别外,在犯罪主体、犯罪后果、法定刑幅度等方面均完全相同。实际上,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的行为,广义上也是一种非法行医的行为,只是为了突出保障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刑法专门设立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就罪质而言,非法行医罪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特殊法有特别规定的,依特殊法;没有特别规定的,依一般法。基于这一原理,由于法律、司法解释没有对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作出特别解释,对该罪中“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应当参照非法行医罪的相关认定标准。此外,从系统解释角度分析,同一部刑法、同一个刑法条文、同样的用语,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其内涵、外延应该是一致的。

关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含义,《解释》第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一)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二)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解释》第五条还规定:“本解释所称‘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认定。”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标准》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重伤、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这一规定与《解释》存在一定的冲突。然而,我们认为,这种冲突并不在实质上影响法院对非法进行节育手术案件中“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主要理由如下:(1)两者解释的目的不同。《标准》所列举的严重残疾、重伤、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是指应予立案追诉的几种情形;而《解释》第三条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规定是审判时确定量刑情节和量刑幅度的具体法律依据。(2)“重伤”的表述过于笼统,新的伤残认定标准已没有这种表述。如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没有以重伤、轻伤来区分医疗事故等级,而是列举了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等具体损害健康的情形。《解释》融人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更接近于这一科学分类。(3)《标准》将“重伤”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规定在同一种情形,在内在逻辑上要求三者具有同质性或相当性,这一同质性或相当性具体体现在“难以治愈的疾病”上。基于这一分析,我们认为,此处的“重伤”应当是能够导致“难以治愈的疾病”的“重伤”,而不是指所有的“重伤”。

综上,根据《解释》来认定非法行医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标准更为适宜。

(二)不能简单地将“致人重伤”完全等同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关于非法行医造成的“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按照什么标准认定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非法行医造成的危害后果应当按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来界定。另一种意见认为,行医行为和伤害行为明显不同,重伤标准不能涵盖所有损害健康的情形。《解释》采纳了后一种意见,主要理由如下:(1)非法行医罪客观方面的核心是非法行医,行为人对就诊人实施的是诊疗行为而不是伤害行为。(2)医疗事故罪和非法行医罪的后果之一均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因此不能将两罪后果的判断标准完全割裂开。如果医疗事故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标准是造成医疗事故,而非法行医罪“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造成重伤,则显然不符合立法原意。(3)《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主要针对外力伤害,并不能全面反映医疗活动中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损害程度:例如,一些智能障碍、功能损害等,无法用重伤标准来衡量。(4)据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资料表明,《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在起草过程中,已经参照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交通事故伤残等级标准》、职工工伤标准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涵盖了上述标准的内容,是目前最全面和权威的一个标准,参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认定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更为科学。因此,“重伤”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损害后果的两个不同认定标准。刑法已明确将“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规定为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损害后果之一,而非“重伤”。

另外,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视角分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进行节育手术,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较两罪的刑罚可以发现,若将“重伤”等同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认定,则会出现相同的犯罪后果,故意伤害罪的刑罚反而轻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这显然不合理,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因为故意伤害犯罪的行为人实施的是故意加害行为,对造成被害人损害后果主观上是故意;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犯罪的行为人实施的是诊疗行为,对造成被害人损害后果主观上是过失。比较两罪的客观行为、主观心态、社会危害性,故意伤害罪要重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如果将“重伤”等同于“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则会导致故意伤害罪刑罚轻于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使罪刑不相适应。

(三)本案的犯罪后果未达到“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程度

根据《解释》的规定,“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是指:(1)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2)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具体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认定。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其中的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一级医疗事故系指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系指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对应伤残等级为二级至五级。三级医疗事故系指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对应伤残等级为六级至十级。伤残十级,实际对应的只是“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本案被害人的损伤程度被评定为十级伤残(3处),未达到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需要强调的是,《解释》规定的“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中,三人伤残不能等同于三处伤残认定。在伤残等级中,十级伤残是最低一级,属于“轻微功能障碍”的伤残,不能将_名就诊人的三处十级伤残累加升格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从而认定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本案中被害人何某的三处十级伤残不能视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6

1. 基本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 太原市组建了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2010年机构改革时, 又明确设置了市场信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近几年来, 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不断争取部、省厅和市财政投资, 购置了液相色谱仪等必须的仪器设备, 具备了对20多个项目的化验能力;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抽调执法人员20多人, 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调查取证设备。市属10个县 (市、区) 也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 配备了专职执法人员;4个区县建立了农产品监测检验站, 配备了部分化验检验设备, 具备了农残检测的条件, 市、县两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目前, 全市建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销企业诚信经营档案, 并要求其做出质量保证承诺, 实行了农业投入品购销台帐管理制度。同时, 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设了“太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与平台”,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触摸查询屏、支持条码识别功能的手机和太原市农经信息网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销售市场的全过程质量信息公开和追溯。2009年“两会”期间和2010年, 分别由CCTV7频道《每日农经》栏目和山西电视台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了专题报道。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认识不高

首先是农产品从业人员对使用高毒农药和违禁添加剂的危害性及其后果缺乏充分认识, 没有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列入重要位置;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 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质量安全管理处于被动局面。

(2) 检测覆盖面不大

一是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设备和人员不足, 化验检验项目和检测覆盖面十分有限;二是没有经省级计量认证, 检测数据没有法律效力;三是县级均未设立独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 目前虽有4个县筹备建设, 但无人员、无机构, 仍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3) 监管手段落后

虽成立了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但专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人员不足, 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条件和手段很不到位, 与监管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 监控机制尚未健全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处于起步和示范阶段, 全面的投入品统供和生产过程监控机制尚未健全, 大面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控制较难;“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3. 建议与对策

(1) 下大力气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体系, 认真实行国家强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步伐, 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投入, 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非疫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 实现对农产品生产从种源、投入品统一供应和使用到采收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2) 完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提高检测覆盖面

一是完善提高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通过增加投入, 完善配套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检测设备, 增加充实人员, 加强检测技术的培训, 尽快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审查认证, 使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在内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建立健全县级检测站。全市10个县 (市、区) 设立独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 配置所需设备, 配备专职检测人员, 具备承担县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监测工作, 其中4个县要达到能够定量检测的能力和水平, 要对质量安全的重点区域和产品进行常年监测,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三是建立乡级检测点。配备专门检测人员, 负责本辖区农产品基地抽检工作。四是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检测室。配备相应的农药、兽药快速检测设备, 确定专人, 负责检测工作, 对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自检, 把好生产农产品的准出关和销售农产品的准入关。从根本上建立市、县、乡监督监测和企业、市场自检相结合, 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相配套, 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3) 提升监管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

各县 (市、区) 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尽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要尽快理顺执法机构, 按编制配足执法人员, 按照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执法软硬件设备。市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培训, 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形成上下联动、统一调配工作机制。各级农业执法机构要强化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发现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4) 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7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信阳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认证体系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就信阳市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贮运和市场准入等环节的管理,涉及到种子管理、植保、农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多个单位,是一个系统管理体系。但就信阳市目前的实际来看,关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1.1.1 产地环境管理缺乏

产地环境管理需要财政、水利、水产、土地、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通力协作,依法进行。目前,产地环境管理大多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属地环境负总责。鉴于人力、财力等的不足,各乡镇并没有对农产品基地制定统一的发展计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县级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对产地进行分类与整理、保护与建设,也未在农产品基地建立长期定位环境监测网点,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更是缺乏监督机制。

1.1.2 生产过程监督管理缺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情况,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等。并且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生产过程记录的管理。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多次下发了关于生产记录管理的通知,但是,由于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分散农资经营体制等问题的存在,使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的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县开展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管工作。

1.1.3 农产品安全生产指导缺失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导,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据了解,绝大多数县(区)农技推广队伍体系不完善,并没有专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更没有从推广农业标准化、指导农民使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指导服务。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不到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县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信阳市只有市农业局和固始、淮滨县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三个检测机构中只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监督抽查工作,还存在着检测范围小、检测能力弱等问题。八县两区因无专职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不齐全等,到目前为止,监管工作还不能进行。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较低

总体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机构、人员和力量上与监管工作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矛盾比较突出。当前的检测能力不足,通过认证的检测项目少,不少新的风险参数没有能力检测,检测的人员也严重不足。

1.2.1 检测设备不完备

从全市范围看,目前只有市检测中心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试验室,设备配置还不齐全,部分机构的仪器设备已经老化。八县两区中,只有六个县区分别争取到了300-400万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但检测设备还不齐全,其中的四个县区还都没有建立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的县区,检测水平只限于定性分析。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建立检测点的建设更是不足,大部分生产经营者没有能力建立检测设施。

1.2.2 检测队伍素质亟需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比例应当占机构总人数的70%以上。申请省级考核认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产品生产特性,具备相应的检测技能,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和考核合格。信阳市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严重存在缺编、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市检测中心也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检测人员专业不对口、检测与管理人员混用、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少等问题。

1.3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问题

1.3.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总体规模较小,认知度低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加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较低。认证的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知,在市场上没有优选性,直接导致认证作用和意义的削弱,又导致生产企业认证率低。另外,有些生产者为逃避监管和责任追究,直接拒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GAP、GMP和HACCP体系认证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前期的考察与标志审批,对于认证的后续跟踪监管和用标过期企业申请续展等的工作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企业和农户进行质量自我监查的自觉性和进行认证的积极性。

1.3.3 认证流于形式,国际互认程度较低

我国标准的技术内容老化、标龄过长、标准的层次不合理,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较低,缺乏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使现有标准难以与国际标准接轨,又没有与国际上许多认证机构达成互认协议,我们认证的产品不被国际认可,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特别是外企认证的积

极性。

2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项规定,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1 建立有效协作机制

要强化部门协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食药、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横向配合,强化纵向联动,明确各自职责,严管各个环节,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应组建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销售和使用农兽药的行为进行重点清查整顿。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2 加快农产品监测机构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各县区必须成立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在加强和完善市、县区一级农产品检测机构的同时,按照农业部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投入力度,合理成立镇一级的检测机构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超市检测点,让其作为县区级检测机构的延伸点,使检测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建立政府检测机构的同时,应有重点地扶持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立自己的检测

机构。

2.3 提升检测队伍的工作水平

农业行政部门协调人事管理部门,根据农检机构和认证机构的实际需要,确定机构工作人员事业编制,建立专业、精干的检测队伍。各级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要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培训指导,强化岗位练兵,切实提升基层农业部门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不断拓展工作思路。

2.4 强化制度管理

建立基地准出和农产品准入制度,对农产品进行售前检测,凭检测合格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管理档案,加强跟踪管理;加强产地源头管理,逐步建立定点采购和检测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规和制度,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5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基地管理,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和推广,对农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农业标准化培训,引导他们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开展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实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在产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当中,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

2.6 加快建立认证体系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提供硬件和人力支持与保障。加强认证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三品认证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严格“三品一标”的认证程序,提高认证门槛,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重点加强证后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实行认证产品的持续性监管。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冒用品牌、超范围使用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幼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2] 范玮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责任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 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

[4] 李莉,李阳.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7).

[5]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3).

[6] 任玉娟.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7] 石雪花.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20).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8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柞水县从2004年开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几年来,该县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1.加快了三级机构建设步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总体思路和“属地管理,分级建设,分层次监管和检测”的基本原则,制定下发了《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和检测设备为重点,按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互相配套,产地、投入品和产出品全程监管以及种、养等专业相对齐全的建设标准,成立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内设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13个镇设立监管站,122个村(居委会)级设立监管员。成立了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各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县内主要农产品经营市场(超市)和生产加工企业设立自律性检测室。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农残、药残、光谱分析仪器、检测车等设施设备配备到位,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2.加快了“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柞水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加强

柞水县从2004年开展”三品认证“工作以来,到2010年底,全县共有35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基地认证规模达到30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柞水木耳,柞水核桃2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注册登记了“汇生源”、“泽龙”、“新田地”等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在西安、北京等地建立农产品配送经营门店50余家,柞水特色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已成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3.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

2009年实施测土配方项目以来,该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按乡镇耕地面积分配布点采样数量,合理划分采样单元,应用GPS点位技术进行定点采样,完成了1100个土壤采样、1100户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每年完成3414实验5个(其中小麦3个玉米2个),实验合肥效对比试验,对6个乡镇150个测土配肥典型农户的施肥现状进行重点调查。建立省级肥力监测点46个,国家级肥力监测点26个。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建立取样地块农户调查档案,为建立科学施肥方案打下良好基础,为优化该县农产品生产环境建立了科学依据。

4.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该县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县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城区3个农产品市场建立了监测点,基本上做到了天天自检、月月抽检,实行了合格产品挂牌销售。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每季度、节假日会同工商、质检、经贸等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管,推进了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紧密结合,确保了全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质量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提升监测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该县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使全县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该县的农产品质量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满足城乡居民安全消费需求等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

1.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农产品的生产涉及的范围广,受利益驱动,生产者不愿花费太多的金钱与精力在质量安全上下功夫。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老人难以按无公害要求组织生产。广大的消费者虽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仍以购买便宜产品为主,品牌产品由于价位较高多数消费者很少问津。对于农产品质量建设有一部分地方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过程之中,大部分农户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完全顾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部分农药使用仍十分普遍,安全间隔期制度不能完全执行,在化学肥料的使用上存在误区。重施无机肥,忽视有机肥,大量施用氮磷肥,很少施用钾肥,造成氮磷过剩,钾素不足,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既浪费了资源,增加成本,又破坏了土壤结构。

2.分散的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虽然近年来该县农业标准化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很不够,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县域表现更为突出。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人员培训、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都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多数农户不能掌握相关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要领,制约了该县农产品水平进一步提升。

3.是市场监管难度大,行政效能低

目前市场的农产品监管主体是农业部门,而市场主体是经贸部门,产品的销售又是工商、质检等部门主管,管理的部门多,出现了农产品质量问题很难做到联合执法、当场查封、现场处理,延误了最佳处理期。

4.县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产品监管体系尚未健全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来,该县农产品检测监管、特别是检测费用较高,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很难进行正常的检验检测工作。目前该县城区已开展了检测工作,但乡镇检测仪器不到位,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治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只靠政府投入无异于缘木求渔,杯水车薪,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形成好的投入机制,因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瓶颈”。

5.检测人员检测技术力量薄弱

柞水县现有的检测主要是对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测定,不能定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三、原因分析

1.宣传不到位,种植户素质有待提高

种植农户一向先注重农产品产量,退而求质量,且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也只是以好看、好吃为依据,很少顾及其中的营养、有害物质等因素。

2.监管人员不足,难以对农户生产进行有效监督

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直注重申报,而对申报成功的产地、产品缺乏正确引导。

3.体制不顺,误时误事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为多部门管理,相互协作,而一旦出现问题则互相推诿,最终误时误事。

4.经费不足,难以承担重任

作为农业大县,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很难适应其发展要求。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业环境监测、“三品”基地建设、“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市场准入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抽检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亟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投入机制。

四、主要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各部门加强配合、整合资源、搞好协调,也需要有关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当前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宣传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城乡人民生活与健康的重要事情,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涉农企业、各个环节经营人员和广大农户及消费者的思想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强化领导,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政府要加大投入,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县域检验检测机构,充实仪器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强化检测手段,增强检测数量,完善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为龙头、农贸市场速检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农业部门要根据全面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需要,整合资源,充实力量,加快职能转变,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落实好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检测人员培训学习力度,熟练操作设备,提高检测精确率,培养一支业务精、水平高、能检测、会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

3.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现象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法律意义上明确了农业部门从农田到市场的监管责任,并赋予了必要的监管手段。农业、质检、工商等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强化管理,把单纯从过去的农业投入品监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完善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制度,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重点加强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品的检测和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放心菜”。

4.创新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监管内容上以源头管理推动全过程管理,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追溯的原则,做到五个结合,即:产地环境监测与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紧密结合;投入品使用许可审批与生产技术规范紧密结合;农产品检验检测与质量安全认证紧密结合;质量安全认证与创建品牌紧密结合;标签标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紧密结合。二是不断创新监管形式上。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方案、专项整治活动等资料输入网站,接受网民的监督与支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三是健全例行检测制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常规性的监测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纪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签管理制度,把产品标签和农产品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等结合起来。

5.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力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如何认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篇9

关键词:蓝莓产品,质量,问题,建议,黑龙江伊春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 山野果资源丰富, 近几年, 以蓝莓为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渐增加。2011年第4季度, 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蓝莓产品抽样及检测工作, 先后抽检了伊春区、友好区、五营区、带岭区、西林区、翠峦区等8个区局24家企业的55批次蓝莓产品, 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新建企业的干型、半干型、甜型蓝莓果酒及冰酒等酒类制品, 以及果汁饮料、果酱、果干等产品, 覆盖了全市蓝莓产品的主导品种, 抽查结果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市蓝莓产品的总体质量。现根据抽检结果就伊春全市蓝莓产品质量情况总结如下。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蓝莓果汁、果醋饮料允许限量添加甜蜜素、糖精钠、人工合成色素 (苋菜红、胭脂红) 、增稠剂、防腐剂 (苯甲酸、山梨酸) 等食品添加剂, 伊春市多数产品中均添加了这些物质, 但部分产品检出量过高, 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原因有:一是故意添加。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 获取更多利润, 往往减少蓝莓原料用量, 超量添加柠檬酸等添加剂提高酸度, 个别产品山梨酸含量高达0.89 g/kg, 是规定水平的1.8倍;同时, 为改善产品口感, 又加入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 有的产品同时添加3种甜味剂, 以致甜蜜素或者糖精钠含量过高, 个别产品的甜蜜素含量高达2.75 g/kg, 是规定最高限量的4倍以上。二是原辅料夹带。这类产品虽然检出了不应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但含量非常低, 主要是由于生产厂家的检测手段或技术设备比较落后, 食品添加剂由原辅料带入蓝莓产品中却无法检出, 以及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 致使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环节。

1.2 蓝莓产品标准制定滞后, 无统一标准

本次抽查的55个样品中, 除果酱执行国家标准外, 其余均执行企业标准。由于蓝莓是黑龙江省特色浆果, 其他省市无此资源, 因此目前除蓝莓果酱外其他蓝莓产品均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 由于伊春市蓝莓产品企业处于发展初期, 未意识到制定地方标准的重要性, 因此多为参照葡萄酒质量指标制定企业标准, 全市尚无适宜小兴安岭特色蓝莓产品的地方标准, 标准制定总体滞后, 致使各项指标要求高低不等, 差距很大,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潜在问题较多。

1.3 产品标签、标识亟需规范

在此次监督抽查工作中, 工作人员对标签、标识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结果看, 部分企业忽视了对标签、标识的规范管理, 未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要求进行标签、标识设计, 以致蓝莓产品的标签、标识存在产品配料表内容不全、所添加的防腐剂及其他物质未在标签上标注, 计量单位标注不正确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4 重金属超标严重

从抽检结果看, 部分蓝莓产品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其中以蓝莓果酒尤为突出, 其主要原因是蓝莓鲜果自身铁、铜含量较高和工艺流程控制不到位。

2 建议

一是强化企业质量责任意识, 加大质量宣传力度, 切实提高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自觉严格管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1]。二是抢占先机, 加快标准制定。以黑龙江省兴安红酒业为试点, 建立以省级地方性技术标准和国家级标准为主体,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 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成型后将其经验做法全面推广。三是提档升级,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专利融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2]。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提升区域检验检测水平。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对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支撑作用。新建成的省林特中心构建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统一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3,4]。经初步测算, 按照检验项目覆盖全市的森林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包括初级农产品的全项指标的检验检测水平, 需增加气质联仪、液质联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8套仪器设备, 设备投入使用后, 可以开展47类限量食品添加剂、22类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类添加剂和160种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如市委、市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 则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伊春市食品检验检测水平的实质性飞跃, 建设成全市食品检验检测的权威性平台。五是责成有关部门对伊春市产品标准进行清理, 凡是低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 必须责令改正, 重新制定企业标准, 以保证全市蓝莓产业科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霞.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1) :214.

[2]邹树丹.对食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 2011 (12) :39-41.

[3]徐龙琴.基于Web的亚热带水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 32 (4) :1174-1177, 1189.

上一篇:星城别诗歌下一篇:我懂得了尊重别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