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共7篇)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 篇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迈向高收入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中国过去30多年在很少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满足了国人的粮食需求和多元的饮食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已经稳定提高到205 kg以上, 比1978年增长近70%。在过去35年里, 中国有5亿人摆脱了贫困。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 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3方面27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报告赋予“对食品的购买力”以及“获取食物的容易程度”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0%、44%, 而“质量与安全”这一指标权重只有16%。因此排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单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第42, 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 (Good Performance) 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2004年以来, 中国粮食连续10年增产, 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有望迈上6 000亿kg新台阶。在国内粮食生产“十连增”背景下, 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大豆进口一路飙升, 2012年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 838.4万t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 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我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t, 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 其中大豆自给率为18.1%。
中美农业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深。2012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当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44.5% (2 597万t) ;从美国进口玉米占玉米进口总量的98.1% (511万t) 。从2001年—2012年, 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为214.9亿美元, 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43.7%。
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12年, 中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186.6亿美元, 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6.6%, 2012年中方逆差为179.6亿美元。巴西已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进口的大豆占巴西大豆产量的28.6%和出口量的62.2%。
城镇化使中国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2012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 预计峰值在70%~75%, 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从2011年—2030年的20年间, 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 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出119.14 kg;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 kg。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 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 其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数亿进城农民将是中国推动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粮食自给率还有可能下降。未来25年粮食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增加, 自给率还有可能有所降低。但口粮和饲料粮的供需状况和自给率存在显著差异。预测表明, 到2020年、2035年, 大米自给率可高达101%和102%;小麦自给率分别为99%和100%;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2%和84%, 对应的净进口量分别为1 987万t和5 036万t;大豆自给率分别为20%和17%, 对应的进口量分别为6 906万t和8 928万t。
中国需要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第一, 这是由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 如果中国粮食进口过多, 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 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第二, 这是由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如果过度进口粮食, 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 造成大量农民失业。第三, 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5个观点:第一, 更加重视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性需求, 平衡好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关系。第二, 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配置能源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平衡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第三, 更好地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平衡好增加粮食产量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的关系。第四, 更加注重多渠道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 平衡好利用国际资源与实现合作共赢的关系。第五, 更加注重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 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加强国际合作的关系。
一定要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从中国的情况来看, 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需要借鉴国际上食物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 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政府监管等关键环节, 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 让人民吃上放心的食物。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是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 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 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 中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0.51亿hm2播种面积的耕地, 这相当于中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 不仅代价太高, 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农业“走出去”的潜力巨大。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如果加强合作开发, 挖掘生产潜力, 不仅能够增加我国粮食来源, 而且能够促进合作国经济发展, 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风险控制。出于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一些国家采取限制购买土地的政策, 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所以, 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 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投资。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 余欣荣:
未来确保中国粮食有效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 城镇化加速推进, 食物结构升级, 带动了粮食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总量快速增加, 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要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来自5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 资源约束更加趋紧。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人均的淡水资源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 耕地面积每年平均要减少近66.67万hm2, 每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达到0.13亿hm2以上, 耕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突出。
(2) 谁来种田的问题凸显。据测算, 2012年种植0.067hm2粮食获得的现金收益大约是655元, 仅相当于一个农民8~10 d左右的外出务工收入。在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的情况下,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务农人口老龄化、低素质问题日益突出。
(3)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几年干旱、洪涝、低温、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发生的趋势不断加大, 但长期以来水利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 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等问题日益突出。
(4) 增产技术的瓶颈加大。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 农业的新技术储备依然不足, 两种疗法不配套, 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受中国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影响,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面临的制约不断增强。
(5) 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当前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长期以来农田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问题始终未根本改善, 少数地方还出现了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效益。
中粮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开放”思维
中国目前整个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的定义和整个思维角度在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实际上我们对所谓的粮食安全定义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今天我们只是讲口粮安全, 可能我们把大豆和玉米就没有计算在内。把粮食安全定义在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和百分比上?有人讲95%, 90%, 80%。品种不同, 时间不同, 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有一条是一样的, 那就是我们不应该这么严格地百分之百地用自已的资源。中国是不需要这样的。长远来讲, 对民族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影响。
中粮集团作为一个公司来讲, 包括我国所有的粮食公司, 必须在我们经营里边能够给中国, 给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带来一种安全的概念。因为大家担心, 让你去进口了, 不卖了怎么办?买不来怎么办?价格贵了怎么办?转基因怎么办?所有这些都是问题。中粮集团一直在提倡全产业链, 中国的消费环境之下, 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之下, 提出一个概念, 希望企业本身能够把从田间到餐桌这个系统建立起来, 能够从质量上、成本上做到, 这个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承担这个责任是和全社会在一起的, 未来有一个更开放、更市场化的粮食政策, 在全球来讲更有所谓的全球协同性的粮食政策, 对企业, 对消费者, 特别是对整个粮食安全是很有利的。中粮集团也非常愿意和各级政府, 包括国外的各级政府, 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合作好, 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美国农业部副部长 Darci Vetter:
美中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美国和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有很好的发展。美国在美中农业合作方面有3个重要的目标:
第一, 农业安全、食品安全。70年代的时候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 但是, 之后我们对这样的定义进行了拓展。所以现在的概念比过去的更加复杂。从规模来看, 美中两国都是最大的食品供应国, 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这些政策选择会影响全世界,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非常有韧性的粮食保障体系, 能够防御短期的冲击和长期的威胁。
关于农业保障体系, 美国首先考虑的是供给保障。美国国会正在考虑下一个农业议案, 在考虑怎么让中低收入的人有钱购买食物。农业部也在改善食品体系中营养这部分的内容。在增加新鲜蔬菜, 比如生鲜食品在美国儿童午餐的供给比例。
第二, 我们也要应对虫害, 这是我们研究的另外一个侧重点。很多的国家已经在加强病虫害的研究, 我们正在和他们一起合作, 来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合作。在接下来的两周里美国和其他WTO的成员国将在巴黎会晤, 在会上我们将会讨论如何解决国内粮食安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的粮食安全的维系已经给全球国家带来了好处。这种国际性的贸易可以增加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增加供给。
第三, 我们也需要减少粮食的浪费。现在全世界有13%的粮食被浪费掉了, 可能是冷链不足或者是仓储的能力不足。另外一种方式是可以增加粮食的营养度。所以美国的一些生产者和制造商, 还有消费者的联盟, 呼吁怎么减少粮食的浪费。而且, 不仅是口粮, 饲料粮和其他用途的粮食也要减少浪费。
巴西农业部副部长 Neri Geller:
重视信息化建设
巴西农产品和农业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主要是通过新型技术提高生产率。
当前, 巴西的农牧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未来的方向是应该进一步推进, 使巴西的农业生产能够更好融入到全球市场中。我们希望巴西的每个农场主将来都能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成就, 我们也在建设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 使得他们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 更透明的信息。巴西政府是以完全开放的态度同中国企业合作的。我们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人口巨大的国家来说, 双方开展这样的合作是有巨大空间的。
当前, 巴西8亿多hm2的可耕地面积中, 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其中有6亿hm2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粮食, 但是出于环境生态保护的必要, 我们并没有进行开发。随着未来需要, 我们可以把这些农户更好地组织起来, 通过提高生产率,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提高,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 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适当增加可耕地面积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现在的产量。
另外, 巴西政府有非常明确的政策, 其中的一项政策就是向广大中小型农户发放小型贷款,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巴西的玉米种植, 巴西对玉米种植也提供了信贷, 鼓励农民种植玉米。价格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们对玉米种植有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以保护玉米种植者的积极性。这项政策, 对那些混合种植玉米和大豆的农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大豆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同时又种植玉米, 玉米有最低价格保障, 通过这种混合种植, 农民的收益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 篇2
“第一次参加水稻安全性评估时,我还在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所以对整个研发过程都有深入的了解。”罗云波说。作为力挺转基因技术的代表人物,罗云波认为转基因水稻迟迟不上市的最大原因,即在于现阶段公众对转基因产品本身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还不够高”。“转基因”我国重要战略之一,转基因技术也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支持。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著名农业学家袁隆平对转基因的战略意义亦作过如下表述,“如果我们不用转基因技术或不用生物技术在杂交水稻上的话,十年以后我国的杂交水稻就有可能落后他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战略,罗云波认为“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大规模地对转基因进行积极的、全方位的宣传及科普教育,以提高群众对于转基因的认知度。
罗云波表示,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所以利用该项技术来“做坏事”也有可能,因此“转基因”需要严格的管理和安全性评价。他介绍,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有一整套评估体系,“公众的顾虑可以消除”,“我的宝贝儿子就很爱吃转基因木瓜,我也放心让他吃!”罗云波说。
商务部重视农产品卖难培育发展订单农业
19日上午,我国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1-9月份我国商务工作运行情况和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等情况。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表示,内蒙古的马铃薯滞销问题出现后,商务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滞销救助机制”。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已销售206万吨以上,已经储备了183.4万吨,销售和储备量占总产量的86%。
沈丹阳表示,近年来,商务部和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如何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当农民朋友遇到“卖难”问题时,可以立即和基层商务部门联系、反映情况,启动“滞销救助机制”。
该机制目前主要有三个对接:一是“网上对接”,在启动滞销机制后,商务部和地方商务部门会通过已经建立了新农村商网,“商务预报”等农产品信息流通平台,为买卖双方建立网上促销和对接平台,一方面引导“卖难”的农民提供供应信息,另一方面引导主销区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和具有加工能力的生产企业进行网上对接采购。二是“农超对接”,由商务部和地方商务部门视情组织国内大型超市到出现“卖难”的产地现场采购并设立专柜促销。三是“农批对接”,主要是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出口企业以及经销商积极购销,鼓励大型批发市场也设立专区,并适当减免摊位费。除此之外,商务部门还可以通过增加地方临时储备、引导加工转化、鼓励扩大出口、加强信息引导等措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卖难的问题。当然,“卖难”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关键还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订单农业”,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去年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350万公顷排世界第六
据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350万公顷,排名世界第六。
全球粮食安全:瓶颈与破除 篇3
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 粮食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说由来已久。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 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安全”概念, 并得到FAO、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及至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则对“粮食安全”作出了周全的解释:“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 安全, 和富有营养的粮食, 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然而, 无论是以国际组织所祈盼的目标来裁减还是实践所收获的效果来衡量, 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 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
第一, 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
据FAO的数据显示, 全球粮食储备在2008年只有4.05亿吨, 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仅够全球人食用8至12周。而从2009年的情况分析, 由于越南、柬埔寨等亚洲主要产量国的粮食有望丰收,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 今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达到22.16亿吨, 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 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不仅如此, 按照联合国粮食储备量应当占社会消费量18%的规定计算, 2009年粮食储备额为3.91亿吨, 这一指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粮食产量可能增加的前提下而粮食储备额却在减少, 既说明了粮食实际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 也反映出未来粮食供给前景不容乐观。
第二, 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
借助于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价格上升的力量, 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一路扶摇直上。资料显示, 全球粮食价格2006年上涨了12%, 2007年上涨了24%, 2008年前8个月涨幅已超过50%。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粮食价格发生“夭折”, 但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据OECD和FAO联合发布的《2009-2018农业展望》报告, 粮价总体水平目前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 一些粮食的价格比1998-2008年的水平高出了一倍。如作为世界基准的泰国大米, 当前价格为每吨614美元, 比每吨290美元的10年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还多。不仅如此, FAO还预测, 未来十年间, 除牛肉和猪肉外, 农产品价格仍将高于1997-2006年的平均价格水平, 其中谷物类价格将超出10%-20%, 植物油的价格则将超出30%。如果原油和能源价格出现波动, 或是气候出现极端变化, 未来仍可能出现类似2007-2008年粮食价格飙升的情况。
第三, 饥饿人口有增无减。
粮食供给的紧张与粮价的上升, 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可获得食物的成本和数量越来越少, 饥饿程度会进一步恶化。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 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 扭转了过去四十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 而且这一数字今年将继续增加。由于粮食供给短缺和消费不足, 全球营养不良人数迅速增加, 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粮食安全问题频亮黄灯, 已经使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受到考验。按照联合国2015年世界饥饿人口必须减少一半的要求, 从现在起每年必须减少2600万饥饿人口, 但现在每年减少的饥饿人口数实际只有210万。不仅如此, 在局部地区和部分国家, 粮食短缺已经造成了大规模移民问题, 波及周边地区安全;即便在一些富裕国家, 也会因粮食问题引发恐慌骚乱, 并触发更大的安全危机。正是如此, 前不久举行的的八国集团首次农业问题部长级会议鲜明地发出了“永久性粮食危机”的警告。而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发布的报告称, 假如在2050年前粮食产量不能翻倍, 全球将爆发“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大声疾呼: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
人口递增与粮食安全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 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子。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 而应该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第一, 粮食需求的膨胀。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依照全球150个国家的人口指数预测, 世界人口目前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增长人数为77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91亿, 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问题的关键在于, 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粮食增产速度。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0亿吨左右, 缺粮最严重的国家正是那些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国家。而据联合国预测, 至2025年, 如果世界人口增长到91亿, 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
第二, 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从人口增长和土地占有率的角度审视, 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土地占用的大良增加, 从而摊薄人均耕地占有量。资料表明, 目前东亚和南亚人均可耕地只有不到0.17公顷, 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目前非洲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已由1960年代的0.5顷下降到目前不足0.3公顷。更严峻的事实在于, 人口的增加会加大环境资源的压力, 并引发耕地流失的合并症。在非洲, 人口的增长已经带来了对木材和燃料的需求的扩张, 每年被毁森林约占非洲大陆森林总面积的1.8% (约380万公顷) 。由于乱砍滥伐、过度种植和随意放牧等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反常, 旱涝灾害不断出现, 失去植被保护的地面不断扩展, 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仅水土流失就使非洲粮食产量下降了25%。
第三, 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资料显示,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70%, 而且50多年来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 未来人口的增长也将毫无例外地来自发展中国家, 但与此相反, 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2亿左右。按照这种人口增长分布生态, 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和将上升到85%。另一方面, 目前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人均年消费粮食700多千克, 但发展中国家则不足300千克, 在粮食分配与消费本已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 人口的非均衡增长将使粮食分配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更趋严重。
第四, 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压力。
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目前还只是初级食品需求不同, 发达国家人口消费呈现出高端化, 即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消费高蛋白质、高营养的畜牧类产品, 进而扩大了对包括谷物在内的饲料需求。如生产每千克牛肉需消耗近8.5千克谷物、生产每千克猪肉需消耗5千克至7千克谷物, 生产1千克鸡肉需消耗2公斤谷物。这种情形必然引发谷物饲料供求的紧张, 并直接加剧了粮食供求的紧张化程度。
气候变暖与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与气候生态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 特别是在目前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 气候的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 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 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在影响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中,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杀手。研究显示, 自19世纪初叶以来, 地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7摄氏度, 而温度持续升高, 将减少热带和亚热带主要粮食产区的产量。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指出, 在低纬度地区, 气温仅升高1至2摄氏度, 农作物产量就可能减少。在中高纬度地区, 如果气温升高不超过3摄氏度, 且具备足够的水源, 农作物产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是, 一旦升温超过3摄氏度, 农业可能减产30%。
日益严重的缺水与干旱是气候变暖的直接产物, 其对农业产生的抑制力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有分析认为, 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 地表水分加速向空中蒸发, 即使降雨量有所增加, 多数地区也会形成干旱。由于旱灾粮食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总量的60%左右, 干旱对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小视。
值得注意地是, 进入2009年以来, 全球干旱灾害异常突显, 而且干旱发生地多为主要产粮国家。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肉库”美誉, 但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达菲和科尔多瓦等几个主要农业省份降雨量创数十年来最低水平, 大规模的干旱天气已使当地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向日葵等农作物都将不同程度减产。在澳大利亚, 东南部地区的降水之少为近30年来罕见, 该国小麦大量减产已成定局。
令人担忧地是, 气候变暖和干旱对未来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破坏还可能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 如果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任何措施, 到21世纪后半期, 全球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6%。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表明, 按照目前的趋势, 若平均温度升高2.5-3℃之后, 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和玉米) 产量持续下降, 即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14%-23%。
污染是全球气候变暖派生的又一大威胁粮食生产的阴影。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 在北半球地区, 不断增多的地表臭氧正在威胁农作物生产, 可能给农民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地表臭氧的形成和聚集与大量工业及汽车废气的排放有关, 特别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林地区, 地表臭氧抑制农作物生长的危害性正在逐渐放大。
金融危机与粮食安全
除了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 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 其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
第一, 流动性紧缩导致农业投入的减少。
金融危机一方面导致了全球性的流动性短缺, 另一方面导致各国政府为拯救城市主要产业资金支出的增加, 两个方面都在客观上对农业形成了“挤出效应”——削减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即使是在一些主要的粮食出口国, 由于粮食价格的走低, 其国际贸易收入急剧减少, 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也随之缩减。
第二, 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损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和收入的减少, 使全球不少家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家庭的粮食购买能力下降, 进而导致农作物生产和消费需求出现下滑, 国际农产品价格一路回落。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或开始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如在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 农民将结束连续5年的耕地扩张, 将耕地面积减少700万英亩, 创下20年以来最大降幅。在其它地区, 尤其是乌克兰、阿根廷和巴西等谷物主产国, 农民们将减少使用高产杂交粮种和肥料, 从而使产量受损。这种状况势必加剧粮食供给不足的严重程度, 为下一轮粮食危机埋下了伏笔。
第三, 投机因素可能在金融危机条件下重新膨胀。
为了缓解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降低货币利率, 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开动“印钞机”向市场投放大量的流动性, 从而带来了国际主要货币的竞相贬值, 资本回报率降低;加之全球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低位不振状态, 国际投机资本就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期货上。由于粮食存在明显的上涨预期, 投机资本完全可以在目前粮食处于低价状态时囤积居奇, 而在经过一系列的轮番炒作后, 未来粮价必被推高, 全球消费者最终会为这场投机盛宴痛苦埋单, 那些本已脆弱的有效需求会进一步受到扼制, 世界范围内的饥饿人口只会有增无减。
自我保护与粮食安全
无论是在农业问题还是在非农业问题上,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自我保护主义倾向, 而且这种保护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甚嚣尘上, 粮食问题也就在这些以邻为壑与“零和”博弈的生态中被罩上极度不安的阴影。
第一, 农业补贴。
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补贴, 扭曲了农产品贸易的条件, 直接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以亚洲为例, 亚洲国家曾盛产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 但1995年以来, 美国农场主靠政府巨额补贴廉价出口大豆, 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走低, 令亚洲豆农苦不堪言。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 亚洲大豆生产逐步萎缩, 一些大豆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全球大豆的生产中心也由亚洲地区转移到了以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为主的美洲地区。
第二, 贸易限制。
时至今日, 日本还对国外进口大米征收高达490%的进口关税, 以保护本国农产品。而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 从去年以来, 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尽管这种限制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 但同时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 增大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的成本。资料显示, 2008年, 由于各种贸易限制, 导致非洲国家用于进口粮食的款项高达150亿美元, 使得资金本已拮据的非洲捉襟见肘。
第三, 生物加工。
为了减轻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 不少国家走上了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的道路。但生物燃料主要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生产原料, 因此必然导致对农作物的大量需求。如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国美国, 如今占产量1/5以上的玉米用于加工乙醇燃料, 同时, 美国国会通过的新能源法案鼓励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量, 预定到2022年增至360亿加仑。美国农业部预计, 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3将用于乙醇生产。粮食的“能源化”不仅分流了粮食的供给能力, 加剧了市场的短缺化程度, 而且制造了粮价上涨的重要推力。
第四, 海外屯田。
出于规避高额进口成本和粮食出口限制所导致的市场担忧, 日本、韩国、印度及中东国家等近年来大举在海外购买耕地种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 在过去六个月时间里, 有近2000万公顷的欠发达国家的农田被出售或正在协商出售或租赁。而去年, 大约有1000万公顷土地被出售。虽然“海外屯田”有助于增加本国的粮食供应, 但极有可能导致当地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上涨, 进而推动粮价的上涨;同时, 海外置地也会造成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粮产地需要增加粮食供给而产品却要出口时, 投资者与当地的利益矛盾将变得尖锐。基于此, 国际农业生产者联合会负责人指出, 海外屯田将会导致“第二代殖民主义”的危险, 因为这种掠夺资源的方式会让贫穷的国家更加贫穷。
制定和出台全球性方案
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与反应。在印度, 该国政府新近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法案》, 该法案规定每个贫困家庭每月可以以每公斤3卢比的价格从政府粮店购买25公斤大米或者面粉。在中国, 为了实现2020年前粮食年产量达到5.4亿吨的目标, 政府对农业的预算连续三年增加, 分别达到了27%、38%和20%。而就在G8蜂会上, 八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未来三年向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项目投资120亿美元。然而, 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 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
第一, 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资料显示, 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 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 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 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只要加大农业投资, 粮食产量基本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人类的需求。
第二, 加大对发展中国国家农业的援助。
据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指出, 全球对于农业的官方发展援助已从1980年代初的13%下降到目前的2.9%, 而且自1990年代起, 发展中国家农业获得的援助减少了75%。据此, 联合国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报告中指出, 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阻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增长。资料显示, 目前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率大约只是发达国家的50%。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发展中国家无疑将成为全球粮食增产的重大掣肘。为此, 必须明确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援助力度;同时农业援助的重点应当转向内涵建设上来, 即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更多农业技术与知识, 充分挖掘发展中国家的产粮潜力。
第三, 塑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快结束,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都做出相对的让步。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让关税和配额限制, 而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二十国集团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唯有这样, 才能纠正国际农产品贸易机制, 通过有序的国际粮食市场灵活配置和调节全球粮食的供应与需求。
第四, 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未来10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堪忧 篇4
报告显示,全球粮食价格曾保持了四十多年的稳定状态,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呈下降趋势的。但近些年来却出现了两次粮价的剧烈上涨,一次发生在2006年到2008年间,另一次是在2010年到2011年间,而在这两次价格飙升之间粮价又曾出现过大幅下跌的情况。2011年2月,粮食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点。目前的粮价不仅很高,而且还剧烈波动,充满难以预测的变化。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表示,这种危机给其带来了挑战,并考验是否能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到2015年将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为此,联合国系统内与粮食问题相关的三大机构呼吁整个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有力行动,彻底根除粮食不安全现象。
联合国的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多,消费者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生物燃料的开发也将给粮食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日益稀少,粮食供应将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农产品与能源市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这些因素将导致粮食价格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波动性增加,进而从两个主要方面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投资风险,还使小农户和低收入消费者更容易陷入贫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 篇5
尽管我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 但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特别是在持续发展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 我国的粮食生产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 在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偏低, 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由于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升高, 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农业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进城务工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 种粮效益明显偏低, 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2) 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原因, 我国粮食生产将呈刚性增长。中国拥有世界20%的人口, 但耕地面积却仅占世界的7%。我国人均耕地少, 优质耕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更少。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92hm2,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国情, 决定了粮食安全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
(3) 2009年春天的干旱严峻考验我国的粮食安全。2009年春的这场历史罕见的大旱, 不禁让人再次担忧起粮食安全问题。目前, 我国粮食自给率低于95%, 每年进口约2 500万吨, 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这场大旱让人担心粮食缺口放大, 带来粮食安全隐忧, 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据统计,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体仍十分薄弱。在全国现有的1.22亿公顷耕地中, 有效灌溉面积只占46%, 农田水利化程度比较低, 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功能严重衰退。
(4) 继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空间有限。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需求持续增长的现实, 而我国粮食增产的空间已相当有限。目前, 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供给压力仍然很大。另外, 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数已经抬高, 在连续5年增产的基础上, 单产继续提高的难度不小。
2 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对策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在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况下, 加强粮食工作, 促进稳粮增收, 保障粮食安全, 不但有利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固的基础, 而且有利于改善民生,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此,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让农民愿意种粮, 保持粮食供需平衡, 建立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要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制度, 促进稳粮增收。坚持生产性补贴和收入性补贴相结合, 继续较大幅度增加对粮农的补贴, 按照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方针, 让种粮农民的经济利益不受影响, 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保护粮食价格的合理水平。增加粮食直接补贴力度是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途径之一, 研究表明, 近年来, 全国农民种粮补贴收入平均增加15元/hm2, 新增粮食播种面积近6.67万公顷, 因此国家直接向粮食生产者发放补贴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同时, 要通过企业国有化等措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2)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防止工业化与粮争地, 防止城镇化与粮争地, 防止生物技术开发与人争粮, 坚守1.20亿公顷耕地红线,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的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坚决制止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3)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节水型农业,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和异常趋势。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并做好配套服务设施, 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一措施在当前形势下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水利设施的工程建设不仅直接扩大投资需求, 还可增加农民打工收入,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4)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争取粮食单产有大的突破。农业科学技术要以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为基本目标, 研究探索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的新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挖掘内部增产潜力, 继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同时,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 形成全社会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 引导科学节约用粮。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 篇6
由明尼苏达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Kate A.Brauman领导的研究小组根据16个主粮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黑麦、粟、高粱、大豆、向日葵、马铃薯、木薯、甘蔗、甜菜、油椰子、油菜籽和花生的气候带, 分析了作物生产、水利用和作物水分生产率。这些作物共同构成了全球56%农作物产量 (吨位) 、65%的作物水分消耗和68%的所有农田 (面积) 。以这种方式关注全球规模作物的水分生产率的研究还属首次。
在某些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作物水分生产率的变化幅度很大, 这意味着存在很多改善粮食与水之间平衡的机会。这样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研究人员统计, 在干旱地区, 旱作植物年生产量最低可提高20%, 这就足以在不增加水和用地的情况下为1亿1千万人提供粮食。在灌溉区, 减少的耗水量足以满足将近14亿人家庭年需水量。Brauman说, “由于作物生产消耗的淡水比这个星球上任何人类活动的用水量都多”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应对水压力与粮食生产这两个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 在降雨量受到限制的地区, 提高20%的水分生产率, 在不增加耕地的情况下, 粮食产量可增加10%。同样, 在非洲、亚洲、欧洲与南美洲的灌溉区, 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 可以减少用水量8%~15%。
因为该项研究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可以确定有干预潜力的地区、需要关注的作物, 以及在作物水分管理中的改善方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区域及气候带的不同, 提高作物每一滴水的特殊解决方案将有所不同。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 篇7
玉米籽粒没有晒干入库, 或病穗悬挂在农户家, 穗腐病病菌扩展蔓延, 引起更加严重的玉米籽粒腐烂和发霉。穗期高温多雨气候更要警惕穗腐病的发生危害。
一、穗腐病对粮食产量和食品饲料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1. 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穗腐病造成果穗腐烂而直接引起减产, 其危害不仅仅是玉米产量遭受严重损失, 还严重降低了玉米品质。甜糯玉米有穗腐籽粒即整穗报废。
2. 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对牲畜的毒害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如伏马毒素、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具有强烈的致病、致畸、致癌性, 引起家畜、家禽中毒。毒素能导致动物早产或流产、肺水肿、心脏衰竭、肝癌、神经管缺陷等, 四川是养猪大省, 也是饲料生产和消费大省, 但饲料厂不愿收购本地玉米加工饲料。随着玉米大规模种植和机械脱粒, 难以再像一家一户手工脱粒那样清理出腐烂籽粒, 农民卖粮难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3. 毒素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真菌毒素还能通过食品途径导致人类神经管缺陷、食道癌和常见的裂唇等先天或后天疾病, 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在广西、贵州均发生了因玉米霉变引起人畜中毒事件, 2012年四川眉山蒙牛奶厂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 原因是饲料玉米霉变导致原奶毒素超标。食品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玉米穗腐病的防控愈发重要和迫切。
二、全面开展玉米穗腐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1. 抗穗腐病品种的推荐和抗源引进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通过药剂防治玉米穗腐病的有效办法,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穗腐病为害的根本途径。玉米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 在推荐和选择品种时不能只看田间产量, 更要注重品质和抗病性。做好对目前生产主要品种的鉴定评价和推荐工作。
同时要加快抗病育种步伐, 引进、筛选和改良抗穗腐病的自交系。
多年来农户只看重田间病害的直观表现, 使得穗腐病没有造成生产纠纷或投诉, 也没有引起大多数育种家的足够重视。目前抗源严重缺乏。据报道在热带和亚热带群体和自交系中存在抗病种质, 在美国、加拿大的温带和早熟群中也存在穗腐病抗源。引进和筛选抗源是从根本上解决穗腐病的先决条件。通过鉴定选育获得有效抗源自交系并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和推广。
2. 加强玉米田间病虫害防控
播种前种子处理, 通过杀菌剂处理减少种子上的镰孢菌等病菌并防止苗期土传病害。穗期虫害 (玉米螟、黏虫、桃蛀螟、金龟子、蝽类和棉铃虫) 造成伤口, 导致病菌侵入, 明显加重穗腐病危害。做好对穗期害虫的防治可以有效地减轻穗腐病的发生。
3. 加强贮藏管理
收获时清除病穗, 减少来年田间侵染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充分晒干, 入仓贮存, 避免储粮中的病菌污染。
三、开展玉米粮食和饲料的毒素检测工作
【粮食安全的全球治理】推荐阅读:
粮食安全的中国思路09-24
粮食价格:粮食安全09-01
粮食安全内涵08-13
区域粮食安全10-22
地方粮食安全10-29
粮食安全生产06-26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09-01
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06-25
粮食安全工作汇报参考08-09
粮食安全生产总结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