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粮食安全

2024-10-22

区域粮食安全(精选10篇)

区域粮食安全 篇1

1 提高新疆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研究的必要性

1.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保障我国及新疆地区粮食安全既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核心, 也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局势、保持我国及新疆地区综合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战略。实现新疆全区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做好新疆粮食安全工作, 事关全局、意义深远[1]。

1.2 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人要把粮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若对国内的粮食生产放松警惕、置之不理, 任由市场调配, 就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依靠, 此举必将使自己的温饱任由他人主导, 在政治层面的战略上非常容易受人节制,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而影响国家的正常生产发展。

1.3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粮食有保障, 人们才会谋求安居乐业。故此, 粮食又是长治久安的基础。并且, 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口粮供给, 这部分人群口粮供给的不确定性, 不但会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而且会逐步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问题。因此, 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全面推行低收入人群粮食救济制度, 用于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

1.4 确保粮食安全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国近14亿人口,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至关重要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建国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素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2015年1月《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又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认真加以落实, 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2]。

2“十二五”期间新疆粮食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 新疆粮食安全工作整体规划进展有效, 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已经实现, 重点任务也大体完成效果较好。

2.1 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粮食购销量稳步增加, 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新增25万t, 重点向南疆喀什等地倾斜, 储备粮布局更加合理, 管理更加规范, 区内各级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全区共建立粮食应急网点933个, 形成了较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序推进, 已进行改制75家, 占企业总规模的66%。

2.2 粮食仓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据统计, 近5 a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建设仓容160万t, 完成“十二五”规划130万t的123%;维修仓容80万t, 完成“十二五”规划50万t的160%。预计到2020年,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仓容560万t, 其中完好仓容500万t。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器具效果明显。

2.3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乌鲁木齐北站国家粮食储备库和阿克苏地区金谷粮油购销公司2个项目基本完成规划的建设任务。

2.4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平稳起步

各地结合农副产品贸易积极推进区域性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粮食收购、零售市场运行平稳。

2.5 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全区通过投资近70亿元实施200余个项目, 有效地推进新疆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超出“十二五”规划投资40亿元的65%。省区级以上的粮食产业化重点粮油企业由2010年的66个, 增加到87个。全区“合格优质粮油”生产企业达到136个, 示范销售店1 032个, 配送中心14个。示范企业指导种植基地27.47万hm2。粮油企业研发机构已达到14个, 超过了“十二五”规划机构数量。

2.6 粮食流通执法监督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截至2015年底, 已有815家各类涉及粮食销售加工企业取得粮食收购经营许可证, 新疆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实现了升级改造, 全区14个地州市已挂牌8个地州级质监站, 全区粮油检测质量监督体系大体完成。

3 粮食区域安全存在问题

3.1 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从国际看,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粮食消费需求不足, 价格持续下跌。同时, 国际能源价格、金融投机行为、资源环境、极端气候等因素始终影响着粮食市场, 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 粮价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3.2 流通环节不协调问题突出

从国内看, 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三高”矛盾突出, 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一些低端品种销路不畅, 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潜力还远未充分挖掘[3]。我国国内粮食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高位, 远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 并且粮食进口数量逐年递增。同时,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 造成了粮食库存的数量巨大, 当前各级粮食企业去库存任务艰巨, 粮食市场流通各环节问题仍然较多, 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3.3 市场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粮食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含量不高, 绿色储粮数量偏少, 与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不全、队伍不强、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依然滞后。今后一段时期, 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健康发展, 保障全区粮食安全, 面临形势复杂, 任务艰巨。

4 提高新疆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4.1 调优粮食播种面积

一是加大粮食种植面积的保护力度, 发挥粮食种植的比较优势;二是做好农业“三个千万亩”, 对适宜生产品质较好的粮食, 发挥优质优价作用;三是对土地较为紧张、自然条件及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适度调减耕地面积, 相应地增加经济效益好、适宜销售的蔬菜、林果业种植面积[4]。

4.2 积极争取和加大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一是把扶持粮食生产的有限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二是将耕地集中到条件较好、技术较高的种粮大户;三是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 将粮食销区的收入提出一部分补贴到粮食主产区, 实现种粮与种其他经济作物的利益均衡;四是鼓励国有农林牧场等其他经济组织发展粮食生产, 使其享受国家粮食补贴等政策;五是简化粮食收购程序, 方便农民售粮[5]。

4.3 完善粮食保护制度

现行0.30元/kg的小麦直补标准偏低, 加之受农资涨价等因素的影响, 基本抵消了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因此, 建议小麦直补提高到0.40元/kg, 除自治区拨付的0.30元/kg外, 地、县财政各配套0.05元/kg。

4.4 认真做好粮食购销工作

争取在“十三五”末期, 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收购总量达到600万t, 其中小麦收购量400万t;粮食销售数量达到570万t, 其中小麦销售量370万t。同时, 要重点做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工作。级政府要认真分析和预测本地粮食供求情况, 针对可能出现的粮食缺口问题, 从现在起应及早动手, 积极组织外出寻购粮源。

4.5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2015年, 国家接连出台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及《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粮食工作实际, 建立当地的粮食安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把粮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政府推动, 部门指导, 企业运作和总量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5 结语

保障小麦安全是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中心任务。当前, 各级政府及粮食部门应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 发展粮食产业, 促进当地加工产业升级改造, 进一步提升粮食流通能力和仓储物流建设水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迎来了新疆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 理应抓紧项目规划, 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粮食“十三五”规划重点投资项目, 对新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通过打造跨区域的粮食物流通道, 提高全区粮食物流能力, 来保障新疆的粮食安全。

摘要:区域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的温饱息息相关, 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以来, 新疆粮食安全和流通体制改革总体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继续坚持粮食“区内平衡, 略有结余”原则不动摇, 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政策措施, 坚持精准调控。

关键词:粮食安全,基础战略,社会稳定,流通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崔亚平.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 2011 (3) :20-21.

[2]傅泽强, 蔡运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4) :313-319.

[3]尹成杰.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 :6-8.

[4]陈百明, 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 2005 (2) :145-148.

[5]任正晓.深刻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形势扎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 2015 (9) :7-12.

区域粮食安全 篇2

质量和效益目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 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 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 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 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 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 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 技术因素

维系粮食产能 确保粮食安全 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困难;压力;关键;措施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一、确保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耕地不足1.4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3,我们要用8%的耕地养活20%的世界人口,其压力是巨大的。近十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数略有减缓,约为800万人。而同一时期,粮食年均增产量与此前的20年相比,从1037万砘锐减为164万砘。所以,相对于人口而言,粮食增产能力匮乏,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在逐年增大。2008年前后,世界性粮荒的蔓延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维系粮食产能

粮食安全问题按其影响因素可细分为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四种粮食安全问题中,前三种最终的成因都是因为粮食产能不足、产量下降。所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點在于维系粮食产能,提高粮食产量。

三、维系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构建合理粮价体系,维护粮食稳定产量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粮食价格起伏密切相关,两者变动趋势表现出基本同步性。比如,1994~1997年期间,粮食价格连续处于高位,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51230万吨。1999~2002年期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粮食产量在2003年滑到了低谷,仅43070万吨,以至引发了粮食安全问题。

维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适度增长的状态,是确保合理的种粮利润空间,促进粮农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合理的粮价体系,首先要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避免粮农利益被非正常侵占;其次要健全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避免丰收粮贱的现象。①2010年出现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风波,充分暴露出我国对农产品市场监控失力的弊端。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净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完备监控体系,打击不法行为,避免农民利益受损。②建立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首先建立强大的农产品收储系统,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性粮荒中,我国之所以未受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1.5至2亿吨储备粮,为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0%至40%,是世界粮食储备安全水平的二倍。其次建立农产品余缺调控系统。扶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建设,以实现对陈旧粮的开发利用,实现粮食的动态供需平衡。

(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是否具备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和耕地性能两个方面。

1.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1980-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约400万亩。为不突破我国耕地18亿亩的红线,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①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②对于因土建、化工、开矿等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损毁方必须采取事后恢复措施。③加强对脆弱性耕地的保护,提高其抵御洪涝、沙化等自然破坏的能力。

2.在维持一定耕地数量的同时,维护提高耕地产出性能是十分必要的。①增加投入,推进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工程,不断提升优质高产农田的比重。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并可避免化肥使用不当对耕地的污染性破坏。③大力推行有机肥工程。有机肥可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抗逆性能,从而提升耕地产能。

(三)加强粮食生产抗逆能力,降低粮食生产受灾程度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年均成灾面积约为2.7亿亩,年均造成粮食损失约300亿公斤。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通过事前预防措施来降低其负面影响程度。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破坏程度。我国投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耕地防涝抗旱能力。抓紧实施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③推行种粮优种战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国家应加大优质粮种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灾增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区域粮食安全 篇4

中国自古就有“仓禀实,天下定”的古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大国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选择自给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是由国情所决定,也是我国的既定方针。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这一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的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力推进,内陆地区为解决温饱的不懈奋斗,不仅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并由此引发了我国粮食生产流通格局发生了由“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的大逆转。“鱼米之乡”之美誉已难再名副其实,“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等说辞也不再有闻。

上世纪末期,我国发生了以粮食为主等大宗农产品的全面过剩现象。中央据此做出了我国农业已告别短缺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提出了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从而也标志着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开始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时期。进入新世纪后,全国粮食面积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到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440hm2,降幅14.5%,粮食产量减产816亿kg,减幅16%,基本上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1]。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还引发了全面通胀的发生。由此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中央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之后年份,中央开始连续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刺激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使我国粮食生产得以快速回复和持续增长。也正是由于这种高瞻远瞩的举措,使得我国在近年来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中立于极为难得主动地位。

2 不均等的现代化路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多是注重和围绕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等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和政策制度的设计等。然而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大逆转形成的新的粮食主产区,由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约束,其现代化发展将不允许选择东南沿海地区以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为代价的推进路径。下面以粮食第一生产大省河南为例,分析粮食主产区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反差

历史上河南曾是粮食净调入省,自身温饱问题长期未能得以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后,河南粮食产量逐年提升,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粮食播种面积保持了长期稳定,成为了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浙江省历史上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上世纪80年代与河南省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差距并不明显,1985年浙江省人均粮食种植面积813.4 m2,河南省为1146.7 m2。2007的变化是河南960 m2,浙江260 m2。然而经济的发展看,1978年河南省、浙江省的人均GDP分别是232元、331元,相差99元。到2007年,河南、浙江的人均GDP分别是16012元、37411元,差距增大到21399元,浙江省是河南省的2.34倍(图1)。

数据来源:根据1978~2007年《河南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

2.2 粮食生产与地方财力严重不均衡

仍以两省比较,1978年河南省、浙江省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48元和73元,两省相差25元。以后二者差距逐年加大,特别是1998年以后,差距更是出现增速趋势,到2007年,河南、浙江二省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874元和6953元,差距增大到6080元,浙江省是河南省的7.96倍(图2)。由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比较低,粮食主产省份、粮食主产县的财政收入大部分用于“吃饭财政”,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社会福利改善极大受限。

2.3 粮食生产与较低的农民收入和尴尬的贫困现象

根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排名后30名的县中有25个县属于平原农区粮食主产县。更为尴尬的是,近几年,河南贫困人口出现了向粮食主产区集中的趋势。2000年,河南省有52个县的粮食产量在5×104以上,按照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当年52个县(市、区)有贫困人口576.1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9.41%;据河南省扶贫办的资料,到2008年年底,贫困人口为334.55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8.9%。8年间52个产量大县(市、区)的贫困人口比例上升了9.49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93个粮食主产区县,有5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8%,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57%,目前还有33个县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重点县数的3/4。

2.4 粮食生产与滞后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农民收入与福利水平与所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呈密切正相关[2]。对于地方政府,粮食生产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政治任务,加之发展二、三产业的政策环境与先发达地区相比已从紧得多。因此导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2007年河南省工业化水平49.46%(非农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城镇化率34.3%;同期浙江省为79.9%和57.2%。“黄淮四市”(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是河南的4个产粮大区,城市化率平均只有25%。

3 粮食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区域发展的视角,粮食生产与区域发展的目标并未有效耦合。由于粮食主产区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得重复以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传统路径,这就意味着粮食主产区的现代化道路,将在土地资源配置、资金投向等诸多经济社会资源上,比先发达地区付出更多更高昂的机会成本[3]。分析粮食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可以为粮食安全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具体分析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付出较高的耕地机会成本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开始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土地政策,实行了基本农田制度,从而为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形成了紧约束。我国的先发达地区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无一不是伴随着大规模占用耕地、大面积放弃粮食生产。张梦琳等在对江苏省1979-2006年的耕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后得出结论,江苏省经济增长是以消耗大量耕地资源为代价的[4]。与此相反,坚持“粮食比较优势”的粮食大省,大都成了“农业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粮食大县大都成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30个省市区中,有21个是粮食输出区(包括江苏、广东、浙江在内),到了2007年,我国新确定的粮食主产区有13个,其中只有6个是粮食净调出省份。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粮食与其他经济作物比较收益也是较低的。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稻谷、小麦、玉米的纯收益分别是3436.95元/hm2、1879.5元/hm2、3012.3元/hm2,三种粮食平均纯收益2777.7元/hm2,其他主要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苹果、甜菜、蔬菜、桑蚕茧的每公顷纯收益分别是5818.8元、9300.2元、36638.6元、3764.3元、57000元、6295.2元。通过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收益比较,反映出了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内部也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

3.2 农民择业就业的机会成本

据河南省农调队的调查,2008年河南纯种粮农户年均收入为1350元,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农户年均收入为4550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年均收入为9600元。此外尽管目前不少种粮农民家庭外出打工人员也较普遍,但由于家庭种有粮食,往往在农忙季节仍赶回家里忙农活,很多时间耽误在路途中和重新寻业中。一般从外地回到家里到重新出去打工需要1-2月的时间,外出打工农民一年中真正务工并能领到工资的时间在4-5个月,并且也花费了不少交通费用,因此限制了他们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效益。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家庭平时的农田管理基本成了“三八六零部队”,即妇女和老人,也影响了农田的管理。

3.3 付出过多的配套资金机会成本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粮食主产区承担的农业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按照现行的投资政策,地方因此配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无疑这些配套资金也存在着更高的机会成本。虽然目前粮食风险基金分担比例由原来中央40%、地方配套60%,调到现在中央60%、地方配套40%,地方仍然要拿出很大一笔钱来,使得粮食主产区陷入“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境地。一些地方政府把这种现象叫做“背着包袱抓粮食,抓了粮食背包袱”。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6个净调出省地方粮食风险基金配套负担重、欠账多,涉农配套资金的要求已使粮食主产区不堪重负。在河南省产粮大区驻马店市,近四年来市县两级涉农配套名目和配套资金逐年增加,配套资金从2004年的12项增加到2006、2007年的23项和31项,市级配套资金从2004年的6692.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59178.1万元,增加了7.8倍,涉农配套资金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5.2%增加到2007年的27.8%。

3.4 流通环节粮食生产成果转移到其它地区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工业消费品价格存在着剪刀差,在这种“剪刀差”中,粮食主产区因粮食低价而利益受损害,而作为粮食主销区的沿海发达地区从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高价中获得较多利益,导致粮食主产区在投入产出过程中利益外流,经济建设成果随着粮食输出流向其它区域。二是粮食主产区初加工的粮食产品(上游产品)价格低于精加工粮食产品(下游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粮食主产区一般都是生产初加工的粮食产品,而沿海发达城市、粮食主销区一般都是精深加工,这样使沿海发达地区有可能利用粮食主产区提供的廉价粮食原料或半成品,通过先进精细的加工而获得较多的利润。三是在粮食输出过程中,粮食主产区遭受的不公平市场竞争,粮食主产区不能自主粮食输出,粮食输出价格、数量都不能按照市场供需规律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主产区为完成储备粮任务,除了生产者承受粮食成本增加的负担外,地方政府及粮食企业(流通者)还承受了巨额的仓储、损耗、利息等费用[5],而沿海发达地区获得商品粮并非完全由市场调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行政手段调剂的,他们所得到的粮食价格低于粮食的生产、运输和储藏成本,生产成果再次流失。

4 政策建议

尽管我国在不断加强着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但从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角度分析,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在产生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积聚着巨大隐患。如果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地方财力不能摆脱窘迫的局面,种粮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应有提高,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就不可能奠定我国粮食安全的牢固根基。未雨绸缪,我们必须探索一个能够调动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积极性,融国家粮食安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粮农收入增加三方利益协调一致互为促进的粮食安全长效机制。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种粮补贴政策

明确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目标,出于一盘棋考虑和科学合理产业布局的需要,可由粮食主产区承担粮食生产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但不能因此承担或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对粮食主产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投入和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要不断加大力度,提高标准,不断提高中央财政的支出比重,缩减地方配套比例,直至取消地方配套政策。

4.2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励扶持力度

要提高粮食主产区抓粮的积极性,就必须尽快改善其地方财力收入低下的状况,使其感到抓粮种粮不吃亏。可以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将核心区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补贴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如实行粮食生产转移支付奖励资金与粮食产量、调出量直接挂钩的联动办法,依据粮食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和全国县级一般性财力水平确定补贴奖励标准等。既能极大调动地方政府开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又能形成地方粮食生产与财力同步增长的互促机制,从而推进粮食主产区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

4.3 建立产、销区共同承担的粮食安全责任机制

为形成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局面,积极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产销区之间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补偿机制。鼓励销区与产区通过远期合约方式建立稳定的长期购销关系;鼓励销区到产区直接投入,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供应基地;择机开征粮食消费税,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增加粮食调出省的农业投入。

4.4 实施倾斜、优惠政策,积极推进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要采取输血和造血并重的方针。一是在粮食主产区要优先安排支农工业项目,粮食生产重大科技项目,一些非农业的大型项目也可酌情优先安排;二是制定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和食品工业的优惠政策,如建立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将粮食产业的有关税收全部留给地方等。通过优惠政策,推进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缩小与先发达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亢霞.当前我国粮食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粮食经济,2009(1):27-29.

[3]邓大才.中国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研究[J].经济评论,2005(6):78-88.

[4]张梦琳,陈利根,龙开胜.江苏省耕地资源与经济发展计量与协调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82-86.

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改 篇5

66县位于66省西北部,66市东南部,总人口695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辖6区6镇6乡,6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为提高全县粮食生产能力,近年来,66县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实行“三动”战略(即项目拉动、示范带动、科技推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跑农业项目,探索种植新模式,使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布局区域化、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发生了明显变化。

截止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由2004年的6万吨增加到6万吨;粮食良种覆盖率由2004年的6%扩大6%;粮食订单面积由2004年的6万亩增加到6万亩。2012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万亩,主要包括玉米6万亩、谷子6万亩(杂交谷子6万亩)、马铃薯4.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6万亩。

随着统筹城乡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粮食的稳产高产。

玉米和谷子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我们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和杂交谷子的推广实施,来促进带动全县的粮食生产。在这两项工作过程中,通过建立示范片、强化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一增五改”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 1

水肥施用等措施,克服春寒、旱灾、雹灾、洪涝灾害等不利条件,实现了稳产丰收。

一、科学种粮创效益

——玉米产业。玉米是我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万亩左右,约占粮播面积的62%,总产61.34亿公斤左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77%,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带动全县春玉米大面积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示范带动全县玉米全面平衡增产。

从2008年起,我县6国家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在示范方内,我县重点推广了“一增五改”关键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突出抓好适时机播、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通过各级领导及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示范方取得了预期效果,玉米单产每年递增5%以上。6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示范方的带动,我县玉米单产由2009年的438.7公斤提高到2011年的537.14公斤,为我县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今年我县继续建立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为使活动取得进一步的实效,本着早动手、早谋划的原则,我们及时选定

地块,确定了6为种植品种。同时加大了技术指导力度,印发了《6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种植农民人手一份,并于4月上旬对6镇的63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村进行了技术培训。针对今年春旱等不利天气情况,组织农户开展耙耱保墒,抢墒播种,如期完成了播种工作,目前已进入5—6叶期,正在定苗。

——谷子产业。谷子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耐旱特性,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我县重点引进了以“6为主的旱作节水高效品种——杂交谷子。在杂交谷子的推广过程中,我们积极争取项目,减轻农户负担,提高优良谷种的普及率和种植面积,并通过宣传培训、配套技术推广等措施,不断强化农户科学种植的能力,为保障谷子丰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持。为提高示范作用,增加辐射效应,2010年我县在谷子主产区建立了10个千亩以上的示范片,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达到8.7万亩,其中杂交谷子种植面积8.4万亩。这一年,我县丘陵山区由于遭受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玉米基本绝收,而杂交谷子平均亩产仍达到300公斤左右,农民取得了满意的效益。2011年推广面积9万亩,6最高亩产600公斤,平均亩产410公斤;6最高亩产400公斤,平均亩产240公斤,全县总产达到6斤。

二、技术下乡送服务

一是加强和推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利用农业区域站的前沿优势,强化职能,围绕为农民群众解难帮困的工作中心,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开展送服务、送实惠、帮技术、建强基层队伍的“科技下乡献真情”活动。二是依托“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大培训。针对各乡镇实际,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玉米新品种介绍、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并对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农民当场解疑答难。2009年以来,我县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余名,普训农民达6人次以上,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县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保障。

三、试验示范强产业

在推进产业建设的同时,我县还抓好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每年引进粮菜新品种30多个,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0%。玉米主要引进推广了6等优良品种,其中6已成为我县玉米当家品种,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6。谷子主要引进了张杂系列谷种;马铃薯主要引进了大白花、夏波蒂、冀张薯8号等。2011年,我县在马铃薯主产区6村示范的高起垄栽培冀张薯8号取得了显著效果。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6斤,比当地农户常规种植亩均增产6多公斤。通过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开展生产试验和区试试验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为了验证新品种的成熟性和适应性,我县每年都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各类试验。2009年以来,共落实玉米生产试验和区试试验6个,落实测土配方施肥6个,肥料校正试验57个,落实配方肥田间试验1500多亩。

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使我县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新的面貌,为完善巩固引进成果,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能力,我们在重点生产区域开展了玉米统防统治工作。2009年以来,在张家堡、东小庄两个乡镇建立绿色防控区,防控面积2.3万亩,2012年将对6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进行统防统治,在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的同时,为在全县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积累经验。

四、项目建设显成果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种田的积极性。自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出台以来,我县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田热情。今年共落实玉米补贴面积259334.927亩,小麦补贴面积2023亩,水稻补贴面积5834.3亩。二是依托项目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整合测土配肥、高产创建、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等各类农业项目资源向粮食产区倾斜,不断扶持并开展高产示范建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和农业生产投入(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膜等农用物

资)上,全面提高粮食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一系列农业项目建设,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粮食稳产、高产带来的效益,种植户看到了只有科学种田才能实现高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区域粮食安全 篇6

关键词:云南,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一、引言

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 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全国优势农产品规划的实施, 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 据统计, 2007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2010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要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为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提供了政策依据。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91%来自第一产业。近年来, 云南粮食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逐步形成, 农作物集中连片发展趋势良好, 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获得较快发展, 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进入优势区域, 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加快了粮食作物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进程。2010年, 面对特大干旱, 预计全省粮食产量可达1650万吨, 较上年增长约16万吨, 实现连续8年增产。然而, 由于受传统耕作制度、思想观念、自然条件、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云南粮食作物区域布局与全国相比仍存在着不合理性, 导致一些优势农产品区域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基本分布

1、稻谷

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 云南优质稻种植划分为3个区。

(1) 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 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陇川、勐海等县, 活动积温7000℃~7500℃。年平均气温21℃以上, 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 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 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

(2) 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 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 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新平、西盟等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 活动积温在6000℃~7500℃, 年平均气温17℃~19℃, 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 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 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包括文山州东部, 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 红河州北部, 临沧北部, 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 活动积温5000℃~6500℃, 年平均气温16℃~18℃, 最冷月平均气温8℃~12℃。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 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稻区。

2、玉米

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 (市) 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 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 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 滇东北温凉玉米区。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 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 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23.5%。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 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 也可一年两熟, 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宣威、会泽、昭通和鲁甸坝子;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东川、巧家、彝良、大关、盐津、绥江、永善、威信、镇雄、水富等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坡耕地比重大, 土壤条件差。

(2) 滇西北冷凉玉米区。包括丽江地区、迪庆州和怒江州共12个县, 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7.4%。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400米, 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或中早熟种。适应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丽江、永胜、华坪和宁蒗等县的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维西、兰坪、泸水、碧江、福贡和贡山等县在海拔2400米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宜的地区有中甸、德钦等县的高寒地区。

(3) 滇中温暖玉米区。包括位于北纬24~26℃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地州市的全部, 曲靖和玉溪的大部分县以及泸西、凤庆、永德等共55个县, 玉米面积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4.5%。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的坝子边缘、丘陵山区和半山区, 多实行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制, 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或中晚熟种。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昆明、富民、嵩明、宜良、路南、安宁、晋宁、绿劝、曲靖、龙陵、腾冲等海拔2200米以下的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的地区有元谋、大姚、永仁、宾川、祥云、剑川、鹤庆和永平等县的多数地区。

(4) 滇南暖热玉米区。包括文山、普洱和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的全部, 红河、临沧地州的大部及元江县共46个县, 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34.5%。本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1800米的范围内, 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 也有一年三熟, 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晚熟玉米。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文山、砚山、邱北、广南等县的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的地区有德宏、西双版纳2个州以及普洱的西盟、澜沧、孟连、江城等县的大部分地区。

3、小麦

小麦是云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 种植区域遍及全省126个县市, 海拔300—3600米的地方均有分布。云南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一般占当年夏收粮豆面积和总产的60%左右, 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根据云南小麦的气候适宜性, 可以将云南小麦种植区划分如下。

(1) 最适宜区。本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大理州、保山市东部及丽江、永胜等地。小麦生长季节内温度水平处于最适宜指标范围内, 基本无霜冻危害, 但水湿条件差别较大。

(2) 适宜区。适应区分为3个小区。温、水条件在茬口有较大不同, 但产量潜力相当。一是温度最适宜但严重缺水重霜冻区, 包括昆明、玉溪、楚雄3个地州大部和泸西、陆良、师宗、宣威、富源等地。二是温高水分适宜区。以绿春、屏边、元阳、凤庆、西盟、福贡、泸水等地为代表, 面积小且分散。三是温高适宜缺水中轻霜冻区。主要分布在马关、广南、西畴、邱北等地。

(3) 次适宜区。该区属低产区, 但各地气候要素值差别较大, 几乎分布在全省各地州。

(4) 不适宜区。该区包括高温不适宜区和低温不适宜区。高温不适宜区包括河口、景洪、大勐龙、勐腊、元江、元谋等高温地带;低温不适宜区包括以大山包、德钦、中甸等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

在1990—2008年的19年间, 1999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 为72.53万公顷, 1999年以后小麦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08年减少为42.5万公顷。由于面积减少得快, 产量也是连年下降, 到2008年产量仅为83.05万吨。由于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而薯类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到2003年薯类种植面积超过小麦, 2001年薯类产量超过小麦, 从此薯类的产量和面积在云南省粮食产量中位居第三, 而小麦退居为第四。2008年薯类播种面积58.69万公顷, 产量169.76万吨, 远远高于小麦的产量。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

三、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分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2008年, 云南省稻谷种植面积1017.53千公顷, 产量621.01万吨;玉米种植面积1325.8千公顷, 产量529.55万吨, 玉米种植遍及全省16个地州市;小麦种植面积425千公顷, 产量83.05万吨。云南省经济研究院、云南省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处的研究显示, 1999—2007年云南省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四种作物的种植同全省平均相比较的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优势指数AAI的变化情况见表1。

(资料来源:云南省经济研究院等:“十二五”云南省主要农作物政策研究。)

1、效率优势指数EAI

云南稻谷具有效率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中的昆明、楚雄, 滇东北的曲靖、昭通, 滇西北的怒江、丽江、迪庆、大理, 滇南的文山;玉米具有效率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中的昆明、楚雄, 滇东北的曲靖、昭通, 滇西北的大理、迪庆, 滇南的文山;小麦具有比较效率优势的地区包括滇西北迪庆、大理、怒江以及滇中的昆明和楚雄。

2、规模优势指数SAI

云南稻谷具有规模优势的地区包括滇南的普洱、德宏、红河, 滇西北的大理, 滇西的保山;玉米具有规模优势指数的地区包括滇东北的昭通、曲靖, 滇西北迪庆、大理、临沧, 滇南的普洱、文山;小麦具有比较规模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中的玉溪、楚雄、昆明, 滇西北的迪庆、丽江、临沧、怒江、大理, 滇南的红河、文山和滇西的保山。

3、综合优势指数AAI

云南稻谷具有综合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中的楚雄、昆明, 滇西北的大理、丽江、滇南的文山、红河;玉米具有综合优势的地区包括滇东北的昭通、曲靖, 滇西北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 滇南的文山;小麦具有综合优势的地区包括滇西北的迪庆、丽江、怒江、大理, 滇中的楚雄、昆明以及滇东北的昭通。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综上所述,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1999—2007年, 云南稻谷种植有9个地州市具有效率优势, 6个具有规模优势, 6个具有综合优势;玉米种植有7个地州市具有效率优势, 8个具有规模优势, 8个具有综合优势;小麦种植有6个地州市具有相对比较效率优势, 12个具有相对比较规模优势, 7个具有相对比较综合优势。综合上述指数, 在各地州市稻谷、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优势比较中, 稻谷在滇中地区具有绝对优势, 玉米在滇东北具有绝对优势, 小麦在滇西北具有绝对优势。但从整体来看, 小麦种植虽然遍布全省, 但优势较弱, 效率较低。

2、建议

一是鉴于稻谷是云南省口粮消费的主体, 全省适宜种植稻谷的丘陵、平坝须在加大稻田保护力度的同时, 加强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 提升生产能力, 提高单产和品质。同时, 发挥区域优势, 建设以楚雄、昆明、大理、文山、红河、丽江为优势的稻谷作物产业带, 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优质水稻育种基地, 实现栽培技术标准化、稻米品质优质化、加工利用多样化。

二是玉米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近年来, 随着玉米用途的不断拓展, 特别是用于生产燃烧乙醇的玉米数量增长迅速, 应着力发展青贮专用和籽粒与青贮兼用玉米, 同时不断改善玉米种植条件。在区域布局上, 应建设以昭通、迪庆、曲靖、怒江、文山、昆明、大理、丽江为重点的玉米作物产业带,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糯玉米、甜玉米、高油玉米、推广抗逆性育种玉米。

三是小麦是云南省基本口粮作物, 针对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下降, 目前云南省应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着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 改善品质, 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在区域布局上, 应建设以迪庆、丽江、楚雄、昆明、怒江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区域为重点, 因地制宜地选育推广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发展不同用途的专用小麦产业化生产。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编号:09XJY020)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云南的探索与实践”及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 (编号:79059) “云南省粮食安全新策略及其政策框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EB/OL].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0809/t200809121132619.htm:2008-09-12.

[2]王宇等: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M].气象出版社, 1990.

区域粮食安全 篇7

1 虚拟耕地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虚拟耕地

虚拟耕地的概念来源于虚拟水。“虚拟水”最初由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 指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1]。受虚拟水概念的启发, 2006 年闫丽珍在分析玉米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及其影响时首次提出“虚拟耕地”的概念, 即指生产某种商品或某项服务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2]。经过计算, 2008年我国生产1kg稻米、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分别需要1.598m2、2.419m2、1.798m2、6.404m2、2.805m2耕地。

虚拟耕地的含义可从生产者和使用者两种角度理解[3]:①从生产者角度理解。一种产品的虚拟耕地含量是生产这种产品实际利用的耕地资源数量, 这将依赖于生产该产品地区的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2]等因素。②从使用者角度理解。一种产品的虚拟耕地含量是使用该种产品的地方生产这种产品或替代产品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量, 这对于平衡耕地资源短缺地区的耕地资源意义重大。

1.2 虚拟耕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自1993年Tony Allan提出 “虚拟水”的概念后, 国内学者程国栋于2003年将虚拟水的概念引入。2004年罗贞礼借鉴虚拟水的概念, 首次提出了虚拟土及虚拟土战略的概念[4]。2006 年闫丽珍在《玉米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及其影响分析》中提出“虚拟耕地”的概念。而后, 《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5]、《粮食安全与中国耕地关系的动态调整——基于1980—2004年中国虚拟耕地及其贸易的研究》[6]、《中国粮食安全和虚拟耕地进口实证研究》[7]等论文相继发表。

综上所述, 虽有部分学者对虚拟耕地的贸易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国内外还未对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含量及其流动做过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各区域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研究, 了解我国区域粮食生产和消费中虚拟耕地流动规律, 从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提高粮食安全。

2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平衡

2.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 (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 为研究区域。根据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一级区。在此基础上, 按照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与传统区域划分模式保持一致的原则, 参考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细分为8个二级区, 其中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黄淮海和西北, 南方地区包括东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和西南[8]。具体的区域划分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全国农产品收益资料汇编》, 并参考了相关粮食生产、消费研究的已有成果[9]。

本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首先, 通过检索统计年鉴, 获取1999—2008年各省、市、自治区粮食产量以及通过数据计算不同区域单位粮食的虚拟耕地含量。单位粮食虚拟耕地量的计算方法是近10年各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与产量之比的平均值, 即单位粮食虚拟耕地量= (∑播种面积/产量) /10, 计算结果见表2。其次, 计算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耕地总量。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总量=粮食生产量×单位粮食的虚拟耕地含量, 粮食消费的虚拟耕地总量=粮食消费量×单位粮食的虚拟耕地总量。需要说明的是, 粮食生产量为谷物 (稻谷、小麦、玉米) 、豆类和薯类三者的产量之和;粮食消费除居民食用消费外, 还包括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损耗和进出口等。其中, 粮食进出口分析一般用于国家整体的供需平衡研究上[10], 因此本文不考虑进出口这一因素。文中粮食消费量=家庭用粮量+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粮食损耗。粮食消费量的计算参照王川、李志强的《不同区域粮食消费需求现状与预测》中的相关数据与方法。第三, 计算区域虚拟耕地的平衡量。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量与粮食消费的虚拟耕地量之差称为“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 即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量-粮食消费的虚拟耕地量,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表示粮食消费的虚拟耕地量大于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量, 反之则相反。本文单位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是从生产地的角度进行度量。

2.2 中国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含量空间分布

依据以上方法计算出2008年我国各省、市、区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含量和各分区粮食虚拟耕地含量 (表3) 。由表3可知, 2008年全国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含量为121137.8×107m2。其中, 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含量为76767.3×107m2, 占全国的比重为63.4%;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虚拟耕地总量为44370.5×107m2, 所占比重为36.6%。北方地区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耕地量超过南方地区32396.8×107m2, 说明我国当前因粮食生产而形成较典型的虚拟耕地资源“北土南运”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大, 分布集中, 人均拥有量多, 地形平坦, 适合机械化耕作, 集约化水平高, 粮食产量大;而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耕地面积狭小, 以精耕细作为主。同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人口不断增多, 耕地面积急剧下降, 粮食产量供不应求。从人均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来看, 北方为0.126×104 m2/人,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093×104 m2/人, 而南方仅0.064×104 m2/人, 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粮食虚拟耕地 “北土南运” 的状况。

本文以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含量为度量指标来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的虚拟耕地空间分布规律 (图1) 。由图1可见, 2008年全国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含量存在两个低值带:一是东南沿海一带, 包括东南地区 (浙江、上海、福建) 和华南地区 (广东、广西、海南) , 另一个是北方的华北区。而东北 (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 、黄淮海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 居于高值区范围。东南沿海一带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量低是因为人口密度大而耕地面积少;北部低值区的北京、天津虽地处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 适合机械化种植, 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程度高, 耕地面积严重萎缩;山西属煤炭大省, 采煤使土地大面积裂缝坍陷, 大量耕地被损毁和破坏。

从8个二级分区单元来看, 北方的黄淮海和东北占据虚拟耕地总量和人均虚拟耕地量的前两位, 意味着两个区域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虚拟耕地输出基地。而华北和西北区无论是虚拟耕地总量还是人均虚拟耕地量均靠后, 需要从外区域调入粮食即输入虚拟耕地资源。在南方四大分区当中, 人均虚拟耕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值, 最高的西南区也只有0.087×104 m2/人, 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东南和华南区分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2。四大区均成为粮食产品虚拟耕地的输入区。

2.3 中国粮食消费中的虚拟耕地空间分布

为了解我国当前粮食消费所消耗的虚拟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 依据以上方法, 计算出2008年我国各省 (市、区) 和各区域因粮食消费而消耗的虚拟耕地量 (表4) , 并以各省 (市、区) 的人均虚拟耕地消费量为衡量指标制图 (图2) 来表征我国粮食消费的虚拟耕地空间分布规律。由表4可知, 2008年全国粮食虚拟耕地消费量为128792.16×107 m2。其中, 南方地区占全国的47.3%, 北方地区占全国的52.7%。北方大于南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南方粮食缺口大需进口粮食, 但进出口不在本文考虑范围。从人均粮食虚拟耕地消耗量的南北差异来看, 北方地区为0.112×104 m2/人, 南方地区为0.088×104 m2/人。

结合表4和图2发现, 人均粮食消费虚拟耕地空间分布规律也存在两个低值带, 与粮食生产的人均虚拟耕地分布一样。两个低值带之一是东南地区 (上海、浙江、福建) 和华南地区 (广东、广西、海南) , 这一区域集中连片分布;另一个则是北方的华北地区, 分割孤立于北方地区。而东北、黄淮海地区则居于高值区域。8个二级分区单元的人均虚拟耕地消费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最高的东北与最低的东南区相差达2倍。东北与黄淮海均高于全国水平, 南方地区除西南区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虚拟耕地消费量排名靠后。

2.4 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平衡状况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得到各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量 (图3) 。

为了解各二级区域之间的虚拟耕地的流动情况, 考虑粮食交换的复杂性, 在此不考虑粮食的进出口贸易, 粮食短缺地区的供求缺口被认为由粮食盈余区的调入来填补, 其调入相应的虚拟耕地量被认为是区域间的虚拟耕地交换量;不能自给的二级区首先从同为一级区的临近二级区调入粮食, 若仍不能自给, 则从其他一级区调入粮食, 调出量平均分配到粮食短缺地区。相应地, 其虚拟耕地的调出量即为粮食调出量乘以调出区单位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含量。基于上述假设, 对我国区域间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耕地流量关系进行计算 (表5) 。结果显示, 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通过粮食的交换从北方地区调入虚拟耕地量达到了9945.6×107m2。8个二级区间的虚拟耕地流向是:东北、西北为虚拟耕地净调出区。其中, 东北地区的虚拟耕地调出量最大, 它向华北、黄淮海、东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共调出虚拟耕地11020.7×107m2, 西北向华北调出虚拟耕地88.7×107m2, 华北、黄淮海、东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4个二级区为净调入区, 调入虚拟耕地量都较大。结合图3可见, 省级行政区中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宁夏、新疆为虚拟耕地调出区, 而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和河北5省则位居虚拟耕地调入的前5位, 调入量分别为4402.96×107m2、2291.07×107m2、2062.41×107m2、1682.85×107m2、1647.35×107m2。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上来看, 调出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 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 (区) 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二是由河南、安徽组成的中部区。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8年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区域间的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进行计算分析, 得知当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大致呈现“北土南运”的现象。从二级区域来看,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粮食虚拟耕地的主要输出区, 但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粮食虚拟耕地输入区, 特别是南方的四个区 (东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 粮食虚拟耕地输入量大, 粮食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因此, 中国应节约耕地资源,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对粮食虚拟耕地输出区,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输入区, 则要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摘要:从不同尺度分析了我国2008年粮食生产、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含量及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为:①2008年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32396.8×107m2, 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量北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南方, 因粮食生产形成较为典型的虚拟耕地“北土南调”现象。②2008年粮食消费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6851.62×107m2。③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来看, 2008年虚拟耕地调出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 (区) 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 二是由河南、安徽组成的中部区;调入区则集中在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组成的环状地带。

关键词: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虚拟耕地,平衡

参考文献

[1]Allen J A.Fortunately There Are Substitutes for Water Otherwise Our Hydro-political Futures Would Be Impossible In:Priorities for Water ResourcesAllocation andManagement[Z].London:ODA, 1993∶13-26

[2]阎丽珍, 成升魁, 闵庆文.玉米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5) ∶342-348.

[3]徐中民, 龙爱华, 张志强.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 (区) 虚拟水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 2004, 19 (8) ∶576-584.

[4]罗贞礼, 龙爱华, 黄璜.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 2004, 26 (5) ∶624-631.

[5]成丽, 方天, 潘春玲.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6) ∶25-31.

[6]瞿商, 杨祖义.粮食安全与中国耕地关系的动态调整——基于1980—2004年中国虚拟耕地及其贸易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16 (2) ∶69-75.

[7]张燕林, 郑礼明.中国粮食安全和虚拟耕地进口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 2009, (12) ∶42-46.

[8]马静, 汪党献, A.Y.Hoekstra, 等.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 2006, 17 (1) ∶102-107.

[9]邹君, 胡娟, 杨玉蓉.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1) ∶185-188.

区域粮食安全 篇8

一、区域性粮食产业链是粮食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贯穿于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之中, 所以, 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显得十分重要。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将粮食生产、贮存、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效连接起来, 开展—体化经营的新型粮食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引导粮食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促进农业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实行优质优价, 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搞活粮食流通;有利于粮食企业掌握优质粮源, 发展粮油精深加工,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发展粮食现代物流, 降低粮食流通总体成本, 活跃粮食流通市场。因此, 实现粮食产业化关键是要着力解决区域性粮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一) 促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是适应入世和粮食市场放开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入世和粮食市场逐步放开后, 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行, 减弱了国有粮食企业控制粮源的能力, 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状况不复存在, 多种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二是尽管全国放开粮食市场后, 粮食主销区腾出的空间越来越大, 但在我国入世的情况下, 这些腾出的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要适应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使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就必须转变经营方式,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收原粮卖原粮的原始、低层次的经营形态, 通过订单—收购—加工—销售, 实现贸工农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将粮食生产、贮存、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效连接起来, 做大做强区域性粮食产业链, 这才是粮食产业发展之路。

(二) 促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是适应农业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粮食部门是主要涉农部门, 粮食工作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粮食订单”是维系龙头企业与种粮户之间关系的纽带, 正确把握“粮食订单”在发挥粮食企业的龙头作用和农户 (粮食生产者) 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要, 尤其是要重视跨省区域性的“粮食订单”。目前“引粮入闽”、“引粮入漳”粮食贸易方式依靠单一, 这对建立区域性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不利, 将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要从根本上与产区探索建立“粮食订单”这种产供销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三) 促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是振兴粮食加工业的迫切需要。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由于前几年的粮改, 人为地割断了粮食购销与加工的产业链,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一些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及时转换机制, 因循守旧, 企业连年亏损, 停产的停产, 倒闭的倒闭, 拍卖的拍卖, 破产的破产, 致使粮食工业节节败退。发展粮食产业化, 就是要通过产业链条, 带动粮油加工企业的运转, 发展粮油精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粮食产品的收购、储存、加工、销售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个完整的链条, 相互之间具有很高的依存度。实践已经证明, 没有粮食产业化的启动, 就很难有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没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就不可能有粮食产业经济的全面振兴。

(四) 促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是促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粮食物流是我国整个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1997年统计数字, 仅粮食在全国各类物资运量中居第七位, 货物周转量居第二位。目前, 形成跨省区的成规模的大宗粮食物流为8100万吨, 基本流向是通过东北走廊、长江走廊、西南走廊和京津走廊四条通道从主产区到主销区。由于我国粮食物流的环节过多, 运输方式落后, 从而导致我国粮食流通成本过高。根本的问题是要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 而区域性粮食产业链与粮食物流现代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过程。因此, 构建粮食现代物流, 将有利于整个粮食物流业的均衡发展, 使整个社会粮食物流总成本降低, 总效率和总效益全面提高。反之, 区域性粮食产业链的形成将会加快推进区域粮食物流现代化进程。

二、福建漳州周边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现状剖析

长期以来, 粮食经营上长期运行计划经济体制, 在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已经落后于粮食购销市场化时代的发展, 尤其自2004年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 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不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 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好的矛盾也凸现出来。目前福建漳州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 小企业与大市场的矛盾。从粮食企业规模上看全市粮油企业加工能力。2003年度, 全市粮油工业企业数为120个, 占全省粮油工业企业数的39%, 从整体看, 企业规模和企业数均远远领先于福州、泉州两地区, 但实力强、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在福建漳州明显偏少, 粮食企业在区域粮食竞争中处于弱势。

(二) 区域间产销协作链稳定性差。全市从事粮食批发加工经过合法登记的粮食企业有319家。这些企业分别与龙岩、三明、南平等省内和江西、安徽、江苏、东北等省外产粮区, 以及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粮食贸易关系, 但建立比较牢固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企业为数不多, 区域性的“粮食订单”贸易长期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性粮食贸易关系稳定性比较差。

(三) 粮食仓储尚未形成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受市场准入条件和政策限制, 以往民营和社会资本极少投资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福建漳州区域内粮食仓储设施总量不足且布局不适应, 加之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局限和政策限制, 使得国有粮食企业难以提供区域性、社会化粮食仓储服务。另外, 民营企业自己建的粮食仓储设施大部分只能供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之用, 提供粮食仓储社会化服务的, 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仓储服务的企业只有漳州港码头公司。

(四) 区域间粮食物流链组织化程度低。总体上看, 福建漳州绝大部分库点、加工厂及市场集散地不具备接卸、发运散粮的物流链能力。因此, 对于福建漳州域区内大多数企业而言, 目前粮食物流链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 从以上运输、设施、体制、运营等情况也进一步印证, 福建漳州虽是粮食调入大市, 但缺乏相应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化动作的粮食物流链支撑。

(五) 粮食产业形不成完整的链条。粮食作为一个多领域的大产业, 涉及生产、收储、加工、流通、科研等多个环节。目前粮食产业链存在的脱节现象包括:经营粮食的不管粮食生产;抓生产的部门, 只管推广品种, 却不知道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粮食收储企业, 有市场需求的信息, 却无法传达到生产者那里;生产者得不到粮食经营者的支持, 自己在科技、生资、信息、市场等方面又势单力薄, 无法顺利地完成生产过程;粮食科研部门只管科研, 但与生产脱节, 造成好的科技成果无法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面粉加工企业, 大量需要的粮食品种, 在国内找不到粮源。这些现象, 让粮食产业链无法形成合力, 各个环节的有效率大大下降, 从而造成了整个粮食经营的低效率。只有把粮食产业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粮食产业链条, 促进粮食产业良性循环。

三、漳州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围绕参与实施海峡经济区建设战略, 紧紧抓住四条重要的粮食产业链建设:即粮食产销协作链、粮食物流产业链、粮食仓储产业链、粮食加工产业链。通过这四条重要的粮食产业链建设, 来推动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为海峡经济区建设构筑更强有力的粮食区域性安全屏障。

(一) 积极参与海峡经济区建设的分工与协作发展战略。

福建作为两岸三地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连接点, 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和福建漳州打造“三个基地”, 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 这给漳州的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强对漳州区域性粮食产业的规划和引导, 促成粮食产业链的尽快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漳州粮食产业的发展要围绕口岸、铁路和边贸为中心, 以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为基础, 以现货交易为主要交易方式, 以粮食期货为规避市场风险重要手段,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切入点, 规划建设漳州港国际粮食物流中心园区, 以此来带动漳州区域性粮食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近期目标, 以实现浦口粮食批发市场升格为省级批发市场为重点, 完善、巩固和发展现有的三大粮食物流市场的设施。即浦口粮食批发市场, 龙海码头和漳州港粮食物流市场, 漳州闽南饲料批发市场。强化福建省浦口粮食批发市场内在功能紧密链接, 实现三大市场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有效结合。远期目标, 构建以漳州港为核心, 包括古雷、宫口、下寨等沿海码头在内的海峡西岸国际粮食物流配送园区。在国内, 主要是承接大连国际粮食物流中心和沟通台海两岸粮食贸易;在国际上, 主动承接我国粮食“北出南进”战略的实施, 吸引周边东南亚国家到福建漳州进行粮食国际贸易。配套建设诏安边贸粮食物流批发市场, 搞活泛珠 (珠江) 三角地区粮食经济。

(二) 紧紧抓住粮食产销协作产业链构建。

强化粮食区域产销协作, 建立紧密型协作平台 (加快建立“公司+农户+订单、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关系) 。真正意义上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多元化主体结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作为重要主体的企业与农户之间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 而是由一体化利益机制相联结的休戚相关的特殊关系, 农户负责原料生产, 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 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 实现产加销一体化过程。因此, 粮食订单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头道工序, 也是区域性粮食产业化链条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用市场运作的手段, 加快与产粮区以“粮食订单”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长效机制。

(三) 紧紧抓住粮食物流产业链建设。

以强化现代粮食物流设施投入为突破口, 培育粮食社会化仓储业。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全部实现了粮食“四散化”储运方式变革。从漳州区域现实情况看, 保障全市粮食安全, 不仅要尽可能保护和提高本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粮食储备能力, 加强粮食市场预警能力, 另一方面还必须从整个粮食物流链体系上, 建立并保持顺畅的、强大的粮食集、疏、调、运、存、加、销能力。形成这种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四散化”。应首先考虑处于“通道口”上的漳州港粮食物流设施项目建设、改造、配套, 提升功能;同时还要考虑依托在商流基础上的浦口批发市场粮食物流项目发展, 使两者结合, 尽快推动粮食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通过商流与现实物流链上各企业的产、供、加、销、运、储联系, 加快培育形成以大粮商为主线进而服务全社会的粮食现代物流, 促进传统粮食物流向现代粮食物流转型。要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 积极争取漳州港国家跨省区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和福建漳州浦口粮食批发市场粮食检测检验项目, 通过争取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来带动粮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进一步提升粮食产业, 提高粮食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四) 紧紧抓住粮食加工产业链建设。

粮食加工是粮食产业的支柱, 通过“组织创新”改善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关联度。粮食企业要把发展粮食加工作为重点来抓, 要以市场运作方式重构服务体系间的合理分工, 走体系发展专业化之路。要用市场机制和产权机制再造粮食贸易、加工、销售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内部分工和专业化, 有利于实现粮食生产经营费用的边际节约, 提高分工和专业化的边际收益。推动粮食骨干加工与贸易企业的市场联合, 一要以发展粮食骨干加工企业作为突破口, 大力兴办粮食实业, 增强粮食企业的发展后劲。二要优化粮食骨干加工企业结构, 通过优化粮食骨干加工企业结构, 实行工贸结合, 进一步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要努力提高粮食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五) 紧紧抓住粮食仓储产业链建设。

加大整合粮食仓储设施, 提高配置区域性仓储设施资源和效率。漳州区域性国有粮食总仓容46700万公斤, 目前全市可用于周转粮用的国有仓容20225.8万公斤。全市社会粮食仓容约15万公斤, 其中港尾仓储物流中心10万公斤, 其它社会粮仓5万公斤, 可通过改造浦口批发市场, 闽南饲料批发市场已投资兴建服务设施, 提供第三方物流仓储社会化服务。以陆运业和仓储业为基础, 形成涵盖不同运输手段和服务业态的综合粮食物流业, 重点在漳州港、福建浦口粮食批发市场等粮食物流节点利用现有的粮食仓库改扩建提供社会化的圆桶仓项目。

摘要:粮食市场化改革后, 粮食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分析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粮食物流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粮食产业链暴露出诸多矛盾。本文从分析现有福建漳州粮食产业链条在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入手, 对重塑促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转的粮食产业链条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期找出解决之对策。

关键词:区域性经济管理,粮食产业链,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聂华林, 王志升.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完善粮食政策的思路.中国经济时报, 2005.

[2]徐俊.加快建设科技进步对粮食产业的支撑机制.光明日报, 2005.

[3]孙宏岭.黄淮海地区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区域粮食安全 篇9

纵观目前有关农业TFP的文献及研究成果, 众多学者已从多个视角、使用不同层面的数据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在测算TFP方法上, 1957 年Solow开创的索洛余值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2,3], 此外有学者采用增长核算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来计算农业TFP[4,5], 以上都属于计算TFP的参数方法, 而非参数方法主要以基于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为代表, 不少学者用此方法对中国的农业TFP进行了测算[6,7,8]; (2) 在探讨TFP增长的源泉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 而技术效率呈现恶化阻碍了农业TFP的增长[9,10], 还有学者认为农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双驱动模式”,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得益于两者共同的提升[11]; (3) 在探索TFP影响因素上,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结论是:资源禀赋、经营管理能力[12]以及农业经营规模[13]等对农业TFP的增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此外, 国内专门针对粮食TFP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固定阶段粮食TFP指数的测算、变化趋势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探索等方面, 较有代表性的结论是, 黄金波和周先波测算了1978-2008 年我国粮食生产的TFP水平, 研究发现粮食TFP增长了1.7%, 且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14];肖红波和王济民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 发现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 由技术创新所决定的技术进步也呈现下降趋势[15]。上述研究成果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的欠缺处: (1) 从研究内容来看, 有关粮食TFP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本就不丰富, 而且更缺乏对TFP分解指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的探索和分析。 (2)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 宏观层面的研究居多, 且分区域的研究多从东、中、西部或者其他地理划分方法的区域视角研究粮食生产, 鲜有文献从粮食功能区域 (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 分异的视角测度和分析不同区域粮食TFP增长水平及影响因素。 (3) 从指标的设置来看, 新经济增长理论考虑了人力资本因素, 用以揭示产出增长中贡献率日益显著的技术进步的源泉, 但在测算粮食生产TFP时, 将人力资本纳入农业TFP增长及生产前沿方面分析框架中的研究仍较为缺乏。

考虑到以上三点, 本文将从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三大区域的层面入手,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 使用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统一口径的数据测算三大区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 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以及变化源泉, 在此基础上, 从区域分异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与检验。

1 研究方法、变量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粮食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 (TEC, technical efficiency ) 指数和技术进步 (TP, technical progress) 指数[16], 如下式:

式中:t=1, …, π 表示时期, 投入Xt∈R+N, 产出Yt∈R+N, D0t (Xt, Yt) 为生产者在t期的产出距离函数。上式表明Mamlquist指数变化来源于技术效率 (TEC) 和技术进步 (TP) 的共同作用。式中Mamlquist指数若大于1, 说明从t期到t+1 期的TFP是增长的, 反之则说明TFP下降。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 本文最终在 (1) 式的框架内对我国三大粮食区域粮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

1.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2001-2010 年选取我国30个省份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有关粮食生产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 考虑到西藏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生产力, 故将西藏排除在外。另外, 根据各地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条件、区域比较优势以及消费特点, 将30 个省份划分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17], 其中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 个省份;粮食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7 个省份;粮食平衡区包括: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10 个省份。相关数据源于历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资料汇编》, 部分变量基于年鉴数据计算而来。

1.3 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30 个省份每年的粮食总产量 (万t) 作为产出指标。选取土地投入、人力投入、资本投入作为投入指标。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 人力投入不仅包括种粮劳动力数量投入, 也包括劳动力质量 (即人力资本) 投入, 一方面是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异质性存在的基本事实, 另一方面, 现阶段的中国农业正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发展方式转变, 逐渐向强调人力资本对农业产出增长有积极影响的内生型农业发展方式过渡, 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因此, 本研究将人力资本也纳入到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投入指标之中。投入指标具体为:种粮土地投入、种粮劳动力数量投入、人力资本投入、种粮机械总动力和种粮化肥、农药投入。为保证与粮食产出统计口径一致, 各投入要素变量均根据相应公式进行了换算[18]:①种粮劳动力=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农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 ;②种粮机械动力投入、化肥投入和农药投入均根据比例系数: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进行调整计算而来。在计算人力资本时, 本研究采用人力资本扩展性劳动力变量Hi来代表人力资本的水平[19], , 其中准Ei是指接受了E年教育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ф (0) =0) , 该方法凸显了不同的教育阶段对生产效率的贡献差异, 使用年鉴统计数据计算出各省份每年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简单劳动力的度量则使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量。此外, 之所以没有统一统计口径, 是因为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宏观整体促进技术进步的, 不局限于种粮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

2 三大区域粮食TFP指数动态变化率评价及比较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软件DEAP2.1 进行运算, 测得2001-2010 年30 个省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并基于区域视角对变化趋势和增长结构予以分析和比较。

2.1 三大区域TFP指数动态演变分析

为了解粮食三大区域TFP增长率的变化特点和差异性, 分别对TFP及其分解项TEC (技术效率) 指数和TP (技术进步) 指数进行时间维度的分析。

图1 显示了三大区域2001-2010 十年间TFP的变化趋势, 从中不难发现, 主产区和主销区的TFP增长率呈现“倒U”型, 但最高值所对应的年份有所区别:主产区在2003-2004 年期间增长率最高, 为8.4%, TFP的高增长率也凸显了中央“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幅提高,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主销区在2005-2006 年期间TFP增长最快, 增长率为6.5%,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相比主产区, 主销区惠农政策提升农业生产力的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性, 这也不难理解, 粮食生产在主销区与其他产业相比占有较弱地位, 经济发展导致了较多生产要素流入非农行业, 再加上农民种粮规模小, 提高种粮积极性难度较大, 因此, 与粮食主产省份相比, 在相同的惠农政策实施背景下,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会出现滞后增长。平衡区的粮食TFP变化整体上呈现“M”型, 2003 年之前增长率是缓慢上升阶段, 从2003 年至2006 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随后至2008 年增长率大幅提高, 最高增长率达到9.5%, 为三个区域中的最高值, 说明粮食平衡区存在着较大的粮食生产潜力, 或者说平衡区包括的省份中有粮食生产的“潜力股”,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有效引导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向于粮食生产及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平衡区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图2 和图3 给出了TFP的分解项TEC (技术效率) 和TP (技术进步) 的变化趋势, 对于二者的理论解释, 生产前沿面的构造能够很好的体现:技术进步决定了前沿面的位置, 作为外生变量, 在其他既定要素投入下技术进步对前沿面能够产生外推或内移的效应, 这是生产率长期变动的来源;技术效率取决于生产单位与前沿面的位置关系, 落在其内部说明存在非效率, 是生产率短期变动的来源。从图2 可以看出, ①主产区的技术效率指数变化整体呈现“倒U”型, 技术效率指数增长率在2003 年达到最高值6.2%, 主产区的技术进步指数在2006 年之前变化幅度微小, 但随后呈现较大波动, 在2007 年达到最高值, 技术进步增长率为9.9%, 紧接着又跌入谷底, 在2008 年下降了9.2%;②主销区和主产区的技术效率指数变化轨迹大体相似, 但是在2005 年之前, 主销区显著滞后于主产区, 主销区在2004 年达到最高值5.9%, 随后两者均匀波动且缓慢趋于下降, 主销区技术进步呈现出较频繁波动, 但是波动的幅度有减小趋势, 整体来看, 技术进步指数是稍微下降的, 平均下降了0.27%;③平衡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呈现出“M”型, 与其TFP变化轨迹相似, 比较图1、图2 可知, 2003 年的技术效率拉动了TFP的增长, 而在2007 年, 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同为最高点, 因此实现了技术推进和效率驱动的“双驱动”效应。

2.2 三大区域TFP指数增长结构分析

表1 给出了2001-2010 年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 增长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EFFCH) 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 (TECHCH) 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出, 2001-2010 年三个区域的TFP平均增长率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粮食主产区呈现增长趋势, 增长率为0.28%, 粮食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的TFP增长均呈现负增长, 平衡区TFP下降0.69%, 主销区TFP下降0.35%。从TFP的构成和变化的源泉来看, 主产区的TFP增长呈现出“双轨驱动”效应, 即在技术效率提高的同时, 技术进步也有效提升, 此种模式是未来农业及粮食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 “双轨损失”导致TFP指数有恶化趋势。平衡区TFP的恶化是受技术进步所拖累, 换言之, 技术进步变化率的下降导致了TFP的下降, 尽管技术效率指数呈现增长态势, “单轨驱动”并没有拉动TFP的增长。

注:EFFCH表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TECHCH表示技术进步变化指数, TFPCH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

从三大区域TFP增长指数的差异性来看, TFP的增长状况与粮食生产的区域功能划分非常吻合。在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较多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技术装备被投入到粮食生产中, 规模化的粮食生产较易催生生产管理的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的组织创新, 从而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前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在粮食主销区,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由于粮食生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导致具有“增长拉动效应”的种粮前沿技术进步和具有“水平扩散效应”的粮食生产组织管理水平也处于非积极状态, 两者损失最终引发了TFP的下降。粮食平衡区显示出了较好的“水平扩散效应”, 但并未抵消掉技术进步水平下降对TFP的恶化作用。二者变化也恰恰说明了在粮食产销平衡区所包括的省份中, 有所增长的技术效率水平揭示了种粮者的组织管理水平呈进步状态, 但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前沿科技进步, 亦或是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 意味着这一区域需要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等方面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3 三大区域粮食TFP及其分解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与农村经济政治环境、宏观政策走向和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毋庸置疑,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动既与粮食生产的内部投入要素有关, 同时也与粮食生产者所处的制度安排及市场环境有关。在探讨了三大区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时空差异的基础上, 本文将对该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检验。

3.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为准确分析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解指数:技术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也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索各种因素对不同指数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因此, 被解释变量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TFPCH) 、技术效率指数 (EFFCH) , 技术进步指数 (TECHCH) 。

影响粮食生产的外生性因素有很多, 考虑到数据资料的获得性, 并参考部分已有研究成果, 本文设定以下七个变量:

(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X1) :采用农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来表示。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越大。预期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

(2) 农村文化水平 (X2) :用农村人口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数量比重衡量。该指标反映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该指标越高, 代表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越高, 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预期该指标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

(3) 土地质量水平 (X3) :用该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表示。预期该指标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

(4) 受灾水平 (X4) :用该地区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表示。受灾水平越高, 越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 因此, 预期该指标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为负。

(5) 粮食播种比例 (X5) :采用该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表示。反映该地区粮食播种的积极性水平。预期该指标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

(6) 人均经营规模 (X6) :采用人均播种面积与种粮劳动力投入的比值表示。学术界对于农户规模和农户生产效率的正反关系的看法并未达成共识, 部分学者认为农户规模与农业效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20], 另有研究者对农户规模与农户效率之间负向关系的存在性持怀疑态度[21], 本文将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

(7) 种粮机械化水平 (X7) :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值表示。该指标反映了对劳动资源的替代能力, 该值越高, 表示对劳动资源的替代越明显, 但并不能说明对粮食增长的贡献, 因此, 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需要进一步验证。

考虑到选取的时点数低于截面数, 而且研究的目的是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 而非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 所以宜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模型, 根据前文分析, 建立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以考察粮食TFP增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

式中:Ci代表常数项, Xji.t代表各影响因素, αj、βj、σj分别代表偏回归系数, 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i=1, 2, …, 30 表示省份序号, t表示年份, j=1, 2, …, 7 表示解释变量的序号。

3.2 模型结果

表2 显示的是不同因素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合表2 可知, 对于主产区来说,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文化水平、土地质量水平及粮食播种比例对粮食TFP增长有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 受灾水平、人均经营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的TFP增长有负向影响;对于主销区来说, 除受灾水平对粮食TFP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 其他变量都是正向影响;在粮食平衡区, 农村文化水平、受灾水平和人均经营规模呈现出负向影响, 其他都为正向。对照预期结果分析, 实证检验结果意味着, 粮食主产区的规模效益已经处在“规模收益递减”的阶段, 扩大经营规模反而会抑制粮食TFP增长,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也处在“边际收益递减”阶段, 提高机械化水平并不能促进粮食TFP的增长;粮食平衡区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粮食TFP增长有抑制效应, 间接反映出该地区劳动力非农转移程度较大, 对粮食生产或已造成要素资源剥夺效应, 影响了粮食的产出增长。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

表3 显示的是不同因素对种粮技术效率指数的影响结果。从结果可以得知, 主产区的影响因素结果都比较显著,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文化水平、土地质量水平、受灾水平与粮食播种比例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显著为正, 不过受灾水平的实证结果与预期不一致, 对此, 可能的解释是, 在数据获取的期限内, 受灾比重越大, 一是导致种粮者采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技能越多, 二是给技术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受灾率高能够导致下一周期的技术效率改善的幅度大;人均经营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技术效率的提升是负向影响, 换言之, 主产区应该考虑适度规模和合理使用机械, 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对主销区而言,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粮食播种比例及人均经营规模对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且显著。对于平衡区,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质量水平、粮食播种比例及人均经营规模呈现显著正向作用, 其他变量不显著。因此, 在主销区和平衡区, 扩大人均粮食生产规模可以促进技术效率水平改善。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

表4 显示的是不同因素对技术进步提升的作用。由表4 可知, 对于粮食主产区,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质量水平、粮食播种比例对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有显著正向影响, 种粮机械化水平不能够促进种粮技术进步, 其余变量不显著。技术进步代表着生产前沿面的位置变动, 实施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粮食生产对前沿技术的吸收能力, 因此会出现负向影响;对于粮食主销区,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文化水平、粮食播种比例和人均经营规模能够正向驱动技术进步, 受灾水平和种粮机械化水平会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余变量不显著;对于粮食平衡区, 土地质量水平和粮食播种比例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 人均经营规模会显著制约技术进步, 其余变量不显著。深入分析人均经营规模与技术进步呈负相关关系的原因可知, 该区域省份粮食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虽然会降低一定交易成本, 但与此同时管理成本会上升, 采用新技术的代价会加大,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前沿技术的使用, 进而对技术进步产生抑制效应。

注:*、**、*** 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

4 结论

本文采用30 个省份2001-2010 年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 构建了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模型, 测算并比较讨论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较有代表性的结论:

第一, 三个区域的TFP十年的平均增长率和增长源泉呈现较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得益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双驱动”效应的积极影响, 呈现增长趋势, 增长率为0.28%;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 “双轨损失”导致TFP增长率平均下降0.35%;粮食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TFP增长率平均下降0.69%。毋庸置疑, “双驱动”效应下的增长模式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 不仅要保证处在前沿面上的最佳实践者的“最佳实践”对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 也要保证处在前沿面内部的“落后者”积极追赶“最佳实践者”, 将“发散效应”和“收敛效应”相结合, 才能获得TFP的快速增长, 因此, 要保证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改善、技术进步不断提升。

第二, 惠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显著于主销区和平衡区。数据表明, 2004 年度以后受中央政策扶持的影响, 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 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受益更加显著, TFP指数增长率为8.4%, 相比较而言, 主销区与平衡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对滞后, 表现出对政策的敏感性不及主产区。

第三, 人均粮食经营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提升有负向作用关系, 揭示出在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机械化带来的边际效益都为负, 扩大规模和提高机械化水平已然对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没有任何正向促进作用。此种情况在粮食主销区恰恰相反, 意味着该区所包含的省份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以及提升机械化水平均能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粮食产销平衡区, 规模的扩大能够改善技术效率, 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反向抑制作用。除此之外,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文化水平、土地质量水平、粮食播种比例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正向影响, 受灾水平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负向影响。

5 政策建议

在推崇以人为本, 强调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 为保证粮食增长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5.1 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化功能性优势, 形成专业化生产

城镇化过程中势必会引发农业资源要素如土地、劳动力等的非农化转移, 进而会引致种粮规模的调整和粮食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的重组, 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 在此过程中, 各级政府要抓住种粮主力, 进行专门引导和培育, 并予以多种优惠政策支撑农村新型种粮主体的建立。力争通过资源配置的调整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格局的变动, 使粮食主产区能够获得更好的种粮规模效益,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让“强者”更“强”, 进而获得更大的粮食增产额度。

5.2 注重开拓种粮现代化道路

种粮现代化的实现要注重两点:一是技术的投入, 实现“科技”种粮, 这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驱动因素, 能够促使“落后者”发挥向“最佳实践者”的“追赶效应”;二是粮食生产环境的优化升级, 这其中又包括了资源条件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资源环境,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都有利于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实现。因此, 要加大对粮食生产专业化建设的支持, 实现种粮产业的有效集聚, 保证种粮者的经济收益, 使之专于种粮且乐于种粮。

摘要:采用2001-201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 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 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解, 并分析了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源泉, 在此基础上, 探索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0年内平均增长0.28%, 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 “双轨损失”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35%, 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69%;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对提高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著作用, 而对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人均粮食生产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向影响, 而对粮食主销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为正向影响。对于粮食产销平衡区, 人均粮食规模的扩大能够改善技术效率, 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反向抑制作用。最后, 提出了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区域粮食安全 篇10

迈向高收入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中国过去30多年在很少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满足了国人的粮食需求和多元的饮食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已经稳定提高到205 kg以上, 比1978年增长近70%。在过去35年里, 中国有5亿人摆脱了贫困。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 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3方面27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报告赋予“对食品的购买力”以及“获取食物的容易程度”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0%、44%, 而“质量与安全”这一指标权重只有16%。因此排名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单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状况。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第42, 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 (Good Performance) 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2004年以来, 中国粮食连续10年增产, 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有望迈上6 000亿kg新台阶。在国内粮食生产“十连增”背景下, 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大豆进口一路飙升, 2012年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 838.4万t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 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我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t, 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 其中大豆自给率为18.1%。

中美农业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深。2012年从美国进口大豆占当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44.5% (2 597万t) ;从美国进口玉米占玉米进口总量的98.1% (511万t) 。从2001年—2012年, 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为214.9亿美元, 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43.7%。

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12年, 中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186.6亿美元, 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6.6%, 2012年中方逆差为179.6亿美元。巴西已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进口的大豆占巴西大豆产量的28.6%和出口量的62.2%。

城镇化使中国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2012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 预计峰值在70%~75%, 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从2011年—2030年的20年间, 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 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出119.14 kg;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 kg。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 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 其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数亿进城农民将是中国推动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粮食自给率还有可能下降。未来25年粮食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增加, 自给率还有可能有所降低。但口粮和饲料粮的供需状况和自给率存在显著差异。预测表明, 到2020年、2035年, 大米自给率可高达101%和102%;小麦自给率分别为99%和100%;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2%和84%, 对应的净进口量分别为1 987万t和5 036万t;大豆自给率分别为20%和17%, 对应的进口量分别为6 906万t和8 928万t。

中国需要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第一, 这是由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 如果中国粮食进口过多, 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 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第二, 这是由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如果过度进口粮食, 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 造成大量农民失业。第三, 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5个观点:第一, 更加重视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性需求, 平衡好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关系。第二, 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配置能源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平衡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第三, 更好地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平衡好增加粮食产量与保证农业生态安全的关系。第四, 更加注重多渠道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 平衡好利用国际资源与实现合作共赢的关系。第五, 更加注重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 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加强国际合作的关系。

一定要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从中国的情况来看, 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需要借鉴国际上食物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 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政府监管等关键环节, 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 让人民吃上放心的食物。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是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 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 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 中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0.51亿hm2播种面积的耕地, 这相当于中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 不仅代价太高, 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农业“走出去”的潜力巨大。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如果加强合作开发, 挖掘生产潜力, 不仅能够增加我国粮食来源, 而且能够促进合作国经济发展, 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风险控制。出于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一些国家采取限制购买土地的政策, 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所以, 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 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投资。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 余欣荣:

未来确保中国粮食有效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 城镇化加速推进, 食物结构升级, 带动了粮食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总量快速增加, 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要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来自5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 资源约束更加趋紧。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人均的淡水资源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 耕地面积每年平均要减少近66.67万hm2, 每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达到0.13亿hm2以上, 耕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突出。

(2) 谁来种田的问题凸显。据测算, 2012年种植0.067hm2粮食获得的现金收益大约是655元, 仅相当于一个农民8~10 d左右的外出务工收入。在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的情况下,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务农人口老龄化、低素质问题日益突出。

(3)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几年干旱、洪涝、低温、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发生的趋势不断加大, 但长期以来水利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 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等问题日益突出。

(4) 增产技术的瓶颈加大。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 农业的新技术储备依然不足, 两种疗法不配套, 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受中国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影响,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面临的制约不断增强。

(5) 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当前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长期以来农田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问题始终未根本改善, 少数地方还出现了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效益。

中粮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开放”思维

中国目前整个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的定义和整个思维角度在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实际上我们对所谓的粮食安全定义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今天我们只是讲口粮安全, 可能我们把大豆和玉米就没有计算在内。把粮食安全定义在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和百分比上?有人讲95%, 90%, 80%。品种不同, 时间不同, 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有一条是一样的, 那就是我们不应该这么严格地百分之百地用自已的资源。中国是不需要这样的。长远来讲, 对民族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影响。

中粮集团作为一个公司来讲, 包括我国所有的粮食公司, 必须在我们经营里边能够给中国, 给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带来一种安全的概念。因为大家担心, 让你去进口了, 不卖了怎么办?买不来怎么办?价格贵了怎么办?转基因怎么办?所有这些都是问题。中粮集团一直在提倡全产业链, 中国的消费环境之下, 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之下, 提出一个概念, 希望企业本身能够把从田间到餐桌这个系统建立起来, 能够从质量上、成本上做到, 这个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承担这个责任是和全社会在一起的, 未来有一个更开放、更市场化的粮食政策, 在全球来讲更有所谓的全球协同性的粮食政策, 对企业, 对消费者, 特别是对整个粮食安全是很有利的。中粮集团也非常愿意和各级政府, 包括国外的各级政府, 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合作好, 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美国农业部副部长 Darci Vetter:

美中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美国和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有很好的发展。美国在美中农业合作方面有3个重要的目标:

第一, 农业安全、食品安全。70年代的时候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 但是, 之后我们对这样的定义进行了拓展。所以现在的概念比过去的更加复杂。从规模来看, 美中两国都是最大的食品供应国, 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这些政策选择会影响全世界,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非常有韧性的粮食保障体系, 能够防御短期的冲击和长期的威胁。

关于农业保障体系, 美国首先考虑的是供给保障。美国国会正在考虑下一个农业议案, 在考虑怎么让中低收入的人有钱购买食物。农业部也在改善食品体系中营养这部分的内容。在增加新鲜蔬菜, 比如生鲜食品在美国儿童午餐的供给比例。

第二, 我们也要应对虫害, 这是我们研究的另外一个侧重点。很多的国家已经在加强病虫害的研究, 我们正在和他们一起合作, 来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合作。在接下来的两周里美国和其他WTO的成员国将在巴黎会晤, 在会上我们将会讨论如何解决国内粮食安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的粮食安全的维系已经给全球国家带来了好处。这种国际性的贸易可以增加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增加供给。

第三, 我们也需要减少粮食的浪费。现在全世界有13%的粮食被浪费掉了, 可能是冷链不足或者是仓储的能力不足。另外一种方式是可以增加粮食的营养度。所以美国的一些生产者和制造商, 还有消费者的联盟, 呼吁怎么减少粮食的浪费。而且, 不仅是口粮, 饲料粮和其他用途的粮食也要减少浪费。

巴西农业部副部长 Neri Geller:

重视信息化建设

巴西农产品和农业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主要是通过新型技术提高生产率。

当前, 巴西的农牧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未来的方向是应该进一步推进, 使巴西的农业生产能够更好融入到全球市场中。我们希望巴西的每个农场主将来都能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成就, 我们也在建设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 使得他们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 更透明的信息。巴西政府是以完全开放的态度同中国企业合作的。我们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人口巨大的国家来说, 双方开展这样的合作是有巨大空间的。

当前, 巴西8亿多hm2的可耕地面积中, 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其中有6亿hm2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粮食, 但是出于环境生态保护的必要, 我们并没有进行开发。随着未来需要, 我们可以把这些农户更好地组织起来, 通过提高生产率,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提高,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 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适当增加可耕地面积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现在的产量。

上一篇:肺结核患病率下一篇:寻找心灵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