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多项选择题

2024-06-15

监督学多项选择题(共4篇)

监督学多项选择题 篇1

监督学多项选择题

1、监督的主要功能是(ABCD)

A、预防功能B、校正功能 C、制约功能D、救济功能

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ABD)

A、事前监督B、事中监督 C、事外监督D、事后监督

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4、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ACD)

A.寻租理论B竞争理论C.成本—收益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

5.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CD)

A.党的监督B.人大监督C.群众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6、江泽民(ABD)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B.以法制权C.以权制权D.以制度制权

7、胡锦涛的权力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A.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B.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C.注重执政党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D.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8.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AB)等。

A.监御史九条B.刺史六条 C.察吏六条D.《巡察条例》

9.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ACD)等。

A.《宪台格例》 B.《监察御史失察法》 C.《察司合察事理》D.《行台体察等例》

10.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包括(ABC)

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C.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D.对本级及下级党委的监督

11.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专门事项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报告。这一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ABCD)

A.经常性B.广泛性C.针对性D.及时性

12.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ABCD)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13.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BCD)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A.上诉B.申诉C.控告D.检举

14.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ABCD)。

A.层级性与系统性 B.单向性与相互性 C.强制性与有效性D.全面性与广泛性

15.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ABCD)。

A.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

C.党员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16.党内监督的对象包括(ABCD)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B.党的领导干部C.党员D.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

17.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BCD)

A.制定政策方面的情况B.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D.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18、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ABCD)

A、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B、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

C、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D、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

19、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ABCD)的监督。

A、一审B、二审C、再审D、死刑复核程序

20、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BD)

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B、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

C、行政监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D、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2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BCD)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抽象政治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终局行政行为

2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ABCD)。

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

B、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

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

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2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CD)

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上诉不加刑

C、依法直接改判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24、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ABCD)

A、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25、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A、过错责任原则 B、危险责任原则C、违法责任原则D、合理责任原则

26、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ACD)。

A.行政复议申请B.行政复议备案C.行政复议审理D.行政复议决定

27.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ABCD)。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28.廉政监察机制由(ABCD)等部分构成。

A前提B核心C基础D保障

29.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CD)。

A.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B.没有法律的约束力C.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灵活性

D.能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吸纳各方面意见

30.人民政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ABCD)。

A.对人民政协监督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够B.人民政协监督的约束力不强

C.人民政协监督的制度还不够完善D.人民政协监督的效果不够明显。

31.民主党派监督在方法上讲究(BCD)。

A.前瞻性B.科学性C.代表性D.建设性

32.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ACD)。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人民政协的监督C.行政机关的监督D.司法机关的监督

33.公民监督的特征包括(ABCD)。

A.广泛性B.基础性C.直接性D.多样性

34.公民监督有利于(BCD)。

A.经济发展B.促进社会主义民主C.全面构建反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腐败

D.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5.社会监督具有以下典型特征:(ABCD)。

A.自觉性B.民主性C.全面性D.间接性

36.舆论监督的特征是(ABCD)。

A.人民性B.公开性C.及时性D.权威性

37.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下新特点(BCD)

A.实时性B.广泛性C.交互性D.一定的隐蔽性

38.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与问题主要是(ABD)。

A.监督主体的局限B.虚假信息C.容易失控D.容易发展成为网络舆论暴力

39.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的主要意义是(ABC)

A.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B.推动政府的廉洁高效

C.有利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D.扩大监督队伍

40.社团监督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ABC)。

A.社团监督是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部分B.社团监督是公民监督的组织化,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强有力地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

C.社团监督中的参与机制可以弥补公权力机关内部监督的局限D.社团监督可以优化立法

41.国际性的反腐败合作活动主要有(ABCD)

A.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性反腐败行动B.国际组织联合行动对付腐败犯罪

C.各国政府间的反贪污腐败行动D.国际刑警组织的反腐败行动

42.目前反腐败国际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A.一些国家对反腐败国际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上仍有差距。B.反腐败国际司法、执法合作远远不能满足反腐败的现实需要。C.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D.“反全球化”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

43.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ACD)。

A.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B.越来越重视依靠刑事侦查解决腐败问题

C.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D.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

44.当前国际反腐败运动的特点是(ABCD)

A反腐败国际化范围的扩大B反腐败国际化的组织由民间逐渐发展为官方

C反对腐败的国际合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D关于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文件的法律层次越来越高

45.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是(ABD)。

A.监督和监察中央及地方的行政活动B.监督和监察中央及地方的司法活动

C.监督和监察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的议员D.保障法律、法令的实施

46.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ACD)

A.调查权B.逮捕权C.建议权D.起诉权。

47.为反腐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D)

A.“多眼睛”监督制度B.岗位轮流的制度C.严格限制兼职制度

D.严格礼物收受方面的规定。

48.德国监督制度的特点是(ABC)。

A.以健全的法制为保障,行政权力法定化B.以公众全面参与为基础,行政权力监督多元化

C.以严格自律为基础,公务员行为规范化D.以刑法为依据,对违法者的处罚极为严厉

监督学及答案 篇2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

1.(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2.寻租腐败是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权钱交易)活动。

3、设租腐败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

4、(组织)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既得利益集团交易的结果。

5、决策腐败就是(公共管理决策者)以恶意的动机实施决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6、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学科。

7、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监督的主要功能是(ABCD)

A.预防功能 B.校正功能 C.制约功能 D.救济功能

2.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ABD)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C.事外监督D.事后监督

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ABCD)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4.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ACD)

A.寻租理论B.其它C.成本~收益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

5.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CD)

A.党的监督B.其它C.群众监督D.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6.江泽民(ABD)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B.以法制权B.其它D.以制度制权

7.胡锦涛的权力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BD)

A.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B.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C.其它D.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8.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AB)等。

A.监御史九条B.刺史六条C .刺史八条D.其它

9.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ACD)等。

A.《宪台格例》B.其它C.《察司合察事理》D.《行台体察等例》

10.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包括(ABC)

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司法机关的监督C.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

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D.其它

11.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专门事项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报告。这一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ABCD)

A.经常性B.广泛性C.针对性D.及时性

12.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 ABCD)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13.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BCD)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A.其它B.申诉C.控告D.检举

14.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ABCD)。

A.层级性与系统性B.单向性与相互性C.强制性与有效性D.全面性与广

泛性

15.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ABCD)。

A.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C.党员

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16.党内监督的对象包括(ABCD)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B.党的领导干部C.党员D.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

他组织

17.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BCD)

A.制定政策方面的情况B.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D.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18.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ABCD)

A.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B.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

C.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D.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

19.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ABCD)的监督。

A.-审B.二审C.再审D.死刑复核程序

20.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BD)

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B.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

C.其它 D.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2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BCD)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抽象政治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 D.终局行政行为

2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ABCD)。

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B.行政行

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2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CD)

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B.其它C.依法直接改判D.裁定撤销

原判决,发回重审

24.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ABCD)

A.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25.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贵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A.过错责任原则B.危险责任原则C.违法责任原则D.合理责任原则

26.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ACD)。

A.行政复议申请B.其它 C.行政复议审理D.行政复议决定

27.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ABCD)。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28.廉政监察机制由(ABCD)等部分构成。

A.前提B.核心C.基础D.保障

29.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CD)。

A.其它 B.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C.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灵活性 D.能够广开言

路、畅所欲言,吸纳各方面意见

30.人民政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ABCD)。

A.对人民政协监督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够.B.人民政协监督的约束力不强

C.人民政协监督的制度还不够完善D.人民政协监督的效果不够明显。

31.民主党派监督在方法上讲究(BCD)。

A.其它 B.科学性C.代表性D.建设性

32.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ACD)。

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B其它 C.行政机关的监督D.司法机关的监督

33.公民监督的特征包括(ABCD)。

A.广泛性B.基础性C.直接性D.多样性

34.公民监督有利于(BCD)。

A.其它 B.促进社会主义民主C.全面构建反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腐败

D.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5.社会监督具有以下典型特征:(ABCD)。

A.自觉性B.民主性C.全面性D.间接性

36.舆论监督的特征是(ABCD)。

A.人民性B.公开性C.及时性D.权威性

37.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下新特点(BCD)

A.其它 B.广泛性C.交互性D.-定的隐蔽性

38.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与问题主要是(ABD)。

A.监督主体的局限B.虚假信息C.其它 D.容易发展成为网络舆论暴力

39.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的主要意义是(ABC)

A.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B.推动政府的廉洁高效C.有利于民主

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D其它

40.社团监督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ABC)。

A.社团监督是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部分B.社团监督是公民监督的组织化,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强有力地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

监督学复习材料 篇3

4一、名词解释 1.监督: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2.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是指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国家是人民让渡自己的权利交由国家统一行使而产生的,因此国家只是人民主权的委托管理者,人民拥有最高主权并通过立法权来表达“公意”,对国家管理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与制约。

二、填空题 1.监督的内容是 被监督 对象行使公权力的各项活动。2.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以 法律 为基础而不是以监督主体的正义感、道德感为基础。3.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 公权力 谋求私人利益。

4、分权制衡 理论所提倡的一些基本原则对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监督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之一。

5、政治原罪 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

6、中国古代 谏诤 制度的确立,是对君主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7、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亦称国家 权力 机关的监督,简称人大监督。

8、绩效 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业绩、效率、效能情况进行的监督。

9、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是法律监督和 工作 监督。

10、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视察权、建议权和起诉权。

1、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政协组织及其成员对党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有组织的监督。它是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更是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新闻传媒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监督学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一.名词解释

1、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

2、监督的功能是指在监督过程中,监督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存在并起决定作用的惩戒、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和反馈等功能。在监督过程中,各项功能共同发挥着作用,形成整体性的功能体系,有效地发挥监督的作用。

3、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管理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事前监督工作主要体现为分析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可靠性。事前监督是一种宏观的、高层次的监督检查,如何构建一个参与决策的监督机制是实施事前监督的关键。

4、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政策,履行职责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察。其基本的管理理念是过程管理理念,即过程决定行为的最终的结果。其主要形式是现场监督和跟踪监督。监督部门参与到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在参与中实施监督。

5、事后监督,也称之为结果监督。是对公共管理行为完结以后进行的监督活动,是对公共管理行为结果的监督。通过事后监督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建制堵漏,评估政策效果的优劣,事后监督还具有较强的鉴戒功能。1.人民主权理论是指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国家是人民让渡自己的权利交由国家统一行使而产生的,因此国家只是人民主权的委托管理者,人民拥有最高主权并通过立法权来表达“公意”,对国家管理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与制约。2.议行合一理论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三权分立理论简单而言就是为了防止专制和权力被滥用,在政体组成要素职能分工基础上,建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理论。三权分立理论对于监督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

4、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利益各异的自治社会组织和集团与国家共享权力,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的制定,从而制约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实现控制。多元民主理论的监督机制是公民通过利益集团参与政治活动,从而打破国家作为唯一权力中心的垄断和单边控制,建立社会制约权力的双边控制机制,从而实现新型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

5、协商民主理论是指在多元社会条件下,为了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直接政治参与而建立公共协商机制。在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可以通过与政府官员之间就政策等问题进行对话与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赋予立法与决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要素为协商与共识,其承认协商在国家和社会事务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协商过程对于公共决策制定、权力与利益分配的必要性。1.廉政监督是指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廉洁从政所实施的全面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的活动。2.效能监督考评是指通过构建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效能监督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对效能监督对象进行的“考察”和“评价”。考察主要是听取评价,收集效能信息,并对效能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是对效能监督对象的效能状态进行评估与确认的过程。

3、引咎辞职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自身能力不足或认为其自身存在的职务过错行为已使其失去继续担任该公职的民意基础,从而主动向法定机构提出辞去其现任职务的申请并由后者依法对此作出处理决定的一种责任承担方式和自责行为。

4、政务公开是指国家权力在其运行过程中,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权力运行过程及其依据必须向社会公开。其意义在于通过把党政机关的所有事务和活动置于人民普遍的监督和关注之下,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监控,从而有效地遏制腐败,建立高效、勤政、廉洁、务实的政府。

1、行政审判监督: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2、二审监督制度: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3、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3、审计是指专门审计机关和其他受委托的人员对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以判断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公允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4、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6、行政处分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属的有轻微违法或违纪行为人员的一种制裁,同时又是被处分人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

1、侦查监督: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

6、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7、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死

2、审查批准逮捕: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1、(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

2、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3、刑事审判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

3、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式。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4、(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

4、刑事抗诉: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1、我国的社会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人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民群众监督等方式。1.党员监督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其他党内

2、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民主)性。规章制度、党纪党规的要求,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务工作者以及党的组织所进行的3、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评议、批评、检举、控告等制约、督促和控制活动。党员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最基本形式。

4、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党)监督,是民主监督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层面上的 提升。二.填空题1.(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5、(群众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党和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2.寻租腐败是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权钱交易)活动。监督。

3、设租腐败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6、(信访)工作历来是中国党政领导机构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道。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来信来访是领导机关应尽的义务。

4、(组织)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既得利益集团交易的结果。

7、比信访更强烈和隐秘的群众监督是控告(申诉)。

5、决策腐败就是(公共管理决策者)以恶意的动机实施决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三.多项选择题 行为。1.党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方式包括以下内容(ABCD)。

6、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规律)A、听取和审议报告。B、提出批评、询问和质询。的综合性社会学科。C、选举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D、提出和审理罢免案

7、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

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方面的权力,包括对(ABD)的监督权,其监督属于组织1.孙中山的监察权独立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监察权独立于立法机关,监督的—种。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二是监察权的独立还表现为对(最高统治者)行使监察权。A、党组织 B、党员领导干部C、所有领导干部、D、一般党员

2、(“党政分察”)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包括(ABCD)。在其监察思想中的体现,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司法机关的监督C、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3、“弹惩一体”的监督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防止行政权D、对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干涉监察,发挥监察效能的有效措施。2.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监督法》等法律的规定,质询的程序包括4.(三权分立)理论对于监督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ACD)。机制。A、质询的提起 B、质询的审核C、质询案的提交D、质询案的答复 5.(多元民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l3.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BCD)。

3、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A、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B、人民政协的监督C、司法机关的监督D、行政机关的监督 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4.民主党派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D)。的重要组成部分。A、国家宪法、法规和法规的实施情况B、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二.填空题1.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贯彻执行情况C、中共党委依法执政方面的情况D、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六察法》)。清廉方面的情况 2.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5.舆论监督的特征包括(ABCD)。3.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A、人民性 B、公开性C、及时性 D、权威性 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1.效能监督的评价标准包括(BCD)。4.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A.合理性 B.经济性 C.效率性 D.效果性 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 新时期效能监察工作以对效能监察的认识程度及效能监察的工作内涵的变迁进5.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立法)院和行政法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阶段(ABD)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A、以执法监察全面统领效能监察阶段 1.从广义而言,监督运行机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廉政监督运行机制和(效能)监B、以重点开展企业效能监察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 督运行机制。C、以重点开展政府机关效能监察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 2.廉政监督的惩戒方式分为三类:一是精神惩戒,二是物质惩戒,三是()惩D、以效能建设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 戒。

3、廉政监督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加以界定(ABCD)

3、(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对犯有轻微违法和违纪行为A、廉政监督规范的三重属性B、廉政监督主体的多元性 的国家公务员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C、廉政监督内容的全面性D、廉政监督方式的多样性 1.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府两院”,即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1.中外监督思想在有关监督目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与观点。民检察院),以及这些国家机关中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ABC)。2.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核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 的A、不同的监督动因 B、不同的监督形式 C、不同的权力制约机制 D、工作。监督权是否独立 3.人大法律监督主要是对监督对象是否遵守(宪法)及各种法律、法规的监督。

2、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4.人大(工作监督)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是否符合人革命实践中,提出了(BCD)的监督思想。民的根本利益,以及“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是否尽职尽责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A、法治主义B、监察权独立 C、党政分察 D、弹惩一体

5、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的监督,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3、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党和国家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毛泽东领导开展了(ABC)的斗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从过程上可以分为(监督调查研究)与监督权实施。A、反贪污 B、反浪费、C、反官僚主义 D、反享乐主义

6、人大代表通过(审议)、修改、讨论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议案、决定、法律草案,1、勤政监督就是对公共管理的效能要素实施有效的监督,其基本标准是(ABD)。对政府和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A、经济性 B、效率性 C、合法性 D、效果性 1.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2、按监督行为的实施与监督客体的行为发生的时序关系,监督模式可划分为(ABD)A.依法监督原则 B.大事监督原则C.集体行使职权原则 D.事后监督原A、预警监督模式 B、过程监督模式C、事后监督模式D、反馈监督模式 则

3、按监督的演化过程,监督模式可以分为(ACD)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主要通过其(CD)在人民代表大A、现行模式 B、以往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渡模式。会和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实施。

4、按监督关联结构划分,监督模式可以分为(ABC)A.派出机构 B.常设机构 C.各专门委员会 D.日常办事机构 A、集中监督模式B、分散监督模式C、分层多极监督模式D、单层单极监督模式。3.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它1.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ABC)等。拥有(ABC)A.御史九条法 B.刺史六条问事 C.刺史六条察吏D.《巡察条例》 A立法权 B、对行政部门的组织权、领导权和监督权C、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2.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ACD)等。权 D、司法权 A.《宪台格例》 B.《监察御史失察法》C.《察司合察事理》D.《行台体察等例》 二.填空题1.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的(常设)机关,实施党内监督是其主要

1、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ABCD)职责之一。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政治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终

2、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既要接受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局行政行为 又要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

2、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ABCD)。

3、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主体和力量源泉,党员也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力量。A、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 1.(行政)监察是指政府内专门监督机关对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人员行使 B、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 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并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活动。C、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

2、(绩效)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其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 资金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9 D、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

3、(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合行政行为 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ACD)

4、认定(行政)违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目的在于监督行政A、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上诉不加刑 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共利益。C、依法直接改判 D、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1、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

4、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定的(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A、过错责任原则 B、危险责任原则 C、违法责任原则 D、合理责

2、(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任原则 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

1、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ABCD)分。A、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 B、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

3、(审查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C、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 D、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 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2、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ABCD)的监督。

4、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A、一审 B、二审 C、再审 D、死刑复核程序 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权;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3、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BD 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A、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B、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

5、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C、行政监察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均依法享D、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机关或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都可以依法进行监督。1.绩效审计的要点是(BCD)。

A.项目的合法性 B.计划和输入的经济性 C.过程的效率性 D.结果的效果性

2、当前影响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的问题主要是(ABD): A、行政监察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B、行政监察立法难以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现实需要 C、行政监察缺乏统一领导 D、着力事后监督较多,着力事前与事中监督不够 1.我国的监督体系包括以下方面(ABCD)。A、人大监督 B、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 D、政党监督。2.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ABCD)。A.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 B.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 C.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D.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

3、完善民主党派监督机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ABC)。A、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 B、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 C、提高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水平D、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4、舆论监督的功能包括(ABD)。A.导向功能 B.监视功能 C.促进功能 D.威慑功能

5、一般而言,舆论监督具有以下特点(ABCD)。A、公开性 B、广泛性 C、时效性 D、真实性 1、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国家之间的全球反腐败合作机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ABCD)A.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的组织建设和法律建设 B.积极探索改革措施,注重预防腐败 C.综合性反腐合作与专项性反腐合作相结合 D.国际研讨与交流成为国际反腐合作的交流平台

2、美国监察长制度具有以下特点:(ABC)A、监察长及其办公室具有较强独立性 B、作为政府内设监督机构,与行政业务管理联系紧密 C、监察工作人员专业性素质要求高 D、选举监督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

3、韩国宪法裁判所具有广泛的权力,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宪审查权主要包括(ABC): A、弹劾审判权 B、权限争议审判权 C、宪法诉愿的审判权 D、审判活动监督权。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答:(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显赫,地位尊崇。(2)强有力的手段是监察职权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3)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4)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5)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6)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 2.简述政府财务审计。248 政府财务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一种,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政府财务审计的主要方式是书面审查。被审计单位依照审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如实提供会计凭证、账册。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由审计机关派人到被审计单位审计或者由被审计单位报送审计。3.简述违法行政行为的认定。第一,事实根据不合法。它包括这样几种情况:没有事实根据;主要事实不真实;主要事实不完整或者不连贯;整个案件的主要事实没有必要的证据支持,缺乏可信度;主要证据不真实;主要证据不充分;证据和案件事实之间缺乏相关性;获取证据的方式和手段不合法。第二,适用法律错误。正确地适用法律是行政行为合法的必要条件。具体的错误有:应该适用此法却适用了彼法,该适用此条款却适用了彼条款;适用法律或法律条款不足,指应适用多部法律或多个条款时行政主体却没有完全适用;适用法律或法律条款时适用了无数的依据;适用了尚未生效的法律。第三,程序违法。行政程序是指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所构成的行为过程。根据其构成要素可以把程序违法的表现形式分为:步骤违法;方式违法;顺序违法;期限违法。第四,行政越权。在我国,行政越权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超越职权的行为。主要包括:行政主体擅自行使其他国家机关的法定权力;行政主体擅自行使其他行政主体的法定职权,可分为纵向越权和横向越权,但都是行政系统内部的越权。第五,内容违法。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必须合乎法律上的规定,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否则即构成行政行为内容上的违法。第六,滥用职权。主要表现有:因受不正当动机和目的支配致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不合法考虑致使行为结果失去正确性;任意无常,违反同一性和同等性;强人所难,违背客观性;不正当的迟延和不作为;不正当的步骤或方式等。第七,行政失职。认定行政违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目的在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共利益。行政违法行为的认定与行政责任二者联系密切,行政责任不仅有监督作用,更主要的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使其受到侵害的利益得以恢复或弥补。行政责任即行政违法责任,是对行政违法否定性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它应始终与行政违法保持一种对应关系,否则,行政责任的存在就没有意义。1.什么是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有什么特征? 党内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依据《党章》和党的纪律在组织内部通过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方式作用于监督客体,以保证监督客体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党的纪律的一种客观有序的活动。

2、试述检察机关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检察机关监督是检察机关运用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明确赋予各级各类人民检察院以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判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反革命活动,打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检察机关监督的基本特征:(1)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2)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和独立性;(3)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4)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四.简述题

1、简述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答:(1)腐败主体的特定性。即其主体范围仅局限于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和能够利用职务之便的公职人员。(2)腐败行为的谋利性。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它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谋利包括为己谋利和为特殊关系人谋利。(3)腐败行为谋取利益的客观性。客观性主要是指腐败行为必然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之便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4)腐败主体主观故意性。腐败主体在实施腐败行为时是知道其追求利益的行为将对他人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仍然积极实施之。

2、简述腐败产生的根源。答:腐败的产生是处于不同地位的多种复杂原因造成的:(1)、全能政府导致腐败。(2)、分权不到位导致腐败。(3)、民主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腐败。(4)、制度变迁中监督制度供给不足导致腐败。(5)、心理的异化导致腐败。

五、论述题

1、监督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答: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监督主体属性方面,表现为其主体的法定性和特定性。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法定监督主体,二是授权监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2)内容特征方面,监督内容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廉政与勤政的情况。廉政情况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勤政情况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施政行为是否具有高效能。3)形式特征方面,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方面:一是监督主体的整体性。二是监督模式的整体性。三是监督过程的整体性。

2、试述监督的特征。答:监督的基本特征为: 1)从监督权的渊源――委托性 监督权渊源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出发,提出了国家主权应当属于人民的主张,从而为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权利奠定了基础。2)从监督主体--多元化 监督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决定了监督主体的多元化。监督主体多元化的意义在于对监督权分置和违法违纪行为细分的基础上,实现对监督对象的无缝隙监督;但由于监督主体多元化,也易于出现相互牵制,监督效能降低的现象。3)从监督客体――权力性 监督客体是指监督权所指向的对象的公共管理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核心是公共权力,监督公共权力主要是遏制公共权力的私人性,遏制公共权力私人性异化的核心策略是分权,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以权力制约权力。4)从监督目的――公益性 公共利益是指为某个民族、国家、阶级、集团所共同享有的政治经济利益,公共利益在主体上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利益,在内容上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利益。监督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5)从监督内容-双重性 监督的内容是指两方面内涵,即廉政监督和勤政监督。6)从法律地位-独立性 监督主体独立行使监督权,是保证监督效果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相对独立性又取决于监督主体的领导体制问题。相对独立性重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是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费、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

3、试述监督的基本原则。答:监督的原则是监督活动中最主要、最普遍运用的原理和准则,贯穿于监督的始终,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1)独立、客观行使监督权的原则。客观性是指监督活动必须坚守以数字和事实为依据的原则,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独立性是指监督机关的独立和监督人员的独立。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运用公认的监督标准实施监督。(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指监督机关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在适用法律和纪律上,对任何监督对象都要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法规和纪律的特权。(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监督机关实施监督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教育是基础,惩处是保证。(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是监督机关在办理所有监督事项中都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它要求监督机关必须把履行职责与目标实现统一起来。(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7)全面监督与过程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监督过程中,监督主体是否全面地把握和考虑监督的范围和目标。

4、试述依监督主体划分的不同类型监督。答:(1)执政党监督。执政党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保持党的性质,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依据党章和党内其他重要法规,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活动。同时,党对公共权力也具有广泛的监督权力。(2)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公共管理的情况实施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行政机关专门监督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监督等。(4)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是指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5)社会民主监督。社会民主监督是指非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对公共管理活动的监督。社会民主监督是凭借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凭借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及公民个人对公共管理的监督,构成了社会民主监督。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一.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1、简述监督思想、监督理论、监督实践之间的关系。答:监督思想是人们在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维而产生的有关监督活动的主张与观点。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完善的结果,是相关主张与观点经过长期联系实际的论证、推理、演绎、归纳之后所形成的对监督活动的基本解释和系统化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并指导监督实践。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行使具有强制力的权力开始,就产生了监督。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监督思想,建立了不同的监督理论。这些监督思想与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监督职能、目标与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论述,对监督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简述中国当代监督思想。答:(1)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监督思想;(2)依靠群众的监督思想;(3)把反腐败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4)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是监督工作基础;(5)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党的高级干部;(6)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是关键;(7)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反腐倡廉建设遇到的矛盾和问题;(8)“兢兢业业和干干净净”的从政思想。五.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监督思想。答:(1)监督辅政思想。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督辅政的思想。监督辅政思想认为,监督是维护统治,巩固政权,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实施和加强监督才能够有效防止和反对腐败,从而稳定统治。监督辅政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明了腐败对政权的严重危害性;二是指出监督是防止和反对腐败,巩固统治的必要手段。监督辅政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政治家和思想家对监督职能的正确认识,重视监督在治国方略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监督职能的根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不断探索监督制度的建设与完善。(2)君臣并提思想。君臣并提思想阐明了我国古代的监督对象,即强调君王和官吏都应该受到监督,以保证统治的稳定、长久和繁荣。君主与官员作为封建国家统治结构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其腐败行为都会危及政权统治,应该采取不同的监督形式对二者实行监督。君臣并提的监督思想对我国古代监督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君臣并提的监督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对于最高统治者进行监督的理念,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次,君臣并提的监督思想表明了我国古代的监督对象与范畴,认识到了君主和官吏在实施统治、治理国家过程中的紧密关系,以及对于王朝兴衰的重要影响。再次,君臣并提的监督思想对我国古代监督制度影响深远。对我国古代谏诤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监察权权重而独立思想。监察权权重而独立的监督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视监督、强化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指通过提高监督的主要实施者——监察机关及其官员的地位、加强其权力、维护其独立性,以达到强化监督的目的。监察权权重而独立的主张,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设置、领导体制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4)监督专才思想。监督专才思想是指对监察官员进行严格的选拔、任用、考核与奖惩,确定监察官员在政治素养、道德品行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与条件,从而保证由专业人才实施监督,以实现监督职能的高效运转;同时强化对监察官员本身的监督考核与奖惩,以实现对监督权的监督与制约。监督专才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重视,并表现出重视监督权制约的先进理念。

2、试述西方监督思想。答:(1)政治原罪思想。政治原罪思想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提出的,“人性恶”假设认为人本身就有贪婪利禄的本性,“权力恶”的假设认为权力具有作恶和滥用的自然本性,权力会产生腐败,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人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侵犯公民的权利,因此必须建立权力约束机制,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2)法治思想。法治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服从法律的统治;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三是只有通过制定法律来限制统治者行使权力的边界才能够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四是防止腐败必须实行权力制约权力,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的监督思想为三权分立制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也成为很多国家宪法至上原则和有限政府理论的直接基础,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所表达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服从法律,以法监督,以法制约等主张也成为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3)自由主义监督思想。自由主义监督思想从限制公共权力的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认为,由于权力的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来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以实现对权力的约束。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和新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界定政府角色与职能的角度阐述了其监督主张。其主张“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只是一种“必要的恶”,应将政府的职能范围限制在最小的范畴,政府只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新自由主义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摒弃了古典自由主义中不合理的因素,重新审视政府的角色定位,认可国家在维护自由权方面的作用。同时仍然坚持国家权力具有侵犯公意的危险,所以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而对政府权力监督的有效办法就是建立和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权力监督,即强化行政监察权的监督作用。自由主义的监督思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权力行使边界的角度,提出其权力约束的主张,对西方国家的监督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一.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2、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答:为了达到有效地监督政府及官吏的目的,中国古代的监察机关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职权。(1)弹劾权 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最重要的职权之一。监察权关在监察百官的行政活动中,凡发现公卿百官有违法渎职失职行为或贪污贿赂、政策违失者,监察官则可行使弹劾权,直接向皇帝举劾,以整饬吏治和纲纪。(2)纠举权 这也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最重要的职权之一。对于官吏的一般违法失职行为,没有必要在皇帝面前弹劾的,监察机关必须履行的职责就是纠举。纠举权是弹劾权的简化形式。(3)检查权 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的首要步骤,主要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的方式来检查中央和地方被监察部门及其官吏。(4)调查权 中国古代监察机关在监察过程中就特定事项有调查的权力,这是监察机构在监察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力。(5)一定的司法权 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另一主要职权,通常是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对法制的监督。二是对审判的监督。三是直接参加重大刑事案件的司法审判。(6)侦破权 监察机关在检查和调查的过程中,具有搜查、拘捕、审问等强制权力。(7)建议纠正政事权 监察机关具有建议和纠正政事的权力。(8)谏诤君主权 谏官监察官有直言纠正君主言行和违失的权力,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又—重要职权。(9)考察与举荐官吏权 中国古代监察官有考察和举荐官吏的权力。(10)审计权,中国古代对财政的监督也主要由监察机构完成。(11)监察礼仪权,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各项政务活动中的礼仪。这是古代监察机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力。第四章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一.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反腐倡廉的基本战略。答: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战略: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建立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1)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治标与治本是辩证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治标是严惩腐败行为,为治本创造条件;治本是从源头治理,从制度上解决问题。2)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抓好从严惩治,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才能为注重预防创造前提条件。只有抓好预防,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2)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尤其是党的反腐倡廉规律认识进入新境界的重要标志;是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从根本上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深化改革是根本。教育侧重于教化,制度侧重于规范,监督侧重于制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缺一不可。(3)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是指反腐倡廉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不宜延续权力监督权力的单一监督模式,否则一旦监督权受到掣肘,权力滥用也就很难得到有效遏制。

2、简述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功能。答:(1)预警功能。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实现对公共组织及其公务人员廉政风险的预警。以公共权力运行机制为预警指标设定的核心,是构建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关键。(2)实时监控功能。应当以制度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工具,以充分真实的信息为依据,才能真正做到实时监控。(3)腐败风险预测功能。即依据预警指标的参数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概率,确定未来腐败发生的特点、领域和防范措施的选择。五.论述题

1、试述廉政监督的具体预警制度。答:(1)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规定一定范围的国家公务人员在任职的一定时期内向有关部门申报自己以及一定范围的家庭成员的财产及其变化状况的制度。(2)廉政公积金制度。廉政公积金是一种有效的期权制度,公积金由政府和公务人员双方按照规定的比例按月存缴,如果公务人员在退休以前没有任何腐败记录,退休后就可以一次获得所存公积金。(3)政务公开制度。所谓政务公开,是指国家权力在其运行过程中,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权力运行过程及其依据必须向社会公开。(4)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是指领导干部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5)金融信息共享制度。在各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的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6)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体系。即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自动记录和个案报备,使交易过程透明化,并对交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防止和减少幕后交易等违法违规操作,逐步形成信息防护屏障。(7)反洗钱制度。(8)党内监督的询问和质询制度。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有权对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权对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说明。(9)党的巡视制度。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

2、试述领导干部任职回避、交流和职务任期制度。答:(1)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是指为保证党政领导干部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防止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属谋求利益,而对其所任职务、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干扰工作的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亲属回避。二是地域回避。(2)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是指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变换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岗位的制度。交流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需要通过交流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的。二是在一个地方或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三是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回避的。四是因工作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3)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是指规定干部在领导职位的任职届(期)数和任职年限,任职期满后必须退出现岗位、转任其他职务或免去现任领导职务的制度。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一.名词解释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宪法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必要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使人大监督更加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常设性专门委员会是人大监督法律实施的经常性工作机构,临时性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人大临时性工作的工作机构。2.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即可书面提出质询案,在全国人大审议议案时,代表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地方各级人大开会期间,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在会议中负责答复。五.论述题

1、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特征答:(1)人大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自始至终向人民群众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行使职权。(2)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进行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具权威的监督。各级人大在本级政权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有权查处各种违宪、违法案件,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3)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方式是民主集中制。一方面,它的民主制表现为:1)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产生,它是人民民主意志的体现。2)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它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关。由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决定本地区重大事务的权力3)人民代表大会工作中实行民主制。在讨论和决定任何问题时,充分发扬民主,不是少数人说了算。4)依法对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实施监督和检查,对犯错误的行为有权纠正。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真正当家作主。另一方面,它的集中制表现为:1)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2)人大制定的法律和决议各级国家机关必须服从,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于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不适当的决议和法规有权撤销。(4)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是执政党监督的体现。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当然也包括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也是执政党监督的体现。(5)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有助于扼制腐败的发生和蔓延。人大要依法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可以进行质询和询问,并且可以对专门的问题进行特别调查。对于各种违宪、违法案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查处;提出纠正意见,要求有关单位予以改正;或者直接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处理违宪、违法案件的决定。从而有助于扼制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6)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有利于促进和完善人大自身建设。人大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于自身的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4、试述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答: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可以通过人大常委会向有关机关、组织提出,也可以自行向有关机关、组织提出。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提出,都具有监督的性质和效力。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能,发挥监督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会内工作与会外工作。会外工作主要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正反方面的经验,会内工作主要是通过行使人民代表职责和权利,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l)会外监督。人大代表会外监督工作主要包括视察、调查、人大代表持证视察。视察、调查是在各级人大或常委会的组织下集体进行视察和调查,这种方式往往是针对某些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集体视察和调查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质询和建议,必要时由人大提出决议或命令,以达到监督作用。人大代表持证视察是人大代表在会外期间遇到突发问题或选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时,通过持人大代表证件进行监督的形式。采取这种方法,有利于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发挥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情况,有利于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解决问题。(2)会内监督。人大代表会内监督主要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面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同时,进行监督工作。这一监督表现在参加代表大会会议,发表意见,参加表决。这既是代表权利的全面履行,也是监督的重要体现。人大代表通过审议、修改、讨论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议案、决定、法律草案,对政府和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一.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1、简述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答:党内监督的内容,就是党章所规定的对全党的三项基本要求、对党员的要求、党员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处理的方式有: 的各项基本条件、党的组织制度、对党组织的要求,以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1)批评教育。对监督中发现的党员的违纪行为,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的,应由则》和党内其他规章制度中的各项原则和要求。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是: 有关组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作出检查和纠正错误,以预防其犯更严重的错误。(1)对重大决策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决定重大问题时,是否进行批评教育,可采取谈话批评、会议批评或通报批评等方式。切实发扬民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程序办事,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党的基(2)党纪处分。对在党内监督中发现的严重违反党纪的党员或组织,在调查核实本路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后,应根据其所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给予恰当的党纪处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2)对党员和党组织政治上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律处理措施:改组;解散。(3)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贯彻执行(3)党内其他组织处理措施。对于在监督中发现有违纪行为的党员,还可以区别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原则。情况,作其他组织处理:对犯有错误构不成党纪处分的党员,应责令其作出检查;对于(4)对党的干部路线、人事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犯有错误的党员。如其错误仍在延续,仍在损害党和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勒令其停止干部在任用干部方面,是否坚持任人唯贤,坚持干部德才标准,是否公道正派,是否符错误行为并限期纠正;对于违反党的纪律,但错误情节较轻,可免于党纪处分;对于犯合规定的程序。有错误.虽然错误情节较轻构不成党纪处分,根据其错误只应受到警告、严重警告处分,(5)对党风、党纪状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但是不适宜继续担任原任职务的,可建议有关组织予以调离或免职;对监督中发现工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克己奉公,不谋私利,清正廉洁,是否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不称职,不负责任,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可以建议有关组织予以免职;对丧失的斗争。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党员,应建议有关组(6)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织劝其退党。真地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有无官僚主义和失职、渎职的行为。(4)建议重新选举。对于在党内选举中以弄虚作假或威胁利诱等不正当手段,违五.论述题

1、试述纪检机关监督的基本内容 背多数选举人意志或严重违反选举程序进行选举的,应建议有关党组织进行纠正:由上答:(1)对重大决策的监督。即对重大决策的程序、内容实施监督。要监督党的组级党组织宣布该选举无效,并组织重新选举。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决定重大问题时是否切实发扬民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程序办事;(5)建议党外组织处理。对于在党内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党外组织作出处理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对重大决的,如需要撤销、免除犯错误人的党外职务。给予其他行政处分,采取其他行政组织措策的积极监督,保证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其他重大决议的形成,保证政策、计划和其他施等,可建议有关党外组织作出处理。重大决议的正确性。(6)撤销或修正错误的决议、文件。对下级党的组织作出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2)对党组织和党员政治上的监督。政治上的监督,主要是指监督党的各级组织政策和违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决定,上级纪委可责令其撤销,并建议上级党组织予以撤和全体党员,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否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认真贯彻销;如部分内容有错误的,可责令其修正错误的部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党(7)提出完善制度或改进工作的建议。纪检机关在实施监督中发现的制度不健全组织和党员政治上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各级纪检机关实施监督或工作方面的其他问题,应及时向有关组织提出建议,完善有关制度或改进工作,有关的重要内容。组织应认真研究解决,并给予纪检机关以答复。(3)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就是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8)表彰鼓励。对在监督活动中自觉接受监督,模范地遵守党纪的党员或党组织,制各项原则的情况,重点是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的情况,监督党组织讨论决以及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和监督权利,积极检举揭发党员、党组织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党定问题是否充分发扬民主,是否遵守少数服从多数、集体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有无压员和群众,应给予表彰和鼓励。制民主、独断专行、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情况;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第七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名词解释 是否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

2、简述纪检机关的设置与管辖 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有无分散主义倾向,有无损害党的团答:(1)纪检机关的设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分三级设置:中纪委及中央一级党结统—的问题。和国家机关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地方各级党组织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党的基层组织的纪(4)对党的干部路线、人事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律检查机关。党中央直属机关在工委下设立纪律检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中央国家面,要监督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机关设立中央国家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在中纪委和中央国家工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年轻化的标准,提拔和使用干部;另—方面,要监督在提拔和使用干部工作中,是否按工作,中直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还是纪律检查员,由工委决照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对要提拔和使用的干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认真考察,按规定;党的地方县级以上组织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地方组织的派出机构如地委设立定进行选举和任免。对于违反中央有关规定,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在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上级党组织的派出机构,党的地方组织直属机关设立党的直属机关中搞不正之风的,要认真检查处理。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基层组织如相当于县级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设立党(5)对党风、党纪状况的监督。主要是监督党员是否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级以下党的基层组织,如乡、镇、城市街道中的党组织,设立纪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能否克已奉公、不谋私利、清正廉洁,能否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律检查委员会,还是纪律检查员,由上级党委决定,党的总支委员会设立纪律检查员。坚决斗争。对于那些破坏党的优良作风,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必须加以监督,区别情(2)纪检机关的管辖。第一、中纪委的管辖。中纪委领导党的地方各级党组织的况,严肃处理。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对中央一级的党员干部实施监督。党章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6)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主要是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认真地、正确地履发现中央委员会成员有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可以向中央委员会检举,中央委员会应立行自己的职责,有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必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即受理;第二、地方党组织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管辖。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严肃处理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查委员会,如果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处理案件的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请求上一级纪律

2、试述纪检机关的监督权 检查委员会给予复查;如果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或它的成员有违犯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答:(1)纪检机关的保护权。纪检机关的保护权,就是保护所有党员的基本权利。法令的情况,在同级党的委员会不给予解决或不给予正确解决的时候,有权向上级纪律党章规定了党员具有的权利:第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检查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协助处理;第三、上级纪委对下级的管辖。党章规定上级纪培养和训练。第二,在党的会议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第三,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并且有权批准和改变下级纪律检查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第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委员会对于案件所作的决定。如果所要改变的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已经得到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它的同级党的委员会的批准,这种改变必须经过它的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第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四.简答题

1、简述职务犯罪。第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职务犯罪不是刑法术语,而是理论界针对涉及职务违法犯罪的情况,做出的一种概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第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括和表述。职务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广义的职务犯罪可包括一切基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第八,于职务行为的犯罪;狭义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受贿、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法律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规定应当受到惩处的行为。(2)纪检机关的惩处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党纪行为作了详尽明狭义的职务犯罪可划分为三大类:即贪污贿赂、渎职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贪污贿确的规定。主要包括:第一、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如拒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赂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重大工作部署、决定,或者故意作出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决定相违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背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分罚没财物罪等。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第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罪、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刑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等。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检察机关通过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或抗诉等,履行对职务犯罪的监督职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如党和国家工作人

1、法纪监督和经济犯罪监督,主要是指对叛国案、分裂国家和严重破坏国家的政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直接行使检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与及其配偶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受对方财物的,应当追究该人员的责任,情节职务有关的犯罪直接行使检察权(包括侵犯公民权益、贪污贿赂和失职渎职的案件)。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或抗诉来履行这一职能。分;第四、贪污贿赂行为。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2、侦查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是否合法所进行的审查监督,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侦查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来完成的。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五、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如挪用党费、社保基金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活动中各种法律手段是否完备,有无错捕、漏捕情况,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款物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公安机关在立案、拘留、搜查、预审、羁押、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扣押书证物证、重处分,直至开除党籍;第六、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如个人借用公款超过六个月不还鉴定、收集证据等活动中有无违法乱纪、刑讯逼供情况。的,追还所欠公款,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

3、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核法院的审理活动是否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法院党内职务处分。但确因生活困难到期无力归还的除外;第七、失职、渎职行为。如利用作出的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方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有错漏或偏颇,保证法院尽量避免职务上的便利,强令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行使职冤假错案的发生。审判监督范围主要包括:法院对案件审判的法庭组成是否合法;是否权,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遵守法定程序;是否遵守法定审理时限和送达时限;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者开除党籍处分;第八、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如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利是否得到保护;庭审过程中的决定是否合法;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是否依法审判等;阻挠、压制,或者将批评、检举、控告、申诉材料私自扣押、销毁,或者故意将其泄露还包括监督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等。给被批评人、被检举人、被控告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九、妨害社会管理

4、刑罚执行监督。是指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秩序的行为。如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关的活动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的内容有:监督死刑执行;监督公安和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劳改机关在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判(3)纪检机关的监督权。《党章》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察委员会的主要任决过程中交付狱内执行的情况和在执行刑罚期间提出减刑、假释等执行的变更情况;通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帮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过掌握本地区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以及假释、监外执行罪犯的情况,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这就界定了纪检机关的监督职权和监督范围。第一、监检察公安机关的具体交付执行和对犯罪分子的管束、监督措施是否落实;检察了解监管督、检查党的各级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监督检查科学发展观改造情况,主要是落实劳改政策,执行收押、分管分押的制度和规定,检查使用武器、和和谐社会的落实情况;第二、监督、检查各级党的各级组织贯彻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械具、禁闭处罚及狱政管理是否文明等工作情况。实行集体领导的情况;第三、监督检查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纪国法的情试述刑事抗诉。况,同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做坚决斗争;第四、监督检查“以权谋私”、严重官僚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主义和自由主义现象的发生和克服。;第五、监督检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共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本色,遵守共产主义道德的情况,同党内腐败行为作斗争。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4)纪检机关的教育权。党章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规定。纪律教育是纪检教育的重心,在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的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无权对人民法此基础上还包括着党风党纪教育,党规党法教育,传统作风教育,国法政纪、方针政策院的判决和裁判提出抗诉。教育。但是,纪检教育不同于一般党内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纪检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抗诉职能,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正对领导者的教育。党内纪律监督的重点,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确行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使人民法院依法正确适用

3、试述纪检机关的监督处理 刑罚,对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正确行使,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司法机关的威答:监督处理,是指按照党的有关规定,对党内监督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作出处理。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在党内监督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作出恰当处理,是增强党内监督效力的保障。党内监督人民检察院履行抗诉职能,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检察院的

抗诉,虽然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实质上讲,直接关系到被害人、被告人的切身利益。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判决和裁定实行监督,从而保证无罪的人不受追究,有罪的人依法受到惩处;罪行的轻重与所处的刑罚相适应,以切实保护被害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法律手段。人民检察院通过刑事抗诉的方式,监督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由于刑事案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司法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原因,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监督活动中,若发现并确认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依法通过法定程序提出抗诉,必然阻断未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引起对案件的二审或再审,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使案件得以合法、正确的处理。刑事抗诉作为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刑事抗诉的监督性,即刑事抗诉是基于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而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

2、刑事抗诉的专门性,即人民检察院是行使刑事抗诉职权的专门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3、刑事抗诉的特定性,即刑事抗诉的对象只能是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4、刑事抗诉的程序性,即刑事抗诉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提出。

5、刑事抗诉对审判的制约性,即刑事抗诉一经依法提出,必然引起案件的二审或再审,阻止判决、裁定的生效或执行。第八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四.简答题

1、简述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答: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如具备下述情形即为无效。(1)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2)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3)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职权的行为。(4)行政主体受胁迫所为的行政行为。(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6)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行政行为无效的结果是:(1)行政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即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2)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之约束,可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所规定的 义务,而不承担法律责任。(3)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没有时效的限制,有相关权力的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其无效。(4)行政行为被宣布为无效后,行政主体因此所得到的一切利益应返还给相对方,而对相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应予以赔偿。

2、简述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答: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既有一些共同的司法原则,也有一些特有的司法原则。与其他诉讼共有的司法原则(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合议制原则。(4)回避原则。(5)公开审判原则。(6)两审终审制原则。7)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8)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原则。(9)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10)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原则。行政诉讼特有的司法原则(1)选择复议原则。2)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停止执行原则。(3)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3、简述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答: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1)行为主体 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被授权或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2)侵权行为 1)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行政职务行为是指履行行政职务的行为,包括行政主体本身直接作出的职务行为,也包括行政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组织所作出的履行职务的行为,职务之外或与职务无关的行为纵然违法,只能对行为人产生相应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或其他违法责任,不能产生行政赔偿责任。2)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行政侵权行为的客观损害。在确定损害事实时应注意: 1)损害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确实存在的损害。对于某种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不确定状态的损害,可不予赔偿。2)受损害的权益必须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才发生赔偿问题。3)损害事实包括物质损害事实和人身损害事实。物质损害,是指对财产权益的损害;人身损害,是指对公民身体的直接损害。(4)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应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连结责任主体与损害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这种因果关系,行为人就没有义务对损害负责。

五、论述题试述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答: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判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和行政审判监督。另外,还包括法院的内部监督,其中主要是审级监督制度。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第九章 人民政府的行政监督一.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1、简述行政监督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答: 行政监督机关的领导体制是指行政监督机关与其权力管辖范围之外的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行政监督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所构成的制度体系的总称。我国行政监督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督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督机关的双重领导,监督业务以上级监督机关领导为主。行政监督机关这种双重领导体制,是适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需要的领导制度,是我国行政监督领导制度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这样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地方各级监督机构获得上级监督机关的强有力的业务指导,有利于获得本级政府从本地情况出发提出的要求,以及组织人事、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有利于各级监督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但是,行政监督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消弱了行政监督机关的独立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一个完善的、成熟的行政监督体制应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一是必须对其监督对象进行全面的监督;二是监督制约的力度必须与监督对象的职位和权力相适应;三是监督制约过程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行政监察体制可以有多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垂直领导体制。就目前来看,我国各级行政监督机关仅是同级政府下属的一个常设机构,其法律地位与其它职能部门平列,很容易受到各种“横向”干扰,不能放开手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甚至出现监督主客体地位的倒置问题。

1、试述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 答: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由基本职权和辅助职权两部分构成。基本职权是行政监察机关职权的核心,反映行政监察机关的性质。辅助职权是为了使行政监察机关更有效地履行职责而赋予行政监察机关处理相关事务的权力。基本职权包括:(1)检查权。检查权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拥有的对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但是,行政监察机关并不能对行政监察对象的所有行政行为进行检查,它只能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行政监察机关在行使检查权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查阅、复制材料;2)要求被监督的部门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3)可以责令被监督的部门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2)调查权。调查权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拥有的对行政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专门调查的权力。行政监察机关在行使调查权时,除可以采取检查权的各项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性的措施:1)暂予扣留、封存监督对象与案件有关的材料;2)责令保全与案件有关的监督对象的财物;3)责令监督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地点解释和说明问题;4)建议暂停监督对象执行职务;5)查询监督对象的银行存款和提请法院予以冻结。(3)建议权。建议权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在检查、调查的基础上,就一定的事项向被监督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的权力。行政监察机关的建议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法律效力。接受建议的行政监察对象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监察机关在行使建议权的同时,还有权对建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政监察机关行使建议权不能超越其管辖的范围,行政监察机关对管辖范围以外的部门或个人的建议属于一般的工作建议,不具行政法律效力。(4)行政处分权。行政处分权是指行政监察机关根据调查结果,对有违反行政纪律的监督对象依法予以行政制裁,给予行政处分的权力。根据行政监察对象的不同,行政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权可以划分为直接给予行政处分权和建议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权。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辅助职权包括(1)查询权。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行政监察机关管辖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进行查询。(2)请求协助权。行政监察机关在办理行政违法案件时,可以提请公安、审计、税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3)奖励权。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控告、检举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2、试述绩效审计的作用和特点 答: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1)政府绩效审计提供有关公共管理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的信息。(2)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绩效。政府绩效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加强内部控制,有效地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提高行政效率。(3)政府绩效审计能够促进国家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项目目标的实现。(4)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责任性。政府绩效审计活动能够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公共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1)审查范围的广泛性。由于政府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其影响辐射面广,审计时涉及较多单位。绩效审计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还有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等;应用范围也宽广得多,既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也包括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2)审计标准的多样性。政府绩效除了少数表现为直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外,大多数表现为间接的、无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衡量可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难以从数量上概括,需运用定性标准。进行政府绩效审计时,需要考虑分析各个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定。(3)审计方法的复合性。政府绩效审计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还必须依据不同审计对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选择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4)审计过程的延续性。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项目或其他活动的延续时间长,有些活动的绩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政府绩效审计必须开展后续审计。(5)审计结论的建设性。政府绩效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全面评价,揭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审计结论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3、试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与区别。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1)都是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所谓具体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项进行特定处理,直接引起权利义务法律效果的一种单方行政行为。(2)都是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行政争议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争议,该争议是以行政行为是否违法或者严重不合理作为争议的客体。(3)都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以独立行使职权为保障;复议或诉讼均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行为是否违法既是行政复议机关审查的核心,同时又是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重点。(4)都不适用调解。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和确定力,合法即有效,违法即撤销,如果调解,必然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实现或者私权利的保护。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行为。(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一般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则是人民法院。(3)受理范围不同。人民法院所受理的行政案件,只是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件。而复议机关所受理的则既有行政违法的案件,也可以有行政不当案件。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行政相对人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而法律规定行政复议裁决为终局决定的,当事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4)审查力度不同。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一般不审查其是否适当,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其是否适当。(5)审理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公开开庭审理。行政复议基本上实行一级复议,以书面复议为原则。较之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比较简便、灵活。第十章 社会民主监督一.名词解释

1、简述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 答: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民主监督的实行和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治民主。所以党和国家除了不断加快经济建设,为民主监督提供经济前提外,还应该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2)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 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长期共存的参政党,其地位体现在参加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加强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是提高民主党派知情度、增强监督作用和权威的最根本要求。(3)提高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民主监督工作要做得实在而有成效,关键要有较高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保证。

2、简述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与问题。答: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对民主政治以及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显示出强大的舆论威力,但是它也存在着局限与问题。(1)网络舆论代表民意的程度是有限的。网络舆论至多也只是代表了网民的想法。(2)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真实性这一层面,网络媒体有着很大的差距。有些网站受商业利益驱使,在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感,甚至明目张胆地做起违犯道德和法律的勾当。谣言的泛滥也成为舆论监督中一个很大阻碍因素,甚至于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严重。再从网民自身角度分析,如今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着很强的盲从性。(3)网民力量的薄弱。网络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比起平面、电视媒介来讲,它的力量和公众认同度,还局限在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除了青年和知识分子以外,没有更多现实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认同,这就使得网络媒介的作用大大减退。此外,网络媒介的受众和平面、电视媒介的受众相比,尤其是与报纸受众相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这个受众群体,远远没有平面媒介受众那样的持久、固定和坚决,因此这个群体的声音和舆论,自然也就没有那样的力度。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民主监督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民主监督的基本特征是:(1)社会民主监督是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监督体系分成五大部分,即: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民主监督。社会民主监督包括群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和人民政协监督等。(2)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民主性 社会民主监督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民主性。民主性体现为监督权来源的民主性与监督方式的民意性。监督权来源的民主性表现为社会民主监督的权利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和社会公众的授权,它体现为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监督方式的民意性是指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等方式参与到对监督对象的监督中。除社会民主监督之外的其他监督,其监督权均体现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和拘束力,符合公权力的基本属性。而社会民主监督更体现为协作性,而非强制性。(3)民主监督效力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涵 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联系两权的中间环节的监督权是民主政治中公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提高权力监督效力是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涵。

2、试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 答:(1)通过视察实现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委员视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政协委员视察团到各地视察,地方党政领导向视察团汇报介绍本地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视察团和委员根据自己在视察中所见所闻所感,向地方党政领导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见和建议;对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中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与地方党政领导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等,发挥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2)通过提案实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提案是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广泛参与国是和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分布在各地、各行各业的委员可以利用提案这种灵活方便的形式,对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3)政协委员应邀参加党政机关组织的廉政、执法、纠风等专项检查活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批评和举报等。

3、试述舆论监督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舆论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左右局势的发展。正确的舆论、错误的舆论对人们的影响,对社会的作用截然不同,正确的舆论导向,会鼓舞人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若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舆论导向正确与否,至关重要。(2)监视功能。舆论监督的发展历史表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治理结构中,舆论监督都在传播信息,沟通情况的过程中,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信息,反映民情民意,从而监视着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舆论监视,不仅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务的决策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及时、真实的信息反馈,反映决策实施中的变异和问题,督促偏差的纠正和方案的完善,从而促进了政府部门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威慑功能。舆论监督的一大特点是公开性,即将事物公诸于世。当前在反腐败的斗争中,通过曝光公开,可以将各种腐败现象及时地揭露出来,使之受到全社会的鄙夷、抨击和鞭挞,从而形成舆论监督的强大威慑力量。舆论监督虽无法律监督的强制性,但它的威慑力量常常是意想不到的巨大。

2、简述执法监察的基本内容 答:执法监察是指监察机关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方面的问题。这是《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改革措施、重大方针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1)围绕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开展检查 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法律、法规,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2)围绕重大改革决策的贯彻落实开展跟踪监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重大改革措施不断出台。保证各项政令的畅通,清除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推动改革深入和落到实处,是监察工作开展政令检查、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3)针对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 监察机关把监督检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针对一定时期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治理。(4)参与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 对因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地区和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试述美国监督模式的特点。答:(1)权力双向制衡的监督模式 美国的监督模式在权力的横向划分上,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既要彼此分立、独立,又要相互联系、制约。如国会通过立法权的行使实现对行政和司法的监督,但是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并通过立法倡议权而对国会的立法权进行制约,法院也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对国会进行监督。国会可以通过人事任免权、财权、弹劾权的行使对执掌行政管理的总统进行制约与监督,法院也可以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及作出的行政处理等作为和不作为进行司法审查以对行政权的使用进行约束与监督,但法官要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国会也有权弹劾联邦法官。可见,美国的横向监督体系是双向监督模式,强调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2)中央与地方松散的监督关系 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权,因此美国纵向的权力监督关系较为松散。美国的行政监督权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别行使,相互独立,其纵向分权的结果在行政监督方面则表现为,监督机构并不统一。联邦与州各自建立监督机构,二者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也不对口,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因此,美国的行政监督体制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行政监督机构布局分散,监督职能细化,监督主体多元。(3)选举监督、审计监督和道德监督为其监督的重要内容 美国监督模式中,重视专向监督。美国联邦政府所建立的两个独立行政监督机构——政府道德管理局和监察长办公室均突出了专向监督的特点,以道德规范(包括财产申报)和审计监督为两个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重点。同时在美国行政监督体系外,尤其重视对于政治高层人员选举中的资金来源、利益冲突等方面的监督,并通过联邦调查局、政府道德管理局、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对此实施监督。

5、试述新加坡监督模式的特点。答:(1)注重对执政党的监督,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新加坡虽然长期实行一党执政,但却很注意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新加坡政府每四年一次的多党参与的国会大选就是在野党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有效机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还规定,党员议员每周必须有一天回到本选区体察民情,参加群众聚会,倾听民众呼声,接受选民监督。(2)赋予监察机关很大的权力,保证监察权的行使。新加坡的行政监察机关被赋予很大权力以增强监督职能的实施。如贪污调查局的调查权中规定,当有违反《刑法》或《防止贪污法》的行为,或者依据《防止贪污法》在调查期间证明有违反任何成文法的行为时,贪污调查局局长或特别侦查员无公诉人的命令,可以行使刑事诉讼法所授予的一切与警方调查相关的权力。在调查重大案件时,贪污调查局还享有特别调查权,不管

任何其他法律中有任何规定,贪污调查局都可以调查任何银行存款、股票存款、购买帐户、报销单据或任何其他账目以及在任何银行的任何保险箱等。还有权要求被调查人详细说明其子女家属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每项财产的获得途径与准确日期,并有权要求任何人给予调查所需配合,否则被视为犯罪。搜查权体现为,如果贪污调查局相信在某一地方藏有罪证,即可授权特别侦查员或警官在必要时可依靠武力进行搜查,夺取或扣押任何相关的文件和物品。逮捕权,贪污调查局局长或任何侦查员,无逮捕证即可逮捕依照《防止贪污法》与犯罪有关的任何人,可逮捕已被控告的与任何罪行有牵连的或已收到他同任何犯罪有牵连的可靠情报或有理由怀疑与任何罪行有此种牵连的任何人。跟踪监视权,对所有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具有暗中秘密跟踪监视的权力。(3)惩戒与预防并重的监督体系 新加坡对于贪污受贿的定罪与处罚非常严厉,在反腐败方面以严厉著称,其法律规定中体现出新加坡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非常重视腐败的预防,注重反腐败的宣传与教育,培养全社会的正义感。并通过行政改革措施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不断完善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措施,建立惩戒与预防、标本兼治的监督体系。

四、论述题

2、试述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监督模式。答:瑞典议会设有议会监察专员,其中一人为首席监察专员担任监察专员暑的行政长官,负责主持日常行政事务并协调各监察专员的工作和全员的活动计划、分工与预算调整等工作。但为了保证监察专员工作的独立性,首席监察专员不能指挥其他监察专员的工作,其作用范围仅限于必要的协调范畴。为了保证监察专员行使监察职能不受任何外界因素不当干扰,监察专员在人事、组织、经费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人选必须是德高望重的高级法律专家中无党派、非政治性人物,且不能担任议员,不能在政界、商界兼职。根据瑞典宪法和法律规定,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是监督和视察中央及地方的行政和司法活动,重点监督和视察行政机关的活动,保障法律、法令的实施。议会监察专员的监察对象为中央、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此外,还包括与行政机关存在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执行行政机关委托执行公共事务的雇员或私营企业等。内阁部长、大法官、议会和地方议会的议员、中央银行的董事等不在监察专员监察之列。为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视察权、建议权和起诉权。其调查权体现为监察专员有权根据公民的申诉或自己主动发现的线索对任何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并调阅任何调查所需材料、文件等或举行听证会核实证据,有权参加行政机关和法院的任何会议,并在必要时要求检察官提供援助等,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拒绝监察专员的调查,否则会受到罚款等处分。监察专员还有权采取“突然袭击”等方式,在监察专员认为必要时对法院、行政机关、医院、监狱、军事机关等被认为有问题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视察。在调查和视察之后,监察专员可以就所发现的问题向行政机关提出调节、批评、补偿、改正或处分等方面的建议。对于调查或视察中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官员,监察专员有权向法院对他们直接提起公诉。对监察专员的工作考核主要依据监察专员向议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议会的宪法委员会对监察专员的工作直接进行监督。公民若对监察公署的公务行为不满,其救济途径是可以向宪法委员会提出申诉。宪法委员会也有权对被证明是不称职的监察专员撤销其职务。除此之外,社会舆论系统对监察专员的工作也起到制约作用。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监察专员设置的独立性与专职化 瑞典监察专员制度强调人事、组织、经费的独立性,独立性大大加强了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另外,由议会任命专职人员进行监督,使监督工作专职化。也更加强化了议会的监督职能。(2)监察专员监察范围的综合协调性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监察专员不仅可以对法律规定的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还可以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问题进行综合监察和协调处理。与当今政府职能不断扩张,专业分工细化复杂的综合性监督需求相适应。(3)完善的监督系统保证监察专员的监督效力 瑞典建立了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体系,议会监察专员监督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与其他监督体系的协调合作和相互制约。监察专员制度在监督系统的合力作用下,得以不断健全和完善。(4)先进的监督理念 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更注重预防和公民合法权利的恢复,强调防止侵权事件的再次发生和改革措施的采取。因此,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与检察官和警察不同,其作用不在于检举犯罪行为使之被定罪,而更关注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具体改革措施的采取。

3、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这一监督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从过程上可以分为监督调查研究与监督权实施。(1)立法监督。立法监督(主要指宪法监督)是对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违反法律进行的监督活动。它主要是四方面的监督: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常务委员会行为是否合乎宪法、法律的监督;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制定的法规、法令以及命令、决定是否违反宪法、法律的监督;第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是否违反宪法与法律的监督。第四,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否违反宪法、法律的监督;(2)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司法工作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规的监督。这一监督包括三方面: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执行法律和有关司法政策基本情况的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指导;第二,对司法人员的廉德、廉政、廉行状况进行监督,对有贪赃枉法、执法犯法的司法人员给予处分;第三,对人大交给司法机关办理的重大申诉、控告等案件或事由,进行督促和检查;(3)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对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情况的监督,对行政行为中是否存在违法和越权的行为的监督。从反腐倡廉的角度看,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监督:(1)财政监督。即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与决算的监督。(2)对工作报告的监督。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法院与检察院的报告,是人大监督的重要部分;(3)对于严重官僚主义以及失职、渎职和滥用权力等现象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是一个了解情况与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大监督分为二个阶段:(1)监督调查研究。监督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阶段,其主要形式有:(1)听取工作报告。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政府及两院的工作情况,了解成绩与不足,对存在的问题与缺点进行监督;(2)质询。通过对有关部门和机关的质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督促和监督有关方面的工作;(3)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针对人大掌握的情况,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专题调查,进一步了解情况,以便于人大监督;(4)组织视察工作,定期对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监督权的行使。监督权的行使是在监督调查的基础上,对已查清的问题、案件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1)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修改、通过(包括不通过),达到对“一府两院”工作的实际控制和监督;(2)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的申诉和控告。并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加强监督的目的;(3)撤销国家机关(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命令;(4)罢免权。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的人员便可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考核、弹劾、撤换和罢免。

2、试述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答:(1)依法监督原则 人大监督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法律监督,它监督的对象、监督的内容;判别监督对象行为的标准都是法律所规定的。人大代表的监督权,不是个人特权的运用,而是人大代表所体现的法定权利的运用和体现。(2)大事监督原则 人大监督的大事原则包括两点:第一,人大监督的对象是全部国家事务。但人大监督的重点则是国家事务中的重大问题。从监督对象上看,主要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选举和任命的“一府两院”的领导人员;第二,人大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对象违宪行为,违反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行为,领导人员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严重失职渎职等腐败行为的监督。对于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由政府、法院、检察院行使的权力行使中出现的问题,人大监督一般不应具体过问,在视察等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属于此方面的问题,应移交有关行政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3)集体行使职权原则 人大监督不是个人行为(从某种意义上看人大代表监督也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在人大代表的会外工作中,在视察、检查调查中,主要的工作目的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权的行使,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进行的。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4)事后监督原则 不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还是人大代表的监督,都是对监督对象是否违反宪法、法律或人大决议、决定的情况的监督,从而它是一种事后监督,即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进行监督。不违法、便不干涉。一.名词解释

1、侦查监督: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2、审查批准逮捕: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3、刑事审判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电大行政监督学论文 篇4

行政监督是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行政监督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民主与法制的重要内容。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监督体系,但是其本身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了解行政监督的基本内涵,认真分析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对于提高行政监督的有效性、科学性,完善行政监督体制,遏制行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监督;监督意识;监督机制

在我国,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很多行政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改革发展步伐。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卓有成效,在法治政府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在逐渐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适时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有效遏制行政,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更进一步落实反腐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否则,行政执法的权力会被滥用,行政执法的目的将难以实现,公众利益也必将会受到威胁。现行的行政监督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需切实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行政监督的内涵

监督就是监察、督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监督称为行政监督。现代行政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学者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著名论断,将行政从政治中脱离出来,因此对于行政监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1]。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的活动[2]。狭义的行政监督就是指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的活动。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倾向于从广义上理解行政监督,因为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行政监督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与组织或者新闻舆论媒体及公民个人,他们都是行政监督的主体,都依法享有各自的监督权力与权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制约行政权力,有效地惩治腐败。

二、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监督在促进政府依法办事、提高公务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我国已经形成了内外部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行政监督在实际的运作过程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意识淡薄,公众参与意识差。监督意识包括监督主体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和监督对象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公众的监督意识不强,不能够正确行使国家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力,他们认为行政监督就是有权力的去管无权力的,而且由于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使得监督主体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决策的危害性,因而不敢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以免得罪人。作为监督主体的行政执法人员,有些执法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坚持原则,有的则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力素养,面对当前腐败现象“国际化”的特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已经迫在眉睫。就监督对象而言,一些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对监督制约的重要认识,缺少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他们认为监督并不是针对他们而言的,反感甚至厌恶他人对自己的监督,更有甚者,竟然会对监督者进行报复,使得整个行政监督的法制化方面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目前行政监督体制下的监督意识不够强。

(二)行政监督主体分散,尚未形成有效合力。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是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多、渠道多的多元化行政监督体制。监督主体的广泛性是行政监督的特点,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媒体以及公民个人等。这些都是行政监督的主体,但是他们都是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监督,各自分散展开工作,没有形成高效统一的集合体,处于分散运行的状态。而这样的监督方式,一方面使得监督主体各自的监督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发挥监督体系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监督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造成分工不清的尴尬局面,最终削弱整个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导致行政监督合力的缺乏。

(三)行政监督立法欠缺,法制化程度偏低。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必须始终坚持法制化原则,而完善的行政监督立法则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在行政监督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行政监督立法发展缓慢,行政监督法律供给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例如,对于新闻舆论监督而言,法律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加以保障,仍旧是一个法律上的空白,导致新闻工作者经常在工作中受阻。还有就是,在一些专门性的监督中,由于法律缺少明确的监督规范和监督程序,也使得监督权的运行无从下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监督的效能,损害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四)行政监督形式单一,难以发挥整体效能。行政监督的形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对于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而言,这三种监督应该同时存在[4]。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是事后追惩性监督较多,忽视了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只是在结果出现后给予补救,而忽视了预防的功能,这样容易造成行政偏差和腐败现象,导致行政监督陷入消极被动的局面。这样一来,会使很多公务人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放松的心态,不注重事前的监督,不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行政监督中来,从而使得行政监督在长时间的僵持下往往难以形成巨大的威慑作用。

(五)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公开程度低。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监督制度缺少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责任规制,使行政监督没有达到理想的监督效果,从而也使得行政人员的道德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构,才使一些官员滥用手中权力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中有效地制约公权力的舆论监督机制还很匮乏。媒体监督仍然是我国行政监督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新闻法》的立法空白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监督权受到多方的侵犯,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此外,政府信息公开化的程度不够,也使得群众的政治参与机制有所欠缺,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声音,捍卫自己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对策分析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实现行政监督的最大社会效能,进而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对现行的.行政监督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增强监督意识,提高监督效能。从坚持行政监督的实效性原则出发,以最终履行监督职责、实现监督效果为目标,加强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监督意识。一方面,监督主体应积极主动地行使国家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监督责任对于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合理行政的重要性。各监督主体之间应该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行政监督中来,使监督落到实处,发挥制约行政权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监督对象应积极自觉地接受行政主体的监督,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更应该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我约束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做到对党、对人民负责。

(二)整合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保持行政监督机关的独立性,是我们行使职权的基础,但是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工作分散,缺少协调,监督尚未形成合力,已经严重影响了监督体系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以整合监督合力。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先将各监督主体的目标加以协调,然后在监督过程中可以使各监督机构之间能够有机联系,互相配合,使各种分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确保监督过程的科学有序进行。只有形成监督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监督的整体社会效能,推进政府法制建设的进程。

(三)完善监督立法,确保法律供给。行政监督作为一种法制监督,必须始终贯彻其法制化的原则,将法律规定作为其一切活动的准则和出发点。在我国的现行监督体制下,应加快监督立法的进程,既要制定专门的监督法律法规,又要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使监督的过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同时针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受阻的现状,也应加快《新闻法》的立法进程,并针对具体运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并应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行政监督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四)完善监督方式,实行全程监控。落实行政监督的全程性原则,使行政职权的运作成为一个过程,也只有在运作的过程中,行政职权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必须重视事前和事中两个环节,并将事后环节放于事前、事中的基础上,将三者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否则,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不能算是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不能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从而破坏了监督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

(五)创新监督机制,坚持行政公开。我们应建立相关的行政人员的道德机制,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并完善监督责任追究制,使每个行政人员都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我们也应该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新闻立法,以切实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终坚持行政监督的公开性原则,进一步扩大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参与行政监督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四、结语

行政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保证党政机关公正廉洁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体制对于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行政权力的合法、合理行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行政行为的社会效益以及依法合理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优化政府形象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完善,以提高行政监督体系的有效性,实现行政监督的最大监督效能,维护公众利益,建设法治文明。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3-5.

[2]石佑启,杨志坤,黄新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杨建淮.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路径选择[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2).

上一篇:我等你下一篇:欧陆经典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