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四个阶段

2024-08-07

创新的四个阶段(共12篇)

创新的四个阶段 篇1

工作的四个阶段

人的成长可分为四个时期,在这四年里同样我也走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年:懵懂期

那时在校园刚刚毕业,步入社会,对工作充满了幻想,同样也很怯懦;当时的我比较内向、自卑,我应聘的岗位是家装设计,恰好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经过很长的思想斗争、朋友及家人的鼓励才想要尝试这份工作的。刚上班什么也不懂,就当个小跟班在别人身后奔波,穿梭在各个工地;晚上就在办公室学习制图,我比较幸运,当时跟我一齐上班的同事也很乐意指导我,第一年上班,虽然很累,但是也摸索着、进步着。

第二年:探索期

那年我开始正式作图、接单,哇塞!接第一单的时候但是心里超级紧张的阿!记得签合同的时候我的手都在哆嗦阿!我使劲控制着自己不让别人看出我个性紧张。之后陆陆续续接单,接的工程多了,事情也就多了,需要经常跑现场,现场的状况、进度、质量,临时状况发生、解决。在这一年积累了好多装修现场的经验,也慢慢的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随机事件的发生。

第三年:建立期

这一年我应对着一个选取,是持续当时的专业,还是放弃此刻的专业;如果持续当时的专业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大家园,当时的我也是几经思考,最后选取留下来,被调到房产公司做文员,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当时的工作资料需要细心,但是马虎跟了我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还好当时的工作资料与我之前使用的软件一样。因为工作资料的改变,我需要学习的资料有很多。当时的领导也比较耐心的指导我,不只在工作上的指导,还有其他知识的掌握,问题的思考,学习的技巧等等好多好多。这一年我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机构,有了自己独立自考的潜力。

第四年到此刻:维持成长期

我换部门了,这次貌似有点与众不同了,文员、库管、现场管理员在这个部门全都做过了,供热公司是刚刚建立的部门,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也让我对这个部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都是有人指导着工作,在工作上我不够独立,总是想依靠别人,但是供热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正处于摸索期,接触的同事也都是新人,我在办公室做文员,为施工做前期准备工作,冯卓经常说我,你的`活都是急活;确实我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都是着急的工作,这就需要提前设想我下一步着急的工作会有什么,怎样做。以前公司的墙上还贴过一个很励志的话:老板找你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你立马失业。这段话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回想起来,每次完成一项工作之后,都会觉得我在这个岗位上是有用的、是能体现我的价值的。这一年我觉得我是成长最快的一年,慢慢的学会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

我听过集团最形象的比喻就是“这好比是一所校园”让我们每一个在这工作的人都能在“学中干,干中学”,在这里见证了我整个蜕变的过程,感恩,一路前行。

创新的四个阶段 篇2

作文教学首先是备课, 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实际情况, 在学生现实水平基础上, 选择一个恰当的课题进行训练。这样每次一个课题, 几年下来就能分项分步一点点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最终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接着需要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对本次课题, 选择恰当的例文, 并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面解析相关的知识、理论和写作方法。让学生既有可模仿的, 也有可操作的技能。然后就是学生写作文。选定的题目, 既要符合训练要点和作文训练的方向, 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激发出他们的创作激情。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作文是作文教学落实的关键所在。最后就是批阅总结, 佳作展示。这个环节也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会欣赏评价作文, 而教师也要总结情况, 找出注意事项, 把学生的写作体验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并客观评价此次作文教学的效果, 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这个过程本人总结划分为四个阶段:因文规划, 例文指导, 定文演练, 阅文赏结。下面根据个人体验谈一谈。

因文规划, 指备课阶段, 老师根据学生作文实际情况, 合理地制定目标, 恰当地选择内容, 科学地安排进程, 做好规划工作。在整个高中阶段, 一次次的作文规划就是设置一个个台阶, 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作文的新的高度。

一次作文课的目标要明确具体而且单一, 它是要切实解决学生作文某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指望在一个训练中解决几个问题, 老师要明白这次在作文的哪个点上准备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样到后面素材的选择, 教学的进度与深度, 教学的方法, 都好把握了。

在设定目标之前, 要对学生的作文情况有清醒的认识。难度太低, 对学生而言是简单的重复, 意义不大;难度太高, 实现不了也只是徒添烦恼。难度到“跳起来摘桃子”, 是比较好的尺度。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增大了作文教学成功的可能性。

这个目标要有它的针对性。学生作文的情况千差万别, 教学当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 解决其疑惑, 让他们整体水平获得提升。还要侧重于基础性的课题, 一旦掌握这些, 就能对作文的多个方面有带动作用。如思维能力、语言水平、思想深度、表现手法等, 具有强烈的正向迁移特征。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问题和作文进程的关节点上下功夫。

这些情况考虑好后, 教师自然就明白了这节课的重点在哪, 难点在哪, 然后就是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方案, 最终形成教案。

那种只是按照教纲或者教案书死讲的, 或者照搬创作原理文学理论空讲的, 忽略了学生实际的可能性, 不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 作文教学备课的虽是教师, 可教师关注的要点其实在学生。

例文指导, 教师选择恰当的范文, 经典作品, 或优秀作文, 或下水作文, 或典型病文, 从已设定的教学目标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并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创作指导。

根据所确定的作文主题, 选择典型的例文进行作文指导, 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谓典型的例文, 就是能够集中体现所要讲的作文理论。如要讲借景抒情可选《荷塘月色》, 讲比喻论证可选《拿来主义》等。恰当的例文还应该是简单易懂或者学生熟悉的。因为是要从作文的角度运用, 就不能让学生将太多精力花在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上。

一次作文主题, 肯定有许多相应的文章。如果必要, 可以选用多篇例文, 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所讲内容或者这次作文主题下的多种形态变化。

对所选文章分析, 从中提炼或挖掘出的作文问题, 或者一般的作文规律、创作方法、表现手法等。因为是学生熟悉的作品, 从写作的角度重新阐发, 既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易于接受长久记忆, 还加深了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当然例文只是载体, 从中得出的作文技法才是这节课的目的所在。

这样一节课要给学生一篇典型范文, 学生可以简单模仿。也要给学生一定的写作理论, 作文技法, 这样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 创造发展, 写出属于自己水平的有着自己风格的并且符合这次训练目标的作文。

这一节课, 虽然以讲为主, 但要立足于学生的写。

定文演练, 在既定目标之下, 确定具体的作文题目, 进行必要的作文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 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 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作文的选题应该在他们生活经历阅历或者熟悉的知识范围内。这就让他们有材料, 有兴趣, 有能力去写。不在写作题材上为难学生, 他们才能把精力集中在主旨的提炼, 章法的安排, 语言的优美等作文更本质的层面上。

当然题目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性。太过简单或者是以往题目的简单重复, 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颖的选材或者切入角度, 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而相应的难度, 一般是本次作文主题的较高的具体要求,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至于具体的写作过程安排, 也不一定是要死板的现场出题当堂完成。可以提前几天出题, 让学生酝酿思考, 然后用一节课完成。从出题到动笔这段时间, 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清楚。有心的学生可以选择恰当的素材, 确立最佳主旨, 充分比较各种思路, 甚至考虑语言的表达。这样最后的成品作文, 应该有相应的质量。高质量的作文多了, 优秀就成了习惯。

作文的写作, 虽说是学生的事情, 却是在老师的主导和控制之下完成的。

阅文赏结。传统上, 学生写完作文, 剩下的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当然老师也因此疲惫不堪。作文的批改是一件无比繁重的事情。这是语文老师的宿命。这一环节, 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 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最重要的是, 别人的作文也是一面镜子, 批改别人的作文可能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自批自改, 方式是灵活的。可以自己批改自己的, 也可以交换批改, 还可以一文多人次改, 小组讨论批改。前两种简便, 但效果不可控制, 不提倡。后两种复杂, 而且耗时长, 但能解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效果好得多。

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 并不是让老师放弃自己的责任, 恰恰相反, 老师的操作难度更大。老师要精心准备, 努力掌控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 学生批改前老师就得把所有的作文浏览一遍, 对学生的作文有大致的了解, 对其中普遍性的问题, 集中突出的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老师要将这次作文批改方案细化。对不同的问题该怎样批改, 怎样评价, 怎样给分, 详细的告知学生。类似于给学生进行作文题目的分析, 思路的指导, 语言的优化。学生批改的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参与, 给以指导和引导。学生批改完成后, 还是要全部阅读, 还要做两个总结。先是要总结这次作文的写作情况, 对学生作文作出客观评价。中间的优点在哪, 该怎样发扬;不足在哪, 该怎样改正。这是对作文的详细讲评, 要侧重于这次作文主题。接着还要总结这次批改情况, 引导提升他们的批阅水平。最后还要挑选出优秀作文, 进行展示或朗读;找出不合格的作文, 引导作者改进或重写。

这一环节中的教师引导尤其重要。因为涉及到作文写作和批改的许多角度和层面的细节问题, 面对的同学也参差不齐心态各异, 所以有效引导的难度很大。然而这一步如果做好了, 学生的收益也相当可观。前面有学生自己写作文的体验, 接着又以批阅者的角度看同题文章, 既能丰富自己的认识, 拓展自己的思维, 又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 就有可能把他们的零星感受系统化, 还能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 作文的批阅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

伟大公司的四个阶段 篇3

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微软是什么?”我们是软件公司吗?我们是单纯的Windows公司吗?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渴望的是什么?当我们成长以后我们想变成什么?

在被问到什么东西是我们公司的性格时,首先,我们从根本上是“软件力量将持续改进社会”这一理念的信徒。不久前,我们列举了微软在研发方面的重要技术。你知道我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的人,我认为说出5项技术就好,但盖茨说不,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70亿美元,我想在每个技术上至少投入1亿美元,所以我们有70项技术将在未来5到6年间改变世界。

而在商业上,我们正在围绕这些技术构建四种不同的商业模块。我们是作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公司成长起来的,在过去的十七八年里,我们一直想成为企业级软件公司,虽然人们总以为这个市场只有IBM和甲骨文两家公司。而且,我们还在试图建立两种新的商业模块。我们试图成为所谓的“现代消费电子公司”,这是一个软件主导的领域。而不像旧的消费电子时代那样由硬件扮演英雄。我们还努力成为“互联网信息与广告公司”。

在过去的27年里,我们从24人的公司变成75000人,如果你计算一下复合增长率,这个数字也许现在不会像Google那么疯狂。但我们经历了很多年的高增长,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构建了一个汇聚才能之士的平台,他们能带动更多有能力的人。

没错,Google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业务,但是它只有这一个有用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是小聪明。拜托。我们也做了很多有小聪明的东西,我们还在斯坦福搞机器人呢,但是这并不能支付我到斯坦福商学院来的路费。

在商业史上,你能找到很多只有一招鲜的“黔驴”,Google也试图在它最基本的业务周围填充各种东西,但它始终还是只有一个真正的业务,就是它的搜索广告业务。很好,它已经成长到一定的速度,实际上它年收入增长为100亿美元的速度比我们成长到那个阶段时更快。但这只是说这个产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水平,好事自然就发生了。但对我来说。企业家精神是你通过自己聪明有效的努力填充核心业务的能力,就是找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支柱业务。

所以,企业行为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发明了某样东西,但也许它永远不会大获成功:第=阶段是,我找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神奇的事物;第三个阶段是,我在创造神话的同时,拼命从中榨取利益;最后一个阶段是,我塑造一种文化,让我能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可能创造神话的新产品,同时能去外面收购,并用收购所得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伟大的公司能经历所有四个阶段,但大多数公司跳不出“我有一个好创意”然后“创造神话”的阶段。有一些人能创造出神话,但是永远不能真正从创意中得到好处,所以技术被卖掉了,一些人则能重建他们自己。对我来说,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这四个阶段的循环。

现在,Google正处在收获阶段。我喜欢这个阶段,这是商业中很有趣的一个环节。有一些好东西帮你聚敛钱财,这很好=你不用做任何新产品,就能在第二年获得20%的增长。在1980~1990年代,我们也是这样。但现在我们必须开始重新循环。我们将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也是引入多元商业模式的能力。

当有人问起,这是不是一个成长型公司时,这可以被分为两个问题。首先,你所拥有的商业模式能否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增长?第二,我们是否相信你发明了新的模式来促进增长?伟大的公司必须要能够很好地进化。

当我想到通用电气时,他们伟大吗?他们能两者兼得吗?少数一些企业能在一段时期里连续同时满足两个目标,很多金融服务公司,以高盛为例,他们也能同时做到两者兼得。所以要很好地获得这两种增长的能力,都要求有企业家精神。

伟大公司的四个阶段 篇4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

你所拥有的商业模式能否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增长?我们是否相信你发明了新的模式来促进增长?

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微软是什么?”,我们是软件公司吗?我们是单纯的Windows公司吗?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渴望的是什么?当我们成长以后我们想变成什么样?

在被问到什么东西是我们公司的性格时,首先,我们从根本上是“软件力量将持续改进社会”这一理念的信徒。不久前,我们列举了微软在研发的重要技术。你知道我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的人,我认为说出5项技术就好。但盖茨说不,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70亿美元,我想在每个技术上至少投入1亿美元,所以我们有70项技术将在未来5到6年间改变世界。

而在商业上,我们正在围绕这些技术构建四种不同的商业模块。我们是作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公司成长起来的,在过去的十七八年里,我们一直想成为企业级软件公司,虽然人们总以为这个市场只有IBM和甲骨文两家公司。而且,我们还在试图建立两种新的商业模块。我们试图成为我所谓的“现代消费电子公司”,这是一个软件主导的领域,而不像旧的消费电子时代那样由硬件扮演英雄。我们还努力成为互联网信息与广告公司。

在过去的27年里,我们从24人的公司变成75000人,如果你计算一下复合增长率,这个数字现在不会像Google的那么疯狂。但我们经历了很多年的高增长,更爽的是,我们构建了一个汇聚才能之士的平台,他们能带动更多有能力的人。我真的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经证明一群各行其事的人们随机集合起来能真正创造价值。现在似乎可以,但让我们再等等看。

没错,Google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业务,但是它只有这一个有用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是小聪明。拜托,我们也做了很多有小聪明的东西,我们还在斯坦福搞机器人呢,但是这并不能支付我到斯坦福商学院来的路费,

在商业史上,你能找到很多只有一招鲜的“黔驴”。 Google也试图在它们最基本的业务周围填充各种东西。但它始终还是只有一个真正的业务,就是它的搜索广告业务。很好,它已经成长到一定的速度,实际上它年收入增长为100亿美元的速度比我们成长到那个档次更快。但这只是说这个产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水平,好事自然就发生了。但对我来说,企业家精神是你通过自己聪明有效的努力填充核心业务的能力,就是找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支柱业务。

所以,企业行为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发明了某样东西,但也许它永远不会大获成功;第二阶段是,我找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神奇的事物;第三个阶段是,我在创造神话的同时,拼命从中榨取利益;最后一个阶段是,我塑造一种文化,让我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做可能创造神话的新产品,同时能去外面收购,并用收购所得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伟大的公司能经历所有四个阶段,大多数公司跳不出“我有一个好创意”然后“创造神话”的阶段。有一些人能创造出神话,但是永远不能真正从创意中得到好处,所以技术被卖掉了,一些人则能重建他们自己。对我来说,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这四个阶段的循环。

现在,Google处在收获阶段。我喜欢这个阶段,这是商业中很有趣的一个环节。嘿,你有一些好东西帮你聚敛钱财,这很好。你不用做任何新产品,就能在第二年获得20%的增长。在1980-1990年代,我们也是这样。但现在我们必须开始重新循环。我们将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也是关于引入多元商业模式的能力。

当有人问起,这是不是一个成长型公司时,这可以被分为两个问题。首先,你所拥有的商业模式能否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增长?第二,我们是否相信你发明了新的模式来促进增长?伟大的公司能够必须要能够很好的进化。当我想到通用电气时,他们伟大吗?他们能两者兼得。少数一些企业能在一段时期里连续同时满足两个目标。很多金融服务公司,以高盛为例,他们也能同时做到两者兼得。所以要很好地实现这两种增长的能力,都要求有企业家精神,有些是关于发明的,而有些是关于增长的,这几乎是不同的东西。

认知汉服的四个阶段 篇5

普通群众基本也就能看懂静夜思,很像汉服此刻的普及状况,初步分清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区别,认识襦裙袄裙圆领交领等基础形制。这也是面向大众的基础科普,不需要多精细,但要树立对汉服基本架构的认知。

2、蜀道难阶段

进阶阶段,也是汉服同袍的普遍认知层次,能分清长短褙子、直身直裰、贴里曳撒,对服饰纹样及首服足衣有初步认识,能对外进行简单科普。

3、岳阳楼记阶段

深入了解汉服体系,研究服饰搭配,开始阅读相关著作,自己论证查漏补缺。能对一群人做相对详细的科普,对汉服活动和汉服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过秦论阶段

《过秦论》一文很多人只知其名,已忘其文,提起只能靠百度。就像很多形制我们只闻其名,未见实物,透过之前的了解后开始刷博物馆看实物做复原。从事汉服相关产业的工作。

5、周易阶段

小众但是极其详细,基于第一手实物资料及考古报告的考据。包括衣服裁剪方式、着装顺序、服色的成体系的学术研究。但目前的考据成果似乎较碎片化,还需继续整合梳理。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篇6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著名的中国科技信息网(NCFC)、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CHINAGBN)都属于广域网。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的机关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创新的四个阶段 篇7

在掌握语言知识, 拥有语言运用能力, 建构有效学习经验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总目标下, 香港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呈现出四个明显的转变。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 (Yan Chai Hospital Lim Por Yen Secondary School) 中一年级以“食物”为主题的英语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课时

(1) 让学生阅读关于“食物”的文章, 唤起学生对该主题的注意;

(2) 教师协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列出关于“食物”的一些想法 (例如:你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它们通常是在早餐还是在晚餐吃?) ;

(3) 帮助学生列出话题中涉及的英文词汇;

(4) 请学生将自己一天中的膳食情况列表;

(5) 协助学生就膳食习惯问题对同学作简单的访问。

第二课时

(1) 教师讲解“食物金字塔”的知识:不同的营养种类、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人体获得各种营养的方式;

(2) 教师解释“卡路里”的概念, 向学生出示他们所喜爱食品的卡路里含量表;

(3) 教师讲解能量与卡路里的关系。

第三课时

(1) 以前两节课为基础, 教师向学生解释不同饮食习惯中所包含的不同理念;

(2) 教师与学生就所喜爱的快餐食品进行讨论 (如:食品种类、营养含量和进食地点) ;

(3) 协助学生设计“健康食谱”, 并列出购物清单。

在“食物”为题的主题性活动教学中, 教师协助学生以英语为媒介, 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通过课堂内的自主探究活动, 启发学生理解“食物金字塔”的知识, 懂得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道理。教学活动将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自然地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在运用语言的同时又增长知识, 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有机结合, 既活化了语言学习, 又通过知识的互动与融合, 使先前的学习内容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让知识的内涵得到深化和提升。转变学习方式后的英语教学, 既体现了语言知识教学的主体性和引导性, 又注意了学科内容教学的渗透性和拓展性。

二、活动形式的转变

宣道会孙凯小学 (CHR&Missionary Alliante Sun Kei Primary School) 三年级的英语课:

(1)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中“小画眉”一节;

(2)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份关于不同动物的相关阅读材料;

(3) 小组成员分别阅读材料的某个段落, 然后向自己的组员讲解自己所阅读的段落, 使组内的其他成员了解该动物的特性;

(4) 在全班范围内将小组进行重新组合, 使每一组都包含了解某种动物特性的“专家”;

(5) 新的小组合作构建“动物学校”, 分别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安排它们担任学校的“校长”、“督导主任”, 并向全班陈述安排的理由;

(6) 教师要求学生为身边的同学制作一张圣诞卡, 并使用刚才了解到的动物特性来描写同学的性格 (例如:×××同学像小白兔一样温顺、可爱) 。

活动形式的转变在这堂英语课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务到人, 形式多样”。在和谐、信任和充满挑战的气氛中, 教师有意识地将认知活动落实到班级中的每个成员, 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人物”, 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 体会协作的重要。二是多元智能协同发展。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将语言智能的发展与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多元化学习模式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正如英国教育心理学家戴·冯塔纳 (DavidFontana) 所说, 和谐的课堂氛围、富有挑战的教学任务往往会使语言教学过程远远超越认知的过程, 而同时成为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三、课程安排的转变

万坡小学 (Whampoa Primary school) 在2000~2001学年度开始实施跨年级学科安排计划 (CLSS) 。该计划将三年级至六年级五个班的学生按其现有的英语水平重新分成A和B两个班, 并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上英语课 (参见下表) 。

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编班教学和适当增加英语教学时间体现了课程安排方式的转变。按水平编班教学有助于因材施教, 适当增加课堂教学时间, 既照顾了学生整体性认知的需要, 又克服了“插花式”课程安排将学生学习经验人为“碎片化”的弊病, 有利于保持教学活动的连贯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实施新课表后, 学校的周课时数由40节上升至45节, 英语课由每周9节增加至每周10节, 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总量增加了。该校教师 (尤其是英语科教师) 反映, 新课表既有助于学生在相对充足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从事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又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跟踪观察, 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四、阅读方式的转变

神托会培基学校 (Pui Ching Schoo1) 是一所位于新界的全日制政府资助小学。该校自1995年起, 每年举办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 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子阅读奖励计划”。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和监督下, 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生活体验借助文字和图画表达出来, 并按年级将自己的作品润色:一、二年级进行口述加图画或文字表达为主要形式的“故事创作”;三、四年级采用文字或文字加绘画为主的“感受分享”形式, 发表自己对特定图书或事件的感想;五、六年级则采用就社会时事提出正反观点, 再整理成文并配以插图的“思辨交流”形式。在作品润色的基础上, 各年级将其中优秀作品编辑成作品集, 通过同学、教师和家长投票, 印制成配彩色图文的《培基全语文创作集》, 并将其中的作品公布在学校的网站, 供更多的人分享。

培基学校的“亲子阅读奖励计划”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它使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乐趣, 培养能力, 并增进了家人间的亲密关系。近年来, 香港教育当局大力督促学校开展阅读活动, 提出要使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时, 香港教育统筹局从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出发,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 鼓励亲自阅读, 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辅导。阅读方式的转变使阅读成为知识、技能、良好人格品质的同步提高的结合点。

综上所述, 香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四个转变, 体现了英语教学由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被动学习转向通过多元学习模式, 整合知识和经验, 活化语言学习过程的主动“习得”;由单纯承担语言教学任务转向承担语言教学和培养良好人品的双重责任;由单一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以求提高教学效率的“单向思维”模式转向整合课堂内外各种资源, 最终达到教学效率稳步提高的“多维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图书馆, 2000.

企业竞争战略观的四个发展阶段 篇8

关键词:企业竞争战略观;企业资源;知识创新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从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它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20世纪80年代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观;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以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

一、 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

这一时期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是伊戈尔·安索夫和肯尼思·安德鲁斯。其中,安索夫正式提出的“战略管理”概念为后来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基础。安索夫的战略理论主要认为,竞争战略行为是对企业环境的适应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竞争战略的出发点是追求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安德鲁斯提出了企业竞争战略的SWOT分析框架(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认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应建立在对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外部环境中哪些是企业发展的机会,哪些构成企业发展的威胁,然后找出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抓住机会,避开威胁。

与此同时,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咨询专家们则创造了包括“经验曲线”和“增长与市场份额矩阵”在内的一系列企业竞争战略分析概念和工具,深深影响了美国各大企业的战略观,出现了几乎席卷全球的“战略热潮”,当时美国500强企业中有85%的企业建立了竞争战略部门。“波士顿矩阵”盛行一时,几乎每一个称职的战略制定人员都学会了用“金牛”、“瘦狗”、“问题”和“明星”来对自己企业的产品与业务分类,并决定其取舍。

可以将这一时期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归纳为以下三点:

1. 企业竞争战略的重点是适应环境。企业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企业自身难以左右的,因而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2. 企业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竞争战略适应环境变化旨在满足市场需求,获取理想的市场占有率,这样才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可以说,企业如何获取理想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一时期的战略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3.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结构与企业竞争战略适应。这一阶段的企业竞争战略实质上是一个企业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因而,在战略实施上,势必要求企业结构要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适应。

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主要有以下不足:该理论缺少对企业参与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分析与选择,它从现存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所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己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这势必导致企业往往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之中,充其量只能是战略的追随者。另外,该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缺少对企业内部环境、结构与特征的考虑。

二、 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

以产业结构分析主导的竞争优势观点,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和企业理论。它有三个前提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行业和竞争环境决定着能否赢得高额利润;对于许多特定的行业来说,由于企业拥有类似的资源,就可以采用类似的战略;实施战略所需要的资源在企业间可自由流动,因为资源的流动令企业可开发资源,这使得企业间的资源差异只是暂时的。

波特指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则的深刻理解。而竞争规则又体现于五大竞争力之中,即:新竞争者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供货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作用力决定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们影响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影响着企业的产品的定价,替代品的威胁也是如此。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决定着原材料和其它的投入成本。竞争的强度不仅影响着价格,同时也影响着诸如厂房设施、产品研发、广告及销售等的成本。入侵者的威胁限制着价格,也要求企业为防御入侵而进行投资。

根据产业企业理论和五力竞争模型,波特提出了通用竞争战略,即企业可以通过低价无特色的产品(成本领先型竞争战略),或顾客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购买的差别化产品(差别化竞争战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形成竞争优势。波特亦提出另一类通用竞争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即企业在一个细分市场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在成本或产品差异方面的优越地位,其实只不过是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具体应用而已。

以产业结构为本的观点风靡于20世纪80年,其立论基石在于,通过多种分析工具的运用,市场产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被认知的。

以产业结构为本的观点最主要的弱点在于它是建立在对产业聚合的理解之上的,而不是内部战略的系统化。重外轻内导致的主要后果之一是战略抉择的单一化。使用聚合的产业分析方法无法在战略水平上采纳有效、灵活的方法。对企业内、外部认知水平的不一致,乃至错配导致难于适应变化的战略刚性。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观点难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企业有超常的收益,而其它运用相同战略的同类企业却没有相当的收益。而以资源为本的竞争战略观则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三、 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

企业如何发展和维护竞争优势的挑战,是战略管理理论主要的研究分支之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企业的资源主导整个企业内外部分析的战略框架,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探讨的热点,这个框架就是所谓的“企业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这种方法指出资源是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它与以产业定位为核心的产业分析方法不同。它采取了一种内部考究的方式去探求为何某些企业比其它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始于Wernerfelt(1984)引导先河的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在若干学者的努力下得以不断完善。其基本假设是:每个企业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它们是战略的基础,也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假定企业具有不同资源,开发出独特的能力,同样,在特定行业竞争的所有企业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战略资源和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间的资源存在差异,其它企业无法得到复制。因此,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念的倡导者强调,竞争优势来源于个体企业所拥有和掌握的独特资源。因此,对竞争优势的研究便着眼于那些蕴藏于企业中的资源。Peteraf(1993)以资源难以被仿制、转移、买卖或者替代的观点,对竞争优势的关键作用作出了解释,并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资源关键的性质以及它们存在的经济价值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无法将其同质配置。

以资源为本的观点,其核心问题是企业的异质性(Peteraf,1993),它阐述了构成竞争优势的理论环境。在分析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涉及到企业以及与供给和顾客相关的资源,乃至社会资本理论所强调的对企业有价值的各类无形资源。

虽然以资源为本的观点正确地强调了企业的异质性,但由于分析能力的局限,它没有强调主要的资源是系统知识。以资源为本的观点在价值的定义上缺乏完整性,异质性本身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四、 以知识积累及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掘和解释无形资产及企业知识积累的关键作用的努力下,企业理论的研究者提出了知识基础观。在这种观点下,企业的知识被认为是企业的关键资产,因为知识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能够让企业有效地获取、支配并转化其他的资源。Teece,Pisano,& Shuen(1997)认为企业依靠知识基础的资源来驱动业绩并依赖其快于其竞争对手的学习及发展能力来超越竞争对手。而且,知识的进化是路径依赖型的,这使得其他企业难于模仿这种资源。正因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迅速,企业的学习能力或知识的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所有企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企业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概念,因此研究者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观点来定义它。如,将知识定义为“知道如何做”及“信息”的结合体;专业与经验的一种配置,而非在企业内个人传递的信息流;为允许企业以现有方式运作的现存的一系列的能力和“知道如何做”以及指导企业现有行动及理解力的一系列的原则、技能和流程。以上种种定义认为,企业知识是现存于企业中的一系列积累的知识的集合。

然而,企业的现有知识集合并不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因为环境持续改变,企业必须能够持续不断地以新的方式整合生产资源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以创新的方式运作,采取新的步骤,或应对于市场的挑战都依赖于企业知识创新的能力。查尔斯·德普雷及丹尼尔·肖维尔(2004)认为企业现有的知识集合对保证企业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是不足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学习并快速创建新知识集合的能力才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或引领快速变化的环境。

因此,以知识积累及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知识积累及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地发展、整合资源并获得超越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79-191.

2.Teece,D.J.,Pisano,G.& 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3.查尔斯·德普雷,丹尼尔·肖维尔.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姚玉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5级博士生;朱文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副教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篇9

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已具备了较完整的安全体系,形成了以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化。安达思安全文化咨询机构认为: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文化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企业安全文化模型——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安全文化建设从初级到高级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阶段。

此阶段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缺少高级管理层的参与,安全承诺仅仅是口头上的,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安全完全依靠人的本能。以服从为目标,不遵守安全规程要罚款,所以不得不遵守。这个阶段事故率很高,事故减少是不可能的。

第二阶段,严格监督阶段。

此阶段企业已经建立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各级管理层知道自己的安全责任,并作出安全承诺。但没有重视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处于从属和被动的状态,害怕被纪律处分而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制度没有自觉性,只有依靠严格的监督管理。此阶段,安全业绩会有提高,但要实现零目标,还缺乏员工的意识。

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此阶段企业已经具备很好的安全管理系统,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负责,员工已经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岗位工作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都十分了解,员工已经具备了安全知识,员工对安全作出承诺,按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安全意识深入员工内心,员工把安全作为自己行为的一个部分,视为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价值的实现,员工人人都注重自身的安全,集合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目标。

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阶段。

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四个阶段 篇10

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四个阶段

服装品牌公司的工作流程: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完善技术质理管理环节的流程管理,形成技术化、标准化、规范系统化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规定望各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第一阶段:

市场调查、总体方案、方案选择、产品开发、建议书、产品设计、方案、设计稿件、完成 ;

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第二阶段:

产品开发、任务书、头样制作、评价鉴定、复板修正、客户评定、设计修改; 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第三阶段:

生产部安排、采购准备、工艺整理、编制、首件样衣、确认生产厂开货、前期生产、控制;

服装品牌公司工作流程的第四阶段:

创新的四个阶段 篇11

其中,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形转换能力是“几何直观”的基础层面。“几何直观”以几何图形为研究问题的工具,这就需要对几何图形的特点有准确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数形转换能力也是几何直观的重要内容,即在符号语言(数)与图式语言(形)之间建立联系,能熟练地进行互译。读图分析能力和画图思考能力是几何直观的表现形式。前者主要体现了借助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后前则是借助图形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因而,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必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笔者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过渡阶段→萌发阶段→生长阶段,各个阶段培养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本文试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一、孕育阶段——关注直观载体的逐步抽象

“几何直观”能力发展的孕育阶段主要是指小学一、二年级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为主,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直观教学。但这里的直观教学主要借助实物、图片、符号等直观载体,从严格意义讲还不能称之为几何直观(以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为直观载体)。因而适当进行抽象和提炼,由实物、符号直观逐步向图形直观过渡是很有必要的。如人教版一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教材上借助回形针、小棒、第纳斯木块等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的组成、理解计数单位(图1)。

图1

这是以实物为直观载体来认识数学对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实物直观。从几何直观的角度看,这三种实物中哪一种最具价值?我们不妨做一个比较:用回形针计数,“10个回形针一小堆”“100个回形针一大堆”分别对应计数单位“十”和“百”;用小棒计数,则是“10根一小捆” “100根一大捆”;用第纳斯木块计数, 1个小木块对应“一”,10个小方块排成一行对应“十”,而10行拼成一片对应“百”。如果仅从促进本课时知识内容的理解来看,三者差异并不大,但是从后续发展来看显然第纳斯木块更有价值。因为尽管在这里小木块只是作为实物呈现,但它的构建方式具备了“点—线—面”的几何图形特征,并为进一步认识“千”(体)积累了直观经验(如图2)。这样的构造系列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与几何模型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

图2

二、过渡阶段——关注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

直观是对事物的直接判断,是属于经验层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直观”就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积累所形成的数学素养。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践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两者均有赖于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切身的过程性体验。小学阶段的几何课程以直观几何、实验几何为主,包括通过直观感知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等。其中,平面图形的认识大部分编排在三、四年级,如线段、直线、射线、角、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几何直观能力发展的过渡阶段。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开展“看一看、做一做、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画一画”等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反思和提炼,逐步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思维经验。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

一般来说,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度量三个内角的度数,求和;

(2)把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图3);

(3)通过折纸,把三个内角向内折叠拼成一个平角(图4);

图3

图4

显然,这三种探索的方法都是基于实践操作的,探究过程远不如几何推理那么严密(存在操作的误差性)。但就小学阶段而言,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强调动手实践。它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在于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和获得的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对这三种方法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即想方设法将三个内角拼起来,体现出“求和”的思想。这样,实践的经验上升为思维的经验,为初中阶段的演绎几何(图5)奠定基础。

图5

三、萌发阶段——关注几何直观意识的培养

一般来说进入第二学段——小学四年级,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进入了萌发阶段。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程度逐步提升,越来越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手段来提供支撑。由于简洁表达的需要,这时的直观载体逐步由实物变为图形,初步呈现出几何直观的特点。这个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意识,也就是说要促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主动地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意识的培养取决于价值的认同。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几何直观的价值和作用。

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计算“+”,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

(1)+=;(2)+=+=;(3)+=0.5+0.4=0.9。

在这里,理解为什么必须先通分才能相加是教学的关键,直指分数加、减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累加”的数学本质。我们可以借助“分数墙”(图6)这一几何模型进行解释。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由于每一份大小不同,不同的分数单位是不能直接累加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图上寻找与和相等的分数(等价类分数),发现1个相当于5个,2个相当于4个,由于每一份的大小相同,相同的分数单位可以进行累加,得到9个。而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其原理是与通分一致的。

图6

四、生长阶段——关注数形之间的转换训练

五、六年级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进入了生长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形转换能力。数形转换,也就是数与形之间的互译,即能从数(式)想到图式,能从图式想到数(式)。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图式表征的训练,如“看图写数(式)”“看数(式)画图”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形转换的能力,感悟数与形的互助性。如“正方形数”的认识:

呈现图7,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点子图分别表示哪些数?点子图的排列有什么特征?通过讨论和交流,揭示像这样的数叫“正方形数”。进一步,通过图形操作(分一分、连一连)寻找“正方形数”的数学模型,如表示为“完全平方数n²”;可以表示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1+3+5+……+n;也可以“回”形构造:例如4+3+3+2+2+1+1;甚至可以表示为两个“三角形数”之和:1+2+3+……+n +……+3+2+1(图8)。

图7

图8

像“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等都是比较特殊的数,具有明显的图形特征。运用这样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感悟数的几何特征,反复进行数(式)与形(构造方式)之间的转换训练,对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感悟数形之间的密切关联都是很有价值的。

必须指出,就整体而言,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甚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就个体而言,其发展过程也不是直线型的。因此,很难作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本文所阐述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时间分割点。但是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还是存在的,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才能事半功倍,这正是本文的用意所在。事实上,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局限,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阶段还不能完全显现(特别是直观洞察性),但几何基础知识的掌握、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几何直观意识的培养必然能为几何直观水平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的四个阶段 篇12

一、供给需求维度

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7.5%[1]。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我国经济结构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调整,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及国民经济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经济模式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鼓励消费和扩大出口这“三驾马车”驱动,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依靠投入、消费和出口三种方式,如政府财政投入、银行巨额贷款、扩大招生规模以及满足考生的高等教育消费需求、鼓励学生留学等,高等教育由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攀升,校园软硬件建设成效显著,还催生出一批新的大学。但应当指出,这种以扩大需求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过多强调大学的综合性而弱化了专科性,过多强调办学规模而忽视了培养质量,过多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忽略了创新驱动,最终使得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吻合而出现结构性矛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与社会急需创新人才之间的矛盾,所培养的学生同质化现象普遍,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高校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下,高等教育只有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进行变革,方能打破人才培养同质化的藩篱,进而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整体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人才供给效率。一是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当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变革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未来世界发展形态,也息息相关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此情形下应当紧跟时代变革潮流,把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引入课程体系之中,并对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进行与时俱进的升级改造,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二是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当适应经济结构的需要。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所培养的创新人才首先要适应经济结构的需要才能有用武之地,发挥一技之长。需要正视的是,经济结构影响着人才结构,也势必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人才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超前规划,多元化地培养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强化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经济结构的需求。

二、德育体系维度

德育即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撰文指出,“人的思想观念、态度等已在人的基本素质中占据首位,德育已是涉及人才培养的大问题。”[2]人的精神境界往往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进程中,德育塑造合格的创新主体,规定正确的创新方向,引导创新过程顺利实现。德育塑造合格的创新主体。大学生创新人才首先是具有个性的合格人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大学生创新人才只有激发其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创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才能将创新思想和观点付诸实践而有所建树。这就需要依靠德育的力量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敢于质疑、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从而助其成为具有个性、敢于实践的创新人才。德育还规定着正确的创新方向。德育在源头上将政治和道德的底线外化为创新人才的行为,在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冲击主流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德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德育还能培育大学生对于国家、民族认同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凝聚民族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最终以其创新实践及成果回报祖国。只有道德高尚、胸怀祖国、心理健康、善于合作的大学生,才能最终成为社会需要、造福国家的创新人才。

(一)应当注重德育的思想性。

人是德育理论及实践的中心,德育又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永恒追求。要激发大学生创新人才的个性,就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只有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人生价值,满足其情感需要,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其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成果。此外,德育不排斥功利,恰恰相反,“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创新人才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作出判断和平衡,形成高尚的人生追求,以更高水平实现人的发展。

(二)应当注重德育的时代性。

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大学生创新人才比一般人拥有更敏锐而独到的思维和眼光,他们不满足于既有的条条框框,常常走在时代的前沿。而德育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品质,只有将时代变革和社会变化融作德育的全新元素,丰富德育的内容、方式和载体,才能增强德育对于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特别是在全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教育以及实践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需求,新兴的手机客户端等移动网络资源应当受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应当注重德育的实践性。

德育并不是空中楼阁和空洞说教,而有着丰富多样的平台和载体。德育根植于具体的学科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创新活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从而产生创新产品,并为将来从事创新事业奠定基础。德育还根植于第二课堂之中,大学生凭借自身喜好和特长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提升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润物无声般将德育价值贯穿其中,创新人才在大学求学阶段习得的优良品质将受用终身。

三、科教融合维度

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而科研则是教学的提升和拓展。我国高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照搬前苏联的科研与教学相分离的模式从而引发诸多争议,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才明确了高校的科研地位和使命。科教融合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不仅因为社会发展呼唤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还因为高等教育自身的职能使得以科教融合为途径造就创新人才成为可能。

(一)应当引导教师认同并参与科教融合。

教师是科教融合的主体,也是体现一所高校科教融合程度和水平的载体。教师只有认同科教融合的现实意义才能投入到科教融合的具体实践,才能积极主动地将从事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也才能带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其从事的科研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应当摒弃科研教学相分离、科研成果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实践又脱离科研创新的旧有模式。

(二)应当打通交流渠道促进科教融合。

教师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往往具有团队合作性质,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已经很难适应科研发展的需要。科教融合还应当注重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专家报告会、学术论坛、外校联合科研攻关项目、外校选修学分等都应成为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国际化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一些领先的科学技术应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其发达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科教融合的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科教融合还应具有国际化视野、搭建全球化科教融合交流平台。

(三)应当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科教融合。

不管是教师的认同与参与,还是渠道的建立和疏通,都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方能实现。教师层面,应当在评价体系、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方面注入科教融合元素,引导教师一方面潜心科研,一方面投入教学,科研和教学的业绩都应当得到认可。学生层面,应当在学生评价、弹性学制、激励体系方面予以强化,引导学生将学习书本知识和从事创新活动联系起来,按照创新人才的要求进行打造。

四、文化环境维度

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文化作为教育的根基制约并引导着教育实践,教育又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开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离不开相应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与创新人才存在辩证关系: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创新的温床,鼓励创新人才以批判性思维进行创新活动,通过质疑、试错、证伪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创新人才从事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能够以无形的精神文化鼓励周围的人或者团队攻坚克难、形成创新成果。高校文化环境一般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制度文化环境三种。物质文化环境如基础设施、实验设备、文体设施、教室校舍等,精神文化环境如大学文化、价值追求等,制度文化环境如大学章程、学籍管理规定、校纪校规等。这三种文化结构都对创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既要有求真意识也要有人文精神,既要有创新意识也要有实践精神,既要有独立个性也要有社会担当,这些都需要通过高校独特的文化环境进行熏陶和淬炼。

一是应当强化物质文化建设。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创新人才得以成长的摇篮,优雅、质朴的校园环境能够引导学生潜心求学、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实践之中。此外,一流的实验设备、完善的文体设施以及人性化的教室校舍无不是创新人才得以成长的物质基础。高校在经历了扩招、增加校园面积之后,应当更注重现有物质文化环境的内涵式提升,打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二是应当强化精神文化建设。每所高校从办学之初到发展壮大都经历着独特的发展之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校风学风,特别是几代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才使得这所高校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区别于他校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这些都应当成为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精神文化。不仅如此,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以及第二课堂中有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的各类实践活动,都应当作为精神文化环境予以整体考量。

三是应当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无论是前面述及的高校供给需求维度,亦或是德育体系维度,还是科教融合维度,都应当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作为保障条件,从而在制度文化建设层面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制度文化环境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高校在经历规模扩张之后,能够有效应对既往存在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从而通过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其创新人才供给效率,进而助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时代担当。

摘要:为解决我国高校创新人才供给效率不足问题,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从供给需求、德育体系、科教融合以及文化环境等四个维度对创新人才供给结构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供给效率,适应经济新常态需求。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维度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EB/OL].2015年12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05/c_128501231.htm.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04.

上一篇:党员宗教信仰自查材料下一篇:语文优质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