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2024-05-17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共11篇)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篇1

第x届科技文化节论文

浅谈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的教学改革

xxx(xxxxx学院xx工程系本科学员)xx(xxxxx学院xx工程系本科学员)

摘要:从《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在新课引入、教学方法、课后思考题设计等方面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探讨,提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新课引入;课堂教学;思考题设计。

大家都知道,《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很紧密。但是,上过这门课程的学员们都了解,如果教员仅仅单纯的照课本讲理论,加上课程紧,任务重,讲课速度快,大家就会觉得这门课程非常抽象,很多地方都不理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员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找出来,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只有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员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理论,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并进一步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那么怎么才能具体做到这一点呢,我想从结合实践,对新课引入、课堂教学、思考题设计等方面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一、重视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员对新课引入做得好,能激起学员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员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复习引入法

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入新课,不仅有利于学员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知识的连续和延伸。例如,学完齿轮传动后,进入轮系的学习,可以这样复习和引入:齿轮传动有很多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齿轮传动有哪些优点。如果只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进行传动,那么它能实现的传动比和传递的距离是有限的,如果要实现大的传动比和较远的距离,一对齿轮的外廓尺寸将会很大,假如增加齿轮的数目,既能满足传动要求,又能使结构紧凑,像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轮系》。

(二)动手实践引入法

动手动脑,让学员参与制作简单的模型,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例如,讲授凸轮机构时,对于什么是凸轮、凸轮的形状是怎样的、凸轮的轮廓形状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等学员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讲解这些问题前,先让学员在课下预习时动手用硬纸片制作几个简单的凸轮,形状如圆形、大小圆弧过渡形等,再制作一个从动件,在黑板上演示一下运动过程,看看凸轮的形状与从动件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借助凸轮的轮廓曲线来实现的。那么,能实现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就是凸轮。这时再出示凸轮机构的模型进行演示,学员就会更容易接受。

上述各种引入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教员只有吃透教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机械知识,特别是一些新型机械的应用,注重积累,才能更好的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进行课堂教学

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员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根据教学的任务、对象和条件,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不但可使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地使用、维护机械设备,还为技术革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很有必要。

(一)自学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自学式教学方法。自学式教学方法就是“提出问题+自学+回答问题+总结”,其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员指定学习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第二步,学员围绕问题进行自学,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步,提问学员,可以多问几个学员,并对学员的回答进行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第四步,根据学员的回答进行总结,使学员形成新的知识。例如《凸轮机构》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可提出问题:什么是凸轮机构?常用的凸轮机构有哪些?各种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相同吗,都有何特点等等。

(二)类比教学法

《机械基础》讲述了各种传动机构,如螺旋传动、链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每种传动都是介绍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参数、应用特点。前面几种传动可以详细介绍以上各项内容以及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应用特点和应用场合。当学员渐渐熟悉了这种分析传动的方法后,用链传动来做一次类比法教学。先让学员模仿前面的方法来

分析链传动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参数,再归纳总结出链传动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场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这种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后碰到新的机构,学员也会养成习惯,先看看机构的结构,再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参数,归纳这种机构有哪些特点,可以运用在什么场合。从而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法

学完一个章节,要及时地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出本章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是什么,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有利于学员清理思路,又有利于学员记忆所学的知识。学完几个章节后,要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讲完带传动和链传动后,可以进行一次比较,比较他们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范围、准确性、工作环境等。

三、巧妙设计课后思考题

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仅凭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对机械有兴趣的学员,只有一本教材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因此,在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作为课后练习的同时,巧妙地安排一些课后思考题也是必要的。学员通过思考题的思考,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或自己寻找实物来研究。这些题目对激发学员的好奇心,保持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讲完《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一节后,可以给学员一个齿轮,让学员确定这个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通过对上述思考题进行思考、查找答案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员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机械知识,书本知识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是可以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另一方面也让学员知道,机械并非那么深奥,只要他们愿意去探索、去学习,也可以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总之,提高《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员平时多关心生活和生产中的机械,用心钻研,不断探索,把教学与实践按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员的能动性,就能找出一个令教员和学员都满意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员动手动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策.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2]唐晓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83-84.[3]陈海魁.机械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联系人:xx工程:xxx x x 联系电话:152xxxx5337 5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篇2

1 机械密封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1.1 机械密封原理

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几对垂直轴做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或磁力)作用下,依赖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因此机械密封有3个静密封点与一个动密封点。静密封点是静环与压盖的密封,压盖与壳体的密封,旋转环与轴的密封。动密封点是动环与静环的端面彼此结合做相对滑动的动密封。因此,对密封端面的加工要求很高(平面度为0.0009mm,表面粗糙度:硬环Ra≤0.1μm,软环Ra≤0.2μm)。为了使密封端面间保持必要的润滑油膜,必须严格控制端面上的单位面积压紧力。端面上单位压力过大,不易形成稳定的润滑液膜,会加速断面的磨损。端面上单位压力过小,泄漏量增加。所以,要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有较长的寿命,在安装机械密封时,一定要保持端面单位压力值在最适当的范围内。

1.2 密封泄漏原因分析

密封面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操作问题

操作问题约占失效原因的40%:(1)抽空、气浊或较长时间憋压,导致密封破坏;(2)泵实际输出量偏小,大量介质泵内循环,热量积聚,引起介质气化,导致密封失效;(3)回流量偏大,导致吸入管侧容器(罐、池)底部沉渣泛起,损坏密封;(4)较长时间停运,重新启动时没有手动盘车,摩擦副因粘连而扯坏密封面;(5)介质中腐蚀性、聚合性、结胶性物质增多;(6)环境温度急剧变化;(7)工况频繁变化或调整;(8)突然停电或故障停机等。

1.2.2 机械方面问题

机械方面问题约占失效原因的24%:

(1)机械加工精度不够。

机械加工精度不够,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机械密封本身的加工精度不够,这方面的原因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容易找到。但有时是泵其它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够,这方面的原因,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泵轴、轴套、泵体、密封腔体的加工精度不够等原因。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2)振动偏大。

机械密封振动偏大,最终导致失去密封效果。但机械密封振动偏大的原因往往不是机械密封本身的原因,泵的其它零部件是产生振动的根源,如泵轴设计不合理、加工的原因、轴承精度不够、联轴器的平行度差、径向力大等原因。

(3)泵轴的轴向窜量大。

机械密封的密封面要有一定的比压,这样才能起到密封作用,这就要求机械密封的弹簧要有一定的压缩量,给密封端面一个推力,旋转起来使密封面产生密封所要求的比压。为了保证这个比压,机械密封要求泵轴不能有太大的窜量,一般要保证在0.5mm以内。轴向力偏大,机械密封在使用过程中是不能够承受轴向力的,若存在轴向力,对机械密封的影响是严重的。有时由于泵的轴向力平衡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及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轴向力没有被平衡掉。机械密封承受一个轴向力,运转时密封压盖温度将偏高,对于聚丙烯类的介质,在高温下会被熔融,因此泵启动后很快就失去密封效果,泵静止时则密封端面出现间断的喷漏现象。

1.2.3 流体回路高

流体回路高等错误(负压不足、冲洗液不足、泵特性不适当)约占失效原因的19%。

1.2.4 密封元件选择不当

密封元件选择不当(材料或基本结构错误)约占失效原因的9%。

1.2.5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约占失效原因的8%。

2 提高机械密封密封效果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机械密封泄漏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机械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方面。但是操作问题与泵的选型方面不是本文谈论的范畴,从机械密封本身来研究,主要就是机械与密封元件的选择这两个主要方面决定着机械密封的效果与寿命。

2.1 机械密封与密封元件的选择

2.1.1 机械密封分类

目前国内主要的机械密封有两大类,一类是分离式机械密封,另一类是集装式机械密封,两类机械密封的区别见表1。

由表1不难看出集装式机械密封比分离式机械密封具有更好的性能,所以我公司所有机械密封都是选用集装式机械密封。

2.1.2 密封元件种类

根据不同的密封选择不同的密封元件,目前比较不错的密封元件有机械密封A型(弹簧)密封和机械密封C型(波纹管)密封两种。其中,机械密封A型(弹簧)密封的主要指标见表2,机械密封C型(波纹管)密封的主要指标见表3。

2.2 机械密封的安装及试漏

2.2.1 机械密封安装总体要求

(1)密封旋转部件与密封端盖、密封腔静止表面的最小径向间隙(半径差)≥3mm。

(2)密封腔、端盖的配合面与泵轴同心度偏差不大于0.125mm,密封腔端面跳动量(TIR)不大于0.5μm/mm。

(3)主要旋转零件的动平衡要达到G2.5级。

(4)对于悬臂泵及双支撑泵,轴承箱上振动速度为Vu<4.5mm/SRMS。

2.2.2 机械密封安装泄漏及泄漏判断

(1)安装静压试验时泄漏。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压试验,观察泄漏量。如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可判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2)试运转时出现泄漏。

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泄漏。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

(3)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

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漏少数是因正常磨损或已达到使用寿命,而大多数是由于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离心泵在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酿成较大事故或损失,须予以重视并采取优先措施。

2.3 机械密封维护、检修中应注意的问题

(1)润滑。

对机械密封端面应进行适当润滑,这样可减少磨损和延长寿命,部分摩擦热也可由润滑剂带走。一般润滑剂可由介质本身承担,因此密封端面(动环、静环)间弹簧压力不应过大。

(2)冲洗冷却。

泵用机械密封工作使端面上产生的热量应及时传递出去,否则端面间的液膜就会气化而形成干摩擦,必须考虑冲洗冷却措施。一般冲洗冷却液采用内部密封介质,也可采用外部供水冷却冲洗。在机械密封使用中应绝对保证冲洗冷却液的供应及冲洗冷却液的畅通,必要时应定期清理。

(3)旧密封更新。

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4)密封拆修。

一旦出现机械密封泄漏不要急于拆修,其实,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只需调整工况或适当调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这样既避免浪费又可以验证自己的故障判断能力,积累维修经验提高检修质量。

3 结论

提高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以及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就要从操作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选择合适的密封形式以及合适的密封元件;提高机封端面的加工精度;提高安装精度及质量;加强巡回检查的频次与深度。保证机械密封密封效果与使用寿命才能稳定生产,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参考文献

[1]孟敬荣.中国密封产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费敬银.机械设备维修工艺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石油化工水泵机械密封 篇3

关键词水泵;机械密封;认识

中图分类号TU9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097-01

目前机械密封在石油化工泵类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节约能源的要求,机械密封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机械密封亦称端面密封,其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该端面在流体压力及补偿机械外弹力的作用下,依赖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浅谈一下水泵的密封问题。

1水泵机械密封的渗漏现象及原因

1.1由于压力产生的渗漏

1.1.1真空状态运行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

泵在起动、停机过程中,由于泵进口堵塞,抽送介质中含有气体等原因,有可能使密封腔出现负压,密封腔内若是负压,会引起密封端面干摩擦,内装式机械密封会产生漏气(水)现象,真空密封与正压密封的不同点在于密封对象的方向性差异,而且机械密封也有其某一方向的适应性。

对策: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这样有助于改善润滑条件,提高密封性能。

1.1.2 高压和压力波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

由于弹簧比压力及总比压设计过大和密封腔内压力超过3MPa时,会使密封端面比压过大,液膜难以形成,密封端面磨损严重,发热量增多,造成密封面热变形。

对策:在装配机封时,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高压条件下的机械密封应采取措施。为使端面受力合理,尽量减小变形,可采用硬质合金、陶瓷等耐压强度高的材料,并加强冷却的润滑措施,选用可靠的传动方式,如键、销等。

1.2周期性渗漏

1)转子周期性振动。原因是定子与上、下端盖未对中或叶轮和主轴不平衡,汽蚀或轴承损坏(磨损),这种情况会缩短密封寿命和产生渗漏。

对策:可根据维修标准来纠正上述问题。

2)泵转子轴向窜动量大,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大,动环不能在轴上灵活移动。在泵翻转,动、静环磨损后,得不到补偿位移。

对策:在装配机械密封时,轴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1mm,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应适中,在保证径向密封的同时,动环装配后保证能在轴上灵活移动(把动环压向弹簧能自由地弹回来)。

3)密封面润滑油量不足引起干摩擦或拉毛密封端面。

对策:油室腔内润滑油面高度应加到高于动、静环密封面。

1.3因其他问题引起的机械密封渗漏

1)安装动环密封圈的轴(或轴套)端面及安装静环密封圈的密封压盖(或壳体)的端面应倒角并修光,以免装配时碰伤动静环密封圈。

2)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误差±2mm,压缩量过大增加端面比压,摩擦热量过多,造成密封面热变形和加速端面磨损,压缩量过小动静环端面比压不足,则不能密封。

2影响机械密封效果的因素

2.1影响密封效果的外部因素分析

2.1.1机械加工精度不够

机械加工精度不够,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机械密封本身的加工精度不够,这方面的原因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容易找到。但有时是泵其它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够,这方面的原因,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泵轴、轴套、泵体、密封腔体的加大精度不够等原因。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是非常不利的。

2.1.2振动偏大

机械密封振动偏大,最终导致失去密封效果。但机械密封振动偏大的原因往往不是机械密封本身的原因,泵的其它零部件是产生振动的根源,如泵轴设计不合理、加工的原因、轴承精度不够、联轴器的平行度差、径向力大等原因。

2.1.3泵轴的轴向窜量大

机械密封的密封面要有一定的比压,这样才能起到密封作用,这就要求机械密封的弹簧要有一定的压缩量,给密封端面一个推力,旋转起来使密封面产生密封所要求的比压。为了保证这一个比压,机械密封要求泵轴不能有太大的窜量,一般要保证在0.5mm以内。

2.1.4轴向力偏大

机械密封在使用过程中是不能够承受轴向力的,若存在轴向力,对机械密封的影响是严重的。有时由于泵的轴向力平衡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及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轴向力没有被平衡掉。机械密封承受一个轴向力,运转时密封压盖温度将偏高,对于聚丙烯类的介质,在高温下会被熔融,因此泵启动后很快就失去密封效果,泵静止时则密封端面出现间断的喷漏现象。

2.1.5没有辅助冲洗系统或辅助冲洗系统设置不合理

机械密封的辅助冲洗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保护密封面,起到冷却、润滑、冲走杂物等作用。有时设计员没有合理地配置辅助冲洗系统,达不到密封效果;有时虽然设计人员设计了辅助系统,但由于冲洗液中有杂质,冲洗液的流量、压力不够,冲洗口位置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也同样达不到密封效果。

2.2应采取的措施

1)消除泵振动的措施。① 泵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振动的来源,以消除振动源;② 泵产品的制造装配过程中,严格按标准和操作规程去执行,消除振动源;③ 泵、电机、底座、现场管路等辅助设备在现场安装时,要严格把关,消除振动源;④ 现场生产、操作、维修、调节时,严格把关,消除振动源。

2)消除泵轴窜量大的措施。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案有两个:① 平衡盘加轴向止推轴承,由平衡盘平衡轴向力,由轴向止推轴承对泵轴进行轴向限位;② 是平衡鼓加轴向止推轴承,由平衡鼓平衡掉大部分轴向力,剩余的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担,同时轴向止推轴承对泵轴进行轴向限位。

3)消除泵轴挠度偏大的措施。减少两端轴承之间的距离;增加泵轴的直径;提高泵轴材料的等级;泵轴设计完成后,对泵轴的挠度要进行校核检验计算。

3建议

在设计泵用机械密封时,不仅要考虑机械密封本身的影响因素,而且要考虑机械密封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机械密封的质量事故的原因时,要充分考虑到泵的其它零部件对机械密封运行的影响,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机械密封的效果。

2)对重要泵产品的机械密封,要增加保护措施,提高密封质量,减少密封质量事故。

3)在泵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泵其它零部件以及现场其它设备对机械密封的使用效果的影响,为机械密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4)增加对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尽可能配备完善的机械密封辅助系统,以提高密封效果。

参考文献

[1]牟介刚.《水泵的设计与研究》1999(1):9-131.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篇4

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门重要科学,是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机械设备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谈一些体会.

作 者:梁文星 作者单位:南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24)分类号:关键词:施工 机械设备 管理

浅谈机械加工精度误差分析 篇5

【关键词】 机械加工 精度 误差 控制方法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言,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现代化工业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机械加工是利用机械手段针对相关工件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随着高尖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于机械元件加工的精度要求愈来愈高,针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误差成因,如何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避免或减小机械部件的精度误差,提高和优化机械产品的加工质量及其性能,成为现代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广为关注的技术问题。

1 机械加工精度的内涵要求

机械加工是根据相关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结构设计需求,以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冲压机、压铸机等专用机械加工设备为介质,采用一定的技术加工手段来进行机械工件产品制作的过程。根据被加工机械元件所处的温度状态,机械加工通常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方式。机械加工精度是指相关工件在加工完成后所具有的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以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实际值,与其预先设计应具备的理想几何参数需求比对的相符程度。加工精度通常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等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用来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尺寸误差的范围,形状精度用来限制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误差,位置精度用来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相互位置误差。

2 导致机械加工精度偏差的因素

机械加工中,误差会影响机械部件的加工精度及其表面质量。从误差的规律掌握程度来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导致机械加工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类型:

2.1 机床刀具的几何误差

机床是工件加工成形的重要机械,工件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及其刀具或夹具的加工性能。机床主轴、导轨以及传动链的工作性能低于机床加工的精度影响较大,主轴回转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质量,导轨磨损以及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是造成机床精度下降而影响元件加工精度的重要原因。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2.2 定位误差

机械加工时应针对相关元件进行一定的基准定位,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机床夹具定位元件在制造时不可能绝对精确,其实际尺寸应在在规定公差范围内变动。工件加工时将其与夹具定位元件进行固定时会出现细微配合间隙而引起位置变动量,形成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2.3 测量或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中,工件与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需要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障,被加工部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针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及时调整系统工艺,由于测量方法、量具工具以及工件的原始精度和自身质量都存在着直接影响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特别是工艺系统的调整不可能绝对地精确,因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误差。调整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较为关键。

2.4 工艺系统的物理变形误差

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篇6

2007年2月12日

目前, 我国较成熟用于解决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先进技术有 10 多种, 这主要包括秸秆还田、青贮、氨化、压块、打捆、制板、气化等。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还田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有利于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环境。适宜推广的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秸秆粉碎抛散装置, 将脱粒后的秸秆粉碎, 均匀撒在田间, 然后再翻埋入土;二是利用 1GF系列反转灭茬机将麦茬或稻茬粉碎翻埋入土。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

青贮秸秆与空气隔绝, 进行厌氧发酵, 能够有效地保存青绿秸秆的新鲜和营养成分, 提高饲喂价值,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青绿饲料保存方法。机械化青贮是用 9Z 系列青贮铡草机把收获的玉米秸秆铡碎或直接用 MB-220 玉米青贮机收获放入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堆、青贮袋内青贮;也可应用9KYQ 系列圆捆捆扎机与 9BM 系列包膜机制成草捆青贮。目前, 玉米秸、甘薯蔓藤最适合青贮。此项技术的推广对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3 秸秆氨化机械化技术

麦秸经过机械的揉搓切碎, 再加上化学、生物的处理, 是一种良好的牲畜饲料。在进行氨化麦秸饲料时, 用 9Z 系列铡草机或 9R 系列揉丝机将秸秆粉碎, 然后放入贮窖, 每铺30 厘米按比例喷洒配制好的尿素溶液, 与麦秸均匀混合后压实。如用 9SA-600 型秸秆氨化机, 则先将配制好的尿素溶液加入药箱, 开机后即可使切碎的麦秸与溶液均匀混合, 直接喷入贮窖, 每铺 20~30 厘米摊平踩实 1 次。当处理的麦秸超过窖口成抛物线时, 经充分压实用塑料薄膜封顶, 最后用湿土压严踩实。秸秆压块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秸秆压块是用 9YK 系列秸秆饲料压块机将农作物秸秆加饲料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 经物理、化学复合处理后制成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粗饲料产品。该产品具有饲喂损失小, 体积压缩比大, 便于储藏、运输等特点。适合牛、羊的喂养。秸秆打捆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可作为造纸工业的原料, 但散草运输较为困难, 效率低、费用高。为此, 将收获后的散状麦秸就地打成方捆, 然后送往各地的造纸企业, 是一种很好的出路。小麦打捆机械能够自动完成小麦秸秆的捡拾、压捆、扎捆和放捆一系列作业, 主要机型有 SWB 和 9KF 系列方捆打捆机。也可应用 YD-220 型固定式液压打捆机建立秸秆加工厂, 在当地收购麦秸打成方捆出售, 经济效益较好。

信息来源:农博网

信息审核:董佑福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篇7

离心泵的轴封方式一般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 一般泵均设计成两种密封方式都适用的形式。机械密封通常被人们简称为“机封”, 它是一种用来解决旋转轴与机体之间密封问题的装置, 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的作用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 有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 从而防止流体泄漏。泵用机械密封与其他形式的密封相比, 具有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功率损耗小、缓冲性能好、应用范围大等优点, 但机械密封结构复杂, 制造与安装精度高, 成本高, 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因此, 找出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保证机械密封的工作可靠性, 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就非常重要。

现从机械密封的内外部条件简要分析密封失效的几种因素和应采取的合理控制措施。

1 机械密封的原理及要求

机械密封通常由动环、静环、压紧元件和密封元件等组成。其中动环随泵轴一起旋转, 动环和静环紧密贴合组成密封面, 以防止介质泄漏。动环靠密封室中液体的压力使其端面压紧在静环端面上, 并在两环端面上产生适当的比压, 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压紧元件产生压力, 可使端面在泵不运转的状态下也保持贴合, 保证密封介质不外漏, 并防止杂质进入密封端面。密封元件起密封动环与轴的间隙、静环与压盖的间隙的作用, 同时弹性元件对泵的振动、冲击起缓冲作用。机械密封在实际运行中是与泵的其他零部件组合起来发挥作用的, 其正常运行与自身性能、外部条件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们要首先保证机械密封的自身零件性能、辅助密封装置和安装技术达到要求, 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机械密封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机械密封泄漏

在使用过程中, 机械密封易发生的主要问题是泄漏量大。机械密封本身质量好是避免泄漏发生的必要前提, 这就对机封动静环摩擦面的光洁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 泵体其他部件的加工精度高对机械密封发挥良好效果非常有利。

以下我们分4种情况探讨机械密封泄露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

2.1.1 静压试验时泄漏

由于机械密封要求的安装精度较高, 所以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压试验, 以观察其泄漏量是否合格。安装时若不细心, 往往会使密封端面出现碰伤、清理不净而夹有颗粒状杂质等情况, 导致密封面无法完全贴合。动、静环与密封腔至少应保证0.75 mm的间隙。如泄漏量小, 多为动、静环密封圈出现损坏、未被压紧或压缩量不够等问题, 故应加强装配时的检查、清洗工作, 严格按技术要求装配。动、静环组装完毕后用手按压补偿环, 检查是否到位, 是否灵活;检查弹性开口环是否定位可靠;必须保证动环在轴上能轴向灵活移动。如果是轴套漏, 则是轴套密封圈装配时出现损坏、未被压紧或压缩量不够等问题。

2.1.2 试运转时泄漏

机械密封经过静压试验合格后, 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会抑制介质的泄漏。因此, 排除轴间及端面密封失效, 试运转时机械密封出现泄漏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这时应对机封进行更换。

2.1.3 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

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露, 大部分是由于工况环境的急剧变化或操作失误引起的, 机械密封的转子组件周期性振动、轴向窜动量太大也会造成泄漏。机械密封的密封端面要有一定的比压, 这样才能起到密封作用, 这就要求机械密封的弹簧要有一定的压缩量, 给密封端面一个推力, 旋转起来在密封端面上产生密封所要求的比压。为了保证这一比压, 机械密封要求泵轴不能有太大的窜量, 一般要保证在0.25 mm以内。

2.1.4 经常性泄漏

机械密封经常性泄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包括:

(1) 由于弹簧压缩量太小或太大、动环破损等引起的泄漏。

(2) 由于密封圈的材料不对, 耐磨、耐腐蚀、耐温、抗老化性能太差, 以致过早发生变形、硬化、破裂、溶解等引起的经常性泄漏。

(3) 安装密封圈前要对其所接触的泵的部件进行打磨, 不得有毛刺。千万应避免用汽油、煤油清洗橡胶圈。

(4) 机械密封辅助机构引起的泄漏, 如冲洗冷却液流量、压力不适中, 冷却液含有杂质等。

(5) 介质问题引起的经常性泄漏。介质里的微粒长时间积聚在动环与轴之间、弹簧之间, 造成补偿缓冲失灵。

(6) 其他还包括转子振动引起的泄漏, 传动、紧定和止推零件质量不好或松动引起的泄漏等。

2.2 机械密封腐蚀失效

机械密封因腐蚀导致失效的情况为数不少, 常见的腐蚀类型有表面腐蚀、点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缝隙腐蚀、电化学腐蚀等。针对腐蚀失效最有效的方法是正确选择机封各部件的材料。

3 提高机械密封使用效果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3.1 消除泵轴窜量大现象

安装平衡盘和轴向止推轴承, 由平衡盘平衡轴向力, 由轴向止推轴承对泵轴进行轴向限位。

3.2 增加辅助冲洗系统

由于泵抽取的介质含有颗粒、杂质, 为避免这些杂质沉积在密封腔内腐蚀、粘结机封, 加速机封的老化, 破坏摩擦副, 必须进行冲洗。增加辅助冲洗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密封面, 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

3.3 加强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

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 杜绝抽空和气蚀, 防止介质流速过快使密封环受到冷激或热激而破裂。在切换泵时应遵循先开冷却液, 后启动泵;先停泵, 后停冷却液或宁可不停冷却液的原则, 以保证机泵在运转中有足够的冲洗冷却液。对长期备用的泵要及时将液体排空, 防止生成锈蚀物而将密封摩擦副腐蚀, 且在启动前一定要先手动盘车。

4 机械密封的检修误区

在泵用机械密封的检修工作中, 常存在以下误区:

(1) 弹簧压缩量过大使弹簧失去调节能力, 致使密封失效。

(2) 动、静环密封圈过紧, 影响密封效果。

(3) 叶轮锁母太紧产生自锁现象。

(4) 拆修总比不拆好。一旦密封泄漏就急于拆修, 其实, 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 过了磨合阶段经自动调整, 密封仍可运行很久。

5 机械密封拆装要点

拆装机械密封时, 动、静环要清洗干净, 并在摩擦副面上涂抹少量清洁的润滑油, 要兼顾高压端和低压端, 严禁磕碰。静环压盖安装时用力要均匀, 防止压偏。用塞尺检查, 上下左右位置的偏差不大于0.05 mm;检查压盖与轴外径的配合间隙, 四周要均匀, 各点允许偏差不大于0.1 mm。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泵轴径向跳动不应超过0.05 mm。安装泵盖和密封端盖之前, 要认真复核机械密封的安装定位尺寸, 如果定位尺寸不符合要求, 可在轴套间用钢垫调整, 但钢垫精度要高, 厚度差不能超过0.01 mm。测量机械密封套的径向跳动和密封面的端面跳动, 二者均应符合要求。动环安装完毕, 将其压向弹簧后应能自动弹回来。拆卸机械密封时要仔细, 严禁动用手锤和扁铲, 以免损坏密封元件。

6 结语

总之, 机械密封本身是一种要求较高的密封部件, 对设计、机械加工、安装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要提高工艺人员现场操作水平。对使用机械密封时所出现的各种故障, 要充分分析其产生原因。这样才能确保机械密封使用的稳定性、长期性, 从而保证离心泵安全高效运行, 提高经济效益, 并为社会节约能耗。

摘要:通过离心泵机械密封的原理分析, 介绍了机械密封的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并阐述了提高机械密封使用效果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最后提出了机械密封的检修误区和拆装要点。

关键词:离心泵,机械密封,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魏龙主编.泵维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顾永泉著.机械密封使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袁周, 黄志坚编著.工业泵常见故障及维修技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浅谈机械制造中机械设计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设计;作用

就传统意义来说,机械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机械原理来进行机器的运动方式、结构、力的传递方式以及能量等组织的构思。然后在根据制造所需要的设计,让其作为设计的方案依据。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机械设计主要是包含了设计原理、力学分析、工程制图、液压气动等控制设计,甚至还包含了机电一体化等方面。虽然涉及到更多设备的支持,但是机械最基本的制造还是将机械设计作为主要依据。本文就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1.机械制造中机械没计的准则

1.1技术性能准则

技术性能方面除开机械性能之外,也包含了在制造以及使用过程当中机械所涉及到的所有星星,技术性能不仅包含了动态,还包含了静态性能。而技术性能准则就成为技术技能应当达到的要求。

1.2标准化准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着紫森的标准化规范,在机械制造和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包含了:第一,概念标准化,也就是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好字母符号、专业术语以及其余专业性表述的规范;第二,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统一规定来进行原材料、设备以及零部件的选择;第三,方法标准化,在机械制造的机械设计当中,试验方法、测量以及操作都应该根据规范标准来进行。

1.3可靠性准则

在机械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可靠性指的是在预期的使用寿命之类,其功能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的可靠性准则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商应该满足的要求。

1.4安全性准则

在进行机械设计时要考虑到机械制造当中的安全性问题,其准则在于:第一,生产安全性,在进行机械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人员生产的安全性;第二,零件安全性指的是在额定的外负载条件下,机械制造当中所使用的零件不会出现断裂、重读磨损或者是严重变形等情况;第三,整机的安全性指的是在正常的操作下,机械不会出现任何的故障,并且可以将所有的功能发挥出来;第四,环境安全性,机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人为的污染、危害以及机器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2.机械制造中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2.1初期计划设计分析

在初期的机械制造的机械设计阶段,也类似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也就是在设计之初,要针对机器设计做好调查与分析。从分析的要求以及研究中对机器的功能加以了解。这样,作为初期阶段,才能够在设计以及制造的过程中对其规定约束条件。

2.2设计方案分析

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最关键的部分,方案时设计灵魂所在,决定了设计的成败。在这样的设计阶段上,所需要处理的问题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要满足机器本身的要求与性能,同时还要考虑到检验者对于机器的认识、创新等。在这个阶段中,也可以将其简单的定格在:工作原理定义-基本结构-设计运动方式-选取和设计零部件-设计工程制图-检查初步设计。

2.3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在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当中,技术设计分析对于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在这一个阶段需要做好设计图纸的计算与核对、总图和草图之间的核对分析与对比。另外,对于每一个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需要核对其设计,不允许疏漏的存在,如果出现,就应该做好相应的校对。

2.4现代机械产品的机械设计

目前,社会中的机械产品对于机械设计提出的要求更高,对于机械设计而言,其技术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第一,机械制造的产品设计更加倾向于智能化。智能化主要是利用CAD设计、虚拟设计等技术手段来进行产品的模拟设计,并且通过多媒体等对于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模拟演示;第二,更加系统化。系统化要求了机械产品每一个部件都存在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如此才能够将设计任务完成;第三,模块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相对简单,也就是组合具有一定实现功能的模块,这样也有利于产品方案设计的实现;第四,产品的特性设计。根据产品的实际特性,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开展产品的知识构建和逻辑推理,这样子才能够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形成。

3.机械制造中机械设计的作用——以计算机应用来分析

在机械制造机的机械设计中,想要发挥出机械设计作用,就需要融入计算机的应用。在开展机械设计之前,设计任务的制定是前期工作,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要、科研成果以及市场需求,设计部门就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况来拟定可行方案,比较之间的利弊。对于机械制造而言,设计任务目标的合理制定,意义风范,任务目标如果事物,很可能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甚至是破坏整个计划,反之,就需要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将应用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对应的结构型式确定下来。等待确定了种方案之后,还需要根据机构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规范标准。在零件图的绘制过程中,还需要开展两项工作:第一,进行工艺性的审核,这样有利于机械加工,也能够降低成本;第二,进行标准的审核,这样可以确保零件结构尺寸、公差以及要素的相互配合,确保热处理条件、标准等都能满足要求。在完成零件图后,需要做好图纸的核对处理,这对于整个工作是很重要的,通过图纸的审核与校对,才能让加工装配更加顺利,最可靠的校对方法是根据绘制好的零件图,重新绘制一张总装配图,将矛盾都体现出来。

但是,上述的流程也无法将所有的问题解决,所以,应该将设计的视野进一步拓宽,完成更加合理、优秀的草图,从而发挥出机械制造中设计的作用。在机械设计中,可以通过经济性以及有效性的设计方案来提升设计:第一,在软件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先进的CAD模式,并且找到最优化的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精准化,保障机械设备性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第二,为了方便零件集合以及整修,应该选择通用的,来源广泛的材料;第三,注意技术元素科学化的调动;第四,零件结构应该倾向于结构简洁,效果能够充分地显示,方便拆装和故障的查处。另外,在机械设计上,还要考虑到各种限制条件之下机械的设计,也就是开展优化设计,但是,设计的优化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包含了: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性能、最小的尺寸、最佳的可靠性、最少的污染、最低的消耗,而其中的相对重要性主要是因为机械的用途与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作为设计人员,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统筹兼顾,确保设计的机械能够保持最佳挂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设计的发展方向也能够从主观方面转移到客观方面。比如:传统的设计,往往会依赖于手动绘画,并且内容也是以原本的经验作为基础,对于数值的掌控基本上是依靠人的记忆与思维。但是,现代社会下,在机械创造当中融入了计算机技术,也就体现出了预想立体化展现的能力,对于更改的地方,只需要将数值改变,就可以立刻观察实际情况,这样也避免了发僧不利因素,有利于选择的最优化与多样化。

4.结语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机械设计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设计人员在必要的设计能力掌握之外,还应该保持严谨的做事态度,认识到机械设计并非那么容易,才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5.参考文献

[1] 陈静.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1):78-79

[2] 牟宗美.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54-56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篇9

浅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状及其发展

作为一名机械电子专业的本科生,接触该专业已经有四年。几年的专业课程学习让我对本专业有了由浅至深的了解,自己对机械电子专业的态度也是由陌生到困惑再到现在的热衷。曾经一直困惑一门专业为什么需要涉猎多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并且要对这些知识都掌握得游刃有余,也困惑过为什么我们学的电学知识是B类的,学的机械知识也是B类的,直到明白了机械电子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它是多分支理论知识的综合,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四年对机械学科和电路电子学科的学习让我热爱着这个学科并能够继续热衷于该领域的探索。《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本专业的启蒙老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该专业的同学如何在大学四年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机械电子领域合格的人才。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最早提出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它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学科范围广、知识点丰富、适用面宽、新技术和新方向发展迅猛,全面覆盖了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支柱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系统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很难在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中找到没有渗透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纯机械领域。因此国民经济关键部门迫切需要全面掌握机、电、控制和计算机的机械电子专业复合型人才。围绕社会对机械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有两种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体系建设理念:一种是以美

国为首的通识教育模式;另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精英工程师模式。通过比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度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等6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涵盖的知识点,发现不同的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点不同,有基于机械类设置课程体系的,也有基于控制类搭建课程构架的;有注重通识教育的,也有注重精英教育的,但均以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支柱构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内容覆盖机电产品设计、分析、控制、仿真、实验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主要环节,且设置了大量的系列实验课程。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常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它以其强大的应用潜力培养出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其他一些新兴学科一样,它所要求的人才及人才知识结构、技术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工程人员,又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工程人员。目前在这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阶段,其培养模式及课程群优化设置与建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正如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课上所介绍的,目前的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许多的误区,使本科生的知识构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也是产生专业困惑的原因之一。第一种误区既是重“机”轻“电”。由于目前不少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有机械院系主办的,因传统学科专业人士的偏向性,使很多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也是以机械为主,占用了

多半的教学时间,由此造成微电子及相关课程安排的不足,形成了一种重机械而轻电子的现象。这显然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内涵不相符,也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总趋势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第二种误区既是重“电”轻“机”。有一些学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由电信院系主办,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线路设计等纯“电”课程相对较多。这多半是因为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元器件的采购和装配调试全过程,时间短、见效快。电子学、计算机方面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得到充分锻炼。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则需要多人配合,过程长,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知识的掌握特别强调实践环节,需要实际锻炼,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服务对象是机械工程,从课程安排上讲,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确实应该设计机械工程的传统课程,但对这些传统课程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是不同的。机械电子工程人员更多的是考虑机械电子系统的整体,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必须的知识内容,也应该给我们留下一定的空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钻研相关的课程深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做到一定的宽度,对专业主要技术课程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校能接触到更多的工程实际,从而能更快的进入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

总之,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既涵盖传统专业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学科,由此对设置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既要考虑该专业综合性、多学科的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既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各个体系的基本技能。首先应该明确本专业的特点,选准重点方向。本专业的重点学习知识应该是在控制及其相关的学科方面的。如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等都是控制方面的知识。其次应该明确认识本专业毕业就业方向。现在主导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以数控技术为主要培养和发展方向的,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但体现的是把机电一体化技术狭义化。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必学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不可能在机械加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要对机电一体化产品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必须学习大量非机械内的课程。而其就业趋势主要是在机械行业和其他与机械相关的行业内面对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检测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论文浅谈机械密封 篇10

同时对包装材质及厚度有自动识别功能,再由电脑计算后去控制机械动作,完全是个“自适应”系统,保证系统在最优状态下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流程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要求。德国的啤酒饮料灌装设备目前已达12万瓶/小时,香烟包装机达到12000支/分钟。高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损失也同样惊人,所以高速设备一定要有故障分析系统(自诊断系统)并能自行排除故障,使生产率得以提高。

适应产品变化,设计需具有好的柔性和灵活性为适应竞争需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有的产品甚至一季一变,而产量都很大,包装机械的寿命远大于产品的寿命周期,所以某些包装机械要能适应产品的变化,只能以柔性和灵活性来适应,包括量的灵活、构造的灵活和供货的灵活。构造可以采用单元模块化,供货灵活是指一机可实现多种包装组合,设多个进料口及不同形式包装。

成套供应能力强。如一条饮料灌装线,有200多个微电脑件,100多种控制软件,灌装封盖部分又是两套组合,其他部分共用。一个供货商可以为用户进行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最后交用户验收。包装机械设计普遍使用仿真设计技术把各种机器单元以数据库形式存入计算机,同时把图纸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合成三维模型;再把实际生产的指标和数据传至欧洲。

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仿手工煎饼机、机器煎饼机将会达到更加先进,更加自动化的程度,中国的食品机械发展行业一定会趋于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浅谈《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专业课 机械 教学

如何真正上好《机械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起始课、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在心理上被称为首因效应,能很好的激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以上好起始课,在起始课中充分调起学习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感受机械的魅力,会对以后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绪论课安排了充足的学时,在这里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实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发展过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并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机械基础是学什么的; 2、学机械基础有什么用; 3、怎样学机械基础,让学生产生学好本课程的学习动机。凡事易凭兴趣,充分利用好起始课,让学生在好奇、新鲜的兴奋中,无意识地学习某些知识,对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

1、以丰富的实际素材为基础,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的魅力

机械基础是一门实际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际,那么机械基础教学课堂将变成照本宣科地泛泛解释,那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机械基础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现实中的实际例子,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我常用该机构的模型导入,让学生首先通过有动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这种方式能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例如:我们在讲解运动副这个概念时,先给学生们演示轴承与轴颈间的连接,轮齿与轮齿间的连接和滑块与导轨之间的联接,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连接的结构,然后通过分析得出运动副的概念,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总之,利用大量现实实例,既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又让学生对本概念有了个足够的认识很好的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许多内容由于事物不容易表现、有些现实中的实例也无法把其实际带入课堂,学生缺乏相应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现在社会三维制图软件的逐步普及及应用,把大型机械带入课堂成为可能,采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UG等)可以很方便的制作立体零件模型、零件间配合的动画、零件装配等,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多媒体运用教学,多方面全角度的去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达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如在机械基础液压部分,让学生识读液压传动图时,学生对各种阀体的样子、以及系统中各中阀处于不同状态时的液体流动方向,流动路线以及执行元件将产生的动作,往往难于搞清,此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阀体的形状,并通过动态形式反映阀的状态转换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液体流动路线变化以及执行元件运动变化的整个过程,则学生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以灵活的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机械基础书本作业的知识点理论占绝大多数,容易形成抄书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以我们在布置正常的书本作业的前提下,布置一些实际的作业,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当讲到四杆机构时,我们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四杆机构的实际例子,并在可能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分析。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样一种作业的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很愿意去接触现实中的机械知识点,一个学期下来,一些课本上出现的知识点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现实例子,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先实际接触,再概念解释,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又让学生对本概念有了个足够的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认识概念。

上一篇:1万元创业项目下一篇:银行卡市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