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和结果(通用8篇)
共识和结果 篇1
共识和结果
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拥有卓越的智慧,却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为什么无数的公司都拥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少数的公司获得持续? 正如《请给我结果》开篇所问,每一个对工作和生活充满憧憬和追求的人都想知道答案,最近细细研读了《请给我结果》的第一章,很多感悟纷至沓来,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读完全书了。
书里有很多励志的名言,很多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让自己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任务是一个执行假象,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当你以为你自己是在执行的时候,其实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执行,因为你没有结果!”是的,一艘船,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想要达到的结果,那么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而当这艘船有了目标,有了想到达成的结果,确定了要到达的港湾,那么,如果最后没有到达,这途中的过程付出再艰辛的努力,也难以产生预期的价值。
经过了总部的学习和反思,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培训的结果。
今日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去巡市中心的2家店铺,对一个入职已经一个多月的员工进行了完整实操考核,从进店到最后的送宾,一连串的检验,对结果不是很满意。我考察完了店长在旁热切的问:你觉得她做得怎么样?
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对于什么是结果,什么是标准,她和我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例如文中所提到的九段秘书。
一段秘书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吗,我想并不是,九段秘书的结果,也要从一段秘书发通知这个起点做起,但九段优秀在于,她能将结果看到九段,她能够预见更高层次,更加优异的结果。
因此现实也许存在三种人,一种人能够预见到9段结果,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去达成9段。第二种人也能够预见到9段结果,但没有去实现九段的追求。而第三种人,他没有足以预见9段的能力,她或许
只意识到了5段,并真诚的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而第二、第三种人,或许更加普遍存在一些,如何才能让大家都明白我们要实现的结果,如何让我们的价值观一致的?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共识和结果 篇2
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 课题是《开花和结果》, 授课教师为河南省焦作市第二十三中学张永杰老师。
焦作市第二十三中学位于焦作市第二十三中巷, 是一所初级中学。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授课模式。2015年5月23日, 该课受邀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等主办的“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进行现场授课, 并荣获初中组一等奖。北京大学缪蓉教授对这一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节课的课前, 张老师组织学生在虚拟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进而在现实课堂中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检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然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在线投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同学互动交流充分, 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之后, 张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在线测试”, 检测学习效果, 并且结合本课授课内容, 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的升华。
这节课在张老师的精心设计下, 将“电子书包”的各个功能融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任务,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仅顺利实现了各个教学目标, 而且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 为现代教育提倡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亮点
亮点1:虚拟课堂, 课前导学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个自然现象发生的生物学过程, 张老师从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学生对事物认知过程的规律入手, 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生物学素养。
张老师在“电子书包”搭建的虚拟平台上, 给学生提供了桃花结构的动画, 南瓜花的视频资料和大棚技术的文字资料, 同时, 在讨论区发布讨论话题:“如何判断一个植物体的器官是不是花”, 组织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平台上的这些导学素材, 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相应的课前讨论, 为课堂授课做好各种相应的知识储备。张老师认真阅读每一名同学的回帖, 对于学生们的回帖给予相应的评价, 通过平台导学的方式, 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导学资源单一的问题, 更有效地解决了导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难题。这样既督促了学生认真完成课前导学, 又帮助张老师了解了学生的自学效果, 为现实课堂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学情分析的铺垫。
亮点2:导学效果, 课上检测
判断“花”的标准是本节课的一个独创的引子, 此处张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4幅图片, 它们的外形都非常的像“花”。然后组织学生对四种植物体器官的图片进行在线投票, 根据自己课前自学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哪些是“花”。通过这个设计, 学生们积极参与投票, 课堂气氛活跃, 更重要的是当投票结果展示出来的时候, 让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不一致性。之后, 再由学生代表进行投票理由的讲解, 最终形成判断花结构的依据的一致意见。这样, 学生既很好地参与了教学活动, 同时也巩固了自己课前导学案学习的效果。
亮点3:互动参与, 共同完善
花的结构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个内容是学生课前学习任务之一。学生对于“花”的一般结构掌握得如何呢?张老师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巧妙设计了一个课堂拼图游戏, 让学生到电子白板前进行“桃花结构”的现场拼图,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正确的拼图。这个游戏看似简单, 却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桃花结构的认知。
亮点4:设置情境, 自主表达
“开花”和“结果”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张老师创设了一个大棚种植桃树的虚拟情境, 并且组织学生对可能会结出多少个桃子进行现场投票。张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 又一次成功地运用了平台投票的功能。不仅能够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且能够很好利用投票结果所展示出来的数据, 了解学生对于“开花和结果”这一自然界现象的了解程度, 让学生产生一个认知上的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亮点5:合作学习, 互动交流
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是获得新知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找到刚才投票问题的正确答案, 同时从“开花到结果”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花的结构和传粉的相关知识, 张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环节。与传统课堂不同, 这种讨论是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讨论区开展的, 它不受教室内学生固定座位空间的限制, 学生在平台上的虚拟小组内, 针对自己本小组所承担的问题, 利用平台上的各种资源, 认真进行自主学习,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 同时浏览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 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虚拟平台的讨论活动, 不仅极大调动了每一位同学、每一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实现了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同时有效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亮点6: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
“电子书包”的在线测试反馈功能, 是进行教学效果检测的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张老师精选习题, 组织学生进行在线测试, 并通过实时的测试反馈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解惑方式,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参与度高。
三、案例评说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是基于两大新媒体技术 (电子书包和电子白板) 的基础上实现的, 整体的教学风格就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导学案组织学生课前学习,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 对课前学生的学习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在线投票、在线答题反馈、论坛自学讨论, 诸多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合理、恰当。既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又有教师全程的系统引领设计。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 完成零散的知识点, 又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起来, 使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在实现知识共享的时候, 也能够把本节的各个知识点系统掌握。这样, 课堂的教学氛围又显得非常浓厚。活泼而不杂乱, 自主而不随意, 开放而不放开, 真正实现了课堂的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模式, 使整个课堂教学和信息化的互动环节有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 是新媒体在常规教学中应用的成功课例。
本节课使用的媒体平台主要是“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中的学案发布, 讨论、投票和在线测试几个模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能够很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但是,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我发现有以下环节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1) 教学设计中关于课堂检测桃花结构学习效果的环节, 应该同时在平台上发布相应的拼图游戏, 拼图结果让学生通过截图的方式上传到平台上。这样, 当一名学生在电子白板前进行个人拼图的时候, 其他同学则可以在自己的学生端进行自我拼图, 进行自我检测。
(2) 教学设计中关于桃花结构现场拼图请学生作答的方式, 改为电子点名的方式效果会更好。
2.专家点评
张永杰老师的《开花和结果》一课, 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使用“双课堂”教学模式后, 教学设计的“新”意。“虚拟课堂”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摆脱以往照本宣科的弊端,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北京和民进党的共识 篇3
一、關於國民黨的真面目
台灣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國民黨是一個從大陸來的政黨,這一歷史淵源使得大陸與民進黨看法一致。他們一致斷定:國民黨會傾中賣台。“傾中”或“賣台”,祇是因立場相異而用詞褒貶不同,附加了情感因素,但實質相同。
仔細分析現今北京的對台路線就會發現,這一路線是全部押注在一個判斷上,即認定國民黨會與北京同心同德致力於統一,祇要不計代價,支持國民黨,用利益擺平台灣人,兩岸統一就會一步一步到來。北京視國民黨為統一的同盟軍和依靠力量,以為國民黨仍會有“中國心”,能成為北京的內應,而將台灣帶回來。為了這樣一個盟友,北京兩肋插刀,傾心付出,厚愛無比,急之所急,對之幾乎有求必應,將國民黨大選的勝利看作自己的勝利,為其勝選而歡呼慶功。
民進黨則懷疑國民黨會賣台,是北京在台灣的臥底和代理人。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一切作為,均動機可疑。他們擔心國共合作,裡應外合,聯手制台。而這一判斷似乎也由北京對國民黨的態度所證實。北京全力打壓民進黨,支持國民黨當選,為國民黨勝選而彈冠相慶。這不是坐實國民黨吃裡扒外,有通敵賣台之嫌?吃台灣米長大,竟然與外人勾搭,意圖出賣台灣。真是天理不容!
一個視其為傾中的的內應,一個視其為有賣台嫌疑。可見雙方關於國民黨的角色定位,看法是一致的。
也真難為了國民黨。裡外都得討好。為此它不能不扮演兩種角色。它既要在北京面前扮作認祖歸宗的遊子,拍著胸膛,信誓旦旦,絕不忘宗背祖,又要在台灣人面前扮作人婦,指天發誓,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鬼,絕不出賣台灣。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國民黨的變臉術:對大陸,為延續兩岸和平和和大陸的讓利政策,它大打中華民族牌,以安北京之心;在台灣,為保住政權,它大打台灣牌,不獨不統,維持現狀,以釋民進黨之疑。
這樣一來,在我們面前就有了一個問題:國民黨的真面目是什麼?國民黨自己在和稀泥,兩面討巧,它的聲明裡包含了可以作兩方面解釋的內容。而北京和民進黨則一致認定它會傾中賣台。究竟是北京和民進黨的看法是正確的,還是國民黨對台灣人說的話是其真心的流露?這兩種不同的陳述,必有一真一假。要麼北京和民進黨的判斷是錯誤的,要麼國民黨的愛台宣言是假的。二者必居其一。
從概率上說,一個在台灣生活了一輩子的人,會更愛他從未踏足過的大陸,而不是台灣,這一般來說不合常理。雖然可能會有例外,但概率甚小。縱使就某一個體來說,可能有例外,就一個群體來說,則幾無可能。
國民黨的真面目是什麼?靠回溯歷史和分析現任的某個人,從長遠來看,也沒有意義。國民黨過去有“中國心”並不假,但這又怎麼樣呢?沒有人會懷疑當年北美那些英國移民大多是英王的效忠者,但這並不能保證他們的子孫不會反英而投身獨立戰爭。退一步說,縱使馬英九確實尚有某些中國意識,但幾年之後,當他退出歷史舞臺,二十年後,當後起之秀都是本土籍或在本土居住已有三代四代的人,情況會如何呢?
顯然北京和民進黨存在一個共同的認識盲點:太看重一時一人。既然統一或獨立不能一蹴而就,問題就不在於一時一人,而在於長遠的未來。要指望或指責一個在台灣居住已有三代或更久的群體會更認同其祖先的故國,而不是台灣,顯然是可笑的。
二、關於兩岸和平協議
關於兩岸和平協議,北京與民進黨也是看法驚人地一致:和平協議是大陸統一路線的一個階段,如果台灣接受和平協議,就是中了北京的圈套。故而,北京十分熱衷於與台灣簽署和平協議,而民進黨則堅決拒絕。
而馬英九和國民黨則看法不同。馬英九關於台灣安全的三道防線中的第一道防線“兩岸和平制度化”,說的就是和平協議。在馬英九看來,如果台灣能夠與大陸達成和平協議,實現兩岸和平制度化,則台灣的安全便有了第一道防線的保障。如果再加上另外兩道防線,台灣便可以維持事實獨立的狀況。
這就是說,北京與國民黨在簽署和平協議上有交集,祇不過雙方目的不同。北京將之當作走向統一的階段,而國民黨將之當作拒統的屏障。這顯然是同床異夢。
這樣一來,在我們面前就又有了一個問題:兩種相反的夢想祇有一個會成真,也就是說,必定有一個是假。究竟是北京和民進黨的看法是正確的,還是國民黨的想法更合事理?
在古今中外的博弈中,當力量對比懸殊時,較弱的一方希望簽署和平協議,以求時間換空間,這本來是博弈的常識。為此,較弱的一方甚至不惜以美女和財帛相引誘,去收買對方的有關人士,或割地輸款,以求對方應允。當今大陸身為強者卻一反古今常理,願意不惜以利益輸送作為交換條件而換得台灣與之簽署和平協議,這對台灣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參閱周農建的《關於兩岸和平協議的認識盲點》)。
祇不過有趣的是,這種明明對台灣有利的事情,在台灣卻遇到了阻力。前不久,馬英九提出要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馬上就受到民進黨的強烈阻擊,致使馬英九不得不知難而退。為什麼民進黨會反對和平協議?這與兩個因素有關:
一是民進黨起於草根,歷史短暫,他們雖然熟悉選舉操弄,在政治戰略上卻仍帶有非理性的憤青色彩和理想主義,缺乏務實的策略思維。他們看不到台灣自身力量的不足,初生牛犢不畏虎,對中共缺乏認識。他們以為祇要絕不妥協,決不向“一中”低頭,北京無計可施,台灣就能一步到位,獨立建國。他們也許從來沒有想過,倘若台灣堅持強硬,連送上門的和平協議都不願接受,而導致北京轉向強勢路線,則台灣不久將面臨大陸的攤牌。他們是否真以為祇要懷抱獨立理想,就能打贏台海之戰呢?
二是他們對國民黨的動機有懷疑。在他們看來,為什麼北京想要和平協議,國民黨就隨之附和。這不是一唱一和嗎?對國民黨而言,操盤的難點在於:它與北京簽署任何協議,或為台灣長遠利益而作出的權宜選擇,如接受“九二共識”,縱使對台灣有利,都不免讓本土人士懷疑是否是國共合謀。
馬英九和國民黨在台灣要自證清白,證明他們心向台灣,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台灣的未來,還真不容易。馬英九曾經對民進黨歎息:“國民黨和民進黨分歧再大,也沒有和大陸的分歧大”。唉,連外人都能搞定,卻搞不定同屋的小兄弟。好不容易忽悠了一單生意,人家癡情,大禮相送,你卻拒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三、凡是敵人反對的,
我們就要擁護
民進黨也真是可愛,他們的思維邏輯不是從事理出發,而是從愛憎出發。他們沒有自己的是非標準,而是以敵人之是非,來反向定自己的是非:凡是敵人(北京)想要的,我們就要拒絕;凡是接受北京之議的,就有通敵賣台的嫌疑!
民進黨的這種反向思維判定法與一些大陸策士的思維如出一轍。在這些大陸人看來,按老毛的教導,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既然民進黨咬定國民黨賣台,這就無疑地證明國民黨是“心向祖國”的,當然就要視作知己,全力相助了。既然民進黨堅決反對和平協議,這就證明和平協議是獨派害怕的,當然就要堅持推進了,哪怕是以利益輸送作為交換條件。可見他們同樣是不顧事理地簡單推論。
反向思維判定法是人類思維中一種“偷懶”的簡單化方法。它的有效性是有條件的。這就是,祇有當敵方的判斷從敵方的立場看為正確時,以此反向推論得出的己方的判斷才會正確。或者,祇有當敵方的選擇在敵方價值上為優時,以此反向推論得出的己方的選擇在己方價值上才會為優。如果敵方的判斷和選擇是愚蠢的,則由這種反向思維判定法得出的己方的判斷和選擇也會是錯誤的。
可見這種思維方法的不可靠就在於,它不是從事理本身如何或應當如何出發,而是從敵方的認識和選擇出發。等於是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是非。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時會見到一種有違初衷和南轅北轍的“博傻”,多半就是因此而產生的。
看來,撇開統獨立場和其中的是非不談,今日在台灣的國民黨才是頭腦清醒的理性博弈者。
共识和结果 篇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通信作者:董家鸿
本文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11月第14卷第11期881-890页
摘要
为规范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基于循证医学原则,从胆囊癌的主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病因、胆囊癌的TNM分期、病理学类型、诊断依据、术前和术中评估、治疗原则与方法、随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证。强调术前应根据多排螺旋CT和(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肝功能状态评估对胆囊癌的分期及可切除性做出判断;术中需结合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组织检查(13a组、16组)再次进行胆囊癌TNM分期,以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并建立基于T分期选择肝切除范围、基于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基于胆囊管切缘病理学选择肝外胆管切除范围的胆囊癌根治性手术原则。
关
键
词
胆囊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5%[1-3]。胆囊癌疗效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对其主要高危因素的认识,准确的临床分期和根治性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由于长期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目前对于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和应用仍较为混乱。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通过深入论证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实现我国胆囊癌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指导性意见。
本指南中参考文献及引用数据符合循证医学证据质量等级分类标准[4-5],其等级由高到低分为: Ⅰ级:证据来自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Ⅱ级:证据来自1个或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Ⅲ级:证据来自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Ⅳ级:证据来自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Ⅴ级:描述性研究结果(病例报道和病例系列研究);Ⅵ级:基于病例资料的专家个人意见和讨论意见。本指南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推荐等级相应分为:A级:强烈推荐,高级别(Ⅰ、Ⅱ级)证据支持;B级:推荐,中等级别(Ⅲ、Ⅳ级)证据支持;C1级:考虑推荐,低级别(Ⅴ、Ⅵ级)证据支持;C2级:不推荐,低级别(Ⅴ、Ⅵ级)证据反对;D级:强烈反对,高级别(Ⅰ、Ⅱ级)证据反对。 主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病因 1.1 胆囊结石
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1]。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单个结石直径>3cm 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直径<1cm者的10倍[3]。 1.2 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组织慢性炎症与胆囊肿瘤关系密切。胆囊慢性炎症伴有黏膜腺体内的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多个细小钙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瓷性胆囊,约25% 瓷性胆囊与胆囊癌高度相关[1,6-7]。 1.3 胆囊息肉
近5%的成年人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但多数为假性息肉,无癌变可能,具体包括:由载脂泡沫状巨噬细胞构成的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沉积症),约占60%;胆囊腺肌症;由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构成的增生黏膜或炎性息肉,约占10%。胆囊息肉具有恶变倾向的特征如下:(1)息肉直径≥10mm(约1/4 发生恶变);(2)息肉直径<10mm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3)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6个月)。年龄>50岁胆囊息肉患者,恶变倾向增高,需动态观察[1,8-9]。 1.4 胰胆管汇合异常
胰胆管汇合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入胆总管,丧失Oddi括约肌控制功能,胰液逆流入胆囊,引起黏膜恶变,在组织学上多表现为乳头状癌。约1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胰胆管汇合异常[1,8,10]。 1.5 遗传学
遗传因素是胆囊癌的常见危险因素,有胆囊癌家族史者,其发病风险增加。基因遗传背景占胆囊结石总发病风险的5%~25%,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者,胆囊癌发病风险亦增加[1,11]。 1.6 胆道系统感染
慢性细菌性胆管炎明显增加了胆管黏膜上皮组织恶变的风险。常见的致病菌是沙门氏菌(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幽门螺杆菌,伤寒带菌者中胆囊癌患病率可增加12倍;幽门螺杆菌携带者的胆囊癌患病率增加6倍。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菌诱导胆汁酸降解有关[1,12]。
1.7 肥胖症和糖尿病
肥胖症者[体质量指数(BMI)>30kg/m2]可明显增加胆囊癌发病率,其BMI每增加5kg/m2,女性患胆囊癌风险增加1.59倍,男性增加1.09倍。肥胖症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可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如糖尿病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与结石协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1]。 1.8 年龄和性别
胆囊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20~ 49岁发病率为0.16/10万;50~64岁为1.47/10万;65~74岁为4.91/10万;>75岁为8.69/10万。此外,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6倍[1]。
推荐1: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出现下列危险因素时应考虑行胆囊切除术,且胆囊标本应广泛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1)直径>3cm 的胆囊结石;(2)合并有胆囊壁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多个细小钙化的胆囊炎以及瓷性胆囊;(3)胆囊息肉直径≥10mm;胆囊息肉直径<10mm 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单发或无蒂的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6个月);(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胆囊腺肌症;(5)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性病变;(6)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推荐2:出现下列情况时,建议间隔6~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查胆囊:(1)胆囊息肉;(2)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3)肥胖症;(4)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2 胆囊癌的TNM 分期和病理学类型 2.1 胆囊癌的TNM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在胆囊癌各种分期方法中应用最广泛(表1)[13-14]。其提供了胆囊癌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统一标准,对胆囊癌的局部浸润深度、邻近脏器侵犯程度、门静脉和肝动脉受累情况、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因素给予了全面评估,有助于胆囊癌的可切除性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情况无法评估。
T0: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
T1: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肌层。
T1a: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
T1b:肿瘤侵犯肌层。
T2:肿瘤侵犯肌层周围结缔组织,但未突破浆膜层或侵犯肝脏。
T3:肿瘤突破浆膜层(脏层腹膜),和(或)直接侵犯肝脏,和(或)侵犯肝外1个相邻的脏器或组织结构,例如:胃、十二指肠、结肠、胰腺、网膜或肝外胆管。
T4:肿瘤侵犯门静脉主干,或肝动脉,或2个以上的肝外脏器或组织结构。
N———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情况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胆囊管、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T、N、M字母的含义分别为: N2: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胰头周围淋巴结、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等。
M———远处转移
M0:没有远处转移。
M1:已有远处转移。
2.2 胆囊癌病理学类型
根据WHO2010年版胆囊癌病理学分型(表2)[14], 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为腺癌。其他还包括: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来源肿瘤及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等。部分肿瘤虽属良性病变,但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术后需密切随访。
推荐3:胆囊癌的TNM 分期标准及病理学分型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诊断依据
除了临床表现(如右季肋区疼痛、包块、黄疸等)和实验室检查以外,胆囊癌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3.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胆囊癌最常用方法,其表现为:(1)息肉型;(2)肿块型;(3)厚壁型;(4)弥漫型[15]。 3.2 内镜超声(EUS)检查
EUS检查经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直接扫描胆囊,可精确显示胆囊腔内乳头状高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及其浸润囊壁结构和深度,以及肝脏、胆道受侵犯的情况[15]。
3.3 多排螺旋CT(MSCT)检查
MSCT检查准确率为83.0%~93.3%,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肿块或胆囊壁的强化,在延迟期达高峰,可显示胆囊壁侵犯程度、毗邻脏器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16-17]。 3.4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检查准确率为84.9%~90.4%,动态增强扫描呈现快进慢出的特性,必要时可联合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可诊断肿瘤大小、肝脏侵犯程度、是否合并胆管扩张、血管侵犯、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18]。
3.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
PET检查对胆囊癌灵敏度高,可发现胆囊癌早期病变,并可检出直径≤1.0cm的转移淋巴结和转移病灶[19-20]。
推荐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常作为胆囊癌的首选筛查手段;MSCT和(或)MRI、EUS检查可进一步判断肿瘤浸润程度和肝脏、血管受累情况,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PET检查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可作为补充诊断手段,有助于判断局部和全身转移病灶。(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4 病情评估
胆囊癌病情评估包括T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评估、术中再次分期评估及可切除性评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4.1 胆囊癌T分期评估 胆囊癌局部浸润深度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基础。T1和T2期多为隐匿性胆囊癌,术前影像学分期较困难,其分期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及术后病理学检查;T3和T4期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作出临床分期。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易受肠道气体干扰,对病灶及淋巴结情况显示不清楚,术前临床T分期主要依靠MSCT及MRI检查。T3期肿瘤MSCT检查显示:胆囊浆膜层肿瘤结节, 其与邻近器官之间的脂肪层消失,侵犯肝脏或一个邻近器官[17,21];MRI检查显示:T1期反相位显示胆囊外层低信号层破坏提示侵犯肝脏或一个邻近器官[22-23]。T4期肿瘤MSCT及MRI检查均显示: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动脉主干,侵犯2个或2个以上的邻近器官[17,21-23]。 4.2 淋巴结转移评估
胆囊的淋巴回流首先沿胆总管旁淋巴结(12b 组)向离肝方向回流,并与门静脉后(12p组)和胰头后上方(13a组)淋巴结汇合后流入腹主动脉旁(16 组)淋巴结。现已明确13a组淋巴结系胆囊癌淋巴转移第一站淋巴结和第二站淋巴结的分界点,16组淋巴结是胆囊癌淋巴结远处转移的分界点。
超声检查对肝门区、胰头周围及腹膜后的淋巴结显示较好,但对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显示不理想, CT、MRI检查对各区域的淋巴结都可较好显示。目前,从影像学角度判定淋巴结是否转移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淋巴结的最短径≥5mm;强化;融合分叶或毛刺状;淋巴结内部坏死等[17,22]。
4.3 术中再次分期评估 可根据术中超声、快速冷冻切片、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或经皮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性腹腔镜探查对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若病理学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怀疑有恶变者,需扩大取材行病理学检查以指导治疗方式。术中应常规行胰头后上方(13a组)、腹主动脉旁(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以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1)13a组淋巴结是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第一站淋巴结和第二站淋巴结的分界点,其阳性提示第二站淋巴结有转移;(2)16组淋巴结是胆囊癌淋巴转移的终点,其阳性可作为放弃根治术的依据。术中为获取肿瘤的精确分期,应清扫至少6枚淋巴结。对于术前评估为T3期及以上胆囊癌,因容易发生腹膜、肝脏远处转移,可考虑先行腹腔镜探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4.4 胆囊癌可切除性判断
应根据患者一般状况,肝脏和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肿瘤分期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MSCT及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胆囊癌分期进行评估。需要联合大范围肝切除者,术前应量化评估肝功能储备和肝脏体积,进而确定患者必需功能性肝体积和安全肝切除量。合并黄疸者预留肝脏体积(futureliver remnant,FLR)需>40%,具体标准可参考《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24], 以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25]。胆囊癌可根治切除的条件包括:(1)胆囊及邻近脏器癌灶和区域性转移淋巴结可清除;(2)剩余肝脏功能可代偿,且其脉管结构完整性可保存或重建;(3)手术创伤患者可耐受。 推荐5:经临床和超声检查怀疑胆囊癌的患者, 应常规行肝脏MSCT和(或)MRI检查,以准确评估肿瘤侵袭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推荐等级B级,证据等级Ⅲ级)
推荐6:胆囊癌术中应常规行胰头后上方(13a 组)或腹主动脉旁(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以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等级B级,证据等级Ⅲ级)
推荐7:对于可能需联合大范围肝切除的患者, 术前应常规行预留肝脏结构评估和预留肝脏体积量化评估,以准确判断患者的必需功能性肝体积和预留功能性肝体积。(推荐等级B级,证据等级Ⅲ级)5 胆囊癌的治疗 5.1 外科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是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获得治愈可能的唯一方法[20,26]。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应在具有丰富经验的胆道外科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的医疗中心内完成。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基于胆囊癌的TNM分期[26-27]。 5.1.1 肝切除范围:根据不同T分期的肿瘤入侵肝脏的途径和范围确定肝切除范围,包括肝楔形(距胆囊床2cm)切除、肝S4b+S5切除、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
(1)Tis或T1a期胆囊癌侵犯胆囊黏膜固有层。此期多为隐匿性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100%,不需再行肝切除术或二次手术[1,26-27]。(2)T1b期胆囊癌侵犯胆囊肌层。由于胆囊床侧胆囊没有浆膜层,肿瘤细胞可通过胆囊静脉回流入肝造成肝床微转移。T1b期肿瘤肝床微转移距离不超过16mm,故需行距胆囊床2cm以上的肝楔形切除术[28]。
(3)T2期胆囊癌侵犯胆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 未突破浆膜层或未侵犯肝脏。此期胆囊癌细胞经胆囊静脉回流入肝范围平均距胆囊床2~5cm,且至少有一个方向范围>4cm,仅行肝楔形切除术不能达到R0切除,应至少行肝S4b+S5切除术[29]。
(4)T3期胆囊癌突破胆囊浆膜层,和(或)直接侵犯肝脏,和(或)侵犯肝外1个相邻的脏器或组织。此期胆囊癌侵犯肝实质主要途径包括:①直接浸润至邻近胆囊床附近的肝实质;② 经胆囊静脉途径进入肝脏侵犯肝S4b和S5;③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经肝门途径沿淋巴管道和Glisson系统转移至肝脏。治疗方法包括:①对于T3N0期肝床受累<2cm的胆囊癌,其侵犯肝脏仅有前2条途径而无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行肝S4b+S5切除术即可达到R0切除[30];②对于肝床受累>2cm、肿瘤位于胆囊颈部、侵犯胆囊三角或合并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者(T3N1期),提示癌细胞沿淋巴管道或Glisson系统转移至整个右半肝,需行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术。
(5)T4期胆囊癌侵犯门静脉主干或肝动脉,或2个以上的肝外脏器或组织。有研究结果表明:T4 期胆囊癌行扩大根治术,切除率为65.8%,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13.7%,其中联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17%;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9%和6%;非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0,手术组预后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31]。因而,本指南认为:对T4N0~1M0 期胆囊癌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仍可能达到R0切除,能改善患者预后,肝切除范围为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
5.1.2 淋巴结清扫范围(根据淋巴结受累的路径):术中根据13a组和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选择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12组、8组)清扫术或扩大淋巴结(12组、8组、9组、13组)清扫术。
(1)Tis期或T1a期胆囊癌无需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2)T1b期胆囊癌淋巴结转移首先累及胆囊三角淋巴结及沿胆总管分布的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率为15.7%,淋巴管浸润率为18%,故需行淋巴结清扫[29]。T1b期胆囊癌有可能出现胰头后上方(13a 组)淋巴结转移[30]。因此,术中常规行13a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13a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阴性,行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和肝动脉(8组)淋巴结清扫;13a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阳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肝动脉(8组)、胰头周围(13组)和腹腔干周围(9组)淋巴结。
(3)T2期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6%,比较淋巴结清扫组和未清扫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需行淋巴结清扫[32]。术中根据13a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4)T3期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率如下: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54%、胆囊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为38%、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9%~29%、更远处的淋巴结转移率<5%[30]。淋巴结检查阴性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80%,淋巴结检查阳性者5年生存率仅为34%[30]。故多数学者主张行扩大淋巴结清扫。而16组淋巴结阳性患者行扩大根治性手术, 其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延长。因此,16组淋巴结阳性视为远处转移(M1期),失去根治意义,不建议行手术治疗。
(5)T4期胆囊癌,如术中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阳性,视为远处转移(M1期),不行手术治疗;若检查结果为阴性,且无远处转移者,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仍有望达到R0切除,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可根据患者情况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5.1.3 肝外胆管处理:术中根据胆囊管切缘活组织检查结果,阳性需联合肝外胆管切除,范围从胰头后上方至第一肝门部,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1)Tis期或T1a期胆囊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达R0切除。
(2)T1b期胆囊癌:胆囊管切缘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阴性,无需切除肝外胆管;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阳性,需行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
(3)T2期胆囊癌:有研究结果表明:T2期胆囊癌患者行肝外胆管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100%, 而未切除肝外胆管患者仅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切除肝外胆管[33]。而另一研究结果表明: 胆囊管切缘阴性者,行肝外胆管切除与未行肝外胆管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比81%,P>0.05),因此,基于大样本研究结果,不建议常规行肝外胆管切除术[34]。
(4)T3期胆囊癌:此期胆囊管未受侵犯时,行肝外胆管切除与未行肝外胆管切除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比46%,P>0.05),而常规行肝外胆管切除,会增加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34]。因此,基于大样本研究结果,不建议对T3期胆囊癌患者行常规肝外胆管切除术,建议术中行胆囊管切缘活组织检查。
(5)T4期胆囊癌:对于无远处转移(T4N0~1 M0期)的胆囊癌,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仍有望达到R0切除,改善预后,可根据患者情况行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
5.1.4 联合脏器切除及血管重建:T3期和T4N0~1 M0期合并邻近脏器转移的胆囊癌,可行联合受侵犯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
(1)T3期胆囊癌合并邻近1个脏器转移,可行联合脏器的扩大根治术[35]。
(2)T4期胆囊癌中,T4N0~1M0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患者[31,36]。因而T4N0~1M0期胆囊癌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仍可能达到R0切除,能改善患者预后。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胆囊癌根治术、联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根治术、联合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的胆囊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胆囊癌根治术、联合右半结肠切除的胆囊癌根治术等。
推荐8:Tis期或T1a期胆囊癌,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
推荐9:T1b期胆囊癌根治切除的手术范围包括:胆囊连同肝楔形整块切除(距胆囊床2cm以上)和淋巴结清扫。术中常规行13a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行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和肝动脉(8组)淋巴结清扫;检查结果为阳性,行扩大淋巴结清扫,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12组)、肝动脉(8组)、胰头周围(13组)和腹腔干周围(9组)淋巴结。(推荐等级B级,证据等级Ⅲ级)
推荐10:T2期胆囊癌根治切除的手术范围包括:胆囊连同肝S4b+S5整块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同T1b期。不建议常规行肝外胆管切除,如肝外胆管受侵犯或胆囊管切缘活组织检查结果有癌细胞浸润者,需联合肝外胆管切除,范围从胰头后上方至肝门部胆管。(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Ⅱ级)
推荐11:T3期胆囊癌手术范围包括:(1)肝脏切除范围:对于T3N0期肝床受累<2cm 的胆囊癌,行肝S4b+S5切除术;对于肝床受累>2cm、肿瘤位于胆囊颈部、侵犯胆囊三角或合并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者(T3N1期),行扩大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术;(2)联合脏器切除:行联合受累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术;(3)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常规行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阴性者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16组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阳性者,不行手术治疗,建议行姑息治疗(推荐等级C1级,证据等级Ⅳ级)。(4)肝外胆管切除:原则同T2期肿瘤。(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Ⅱ级)
推荐12:对于T4期胆囊癌,合并远处转移者(T4N0~2M1),只行姑息治疗;无远处转移者(T4N0~1M0),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有望达到R0 切除,改善患者预后。胆囊癌扩大根治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包括: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扩大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右半结肠切除;肝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推荐等级C1级, 证据等级Ⅳ级)
推荐13:基于TNM 分期的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方式。见表3。
5.2 胆囊管癌的处理
胆囊管癌是指肿瘤中心位于胆囊管的恶性肿瘤。胆囊管肌层由较薄的肌纤维组成,且肝十二指肠韧带由疏松的纤维组织、淋巴管及神经纤维构成, 胆囊管癌易经肝十二指肠韧带侵犯胰头、主动脉旁淋巴组织及肝脏Glisson鞘。有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管癌对周围神经、淋巴结(管)、血管的侵犯比例明显高于胆囊底和胆囊体部癌,胆囊管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胆囊底和胆囊体部癌[37]。因此,建议胆囊管癌要比同期的胆囊癌手术范围更大。
Tis期或T1a期胆囊管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达R0切除。T1b期胆囊管癌存在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管和神经纤维侵犯的可能,且因胆囊管的部分静脉回流由胆囊静脉回流入肝,为达R0 切除,T1b期需行胆囊连同肝楔形整块切除+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术[38]。淋巴结清扫范围依据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而定。
≥T2期胆囊管癌极易侵犯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管及神经纤维经Glisson系统发生肝内转移,故需行右半肝或右三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术[39]。淋巴结清扫范围依据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结果而定。
推荐14:胆囊管癌应较同期胆囊底和胆囊体癌扩大切除范围。T1b期胆囊管癌应行肝楔形整块切除+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术。≥T2期胆囊管癌需行右半肝或右三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
5.3 隐匿性胆囊癌的处理
隐匿性胆囊癌:术前临床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癌,又称为意外胆囊癌。
隐匿性胆囊癌多为T1、T2期胆囊癌。对于Tis 期或T1a期隐匿性胆囊癌,若术中胆囊完整切除,无破溃,无胆汁溢出,且胆囊置入标本袋内取出者,单纯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无需行二次手术;否则需再次手术处理可能形成的转移灶,不推荐常规行经Trocar窦道切除[40-41]。
推荐15:≥T1b期隐匿性胆囊癌,应根据T分期行二次根治性手术。(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
推荐16:隐匿性胆囊癌如胆囊切除中发生破溃或胆汁溢出者,二次手术时需处理可能形成的转移灶。(推荐等级A级,证据等级Ⅰ级)
5.4 胆囊癌腹腔镜手术
Tis期或T1a期胆囊癌侵犯胆囊黏膜固有层,多为意外胆囊癌,由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目前研究结果证实:Tis期或T1a期胆囊癌手术过程中,若胆囊无破溃、切缘阴性,无论是腹腔镜切除或开腹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均达100%。
对于T1b期或T2期胆囊癌,仍存在较大争议。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癌腹腔镜手术易引起胆囊破溃、胆汁泄漏以及烟囱效应等,均可增加穿刺孔转移以及腹膜播散的几率[2,42-43]。近年来,有T1b期或T2 期胆囊癌腹腔镜手术的文献报道,但大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研究标准不统一,证据级别低,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于此期胆囊癌,腹腔镜手术仅可作为探索性研究,且仅限于具备以下条件的专业医疗中心进行:(1)可取得足够的门静脉旁及主动脉-腔静脉旁淋巴结样本;(2)肝脏、胆管切缘阴性;(3)可在腹腔镜下行肝总管或胆总管切除及重建;(4)术中可确定病理学分期。
对于T2期以上胆囊癌,根治性手术范围更大, 甚至需行联合脏器切除等扩大根治术,难以达到上述4项条件。因此,目前对术前怀疑或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建议行开腹手术。
推荐17:Tis期或T1a期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可达R0 切除;T1b期或T2期胆囊癌,腹腔镜手术仅作为探索性研究,且仅限于具备腹腔镜技术的专业医疗中心进行(推荐等级C级,证据等级Ⅳ级)。>T2期胆囊癌,建议行开腹手术;对术前怀疑有远处转移者可行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推荐等级C级,证据等级Ⅳ级)
5.5 胆囊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处理 胆囊癌合并黄疸者常需联合肝切除才能达到根治目的,而此类手术死亡率高达10%,其主要死亡原因为肝衰竭。故对于黄疸时间长伴有显著肝损害或伴有胆管炎、或营养不良、或血清胆红素> 200μmol/L且需要作大范围肝切除(切除肝体积> 60%)的患者,应予术前胆道置管引流以改善肝脏功能。
推荐18:伴有阻塞性黄疸胆囊癌的肝切除术, 可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解放军医学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
5.6 姑息性治疗
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晚期胆囊癌患者,包括: 多发肝转移灶、肝十二指肠韧带广泛侵犯、血管侵犯、腹膜转移灶或其他远处转移,姑息性减瘤手术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率且会增加创伤及转移风险,故不推荐行减瘤手术[44]。此类患者多存在梗阻性黄疸或消化道梗阻,姑息性治疗的目的仅限于解除胆道及消化道梗阻,如:经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胃-空肠吻合术等,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其生命质量。
推荐19:对于不能根治的晚期胆囊癌患者,外科和介入治疗仅限于解除胆道梗阻和消化道梗阻, 以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推荐等级C2级,证据等级Ⅴ级)
5.7 非手术治疗 胆囊癌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化、放疗方案。基于目前现有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及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本指南建议以下方案:
5.7.1 T1N0期患者的化、放疗:该期患者有统一的研究结果表明:T1N0期胆囊癌患者R0切除术后,行化、放疗组和未行化、放疗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该期患者无需行术后化、放疗[26]。
5.7.2 ≥T2期,R1 切除或淋巴结阳性患者的化、放疗:该期患者行化、放疗能改善总体生存率。
(1)化疗: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2例胆囊癌术后患者给予氟尿嘧啶联合丝裂霉素化疗较未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26.0%比14.4%,P<0.05),说明辅助化疗可改善胆囊癌患者的总体预后[45]。另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03例胆囊癌术后患者,行基于吉西他滨化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未行化疗组(57%比24%,P< 0.001)[46]。因此,推荐此期患者应行基于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26]。
(2)放疗:一项纳入3000例胆囊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17%的患者接受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未接受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淋巴结阳性患者(P<0.001)或肝脏受累者(P<0.05)[47]。这提示放疗可减缓局部侵犯及提高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3)联合化、放疗:回顾性分析117例接受基于氟尿嘧啶联合化、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 与未接受化、放疗患者的1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化、放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可明显改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48]。
5.7.3 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化、放疗:该期患者行姑息性化疗后能延长有限的生存时间,而姑息性放疗仅能缓解疼痛等症状。
(1)化疗: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纳入410例无法手术的胆道肿瘤患者,一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另一组单用吉西他滨治疗。其研究结果表明: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7个月;单用吉西他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1个月(P<0.001)[49]。这说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较单药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放疗: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研究结果证明放疗能提高无法手术患者的生存率,但可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50]。
推荐20:对于T1N0期患者,R0切除后无需化疗或放疗;对于≥T2期,R1 切除或淋巴结阳性,建议术后化疗和(或)放疗;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或远处转移患者,可酌情选择姑息性化疗和(或)放疗。(推荐等级B级,证据等级Ⅰ级)6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流程图 随访 应对胆囊癌患者建立完整的病例资料数据库, 详细记录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手术方式、放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随访终止时间及原因等,以便用于临床研究。手术患者半年内应每个月复查,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可疑者应及时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编审委员会 成员名单 组长:董家鸿
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亚进
陈燕凌 程南生
程
石 方驰华 龚 伟郭 伟 韩天权 何小东 霍
枫 李 强 李相成 李灼日 林胜璋 刘厚宝 卢绮萍 罗亦刚 孙诚谊 汤恢焕 王广义 王
坚 王剑明 王秋生 王忠裕吴硕东 徐
智 杨成旺 张爱民 张宗明 郑树国 郑亚民 曾永毅 周宁新 执笔:王剑明 曾建平董家鸿
《开花和结果》教学反思 篇5
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过程,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看“果实的形成”视频时,有一段话教育学生“在品尝美味的果时,别忘了说声“感谢你,花朵”;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课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比如解剖花时耗时较多: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对于“观察花的结构”,我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区分雄蕊和雌蕊、子房,胚珠也不容易观察到。生物动作技能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完成,“观察”这一技能,之前在“种子的结构”中进行过一次,学生不是很熟练。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把各种操作要点形成动作映像保存在头脑中,在练习时候以此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操作,使之符合要求。最重要的是给与充足的时间提高观察的技能。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旧教材中,用了一章书的篇幅进行讲解,而在新教材中,这只有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删减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而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的过程。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篇6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花和结果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1一、说教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开花”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植物六大器官方面的知识,他们乐于交流、讨论,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很有利于本节探究课的积极组织和展开。但是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司空见惯,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设置疑问,引发其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
1.描述花的结构;阐述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通过观察多媒体动态课件和制作标本,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较好的达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节课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选择以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提问法相结合,用多媒体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在本节课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我将着重强调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学生课前收集的花朵(桃花、百合、梨花等),随后在屏幕上呈现水稻花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称之为花,花又有什么样的结构呢?导入新课《开花和结果》。继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觉得不感兴趣,就不会去主动的探求知识。
2.新课展开
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部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采用设置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学生动手绘画花的结构图进行突破本课的重点。
教师设问: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请学生讨论,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花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探究自己手中的花的基本结构,尝试画出喜欢的花,并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思考: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题,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点拨。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猜想,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形成共识、领悟开窍、再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激励信心,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教师播放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片段,问: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做什么?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些?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解决问题。
之后设疑: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播放受精的过程动画,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受精的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至于走神,调节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部分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的难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难,学生理解的难,还体现在从时间分配上看,这段内容正是初一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首先提出问题: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观看幻灯片中花瓣、雄蕊、柱头的凋谢和子房的发育过程,启发学生探究子房的发育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并让学生通过挂图连线归纳总结,同时指出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凋落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种美丽。接着让学生总结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使学生获得知识保持连贯、系统。
第四部分:人工辅助授粉
提出问题:你是否知道我们平时吃的玉米穗有缺粒的现象、向日葵的籽粒有空瘪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怎样弥补呢?学生自由交流,引出人工辅助授粉的知识。并能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的习惯。
3.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将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足之处我将给予补充。
针对七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作业布置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为了直观体现教材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设置了如下的板书。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设计理念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4、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四、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以及教材的结构,我将教学方法定为如下:
1、在第一部分花的结构中,我大胆地使用了探究性试验,我认为生物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进而达到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达到对花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掌握、2、在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中,传粉的过程比较直观,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同时打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进而理解传粉。而受精这一过程比较抽象,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进而易化难点。3、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比较熟悉,我主要让学生对比花和果实种子的图片,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五、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则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上的探究活动,共同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1、花的结构
教师首先打出《十大名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问题“为什么开花后一定会结构呢?花和果实到底有什么关系?”那就从花的结构开始研究吧,从而引入“花的结构”这一部分的学习。
然后,学生以4个人为单位,对照课本上的图片,对百合花进行解剖,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本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的基础上认识花的结构。再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构。并讨论两个问题:
(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通过进一步探究: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再通过一个想一想:“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2、传粉和受精
用教授法引出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材料来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用课件对比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再用幻灯片播放出图片让学生正确判断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然后创设情境:“如果遇到阴雨天,虫和风的作用就不大了,会出现缺粒现象,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人工辅助授粉。课本中将人工辅助授粉安排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讲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将其安排在传粉这一部分来讲解。
受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首先利用放大的子房纵剖图复习前面刚学到的雌蕊的结构,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一个结构上的认识基础。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受精的过程,首先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它能够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个理性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在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受精的过程,最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描述受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部分,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很熟悉,他们可能不能明白展开的花是怎么样跟果实和种子扯上关系的。因此我主要在大屏幕中放出花和果实种子的对比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这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探索──整合”的教学法,由创设情境入手,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小组互动交流,得到问题的答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整合,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各种能力得到充分锻炼、2、不足之处
本课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知识点比较多,活动多,教师需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探究时,有些学生喜欢探究,在参与教学中表现得活跃、主动,但有些学生却不喜欢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时,总干一些不相干的事,比较难以控制,在这一点上本人做得还不够。因此,今后要下功夫了解每一个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而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提高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因此我用两个视频资料,辅助讲述重点知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已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四、教学程序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我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1。导入
我给学生准备了《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图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新课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情景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2。新授
关于《花的结构》的教学,根据我们本地的实际,用野棉花做实验材料,让学生取一朵野棉花,对照课本上的图Ⅲ—15,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学生通过对野棉花的解剖学习花的基本结构,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去讨论、归纳结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技能目标(1)。
接下来用一段视频介绍花的结构,再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构。并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通过进一步探究: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小结花的结构: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再通过一个想一想:“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教学《传粉和受精》时,传粉和受精比较抽象,先让学生观察视频《被子植物的繁殖》,用形象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简要的给学生补充介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学习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体现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最后请两名学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达成第2个知识目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落实第2个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探索“桃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么形成的?”引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学习。
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突破本课难点:“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达成第3个知识目标——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并落实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再让学生阅读课本104页,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落实第2个情感目标——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3。课堂反馈,巩固提高:
(1)花的主要结构是()
A。花瓣B。雄蕊和雌蕊C。胚珠D。子房
(2)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
花瓣胚
雄蕊果实
花柱果皮
子房种子
子房壁
胚珠凋落
受精卵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3)有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4。小结
最后通过一个学后探究活动进行小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能不能以桃树为例,把被子植物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总结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幼苗→桃树→桃花→桃”。
为了进一步落实第2个情感目标——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4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鲁科版生物教材初中一年级(下)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突出了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突出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其设计的内容在以前人教版的旧教材中是分三节讲述的(花的结构和花序、开花和传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现在集中在一节课内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并且这节课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技能目标:
(1)通过对花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学的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
花的主要结构特别是花蕊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思路
《开花和结果》一课中,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是一个微观的不能直接进行观察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又是一个比较缓慢的生理活动,也不便直接观察。利用计算机模拟功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把微观的生理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易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
三、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因此我采用视频资料,辅助讲述重点知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要求。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几幅花和果实的图片,配有背景音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样的情景导入,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美的熏陶,同时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像:“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上课开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就先来观察花的结构
2、花的结构
出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先让同学们对花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最后重点分析雌蕊的结构(利用放大的结构图来观察、分析)。明确下列几个问题:雌蕊的结构?胚珠的结构?靠近珠孔的细胞?胚珠的中央的结构名称?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然后通过“想一想”:“花的各部分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引出下一内容。
3、传粉和受精
传粉和受精过程比较抽象,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示意图)。提出问题: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传粉的媒介?讨论分析有关问题。并进行总结。然后问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以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过渡到“受精”的教学。课件演示“双受精”的过程,重点强调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这样用形象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观看动画,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请学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达成第2个知识目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落实第2个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探索“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么形成的?”引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学习。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利用视频播放资料“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然后课件展示子房的各部分结构和果实的各部分结构的对应关系。并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达成第3个知识目标——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并落实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5、课堂小结:课件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并进行讨论、总结发言。
6、达标测试: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这里精心设计准备了一组练习题,进行学习检测。(见最后)
五、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利用课件补充材料《果实种种》,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果实的有关情况。
果实种种
绿色植物的果实,形形色色,多种多样。
果实有真果、假果的区别。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叫做真果,像桃子、李子、棉花、辣椒等;由花托或花萼肥大部分发育形成的叫做假果,像苹果、梨等,真正的果实却是吃剩下来的“心”。
果实还有单花果和多花果的区分。大多数的果实,包括上面所说的那些果实,都属于单花果。而有些果实是由整花序(一个花序上有许多花)聚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像桑椹,杨梅等。
果实在完全成熟后,由于含水分多少不同,还有干果和肉果的分别。干果外面是干硬的壳,里面包着种子。干果又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开裂的,叫做裂果,里面含有好多个种子,如豆科植物的荚果、米兰、芍药的蓇葖果、棉花、牵牛的荚果等等。另一种是属于不开裂的,叫闭果,里面大多只有一个种子。如栗子、榛子的坚果、向日葵、榆树的瘦果,等等。
肉果又叫多汁果。肉果含水分较多,肉厚汁多,成熟后由于花青素等的产生,果糖的积聚,色泽鲜艳,果肉甜美。肉果有两种:一种是核果,像桃、李、杏、梅、椰子等,人们往往将核桃当作坚果,其实是肉果。
有些果实,一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有些果实,里面有好多粒种子。这是由于它们子房里的胚珠有多少的缘故。桃子的子房里有两个胚珠,一个退化了,只能形成一粒种子。西瓜、番茄等的子房里有很多胚珠,果实里的种子就多了。有些植物,有果实而没有种子,需要插枝或分枝来繁殖后代。现代的香蕉,浆果里没有种子,只有消失得仅剩“芝麻”般的种子痕迹。它的野生祖先原来有很多种子,由于人工的培育,使它失去了种子。
果实的形状、大小也是多种多样的。热带豆科植物的荚果奇特多样,榼藤子,是荚果中最大的`了,长90厘米,宽12厘米,种子扁平巨大,好像鸭肫;围涎树的荚果像小孩的围涎,像耳豆的荚果像耳朵,凤凰木的荚果像大刀,腰果的果实像腰子。梧桐的果瓣像汤匙,种子生在“汤匙”的边缘。八角金盘像个盘子。最大的果实是南瓜,重达200多公斤;菠萝蜜是树上长的最大果实,重达40公斤。
六、探究实践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
实习人工辅助授粉:选两个同样大小的向日葵花盘,在开花时节,给其中一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另一个任其自然传粉。收获以后,比较这两个花盘上的粒数和粒重有没有不同。看看人工辅助授粉能不能使葵花籽增产。
达标测试
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种生理活动()。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D、传粉和受精
2、一朵苹果树的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
A、花被B、雄蕊C、雌蕊D、蜜腺
3、玉米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降低。下列哪项解释可作为玉米产量下降的原因()。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成熟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
C、阴雨,子房不能发育D、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4、一个番茄或西瓜里都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番茄或西瓜的一个雌蕊中有很多()
A、子房B、柱头C、胚珠D、花丝
5、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A、柱头花柱子房胚珠B、胚珠子房花柱柱头
C、柱头子房花柱胚珠D、柱头花柱胚珠子房
6、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来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
A、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B、子房壁、受精卵、受精极核
C、子房壁、珠被、受精卵D、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7、一个苹果有12粒种子,正常情况下,形成这12粒种子,需要的精子、卵细胞、胚珠、子房各多少个()
A、2412121B、1212121
C、12241212D、241212128、种子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是由()发育而成的A、胚珠B、珠被C、受精卵D、受精极核
9、有人种了一棵黄瓜,开了10朵花,最后这些花中只有4个结了黄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0、分门别类:区分果实和种子
苹果芝麻葡萄蚕豆豆角
西瓜籽葵花籽花生仁玉米粒
果实
种子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5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原因有两个:一是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生理过程,体现的是植物的生殖。二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重点,更是难点,我想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和电子白板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这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关于知识目标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谈的重点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理念。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说课将围绕它们展开。
下面我开始教学过程的说课:
大家看到这是几种植物的花,我可以利用白板依次展示,这里只展示其中一种植物的花,然后通过一句话,花是美丽的,植物开花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人欣赏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导入新课。
教材安排本节课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按小组采集桃花标本,并根据教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在课堂上利用白板的可书写功能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里只展示其中一个——花丝。在完成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之后,我将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1、从花的外形、部位、名称并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思考花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2、花的最重要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必须是先思考,后讨论,在一定独立思维的基础上的讨论,才能是较深层次上的讨
论。花的最重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与果实、种子的形成密切相关。花的传粉、受精离不开雌蕊和雄蕊。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粉和受精。
大家看这是一树桃花,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词“招蜂引蝶”,桃花是美丽的,所以它能招蜂引蝶,但是蜜蜂蝴蝶不单纯是因为桃花的美丽而来,那还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总结出芳香的气味和甘甜的花蜜,并谈到像桃花这样依靠昆虫来为它传粉的花,属于虫媒花。花是美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美丽的,比如玉米。让学生看图总结出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有粘液,并进一步问为什么?用笔勾勒出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解答。当花粉落到柱头上之后,就要完成受精了,下面我们来看受精。在将受精之前我首先抛出这么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如果把这三个问题都能解决,被子植物的受精也就迎刃而解了。
1、花粉落到柱头上为什么会萌发?
2、胚珠有什么结构?
3、花粉管里有几个精子?分别和什么融合?
然后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将这几个问题穿插起来就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珠,两个精子,一个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外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植物在受精之后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来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我想首先通过白板的幕布功能将果实和种子遮住,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猜想与交流花在受精之后有什么变化,再将幕布拉开来认识花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已凋落,由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让学生用线建立连接。谈到果皮我想再提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索:
1、桃的三层果皮各是什么?(什么是桃的果皮?)
2、桃的果皮对于桃有什么意义?
其实桃有三层果皮,分别是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我们揭下来的一薄层是外果皮,我们吃的部分是中果皮,里面的硬壳是内果皮,不要认为是种皮。谈到果皮的意义,学生可能想到的是保护,然后是吃,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吃它的果肉,但是对于桃树来说是顺便为他们传播了种子。花受精之后发育为果实和种子,那么未受精的呢?它会自然脱落,不会形成果实和种子,体现在农业生产上就会造成减产。比如说我们看到玉米会出现缺粒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人牙”,以及葵花籽的空粒现象,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关于练习,我想通过两个习题达到当堂巩固和能力提升得目的。第一个习题让学生利用白板将他们连线。第二个习题让学生首先通过一个谜语来加深对花生果实的认识,这些部分各是什么?他们是有什么发育来的。最后的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除了知识,学生还能想到什么,渗透到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是一道学生总结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理念。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初次使用白板,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6一、教材分析
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教材中,占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单凭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模型、多媒体课件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康乃馨,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学生自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把每个小标题改为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吗?”“从花到果要经历哪些重要过程?”“果实和种子由什么发育而成?”这些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更有兴趣地带着问题学习。
在课文第一个知识点“花的结构”中有一个“观察与思考”的学生活动,其中要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了花的结构之后,学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回答。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在学完后面两个知识点后,再次讨论这两个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确答案:1、子房发育成果实。2、对于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粉和受精的知识。
六、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个环节:导入
1、多媒体展示几种美丽的花朵—(向日葵、月季、桃花)以及桃花落后枝满桃的情形,并同时提出问题,向日葵的花漂亮么?月季?桃花?这些花很美丽,只是为了赏心悦目么?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呢?植物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哪些过程?自然界中也有一些花并不漂亮,并不能吸引昆虫,那么这些花怎样传粉和受精呢?
说明:首先学生被那些美丽的图片吸引住了,从开花到结果非常感性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思考,很自然联想到花开的美丽更重要是为了吸引昆虫为它传粉,这又为传粉和受精的提出打下了基础。同时提出自然界中也有一些花并不漂亮,并不能吸引昆虫,那么这些花怎样传粉和受精呢?这为后面的学习传粉的方式打下基础。
第二个环节:新授
Ⅰ.提出思考的问题:你知道花的各部分结构么?
说明:采用问题的形式给出知识点,使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
1、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知识点的要求,并展示桃花的模型。
观察和思考
对照图观察桃花的模型,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讨论:(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2)对于植物的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
2、指导学生观察花的顺序,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
3、、赛一赛: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花的各种结构,比赛辨认花的基本结构,并利用可拆开的桃花模型重点认识雄蕊和雌蕊的结构。
4、讨论:四人一组,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归纳总结提出的两个问题。
说明: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了花的结构之后,学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回答。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在学完后面两个知识点后,再次讨论这两个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确答案:1、子房发育成果实。2、对于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粉和受精的知识。
5、小结:通过观察可以看出,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雌蕊、雄蕊是一朵花中最重要部分。
Ⅱ.从花到果实要经历哪些过程?
说明:通过标题让学生思考,花到果实必经的途径——传粉和受精
1、多媒体展示雌蕊的放大结构,并出示阅读提纲。
2、讨论交流阅读结果,在总结传粉方式时,用多媒体展示玉米用风传粉(即风媒花)和桃花用昆虫传粉(虫媒花),使学生对自然界中花的传粉方式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
3、受精过程十分抽象,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使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更易理解。
4、小结: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出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Ⅲ.果实和种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1、多媒体展示花到果实的过程。
2、讨论后总结果实和种子的由来。
3、拿出自备材料,区分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
3、小结: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Ⅳ.分析推理:
我们吃的玉米,常会看到玉米穗缺粒现象,向日葵子粒也会出现空瘪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
说明:不仅可以引出人工辅助授粉,而且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让他们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讨论并总结:玉米穗缺粒现象,向日葵子粒也会出现空瘪的现象,主要是传粉不足造成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归纳为主,老师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为下一节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四个环节:检测反馈
Ⅰ.判断
1、花冠是花最明显的部分,也是花最主要的部分。()
2、只要有雌蕊就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因为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3、一般情况下,一枚雌蕊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
4、受精完成后,除雌蕊以外,花的其它部分全部凋落。()
说明:让学生区分明确易错、易混淆点。
Ⅱ.拓展和延伸:
1、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若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六个种子,至少需要花粉()
A、1个 B、6个 C、3个 D、12个
2、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
A、外果皮、内果皮和果实 B、外层种皮、内层种 皮、种子
C、果皮、种皮和胚 D、果皮、种皮、种子
3、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都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A、甲不结实,乙结实 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
C、甲、乙都结实 D、甲、乙都不能结实
七、课后反思: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我认为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在讲解“传粉和受精”时,请“小老师”上台讲解,使学生有新鲜感;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书本的充分运用,媒体不能滥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自学的,就给时间他们阅读自学,在书中寻找答案。
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过程,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看“果实的形成”视频时,有一段话教育学生“在品尝美味的果时,别忘了说声感谢你,花朵”;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7教学目标
1、在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
2、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模拟人工辅助传粉,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和赞美花的诗句,查阅与花的颜色和香味有关的资料,了解颜色和香味对传粉和受精的意义。
教师:要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花或模型)和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刀片和放大镜),搜集昆虫传粉方面的录像资料,制作受精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活动教具或CAI课件。同时备有新鲜的果实(桃和玉米),以及带有雄花和雌花的干枯玉米植株、塑料袋和毛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背景,让学生解释这句诗所描写的自然现象中的科学道理,由此使学生联想到桃园——桃花——桃。接着围绕桃花从开花到结果这一连续的过程,鼓励学生踊跃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教师首先讲述,说起花也许你们并不陌生,可你们知道:“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美丽的笑脸,不同的花向我们说着不同季节的语言?“然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花,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根据问题:
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
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
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引导学生自行交流解答。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熟悉的一种花,并尝试着标出可能与结果有关的结构,用实物投影相互交流,围绕学生的分歧、困惑——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花是怎样结果的?教师以桃花为例,指导学生看书,利用桃花模型,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然后,通过CAI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桃花的结构,从而解答疑惑:花为什么是生殖器官?另外,CAI展示,根据问题:
①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吗?
②只有雄蕊的花叫什么?只有雌蕊的花叫什么?
③花作为生殖器官,将来哪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教师利用小反馈形式: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最后,由学生合作,小结出花的结构,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首先教师利用媒体创设情景,然后向学生质疑:“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花粉到哪里去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像,表述交流蜜蜂传粉的过程,从而得出什么是传粉。其次,根据教学设计,教师设置环环相扣的探索点,进一步质疑:“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以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胆推测,描述其变化过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花粉萌发及受精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弄清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围绕学生的困惑:“那些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又是如何传粉呢?”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思维,从书中寻找答案。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首先教师创设情景:“花开花落,似水流年。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也是一种美丽,只有花都凋谢了,新的生命才能诞生。那么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哪些结构可能会凋谢?凋谢后变化最大的结构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推测,踊跃发言,描述花的凋谢过程和凋谢后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教师进一步质疑:“桃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组织学生列表回顾种子的结构、果实的组成和子房的结构,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大胆推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传粉、受精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另外,由玉米的缺粒现象,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引出人工辅助传粉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表演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被子植物要想传种接代还真不容易。接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进而认同了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同学交流。
(1)你明白了吗?花的主要结构;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你会描述吗?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你认同了吗?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护花的习惯。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第五部分:达标检测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1、花的主要结构是()
A、花瓣
B、雄蕊和雌蕊
C、胚珠
D、子房
2、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出来。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凋落
柱头果实
子房胚
花瓣
3、在果树开花季节,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4、黄瓜、南瓜、丝瓜中有些花只开花不结果,俗称“谎花”,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你能不能以桃树为例,把被子植物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六部分:结束语
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那么被子植物的一生需不需要水?水又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请大家回去预习,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科学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似乎枯燥得很。其实科学是一种文化,它和人文也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顺手自然地,又十分精心地进行了情感教育。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了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了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可突然一转,让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科学知识教育和美育、情感教育浑然一体,非常巧妙。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指出凋谢也是一种美丽,是新生命的诞生,讲植物的生殖,讴歌生之美丽。以传粉、受粉过程之不易,讲生命之艰辛,引入爱花、护花,爱护绿色植物。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处的哲理,尽在其中。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当介绍到花的结构时,觉得有些吃力,如果让学生到校园去,亲身体验花的结构,并让学生自己找出这节课所要讨论的答案,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而且生物课更应该是让学生亲近自然,到自然中去学习的课程。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8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花的各部分结构。
2、能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能描述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花的各部分结构难点:能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中国十大名花视频、幻灯片展示果实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花的结构
1、小组合作探究:
(1)播放桃花的结构解剖视频。
(2)老师幻灯片展示要求,学生观察和操作。
观察和操作提示:
①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仔细观察雌蕊和雄蕊的结构特点。
②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花药里面的花粉。
③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的胚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检测:
(1)请其中一组的两位同学上台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结构。(一位同学投影机上展示、另一位同学说出相应的结构)
(2)教师说一个结构,请各小组找代表把相应的结构举起来。
3、教师小结:教师展示花的结构图片小结,概述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设计意图: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二)传粉和受精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学104页—105页,思考:
①什么叫传粉?
②传粉有哪些方式?
③受精和受精过程?
2、观看传粉和传粉方式的视频。
3、检测:
①全班同学扮演花模拟传粉(老师讲解示范)。
②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花模拟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4、教师小结并联系生活讲述异花传粉需要的媒介。
5、播放受精视频,以填空题的形式请同学补充完整受精的过程。
设计意图:传粉和受精是本课的难点,传粉以观看视频和学生模拟表演双管齐下的方法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掌握。受精也以观看视频和填空题的形式请同学回答的双管齐下的方法让同学们加强理解、巩固记忆。总之,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自主学习:
①先观看受精动态图,接下来结合课本106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传粉与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2、检测:老师展示幻灯片,同学回答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学生的状态。
3、幻灯片展示人工辅助授粉内容及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同生物技术与社会紧密联系。
三、课堂小结
用精简的语言高度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五、课堂练习
1、幻灯片展示练习。
2、同学思考回答。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做适当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1、花的结构(重要结构):
花蕊
2、传粉和受精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柱头
雌蕊
花柱子房花药花丝
雄蕊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9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而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技能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七
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实证和思辨(逻辑推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因此我用两个视频资料,辅助讲述重点知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已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四、教学程序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我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
1、我给学生准备了《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图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新课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情景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10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花和果实又是植物体重要的传种接代器官,是本章的重点。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对于八年级下的《生物生殖》、《生物分类》的学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述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2)提供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3、情感目标:
(1)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
(2)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培养爱花、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花的主要结构。(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
2、受精的过程。(有性生殖的必需过程)
3、花、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
1、受精的过程。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某些微观的过程在课堂中也难以通过实验观察,所以学生容易对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等抽象的内容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难以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起来也容易感觉乏味。
3、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密度大,在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情况下,用只一节课来讲清、讲透很有难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对象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七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喜欢新奇刺激的事物。
2、课堂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薄弱。
三、教学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学习资料,借助各种手段,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为了将学习一系列纷繁、枯燥、零散、抽象的内容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境。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百合花,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2、学法指导
(1)观察法: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从前到后;由上到下;由表及里;起点、终点、重要部位;时间顺序……
(2)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
(3)活动教学法——以活动贯穿,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轻松活动,高效学习)
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活动式教学是首选。根据本课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贯穿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层出不穷,生动有趣的活动,锁紧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欣赏:
优美的音乐配上各种花卉的图片。
(二)、情趣导入:
由各种花卉引入为什么开花后会结出果实和种子?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
1、观察实践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病,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并适应《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我大胆尝试:
一、先不讲解花的结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知识探究花的各部分结构。
二、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由于冬季授课没有新鲜桃花,而浸制桃花又不易观察,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带一朵百合花以增强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动手实践,细心观察,团结协作。但是由于学生实验有限,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解剖鲜花,对花结构的认识还是零散的。这时,我让学生在实验完,通过每一小组的结果汇报,进行小组间交流,适时提问:“你们小组是如何观察解剖花的?认识了花的哪些结构?”并以大屏幕展示花的结构图,进一步深化知识,学习效果显著。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花的结构,而且达成了共识:花蕊是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这一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精神。
2、学生表演
在“传粉”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上,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易懂,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和学生在课前共同将这部分内容编写成一个小寓言。
(表演内容概述:春暖花开时节,百合花美丽芬芳,蜜蜂争先为其传粉。玉米花不美丽,没香味,很自卑。但是风可以为其传粉,并鼓舞它有自己的优势:花粉轻、多。若遇到阴雨连绵天气,人们还可以为花进行人工受粉。小麦花信心倍增,终于明白我也有我的长处。)我及时总结:“看来,大家对于寓言内容已充分理解了。那么传粉之后,距离结果实还有多远呢?”
3、观察整合“被子植物受精”这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将其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将动画完整播放一遍。由于形式新颖、生动,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我引导学生识别动画中主体部分——雌蕊及子房各部分结构名称,并将动画分步骤播放,边播放边引导学生观察:“当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之后,发生了什么现象”,“花粉管内有什么”,“精子进入胚珠后又发生了什么现象”。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4、对照分析
由于前面开花—传粉—受精三部分内容学生已有认识。因此有关“果实的形成”,我将“花的子房与果实”的对照图,展示于大屏幕,让学生对照、分析,便于学生理解。
我在教学中适时引导道:“受精过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下岗了,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成了果实。那么子房外面的子房壁、子房内部的胚珠及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将发育成果实的哪些结构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很快得出答案:“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安排了一个简单易猜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学生轻而易举的说出是花生。我继续问:“麻屋子、花生仁都是由花的哪部分发育来的?”这样一来,小小谜语由浅入深的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下,我们终于看到了“春华秋实”。看来被子植物想繁殖后代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就象我们同学要想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是同样的道理。
这一部分设计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对“开花结果”有一整体认识,加深印象,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自然地渗透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五)、拓展和延伸”
共识和结果 篇7
1 入场检疫
通过入场检疫能够及早发现患病生猪, 及时剔除处理, 控制疫病传播。尤其对某些宰后无特殊病理变化的疫病具有重要的检疫意义。需要加大检疫力度, 对进入屠宰场的生猪随到随检, 确保入场检疫率100%。
1.1 查证验物
对来自县境内的生猪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来自县外的生猪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并查验是否持有有效的免疫标识。核对证物是否相符合, 途中有无患病或病死, 了解生猪产地情况。来自非疫区、证物相符, 并在有效期内的健康生猪准予入场。途中病死较多或发现可疑病死猪的立即转入隔离圈, 作详细的临床检查,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证物不符、检疫证明失效的依法实施重检。对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但在免疫有效期内的生猪进行补检, 健康猪出具合格证明准予入场。无任何有效证件的生猪一律不允许入场。
1.2 检疫对象
主要检查从临床症状上容易作出判断的“W”病、水泡病、炭疽、猪瘟、丹毒、肺肺疫、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疫病。
1.3 检查方法
采用群体观察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群体检查中隔离出的病猪或可疑病猪进行详细的视、摸、测的个体检查。
1.4 诊断
发现蹄部、口腔、乳房、吻突、鼻镜有水泡或水泡破裂后的溃疡, 蹄壳脱落, 提示口蹄疫、水泡病。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口蹄疫的蹄部水泡发生在蹄冠、蹄叉、蹄踵部位;而水泡病的蹄部水泡常见于主趾和附趾的蹄冠上。确诊需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结膜炎、眼脸水肿、咳嗽、呼吸急促, 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抽搐, 偶见耳部发紫提示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眼结膜潮红、有出血斑、流泪, 呼吸促迫、间有咳嗽, 鼻镜干燥, 流浆性、脓性鼻汁, 关节肿胀, 跛行, 站立困难或后肢瘫痪, 有精神症状, 肢体末梢红斑是发生了链球菌病。眼结膜炎, 多量黏液一脓性分泌物, 将上下眼睑封, 步态不稳或后肢麻痹, 胸、膜、腹和四肢内侧皮肤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指压不退色是猪瘟。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将上下眼脸粘着, 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 湿疹是副伤寒。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 咳嗽呼吸困难, 口鼻流出泡沫, 或混有血液是肺疫;咳嗽、气喘、呼吸困难, 呈腹式呼吸, 体温正常是喘气病。皮肤有红斑, 指压褪色, 坏死、脱落, 出现疹块, 呈方块形、菱形或圆形是丹毒。神志清楚, 反射兴奋性增高, 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体温正常, 有创伤史是破伤风。兴奋不安, 横冲直撞, 叫声嘶哑, 流涎, 反复用鼻掘地, 攻击人畜是狂犬病。
1.5 结果处理
1.5.1 检出口蹄疫、水泡病、猪瘟等一类传染病, 和炭疽、急、性猪丹毒、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烈性传染病时, 立即上报疫情, 并迅速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
1.5.2 疑似传染病而末确诊的生猪进一步检查后再做决定。
1.5.3 确认无碍肉品卫生的普通病和纯物理性原因造成的濒死、猪立即通知急宰。
2 宰前检疫
生猪在送宰之前, 需进行详细的外貌观察, 必要时进行测温, 做到有宰必检, 确认健康猪方可屠宰。患病和疑似患病生猪作出急宰、缓宰、禁宰的处理决定, 签发相关规定通知书。检疫对象、方法和结果处理与入场检疫内容是一样的。
3 宰后检疫
宰后检疫是屠宰检疫中关键环节, 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完善, 对保证肉品卫生质量、防止疫病传染和消灭疫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对每一头和每一个应检部位都要认真检疫, 严防漏检和错检, 并迅速、准确地作出正确判断。遇到疑难, 剔出作详细检查。
3.1 检疫对象
宰后必须检疫的疫病有:炭疽、结核、猪瘟、肺疫、丹毒、旋毛虫、囊虫, 住肉孢子虫病等。检疫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生猪屠宰过程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 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五部十三刀”, 即头部 (三刀:颌下淋巴结一刀、左右下颌咬肌各一刀) 、肉尸 (三刀:浅腹股沟淋巴结一刀、深腹股沟淋巴结一刀、腰肌一刀) 、内脏 (六刀:左右支气管淋巴结各一刀, 肝门淋巴结一刀, 脾脏、肾脏、心脏各一刀) , 肠系膜 (肠系膜淋巴结一刀) 和隔肌脚 (取左右两侧隔肌脚各25 g压片镜检旋毛虫) 5个部位, 13处进行检查。
3.2 头部检查
鼻镜、吻突和口腔有无水泡和糜烂, 判断是否发生口蹄疫、水泡性口炎、水疱疹和水泡病。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是肺疫。切检咬肌有无囊虫。颌下淋巴结肿大, 出血性坏死可能发生炭疽和链球菌病:剖检呈大理石样纹是猪瘟;有白色干酪样坏死灶是结核;显著充血、出血、水肿是肺疫。同时摘除甲状腺。蹄部:检查蹄冠、蹄叉、蹄踵有无水泡、糜烂和溃疡。重点检查口蹄疫和水泡病。
3.3 胴体
首先检查皮肤有无充血、出血、坏死、发绀、结痂等, 以判断是否患有猪瘟、肺疫、链球菌病、丹毒、弓形体病、副伤寒和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疾病。皮肤充血、紫绀或出血, 以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多见是猪瘟;弥漫性出血, 主要分布于颈、胸部, 皮下组织大量出血点是猪肺疫;有疹块, 呈方块形、菱形或圆形是丹毒;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呈紫红斑是弓形体病;耳根、胸前和腹下有紫红色斑点是副伤寒;四肢远心端及皮肤纽扣状坏死是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乳房有水泡破裂后的溃疡, 则需进一步确诊是口蹄疫, 还是水泡病。其次检查脂肪、皮肤、黏膜等组织是否发黄, 仅是脂肪发黄是黄脂;除脂肪发黄外, 皮肤、黏膜、关节囊液、血管内膜, 甚至实质器官等均不同程度黄染则是黄疸。再次检查肌肉有无异状, 苍白或灰白色, 柔软、多汁、水煮样是白肌病;出血、坏死。含气泡是恶性水肿;检查腰肌和腹斜肌等肌肉, 是否寄生囊虫和住肉孢子虫。最后剖检浅腹股沟淋巴结、深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样纹理是猪瘟;有黄色干酪样坏死是结核;肿胀、多汁, 呈玫瑰红或紫红色, 点状出血是败血性丹毒;充血、水肿、小点状出血提示肺疫、链球菌病。同时摘除病变淋巴结。
3.4 内脏
主要检查心、肺、肝、脾、肾的形态、大小、色泽和弹性, 以及胃肠的病理变化, 以判断是否发生结核、肺疫、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炭疽、丹毒和弓形体等疾病。
3.4.1 心脏:
注意有无囊虫;心外膜斑点状出血提示猪瘟、肺疫、败血性丹毒和链球菌病;纤维素性心外膜炎是肺疫;一尖瓣有溃疡性, 患有慢性猪丹毒;“虎斑心”则患口蹄疫。
3.4.2 肺脏:
纤维素性肺炎, 切面呈大理石纹理, 肝变区扩大, 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 外面有结缔组织包囊, 内含干酪5样物质, 形成空洞, 与支气管相通, 心包积液, 含纤维素是肺疫;有出血斑点提示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水肿, 小点坏死是弓形体病;肿胀、出血、部分实变, 多见于尖叶和心叶, 可能发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隔叶前下缘有实变区, 呈肉变、胰变或虾肉样变是气喘病。坏疽和脓肿是全身性败血症的征兆。切检左右支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 呈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是结核病。
3.4.3 肝脏:
肿胀病有散在的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提示弓形体病、副伤寒、李氏杆菌病和伪狂犬病;胆囊出血是猪瘟或胆囊炎;脂肪变性, 多有败血症疾病引起;营养不良, 说明全身中毒或感染。剖检肝门淋巴结, 辅助判定传染病:切开胆管, 检查是否有肝片吸虫。
3.4.4 脾脏:
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提示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和链球菌病;显著肿大2~5倍, 脾髓煤焦油样则为炭疽;肿大1~3倍, 灰红或暗红, 包膜下小点出血为链球菌病;稍肿大, 樱桃红色, 有“白髓周围红晕”现象是丹毒;充血肿大, 灶状坏死是弓形体病;肿大, 色暗带蓝, 坚度似橡皮, 切面蓝红色是副伤寒。
3.4.5 肾脏:
苍白, 有针尖状出血点或出血斑是猪瘟;土黄色, 表面见针尖至小米粒出血点为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出现“大红肾”则患猪丹毒。同时摘除肾上腺。
3.4.6 胃肠:
出血、溃疡和坏死, 提示猪瘟、副伤寒、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疾病, 浆膜有出血斑点, 粘膜灶状或弥漫性坏死是副伤寒;粘膜充血、卡他性炎症, 呈大红色, 是丹毒或食物中毒。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是副伤寒;出血, 肿胀、坏死, 邻近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是肠炭疽;肿大到板栗至核桃大。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灶是弓形体病。
3.4.7 膀胱:
有出血斑点提示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3.5 隔肌脚检查
膈肌是否寄生囊虫和住肉孢子虫以及钙化灶, 并去左右横膈肌脚各25 g, 撕去肌膜, 顺肌纤维方向剪取24个米粒大的肉样压片镜检旋毛虫与住肉孢子寄生于肌纤维之间。
4 结果处理
4.1 检疫不合格的, 加盖不合格印章, 并作如下处理。
(1) 销毁处理:确认为炭疽、口蹄疫、水泡病、猪瘟、败血症型丹毒和沟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 恶性肿瘤或两个以上器官发现肿瘤的病猪肉的整个胴体;从其他病猪肉割下来的病变部分和内脏均进行销毁处理。
(2) 化制处理:病变严重、肌肉退行性变化, 除销毁对象以外的其他传染病、中毒性疾病、囊虫病、旋毛虫病的整个胴体和内脏进行化制处理。
(3) 高温处理:肺疫、溶血性链球菌病、副伤寒、结核病、副结核病等病猪肉和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
4.2 检疫合格的, 加盖合格印章, 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5 消毒
共识和结果 篇8
在这里,“艺德”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分为公德和私德两部分。公德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和社会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私德则是人们在自己的私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状况。艺德其实是艺术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道德状况。它显然是公德的一部分,由于艺术表现往往和艺术家的个人特质和生活形态紧密相连,而且艺术家往往是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私生活领域也往往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因此艺德同时也是私德的反映。在当下这个以社交媒体为中心、新媒体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艺德的提升其实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都有影响。
对于曲艺界来说,艺德问题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首先,曲艺界是独特的艺术领域,公众性很强,艺术家往往是受到观众喜爱的。整个行业备受社会瞩目,对社会影响巨大,曲艺家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社会,当然也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曲艺界艺德问题会示范或辐射社会。其次,曲艺界传统深厚,均衡曲种类型众多,地域性强,发展状况不均衡。由于受许多不同习惯和习俗的影响,曲艺遇到的伦理问题有时相对复杂,涉及不同地域和不同传统与背景,许多问题需要在新的环境下进一步厘清和界定。第三,曲艺文化面临着社会的许多变化,如互联网和自媒体传播形成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现在通过新媒体往往能够直接把一些事情诉诸社会公众,尤其是更加依赖新媒体的青年群体。现在让行业的伦理共识和价值共识更加清晰,让行业向上提升,让行风清朗是人们整体的共同期待。
行业协会的作用显得相当重要。它既可以给予伦理层面的指导,也能够约束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这里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订立规范,通过机制的建设,从规范的订立、行风监督架构的完善入手建立制度。二是弘扬典范,通过正面的典型和事迹的表彰与推介,让曲艺工作者能够受到感召和影响。三是约束行为,对伤害行业,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有所惩戒,在这方面努力走在整个艺术界的前面。
这里还有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伦理共识?传统的技艺师徒关系和现代契约关系有不同的规范和不同的背景,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积极融合而不是矛盾冲突,就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二、行业与社会之间要有更多的伦理共识,避免行业内部形成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潜规则”,即一般人不能接受的、而行业内一些群体觉得习以为常的陋习。同时,对于行业内的一些好传统、多年形成的正面制约力量等,也要避免被一些其他领域或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失去自己的传承能力。如何运用规范和制度的约束力量,在和媒体、社会的多重关系中,建构具有行业特点且能正面影响社会的行业伦理共识与价值共识,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共识和结果】推荐阅读:
专家共识10-04
改革发展共识08-14
中国专家共识12-06
凝聚道德共识08-03
新媒体的几点共识05-18
心电图危急值2017 中国专家共识09-24
谈心交心增共识同心协力谋发展10-12
市残联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的共识意见11-12
过程和结果展示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