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

2024-08-22

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共7篇)

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 篇1

让学引思 构建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让学引思;儿童立场;五让三引;生本课堂

前言:“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是基于尊重儿童的美好天性,是为了激发儿童的精神动力,努力让教学迸发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推动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有益改革。“五让三引”课堂教学范式:坚持以学定教、为学设教、顺学而引的实施原则,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规律让学生找、收获让学生讲,课前引导主动学、课上引领互动学、课后引发灵动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为了每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要走近儿童,研究儿童,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研究儿童的成长需求,丰富符合儿童特点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实施激励儿童健康成长的评价方式,重视回归童心、回应童心、引领童心,探索和设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让课堂充满童趣,荡漾童心,丰盈儿童心灵,触动儿童灵魂,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促进儿童自主发展、健康向上,享受成长,促进儿童由好学转变到乐学的理想教育境界。

二、理念解读

1.“让学”:“让学” 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2.“引思”:即通过“引思”达到“引学”之目的,其核心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3.“让”与“引”的关系:“让”与“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引”是为了“让”,“ 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实施原则

1.以学定教:基于儿童,把课堂还给孩子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需求和意愿,确定合适的目标、内容、方法,把教师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与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为学设教:回归儿童,把学习还给孩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学”,“教”应服务于“学”。课堂应确立以学生学习为“轴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幸福感。教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为学设教的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设教为学”。教学的设计核心要素是设计学生的学,所以备课的要素之一是备学法而不是仅仅是备教法。备学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五让”,课堂教学设计的一切出发点都应归结于这五个让。

为学设教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让学生学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什么,但又有所不同。研究学生学什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开始,要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研究文本解读,研究习题取舍,设计学生活动。只有学什么(教什么)考虑清楚了,研究怎么学、怎么教才真正有意义,如果要让学生最终学会什么都没有搞清楚,甚至弄错了,怎么教越精致可能情况越糟糕。从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让学生学什么比研究老师怎么教更重要”。

3.顺学而引:放飞儿童,把成功还给孩子

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生成,教师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积极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智慧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实现对预设教学设计的超越。

如果说第1、第2分别是内容和方法层面的确立原则,那么第3顺学而引,就是策略层面的原则。这一原则更注重的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创设和利用,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科学处理。

四、基本要求——“五让” 1.目标让学生定

目标让学生定是推进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习目标是以学情为基点的,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上的基础性学习目标(共同目标),更应通过科学的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自己在课堂达成的发展性努力目标(个体目标)以及阶段性发展目标。教师无视学情,主观代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会极大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让学生定,会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感、归属感。

教学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认知水平,给足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的时间、空间;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课前考虑,多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多组织讨2 论;学习目标的呈现可以有基本统一的表达方式,也可以针对文本、生本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

2.问题让学生提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现代课堂的重要任务。传统课堂的弊端正在于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善于发现能产生新知识的有价值的问题。提问权还给学生,可以改善课堂对话文化,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课堂活力将不断增强。

无论是对课堂学习有导向作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课堂细节中生成的即时性、零散式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学生提问要力求做到言之有物,不提空洞的问题;提问应与课堂学习紧密相关,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包容提问的个性化。

3.活动让学生做

课堂上的各种学生活动(包括实验)是课堂不断生成的有效催化剂。活动缺失的课堂缺少真正的活力。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合作、探究、实践、体验才成为可能。

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活动的发生要有预设;要突出主题,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的评价要及时、适切。

4.规律让学生找

规律让学生找实质上就是要重视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各门学科都有自身内在的学习规律,这一规律并非等同于教材或教学资料已经归纳形成的知识分类、公式、概念等,而应是一个动态、渐进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规律让学生自己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教师要给足学生找规律的时间,保证学生良好的探究心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予以必要的示范及指点;开展伙伴互助,合作学习,为找规律提供团队支撑。

5.收获让学生讲

学习收获的小结对于学习本身具有深化作用,教师包办代替会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己小结课堂学习所得,对梳理、概括、表达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引导人人在小组内讲学习收获,注重对典型发言的分析点评;学生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力求使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切忌空洞无物;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收获,教师应予以积极鼓励。

五、基本模块——“三引”

1.课前引导主动学——学生小研究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

课前,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引学任务,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小研究学习”。给学生提供先想、先做、先学的空间与时间,积极主动地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教师在设 计引学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避免无效、低效的学习。要对学生课前小研究学习情况及时检查、反馈,准确把握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和自主发展水平,以便在课堂上实施差异性教学。

2.课上引领互动学——学生小合作学习

《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和同伴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不仅要与学生个体交往(个别提问)及全班学生交往(集体回答),还要重视与学生小组的交往。生生互动则是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

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荣辱与共”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任务分工,既要发挥个人才智,又要相互交流和帮助,只有大家都进步才算是共同学习;要制定措施保证课堂学习秩序;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独立思考、分工合作、主动交流的习惯。要给予充足的交流时间,合作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要欣赏学生的成功,让他感受成就;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保住尊严;唤醒自卑的学生,让他发现自己;爱护出错的学生,让他多受启发。

3.课后引发灵动学——学生小探索学习

课后学习不仅仅是有巩固性、检测性作业,更应该是有拓展性、探究性的延伸。从学习程序看,课后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学习内容看,探究性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从学习资源看,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个人经验都纳入其中,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 篇2

一、“让学引思”的教育内涵

(一) “让学”的内涵

考察汉语中的“教学”, 会发现“教”与“学”具有同源性, “教”字来源于“学”字。“教学”两字连用, 最早见于《尚书·兑命》。宋人蔡沈对战国时期《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这样批注:“学, 教也……始之自学, 学也;终之教人, 亦学也。”可见, “教学相长”的实质就是“教即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让”有这样一个义项: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说文解字》对“学”的解释是:“觉悟也。从教从冂。冂, 尚蒙也。”可见, “让学”就是把学习的方便或好处给学生, 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让”者, “使”也。让, 既可采用“强制”“逼使”的手段, 也可采用“诱导”“唤醒”的方式。前者的“让”, 学生处于应付的状态, 是被动接受;后者的“让”, 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 是自觉行动。“让学”之“让”应为“诱导”“唤醒”之意。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他在《人, 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确实如此。教比学难得多。我们深知此点, 但我们很少思过此点。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笥宏富, 常备不懈。教难于学, 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 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让学”内涵丰富, 最重要的意旨用王尚文先生的观点是“让热爱”和“让实践”。“让热爱”和“让实践”是一对彼此交融、同生共构的有机整体。如果说“让热爱”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 那么“让实践”则属于过程与方法的范畴。事实上, “让学”的过程, 就是“让热爱”与“让实践”和谐互动的过程。

(二) “引思”的内涵

“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义项:引导。“引导”即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 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说文解字》对“思”的解释是:“容也。从心, 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思”, 就是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 用头脑考虑, 用心灵感觉。

“引思”的要义是教师“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引,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理解, 激发思考”。“引思”要求教师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 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 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 “让学”与“引思”的关系

“让”与“引”, 是辩证统一的,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让”是位置的变化, 是重心的转移, 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 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 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幸福地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 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引”是教师为了学生学会学习而进行的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引”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 首先是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培养学生学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即让学生自己学的意识和能力。“引”是为了“让”, “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 “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

“学”与“思”, 是客观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的理解建构之间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原创的学习思想经典, 学习了客观的知识经验, 经过思考的整理、加工, 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才是系统化、结构化的, 才不会因为知识的繁杂而“罔”。思, 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基于“让学”与“引思”相统一的教学,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 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 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 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 会学善思”的教学理想境界。

二、“让学引思”的理论基础

(一) “让学引思”, 是素质教育的应然追求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 ‘变成他自己’。”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向所有学生, 让每位学生“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的教育。这种价值追求既是教育发展的产物, 也是教育的自然回归。“让学引思”, 是把学习、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乐学善思、幸福成长。“让学引思”的宗旨就是面向每位学生, 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 追寻适合每位学生的“让”和“引”, 从而让每位学生的“学”和“思”真正地发生。

(二) “让学引思”, 是教学改革的自然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发展学生的学力。可见, “让学引思”,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自然需求, 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

(三) “让学引思”, 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康德早就说过:“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 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更有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学生, 发现学生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因为是可能性, 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 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透过学生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 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 创造新的方式, “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让学引思”, 为每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可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三、“让学引思”的操作策略

(一) 研究学生:基于儿童立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 基于儿童立场就是顺应这种天性, 坚守这一本义, 引领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儿童是教育的对象, “现实的儿童”是其对象, “可能的儿童”也是其对象。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不仅要观照儿童的情感、兴趣和学习状态, 更要把儿童看作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 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 由内而外彰显儿童本质的、自然的文化意蕴。

“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了的机能, 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 才能推动发展前进。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 然后最近发展区则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应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 研究儿童的成长需求, 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创设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让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研究课堂:探索“让”“引”规律

早在1917 年, 陶行知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极为不满, 因为“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论起名字来, 居然是学校, 讲起实在来, 却又像是‘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在他看来, “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教学生学”。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 叶圣陶给出过良方, “教是为了不教”。教不是目的, 不教才是目的, 因此“教是为了不教”应当是“不教之教”, 即为了不教的教。基于儿童立场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 不是需要教师“作为”, 而是需要教师“无为”, 基于儿童立场, “让学”“引思”, 回归教学的原点, 回归学习的本质, 让儿童的学习成为一种教育自觉, 一种文化自觉。

研究课堂, 意味着要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这些课堂教学的要素。明晰目标:为什么让、为什么引;精选内容:让什么、引什么;有效实施:怎么让、怎么引。研究课堂, 还意味着要求真务实, 去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形式, 简简单单, 返璞归真, 真正把学习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跌打滚爬、探索实践、亲历学习、深入思考, 让学习真正发生, 这才是“让学引思”所要追求的应然境界。

1.“让”自主质疑, “引”且学且思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 去发现知识, 去实验、去观察。”“我们的学生只有敢于提问, 并善于思考, 才能成长为具有头脑、具有智慧、内心丰富的人”。 教师要善于设“障”立“疑”, 把提问权还给学生, 改善课堂对话文化,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去成长。

“让学引思”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当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时, 表明他已经积极参与到意义建构中,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 把学习变为体验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过程。从生疑到析疑, 最终到释疑, 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加工的过程、脑力激荡的过, 也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2.“让”静心思考, “引”解释交流

“静能生慧”。“静”是潜心思考的必要因素, 有些看似热闹的背后却是“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里面空无一物”。“让学引思”的课堂应营造一种“丰富的安静”, 既要“议论纷纷”, 又须“静思默想”。把安静让给学生, 学生在安静中潜心会文, 静心思考, 与文字对话, 同智者交流,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尽情享受静悄悄的丰富。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 积累丰富的“谈资”。

洗耳恭听, 也是一种安静。静下心来聆听生生、师生对话。教学即倾听, 学习即告诉。要留出时间倾听学生的解释, 大多数学习都发生在解释中, 学生讲的过程就是思想产生的过程。无论学生的观点、收获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教师的第一反应不是简单接受或拒斥, 而应思考:他为什么这么想?通过对话交流引领思考继续深入。

3.“让”亲历探究, “引”自主建构

“一切知识的本质特性之一即是探究性。”探究, 从广义上来看, 是人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求其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 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 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 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 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

“让学引思”的课堂应成为学生的探究发现之旅。学生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 根据教材特点、自身个性特点和学习环境,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合作或独立开展探究, 主动地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经历若干次这种学习活动, 学生能在遇到未知事物、新的问题要去解决时, 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完成。并且, 在这些学习、实践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让”互动合作, “引”对话分享

在博耶尔看来:“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 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 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学习, 在这里指知识和意义是在共同体内积极地建构而成的, 互动合作促进了知识和理解的获得。学习者的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自主性的学习, 亦是一种合作的、群体性的学习, 二者交互作用, 互为营养。

互动合作必须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合作学习任务, 明确分工, 协同交往, 共创和共享合作成果。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既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 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 在其间引领并与学生平等对话。

5.“让”多元评价, “引”反思改进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勒比母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 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 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 也可以被他人评价。从评价他人到自主学习的全过程, “不管其形式如何, 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

“让学引思”的课堂应是多元评价的课堂。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生互相评价与反思, 师生互相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建议, 乐于与他人交流并和谐相处, 积极主动地思维, 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素养水平, 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在评价中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以寻求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以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为着力点, 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在反思改进中让学习在每位儿童的生命之中发生。

摘要:改革“基于教师教的学”, 让学习真正在每位儿童的生命之中发生, 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 在把握“让学”“引思”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 探索“让”“引”规律, 真正把学习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跌打滚爬、探索实践、亲历学习、深入思考, 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儿童立场,让学引思,学习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 2007 (12) .

[3]汪潮.论“让学观”[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10 (5) .

[4]张华.论教学改革的方向[J].江苏教育, 2015 (8) .

[5]王尚文.说“让学”[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07 (5) .

“让学引思”,让学习真正发生 篇3

【关键词】儿童立场 让学引思 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而课堂教学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近年来,我们积极进行基于儿童立场的“让学引思”教学实践研究,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努力,力求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一、“让学引思”的教育内涵

(一)“让学”的内涵

考察汉语中的“教学”,会发现“教”与“学”具有同源性,“教”字来源于“学”字。“教学”两字连用,最早见于《尚书·兑命》。宋人蔡沈对战国时期《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这样批注:“学,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可见,“教学相长”的实质就是“教即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让”有这样一个义项: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说文解字》对“学”的解释是:“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蒙也。”可见,“让学”就是把学习的方便或好处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让”者,“使”也。让,既可采用“强制”“逼使”的手段,也可采用“诱导”“唤醒”的方式。前者的“让”,学生处于应付的状态,是被动接受;后者的“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是自觉行动。“让学”之“让”应为“诱导”“唤醒”之意。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确实如此。教比学难得多。我们深知此点,但我们很少思过此点。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笥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让学”内涵丰富,最重要的意旨用王尚文先生的观点是“让热爱”和“让实践”。“让热爱”和“让实践”是一对彼此交融、同生共构的有机整体。如果说“让热爱”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那么“让实践”则属于过程与方法的范畴。事实上,“让学”的过程,就是“让热爱”与“让实践”和谐互动的过程。

(二)“引思”的内涵

“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义项:引导。“引导”即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说文解字》对“思”的解释是:“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思”,就是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觉。

“引思”的要义是教师“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理解,激发思考”。“引思”要求教师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与“引思”的关系

“让”与“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引”是教师为了学生学会学习而进行的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引”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首先是激发学生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即让学生自己学的意识和能力。“引”是为了“让”,“让”才能实现“引”。“引”的智慧决定着“让”的深度,“让”的深度反映着“引”的智慧。

“学”与“思”,是客观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的理解建构之间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原创的学习思想经典,学习了客观的知识经验,经过思考的整理、加工,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系统化、结构化的,才不会因为知识的繁杂而“罔”。思,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基于“让学”与“引思”相统一的教学,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让学生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的教学理想境界。

二、“让学引思”的理论基础

(一)“让学引思”,是素质教育的应然追求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位学生“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的教育。这种价值追求既是教育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的自然回归。“让学引思”,是把学习、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乐学善思、幸福成长。“让学引思”的宗旨就是面向每位学生,通过“让学引思、引学激思”,追寻适合每位学生的“让”和“引”,从而让每位学生的“学”和“思”真正地发生。

(二)“让学引思”,是教学改革的自然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学生的学力。可见,“让学引思”,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自然需求,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

(三)“让学引思”,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康德早就说过:“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更有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学生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让学引思”,为每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可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三、“让学引思”的操作策略

(一)研究学生:基于儿童立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基于儿童立场就是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领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儿童是教育的对象,“现实的儿童”是其对象,“可能的儿童”也是其对象。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不仅要观照儿童的情感、兴趣和学习状态,更要把儿童看作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由内而外彰显儿童本质的、自然的文化意蕴。

“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了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最近发展区则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应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研究儿童的成长需求,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创设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课堂:探索“让”“引”规律

早在1917 年,陶行知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极为不满,因为“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是‘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在他看来,“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叶圣陶给出过良方,“教是为了不教”。教不是目的,不教才是目的,因此“教是为了不教”应当是“不教之教”,即为了不教的教。基于儿童立场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不是需要教师“作为”,而是需要教师“无为”,基于儿童立场,“让学”“引思”, 回归教学的原点,回归学习的本质,让儿童的学习成为一种教育自觉,一种文化自觉。

研究课堂,意味着要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这些课堂教学的要素。明晰目标:为什么让、为什么引;精选内容:让什么、引什么;有效实施:怎么让、怎么引。研究课堂,还意味着要求真务实,去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形式,简简单单,返璞归真,真正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跌打滚爬、探索实践、亲历学习、深入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这才是“让学引思”所要追求的应然境界。

1.“让”自主质疑,“引”且学且思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我们的学生只有敢于提问,并善于思考,才能成长为具有头脑、具有智慧、内心丰富的人”。 教师要善于设“障”立“疑”,把提问权还给学生,改善课堂对话文化,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去成长。

“让学引思”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追求。当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时,表明他已经积极参与到意义建构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习变为体验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过程。从生疑到析疑,最终到释疑,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加工的过程、脑力激荡的过,也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2.“让”静心思考,“引”解释交流

“静能生慧”。“静”是潜心思考的必要因素,有些看似热闹的背后却是“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让学引思”的课堂应营造一种“丰富的安静”,既要“议论纷纷”,又须“静思默想”。把安静让给学生,学生在安静中潜心会文,静心思考,与文字对话,同智者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尽情享受静悄悄的丰富。为有效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积累丰富的“谈资”。

洗耳恭听,也是一种安静。静下心来聆听生生、师生对话。教学即倾听,学习即告诉。要留出时间倾听学生的解释,大多数学习都发生在解释中,学生讲的过程就是思想产生的过程。无论学生的观点、收获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教师的第一反应不是简单接受或拒斥,而应思考:他为什么这么想?通过对话交流引领思考继续深入。

3.“让”亲历探究,“引”自主建构

“一切知识的本质特性之一即是探究性。”探究,从广义上来看,是人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求其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和行为方式。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

“让学引思”的课堂应成为学生的探究发现之旅。学生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根据教材特点、自身个性特点和学习环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合作或独立开展探究,主动地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经历若干次这种学习活动,学生能在遇到未知事物、新的问题要去解决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完成。并且,在这些学习、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让”互动合作,“引”对话分享

在博耶尔看来:“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学习,在这里指知识和意义是在共同体内积极地建构而成的,互动合作促进了知识和理解的获得。学习者的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自主性的学习,亦是一种合作的、群体性的学习,二者交互作用,互为营养。

互动合作必须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承担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分工,协同交往,共创和共享合作成果。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既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在其间引领并与学生平等对话。

5.“让”多元评价,“引”反思改进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勒比母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从评价他人到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

“让学引思”的课堂应是多元评价的课堂。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互相评价与反思,师生互相评价与反思,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建议,乐于与他人交流并和谐相处,积极主动地思维,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素养水平,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在评价中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以寻求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为目标,以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为着力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在反思改进中让学习在每位儿童的生命之中发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12).

[3]汪潮.论“让学观”[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5).

[4]张华.论教学改革的方向[J].江苏教育,2015(8).

[5]王尚文.说“让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5).

[6]何伟俊.“好老师”孔子的学习哲学[J].人民教育,2016(2).

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 篇4

[摘要] 课堂应确立以学生学习为“轴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幸福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构建“五让三引”课堂教学范式的指导思想。让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活力才会不断增强。

[关键词] “让学引思” 氛围 合适方法 主动

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让学引思”是基于儿童立场,构建“五让三引”课堂教学范式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定教、为学设教、顺学而引的实施原则,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规律让学生找、收获让学生讲,课前引导主动学、课上引领互动学、课后引发灵动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 构建“让学引思”教学课堂,应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性呢?

一、营造良好氛围,诱发主动学。

创设平等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石。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说、敢动、愿意动;其次教师还要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坚持“无错原则”,不管它是有道理、还是无道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就要乐意听,愿意听,消除学生怕说错而不敢说的顾虑。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学”,“教”应服务于“学”。课堂应确立以学生学习为“轴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幸福感。在教学中只有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要营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接纳的学习氛围要注意二点:

1.教师与学生平等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鼓励学生个体之间的融洽合作和平等竞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班集体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应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合作,形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自动地学习,自动地去创造。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障。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领主动学。

有一位教育学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在五让三引中,让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课堂活力才会不断增强。那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习惯培养主动学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在其小时候时,有一天,他从学校回家,愁眉苦脸的,吃饭也心不在焉。妈妈发现他不开心,问他怎么了时,他说:“没什么,老师布置的一道题我做错了,现在还没找出错在哪儿。”饭后他又开始思考那道错题。这时姐姐弟弟们正在玩游戏。过了一会,弟弟来敲门,邀请他一起玩,他说要先把那道题做出来。又过了一会儿姐姐也来邀请他一起玩,他仍在演算题目。姐姐热心地说“要不我帮你把它做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他说:“不,姐姐。还是我自己来吧。”果然,他很快就把题目做出来了。然后快乐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玩游戏了。海洛夫斯基从小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就特别让人钦佩。

学习只有自觉主动,否则是无法学好、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习中,预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新生入学的第一堂数学课,我不再枯燥地讲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不再生硬地提规定、要求,而是从数学学习习惯方面,寻找正反典型事例开展师生自由漫谈。我们一起谈论口算粗心的后果,写错数字闹出的笑话,书写潦草造成的误会。同时,也介绍了基本的检查验算方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学生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要出自兴趣和需要而学。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负担,就会感到学习是迫不得已而学的,你就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要想提高学习自觉性,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作一种生命、生活的需要,你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

第二,要求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作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然后制订出周详的计划,实行自我管理,并且要约束自己,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二)、优化方法默化主动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方式,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通过“活”化教学内容,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1.巧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采用故事谜语导入法、抢答式的提问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知识展示法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开展立体式的教学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再例如在我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正方形,从摆1个三角形所需要的火柴棒,到连着摆2个、3个三角形所需的火柴棒的实际操作。来诱发他们对摆50个、100个三角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思考。师生就会很自然的转到学习知识上来。再如用袁隆平的科学水稻和“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这些跟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提出问题。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数学学科中存在的一些规律,还在学习的同时掌握了社会知识。数学中渗透了语文,政治思想的教育。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能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思维状态。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盎然,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给他们更多的信心,重视学生成就感的培养。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合作、培养能力的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稳定性、持久性和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教师应做到每堂课都力求在新授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然而在实际情境下,学生往往是对新授知识感兴趣,一旦到巩固练习阶段时,学习的最佳时机已过,兴趣也将随之淡薄。这时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就要加强兴趣性,这样,全体学生的兴趣再次掀起一个高潮,每个人都积极地去思考、去计算、去验证。这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使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总之,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奉献给学生,可以促使学生由始至终地主动学习。

(三)、互动引领主动学。

《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效率。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接于数学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三、激励性评价,促进主动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撩拨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欲望。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书本的质疑,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要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可变得更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使其进步。切记“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要激励学生,还要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帮助其树立理想,增强信心;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消除挫折感;让学生学会“避已之短,扬已之长”。塑造好学生健康的人格,才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在具体的教学中,遇到基础差的学生举手发言,这时我会立即喊他,即使回答错了,我也会找出他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在课后主动与他交谈,说他的一些优点,还说曾经有一位和他基础一样的孩子由于肯发言、肯问问题,最后考取了某某名校。之后,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高涨了许多。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惜自己口中的“好”话,给孩子更多的表扬,我们的课堂定会收获甜美的果实。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学生,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成为学生一生的生活转折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创造的个性得到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

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渗透“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条件,彻底放手让学生去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发展,素质教育的理想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让学引思心得体会 篇5

5月19日上午,盐城师范学院教科院的顾俊琪教授给我们讲了《让学引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首先,顾教授给我们阐述了课堂教学为什么要“让学引思”,基于对现实课堂的反思,基于对课堂改革典型的甄别,顾教授说: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应只是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及彼的变换,而应该是意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的多样实践。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听完顾教授的讲座,我有一些感悟:“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是基于尊重儿童的美好天性,是为了激发儿童的精神动力,努力让教学迸发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推动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有益改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基于儿童立场就是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领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儿童是基础教育的对象,“现实的儿童”是其对象,“可能的儿童”也是其对象。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现实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关怀儿童的生活质量,而且要关怀儿童未来应该怎样活着,关怀其理想的可能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基于儿童的教育不仅仅要观照儿童的情感、兴趣和学习状态,更要把儿童看作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由内而外彰显儿童本质的、自然的文化意蕴。对于教育者来说,从作用于儿童的可能性出发,进行儿童教学实践的系统研究,体现了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性目标,体现了教育对儿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建构意义。

为了每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要走近儿童,研究儿童,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研究儿童的成长需求,丰富符合儿童特点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实施激励儿童健康成长的评价方式,重视回归童心、回应童心、引领童心,探索和设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让课堂充满童趣,荡漾童心,丰盈儿童心灵,触动儿童灵魂,满足儿童成长需要,健康向上,享受成长,促进儿童由好学转变到乐学的理想教育境界。

业务学习材料:让学引思 篇6

响水县张集实验学校 王兵

从教二十多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这期间,有过预设生成所带来的欣喜,也有没达到预想效果的沮丧,更有许多困惑。今年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全市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给全体老师带来一股清新的绿色空气。在学校组织的“让学引思”学习活动中,我初步理解“让学引思”的基本内涵,以及“让学”与“引思”辩证统一的关系。“让学引思”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打造“让学引思”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即会运用“学法”学会知识,掌握运用技能;突出“引思”二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引导培养学生“学问”上来,即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大胆发问,大胆质疑;将课堂教学始终置于积极而和谐、欢愉的气氛之中。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使学生想参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在于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可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才有内驱力,才会全神贯注。这样,其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思维、观察、想象等多种智能活动,才会最主动、最有效,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教师和蔼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然而,要使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1、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环节,往往教师要设计精心的导语。出色的“开头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一开始就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兴起探究的欲望,迫切地想参与课堂。

①、开门见山式:这种导入直奔中心,化时少,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新的课题,说明学习的具体目标与要求,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握学习方向,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期望,为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教学《云房子》一课,教师便可直接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云的美妙世界。天上的云一朵朵,一片片,多美啊!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云什么样啊?你们想跟云打个招呼吗?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一同来学习《云房子》。

②、谜语式:是指教师采用“猜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在他们积极思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如教《美丽的丹顶鹤》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红冠黑嘴白衣裳,双腿细瘦走路晃,漫步水中捕鱼虾,凌

空展翅能飞翔。待学生得出谜底后,师再谈话引入:你们想知道丹顶鹤的美丽样子吗?想听听它的声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丽的丹顶鹤》。

③、问题式:也叫设疑式。是指在新课学习前,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求解的兴趣和愿望。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开始,教师便可设置以下悬念:“公仪休最爱吃鱼,可是当有人送他鱼,他为何说自己不爱吃呢?”这时,学生处于好奇的心理状态,教师乘势引导一导:“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

④、背景式:是指在进行新课学习前,教师介绍课文中人物或事件所处上午历史或现实的社会、自然和政治环境,从而使学生进入课文的特定情景,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早发白帝城》始,先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背景:有这么一个晚上,李白在灯下挥笔作诗,写着写着,听见窗外传来一阵狗叫声,接着是咯咯的脚步声。李白刚想出门看个究竟,门哗啦一声开了,闯进来几个手持刀枪的官兵,不容分说就把他押走了。一家人望着李白远去的背影呆呆发愣,个个哭成了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白在一个大宫人的手下做事,这个大官人要谋杀皇帝没成,被皇帝全家斩首,还罚在他手下做事的人到边疆服罪。这样,李白受牵连也成了“犯人”,被押往边疆。当到白帝城时,忽然传来了皇帝的一道圣旨,宣布释放李白,让他回家了。你们想想,当时李白是什么心情?(喜悦)一天早晨,他从白帝城出发,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要回到他原来住的地方——江陵。李白在返回江陵的途中,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这首气势雄伟的诗篇。这样以故事结合背景介绍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清。

此外,游戏式导人、故事式导入、小品式导入、观察式导入和情景式导入等导人的方法,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广泛地运用于小学生的课堂中。它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机器及带、片、课件为媒介,来传递教与学的信息。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越来越普遍。因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很乐意参与课堂。如教《梅兰芳学艺》一课,因为梅兰芳的年代离学生太遥远,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脑光盘,让学生走近梅兰芳,感受梅兰芳的艺术造诣,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课文人物感知内容,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激励策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向心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①、以“需要”激励学生

需要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是人对某种事物、某种对象的期求、渴望和欲念。它因人的内在要求、社会的需要而产生,表现为人的思想、行为的动机,是产生人的思想、行为的原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在课堂上,教师要会艺术地去启发学生形成这种需要,使它产生激励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的作用。如教《祁黄羊》这一课,教师可这样问:“祁黄羊这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行为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啊,如果你是祁黄羊,你开始时会怎么做呢?你会推选你的

仇人吗?这样,就刺激了学生的说的欲望,说完后还可以让学学说说写写自己的感受。

②、以“目标”激励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如能事先了解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便会有助于他们提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及时提出明确而适度的目标或是引导学生自己来定出恰当的目标,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就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九寨沟》一课,首先引导学生制定出学习本课的目标,感受九寨沟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学生确立了学习目标,内心处于失调状态,迫切需要达到既定的目标,他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且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③、以“成功”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实行异步指导,使人人都能获得一些成功的机会,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取得局部的成功,实质上也就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又会刺激产生更高更多的需要。

④、以“竞争”激励学生

竞争给人以勇往直前、奋力进取的动力,调动、激发人和团体的积极性。合理的公平的竞争可以育人才、出效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课堂中,教师可组织小组与小组、座位与座位、排与排、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以调动学生强大的内驱力。如一位老师教二年级语文《水的脾气》这一课,其中有一个生字“暴”,不仅笔画多,而且字型长,笔划复杂,学生不易认记,不易写。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两块带大田字格的挂板,开展了“小组接力赛”写“暴”字的活动。两个小组,每人上来在田字格中按笔顺只写一笔,然后跑下去把粉笔传给后一人,让后一人跑上来接着再写一笔,如此传下去,看那一组先写完这个字,而且经群众评定谁写得正确,而且写得好。于是,在一片“加油”声中,人人都为集体争得荣誉而十分努力,不仅要写得快,还要注意写好笔顺、笔画形状、间架结构。显然,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益,不是学生作业本上自己写能够达到的。

(二)多渠道、全方面地创造时机—一使学生能参与

1、创设学习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里的“学习情景”是指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现,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景。我们认为创设学习情景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的方法很多,或让学生表演,或让排练课本剧,或开故事会,或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实践操作等。

如教学《詹天佑》时可举办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学生做事迹展览管特聘讲解员。课文《伞花》教学中组织课本剧的编排。教学《说茶》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按照正确的程序上台沏茶。

2、安排小组活动,提供参与的机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全员参与”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自读、书面作业和小组讨论”三种。教师可着力使学生之间形成由“个体学习”到“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的人人到位,直至最后全班讲评点拨的活动方式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积极参与课堂。

其中,小组讨论能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多向交流活动,扩大了信息交流量,提高了教学成效。同时,由于小组环境创设一种表现自我的氛围,便于形成宽松的心理状态,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调动学生运用自己的潜在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提倡偏爱差生,达到全员参与

教学过程中,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了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得外,更要关心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这些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例如:在课堂提问时,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再说一遍”的特权;在课堂练习中要让这些学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上台表演、操作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则及时了解情况,调整教学,积极鼓励他们参与。

(三)教给各种参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参与

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热心的辅导者,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使他们会参与。

1、鼓励质疑问难,形成质疑习惯

①、提高学生的认识。通过经常教育,使学生树立以下观念:不懂就问,敢于发问才是个好学生:学问的积累就是要靠好学、好问。

②、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它不仅固定在某一教学环节之中。传统教学常在新授结束学生看书后提问:同学们,对今大所学的内容有问题吗?这种无任何意义的所谓的鼓励“质疑”,完全是形式主义的翻版。我们应让学生的质疑时刻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不仅在授新课前,课后练习前,还可以在组间交流、教师精讲时发问,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以问,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要号召全班学生向其学习,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多,谁提出的问题好,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

2、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了,教师还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在必要的地方加以点拨、启发,使学生逐渐能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

如初读《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后,学生提问:“小骆驼为什么自卑呢?”“他妈妈为什么要带他到沙漠走一趟呢”“最后小骆驼明白了什么?”等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更有思考价值,更有深度?通过分析引导,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

3、积极引导释疑,增强参与强度

质疑问难只是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开始,而最终的目的是排疑解难。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学生产生强烈解疑动机之时,因势利导,启发释疑思路,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维和主动创新的过程。

对此,教师要从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充分地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致力于问题的精心设计,化繁琐的课文情节分析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内容或文章中有些看起来“自相矛盾”之处,让学生自主理解、体会,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巧妙地以问激问,就会使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4、教给小组活动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

教师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时,要落实四个“定”。

①、任务定向。即在小组讨论前以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定向思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活动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使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时间定量。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个单位时间里分组活动一定要有时间控制。因此,教师对讨论内容所需的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估计,要求学生对研讨论问题处理要及时,尽可能缩短思考的时间,形成“抢答”的情景。这便会造成紧迫感,让学生有适度的亢奋,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③、方式定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逐步教给学生各种分组讨论的方式;中心发言式(即选一代表发言,其余组员补充或指正);辩论式(指讨论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将不同的意见归类,相同的意见为一方,相互争辩,表达不同见解,让思想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联唱式(即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问题依次发言,如对句段的质疑等,学生每人提出一个答案,然后进行比较筛选,评出最佳答案)。

④、骨干定位。即在小组中选出一位具有协助合作精神,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让他在分组活动中发挥组织带头的作用,引导组员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谈“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运用 篇7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阅读教学的地位也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语言输入量,开拓学生视野的重要教学活动。

一、让学引思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让学引思模式,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让学引思

促进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思考,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对课本中的阅读学习知识有强烈的渴求感。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乐于接触身边一切新鲜事物。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引思活动才能得以落实。趣味化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得到情境的支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将课本中静止阅读知识转变成为灵活化知识的一种手段,更会大大提高阅读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在情境中思考,有利于初中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快感,成为语文阅读学习的追求者。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作业的合理布置给学生创设阅读学习情境。在课前,教师组织学生结成自由小组,对该文章进行预习与阅读。小组成员一起努力创作一个同名剧本,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做好排练工作。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各个小组相互比拼,给大家表演,创设真实的阅读学习氛围。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阅读文章就转变成为学生可观、可感的表演,文字与学生的行为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表演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思考,揣摩每一位人物的内心活动,思考故事情节如此发展的原因。用情境落实让学引思,是不错的选择。

2.巧设疑问,让学引思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让学引思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提问,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优质的问题,就像一块磁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多多设计像磁铁一样的课堂问题。丰富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的方式,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之情,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在讲解《三峡》时,如果教师直接提出“作者是如何描绘三峡的?”这样的问题。学生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而是低下头去阅读,在文章中寻找固定的答案。但如果教师转变提问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几张三峡的照片或者播放一段三峡美景的记录片,告诉学生“这就是作者所描绘的三峡,你觉得作者会用什么样的文字去描述呢?”。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启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后一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先自主组织文字,再通过阅读与课本中的文字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教学更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量,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

3.融入情感,让学引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理性程度、个人情绪都会对阅读学习的质量造成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都会影响教学和谐性。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利用情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运动,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学习目标的同时,完成情感价值观目标。

二、让学引思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需注意问题

第一,让学引思要从学生出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水平,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难度的问题,在思考过后获取语文阅读学习的成就感。

第二,让学引思要有趣味性。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获得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让学引思,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巧妙利用,开发阅读教学内容中的有趣之处,有趣味化的引思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认为个人对学生了解有限,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从中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只有让学引思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审美,才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阅读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让学引思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艺术性,需要积极利用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积极去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性方法,用巧妙的引思,帮助学生打开思想之门,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優。

上一篇:新闻标题学习小结下一篇:赞美幼儿老师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