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范文(精选8篇)
两化融合范文 篇1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两化融合”
建设规划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一月一日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规划
一、公司概况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2010‟49号文件批准将原山西潞安甲义晟煤业有限公司和沁源县国营王和煤矿整合矿井,重组后主体企业为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矿井位于沁源县王和镇后沟村、神灵村一带。原井田面积4.6304km2,整合王和国营矿2.368 km2、新增空白资源1.0347 km2,合计8.0331 km2。矿井保有储量5308万吨,设计可采储量3031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矿井设计总投资69294.81万元,服务年限24.1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混合式(三斜一立)。主斜井:利用原甲义晟煤业的主斜井,做为现有主斜井,斜长276m,坡度-22°,装备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主运输任务;副斜井:利用原甲义晟煤业的副斜井做为现有副斜井,斜长530m,坡度-22°装备双钩串车,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任务;行人斜井:利用原甲义晟煤业的回风斜井改造后做为现有行人斜井,斜长686m,平均16°井筒安装架空乘人装置,设行人台阶及扶手,担负全矿井的人员上下和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在井田南部新掘一个回风立井, 净直径5.0m,垂深370m。设计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跨落
2 法管理顶板。首采工作面为6#煤层60101工作面,3#煤层30101工作面。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于2011年12月贯通,形成副斜井、行人斜井进风、主斜井回风的全负压通风系统;现矿井排水系统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目前,轨道暗斜井335m,已完成;运输暗斜井335m,已施工262m;回风立井10#下采区回风大巷已施工413m,剩余390m,施工完成后将与轨道暗斜井井底车场贯通,形成全矿井通风系统。
二、“两化融合”建设情况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近年来我矿陆续建设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监测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配合公司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和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规模的机械化改造,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将继续建设千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系统。
1、首先,为推进靖煤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领导组:
组 长:李现文
副组长:焉波 王君宝 王伟学 裴建胜
成 员:陈书科 陈勇 肖锡安 武云富 张其蕴 张亚文
陈启新 杜宝俊
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3 设在信息监控中心,信息监控中心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
2、积极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
为满足矿井数字信息系统传输的要求,设计安装1000M工业以太环网,系统传输平台设计为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的方式,井下设计一个1000M环网,负责传输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电网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将矿井各环节系统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产信息、安全信息实时传递到矿井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为矿井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为公司领导的指挥和管理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信息依据,为矿井建设先进的管控一体化平台提供基础平台。
(2)、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78N, 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11台,模拟量传感器84台,开关量传感器92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KJ251型,重庆煤科总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4台,读卡器15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34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 4 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
(4)、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深圳华仁达公司生产的al-2008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
我公司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
(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4台低噪声单螺杆压缩机,对应2台10m³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10套ZYJ(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
(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我公司将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可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
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5 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
除紧急避险六大系统之外,产量监控系统今年将安装,已和厂家签订协议。
辅助运输系统。
3、突出靖煤特色,提高两化融合程度。
结合我公司实际,为提升公司两化融合水平,公司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资金投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将逐步建立山西沁源梗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网站。(2)公司今年将集中对主皮带进行改造安装了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系统通过PL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主皮带运行信息及相关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并实现远程控制,起到了减员增效的良好效果。并且公司领导可通过局域网实时查看主皮带运行情况,实时了解生产信息,做出科学决策。
(3)公司原有的各种监测监控系统由于是多个厂商建设,部分是由公司自主研发完成,系统应用分散、各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将主要生产工序、设备的监测信息、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反应并进行综合管理。为此,公司将投入资金,与软件开发商和各系统生产商合作,利用OP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一个煤矿生产过程监控、生产环境实时监控、重点工程跟踪、生产调度指挥、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在此平台上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并根据监控系统数据协调指挥生产,保障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
(4)公司将引进了在煤炭行业知名的“龙软GIS系统”,并
6 且数据共享,使地测绘图、技术设计的软件正版化、国产化,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地测采掘平面图也能够在调度指挥中心即时显示,方便调度指挥。
(5)公司计划利用3G移动通讯优势,与太原精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不仅可以了解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部信息,包括采、掘、机、运、通和排水等矿井六大系统的监测信息,重要工作场所的视频信息都可以一览无余。
(6)信息中心计划开发短信服务,将前一天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隐患落实情况、销售库存情况等进行汇总,在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和每天早晨的调度碰头会上进行滚动显示。还开发了移动短信平台,将前一天安全生产情况和公司领导带班情况,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公司每一个管理人员手机上。
(7)计划对充电架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减轻了充电工的劳动强度,工人用灯情况一目了然,数据准确率达到了100%。
(8)计划与精英科技公司,开发了“隐患排查系统”,并由太原市和山西省经信委推荐,以“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向国家工信部进行了申报。
4、公司以完善的激励制度促进“两化融合”的健康发展 为使“两化融合”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开展,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障相关工作有力推进,对“两化融合”工作中的改革及创新进行大力表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7
5、加强信息化的相关培训工作
为使领导干部认识到煤矿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公司2011年起就连续多次派中层以上领导到中北大学对计算机操作进行进修,公司在每次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时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去厂家培训,然后再进行现场培训,使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人员做到了应知应会。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矿井资源的整合,2014年,公司将严格目标管理,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管理力度,加大安全装备的投入,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安全高效的矿井迈进。
2014年,我们将全面推进机械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省煤炭厅“煤炭专网升级”的机会,做好集团公司与子企业的网络建设工作。使“两化融合”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力争成为 “两化融合”的先进示范矿井。
四、建设工期
建设工期为两年,到2015年底计划全部完成
8
两化融合范文 篇2
工信部自成立以来, 始终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装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集成应用, 增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
在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向服务转型迈进的过程中, 我国一批大型骨干制造企业正在走向以“卖服务”取代“卖产品”的高端发展道路, 涌现出在线运维、个性化服务等一批新业态。也改变了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
在工业设计生产方面, 工业软件已经成为“两化”融合的核心力量。比如在钢铁、冶金、建材、造纸等行业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在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中, 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可以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生产作业, 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采用能源管理系统之后, 高炉煤气放散率由最初的30%下降到10%以内, 太钢的循环经济技术节水可达20%。
“两化”融合在山西煤炭行业体现的尤为突出, 目前, 山西正加快实施矿井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 力争把所有矿井都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如晋煤集团岳城煤矿, 这座年产15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成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样板矿。矿长刘运青说:岳城矿现在的情况是井下主要的采、掘、机、运、通, 所有的系统都达到了国家的有关规定, 采掘机械化达到了100%。
而我国正加快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都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高端服务器、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正为工业各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变革、发展模式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 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 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正在向“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大体分三阶段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是历史发展的阶段, 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现在应该说还在起步阶段, 它和原来的企业技术应用和企业使用IT技术不一样, 要真正的融合。融合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在企业、行业、地区各个方面加快应用, 提高应用效率和效果。
第二个阶段不仅要使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满足企业、行业的需要和可能, 同时信息资源在认识、管理和操作上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全方位的满足需要和可能, 同时使得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基础性的战略资源。
第三个阶段要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深要素。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支点”
十七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撑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举措, 而信息化正是新型工业化“高起点”的。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需要把握五个要点: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时序上不分先后, 必须同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是板块式结合, 应该是水乳交融的方式;要把生产的信息化与管理的信息化同时推进, 不能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经济的信息化与社会的信息化必须相互协调, 不能顾此失彼;要对硬件和软件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不能重“硬”轻“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两化”融合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
“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的质的提升。“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应当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两化融合”将是我们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里,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基本特征。
实行“两化”融合, 对于中国信息产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信息产业不仅承担着任何一个产业所必有的任务——如贡献GDP和就业等;承担着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任务, 承担着提升其他产业、提高它们国际竞争力的任务。
“两化”融合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 中国IT市场规模已是世界第二, 可以预见在不久后, 中国IT市场将会发展为世界第一。中国不仅已是世界IT制造中心, 而且正在发展为世界IT市场中心, 今后, 我们更应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争取尽快发展为世界IT研发中心。这样, 中国的信息产业将有充分能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历史使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国发展工业软件促进“两化”融合
工业软件指的是能够使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生产装备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软件, 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软件, 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最终目标是提供一个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式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平台。
两化融合范文 篇3
2013年9月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深入彻底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中国工业经济升级版。
根据计划,中国将力争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具体目标包括:
(1)“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0%,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
(2)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基于信息网络的融合创新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
(3)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民爆、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0%的重点工业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节能量5 000万吨标准煤。
(4)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关键领域实现全面自主配套。
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篇4
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汇报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
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在两化融合的实践中,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设立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做到机构、职能、人员和责任“四落实”;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产品追溯机制等,不断将信息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实施两化融合项目,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1.企业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建立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及硬件系统,中心机房接入2条20兆光纤,配置电视墙、数字硬盘录像机、交换机、路由器、光端机等信息化技术设备。
成立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公司专门出台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管理制度,并且将信息化建设列入财务预算,每年拿出不少于500万元用于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及两化融合项目的建设。通过不断努力,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研发、生产、存储、销售和管理等业务环节。
2.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上传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线本质安全水平,优化了产品结构,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监控系统 已经联入国家民爆行业安全监管网络。
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产品追溯机制,公司在原辅材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销售等环节采取合适的软硬件技术手段记录产品信息,通过查询,可以实时跟踪产品的生产状态和销售流向。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注重提升信息化能力。公司新上的两条工业炸药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实时监控能力强,实现了制药、装药、包装的全连续化、智能化生产。在工业炸药运输改造时,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处理、大容量数据采集等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并记录车辆行驶信息,自动生成图形和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列表,实现对炸药运输车的精确定位、跟踪及控制。
3.现有两化融合项目
2012年4月,公司投资2400万元,建设炸药安全生产及运输检测监控系统项目,预计2014年2月完工。该项目是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信息自动采集处理、视频监控和软件管理平台建设,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装卸的有效监控,实现对危险工序关键设备及时有效的自动跟踪和安全连锁控制,人机视频、对讲系统清晰可辩,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自动报警、故障显示或自动停机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并且极大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3年,公司投资300万元,研发门禁式定员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对工房内的在线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做到人员出入自动 记录,满员警示,超员自动报警,数据记录可以保留三个月以上,在公司内部局域网终端可随时查阅。目前,该门禁系统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两化融合调研访谈提纲 篇5
按照部门进行访谈
公司高层领导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一、****的基本情况了解
1.2.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一下影响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请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经营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二、公司战略
3.公司是否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您是否清楚公司的战略规划、竞争战略等情况?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4.****目前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资源,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还有哪些不足或是和竞争对手相比较弱的因素?
5.请您简要介绍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包括对行业、市场以及宏观影响因素的理解,会给****带来的影响等?
6.7.您对****提出的发展目标做何评价?为什么?
目前****存在哪些主要业务?哪些业务板块是****的核心业务?各板块业务存在何种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困难?
8.您对过去几年的业务发展持何种评价,为什么?按照您的看法,哪些方面值得改善,哪些是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
9.您认为****如果要完成业务发展目标需要重点做好哪个业务板块的工作?为什么?
10.针对目前企业经营的业务板块,你认为相对应的直接竞争者有哪些?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或竞争战略?
11.您认为****近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方能为完成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管控和组织结构
12.现行的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否有什么历史的渊源?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出发,您认为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
13.您对目前的管理现状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您认为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14.****目前在管控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对问题的解决建议是什么?有没有具体有何种管控措施?
15.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管理效率与决策效率?你对此有无改进的建议? 16.如果目前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需要调整,您认为调整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17.您认为****对下属业务单元(公司)的管理作何评价?为什么?您对****总部的管理水平作何评价?为什么?
18.****高层管理之间的权责是如何划分的,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如何进行的,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幅度如何?
19.****在战略规划、经营计划、投资决策、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含资金和预算)、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团队建设)、信息管理、风险管理(法律、审计等)具体有何种管控措施?
四、内部资源能力
20.您认为,****在研发、营销、生产、运营等内部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都在哪里? 21.上述的内部能力在未来的提升重点与路径应该是怎样的?
22.结合现有的内部资源情况,您认为在各项资源整合方面的现状如何?未来的改进提升空间在哪里?
23.您认为公司现有的激励体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激励手段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目的? 24.您对****的企业文化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未来的提升空间在哪里?
五、营销管理
25.对于公司各业务市场的开发,公司是如何规划的?
26.您对****目前的营销模式怎么评价?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采取怎样的营销模式?您认为,我们的业务营销模式应如何进行调整?
27.在营销管理方面,****主要优劣势有哪些?如何进行改善?
28.您认为****目前市场营销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人员素质有什么优缺点? 29.目前公司对产品、品牌如何管理?采取了哪些战略措施?
30.****对渠道、客户的管理如何?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渠道、客户方面如何竞争? 31.您认为未来的营销平台应该如何搭建,希望公司侧重做哪些工作?
六、其他问题
32.您希望通过此次咨询,能够解决哪些核心问题,实现哪些管理目的? 33.对本项目的建议和要求。
人事行政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一、人力资源体系
1.您认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如何?有没有根据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及经营策略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哪个部门制定? 2.3.4.5.用?
6.管理人员任用的标准是什么?晋升体系是否使员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公司是否同公司人员编制如何制定?谁有决定权?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公司核心人才是哪类?紧缺岗位有哪些?如何获取人才? 公司对关键人才有否特殊措施?如津贴等,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公司考核体系如何?是否能正确评价员工的绩效激励体系?考核结果如何反馈及使时有几条跑道,如管理,技术,专业等?
二、人力资源规划
7.您对未来3年人力资源开发设定的目标是什么?在数量、结构、素质方向都有什么要求,将用什么方式来检验目标的达成?
8.公司每年的员工流动率有多大
三、培训
9.公司有无培训计划?有哪些形式的培训
10.培训经费如何制定,谁来决定使用,培训人员教师来源,有无培训工作的评价、反馈制度和 手段?
11.公司现在有无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度,任用的标准是什么 12.不合格员工如何淘汰,淘汰率如何
13.考核体系情况?考核效果怎么样,直线部门配合的怎么样
四、其他
14.对关键人才有无特殊措施,如津贴等,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15.劳动合同如何管理,有什么问题,是否发生过劳动争议和纠纷? 16.现有管理制度有哪些不健全的地方(缺什么制度)17.目前办公使用系统情况?
财务部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财务部】
一、二、个人背景 关于本部门 请您谈谈本人的教育及工作经历?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工作负责范围?指挥链关系?
1、部门概况:部门职责?人员状况?内部分工?主要工作内容?
2、您所在部门的主要业务有哪些?主要的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碰到过什么问题与困
难?您对目前的财务管理流程有什么好的改进方案?
3、对超预算的开支怎样进行控制?对预算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4、对产权代表是如何进行管理的?效果怎样?
5、对目前采取的财务管理手段您认为在那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6、部门接口:与相关部门衔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思路?
7、您对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看法?
8、是否制定财务规划,如何制定
9、财务制度是如何建立与修订的?
10、如何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
11、如何制定财务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如何?
12、公司的现金状况如何?
三、关于公司
13、您是否了解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请简要描述。
14、您认为公司在内部管理上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原因、改进建议?
15、您如何看待公司目前的职能分工和事业部制的管理方式?
四、其他问题
16、您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希望公司提供那些方面的支持?
17、对公司的发展建议?
18、对本次咨询工作的期望及建议?
【采购部】
一. 采购管理总体控制
1.2.公司对采购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是怎样的?有哪些与采购相关的政策及操作手册? 公司是否针对不同采购类型设置不同的采购方式?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哪些?不同采购方式的应用范围包括什么? 是否会进行集中采购?
3.公司的采购主体是否均为甲方采购?是否有指定乙方为采购主体的情况?划分甲乙双方采购主体的依据是什么?
4.公司如何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如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的有效分离)
5.6.公司建立的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是怎样的?
公司是否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二. 采购计划
7.公司是否定期制定采购计划(一年/半年/月)?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流程是怎样的?采购计划包含哪些采购物资的采购信息?
8.9.10.公司根据采购完成情况是否定期对采购计划进行更新和调整?调整后如何进行审批? 公司如何保证采购在采购计划可控范围内执行,防止超量采购导致的浪费? 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对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有无定期汇报的机制? 11.公司是否根据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相关部门或相关项目进行考评?
三. 供应商管理
12.公司是否制定了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政策?选择供应商的形式主要包括哪些?是否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统计?信息库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是否对供应商信息库进行定期更新?更新频率是多少?
13.14.15.公司如何对新供应商进行评级?有哪些评价标准?
招标时入围供应商如何进行审定?公司是否制定有合格供应商清单? 如何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有哪些评估标准?
四. 招投标管理
16.公司是否有招标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指引?是否规定了达到一定金额或某类物资必须采用招投标方式?对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17.18.签约)
19.20.对于回标文件,公司有哪些部门进行评标?经济标和技术标的评价标准分别是什么? 公司除招标外还有哪些采购方式?公司是否针对这些采购方式制定了相关的操作指引?采招标工作由哪些部门参与?由哪个部门牵头负责?
招标各阶段是如何执行?(招标文件编制,发标与澄清,开标、评标,澄清与约谈,定标、购方式的审批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五. 采购执行请购与审批
21.22.公司是否对不同物资的采购确定归口管理部门,并分配相应的请购权限?
公司采购物资定价机制是怎样的,是否有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
23.请购部门如何提出请购需求?请购需求须包含哪些必要信息是否有明确规定?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请购审批制度和明确审批权限?
24.何规定?
25.公司是否有建立针对大型、重要物资采购的价格信息库?对价格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部门有公司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超预算项目和预算外采购项目的请购流程和审批权限分别是如哪些?价格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哪些?是否对价格信息进行定期更新? 六. 采购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26.27.28.29.30.招投标定标后合同编制需具备哪些要素?
合同签订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是否按不同金额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 非标准范本合同是否经过法律人员的审核? 公司如何对采购合同进行管理?
公司如何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跟踪监督?
七. 验收和付款管理 31.公司对采购到货物资的验收、入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到货物资需经哪些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哪些?如何处理未通过验收的材料?是否制定有采购退货管理制度?
32.理索赔?
33.34.35.36.37.38.导审阅? 39.40.41.42.公司有哪些付款方式?分别如何进行?对付款的审批权限是如何划分的? 公司对例外和紧急处理付款、原始发票缺失时的支付如何规定? 公司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对账?若出现对账出现不符时如何处理?
除以上提到的工作内容,您认为在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是如何进行预付款及定金管理的?
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公司是否会定期进行追踪核查? 公司有关于应付账款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是怎样的? 公司如何对应付账款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
公司如何确认应付账款?对应付帐款暂估流程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暂估?
公司是否定期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是否将应付账款分析汇报至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公司如何进行采购退货管理的?对于涉及符合索赔条件的退货,是否会在索赔期内及时办完善?或存在哪些风险点?
43.您对本项目的要求和期待?
营销部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个人背景:
1、您的个人工作经历以及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
2、目前您在公司的职责范围及所在部门的部门职责。职能单元情况了解:
3、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所在部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一下对公司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4、请简单介绍一下部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所在部门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体现在哪几方面?和主要竞争对手比,竞争优势和劣势有哪些?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如何应对?
一、公司战略
5、目前****存在哪些主要业务?哪些业务板块是****的核心业务?各板块业务存在何种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困难?
6、公司是否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您是否清楚公司的战略规划、竞争战略等情况?您所在部门在公司发展战略中是如何定位的?您认为您所在的部门的计划和目标是否清晰、合理?请列举完成计划和目标的关键经营(或管理)举措。
7、****目前具备哪些核心能力、资源,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8、您对****提出的发展目标做何评价?为什么?请您简要介绍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
9、您对过去几年的业务发展持何种评价,为什么?按照您的看法,哪些方面值得改善,哪些是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
10、您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
二、内部资源能力
11、您认为,****在研发、营销、生产、运营等内部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都在哪里?
12、结合现有的内部资源情况,您认为企业未来的改进提升空间在哪里?
13、您对****的企业文化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
三、营销管理
14、您对营销事业部的管理现状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不满意。您认为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15、您所在部门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你对问题的解决建议是什么?
16、如果目前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需要调整,您认为调整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17、您对****目前的营销模式怎么评价?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采取怎样的营销模式?您认为,我们的业务营销模式应如何进行调整?
18、您认为我们营销网络目前的布局如何?
19、您对目前公司产品、品牌运作管理有何看法?有什么样的改善建议?
20、您对企业目前的渠道、客戶的管理有何看法?主要竞争对手在渠道、客戶方面对我我们有何借鉴之处?
四、营销组织
21、现行的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否有什么历史的渊源?您认为****目前市场营销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人员素质有什么优缺点?
22、公司各部门职能是否清晰?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交叉或遗漏?您对此有何建议?
23、目前营销体系中有哪些最主要的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这些制度与流程运行情况如何?
24、您认为公司未来的营销平台应该如何搭建,希望侧重做哪些工作?
五、市场状况
25、对于您所负责的产品,您认为未来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
26、此类产品的主要用户有哪些,用户结构是怎样的(需求行业、需求区域„„)?
27、我们产品的用户是如何分布的,这些用户有哪些特征?
28、客户在选择产品时的主要关注点有哪些?
29、客户的采购决策通常是如何做出的,哪些因素决定最终购买? 30、您认为客户的选择偏好未来将会向哪个方向变化?
31、本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主要在哪些方面展开(价格、性能、服务„„)
32、目前的本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可以分为几类,行业内最好的企业有哪些?
33、对于****来说,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34、我们竞争对手的主要竞争优势有哪些,我们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
35、目前市场中此类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有哪些?
36、我们目前的渠道结构如何?
37、您认为市场渠道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
38、您认为进口的同类产品中哪些品牌、哪些产品对我们最具竞争威胁?用户选择这些 进口产品主要看重它们的哪些优势?哪些用户更侧重于选择进口产品?
六、营销事业部人力资源
39、谈谈公司营销系统目前的人力资源队伍现状(数量、结构、素质)以及您对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建议。
40、您认为用什么指标来评价营销系统业绩指标比较合适?各业务单元,您认为应该关注的业绩重点是什么?
41、您认为营销系统中现行的绩效考核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考核周期、考核指标、考核信息来源、考核标准、考核结果运用等)?如何解决?
42、您认为目前的薪酬体系是否体现了不同岗位价值、业绩水平的差异?
七、其他问题
43、您希望通过此次咨询,能够解决哪些核心问题,实现哪些管理目的?
44、对本项目的建议和要求。
技术研发部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一、1、2、3、4、5、6、7、8、二、部门性问题
研发部在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您对目前研发部的工作情况的评价
目前研发中心的创新速度,主要成果有哪些?
公司近年对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额度及增长速度?这是按照公司计划所进行的投入还是由与国内同类企业研发中心相比,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优势、劣势在哪些方面? 对于公司的主营产品在技术上 的看法?(先进性、可替代性、技术发展趋势)在主营产品市场,国内目前对我们最有威胁的企业有哪些?各家的技术情况 公司其他产品的特点,优劣势 流程 研发中心根据项目所做的申请?
9、公司目前涉及到研发部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有哪些,如何运作?
10、每个流程的目标是否清晰
11、每个流程的重心是什么?
12、流程中每一节点与责任人明确吗?
13、流程的运转程序是否清晰明了?
14、公司跨部门流程的流转是否顺畅
15、流程间的接口是否顺畅?
16、研发部内各岗位在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中的作用是否明确
17、是否有成文的文件
18、你对公司现行有何建议,需要哪些方面提供支持?
三、组织
19、研发部的功能设置与岗位说明是否明晰?是否有书面文件 20、研发部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与任职资格是否明确有规定
21、目前研发部与其他部门的分工配合情况如何
22、您认为目前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适应了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23、对公司的组织结构有什么建议?
四、部门人力资源
24、研发部的人员基本情况(人数、学历构成情况)
25、所处的研发部通用岗位的市场人力资源情况
26、研发部现行各岗位职责说明书,职位分布,职等职级状况
27、您对哪些事情有最终决策权?哪些有建议权?决策或建议的程序是怎样
28、您在工作中有哪些问题比较难处理?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产部
访谈时间: 地点: 部门: 司龄: 年 访谈对象: 职务: 电话: 访谈人:
1、工厂的权责是否明晰
2、和公司那些部门需要协调配合,协作情况如何?(尤其是销售部门),工厂内相互之间的协作情况如何?
3、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状况和前景?现在的利润情况?
4、工厂产能设计是否合理?实际利用情况,存在差距的原因
5、工艺水平怎么样,研发和工艺的衔接情况?工艺和生产的衔接情况?
6、设备的先进性怎么样?设备更新频率?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7、设备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改进的方法
8、采购能否及时满足生产需要
9、存货管理状况
10、生产过程中环节可以改进
结束语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如果还有事情需要沟通和确认,我们会和您电话联系,希望得到您的配合。谢谢。【注】
1、上述访谈题目请大家提前进行思考,并做相应准备。
装饰行业两化融合报告 篇6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是建设部批准的国家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企业;同时拥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和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具有国家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幕墙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建筑外窗产品生产许可证;2005年12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2010年进入全国建筑装饰百强十甲,同时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设计机构。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改革开放30年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采购第一台计算机就迈开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由最初的简单文字处理,局域网的建立,简单的文件共享,到如今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的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保障能力
1.中心机房建设
中心机房是公司电脑网络系统的中枢,因此机房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它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整套机房建设方案。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计算机属于贵重精密设备,它用于重要部门时,又属于关键和脆弱的工作中心。因此,它又常常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机房对消防、安全保密也有较高的要求。国家关于计算机机房建设有一个最新的国家级标准,即GB50174-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我们在建设机房的过程中充分参照此标准进行具体施工。
(1)机房内共有六条大型机柜,保证所有设备能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并分类陈列,包括IBM服务器、CISCO网络设备、电话程控交换机、多媒体设备及UPS设备等。提高地板离地高度,既充分考虑其阻燃性和隔音等效果,又提供综合布线的空间。
(2)机房内放置有复杂的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对装饰的要求,主要是满足计算机对机房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机房装饰艺术上以既大方舒适,又满足其技术要求为原则。对装饰材料的选择要达到吸音、防火、防潮、防变形、抗干扰、防静电等要求。
(3)安装有智能预警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和控温系统,能使机房内室温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既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又能降低噪音。(4)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电源能提供不低于4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是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至30%的余量。机房内电源设备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5)中心机房是网络、数据交换的核心和集中控制的中心,为了达到快速稳定运行的目的,我们全部采用专业化的硬件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架构。
2.宽带网络建设
(1)根据办公使用人数和数据访问流量采用光纤接入,相同上下行的网络带宽保证桌面电脑以及服务器稳定流畅地进行内外部数据交换。分别由两家ISP供应商提供的双线路光纤网链路接入提高网络的稳定,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或者拥塞,自动选择另一条线路进行数据访问。
(2)为了使网络能良好覆盖两层楼共七千平米的办公面积,为全公司478个办公座位提供了高效的网络服务,划分区域以光纤到点的形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3)办公区域覆盖了无缝高速无线网络,科学设置AP点,消灭无线网络覆盖的死角。使用无线控制器加POE供电模式实现对AP的集中管理。
(4)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流量监控和策略管理,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数据安全。
(5)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划分了不同的VLAN区域和有效的网络访问权限列表,对整个网络行进细化控制管理。
6.互联网固定IP和企业域名进行了绑定,各分公司和项目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心机房地址或通过域名快速的与中心数据机房的各种应用服务进行数据交互。
3.电话网络建设
(1)程控交换机能提供近500门分机满足办公电话的需求,节省电话费用成本。(2)程控交换机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如分机管理、专线管理、话费管理、IP拨号管理等,在简化布线结构的同时也能实现对电话的集团化管理。
4.门禁系统建设
(1)新办公楼采用全智能化的门禁系统,对各个出入口大门、消防门、仓库门以及各部室重要的资料档案室门全部实现权限控制访问。
(2)员工工卡集成考勤功能,利用门禁系统实现电子考勤,取代原始的手工打卡考勤。(3)门禁系统报表能提供全面的门访问数据和考勤数据分析。
5.消费系统建设
(1)在公司提供统一配餐的基础上,用POS机消费系统对订餐、退餐和领餐等流程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2)员工工卡集成消费功能,一卡多用。
(3)消费管理系统能提供电子统计报表,对消费情况进行汇总分析。6.多媒体系统建设
(1)多功能厅采用三屏拼接融合技术,完美的视觉效果、立体环绕音效,可以用作会议、接待、论坛、媒体播放等。
(2)多功能多媒体大会议室,可以实现音频、视频全方位输入输出等功能,其输入输出方式灵活,多点触摸电视更彰显潮流科技元素。
(3)贵宾厅、洽谈室、餐厅及领导办公室均有多媒体系统,借助科技手段最大程度上提高交流洽谈的效率。
(4)背景音乐系统覆盖整个办公区域,集中管理、分区域控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信息化在企业创能产出中的战略地位 1.OA办公系统深入开发
OA办公系统本身没有明确办公室的概念,它是一个过程、一种境界!它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办公方式和习惯以及管理思想变化而变化!但广而谈之,OA是指除了生产控制之外的一个旨在提高单位业务效率、管理水平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的集合,对于不同层次的使用者便有不同的价值体现。
在原有公文管理、新闻通知、会议管理、车辆管理、文件传阅等应用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深入细化各模块功能,并增加办公用品、电子邮件、在线论坛、问卷调查等功能模块,丰富内容、细化流程,打造成适合装饰企业的综合性个性化的OA办公系统,使之成为不但是员工协同办公的平台,也是学习和沟通的平台。
2.移动办公平台建设
随着协同OA系统的普及,电子化、数据化的办公方式已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在企事业内部编织起一套高效、畅通的信息互联体系,极大推动了企事业单位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需要依赖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固定的办公配套设备,信息化的极盛又开始凸显一些新办公模式的问题:如何才能打破这些时空上的信息束缚限制,跳出固化的信息化建设局限,建立一套可以随时、随地、随手使用的信息系统,使得公司管理者、业务人员不管置身何地,都能随心所欲地和企业内部系统关联?这一问题日渐成为信息化市场的关注焦点。
独立部署手机应用服务器,二次开发与OA办公系统的数据接口,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方式接入内部的手机服务器进而与协同OA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同时通过移动MAS平台进行接入服务,以短信、彩信、WAP数据形式,通过业务引擎或ISAG接入到无线网络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上,最终实现待办事项消息提醒和移动审批的功能。
3.人事基础模块建设
第一期完成了组织机构管理和职位管理这两个基础模块的建设,把部门职责、职位职责与具体而形象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
流程管理思想已经深入到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企业的业务流程从组织和职位的角度,清晰地描述了部门和职位的具体职责,及其业务协作关系。而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和职位管理模块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就组织机构和职位管理模块而言,EHR系统功能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实现组织机构和职位的基础信息管理,尤其系统化了部门职责和职位说明书。(2)以流程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和职位管理。通过业务流程的表述形式来描述企业组织部门职责和职位职责及其业务协作关系。(3)以业务流程为纽带,实现组织机构、职位管理与其它业务模块相结合的EHR体系。这个阶段以企业的标准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及其精细化管理为基础。
构建以流程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和职位管理模块,需要详细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形成规范的流程体系,通常以流程汇编的形式体现。规范的业务流程体系能清晰地描述部门职责、职位职责及其业务协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机构管理和职位管理模块。以职位管理模块为例,实现职位职责与具体作业流程环节紧密结合。从而,清晰地表述每个职位的具体职责、职责所对应的业务操作环节,及其在哪些环节如何与其它职位进行业务协作。
4.人事报表分析统筹建设
HR的效能其实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产出,同时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反馈的因子,可以从人才、士气、成本和效率四个纬度进行评价。人力资源运作系统加上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的完善,形成一个循环、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接下来EHR系统优化的方向一个是如何利用EHR系统的这种流程去优化管理,第二是怎么样应用现有的数据去实现跟企业经营战略的对接。这就需要有效利用HR-BI来进行分析、优化。
EHR中E的含义很广泛,它是这个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统称。真正的人力资源信息化不能只是完成业务处理的工作,在两端还要设计有机结构。比如人力资源门户其实是要把所有的业务模块和所有的用户决策统一到一个界面上,解决的是一个入口的问题。人力资源决策分析平台解决的是输出的问题,是要把中间这个E化平台产生的数据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形成一个入口、处理和输出的有机整体,人力资源信息化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三、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效益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搞信息化,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为一样是为了企业长远利益,是为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信息化。
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劣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电子技术,软件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对于重构企业管理流程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从新审视企业管理流程,改造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2.以信息化推进管理流程优化
(1)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信息化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系统的实施第一步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的调研和软件市场的选型,通过对企业自身管理的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导向最终指向了如何让管理更规范更标准和程序化执行,这些都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软件市场上的成熟的某领域管理软件,是在该领域经过多年积累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的,标准化产品。成熟软件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也只有符合该领域的规范和标准的软件产品才能快速占据市场.由此看出无论是企业本身需求出发还是软件行业的最终目的,都趋向于了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企业可以从信息化建设着手,从软件实施开始,让企业的管理流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
从信息化角度作为切入点,使企业流程管理是从粗放型管理过渡到规范化管理直至精细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2)管理流程更科学和人性化
中国文化是人治天下,人情关系错综复杂,而对于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流程制度批判其过于机械化。然而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流程更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以人为本的需求。
如何让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真正信息化?最重要一点是对办公流程的信息化,比如公文审批流程、通知公告发布流程、印章申请流程等。流程展示、消息提醒、办结归档等都要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
流程设计的四种基本类型:基于指定人员、基于预定义人员、基于绝对岗位、基于相对岗位。它们的概念比较简单,但因为一个流程中经常包含多种类型,而且又会涉及条件跳转、分支流、并发流等各种较复杂的流程设计,这些流程的完善和正常流转才是流程设计的价值体现。
以人事审批的“年假申请”为例,许多情况下,企业员工无年假记录查询,只能根据自身记忆请假,结果出现只剩余三天假期却请了五天假的情况;而部门主管在不知情或基于人情情况下,出现错批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实施了人力资源系统,年假申请流程得以标准化后,员工在系统填写申请单时,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规定都能在系统上找到,不仅如此,系统还会自动提示剩余天数,如果员工的申请天数超过了范围,系统就会拒绝发送。而部门领导拿到员工的申请后,只需参考申请表单资料,而不必再向人力资源部门咨询,更无人情债可言。
同时,对于要求审批的申请,下一步应该提交给哪一位主管,该主管应该在什么期限内签署完毕,都非常清楚。而发起申请员工都可以实时看到自己递交申请的状态,到了哪个部,审批意见是什么,还需要哪些人的签字,以及还需要多少时间最晚审批完毕。
这便是信息化背景下,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生产力和人性化的体现。
3.以管理流程优化,提高企业效率效益
(1)提高管理流程流转效率
信息化之前审批流程,先填写纸质申请表单,然后根据流程步步审批,遇到某领导出差审批只能等待,需要会签意见多位领导无法有统一时间,发现表单填写错误只能从头再走流程,等流程审批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如此效率肯定难以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生存。
在信息化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流程的流转效率。在开始的表单填写系统就会进行合法性验证,避免填写错误。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领导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异地办公,出差再也不能成为审批的难题。系统可以发起短信和邮件等各种催办信息,甚至定义预期不办理则认为默认通过,促使审批者提高关注,加快审批过程。
只有高效率的管理流程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2)增强管理流程监督监管
某个流程已经建立,颁布了相关规章制度,经过了相关培训。然而流程却得不到执行,但是跟该流程相关的业务却从来没有中断过。显而易见,那说明企业内部存在着潜规则。在没有信息系统前,这些潜规则难以发现,难以根除;相关的监督监管,难以到位。信息系统的实施建立,在业务监督监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软件是由程序构成,程序是人建立的规则,系统会如实的执行规则,任何不符合规则的操作系统都会不予以执行,系统同时记录了流程流转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为监督监管和奖励处罚提供了大量的事实依据。企业内部的监管监督变得切实可行。
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企业建立的长效可行的监督监管机制,有助于企业堵住管理上面的漏洞。
四、开放思路、总体规划,以实现两化融合为目标 1.XXXXXXXX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1)系统硬件基础建设方面
XXXXXXXX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积累和系统硬件环境相对完备,在未来XXXXXXXX对系统硬件基础建设方面主要,设备的升级更新和维护为主。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机房的火警设备和灭火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机房精密空调工作正常,确保UPS在断电情况下能提供足够备用电源。确保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快速修复。制定相关应急情况预案和相应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通过增加光纤存储的热插拔硬盘数量,确保有足够的数据存储容量。通过增加服务器CPU数量和内存数量以及增加服务器部署新的网格计算节点提供更高的运算速度。确保双机热备系统运转正常,减少因硬件原因出现停机现象。
通过制定办公区域网络使用守则,从行政手段规范员工上网行为;通过网络监控设备制定更细化和针对不同工作需求的网络管控手段及流量分配机制,确保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利用。
(2)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XXXXXXXX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对已经上线应用的系统,将加强系统维护工作,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同时通过重构和修改使系统能更加切合企业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不断的扩张新功能。大力整合各系统,提高数据利用率,为科学决策做出支持。
近期XXXXXXXX财务系统,将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将由原来总部和各分公司使用财务系统,处理财务业务推广到项目部实时使用财务系统对项目进行管控。同时加深加强对成本帐的财务业务处理要求和推广使用。
XXXXXXXX采购金蝶一体化BOS平台,平台集成了构建企业应用的基础服务包括流程引擎、消息引擎、数据服务、业务模型开发工具等模块,未来将加大力度投入基于对BOS平台的自主的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企业应用的开发。
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目前在线功能模块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的高效运行的同时,将通过对系统的升级和修改确保系统功能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同时不断扩展功能,使更多的功能上线应用。
XX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客户资源,分析客户需求, 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确保资金投入,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俗语说,千军未动粮草先行,XXXXXXXX高层领导高度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每年都为信息化建设划分专门的财务预算,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随着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带来的企业效益,XX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高速发展。
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各种优厚的条件及制定良好的职业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来吸引信息化建设方面优秀人才加盟企业,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共同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
3.持续管理流程优化,加强科学决策支持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需要针对公司不同业务需求和不同的发展策略及企业所处在的不同发展时期,通过不断的调整优化更新现有管理流程,使管理流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效益。
XX将构建商业分析系统,通过对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和工程项目系统的系统数据抽取进行商业分析,建立各种分析模型,展示各种分析报表,帮助高层领导的科学决策。让信息系统和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促进企业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势条件,落实建设材料采购统一平台,建立成品材料库及成品材料各项质量标准,材料统一采购,建立出入库账目,材料的统一标签,加强对装饰成品材料工厂化程度及细化装配流程。让信息化手段确实推动工业产业前进。
五、明确目标、紧跟步伐,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 XXXXXXXX,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以稳健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在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XXXXXXXXXXXXXX的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从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瓶颈出发,不断的重构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流程,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7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表示:“两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业融合’, ‘两化深度融合’意味信息生产力向全社会快速扩张与渗透。在‘两化深度融合’中, 工业化是制造业, 而信息化是服务业, 信息即服务 (iaas) 、软件即服务, 在信息化的推动下, 随着网络‘创客’技术发展, 制造业正在变成生产型服务业。”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金江军也曾表示, 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实现彼此交融。
因此, 两化深度融合不仅仅只是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制造业从适用范围、行业拓展、领域延伸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更是对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并将催化出更多的新兴产业, 如车联网、移动医疗等, 同时还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诸如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应运而生。
两化融合范文 篇8
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三星核心竞争力
纺织工业长期快速发展,依靠的最大竞争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相对便宜的能源价格优势。随着劳动工资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原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原先的这些优势逐渐失去,使得产品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竞争优势明显减弱。在劳动力和原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挤压下,利润空间就更为微薄。因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原棉、能源使用效率,成为纺织企业保持低成本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星特种纺织生产流程产业链长、用工多、设备多、工序多,生产特点可以表现为连续化、多机台、半自动化操作,是典型的离散型生产企业。影响产品质量的四大因素为原料、设备、工艺、人员,而市场需求也在朝着产品变化快、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现代纺织发展趋势,提升企业低成本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构建支撑现代新型纺织企业建设的两化融合,克服以上困难,三星特种纺织总结出了五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立足于现有生产设备,加强管理,改进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进行节电改造并杜绝跑冒滴漏;
进行设备节能改造,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设备,加快新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余热余能回收水平,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
能量系统的整体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生产系统的结合,开发新型节能工艺,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变传统的纺织行业设备维修方式,针对现代纺织设备的运行特点,采用“责任承包制”的设备维修方式。取消原两班机修电工,改为责任机承包值班制,重组维修队,划分责任区域,包机到人,这样不仅大大缩减了维修人数,而且责任也更为明确。依托信息化系统实时反映产品质量信息、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周期保养维修内容,突出设备的动态维护,有效改变了原来状态不好的设备因没到保养维修周期而继续在生产运行,而状态良好的设备到了保养维修周期时,也要不得不停产维修的现象,从而避免了“费工费料”的弊端。
推行“挖潜增效”的资源节约举措
纺织企业是用电大户,节约电能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既与绿色环保倡导的低碳纺织相适应,又能缓解电价上涨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是现代新型纺织企业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为此,三星特种纺织推行“信息化、技改、管理”三位一体的节电举措。
生产部、设备部有效利用峰谷电价,推行错峰开车,降低耗电成本。在技改节电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深化节能日常管理,对能耗数据实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有完善的检测、评价和考核的体系。并将用电考核指标纳入每个部门月绩效考核中。
夯实管理基础,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公司以ERP管理平台为运营核心,生产系统与销售及相关管理配套,以最为高效最为稳定的方式,实现了从销售订单开始至最终产品产出全过程的信息化科学管理,使三星纺织不仅实现了公司内部的流程再造和成本控制,而且使企业可以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优化生产管理,稳定产品品质,调节客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实施信息化系统后,加长了和客户之间的销售长期计划,使之和客户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在价格多变的市场情况下能够稳定价格波动和及时的协商变更价格,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在实施销售长期计划后,根据长期计划便于库存调控,生产调控向最终实现“零库存”而努力。
库存管理一直受纺织行业重视,仓库运用用友供应链软件后使企业有效降低库存积压、提高产品流通效率、实现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环节的协同、提高供应链环节信息化水平。
对生产用物料,严格通过销售预测-生产计划-配方管理与采购订单-生产任务-生产领料-生产与质量管理-产品入库或中转运输-生产成本-总账流程,实现以销售预测为源头,到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采购订单、物料领用的完整流程,确保原材物料采购、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库存占用,减少物料消耗。
培育节约型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两化意识
企业里任何一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单位领导是否真正重视是先决条件,企业员工有否统一认识是保证。三星特种纺织十分重视“两化融合”建设工作,到2013年底总计投入信息化资金552万元。公司通过签订承包责任书,明确和落实各单位、各级管理人员能源消耗管理责任,并在管理人员配备、技改投入、资金到位等资源配置方面都给予优先安排和落实。
实现两化融合,还要树立全体员工的节约观念,让员工认识到两化融合工作既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职工保障自身利益的必然需求,营造建设两化融合企业的氛围。只有全体员工在思想上真正牢固树立了“节、降”的观念,才能使两化融合工作落到实处。
为推进节能减排,企业加强各项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能物耗考核管理机制,控制能物耗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立能源物料消耗统计分析制度,加强能物耗统计考核,节能降耗情况与员工的奖金收入紧密挂钩等,大大提高了员工节能减排的意识。
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
三星特种纺织创建学习型组织,组织管理干部学习《有效沟通》、《5S管理》等一系列现化管理理论知识,使管理者掌握运用现代管理技能改变管理老化现象的能力;组织班组长、车间主管、业务骨干学习现代纺织技术,与兄弟单位合作,外出参观,提高专业知识水准,以适应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组织设备维修员工学习各类“设备操作说明书”、“设备维修手册”和电工知识,为实施新的设备维修方式提供能力保障;组织运转员工开展操作竞赛,鼓励一专多能操作技能的学习,为实现轮岗制打造能力条件。
【两化融合范文】推荐阅读:
两化融合11-01
两化深度融合09-30
两化融合调查问卷07-12
两化融合规划方案12-04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05-19
两化融合的发展路径07-29
公司两化融合简介07-15
两化融合系统优化方案07-29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09-27
两化深度融合考试题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