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2024-09-13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共11篇)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篇1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长期以来流行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工业化的实现总要以排挤甚至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生产的发展以大众消费特别是农民的低消费为代价。这是历史的误读。近几十年国际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表明,英国的工业化和社会转型并非牺牲农民利益,恰是源于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民个人原始积累,并伴随着农民及大众消费水平的攀升。仅从饮食方面即可窥视中世纪晚期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消费情况。

欧洲人并非天生的肉食者,14世纪以前,他们与中国农民一样,饮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少世纪以来,面包一直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尺。农民餐桌上除了又粗又黑、硬的像羊皮一样的面包外,很少发现小麦食品。农民也种小麦,但舍不得自己吃,而是拿到市场上换成货币以购买生活必需品和交地租。他们的日常食品是:黑面包、麦糊、简单酿制而成的淡啤酒(像浓汤一样)、还有少量豌豆、巢菜、蚕豆、洋葱头等。有时农民也吃一些肉类,如鸡肉和腌猪肉以及鸡蛋。乔叟写于14世纪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农村穷寡妇吃的是黑面包与牛奶,有时也吃一点烤肉和一两只鸡蛋,蛋白质类食品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中世纪有这样的惯例:当儿子继承家庭土地等财产后,要与家长达成“赡养协议”,说明财产继承情况和继承人的回报,可见契约因素在英国社会发酵之早,渗透之深。赡养协议含有老人应得到的“食物与饮料”一项,后者成为研究农民饮食消费的确切证据。大多数协议表明,每人每年一般可得到谷物12蒲式耳以上。12蒲式耳的混合食物,折合每天约合1.5—1.75磅。现代的饥荒救济中,每人每天1磅谷类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数量,1.75磅能提供大约2000卡路里,相当于1.6市斤。

在比较慷慨的赡养协议中,提供的食品有面包、浓汤和啤酒。1437—1438年,贝德福德郡一位老农每年获得12蒲式耳小麦(每天2磅面包)、2夸特麦芽(酿酒,每天可消费2.5品脱浓麦酒)、1配克的燕麦片(用于做汤)。又例如,1380年诺丁汉郡一位农妇,每3周就可获得1蒲式耳小麦和2蒲式耳麦芽,这是一个较大的数量,小麦用于白面包,麦芽则为啤酒。显然,境况较好的农民可以吃白面包,定期喝到啤酒。较为拮据的赡养协议,不提供啤酒,只有黑面包和浓汤。

少数赡养协议中提到肉产品和乳制品。例如,诺福克郡的一位老农,在1347年得到了1口猪和四分之一的公牛畜体,从而获得了足够的肉食供应,每天食肉0.5磅(大约相当于0.5市斤)。当时农民理想的食物是咸猪肉、香肠和奶酪,这些食品保存时间较长。在偶尔进行的商品税额评定中,总是少不了咸猪肉,可见其在农民饮食中的重要性。文字材料以及考古发掘表明,在肉产品消费中,首推猪肉,其次是牛排和羊排,牛羊通常在不能提供拉力、牛奶和羊毛之后才被摆上餐桌。总之,14世纪以前,大多数农民都是以面包和浓汤等谷类食物为主,家境较好的农民才能经常喝上啤酒。作为动物蛋白质重要来源的牛羊肉、猪肉和乳制品,消费有限,主要为上层村民享用。

进入15世纪,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英国农民的饮食结构悄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小麦消费增长,达到40%以上。第二,肉食增多,这使得乡村屠户的生意逐渐兴旺起来。第三,酒的消费成为大众饮食的一部分,农民可以定期喝到啤酒,村庄永久性啤酒馆相当普遍。从营养角度看,膳食中面包提供的卡路里比例下降,肉的消费占到食物结构的1/5或更多,品种也丰富起来。肉类、家禽和蛋类,越来越多地摆上了农民的餐桌,蔬菜、牛奶、乳酪和各种水果为居民提供了多种营养。工业革命前的改善尤其明显。到18世纪中叶,一般农民也以白面包为主食,占到60%以上。饮食习惯进一步改变,18世纪早期每80个英格兰居民就拥有1个啤酒馆。啤酒成为重要产业,仅伦敦的啤酒厂就有上千家。大众肉食量的增多,被认为发生了一场真正的“肉食革命”。

此外,牛奶的消费极其普遍,即使一个雇工家庭,其收入的一部分也要用于支付牛奶。英国北部地区牛奶消费量更大,一些家庭每天喝掉3公斤!南北平均算下来,每个家庭一天消费0.5—1公斤牛奶是没有什么疑义的。啤酒的消费更加普遍,葡萄酒、杜松子酒也流行起来,这是物质生活相对宽裕的结果,似不能认为饮食习惯使然。根据1808年的价格水平,估计英国中等农户每人每周的饮食消费大约需要5先令,包括2磅腌肉,蔬菜,半配克褐色面包,2.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5.9升淡啤酒。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每人每周消费可达7先令3.5便士,除上述消费外,另有4升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叶。

糖也是迅速增加的大众消费品之一。17世纪末,英格兰已建有50家糖厂,供本国消费外还大量出口到德意志和北欧。1750年,糖厂的数量增加到120家,糖的消费量也增至100万英担以上,比17世纪末增加5倍。据估计,当时欧洲的食糖有1/3被英国人消费,人均月消费大约1.5市斤。工业革命前继续增长。从食糖量的激增,可知咖啡、茶叶和可可的消费亦可观,因为在这些新饮品中欧洲人有加糖的习惯。

茶叶、咖啡、可可等,在17世纪中叶还是富裕阶层的饮品,大约经过一两代人之后,逐渐成为大众饮品。1739年伦敦已有五六百家咖啡店,沿街随处可见。饮茶也蔚然成风。来自中国等东方的茶叶成百倍增长,法国史学名家布罗代尔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欧洲“茶叶消费量增加四百倍”。购买力旺盛的英国人和荷兰人,迷上这一新兴饮料,奉为时尚。布罗代尔告诉我们,如果知道那个时代“最贫困的英国人每年消费五到六磅茶叶,这一下我们就明白这项奇特的贸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可见,过于看重商品出口能力,是片面的,其实较大规模的进口某种大众消费品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更重要的能力。大众购买能力,意味着生产能力和市场消化能力,也是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温床。

工业化前,农民仍是大众的主体,农民的购买力真正代表了国民的消费水准。1745年,英格兰一位富裕农民被描写为“享有人生一切舒适”;他的雇工“动身去耕地前先要喝茶”。这说明一定的消费水准已经衍生为相应的消费习惯,即使一个雇工,也要喝茶,也要吃肉蛋、蔬菜和奶酪,多少也要有啤酒或布丁。据记载,汉普郡农场雇工一日三餐的菜单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在星期天,人们通常还可吃上鲜猪肉。在北安普顿郡,雇工的三餐分别为:早餐有腌肉、奶酪,午餐有面包、啤酒、烤肉(或煮肉)和布丁,晚餐和早餐大致一样,外加少量啤酒。一位史家分析道:18世纪英国农民的热量摄入与20世纪60年代欠发达世界的水平相当接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的不足也颇为相似。

不仅如此,很久以来农民进餐开始增添一些礼仪,吃饭不完全为填饱肚子,还要求某种气氛和舒适感。饭桌上铺着亚麻布或粗帆布,仅有的一把椅子由男主人享用,其他人坐在长凳上。在较富有的家庭,饭前要洗手,使用金属盆和亚麻布的毛巾。较贫穷家庭的餐桌上,也摆着装饰性的陶瓶。他们认为,吃饭能维持家庭成员的和睦,正像教堂里圣灵降临节的啤酒能增强公众的社区意识一样。

还需说明的是,16、17世纪以后,英国社会分化出一批生活窘迫,需要社会救济才能生存下去的人,被称为“贫民”。不过数量不多,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上升。尽管肉吃的很少,最穷的家庭每周吃肉不超过两天或每周吃肉不超过一次。但他们还是有吃的,并没有挨饿。当时各种济贫机构档案,留下了关于穷人饮食的规定,颇为详细。1687年伦敦圣·巴塞洛缪收容所日常饮食包括:285.3克小麦面包,1.7升啤酒,2品托汤、肉汤或牛奶糊。每周一、二、四和周日4天吃肉,每天170.1克。其他不吃肉的三天吃黄油和干酪。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篇2

首先, 在办学目的, 学园重视“学以致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1757年开办的瓦林顿学园, 明确指出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学生在摒弃偏见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智识追求真理;为立志进行学术研究和从事工商业的所有人员提供教育”。③在招生对象上, 传统的牛津、剑桥等只招收国教徒, 而大部分学园仅要求学生认同其教学目的、方法, 而且对性别也不限制。普利斯特里在纳维治开办的学园, 就是男女同校④。学园的受众因此扩大, 而且女性也因此得到了新式教育, 有助于女性整体素质的提升。

其次,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工业革命期间, 古典文化教育仍然是剑桥、牛津等高校的重心, 而学园则重视实用技术学科, 重点教授现代科学知识。北安普顿学园教授内容包括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逻辑学、修辞学、地理、哲学、几何和代数、解剖学、博物学、非国教徒史, 三角学、圆锥截线、天体力学等;在讲授自然哲学 (自然科学) 、实验哲学时, 常佐以实验;这种多样化的课程产生了良好效果, 其他学园纷纷仿效。⑤普利斯特里在纳维治开办的学园教授英文语法以及自然哲学, 并专门购买器材供学生做实验。⑥

再次, 教学方法上, 强调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不再重视“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运用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陶瑞德学园的校规上就明文写着, 允许高年级学生每周四向教师提出下周四课程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不过这个提出要求的学生要将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记录下来。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被大力激发, 学习效率也由此提升。学园也经常举办各种社团进行学术探讨。普利斯特里曾回忆, 他就读的学园“在追求真理方面有良好的风气, 学生们在自由与必然性、灵魂之死以及所有正统神学和异端的重要问题上因意见不一致而产生了多个派别, 大家对各种观点都进行过多次讨论”。⑧沃灵顿学园就因具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被称为“北方的雅典”。⑨

这些学园的办学目的、招生对象, 授课内容和理念都对传统进行变革, 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毕业生职业多元化, 既有牧师、医生等传统行业, 也有商人、技术人员等新型专业人才。这位英国培养了多样化人才, 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注释

1 http://dissacad.english.qmul.ac.uk/new_dissacad/phpfiles/, 2012年3月5日。

2 http://dissacad.english.qmul.ac.uk/new_dissacad/phpfiles/, 2012年2月15日。

3 Irene Parker, The Dissenting Academies in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14, p.105.

4 Isabel Rivers, David L.Wykes, Joseph Priestley, Scientist, Philosopher and Theologi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28.

5 Irene Parker, The Dissenting Academies in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14, p.369.

6 Isabel Rivers, David L.Wykes, Joseph Priestley, Scientist, Philosopher and Theologi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28.

7 Irene Parker, The Dissenting Academies in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14, p.91.

8 Irene Parker, The Dissenting Academies in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14, p.103.

英国工业革命的那些事儿 篇3

推动工业革命的利器

1623年,英国人不仅提出专利权,还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专利。

1701年,杰斯罗发明播种机,英国开始了全人类最早的机械化农业。

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让一位纺织工人可以干以前两个人的工作。凯伊的儿子又改进了一下纺织机,结果纺纱效率提高的直接后果是英国出现“纱荒”。

1750年,亨茨曼发明坩埚炼钢工艺。坩埚炼钢工艺是转炉炼钢技术发明前最重要的炼钢方法,人类终于有办法将铁熔化。

1764年,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织机出现。

1765年,英国煤矿出现铁轨,运煤的轨道小车发挥重要作用。

1769年,瓦特在前人基础上发明单向蒸汽机。

1782年,瓦特修改设计,发明双向蒸汽机。

1807年,富尔顿的火轮船成功试航。

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了第一辆商业运行的火车,不过这家伙是用来运输煤炭的。

古董级产品

君主立宪制:现在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38个,其中亚洲9个,欧洲11个,非洲2个,美洲10个,大洋洲6个。当然,这些国家里面有好些个都是英联邦国家。专利权: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颁布了专利权法令,这一规则不仅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利益,促进人类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此外,专利权法估计要一直跟随到人类灭亡。

贸易保护:1720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进口印度产棉布以保护本国纺织业,这算是最早的本土贸易保护法。

铁路:铁轨与火车最早并不是用来装人的,但煤矿上的两个钢轨影响了几百年的人类史,估计未来几百年人类也脱离不了铁路运输。

坩埚炼钢:虽然这工艺已经退出现代炼钢工厂,但也不过才几十年。你要知道的是,能化了钢水炼钢是多么有创意的事儿。

工业革命前的各种准备

1568~1648年,西班牙人在镇压尼德兰(今荷兰)独立运动的时候,多半没觉得尼德兰的纺织工匠是当时全世界最牛的,而工匠逃命目的地正好又是西班牙的死敌——英国。于是乎,英国人颁布一项法令:纺织工匠逃难可以,但必须带两名英格兰学徒。

1689年,出于残暴的宗教政策,英国政党废黜詹姆斯二世,让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联合执政。不过,当国王是有条件的,议会顺势向国王提出《权利宣言》,国王也不含糊,签署宣言并升级为《权利法案》。由此,地球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诞生,资产阶级开始执政,国家在法律上强调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篇4

【内容标准】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进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设问讨论、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阅读教材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教学要点】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导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的“工厂”、“铁路”、“火车”等事物导入。【新课探究】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

讨论:大机器工厂和手工工场的区别? 提示:

1、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2、生产规模大;

3、分工细,成本低;

4、劳动者素质大大提高。

强调:大机器生产基本代替手工工场,标志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

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兴起,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等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讨论: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提示:(1)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圈地运动和农业经营商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3)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人奴隶积累了雄厚的资本;(4)随着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5)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端于英国的棉纺织业部门? 提示: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纺织业那样分散,同时作为新兴生产部门受传统束缚少,因此也较容易采用机器化大生产;英国逐渐占领印度,而印度盛产棉花,这样英国的棉纺织业有了充足的原料来源;棉纺织品价格比较便宜,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棉纺织业投资少,利润高,资金周转快。

3、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请学生上台讲述珍妮机发明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是从工作机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

【总结巩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确立了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全确立还需要有物质基础,这得由工业革命完成。

【真题训练】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第二课时)【内容标准】

(参见上一课时)。【教学目标】(参见上一课时)。【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新课探究】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1、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2、动力机器

瓦特(James Watt)——改良蒸汽机

学生讨论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后明确蒸汽机发明的影响: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成果,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空前飞跃。作为动力机械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最早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是纺纱厂。

3、交通运输史上的革命——汽船和火车的发明

(1)(英)斯蒂芬森(史蒂芬孙)——“旅行者”号火车机车(2)(美)富尔登——汽船 学生讨论铁路运输的优越性。

提示:载重量大,速度快,便于长途运输,缩短各地的距离,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变生活节奏,促进社会交往,成为社会经济的动脉。

强调:铁路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的新纪元。

4、其他发明: 用焦炭炼铁。

5、主要能源——煤炭

四、讨论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②为新兴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③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④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2)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①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美列强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拉殖民扩张,造成当地的贫穷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自然环境开始遭受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强调: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明确:英法等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了两次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清朝统治前期),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社会基本上与世隔绝。中国没能从工业革命中受益。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应从工业革命的孕育、机器的发明和大工厂的诞生及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三个方面把握。关于工业革命的孕育重点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机器的发明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并由此推动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近代大工厂制度。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欧美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真题训练】

1.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 “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B)

A.发明“珍妮机” B 改进蒸汽机 C 发明过火车机车 D 设计内燃机

2.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的原因是: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开拓了广阔空间 ②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③ 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A)A.蒸汽机 B 电灯 C飞机 D 人造卫星

4.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A)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机车 D磁悬浮列车 5.想一想,在使用蒸汽机以前,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曾使用过的原动力。(C)

A.人力和畜力 B.风力 C.电力 D.水力

6.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以前,英国人要开办棉纺织厂,厂址最好选在:(C)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 临近河流的地方 D.临近油田的地方

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B)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

8.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部人口的70%,1841年降为22%。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回答问题:

①分别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材料一: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入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加剧,既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又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②略

【教学实践与反思】

我在讲授《工业革命》一课时,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工业革命的经过及它的伟大意义,然后就当时世界及中国的社会背景状况作了拓展。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即第一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革命把人类从手工时代带入了机器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举例说明),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工业革命起源于欧洲,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84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讲到1840年,我顿了顿,让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册书中学过的知识,想一想1840年在我们中国发生过什么大事?当时我们中国社会状况如何?有反应快的同学脱口而出:“鸦片战争”。我顺势而入:“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谁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给大家两分钟思考的时间。”两分钟过后,我请了两名同学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其他同学补充,我总结拓展:“同学们回答的很好,„1840年‟这个时间大家应该牢记住。1840年英国对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的近代史上写满割地、赔款,整个近代史就是一部耻辱史,一部血泪史。大家知道中国何以衰败以致遭欺辱的原因吗?请大家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简介一下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同学们凝神屏气、若有所思,之后,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了一些。我将同学们的讨论引向深入,“我们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封建社会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明朝中期以后开始衰落。14世纪到17世纪是世界历史格局发生大变动的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国家萌芽发展,到18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商贸往来开始频繁,特别是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取得跨越式发展。在西方国家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却对世界的大变化浑然不觉,还沉溺于“天朝上国”之梦,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闭关自守、盲目自大。正是由于闭关锁国,不注重发展科技和加强外贸交流,使中国在近二、三百年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造成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原因。”我激动的声音比平时提高了八度,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教室里安静的甚至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之所以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状况进行拓展,就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也是现在中央为什么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重视科技及自主创新的原因。其二让学生对“对外开放”也有一定的理解。

英国饮食文化 篇5

英国是属于西欧各国其中之一,它的地理位置于欧陆西侧的大西洋上,其纬度在50度以北,因受北大西洋洋流的调节及西风终年的吹拂,成为冬暖夏凉,终年有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发展有:栽种饲料作物及牧草,并发展酪农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食粮及畜牧产品均不足以自给,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使其在料理烹调上多少都受到外来资讯的响影。

不过,英国本身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所以他们在料理上多少还是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及烹调技于巧。

域外饮食文化:英国下午茶的渊源 篇6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元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无聊,心想此时距离穿著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仕女趋之若鹜;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的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但现在形式已简化不少。虽然下午茶现在已经简单化,但是茶正确的冲泡方式、喝茶的摆设要优雅、丰盛的茶点,这三点则被视为吃茶的传统而继续流传下来。营造全然的维多利亚式气氛在英国的维多利亚式下午茶传统里,以家中最好的房间(如Solon)、及最好的瓷器接待来宾是绝对必要的,而上等的茶品与精致的点心则是下午茶的主角;悠扬的古典音乐来陪衬,加上轻松自在的心情与知心好友共度一个优雅、悠哉的午后。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生活文化内涵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皇时代(公元1837~1901)是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人们醉心于追求艺术文化的内涵及精致生活品味。维多莉亚下午茶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简朴却不寒酸,华丽却不庸俗……虽然喝茶的时间与吃的东西(指纯英式点心)是正统英式下午茶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磁器、音乐、甚至好心情,则喝下午茶就显得美中不足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及茶类的种类繁多,不但下午茶的花样多,选择也多,如果利用一个午后,和亲密的朋友来段午后之约,何尝不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来源:世界经理人

历史教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篇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以下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活动加强,推动了国内手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了。在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牧场和农场。经济领域内的变化,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了,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在未来的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在16世纪时,英国处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为了加强王权,都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实行的是专制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宗教上都触犯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以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苏格兰人民起义为导火线,以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为标志,建立了共和国阶段、护国主统治时期、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再经“光荣革命”结束,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为革命的结果。英国议会在1689年时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资产阶级进行专制统治的一种重要形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是为革命的影响。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 通过的克伦威尔等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表现的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此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生活发展规律的教育。

2. 通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失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教学重点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及其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和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最终通过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的妥协(“光荣革命”)而宣告结束。这当中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最后战胜封建主义,于是采取了妥协的方式。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却利用了自己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有利条件,使议会通过了限制国王权力的《权利法案》,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方式,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它还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宗教问题。16世纪时,英国都铎王朝为了加强王权,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但是,英国国教还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残余,它成为国王统治的精神支柱。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清教徒运动兴起,他们要求用加尔文教来改造英国国教,清除天主教的残余,反对专制王权,要求废除主教、简化教会仪式,建立适应资产阶级的教会。清教徒遭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残酷压迫,他们中大部分人逃到了国外,一些人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

学法指导

1. 通过引导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社会状况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2.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所引材料进行分析,使他们学会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1. 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回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他们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由此导入新课。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社会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就此指出它们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发展,表现为手工工场建立并发展,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

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是后来革命的领导者。(但当时他们的力量还很下,需要封建王朝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统治:都铎王朝为了加强王权,加强专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厉行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领域:宗教改革后建立了英国国教,但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的残余,它成为国王统治的精神支柱。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清教徒运动兴起。他们遭到了迫害,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此处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16-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的变化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必然的联系: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清教徒运动为革命进行了舆论准备等是革命的具体原因。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历时约半个世纪,交织着议会斗争和革命战争,共和与独裁,复辟与反复辟的曲曲折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理出革命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并思考: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会出现如此的曲折复杂?

基本线索:

(1640年) (1642年) (1649年)

新议会召开 内 战 共和国成立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克伦威尔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曲折原因:被打倒的封建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取得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新贵族是从没落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对封建势力有妥协性,决定了革命的曲折复杂性);议会和军队的斗争等削弱了革命力量;资本主义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究其根本,是由于当时资产阶级还处在童年阶段,还不能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4.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课后P24材料,思考、分析后回答: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在英国形成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政治体制?

过程:略

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利,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在。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国内、国际方面来理解。着重分析其“广泛的影响”。

广泛的影响:政治方面,英国革命期间和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国家政治制度,如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两党制、内阁制等不仅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还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效法的对象;经济方面,通过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而英国工业革命又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农业的发展,并使亚洲各国的自然经济在其廉价的商品和炮舰的攻击下趋于解体;思想方面,革命期间产生的一些先进的思想主张,如洛克第一次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先导,而且成为后来其他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赌东道的思想武器。

语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 篇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范文一

一、关于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我作如下设计。(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革命的过程;《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国革命的背景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阐释能力。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讨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提取教材和老师教授教材中显性、隐性知识依据史料,从具体史实出发,推导出相关结论,完成从“史实”到“史识”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学习中,认识民主和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通过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的学习,让学生感知适时的、有分地的妥协与让步,是处理阶级与阶级、车与国、集团与集团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方式。通过对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功绩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感觉到目标的设计是备课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虽然上完这个内容,我还是捕捉不到本节内容的中心和灵魂。

2、教学过程的设计,我还是依据老办法,以讲述法为主,原因之一是师生之间的了解不多,二是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被动学习状态,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很难的。

二、关于教学效果

1、我是以复习旧课的方式导入的,在上第一个班的时候,我个别提问第一个同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她不暇思索便回答“记不得了”我再问第二个同学“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他的回答跟第一个同学一样。我让他们翻课本,找出答案。这个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又由于开头的不顺畅,整节课气氛一直都很沉闷,这是一大败笔。

2、讲革命爆发的原因时,议会与国王的关系学生不易理解,老师也没有讲清楚。

3、记得赵亚夫说过,“要关注历史人物,要讲得丰满,有血有肉。”“以事带人的理论再好,如果太重‘事’而太薄‘人’历史教育的血肉也就流失了,留下来的骨架虽然可以支撑历史教育,但已经没有了流动的、鲜活的思想和感情。……这等历史教育造就没有头脑的历史捍卫者。本节内容的一个重要人物克伦威尔我没有讲好,只是简单罗列其事实,再进行简要评价,枯燥乏味,没有血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范文二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君权神授”下的英国,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查理一世命丧断 头台,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第三部分:《权利法案》的颁布,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巩固和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和历史意义,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或认清历史问题的实质,是 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后我对这一课的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突破重点。

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选出两名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各自陈述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主张和要求,使问题深入浅出,便于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关于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问题教学来探讨革命对国内、国际的影响。

二、拓展提升,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为 了帮助学生突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彻底性这一难点,我引导学生设计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梯形图,学生很容易看出在革命的各个阶段是 由不同势力掌管着国家政权,也就能够分析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并由此得出启示:任何一种先进的制度要取代落后的制度都要经历长期、艰巨、反复的斗 争,进而引申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不怕困难,要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三、充分运用地图,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结合《内战形势》示意图,请学生观察思考:从图中找出哪些地区支持议会,哪些地区支持国王?谁占优势?有何优势?结合前面的讲述并挖掘地图隐含的信息,学生有了一些创造性的回答:面积的大小、人心向背、苏格兰人民起义对王军的制约等。

四、本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讲革命爆发的原因时,议会与国王的关系学生不易理解,需要补充资料讲清楚。重要人物克伦威尔的分析,只是简单罗列其事实,再进行简要评价,枯燥乏味,没有血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没有讲练结合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范文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它主要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事实。设计了阅读、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时间顺序、读图、小故事、资料、图片等加深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通过识图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学成为课堂主线。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学生单一的历史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图像欣赏、识图找图、人物角色、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利用教材中的介绍、学生收集的文字资料等增加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交流机会,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在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思想。目标定位明确,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学习学生生活中的历史,学习学生身边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历史。在学习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价值观、人生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交际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具体环节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的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我还是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在讲课过程中总感觉自己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够,觉得非常遗憾,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打了折扣。通过这一点我也深深感到一个文科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感染他们,这也使我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俗话说“教然后知困”。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我想关键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学生是否融入课堂,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思考。如何把学生引入课堂呢?我看这还得要求我们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相互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篇9

教学设计(三备)

【课标要求】

(1)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

(2)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需要掌握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内战经过(含主要战役);②克伦威尔的主要革命活动极其重要作用。③《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讨论等方式得出正确的历史观的能力。创设情境如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杰出人物(如克伦威尔)在历史上也是功不可没。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教材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当权、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英国封建专制统治却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同盟,从1640—1688年通过斗争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权利法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情境再现,各自陈述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主张和要求,使问题深入浅出,便于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关于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问题教学来探讨革命对国内、国际的影响。

2、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线图,从这个折线图中,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内容涉及面广,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适当地选取一部分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既有利于降低内容难度,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过程】 情境设置:

学习新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图片选取学生熟知的英国元素:英女王伊丽莎白、英国球星贝克汉姆、08奥运会上北京和伦敦的交接(大客车)、英国皇家卫队、泰晤士河畔的英国国会大厦、大笨钟等,图片配乐滚动播出,音乐选取“伦敦桥”。

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的这些图片能够联想到哪个国家?(生:英国)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实力雄厚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英语是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中英之间的交流频繁,相互影响,2008年伦敦从北京手中接过了奥运的接力棒,中英领导人也经常进行国事访问。2013年12月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刚刚完成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华活动。但在三百多年前(也就是16**年),中国对英国所知甚少,正当我们的清王朝在竭力维护封建帝王的权威之时,英国却在发生着震惊世界的变化,从而加速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进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重新站在“步入近代”的门槛上,追寻人类进步的足迹。

回到17世纪,让我们从普通英国人的视角来回顾这段历史吧。我们假设有一位普通的英国人名叫罗伯特,通过他的眼睛我们来感悟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王之天下”到“民之天下”的艰难历程。

第一幕:王之天下

17世纪30年代英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当时还很年轻的罗伯特在日记中描述了这样的情景:(配画外音)

学生预期回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航运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动画演示),英国正处于大西洋沿岸最突出的位置,因而获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制呢业等工场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在壮大,还出现了“新贵族”这一群体。新贵族“新”在哪?

学生根据预习教材回答: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但是,罗伯特在另一篇日记中也表达了这样的忧虑:

问题

2、是什么原因导致罗伯特家族又几乎破产呢?说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什么障碍?

学生讨论后回答:国王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可列举其专制之处-----查理一世甚

至关闭议会,这就是“王之天下”的英国。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发

展资本主义就必须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进行革命。这就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

过渡:革命势在必行,那么以罗伯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将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呢?他

们走过了一段艰难历程。第二幕:艰难历程

虽然罗伯特很年轻,但已经是英国议会的一名议员了。英国的议会形成于13世纪,按照传统,议会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国王的权力。但查理一世独裁专制,曾关闭议会长达11年之久,1640年,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集议会。罗伯特等议员认为这是一个好时机,可以趁此号召大家起来抨击国王暴政,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于是,议员们利用他们有限的权力,同国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议会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罗伯特的记忆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查理一世:肃静!各位议员们现在开始开会!,现在苏格兰人造反了,我需要增加税收筹措军费,现在我拟订了一份征税诏书,各位议员们可以讨论一下,如果没什么意见就赶快签字,尽快把税给我收上来。

那么,议员们的反应如何呢?(资产阶级的要求)罗伯特等激进分子在会前秘密散发了大量的传单,可能塞进了你家的邮箱里,也可能就放在你的桌洞里。(传单上课之前已经悄悄防进学生的桌洞里,此时学生发现、拿出来)

下面四位议员一个小组,参考罗伯特的传单,来讨论一下应该如何抨击国王暴政,向国王争取什么样的正当权利。开始讨论。议员们:纷纷抨击国王暴政,向国王提出一些权利要求。(略)查理一世被“议员们”说的哑口无言,恼羞成怒:闹腾得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居然明目张胆地违抗我的命令,还想限制我至高无上的权力!叫你们来开会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你们要干吗?干吗!想造反吗!来人啊,把这些乱党都给我抓起来!

课件板书:

查理一世(封建君主)

议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目的:

征税(要钱)

限制王权(要权)

双方矛盾激化,没有硝烟的议会斗争终于演变成真正的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是革命开始的标志。过渡:革命形势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我们还是走进罗伯特的记忆,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段跌宕起伏历史。

带着问题看录象《大国崛起》英国片段。找出革命过程中有哪几件大事。(录象包括革命全过程)学生活动:

第1:找事件,排顺序:找出革命中有哪些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学生到电脑前拖动鼠标,理顺革命的发展进程)

第2:深分析,看作用:这些重大事件分别代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师生共同分析主要事件:

(1)哪是革命的开始?“新议会召开——开始” ;(点出)

(2)哪是革命的高潮?“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高潮,(点出)为什么这是革命的高潮?处死国王表明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决裂,震惊了世界;成立共和国表明英国不再是封建王国,而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怎样评价克伦威尔:“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护国主”克伦威尔成为一个没有国王名号的“国王”。但要注意:他实行的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4)哪是革命的低谷?分析“封建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倒退、低谷”;

(5)革命结束的标志是?认识宫廷政变——结束,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为何又称光荣革命?这一次英国人没有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最终威廉和玛丽登上王位,由资产阶级来掌握政权,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需要指出其不彻底,保留国王)。(课件红点有的升高、降低)

把所列的这些大事和标志连起来,形成曲线。

你发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曲折性、反复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曲折,历经半个世纪之久(1640---1688年),但终究还是取得了胜利。任何社会的进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过渡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没有硝烟的议会斗争开始,以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结束。1688年之后,英国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此,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英国从王之天下一步步实现民之天下。第三幕:民之天下

学生分析:

革革命后:

有人说,假如议会把处死国王的议案递交到他面前,国王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

(2)《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

这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提示:可以顾名思义)

学生:保留君主,但君主权利受到限制。以后随着英国政治文明进程的推进,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沿用至今。现在英国国王是谁?伊丽莎白二世。(图片:伊丽莎白二世“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卡梅伦。)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家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日本、丹麦、挪威、西班牙等)

学生分别解释:查理一世、查理二世都既有王冠(名号)又有权杖(实权)、克伦威尔是只有权杖、威廉只有王冠。

问题:为什么克伦威尔没有国王名号,但真正行使着国王一样的权利(录象中:以一个人的专制代替另一个人的专制),而威廉头戴王冠却无国王大权?

学生回答:克伦威尔没有受到《权利法案》这样的法律制约,即使是在共和国时代,不戴王冠也难以避免专制独裁;而威廉和玛丽时代,因为有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英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开始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王不再有独裁的条件。可见《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确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学以至用:对比17、18世纪中英两国的谚语或格言,重新思考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英国:法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中国:人治,封建君主专制。

结论:制度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落后就要挨打。

过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由“王之天下”逐渐变为“民之天下”。那么,革命后的英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让我们再次翻开罗伯特的日记,年老的罗伯特是这样描述的:(配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联系前面革命的背景,结合教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影响。学生回答:影响

对英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在英国开启了步入近代的大门之后,1775年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英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小结:(知识点动画演示)

本节课我们跟随罗伯特的记忆感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触摸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脉搏。英国通过艰难的历程完成了从“王之天下”到“民之天下”的巨大转折。尽管当时还处于君民共主的过渡,但随着后来英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篇10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地理位置优越B.实行君主专制

C.进行殖民掠夺D.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B.光荣革命

C.查理一世召开议会D.处死查理一世

3.《权利法案》的内容不包括

A.不经允许国王不能征税

B.人生来是自由的,法律上是平等的

C.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D.和平时期,国王不能维持常备军

4.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农民权利B.限制国王权利

C.限制资产阶级权利D.限制商人权利

5.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处死查理一世

③宫廷政变④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掌握实权的是

A.国王B.地主C.资产阶级D.农民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权利法案》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臣细,朕必躬自断判”。

――摘自《东华录》

回答:

①你是如何理解康熙说的这段话的?

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分别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法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下面是《权利法案》中的部分引文:“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英国众议院的抗辩书是针对哪一国王提出?英众议院为什么对国王提出抗议?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主张。材料一、二在对待王权上有何明显不同?

(3)《权利法案》的发表有何意义?

三、简答:

9.以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10.为什么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答案:

1.B.选项A、C、D书中有明确交待;选项B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

2.C选项A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选项B是革命结束的标志;选项D则表明革命取得初步胜利。

3.B.本题课文有明确交待。

4.B.《权利法案》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而制订的改远B。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5.C

6.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实权。故选C。

7.(1)答案不唯一,只要表述恰当即可。(2)中国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8.(1)结束了英国国王的专制统治,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君主立宪制思想。材料一主张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材料二主张国王权要受到法律的制约。(3)国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任意践踏法律。

9.(1)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2)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3)1688年,宫廷政变。(4)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 篇11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年)

2、革命开始的标志:新议会的召开(1640年)

3、革命经历的几个阶段:议会斗争时期(1640年-1642年)——内战时期(1642年-1649

年)——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护国政治时期(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时期1653年-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

年-1688年)——光荣革命

4、英国历史上有一场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试思考这一运动的实质。

5、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母的是什么?产生了深么影响?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C、国王不能随意征税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长期、曲折的历程,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反扑

B、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取得了革命领导权

D、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矛盾激化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的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B、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D、君主向议会负责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D、殖民扩张急需国家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5、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

A、结束军事独裁体制B、重建封建王朝

C、向封建势力妥协D、维护革命成果6、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

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7、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在革命中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8、试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多次反复的原因。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教案下一篇:幼儿园申办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