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初醒情感散文(精选12篇)
如梦初醒情感散文 篇1
如梦初醒情感散文
我就站在那里,穿梭在我视线里的人影渐渐模糊了轮廓,那些烦杂的喧闹仿似被隔了一块厚厚的玻璃一般听不真切。我在这个充分宽阔的空间里艰难呼吸,思维在时空中打了个转陀,努力伸手想要找寻一点依靠,只觉徒劳。脑中千般思绪滑过,有些昏昏欲睡的疲惫。
颠覆了白天黑夜的昏睡,却终究还要醒来。一个人,一个屋,一片白茫茫的疼。我不是郭敬明,没有那一朵朵华丽盛开的忧伤寂寞;也不是韩寒,说不出一章章尖锐的实事。我只是一个女子,想要坚强却偏自柔弱。
灰白的尘已落满我未合拢的笔记本,那些被等待完结的.故事,我遗忘了有多久。
一个生命的终结。或许对于他不过一声叹息而已。
一场梦醒来,一场梦睡去。
我站在日头下看不到我的影子。伸出手臂,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生命在我身体里一点一滴消逝的痕迹。掌心的线条越发的纵横凌乱了,一条条割裂我曾经期待过的美丽梦想。
我害怕白天,却必须在白天醒着,醒着看那些逝去的时光如何抹杀掉它的印迹。我抗拒黑夜,却反复承担黑夜侵袭的恶梦。恍恍惚惚,影影绰绰。我只想沉睡,沉睡。醒来时,希望有个人真真切切地坐在我身边,真真切切地告诉我已准备好和我风雨同舟天涯相伴。就在身边,只等我睁开眼睛,幸福就在我手上,从此不必一个人。
我希望这个梦长一点,再长一点。
如梦初醒情感散文 篇2
那么, 如何正确解读散文呢?
1. 品味语言, 把握情感。
一般的教学总以为思想最重要, 语言品味只是为理解作者情感服务的, 习惯把作品放到宏大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前些年, 甚至现在很多老师阅读课几个步骤:中心思想。僵化的教学模式丝毫体现不出散文的特点, 学生无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生活感受。如果这样分析, 是否那一时期所有作品都表现苦闷, 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呢?不要忘了, 语言是载体, 语文教学根本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的思维痕迹、表达出的个性情感。散文是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主情文学, 常常被用来表达内心体验, 抒发内心情感。散文的教学内容, 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事实上, 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也在于此。“教读一篇文章, 必得有一个咬文嚼字的重要环节, 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必须有一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重点环节, 引导学生品味一个段落的语言组织、一句话的遣词造句……”分析一篇散文还应从文本开始, 在具体的字词句中体验、感悟、品味。
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和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体现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之情一读就懂, 而作者深沉、落寞的情感常寄寓在细微的景物中, 需细细品味。例如: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
透过词句, 可以看出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美是宁静朴素的, 把北平作为一个美的对象来欣赏, 这里所表现出的是他独特的审美体验。像这样的关键语句一定要带领学生读、悟。
“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 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这一句子中的定语使本文添了几分孤寂落寞的情调, 深刻地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的审美情趣。这就是散文作为“这一篇”的特性所在。
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即注重语文教学过程化, 要认清语文的本质。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课堂学习收效甚微。思想存在于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在引导学生品味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不至于出现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心里。
2. 借助外力, 调动情感
这里所说的外力主要指教师备课时运用的相关资料, 从老师的角度谈解读散文。当然, 本人没有好的方法提供, 只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点心得而已。
语文学习需要媒介导入。学生的审美情趣距离郁达夫的独特体验较远。教学中可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内涵, 感受散文的情感美。有的资料上说“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原因, 郁达夫思想苦闷。”很多老师没经过认真思考就照本宣科, 结果误导学生。孙绍振教授曾对本文做过深入的解读:“郁达夫在本文中主要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以悲凉为美。”“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地欣赏。”普通的一线教师要理解到这种程度是比较难的, 但是不能因为有难度就放弃尝试或是浅读文本, 这样长此以往我们很难在课堂上站得住脚, 你的学生很快就会把你忘记。
散文教学要抓住散文的特点, 教出散文的韵味。教学设计重点应是帮学生鉴赏, 去发现作品的好处, 传染语感给学生。教师首先被作品打动、感染, 才能带着学生在作品中走个来回, 才能让学生领悟散文的韵味。文学作品, 尤其是散文不同于实用文体, 艺术性、审美性是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
写人散文的情感态度 篇3
再如《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个学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更是一个为国牺牲的爱国青年。至于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则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另一面,本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却惨遭杀害,更能揭露反动当局的凶残。文中写到的人物不止刘和珍一个,但显然是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与此相似的篇章还有《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五个青年作家中,着墨较多的是白莽与柔石。比如写柔石,特地说到他的硬与迂,其硬体现于做事的努力,也创作也翻译,迂则是不通世故。后来,“他的迂也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两相比照,可见他的厚道,这是硬与迂的结合。这两篇纪念文章,交织着悲愤之情,即缅怀死难者的悲伤以及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而对学生及后辈,却多有尊敬,还不无自谦。
又如《忆刘半农君》,作者笔下的刘半农,先是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但也有近于草率、失之无谋的地方。此种性格分析,点明了人物的长处及不足。至于与作者的关系,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可以在一起谈闲天。从谈天中,刘半农给人的印象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用清澈的小溪来比这种浅,可见仍有其好处。至于后来的变化是没能与时俱进,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不再是同道中人了。但即使如此,还点明其为人的忠厚。行文至此,作者便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不用说,作者的爱憎是很分明的。还有《范爱农》,写的是同乡及学友。“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就这肖像来看,颇见其愤世嫉俗。留学回国后,又碰面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这里讲了别后经历,觉得气闷,仍是那种愤激使然,但与作者的了解却增进了,便一起喝酒聊天。辛亥革命时,有了一些起色,一起在故乡做教员,但也只是一时之事,过后就因失望而颓唐了。此后再难振作,后来便醉酒落水淹死。作者的态度是同情的,但这不只是个人的境遇问题,还对世道多有针砭。
且看《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长相不好,更不好的还在于背地里说人长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些小动作,将其性格活灵活现地形容出来。再就是睡相不好,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大约是偏蛮横一类的。此外其还懂得许多作者所不耐烦的规矩。按理,这样一个保姆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有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那就是她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而这正是作者想看的图画。“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一词,使长妈妈在作者的眼里大为改观,变得高大起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书,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关爱,使作者消除了内心的反感。结尾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原本是不无揶揄的,却变成一种赞美。
如梦令散文 篇4
情之所至,一片闲愁不由人,时有鹧鸪飞去来。
频回首,何时能把青梅嗅?
心素如简,念念犹咨嗟,弄一窗花影。
走远,走近,似乎总在一念之间。总有一些人,无论走多远,一定都会重逢,也总有一些人,无论走了多久,也无法抵达彼此的内心。
缘起缘落缘何处,谁懂谁心?水清见月,若没有相惜,懂得何在?来去之间不过过客匆匆,能保留一份美好有时亦是一份奢侈。是不是那些珍惜,也要恰如其分,便不会成为负担?
若我的沉默,你会懂,那些不安,也会无言静美。再也无须张扬着那些妖娆,那颗与岁月相守的心,自由行走着,终会素雅安然,在诗经里唱和,在沧桑的岁月里饱满。
临水,照花,光阴,寂寥了心底那抹胭脂色,却也成全了风轻云淡。风住沉香花落去,岁月终会记得所有的温润,只是那些爱与忧愁再也别无去处,悄悄落入诗意里栖居,即使枯萎也风骨粲然,那些盛开过的感动,洒落一地般若声声……
若懂,何须言语?纵使缄默,一切,都在心里,早已是不改的山水,不能说,不能想,却不能忘。一些过往,从未刻意,却总是不经意在生命里兜兜转转。
多少转角处的遇见,去去来来,一经光阴和沧桑洗染,便会更加完美,漫卷西风,犹如还魂。旧年华的暖色,隐约着栀子的气息,沉香了记忆,在心的回响里,那些柔软的底蕴,不必告白,怎么看,都是最美的存在。
安分守己的眷恋,多少留白浸染了月白的诗,洒落一地梨花似雪。历经万转千回沧海桑田,一缕炊烟慢慢从指尖袅袅,妩媚着那一抹胭脂色。
多少念,无声胜有声,那无法逃逸的喜欢,隔水的云箫,在骨子里沉淀着分外的缠绵。浅浅呢喃着几分纯真,在岁月里,在心里,在珍惜里,种一路蔷薇......
记忆如花隔云端,深邃了夜的温柔,一念,生暖。相视一笑的温婉,沉香了岁月,经久不息回旋着幽幽诗意。
那朵娇羞,指端缠绕,一直惊艳,从不曾疏离。一眉好水,柔软了多少春秋? 清荷,素心,玉壶缱绻。多少等待,悄悄落入一卷经书,梵音袅袅。
悄悄临摹着灵魂的诗行,总能抵达一份清远的永恒。斜阳,潋滟了黄昏,海岸熏染了暖色,风声正好,隐约一束花开的清欢。那把心伞依然伫立于青石板的`小巷口,多少微笑便在沧桑的岁月里青翠。
隔着一首诗聆听潮起潮落,辨别着熟悉的气息,泛舟心事未央,半生风花雪月,早已醉了一地温和。咀嚼一瓢清浅,落雪听禅,静默无言着一份珍贵……
无所遁形的呼吸,尘烟深处飘荡,薄如蝉翼的喜欢,又何须一一捻破?总有一些情愫无法抵达,无须承认,却从不曾片刻疏离。
指尖的温柔,终是无法摆脱时光的匆忙。日子旧了,默契不会旧,缘来缘去,那些心动与感动,却依然回暖着流光。
搁浅的情节,不经意总会旖旎而来,摩挲着灵魂的疲惫。鲜活的暗香,缠绕岁月的青藤,那些没有老去的习惯,心无旁鹜,收藏一季季纯白,优雅着岁月的平淡。
情深终难自持,隔着回不去的岁月,装帧着花儿的清喜,一份简单的懂得,随意蔓延。尘埃纷纷,终不过日月无声,修剪着新生的枝蔓,温婉着纤纤风骨。无瑕的静然里沉醉,不问今夕是何年,无论何种姿势,那些隽永的味道,还有那千年的愿望,都将一一插入瓶中。
心底的柔波,荡漾着岁月的小影,一朵朵珍惜,明媚自如,悄悄化作满园郁香。那些笑声,在深夜的乐府里缠绵,落入眼帘的都是慈悲。与爱无关,与爱有关,多少记忆,都是入眼入心的念。
总有一些花开的悸动,在心的回响里起伏。或许只有风花雪月的尽头才能看到清风明月,封存点点滴滴的安好,遥寄岁月,晒干的温存,芳香依旧。
岁月的清幽,逡巡着光阴,多少眼神的交集,多少微笑的温馨,来过,总是有迹可循,有暖可依,有意无意的颓废,都是魂兮归来不可言喻的欢喜。
所思在远道,多少禅意,在窗外的篱前,道别重逢,一曲箜篌,弹破古老的岁月,浮云温柔,多少暗香盈袖,就在那岁月的小桥流水里莞尔……
那些悸动的潮涌,纸背上行走,总有一些清瘦,心底凝固。碎眠七月,梦里一树繁花开得正欢,不经意总能听到远方轻轻的呼唤,一地婆娑,似乎多少暖,便有多少念。
三千古意,云端飘缈,那些不能诉说的秘密,散入错落的诗行,都是等待的温柔,是否缘分不够深,只够同船渡?油纸伞下多少无眠的期盼,隔岸的斜阳烟雨,百转千回。
往事的清秀,岁月里莞尔,风里云里追逐,缄默着年华去远,一支竹蒿,何时弄潮岁月的彼岸?沉溺于最深的烟火,唇边的笑意,细数着清欢。人在其中,心不由己。隐秘盛开的长相思,与窗外流云,寂静无语。
人生如梦经典散文 篇5
人生就像一场梦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突然一瞬间意识到好像在哪里经历过,但想了很久也没有想起来究竟是在哪儿,仿佛一切都想一场梦,无法预知下一个场景是什么,也无法立即醒来。
年纪轻轻,说人生如梦,也许是最可笑的事情,因为这个梦都还没有做完。只有清醒的人才会感叹:人生白驹过隙,如梦如云烟。我常常自己坐在窗前,透过被层层高楼和积云所遮盖的天空,似乎能看到儿时所常见的漫天星斗,它们至今都闪烁在我的心间,仿佛祖父父亲在夏夜的爱抚,令我终生难忘。这些情景,恍惚就在眼前,却隔着几十年的光阴,而今祖父不再,父亲也失去了往日的精干,所有感情都深藏起来,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曾经从儿时的懵懂无知到充满了小小的理想,再到如今一切都变得更迷茫起来,若我是无知的,该有多好,从来不会体会到迷茫是什么样的`心境,而今这两个字浮现出来的频率越来越高,两层楼那么高,足以将我摔成零件。
小时候在外公的树上偷吃果子,那树在少年的记忆中是如此高大,以至于爬到最高处的我,失去了下来的勇气,宁愿将自己永远至于这安全与不安全的飘忽不定感觉中,也不敢去尝试将要面对的危险,也许就是我性格懦弱的表现,犹豫不决的征兆吧。
经历江湖之险后,让我厌倦看到恶心的人,每每说着敷衍的话,小小的夸大其词,让自己都有负罪的感觉,做人的路,似乎到了这里走到了道德和现实的冲突点,不禁时常感叹天下之大,无一方净土。多少有一点羡慕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犯了错可以在上帝面前祈求宽恕,虽也是在哄着自己呢,但是至少心里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不用像我们,没有上帝来宽恕你,只有自己,这比上帝来得更自欺欺人,好像和另一个自己在虚与委蛇,捉着灵魂的迷藏,以此麻木自己。或者很多人已经没有了心灵的归属,失去了自我惩罚的意识,灵魂就像束之高阁的线装书,直到老死也没有搭着梯子上去整理过,哪怕是拂一拂多年的尘土。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普遍的道德缺乏,偶尔看到小女孩子递给乞丐的零钞,上面附着我欣赏的目光,仅欣赏而已,我的脚和手并没有任何的表示,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保持着怜悯之心,却失去了助人之手,或许更多的时候是事不关己,视若无物。
可叹啊,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多么宁愿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可是走出去才看到,同类们的族群是如此庞大,华夏大地,五岳山川,无一幸免。我们的世界,到处流淌着谎言、夸大、蒙蔽、陷害的肮脏溪流,汇聚成海,将你我淹没在世俗中,美其名曰:社会是个大熔炉;其实就是一个垃圾场。
很奇怪,对于学生物的来说,从进化上讲,产生人类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怎么也想不通,一旦双手解放出来,就是对世界的破坏,同类间的尔虞我诈,难道这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吗?
多么希望真的有天堂和地狱,让我们行为更谨慎,心灵更纯洁,至少活着的时候,很多人要为死去后的归宿考虑了,但是我们的中国人,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年轻中国人,彻底告别了鬼神之说,心里没有了恐惧感,没有了对神明的崇敬,变得肆无忌惮,挥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践踏着我们祖先曾经的图腾,走向一个眩目虚幻的繁荣。
人生如梦励志散文 篇6
岁月的沉淀,沿着人生那两条长长的轨迹,心又似乎回到年少时那抹恬淡的青春,明朗的天空,和煦的阳光,素装的女子,圆圆润红的脸,脖子上一条白色的围巾,也似乎洁白的一尘不染,洋溢青春的可爱,你说你把我青春的容颜记在了心间。白云蓝天,我把时光寄给了不堪,10多年不曾联系,我说我已经老了容颜,已不如当年笑容恬淡。岁月的痕迹已将沧桑写满,你说你老的比我快,老的让我认不出来。
拥有了我,便是生命里清澈的暖,如果上天能让回到过去,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说那一场缤纷的相逢,不会再让走远。我一直躲在围城的边缘,把你的温情装在心间,不敢迈出一步,我怕我尘封的心给了你期待的失望。我麻木的身躯,再也经不起风尘的碎落。于是,我锁住了红尘,把情感锁在了灰色的记忆,朝朝暮暮,我愿意就这样与自己静静相伴。
在这静静的夜,心依着你的眷念,回想错过的青春,错过的爱情,回想红尘中的一次擦肩,宛如天地初开的轮回,都藏着山盟海誓的诺言。亿往昔,你那青春的呢喃还在耳畔,那熟悉的声音不染尘凡,距离却在我的天涯咫尺间。情感的和弦一直相伴,朝朝暮暮无可取代,你说了我们真实存在的相遇过,你只是不愿意打扰我的生活。
香墨春暖,我就在你的尘埃里开花,你在不远处默默的关怀。倾诉着青春的岁月,我不敢说心念,我怕转身不回的语言疼了你的执念,明明知道,我就是你心里那一抹静止的蔚蓝。你不舍尘埃,山盟海誓太远,我只是想说,有这份感念早已足矣,有一份执念和守望就够,素心轻念,我的心为你真实的吟唱,清风明月,我已将你记入心中。
每日简单的生活,静静行走尘间,家庭、生活琐事,工作忙碌,也会叫人在平淡中循环,静观流年。这个冬季,想你多年的温暖,厚厚的光阴,寄满了给我的挂牵。那么平凡的你,那么炙热的深情,让我无法不去怀念?尘缘如海,安静、平淡。你就如满天星光,伴着我淡淡悠远,陪着着我境过千帆,漂泊从此有了依靠,你的温柔倚在我的港湾。
分别难相逢,岁月如流水,在熟悉的街角相遇,是一场烟花的美。你说时过境迁,我依然是那样温柔细语,暖暖的心凝结在告别的时光,是缘分,让你站在最初的地方,看着我的起落,固执连着倔犟。时光就那么一指流沙,你说今生怎么会错落了我?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一定站在我的前方,以风华的姿态,等着我的出现。
一份真情与温馨,就这样念在了心底,沉淀生命里无数幸福渴望。曾经有人说,痴傻的人,是幸福的边缘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手舞足蹈,没有风雨泥泞,时光也不紧不慢。我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人生这场宿命,怀揣快乐,生活里需要一份倾诉的包容,需要一份诚实的理解,给我开阔的心境,陪着灿烂的阳光,你若一直在,我不会在风尘里走散,心怡安暖。
沿着记忆的归途,守着这一生的清欢,岁月凝香,隐去了光阴,却老了容颜。轻轻地依着你的微笑,细想着你的每一句关怀。人生如初,一场千人千遇,在这个疲惫的旅途中,心怡静,你说我只能成为你的风景,一切都注定了无力去改变。当一切都成为往事,当我用心描写曾经的年段,你可知道,那来不及,没有说出口的言语,陪着时光的消磨,淡漠了痕迹。
张开寂寞如花的念,将自己孤独的更深。心,就像一朵肃静的小花,藏于百层掩盖之中,摇曳孤独的身姿,在婉约着沧桑的清香里绽放。人生如梦,尘缘花开花谢,风过流水的光阴,在沉默中越走越远,相遇如一场繁华,在最美的年代遇见你,却在过往的繁华里回忆,此情依依,转身了便是距离。尘缘彼岸,生命里飘渺烟雨,我们却是隔了岁月与光阴。
情愫于眉间,不忘你的.念,曾经倾情的相遇,如今落在记忆的望穿。你的廓然,你的至善至美,连同那纯净素白的青春,都将繁华萦绕,仅有的,只是回忆的相思。安与心灵一隅,倾透云水之间,隐没的留念,倾听生命赋予的绵长与短暂,我站在另一端的方向,凝视望尘外,花落不知去向,花落写满秋寒。
如梦初醒情感散文 篇7
一、心随文动, 感受散文的抒情美
散文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它是作者在生活中的有感而发。写作散文往往运用象征、比拟等手法将自身的情感蕴藏于景物之中, 使情感与意象能够巧妙地结合。另外, 散文的抒情特点使文章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文章与“我”融为一体, 赋予文章以“灵性”。散文抒情美的特征要求学生能够用心感受每一个文字的灵动, 透过字词来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 做到心随文动。因此, 教师要怀着一颗寻美之心, 以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观察来引导学生解读散文。
1.吟咏品味
散文用语生动活泼, 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行文如涓涓流水, 娓娓而谈, 颇有细泉叮咚而出之势。吟咏散文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经常阅读散文对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感受散文的抒情美离不开对文本的吟咏品味。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 为了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开展朗读比赛, 随后评出最贴近文本意境的朗读, 并给予奖励, 然后可让学生谈谈朗读之后的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以清新的意境呈现出了清丽隽永的风格,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会发现作者在朴实的语言背后对济南山水的迷恋和喜爱, 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懂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一句, 质朴的文字掩盖不住作者对济南的喜爱, 学生要用亲切的语气来朗读, 以表现作者的深情。
2.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的情感常常隐于文章的脉络之中。通过对文章脉络的梳理, 不仅可以掌握文章的行文特点, 还可从字词中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因此, 教师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梳理文章的脉络, 从而帮助学生捕捉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会散文的抒情美。
如《济南的冬天》一文, 作者的言语中包含着对济南的赞美。从首段直指济南是个宝地到第二段勾勒的江南冬景图, 都不难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深情。在第三段中, 作者更是以轻松的语言描绘了小雪过后济南小山的秀气模样, 紧接着又以白描手法“绘制”了一张“小水墨画”。第五段则展示了济南冬天的风情万种。文章仅一千多字, 却处处可见作者对济南的喜爱。教师可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概括段落大意, 并谈谈每段都是如何赞美的, 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楚文章的脉络。
心随文动要求学生跟随着文字展开情感的深入, 全心全意地感受文字跃动下的情感, 在吟咏中将语调转化为情感因子, 在梳理文章中将文字转化为情感, 从而充分地感受散文的抒情美, 提高审美能力。
二、剖析感悟, 把握散文的内在美
散文思想精辟且富有诗意, 当深刻的思想与情意盎然的文字擦出火花时, 散文不仅具有了华丽的外表, 而且散发着内在美。另外, 散文在用词方面极其讲究, 读者常常能透过表层的文字挖掘出深层的含义, 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深度剖析文本, 一方面要营造氛围,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享受散文的美妙,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进而深刻领悟散文的哲理美, 把握言外之意。
1.调动感官, 身临其境
散文将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 意象常常简约而不淡薄, 就像中国山水画般大致地勾勒形象, 恰到好处的留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 在阅读中,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 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以更好地感悟散文的内在魅力。
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 跟随作者“看花”、“忆花”、“思花”的脚步发挥想象力, 感受紫藤花从生机勃勃到历经苦难再到重焕生机的过程。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感官参与来表现紫藤萝花的生命力, 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的视觉描写, “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的触觉、听觉描写, 以及“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的嗅觉描写。教师须鼓励学生调动感官, 跟随作者感受紫藤花的美, 从而展开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2.剖析表现手法, 感悟运用
散文的独具匠心不仅表现在谋篇布局上, 而且还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因此,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 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与点拨, 提高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以《背影》一课为例, 全文用白描的手法记叙抒情, 明丽典雅、古朴质实的语言巧妙地传达出了“父与子”之间的无限深情, 特别是“父亲”买橘过铁道的场景,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勾画了“父亲”的高大形象。教师可以着重分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我赶紧去搀扶他”这一小段, 要求学生揣摩白描手法的作用。当然, 教师也可要求学生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个片段, 以深化对白描的理解。
散文具有凝练性的特点, 相较于议论文而言, 往往将情思深藏于景物之中, 将生命体验寓于事物之中, 将深层的哲理启示蕴含于浅显的文字之中, 具有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等特点。在鉴赏语言、剖析字词、体悟表现手法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深化对美的感悟,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循文入情, 解读散文的自由美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 也是散文自由美的集中体现。从取材上来看, 散文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 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从结构布局上来看, 灵活自由的幅散结构突破了僵化刻板的规范和格式的限制;从表现手法来看, 散文可运用多种修辞表达情感, 形式灵活。因此, 学生对散文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在教学中, 一方面应注重探寻散文的结构、题材, 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创造和对文本解读的差异, 鼓励多元化、创造性的文本解读。
1.循文入情, 体味情趣多样性
散文往往蕴含着多种情趣,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爱快乐生活的心理以及发现童真的情趣, 《旅鼠之谜》一课体现了发现自然奥秘以及体会自然的情趣, 《端午的鸭蛋》一课则可挖掘风俗民情、体会乡俗的情趣。实践证明, 丰富多样的情感渗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探究质疑, 发散思维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 因此,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和独到的文本理解。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享阅读成果, 鼓励持有不同意见或想法的学生互相质疑, 在质疑与讨论中取得进步。
四、结束语
如梦初醒情感散文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这一目标的达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升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出自名家笔下的散文佳作,这些作品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珍贵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教学价值,笔者在此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在情境中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在散文的字里行间,往往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指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要想感悟、体验蕴藏于作品中的情感,又必须建立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之上;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架空分析,是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情感体验的。因此,通过接触具体的语言表达来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感流向,是阅读实践中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必由之路。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教师通过“连环式”的追问,带领学生渐行渐远,走入作者内心丰富深邃的感情世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入手,用心体会作者凝聚在字里行间的对于生命的感悟,终于找到了作者在亲人罹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面对紫藤萝盛开的生命之花产生的“宁静”“喜悦”的情感状态的由来——“作者是置身于紫藤萝瀑布跟前,目睹花儿的绽放与凋谢,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弟弟,感觉人生就如同眼前的花儿,有灭有生,生生不息,压抑在心中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心灵终得解脱。”倾听了学生的感悟,教师给予认可,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当的点拨:“其实,这篇散文的标题里的‘瀑布二字,表面上看是描写花儿的繁茂和壮美,实质上是在赞美流动的生命,从生命循环往复的运动中,作者产生对生命的顿悟就属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之事了。也就是说,是眼前景物的独特之处催生了作者的情感,使之领悟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而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是要凭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丰厚的知识积淀才能完成的。”
上述教学活动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深刻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曲折推进、豁然开朗”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文本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巧点妙拨,真正引领学生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创新教学策略,别出心裁地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在欣赏精美的散文作品时,情感体验活动总是伴随其中,这种情感体验活动既是散文阅读审美的手段,也是审美成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知识储备并不广泛,受这种局限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时,有时还需要另辟蹊径,富有创意地创设或提供某种“媒介”来催发。这种“媒介”的出现,可以实现情绪的激发,也可以实现思路的引领或达到认识的催化。而这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或表现为一个巧妙设计的问题,一种精心营造的情境氛围,或一个别出心裁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教师在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对诗歌之美进行个性化评价的基础上,又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竞聘摄影师——如果请你以这首诗的内容为蓝本,将其拍成“MTV”,那么,你将选择哪一节诗?你打算拍出的感人画面是怎样的?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此项富有创意的学习任务,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进行情感体验的优质“媒介”,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之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媒介”提供,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时机,这一时机应该建立在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但体验的深刻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之时。倘若在学生还没有沉潜于语言文字之中,没有充分阅读文本的情况下,就急于求成,效果肯定不尽人意。
三、以恰当的切入点作为支撑,从文章细微处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或出现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而这些都是有待教师挖掘利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宝贵资源。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个经典篇目,但要想教出效果,教得出彩也比较困难——难就难在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制约,对作者所表达的那种微妙复杂而又曲折的父子之情的感受和理解不易到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那种深沉、细腻的感情,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带领学生欣赏此文时,紧紧围绕文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倾注在细节中的巨大的感情力量。经过小组交流和师生思维碰撞,学生理解了此篇经典之作的匠心所在:整个“背影”都围绕一个“难”字来写,以“难”来体现“心”——前一个“背影”突出动作之“难”,后一个“背影”体现别离之“难”。教学至此,学生对于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复杂、微妙而深沉的父子之情有了螺旋式的升华。
又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笔者从两个点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一是重点引导学生对末段作者表示感叹的“噫”字所表达的感情进行了感悟,深入剖析作者对陶渊明的情感态度,使学生领悟到“噫”中蕴藏着作者对不同人物及社会现象的惋惜、厌恶、无奈和悲哀的心情;二是引导学生将第二段写花的顺序跟末段写花的顺序加以比较,从而弄懂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为了突出表达对当时污浊世风的鄙弃与抨击。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不是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恣意发挥;相反,教师必须找准恰当的切入点作支撑,并着眼于细微之处,这样学生的体验才能走向深刻。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绝不能撇开文本,泛泛而谈;一定要锁定文本,立足于文本的细微之处,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找寻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并追求心灵上的共鸣。
春景如梦似幻散文 篇9
此情此景,使人沉醉,让人痴迷。
山坡上,因刚下过一场春雨而悄悄露头的小草有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般意境。那刚刚钻出地面的芽尖上正有一滴滴晶莹透亮的小露珠滚落下来。从大地母亲怀抱中沉睡了一冬的小草睡眼惺忪,它们在春风中使劲儿摇晃着脑袋,好让自己尽快从懵懂中清醒过来,早早投入到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去,好为春的勃勃生机献出一份力。
田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麦苗儿也在春风中直立起了腰身。精神抖擞的它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生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儿表面像涂了一层蜡一样油光水亮。春灌过后不几天,那一身碧绿就会被更显朝气蓬勃的翠绿所代替。那翠绿本就是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麦苗在春风里应有的健康色泽,它们好像也觉得只有这种颜色才能显示出自己对春的到来的喜爱与欢呼。
小河边,玩累了风筝的孩子们争相把手伸入水中,去触摸那水里的春天。水依然冰冷,却没有了寒冬时节的刺骨的冰。偶尔有小鱼小虾从清澈的水里游过,顿时惹来一阵阵惊喜的欢呼。孩子们纷纷用手把水扬到远处,让那溅起的水花追逐着惊慌失措的鱼儿虾儿,他们开心地笑着。
村口,那几棵参天的白杨树看似感知不到春天的到来,但是走进细看,就会发现在白杨树白色的表皮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一层呼之欲出的青绿色,那是白杨树即将抽枝长叶的前兆,它正在把整个冬天积蓄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树身各个部位。抬头仰望,那树的顶端不知不觉已有含苞欲放的苞芽正蓄势待发。春风吹拂下,用不了两三天,那苞芽就会因春天的热情召唤而长出嫩芽,让春天以蓬勃之姿在自己身上抽枝长叶。
天空中,山坡上,田野里,小河边,村口的绚丽景色,构成了春的画卷。这画卷是如此宏大,大到无边无际、大到无遮无拦。这画卷是如此优美迷人,优美得如梦似幻,却又是如此真实地迷离我们的双眼。
只是恍然如梦散文欣赏 篇10
以前,我想过很多很多我现在应该过的生活。那些或甜蜜,或幸福……
总以为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会按照自己的安排方式慢慢的出现在我的人生当中,要的只是时间的慢慢的到来。
现在,我就到了我所想象的未来。原来未来的我在想更远的未来。我的思维总是随着时间的到来更进一步。
当我回过头,在看看我所走的那些弯弯曲曲的路,那些我想要的,我抛弃的,我所得到的,那么多那么多。而我想得未来,有有多少个未来是按照我的思想所能得到的。我们总是不能预测下一秒能够发生什么。就想我不能预测明明大好的晴天却突然下起了雨,而我却刚好没带雨伞。没想到,雨会淋你一身的水。或浪漫,或狼狈。这总是不能下判断。或许你就会像电视上的`偶像剧一样遇到你的王子给你打伞。而你也总是期待着会有这样一个人,或许你觉得雨水多么可爱,让你可以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是啊,我是在雨中奔跑着,与雨共舞,我遇见了王子,她却有了公主……而我该担心的是去了公司该怎么办啊~我要生活我要上班。我要为了那每天的生活费而奋斗。我害怕我的手机被淋湿,我的衣服,我的鞋子,我的文件包……我该祈求谁,为我打上一把伞!或许那时你的未来是想要有一把伞~
如梦初醒:骗子公司这样下套 篇11
我公司花了一个星期的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宾馆的全套家具设计,预算胡桃木最优惠价格:人民币168万元,樱桃木最优惠价格196.8万元人民币。对于这么大数额的订单,还是现金结算,又有预付定金40%,我想不论是哪一个生产厂家都很难经受此诱惑。因此,我们公司对此非常重视,公司的重要领导直接开车带着设计好的家具图纸就去了。
到了以后,我们就打电话跟王斌联系,按照他指定的宾馆(在一火车站旁边)等他,他指派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去接我们,带我们到了他们的办公地点,办公场所是一所很破的大楼的四层。进去以后我们就把我们的公司资质、图纸都给他看,他也拿出了他们公司的证件和承包三星级酒店的图纸给我们,简要的商谈了一些情况,就到了下班时间,他说让我们先住下(还是他指定的那个宾馆),有什么事听他安排。(我们对他比较信任,因为我是阜阳人,毕定都是家乡人嘛,从心眼里有一种亲切感,因此没有怀疑的心态。)
说是为了以后工作方便,要请他们一顿,那一餐我们花掉了将近四千元人民币,现在我都记不清楚那十来个人姓什么了(他给我们介绍说有保管、会计、出纳、验收质检员),不过公司董事长刘甫启我对他的印象还是最深的,因为所有的事项说是都由他批示。
先是吃饭,后是桑拿洗浴。两个女性一个出纳一个会计吃完饭洗了个澡就走了,那七、八个男性洗完澡每人找了一个三陪小姐,还说让我们老板给每人买一条中华烟,我们老板多长了个心眼,说没带那么多钱。最后我们公司承担了我们自己的住宿费和全部的费用。
第二天,我们在宾馆吃完早点等了很长时间,原定他来接我们去他的办公地点,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在办理有关手续,我们就信了,等得我们着急了(怀疑这是一骗局)就直接去办公点找他。他是很忙,可我们也不知他在忙什么,他说他在办理供货手续给我们带上,等着上面批预付款。
我们便信以为真,虔诚地邀请王斌及他的相关领导到我们公司来,一来考核我们公司的实力、供货能力,同时也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
过了一个月以后(在这期间我们也反复打过几次电话,他说北京2008奥运会准备工作里面站台有他们承包的工程,他来北京时顺便到我们公司)他就到了我们公司,选择了胡桃木价格,来时什么也没带,什么也没说,也没提签合同的事,也没带单位公章,也没有讨价还价,他说不需要讨价还价(这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怀疑,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国营单位,价格高点低点无所谓)。当我们问他要什么好处时,他说要两万元人民币,他有一处房需要装修,等他的房装好了以后给他的房屋里面填充家具,我们就同意了。
他来时带了两个年轻女人(应该说是他的情人),一个姓余的说是他们公司的会计,另一个叫王锋说是北京怀柔的,还说是他们公司曾经的合作伙伴,需要购进26张大板台,顺便来看一下。我公司领导把他们安排在静海县一个最高级的宾馆五星级大酒店,准备了最丰盛的大餐,光是接风一顿就吃掉了我们2800元人民币,在这里连吃带玩住了三天。我们去时给他们公司的领导稍去了几件工艺品,他们看着挺好,可能是没有分配过来吧,这趟走时又跟我们要了几件,还稍走了我们老板给买的两条中华香烟和每人一份天津特产大麻花。
结下来我们就等预付订金了,自他走后,差不多一天给他打一个电话,他总说快啦快啦,一个劲往后拖,今天说一个星期,明天说还要二三天,有具体的日子我们就感觉有希望。
因为我们在人力物力上做了很大的投入,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骗局,哪怕有一丝希望,直到两个月以后我给他打电话他不再接电话时我们才有所怀疑。有时听到公司的有关人员说他出差了,有时说他有病住院了,还有一次我感觉非常意外,他公司的人说他犯事了,在查他的帐,被隔离审查了。给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刘甫启打电话,刘甫启说让我们放心,预付款一旦下来,立即就给我们汇过来,一定会要我们的货。
直到两部手机一个始终关机,一个停机时才如梦初醒。这批订单我联系了四个月,他的手机曾有两个经理在使用,一个姓王,一个姓聂,问起王斌他们解释是“王斌停职了,先后由他们两个人来接替王斌的工作”,最后两部手机却一个也打不进去了。在前三个月期间,类似的求购家具信息他们多次在网上发布(我也打电话问过他们,刘甫启的解释是他们瞎发的,不知道是谁发的,不用搭理),分别发在中国导航招标网和中国家具家饰网上,同时还在阿时巴巴网站上发布过求购实验室家具的信息,我也跟他们联系过,联系人是一个自称为姓聂的经理,最终不了了之。
我曾在网上多次看到他们的采购信息,分别为消毒柜、装饰材料、座便器、厨房用品等,每发布一则信息联系人就换一个所谓的经理,他们公司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多经理?
不知道是否有跟我们一样被骗这么惨的?这是我在网上做销售,通过网络联系的第一笔订单,我对这笔订单充满了期望和热情(因为客户是我的家乡人),认为它会给我带来好运,没想到我却被家门口的人给骗了。
《如梦令》教学实录 篇12
【板块一】
师:知道刚才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
生:李清照。
师:的确, 这是依据李清照的词《一剪梅》谱曲而成的。大家对李清照应该不陌生吧?在本册第二单元中就收录了她的一首《夏日绝句》, 一起背背看?
(生齐背)
师:“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 出自女性之手, 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关于李清照, 大家还了解些什么?
生: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是今山东济南人。
生:她的父亲和母亲在文学上都很有造诣, 在父母的熏陶下, 她作词的成就也很高。
师:是的, 李清照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所以, 她从小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
生:李清照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她早期的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所以她早期的词清丽明快, 极富生活之意。金兵入侵, 宋朝的朝廷也开始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后来她的词也从自然明快转向了忧郁深沉。
师:了解一个作者、一个诗人的生活背景,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他的作品。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和南宋的交替时代 (板书:宋) , 所以, 她的诗词也分为前期和后期。早期作品明丽清新, 后期作品则悲苦感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是她早期的一首词 (板书:如梦令) 。对这首词, 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李清照写的《如梦令》不仅只有我们要学的这首, 还有另一首。
师:对, 我们今天学的是现存李清照两首《如梦令》其中的一首。
【板块二】
一读, 读得准确。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把这首词自由读两遍。注意文中的多音字和生字。读多音字时, 想想它的意思来确定读音。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两生读)
师:这个多音字他们都读准了, 它念“x佻ng”。在这里是指兴致。
师:“藕”是生字, 谁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一生上黑板非常工整地书写)
师:这里的藕花是指什么?
生:莲藕。
生:莲花。
师:都不准确, 指的是荷花。
二读, 读出韵律。
师:同学们, 读古诗词要抑扬顿挫才好听。下面, 请同学们再轻声读一遍, 注意词内部的停顿。
(生练读)
师:谁来读?其他同学听听他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
(一生读, 把基本的停顿读准了。)
师:这样一读, 读出了词特有的节奏韵律。
(生齐读)
师:古人作词讲究声音的平仄, 第一、第二声是平声, 读时声音要拉长些;第三、第四声是仄声, 要读得轻短。老师也来读一读, 听听我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 加上手势。众掌声。)
生:老师读得非常好!
生:我觉得你就是现代版的李清照。 (众笑)
师:你们也试试?
(学生自由练习, 非常投入。一生朗读, 读出了平仄, 学生情不自禁鼓掌。)
师: (笑着对该生) 你读得真好, 你觉得和我比怎么样?
生:我还逊色很多。 (众笑)
师:其实, 我读词的时候啊, 当然注意了平仄, 但更主要的是, 我是带着自己对字词的理解来吟诵的。比如开头的两字“常记”是经常想起的意思, 读的时候想想意思, 再读读, 会读得更有味儿。下面, 同桌之间小声交流交流, 看看这首词中哪些字词你知道大概意思了。有没有吃不准的, 提出来问问大家。
三读, 读出意蕴。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我们一句一句来交流。一位同学讲的时候, 其他同学仔细听, 看有没有补充或意见。
(员)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生:我了解了“溪亭”的意思, 是小溪边的凉亭。
生:我知道“日暮”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
生:“沉醉”就是大醉。
师:谁醉?
生:李清照。
师:醉得怎样?
生:大醉, 醉得很厉害。
师:你来读读这句。
(生读“沉醉不知归路”)
师:有点醉了。
(生再读, 师评价:醉得厉害了。)
师:李清照因何而醉呢?看看插图想想。
生:我觉得是因美景而醉。因为这边说是“溪亭”, 溪边的亭子, 景色一定很美。
师: (板书:溪亭) 单看这名字, 就很美。溪绕着亭, 亭伴着溪。不仅如此, 还有什么也美?
生:太阳落山了。
师:读着“溪亭日暮”, 你的脑海里浮现画面了吗?
生:太阳渐渐落山, 霞光照着溪水, 凉亭里, 作者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生:太阳像个红气球, 缓缓地落下, 溪水也被染红了。
师:浮现了怎样的诗句?这真是半江———
生 (齐) :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怎能不让李清照醉呢?这是“景醉”。她还为什么所醉?
生:酒醉。
师:古时候, 封建礼教对女子的管束是很严的。所谓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 而李清照却不但能游山玩水, 还喝醉了, 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李清照家境很好, 所以, 她比一般的男子还要好。 (众笑)
师:我理解你的话, 你是不是想说, 李清照虽为女儿身, 却有男子汉的气概?
生:我认为李清照有才能, 有才气, 不是男儿胜似男儿。 (众笑)
……
师: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就是这样率性而为, 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
(一女生朗读, 师评价:“还是有点含蓄。”一男生读得十分投入, 师评价:“真醉了!就这么读, 越读越有味道了。”)
(圆)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生:“兴尽”是指兴致没有了。
生:我不同意, 李清照还想去游山玩水, 从这个“晚”字可以看出, 她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 这么晚了, 还不想回去。
师:是啊, 太阳渐渐西下, 明月已东升, 再不回去啊, 要挨骂了。你现在认为, “兴尽”是不是没有了兴致呢?
生:我认为是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师: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写法———倒装。“兴尽”实际上是“尽兴”。谁再来读读?
(一生读, 师评价:“兴倒是尽了, 可这舟回得也太快了。”一生再读, 掌声。)
师:慢慢悠悠、摇摇晃晃地划着小船回去, 发生了什么意外?
生:误入藕花深处。
生:“误入”就是一不小心。一不小心闯入了藕花深处。
(一生读, 师评价:“刚到藕花池边。”生再读, 众掌声。)
师: (板书:藕花深处) 藕花深处的景色不与他处同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荷花开得非常茂盛, 有的含苞欲放, 有的全盛开了, 颜色也是有深有浅。
生:我想用一句诗来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哇, 不过要改一改, 现在不是“映日”而是———
生:映月荷花别样红。
生:映月荷花别样美。
生:我想到了一句诗,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可以描绘这样的场景。
师:多好, 把荷花的美丽, 荷叶的繁茂, 就这么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了。这次误入, 却让李清照相遇了一份意外的美丽。把自己当作李清照, 把这份误入的喜悦读出来。
(生自由读)
师 (过渡) :不想走啊, 可是不行, 再不回真要挨骂了。看看最后两行。
(猿)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生:“争渡, 争渡”是说李清照很急切地想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生:鸥鹭就是水鸟。
师:为什么不是一群鸥鹭, 而是一滩鸥鹭呢?
生:“一滩”描写的范围要比“一群”大。惊起一滩鸥鹭, 说明作者划船动作很大, 心情急切。
生:我觉得, 李清照不仅被鸥鹭飞起来时的动静吓了一跳, 也被它们飞起来时那壮观、美丽的景象沉醉了。
师:又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啊!刚才我们就这样读着品着, 品着读着, 不知不觉把这首词读得越来越丰厚了。
【板块三】
师:你们看, 寥寥数笔, 李清照就给我们勾画出了几幅移动的风景。下面, 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 用你的语言, 写一个场景, 甚至只是捕捉一个瞬间, 将它定格、放大, 用语言这支神奇的画笔描绘下来, 好吗?
(配乐, 生自由书写。)
组织讲评:
生员:小溪哗哗地流, 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溪边草木葱茏, 遮天蔽日, 隐隐可见到一座小小的凉亭。那凉亭小巧玲珑, 如同树林这片大海中一个小小的青螺。太阳渐渐西沉, 放射出了万丈金光。白云被染成了一幅泼彩山水画。小溪上如同撒了层层碎金, 十分迷人。
生圆:经常记起在溪边的凉亭中喝酒的情景, 往往是喝到太阳落山。此时, 太阳收敛了光芒, 不再那么刺眼。在晚霞的映照下, 太阳将西天染成了一片金红, 如同撒下了无数碎金, 我陶醉在其中, 一点儿也没有回家的意思。
生3:那荷花有的含苞欲放, 有的亭亭玉立, 有的躲在荷叶后, 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下荷花别样美。
生4:摇着桨, 坐着小舟不停地划呀划, 河滩上忽然飞起了一大滩白鹭, 它们似乎被我吓了一跳, 争先恐后地扑棱棱飞起。明月与这深灰色的天空, 还有那月下的白鹭, 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
一生突然举手:“我写了首诗也来凑凑热闹。日暮浸满江, 小鱼成群回, 我饮三杯酒, 依依不舍归。” (众笑)
师:有兴趣的同学, 还可以把今天学习的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同学们, 在凝练的语言背后, 蕴含的丰富意象让我们深深着迷。现在, 再来读这首小令, 一定味道更浓了。配上音乐, 带着你的理解, 融进你的想象, 大声地吟诵出来吧。
【板块四】
师:刚才我们不知不觉把词读得很丰厚, 现在如果要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 你觉得是哪个字?
生:醉。整首词三句话中都和“醉”有关。
师:被美酒醉, 更被美景醉, 还有被美好的生活陶醉。把这醉意送进词中。
(指名一女生读, 醉得美丽。指名一男生读, 醉得酣畅。)
师:是啊, 醉的何止是李清照, 我们也在她的词中醉了。一起读。 (配乐)
师:清溪之上, 一叶轻舟, 从荷花深处缓缓驶来, 舟上载着什么?
生:载着李清照, 和她满心的欢乐、沉醉的心情。
生:载着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 载着这一天李清照对美景尽兴游览的欢乐。
师:载着少女清照的快乐, 载着词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不过, 同样是轻舟一叶, 同样是泛舟溪上, 可是, 这舟上载着的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李清照写于晚年的一首词《武陵春》。舴艋舟上, 载着的又是什么?
生:载着李清照的悲伤。
生:载着李清照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生:载着李清照的愁思, 以及她对年轻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生:载着她对国破家亡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