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2024-07-02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共8篇)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篇1

山丹县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项目工程

基本情况

农村广播是集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娱乐为一体的宣传工具,是农村宣传媒体的主渠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近年来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兴起,对农村广播的投入逐步减少,使农村广播系统几近瘫痪。近年来,我县旱灾、冰雹、暴雨、低温冻害、大风、雷电等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以及由气候原因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据统计,气象灾害占山丹县自然灾害的80%以上,对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自然灾害预警建设都特别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可行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十分必要。

为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有效发挥预警信息的作用,根据山政发[2012]131号文件精神,我县组织实施山丹县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项目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的农村广播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项目进行实施。该项目工程资金为151.9万元(上级拨款111.9元,县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其中56万元用于气象局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剩余95.9万元由山丹县广播电视台组织工程实施,负责搭建发射台播出前端和乡镇、街道终端设备的施工与安装。

一、目标和任务

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建设原则,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科学制定方案与工作措施先行,确保农村广播、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工程扎实有效,稳步推进,长久运行。

在县广播电视台机房建立编辑、播出设备1套;乡镇、街道安装接收终端设备115套、15W调频音箱200只;建设14公里的主杆线路设备以及工程施工安装。全面完成全县8个乡镇、115个行政村的气象预警“村村响”智能广播建设任务,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搭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政策宣传平台和灾害预警平台,构建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村社为基础的覆盖全县农村的政府应急预警公共广播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中央、省、市、县广播节目和农村气象减灾预警信息覆盖面,提升广播综合覆盖率,改变农村广播落后的现状,全面实现农村广播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进一步增强广播公共服务能力。

二、技术方案

山丹县气象预警防灾减灾传输系统以无线发射方式进行传输。运用智能化编码和可寻址方式进行广播预警发布,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气象局搭建控制前端,主要由光发射调频调制器、电脑音频工作站、电源控制器组成。本系统具有气象台任何时间优先播

出功能,可随时发布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地质灾害等信息。通过专用光缆线路传输到广电局机房,在广电局播控平台进行混合播出。

2.在电视台机房搭建一级播控平台,由光接收机、信号收转控制器、调频调制器、信号插入器组成。利用瞭高山电视发射塔安装一套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进行无线发射。本系统可实现当气象台播出信息时,其它广播节目将自动断开并切换到气象台,全县各乡镇及行政村广播设备自动接收,有无线调频广播接收功能的终端设备都能收听到(如手机、出租车、随身听广播)。3.各行政村在村委会设立广播室,安装广播智能数控接收机和200W扩音功放,在12米高的桅杆上架设2只25w高音喇叭进行广播。

4.在各乡镇、街道广场安装无线调频接收音响,自动接收乡镇播出的调频广播信号。

5.根据本套技术方案设计要求(二期)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乡镇广播机广播站的建设。并在乡镇设立播出控制系统,自动播出广播节目,可满足乡镇各类信息通知。安装100-300W调频发射机通过专用光缆输送到电信或移动的无线发射塔上,将信号发射到各村社的接收设备上。无线信号不能覆盖的部分偏远村社或广电网络公司的光缆没有通达的村社,租用移动、电信和联通公司的光缆进行传输。

为了圆满完成我县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项目工程,经县政府批准,8月27日由县财政局采购办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以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招标。现有三家符合资质条件的的公司参与这次竞标活动,分别是杭州图南电子有限公司、甘肃森嘉商贸有限公司、甘肃森鸿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今天,特邀请县审计局、财政局、采购办、气象局以及文广新局的领导对这项工程进行参评和监督。

对今天在百忙中前来指导工作的领导们表示衷心感谢!

山丹县广播电视台 2013年9月3日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篇2

1.1 有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2003年3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是充分认识到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与TAFE学院积极合作,直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教学与管理理念和方法,优秀师资、优秀专业和课程,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对于我院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上规模、上档次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1.2 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我国对高素质、国际化的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国际和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2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适应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拓宽了人才培养的途径。中外合作项目课程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承担,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约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外籍教师承担,三分之二的课程由中方具有管理学背景的教师进行教学。全英文的外语环境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有学到了相应的商务管理类知识,同时技能和素质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提高,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促进了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发展。中外合作项目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部分教师均从国外学院引进,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直接接受国际先进教学模式,被称为“国内留学”。外方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运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强调课堂高参与度与小组学习,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等,对于完善中方学院的课程设置及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第三,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外方先进的教学评估、课程评估和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双语教学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人员的交流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了解了国外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2.2 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指出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办学公益性问题、合作办学质量、招生、收费、培养及证书发放等。

第一,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外双方合作关系略显松散,也可能随时停止。项目发展后劲不足,“精品”项目不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等。合作办学的范围狭窄,模式单一,可供学生选择的实用性专业不足,仅限于商务管理专业,理工类等就业市场前景较好的专业目前没有,学生就业及出国留学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第二,双文凭专业师资队伍力量不强。合作办学项目现有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大幅度提高,接受过国外教学体系正式培训的专业教师少。专业教师短缺会影响教学效果,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专职教师比例过低,双肩挑的教师很难有精力保证教学工作的出色完成;知识结构不合理,既有管理学相关知识,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教师不多。双语教学总体师资力量偏弱。

第三,硬件配套不完善,相关图书和资料缺乏。与合作办学配套的实验室、实训基地都没有建立起来,学生缺少实践,无实际动手能力。缺乏相关英文专业书籍、期刊和声像资料,学生专业知识贫乏,现有可利用的外方资源比较短缺。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第四,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高职招生录取标准主要以学生高考成绩为准,忽视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英语学习、运用能力较弱。虽然最近两年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少数学生英语单科分数较低,短期内难以达到澳方课程要求,特别是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与中、外教沟通的勇气和信心。这些都构成了双文凭教学的障碍,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第五,尚未建全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在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应注意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按照“借鉴-吸收-内化-创新”的步骤,既注重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又立足本地实际教育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实事求是地安排教学任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完善符合我院学生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双文凭教学和管理机制。

3 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的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优质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化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拓展合作办学的外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3.1 扩大合作办学规模

第一,招生规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扩大规模无疑有助于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中外合作项目学生总体数量较少,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升学和就业两方面需求,扩大招生规模,加快速度,弯道超车,使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数大幅提高。

第二,专业数量。当前的中外合作项目还仅限于商务管理专业等少数专业,要尽快开辟新的专业,选择就业前景好,易于衔接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以及理工类的计算机专业。形成文理兼顾,结构完善,数量丰富的专业格局。

第三,合作对象。中外合作项目要总结前期合作的成功经验,放开眼光,大胆探索,积极寻求与欧、美、日、俄等更多的国家进行合作。只要符合法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可以为我所用,进行全方位合作。

3.2 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第一,加强师资培训。良好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重点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课程水平,可进行定期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出国培训,开阔教师视野,切实提高教师运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能力,做好双语教师的师资储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办学水平能起到稳固的保障作用。

第二,加强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交流也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短期访问与长期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英语程度较高的学生可建议第一年就参加雅思考试,选择国外合适院校学习,中等程度的学生建议第二年或第三年考雅思出国,基础较差学生可选择先语言基本功强化,再专业课学习的途径。也可以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国外学院进行短期课程集中学习。充分了解外方教育体制,体验学习氛围,提高外语水平,每年取得一个证书,三年拿三个证书。另一方面,尝试接收外方学生到中方院校学习、培训,了解中国教育体制。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扩大我院的国际影响,形成具有国际化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做强一批中外合作特色专业,进而形成名牌专业。在现有商务管理专业及课程基础上,可考虑运作会计专业及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及课程,国际贸易专业及课程,国际物流专业及课程等,选择其中2-3个作为主攻方向,完善各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体系,作为品牌合作项目。

3.3 拓展办学模式

第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现有合作项目基本采取3+1模式,国外学习至少1年,申请国外学士学位。中外合作学历教育能满足社会对国外文凭的需求,对我国的学历教育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有必要在“专科+国外专科”文凭的基础上,探讨“专科+国外本科”文凭的合作可行性和前景。也可考虑学生的实际,采取非学历教育模式,称为2+2或1+3模式,通过在中方院校1或2年英语相关课程学习、培训,专业成绩和英语水平达到国外合作院校的入学标准,通过减免课程和学分认可,申请国外学士学位

第二,一对一合作与一对多合作相结合。中方目前模式基本为一对一模式,只单独与某一国外学院在某些专业进行合作,优点是便于双方密切合作关系。缺点一是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狭窄,二是一旦双方出现分歧,中外合作项目就可能不存在。应积极寻找新的合作对象,可联系某一国外教育集团,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外方多所大专层次院校展开合作,使整个中外合作项目呈现多元化。

第三,单文凭与双文凭相结合。双文凭的特点是在国内学习外方课程,接受外方教学理念。选择出国留学时,可减免相应学分,缩短国外学习时间。单文凭的特点是宽进严出,无需入学考试,给落榜高考生和社会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社会潜在市场较大,前景比较广阔。只要运作得当,会形成单、双文凭并存的合理格局。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中外合作教育的前景十分广阔,高职院校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充分总结利用已有合作办学经验,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一定会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身的突出特色,促进高等职业的教育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波.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

[2]刘芳,赵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基本方法 篇3

当前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日益加大,呈现出投资项目多、建设周期长、项目涉及的专业多且要求高、中间环节复杂、政策性强等特点,这就需要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探索由工程项目竣工后的决算审计,逐步转变为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和实时监督,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证投入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一、实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实施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针对发现的问题迅速进行反馈,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促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其职责,保证建设资金不被浪费、挤占挪用,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和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此外,通过对送审的工程项目资料进行实时检查,及时纠正工程项目资料不齐全、不完整,资料的准确性差,工程项目超批准、超概算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与项目主管部门、相关单位领导进行沟通,提出堵塞漏洞、预防风险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这些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在随后的跟踪审计中持续监督,使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通过跟踪审计监督,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与相关单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规章制度,增强法规意识,促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监督其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和免疫功能。

二、做好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有关准备工作

(一)进行审前调查

了解被确定为跟踪审计对象的工程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及监理单位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诚信情况等;选取多个时点,采取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复核等方式了解被跟踪审计工程项目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各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工程项目施工以及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等;查看被审计工程项目的投资概算及招投标文件,了解并与同类工程项目在当地以及其他地区的建设成本支出作比较,为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做好准备工作。

(二)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依据被审计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确保对被审计项目不同方面、不同时点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依据审计方案开展审计工作时,力求在保证跟踪审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在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查出的有章不循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三、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对招投标进行审计

对招投标及随后的合同签订与管理开展跟踪审计,对是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本单位有关工程项目招标管理规章制度履行招投标程序开展审计检查,着重检查有无违反招标法规及规章制度规避招标或应招未招问题;关注招标程序及结果是否合法、有效,以及是否严格落实和执行招标文件的要求等。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招标结果的合法性。

(二)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审计

深入施工现场、物资保管场地进行实地查看;将施工现场勘查的情况与核准的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实地的签证等进行核对;对于隐蔽工程,提醒工程主管部门和相关的参建单位、监理单位及时查看、确认并留取证据。在此过程中审查有无虚增工程业务量、是否巧立名目虚设施工项目、是否存在虚假变更与虚假项目签证等。对施工过程的全面审核监督,尤其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核实,如地基的基础土方工程量、光缆和电缆的布放、各种管线的预埋等,充分保证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能够做到及时查看并留取证据,为最终的工程项目验收和结算审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缩短了这方面的取证时间,提高了审计的效率,突显了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时效性。

(三)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审计中审核建设资金的使用,重点关注有无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虚列成本套取建设资金、不按照合同约定或不以监理单位确认的施工进度提前支付工程进度款等问题。同时深入拆除现场,走访当地群众,详细了解拆迁的范围、内容、赔偿与补偿资金的发放情况,检查拆除与迁改费用、青苗赔偿款项发放的真实性、合理性;检查赔偿、补偿费用标准制定是否公正与合理,补偿与赔偿费用支付是否到位,检查赔偿费、补偿费支付手续是否合法、是否完备,确保赔偿费、补偿费支付的真实、合法、合理。及时发现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违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规范使用。同时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组织管理和结算控制开展审计检查,力促工程项目各单位把好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关并为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对有关人员进行约谈,做好笔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篇4

简介以及项目基本情况汇报

按照要求,现将3家与区政府就女儿河沿岸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对接的企业以及项目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阁西北对外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根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关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原西北工程局改制后变更为:中阁西北对外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依托原西北工程局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充分把握和利用国家对西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优势,本着严格管理、精心组织、勇于开拓的经营理念,不断壮大自己;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几十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9人,各类施工机具 7318件,固定资产3.8亿元。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承建了四川乐山水电站、广西龙滩电站、贵港郁江特大桥、海南三亚小洞天、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景点绿化、内蒙古省级大通道一级公路、二连浩特高速公路、山东威海天立温泉度假村、烟台市观音阁土石方、吉林柳河县柳河镇西山土地整理、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土石方、辽宁锦州市金山大街8#桥、大连市棋盘磨码头一期、京丰台区北宫公园防火路绿化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及标志性建筑。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将打造成太和区的休闲、旅游景观带。其中ppp合作项目为土地整理、河道疏浚、公共设施、养老设施及运营,计划投资50亿元。

协议(协议书暂由投资方拟定)中要求,按ppp项目的模式区政府与投资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建设公司,负责河道整治以及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公司设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二人,下设人事部、策划营销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后勤服务与保障部等部门。总经理一职由乙方指派,其他岗位双方共同研究决定。资金投入根据项目运行状况,按阶段分批注入资金。一是投资方负责出资2000万元,用于成立具备相关资质的项目建设公司;二是以整治太和区内女儿河段置换的5000亩土地出让金,按照先交后返的模式操作;三是投资方视营业收入具体情况,决定予以再次注资;四是办理产权移交,清算债权债务。

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52年,企业发展经历了工改兵、兵改工的过程,1966年奉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命令整编为基建工程兵部队,1983年整体改编为企业,总部现位于上海市。

中建八局是国家住建部颁发的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房建总承包、基础设施、工业安装、投资开发和工程设计等,下设20多个分支机构,经营区域国内遍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湾、中部、西北、西南等区域,海外经营区域主要在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级次建筑企业前列,是国内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建筑企业之一。

项目基本情况: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区域面积4.8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3000亩。通过一、二、三产联动的产业优势,拉动区域中心城市高端消费人群和农村人口转移,打造一座生态产业新城及若干现代农业庄园、农场,导入养老、大健康、高端消费、现代职业教育、高科技项目、城市运营等大三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城市资源配套体系,争取5-8年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养老、养生的智慧产业之都,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投资方拟定的框架协议中要求,项目合作方式应符合《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发改委、财政部、省、市关于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有关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项目的合作条件以最终招标后签订的项目协议为准。

三、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中冶天工集团和天津二十冶整合组成。它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冶集团旗下以工程总承包、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下设8个工程分公司,10个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

多年来,公司先后承建了一百多项省、市重点工程,参加了宝钢、天铁、天钢、济钢、太钢、石钢、重钢、邯钢、大连特钢等多家知名钢铁企业的新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青岛万达沃尔玛、哈尔滨麦凯乐总店、沈阳新玛特、天津银河大厦、秦皇岛美铝、河北旭阳焦化、内蒙古海满公路、广西马梧高速、天津海景大道、珠海横琴新区市政建设等几十项民建、路桥、有色、化工项目,多次获得包括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内的各类奖项。在做大做强施工主业的同时,公司坚持多元经营战略,积极推进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与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冶金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正在开发的秦皇岛玉带湾、天津沽上江南、齐齐哈尔新世纪广场、大连中冶·乾城等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公司还承担了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海外施工经验和业绩。并与西门子、西马克、ABB、阿尔斯通、博思格等世界知名企业合作,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工程造价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女儿河道治理、两岸道路施工、周边土地整治、棚户区改造、厂房建设、商业开发等。

投资方拟定的框架协议书中要求,该项目(以及其他8个我区重点包装项目)应通过太和区政府物有所值论证及财政可承受力评估,并以双方认可的合法方式确定为ppp建设项目。项目的投资规模及构成情况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为准。待时机成熟后,签署《ppp项目投资与建设合同》,并具体约定。

项目运作模式中,太和区人民政府为项目招标人,以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或磋商等合法方式,一次性招标确定投资建设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委托政府有出资资格的相关单位与中标的投资建设人、投资建设人引入基金或金融机构按照(出资比例可调整,中标建设人须为股权占比不超过50%单一大股东)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ppp项目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投资各方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股东权力、承担股东义务,项目公司具体人员委派另行约定。

同时,由太和区政府授权太和区相关单位与项目公司签订《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太和区政府授权具有特许经营权的相关机构或部门与项目公司签订《ppp项目投资协议》,项目公司与中冶天工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

项目运作期限依据项目设计和建设期间的长短而定,本项目暂定建设期间为3年,具体在《ppp项目投资与建设合同》中约定。

该项目付费机制可采用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付费是根据项目的性能标准向项目公司支付项目建设成本、运营及维护费用,其中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等建设费用和财务费用以及资本金合理回报。当政府付费不足以满足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时,由太和区政府给予项目公司一定的可行性缺口补助。

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篇5

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工程概况

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是铜川市“φ”字型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三级公路标准低、路况差,严重制约铜川西部煤炭外运和沿线乡镇经济发展。此段公路改建等级的提高,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铜川西部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此工程项目设计起于耀州区柳林镇九里坡头,(设计桩号k0+000),经柳林镇、瑶曲镇、崔家沟、止于印台区崾岘梁与省道305线相接,路线原设计终点为k43+894.452,按耀柳路统一里程,此改建工程项目的起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24+063.800,终点统一里程桩号为k66+271.827,全长42.208公里。(原工可研批复路线长度为44.285公里,因施工中局部路线发生多次变更,实际最终竣工路线长度为42.208公里)。技术标准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桥涵设计荷载汽-20、挂-100,路线设计时速每小时40公里,路基设计宽度8.5米,路面行车道设计宽度8.0米,路面结构层为30cm厚石灰土底基层或30cm厚石灰土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18cm厚水泥石灰土稳定天然(或级配)砂砾基层,4cm厚中粒式沥青砼,3cm厚细粒式沥青砼。路缘石宽度为2×0.25米,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结构满铺式进行硬化处理。路线平曲线最小半径9m(k35+400原下穿铁路立交处),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8.3m,直线最大长度580.222m,最大纵坡8.74%,最短坡长50m,竖曲线最小650m。全线新建桥梁3座,由陕西交通公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铜川公路管理局勘察设计所完成全线路基、路面及其它沿线设施的设计。公路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由西安铁路分局勘测设计所完成。全线共征用各类土地313亩,拆迁建筑物9534.7m2,拆迁各类电杆535根。共完成路基土石方64.847万m3,沥青砼路面351.342km2,水泥混凝土路面47.020 km2,大桥1座,中桥2座,旧桥利用9座,涵洞94道,下穿铁路立交桥2座,防护工程53068m3,排水工程23426m3,反光标志牌82块,完成全线路面标线、绿化工程42.208公里,完成水毁工程55处(其中k36+ 800处山体滑坡正在抢修),在建瑶曲收费站1处。

该项目总投资为8996.7809万元。2002年5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7月31日建成。该项目由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进行全线质量检测,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二、项目建设执行情况

(一)项目前期工作的执行情况 铜川市计划委员会以铜计发〔2001〕26号文提出项目建议书,陕西省计委以陕计基础〔2001〕203号文件批准立项。2002年5月24日省计委以陕计项目〔2002〕454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2002年6月12日陕西省公路局以〔2002〕405号文件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进行批复,批准预算8996.7809万元。其中:财政债卷5000万元、省补助投资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

本工程项目被列入铜川市2002年度使用国家财政债卷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为了加强该项目的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副市长张东武挂帅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铜川市交通局局长张东省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朱金行、高传明同志担任。市交通局于2002年5月成立了以高传明同志为法人代表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二)项目管理执行情况

1、建立健全管理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下设一个综合部,一个柳崾路现场管理组,管理处成立伊始,及时编制了《铜川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办法》、《现场管理组管理办法》、《综合部岗位职责》、《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廉洁自律制度》等相关规定,以加强管理,明确措施,形成了工作制度化、目标责任化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工程招标执行情况

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2002年4月组织编制了《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招标实施方案》,并经省计委陕计项目〔2002〕354号文件批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分七个施工段,由地方政府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先期实施,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又为后续路面的施工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有利的工作面。

2002年4月铜川市交通局组织成立了招标领导小组。除路基土石方外,其余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均是近五年施工业绩好、管理水平高和履约能力强的公路二级以上资质的施工单位。本次招标由铜川市交通局纪监室负责招标全过程监督工作,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紧张、有序而严密的进行。

2002年3月编制完成监理招标文件,2002年4月完成监理招标工作。由于路线较长,工程规模大,监理组织机构组成以陕西林华建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驻地监理办、铜川恒远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二驻地监理办的一级监理管理模式。2002年5月完成施工招标文件和《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评标办法》的编制工作,2002年5月16日至2002年6月7日完成全线路面、防护、桥涵工程的施工招标评标工作。全线分为九个合同段,第一合同段k7+686柳林大桥;第二合同段k17+328及k17+421黑牛蜗中桥;第三合同段k6+820~k16+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四合同段k16+000~k25+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五合同段k25+000~k33+2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六合同段k33+200~k43+894.452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七合同段k33+358及k34+157公铁立交桥;第八合同段为全线防护工程及小桥涵工程,第九合同段为全线沥青砼路面工程及交通工程。

第五、六、八、九合同段由铜川市路桥工程公司承建、第一合同段由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二合同段由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三合同段由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承建、第四合同段由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第七合同段由西铁三原工务段建筑工程运输公司承建。

总之,通过工程施工、监理招标,选择了施工业绩好的施工和监理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占地拆迁及环境保障执行情况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结合省、市有关规定,及时编制了《柳崾公路环境保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柳崾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柳崾公路环境保障实施办法》,铜川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柳崾公路建设用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的通告》,在公路沿线张贴公路建设宣传标语,散发公路建设政策法规传单,为柳崾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监督力量。

按照省、市政府有关征地拆迁文件规定,为减少征迁难度,统一政策,节约投资,市指挥部办公室、市项目管理处通过和工程所在地印台区及耀州区政府协商,征迁及环境保障工作由地方政府承担,市政府同县区签订“征地拆迁及环境保障责任协议书”,建立了奖罚措施。为此,各县区政府由一名主管领导挂帅,县区相关部局为成员,以县区交通局为牵头单位,沿线乡镇主抓征迁工作。当地政府“一个窗口”对外负责征迁工作,工程征迁中,各征迁办主要领导吃住在工地一线,现场办公,耐心细致地做好征迁过程中村民的思想工作。对个别村镇群众提出的不合理的补偿要求,征迁组现场召开面对面的对话会、座谈会,和村民们促膝谈心,增强群众对公路建设重要性及其对于村民生产生活即将带来的巨大利益作用的认识,从思想上消除群众的无理念头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对沿线所涉及的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费等实行现金直通车,及时予以兑付。由于征迁工作机构健全,政策到位,责任明确落实,采取了封闭式征迁和环境保障管理的模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施工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针对土石方施工任务及“民工建勤”的特点,项目管理处下设现场管理组,与驻地办一起联合办公,及时解决工地变更等事宜,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三是对沿线地质不良路段,尤其是k33~k43+894段地下水位高,层间水丰富路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处理,增加了纵向盲沟,铺筑了土工布,对于路床标高60-80cm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均采用天然砂砾逐段进行换填,消除了质量隐患;四是开展科技兴路活动,与长沙交通学院共同完成了路基层状土的压实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研究,目前该项目正在观测研究阶段;五是对沿线构造物与市质站共同进行了破坏性检查,要求返工挡土墙及涵洞7处,对含灰量及压实度不足的路段返工4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中桥的浇筑空心板梁砼强度进行抽查,存在抗压强度不足,分析原因为进场秦岭525水泥为假冒水泥,材料把关不严,报废了6片梁,这件事在全线引起了震憾,增强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六是在2003年春季最不利季节对全线路面弯沉进行了检测,重点对涵洞、挡土墙墙背路段及弯沉不足路段进行了全面挖除,厚度小于30cm的路段用c20砼进行了加固处理,大于30cm的路段下部采用c20片石砼等方案进行了修补,消除了质量隐患。七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根据铜川地区其它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经验及后期病害特点,结合柳崾公路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重型车辆多的特点,为确保面层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对k6+800~k43+894段普通石油沥青砼路面面层变更为sbr-ii型改性沥青砼路面,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八是对桥梁结构物从始至终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高度责任心。充分利用已建构造物。如k18+050及k18+250两座双曲石拱桥,建于70年代,无设计施工资料,能否满足新的设计荷载和使用要求,经长安大学检测加固后符合要求,节约了拆除重建的费用。九是抓好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柳林大桥桩基,为防止施工质量出现,所有桩基预制梁由陕西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检测,确保关键环节万无一失。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根据省公路局工程变更程序要求,制定了柳崾公路工程变更管理规定权限,业主、驻地监理办都能认真执行。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还特别注重桥涵构造物的外观质量,树立典型工程,选择构造物外观比较差的典型和外观比较好的典型工程,组织全线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监理召开质量现场专题会议,由外观好的施工单位介绍经验。同时,责令差的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做到措施到位,保证外观质量。为提高管理水平,在全线开展了以比质量为前提,比进度、比管理、比安全、比文明施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业主和驻地办联合成立考评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各合同段施工单位的考评工作,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对质量达不到规定分值的,当月不考评、不受奖,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柳崾公路全线完工后,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今年7月下旬、8月28日及9月28日至10月4日铜川市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柳崾二级公路属于沿溪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各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沿河路段特别严重。经调查,全线共发生沿河路基冲刷坍陷、挡墙及路肩悬空、边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毁路段43处,累计经济损失达人民币350万元。经市交通局和市项目管理处组织抢险,截止2003年10月30日全部抢修恢复完毕。

这次水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段地质情况复杂,受投资限制一些设计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尽完善,高填方边坡较大的路段未设出水口,路面雨水、水沟流水及沿河洪水集中冲刷,加之砂砾材料回填的边坡透水性强,边坡稳定性差,受冲刷后极易淘空、沉陷。其次本项目的路基工程采取乡镇“民工建勤”方式施工,路基土石方施工时对涵洞及挡土墙等结构物的关键部位及半填半挖、填挖交界路段的施工环节抓得不紧,经验不足,导致路面局部路段沉陷开裂等病害。

市指挥部办公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施工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③开工伊始,首先加大对到场人员、设备的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设备投入到位,只有保证一定数量设备才能确保工程任务的落实,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要求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二是针对土石方施工任务及“民工建勤”的特点,项目管理处下设现场管理组,与驻地办一起联合办公,及时解决工地变更等事宜,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三是对沿线地质不良路段,尤其是k33~k43+894段地下水位高,层间水丰富路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处理,增加了纵向盲沟,铺筑了土工布,对于路床标高60-80cm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均采用天然砂砾逐段进行换填,消除了质量隐患;四是开展科技兴路活动,与长沙交通学院共同完成了路基层状土的压实变形观测及工后沉降研究,目前该项目正在观测研究阶段;五是对沿线构造物与市质站共同进行了破坏性检查,要求返工挡土墙及涵洞7处,对含灰量及压实度不足的路段返工4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中桥的浇筑空心板梁砼强度进行抽查,存在抗压强度不足,分析原因为进场秦岭525水泥为假冒水泥,材料把关不严,报废了6片梁,这件事在全线引篇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 目 执 行 情 况 报 告

工程名称: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

日期: 2011 年 11月 28 日

江滨南路g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 至城关大桥段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一、概况

(一)建设依据及项目实施办法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省道路面改建计划的通知》(闽路计[2009]8号)和福建省交通厅《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闽交建[2006]53号)进行建设。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江滨南路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南部,本次施工段南起城关大桥下,南接205国道和泉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出口,施工全长约2.08公里,属城市二级主干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等级:城市ⅱ主干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主要工程数量:沥青混凝土路面7.23万m2/2.08km

4、路面等级及宽度:机动车道采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期15年,路面红线宽度为33米,路面结构及宽度如下图所示: 说明:

1、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000---k0+560、k1+547.957---k2+128.9775地段。

2、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图用于k0+560---k1+547.957地段。

(三)工程进度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原定工期三个月,因受设计图纸总体变更的影响(台江接线处平交变更为下穿)及征地拆迁的影响,该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

(四)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三明市公路局设计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监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建设管理情况

本工程办理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

(一)前期工作 1.设计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设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2.施工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三明市公路局养护改造工程时行招标,根据福建省交通厅关于《普通公路路面养护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招标。本次招标由三明市公路局进行招标,邀请三明市公路局下属单位且具有公路养护资质二类乙级或公路二级及以上的企业参加投标,参加投标单位的有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盛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永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永安燕鑫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明恒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沙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三明昌盛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开标过程由三明市交通局监察室和三明市公路局纪委全过程监督。3.监理单位招标: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监理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招标由三明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建省蓝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参加投标单位的有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万安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福州闽教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本次招标文件的规定,最后确定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机构设臵及职能

江滨南路国道205线泉三高速公路南出口至城关大桥路段道路路改造工程项目采取城投公司与市公路局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办法实施,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合同,城投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市公路局具体组织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和管理。、三明市公路局李昌瑞同志为该建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黄启林为该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的管理工作。

三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派端木辉为城投业主代表,全面负责拆迁及相关的协调工作。2.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市公路局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篇三: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受理编号:2009f20010236合同编号:2009gb2f20033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09~2010年度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 目 名 称:优质超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山区转化与示范 单 位 名 称:(公章)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单位法人代码:42999032-6 项目执行期: 自2009 年6月 1日至2011年10月 1 日 项目支持方式:无偿 项目支持金额: 50万元 单位法定代表人: 张鹏 电话:

通讯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弘扬路439#邮政编码:561000 传真:0853-8645877 编写日期: 2010 年 12月29日 监理单位: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优质超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山区转化与示范项目 2009年~2010年度工作总结

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的要求,2009年~2010年度,安顺市农科所主持在贵州省的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等地实施了高产耐密玉米品种中试、示范。通过“顺单6号”高产示范,挖掘和展示该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宣传和示范高产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并带动提高大面积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贵州省科技厅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2009~2010年度项目各项指标任务。现将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概述 “顺单6号”(原名:“安2032”)是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立体农业”生态特点及农民的种植习惯,育成的优质、耐密的超高产玉米品种。在2004-2005年省区试中平均亩产616.5kg,比对照增产15.6%,2007-2008年高产示范,亩密度达4200-4500株,最高亩产量933.1kg;品质达国家饲用一级玉米品质标准,容重达到810g/l,比一级容重标准710g/l高14.3%,属高容重玉米品种。2008年通过贵州省审定。

项目期内在贵州海拔1000-1880m山区进行中试、示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高产繁殖、制种技术研究。使成果熟化,尽快应用于生产。

2、总体目标

项目期内计划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顺单6号”的配套高产栽培、繁殖、制种技术研究,建立种子生产、加工配套技术体系;制种6000亩,平均单产250 kg/亩,种子质量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亲本扩繁300亩,平均单产250kg/亩,亲本质量达国家原种标准。实施“顺单6号”的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大面积示范60万亩,平均单产指标500kg/亩,比当前主推品种亩增产80kg以上。高产示范5000亩,平均单产700kg/亩(其中高产示范核心区面积300亩,平均单产800kg/亩)。

3、阶段目标

项目自2009年6月开始实施,2011年9月完成,共分二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09~2010年

(3)繁殖“顺单6号”亲本原种300亩,产种7.5万kg,保证2010年制种所需亲本种子;(4)“顺单6号”制种6000亩,生产种子120~150万kg,满足2010~2011年中试用种;(5)开展高产栽培及制、繁种配套技术研究,初步提出“顺单6号”大面积推广及繁殖、制种的高产技术路线。

本阶段投入项目资金47万元,用于中试、示范补助、亲本扩繁、制种、仪器设备购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户培训、资料费等方面。第二阶段 2011年

(1)完成“顺单6号”中试、示范面积39万亩,平均产量500kg/亩(2)高产示范面积3000亩,平均单产700kg/亩,其中高产示范的核心区面积100亩,平均单产800kg/亩;(3)完善“顺单6号”高产栽培技术、制种配套技术体系;(4)完成项目田间验收、总结及项目结题验收。

本阶段计划投入项目资金13万元,用于中试、示范补助、项目验收、培训等方面。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

1、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机构完备

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是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的保障。a、成立了由安顺市农科所所长张鹏为组长、农科所玉米研究室、安顺新金秋公司、安顺市农推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审查和督促实施,协调项目用地、资金和物资到位工作;b、成立了由张鹏所长为组长、科技开发部主任、科研科科长、玉米研究室主任为副组长,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实施小组,其职责:①制定技术实施方案;②负责示范区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和补助物资的发放工作;③督促和指导农户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④建立展示区高产示范工程档案、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总结工作。(2)项目分工明确

项目实施分工明确,保证了人员、技术到位。安顺市农科所负责制定技术实施方案和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关承担单位负责示范区规划和组织落实工作。

(3)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了有效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保障项目任务完成,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按照所发(2004)46号文件《安顺市农科所科研质量考核管理奖励实施方案》、《安顺市农科所科研项目责任追究制度》规定严格进行管理。

(4)物资供给及时、管理科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示范点农户给予物化补贴(直接发放物资),补贴标准为尿素35kg/亩、磷肥20kg/亩、钾肥20kg、复合肥1包(25kg)、锌肥1kg、顺单6号3kg/亩,其中,种子、肥料补助面积699.1亩,种子补助面积2980亩;并由我所投入农药统一雇工进行病虫害防治。对示范样板点进行动态管理,在劳务及物资费用上实行总额控制,对达标完成任务的在规定补贴上给予一定比例上浮,对不达标或不能完成任务的减少或取消补贴。

(5)技术措施到位:示范样板点由所统一发放技术资料,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指导。每点派3名科技人员长期驻点包片包户进行田间技术指导,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到示范点进行督促检查保证了人员、技术的到位。做到“管理、组织、任务、人员、措施、督察”六落实,良种、物资供应到农户,技术指导到田头。(6)抓好高产连片示范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办示范、搞样板、建立高产连片示范点,定产量定指标,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高产连片示范的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2、主要技术措施

项目实施中围绕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采取了三项适合贵州生产实际的技术措施(1)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直播

在玉米生产中品种是玉米增产的核心,规范化栽培增加“密度”是增产的基础。针对目前我省、市玉米生产中品种的选用、栽培“密度”和规范化栽培技术问题是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问题,项目实施中大力推广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直播栽培技术,有效提高玉米生产上单位面积的栽培密度,从而确保玉米产量提高。该项技术操作简易,不再新增加其它投入,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见效果,农民省工、易掌握、易接受。该项技术的推广增产效果明显,确保了项目大面积示范产量指标的完成。(2)育苗移栽

杂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是玉米生产中一项有效增产的栽培技术,一是解决冬季作物与夏季作物之间的茬口紧张问题;二是集中育苗,出苗整齐、茁壮,移栽后群体整齐,为高产打下基础;但在我市及黔中地区春旱现象严重、土壤粘重、农村劳动力外出多劳动力紧缺,推广杂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项目采取选择水源条件较好、农民容易接受的地方引导、指导农民实施“顺单6号”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核心示范区,通过采取育苗移栽保证了项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到位,为实现高产示范指标提供了技术保障。(3)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技术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改变传统的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习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节本增效,降低了农民投入,也降低了项目投入,同时减少肥料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氮肥后移技术促进了后期灌浆充实,提高了子粒的饱满度,为实现高产提供了保证。

三、项目进度完成情况 项目期阶段完成大面积示范26.7万亩,加权平均亩产524.61kg;完成连片高产示范面积3679.1亩,平均亩产700kg以上,其中核心区面积699.1亩,经有关专家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产871.28kg;完成亲本扩繁329亩,生产母本种子6.25万kg,平均亩产261.51kg/亩,生产父种子2.33万kg,平均亩产258.89kg/亩;在四川省、云南省共完成“顺单6号”制种6017.8亩,生产杂交玉米种子152.25万公斤,平均亩产253kg/亩。项目期主要从种植方式、密度、n肥施用方法、微肥用量等方面进行“顺单6号”高产栽培技术专题研究,并进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调查和制种技术研究。总结出“顺单6号”在海拔1000~1800米的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顺单6号”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已经获得受理;培训各层次人才共计669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全面完成项目阶段合同任务。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1、大面积示范

为使“顺单6号”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三农”,2009~2010年,项目在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完成示范面积26.7万亩,为项目阶段合同指标21万亩任务的127.14%,加权平均亩产524.61kg,为项目合同指标500kg任务的104.92%,各示范点平均单产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达80kg以上,完成项目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示范面积和产量指标的阶段合同任务(表1)。

本阶段在安顺市的紫云县猫云镇、普定县白岩镇、西秀区大西桥镇和黔西南州兴仁县共完成连片示范片4个,超计划1个,高产示范面积3679.1亩,超计划2000亩指标任务83.96%,其中核心区面积669.1亩,超计划200亩指标任务234.55%。经省、地、县有关专家测产验收,两年加权平均亩产871.28kg,是高产核心示范产量指标700kg的124.47%。由于玉米大面积连片示范样板展示直观,宣传、辐射效果显著,对加快新品

工程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 篇6

1、全面主持工程部的日常管理工作,按计划组织实施项目的工程建设;对项目的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管理、过程监督;保证按进度、保质量、控成本完成建设任务。

2、协助公司处理和解决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出现的技术难题,从技术上提出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费用的建议和措施,积极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把关,降低建设成本,争取最大的投资效益;

3、做好工程部对外的联络、交往,协调施工期间与总包、监理及甲方之间的关系,负责协调工程建设相关各方的业务关系,以及工程部和公司其他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

4、组织对各建设工程重要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发现、处理问题,督促、指导做好工程平面管理、技术管理及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5、组织编制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向公司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编制年度工作总结。

任职资格

1、工程管理、建筑专业本科优先;

2、应变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领导才能;

3、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管理;

4、遵守公司制度规范,善于从公司立场考虑处理问题;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文件,运转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文件的运转起始于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图样及相关说明的接收,终止于项目施工文件的移交归档,其运转可分为四个阶段九个环节。

1 收发阶段,包括收进验收和登记分发两个环节

1.1 收进验收

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应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接收建设单位移交的施工文件,施工文件主要包括施工图样及有关说明材料。在接收前要对施工图样的套数及每一套图样的件数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字。一个完整的建筑,除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卫和电气等配套施工图纸外,还有设备图纸以及配合这些图纸所选用的一些标准图纸、图集的编码等说明。

1.2 登记分发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图样及其附属说明文件进行登记,所有图样文件,除留一完整成套备份以编制竣工图所需外,其余根据施工的实际工作需要,分发到各使用部门。

(1)登记簿。施工图样登记簿项目应当包括:图样名称、图样编号、数量。

(2)发放清单。施工图样发放清单项目应当包括:文件名称或编号、分发号、领用部门、领用人签名、领用日期、是否受控等。

(3)分发程序。根据施工现场使用、留档备用等各种用途的需要,确定施工图样的分发办法和数量,在分发过程中,要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领用人要在图样发放清单上签收。

2 使用阶段,包括调剂使用、现场收集、变更汇总三个环节

2.1 调剂使用

由于成套性施工图样数量的限制,必须对施工图样材料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以满足各方使用的需要。

(1)调剂使用范围。图样使用范围包括各分包单位、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

(2)调剂方法。严格控制成套性图样文件的发放,灵活调度,使数量有限的施工图样文件发挥最大的效能。

2.2 现场收集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要与施工进度保持同步,要做好施工文件材料收集的组织工作,督促各施工部门做好施工范围内产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施工文件现场收集范围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沉降拉移、变形等观测记录;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文件材料;工程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的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总结等。

2.3 变更汇总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建筑材料的替换,结构功能的调整和施工条件限制等问题,须对原设计的施工文件进行变更。施工文件的变更申请由施工单位提出,经建设单位协调,最终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变更,施工单位要按规定,定期做好变更材料的汇总,在汇总整理过程中,要检查变更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并根据变更时间顺序,对变更材料进行系统排列。

3 整理阶段,包括材料整理、编制竣工材料两个环节

3.1 材料整理

施工结束阶段,施工单位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施工记录、签证和变更材料按固定格式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在进行材料整理时要注意将保存完好的、图面清晰的施工图样充分利用,多编几套竣工图,以满足工程验收、存档备查的需要。

3.2 编制竣工材料

竣工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竣工材料主要内容是竣工图,竣工图是工程使用、维护和改造的重要依据。

(1)竣工图种类。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

(2)竣工图质量要求。按图施工的项目竣工图可以直接在原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印章即可;有一般性改动的,由施工单位根据变更通知,在原施工图上用图示法注明修改部分,加盖竣工图章,并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施工说明;凡结构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有其他重大改变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重新绘制的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单位加盖竣工图章,并附相关记录和说明。

(3)竣工图章。竣工图章尺寸为长80毫米、宽60毫米。内容包括编制单位名称、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名称、监理负责人。竣工图章应使用不褪色红印泥,加盖在图内标题栏附近空白处。

4 归档阶段,包括材料移交、归档保存两个环节

4.1 材料移交

在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以后,施工单位要按规定将经过系统整理的成套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文件移交建设单位。

(1)材料移交的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2)移交手续。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项目施工档案时,应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

4.2 归档保存

施工文件归档是基本建设项目施工文件在施工单位内部运转的最后环节,完成归档这一标志性环节,基本建设项目施工文件就由此转化为工程项目档案。

(1)施工文件的归档范围及质量要求。对工程建设施工有关的、记载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归档的项目施工文件应为原件,其内容与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

(2)归档时间。根据工程建设的程序和特点,施工文件归档工作可以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通过验收后进行,成套的工程档案须在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之前,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归档。施工单位需向本单位归档的施工文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立卷并及时归档。

参考文献

[1]于晓庆.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浅议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篇8

一、跟踪审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决)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及参与单位的相关经济行为。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是: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审核及经济评价。2.设计方案经济比选及优化、设计概算、预算的审查。3.招标文件、投标标底、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评价办法选用和拦标价制订的审查。4.施工合同、进度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设备材料的询价等的监控和审查。5.工程结(决)算的审查。

二、跟踪审计就是前移审计关口,加强事前、事中过程审计

常规审计往往是事后进行结算或决算审查,难以有效控制和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物资采购效益性和采购价格合理性、隐蔽工程真实性以及设计变更科学性等诸多方面问题。在工程现场的跟踪审计中,将审计监督、咨询及服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控制和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改变了以往重大工程,工程结算超预算,工程预算超概算的状况,这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工程管理是分不开的,从实践证明管理出效益的结论。对工程结算书中量、价、费一些事后求证难的问题,由于审计的提前介入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摆脱了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跟踪审计实现了从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和事中控制延伸拓展,实现了传统审计职能向现代审计职能的转变,是质的飞跃。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达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时纠正偏差的目的。

三、突出重点,抓好过程控制

1.审查设计方案的效益性,确保项目选型经济实用

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的控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支撑,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达到经济适用的效果,所以审查设计方案对有效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报价评价方法选用等,提出审计合理化建议

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参与合同条款讨论、合同谈判和合同审核,从合同主体、合同条款、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甚至细到定额的套用等方面重点控制。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约定不明确等造成合同无法履行。有效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合理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

3.把常规审计难点作为现场跟踪审计重点。

隐蔽工程真实性、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合理性、未计价材料价格的准确性始终是常规审计的难点,在现场跟踪审计中,隐蔽工程应作为审计重点,并拍下照片作为结算依据。这样既便于掌握真实情况,又促使项目管理和监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也有利于及时整改现场发现问题。

材料价格的确定及验收:建设项目材料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因此参与材料价格的核质核价非常重要。同时在对某项工程未计价材料进行核质核价前,应对该工程的合同进行熟悉了解,对未计价材料的具体约定,包括对未计价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等技术参数、核价方式有否约定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核质核价时应仔细核对材料规格、型号、材质等与相关合同、要求是否一致,定价原则是否符合要求,当同一材料报价不一致时,是否在配件、材质等方面不同,是否要求为工地价(既运到工地且含上、下车费)。同时甲方应建立专门的材料验收小组,对到场材料按照核价时对材料的要求,即厂家、品牌、规格、型号等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查。这就可防止施工方偷梁换柱,钻空子,吃材料价差的情况。

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全程参与,对高估冒算、重复多计工程量坚决不计取。由于采取了种种监控措施,层层把关, 对重点部位采取现场材料取样、拍摄现场情况等,对防止变相突破投资规模、控制工程造价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对隐蔽工程中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借助于监理日记、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进行核实。

现场签证的确认。现场签证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现场签证的内容涉及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等内容。同时涉及到建设方、施工方、监理及审计多方会签。所以应明确签证流程。

① 一般情况都是施工方提出签证要求,这时建设方和监理应判断其可行性。如果可行再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收方。收方时各方都应做好记录,正式签字时先由建设方、监理签字确认,最后交由审计方审核签字,并保留签证原件一份。

② 对有交叉施工的情况,应避免同一工程内容重复签证。

③ 现场签证对工程内容、尺寸、数量、原因、部位、日期、结算方式等要进行明确,尽量避免事后产生分歧。

④ 现场签证应该及时,最好避免结算时补签的情况。

设计变更的确定。设计变更对工程质量、工期及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重视和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控制十分重要。为加强造价控制,可以制定设计变更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规范设计变更的签审程序

总之对隐蔽工程真实性、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合理性、未计价材料价格的准确性,应做到一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签证的真实性,二审其合理性,三审其合法性,使虚增工程量、高估冒算、审计纠纷等现象能得到及时有效遏止。

四、注重决算审查,严格事后审计监督。

工程决算审计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环节,审计确认结果将直接作为工程投资认定的依据。所以,抓好决算审计对有效控制投资至关重要。在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情况下,把好决算审查关的关键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项目前期审查和过程审计的结果。

1.结算审计时,对补送或补签的材料,相关签字部门应严格把关,审计部门应检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完整、真实。对未补来正规签证资料的工程量不应计算。防止施工方事后做虚假记录材料、扩充工程量的情况发生。

2.施工方在送审材料中有可能对其不利的材料未进行报送,所以工程部应送交审计部门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重要材料的原件以备案,包括设计变更单、签证单等。结算审计时,根据备案的原件材料,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逐一核对。

3.在图纸未明确做法或者怀疑与实际尺寸、做法不相符的情况下,应及时到现场进行核实。

4.熟悉掌握并灵活运用定额。

比如楼地面贴地砖定额中已含找平层及结合层的水泥砂浆,厚度按实调整,不应另套找平层定额;

在跟踪审计中正确处理好与基建、后勤、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跟踪审计时把握好工作尺度,使跟踪审计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由于跟踪审计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这对跟踪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审计人员,首先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如有施工现场工作经验,熟悉施工作业程序;其次,应能熟练应用审计相关软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把握审计质量;此外,从事跟踪审计人员也需要不断知识更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审计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在保证决算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时效和效果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深化的近义词下一篇:正反典型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