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的近义词

2024-07-02

深化的近义词(共8篇)

深化的近义词 篇1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村各项改革正在扎实开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大的原则、基本任务、重要路径,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特制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赋予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保证其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各种私人和股份制经济、供销合作社经济以及国有农场林场等国有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握好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4.坚持保障农民权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

5.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公平和效率。

6.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在把握方向、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认真组织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要按程序报批,取得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7.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提高依法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二、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基层党建等领域,涉及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对这5大领域改革的核心问题,要明确大的方向、主要内容和重大方针对策,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构成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保障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基础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对农民住房财产权作出明确界定,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抓紧修改有关法律,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和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法律效力,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指导意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制定出台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文件,规范草原承包行为和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

三是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特殊保护。完善土地复垦制度,盘活土地存量,建立土地复垦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产建设毁损耕地的复垦责任。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办法。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到位。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杜绝违规占用林地、湿地补充耕地。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试点,推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2.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基础上,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

3.深化林业和水利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深化配套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完善林木采伐权,管好公益林、放活商品林,调动林农和社会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研究提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指导意见,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4.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5.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6.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7.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

9.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和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按照为农服务的宗旨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对农业实行必要的支持保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0.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转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大力清理、整合、规范涉农转移支付资金,对“小、散、乱”及效果不明显的涉农专项资金要坚决整治;对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专项资金予以整合;对地方具有管理信息优势的涉农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块下达,由地方统筹支配,落实监管责任。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切实提高涉农资金投入绩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支农事权,明确政府间应承担和分担的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支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1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方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完善农产品收储政策,坚持按贴近市场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收储价格,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储备效率。加强粮食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引导流通、加工等各类企业主体参与粮食仓容建设和农产品收储,规范收储行为,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强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和市场方面的作用。

1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将现行的“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优化补贴支持方向,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持与现有政策的衔接,调整部分存量资金和新增补贴资金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合理确定支持力度,不人为“垒大户”。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突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完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机制,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机具购置等的支持力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快捷高效的补贴资金发放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收入补贴的办法。

13.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

1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强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扶持种业发展,做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15.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深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限牧限渔。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源、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

16.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坚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制度,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完善治理结构。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业务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地方政府切实承担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推动地方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7.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加快规划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管制度,健全县市域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探索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18.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19.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标准水平统一衔接可持续,完善综合监测评估制度。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2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各类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相应支出责任,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21.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政策。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突出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五)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围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2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惠农资金、侵占征地补偿款、侵吞集体资产等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腐败行为,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

23.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建立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理顺村务监督机构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切实发挥村务监督机构作用,落实群众监督权。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形式,重视吸纳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驻村单位参加协商。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2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修订乡规民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平台和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设施利用效能。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重点文化体育工程有效合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各类文化组织和机构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明,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

25.创新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农村贫困人口掉队的要求,分类施策,加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的机制。完善片区联系工作机制,推动片区规划实施与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相结合,将政策、项目等落到实处。抓紧研究制定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6.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执法力量,推行对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的综合执法,确保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依法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三、(略)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切实增强领导、组织、监督农村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农村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农村改革工作,把握好方向和路径,加强对农村改革工作的指导,确保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的近义词 篇2

一、制约课改的因素

1 教育系统自身的缺陷。

教育系统尚未形成、发展为完善、协调、统一的系统。教育的构成要素相互间依然存在着偏离甚至矛盾的现象。“在教育领域, 正如在其他领域一样, 也存在着与未来理想相对立的种种偏见, 这些偏见阻碍着一切变化和革新, 如教育领域各种要素——决策者、行政人员、教师、家长和学生等等——的各种相互分歧互不相容的观念和利益”。培养目标、教育方法、考试制度、评价标准以及教师愿望、家长要求等之间的分歧、矛盾制约着改革的进行。

2. 教育自身的保守性。

教育领域的保守和经济领域的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教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自身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传承的秉性, 促成了其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紧密联接, 而疏远了与未来的距离。“对变化的某种抗拒是一切教育体系固有的因素, 是因为教育首先是前代人的知识、本领、态度向新一代的传授, 而且教师们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接受培训的, 他们也并不总有机会更新专业知识。所以教育体系的保守性是自然的、不容易克服的”。

3. 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缓慢性。

教师教学的态度、价值观、情感的改变不象知识那样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观念、价值观和思想等的转变被认为是最难的, 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因为观念一旦形成并转变为长期而固定的行为模式, 将是根深蒂固的。来自于教师对改革本能的抵制和抗拒是顽固的, 转变、改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方式、手段又是传统的、落后的, 简单而形式化的教师进修或培训丝毫无益于教师信念的改变, 相反却形成了一种浮躁和应付心态。“一些教师通过进修或培训获得的新知识不会必然地落实到将来的课堂中去, 教师宁愿将专业发展者或改革者所说的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知识形式去了解和接受, 但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却依然故我, 没有丝毫的改变”。

二、深化课改:学生的力量

制约课改进一步深化的诸多因素似乎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忧虑和压力。我们在积极地探讨和寻求克服各种阻力和障碍的方式、力量——来自于教育自身的和外在的:如改变教师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效果, 大力宣传课改的理念和价值, 完善教育机制, 形成开放、高效的教育体系, 制定科学的考试和评价制度等等。然而, 我们却忽视了另一种因素——作为构成教育系统最重要因素之一的学生, 学习者的作用。在我们的观念中, 我们总是把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被改造者、被塑造者、被培养者, 却忽视了作为“受教育者”在课程改革中的另一种价值: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制约、监督、评价作用。我国一位被派往英国的教师面对自由发言、讨论热烈、无拘无束的英国学生的课堂, 实在忍无可忍, 决心像在国内那样在学生面前树立师道尊严的形象和作风, 要求学生当教师讲话的时候“认真听讲, 别乱说话”。然而, 没过多久, 有的孩子陆陆续续不来听她的课了, 因为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自由, 他们学得不快乐。经过校方做工作, 学生返回了课堂, 这位教师再也不敢使出自己强硬的在国内用了多年的教学方式了, 转而去适应学生, 适应有个性和乐于自由表达的学生。是学生的力量改变了这位教师以往顽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这是一股来自于受教育者的强大的、有效的力量。

事实上,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具有鲜明的交互性。教师并非单方面作用于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宣明了他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 他在接受教师影响的同时, 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作用于教师, 师生间是相互接触、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 是“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应该而且能够显示其作为“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多方面的应然特征。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 以服务、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教学观, 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已成为能否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关键。我们要通过发挥学生能动的积极作用和力量, 以尽快完成这种转变。

1. 瓦解教师的权威。

的确, 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 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鲜明突出。其作为知识、经验的先知先觉者以及由于历史、社会、世人的推崇,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教学环境中, 教师成了至高无上者。教师在学生面前, 是绝对的“权威者”、“统治者”甚至“霸道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控制作用走向了极致, 以至于近乎一种统治、奴役。师生关系严重失衡, 学生的个性、创新品质在压抑、束缚中被扼杀。强权者在弱者面前往往是霸道的、蛮横的、不遵守规则的, 正如有的教师所言所行:我高兴的时候, 就多讲一点, 不高兴的时候, 就少讲一点甚至不讲, 布置作业或让学生自己看书。“旧教育最根本的权威主义还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继续存在着, 教师对于他们所教学生的各种需要和所关心的事, 并没有尽到什么力量——使得难以把教育过程按照任何真正的协作和民主的方式进行”。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为所欲为, 可以统治、控制、主导甚至奴役自己的服务对象, 的的确确是独裁者、主宰者、权威者、霸道者。而学生在教师的观念中成了无个性者、顺从者、是奴隶、是仆人。新课改深化的艰难、缓慢和阻力就来自于这种长期形成的不平衡的、严重倾斜的师生关系, “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时候, 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力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新课改必须削弱、瓦解、降低教师的权威作用, “教学实践中, 被规约的教师却并没有真正消解其规约学习者的霸权角色, 教学霸权几乎从来就十分自信地迫使学习者削足适履地来适应它, 而新课程改革正在真正动摇它”。新课改已经明确界定了教师的“服务者”角色。“一旦进入课程实施领域, 教师的角色就是服务者、适应者。亨特 (Hunt) 曾断言:‘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将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位子上拉下来, 不得“俯视”学生, 直至教师在学生面前有所约束、顾忌, “规规矩矩”, 而不是“为所欲为”、主观臆断式地采取一种无视学生存在、反应的霸权式行为。至此, 有利于课改的环境方可形成。

2. 提高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自信。

我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传统中, 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被动者、弱者、受约束者。在“教育者——受教育者”这对关系中, 学生是被教育者、被培养者、被塑造者, 要接受“教育”, 听从安排。这种长期形成的、伴随学生成长的“客体”地位使学生在教育者面前总是怯懦的, 怯于表达、不敢反抗、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没有自信和缺乏勇气的。而且, 长期的、普遍的“听话”文化的教化和熏陶更加强化了这种现实状况,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合理的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实际上, 学生绝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新课程的价值理念中, 突出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学习者不是被统治者。学习者有自己独特的、彰显个性的思想、观点, 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学习者有权力要求教师营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条件, “小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意识到他的地位、权利和愿望, 权威式的教学方式必须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服务、被服务的关系, 是“仆人”和“主人”的关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人的作用, 自由、大胆、“无所顾忌”地与作为“服务”的教育者进行交流、沟通、探讨, 敢于争辩, 做一个充满自信的有个性的学习者。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学生是教改第一线的见证人, 是评判者。课改的质量如何, 学生最具有发言权。学生的感受、体验, 学生的发展最具有说服力, “过去, 学生一般被迫接受学校传授给他们的东西, 在教学语言、内容或安排方面都是如此, 今天, 公众越来越认为在有关组织安排的决定方面, 他们有权发表意见”。有权对课改的进行、改进、发展发表意见。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模式、反应、态度有一个衡量、判断的价值标准。在什么情境或条件下, 教师的表现、选择是符合、遵循或违背、偏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但由于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定位, 学生对教师主导教学的依赖、遵从积习已久, 并未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 是否有利于或限制了自己个性和才能的发展, 学生的评判意识、质疑意识、监督意识甚至批判意识异常淡薄和缺乏, 他们甚至并未意识到在这场事关民族危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学习者的地位和基本作用、权利和义务。他们有权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改的价值理念, 创设有利于自己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的教学环境, 他们有义务督促、配合教师的教学改革向深层发展, 防止新课改偏离航向并走向保守。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在课改中的发言权、评判权、监督权, “如果希望学生日后有能力预见变革, 并通过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来适应变革的话, 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就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做出贡献, 与教师一起工作并同他对话, 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批判意识”。教师应走进学生, 广泛深入宣传新课改的精神理念, 让全体学生明晰在课改深化过程中学校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的定位、他们自身的自由、权力和义务, 并运用这些知识对教师的教学、师生关系的处理给以有理有据的评价、批判。

4. 建立保护学生权利的有效机制。

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师面前是一个“弱者”, 对教师的教学作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 都有自己真切的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而对这种感受与体验的表达往往是流行于学生中间的、不公开的。由于自身的弱小及对教师威严的敬畏, 使得学生怯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愿, 或不知道向学校反映自己的意见。甚至由于担心对教师教学有不同观点而受到教师的“报复”。我国的学生、家长在教师面前总是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 毕竟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 学生选择教师的机会和权力是很少的。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了解、反馈、保护学生“发言权”和约束、调节、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机制, 使得学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 并能促使、保障学生能够积极地、无所顾忌地而且随时有机会向学校、教师反映、表达自己的学习意愿, 并能得到满足, 而且, 要使这种“话语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学习者对教育者的要求、建议甚至意见必须有制度、机制保障, 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保障下的自由表达的教学不是和谐的、合作的、民主的教学。民主是需要民主制度保障、体现的, 否则将是虚伪的、虚无的。教学的民主亦需要建立在完善、有效、健全的机制和制度上。

如果学生的教育观念以及对自身喜欢或应接受、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有鲜明的意识和明确的要求时, 教师将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自身教学理念、方式的改造、转变, 以满足受教育客体一方的心理, 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予以考虑、重视、关注学生的反应、变化, 以调整并适应学生。只有真正形成这种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的教学文化氛围时, 我国新课改全面、彻底完成的条件才能够成熟。否则将是受质疑的。因为, 一种不在乎、不考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 一种违背学生学习意愿的教学行为, 是阻碍、抑制学生发展的, 是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需求、认知风格、个性特征, 新课改就将完成到何种程度。

课程改革至少要做到这一点:让每一位教师时时感受到他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统治者”、强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统治者”、弱者。他是在和一个有能力判断他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当、合理的学习者进行平等对话。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 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77-278.

[2]操太圣.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 .

[3]浮沉.最性感的老师[J].青年文摘 (人物) , 2003, (7) :26—28.

[4]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4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7-110.

[6]杨启亮.规约与释放:教学实践智慧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1) .

[7]李传永.新课程实施:呼唤教学实践智慧[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1) .

深化认识是深化课改的不竭动力 篇3

关键词:课改;课程;主观能动性;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高中阶段进行,随着新的课程设置广泛推行,在实践过程中大家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面临一些困惑。对于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向纵深推进,我以为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是把新课改推向深入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活力源泉。

新的课程设置对于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模式上的体现和做法上的指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载体。而实现目标要求才是内容,才是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第一,我以为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推行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否定。我觉得把新课改理解为一种教育回归更为合适。虽然新课改的课程变化较大,它修正、更新了一些传统教育中的认识和行为偏差造成的不适应人自身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模式,但新课程改革本身和其目标要求都应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和传统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必须理性对待,不可过分地标新立异。从前段时间美国曾出现过关于“虎妈妈”现象的争论可以看出,一些有争议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是可以简单否定的。无论课程设置怎么变化,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并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中的那些优点和可取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作为学科教师,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不可完全依赖新的课程设置自身。实际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是:要设置多少模块,要修完多少学分,对各学分怎样认定,应该怎样去实践和操作等等。这样的一些学科教学的程式化手段是为了推动课改,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用这样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使它的操作性增强进而使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成为可能。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程式设置只是课改的形式而不是课改的目的。新课改的目标仅靠一些课改操作模式和规章制度是难以得到充分地实践和体现的。如果过多地看重新模式的功能,要么可能使得课改从一种僵化的模式走向另一种僵化的模式,要么可能变成“穿新鞋走老路”。因为新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应该取决于人的因素,特别是施教者去思考。人才的造就是在塑造思想和灵魂,它比世间最复杂产品的造就都要复杂很多倍。新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但也应看到,它只是一个行动的指南,过多地看重这些程式化设置,可能会丧失从教者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一旦忽视施教者自身实践探索的因素难免会使课改从一种不合理走向另一种不合理。相反,如果在新课程的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新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情况就会不一样。比如推行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既然认为这样对孩子更有好处就去自觉实践它。不但在课堂上通过研究性阅读、选修课等办法加以引导;不但在形式上把期末考试把相对应的成绩转化为学分,而且自身树立大语文观念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去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方式方法和效果都会超越新课程设置本身。

第三,新课程改革不可过多地依赖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改变。一谈到课改,有些人可能会把它和教学设施设备先进与否加以联系。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对新课改有一定帮助,但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新课改和硬件投入的先进与否并不具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新课改体现更多的应该是教育理念如教法、学法、评价等,是有賴于人的因素的。教学设备对教学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先进教学设备,会背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会使课改本身走向僵化和形式化。

第四,课程改革成功实践离不开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的不断的提升。把教育不仅看成是一个职业,一份责任,更应当成是一种信念,一份情怀。面对人们对于教育过于追求短期效益的弊病,更应如此。对“钱学森之问”,大家都忧心忡忡,而实际的教育中常是一些“名牌”高中为了保证自己的高考升学率而在推行课改中慎之又慎,或者搭“花架子”,自己做一套,给别人看一套。比如对于近两年北大出台的录取中试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于推动新课改本来是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外部环境和动力,但是一些中学校长或者为了厘清自己或者另有所图也干脆变相把在高考中完全有实力考上北大的学生推荐进入北大,这不但违背了实名推荐制的初衷,也是对于课程改革的倒退。究其原因,不是自己不知道新课改该怎样改,而是名缰利锁使得自己无法放开手脚。都知道因材施教好。孟子也说:“教育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育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也。”而实际的情况是或怕这个说,或怕那个骂或怕评先评优晋职受影响而不敢“不屑之教诲”了。戴着脚镣是跳不好舞的。

深化的近义词 篇4

亲切 亲呢 亲昵 亲密 亲近情切 亲热 紧密

密切的反义词

疏远 陌生

密切的造句

这堂语文课,师生密切配合,相互呼应,上得生动活泼。

他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密切监视着这伙犯罪分子的动向。

雨越下越大,防汛官兵正密切监视着水情。

我们的老师跟学生家长的关系很密切。

为了做好工作,应该进一步密切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全世界都在密切注意这一事态的发展。

他们在一块儿工作,一块儿学习,日久天长,关系就密切起来了。

厂长密切联系群众,很受工人的拥护。

台湾与内地革命运动的关系,打从明末以后就十分密切,其间相激相荡,桴鼓相应。

我军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静。

通过到群众家里进行访问,密切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

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恶补之风似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教育部正密切注意中。

世界人民都密切注视着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的情况。

要密切联系群众,孤军奋战地进行工作是很难收效的。

希望大家密切合作,把这件事办好。

最近气候反复无常,希望大家密切注意。

党的领导要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深化的近义词 篇5

小看 鄙视 看不起 蔑视 仇视 鄙夷 看轻 藐视 漠视 轻视 渺视 忽视

歧视的反义词

仰慕 尊重 重视 尊敬

歧视的造句

各校在招收新生时,对女生不得歧视。

不要歧视犯错误的人,要耐心地帮助他改正错误。

男人和女人应比肩而立,不能有性别歧视。

维护种族歧视政策的法律应该废除。

我们不要歧视犯过错误的人,应该热心帮助他。

我们不应该歧视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为了西方的利益,停止对技术劳工的歧视是个皆大欢喜的巧合。

她在家中很受歧视,常常是忍气吞声,暗中流泪。

你只要悔过自新,我们不会歧视你。

非洲各国人民反种族歧视的呼声,势如雷霆万钧,不可阻挡。

他们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肆地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可惜事与愿违,他们面对的是不公平对待和歧视!

歧视残疾人是不道德的行为。

同志犯了错误,我们不应歧视,应当以治病救人的态度,给予帮助。

而在最近几年,种族歧视俨然成为主要的争论关键。

出身于楚馆秦楼的女子,大都受人歧视。

殖民主义者一贯采取种族歧视政策。

平凡的近义词及近义词造句 篇6

中文发音:亲切[qīn qiè]

近义词:平庸、普通

用平凡造句

1、伟大的人都曾经平凡过,平凡的人却不一定能够伟大。

2、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付出的一切不会是徒劳的。

3、平凡是能简简单单地过一辈子,不求哗众取宠,但求无愧于心。

4、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清洁工人,但美丽了城市的她,又是不平凡的!

5、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有着不平凡的情感历程。

6、大家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平凡的事情。

7、每一个平凡的人后面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8、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希望做最平凡的事,得到最平凡的感情!

9、平凡的你我都应该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坚韧的意志和谦逊的外表。

用平凡的近义词造句

平庸:不甘于平庸的人,不会永远是平庸的。

普通: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却各自经历着不普通的事

【扩展阅读:近义词辨析】

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却不同。“交换”一般与“礼物、意思、资料、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

3、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尊重和尊敬在汉语里算是同义词,尊重做动词用时,有尊敬之义,故而人们在使用时不太注意。差别主要就“敬”字与“重”字上了,尊敬有恭敬,敬仰的意思,尊重有重视和庄重的含意。尊敬:一般是对长辈上级,尊重:用于所有人(平辈之间)。

4、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疲倦、疲乏、疲惫。这些近义词同的词素,决定了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而不同的词素,又体现了它们词义的差异。因此,同学们在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也就比较容易了。

5、汉字的表义性,决定字义教学的实质是辞义教学。因为只有当一个字同时也是一个词的时候,才有意义。字词义教学对学生掌握字形有很大帮助,可以减少机械记忆,增加意义识记。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重要,因为理解课文必先理解每字词的意思。

深化社区活动的教育影响 篇7

一、社区活动, 拓宽幼儿发展空间

新《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学校幼儿园深入挖掘社区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 把课堂向社区延伸, 让广阔的社区成为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天地。

活动一:“超市”

活动前, 幼师先进行讨论:超市出售哪些东西?超市的物品怎样摆放?顾客怎样购物?……于是, 幼儿带着问题参观祈福超市。在参观过程中, 幼儿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超市门前一格一格的铁箱子有什么用?”“超市工作人员穿的衣服为什么不一样?”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询问、去解答。在真实的、积极应答的言语环境中, 幼儿体验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 增强了自信。

活动二:“可爱的动物”

幼儿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饲养和接触动物。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祈福农庄。孩子们看到了温驯的绵羊、美丽的孔雀、胖乎乎的小猪, “话匣子”马上打开了:“小羊除了吃草, 还吃什么?”……沿着孩子的兴趣出发, 师幼围绕“动物的秘密”展开了讨论。

可见, 社会环境为幼儿的言语交际开创了“绿色通道”, 使幼儿真正成为交往的主体。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 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使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二、社区活动, 丰富幼儿园活动形式

新《纲要》认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开展教育活动时, 我们的脚步深入社区, 与之形成互动。

活动三:做客

在开展交往活动“做客”时, 教师带领幼儿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做客沿途, 幼儿大方地与保安叔叔、外国朋友打招呼;安静有序地上落村巴。做客过程中, 教师引导幼儿与主人的家庭成员打招呼, 在主人家里不吵不闹, 感谢主人的招待, 礼貌地向主人道别致谢……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 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了做客的基本礼仪。

活动四:蔬菜朋友

在“蔬菜朋友”活动中, 师幼走进农庄参观大棚蔬菜的种植, 认识常见蔬菜。在讨论蔬菜的生长过程时, 孩子们心里有这样的疑惑:“蔬菜宝宝吃什么呢?它们是怎样长大的?”他们找菜农叔叔亲自来解答。实地的参观和实践, 能够给予幼儿最直接的刺激, 点燃幼儿的求知火花, 并获得寻求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三、社区活动, 提升家长育儿观念

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新《纲要》总则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广州番禺区祈福新邨学校幼儿园在解读社区资源内容、特点、利用原则的基础上,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指导家长利用社区资源共同进行教育活动, 在家庭中悄悄蔓延科学的充儿观。

四、家园合力, 共同构建和谐社区

幼儿园、家庭、社区只有形成一体化的教育, 才是最优化的教育, 才是以幼儿为本的整体教育。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 有责任服务家庭, 回馈社会, 为和谐社区的构建作贡献。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学校幼儿园坚持举办植树节、粮食日、环境日等大型社区专题活动, 不光以此教育幼儿, 更影响和辐射整个社区。

一场深化规则的行动 篇8

作为国际惯例,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的反垄断行动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美国反垄断立法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纪末《谢尔曼法》,100多年来,美国出现了不少反垄断裁决的重大经典案例,其中不少公司都是全球行业翘楚,因此判例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帝国”垄断案、微软公司垄断案等。数据表明,2013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总共发起多达90多项反垄断调查。而欧盟也曾对美国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垄断行为分别处以巨额的罚款。除美国外,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发布了相关的反垄断法规。

中国开始“反垄断”有其必然性。中国在2008年起正式开始实施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从法律而言,反垄断法反的是损害竞争的垄断行为——那些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因为市场经济就是要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迅速发展后的重要转型升级期,保护消费者利益、营造公平合理市场环境自然成为政府行使职能的必然选择,所以,执行已经发布六年的《反垄断法》也成为必然,只是进程快慢问题。

作为法律执行,“反垄断”将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职能也面临重要转变,从简单管理模式向经济法制化发展,这次“反垄断”应该说是政府逐步减政放权后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提升和转变,从长远而言,将更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法律的实施,这次横扫汽车业反垄断风暴仅仅是开始,其未来的影响层次是多方面的——市场理念、规则都将因此发生重要改变。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生产、销售、零部件企业都应充分作好准备!中国的经济法制化进程以这次“反垄断”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更多的法律法规将会逐步实施。

上一篇:知民心 聚民心 安民心 暖民心下一篇:工程项目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