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成效报告

2024-06-26

制度建设成效报告(精选8篇)

制度建设成效报告 篇1

力促蓝色经济区建设成效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总体目标规划,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委书记两次对工商工作进行批示,并将工商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学习。

一、助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扶持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发展为主线,努力营造“三个环境”,力促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优化登记机制,提升审批效率。联合税务部门创新性地开展“工商窗口代发税务登记证”工作,完善“一条龙”服务机制,进一步方便企业登记注册,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不断扩大“一审核准”范围,将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公司全部下放到分局,将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个体户全部下放到工商所登记,方便了经营业户就近办照;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服务制度,将“制造业绿色通道”、“服务业绿色通道”、“进园项目绿色通道”多条通道合并为“综合快速通道”,通过建立重点项目台帐,进一步落实服务专员,明确服务责任,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定向跟踪服务。

二是进一步推进商标战略,促进品牌建设。积极开展知名商标创建引导活动,出台了《市知名商标认定办法》,制定“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发展一批”的发展规划,形成了知名、著名、驰名三个梯次的品牌创建结构。成立了商标争创帮扶小组,建立了商标工作联系点制度,制定了详细的争创方案,推行专人帮扶、限时办结和首办负责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商标注册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企业注册商标、争创品牌。同时,研究出台了《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办法》、《市级消费者满意单位认定办法》、《市级文明诚信业户认定办法》、《市级文明诚信市场认定办法》等,扎实开展“守重企业”、“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品牌创建活动。

三是进一步用活政策,畅通社会资金资源。充分发挥股权出资、股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职能,联合邮储银行出台“无杂费、无抵押快速获贷、前五期按时还款第六期免息”政策,联合农业银行出台“工商部门介绍信用情况的中小企业贷款打7折”政策,帮助1549家企业融资2.3亿元。积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先后登记注册2家小额贷款公司、38家担保公司、11家典当公司,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搭建了食品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在食品批发商、代理商、供货商中建立网络电子台账,利用计算机远程监控,实现对流通领域食品经营网络和动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全方位监管;搭建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平台,依托网络动态监管软件,推进市场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实现了摸底排查管理与重点针对监管有机统一;搭建了农资、成品油及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预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商品质量分析对比,提升了问题商品的监控水平。今年以来,共建立食品经营业户电子台帐549家,录入商品交易市场经营主体信息2.3万条,登记商品质量监测信息1.5万条。

二是加强市场经济秩序监管。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集中查处了汽车保险、高校教材采购中的商业贿赂案件,开展了“商标专用权保护”、“净化社会环境、整治不良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探索规范了拍卖行业的经营行为。开展了“创建无 社区”和“打击 百日联合执法”行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黑网吧,为推进“平安”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是加强农村集贸市场监管。积极推行集贸市场监管格式化文书执法模式,协调相关部门为市场开办方确定收费标准,明确物业管理责任,并在法制部门的支持下,推行了简易处罚文书格式化模式,有效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了执法行为。

(三)营造务实高效的工作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开展了“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心连心”、“企业服务年”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掌握经济发展的“脉搏”,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开展了创建“效能型机关”活动,全面解决工作中推诿扯皮、交叉撞车、纪律松弛、作风拖拉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开展了“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的,严格干部队伍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进一步形成了进取向上、内和外顺的工作新格局,

20XX年,全系统新争创“省级文明单位”2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级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满堂红”。

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四化”建设。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条)编制了《“基层建设年”活动制度汇编》,进一步明确基层职责权限、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完善了激励制约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发展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是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围绕社会责任、岗位责任、保密责任三个风险防范重点,确定了83个岗位职责风险点,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风险点防控机制;开展了基层工商所“面对面述职述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助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一)市场主体品牌争创意识不强。目前,全市各类企业共计28496户,注册商标总量9581件,其中著名商标78件,驰名商标19件,平均每3户企业拥有一件注册商标,商标拥有量、驰(著)名商标数量均与周边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青岛市目前有著名商标210件,烟台市有著名商标211件),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增强市场主体争注驰名、著名商标的积极性。

(二)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工商、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由于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监管信息难以共享,不利于市场监管工作。市每年有大量的鲜海带被加工成海带结、海带扣、海带丝等初级产品销往外地,这种初级生产加工行为由于无法取得由质监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不能进行登记注册,50%以上的海带加工业户长期处于无照经营状态,导致海带加工市场秩序不规范。

(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在取得营业执照前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意见的一般性经营场所,不将《消防意见书》作为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许可条件”。但是,20XX年省公安厅、省工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凡9月1日以后,新建、扩建、改建的.50间客房以上的旅馆,就餐人数200人以上的餐饮场所,营业面积在200平米以上的网吧,营业面积200平米的美容、美发、洗浴及歌舞娱乐场所,营业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商场,必须由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办理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手续;上述标准以下的场所,在20XX年10月24日后投入使用的,由公安派出所办理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检查合格的,出具消防安全意见书。”以上法规不具体及相互冲突现象,给工商机关监管服务适法工作造成难题。

(四)部分优惠政策缺少贯彻执行力。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部分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规定,难以原汁原味的落实到位。如促进社会就业、鼓励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等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操作规范,致使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三、助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市场主体分析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掌握的市场主体信息资源优势,定期辖区市场主体情况上报地方政府,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辖区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企业、公众投资创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将市场主体登记情况纳入政府年度新闻发布工作计划,打造工商部门市场主体新闻发布知名品牌。

(二)跟踪服务重大骨干项目发展。从简政放权、优惠放宽、商标发展、合同服务、依法行政、工作作风、效能建设、文明执法等多个方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政府重大投资和利用外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特事特办,靠上服务,为辖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保证重大项目在工商部门高效办结,使之及早运营,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考评体系,对具体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向社会承诺,使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名干部的工作业绩得到准确真实的反映。通过落实行政问责和服务问责,再造业务流程,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全面做好企业商标助推战略。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争创一批”的工作思路,引导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和涉农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业进行商标注册,加大对已经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的运作力度,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指导企业做好商标变更、续展、使用许可等工作,推进商标战略示范城市、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同时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采集机制,制定统一的信用评介制度,建立面向社会公开的信用查询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业户和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对信用好的企业大张旗鼓地表彰,发挥信用示范作用。引导企业重视信用培育,以信用开拓市场,用信用打造品牌,靠信用提升竞争力,促进蓝色经济区发展。

(四)不断完善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流通许可制度。针对当前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申请多头分管,登记注册程序复杂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出台详细的办理操作办法,指定一个处(科、局)室,统一受理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合并一证一照的办事程序、资料。建设采取以下工作模式:县级局指定一个窗口或委托基层工商所统一办证、办照,将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程序、资料进行合并。1.核名并领取一张《食品流通经营者申请表》(包括原来两张表的内容);2.办齐健康证、准备好身份证、住所证明、卫生制度等一套材料后提交申请;3.受理后实地核查;4.发证同时发照;5.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将申请许可证和执照的书式材料归入同一档案,避免材料重复。

(五)不断夯实服务工作基础保障。一是进一步推进全国登记数据联网。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实现基本登记信息共享,确保“上下级、不同城”之间实现联网查询基本登记事项,在企业冠名、产业和企业信息查询等方面,基层工商部门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二是进一步根除基层权力寻租问题。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中,优先保障基层权益。加强网络监督、社会监监督,加大问责、惩处力度,增强失职、渎职风险,强化自律意识,切实根除基层权力寻租问题。三是进一步理顺经费保障体制。尽早将基层工商部门纳入财政统筹的大盘子,切实解决罚没和经费挂钩问题,将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服务发展上来。四是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首办负责制。在涉及多个部门负责的行政事务中,实行“部门首办负责制”,努力破除“都能管、都不管”的行政模式,坚决杜绝“行政扯皮”。

制度建设成效报告 篇2

一、总体情况

㈠后续服务工作和政策扶持情况

为了提高沼气使用率, 解决全省后续服务功能缺失、没有服务平台的问题, 国家于2007年启动了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项目, 甘肃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 紧抓发展项目有利时机, 把开展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以建设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网络, 按照农业部“六个一”的建设要求, 使甘肃省服务网点实现了有一处服务场所、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台秸秆粉碎机、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的建设标准。截至2013年9月底, 全省已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800多个, 成立县、乡、村级农村沼气协会3000多个, 组建区域化农村沼气服务中心 (站) 近百个、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43个, 培训持有农业部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工近万名, 搭建起了以服务沼气用户为核心的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平台, 基本实现了农村能源后续服务网络在全省适宜地区的全覆盖, 为开展沼气后续服务工作提供了物质和人员支撑。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 促进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和沼气建设协调发展, 省上制定了扶持政策, 出台了《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和《甘肃省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项目 (省级预算) 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省、市、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县完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后续服务工作;各地要按照已建每口沼气池市级财政5元、县级财政10元的额度,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后续服务人员报酬, 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补贴等”, 以推动全省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开展。部分地区根据《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 具体是:定西市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明确要求“各县 (区) 要把管护人员报酬按照每户每年12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各乡镇也要设立乡 (镇) 能源管理工作站, 配备两三名能源专干, 专职从事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和服务, 达到县有办、乡有站、村有管护员的后续服务管理机构要求”;天水市政府于2012年出台《天水市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办法》, 明确提出“县区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 解决工作经费, 落实专职管护员的工作报酬, 要按照每户每年10元的标准拨付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经费, 并列入财政预算, 今后随着沼气建设数量的增加逐步追加财政补贴”;白银市2012年在财政非常紧张情况下, 每年每口沼气池列支5元~10元作为维管人员后续服务补助资金。

总体来看, 随着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项目建设的不断进行和部分地区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 对保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稳定后续服务队伍、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㈡运行管理情况

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在网点管理中, 按照《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尝试, 由于服务类项目建设属于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运行模式, 项目县基本采取了多元发展的管理方式, 不同网点管理方式各不相同, 可以归纳为三种管理方式。

1. 个人承包。

由个人与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签订承包合同, 承担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并收取相应服务费用, 运行中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目前全省约57%网点管理属于这种方式。

2. 协会领办。

由当地农村沼气服务协会负责 (沼气合作社) , 为协会会员提供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服务, 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加入协会, 并交纳每年10元~12元会费, 这种管理方式占全部网点数量的28%。

3. 村委会代管。

由村委会选派干部作为管护员, 无偿为村民提供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服务, 这种管理的网点约占总数的15%。

从运行效果看, 网点三种管理方式运行情况均不理想, 尤其是村委会代管问题较多, 网点设备基本被书记或村长占有, 致使网点基本没有运行, 而个人承包与协会领办网点设备虽处于公共管理状态, 但是由于管护员收入微薄、工资无法落实, 停用网点为数众多。据统计, 全省实际运行的服务网点不足20%, 即使是运行网点各自工作进展也不平衡, 服务效果有高有低, 整体运行效率较差。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㈠网点设置不合理

国家对服务网点建设, 要求平原区每300户~500户建设一处网点, 山区每150户~200户建一处网点, 而甘肃省地形复杂、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差别较大, 因此有的项目县在建设中, 没有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以至于许多网点服务半径大, 人口稠密地区网点建设数量偏多, 造成了服务成本过高, 此外建设网点统一按照“六个一”配置设备浪费较大, 比如:陇南市、舟曲县等地区山高路陡, 网点配备抽吸车基本无法使用, 河西等地区地广人稀, 网点配备抽吸车吨位太小, 造成了极大的投资浪费。

㈡后续维管人员收入无稳定来源, 缺乏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服务人员

一是许多基层维管员反映, 后续服务工作量大面宽, 工作又脏又累, 除了配件更换、进出料这两项服务能够收到部分报酬外, 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由于难以维持生计, 改行打工者众多;二是责任心强且踏实肯干的人员严重不足, 从业人员对后续服务工作认识不高, 导致参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目前从事后续服务工作具有责任心强且踏实肯干的人员严重不足, 制约了后续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㈢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跟不上

首先是设施维护跟不上, 多年前建设的网点设施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行故障, 由于缺乏维修经费只能“带病”运转, 部分网点因设备故障已经停止运行;其次没有对维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得服务人员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影响了服务质量;第三是对维管人员无法进行考核, 由于没有落实维管人员待遇, 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缺乏对维管人员服务情况进行考核的有效手段, 导致制定的管理制度完全无法落实, 考核制度成为摆设。

㈣农户“花钱买服务”观念不强

沼气服务网点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是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但是牵扯到收费就无人问津, 主要是农民的观念比较传统, 很多事情宁愿自己解决, 也不愿花钱解决, 因此农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十分淡薄;此外甘肃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消费能力也十分有限, 许多农民觉得交纳服务费负担太重, 这也成为制约服务收费的重要因素。

㈤缺少扶持政策

全省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出台后续服务扶持政策, 部分地区制定的扶持政策也并未完全落实, 个别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的项目县 (区) , 由于财政资金紧张政府也要叫停, 这些问题使得网点正常运行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三、提高网点运行成效的对策建议

㈠转变管理方式

转变管理方式根本就是要加强服务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后续服务中的存在问题从网点设置、人员待遇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 合理设置网点布局, 按照当地农村交通条件、农民生活习惯、农户需求等实际情况对网点建设地点进行提前谋划, 充分考虑区位特点, 该集中的集中、该整合的整合, 实行区域管理, 山区等人员分散无法集中地区, 也要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在网点设备配置上, 要根据需要进行采购, 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效率。近期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在政府花钱买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服务网点部分运行费用和人员工资, 总结出了一条政府补贴为主、农户自筹为辅的购买公共服务做法, 使沼气用户享受进出料、维修维护等“全托式”服务, 保证了沼气正常使用和发挥效益。甘肃省部分市 (州) 农村能源管理部门也开展了政府购买后续服务相关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经证明了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中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是行之有效的。甘肃省完全可以依托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服务公司 (中心) 、农村沼气协会 (专业合作社) 、沼气集中供气站、沼气生产工 (沼气物管员) 等社会力量, 为广大沼气用户进行后续服务相关工作。

㈡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有效的后续服务管理机制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 如何建立便捷实用、高效运转、有效监督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成为关键环节, 为此我们在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公开政府购买后续服务内容。

要将农村沼气用户进出料 (不包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 、配件更换 (不包括配件成本) 、维修维护等作为购买内容, 对于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服务内容, 由服务对象自筹解决。

2. 设立购买主体的必要条件。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属于特殊服务行业, 购买主体需设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硬件要求, 必须要求企业或个人拥有开展服务的场地、设备和维修工具等;二是专业技术要求, 必须要求服务人员持有农业部颁发的农村沼气生产工或沼气物管员证书;三是资质要求, 必须要求购买服务的主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企业或组织要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信誉, 具有依法纳税和社会保险的良好记录, 并符合登记管理部门依法认定的其他条件。

3. 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实行合同制管理。

各地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能够平等参与竞争, 由公开招标确定购买主体, 管理中实行合同制管理, 要求政府与购买主体签订购买合同, 明确所购买的范围、标的、数量、质量要求以及服务期限、资金支付方式、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 并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资金。

4. 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和第三方组成的综合评审组, 通过日常抽查、半年督查、年终检查等方式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 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并作为以后年度编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后续服务预算和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

5. 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政府部门要根据综合评审组考核评价结果和入户回访过程中掌握的服务情况,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投诉率高、服务不力或是不承担服务义务、不履行岗位职责的坚决辞退或替换。

只有通过建立以上服务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政府购买农村沼气后续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㈢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郁南老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篇3

近年来,郁南县老促会为全县老区经济社会和民生工作的跨越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2012年,该县共投入资金9900.33万元,用于老区的乡村道路、学校、医疗卫生、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电网改造等方面建设,有力推动了老区发展。经过3年的努力,截止2012年底,老区列入贫困村的13个村共投入帮扶资金6162.3万元,平均村集体收入达7.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老区贫困村和“双到”户全部脱贫达标,完成住房改造任务的100%。

与会领导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力度,使支援老区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时刻关注老区的变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强和改进老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老区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规划一同实施。同时要发挥好县老促会独特优势,努力当好参谋助手,千方百计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为老区扶贫开发引进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

(毛 三)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报告 篇4

一、总体评价

根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入户调查、座谈、现场检查等情况,对三河市2017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实地考核实际得分x分。

二、做法与成效

(一)讲政治,高站位,不让一人掉队。多年来,三河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每年达到50亿元以上,连续八年位居河北省县级首位,连续多年是全国百强县。2017年8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后,三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市的工作安排部署,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各项要求,本着“宽进严出”原则,三河市着力把好入户评估、村级评议公示、镇级审核公示、信息比对、纠错召回等“五关”,做到应纳尽纳。特别是在纠错环节上,制作了《三河市回头看数据分析汇总表》,对贫困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复查,依据家庭实际情况,实施错剔召回,最终确定贫困户685户、2071人,识别户数、人数均占廊坊市总数三分之一,真正做到贫困户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真重视,齐上手,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成效。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河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市直单位、各镇、帮扶责任人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会议。按照既定部署,三河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到所包镇,亲自入村入户核查,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贫困户识别工作,亲自分析致贫原因,亲自制定帮扶措施。全市上下形成了市、镇、村齐抓共管,市直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三)重业务,准识别,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回头看”工作伊始,三河市从73个单位抽调483名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入户做好贫困户排查工作。为做到精准识别,民政部门组织了3次业务培训会,印发了《政策汇编》,人手一份,做到个个都是明白人。为便于业务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三河市建立了“精准扶贫微信工作群”,包括市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和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共200多人,群里随时交流工作经验,集体研究讨论实际问题,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第一轮识别1838户5840人,经过多轮核查,共剔除1151户3752人,避免了错评、漏评问题发生,做到了信息识别精准,为脱贫工作夯实了数据基础。

(四)定政策,重实效,提高贫困人口幸福指数。三河市根据上级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健康脱贫、社保兜底脱贫、助残脱贫、教育脱贫、危房改造脱贫、产业就业脱贫六类实施细则,对脱贫专项行动进行了适当拓展。特别是在教育脱贫上,根据《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精神,三河市制定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细则》,明确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履行相关评选程序后,在落实国家助学金基础上,三河市自2015年起建立了“三河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非寄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生活费。对从三河市公办高中考入高等院校的应往届大学贫困生按大专3000元/生/年,本科5000元/生/年资助。系列实施细则的制定,明确了各类贫困人口脱贫解决措施,贫困户根据贫困原因可直接对号入座,寻求脱贫办法。各帮扶工作队经过业务培训,熟悉掌握了各项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制定切合实际脱贫方案,确保了脱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五)勤对接,多举措,帮扶阳原县尽早脱贫。三河市在积极做好本市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河北省的工作安排部署,积极与对口帮扶县张家口市阳原县对接,三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六次带领有关部门到阳原县进行走访交流,对阳原县需要帮扶的具体项目进行沟通洽谈,制定了《2017对口帮扶阳原县实施意见》,落实帮扶资金3600余万元,解决了部分危房户改造、就业培训、产业帮扶等实际问题。2018年,三河市又制定了帮扶计划,安排预算1100余万元,准备实施敬老院维修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卫生医疗、技能培训、农业产业、贫困村一对一帮扶等措施,促进阳原县能够尽早脱贫。

三、问题与不足

一是三河市扶贫攻坚工作于2017年8月才开始启动,由于有效工作时间短,识别的贫困人口多,工作任务繁重,造成部分档案资料归纳不系统、不全面。

二是三河市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人数多,缺乏劳动力;

且贫困人口布局非常分散,通过产业帮扶脱贫难度较大,造成通过社保兜底脱贫的比重较高。

三是虽然三河市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会议部署,基层督导,压实责任等有效措施,但仍存在着个别村街干部思想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业务知识不熟,政策把握不准问题,造成有的政策不能及时落地,迟缓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四、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议3-5个。

制度建设成效报告 篇5

本项目分为实际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桩基检测实践教学两个项目,分述如下:

实际建筑结构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1、项目计划

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学生名单的确定、分工及其他准备事项,具体学生名单包括:

刁丽杰 20092211310004 张召 周斌 20092211310028 20092211310178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09土木1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3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2班 09土木3班 09土木3班 09土木2班 09土木1班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符冯燕 20092211310005 吴维寿 20092211310042 李孟东 20092211310042 蔡茂江 20092211310062 刘艳光 20092211310163 祈永成 20092211310167 黄宽星 20092211310068 肖云 20092211310052

共有5为校内教师参与指导:段肖农,杨竹鹃,高洪波,肖天崟,杨东全 元正公司非常重视,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具体实践教学,具体人员有:

陈雪婷,李竹松,李宏伟,袁小龙

二所总工李忠负责总体指导工作。

计划学生分5批到海南元正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海口)参加结构设计实践教学

2、项目实施

按照计划,实际有5批共12位同学分别到海南元正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海口)参加了结构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分组和带队指导教师为: 第一组:祈永成,黄宽星,肖云同学,带队指导教师:杨东全 时间:6月15日-7月15日

内容: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状况,结构设计流程,PKPM设计软件的使用,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实际结构的结构设计等。

第二组:刁丽杰,张召,带队指导教师:杨竹鹃 时间:7月15日-8月15日

内容: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状况,结构设计流程,PKPM设计软件的使用,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实际结构的结构设计等。

第三组:周斌、符冯燕,带段指导教师:段哓农 时间:8月15日-9月15日

内容: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状况,结构设计流程,PKPM设计软件的使用,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实际结构的结构设计等。

第四组:吴维寿,李梦东,蔡茂江,带队指导教师:高洪波 时间:9月15日-10月15日

内容: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状况,结构设计流程,PKPM设计软件的使用,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实际结构的结构设计等。

第五组:刘艳光,带队指导教师:肖天崟 时间:10月15日-11月15日

内容: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状况,结构设计流程,PKPM设计软件的使用,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实际结构的结构设计等。

3、成果形式:

每组都针对实际建筑结构工程,利用PKPM软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具体成果为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及实习报告等,参见附加的有关资料。

4、项目效果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工作,使学生接触到真正实际的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建筑结构实际工程设计的全过程,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桩基检测实践教学项目

1、项目计划:

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学生名单的确定、分工及其他准备事项,具体学生名单包括:

杨登丽 20092211310056 柴益明 20092211310031 秦胜菊 20092211310012 祁小民 20092211310107 张章 张超 刘丹 20092211310089 20092211310084 20092211310129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2009级 土木工程

09土木1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1班 09土木2班 09土木2班 09土木2班 09土木3班 09土木3班 09土木3班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 刘绪飞 20090104310017 符方恩 20092211310152

2、具体实施:

1)指导学生在桩基检测前学习如下内容:

A、学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内容,了解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B、学习《建筑基桩设计规范》(JGJ94-2005)中的桩基计算内容,了解摩擦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C、了解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理解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设计中应用。

2)在带队指导教师杨东全、陈奕柏及检测中心工程师陈元旭、陈元豪等的指导下,以上学生进行了桩基检测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场地准备工作、压块吊装、加载、卸载及数据处理等,在参见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基础的作用是什么?基础分几类?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基桩基础?为什么建筑物要设置基础?

B、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C、基桩静载荷试验可以解决工程中的那些问题?

D、为什么说基桩静载荷试验是最直观可靠的基桩测试方法?它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E、基桩试验中采用慢速加载法时,荷载应如何进行分级?为什么要满足稳定标准?

F、基桩试验中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如何确定?P-s曲线法和SlogP法如何绘制及其作用?

要求结合个人预习和实习过程的体会,上述思考题可扩展,自行确定题目撰写实习报告。

3)成果形式:实习报告 4)项目效果

制度建设成效报告 篇6

【篇一】2020村委会脱贫攻击成效核查工作报告大全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县凤屯镇**村委会帮扶脱贫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帮扶脱贫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凤屯镇**村委会位于**县城西南方,距县城12公里,距镇政府8公里。辖区总面积31865亩,属一个典型的半山区村委会,村委会辖1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35户,人口3592人,劳动力2023人,长期在外务工793户、1677人,全户外出244户、68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953亩,其中:水田3617亩、旱地338亩,山林21514亩,人均有粮3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740元。全村共有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人,其中:d级危房贫困户22户,c级危房户27户。20xx年纸上脱贫10户34人,20xx年脱贫攻坚任务还有39户165人。

二、精准着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根据州、县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村工作队紧紧围绕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的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十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在逐户走访调查了解、召开村民小组长座谈会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村委会、自然村脱贫规划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摘帽计划,帮扶干部作出了帮扶承诺,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州、县卫计委、局领导做到带头示范,经常深入村委会及49户建档立卡户家中了解掌握各项脱贫措施的落实和整体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村委会和贫困户解决脱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村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认真抓好“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开展和制作永久性标语3条。截止20xx年7月31日,帮扶干部普遍走访联系贫困户均在5次以上。通过帮扶干部深入细致政策宣传深入广泛,各项脱贫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主动脱贫意念更加强烈。

(二)建档立卡危房建设推进有序。危房改建是脱贫攻坚的基本任务,是脱贫摘帽的基础,通过各级帮扶干部广泛的政策宣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村委会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愿意建房的有28户,其中:d级、c级危房户各14户。截止20xx年7月31日,已动工建设的有15户,完成一层建设的有3户,完成基础浇筑(石脚支砌)的有13户,尚未动工的有13户,其中有2户计划4月份动工,有12户计划7月、8月份动工。目前,还有8户建档立卡d级危房户不愿意建房。

(三)产业扶持大力推进。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结合**村实际和贫困户意愿,确定以发展黄牛、山羊、生猪养殖为主,截止20xx年7月31日,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愿意发展黄牛养殖的有41户,现已购买黄牛的有33户共67头,户均2头,有8户尚未购买;愿意发展山羊养殖的2户;愿意发展生猪养殖的1户,购买生猪5头,不愿意发展养殖共有5户。

(四)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按照建档立卡户一户一档案,全面完成建档立卡户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建立了**村脱贫攻坚档案49盒和《**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工作手册》,在建档工作中注重各种表册、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相结合,保证了痕迹资料既能体现脱贫攻坚过程及进展情况,又便于各级的检查考核验收。

三、存在的问题

**县凤屯镇**村委会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政府、村委会等各级挂包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既不建房,也不想发展养殖业;部分贫困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有个别贫困户属孤寡老人,不愿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整体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还较为艰巨。

二是建房补助资金、产业扶持资金兑现滞后,工作流程还不够优化,致使部分建房户完成地基浇筑因缺乏资金而暂停施工,部分贫困户因缺乏启动资金尚未发展养殖。

三是因大批量的危房改建,致使钢筋、水泥、砖、沙等建筑材料价格和运输费、工时费大幅度上涨,致使补助资金的成效打了“折扣”,计划好的资金严重不足和工期延长。

四是部分建档立卡危房户没有地基或无法落实地基建盖房子。

五是部分帮扶干部对脱贫攻坚的责任认识不到位,按单位要求机械化地开展工作,主动深入联系户做好思想动员、出谋划策不到位,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导致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参差不一。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扶贫扶志并举。引导贫困农户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思想理念。组织年轻力壮、有一定技能的人员外出务工。

(二)强化沟通对接,加快脱贫攻坚进度。目前,**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了关键时期,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大部分参与积极较高,15户危房新建已开工建设,33户已购买了2头黄牛,主要帮扶措施得于较落实。但因补助资金、扶持资金兑现缓慢,一定程度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度,请县级有关部门尽快沟通对接,优化贷款办理手续、流程,加快建房补贴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的兑现进度,保证已动工建房户的施工进度,尽早实现养殖计划。

(三)坚持自主脱贫,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以技术脱贫,定期不定期邀请上级有关部门专家到**村委会开展种养殖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养殖业水平,争取带动发展一批种养殖技术能手。二是帮助有创业意愿、缺乏创业资金的群众咨询小额创业贷款等相关帮扶政策和办理程序。

(四)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加强与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增强扶贫实效。

继续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内住院取消起付金帮扶措施的宣传和督促检查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或因病返贫等情况;继续组织县级医疗机构开展送医下乡和义诊活动,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载体,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随访和健康体验,切实把卫生扶贫行动开展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和构建和谐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举措。

【篇二】2020村委会脱贫攻击成效核查工作报告大全

为了扎实做好中省考核通报反馈问题及县级自查问题整改工作,我镇照单全收,结合我镇实际,一一对照,制定整改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各村、驻村工作队以及各责任单位严格对标排查,认真整改,现将问题整改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

自接到上级反馈问题通知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部署会,并责成镇分管副镇长及镇脱贫攻坚办公室全体人员,将情况通报全镇及所有帮扶人,以提高干部对市反馈问题重要度的认识。会上,分管副镇长X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镇脱贫攻坚办公室对整改的几点要求,要求按照工作程序、方法与步骤,及时做好“回头看”,并迅速做好整改,对整改工作再部署,再安排,以提高脱贫攻坚脱贫摘帽“回头看”的思想认识。

二、查缺补漏,针对问题逐一整改。

为切实贯彻落实《全省20**年上半年脱贫成效核查及问题整改验收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提出的督查存在问题,我镇提出“提高认识、真抓实干、严格要求”三点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帮扶责任人深入各村实地查看,进行了“大回访”“回头看”,针对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逐一整改。

(一)驻村帮扶问题

具体问题:X村签到不规范,驻村工作日志记录不规范。整改措施:各村驻村工作队要严格按照《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加强驻村管理,规范落实每日签到纪律,严格执行日常驻村出勤签到、请销假审批、如实记录驻村工作日志,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20天;镇党建办不定期对对第一书记工作日志进行检查,进行排名。已给各村安装指纹打卡机,请各村四支队伍按照规定打卡。

整改结果: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各村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签到规范,驻村工作日志记录规范。

(二)危房改造问题

具体问题:X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未及时出具评定验收报告。

整改措施:镇民政办牵头,各村两委会、驻村工作队配合,对我镇今年剩余X户危房改造任务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上报县住建局,请求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对于目前还没有完成改造的户,进行登记,并督促按时完成改造,及时进行验收。

整改结果:正在整改,截至目前,全镇C级危房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只剩X村还有10户后墙正在泥墙和粉刷中,预计8月底即可完工。

【篇三】2020村委会脱贫攻击成效核查工作报告大全

根据《xxx市xxx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督查指导工作的通知》(前区脱贫领〔2020〕16号)文件精神,xxx区地税局在xxx村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于本月6日接受了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督查指导,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x区xx街道办事处西部,距离前xx镇7公里,北与xx镇毗邻,全村幅员面积1.13平方公里,共6个村民小组283户992人,贫困户43户130人,是xxx区首批省级贫困村之一,2015年5月被确定为xx区地税局精准扶贫对口联系帮扶村。在该村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xxx区地税局按照区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区”的总体部署,强化脱贫攻坚社会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向贫困宣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省委脱贫摘帽检查评估组的肯定和市委领导的认可。在脱贫攻坚征程中,xxx区地税局充分发挥地税部门职能,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多举并措加大对重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确保到2020年年底xxx村脱贫“摘帽”成功,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担当建机制,统筹谋划绘蓝图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从xxx村脱贫实际需求出发,xxx区地税局及时跟进派驻人员,先行实施扶贫规划、资金筹集等扶贫工作,建立起一套符合贫困村实际的精准扶贫机制,全力描绘村民脱贫致富美丽蓝图,让村民充满致富信心。一是派驻帮扶人员。接到精准扶贫对口联系帮扶任务后,xxx区地税局在第一时间内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组,精心挑选一名副处级职务待遇的同志任工作组组长、一名精通电脑操作的90后大学生为组员;选派了一名具有多年基层乡镇工作经验、热爱熟悉农村的税务干部担任xxx村“第一书记”,3名同志全脱产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工作重心下沉,进村入户访民意,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共谋脱贫道路。扶贫工作组全面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逐一摸清扶贫对象户真实情况,召开村民大会,共同商讨脱贫致富大计,征求扶贫工作意见建议,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无缝对接镇村两级党组织,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村“两委”研究协商,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2015年-2020年精准扶贫总体规划方案》,细化阶段性任务,分解精准扶贫任务,限度地筹集资源,撬动扶贫攻坚的“大门”。三是筹集专项资金。成立无偿公益性xxx村精准扶贫专项基金,主要满足贫困户家中出现突发大病、伤残、求学、家庭变故等“急、重、险、难”资金需求。基金专用账户开设以来,xxx区地税局通过干部职工捐赠和挤出办公经费的方式,先后注入资金10余万元,目前共计为23户贫困户提供资金帮扶,累计发放资金7.5万元。区局党组积极联系扶贫移民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局等部门,累计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00余万元。

(二)立足需求顺民意,精神文化换新颜

xxx村处在贫困线边缘的困难群众较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点多面广,为化解这一难题,xxx区地税局党组动员全局干部职工,紧贴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结对帮扶“认亲戚”。经扶贫工作组逐户核实,确认识别贫困对象,建立贫困户档案43户,甄别出贫困人口130人。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xxx区局干部职工与每户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制定脱贫计划,建立双向互动扶贫联系卡,每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到贫困对象户家中走2次“亲戚”,在重要农时和节庆期间上门慰问贫困对象,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今年来,协调有关部门将32户54人贫困户纳入生产就业发展,9户23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41户53人纳入医疗救助扶持,9户19人纳入异地搬迁安置。从区局精准扶贫专项基金中出资3万元,帮助2户特困户实施“改厨改厕”项目。二是民生文化扶持“添动力”。帮助xxx村完善村支部活动室硬件设施,全面完成文化大院提档升级工程,协助建成文化广场1个、农村书屋1个、卫生室1个、篮球场1个、农家超市1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购买添置图书及电脑设备一批,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日常健身休闲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新农村风尚。开发“保洁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11个,就近化解特殊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增加工资性收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学贫困学生等活动,为xxx村贫困学生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从文化素质上提高村民战胜贫困的能力。三是医疗扶贫“送健康”。今年3月区局开展了“xxx地税助贫困·真情帮扶送健康”免费义诊活动,聘请5名专家医生集中为全村300余名村民进行健康体检,现场提供健康咨询、解答村民病理疑问、讲解疾病预防和卫生健康知识,并向群众发放了价值4500元的创可贴、板蓝根冲剂、速效感冒冲剂等常用预防药品。8月,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领导下基层走访活动,区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带队,为xxx村贫困户送去价值5000余元的防暑降温药品,有效缓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项目建设打基础,互联互通促发展

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瓶颈往往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在xxx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xxx区地税局多方筹资,帮助完善公路、水利等工程,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连通村组道路。帮助xxx村规划硬化3.5米宽通组公路4.5公里,拓宽主干道4公里,新建1.2米宽入户便民路4.5公里,全村交通路网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组户通联的格局,切实方便了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规划打造“纽荷尔”脐橙产业基地园区路,完善产业园区道路设施,目前施工队伍已正式入场开工。二是整修水利设施。水利是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命脉,建设安全完善的水利设施和供水网络,将有利于村民安全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在xxx村,帮助整修病险水库1座,整治山坪塘6口,规划修建堤灌站1个,整修灌溉渠道10余公里,铺设接通2、3组的自来水管1200米,规划为3个居民点打机井3口。为“纽荷尔”脐橙产业基地修建蓄水池,方便园区农业灌溉用水。三是落实住房保障。“三建四改”工程已进行整村覆盖,范围扩大到非贫困户,推进整村环境优化,努力争创“四好”新村。异地搬迁安置房屋已新建完成,9户19人现已全部搬至新家,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全村C、D级危房改造9月已全面动工,10月20日前将全面竣工。四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毗邻新桥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对接园区企业生产后勤服务需求,发展林果和农副产品经济,建设果蔬供应基地。发挥xxx村村民养牛技术较好的优势,以养殖大户为核心,组建肉牛养殖合作社,增加存栏数量,形成规模养殖,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电商平台已建立运作,为村民销售鸡鸭、鱼、鸡蛋等农副产品以及网上购买商品提供极大便利。

(四)产业扶贫活经济,多种经营奔小康

xxx区地税局坚持以活跃产业经济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结合xxx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经济,限度地盘活本村资源,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是发展休闲观光产业。打造观光休闲生态服务业,充分利用xxx水库交通便利、水质清澈的地理优势,规划在水库边修建0.5公里步行栈道,在水库周围种植景观树,建成旅游步行观光带,引进发展“xxx庄园”农家乐项目,开辟“开心农场”,集休闲、垂钓、种植体验、餐饮于一体,打造xxx居民休闲娱乐目的地。二是发展工业经济。对接新桥工业园区和xxx工业园区产业链需求,发挥税务主管部门联系企业优势,介绍返乡农民工就近务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利用xxx村村办小学校闲置场地,成功引进1家新型建材企业,年产值达700余万元,村民用工达20余人,就近转移了村里赋予劳动力,大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三是发展特色林果业。依托xxx村闲置梯田坡地较多的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约发展特色林果业经济,以“公司+农户”为运作模式,在全村引进发展“纽荷尔”脐橙300亩、优质花生50亩,首期在3、5、6组栽种脐橙树苗60余亩,在1、2、4组播种花生20余亩,全方位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盘活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发展庭院经济。为贫困户重新规划、维修加固鸡圈、猪舍等养殖场所,出资为其购买鸡、鸭、鹅等小家禽幼崽,鼓励贫困户力发展经济,努力增收。同时,积极协助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紧缺问题,现已有3户成功办理、4户处于评级授信流程阶段。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xxx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撂荒现象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多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二)贫困户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运用财力扶持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户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脱贫成果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户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十分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四、解决措施

(一)坚持完善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履行帮扶部门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性,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

(二)坚持精准配置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脐橙等效益高、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到xxx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的问题。

上海公交都市建设成效与思考 篇7

一、公交都市评价指标推进情况

(一) 关于评价指标

根据交通部《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体系》和《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上海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评价指标共33 项。其中, 交通部批复同意上海增加的特色指标3 项, 包括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站点衔接情况、公交站点候车亭覆盖情况、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首末班车时间衔接情况。

(二) 指标推进情况和达标预判

2015 年推进较好的指标, 主要有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和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等。

2015 年推进较慢的指标, 主要有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公共交通正点率、公共汽 (电) 车进场率、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和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等。

提前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近50%。30 个指标中, 已经提前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14 个, 其中考核指标有9 个、参考指标5 个, 包括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及到位率、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公共交通人均日出行次数、公共汽 (电) 车车龄、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公共交通职工收入水平、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 以及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

预计能够较好完成2017 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10 个, 包括公共交通正点率、公共汽 (电) 车进场率、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例、公共交通一卡通跨省市互联互通城市、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密度、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及公共汽 (电) 车责任事故死亡率。

通过努力推进能够完成2017年目标要求的指标有4 个, 包括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 (电) 车平均运营车速和交通影响评价实施情况。

较难完成的指标有2 个, 包括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

二、公交城区创建情况

(一) 指标推进情况

1.2015 年推进较好的指标

30 个创建指标和2017 年目标相比, 推进较好的指标有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城乡客运线路和公交化运营比率、公共汽 (电) 车责任事故死亡率、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和公共汽 (电) 车平均车龄等。

2. 各区 (县) 下阶段需要强化的指标

根据2017 年创建目标, 各区 (县) 下阶段推进力度需要强化的指标如下。

(1)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嘉定、金山、奉贤、崇明2015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6% ~ 7.5%。

(2) 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比率。金山2015 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12.9%。

(3) 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覆盖率。 嘉定、 奉贤2015 年的推进值与目标值相比, 差距为8.2% ~ 10%。

(4) 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松江、金山、奉贤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较大。

(5)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奉贤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8%, 完成难度很大。

(6) 公共汽 (电) 车线路网密度。金山、奉贤、嘉定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0.5 ~ 0.6 公里/ 平方公里。

(7) 公共汽 (电) 车车均场站面积。闵行区现状值与目标值差距为4.5 平方米/ 标台。

(8) 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除闵行、奉贤区推进了公交信号优先外, 其他区 (县) 暂未实施。

(二) 公交城区建设措施亮点

一是区 (县) 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和信号优先。年内宝山和闵行区分别新建32.2 公里和12.05 公里的专用道。闵行区建成SCATS路口99个, 在建SCATS路口62个, 优化161 个公交线路途经SCATS路口的信号灯绿信比、时差方案, 设置绿波带50 条, 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比率占总路口数的18.5%。

二是有轨电车开始施工建设。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2 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三是绿色公交推进力度较大。区 (县) 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占年度更新车辆比例达60% ~ 80%, 松江、嘉定建成公交充电桩130 个。

四是区 (县) 智慧出行措施多元。其主要包括区 (县) 线路纳入“上海公交”APP、微信公众号、电子站牌、公交站点二维码、集群调度、首末站RFID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公交车辆免费WIFI覆盖等。

三、公交都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增长缓慢。近几年中心城年均增幅不足1%。2013 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不含步行) 为47.2%;2014年为47.6%。郊区新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非常低, 而个体机动交通增长快速。郊区内部以个体机动交通为主, 公共交通与个体机动交通的比重为1∶3。2015 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尚无较大提升。

二是郊区 (县) 公交线网服务水平较低。部分区 (县) 公共汽 (电) 车线网服务水平尚未达到上海市对于郊区新城2 ~ 3 公里/ 平方公里的线网密度要求。

三是公建配套的不同步制约公交服务的有序提升。城区部分新建大型居住区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尚未完善, 公共交通资源相对有限, 一些公交枢纽周边路网尚处于建设初期, 对公交线网优化有所限制, 配建的公交设施设计建设标准偏低、规模较小、预留发展空间不足, 不利于大型居住区公交配套服务的扩容。

四是郊区 (县) 公交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足。区财政对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 制约了公交服务的提升。

四、与建设世界先进水平公共交通的差距思考

通过公交都市创建指标的对标分析, 预计上海2017 年能够完成交通部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考核要求。尽管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比较顺利, 各项指标推进情况较好, 但是距离2020 年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要求, 尚存在一定差距。

与世界知名的公交都市相比, 上海公共交通吸引力不足, 突出表现在公交出行分担率偏低。上海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重仅相当于东京的60%、巴黎的50%、新加坡的75%、香港的35%。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共交通运力供给、公交路权、公共交通站点覆盖及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等方面与世界知名的公交都市存在一定差距。

公交都市的建成与否、水平高低, 关键在于群众感受。从群众角度看, 一个高水平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主要在于公共交通的获得感、公共交通出行可计划性和出行服务的品质化。为建设与小康社会相匹配、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公交都市, 就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发展指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关于提升公共交通可获得性的指标。公共交通可获得性主要体现在以中心城外围区域、郊区新城、新市镇为重点的公共交通覆盖。上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区域不平衡, 公共交通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心城, 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交通覆盖率低, 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500 米覆盖率约80%, 部分区域远低于上述水平。此外, 轨道交通站点与公共汽 (电) 车衔接不足、公众换乘不便, 全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仅75%。建议下阶段重点关注中心城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线路覆盖率及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等指标。2020 年实现中心城和外围区域公共汽 (电) 车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全面达到100%, 全市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 米半径范围公交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关于提升公共交通可计划性的指标。公共交通可计划性主要取决于公交电子站牌、公交时刻表、公交专用道等方面的建设。建议“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全市公交电子站牌建设, 逐步扩大公交时刻表发布范围, 推进公交信号优先试点。2020 年实现中心城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达到80%, 郊区 (县) 核心区、郊区新城电子站牌覆盖率达到50%。在20 条线路试点发布公交时刻表的基础上, 针对班次间隔15 分钟以上的线路发布公交时刻表。同时, 力争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取得突破。

冶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篇8

行规行约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的基本环节和制度安排,是行业协会规范行业与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是对用户与消费者的庄严承诺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加快以行规行约为切入口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协会秘书处和各分支机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组织所属分支机构制订行规行约入手,在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建设“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核心的行业诚信体系、构建“有序竞争,互利共赢”的行业市场环境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并取得了进展。

这次实施的《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建设单位自律公约》,不但适用于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所属全体钢铁企业会员单位,也适用于国内钢铁企业开展工程建设业务的业主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上一篇:惜分飞,惜分飞毛滂,惜分飞的意思,惜分飞赏析下一篇:6《向心加速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