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建设成效

2024-06-20

服务区建设成效(共12篇)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1

集团公司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2月2日,记者从集团公司矿区事业服务部获悉,矿区服务系统积极探索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矿区养老服务体系,出台矿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利用矿区现有设施,引进地方政府或社会资源,持续提升矿区养老服务和养老保障能力,见到初步成效。

截至2012年年底,纳入矿区管理的43家单位的各类离退休人员达到52.7万人,比2011年净增长2.15万人。为开展好矿区养老服务工作,矿区服务系统各单位统筹规划,积极搭建养老服务平台,累计引进88个家政服务公司,安装1.6万户“一号通”“一键通”,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同志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应急救助等居家服务,让老人在家就能安度晚年;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办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的68个中心可为老人提供就餐、午间休息、保健康复和休闲娱乐等社区养老服务,累计开展服务9万余人次;依托政府或社会养老机构为矿区失能、半失能和有离家养老需求的老人提供托管、看护、康复和临终关怀等养老服务。目前,已有机构养老床位174张,入住145名老人。

与此同时,矿区服务系统切实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办老年特色门诊和社区慢病管理,方便老人就近就诊;改造社区离退休活动场所,开展老年大学,成立老年文体协会,组织引导老人在社区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在矿区大力弘扬孝老敬老文明风尚,开展“好儿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特约记者 柳军)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2

近年来, 安徽省逐步建立起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主要内容, 以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服务主体不断壮大。截至目前, 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近8000个, 农机户312万个, 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392个, 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9917个, 农机经销企业和经销点5400多家, 县乡道农机供油站 (点) 1000多座。其中, 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达到4000个;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 分别达到42万个、2215个, 已成为当前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2年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7亿亩, 占全省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85%。其中, 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到5100万亩, 比2006年翻了一番。同时, 适应市场经济的订单作业、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农机作业服务形式日益完善, 农机维修服务、中介信息、机具租赁等农机经营模式不断涌现, 既满足了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多样化需求, 又促进了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今年, 全省水稻机插秧作业达到883.5万亩, 机插率26%, 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机收玉米935万亩, 机收水平达56.5%, 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2%, 较去年提高2.6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预计2013年全省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460亿元, 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达到420亿元, 农机维修收入达到14.5亿元, 总利润达到230亿元, 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贺州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篇3

一是以平台促建设,创新就业载体。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开展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把就业服务工作成果转化到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上来,以树立就业服务先锋典型来带动创优争先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二是以就业促民生,创新工作方式。以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为先导,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破解就业工作中的难题,推动就业工作创新发展。201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696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653人;组织专场招聘会8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85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505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5人。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4

深入领会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全市纪检干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 月 日

同志们: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7月1日下午,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随后,中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认真开展学习讨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市委在第一时间对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做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要求。按照中纪委通知要求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市纪委要迅速行动,在系统内掀起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切实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纪检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吃透精神,把握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内涵

丰富、思想深刻,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其中,新观点、新提法、新概括是我们深入学习用以指导各项工作实践的重要纲领。

首先,总书记讲话指出,回顾了90年来的奋斗历程,党领导人民取得成就有两个方面,即完成了“三件大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三件大事”是指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讲话的一个亮点,总书记对它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两项理论”成果是指: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书记讲话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其次,总书记讲话指出,党领导人民取得成就亘古未有,但新 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党正面临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面临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他强调: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党的建设上,理论创新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关于今后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结合实际,把握要点,总结经验,查找问题。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力实现建设“三城一示范区”和“五翻番三突破两提高”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如何执政,怎样执政提出了要求,为我们如何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新的高度,取得新成就指明了方向,给出了办法。为我们牢固把握前进的风帆,坚定不移的领导和团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鼓足了勇气,阐明了要旨。

当前,全市正处在抢抓机遇、奋力攻坚、争先进位、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

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部门、各单位尽职尽责,创先争优,真抓实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势头,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这样一个关健的时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做保障。审视内外部环境,机遇中暗藏危机,平稳中隐含颠簸。随着各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与外交流的频繁和广泛,在众多发展机遇面前,总书记所讲的“四种危险”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更需要我们关注,有清醒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关健的时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显的尤为重要。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相关单位有没有、能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各个工作环节是不是按照程序按照制度进行的,惠民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作风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都影响到整体工作的进展,影响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关于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明确指出: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总结这两年的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立取得明显进步,围绕中心工作,对重点工作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反腐倡廉教育深入人心,干部勤政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不断深化,着力查处了一批重案要案,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纪检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但同时,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个别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违纪违法的问题时有发生;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制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反映仍然较多;派驻纪检组统一管理和基层纪检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和责任追究还不够有力,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四种危险”的发生,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加强解决。

三、增强信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保障。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当前,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穿落实的纪检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广大纪检干部要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不断增强为全市工作服务的敏锐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全市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今年全市的工作重点是建设“两大基地”和“三城一示范区”,实现

“五翻番三突破两提高”的经济发展目标,也是全市的中心工作,相关的具体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监督检查非常重要。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纪检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围绕怎么落实?何时落实?谁来落实?落实的怎么样?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确保决策部署一开始,监督检查就跟上。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得到真推进,收到真效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当前,全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外来投资多,本地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这都得益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不仅要把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保持下去,更要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优化,创优环境。创优环境最基础、最重要的是作风建设。解决好作风问题,就要求各纪检监察组不仅要加大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显性腐败”案件的查处,更要对“隐性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同时,“庸、懒、散、软”问题,在个别单位、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各纪检监察组在办理作风不优、效能不高的案件上要加大力度,要按照“五带头”、“十不准”的要求,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影响工作效能和执行力,但尚未达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警诫教育和责任追究,促使提高行政效能,创优发展环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近年来,我们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和发展环境方面的案件,很多都与权力的“不公开”、“不阳光”密切相关。只有党务政务全方位的公开透明,才能知道环境掣肘的根源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只有通过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才能使潜规则浮出水面,“藏猫腻”无处可藏。各纪检监察组要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公共服务单位办事公开的监督,构建规范、高效、便捷 的权力公开运行机制。

四、把握重点,加强力度,砥砺勇气,开拓进取,同志们,风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人和,人和才能崛起。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纪检部门的工作好坏关系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效果。畏惧退缩是工作失职,知而故犯是工作渎职。特殊的工作岗位,需要我们砥砺勇气,纯洁自重,开拓进取。在具体工作中,我再强调以下五点:

一是要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决执行中央和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规范从政行为。

二是要加大办案力度,集中突破一批大案要案。要突出办案重点,加强对办案的领导,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果,力求大案要案有新的突破。

三是要深入治理在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突出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抓好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工作,突出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用车问题,公务接待问题。

四是要切实做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理想信念与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制度创新,努力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五是要勇于率先垂范。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的专门监督机关,必须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做出表率。始终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时刻想到自己是什么身份,担当什么角色,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全市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以自己的模

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市风气的持续好转。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篇5

一、实施行长轮流带班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优质文明服务工作是立行兴业增效之本,该行把优质文明服务工

作摆在同资产、负债等业务同样重要位置,极大地促进了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该行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优质文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部室、各营业网点层层签订优质服务责任书,将各项指标量化、细化,责任分解到人,做到常抓不懈,确保了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服务意识,实行全员服务。

优质文明服务工作是事关农行社会形象,影响农行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性工作。该行建立了“一个中心、四个层次”的服务大格局,即全行以客户为中心,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该行还充分发挥优质文明服务的整体功能,做到了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奖励,不断提高全行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极大的促进了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加大监督力度,全面推进优质文明服务工程。

为使优质服务工作做到不滑坡,不动摇,该行通过组织行内人员或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多种形式,以普通客户的身份,通过看、听、查、问等方式,经常对各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明察暗访,并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化服务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树立了农行优质、高效、快捷、安全服务的良好形象。

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篇6

一是完善协管员队伍建设。年初**镇政府将招雇协管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行政村人口聘请村干部兼职协管员、在镇区聘请专职协管员,统一组织实施,公安机关负责教育、培训、使用和管理。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在镇、村和驻村民警领导下工作,协助民警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有效消除服务管理的盲区盲点。协管员主要的职责:一是采集基础数据。通过深入农户、店铺、出租房屋、企事业单位,开展不间断地走访、排查,督促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做好出租房屋登记和《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签订,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基本情况,确保数据完整、准确、鲜活。二是反馈动态信息。通过日常工作,注意收集和发现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和治安隐患,及时报告民警。三是强化服务职能。加强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主动向流动人口、出租房主和居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安全防范知识,提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主遵纪守法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突出高危人群管控。根据和谐稳定的要求,必须强化对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的有效管控。一是准确暂住户口登记。推行了居住地、务工地双向办证制度,提高登记办证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二是列管调研高危人群。按照“发现早、列管准、管控严”的原则,重点将具有违法犯罪前科、昼伏夜出、无正当职业、结交人员复杂、来自犯罪高发重点地区等10类特征的流动人口列管为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落实调研管控措施,实现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主动出击、有效防范。目前,已列管流动人口高危人群XX人。三是严密落脚点治安管理。健全以房管人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出租房屋、中小旅店、网吧、建筑工地、娱乐场所等易于藏污纳垢部位,强化出租人、法人等责任人治安责任制。适时组织出租房屋治安整顿专项行动,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窝点,努力消除治安管理空白点,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7

一、江苏省“建设服务型政府”成效回顾

“十二五”以来, 江苏省各级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两年多来,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对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的干预现象大大减少。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截止2012年底, 保留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4项, 其中:行政许可564项, 非许可行政审批130项。进一步理顺了各审批部门之间的关系, 为深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社会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2年9底, 全省共注册登记各类社会组织40241家, 其中社会团体21236家, 民办非企业单位18595家, 基金会410家。均居国内前列。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实践中, 全省支持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资金超过700万元;推进社会组织基地建设, 2012年投入超过1010万元;全省共有359家社会组织取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质。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构, 全面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优化市场环境,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政府制定价格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意见》, 扎实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 减轻车主及运输经营者负担1.23亿元。清理涉企收费, 共取消、降低34项收费标准, 为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9亿多元。

2. 全面健全依法行政

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 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常态化、制度化, 行政问责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政府公信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行政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颁布实施了《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监管细则》《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实施细则》《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处罚细则》;《江苏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进入立法程序;《江苏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等作为暂行办法公布;《江苏省价格管理监督条例》《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等一批现行法进行修订增补。

3. 加快推进政务公开

全省政务公开取得明显效果, 增强了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电子政务建设进展顺利, “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建设, 实现了市、县 (区) 两级全覆盖和对接联动。

社会管理按照“五个一” (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 的基本要求, 整合资源, 规范流程,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及时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信息服务。全省各市信息服务均实现“一线接入、集约管理”, 社区事务实现“一站受理、一网协同”, 信息采集“一次产生、多方使用”, 有效整合了资源, 延伸了服务, 提高了效率, 减轻了社区负担。2012年起, 除涉密敏感部门外, 省级部门财政预算全部公开, 并推进省级10部门试点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4. 继续优化政府层级

全省进一步优化政府层级结构, 明确职能责任, 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 扩权强县工作破冰前行, 省直管县、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底全面实现由省直管县 (市) 的管理体制。累计下放外部管理权限599项, 内部管理权限387项;各市政府管理权限全部调整到位, 全省20个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方案已通过省级评估。全省城乡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会管理体制覆盖率已分别达80%和50%。

二、江苏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总体建设思路不足, 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

江苏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刚刚起步, 总体来看和国外先进制度以及民众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距离, 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比较零散, 缺乏科学规划, 服务型政府运行制度体系尚未形成。

2. 制度建设存在动力不足、创新不足的问题

少数部门和地区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敢闯敢干的劲头不强, 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失灵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些部门对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还缺乏深刻认识, 即使提出“服务承诺”“一站式服务”“权力阳光运行”等口号, 但仅限于操作层面的摸索, 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

3. 区域和部门发展不平衡

由于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 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性等都很不平衡, 总体来说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从部门情况来看, 由于部门的强弱差距决定了部门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少数强势部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 往往考虑本部门利益较多, 用部门的文件阻碍和对抗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件仍有发生, 导致部门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增大。

4. 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不够

少数地方政府在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依法行政、管理服务不规范的问题, 法律在政府部门内的权威不高, 行政执法的程序意识冷漠, 政府管理服务存在缺位、错位、越位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 依法行政和政府管理服务的法制化水平仍待加强。

5. 公共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 全省公共服务规范和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公众对服务不满或者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找到及时有效的维权方式和投诉途径都比较困难。

三、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策建议

1. 强化依法行政

按照“两个率先”的基本要求, 强化法治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遵守法律和政策规定, 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一是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进一步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 以及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二是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 规范行政权力, 完善行政管理法规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三是尽快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审批效率,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强化行政问责, 严格责任追究。

2. 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问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 加快建立适合江苏省情、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公共财政制度要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的核心功能,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压缩非公共性财政支出, 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加大社会公共需求投入, 将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保证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适当高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 保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支持。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 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用法律推动各项社会保障的制度化、规范化,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兼顾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 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待业、工伤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尽快建立适合江苏省情、覆盖城乡居民、具有较高均等程度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促进机制和政策机制, 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援助制度建设, 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体系, 实现区域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均等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

四是强化公共教育服务制度建设。要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保证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的增长。建立健全公共教育体系,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化、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五是加快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创新。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尽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 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大基层财力、物力、人才投入, 切实增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通达能力, 形成立体综合交通运输格局, 有效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安全防洪、保障供水和改善水环境为根本目的, 建成防汛抗洪和饮水资源保障“两大体系”。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使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内涵。

七是完善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制度约束机制, 防患于未然。树立大安全的观念, 完善公共安全立法, 加快管理制度建设, 强化制度管理。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要建立健全事件查处机制, 遏制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建立健全救助保障机制, 使受灾群体有保障。

3. 继续转变政府职能

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确立适应并反映权利公共属性的政府职能, 提升政府行政服务能力, 推广政府信息化服务, 完善服务承诺, 更好地为公民提供高效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群众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4. 理顺部门职责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成效探究 篇8

【摘 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就是让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享受到方便、经济、快捷、优惠的公共卫生服务。广元市利州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综合行之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2年,经四川省卫生厅专家组验收,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家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补了广元市空白、争得了荣誉。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65-01

利州卫生人,近年来自加压力、苦干实干、前瞻谋划,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走出了新路子,全面健全了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全面提高了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塑造了卫生行业新形象,实现了“五提升”即:“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水平高度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组织领导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起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作用。

1、强化领导 全力保障

为全面加强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调研指导工作,分管领导现场办公,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多次深入社区支持解决发展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关心指导工作,就创建省级示范社区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广元市利州区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健全了工作制度,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根据《广元市利州区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案》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按照职责分解落实,并与中医先进县区创建、廉洁医院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细化任务,量化指标,责任到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了责任落实到位;区委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社区卫生投入,共计投入3100多万元作为体系建设资金;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和区本级财政经费年度到位1300余万元;加大创建力度投入180万元创建工作经费,确保了经费投入到位。

2、试点示范 分步实施

在借鉴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东坝、嘉陵、上西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创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人才技术培训等方法措施,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各项职能,经过努力,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成功通过了省卫生厅考评并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市率先通过考核验收的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我区将继续以创建为契机,完善其余社区卫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努力建成1-2个国家级、1-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面提升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实力。

3、狠抓内涵 提升质量

(一)抓队伍 强培训

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关键要有一支好的卫生技术队伍,才能建立和保持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社会信誉。为此我区在五个方面着力加强:1、采取短期轮训、重点强化、实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专家指导组,聘请了市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巡回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3、积极参加了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班,参训人员通过考试考核全部取得合格证。4、引进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高素质卫技人员,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已为各社区选拔18名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专业岗位。5、严格监管。每年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都进行严格地审查把关,对不合格或执业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医务人员,坚决清理出队伍,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

(二)抓宣传 强气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与广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和全区的健康教育网络、社区卫生服务宣传窗口,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运用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累计达450余场次,印制各类健康教育处方11种,共20万份,均免费向群众发放,做到了健康卫生常识和基本疾病防治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二是组织社区义诊。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开展巡诊和义诊活动215场次,接受医疗咨询10815人次,为群众进行健康检查11921人次,使群众更加信赖社区卫生服务。

(三)抓创建 强效果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人才技术培训,我们着重抓以下工作环节:一是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环境优美的就医场所;二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完善、推行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各项技术操作培训到位;三是狠抓医护人员临床三基理论技能。各中心医疗服务规模,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小病到社区,常见病到社区”就医格局;四是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服务,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中医馆、中医康复室,开设中医科、中医理疗科,配备了完善的中医设备,建立了规范的中药房,开展推拿、针灸等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服务,深得百姓好评,上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中医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是全面规范开展开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执法监督协管等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2年全区社区卫生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5.23万人,其中规范化电子档案25.2万人,建档率99%;“五苗”接种剂次12.2万,接种率达95%以上; 儿童系统管理率94.57%、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6.28%、婴儿死亡率2.38‰、孕产妇死亡率23.83/10万;传染病发病率455.77/十万,比2011年同期下降13%,重点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治工作成绩名列全市前茅,连续6年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完成门诊59.73万人次、住院1.81万人次、上门服务13.45万人次;药品零差率销售2002万元,让利群众701万元。

(四)抓行风 强素质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9

2009年是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文山电力)融入南网的第三年,也是破解难题、打好基础、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文山电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南网方略,坚持“3213”工作思路,贯彻“1149”战略实施工程,始终坚持以廖泽龙总经理来文山调研时强调的“强电网、打基础、顺体制、上水平”12字方针为核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比较突出的是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网损控制方面。

一、优质服务上水平

一年来,文山电力多管齐下,将“服务永无止境”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坚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追求诚信、便捷、精湛、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推动优质服务上水平。一是以城农网改造为契机,重点把握好0.4千伏以下的人性化服务,全州八县广大农村用电户只需要出200元的电表费,更新改造的低压线路直至灯头全部安装到位,并安排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耐心讲解安全用电常识,配合各个分公司组织的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安全用电图册发放5万余份,全方位、多层面提供细致的用电服务。二是强化“电力110”功能。抽调20多名“精兵强将”,24小时值班,受理用户电力报警、投诉,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各类突发事件。三是加强培训,着力提高营业员综合素质。公司先后送员工出去培训和请中介机构 来单位培训,1000多人次受到服饰、标牌、礼节、语言、流程“五统一”的专业培训。如今,各分公司营业厅不仅设备先进,信息畅通,服务质量也大为提高。四是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取在不同行业领域聘选的9名监督员的意见,及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调整电费催收方式,坚持人性化服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确保电费足额回收。

创新服务无止境,细微之处见真情。一是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居民用户,在采取预缴电费、电话告知的同时,积极开展温情服务,短信提示,杜绝停电催收简单粗暴的行为。二是以推进“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营销机制建设为基础,把差异化服务和普遍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精细化经营,对居民小区等重要用户和大用电客户给予电力服务、信息服务、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倾斜。三是开展“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客户关怀活动。加强客户走访,及时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听取客户对供电服务工作的建议。为了把优质服务做实做细,公司领导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深入用电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与客户建立感情,在主动走访客户中,为企业科学合理用电出谋划策,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促进了电费及时足额回收,赢得了广大用电客户的一致好评。

二、网损控制见成效 2009年度文山电力的综合网损率4.5%,比计划数6%下降1.5个百分点,同比降低了2.1个百分点。这样的网损控制率来之不易。2009年11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赵炳松副总经理在文山县马塘供电所听取汇报后说:“文山电力的线损率控制得较好,像文山分公司、砚山分公司线损率控制在2.5%至3%左右,特别是10千伏以下直至灯头,这样的线损控制水平是相当高的,这说明线路运行维护得很好,方式方法值得好好总结一下,好的经验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线损的控制,一方面得益于管理的精、细、严,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和云南电网公司“一张网覆盖、一盘棋布局”的大气候,加快了输配电网架建设步伐。2009年,文山电力完成电网基础项目建设3.3825亿元。截止到12月31日,完成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技改增容5座;完成新建110千伏线路5条,总长178.568千米;新建35千伏线路一条,总长25千米;完成输变电分公司土库房变电站二期工程。

在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同时,文山电力开展了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在配电线路、台区和用户侧加装了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同时,加强计划内和计划外停电管理,缩短客户停电时间。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配合政府城市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等做好电网规划和改造,切实解决新增或技改增容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优化用电报装流程,建立 绿色通道,推行业扩“一站式”服务,缩短装表接电时间,兑现服务承诺。做好需求侧管理,动态调整电力供需平衡。密切跟踪上下游行业市场变化情况,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潘先顺 4

服务区建设成效 篇10

李卫宁在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加快实施“六大专项工作”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取得新成效

■记者 余延青

本报讯 昨天下午,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现场推进会在秀洲区举行。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中取得的成绩以及试点工作经验,深刻分析了社会管理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加快实施“六大专项工作”,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取得新成效。市委书记李卫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主持会议,市领导蒋唯民、梁群、徐生荣、邵建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厚祥出席会议。

今年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就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明确提出了实施“六大专项工作”的要求。李卫宁指出,市委全会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有效推动了社会管理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作为全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综合试点的秀洲区,在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市面上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管理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认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李卫宁强调,社会矛盾化解、“三社”建设等“六大专项工作”是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抓手。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牵头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六大专项工作”的实施,切实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实施“六大专项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发展为要、服务为先、基层为重、法治为基的原则。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系统性,把“六大专项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横向互补、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着力提高集成化水平;注重可操作性,坚持以载体项目化、考核评价科学化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注重可持续性,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平衡,确保社会管理服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相适应。当前,关键是要加快实施进度,进一步深化完善工作方案,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激励创先争优,努力使各大专项工作点上多出亮点精品、面上整体协调推进。

李卫宁要求,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向末端延伸,加快形成城乡并举、各方联动、优化服务、动态管理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网格单元设置,着眼全覆盖,着力消除“真空”和“盲区”,探索建立个性化专属网格,切实提高管理服务实效。二是要进一步整合管理服务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深入推进结对共建,分类组建基础服务、专业服务等团队,促进管理力量有序整合、社会服务有效集中。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基础平台作用,强化综治工作中心主阵地地位,拓展党群服务、便民服务等有效载体,提升平台信息化支撑,推动形成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管理联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规范化和长效化。

李卫宁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深化试点带动、广泛发动群众,凝心聚力抓落实,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取得新成效。

李卫宁还就年内经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党的建设作了强调,要求全市上下抓住发展中心、坚定发展信心、下定转型决心,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三大倍增计划”和“两退两进”工作的实施,集中精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着力优化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二是要重点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三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即将结束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抓好换届工作,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成效 篇11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服务;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51-01

2010年1月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旨在促使护理工作能够健康运转、更好地进行全国性工作会议启动。这次会议的主题则更是利于患者、临床、社会。通过此次会议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这次的会议中,相关的精神和理念被广大的医学朋友所认可。因此,作为一些专业型的精神科医院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前卫的精神思想。积极的贯彻卫生部的各项精神。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转变理念,使得护士的服务由原来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的状态。

一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1.1 转变护理服务的理念,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

通过对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学习,我们应该积极的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文件,并且积极主动的领会其精神。这可以从其他方面来间接的体现出来,比如观看护士们自编自导扮演的与日常工作中相似的场景。通过这些扮演可以很好的使护士们站在病人的角度或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对病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出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有利于护士们在护理服务理念上主动的去体会病人的心情,去感知病人们的心理等等。

1.2 正确的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护理会议顺利开展后,全体护理人员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關的护理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卫生部所颁发50项基础技能操作的培训对于广大的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备学习价值的,是很宝贵的。所颁发的有临床常用的11项基础护理操作,护士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按主次的学习知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积极的对病人进行规范性的基础护理,详细科学的量化每个值班、上班的责任护士所应当完成的工作。另外,卫生部还修订了并且完善了护理相关的内容,要求每个护士都应该尽职尽责,对与专科疾病的特征、临床所表现出的特点、应该能够观察的病情特点等等情况都应该熟练的掌握。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强护士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够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创建病区的护理文化,美化病区的环境,引领护理发展的方向

在护理界,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病人们不能自理。“爱心呵护健康,真情赢得满意”是护理界的服务理念。所以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病人的安全,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病人们的满意。护士们应当秉着热心、耐心、细心的思想对每一个病人进行呵护与关爱。作为医院,积极的营造一个温馨的病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病区的布局方面应当适当的调整,病区的外界环境应当细心的料理等等。以此来打造优质的护理服务,针对于精神科的特殊性,满足病人的需求,促使病人的身心愉悦。

二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

2.1 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满意程度提高了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护士们的积极性是空前的高涨,护士也真真正正的理解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内涵。我们对进入医院住院的所有病人以及家属进行过统计,通过统计可以得出病人的满意程度由会前的93.2%是上升到99.5%。这足以说明护士对病人的关怀显著的提高,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也是显著的提高。护士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护理,比如说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所得出的结果也是相当乐观的。

2.2 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提高了

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通过学习与实践积极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从“要我做”转变成了“我要做”。全部人员积极的参与质量控制,尤其是在护理环节方面,护士质量得到了保障。理所当然,护士的工作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得到了病人以及家属的认可。这在另一个方面来说,护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对于护士工作的实际情况得到了认可并给与奖励。这也促使医院氛围越来越好,在优质性护理服务方面只会越做越好。

2.3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

针对精神科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关的绩效标准,进行科学的决策等等,对护士的工作进行具体量化。科学实际的安排工作任务,对于工作数量、工作难度、工作态度等等均进行具体科学的考核。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虑,为病人谋一份满意的答案。制定明细的奖惩条例,充分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此次活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就可以得以调动,这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保证病人能够得到满意的护理。

三结论

自全国性护理会议的完美落幕,护理界开始了一轮新的学习风潮。通过这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士也会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精神科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护理的特殊性。因此,做好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任务是非常重要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通过对卫生部颁发的各项政策与学习法则,护士可以在理论知识丰富的情况下,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病人以及家属提供优良的服务,只有这样,在这个比较专业的精神科里面,针对这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医疗服务者对病户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才会进行的越来越好,对病人、病人家属、护士等等都会有很好的帮助与效力。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2010-01-26.

[2] 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3] 张会芝,卢杰,骆金凯,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9-31.

[4] 朱丽芹.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护理管理杂志,2009,9(10):51-52.

手术服务标准化管理成效 篇12

1 手术不良事件分析

1.1 不良事件分类

解放军总医院自2011-2015年,通过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共上报3165件手术相关事件,占手术总量的0.90%。涉及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核对和术后处置全过程,涵盖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部门和人员。事件性质涉及I、Ⅱ、Ⅲ三级和隐患事件,按流程节点将事件问题分为19类61项。详见表1。

在日常手术质量管理中,还发现医疗文书书写不到位、不签字甚至非授权人代签字[1]、挂名手术、手术记录与实际手术信息不符等问题。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手术实施效率降低、手术质量下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患者不满等后果。

1.2 不良事件分析

对不良事件中已发生的和存在隐患的事件,利用鱼骨刺图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相关要素点。见图1。

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发生在手术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每件不良事件都影响手术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各项事件问题的发生反映了服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制度未落实、沟通不充分、标准不统一和岗位责任不清晰等。而核心制度是整个医疗环节中的基础安全保障,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核心制度的任何疏忽都有致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4]。如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未进行术前准备接到手术室实施手术事件。经分析,事件发生在术前,涉及的人员由临床科室护士、医师和手术室带教护士、实习护士。主要问题是岗位沟通不到位和制度未落实,一是科室负责医师和当班护士沟通延迟,术前医嘱未及时下达,使当班护士不知情,未进行术前准备;二是当日早上临时值班护士和当班护士未沟通,致使未做术前准备让手术室实习护士接到手术室;三是手术交接制度未落实,未进行术前项目交接核对;四是手术室护士对实习护士培训不到位,未培训应遵循的制度和内容。事件的发生为手术安全带来隐患。

2 标准化管理方法

2.1 信息系统标准化监测

解放军总医院总结分析了各类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常态化不足,进行了常态化标准运行机制的设计,同时开发了标准运行网络监测系统,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标准运行情况进行实施监测、进度跟踪和问题预警,建立了信息导航、结果反馈与发布机制[5]。

手术服务质量安全标准化监测系统,对手术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制度落实、评估项目的完整性、主刀医师参与术前讨论等标准内容嵌入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如手术并发症、非预期二次手术的预警和监测中,将判定并发症的时间段、引流量、发热度数、输血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共49项等列为判定条件,监测出疑似并发症和非预期二次手术,质量监测管理部门通过病历初步判定并推送给相关专家判定,然后推送到科室进行讨论分析。对疑难病例,机关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讨论最佳治疗方案。

对不能纳入系统监测的标准,如“术者入手术间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对表》(卫办医政发【2010】41号)逐项核对,共同签字。”管理部门和标准实施部门按标准内容建立定期核查制度,管理部门通过纸质单据进行落实核查,监督落实情况。

2.2 监测岗位标准化处置流程

质量监测管理部门按人员岗位行为指南,对手术服务监测管理岗位设定了标准化的监测管理流程、操作细则和分析处置方式,实施跟踪式的监测和处置。对科室及专家分析到的原因,督导科室及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改进。见图2。

2.3 标准化报告及分析改进

在手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上,解放军总医院采取临床科室、职能管理部门和机关相互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监测数据的每日反馈、上报,临床科室每日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改进和与患者详尽沟通,机关对疑难病例组织专家巡查、讨论,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使服务质量影响最小。对确认的手术服务质量事件,每日反馈上报、每周实施通报、每月进行汇总分析,对由个人原因造成的严重事件,医院通过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认定,实施目标考评扣罚。非预期二次手术日报表见表2。如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出血二次手术。医疗质量监测部门将数据问题反馈到科室,科室填报二次手术分析表,分析发生原因为:手术操作方面存在止血不彻底;患者方面存在肥胖,术后咳嗽;护理方面存在告知不详尽,对咳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宣教不完全。科室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家属进行了详尽沟通,住院19天治愈出院。临床部请专家进行了分析:指出手术有些盲目,术中应进行冰冻病理检查后再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当日出血,存在手术粗糙不仔细,止血不可靠的问题。科室在专家分析的基础上又对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进行了全面性分析,找出易发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

2.4 重点问题手术暂停机制

对一段时间内手术问题高发科室,机关组织科室实施手术暂停,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详尽、全面地分析,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指导。由科室主诊医师介绍手术问题病历的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和手术方案的确定,术中操作步骤、术后的处置方法,特殊的病历放映手术记录录像,从各项手术过程中查找问题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达到改进和提高的目的。如2013年肝胆外科7~10月连续发生11例手术问题,机关组织暂停手术1周,先由科室查找原因,然后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了指导和分析,11~12月科室无发生问题。

3 管理成效

3.1 手术服务安全质量指标显著改进

手术服务标准的常态化实施和标准化管理,使手术服务各项质量安全和效率指标均有改善和提升(表3)。如非预期二次手术监测指标,由2011年的142例降低到2015年的34例,在手术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二次手术发生例次降低了61.79%,手术患者因并发症非预期重返住院指标,由223例降到70例(图3);术前平均住院日指标由术前5.7天降低到3.6天;全院不良事件上报指标由2011年1648例上升到2015年1936例,其中手术服务不良事件逐年下降,例次由823例减少到198例;而手术沟通满意度逐年提升,如骨科实施主刀医师亲自谈话,主刀、主管和经治医师全方位、多层次术前交流,术前谈话满意度由70.3%提升到97.8%。

3.2 手术服务标准更趋完善

手术服务标准全过程常态化的实施,成为所有医务人员遵循的准则规范。但随着医疗技术、医院管理制度的改进和不良事件问题的发生,有些标准已不能满足流程中要素节点的规范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地修订和改进。如临床路径的实施,在服务要素上增加了入径选择,在术前评估标准中增加:“接诊医师确定患者入径种类,引入路径,并和护士、患者做好沟通”。根据日间手术和预住院管理要求,增加了日间手术标准,并对“术前24小时内完成术前病情评估,完成必要检查,做出术前小结,组织术前讨论,经治医师和手术者应参加讨论”标准进行修改,改为“非日间和预住院患者,术前24小时内完成术前病情评估,按临床路径完成术前检查,做出术前小结,组织术前讨论,经治医师和手术者应参加讨论”。

3.3 促进了集成医疗的优势发挥

手术服务标准化管理,强化了全院上下对手术质量的关注,提高了风险意识。特别是逐项问题的分析和专家团队的巡查督导作用,涉及的部门相互联动共同解决,使发生问题做到一事一清,以最短的时间消化问题,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治愈率。如2014年1例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科室上报不良事件,机关尽快组织了血液科、普通外科、感染科、微生物科及输血科、肾病科专家进行全院会诊讨论,分析原因,各位专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患者5天后感染控制,最后好转出院,极大可能地挽救了生命。

4 小结

手术服务标准的运行和标准化的管理,实现了“闭环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完成由经验式管理向制度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管理的升级,使各项服务走上全面量化、标准化、精细化、可继承、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6]。

4.1 标准化管理是改进手术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提高手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必要任务,手术服务涉及医务人员、医疗资源、技术、时间和信息的相互作用,所有因素暂时结成统一整体,医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和调节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漏洞,最终实现无缝连接[1]。而只有建立以保障手术安全为目标的实施标准,才能对手术服务全过程统一调节和管控。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服务标准细化到“每事、每人、每时”,覆盖“临床医技岗、医疗保障岗、医疗管理岗”,关注“过程、节点、追溯”,将每一个操作片段与患者的整体质量安全绑定在一起,即粒度最小化、岗位全覆盖、时间连续性[5]。手术服务标准作为手术质量管理的有力抓手,将每条标准让参与者入脑、入心、入行动,从而达到改善手术服务质量的目的。

4.2 标准化管理提升了手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标准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促进了标准的执行落地。把各项标准转化为针对性强的指标,以可量化的指标实施信息化监测、预警,数据来源于电子病历记录、手术麻醉系统、护理记录系统等,避免出现人工筛选的标准不一、随意判定现象,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反馈整改及时、灵活,有效控制了手术服务风险。信息化的管理,为医院领导及科室提供了信息决策服务,提高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良辉.医疗纠纷类型与处理[J].中国卫生法制,2016,24(1):79-82.

[2]王吉善,张振伟.《手术安全检查表》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2-3.

[3]王平.医疗事故争议110例技术鉴定分析[J].海南医学,2005,16(12):168-169.

[4]彭绪东,易勤美,王齐兵.某三甲医院手术科室4 2 3例医疗纠纷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1):26-28.

[5]刘丽华,田鸥,李书章.常态化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设计[J].中国医院,2014,18(8):1-3.

上一篇:情绪管理与优秀的人杂文随笔下一篇:敬业与乐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