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功能建设(通用12篇)
服务功能建设 篇1
摘要:本文以“十二五”规划中关注民生和服务民生的精神为指导, 对民生服务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规划、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及保障等问题详细探讨, 对于推动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民生政府的建设, 完善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 提供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实用易用民生服务的理论与实务有一定的探索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网站服务功能,信息公开,网站规划,实现,保障
近年来,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 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获取更加便利的政府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政府网站下一步如何发展也有很多需要研究的事项。
为了落实两会和“十二五”规划等政府政策措施中关注民生和服务民生的精神, 推动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民主政府的建设, 做好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 提供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实用易用民生服务。同时, 面对政府管理创新, 政府网站要体现政府管理理念, 政府网站的功能实现也要服从于政府改革的进程。积极探索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规划和实施的理论与实务规律, 以促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的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
一、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 所谓“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而“民生”的定义,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 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 难以把握。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民生狭义概念相对广义概念而言, 比较具体, 易于把握, 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
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 不同的社会阶段, 时代会赋予民生不同的内涵。当前的历史条件下, 民生是指最广大人民的福祉。本文所取的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存与发展涉及的食、衣、住、行等基本需要的利益问题, 结合国家法规政策文件中涉及的民生问题来研究政府网站民生服务的范畴。
保障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是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网站民生服务的核心内容涵盖满足公众实际民生需求的电子政务信息和服务项目, 主要由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组成, 主要涉及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 以及婚育收养、公用事业、证件办理等领域的服务内容, 也是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网站的核心服务内容。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是指政府网站整合并提供规范的民生信息、开展民生服务方面的作用与效能。也是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服务功能的组成部分, 是在线办事服务功能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它表现为公众和企业整合并提供规范的民生信息、开展与民生相关的互动交流、查询申报等在线服务, 即以“一站式整合”方式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
二、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电子政府的发展,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领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都遵循以服务为导向, 以用户为中心, 提供政府的所有服务项目, 提供更好、更富有效率的服务, 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内容体现“简单、实用、重点突出”, 实现一站式网上办公。建设政府网站时都遵循围绕民众的需求, 建立“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提高政府服务的可接近性和易获取性等服务型政府网站的核心, 政府网站建设已步入面向公众的服务导向型阶段。
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统计显示, 地方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和互动交流水平较好, “成为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但政府网站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 尤其是面向就业、住房等领域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我国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省、市、县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然存在, 民生服务功能建设东高西低也呈阶梯状发展。多数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目录框架设计未完全涵盖民生服务领域, 提供民生服务领域资源不够全面, 民生服务展现形式人性化不够, 民生服务功能实现的保障力度不足。总体来看, 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服务性角度考虑, 政府网站的建设与国外先进政府网站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我国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但是,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重要载体的政府网站却很少能成为老百姓浏览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不高, 政府网站建设中特别是民生服务功能严重滞后, 我国大部分政府网站仍处于以内容为导向的阶段, 仅有少数转向了服务导向型。
当前, 将“用户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政府网站绩效水平的根本标准是国际上政府网站发展的趋势, “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成为政府网站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此大背景下, 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基本需求, 建设提升民生服务功能为重要内容的服务型政府网站成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规划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规划要以用户需求、国家对政府网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专业机构制定的标准、先进政府网站建设经验等为依据对框架、内容、栏目、功能、展现形式等进行规划。
(一) 内容资源规划
作为民生服务功能的基本内容首先是要围绕国家民生政策来规划, 主要由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6个重点民生领域以及婚育收养、公用事业、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经营纳税等12个主要领域组成。再结合各级政府十二五规划等涉及民生的政策进行规划调整。同时要结合用户需求, 对政府各部门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涉及民生服务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梳理, 规划出民生信息和服务资源的领域或频道分类, 各级栏目名称设置, 并对各领域信息和服务资源按各民生服务办事事项分项, 以及各民生服务事项按办事事项的基本信息、深度信息、互动交流、查询申报及一站式整合几个层级组织政府网站基本民生服务内容。其中各领域中涉及各民生服务办事事项的深度信息按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在线申报等不同深度服务组织办事资源。
(二) 栏目框架规划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栏目框架规划必须以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民生信息和服务, 按逻辑上的“一站式整合”进行。设计完全涵盖民生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目录框架, 设置含完整的民生服务类目及子类目的栏目。对民生服务领域规划的内容资源, 按类别 (领域或频道) 、主题、部门、用户对象、环节、场景进行分类。
(三) 展现形式规划
展现形式直接影响公众企业便捷的人性化的获取和接受民生服务, 所以应用易于用户感知的版块化、场景化、一体化模式表现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
版块化:以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婚育收养、公用事业、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经营纳税等12个主要民生服务主题领域以专题的形式分别展现。各民生服务领域按《民生服务领域公共服务目录框架》中各级栏目及内容集中整合展现。
场景化:模似用户办事场景, 围绕流程按场景、环节、资源、事项、部门场景流程整合资源的场景化导引形式展现。
一体化:围绕民生服务办事事项按用户办事生命周期为线索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在线受理等不同深度的服务, 以一体化链方式展现一个事项办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服务功能。
四、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的前题是政府部门为政府网站提供所掌握的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 其中民生信息和服务资源是政府网站为用户提供民生服务功能的基础, 分析梳理由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组成的, 着重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服务于“保障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服务于“透明民主决策”的内容, 主要涉及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 以及婚育收养、公用事业、证件办理等领域。全面分析梳理整合资源是提升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效率、效能和效益的基础。
(一) 资源供给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 有信息采集、报送、加工、编辑、审核、制作、存储、发布等活动环节, 在实现信息发布功能的整个活动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采集这个资源供给环节, 政府部门掌握着政府的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 是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所需民生信息和服务资源的直接供给源, 不间断和统一规范积极提供政府民生信息和服务资源对政府网站的功能实现和服务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内容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 资源梳理
全面深入梳理部门业务。一是根据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梳理业务事项。根据各部门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报、公告、通知、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系统地梳理出各部门依规定承担的行政办公业务和公共服务事项, 梳理的重点不仅应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事项, 而且也应包括为数众多的非许可非审批的日常办公事项。二是研究分析业务事项所产生的可公开的信息资源。根据业务事项的不同属性, 确定其可能产生的可公开的信息资源。对于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事项的信息资源以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状态查询、办理结果等服务资源为主;对于非许可非审批的监督管理类事项的信息资源以统计数据、名单名录、标准规范、资金信息等服务资源为主。
1、办事事项
对行政服务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中服务项目按各民生服务办事事项分项, 并梳理出各办事事项涉及的:基础信息含相关政策法规、动态信息、通知公告等;深度信息含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办理机构、便民问答等;互动交流服务含政策解读、在线咨询、监督投诉等;在线办理服务含在线申报、状态查询、结果反馈等。
2、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梳理, 结合民生服务办事事项实现在线办事, 对政府各部门业务工作中使用的应用系统进行梳理。
3、信息分类
对各类政务信息进行多种形式分类。首先按民生服务功能主要涉及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分类, 再根据各领域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以主题分类为主辅以服务对象、机构、体裁分类。各主题根据需要可细分子类。
(三) 资源整合
政府网站是政府民生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渠道, 其功能实现的绩效水平标志着政府民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而政府民生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部门控制、条块分割、管用分离的现象, 所以迫切需要政府网站能够起到整合政府民生信息资源的功能作用, 保障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和政府民生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其中包括对下辖各级政府相关服务资源整合。
(四) 技术支持
技术层面的资源是开发新的应用系统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以及现有应用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利用。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现应吸纳新技术、充分满足用户新需求, 包括先进网站技术平台的选择和搭建、子系统二次开发等内容。网站无论是发布信息, 还是提供网上办理有关事务, 均应该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它的实用价值。在政府网站建设中, 更加强调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实用易用性。技术支持程度也决定着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
五、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实现的保障
政府门户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涉及诸多方面, 是机制、内容、采编、发布、维护、技术、安全、资金、评测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要保证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 加强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是需长期实施的政府网站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建设和管理必需由政府主导, 是网站建设的核心工作。要保障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的顺利开展, 必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 具体工作还需要有领导分管和指导, 设置专门的负责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机构, 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有专人负责。
(二) 完善网站日常管理的各项制度
制度保障是网站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寻求) 从体制、机制上来保证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的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收集和发布机制、管理和运维机制、培训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制定 (完善) 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规范, 解决日常维护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以保证政府网站不间断的信息发布, 软硬件的应用与维护正常。
(三) 抓好网站的安全保障工作
政府网站建设要把安全防范放在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位置, 建立完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 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抗御能力, 确保政府网站能够正常访问, 信息不被篡改, 网上在线办事畅通, 以网站的安全保障工作, 确保网站安全平稳运行。
(四) 科学合理使用网站建设经费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运行维护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专项资金。政府要保证网站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和足额。政府网站建设要强化资金管理, 科学编制每年的资金预算, 严格按照预算合理支配资金。使资金合理的用于网站安全系统、先进技术平台、新技术引进, 应用系统开发, 信息服务资源采编、运维、培训、评估等方面, 以保障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
(五) 加强团队管理, 提高网站技术保障能力
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是政府网站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网站建设不仅是应用互联网技术问题, 更是意识、责任、行动、创新的问题。管理团队对服务型政府网站的认识将对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政府网站建设发展中抓好内容管理平台使用学习培训, 以及网站业务管理学习培训工作, 提高办网、管网能力, 才能做好政府网站工作, 通过不断学习互联网新技术, 创新发展, 以用户满意为标准, 政府网站才有生命力。
(六) 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评测体系建设
按照“评建结合”的原则, 引入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绩效评测手段, 围绕“以用户为中心”, 从用户使用网站的习惯, 以及用户对网站的感知和评判, 建立在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之上的政府网站绩效评测指标体系, 以民生一线窗口部门和重点部门作重点考查。设立民生服务的“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等基本指标对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实施绩效评测。以评促建, 调动下辖政府及各政府工作部门参与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建设的积极性, 规范引导政府网站民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 以此有效提升政府网站整体民生服务功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软件测评中心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
[2]联合国、欧盟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3]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4]2011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服务功能建设 篇2
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能力
永宁县社会组织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市社会组织工委和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永宁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本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永宁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
今年以来,永宁县多措并举,积极扩大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一是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在全县社会组织中开展全面摸查,对符合条件的率先成立党组织。在组建工作中采取单独建立和联合组建党支部的形式,在联合建立的党支部中形成了由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村委会+社会组织、机关党支部+社会组织的三种联建模式,多种途径提高党组织覆盖率,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目前,我县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171家,其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6个,社会团体34个,用水协会72个,农民资金互助社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0个。全县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27个,覆盖
社会组织161家,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4.7%,较2012年提高了20.8%。二是规范党组织管理和阵地建设。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党支部组建由业务主管单位的党(工)委审批,没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由社会组织工委直接审批,理顺了党组织管理体制。在阵地建设上达到了“六有五上墙”,“六有”指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员公示栏、有党组织标识牌、有一面党旗、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建工作档案资料;“五上墙”指党旗上墙、入党誓词上墙、党员权利义务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支部承诺上墙。
二、拓展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共赢
社会组织党工委把“下基层”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将每月25日列为“下基层”活动日,各工委委员每人联系、帮扶一个社会组织,找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的结合点,将其培树成为社会组织的亮点、示范点。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模式和方法。一是在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中,选好配强了党组织负责人,鼓励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决策,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二是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党组织及党员参与社会治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宁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5万元,由杨和镇红星清真牛羊养殖协会组织实施,帮助扶持
贫困会员脱贫致富,开展对困难老党员、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开展了“最佳民办非企业单位”、“最佳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最佳社会团体”评比活动,展示社会组织发展成果,扩大了社会组织的影响力;积极组织民办幼儿园、民办艺术团到中心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三、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工委服务水平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关于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永群组办发[2014]5号)文件要求,工委精心制定了《永宁县社会组织工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开展时间、总体任务、环节步骤、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工委指导社会组织所属行业党(工)委开展学教活动。建立社工委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工委工作有安排,基层组织工作有落实,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目前,工委在积极征求意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整改一条,落实一条。下一步将下移工作重心,工委领导班子和工委委员深入会员群众,每人确定一个基层联络点,定期深入联络点,解决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下基层”活动,以“送、察、学、带、帮”为主要内容,自觉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
片切实做到下基层、转作风,听民声、解民难,抓基层、夯基础。
(一)突出特色,以“四以”、“七抓”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推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抓覆盖建组织、抓书记强班子、抓党员强队伍、抓活动促规范、抓保障增投入、抓载体树品牌、抓服务促发展,推进社会组织全面工作。
(二)实施“五大”工程,提升社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实施“帮扶促建、结对共建”工程,提升社会组织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能力。在社会组织系统开展“下基层”活动,工委书记、副书记及工委委员每人联系、培树一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联系点和指导点。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开展“结对子”活动,每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一名困难会员。
二是实施“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工程,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的能力。按照社会组织分类评估条件,督促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组织机构等,不断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规范社会组织行业行为、制约机制。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分类评估,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
三是实施“公益慈善救助”工程,提升社会组织履行社
会责任的能力。实施“五个”项目,开展“两个”系列活动,即实施“爱心助学”项目、“生态移民救助”项目、“慈善超市创建”项目、“慈善助医”项目,“儿童助残”项目,开展建党93周年系列活动、建军87周年系列活动,提高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四是实施“堡垒工程”,以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
五是实施“先锋工程”,建设一批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队伍,增强社会组织党员党性观念,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2014年工作思路
一是常规工作有新意。通过建立“永宁县社会组织党建QQ群”对党建常规工作进行安排,督促工作完成,方便沟通交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座谈会,通报季度党建工作情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将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督、绩效评估、诚信建设、执法查处结合起来,完善登记管理机关和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协同监管,提高监管能力;实行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机关共同负责党建日常管理工作,促使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重点工作有亮点。组织发展“专、精、特、强”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个,引导专业经济协会广泛吸纳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服务单位,壮大专业经济协会队伍;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联合教育、农牧、科技等部门及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慈善救助、志愿服务
等公益服务活动,年内至少开展一次大型公益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巩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村委会+社会组织、机关党支部+社会组织”的三种联建模式,确保党建覆盖率。
服务功能建设 篇3
关键词:网络推进;指导性;组织团队;项目构成;和谐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27-001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网络推进”列入学校日常工作来抓是教育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部门都需要文化建设支撑运行工作,都有义务和责任完成共同目标——培养学校学生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建设型人才,为此,“网络推进”应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目标。
遵从“技术支撑、建设利用”的原则。校园网络资源技术力量及功能强大、涵盖学校众多信息含量,是办公现代化的手段、工作与生活的有力帮手,其依存度、使用效率都很高,维护、更新、管理等环节以技术支撑确保正常;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利用其资源配置,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展现学校特色办学的风采及成果。
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师生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活动绚丽多彩、内容丰富,有利于贯彻“网络推进”,容易形成“我要参与”的意识;另一方面,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促使学习技术(网络技能)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产生。
“网络推进”社会共建的两重性。一方面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力量不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参与作用实际意义较大,它是做实做强的力量基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实力增强,又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挥宣传等作用,两者相互促进,互相发展。
二、组织团队,落实责任
1.领导小组。“网络推进”一系列工作内容,都需要组织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构成以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等三个层面组成,并从中选取文化素质较高的成员参与,保证“网络推进”在高质量下运行。
2.工作小团体。校园网络方面,如信息采编、网络维护、安全审核等,都要求有对应的工作或管理小组负责;文化建设方面,有信息小组、才艺文艺宣传队、板报宣传组、演讲团等。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工明确、协作开展,把“网络推进”落到实处。
3.家长委员会。包括家长、社会文化团体、文化人士等组成,确定社会力量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共谋管理和发展,扩大“网络推进”社会化进程。
4.合作办学委员会。取得学校合作办学单位、共建单位等支持与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同时合作方还能参与“网络推进”的工作。
三、项目构成,形成措施
1.校园网络校报。以电子网络报刊形式构成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其结构、内容以及制作手段呈现多样性,电子校报服务功能“百花齐放”,如学生人文知识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信息服务、校园文化动态等;校报可以让师生便捷的从中获取信息,了解学校和社会文化动态,丰富知识,校方发布通知、通告、校规校纪等,学生、老师可及时获得信息,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使校报在“网络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2.信息沟通平台。通过校园网络服务,师生可以不受时空影响建立沟通关系,交流思想、增进了解、解决问题;还可以在微博上发表个人见解和要求,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信息沟通平台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渠道,为文化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3.教育教学文化精彩纷呈。网络教育教学手段符合教育方针,也需要多层次的展现,构成教育文化现象,如PPT教学设计,网上阅读,教研课题讨论,论文发表,学术经验交流,教师提交教学计划、述职报告、建议意见等,都可以借助校园网络的功能;远程网络学习创造了师生继续教育的发展平台,微博、博客可以鼓励师生发表意见及要求,以此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把“网络推进”成为师生实现教育教学的手段。
4.学校管理文化功能完善。学校各个部门管理工作借助校园网络办公手段,可以增强本部门管理工作能力,效益更高,如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要求促使教职工学习网络文化技能,极大提高学校整体的工作效能;三网管理(学校、学生、家长)建设,为及时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手段。管理文化内容和层次有更多、更深的研究意义,加以研究、不断完善,充实“网络推进”的需要。
5.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利用校园网络呈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就,构成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大内容,如师生才艺展示、班级文化活动、毕业生典型事例、各种获奖荣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成果,联合办学及社会共建取得文化建设成就等,充分展现学校办学特色、教学风貌、建设成果,逐渐提高“网络推进”的层次。
四、创造和谐文化校园环境
1.加强党的领导。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借助网络媒体形式及作用而体现直接鲜活,宣传作用突出明显,是党的宣传工具、党的形象窗口,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利益,实现学校各项工作落实管理,稳定学校建设发展,始终保持党领导在“网络推进”中的地位及作用。
2.增强实力。有实力才能发展、强实力才可发展壮大。以资金、设备、项目内容、技术支持等基本建设为基础,加大投入,完善条件,保障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各项需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实发展,创建功能力量较强的网络体系、文化设施等,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在党的领导下,启用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教职工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内容等工作,做好师生文化素养学习及提高,满足建设需要,增强实力,以实力增进文化活动的开展,用实力推动“网络推进”前行。
3.树立参与意识。师生参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发展基础。可以出台相应激励目标或工作目标,促进和满足师生参与创作动机,调动积极性,协作开展、持续发展。让“网络推进”在师生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
4.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如党的制度、共建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结合管理、项目等创新并落到实处,让创新成果服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实现“网络推进”稳步向前发展。
发挥党报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篇4
要做好建设新农村的新闻宣传,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提高自觉性, 把这项任务看做是自己的本职, 是新闻报道常年不衰的重头戏, 是地市党报的生命线。
在发挥好党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和特有的政治功能的同时, 增强党报的服务功能, 亦即增强报纸的服务性,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下工夫。
党报具有传播媒介共同具有的传播功能, 即发布新闻、传递信息。此外, 还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即政治功能, 也就是传递党的政治主张、实现党的政治目的。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是面向全体人民群众的, 其宗旨就是办报为民。身处“三农”前线的地市党报, 在发挥好党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和政治功能的同时, 应该增强党报的服务功能,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下工夫。
第一, 政策和法律服务。要广泛报道党中央对农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措施。这是党报的最主要职责。但这种宣传也不能都是居高临下的、纯粹说教式的, 要多用消息、通讯、评论、热点透视、解释性报道和各种类型的深度报道等新闻形式正确地引导、开导、疏导、辅导农民。在“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着报纸上有关农村方面的信息。宣传和阐释涉农法律法规, 帮助农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要切合农村现实所需, 开展咨询服务, 以具体案例讲法说法,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第二, 政务信息服务, 包括对农村政治经济正常秩序的监督服务。农民远离上层, 是盼望能看到领导者身影、听到“官方”声音的, 但要注意尽量用新闻的形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报纸要改进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的程序化、公式化, 要从会议中、报告中发掘出群众渴望知晓的新闻。会议消息长篇累牍地占据版面, 而又没有想看的新鲜内容, 才是人们所不满意的。同时, 报纸要给新农村的建设者以话语权利, 反映他们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对侵害农民利益的坑农、害农现象进行舆论监督, 使党报成为联系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下情上达, 党委和政府也可以从中了解社情民意, 作为决策的参考。报社不仅要重视领导的意见, 也要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实际情况是, 上面的意见比较容易听到, 而数量众多的农民的声音影响力小, 一般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 我们更应该放下架子, 深入群众之中, 认真地听、虚心地听, 为农村发展鼓与呼、为农民利益代言。
第三, 做好沟通交流的服务。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农村不再是过去闭塞的农村, 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已大步走向市场。报纸要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做好沟通, 八面来风, 尤其是多报道一些外地和本地树立的典型, 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另外, 市场条件下的农民普遍有致富的愿望, 但缺少必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 报纸可以通过开辟专栏、专版、专刊等, 报道农村经济新闻, 提供各类科技致富信息,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提高生活质量。曾经从报纸中受益的读者评价说, 报纸是农业科技的“百科全书”。有的领导曾深有体会地说, 报纸办好了一个“健康知识”专栏, 就等于办好了一家人民医院。而文化娱乐、商品流通及农副产品购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同样可以做得很好。
濮阳日报社自创办以来, 在市委的领导下, 坚持了正确的办报方向, 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推动本市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报纸定位准确, 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新闻宣传的重点、报纸版面的主角, 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农民生活的提高服务, 发现并宣传报道了一批农村中的典型, 推广了一批农村、农户脱贫致富的经验。最近一两年来, 报纸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更为自觉, 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及时报道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外, 还开辟专版、专栏, 集中向农民提供丰富的政策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等, 尤其是请专家回答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保证了内容的有效和准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宣传好, 就要先学习好,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科学内涵, 弄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注意和防止的若干问题, 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明眼亮, 履行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我们还要相应改进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方式, 例如, 既然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报道就要走出过去的“农业报道就是要唱好四季歌”的误区;既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城乡统筹、农工商互动的系统工程, “三农”宣传就要跳出单纯的“以农说农”的固定模式;既然我们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就要在“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时, 多把版面和镜头让给新农村第一线建设者, 等等。这些, 都需要在办报实践中, 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民服务, 就能办好办活报纸,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建设服务文化对服务企业的意义 篇5
一 前言
在“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的服务经济时代(顾客服务经济时代),提升服务品质,是各个行业单位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服务与文化有着天然的情结:服务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文化、情感交流和沟通互动的过程,顾客每天都在接受、品评各种服务,服务和服务文化已成为评判竞争的焦点亮点和热点,越来越便利的服务和日趋成熟的消费者越来越“苛刻”的服务文化需求,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左右着我们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走进了观念突围、服务创新、文化制胜的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文化型创新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续经营。因此建设高品质的服务文化,提高服务资质,提升文化服务贡献度,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责无旁贷的第一要务。
二 现在企业服务文化的缺失
1.缺文化,主要是人价值判断、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主要是
1、文化素养(文明意识)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展示服务礼仪、语言文明、服务语言规范、举止优雅、卫生整洁、与人为善等形象。
2、先进的执行企业文化,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优秀的企业做文化,最高层次的竞争经营就是文化的竞争经营,坚持以认为本、顾客至上、学习创新,大多数的还是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传抄理念、唱歌打球做秀等搞表面文章。
3、建设企业文化的大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浓、服务意识强、思想明锐,善于创造宽松的环境,善于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品牌建设上。
2..缺观念:缺与时俱进的观念。变化的加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落后与先进的差距主要在观念的差距,先进的地区谈生意、作广告、干事实、讲效益,落后的地区空谈主义、喊口号、图形式、重面子。先进的地方注重执行、学习培训。落后的地方抱残守缺、强调借口、忙于跑官应酬,先进的地方:学习、创造、嫁接、执行、经营新观念,落后的地区还在讨论“对”“错““社”“资”,观念产生了效益,形成了生产力,观念决定一切,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要实施观念突围,以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改变自己,检讨自己。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差距,调整自己的心态,立足当前。
3.缺服务:五个不到位:
1、服务的观念不到位、服务意识落后、。低贱观念、恩赐观念、冷漠综合征,讲实惠、顾不上、没必要、差不多的思想。
2、服务诚信不到位。
3、服务效率、服务规范不到位。
4、服务的品牌经营不到位。
5、服务创新不到位、服务的个性化不够。八大服务误区:检查式服务、被动式服务、浅层次的服务、政治式服务、花架式服务、简单化服务、功利式服务、诉后服务,主要是体现在服务平时不注意及时收集顾客的反应,或对顾客的抱怨熟识无睹、敷衍塞责、对付等现状。现代服务的星级梯次:一星:规范服务、二星:优秀、科学服务、三星:优异、优质服务、四星:卓越服务、五星:传奇、服务到家的服务。体现在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佩服的服务效率、令人温馨的服务细节,让顾客感到意外惊喜的超值服务。
三 企业服务文化的树立
建设服务文化,关键是更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形成和建立新的理念,需要审视我们的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措施、服务技能,找出与先进服务文化的差距,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经验;、明白“服务就是发展”、“服务就是效益”、“服务就是市场竞争力”的道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全员服务、真诚服务、服务创新等先进理念;需要坚持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努力用真诚博得信赖,用服务赢得支持,实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公司的和谐、公司与客户的和谐。服务理念是企业的一面旗帜,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树立企业服务文化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社会共鸣的服务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型服务型和谐企业。
1.1、科学定位角色,突出公司特色。科学的定位己公司的特色服务,加强服务特色,让顾客可以牢牢记住公司的服务。
1.2、文化交融社会共鸣借力提力示范引领。把企业文化与企业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彼此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1.3、注重行业特色和技术特色,把安全文化与服务文化有机的融为一体。企业生产安全与公司服务文化结合,安全生产,积极的承担起社会责任。
2)注重服务创新,积极打造服务品牌。
以文化引领服务转型,以品牌助推服务升级,着眼顾客关注的焦点实施有效管涌的创新,建树了有竞争力的服务品牌。服务文化是研究顾客服务顾客的文化,是与世俱进不断提升顾客价值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服务文化的生命力。因此,他们始终注重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统领,实施全方位创新,把顾客的难题作为创新的课题。
3)规范管理典型示范。营造和谐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提升岗位技能;用先进典型示范引导,提升倾情服务的整体素质;用细致工作凝聚人心,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 企业服务文化的维护
企业的服务文化树立之后,想要维护,需要企业的领导认识到企业服务文化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强调服务文化的重要性。同样也需要员工在服务的过程中,牢牢记住企业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服务文化,在服务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永远保持微笑。真情的微笑是情感的自然表达,是良好沟通的开始。一张微笑、友
善的脸能消融彼此间的隔阂和误会,让客户从微笑中读出真诚,读出信赖。
(2)学会客户沟通。沟通是实现亲情服务的第一步,在客户服务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
传统信息接受的沟通,更是需要去关心客户,打动客户的心,这是有效沟通的一把钥匙。
(3)用心感知客户。客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财富。要以客户为中
心,站在客户的角度通过主动的观察、细致的询问、亲切的交谈、善意的提醒等创造和谐氛围,把握客户需求,感知客户期望。
(4)善待客户抱怨。抱怨是指预期没有达到而产生的不满情绪,要把客户的抱怨当作是
对医院的信任和期望,要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善于安抚,善于输导,善于化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切切实实从客户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客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能够现在解决的,要立刻行动起来;能够今天解决的绝不拖到明天;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
(5)注重细节服务。任何工作都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细节决定成败,决定了服务的效果。
亲切的称呼,会意的眼神,甜蜜的微笑,友好的提醒等亲和行为都会将医院的真诚服务传递给每一位客户,每一次细微的服务都将承载烟草人浓浓的亲情。
(6)关怀弱势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关注、关爱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他们解决住院期间等生活上的难题。
(7)精湛服务技能。服务技能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有力支撑。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精
通专业知识,拓展服务技能,熟练掌握沟通技巧,炼就过硬的服务本领,才能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8)构建亲情团队。和谐团队是实现亲情服务的基础,在团队内部树立“两个至上”共
同价值观,倡导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勇于负责的工作氛围,齐心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五 总结
服务功能建设 篇6
[关键词]民营医院;服务质量;服务品牌;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57-02
在民营医院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够好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改革呼声愈来愈高,鼓励部分公立医院转为民营营院,推行绩效考核等措施先后出台,在医疗人才、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形下,民营医院能与公立医院相比拼的只有服务质量了,谁的服务形成了品牌,谁就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并发展壮大,因此研究如何建设服务质量品牌迫在眉睫。
1 关于品牌的概念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一般意义上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作为品牌战略开发的定义:品牌是通过以上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度,感觉,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表现出来的客户诚度,总体来讲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所以这时候品牌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出现的。
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包括城市、个人等)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而“这一浓缩”又可以以特定的“符号”来识别;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2 关于服务质量的定义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其定义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
服务质量的要素是用来判断服务质量的,包括5个方面: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服务水平、目标顾客、连续性。
3 关于服务质量和品牌的关系
随着第三产业日益占据主流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异的服务质量吸引顾客在我国服务业成了主流。在服务业里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还可以提高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顾客价值。既要学习外资巨头在服务业标准化、专业化及简单化的同时,又要重视品牌核心价值的确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强势品牌有助于提高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水平以及顾客的感知价值,有助于提升顾客的忠诚度,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4 民营医院服务品牌的内涵与特征
民营医院服务品牌是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向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提供诊治或咨询的过程中,留给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的服务联想、印象及表达的意义、价值的总和。它不仅反映了民营医院的服务品质,更代表了民营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民营医院服务品牌实质上是民营医院对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进出医院活动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承诺和规范,是民营医院发展宗旨、办院理念和管理哲学等医学伦理的综合反映,是民营医院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文化、医疗效率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现,也是能为拥有该品牌的民营医院带来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等竞争力的无形资本。其内涵主要包括服务品牌的名称和标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载体等。
民营医院服务品牌还具有以下特点:①服务品牌以医院整体作为品牌主体。②服务品牌以医院员工服务行为过程为载体。③医院服务品牌要以优质服务为基础。④医院服务品牌要以超值服务为特色。服务由核心服务和超值服务组成,核心服务体现的是服务最基本的功能,超值服务则体现的是服务的创造功能。
5 民营医院服务品牌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转变医院服务方式和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在服务转型之前,民营医院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在这种服务机制下,医院服务决策主要出于自身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不是出于满足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的需求。根据对众多组织成功经营的考察,人们发现以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为中心的服务方式是它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只有以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为中心,組织才能提供令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满意的服务,才能以优质的服务使其在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是医院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是医院服务品牌的最终裁定者。
有利于刺激民营医院提升服务水平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立医院服务通常成本高而质量差,其原因并不是公立医院部门员工的素质比民营医院雇员工差,而在于是垄断而非竞争。缺乏竞争是造成公立医院缺乏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医院服务品牌的开发能带动医院及各部门在服务上的竞争,而只有超凡脱俗的服务才会从众多服务中脱颖而出,只有优质的服务才会赢得广大来院患者或有健康需求的人员的青睐,从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营医院服务品牌不仅能够提高民营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而且也能推动民营医院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医院周边的鲜花店、水果店、超市、餐饮业是医院产业的附属产物。我国的医院数量的快速增长,对民营医院服务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营医院的必然要求,是医院服务品牌的展现。
有利于医院工作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态势,树立民营医院服务国际品牌新形象。现在经济全球化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全世界人民都有可能在中国的民营医院就医,医疗服务还存在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台心医院就是台湾人在东莞办的一所主要为在大陆经商的十万台湾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医疗管理作为各国普遍实施的基础性民生制度,在国际上有一些统一的要求、通行的做法,我国的民营医院可以借鉴并采用。
综上所述,我国民营医院服务品牌建设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民营医院服务品牌的定位,为民营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营医院服务品牌的建设,为民营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民营医院服务品牌建设要依靠服务质量来保证与维护。
[参考文献]
[1] 杰瑞·斯托克.英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新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5-14.
[2] 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109-110.
[3] 乔雪芹.浅谈护理服务中的品牌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6):454-455.
[4] 余飞,陈杰,费苛,等.医院品牌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32-133.
[5] 冯丽云,程化光.服务营销[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2:123-134.
[6] 岳文厚.品牌魅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3-25.
[7] 韦福祥.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2-46.
[8] 余明阳.品牌学[M].第2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5):366-367.
[9] 蒲伦昌,朱立恩.服务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4:31.
服务功能建设 篇7
1 建设管理好企业档案必须针对其主要特点来进行
企业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利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1 从使用对象来看, 企业档案的使用对象比较多样化, 人员结构复杂, 几乎涵盖了整个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一般为企业的领导、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室工作的普通人员。从下到上, 每名企业工作人员都有利用档案的机会。
1.2 从利用和开发方面来看, 企业档案的使用多为企业的管理
和建设服务, 极少部分涉及保密范围, 一般不涉密的档案可以复印、摘抄等。为企业的选题有注重实用性编研产品, 要求质量精, 利用价值大, 能够紧跟形势时效性强, 另外也要加强对开发编研时间进行控制, 不要因研制时间过长而影响研制材料的使用效果。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发编研, 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 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 多出“精品”, 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 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1.3 从收集材料的内容来看, 企业档案有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材
料和企业自身形成的文件资料, 如企业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收集范围明确, 档案种类多样, 除文书档案外, 还有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研究档案、基建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设备档案、电子档案等等。
2 必须在使用中明确企业档案的服务功能,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具特色。由于企业档案形成于企业各个时期、各个方面, 是企业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分类编目、完整装订、认真整理形成的, 是反映企业历史的真实资料, 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见证, 更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实践证明, 它对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展示企业的辉煌业绩和发展历程具有重大作用。合理利用企业档案, 可以找准工作方向, 降低工作难度,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提高工作的效率。具体地说, 企业档案的服务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种材料和资源的汇总, 为企业档案编研提供证据材料。
企业档案囊括了上级有关部门文件、企业党务和行政管理、基本建设、员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妥善保管企业档案, 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充分利用企业档案丰富的信息资源, 加强企业档案多种信息的汇总工作, 最大程度地挖掘企业档案的信息资源, 就可以充分占有信息资料, 积累各项工作成果, 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信息保障。
同时, 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室藏和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对材料的需求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档案编研工作, 如编制《大事记汇编》、《基础数据汇编》、《企业实物档案汇编》、《企业规章制度汇编》、《协议合同专题目录》等材料, 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
2.2 企业管理经验总结和发展。
企业档案中含有大量的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 档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 为他们提供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服务, 特别是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般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传达与贯彻的, 研究和分析这些文件精神, 不仅对文件精神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 通过对一个时期文件精神的综合分析, 将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方针政策的精髓, 掌握发展的趋势, 从而为企业领导提供企业发展的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
2.3 实行动态服务,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根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 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早介入同研究, 为其提供需用文件和材料。提高电话调卷, 微机联网传输数据等先进的电子技术提高档案材料的利用和开发。
3 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服务功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档案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服务功能, 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企业档案服务功能建设。
3.1 要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必须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企业领导要对档案部门给予更多的重视, 在人员配置上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优化档案人员结构, 配置专职的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工作人员要改变思想观念, (1) 要积极探索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主动树立服务意识。 (2) 在应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为其服务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 能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3) 建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要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为企业开发含“金”量高的档案信息并及时把能产生极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信息提供给企业的决策者, 使档案信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2 业务人员要做到又红又专。
既要紧抓政治思想学习, 又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政治”去做, 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加强政治纪律,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贯彻执行《档案法》, 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热爱档案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甘当无名英雄, 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是做好业务的根本保障。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档案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必须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 定期培训, 经常组织参观学习, 拓宽专业基础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他们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及信息收集、加工、检索、保管、利用的能力。
3.3 要强化档案人员的科技意识, 又要与时俱进, 尤其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发展不断进步的新时期, 使档案材料的收集方式与途径、存贮载体、检索方式与速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并为广泛的档案材料交流成为了可能。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在企业档案中要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 尽快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 熟练掌握和利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更有效地提供服务。比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等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现代化企业的节拍。
3.4 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纪意识的培养。
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是我国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要有序健康发展, 档案人员在履行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中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的意识, 遵守档案利用工作纪律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正当地参与市场竞争, 正确处理大局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系, 防止出现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违反档案利用工作纪律的情况发生。想方做好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
摘要:企业档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探索企业档案的服务功能, 挖掘并利用好档案资源, 对企业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化学校图书馆建设发挥服务功能 篇8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文理念,提升素质,图书馆建设,关键
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 人类获取信息、文化、资源的途径日渐快捷和多样化, 图书馆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教辅机构的学校图书馆在传递信息、传播文化方面责任重大, 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迫在眉睫。对于资金较为短缺的学校图书馆来说, 自身建设就要从发挥图书馆服务效能最大化方面下工夫。科学管理、树立人文管理理念、提升馆员素质成为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一、科学规划和管理学校图书馆, 形成科学的制度模式
1. 科学规划、科学管理
科学有序的管理是服务效益最大化的有效保障。学校图书馆通过最大限度地开放馆藏, 优化馆藏资源, 传播知识和信息, 为教育教学服务。管理工作要做到科学、规范、严谨、细致、务实, 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做到“六勤”:
(1) 勤更新。要注重馆藏资源的多样化, 尽量使资源多层次、多学科、多类别, 均衡各类信息资源的存储比率, 紧跟学校教, 学有侧重的更新信息。 (2) 勤上架。对新进和归还的图书、资料每天及时登记、分编、归类上架, 这需要图书馆各部门协调作, 共同努力。 (3) 勤维护。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资料勤查找、勤归位;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 周末、月底、年底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装订保管工作。 (4) 勤熟识。每位馆员都要了解本馆资源配置, 勤到书架、电子资料架旁观察、阅读、记忆, 熟识图书、资料的性质、内容、位置, 特别是重点信息新信息的位置要了然于胸。 (5) 勤宣传。做好馆藏宣传工作, 定期公布更新馆藏宣传内容, 了解现存与新进的馆藏资源, 及时向师生推荐科学的、准确的、健康的信息资源。 (6) 勤沟通。利用一切机会积极与读者交流, 了解读者需求, 及时调整, 优化馆藏, 提升服务效能。
二、形成科学的制度模式
1. 规范制度
科学管理图书、信息资料, 健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 学校图书馆要有馆员职责、借阅制度、阅览制度、视听制度、赔偿制度, 并且应悬挂或张贴在书库、阅览室的显要位置, 并严格遵守, 认真执行。
2. 严格登记
为规范管理, 便于查找, 应设置登记表格, 表格填写应认真及时。具体有以下表格:教师借书册、学生借书册、购书情况登记表、音像资料购买登记表、音像资料借出登记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应用登记表、图书修补记载表、音像资料毁损登记表、计算机维修登记表、学生图书管理员情况记录表、各室报纸记载表、各室杂志登记表。
3. 履行制度
馆员必须严格执行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 要“百拿不厌、百问不烦”, 使新资料能迅速转入流通, 同时通过网络对教育教学提供信息, 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模式,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育人效益。
三、树立“人文管理、充分包容”的服务理念
完美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立身之本, 也是图书馆社会价值与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载体。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 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文事业, 在国外, 公共图书馆非常注重通过强化自身的社会包容性来促进社会和谐, 国内学校图书馆若想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必须树立“人文管理、充分包容”的服务理念。
1. 树立“人文服务”的理念
作为管理员、服务员的馆员老师, 要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读者, 多询问、多倾听、多思考、多帮助,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读者, 包容和正确引导学生读者, 使每个学生都有做文明读者的自主意识, 树立“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文理念, 不能歧视弱势读者, 尊重每个读者, 爱护每个读者, 做好师生的优秀导读员。
2. 树立“规范服务”的理念
规范馆员服务, 礼貌待人, 耐心服务, 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电子阅览室的馆员老师要规范学生浏览健康网站, 爱护计算机等公共设施, 使馆内呈现出和谐、文明的气氛。创建新时代人文图书馆、绿色图书馆, 实现学校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
三、加强培训, 提升馆员素质
1.顺应时代, 加强馆员培训, 提升馆员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子检索、网络导读等便捷的服务方式已成为学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作为知识向导和信息导航员的馆员, 不仅要对馆藏文献的类别、布局、使用特点了如指掌, 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广泛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掌握计算机操作、网上检索操作技能, 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有优秀的职业操守, 有提升素质的愿望, 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资源人”品质的图书馆员, 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推动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 确保校园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把学校图书馆办成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2.坚持培训的延续性
学校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人员流动较大, 非专业从业人员较多, 这一特点决定和影响着培训的效果和时间, 图书馆应将培训和发展看成一个持续的过程, 并将持续和发展与其他管理功能整合到一起, 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同时要大力开发馆员个体潜能, 激发他们工作的成就感和迎接挑战的乐趣, 使他们自觉强化责任, 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现阶段, 学校图书馆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图书馆建设只有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 树立人文理念, 不断提升馆员素质, 强化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才能使学校图书馆充分体现其核心价值, 真正做到服务效益最大化, 彰显其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真正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 完成传播知识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邱顿清.提升学校图书馆效能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 2008 (12) .
[2]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4) .
[3]张治江.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服务功能建设 篇9
以科学发展观强化农村电网建设
高密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级市, 8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稳则全市稳, 农民富则全市富。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市部分区域出现供电“卡脖子”问题, 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高密市供电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高密市委、市政府的最新经济发展规划, 重新修订完善了《高密市“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 着力打造以220 kV为支撑, 110, 35 kV电网为主网架, 高、中、低压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坚强电网。2008年, 在争取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投资7 262万元, 完成220 kV高仁线建设的基础上, 又自筹资金3 000多万元, 建设了110 kV高夏线和高姚线, 对35 kV夏庄变电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将35 kV姚哥庄变电站扩建为110 kV变电站, 对28条农村10 kV线路进行了大修改造。2009年, 高密市供电公司将自筹资金6 500多万元, 加大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 改造600多千米农村低压线路, 更换超负荷变压器, 对破旧的电能表箱、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进户线进行同步改造, 计划建成6个A类新农村电气化镇、28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完成10 kV及以上电网建设与改造任务, 全市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管理达到新农村电气化县A类标准。
以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民心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电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赋予了新使命。高密市供电公司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潍坊市率先完成了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接收, 仅农电维护费一项每年就减轻农民用电负担1 000多万元。为提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和安全用电水平, 2008年, 高密市供电公司筹资105万元对农村电网进行了综合改造, 新建标准配电室1座, 改造年久失修的配电室457座, 新增箱式变压器2台, 增容3台350 kV·A配电变压器, 新装配电盘12面, 整改“卡脖子”低压供电线路5.5km, 更换接户线10.2 km, 极大地提高了供电保障能力, 农村、城区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8%以上和99.9%以上。截至2008年年底, 全市更换严重锈蚀的用户集表箱7 900个, 集中外移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51 000只。
高密市经济开发区东观音堂村党支部书记温玉成说:“集表箱、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经过综合治理改造后, 不但用电能量公开透明, 用电也更加安全可靠。去年夏秋季节雨水那么多, 全村没有出现一次跳闸现象。这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以真情服务创建和谐供电企业
和谐供电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密市供电公司把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作为打造和谐供电企业的重要措施突出抓好落实, 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率先成立了“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连续4年开展了“万名百姓评议农电工”活动, 把农电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裁判权交给百姓, 以百姓的接受与满意度作为评判农电工工作质量的标尺, 评议结果纳入农电工的业绩档案, 并向社会公开。农电工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现在要想在农电这一行干, 就不能像过去那样由着性子乱来, 必须规规矩矩照章办事。不然, 百姓不容俺, 评议肯定过不了关。”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成为农电工的自觉行动。2008年10月的一个深夜, 电闪雷鸣, 暴雨倾盆。柴沟镇梁东村刘吉庆家的鸡棚突然停电, 如不及时送电, 40 000只雏鸡随时都可能出现扎堆压死的危险。报修电话打到朱汉配电组, 农电工张言初和台可平立即驾驶摩托车冒雨前去抢修, 及时排除了用电故障。2009年3月13日, 高锻机械有限公司将一面写有“工作周到, 服务热情”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高密市供电公司。原来, 2月22日, 该公司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配电室的高压柜继电保护系统发生故障, 全公司停电停产。该公司经理姜常升急忙拨通了供电公司报修电话求助, 15 min后, 该公司仁和供电所所长孙军和修试工区副主任冯子刚立即赶到现场检修, 及时恢复了供电。
服务功能建设 篇10
2013年1月1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实施。在新《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 履行七项公益性职责。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全面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 根据宜章县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 应从加强全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加强制度建设几个方面作为突破, 形成一个人员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建设
目前, 宜章县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人员学识水平相对不高。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2000年以后从农校毕业分配到基层农技推广系统的占26.8%, 其他73.2%的人员是2000年以前招工转制人员, 无论学识水平还是专业技术知识, 相对较低。经统计, 宜章县基层农技推广系统具有大专文凭的占总人数的17%,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拥有中级职称的占36.5%, 初级职称及以下的占63.5%。以前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未纳入财政统发, 实行差额拨款, 导致管理混乱、松散,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以经营为主, 有22%的农技人员从事其他行业。因此, 很多农技推广人员的学识水平和技术技能没有提高, 越来越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迫切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建设。如何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技能建设, 笔者认为, 应该抓好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知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1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及现代办公条件的变化, 对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水平要求不断更新和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对广大农技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目前, 宜章县已经对91名农技人员进行了培训, 其中省级培训了基层22名农技站站长, 市级培训了48名农技推广人员, 通过培训, 加强了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知识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
1.2 加强农业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培训
为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更新及提升, 必须加强对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根据不同行业采取系统的培训, 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全面、动手能力强的全能型农技推广骨干。2013年宜章县邀请了湖南农大邓子牛, 华中农大邓寿新、张宏宇、胡承孝, 浙江大学李红叶等专家教授来宜章县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部分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特别对宜章县脐橙基地和规划区域的乡 (镇)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举行了3次技术技能培训及现场指导, 提升了宜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了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操作能力, 为宜章脐橙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建设, 是为了发挥广大农技人员的技术优势, 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要提高服务能力的建设就必须搞好试验示范。
2.1 办好各种高产示范
为了充分体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服务能力, 必须加强办好各种高产示范。根据区域特点, 产业分布, 确定各区域的示范项目, 合理安排专业技术对口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落实技术集成配套, 确保示范成功, 扩大对周边群众的辐射影响作用。2013年宜章县农业局创办了县级以上的各种示范片19个, 乡 (镇) 级示范村88个。
2.2 坚持抓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适应性栽培展示
通过新品种适应性栽培筛选和展示, 遴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主导品种, 逐步解决种植业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的问题, 强力推进当地种植业栽培进程, 为确保种植业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证了种植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 为各主导产业来年种植遴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3~5个主导品种。
2.3 抓好试验基地建设
任何技术和推广的新品种都是从试验示范开始, 在区域内表现稳定和成熟后再进行推广。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必须要有相对稳定和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示范基地。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也是为农业技术服务作坚实的基础保障。
3 加强制度建设
服务功能建设 篇11
关键词:汉中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8-1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其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汉中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基本情况
南郑县法镇付家沟村于2009年9月正式成立了汉中市第一个专业合作社,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6个烟农专业合作社,南郑县2个、西乡县1个、略阳县1个、洋县2个,入社社员达1500人,都建立了内部章程。
2 合作社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2.1 成立组织机构,提升保障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合作社的快速推进。要制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并通过月度推进表、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予以推进和落实,才能扎实有效深入推进合作社建设工作。
2.2 坚持依法组建,规范设立程序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以烟农为主体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按照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组建相关团队。建立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社员管理、服务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盈余分配、档案管理、社务公开等制度,组建专业化服务队,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
2.3 明晰产权关系,合理设置股权
烟农专业合作社享有行业补贴建设的育苗工场、密集烘烤和农机具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行业保留运营监督权和最终处置权。合作社成员可按章程的规定以现金、实物资产或土地使用权出资。合作社成员出资不得参与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的建设。合作社成员的出资可视作股份,参与合作社盈余的分配。
2.4 开展多种经营,增强发展能力
坚持在“以烟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已有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开展多种经营,进行了育苗大棚内种植蔬菜的试点,拓展服务范围和经营内容,增强合作社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合作社资金互助、风险防范、灾害保险的途径,不断提升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2.5 抓好试点,带动全市发展
2012年,我市在洋县四郎镇流浴村进行了小型综合性服务合作社试点,由大学生村官周李军担任理事长,该村种植面积305亩,合作社入社社员8户,种烟面积240亩,合作社资产有:育苗大棚1个,机械3台,三轮车2台,季节性租赁运输车辆2台,烤房7座。合作社建立了章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组建了专业服务队,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由合作社向社员和非社员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社员收取70%),再向专业队支付劳务报酬,拟从专业队提取一定的管理费作为发展基金。其中:育苗户1户,供苗标准为36元/亩;机械队4人,由合作社向机械队提供机械,机械队承担维护,机耕费70元/亩;植保队30人(含除草),每人每天40元;采收队12人,采烟装炉每炉520元;烘烤队2人,每人每天60元,或按每夹烟9.8元提供服务;分级队8人,每人每天40元或0.4元/斤;运输队2人,由合作社向运输人提供车辆,运输人承担维护及相关费用,每车50元。我们认为在相对集中的规模化种植小区域内,该模式具有较强操作性,收购结束后,将对该社经营情况进行整体核算评价,进一步完善明年运作构架。
略阳县种烟农户周宏喜在去年合作社探索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继续采取统一租赁土地,集中16户零星土地组成100亩连片烟田,与农户签订租地入股分红协议书,租金按照土地产值的10%分红,烟叶收购结束后统一算账兑付,在生产期间由农户出劳力,按工计算劳动报酬,每月结算的方式,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山区互助型的专业合作模式。
3 存在问题
3.1 烟农意识有待加强
受小农意识影响,烟农普遍存在跟风心理,对合作社缺少主动加入意识,部分烟农对合作社意识淡薄,比较茫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参与的多,不利的则参与的少。
3.2 设施综合利用滞后
目前,合作社对于育苗工场、烟用机械等设施的综合利用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利用育苗工场种植蔬菜和植保设备开展其他作物的生产服务等,但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的综合利用大都还处于试验或启动阶段,烟草行业投入的大部分设施在烟叶生产闲置期还未能真正得到有效利用。
3.3 启动资金受限
由于合作社烟农配套资金有限,要成立专业服务队,还需要启动资金支撑。
3.4 缺乏素质高的带头人
合作社没有高素质、有担当、有能力、愿意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人。
4 意见和建议
4.1 模式的选择
合作社的类型和模式没有固定统一的,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探索,无论哪种模式,服务半径不宜过大,设施要相对集中。
4.2 加强制度建设
按照“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的要求,以基地单元为载体,制定综合服务型烟農专业合作社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及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广受益。
4.3 量化资产,解决能人缺乏问题
引导合作社制定完善育苗大棚、烤房、农机具等管护措施,探索开展烟水工程、机耕路等项目管护试点,建立烟叶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档案,将资产按社员种烟面积进行动态量化,记入成员账户,制定管护制度,确保资产完整性和长久发挥效益;鼓励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领办合作社,解决合作社能人缺乏等问题。
服务功能建设 篇12
温州“金改”主要工作目标是:一是出台全国首部民间融资地方性金融法规;二是完善反映民间融资利率的温州指数;三是首次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定向债、地级市保障房定向债;四是民间借贷管理中心发挥积极作用;五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地方金融组织得到较好发展。六是“民营银行”力争第一批试点;七是推进个人境外投资;八是争取市政债试点;九是进一步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十是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站在保险业发展角度看,“金改”将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温州经济发展的视角看,保险业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1年,温州市生产总值3350.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GDP值为3337.14亿元,位居2011年全国各市GDP排行榜第36位。而2011年温州保费收入110.9亿元,保险深度仅3.3%,保险密度仅1212.9元,年底保险业资产只占金融资产2.6%。而当地的规模保费仅是银行利润的一半。另据了解,温州在售保险产品中,20%左右为无保费收入的闲置险种,能够形成规模销售能力的仅为10%左右。以上数据表明,在人均GDP领先全国的温州,保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其次,从贯彻各项相关政策的视角看,温州“金改”将进一步增加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国务院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温州“金改”对温州保险业来说是重大的发展契机。温州保险业只要紧贴温州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政保合作,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再次,从保险服务与创新功能看,温州“金改”为保险业搭建了提升平台。温州“金改”建设要求扩宽保险服务领域。多年来,保险服务领域多局限于第二产业经济领域,以工程险、财产险、船舶险等为主要服务险种,“金改”中涉及的温州投融资风险担保、贷款保证保险保障基本处于停滞发展状态。在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过程中,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供配套的保险保障,化解经营风险。
二、在“金改”建设中,温州保险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温州市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全市保费收入110.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虽然如此,与上海、深圳、宁波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社会保险意识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州,保险也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被人们接受和了解。但对于保险的认知和保险意识却还很薄弱,往往在事故和灾难发生后才发现自己完全陷于无助之中。以温州中小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为例。在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的温州,许多企业已经尝到了出口信用保险带来的甜头,既化解了收汇风险,又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然而,在温州的众多出口企业中,能够重视风险控制、有信用保险意识的企业却不多,大部分企业,对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如何保障收汇安全还知之甚少,投保出口信用险的意识还很淡漠,出口信用保险的渗透率还很低,与温州这样的发达城市的身份不相称。
2.温州保险业为地方服务的能力逐步下降。近十多年来,保险公司把管理权逐渐集中到总部,许多地方的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几乎变成了职能单一的销售机构,他们只能围着总部设定的指标体系转,很难从本地区风险保障的实际需要来考虑问题,这也导致了保险业为地方服务的能力逐步下降。温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具有鲜明的特点,台风灾害多,民营经济比重大,老百姓手中资金多,人口特征和疾病谱与其他地区也不同,但多数保险公司只能按照各自总部的要求,销售统一的商品、使用基本统一的费率、采用统一的核保政策、适用统一的赔付标准。于是,许多保险产品在温州滞销,而温州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常常无法提供。据了解,温州在售保险产品中,20%左右为无保费收入的闲置险种,能够形成规模销售能力的仅为10%左右。
三、温州保险业服务温州“金改”的工作重点
温州“金改”建设对于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优化体系和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按照《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第九项“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在温州“金改”工作中,温州保险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分支机构建设水平,大力培育保险市场
温州的保险分支机构是保险业参与温州试验区工作、深化改革创新的载体和依托。只有提高分支机构建设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发展。
1. 大力支持现有保险机构加快发展。
截至目前,温州共有43家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2家,人寿保险公司21家。在“多元化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赶上时代的脚步,给保险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43家保险机构应借试验区建设带来的东风,积极争取上级公司的政策扶持,加快产品创新,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积极培育各类保险新组织。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到温调研金融工作,携一揽子政策来温助力“金改”,其中的一项就包括大力培育保险市场。2011年,温州保险深度仅3.3%,保险密度仅1212.9元,年底保险业资产只占金融资产2.6%,规模保费也仅是银行利润的一半,保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因此,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温州民营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专业性保险公司,尤其是符合温州当地经济社会特色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参与温州多元化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拓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温州经济建设
温州城市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差,实体经济发展中,许多领域和项目都缺乏资金。对于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定的保险资金,温州有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全国的保险资金却因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不景气而受益率持续下滑。2011年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9万亿元,保险投资年化收益率从2007年的12.17%下滑至2011年的3.6%,仅比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高出0.1个百分点。
温州设立“金改”试验区无疑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对接桥梁。“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投资温州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疑给双方带来了利好消息。近期,温州市委、市政府将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总公司进行对接,向保险资金伸出了橄榄枝。因此,作为当地保险机构负责人,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保险资金“引水入温”。
(三)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温州保险业要紧密对接温州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三农”保险需求,加强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是创新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减少企业贸易往来中的风险,帮助企业建设风险防范机制。支持温州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内外贸易和投资。二是大力开展企业财产保险、建筑工程保险等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三是积极推进科技保险发展。通过开展科技保险,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险保障,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四是探索发展服务温州投融资风险担保的保险产品、贷款保证保险产品。通过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五是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保险业务,为应对巨大自然灾害保险提供保障。
(四)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促进温州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快发展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公众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责任保险,辅助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促进平安交通建设,创新发展社会治安保险,参与构建社会联防体系,促进平安温州建设。
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保障需求为目标,积极参与温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宽商业养老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开发各种补充医疗、疾病保险等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保障服务;积极稳妥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协助经办管理基本医疗保险。
(五)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提高风险评估和防灾防损能力。保险公司要利用风险管理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特长,积极配合保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防灾防损措施,确保生产安全或者降低灾害损失。
提高保险服务效能。建立专业化保险服务团队,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在承保、理赔等服务环节,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满足保险服务需求,展示行业良好服务形象。
加快经济补偿速度。灾情发生后,从立案、查勘到定损核损、理算核赔,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结案速度,补偿被保险人因灾保险损失,帮助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六)加强保险队伍建设,强化保险队伍素质
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围绕温州“金改”建设,更新员工知识储备,强化队伍素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