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服务功能

2024-06-13

教学服务功能(共12篇)

教学服务功能 篇1

1. 基础性功能。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 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离不开扎实优良的后勤服务。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高质量的服务和科学的管理是教育的基础, 但离不开后勤工作的支持, 后勤的每一个岗位都是基础工程的一环, 有了扎实的基础,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保障性功能。

后勤工作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物质保障;为师生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服务保障。后勤保障不足或保障滞后, 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将受到影响。对学校来说, 后勤保障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除了显而易见的物质保障作用之外, 通过后勤工作人员的良好服务和热忱的工作态度, 也为师生提供了无形的情感保障。

3. 经济性功能。

众所周知, 办任何事都要讲究经济性, 讲究效益。对于一所学校来说, 提高办学质量, 其中也包括办学的经济性、经济效益。当然, 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社会效益。但是如果经济性功能未很好体现, 办学的经济效益差, 设施设备、人员等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 后勤工作岗位配置不合理, 人员素质差, 人浮于事, 劣质服务, 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计划的落实, 影响到社会效益。要充分发挥经济性功能, 首先要明确目标, 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经济效益服从并服务于社会效益的原则, 否则将是本末倒置;其次要掌握市场信息。后勤人员要有点经济头脑, 经营头脑;再次是要精打细算, 周密计划, 严格核算, 加强管理, 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从我做起, 从脚下做起, 合理安排人员, 因事设岗, 不因人定位, 杜绝见利忘义现象发生。

4. 服务性功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服务学生。后勤工作更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原则。避免办事推诿, 服务扯皮。后勤人员要以优质的服务、热忱的态度、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促进和影响学生。树立“师生人人都是服务对象, 后勤人员个个都要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在服务上不能满足于饭菜香、环境畅、电灯亮, 要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 对特殊学生 (如伤、病、残等) 要提供特殊服务。要使全体后勤人员明确良好的服务能使学生安心, 家长放心, 社会满意, 能促进和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5. 安全性功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与后勤部门的安全性功能发挥得好坏息息相关。如果不重视安全工作,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其后果不堪设想。安全性功能集中体现在师生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两方面。后勤部门应当定期对学校的房舍、电器、消防设施等重要部位进行检查;学校的水、电、汽、炉等有专人负责,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杜绝事故发生;认真落实饮食、饮水安全卫生制度, 谨防食物中毒。加强对后勤人员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后勤人员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的应变能力。 (如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紧急救助方法等) , 使师生感到置身学校如在家中。

6. 科学性功能。

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基地。尤其是学校的设施、设备、环境等都要体现科学、进步、向上的精神,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校全体教职工要确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正确观念, 努力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思想文化素质。

7. 形象性功能。

优美的环境, 宽敞明亮的教室, 舒适的学生公寓及师生餐厅, 健全的体育设施;后勤人员的周到服务, 文明礼貌, 敬业爱岗, 科学管理, 规范操作, 以及服务育人, 管理育人的自觉性和对师生倾注的情感等, 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后勤人员牢固树立人人是一面旗, 岗位是一块“碑”的自主意识。确立学生就是“上帝”的服务观念。

8. 先行性功能。

后勤部门工作的先行性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后勤工作的先行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工作的超前性。学校的一切工作, 都是以后勤工作的先行到位而开始的。第二是观念上的前瞻性。这是指后勤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学校的创新发展都是首先从后勤工作开始的。这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适应师生不同的需求, 改进管理方法, 减少工作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且需要不断更新观念,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使后勤工作永远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前面。只有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这些功能, 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 优化服务, 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形象育人的观念, 才能促进和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适应新时期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的人才,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由国际竞争引发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摆在我们的面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以教学为中心, 培养合格人才而展开。作为学校后勤工作, 只有充分突出自身的功能, 优化组织结构, 提高人员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 确立后勤工作的创新意识, 全面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才能和其它工作一起形成合力,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教学,后勤功能,服务教学

教学服务功能 篇2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以及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2.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3.理解某一区域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并了解嵌套理论。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搜集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相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2.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向其他同学演示并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教学难点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的生活运用

3.教学用具

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说出我国的一些主要的城市,最大的城市?播放“中国特大城市”图片。

学生回答,略。

师:我们知道,这些城市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城市是有等级的,那么城市的等级又是如何划分的呢?——划分依据

学生回答,略。(按人口规模来划分)【转折】不同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等级划分有自己不同的标准,那么我国的城市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呢?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5“阅读”部分,回答问题。

师: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就医、上学、购物或寻求其他服务。【活动】1.你的家在哪里?

2.你在哪儿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未来大学打算去哪儿上?

3.你去过市区医院吗?什么情况下去的?平时头疼感冒去哪里就医?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

【过渡】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活动】教材P25活动题。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完成下表。

师: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只是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

【过渡】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学生读图2.12,完成读图思考题。(根据图例,理性分析城镇数量及分布与级别的关系,并能够解释原因)

城市等级体系说明的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等级的城市在空间上组合特点。

【归纳】从图2.12中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形成城市中心地理论的基础)【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28“阅读”,理解嵌套理论的形成。师:图2.13形成前提条件是: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唯一因素是距离。(便于学生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读图2.14,找出城市有几个等级,并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

【活动】案例3,在了解A、B、C三级各自的服务功能、人口规模后,阅读图2.15,找出A、B、C三级居民点数目,各自分布特点。

教学服务功能 篇3

学校图书室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图书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注意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图书室成为学生喜欢去的知识家园,以促进教学开展和学生成长。

1 充分认识图书室的性质和任务,明确目标,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图书给人们以信息、给人们以教育。”图书室是学校最重要的设施之一。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学校科研课题的开展等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室为基地进行的。图书室里丰富的报刊、藏书和各种信息设施,对师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学校图书室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宁静、整洁的阅读环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认真做好图书、报刊、各种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每一个图书管理员只有明确了目标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实际作用。

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保障

图书室需要建立健全图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以规范图书室的管理行为。学校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图书室违章处理工作规则》《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图书室消防安全制度》等。

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要完成的工作是很多的,首先应熟练掌握图书的采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业务,制定并完善《图书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图书登记账册和注销登记账册,做到清楚、正确、字迹工整,项目齐全、账账相符;新购图书及时造册,按要求做好分类编号、贴签,并尽快上架流通;向师生开放图书室并借阅图书,严格借还登记手续,师生的每次借阅都有记录,填写《图书借阅登记表》,将年级(班)、人数、时间记录完全,便于及时总结掌握图书借阅情况,损坏照价赔偿,每学期还要有数字统计及文字性分析材料;严格做好防晒、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等消防安全及卫生工作,保持图书室的整洁;其次,做好向师生推介新书、好书,并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进行微机管理。同时要及时做好经常性的图书修补工作,延长书刊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

要做到这些,必须加强图书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满腔热忱地为他们服务,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读者”,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不断更新知识,爱岗敬业,做到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使图书室真正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

3 突出教育功能,优化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学生获得知识,健康成长主要是通过这个渠道实现的。但这远远不够,更多的知识,包括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图书室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基地和支持,通过图书和报刊的学习、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能更好地成长。可见,学校图书室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馆不但要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同时还要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要每天坚持整理图书,做好图书室的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地面整洁,书架、报刊排列整齐,并定期修补图书,使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

为读者服务,既是图书室生存之本,也是图书室的发展之本。在服务工作中,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满足读者的需求,树立“宁肯自己麻烦千万,不愿读者稍有不便”的信念,努力为读者提供“满意十惊喜”的服务。例如,笔者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让每位同学认真阅读本年级相关的书籍,阅读完后,做好摘抄好词、好句,甚至好段,写读后感、自己编写读书小报等,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创造力等;同时还积极配合教导处、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读书活动,如“小练笔”大赛、演讲大赛、讲故事大赛、“阅读之星”作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通过活动,推动了学生读,加强了学生积累,提高了学生写作、讲说的水平,更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室的直接服务者,图书管理工作是一种学术性、服务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们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图书室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图书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文明礼貌,确立“主动服务”的宗旨,对学生要有热心、耐心、细心、恒心,要有“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学习,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图书室各学科的理論方法,不但熟练掌握图书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包括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使自己的专业理念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

教学服务功能 篇4

一、教学档案服务的基本功能

1. 为学校教学革新提供依据服务。

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学档案的归档归根结底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档案中的教学指示、规定和办法,设定的教学目标,培养规格和学制为学校制定新的教学改革、规划、目标,构建新的发展蓝图提供有效的依据;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材料是教学活动的成果和记录,是教学工作中的宝贵的知识宝库;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材料总结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 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利用服务。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对学校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教学文件材料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在研究教学改革、制定教学规划、加强教学管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时,必须经常查阅以往的教学档案,用以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校教学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教学档案中的学籍、学位和毕业生等材料可以满足广大学生日常报考、招聘、政审、就业等服务需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材料记录了教学大纲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检查的反馈、教学实践的安排等,可以满足广大师生的师资培训、课程重置、教学评估、教学实习的总结、教学实践的成效等需要。教学档案提供的利用服务,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为利用者提供凭证服务。

由于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使它具有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着学校的教学历史变革和发展变迁,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身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如学生的成绩单,不仅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而且为学校(学院)考察学生奖惩、考研、工作推荐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凭证。如学生的学籍卡片,真实地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履历情况、在校表现等,为学校提供毕业生毕业追踪、学历证实、校友查询等提供了依据和凭证价值。

二、教学档案服务功能拓展的前提条件

1. 档案工作的要求。

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来临,教学档案只是局限在人工搬运、手动检索、纸质查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伴随着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不断应用,服务的快捷、高效、便利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利用者认可。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各档案部门及上级部门的纵向联系对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日益凸显,整合分散的教学档案材料,加大教学档案信息的开发力度、深度挖掘教学档案的内在价值,不断拓展教学档案的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 利用者的需求。

近年来,档案利用者为满足升学、就业、考研等需求使得档案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纸质档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既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这也为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三、教学档案服务功能优化和拓展的具体实施

1. 建立起先进的档案服务网络体系。

传统的教学档案保管方式是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文档同时归档保存的双套制的优化管理,这不仅使得原有纸质档案的扫描和现有电子档案收集的数量不断得到提高,而且一些利用量高的教学档案原件和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得到了更多保护。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档案的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现代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及网络环境下,它的局限性就不断显现出来。随着各高校档案馆数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学档案因为利用量大、需求多等因素成为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切入点[1]38,数字化及网络利用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必然趋势,网络环境下这一需求更被强化。加快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这对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搜索查找教学档案,更有效地发挥其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料信息为教学服务,更方便、快捷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师生需求服务、信息知识服务、服务效益等方面在教学档案的数字化采集和加工过程中建立适合于教学与管理的数字化网络服务的理论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激活教学档案的潜在价值,充实馆藏数字信息资源,提高数字档案资源的查询成功率和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教学档案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如建立著名校友数据库,采集校友原始信息,发挥校友的联络作用,注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发挥知名校友对母校和社会的贡献,扩展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

2. 建立起多元化开放性档案服务利用体制。

档案服务具有社会性,不断满足其社会化的需求是其服务的主要目标,档案开放就是在不违反档案法和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将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建立起多元化的开放性的档案服务体制正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要,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发挥网上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发挥网上利用的优势,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如建立电子阅览室,采用电子触摸屏技术、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开放的服务形式,满足高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在现代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以电子档案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还比较单一。借助互联网可以满足教学档案利用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高校的校园网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的建立和普及就是为教学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利用校园网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知识,以便社会公众知晓,介绍档案内容,开放档案目录,让更多有利用需求的师生可以在网上查询,网上利用,多方面的服务渠道为本单位和社会服务。如招生信息、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信息可以在网上一目了然,对于毕业信息、用人单位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发布。同时,在校园网设置反馈栏,广大师生可以根据利用的服务效果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档案部门根据相应建议调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大数据”时代到来为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萌生了新思路。

大数据理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数据量激增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现象,包含互联网、视频监控、移动设备、智能设备等各渠道产生的海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并且时时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高校档案领域中,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过去大量教学档案的纸质文档可通过扫描、照相存储、录音设备的计算机转录等形式加工存储到计算机存储设备中成为电子文档,现在利用云计算技术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批量存储和利用[2]81。同时,高校档案馆可以针对用户对教学档案的信息需求和查询习惯,推出各种有特点的网络信息个性化服务,满足需求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未来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大量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档案行业的管理模式发生巨大变革,档案领域也将“随波逐流”,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娟.教学档案在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台世界,2014(4).

教学服务 篇5

昂立学校教学服务 入学测试 资深课程顾问为新学员测试学科水平,制定适宜学员的课程,达到提优不差的效果。小班授课 多媒体教学,互动式课堂,让孩子更多的展现自我,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练功教室 为保证每位孩子的学习质量,免费提供“练功教室”,由专职教师进行课后辅导。电话教学 定期对每位学员进行电话跟踪教学,巩固课堂知识。

家校联系 及时与家长孩子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考前冲刺 学期结束前提供免费同步辅导,冲刺满分。课外活动 每期举行大型课外活动,丰富学员课外生活。学习沙龙 营造主题式英语交流活动,培养学员英语对话能力,英语沟通交际能力。

教学服务功能 篇6

关键词:高校档案 现代化管理 教学服务 功能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98-01

高校的档案管理是高校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真实记录高校的各类管理、教学活动,客观反映高校运行状况的作用。随着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的档案管理也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并面对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高校檔案管理必须要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起到服务教学的功用。

1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各大高校也大多处在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的改革深化期,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尤其是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有着长久执行历史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现状明显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在很多高校中,档案管理仍然只是停留在保存和分类记录上,利用率极低,忽略了档案的信息资源属性,忽视了档案具有的广泛而深远的服务性能;并且在档案管理方法上也相当落后,由于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数缺乏必要的专业管理知识技能,还有的是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造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模式仍拘泥于旧有的简单经验管理模式。

事实上,高校的档案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支出状况和其他各类行为或活动的可靠依据、资料及生动素材。档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综合管理的水平、教职工队伍的素质、教学科研和产业成果等等,只有将档案运用到广阔而深远的教学科研管理实践中,才能发挥档案的信息属性,才能起到上文所述的档案应有的作用。因而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科研、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 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教学功能构建的措施

2.1 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指的就是不再以静态的、简单的收藏保存的态度对待档案,而是要充分地发掘档案的信息资源性,体现档案的自身价值。由于长期以来,高校都是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与经济社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隔阂,这在保持了高校校园相对平静安宁的氛围的同时,也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工作在内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树立现代化的高校档案服务意识,我们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必须意识到当前市场经济下所遵循的法则是优胜劣汰,是靠服务和软实力说话。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必须主动关注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例如学分认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文凭认定)等,从寻找和发现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足着手,从不同的切入点和结合部入手,将原本高高在上的“管理”工作转变为满足学校师生、员工不同需求的服务性工作,服务过程中要创出特色,要变被动等待服务为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可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提供远程服务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主动地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科研服务。

2.2 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

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基础和根本,而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则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比如,目前使用计算机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了,使用计算机录入保存档案就能省去以前繁重的抄写、分类、组卷调卷等人工操作。使用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工具能够极大地扩充信息存储空间和存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不仅可以节约开支保护环境,还能避免以往档案纸张霉变、虫蛀与风化的问题出现,防止信息的丢失。另外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能加速档案的分类归整,尽量减少差错和失误率。

当然,使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高新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尚未实现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各高校目前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各自为政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各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2.3 加强档案管理的服务化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兼备“保管员”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在不违背保密的原则下从封闭走向开放,主动地融入、参与到学校的产学研活动中去,发挥应有的服务教学功能。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需求信息,推出符合学生或是老师需求的档案文献服务项目。如推出历届本科生优秀论文汇编、历年科研成果汇编等。其次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可因时制宜,抓住校园中的人气较高的重要活动如新生入校、教师培训、教学成果展览、教学工作总结等机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提供档案过程中,向校友及其他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他们了解和理解档案工作,力求使档案服务工作开展的生动活泼,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相信只要在对档案的保管与服务学校教学时,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理想性与切实性契合,组织领导决定与个人积极性统一,转变意识,突出服务精神,高校的档案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应用的信息资源价值,就能为全校的师生提供及时有益的帮助,起到应有的服务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略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知识经济,2010(14):169.

[2] 汪沁.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华商,2008(15).

教学服务功能 篇7

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挑战,近年来将高等教育视为服务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服务,高校教学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结果——学生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即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方面获得提高。高校及其员工是服务的提供者,而学生是服务的接受者[2]。基于高等教育服务性的认识,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引入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将有助于形成更为科学的有创新性的结论与方法。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服务接触理论指出,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发生的服务接触,是服务提供者向服务接受者展示服务的时机,是客户与服务系统之间互动过程中的“真实瞬间”,是影响客户服务感知的直接来源[3]。因而,服务接触点是顾客评估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服务接触点设计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与体系可以更准确的反映顾客的感知质量。基于服务接触的服务质量评价已成为服务质量评价的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拟在将高校教学视为服务的认知的基础上,将服务接触的理论引入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中,分析高校教学服务的核心接触点。论文将首先对高校教学的服务性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教学服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教学服务系统并确定其核心接触点。论文的目的是为建立和设计基于服务接触的高校教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方法奠定基础,为高校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 高校教学的服务性

1.1 高校教学的服务本质

如果将高等教育视为产业,那么高校的产品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到高教产业属性的界定。在许多研究中认为高校的产品是人才,或者说学生是高校的产品,这一观点认为高校首先从社会上接收原材料——新生,然后进入生产过程——教学过程,高校生产和服务的最终产品便是毕业生[4]。在高等教育研究中,这一观点曾占据了主流位置。但这一观点忽视了人才培养与产品加工的区别,将具有思想的学生与无生命的“材料”等同,不能反映教育活动的本质。从9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提出教育的产品应是教学服务,而学生是这种服务的接受者,也就是顾客[5]。虽然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校不可能拥有学生的所有权,作为个体的学生其所有权只能属于其自身而非高校,高校并不能像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产品一样拥有学生甚至出售学生。因此,高校的产品是学生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高校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这种知识的传授完全符合菲利普·科特勒对服务的定义——“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6]。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高校及其员工是提供方,学生是接受方。求学者之所以求学是因为其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在未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求学者交纳求学费用,并牺牲提前就业的潜在收益,目的是通过受教育增强自身的素质。学校通过设计教育教学实践,使求学者自身能力提高。因而,从本质上看高校教学就是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世贸组织所制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已明确的将教育服务列为教育组织的产品,并做为服务的12个门类之一。

对高校的产品是服务的观点提出异议的学者认为,如果高校的产品是服务,那么学生就是高校的顾客,现代营销学要求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充分识别并满足顾客的需要,而高校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作为顾客的学生可能要求学校对考试、考核和学习纪律方面放松管理,使他们能够不付出努力而获得毕业,如果高校满足或迁就学生这方面的要求,将会降低教学质量[7]。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顾客满意理论的误解,事实上任何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都不可能完全满足顾客的任何需要。例如许多顾客对软件类产品有购买盗版的需求,而任何守法的软件销售商都不应该满足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服务的高校的产品是知识的传授而非文凭。所以高校不满足学生容易获得文凭的要求与满足顾客需要实现顾客满意并不矛盾,严格要求学生恰恰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教学服务。

1.2 高校教学服务的特性

根据以上分析确认了高校教学的服务属性,作为服务产品高校教学就可能具有一般商业性服务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但同时高校教学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性的服务提供过程,具有一般服务所没有的特性。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评价理论认为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五大特点,根据高校教学的性质可以确认高校教学服务同样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4个特点。

无形性。服务产品与有形产品不同具有无形特征,服务接受者在接受服务之前无法认知服务的结果。对高校教学而言,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也无法预知教学的水平和内容,只有通过教室、教材、教师、计算机多媒体等实体形式的表现才能让人感知到它切实存在。

不可分离性。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消费与服务产品的提供是同时进行的,因而服务的接受者要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并与服务提供者密切配合。高校教学过程同样要求受教育者的存在和参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学生感知和体验服务质量。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构成了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存在的高校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造成的。

品质差异性。与实体产品可以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生产不同,服务产品主要是靠“人”提供的,由于人的个性的存在,同样的一种服务质量由于提供者、服务时间、地点和方式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在高校教学服务中,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往往会由于任课教师的从教时间的长短、学历的高低、敬业精神乃至心情状态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事实服务产品本身并不具备所有权的概念,在服务的接受者和提供者之间也不涉及任何实体的所有权转移。在高校教学中在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师仍然拥有这些知识,更不存在将教学设施等有形物转让给学生的问题。

与一般的商业服务相比高校教学服务有以下一些特殊的特点:

部分可贮存性。高校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口头讲授,由于录音、录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教学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形成音像产品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提供,服务的接受者也可以将服务存放起来在以后消费。虽然当面的教学与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交流有一定的差别,但毕竟存在了一定可贮存性。

服务质量表现的滞后性。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表现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时表现与滞后表现。一方面,与一般商业服务一样高校教学服务的质量可以在服务提供之时立即由接受服务的学生感知,学生会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判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质量又会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上表现出来。许多学生对要求比较严格的老师在校期间评价都不高,但毕业数年后竟然一致认为这些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高校教学的质量表现存在较长期的滞后性。

服务接受者的高参与性。服务接受者参与服务过程与服务提供者共同形成服务质量是由服务的不可分离性特征所决定的。但在高校教学服务中服务接受者的参与性表现的更为突出,对服务质量的影响也更重要。“教”与“学”是高校教学服务的两个方面,如果“学”的一方不投入,那么无论“教”的一方提供的服务水平多高,服务质量都不会高。因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是高校教学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2 高校教学服务接触系统

2.1 高校教学服务接触系统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对服务接触的内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总体上可以分为基于人际互动的狭义界定和基于综合交互的广义界定两种类型。基于人际互动的狭义界定认为服务接触仅限于顾客和员工之间的人际接触。如美国著名学者Solomon,Surprenant,Czepiel在1985年提出,服务接触是服务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面对面互动[8];1987年Surprenant和Solomon指出,服务接触就是介于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二元互动关系[9]。基于综合交互的广义界定认为组成服务的要素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服务人员、顾客、服务过程还应包括其他有形要素的参与。Shostack在1985年的研究中首次在服务研究领域提出服务接触概念,他把服务接触定义为“顾客同一项服务直接相互作用的一段时间”[10]。这一定义中的“一项服务”所涉及的范围不仅是顾客和员工,还包括服务企业的设施、氛围、环境等的存在。同时,他将服务接触与“服务交互(service interactive)”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和区分,提出后者比服务接触容纳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更大、频率更常,更重视长远关系的建立。与之理解相似的是Johnston等人,从系统论出发,在1987年的研究中,把服务接触定义为“通过对顾客、材料和信息的3种输入获得特定的服务结果”[11]。Lockwood,Andrew在1994年的研究中提出除了人际互动之外,服务接触还包括了其他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如与顾客接触的员工、实体环境、服务设施等[12]。本文将采用基于综合交互的广义界定对高校教学服务的接触点开展研究。

中外学者在服务接触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的假设模型,其中服务接触三元模型、服务接触的扩展模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2个模型。Bateson(1985)提出的服务接触三元模型认为即服务接触包括3个构成元素:顾客、与顾客接触的员工、服务组织。这3个要素必须协同合作才能为服务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益,满意和有效的服务接触应该保证三方需要的平衡,单独强调一方的作用都会影响整个服务的效率[13]。中国学者范秀成(1999)提出了扩展的服务交互模型,这一模型将服务接触分为7种,即员工与客户的接触、客户之间的接触、客户与系统的接触、客户与环境的接触、员工与系统的接触、员工与环境的接触、系统与环境的接触[14]。在这些交互作用中,人际交互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该模型将众多主要交互作用同时考虑了进来。服务接触的扩展模型能够反映高校教学服务接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格局,符合现代高校教学服务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本文主要应用扩展的服务交互模型进行研究。

2.2 高校教学的服务接触系统

在高校教学的服务过程中,学生与教职员工、学生与教学建筑、图书馆、实习基地的服务环境和技术设备、教职员工与高校环境、学生与学生、教职员工与教职员工之间都存在着服务接触,因而,高校教学服务扩展的服务交互模型,如图1所示。

高校教学服务是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受教育者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教育需求者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过程。按照服务营销管理的产品层次划分标准[15],高校教学服务可划分为核心服务、支持服务两个层次。教学核心服务指在直接的教学环节下所提供的服务,如课程选择、课堂教学、论文指导、实验等环节;而支持服务,也称为教学辅助服务,是包括为教学核心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性的服务工作,如教学行政、餐饮、住宿、图书馆、医疗等服务。由此可以形成高校教学服务的接触系统,如图2所示。

支持服务是高校教学服务的生产环节,包括服务理念、学校形象和提供支持服务的生产部门;在服务理念的指导下,服务生产部门分担服务职责,划分职能部门,如教学行政、食堂、宿舍、图书馆、网络中心等部门。核心服务,则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主要服务交互环节。按照系统服务接触的理念,核心服务过程涉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教职员工之间发生接触的多个接触点。本文将依据这一系统对高校教学服务的核心服务接触点进行分析。

3 高校教学核心服务接触点分析

3.1 高校教学核心服务接触点确定

高校教学核心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具体包括学生在教学计划范围内的培养方案的确定、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平时作业与毕业论文指导等。据此可以确定高校教学核心服务的接触点包括:在培养方案确定环节的课程选定接触、在教师备课环节中的课程准备接触、在课堂讲授环节的课堂接触、在平时作业与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学术指导接触和在实验、实习环节的实践指导接触。

在课程选定和课程准备接触点,服务的提供者(教师)与服务的接受者(学生)发生直接、面对面的接触程度相对较低,可称之为“低接触度服务”。而在高校教学的课堂接触、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接触点,学生参与的频度、深度都比较高,与教师的接触也非常频繁,可称之为“高接触度服务”。这类服务的基本特征是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发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短暂的接触决定了学生头脑中对服务质量优劣的评价,经过一系列的交互作用最后决定了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高校教学核心服务接触点系统,如图3所示。

3.2 高校教学核心服务各接触点的特性分析

按照Shostack及Lockwood界定的服务接触内涵,本文选取接触方式及互动程度两个纬度,同时沿用服务接触模型的研究,从服务人员、服务环境及服务设施共五个维度具体分析高校教学核心服务的各个接触点。

在课程选定接触点,高校提供服务的人员主要是学校和院、系的教务工作人员和教师。其接触方式在早期是学校内部行政部门员工和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接触,目前基本已发展为主要通过校园网进行查询、选择的低接触服务。从服务环境看,主要是由校园中教学楼、办公楼等构成的校园环境、由办公室条件所构成的办公环境、由校园网构成的网络环境和学科发展水平构成的学科环境。相关的服务设施包括根据学科发展所制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学校、学院教务行政部门的办公场所与办公设备、校园网络设备和网上选课系统。

在课程准备接触点,提供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教师。在这个接触点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很少,仅限于教师在备课中可能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一般是面对面的接触。相关的服务环境是教师的办公环境,有关的服务设施主要是教师的办公设备如电脑和图书资料等。

课堂接触是典型面对面的高互动的服务接触点。作为服务人员,教师通过消耗智力和体力,生产出适合不同教育对象需要的,有多方面性能的教育服务产品。校园中的教学楼、办公楼和授课教室构成了在此接触点的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主要的服务设备是教室以及教室中的投影仪、桌椅和其它教学实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提供教学服务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网上教学。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同时又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秀成分。因此,网络设施、网上教学系统和图书资料也是这一接触点应该提供的服务设备。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已知的知识,在接触过程中也是在创新已知和创造未知,进而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和视界的交融。在学术指导接触点,教师与学生就作业、论文等进行沟通,一般通过面对面或互联网的方式接触。在这个接触点上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往往是一对一的方式,因而相比课堂教授环节接触程度更高。服务环境主要由教师的办公环境构成,服务设施包括了教师的办公设备和图书资料等。

实验与实习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以实验课和在实习基地实习的方式,提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机会,以更好的传授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将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在实践指导接触点,服务人员包括理论课教师、实验课教师与实验室其它工作人员、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在这一接触点,一对一的接触模式也比较常见,服务环境主要由校园环境、实验室环境和实习基地环境构成。服务设施包括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所拥有的设备。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教学核心服务具体接触点及其特性如表1所示。

3.3高校教学核心服务各接触点服务质量感知的方式与特点

高校教学核心服务的各接触点具有其各自的特征,影响了各接触点服务质量感知的方式与特点。

课程选定接触点属于低接触度的服务,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隐性影响着学生对其服务的感知质量。教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计划是否清晰易懂;校园环境是否优美、校园面积是否合理;办公设备是否完善;网络设备的完备度、连通性;网上选课系统的便利度,登陆网页是否方便;选课现场秩序、排队等候受理服务的人数等是学生感知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务工作人员的态度、教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是否及时、恰当也是在此接触点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课程准备接触点,学生与教师的直接接触很少,主要是教职员工之间的接触。学生对服务的感知主要通过学校为教师配备的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图书资料等间接形成。如果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意见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课堂接触的接触程度较高,对教学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最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接触的服务质量感知主要从教师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这两个方面。教师的服务态度,决定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是否认真、是否有激情、是否乐于与学生互动等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服务态度的感知。而对教师的服务能力的感知则主要是通过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是否准确、知识面是否丰富、沟通教学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秩序的控制等方面形成。同时,教室的环境、教学实施、提供的教材与参考资料等也是影响在这一接触点学生对服务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在网上教学的方式中,网络资源是影响服务质量感知的主要方面,网站设计人性化、网络连通性、网络设备完备度等直接影响教学感知质量。

在学术指导接触点,学生与教师的直接接触很多,教师指导性是影响学生感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师指导的及时性、指导的明确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影响学生服务质量感知的主要因素。同时,若进一步增加学生与教师互动的频率、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质量,将会显著的提高学生对教学服务的感知质量和学习的结果。

实践指导接触点属于高接触度的服务,教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态度、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接触时间构成了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服务感知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师在实践指导阶段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指导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感知。

4 结 论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的本质,明确了高校教学是一种服务,高校教学服务即为高校教学的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即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论文应用服务接触理论,设计了高校教学服务接触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的特性,确定了高校教学核心服务中影响教学感知质量的各个接触点,着重对各个接触点的服务质量感知的方式与特点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建立和设计基于服务接触的高校教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方法奠定基础,为高校教学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交往教学的功能 篇8

交往教学是以对话为其精神实质的。对话是言说者与倾听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一种交往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交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主主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关系,即主———客———主关系,即建立在客体基础之上的“我———你”对话关系。这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交往教学是师生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它作为生存方式根源于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还是“社会存在物”。

教学服务功能 篇9

一、医院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 顺应时代潮流。在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在医院档案管理方式中, 也需要高速度高效率的管理方式。所以,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医院管理方式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 使其更加网络化, 然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 能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医院档案信息, 内容较为繁琐, 而这些信息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都十分的重要, 所以保存工作相当重要。医院信息多而乱, 在管理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耗费更多资源。传统人工管理, 将片化信息资源, 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整合、汇总工作增加难度。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依旧人工管理, 就会造成档案信息数据不规范、易丢失的后果。为改变这现象, 加入信息化管理, 并且建立系统的管理方法, 可以提高其规范性。

二、医院档案服务教学功能构建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需要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的, 在该方面建设中, 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 健全、完善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如今的社会中, 什么工作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业规定, 这不仅是工作本身的约束行为, 而且是保证国家高速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医院需要结合本身实际教学情况, 在国家法律法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并且统一要求相关教学服务工作。这样, 在医院档案服务工作上, 相关工作人员会越来越优秀, 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工作。在健全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之前,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并且需要认真执行。在医院档案的法制化建设中, 做好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工作。比如通过对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的检查以及考核, 来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在档案管理法律法规落实的过程中, 需要贯彻服务的理念, 并且合理地将档案的法治化管理与档案服务教学结合, 来促进医院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 做好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工作。对于全面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宣传, 并加强对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工作, 使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是大众, 都能意识到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提高法制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后, 还能积极参与并主动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使其更好地进行服务于教学活动。

三、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面临的问题。关于档案管理的方面, 往往反映着该医院基础建设和基础素质建设, 但大多医院, 依旧将重点放在问题表面, 从而忽视了在档案管理本身以外的利用。而现在, 经常出现的就是医院里面的相关工作人员, 并没有该专业的学历。我国目前部分医院相关人员, 也不是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 所以经常会失去对该工作的耐心, 并且疲于应付。更重要的是, 由于不是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时, 管理工作并不规范。甚至于, 只是表面管理档案信息, 没有更深度的将相关性能考虑进去。

(二)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除了宣传档案管理的国家规定, 我们还需要以下方法加强管理:1.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建立医院档案系统网络化管理已经是大趋势。网络化管理建设就是形成领导指挥、指派专人负责、各科成员管理的工作体系。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 应该统一领导、整体协调、统一操作、专业保管。2.改善档案室硬件设施的配置: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配备专业设备, 采用系统构建, 并且有效开展相关档案工作。3.建立专业网站: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 可考虑建立主题网站, 而医院相关数据库在该网站上落户, 这样都可以来为相关科研工作服务。在医院档案管理方面, 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相关网站及时补充数据库, 并且快速处理信息和安全保存。同时, 网站上可以附加咨询功能, 为医疗科技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便利条件。网上查询功能可以查找信息, 而病患者们也能发布自己的病情。根据患者发布的信息,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就需要了解的患者, 在网站上找出病情信息, 进行医疗科研工作。4.加强开发信息资源:对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式, 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方式, 我们需要在网络化管理方式逐步普及的情况下, 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使用者在查询某些医疗信息时, 原始资料其实会为使用者增大难度, 而更加专题、有序、系统化的档案信息, 会使得这个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 在信息汇总、信息交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两者相互协调的关系下, 不仅可以节省时间, 也可以提高档案利用率。

四、结论

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在档案工作管理不断发展的今天, 医疗教育也会变得更加完美, 而以后的医院档案管理事业, 也一定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社会。

摘要:随着中国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 我国医疗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而医院档案管理, 则体现一个医院基础设施管理的水平。医院档案信息在医疗、科研等领域作为借鉴和参考的角色,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医院档案服务教学功能也逐渐完善。本文就是针对这两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锐.谈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教学功能构建[J].经营管理者, 2013 (14) :285.

[2]袁巍.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管理方法分析[J].办公室业务, 2013 (21) :169+175.

教学服务功能 篇10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餐厅点菜服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 点菜服务在整个餐饮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点菜处于客人购买饭店餐饮产品的初始阶段, 其基本程序, 包括:递送茶水、手巾→等候点菜→递送菜单→点菜→记录菜名。据统计, 成功的点菜服务可以让餐厅的营业额提高5%-15%。职业点菜师已经活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中高档饭店、酒楼, 并且成为一种收入不菲的时髦职业, 一名优秀点菜师往往还会成为众多酒楼高薪争夺的对象。“点菜”在整个餐饮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2. 传统点菜服务教学方法的失败

由于点菜服务在整个餐饮服务中的重要性, 使得餐厅往往由领班或资深服务员来接受宾客的点菜, 而我们的中职饭店服务专业的学生刚到餐厅实习或工作只能是做摆台、收台等简单的工作, 职业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点菜服务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用试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而学生到了餐厅, 有的不会甚至不敢面对客人接受点菜, 碰到特殊情况更是不知所措。因此, 饭店不会让这样的员工面对客人接受点菜, 而影响到餐厅营业额。可见,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严重不适应餐厅点菜服务的教学, 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餐厅点菜服务教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

点菜服务需要用一种依托理论、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让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并且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学生活动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方法, 在餐厅点菜服务教学中的运用可使学生在餐厅点菜服务中的关键能力得到锻炼,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餐厅点菜服务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其形式大致可分为: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四种。无论哪种教学形式, 其实质均为使学生通过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甚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摸索、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能。这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完全吻合。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在把握做好点菜服务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做好点菜服务必须具备:诚信待客、感恩于客的服务意识;丰富的菜点饮料知识和营养知识;良好的仪表仪容和语言沟通能力;灵活的销售技巧和应变能力;果断应对和处理客人投诉的能力等等。

1. 进行“菜点饮料知识和营养知识”的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组织实施时, 先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 要求学生分组用PPT来展示各组对菜点饮料知识和营养知识的掌握;由学生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此项目可分为中式菜点、西式菜点、中国酒、外国酒和菜品的营养知识等五个小项目。然后按照划分的五个小项目分组学习, 各小组明确分工, 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 给教师认可,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接着各小组根据计划分步实施, 翻阅教材、查阅图书、上网搜寻、到酒店或超市调查、请教老师等, 完成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最后在课堂上分组用PPT展示、汇报本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疑问或意见, 再由老师作出点评, 提出建议, 共同为其作出评估。

2. 进行“点菜销售技巧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把在点菜服务中出现的典型案例,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分析,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课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 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任务和所选案例涉及知识点选定典型案例。另外, 要选择好教学的操作方式, 可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也可给出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学生评审。如在点菜时, 针对公务型的客人或休闲型的客人应有所区别。比如, 针对公务型的客人, 在为客人推销虾类菜肴时, 用自主选择用语“您是要一份盐水虾还是酱油虾”比用征询用语“您要一份盐水虾吗”要更有效果。教师对课堂的每一环节如讲解、分组讨论、总结等应达到的预期目标要有计划, 要组织调控好每一环节。有时为避免出现冷场, 还需提前指定一位或几位主讲人以带动其他的学生, 以推动讨论的顺利进行。

3. 培养学生“诚信待客、感恩于客的服务意识”和“果断应对和处理客人投诉的能力”时则可采用角色扮演法

通过客人、服务员、餐厅管理人员等角色的扮演,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角色、体验角色的内涵活动, 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服务员在接受点菜时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宾客, 而不考虑宾客的承受能力。同时感受服务员点菜时的不同表情和语言, 给宾客带来的反应。让学生在完成角色工作任务的同时, 进一步加深其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领悟, 树立“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理念, 真诚待客, 不欺不瞒, 平等待客, 不以貌取人。通过角色的演练,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 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掌握新的技能, 训练学生点菜的业务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点菜的工作能力。

4. 组织汇报演出, 考核学生对“点菜服务”的综合掌握情况, 可采用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融合了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的优点于一身的现代教学手段, 是技能型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岗位上扮演职业角色, 在模拟操作过程中, 巩固并扩大专业知识, 培养职业技能素质。在实施该教学方法时, 可让学生在模拟餐厅进行, 学生分组合作, 自己设计点菜服务场景, 分别扮演客人、服务员等相关角色, 服饰、语言等均要求规范, 在课堂建立仿真的环境, 教师也积极参与, 融入其中, 甚至可做“刁蛮”的客人, 为学生的点菜服务设置障碍, 并请饭店实习生和相关饭店管理人员参与评价。模拟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 有利于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三、点菜服务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碰到的困难

1. 教材的缺乏

现有的教材主要适合知识传授的教学, 而不适合行为导向的教学。教材中只有接受客人点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罗列, 缺乏适合培养职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多方面收集、整合资料, 完善教学内容。

2. 对教师的要求高, 工作量大

点菜服务是餐厅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灵活性高, 且知识、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如电子点菜系统进行点菜、明档点菜等, 如果教学内容陈旧, 就没有实用型, 如果解决的方法太过于死板单一, 就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点菜服务教学中要多渠道收集案例, 多学习, 如深入饭店, 向饭店工作人员学习, 获取鲜活的案例, 上课才会显得有滋有味。教师只有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才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学生能力有待提高

职高的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 学习能力不强, 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学习点菜服务会带来一些困难:如缺乏自信而不敢参与表演;如由于课后不肯花功夫, 对点菜服务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得不到巩固。因此, 还需加强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教育。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刺激因素或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觉获取、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行为。行为导向教学法便是通过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场景, 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受到教学问题的刺激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 学生或运用已有的知识, 或在教师指导和同伴帮助下分析、解决问题, 强调自己实践、自己操作、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自觉学习行为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在点菜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点菜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有助于学生对点菜服务知识的创新, 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每个学生均可以通过活动, 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 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和愿望,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为做好饭店服务工作建立自信, 培养团结、协作等优良的品质。

摘要:点菜服务是餐饮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需要服务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具有灵活销售、沟通和应变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点菜服务教学中的运用, 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能力本位来培养, 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导向教学法,点菜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玉双.职业点菜师培训教程.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张艳.浅谈行动导向教学在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 2008 (7) .

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篇11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学生通过了解化学实验史实,形成科学世界观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确,从古代“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的朴素愿望,到20世纪初氮肥的合成缓解了粮食危机,从原始人对火的使用,青铜器的发明到现代的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直至今天新合成的药物正在挽救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数是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得出来的,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史实,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被称为“科学家之母”的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的实验,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由此而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她没有就此而知足,她既珍惜这一成就,又不肯停步不前,而是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中探索,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二度获得了诺贝尔奖。“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教师可以利用有关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的详细过程,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在元素的发现过程中,在新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通过观察化学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不免具有枯燥性、乏味性,化学的学习亦不例外,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是唤起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现象正好能紧抓学生双眸,激发学生对化学的良好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氨性质时,可用“喷泉”实验来引入: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当教师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此时,学生便可看到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教师通过演示该实验,使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教师便随后向学生提问,产生美丽“喷泉”的原因,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强化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体验成功的快感,更有利于化学的学习。

例如,“Cl2的水溶液使有色布条褪色”这一课题。关于Cl2的水溶液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理推断,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按演示→观察→结论过程进行的,可以改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Cl2的水溶液为什么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收集资料:(要求学生以已有知识、经验及阅读课文完成)

(1)Cl2有强氧化性

(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

(3)HClO有强氧化性

提出假设:(根据收集资料,学生讨论完成)

(1)Cl2使布条褪色

(2)HClO使布条褪色

(3)HCl使布条褪色

(4)H2O使布条褪色

验证假设:(由两学生配合,进行演示完成)

实验1:把干燥的布条放入充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2:把干燥的布条放入HCl里,布条不褪色。

实验3:把干燥的布条放在H2O里,布条不褪色。

实验4:把干燥的布条放在Cl2的水溶液中,布条褪色。

得出结论:(由学生根据实验,分析得到)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

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来学化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学习化学。

四、学生通过参与化学实验设计,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在于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实际问题,更甚者能发现新规律、合成新物质,从而造福于人类。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实验题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上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的考查,而往往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设计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从而达到化学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发挥导向功能提高教学实效 篇12

1.铺垫内容。一般叙事性、说明性课文可以采用从内容入手的导入表述方法,课始交流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交代背景,拓宽视野,为学习课文的内容作铺垫。《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介绍埃及金字塔形状及其建筑历史的说明文,在导入表述时,可以从与金字塔相关的知识入手,如世界七大奇迹、金字塔在世界的影响、金字塔的作用等,从而激起学生对金字塔、对课文的兴趣,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2.蕴蓄情感。许多课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导入表述时可以从学生相关的经历入手,蕴蓄情感,为深入学习做好情感准备。《月光启蒙》回忆了作者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导入表述时可以从对母亲的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帮助,让学生内心涌起无限感激之情,为学习课文蕴蓄情感。

3.提示学法。如果学生已经学过同类型课文,可以从复习同类型课文进行导入表述、提示学法,如《最大的麦穗》和《山谷中的谜底》都是通过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揭示一个道理的,可以互为提示。

上一篇:中期票据业务下一篇:德育课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