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2024-05-30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共11篇)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1

“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音乐自古以来就受到很大的重视, 不仅可以教育个人, 对改变社会风气、民间习俗也有很大的作用。“乐者, 非黄钟大吕, 弦歌干扬也, 乐之末节也。”即真正的音乐不是用来消遣娱乐的, 那只是音乐的末节, 乐是最高层次的声。这些言论都有力的诠释了音乐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熏陶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 适时选择教材, 创设贴切环境, 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诱发他们的兴趣, 引导学生怎样去欣赏音乐作品, 了解音乐作品的故事情节, 创作背景。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与价值, 也能更深层地感染和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能, 培养民族自尊心, 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坚韧不屈的拼搏精神, 以至达成高尚的人格, 创出造绚丽的人生。

例如, 在中国的古乐曲教学中, 可以认识到音乐对世人的陶冶, 对世人的情感熏陶。激发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 写下了很多的名篇, 如《广陵散》和《琵琶行》等等。通过古乐曲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继承和弘扬祖国的悠久文化, 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壮丽山河之情, 培养学生具有包容整个宇宙的开阔胸襟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二、价值观和世界观重塑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音乐形式, 却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可以重塑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 《英雄》、《公仆赞》、《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经典乐曲, 以此歌颂伟大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 赞美百姓中清风正气的好干部, 不为艰难困苦的执着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去真拼实战, 灵钻活研, 奋力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技能, 从而树立起为民族的昌盛、世界的和平、民主与自由和加快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的伟大理想。

中学生通过这些乐曲的学习, 可以了解音乐的时代性。认识音乐是一个时代声音和精神的再现, 从而让学生去了解历史, 培养自己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审美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其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其审美能力, 丰富多彩的生活, 使整个人类变得文雅和有爱心。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让学生亲自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音乐魅力, 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交流。因此, 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1. 营造氛围, 勃发精神。

在优美和谐的音乐教学环境中, 听觉和视觉可为音乐教学的情景和气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的广播、网站、电视台要传播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可接受性的音乐作品, 杜绝庸俗、商业化的和纯娱乐性的音乐作品。

音乐教室应显得优雅、具有浓浓的艺术色彩, 座位与乐器的摆放富有新意, 整体色调得冷暖雅致, 师生的衣着得体、穿戴大方。尤其是教师的着装既要得体更要具有美感, 因为他是学生终身审美学习的楷模和导航者。其教学气质美、人格和个性美、宽广的胸襟美、言语体态美等均能协和于美的教育环境。优雅的教育环境能导致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爽朗、积极向上。无形中他们为拥有优美环境而感到自信、幸福、温暖, 从而就会滋生爱护学校、爱护他人的美好心灵。

2. 实践体验, 形成能力。

在音乐教学的教法中, 从感性入手,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 与音乐融为一体, 亲自去探寻、去领悟、去真正的理解与之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使他们在主角的位置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并参与实践。在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歌曲教学中, 根据山东和自己家乡的人文地理知识特点相对照, 各并整理成精炼的语句配置于此曲旋律进行创唱。让学生在悠闲的乐声中尽情地创编着律动的美。在歌唱教学中, 还有更多的创造因素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 也还可从多种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音乐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付出。不论教学如何变革, 作为音乐教育者, 都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把它的技能和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们, 让音乐艺术在教育中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音乐教学是学科教学课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教育树人的重要手段。但不少学音乐课被视忽视, 可随时调剂或者被暗自取舍。音乐课程资源和管理薄弱无序, 部分教材到位困难, 教学设施无保障, 严重阻碍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音乐,教育功能,教学实践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2

音乐是人类共之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这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人类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贝多芬认为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体力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由此产生的。还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劳动的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进行调剂。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枯燥感。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听到一支优美动听的歌曲或音乐,烦恼、不快立刻会被冲淡许多。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例如在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同时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音乐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展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得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思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的《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在人们集体生活中,常有集会活动,如示威游行、列队行进、集体操等等。这时候,大家唱着节奏鲜明、音调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壮声势,并寄于感情。这又是军歌、进行曲以及队列歌曲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调剂精神,会在吃饭、饮茶、休息之时,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格外清爽,这又是古代宴乐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产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丧失亲人、挚友或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也会配合着情绪、从内心产生一种低沉、压抑、悲情的旋律欲望,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陈说某个故事或某个生动情节,常常用夹唱、夹白、夹抒、夹叙的方式来表达,这又是长篇叙事诗歌以及曲艺音乐产生的由来。当人们的感情不能用歌唱来表达的时候,又会借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越了人声的限制,并且运用独奏、合奏、协奏等形式,这就是一切器乐曲产生的原由。

以上实例说明,人们生活中需要有音乐陪伴,而音乐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味剂,以及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音乐既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更可以通过音乐音响的信息,来传达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特别是人类越进化、越发展,音乐的复杂性、细致性、多样性也越明显,并且大部分音乐以超越了国家、民族、人种的界限,以人类共同的感情语言特性,来进行相互间的感情交流,特别是器乐曲更是如此。因为“喜、怒、哀、乐、忧、思、苦”这些感情属性,只要是人类,都会有相同的感知,至于其深度如何,那就要视具体作品来定了。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其音调虽然有所同异,而感情、气质的属性,仍然是相同的。

再从目前社会上对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还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促进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对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作用。对音乐欣赏来讲,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的作用,而且是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会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的,它不是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它可以在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这种从一点至多点,从一线至多线的想象,也就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这样,人不就聪明起来了么?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也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得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还有法国思想家卢梭,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喜欢小提琴演奏,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再从音乐对人们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虽然不能完全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但多听高尚的音乐,确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因为音乐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当然,萎靡不振的、低级情调的、庸俗的音乐,也同样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阵之中。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应该多加了解,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特别是在欧州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不论在题材上,创作方法上、形式上、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上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地步。在技法理论的建设上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系统化。应当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来看待,对此,绝不可轻视。例如:歌曲《重归苏莲托》、《魔王》、《跳蚤之歌》、《北国之春》、《伏尔加船夫曲》;独奏重奏曲:贝多芬《悲壮》、《月光》、舒伯特《圆舞曲》、尚邦《波兰舞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普罗柯菲耶夫《彼得和狼》;交响乐:贝多芬《英雄》、《命运》、《田园》、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歌剧、午剧:莫扎特《费加多的婚礼》、威尔第《茶花业》、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等这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音乐华章,曾经激励感动过多少代人。每位音乐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每次的聆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这些优秀作品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对自己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有更深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各自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多接触一些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并且从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开始,让其在幼年时期就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这就是具体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感情上更能够感受到祖**亲的伟大深厚。近百年来经过许多音乐家的努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喜闻乐见的作品。

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应中西兼听,既不能把外国的东西认为好,也不能把外国的东西都视为不适宜给中国人听,崇洋媚外主义及国粹主义均是片面的。但对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更加重视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国的音乐生活中,通俗性音乐总是大量地存在着。古代称“时尚小曲”或“时尚小令”,今日称“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例如:《十五的月亮》、《太阳岛上》、《军港之夜》、《蒙古人》、《烛光里的妈妈》、《奉献》、《雾里看花》、《涛声依旧》、《榕树下》。还有各种流行乐队组合如“零点乐队”、“阿里郎组合”、“羽泉”、“黑鸭子乐队”、“黑豹乐队”、“凤凰传奇”、“玖月奇迹”等。更有风糜世界的现代音乐流光异彩,理查德的现代钢琴音乐,黑人歌手杰克逊,疯狂歌手麦当娜、布兰妮……等等。都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倍加厚爱的音乐人。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短小精焊,轻松愉快,它给人以娱乐、消遣,对人们精神上的调剂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它也有两大类:一类是通俗的,一类是庸俗的。缺少艺术修养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人们一时难以分辨,庸俗音乐的炮制者也借此来牟取利益。所以我们只有加强音乐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提高审美情趣下才能逐步鉴别。它的方法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健康的代替庸俗的,最根本的还是要给人们以美、以娱乐、以愉快的享受。人们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才来听音乐的。

论“史记戏”的教化功能 篇3

“史记戏”对《史记》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广大下层文士艺人为了娱悦世俗、寓教于乐而编演的“史记戏”适应下层民众的需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清扫《史记》接受盲区。同时,“史记戏”对历史事实进行连缀、补充、发挥,使得整个人物故事完整连贯,寄寓着普通民众的愿望理想,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一、尊崇历史,以史为鉴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民族。人们尊史的心理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知识的孜孜追求。《史记》是司马迁“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论考之行事”,广阅“天下遗文古事”,“略以拾遗补艺”而成的“一家之言”[1],无疑是史著中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正史之首,无论是在历史材料的来源上,还是在义理思想的建树上都更具有一种内在的权威性。因此,《史记》在为后人提供基本的历史事实同时,更提供了许多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而取材于《史记》的“史记戏”则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了下层群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心理。大多数“史记戏”将《史记》中相关人物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剧中角色的言语行动演绎历史事件的过程。甚至还利用剧中人物“自报家门”的方式来口述历史,满足了民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心理。如元杂剧《周公摄政》第一折就通过周公之口追述周朝的光辉历史以及商纣无道、周朝代商的过程。很多剧作家在创作时就有彰显历史的意图,如《五鹿块》的作者许廷录在其自序中就说:“晋公子重耳事可传也,惜其无传” [2],因而创作此传奇;张坚在创作《怀沙记》时说“屈子独不见于传奇”,“乌可以无传”[3]。

其次是对求实精神的体认。在戏剧创作道路上,曾经出现过一股追求写实的风气,写实精神一度成为衡量作品优劣的尺度。戏剧作家们抱着“聊将史笔写家门”的态度进行剧本创作,从本事考证到关目设置,从人物形象到性格特征,从舞台动作到角色语言都要求尽量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容丝毫“作假”。如《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本人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实地考证的作家,他创作戏曲作品时“以一书生,南游会稽,探禹穴,历永嘉、括苍诸名山而还;既又溯荆巫,上九疑,泛洞庭、彭蠡,观庐山瀑布,寻周郎遗迹。……” [4]几乎是继承了司马迁著作《史记》时的实地考察精神,所以《浣纱记》除了一些小瑕疵外,基本上得到了欣赏者的首肯。

第三是对历史鉴教功能的认可。自古以来以史为鉴的传统思想赋予了正统史著“记功司过,彰善瘅恶”、“申以劝戒,树之风声” [5]的重大责任,因此只有那些“关国家兴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6]的事件方可录入。《史记》在选择所记内容时也是“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以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构想。戏剧史承担这种鉴教功能的文学样式之一,正如孙书磊所说的那样:“远离神话影响的经验主义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社会生活不断地寻找重复自己的可能。在戏剧创作中,创作者便努力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7]“史记戏”很好地秉承了《史记》的这一精神,实现了以史为鉴的精神传承。如《管鲍分金记》,在其开场白“一篇肯綮”中就明言此篇传奇具有“慷慨悲歌感讽”的目的。并在全戏结尾时,感叹“人心反复若波涛,荣枯向背喧嚣。声华一旦登枢要,顿忘却寒微交好。羡德让雅存古道,投桃李报琼瑶”,极力推崇管仲与鲍叔牙这样的“金石交”,“古来纪少。岁寒松柏操,青史仰孤标” [8]。又如《范睢绨袍记》的开场诗也说“悲欢离合剧中情,休向人前问假真。但得今人能似古,一回搬演一回新”[9]。《豫让吞炭》第四折中也明言豫让的忠义之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再如明马权奇在读完友人孟称舜的《二胥记》[10]言:“词则壮气岳立,须髯戟张,觉吴市之俊,秦庭之哭,两人英魂浩魄,至今犹为不死”。宋之绳也说此剧达到了“尾巷小夫,目不识之,于俳优谐谑间,一见忠孝感人事,未有不悲愤流连” [11]的感化效果。而像“君臣如《伊尹扶汤》、《比干剖腹》……朋友如《管鲍分金》、《范张鸡黍》,皆可以厚人伦,美教化” [12]则更是明言“史记戏”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满足了民众对历史鉴教功能的心理需求。

二、重塑人物,彰显人情

“自上古以来,民间继承着神化思维的活力,大胆想象,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种充满着野性的想象或虚拟,从来就是民间在强权压力下抵抗逆境、追求心灵自由的独特方式。”“下层百姓在虚拟的叙事中,享受着自己的‘话语权’。” [13]如《信陵君列传》中有如姬冒死窃取魏王兵符帮助信陵君成功救赵一事。这么一个简单的记录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串疑问:如姬有怎样的杀父之仇?若如姬想为父报仇,她既为魏王爱妾,为何不让魏王下令直接捉拿仇人?若是如姬自己不想报仇,为何信陵君为她报仇后竟甘冒生命危险窃符以报恩?这些疑问“史记戏”《窃符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想象性的解释:如姬为平民女子时,貌美,晋鄙麾下一将仇仁欲强抢如姬,打死其父。如姬入魏宫受宠后,仇仁潜逃赵国,并受到专横的赵括袒护,魏王鞭长莫及,如姬之仇三年未报。直到信陵君暗中派朱亥夜潜赵营方获其仇头,以献如姬。《窃符记》中将如姬塑造成一位“父仇未报,饮恨在心”,“若为我斩却仇人,报深恩何妨杀身”[14]的侠义孝女形象,故而冒死偷符报答信陵君。虽然这种想象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却完全符合艺术的真实,同时增强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往年英雄豪杰,秘计奇谋,可惊可喜,真足照耀千古,《太史公》记之详矣。然天下岂皆操觚染翰之士,按籍而观者,宁几何人?匹夫匹妇,茫乎未知也。我朝骚人墨客作《浣纱》、《红拂》、《窃符》、《投笔》等记,其间慷慨悲歌,风流豪迈,树盛世洪勋之奇男子,具超尘伟识之侠妇人,编之词曲,演之坛场,俾当年行事,历历如在目前,凡有血气者,咸知感奋,诚感激人心之一助也。” [15]可见如姬的人情人性之美得到观众的认可。

再如《千金记》[16]中写韩信登坛拜将的“登拜”一出就是根据《淮阴侯列传》中“诸将皆喜,人人各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生发而成。从《史记》这几行短短文字可见,诸将个个心高气傲,自认大将非己莫属,竟然是官职卑微的治粟都尉韩信!韩信有何才能担此重任?震惊之余,诸将会服气而任其调遣吗?此出先是极力渲染众将皆欲夺帅的气势,接着有萧何说明拜韩信为大将的理由,韩信走马上任,申明十大军令,部署军队精简得当。众人由惊而信,惟有殷盖和樊哙藐视韩信,以身犯险,于是韩信斩殷盖,打樊哙,威慑全军,众人叹信治军严明,才能卓越,真正甘心听从韩信指挥,为韩信以后的节节胜利奠定基础。一出之中有惊有喜,有张有弛,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比起《史记》中的简略记载更有令人酣畅淋漓的审美满足!这些人物语言和行动情节都是符合历史逻辑的,是在文学情境中虚构细节以还原或表现历史的本真。惟其如此,戏曲之搬演故事,固然不离冲突,却又不以剧情的冲突为悬念取胜,而是更注重其中所展示的人生万象,寄寓着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具有浓烈情感色彩的舞台形象。

三、精心布局,寄寓理想

《史记》记录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悲剧人生,“本纪、世家、列传中以写人物传记为内容的有112篇,其中以写人物命运悲剧的就占70篇” [17]。他们或因信念,或因使命,或因道义,或因烈行震撼了司马迁,也震撼着后世的读者,正如韩兆琦先生所说:“我们从《史记》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而英勇奋斗的豪歌,不是一蹶不振的颓废,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进攻,不是失败的感伤,而是胜利成功的快慰,是一种道德上获得满足的欢欣。” [18]然而人们在感受悲剧精神的熏陶净化的同时,也渴望能得到心理上的补偿,追求哀而不伤,希望喜庆团圆、善恶分明,报应不爽。正如《读离骚》的作者尤侗“假托故事,翻弄新声,夺人酒杯,浇己块垒。至于嬉笑怒骂,纵横肆出,淋漓极致而后已……观者目摇神愕,而作者忧愁抑郁之思为之一快。” [19]

截取史实以实现暂时的忘却:《史记》将英雄人物一生的遭遇都如实记录,有头有身有尾,悲剧命运一眼看透,而在许多“史记戏”中往往只截取他们一生中某些最有意义、最辉煌的时期来表现,并在他们功成名就荣耀显赫时戛然而止,观众们沉浸于他们成功的喜悦。这些戏剧都是重在渲染过程,有意忽略、隐藏英雄们功成后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由于“功高震主”遭受猜忌而不得善终的悲惨结局,使得观众在看戏的时候实现了暂时的忘却,冲淡了悲剧色彩。《冻苏秦》、《金印记》、《绨袍记》、《马陵道》、《气英布》、《千金记》等无不如此。

更改结局以表达美好的幻想:有许多“史记戏”将悲剧人物的结局进行改换,使得悲剧添上一个光亮的“尾巴”,满足了观众追求喜剧感受。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失手被擒,壮烈牺牲,而秦始皇却毫发无伤,这是一个侠义刺客无所畏惧,凛然就义而强权者依然逍遥的悲剧。在戏剧《易水寒》中则将结局改为荆轲成功挟持秦王,逼其与六国结盟,互不侵犯,和平相处,而荆轲也功成身退,访道游仙。《击筑记》中则将结局改为“高渐离不死,而始皇卒以荆卿死”,而这种改造也是大快人心,就如祁彪佳评论时所说“极快,极快!传之者激烈中转为悠扬之韵,觉满纸萧瑟,令人泣下”[20]。如此处理顺应了民众对道义最终战胜强权,侠义最后击败凶残的渴求心理。又如留侯张良为求自保而闭门修道,名为辟谷,实则绝食,就连狠毒的吕后也劝其“何至自苦如此”,并“强食之”,后八年良卒。不难想象张良的晚年应该是饱受压抑、胆战心惊中度过的,一代功臣的如此结局也是为一般民众心理上很难接受的,所以在《赤松游》和《赤松记》中都将张良的结局更改为得道成仙,跳脱尘世,与赤松子一起自由遨游,表达了民众支持张良追求功成身退,精神自由的美好幻想。

借题发挥以宣泄愤懑的感情:“史记戏”善于开发剧中人物的遭遇将会带给后世接受者的情感震动,“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21]。《史记》中有许多地方也流露出司马迁着史时的真情实感,但总是点到即止,有所节制。如《项羽本纪》中司马迁精心塑造了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笔调之间不无钦敬之情,对他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更是遗憾,在众多写到项羽的“史记戏”中就将这种同情、钦敬与遗憾突显出来,如《千金记》第三十七出“别姬”,项羽“自叹盖世英雄,始信短如春梦”,“悔当初早不用鸿门计”,慷慨别姬,三十九出“鏖战”、四十一出“灭项”将项羽写得英勇异常,甚至死后仍身穿黄金铠甲,无头而屹立,直到韩信揖拜方倒下!历史上项羽的残暴、狭隘、短视与妇人之仁在戏剧中都被忽略、淡化,他仅仅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忏悔而不屈服的将军,值得后人永远同情与敬佩。又如《分金记》、《绨袍记》、《冻苏秦》、《渔樵记》、《题桥记》分别是借管仲、范睢、苏秦、朱买臣、司马相如先是怀才不遇、受人轻贱,饱经委屈、忍辱砺志,最后发迹变泰、受人仰慕的故事来表现历代文士们共同的坎坷遭遇。它们是出自文人手笔,打上了文人思想的烙印,都是借题发挥以抒发文人们愤世嫉俗、苦闷压抑的情绪,使观众在观戏的同时也得到心理宣泄。

史实的截取、开掘、嫁接与捏合使得“史记戏”具既有《史记》中蕴涵的哲理,又具有现实的深度。让观众既感受到它既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那么熟知,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情感的宣泄与心理的补偿使观众在观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审美满足。

本文为校级课题“情、理、法的交融—从史记戏看元明清社会道德与法制状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R003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319

[2]古本戏曲丛刊五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清•张坚.玉燕堂四种曲[Z].乾隆刊本.

[4]文征明:鹿城集序

[5]唐•刘知几.史通[M].曲笔第二十五、直书第二十四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8

[7]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

[8]分金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9]古本戏曲丛刊二集•范睢绨袍记

[10]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二胥记

[11]古本戏曲丛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元•夏庭芝.青楼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3

[13]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14]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15]清•王钺:暑窗臆说卷一

[16]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17]徐延庆,刘雅杰:《史记》中人物命运悲剧归因浅析[J].东疆学刊,1997第4期:30

[18]俞樟华.唐宋《史记》接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94

[19]明•尤侗.西堂文集[Z].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0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311

[20]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校录[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5:44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4

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都是人们在日常的音乐传播实践中进行的,其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既是民间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动力,更是推动民间音乐艺术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稳定的城乡社会进程中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当代音乐艺术的传播途径, 对发挥民间音乐艺术积极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所谓传播,简言之就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转移,它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与途径以及受播者等要素,是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过程。作为民间音乐艺术传承原动力的音乐传播是“乐音音响符号所负载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等音乐信息为人们所分享或共享的过程,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

一、民间音乐艺术传播的社会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族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发展、大丰收,人们怀着对共产党,尤其是改革开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等一系列利国惠民政策的拥护与感激,在民间音乐中出现了大量歌唱新家园、颂赞好政策的内容。

如何有效传播民间音乐艺术及其文化,使其在推动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城乡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对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社会的音乐及其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能正确而积极地引导人们为构建和谐、美好富裕的城乡社会而努力。

发展并传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音乐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笔者已有另文阐述),有利于发现、挖掘、抢救、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艺,更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传播民间音乐艺术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安。

人们在闲暇之时,少有精神寄托,除了看电视、玩手机、上网外,几乎没有其它有意义的集体文化娱乐活动。这样便导致赌博打牌、聚众闹事、迷信邪教等许多陋习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并开展各种民间音乐艺术的表演活动给人们带来新的文化气象,使人们具有新的积极的精神寄托,从而减少甚至杜绝老百姓沉湎于赌博打牌、扯皮闹事、迷信邪教等活动。

(二)传播民间音乐艺术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素养与明辨是非能力。

在传播民间音乐艺术的民间文艺演出团队演出的节目中,既有祖辈传承下来的丰富的历史、人文及日常生活知识, 也有队员们自编自演的极具现代气息、紧扣时代脉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优秀节目,这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与明辨是非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传播民间音乐艺术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干群关系,便于政府开展工作。

在民间音乐艺术的各种传播途径中,许多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参与与支持。比如民间文艺演出队虽然可以是民众的自发组织,但它需要得到地方政府与基层干部的大力支持,甚至有很多基层干部本身就是民间文艺演出团队的成员。这样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干群距离,为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提供了好的平台,进而使得基层政府与基层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有利于政府开展各项惠民工作,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

二、民间音乐艺术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民间音乐艺术具有强大的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在构建和谐稳定的城乡社会进程中可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民间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组织与支持,推动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

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类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人或表演者开展各类民间艺术活动的比赛、文艺调演等活动。如在节假日组织群众进行民歌大赛、开展积极向上的民间歌舞、渔鼓、皮影等民间艺术的巡回演出等。也可以在遇到重大的政治活动或社会事件时不定期地举办相关的主题晚会或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些民间活动,并在活动节目中根据晚会主题适当创编一些内容紧扣主题而又通俗易懂的说唱、相声、渔鼓唱段或将传统民歌倚声填词,以利于对党的政治活动或重要事件进行及时的宣传或发动。

同时,地方政府应该从政策乃至经费上鼓励民间音乐工作者大力推广宣传本地区的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文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保驾护航。因为在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当今社会,音乐活动的发展繁荣一般发生在经济上有保障,并能提供良好的自主的社会环境中。

新疆十二木卡姆发展的现状就是有力的证据,在国家和政府的资助与木卡姆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新疆木卡姆展现了它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态势。由此而来的对于维吾尔族歌、舞、音乐的宣传及资源的利用已经走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东北的“二人转”艺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人们对它都不感到陌生,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与赵本山等一大批东北籍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 因为他们无论是在央视春节晚会、全国各地演出的小品或是他们拍摄的电视剧,还是遍布东三省为中外游客演出的小剧场,无不融入了大量的二人转元素乃至地道的二人转艺术。 “赵本山的龙泉山庄和刘老根大舞台都是沈阳以及辽宁的政府业绩的一部分。名演员和地方政府互换资源各取所需: 例如当了‘沈阳旅游大使’是给沈阳做宣传,同时就换回了当地旅游业对刘老根大舞台的倚重。从二人转里提炼出的文化产品是赵本山的商业门路,但每个都有‘文化遗产’、‘弘扬传统’的主旋律帽子。”

(二)将传统的文字、乐谱记录与“口传心授”相结合进行传播。

音乐工作者可以将所收集到的民歌用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 从而使人们更清晰地理解歌曲的原创思维。由于文字、 乐谱的记录与传承, 使得大量的优秀民歌得以保存, 供世人学习、欣赏和传唱,但这仅仅是民歌文本的传承, 它存在着音响形态无法记录和再现的局限性,对民歌的传唱并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而通过“口传心授”这种传播形式,则会大大提高传播效率,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由于传播者与受播者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受播者往往能最直接、最有效地领会传播者的意图, 传播者也能够根据接受者的反馈及时调节音乐传播内容, 提高音乐传播效果。尤其是将传统的文字、乐谱记录与 “口传心授”相结合进行传播,既可以帮助受播者尽快学会民歌旋律,更可以通过文本记录,理解歌唱的内容,人们只有知道要唱的歌曲内容,才有可能激起歌唱的兴趣,进而在歌唱中发挥着民歌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

民间音乐可以在民间父母子女、师徒、邻里之间进行自然形态的有效传播,但影响范围较小,传播速度慢。虽然乐谱的存在可以帮助部分歌者加快学唱速度,其前提则是歌者必须能够识认乐谱。如果将传统的文字、乐谱记录与“口传心授”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在中小学学校进行则更有利于开展,也会发挥出最佳的传播效果。

学校传播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民间音乐工作者走进中小学校园乃至大学校园,结合乐谱进行教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影响。如将诙谐、充满天真童趣的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传播,可以培养儿童热爱劳动、乐观开朗的品格, 也是其了解奇妙大自然的途径之一。

例1:反映爱劳动不贪玩的《钉打钉》(常宁民歌占彩云唱唐特凡记录)

例2:歌唱勤劳乐观的《摇摇摇》(衡山民歌丁娇莲唱森林等记录)

(三)以音响视频、网络等数字化现代高科技形式进行传播

随着录音摄像技术的的诞生、发展与成熟, 尤其是当今摄像技术走进普通百姓家,人们进人了音乐传播历程中继音乐的文本传播之后所形成的另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通过录音录像将民歌的音响音像形态记(刻)录下来进行保存, 以利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传播。这种传播形式对于发挥民歌的艺术价值、社会教化功能的价值等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使得民歌传承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欣赏民歌的方式与途径也更多了, 通过电视媒介以专题专栏或晚会或综合文艺节目或访谈等形式进行民歌的传播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最重要也是受众面最广的一种传播途径,为各地优秀民歌的传承(传唱)并充分发挥民歌的教化功能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标志着民歌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的时代的到来。地方政府或民族音乐工作者可以对收集到的地方民歌进行音响及视频的录制,通过网络上传各地有代表性、具有积极社会教化功能的民歌,使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欣赏、下载所感兴趣的民间歌曲, 使其潜移默化地发挥积极的社会教化功能。

(四)通过民歌改编或音乐创作进行民歌文化的传播

论武术的教化功能与学校道德教育 篇5

关键词:武术;教化功能;学校;道德教育

一、什么是武术的教化功能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先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是武术。1988年,全国武术主题研讨会对武术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是以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武术是被分为拳术、器械、摔跤几个大的门类来进行论述的。由此可见,在这个以前是国术,现在是武术的这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这个概念下,表现形式,理论指导,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根本的核心却没有改变。就是上述的以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格斗为主要形式的人体的活动。

当然,武术成为现代体育项目,是近代才开始的。我们不可否认,武术的源流,跟以为适应战场而进行的厮杀,搏击的技术训练,是有很深的渊源。正是基于这个现实,自古以来,对于习武者的道德水平就有了特殊的要求。从战国的墨家到司马迁笔下所描述的汉朝时期的侠——以武犯禁之士,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又有了这样一种倾向,成为人为了参与社会,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社会,或者是为了使自己更好地来生存于社会并适应于社会的一种工具。这样,武术中的道德伦理层,就是我们所说的武德,就成為了武术系统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史记》卷一百三,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在其叙述其各个本纪世家列传的写作背景和大致内容时,在孙子吴起列传中,曾经有这样的论述:“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作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这对武术道德伦理层的行为准则化,行为工具化,作了最贴切的描述。习武者由于其练习项目的特殊性,而强调其道德伦理水平。同时,通过武术的练习,达到内可以治身的自我教育的目的。以此为基础,来达到强调儒家所要求的“入世”,参与社会改造社会。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关于武术的意义的论述更明确地指出,以修德养性为唯一目的。故外有健全之体,内有高尚之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

《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一文中,曾这样指出武术的这个特点:“严格地说,中国古代体育处于‘准体育’状态,它始终与宗教、军事、医学、伦理等结合在一起,没能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尤其与伦理的结合尤为紧密。这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结构所构造的泛道德化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始终以建立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为主,这决定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一种人伦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反观以西方为主的现代体育,我们并不能说西方体育跟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军事没有结合。但是,对于武术与道德伦理结合的紧密程度,却是西方体育项目所不及的。正是中国武术这个传统体育的道德化这个特点,由此,便赋予武术这个体育项目在锻炼人体机能的同时,学习者还能够通过武术的锻炼,对其道德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到达内可以治身的效果。这是一种动态的隐性的教化过程,暨武术的教化功能。

二、武术与其他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之比较

众所周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依托,主要为田径,俗称为跑、跳、投三大项,以及三大球暨篮、排、足。这些项目是学校开展最普及的运动项目。相对于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围下,这些项目是有绝对的优势。同时,我们发现,上述的田径与球类,无论从其传入历史,还是其竞赛规则,教学方式,无一不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因此,我们比较武术和这些体育项目,其本质就是比较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和西方体育项目。更深入地讲,就是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乃至双方文明之差异。

有人曾这样形容西方体育文化,指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色就是竞争,在竞技体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成为竞技体育的灵魂和核心。”我们从田径,球类,乃至一些其他的西方体育项目来观察。这些项目的核心与领文就是竞争,运动员与运动员的竞争。这些项目的表现形式无非就是比分,秒数,长度,重量。脱去竞争,和这些量化的指标,能对练习者的道德,伦理层面能施加多少影响呢?或者让学生的身体机能,从物理方面得到锻炼以后,学生能不能从道德方面,至少从思想品德方面得到些熏陶呢?我不能说西方体育不能对学习者的道德伦理层面施加影响,但是其先天的限制,其所能施加影响的深度、广度是有所保留的。

我们观察这些西方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其教学和学习过程,教师仅仅给学生传授的是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远,如何运球,然后再设定一个量化的硬性的指标,达到就及格,达不到就不及格。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很少关注学生的道德层面。反观中国体育项目,乃至日本、韩国大中华文化圈的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没有像西方体育项目表现出那么强烈的竞争性。而是强调修行者的一种道德层面的修炼,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技术的练习。尤其以日本为例子,日本将柔道、少林拳、空手道等一系列民族体育项目统称为武道。所谓道者,这本身就属于一个哲学的范畴。同样,我们观察中国的武术,从其早期的射礼,投壶等项目乃至以后发展到对于武德的规范,以及依托儒道思想来阐述自己的武术门派的理论。武术始终就与中国特有的宗教、伦理、道德纠缠在一起。它不过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胜负,而是强调习武者道德的高低。正所谓尚德不尚力。正如《史记》载吴起与魏侯的对话,其曰:“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中国的哲学认为,如果不遵守社会规范,一个的能力再强大,也难免灭亡。吴起的对话,精髓地体现了这个论述。《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一文中,将其概括为“先德后艺,以艺量德”“天人合一,尚中贵和”“遵从礼制,严格等级”“积极入世,建功立业”“重义轻利,诚信守诺”。

如果说西方文明的特殊贡献是科学的方法,而中国文明之特殊贡献则在于合理的人生观。那么中国的体育,尤其是武术,它所有的教化功能则是西方体育无法匹配的。

正是因为此,在学校这个教育情景设置下,武术本身的体育功能和其所独具的教化功能,在学校教育这个平台上,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三、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对于德育,《教育学》所给的定义是这样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由此可见,德育的载体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的或者讲授的活动来教育学生。德育的范围和内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而应该是随时随地的。同时,德育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知、情、意的过程,尤其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并且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之过程,与德育的内容一样,也应该是有多种形式和载体的。由此,将武术的教化功能运用于学校武术教学对学生施加道德教育,是可行的。教师在教授武术,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在教授技术的同时,根据武术的教化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施加影响。最终是学生能够对武术产生兴趣,掌握基本技术,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对个人品德修养产生积极影响,最终达到武术技术层面的自修,和道德伦理层的自我教育。

四、武术之教化功能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武术的教化作用能否在德育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其内容。就是教授者应该施加什么内容的思想伦理道德传达给学生,并且能否适应社会的规范和需要。根据上述的对于中国体育伦理思想的总结。我们把这些概括为尚德、贵和、尊礼、入世、信义。根据这五个方面,我们可以由此对我们对武术的教化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尚德

尚德,就是崇尚有德之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关。这是自我教育中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那么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儒家曾把德定义为五项——仁、义、礼、智、信。仁者,仁愛。义者,道义,正义。礼者,克己复礼,各守其责。智者,善思。信者,诚信。自古以来,这五条准则,一直被历代武术家多推崇,作为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同样,在学校武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何为德,何为有德之人,仿效有德之人。因为,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于社会的是非,还没有正确的判断趋向,对于其人生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榜样选择,还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积极方面的要求。所以,尚德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有必要的。

(二)贵和

中国人向来主张和为贵。何为和?贵和,就是求同存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是社会性相当的高级生物,无时无刻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难免地,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如何适当地解决矛盾和摩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和谐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为工作,生活,学习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同样,人际关系的问题,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面对。作为学生,也是不可避免的。让同学们意识到,只有做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不以个人为中心来思考来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和谐共处。对于学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三)尊礼

让学生尊礼,就务必要明确,这个“礼”的含义。何为礼?儒家谓尊尊,亲亲,贤贤。或曰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本质的含义就是,在无时无刻不断变幻的社会角色的担任中,始终按照自己所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来进行社会活动。武术中,对于礼,尤为强调。同样,通过武术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来领会这个尊礼的含义,作为学生之礼,当尊师,好学。为子女之礼,则为孝。为公民之礼,则为爱国。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四)入世

儒家主张入世,知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地参与社会。来完成自己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对于学校教育这个大的情景下,对于学生,入世,就意味着,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消极因素,敢面对生活。培养其不怕困难,积极生活,坚忍不拔的性格。

(五)信义

自古以来,诚信教育一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否信义,往往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人与人的交往的效果良好与否,信任的程度很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任度,那么其在社会发展的空间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影响。对学生加强信义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强调,信义中的义,绝非庸俗的帮派义气,应当去其糟粕,在武术履行其教化功能时,是值得教学组织者注意的。

五、武术教化功能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可行性

武术的教化功能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作为体育学科进行德育的形式。如何评估其可行性呢?评估其可行性的关键在于武术能否推广。中国武术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依靠之器械,亦是丰富的。古代习武者曾云“方寸之间即可习武。”由此可见,武术对于场地的要求是很低的,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同样,武术所需要之器械,也是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从武术的各个项目来看,套路、散手、摔跤等等,往往都不需要很特定的器材来开展。所以,就武术的本身来看,推广武术,是可行的。武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发展流传至今,各个地方,各个门派,更是百花齐放,各有所长。同样,习武之人,人数也是相当雄厚的。全国各地,可以根据其区域的特点,来开设武术课程,为其校本课程的选择,增加选择。同样,为武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图南.国术概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1).

[2]司马迁.史记[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617、920.

[3]张新,夏思永.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8-29.

[4]王忠武.浅谈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J].社会科学,1994,(12):48-49.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3-127.

浅析影视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 篇6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精神价值实体,无论是基础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可谓是灵活多样, 多层次多领域地渗透在教育各领域中,其对教育影响令人瞩目。影视文化作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载体 ; 二是将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影视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1、审美教育功能

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提供精神食粮和动力,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于影视文化的创作者来说,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贯穿在影视创作的审美活动中,把现实的复现合理性认识表现为影视作品的感性显现 ;对于影视文化的受众来说,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去理解和接受影视作品,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现。 因此,影视创造者面对影视体现对额选择和提炼过程促成了电影文化作品的生成,影视接受者之于影视作品,从而形成超越现实生活的审美体验。

2、道德教育功能

无论在影视文化创造者的创造过程中,还是在接受者的审美接受过程中,影视作品最能感动接受者的往往就是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念,历数经典影视作品,正是因为作品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和情感因素换气了接受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近年来,我们的影视作品在倡导新风、针砭陋习、弘扬先进、抨击落后方面始终表现出卓越的功能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如《雷锋》《渴望》《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到社会丑恶现象,明辨社会方方面面的是与非,善与恶,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通过影视文化长期、范围的渗透、辐射和潜移默化和影响不仅给大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使受众理智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启迪,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 精神上得到愉悦,形成良好心理承受力。

3、舆论监督功能

主流影视文化通过履行传媒职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传播正能量,以及揭示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引导舆论导向,从而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特别是凭借其自身的媒介特性和报道的优势,以正面宣传为主,传播正能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积极有效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及时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焦点访谈》《新闻纵横》 以及各地《行风热线》等一批舆论监督焦点类著名节目,正是建立在大量的事实调查基础之上的,对现实社会充分的公开报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疏导了民众情绪,弘扬了社会正气,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

4、文化娱乐功能

可以说,今天的电影电视更多的是因生活休闲而存在, 否认影视作品的教化功能是不可能的,同时否认影视作品的娱乐功能是不明智的。影视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娱乐功能,可以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满足受众的休闲需求,调节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观众通过从影像和故事中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来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或通过幽默和寓意,换来娱乐轻松、会心一笑甚至心灵的冲击,以放松情绪和实现精神的愉悦。当然娱乐作用不是那种廉价、粗俗的逗笑,更不是低级趣味, 深受大众喜爱的于是娱乐作品,必是在作品中凸显了人性的真、善、美的。我们提倡的是格调高尚的娱乐性,以健康的形式让大众在紧张的之余能够赏心悦目,消除疲惫,受到教益,获取美感。因而,对大多数受众来说,影视作品仍然是休闲益智的首要选择。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体,其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日益得到重视。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写实故事吸引人,以富有感染力的配乐感染人,更以演员形象鲜明的表演打动人。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使人们感官得到美的体验,更能使个人品德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受到震撼。本文从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概说。

农村社会环境之乡俗的教化功能 篇7

1 乡里社会的习俗及教化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传统农村社会各种乡里习俗, 经过时间的考验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 优秀因素被过滤沉淀, 形成了现在普遍适用的城市公约等, 而在乡里社会, 这种乡里习俗则是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

乡里社会, 也称作村落社会, 或扩大为村镇社会。它是用地缘关系把若干不同家庭、亲族团体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 是固定在特定地方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单位, 又可以称作地缘共同体的基本单位。村落社会的乡里习俗以及教化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严格维护村境的惯制:这是一个村落的成员从土地观念出发维护全村利益的一种惯俗, 它是由传统的地缘关系和强烈的村境意识决定的。村管理的惯制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内容与形式: (1) 村议事:有的村寨有全村性会议形式;有的则是由村中各家族有威望、有影响的长者组成村老会议, 决定本村内外公益事务; (2) 村规约:又叫“村规”, 现在通称“乡规民约”, 是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的传统良俗。惩罚和教育相结合, 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 (3) 村制裁:是对村内成员的惩罚事务, 一般地采用罚钱、粮、物; (4) 村调解:这是村制中调解村内各种纠纷的一种职能, 是村管理的一大内容; (5) 村保卫; (6) 村财产。

第二, 组织乡里社会的协同生活, 村落中自古以来便传袭着一些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协力组织及共同活动。我国各民族村落由于地缘观念 (乡亲观念) 特别强, 所以显示出很强的内聚力, 构成了十分紧密的集体, 因而组织互助协力成为代代相传的惯制。这种惯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婚丧大事的协力互助; (2) 修建房屋的协力互助; (3) 耕种收割的换工互助, 也是千百年来的协力习俗。

第三, 管理村落的共同生活秩序:村落社会要靠村落内部加以管理, 于是相应地产生了村寨管理职能机构, 产生了村长、村头人和他们的权力。村寨各方力量及村管理组织往往起到一定发展村落社会的作用。

农村社区里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信念, 并体现在习俗、习惯、信仰中的文化传统, 这些特定的观念和文化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家庭和家族的教育传教, 在农村社会环境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并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村落社会习俗的传播与交流, 扩大了社会习俗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或支配力, 形成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惯制和风尚, 为一个政权的法律、行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或合理的依据。这便是社会民俗中从俗到礼再到法的必然过程。

2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教化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 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 表现在:种类更丰富, 内容更具体, 形式更具特色。“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 蕴涵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道德情怀。

2.1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1.1 强调以农为本。

由于自先秦以来直至近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中国长期处在农业社会之中, 农业生产自然成为国之大事, 在这个前提与背景下生成的传统节庆, 必然表现出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联性。

首先, 从传统节庆日的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 古人是依据农业生产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进行合理安排的。例如:春天, 有元旦春节、元宵灯节、填仓节、立春节、中和节、春龙节、清明节等;秋天, 立秋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接踵而至。其二, 传统节庆民俗强调以农为本的文化心态, 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岁时节庆的起源、传说故事、节庆习俗及节日祭祀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反映。比如:守岁的传说、黄瓜会的故事、重阳节吃糕的传说、灶王的来历传说等等。

2.1.2 崇尚团圆情结, 呼唤人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 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家庭聚会、节日成为互相表达良好祝愿, 维系人际情感的特殊的精神纽带。除夕团圆, 清明节踏青等等, 传统节日重亲情、重人伦和谐、重人际和谐, 是对亲情、人情的呼唤, 能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的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病。

2.1.3 提倡忠孝意识。

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 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晚辈向长辈尽孝道、讲敬爱最为普遍的日子。还有一些传统节日, 如清明节、冬至节等属于祭祀的节日, 主旨是祭祀上亲先祖, 这是古来之礼, 表现子孙“敬孝”之心和对亡亲的怀思。中元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以祭亡亲, 故称“鬼节”, 下元节, 在农历十月十五日, 这天民间备丰盛菜肴, 享祭祖先, 神灵以祈福禄。冬至节又称冬节, 这天家人团聚, 备办佳肴, 享祭先祖。这种在岁时节庆中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怀念祖先的心理需要, 因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就现代而言, 其实国庆节, 或是教师节、母亲节等现代节日, 也是因提倡忠孝而定的。通过特定节日对忠孝意识的通俗化宣传,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2.1.4追求人际和谐。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 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是中国岁时节庆的一大特色。在许多岁时节庆里, 人们的各种风俗、习惯, 比如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 都是利用节日交流思想、加强感情、消除隔阂、增强团结。这些节日习俗充满着社交性的色彩, 这种社交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为中华民族所乐于接受, 以至盛行不衰, 充分反映了中国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文化心态。

2.1.5 追求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着自然规律的变化, 它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 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传统节日, 如万象更新的春节, 万物萌动的清明, 百虫孽生的端午, 月明如镜的中秋, 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 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敬慕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2.1.6 向往美好, 关怀生命。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自然界与人的“合一”, 余正荣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 不仅成了中国人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 而且融进了道家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节日期间, 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健康长寿、阖家团聚、事业有成,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热望, 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总之,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还是渴望团圆的习俗, 都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清明节庄重的祭奠仪式, 也表达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珍爱, 以及对死亡的坦然。

2.2 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

2.2.1 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

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是指传统节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 使人们在思想上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行为上与社会要求保持一致。传统节日之所以富含教化功能, 是由于它自身具有特殊的优势: (1) 周期性。人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反复演练方能形成。传统节日在人的一生当中不断地重复, 具有周期性循环往复的特性。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 人们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 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实现民族精神内核的传递与继承。 (2) 参与性。每个人只要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都能作为节日文化的亲历者参与其中, 获得特定节日文化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内化。“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 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 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 共同去参与其中。”

2.2.2 传统节日的行为约束功能。

传统节日是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体现。传统节日中的各种礼仪、仪式, 实质是一种道德的约束, 是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传统节日要求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 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传统节日“是一种无声的命令, 不是法律的法律, 不管地位高低, 贫贱富贵, 都得遵守, 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 人们的嘲笑”。同时, 节日也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 “不参加这种节日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 某些压力来自一定的社会组织, 有的则来自舆论和传统习惯。”

3 结语

在乡里社会, 乡里风俗经过长久的积累在农村社会形成了一套无形自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在农村社会环境中, 乡俗所起的教化功能对于维护农村秩序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样在城市中, 从农村渗透到城市的各种乡俗道德观念也对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起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 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 教化功能也现实的多。由此, 农村社会教化功能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决定了农村社会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2]萧放,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

[3]陈久金、卢莲蓉, 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89:16.

[4]余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6.

[5]刘惠, 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 2010 (6) .

[6]赵东玉, 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40.

[7]扬景震,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 1998 (3) .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8

一、乡射礼的“两重”进化史

乡射礼顾名思义由“射”和“礼”融合而成,先有“射”,后有 “礼”。“射”诞生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文化中。原始人生存环境恶劣, 为了生存,原始人进行了种种谋生尝试,并摸索出了大量谋生手段,射箭就是其中一种。在原始社会,射箭狩猎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还成为他们抵御外敌的有力战争手段。在整个奴隶社会时期,射猎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直到末期,随着生产生活手段的革新,射猎社会功能消退,射猎的实用价值才得以淡化。此时人们的射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而开始朝着仪式化方向发展。西周时期,统治者也开始青睐射猎活动,借射猎对士兵进行训练,以达到强武目的。随着社会的日渐发展和繁荣,射猎的生产性质逐渐向娱乐和演习性质转变。

射猎从原始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之后,逐渐被纳入“礼”的范畴,这种转变与中国传统社会崇尚礼仪和宗教息息相关。我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制了各种礼仪,射礼也诞生于祖先的这种礼仪智慧中。夏商时期射箭活动日益频繁,射教学校也开始出现,各种射礼节日增多,射礼开始形成完整体系。当时社会尚射箭活动,射礼更是成为一种习俗。“生儿悬弓于门,男儿生而拉弓”[2]48。而在宫廷和民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也都会先行射礼。在射箭活动中,由于参与之人好比其蔽,喜相角而争,故圣人逐制其为礼,以达教让之目的。在“射”“、礼”融合发展中,儒家功不可没。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倡导礼乐,主张乡射礼应该充分利用礼乐的教育功能对人们进行教化改造,以实现人皆懂礼,以礼治国。孔子的诸多主张和学说都对乡射礼礼仪制度的完善起到了推进作用,为乡射礼的繁荣创造了客观条件。“射”、“礼”的双重融合发展最终催生了“乡射礼”这种传统体育竞赛项目的发展和繁荣,并赋予了“乡射礼”竞技和人文双重精神特质。

二、乡射礼的体育竞赛流程

1.开场节目———箭阵。和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乡射礼具有更为完整的流程,彰显了独特的体育人文魅力。在乡射礼活动开始前先有开场节目表演。箭阵是最常见的开场秀,这种开场节目并非不可或缺,但却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箭阵的指挥权归控弦司,在开场表演中,所有的表演者都要听令于控弦司,当其发出进攻、撤退以及防御、反攻的口号时,由箭阵的所有人员做出相应的礼射动作。

2.前奏仪式———宴饮。开场节目箭阵结束之后就进入射礼的的仪式阶段。这一阶段先有主人行迎宾之礼。主人要立于门口迎接接宾客,引宾客入院登堂并备酒落座,聊表寸心。有些宾客还会带其其他客人前往,对待这些宾客及随从,主人要依次斟酒请之。待所有有宾客坐定,主人要行“命司正”之礼,司正接受任命之后,主人方可可回屋同各位宾客吃喝。此时,会由司正出面拿斛满酒同席间所有有人等喝祝福酒,之后归位。

3.请射纳器———开射。待所有前奏仪式结束之后,司射出,请请众人拿箭,随鼓生击鼓,由执事放置箭靶于预定位置,宣布人员进进场。待所有人进场之后,司射对所有参赛人员进行分队,一般分成成三队。分队毕,由司射进行示范,待司射归位之后方可开始正式比比赛。乡射礼比赛分三局,第一局不计分,从第二局开始,由司正发发命,执事取箭进行二番射、三番射。二番射、三番射相较于一番射, , 规定更为细致,如“二番射,须射穿箭靶”,“三番射,须与礼乐配配之”[3]23。二番射和三番射中的射手只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做胜胜利,否则为败。待比赛结束,胜者要给败者斟酒,待败方饮酒之后, , 所有人都可退回原位,如果出现上射和下射成绩相同,则不饮。

4.射后旅酬———答谢。旅酬是三射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主人人需按长幼顺序向各位来宾依次敬酒。主人要先饮,献酒时并派人人送上各种下酒菜,表达对所有来客的感谢。也可组织复射以祝酒, , 所有祝酒活动结束之后乡射礼就圆满完成。在乡射礼的整个竞赛赛流程中,所有人员都以礼相待,体现了对箭术和礼仪文化的尊崇。 。

三、乡射礼的体育教化“真谛”

1.“业精于勤”——体育行为教化。勤学苦练是古代体育的精精神和精髓,任何一项业务和技能的精通都离不开反复锤炼,韩愈愈的《进学解》和李欣的《老生常谈》都注重宣扬“勤”的奥秘。乡射礼礼作为一种具有举国性质的比赛,也崇尚“勤学苦练”。乡射礼教射射者“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意思是只有终日进行射箭活动,反复进进行训练,才能练就箭不出靶心这样的本领,才能达到精准误差的的技艺水平。乡射礼的这种“勤练”教育对古代士兵有训诫意义,旨旨在教育士兵在射箭训练中要勤勤恳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将无无法练就超群的箭术。体育是人力的较量,更是技艺的较量,艺高人人胆大,没有扎实的技艺傍身,很难在体育竞技领域有所作为。而胜胜利是竞技体育追寻的终极目标,要争胜就需要“终日射侯”付出百百倍的汗水。体育运动员面临的是“人才辈出,人外有人”的竞赛环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训练自己的基本本功,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乡射礼”的勤练精神和今天体育育竞赛对运动员的勤学苦练要求一致,符合体育竞技精神。乡射礼礼提出的勤练主张实则是对运动员训练行为的一种纠正,能够促使使运动员不断修正技艺规范,提升技艺水平,做到“射则贯兮”。

2.“心体合一”———体育道德教化。“道德亡则国亡”,“人无德不立”。体育运动员是体育事业的传承者,道德水平的高低关乎体育事业兴衰。我们的体育运动员培养重技艺训练,却往往忽略了道德把关,导致体育运动员“招摇撞骗”、“体育运动员性丑闻”、 体育运动员花边新闻”等层出不绝。这是体育人才培养的缺陷。 乡射礼十分重视德行,追求体魄和心性的和谐统一,这一点从乡射礼参赛者的选拔上“可见一斑”。乡射礼规定只有德行高尚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人才能参与射礼比赛。为了体现对道德高尚者的尊敬,乡射礼活动会依据所有参与者的德行进行角色分配,通常只有德行高者才能居重位,德行低者居次位。“仪礼”中规定“高德昭者入需众人迎接”。《礼记》中对孔子乡射礼活动中的主张也有描述。孔子组织学生“圃射”,围观者甚多,有人羡而想试之,孔子以“败仗者不得入,亡国者不得入,为人后者不得入”训诫众人,并随着比赛进程不断提升道德要求,由此可见乡射礼对德行的推崇[4]34。同时,乡射礼对参赛者的评价并非完全以技艺论之,是谓“射不主皮”,而是通过对射箭过程中射箭者的动作仪态与礼乐的合乎程度所表现出的德行进行评价,是谓“观盛德也”。乡射礼这种倡导内外兼修、内重德行、外重礼节的主张,对现代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有重要启示意义。运动员之培养,技艺不是唯一目的,以技艺为唯一标准培养丧德者,应蔽之,须重视道德训练。要通过乡射礼活动对“礼仪”、“德行”的诠释,激发运动员的内在道德意识,促使运动员自觉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练艺之前先修德,先成人,再成事。乡射礼的德行教化能够让运动员树立“修身学艺”的训练目标,促使运动员成为体育领域和社会的道德楷模。

3.“心平志正”———体育态度教化。态度影响结果,态度决定格局。记录乡射礼活动的《射义》主张射者应该心平体正,唯有此才能“持弓矢审固”,才能射中目标,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射箭时, 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体态要端正,内志要己正。体育人在练技艺之前要先树立符合自身的目标,“先立志,才进食”,无论“为人父, 为人臣,为人子”都要树立相应的目标。对运动员来说,能攀登上金字塔顶尖实属不易,每个运动员既要心存志向,又不能盲目为之,需要始终持平和心态,立合己之志。之后就要矢志不移地围绕目标进行“外体直”的长期训练。唯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运动员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在体育领域有所斩获。

4.“比赛第二”———体育精神教化。弱化敌对关系一直是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各种体育比赛中倡导友谊第一正是这种体育精神的写照。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之间虽然是“龙争虎斗”的竞争关系,但是不能互相敌对,而应该以友之礼相待,否则有违和谐体育之本。乡射礼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有胜负之分,对胜者和败者对待比赛结果的态度,乡射礼劝导“胜者不以为骄,败者不应有怨,而应反躬自省”,意思是在射箭比赛中胜利的人不能骄纵失范,失败的人要做的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去埋怨战胜自己的对手。 乡射礼还要求“胜者要为败者斟酒”。这种君子之争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胜了就骄傲,无视败者,败了就埋怨对手,不但对自身技艺的提升毫无帮助,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违背体育精神。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应该把对手当作朋友,要多施友之道,不应仇视之,这才符合现代体育运动的精神。同时,乡射礼的成败观也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运动员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失败了要学会客观分析败因,找出战胜对手的方法,要找准内因,不能推诿和隐藏自身缺点,要通过自我因素的改善提升自身技艺。

乡射礼具有循循善诱的教化功能,对从事体育事业的运动员来说,乡射礼的各种主张和体育人文精神都是值得学习的。继承和发扬乡射礼中对于射者行为、德行、态度等方面的规制和思想,能够让运动员懂得为人做事和竞赛之道,可以促使运动员不断反躬自省、 修炼德行,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人才。

摘要:乡射之礼,始于远古,盛于先秦,原本是古代士大夫们的一种特殊“射交”活动,历经历史洗涤,逐渐成为受到社会各个阶层喜爱的体育活动。乡射礼不但考验“射艺”,更考验“德行”,其独特的教化功能对促进体育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射礼,射艺,德行,体育

参考文献

[1]张波.古代中国和希腊体育竞赛历史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2]郭锐.古代射礼仪式探析及现代价值分析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闫小平.先秦时期礼射的功能及其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5(7).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9

青少年是人的一生变化最剧烈的阶段, 他们模仿性超强, 标新立异, 具有反叛精神。美国社会学者克特·W·巴克认为:每个孩子的生物潜在能力非常广泛和不确定, 在他们尚未成熟的漫长岁月里, 他们的冲动和能力很容易被引导到较为狭窄的行为、动机信念和态度的模式里, 而几乎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可以通过经验和学习加以改变。 (1) 这表明, 青少年最容易相信媒体信息, 其行为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引导, 他们常常对媒体展现的东西深信不疑。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美国青少年在18岁前, 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20万件。青少年看多了暴力镜头和信息, 以为暴力就是当前的社会现实, 对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直接和有效性深信不疑。尤其是电视的暴力镜头对青少年有心理暗示作用, 使他们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模仿性的攻击行为。一些胡编滥造、对历史人物的娱乐化戏说的电视剧, 也常常使青少年对历史充满怀疑和困惑不解, 直接误导了青少年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此外, 无所不在的媒体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西方学者认为广告最重要的负面影响, 就是导致青少年的消费主义倾向, 广告宣传耸人听闻的新产品功能, 令人误以为健康、容貌、社交, 以及人生、理想、快乐、幸福等, 似乎都能通过物质消费来解决。广告鼓吹消费和使用产品, 只追求经济繁荣, 而牺牲了社会公义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只侧重物质拥有, 而忽视精神生活的需要。 (2)

大众传媒传播商业化的教唆、文化上的恶搞、滥用的性暗示、低级恶俗的享乐追求, 媒体为追求市场份额所做的这一切, 已经成为对青少年危害最深的“社会公害”。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过偷窥的方式, 不厌其烦地报道明星绯闻、丑闻, 低俗甚至恶俗的娱乐信息强行覆盖了严肃的新闻报道, 特别是涉“性”话题成为某种时尚标签和个人奋斗成功的元素, 诸如《性爱日记》等低俗之作, 赫然现身于一些著名网站。

二是热衷于炒作豪宅、盛宴、名车, 豪华消费成为成功和价值的唯一体现, 青少年是现代商业社会最年轻的消费者, 由于媒体的商业性引导, 青少年热衷染发、文身, 听“苹果”播放机, 泡电子游戏厅、蹦迪、吃摇头丸等, 不良行为不一而足, 从前几年风靡全国的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 到目前热播的《奋斗》, 除了青春、浪漫的爱情和无厘头的男女主人公外, 还要加上富豪的背景和挥金如土的生活, 不劳而获甚至一夜暴富的传奇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捧。

三是不少网络媒体, 大标题、大图片, 大量细节, 极尽渲染之能事, 对抢劫、凶杀、强奸津津乐道, 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 一些无聊的信息, 成为廉价的娱乐新闻。不少媒体漠视苦难, 轻薄死者, 缺少起码的人文关怀。中国工人在国外遇袭,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等重大新闻报道中, 不少电视节目鼓动观众通过短信竞猜死亡人数;某市一行人死于车祸, 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

可以用“触目惊心”来表达媒体低俗之风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商业化带来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混淆了是非界限, 正在丧失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

经济全球化时代带来资讯全球化, 大众传媒传播内容之丰富多彩前所未有:据统计, 目前中国有3125家电视台, 2007家报纸, 8725种杂志, 1244座电台。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 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 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24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全部网民的49.9%, 18岁以下的少年网民总数达到948万人, 此外, 我国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7305万, 其中, 学生用手机上网的占四成。

目前对几种媒体的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人的媒体接触率最高的是电视, 8亿电视观众, 80%是青少年, 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媒体是电视, 其次是互联网, 后面依次是报纸、杂志、广播、图书和影碟 (VCD、DVD等) 。从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来看,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超越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传统媒体。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3岁至7岁为感官期, 儿童根据显著的感官刺激来认识产品价值, 7岁至11岁为分析期, 儿童对产品类别、售价、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开始明白物质的社交意义, 知道拥有哪些产品就能与朋友的接纳程度扯上关系。11岁至16岁为反省期, 孩子对市场的产品类别, 销售地点、推销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 充分明白品牌的意义, 明白物质的价值, 除了满足个人喜好外, 还可以用做社交筹码。 (4)

过去, 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由家庭和学校来完成, 而当代社会, 大众传媒的影响和作用与家庭、学校一样, 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由媒体来完成这一过程, 甚至对传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挑战。

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认知发展, 二是人格发展。尤其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道德观影响极大。

以电视媒体为例, 电视有转瞬即逝的特点, 受众接受电视也属于“非专心型”, 属无意中接受, 所以在传播知识方面电视功效不大, 但是在灌输观念、强调价值方面, 电视媒体拥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西方著名学者雷蒙·威廉姆斯说过, 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 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5)

西方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人体的延伸》一书中强调, 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 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电视帮助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活情境, 这种情境与现实环境不同, 人的社会角色与特性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孩子同样可以看到电视中呈现的关于大人世界的描述, 所以变得越来越“早熟”, 儿童时代与成年人时代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从社会现实角度来看, 电视不只是学校和家庭作用的补充, 有时内容更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相反。 (6) 从某种角度说, 青少年与电视接触的时间多, 大大削弱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力。

与过去相比, 传统媒体极力推出的主体形象:雷锋、时传祥、王进喜、陈景润等……一系列时代的典范, 因为他们身上具有严肃的态度和创造精神, 他们鼓励人们艰苦奋斗, 创造进取, 这些也成为社会的教育模式,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超级明星, 但不属于廉价的、大众娱乐的领域。 (7)

让家长和许多社会工作者忧心忡忡的是, 媒体的商业化带来的是热衷于炒作明星绯闻, 迎合了猎奇心理, 渲染了色情暴力, 的的确确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著名文化学者严昭柱认为, 媒体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 一些媒体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个市场。如此可见, 媒体的低俗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 对媒体自身也有严重损害, 当然青少年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近来, 许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质疑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眼球经济”走低俗化之路, 媒体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 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等目的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实施方案严格控制渲染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剧目。

规定主持人不宜穿着过分暴露和样式怪异的服装, 避免佩戴有明显不良含义标识图案的服饰, 发型也不宜古怪夸张和染成五颜六色;广播影视坚持使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除特殊需要外, 节目主持人必须用普通话, 不要在普通话中夹杂外文, 不要模仿港台语的表达方式和发音等。希望借此帮助青少年增强爱国情感, 树立崇高理想, 确立远大志向, 培养文明行为, 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这一切表明,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媒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任何所谓的“眼球经济”都不能放弃承担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 在社会责任和利益追求之间, 媒体完全可以两者兼顾。从经济利益上分析, 在西方发达国家, 最有社会影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严肃媒体;而那些所谓窥人隐私的黄色小报, 不可能得到受众的青睐, 也不可能得到更多广告回报。在中国, 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媒体也都是严肃的、专业的, 因为它讲究内容真实、有公信力, 所以影响力巨大。优秀的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时, 比低俗的媒体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在传播内容上精心选择, 慎之又慎。大众媒体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 成为青少年的又一个学校。国家广电总局文艺处处长葛晨说得好:我们要像父母给孩子们选购食品一样挑剔、一样精心, 食品是入口的, 文艺节目、电视剧、书是入心的。电视剧创作、制作和选播人员都要有‘为青少年父母’的责任心!

优秀的传播内容能满足受众求知求真的需求, 还能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部分媒体主观臆测、曲解受众的需要, 认为低俗的东西可以迎合人们的需求, 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放弃社会责任的媒体只能制造文化垃圾。

二要在传播形式上创新, 引领时代。现在的青少年通过各种技术渠道, 每天接收海量信息, 作为负责任的媒体, 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些高尚的榜样, 这也是传播形式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 电视主持人是一个媒体的形象代表, 因此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非常大。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现代知识结构,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 要学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道德榜样, 让青少年通过电视节目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特质:遵守秩序、与人合作;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主动对人表示友善, 关心别人, 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的感受;能自律、抑制冲动、抗拒诱惑;有耐性, 坚韧不拔, 能容忍短暂的挫折;做错事肯认错, 能悔过自新, 有补救错失的勇气;爱护动物, 热爱自然;勤劳节俭;孝顺父母、爱护幼小孤弱;见义勇为, 不畏强暴, 热心公益事业。

目前, 全社会正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大众传媒影响极其引人注目, 其社会责任义不容辞。保护青少年在健康的传媒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政治使命。

摘要:大众传媒凭借强大的技术和传播手段, 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当前以追逐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媒体环境中, 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娱乐媚俗、耸人听闻的暴力和泛滥的性暗示, 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公害”, 大众传媒强大的教化功能令人忧心忡忡, 因此媒体必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负起社会责任, 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 保护青少年在健康的传媒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政治使命。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众传媒,教化功能,社会责任,传媒因素

参考文献

[1]克特.W.巴克[美]:《社会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4]陈家华:《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传媒透视》, 2000 (1) 。

[3]网易www.marketingman.net/blog/sally/4004.html广告创造名牌。

[5][6]麦克卢汉[加]:《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音乐教学教化功能 篇10

关键词:影视文学作品 教化功能 青少年 校园文化建设

课 题: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时期影视文学对青少年审美倾向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3508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升高,我国的文化产业日渐繁荣,尤其是影视文化发展势头最旺,成为当代文化市场的龙头。电影产业每年的票房收入已破百亿大关,毋庸置疑,电影、电视、网络已成为受众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也最为重要且广泛的文化形式,其中年轻人成为受众群体的生力军,为此探讨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一、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是文学的三大基本社会作用。片面强调文学创作活动的娱乐功能而忽视文学育人的社会效果,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并大力倡导。教化的寓意为教育感化,“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对文学作品教化功能做了深刻的概括。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一是高尚品德、行为、性情、道德观、风尚的教育及感化,二是低俗、消极、不健康品行、观念及风尚的引导,两者传达出正负迥异的社会能量。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影视文学作品积极高尚的教化功能,是其形成健康人格及高尚世界观的有力催化剂。为此,重视影视文学作品积极的教化功能,运用其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影视文化传播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影视文学作品的观赏特点对青少年产生强大吸引力

影视文学作品通过运用声、光、画等媒介,综合表演、高科技道具、制作技术等手段,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及直观在现。它以听觉和视觉传达为着眼点,渲染情感、营造氛围,使受众快速、立体、多角度感受现代文化信息的传递,最终完成审美鉴赏过程,为此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它的特点如下。

1.直观立体,生动再现现实生活画面

与传统文学读本比较,影视文学将平面文学艺术转化为立体艺术,化静为动,通过演员的角色表演再现生活,将文学读本从想象共鸣置身于声画营造的立体时空中。受众的艺术欣赏过程具体直观,审美感受更加强烈,在生动的情境再现中实现审美升华。

2.背景壮阔,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地表现生活

影视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与科技的综合体。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影视文学作品通过综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受众置于时空壮阔的背景中,让受众能够高度集中、强烈、典型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易使受众强烈共鸣,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力。

3.高科技制作下的多维感官体验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科技的融入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细腻的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的刺激扩展到多维的感官体验,让影视艺术成为受众满足心理享受的文化大餐。

4.偶像效应

影视文学作品是通过演员的传神表演来表现艺术,在审美鉴赏中受众常常把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在演员身上,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艺人就会产生偶像效应。粉丝喜爱的艺人的服饰装扮、艺术活动及言行,很易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为了满足与偶像的交流欲望,他们以极大的观赏热情成为稳定、忠实的受众群。

5.观看氛围浓厚,易于情感交流

观看电视是家庭交流情感、放松休闲的常见方式。群体鉴赏代替了个体阅读,更易营造交流氛围,而剧院观影是年轻人更加喜爱的方式。在日益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去影院成了放松、交友、休闲的方式,更能满足年轻人交际心理需求。

6.受众面广,娱乐性强,引领潮流风尚

影视文学丰富多彩的内容极易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拥有各年龄段受众群,为此形成流行文化产生的重要源头。片中的一句台词、一段经典对白、一处优美风景、一方特色民俗,甚至演员的服饰、发型、活动,很快成为流行元素,受到大众效仿、追捧,成为引领潮流风尚的媒介。

以上特点导致影视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成为青少年成长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因势利导,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影视文化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鉴于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弘扬影视文学作品积极教化功能,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影视文化平台,可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影视文化平台的形式设计

(1)学生成立影视欣赏社团,课余时间定期开展观影活动。成立学生社团,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课余周末,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文化阵地。

(2)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干预,参与建设,提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仅有学生参与是不够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完善的人文工程,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要树立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理念,积极提供思想引导及场地、人员、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利用海报、校园网发布影讯播报,做好宣传介绍。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宣传工作不能忽视,可在校园网开辟宣传角,提前发布影讯播报,并在校园张贴海报,提高宣传力度。

(4)适时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影评活动,为心灵引航。针对学生兴趣浓厚的影视作品,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影评活动,既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能力又开阔了视野,为学生开展多角度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5)开设影视鉴赏选修课,扩大受众面及影响力。学校在任选课教学中,将影视鉴赏引进课堂,这样可进一步扩大受众面,同时也对影视社团活动作积极补充。

(6)开辟校园小剧场,丰富艺术形式,深化延展教育功能。针对热点影片,利用小剧场形式编排小品、短剧,展示学生心灵感悟、青春梦呓,是影视文化教育的深化延展。

2.校园影视文化平台的内涵建设

(1)以“心灵慰藉·青春导航”为内涵建设主题,教育、娱乐同步走。影视文学作品的播放,不能只考虑娱乐性质,更应注重正能量的引导。可甄选内容积极向上、文化内涵丰富、青春励志等健康教育导向的优秀影视作品,既注重艺术性又弘扬可贵的人文精神。

(2)影视篇目根据题材分类播放,形成模块系列,丰富教育内涵。篇目的选取应考虑题材的丰富性,可分为提升文化素养名著片、惊心动魄战争片、爱情婚恋片、伦理道德片、民俗风情片、异国文化片、科幻武打片、历史纪实片、搞笑娱乐片等。每一个模块展播结束后配合专题影评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教育实效。

(3)建设影视文化平台系统工程,形成播放、观看、教化、弘扬一条龙。影视文化平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功能不能简单地设置为放电影,而应设计科学、组织有序,集播放、观看、教化、弘扬一条龙。播放、观看只是基础工程,教化与弘扬是深化工程。开展讲座、讨论、影评、剧场表演等活动,挖掘影视作品文化内涵,明辨是非与善恶,正观念、树正气,提升审美能力,理性对待风尚,引导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健康高尚人格,是平台建设的深度工程。

民间教学变革中的“知识教化” 篇11

教学方式不论如何变革, 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无法绕开, 即如何对待知识。最初的知识是具有教化功能的,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论断, 鲜明地凸显了知识的成人功能。进入近代以后, 随着科技理性的彰显, 知识逐渐异化为生活之外的东西, 它剥离了人生的意义, 成为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宣言, 还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 都把知识推向了人的发展的对立面, 发现知识、占有知识成了教学的主要目的, 人的发展退居其次。这种程序颠倒的教学, 成了束缚人心灵的桎梏, 人的自由和智慧被遮蔽隐而不发。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 教师总是戴着知识权威的面具, 而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并没有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教育生活被简化为一种知识学习, 而精神的发展则处于自发状态。这种失去教化功能的教学, 其实已经背离了教学的本真。对于这种现象, 雅斯贝尔斯曾有深刻的论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如果人要想从感性生活转入精神生活, 那他就必须学习和获知, 但就启发智慧和寻找精神之根而言, 所有的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却是次要的。

当前在民间教学变革过程中, 教学的这种功能正在回归, 无论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还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或是“少教多学、教学合一”, 都凸显了学生立场, 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学的着眼点。当然, 强调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价值, 因为人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需要一定的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知识, 即人的发展要通过知识的学习与获取来实现。教学不仅是在“教知”, 同时也是在“教人”, 教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整体生命性的人。在当前的民间教学方式变革中, 教师们已经意识到知识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只有这样, 知识的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知识才在个体的生活中是生生不息的“活”的知识, 是“生活的知识”即“生活的智慧”。

上一篇: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体会下一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