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形式

2024-08-24

音乐教学形式(共12篇)

音乐教学形式 篇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有专家指出,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有二, 一是师生相互交往或作用的方式, 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方式。概括起来讲, 师生相互交往或作用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教学组织结构方式有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和全班授课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得以落实, 高效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教学组织形式有着自己的发展变化轨迹。从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时间顺序看, 它大致经历了个别教授、集体教授、班级授课三个阶段。班级授课制实行以来, 虽历经改革, 但它仍是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采用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是教育进步和发展的表现。从不同角度看,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很多的, 如, 规模性、系统性、主导性、渐进性、统一性、集体性、全面性等。

然而,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课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二是课堂结构相对固定, 缺少应有的灵活性;三是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容易形成“一言堂”, 民主气氛欠缺, 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五是以“课”为单位组织教学, 知识的整体性容易受到破坏;六是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易做到“因材施教”。鉴于以上缺点, 班级授课制自产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和不足, 人们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实践, 甚至有的彻底否定了班级授课制。如欧美国家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开放教学、“协作教学”、慕课等, 还有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远距离教学、能力分组 (包括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不分级制、选科制、活动课时制等教学组织形式。

我们认为, 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改革和优化, 但应考虑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 考虑学情。考虑学情是指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地讲, 学情至少应包括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能差异、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当学习内容相对容易、学生的知能差异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尚薄弱时, 可以采取全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没有必要进行能力分组、个别教学等形式的教学;但当学习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学生的知能差异较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时应该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搞好因材施教, 促进个性发展。

第二, 考虑教情。考虑教情是指应从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地讲, 教情至少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学情的了解程度等, 当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教师对学情不甚了解 (如教师无经验、新接课等) 时, 应以全班授课为宜。但当教学内容比较难、教师的教学水平较高、教师对学情了如指掌时, 则宜采取全班授课、分组教学、个别自学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

第三, 考虑校情。考虑校情是指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组织形式有关的校情包括学校类型、师资结构、设备状况、研究水平等。一个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学校 (非应用型学校) , 若办学条件较差, 年轻教师居多, 教师教学经验缺乏, 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那么, 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就很困难, 只能选择全班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总之,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个别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慕课学习等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将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音乐教学形式 篇2

结合当代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现状设计一份自己打算开展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方案。

方案背景:

万物都有差异性,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差异。学生差异的特点表现为:客观性、多样性和发展动态性。客观性即学生在学习速度上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学的快,有的学生学的慢;多样性可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解释,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多种智能倾向;发展动态性即中小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教育社会学的“互动原理”指出,在一个教学群体中保持一定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适当的互动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交流和形成集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教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改革来适应学生的发展,即实施差异教学。由此也与新课改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接轨。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三种形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所要解决的,就是选择何种结构和作用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是指在仔细分析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方式。实施内容:

一、为适应学生差异的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最长久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古代的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分别对每一个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到之后的稳定的班级授课制经历了许多的改革。面对古代的个别教学的低下的教学效率,之后形成了有统一的开学时间、按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统一教材和练习等特点的班级授课制。其虽弥补了个别教学的缺点,但却表现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如机械、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不利于因材施教,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一消极面很快成了人们探究的问题。不久,许多改进措施相继出台。

二、为适应学生差异应然而生的个别化教学

由于班级授课采取“着眼中间,兼顾两头”减少差异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切实的帮助,成为“自渎生”,他们是传统教学制造出的失败者;而优秀的学生,永远只是在等别人,在“陪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在缺乏挑战的学习中消磨殆尽,最终“泯然众人矣”。其致命弱点是不能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显然不适合新课改的要求。随即针对其弊端的个别化教学产生,甚至出现了彻底否定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就是如此,它打破班级组织,实行小组组织,打破了固定的统一的课时,打破了课程体系,代之以一个个的设计活动。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对班级授课制也是彻底的否定,其突出特点是用作业室代替教室,每个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作业,然后去作业室自习,学习有疑难时则请教各作业室的教师。个别化教学制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大胆改革。

三、以分析学生差异为基础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每一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应用都不能满足如今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差异的学生的发展。系统科学也告诉我们,某种结构对应某种功能,期待一种结构实现多种功能,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要实现教学发展学生的功能,一种单一僵化的组织形式是不可能达到的。我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努力形成弹性教学组织形式观,我们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态度应该是灵活的。所以,我们的选择是: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分析研究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寻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佳组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重点从发展标准化的共性为主转向发展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所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应该是面向差异的教学。学习的差异就像某些社会现象一样无法预料,来自学生差异性的挑战和促进学生发展正是推进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动力之源。将班级授课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框架,辅以个别化教学,将学生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的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使二者优势互补。这样,个别化在班级授课中就成为一种变量而不是一种常量,视需要而变。所以,应在在班级授课的框架内加入个别化这个变量,将二者巧妙的合流,构建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授课互补,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自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完本节后,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己的课堂管理实际谈谈如何合理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不是随意的,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的结果。

1、师生比例

从教学容量来看,班级授课制的容量最大,生师比最高;个别教学的容量最小,生师比最低;小组教学的容量居中,生师比中等。教师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2、时空条件

教学时空主要包括教学时间的充裕程度以及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多少;教学空间主要包括教室的容量、教学场地的大小。

3、教学效率

是追求教学效率还是追求优质教学是决定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又一主因,历史上出现的“导生制”是教学效率最高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4、教学成本

教学成本是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投入包括物质投入、精力投入,产出包括教学效果、学生发展、教学成绩等方面的变化。

5、技术条件

现代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教育技术条件,如多媒体技术、投影技术、声音传输技术,甚至包括网络交互技术等。

2、班级授课制的利弊何在?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作以反思。

班级授课制仍旧是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主流,但由于其固有弊端的存在,对它的变革始终没有停止过。

1、优点

(1)便于扩大教学规模与效率,实现教学规模的成倍扩充。(2)提高有限教学资源利用率,将教学资源效能发挥到最优化。(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现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控制。(4)同学间的互教作用,在讨论中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2、缺点(1)教学活动齐步走与统一化,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照顾“两头”差异(“中等生的乐园,两头学生的地狱”)。

(2)师生教学参与机会有限(局限于“多对一”的教学结构弊端)。

只能保证一般质量,无法实现最高教学效能,只适用于教育普及不适用于优质教学。

(3)批量化生产式教育思维的痼疾:忽略教育活动的本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塑造。

3、当代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变革的表现有哪些?

1、整体组织结构的变化 直线型结构:所谓直线型结构是单个教师和不同数目的学生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方式,如:教师——个别学生(个别教学)、教师——全班学生(包班制)、教师——多班学生(合班上课、复式教学、网络教学)、教师——部分学生(分组教学)等。直线—层级型结构:所谓直线——层级型结构是教师或学生通过一中间层级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如教师——个别学生——全班学生(如导生制)、学生——教师——学生(比如设计教学法,学生先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指导,最后学生完成)、教师——辅助教师——学生(如导师制)。

矩阵型结构:所谓矩阵型结构就是两个以上的教师和不同数目的学生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常见的有:班级授课制(多名教师各负责同的科目对一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小队协同制(由多名教师及教辅人员协同负责一小队的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问题》)

2、微观结构的变化(座位编排)从微观上看,如何充分照顾学生间的个别化差异是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因此,课内作为编排成为改变课堂教学内部结构的重要途径,例如秧田型、马蹄型、方型或圆型、模块型。

3、分组的变化

(1)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

即按照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异质分组能够实现学生个体间的相互匹配与互补。(2)动态层次班级教学制 层次性:指学生按学业水平从高到低分档次地编成有层次的班级体系,使得在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业相近或相同,都在同一档次上。

流动性:定期流动制,是指以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的成绩为标准,每学期在班级之间进行两次交换,高分班的低分学生流往低一层次的班里,同时,低分班的高分学生流向高一层次的班级里。

4、试对以下观点作以辨析:“没有万能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因地制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注重概念的形式教学 篇3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和掌握概念。而不应生吞活剥灌给他们。特别是有些概念,教材上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研究处理好教材,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在五年级数学下期“互质数”的教学中,课本上叙述仅有两行:“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3和5是互质数,8和9也是互质数。”

看起来内容很简单,若教师先让学生讨论,最后归纳,把互质数的概念展现给学生,或先展示概念后,再让学生讨论归纳。但由于新概念,学生对这一事物比较生疏,学生讨论总不是那么热烈,既使经过彩排,课堂效果总是一般。因而,教学过程不能形式化、简单化。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提供具体丰富的材料 出示几组数①7和11 ② 5和9 ③15和16 ④1和8(或9……) ⑤13和52 要求写出每个数的因数,再写出每组数的公因数,提供的练习(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包含了互质数的各种情况。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出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对上述实例时行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认识到前四组情况不同,第一组两个都是质数;第二组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第三组两个都是合数;第四组是1和其它的一个自然数;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每组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而第⑤组是学生易混淆的,在前四组的本质特征诱导下,也认为第⑤组互质数。

3.进行概括表述概念的意义 启发学生根据前四组的共同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念出互质数的意义,教师再给予必要的修正,并进行正确表述。要强调第⑤组尽管是一个质数一个合数,但它们公因数除1之外,还有公因数13。因此第⑤组两个数不是互质数,与前四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使概念具体化,加深理解、巩固 当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建立起“互质数”的概念后,还必需从一般回到特殊,使概念具体化,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如:

(1)举例说明怎样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2)引导学生对“互质数”和“质数”进行对比,弄清两者的区别。质数是一个数,互质数是两个数的关系,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限定都是质数。

(3)将互质数与不是互质数的若干组数混合排列,让学生进行判断练习。

(4)在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总结出判别互质数的几条规律:①不同的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③1和其它任何一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④2(或2n n为正整数)与任何一个奇数一定是互质数。同时,判断两数不是互质数,只要找出除1外别的公因数就可以了,从而使学生对“互质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深化一步。

音乐教学形式 篇4

一、深入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情,依据学情构建课堂授课程序,科学有效地把握课堂,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形式主义”出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认知结构等基本学情.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思想状况、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也是教师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其学习方式仍停留在识记、模仿阶段,抽象思维、自主探索等能力还显不足, 数学的应用能力仅是刚刚起步.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加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更愿意在教师的整体把控下完成学习,其对学习的理解为“学习即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对此, 教师必须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又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阶段特征, 决不能停留在自我的意愿中“自说自话 ”,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而使某些课堂环节流于形式.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先进性及调节课堂氛围通常会选择设计“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 小组讨论既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体现,又是较好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得当确实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格调, 促使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小组讨论是一个组织“精密”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精细的预案,即何时讨论、讨论什么、小组规模、小组分工、如何反馈、可能生成等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教师清楚学生的已有学情水平,特别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学生有无 “讨论” 的经历和经验等. 如果罔顾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小组讨论”大多时候会沦为学生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学生只会草率应付,甚至会出现“冷场”现象,“讨论”最终可能事与愿违,流于形式.

二、精心设计教学,避免无效教学环节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起点,更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大纲、分析教材,依据学生基本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预防教学流于形式. 首先,教学设计必须全面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因疏忽导致课堂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可行性,并考虑某些教学设计实施时可能会产生的“意外”生成,提前做好预案设计,防止学生探究偏离教学而使得后续设计流于形式. 再次,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的语言, 确保每一个提问都是对组织教学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有价值的教学言语. 教师的提问和表述必须做到精练、规范,避免重复或空话、套话,更要杜绝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语句. 最后,教师必须认真审核每一个设计环节,切记不要片面追求某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或手段而添加无关或无效的环节,无效的形式主义即是最大的教学浪费.

比如对初中数学“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如何让学生直观理解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师可以设计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不同形式,甚至还可以借助微视频演示. 这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选择一种辅助手段, 而不是将这些方式一一实施. 学生在初次直观感受数学定义后一般都会出现认知疲劳与思维惰性,过多的重复设计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非但不能起到巩固认知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耐心指导学法,细化自主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初中数学教学推荐“先学后教”“做中学、学中做”,这些举措都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学习能力, 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然而初中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仍不成熟, 缺乏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对于复杂的学习任务更是无从下手, 很多自主学习往往是“囫囵吞枣 ”,形式大于实效.

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明确预习什么内容(教材第几页、哪道例题、哪道练习等),用什么方法预习(阅读、识记、模仿、整理等),预习到什么层次,如何反馈预习成果, 等等. 将笼统的学习环节细化成逐个单一的任务,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学习过程,让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能真正发挥效果,避免“只设计不指导、只布置不反馈”的形式主义.

古代教学形式 篇5

2014年09月01日 03:34近日,夫子庙大成殿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今年他们依然会为小学新生举行“开笔破蒙”的入学典礼。“开笔破蒙”是古代给入学儿童举行的一种礼仪,那么,除了这个礼仪,古人上学还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南京人自古爱学习,明朝初年就有2919所小学

在夫子庙大成殿,有一个专门介绍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展览,工作人员张亮亮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校”和“庠”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据统计,在明洪武年间,仅南京设置的小学数量就达2919所之多,其中南京上元、江宁两县,在每个坊厢都设有社学,而南京周边,溧水县有11所社学,句容县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也有16所社学。

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举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百姓有受教育的权利

八岁孩子如果不上学,老爸和大哥要受处罚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不过有些地区对儿童入学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如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而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张亮亮说,古代学生,除了刚入学时要举行“开笔破蒙”礼仪外,上学后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其他礼仪。学生入学时,如果是进官方小学,会举办入学典礼。在大成殿内,就有一幅清代学生入学典礼图。

正式上学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举行祭拜圣人的礼仪。从唐代开始,祭拜孔子和儒家圣人的习俗就被制度化了,为强化儒教地位,统治者提出停祭周公,改祭孔子,并将颜回、左丘明等22位儒家思想家列为先师,列入庙堂一同祭拜。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和“改过簿”:“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并且,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定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基本教材为“三百千千”

重文轻理,数学、音乐都被认为是副课

古代的学生,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呢?在大成殿内,记者看到了几张古代的数学考题,里面有考代数的,还有考几何的。比如其中有一题内容为:“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

张亮亮说,在古代,“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除非是专门的技术人才才会钻研,比如像御医、宫廷乐师等才会专门去学,并且这些人才也都有专门的学习通道,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只学习这方面知识。

不过在启蒙教育中,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

等识字教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教写字。为什么写字要晚一些呢?因为古代写字是用毛笔,“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就是说小孩的骨头太脆弱了,练毛笔字还没什么劲,所以最初练字也都是练简单笔画的,通常用“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等字。

在识字、作文之余,学生还要适当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兼习当朝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

除此之外,古代小学课堂也会教学生音乐、射击等课程。比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程表,里面就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内容。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每个月放3天,有的到年末一次性休假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但那时没有寒暑假之说,假期也没有今天多。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7点到校,17-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9点入学,15-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此外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11点吃午饭,每年端阳初

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平时概不放假。

就是说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不过中国古代的小学课堂也不是那么严。教员可以缺席去做他自己的事„„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比如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详细了修订。

最早的学校源于养老机构

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教育机构,“校”和“庠”就是夏商时期出现的教育结构,其中“校”是从驯养军马场所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的,而“庠”最初是官方设立的养老地点,同时也让老人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后来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

读书人要想报效朝廷,必须到官方办理的学校读书才行。因此私人兴办的学校大多是为启蒙教育服务,学生在读完启蒙教育课程后,就要经过选拔或考试进入官方学校读书。比如汉代的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但这些官学都是给贵族子弟上的,地方上的读书人则在地方官学郡国学校读书,优秀的人也可获得被举荐的机会。

从隋唐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此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各种学校,中央级别的有国子监、太学等,地方则有儒学、专科学校、社学等,学生要想考科举,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学习一段时间,合格了才能参加科考。一般到国子监这样的中央学府上学,能考中进士的机会是最大的。

音乐教学形式 篇6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此强调形式,岂非本末倒置?形式是有限的,内容是无限的,以有限统摄无限,教学岂能不幼稚、偏激?形式是僵死的,内容是鲜活的,以僵死框定鲜活,岂能不阉割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然而,无论怎样的曲解、低估,甚至是抛弃和仇恨,都无法摧毁形式堂皇而动人的魅力。

一、形式与有效性

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授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时,从文本的两处“神力”入手——

1. 阿长说她们女人“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童年的鲁迅当时觉得这是一种“神力”,对阿长平添了无限的敬意,有学者认为这种叙述语含调侃,你们赞同吗?

2. 买到《山海经》,实属寻常事,童年的鲁迅为什么说这也是一种“神力”?

引导学生不断地批文入情,优游涵泳,很轻松地建构了一幅“波峰波谷图”,不仅将文本的叙事脉络:絮说、占床、吃福橘、繁琐规矩、讲女人的神力、谋害隐鼠、买《山海经》等事情清晰地再现出来,而且将阿长朴实、真诚、热情、善良的内心世界,作者戏谑文字掩盖下的无比深眷的赞叹、感念、同情之情,还有作者较为鲜见的“柔情体验”,也尽数引发,融合,并加以个性化的充实了。

比如对第二种神力的解读,师生通过交流,达成了下述共识——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儿哪里还有半点成人与孩子的分别,哪里还有半点“下人”与“主人”的等级!完全是一对相交已深的好朋友!结合以前童年鲁迅对阿长暗里的厌恶,到阿长问及《山海经》时,小鲁迅明里的不屑,不难发现:这个“粗俗”的乡下女人有着堪称博大的胸襟。面对一个朝夕照顾的小孩子的鄙视,任何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恐怕都会觉得很不自在,难以接受。但是阿长依旧热情、真诚地和童年鲁迅说这说那,并且在小鲁迅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利用仅有的四、五天年假,根据知道的关于《山海经》的片言只语,四处奔波、寻找,终于买到童年鲁迅的心爱物。没有丝毫“冷庙烧香式”的投机心理,没有丝毫取悦小主人庸俗心机,完全是本能地急鲁迅之所急,想鲁迅之所想,面对这样的赤诚之人,面对将别人不能做、不愿做的事情做成的长妈妈,鲁迅怎能不对她新生敬意呢?

可以说,整堂课上下来,十分清爽、灵动,深入浅出,一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一幅简约的形式图,使教者轻松实现了不带书本进课堂,也能“心中有丘壑”的神奇。学生在这种神奇的感染下,上下求索,触处生春,那种令人沉醉的“心灵气场”似乎触之可及。这种有效性的产生,有人将之归因为教者自身的教学灵性,上好的记忆力、理解力,以及对课堂收放自如的驾驭力等因素,殊不知:这些能力和“执一御万”的形式有着神秘而深刻的关联。

心理学认为:“结构化的知识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拒绝遗忘;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联想,具有迁移的活力。”这位年轻的教师之所以能将那么长的文本内容熟记于心,并在课堂上随处征引,简约而清晰的波峰、波谷图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因为那相当于他经营课堂教学这篇“大文章”别样的“关键词”,或者说“内容提要”,切实而生动地起到了将知识(内容)“结构化”的作用。情事相依,起伏跌宕,无论是事情发展线,还是情感波动线,都一目了然,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则有一种别样的节奏美、动态美。

周作人说:“文学具有某种美学形式,它能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思想,并使读者因能体验到它而获得乐趣。”对于作者来说,捕获了这种美学形式,内在混沌、奔突的情思便趋向确定化和提纯化,进而具备普遍、长久的审美效能。对于读者或者教者来说,循美学形式之波,讨作者情思之源,鉴赏或教学则会如庄子笔下的庖丁,仅以神运,便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艺术家罗布格说:“我们不再信服僵化凝固、一成不变的意义……只有人创造的形式才可以赋予世界以意义。”既然苦恼作家们的并非内容,而是形式问题,我们又何必弃形式如敝屣呢?更何况,在形式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更形象、清晰地把握文本内容,并使思维、想象、情感有更开阔的“自由发展区”呢!

试想:掌握了济慈《蝈蝈与蛐蛐》一诗的“对联式”结构,你还能忘记那冬夏不息的诗歌,那炎热与酷寒都无法摧毁的乐观与生机吗?铭记了胡适《我的母亲》一文的“太阳辐射式”结构,你能忘怀那位严慈相济、外柔内刚,含辛茹苦,默默担承的伟大女性吗?

视形式为无情之物,说它“有限”“僵死”,不是短视,不是亵渎,又是什么呢?

二、形式与整体性

“忧去——忧来”是柳宗元《小石潭记》的结构形式,颇像天平。

忧去,可以从闻水声、辟小道、观石潭、赏游鱼等细节中见出;忧来,可以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其境过清等心理描述中见出。此可谓天平的两个“盘子”,而支撑这两个盘子的“底座”则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忧”字。其间,审美的精微性、酣畅性、独特性全有了。

令人称奇的是:这种结构形式恰恰吻合了作者的情感造型。

全文篇幅刚逾300字,却写了一行人的游踪,小石潭怡人的清宁,潭边的幽深冷寂的气氛,还有作者的复杂心绪,如许的内容竟然丝丝入扣,浑然一体。何以故?只因有“忧”字统摄了全篇。

不错,从用墨的角度看,全文的形式构架是失衡的。忧去,浓墨重彩;忧来,笔墨俭省。

比如对潭边“青树翠蔓”的描写,柳宗元用了“蒙”“络”“摇”“缀”“披拂”等几个层次感极强的动词,力求穷形尽态,勾出它们的风神,同时也无意中内蕴了自己审美的细腻、痴情与欢愉。这不正是司空图追慕的“离形得似”——得神似而非形似,还有近代诗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婴儿眼光”“黎明感觉”么。

还有后世文学评论家们所激赏的对潭中群鱼的描绘:“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形成一种视觉的和弦,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乐曲,先缓后急,先静后动,曲尽变化。鱼儿的“往来翕忽”,简直就是劲爆、动感的乐曲,将作者观赏的快感与沉醉,给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

但是这种浓度极高的快乐很快被忧伤所稀释,所包融!而所用的文字与前文又极不成比例。始而“寂寥无人”,继而“凄神寒骨”,再而“悄怆幽邃”,源自内心的真切痛感汹涌如注,他甚至连感受的勇气和力量也没有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心急火燎地题完字,匆匆忙忙地撤退。

这种“四两拨千斤式”的艺术效果的产生,正是因为形式上的失衡结构导致张力产生,浓墨重彩的“乐”反弹出了更浓烈的“忧”,这是明结构。

其实还有暗结构,或者说是“空筐结构”“召唤结构”。

比如对“忧”的源头,自己忠而见谤,被贬谪蛮荒;昔日的战友,如今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老母亲受连累,来永州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自己本应年富力强,却“行则膝颤,坐则髀痹”;好不容易建立了一个安身之所,却遭遇火灾,家无余储……这些物质性的内容,作者都不置一词,反而一口咬定是小石潭的环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这种克制力已经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克制,却使忧郁的情绪一下子全部浸透到文字的骨头里去了。

如果说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归去——归来——归去”、“看——被看”的内隐形式,体现了他对国民性(集体人格)、对人生命运的沉思,属于哲理统摄下的形式;施蛰存小说《将军底头》中的那位与吐蕃武士交锋,头被对方砍下来,竟然还能提着敌人的首级,去寻梦寐以求的少女的花将军人物形象,就是欲望统摄下的形式;那么,诗人牛汉笔下的顽强不羁的华南虎、曹操笔下吞吐日月的沧海,以及柳宗元笔下的“忧去——忧来”结构,则是情感统摄下的形式。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能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称心之“器”,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又是一种“自然化的形式”,强烈地冲击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直觉。

nlc202309011337

“忧”是该文的文眼,也成了教学的灵魂。它不仅使看似散漫的文章有了整体感,也使课堂教学有了有机性。

可以说,这种藏匿在文字背后的形式结构不仅锻造了文本优秀的气质,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形式美感。比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忧”,凭借了以“长”(振作的意思)为枝干,以“愁苦”(凄凉地、弃置身)、“伤感”(闻笛赋、烂柯人)“愤懑”(沉舟、病树、千帆、万木)为根须的“大树式”表现出来的;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忧”,是凭借以“问月”这一意象为支点,以“出世还是入世,怨恨还是不怨恨”为“托盘”的“天平式”结构充分展示出来的——一如柳宗元《小石潭记》呈现的“忧去——忧来”结构,既强力促进了文本所呈现的艺术世界的和谐,也给教者提供了统驭课堂教学整体性的抓手。

因为这种形式与文本的意脉、情脉,教者的教学智慧,乃至课堂的教学节奏,都是浑然一体的。

三、形式与诗意性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呈火炬式的内结构:辛苦、伤感、惶恐、零丁等心情,犹如烈火,煎熬着诗人伟大的信念: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结构巧妙实现了人性美、情感美、旋律美、形式美的统一。

火炬结构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备受煎熬的特征。辛苦中有埋怨,伤感中有愤懑,惶恐中有迷惘,零丁中有忧虑,可是这些复杂的心绪没有使文天祥变得自私、冷漠——我爱国家,可国家不爱我,凭什么为之效力?也没有使他丧失气节——连象征国家的宋恭帝都投敌了,自己还挺个什么劲呢?更何况元朝的老大,皇帝忽必烈都来劝说,许以相位,面子给足了,完全可以找一个体面的台阶下了嘛!更没有继续滑入恐惧的深渊——生命诚可贵,理想价更高,况且女儿柳娘来信,说她和姐姐、母亲都在宫中为奴,形如囚徒,而自己是有能力拯救她们的啊!

痛苦的心灵煎熬之后,一个浴火的、华美的、伟大的心灵凤凰诞生了!文天祥忽然变得极其从容,极其笃定,极其勇毅,因为在残酷的人生风雨中,他已经领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何不“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生命的蜕变,死的恐怖从此顺利地转化成为死的壮美。

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文天祥的身上不正是兼具了这两种力量吗?女性的力量使他拥有足够强的现实感,与常人无异,但是男性的力量引领他飞升,最终又超越了现实。

而这些复杂的内容都是借助了火炬式的结构形式,得以绚丽绽放的。

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在评价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着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过零丁洋》一诗的形式层与精神层所产生的壮美对应关系,不正是构成了一种整体的氛围象征了吗?

从这个角度说,形式不仅有意味,而且可以超越意味,超越的前提是形式必须和内容自然结合,巧妙相配,并以诗意贯穿其中,惟其如此,形式才会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发文本的形式美,并作用于自己的课堂,使语文课焕发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每一个学生和老师诗意的栖居之地!

(作者单位: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

浅谈教学组织形式 篇7

教学组织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 教学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随着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浪潮的到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授形式, 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工作岗位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来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创新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 实现了分组讨论, 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最优组合, 营造了轻松的教学环境、融洽的课堂气氛、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反之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厌学等不良心态。现就适宜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如下:

一、参与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传统的主讲者转变成一个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比如:竞赛、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图表示意等。学生参与过程中, 通过小组互评, 老师总结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自主学习

在学生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之后, 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课下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化

在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这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目前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探索。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垄断地位”,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新的教学观促使着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变化。所谓师生互动教学,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 发挥学生个体空间, 教师指导,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任务在一个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1.师生整体合作——以扶为主;2.师生分步合作——有扶有放;3.小组自发合作——无拘无束;4.小组自觉合作——协调统一。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评价机制, 如:学生之间先进行互评, 老师进行总结, 或者通过小组发言、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 更好的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便于让教师发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为避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枯燥, 组织形式需从全局教育思维出发, 辅以因材施教理念, 推荐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确保教学活动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在这个“教”与“学”的交换过程中, 要充分诱发受教人群的学习潜能, 利于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活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互动化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2]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音乐教学形式 篇8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生动的学习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心, 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思考, 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 使他们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要构建中职英语高效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 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 从他们的已有英语水平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主动学习, 使他们有效掌握英语单词、词汇, 增加知识积累, 促进英语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英语教学, 让学生了解专业英语词语, 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为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

三、开展分层教学,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的英语基础不同, 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开展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把他们分成A、B、C三层。A层学生的基础较好, 学习能力较强,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并给他们布置较难的问题作为指导。在探究学习环节, A层学生能发挥思维的积极作用, 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B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 但是在自主探究中容易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 因此, 教师要关注B层学生的学习动态, 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C层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什么用, 在课堂学习中故意捣乱, 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针对C层学生, 教师要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 通过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在不断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自信心, 促进他们英语能力的提高。通过分层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新的英语知识, 提高了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针对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合理调整他们所在的层次, 让学生把进入到上一层次学生中作为学习的奋斗目标, 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创设对话情境, 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通过对话交流, 让学生能掌握英语思维方式, 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汇和句型,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创设对话情境时, 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对话情境, 让他们在情境中完成英语课文中的对话, 使他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探究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句型自己创编对话内容。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他们通过大胆想象, 充分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设计对话内容, 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又能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英语写作教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写作能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词汇、句型的用法, 使他们摆脱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大大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偏低,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 可以从写句子开始练习, 掌握英语语法、句子结构、表达方式等知识, 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句子的练习。在学生具备了写句子的能力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英语小短文, 让他们通过模仿进行写作, 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步骤, 写出语句通顺的短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教师可以把写得好的学生的短文进行展示, 对学生进行激励, 让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练习中, 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让他们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环节, 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 设计多种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并通过对话交流掌握单词和句型的使用语境, 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音乐作曲形式美的组合法则 篇9

一、形式美的总法则

作曲是将声音要素组合成声音整体 (格式塔) 的过程, 目的在于寻求到组合美一即整体的和谐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导杂多于整一”的法则。对于这一法则的发现和阐述, 由来已久,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尼柯玛赫说:“和谐是杂多的统一, 不协调因素的协调。”

黑格尔说:“各种因素之中的这种协调一致, 就是和谐。”“导杂多于整一”, 即“变无序为有序” (杂多是无序, 整一是有序)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丝麻不乱, 布帛乃成”也是这个思想。音乐等艺术创作, 只有遵循“导杂多于整一”的法则, 形成有序化的整体, 才能达到形式和谐——美的目的。

导杂多于整一是个总法则。在此之下, 又包含着诸多分法则。即:节奏 (节拍) 列置法则;重复 (再现) 列置法则; 对称 (均衡) 列置法则;对比 (高潮) 列置法则等。这些法则虽不绝对, 却普遍 (它们不单是音乐等艺术组合的法则, 甚至也是整个宇宙组合法则, 所以宇宙是和谐的) 。

二、形式美的分法则

(一) 节奏 (节拍) 列置法则

节奏的规定性是规律性 (或周期性) , 如时间节奏的昼夜交替, 空间节奏的列队等。节奏最意味着有序化, 但音乐特殊, 它有两种不同的节奏。一种是音长节奏, 并无规律性。如《解放军进行曲》开始部分的节奏, 它参差不齐, 不符合一般节奏的规定性。二种是音强节奏, 即节拍, 则有强弱力度循环的规律性。如拉威尔的《鲍列罗舞曲》中贯穿始终的节奏型, 它符合一般的节奏规定性。

除开规律性的有无不同而外, 两者还有效杲的差异。音长节奏的疏与密 (长与短) 造成的效果是缓与急 (松与紧) 。音强节奏的强与弱造成的效果是重与轻。两种节奏是对立又统一的, 即变化不一的音长节奏均被套在整齐划一的音强节奏 (节拍) 中, 作着规律内的自由运动:变化归服于不变, 无序化为有序——“导杂多于整一”了。可是仅仅“整一”不免是单一、单调的。另一方面这统一、整一还是不变中含变, 有序中含无序。因而又是一种“寓变化于整一”的, 即“寓变化”, 那“整一”就由单一变为多样, 单调变为丰富——这就是音乐王国虽“整一”而又纷繁多彩的奥妙之所在。

(二) 重复 (再现) 的列置法则

音乐重复通常是“毗邻式”的反复, “间隔式”的再现则是重复的另一种形式。音乐之重用重复 (再现) 列置法则, 实为别种艺术所罕见。它节奏 (节拍) 本身就意味着重复。乐句重复之最者句句都重复 (如《句句双》) 。声部重复则有赋格 (主题重复) 和卡农 (整曲重复〉。乐段重复则有“毗邻式”的分节歌、变奏曲, 和“间隔式”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和回旋曲式。曲式自由者也忘不了重复。如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结构等。还有那么多种重复、反复记号亦为此而设。

重复可以变化。如乐句的, 花式;乐段的换头、换尾; 扩张、紧缩;及调式、和声;音区、音色的改变等。但变中要有某种基本的东西不变。正如英国钢琴家丹罗伊特评贝多芬的变奏曲式说的那样:“我们看到蛹变成蝶, 尽管有这种改变, 我们还是知道它是同一个动物。”变化重复有的为适应内容需要, 有的为形成対比, 或为避免呆板和沉闷。

音乐注重重复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瞬间消失性。音乐在运动中不断地自我否定掉, 不复存在。它为了克服这种瞬间消失性, 找回自我之存在, 就得重复。

(三) 对称 (均衡) 列置法则

空间对称的特点是可有左右、上下、前后三维的, 同时性的直观对称 (但以左右对称为主) , 如画家将物体归纳成的圆体、方体、锥体、菱体等。时间对称的特点是仅有先后一维的, 继时性的记忆对称。音乐, 若在谱面上呈现为空间对称的话, 到表演中则转变为时间对称。

对称的中介 (“轴”) 有“显”与“潜”的两种情况。“显”的中介为实存在, 对称多由左中右三部分列置构成。这种最突出而常见的是那些属于或类似于 (ABA) 公式。一类的单、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 (呈示、展开、再现) , 以及回旋曲式等。“潜”的中介为虚存在, 对称则仅由左右两部分列置构成 (没有中介“轴”) 。这种多体现在旋律上。钱仁康先生对此曾有专文论之。他将其分为四种。即平行式; 反行式;逆行式;逆反式。并以字母符号作出形象的标记。

(四) 对比 (高潮) 的列置法则

高潮, 是情绪的高涨点, 是特殊的对比形式。一般都置于作品后部分或近尾声的“黄金分割”点上。在此之前是铺垫。赏之如登临泰山, 拾阶而上, 渐入佳境。

总之, 音乐, 特别是交响曲一类大作品, 时而缓行, 时而疾驰;时而细若游丝, 时而如炸雷灌顶;时而落入深深的波谷, 时而又被推向高高的峰巅……种种对比, 令人荡气回肠。

(五) 和谐 (数比) 列置法则

改革教学形式 培养创新能力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创新意识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 创设情境, 营造学习数学氛围, 尽快把学生带入情景中进行教学, 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 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 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2元=20角=200分, 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2米=20分米=200厘米, 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 于是学生就得出2元=2.0元=2.00元, 2米=2.0米=2.00米, 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 形成悬念, 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二、鼓励求异思维, 开发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并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 进行数学的再创造。这样教学可以举一反三, 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 使学生养成探索习惯, 拓宽思维, 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1. 一题多变。

变形和变式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创新力的一种基本能力, 它能促进思想的变通性, 有利于知识的转换和重新组合。

例如:“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 今天借出46本, 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教师引导审题后, 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 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 今天借出46本, 还回25本。还有多少本故事书没有还?

(2)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 今天借出46本, 还回25本。还回的故事书占全部故事书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2. 一题多解。

教学时, 鼓励学生不受习惯限制, 不受思维定势干扰, 勇于创新, 全方位、多角度的寻求解题方法, 发挥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独创性。

例如:“计算12×25”, 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 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运用多种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 篇11

一、培养参与意识,促进学习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最高技巧就是指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首先,要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以自身的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态度和蔼,情绪饱满,感情真挚,用自己的热情、执著精神去感召学生,活跃他们的思维。

其次,学贵质疑。一方面表现为生质疑,师解疑。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这是产生疑问的土壤,也是学生质疑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单要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将其纳入备课的主要内容,还要在教学中巧施良策,明理解疑。实践表明,让学生提问就是让学生参与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是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巧设疑问,让学生参与思考、释疑,在“疑”的探究中培养能力,发挥创造思维。

二、采取恰当措施,构建学生课堂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通过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新知识不太容易做到。因此,教师传授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学生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

三、重视学生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或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及时调整,善于利用反馈信息。这不仅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也是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的本领。通过学生听讲时眼睛和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来判断自己讲授的效果。根据各种情况的反馈,教师一方面应调整讲课速度,另一方面要采取其他措施,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其次,下课后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进行查漏补缺。

四、运用现代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必定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在各方面的独有优势,依情设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妙境界,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全身心地去体验、领会,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把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制作电子幻灯片将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于教学中,可解决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用多媒体尽力展现,向学生提供声、像、文等综合信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无疑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讲课,而且要会讲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的排列、组合、复合、变化、扩展,一层层地揭示新问题,利用知识的逻辑力量把学生引入胜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对象,可采用不同教法,如“发现法”“探究学习法”“程序教学法”等,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教师只有遵循教育学的规律,抓住教材中的各种问题,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认真研究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深化、总结、提高,大胆探索,才可形成教法上的特色,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贴近实际 创新政治教学形式 篇12

一、积极开拓学习视野,沟通课堂内外的内在联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自有其逻辑体系,能够为教育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载体,但是,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材资源的滞后性、教学内容的简约化等决定了政治课堂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时空。因此,教师不妨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从时事政治、日常生活、历史演绎等方面挖掘教学资源,使之与教材形成多角度的补充、交流和碰撞,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明晰、接近真理的观点。

一种思想道德认识和观点的提出必然基于大量的客观事实,从事实中提炼而成,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从教学规律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观点,把握各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内涵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需要回到客观世界去印证。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政治课堂往往止步于观点的输出,最多再加上些许感性材料,但是这只会徒增学习的枯燥感,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只能停留在“雾里看花”的层次上。“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如果学生具备了更加宽广的视野,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就能自如地游走于课堂内外,那么,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会大大加强,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比如“感恩”二字,学生理解并不存在障碍,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让他们明白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而是将思想道德观念植入他们的灵魂。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历史经纬、社会万象、国外情况等多方面去引领学生广泛地占有资源,见多识广,方能形成切肤之感,最终达到教化目的。

二、积极实施生本教学,深度释放学生的自我潜能

一厢情愿式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只有设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构建更庞大的资源库,增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点燃学生认知的火花。

(一)明确学习任务,占有感性材料

初中阶段的思想道德教材相对通俗,不过,很多思想道德观念学生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搜集学习资源,能使学生在体验感知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甚至形成独特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材中的必选内容,但是对于感恩的内涵、历史演绎、现实意义等理论性认知,仅仅依靠教材,无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而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并形成学习报告,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感恩的内涵了。可见,占有感性材料的过程就是自我体验、自我认知、自我教化的过程。

笔者教授“感恩”主题的时候,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搜集了“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好人”等材料,为下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学习时就能无师自通。

当然,教师也要同步准备教学资源,筛选出典型材料,按照图片、视频、理论、故事、自我解读等不同类型分类整理,并及时植入课堂,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的学习生态。另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观点,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的教化目标。

(二)积极构建争鸣平台,唤醒学生自我修正的意识

生本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拥有开放、绿色、和谐、共赢的交流空间,能够自由表达思想。为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自我呈现的空间,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同样的思想道德概念,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甚至有的理解会超越正常认知的范畴。但是通过交流平台,这些观念或认知就会得到呈现、放大、批判,从而为持有这些观念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修正的机会。至于具体的交流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客观实际,我们可以设置多种选项,灵活务实地使用。比如案例陈述和辩论。

首先来看案例讲述。思想道德课堂离不开案例,而案例往往要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讲述故事,这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体会其中的道德元素。如结合“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材料,让学生讲述其中感动人的故事(或者讲述自身、身边的故事),学生感知多了,就会在不经意间形成感悟,从而让感恩这一概念留存在他们的心中。另外,故事本身的生活性较强,必然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辩论。辩论能够使观点更加明确,能够很好地将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转化为教化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辩论性话题,开展辩论活动。如“感恩好人,那么敌人、小人要不要感恩呢?该如何感恩?”这就是很好的辩论话题,学生围绕话题,搜集资料,并形成观点,再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辩论,就能深入理解感恩的内涵。

总之,思想道德的教育无法强制化推进,只能依靠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思考,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当中。

摘要:理性认识必然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思想道德的教化断不可进行传经布道式的枯燥讲授。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积极开拓学习视野,沟通课堂内外的联系,释放学生的自我潜能。

上一篇:乳腺肿物切除下一篇:建设监理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