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2024-05-31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精选9篇)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1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形式逻辑

2、英文名称:formal logic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54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习题10学时。学 分:3学分

三、开课学期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要求:考试或考查

考试:以期末试卷成绩为准;考查: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70%)。

五、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和任务是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力量,以求达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六、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以及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该课程的具体知识奠定基础。

能够识别“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能够从各种具体的命题和推理中,概括出它们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其中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难点是分析“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3、教学内容

(1)思维、语言和逻辑

思维和语言;逻辑和逻辑学。(2)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形式逻辑的基本性质。

(3)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二)概念(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概念的特征、种类、外延间的关系以及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能够运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了解什么是逻辑限制和概括并能熟练运用;牢记定义和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并能用以检验具体定义或划分有无逻辑错误。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之,定义和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难点是事物类与整体的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分析具体定义或划分有无违反规则的情况。

3、教学内容(1)概念概述

概念及其基本逻辑特征;概念和语词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的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

(2)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实概念和虚概念。

(3)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4)定义

定义及其构成;定义的种类或方法;定义的规则;定义的作用。(5)划分

划分及其构成;划分的种类或方法;划分的规则;划分的作用。(6)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限制;概念的概括。(三)简单命题(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把握命题的基本逻辑特征,直言命题的种类、逻辑形式、真假条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和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关系命题中关系的逻辑特性。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直言命题的真假条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关系命题中关系的逻辑特性;难点是对直言命题之间对当关系和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情况的正确理解。

3、教学内容(1)命题概述

命题及其逻辑特征;命题和语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命题的分类。(2)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及其构成;直言命题的种类;直言命题的真假条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

(3)关系命题 关系命题及其构成;关系的逻辑性质(四)简单命题推理(7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对当关系推理的有效形式,命题变形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及有效形式,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前三个格的特殊规则,关系命题中关系的逻辑特性;能够比较熟练地分析各种具体的直言命题推理是否有效,能够将省略三段论恢复为完整形式并检验其是否有效。

2、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题变形推理的基本方法、规则及有效形式,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及前三个格的特殊规则;难点是命题变形推理的综合运用,三段论一般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3、教学内容(1)推理概述

什么是推理;推理的分类。(2)直言直接推理

什么是直言直接推理;直言直接推理的种类:对当关系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

(3)直言三段论

三段论及其构成;三段论公理;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三段论的格与式;三段论的省略形式。

(4)关系推理

什么是关系推理;关系推理的种类。(五)复合命题(7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含义、逻辑形式、真值表、逻辑性质及各种负命题的等值命题;能熟练运用真值表方法判定复合命题间的关系,特别是等值关系和矛盾关系,能够判定某个真值形式的逻辑性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含义、逻辑形式、真值表及各种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难点是对各种复合命题的真值及各种负复合命题等值命题的理解和运用。

3、教学内容(1)联言命题

什么是联言命题;联言命题的真值;正确运用联言命题。(2)选言命题

什么是选言命题;选言命题的种类: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关于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

(3)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及其构成;假言命题的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间的等值转换。

(4)负命题

负命题及其真值;负命题的种类及其等值命题。(5)真值表方法

什么是真值表方法;真值表方法的运用:判定真值形式的逻辑性质和不同 真值形式之间的关系。

(六)复合命题推理(7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则和有效形式;能够较熟练地判定某一复合命题推理形式是否有效,并能综合运用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则及有效形式,特别是各种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规则和有效形式;难点是各种选言、假言推理形式有效无效的理解和区别及综合运用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1)联言推理

什么是联言推理;联言推理的规则;联言推理的有效形式(2)选言推理

什么是选言推理;选言推理的种类: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3)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假言推理的种类: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4)二难推理

什么是二难推理;二难推理的有效形式;驳斥错误二难推理的方法。(5)复合命题的其他推理

假言易位推理;假言连锁推理;假言联言推理;负命题等值推理。(七)模态命题及其推理(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什么是模态命题;掌握真值模态命题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真值模态推理的种类及其有效形式;掌握规范模态命题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对当关系、规范模态推理的种类及其有效形式。

2、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真值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对当关系真值模态推理的有效形式,规范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对当关系规范模态推理的有效形式;难点是真值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规范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3、教学内容

(1)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2)规范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八)逻辑基本规律(5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及其客观基础,把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能够识别实际思维中的逻辑错误,自觉地遵守逻辑思维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难点是正确理解“同一思维过程”及准确把握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3、教学内容

(1)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什么是逻辑规律;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逻辑基本规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2)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同一律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一律。

(2)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矛盾律的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矛盾律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律。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排中律的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排中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九)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什么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关系,把握各种传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一般形式结构、特点及提高结论可靠程度的逻辑要求。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各种传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一般形式结构和提高结论可靠程度的逻辑要求。

3、教学内容(1)归纳推理概述

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种类;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2)传统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3)现代归纳推理

概率归纳推理;统计归纳推理(4)类比推理

什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客观基础及其结论的性质;类比推理的种类;④类比推理的基本逻辑要求;类比推理的作用

(十)论证(5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什么是论证,论证的结构和规则,证明和反驳的种类;掌握证明和反驳的基本逻辑方法;能够具体分析某一论证的逻辑结构及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及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论证的规则、证明和反驳的种类及方法;难点是正确理解独立证明反驳法与归谬法、反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3、教学内容(1)论证概述

论证及其种类;论证的构成;论证与推理和实践检验的关系;论证的作用。(2)论证的规则

关于论题的规则;关于论据的规则;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3)证明的种类

必然性证明和非必然性证明;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4)反驳的种类

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1)《逻辑学》,姜全吉、迟维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2)《实用逻辑教程》,张绵厘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参考教材(1)《形式逻辑》,蔡贤浩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逻辑学》,徐锦中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3)《逻辑学教程》,何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4)《逻辑学》,楚明锟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5)《逻辑学》,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6)《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主要学习参考资料

(1)《普通形式逻辑理论与实践》,赵永振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2)《趣味逻辑新编》,彭漪涟、余式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3)《逻辑与智慧新编》,郑伟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4)《笑话、幽默与逻辑》,谭大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2

1 《数字逻辑》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数字逻辑》课程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学习难度较大,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显得枯燥和乏味, 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学生缺乏知识获取的热情, 让《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目前《数字逻辑》课程在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课程理论性强, 知识点比较抽象。《数字逻辑》涵盖了数字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部分, 其本身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相对抽象难懂, 概念、公式、关联性等都需要比较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后才能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比较吃力, 对电子集成电路等基础知识无法有效掌握, 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课程教学模式生硬。任课教师在进行《数字逻辑》课程授课时, 都只是单纯地将书本知识照搬到课程, 没有有效进行关联讲解, 学生往往只记住了相关概念和公式, 而不理解原理, 被动地学习使学生无法有效记住《数字逻辑》课程的知识, 更无法将学习的内容真正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学习热情低迷。

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没有有效结合。《数字逻辑》是一门偏硬件的基础课程, 相对于其他软件类基础课程而言, 《数字逻辑》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并且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运用自如。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课程安排的实验课程较少, 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通过课程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也无法像软件类课程那样通过实际项目来检验知识的获取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迷茫, 也无法有效通过项目等方式及时完成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2 《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能否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本中抽象的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目前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 对《数字逻辑》课程提出了几个方向的改革方案, 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任务驱动教学。任课教师在讲解完《数字逻辑》课程中的知识点后, 设计几个项目任务供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 每个任务都涵盖一个或多个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其通过翻阅书本或网上资料, 来分析归纳任务所需的功能及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从中深入理解知识点的概念。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 把课堂知识点带入到任务过程中, 能够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概念认识, 让学生明白《数字逻辑》中每个知识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完成任务后, 也能获得成就感, 提高学习《数字逻辑》课程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课堂讨论时间, 活跃课堂气氛。任课教师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后, 要求学生就完成的项目参与分享和讨论, 可以介绍自己对任务涉及知识点的理解, 也可以是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等。通过课程讨论, 淡化教师在课堂的存在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只是作为引导以及重点知识传授的一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加深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也能够吸取其他同学的经验, 从为学习而学习, 转变为为解决问题而学习, 课堂氛围变得活跃,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加深对《数字逻辑》知识的掌握。

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改善教学环境。《数字逻辑》涉及的知识点有些比较抽象、枯燥,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工具或仿真软件将这些抽象的知识点通过PPT、Flash动画等方式演示出来, 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变为生动的演示动画, 更直观地表达《数字逻辑》中器件、电路等所实现的功能及相互间的作用。学生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 为后续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

3 《数字逻辑》实验课程设计

理工类科目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外, 对知识的巩固和实验也很重要, 因此, 《数字逻辑》实验课程的设置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检验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验室通过对基本仪器的使用, 逻辑电路的设计与调试等过程掌握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数字电子电路的逻辑输出与实际运用等, 巩固和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点。对《数字逻辑》实验课程的设计主要满足三个部分。

第一, 保证基础实验质量, 巩固知识点。基础实验从电路搭建、调试测试到最终的实验结果展示, 通过小规模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每个器件在电路中的功能。在进行基础实验设计时, 不能只注重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 教师在实验课时要注重对问题进行解答, 解释电路的原理及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在电路设计时的错误并改正, 让学生真正掌握为什么要搭建电路及如何运用电路, 并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将实验过程和问题进行记录, 以便遇到相似问题时进行查阅。

第二, 提倡以实际项目为导向,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实验课中可以设置一两个实际项目作为课后作业或期末考核指标, 让学生独立设计一款规模较大的电子电路, 比如电子闹钟、自制感应灯等。通过综合基础实验的内容, 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实际“产品”, 学生既可以巩固零散知识点的掌握, 又能通过项目的方式来获得“成就感”, 学习动力大大增加。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 从明确功能需求、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电路搭建、调试测试整个流程可以对数字电子系统有更直观地了解, 并通过故障问题的定位和解决, 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为以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 引入现代化EDA工具。21 世纪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信息电子产品层出不穷, 集成电路也得到快速发展, 《数字逻辑》所需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也在不断完善, 选取成熟的EDA设计工具能够大大缩短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时间, 也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相结合。因此, 在实验课中, 应该培养学生对EDA工具的使用, 也可以提倡学生发挥想象力, 并通过EDA工具将所想的功能电路仿真出来, 在实际电路搭建能力提高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完善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4 结语

在21 世纪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各种智能数字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 《数字逻辑》课程作为高校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 对毕业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从《数字逻辑》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开始, 提出了以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切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数字逻辑》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它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和电子类专业提供了硬件和数字逻辑基础知识。基于此, 首先分析了《数字逻辑》课程尚存的问题与现状, 然后根据问题提出了任务引导、案例分析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并且对传统实验课程的设计进行了改革,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逻辑》,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孙丽君, 张晓东, 鲁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3) :67-68.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篇3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分组组织形式班级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优化个别化组织形式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对一些传统、呆板的教学组织形式加以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学中,一方面要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另一方面,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新颖,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2.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分类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剖析上述定义,教学组织形式至少包含以下三重内涵:1.特殊的师生互动。教学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这种作用方式既可以在班集體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内或个体间进行。根据师生互动关系产生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而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又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功能。2.特殊的时空安排。确定和实施教学组织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选择一种特定的教学时空环境,然后在这种时空环境中建立一定的师生活动的模式。不同的教学时间分配和不同的教学空间组合,可以导致不同的教学时空环境,进而导致教学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影响其发挥作用。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各因素的配置系统,课程与教学目标、内容、媒体、方法手段等因素只有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配置才能综合发挥教学的效用,从而实质性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迄今为止,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班级组织形式,一类是分组组织形式,一类是个别化组织形式。

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要考虑的变量有:所希望发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教学行为的性质,班级中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的幅度,还要考虑设备的类型与数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3.班级教学的优点与缺点班级教学自其产生以来,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学组织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1 班级教学的优点

班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一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教育规模、为普及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二,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教育力量的集体,培养集体主义品质。第三,以班级为组织单位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第四,将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第五,班级教学往往是与授课的教学活动形式联系在一起,此两者的结合即班级授课制。这又导致两点:首先,班级授课制采取的是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并兼用其他方法,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以统一的时间单位授课,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为主,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规范化,有助于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3.2 班级教学的缺点班级教学自然也有其多方面的缺点,这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活动往往需要由教师加强控制,因此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第二,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第三,由于班级教学常常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虽然对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但是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利。

4.分组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小组的划分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临时性的分组;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在班级中,教师按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4.1 分组教学优点分组教学有其优点,这是相对于班级教学或者个别教学来说的。与班级教学

相比,分组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小组教学在分组时往往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特点,比较有利于实行因材施教。第二,分组教学因为组的规模较小,而且组内各个学生之间个性接近,因而容易灵活处理和变通。与个别教学相比,小组教学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因为教师所面向的是多个学生而不是单个学生,因而比较容易提高效率。第二,在分组教学中,由于每个组都包括多名学生,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2 分组教学的缺点分组教学的缺点在于:第一,分组教学由于组的规模一般远远不如班级规模大,因而在教学效率上一般比班级教学的效率要低;第二,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的流动较频繁,因此分组教学在管理上也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而且往往会比较繁琐,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第三,分组教学由于每个组有多个学生,因此并不象个别教学那样完全能适合个别差异,要使教学完全能够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事实上难以做到的;第四,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而且相对于班级来说规模偏小,因此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远远不如班级教学有效;第五,分组教学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优等生在学习上骄傲自满,而使差等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

5.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与缺点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进行的辅导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学条件和个性特点为依据,教师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以及进行独立钻研,帮助学生由不会学习转变到会学习。

5.1 个别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个别化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力水平和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其次,个别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补充多少东西,个别化教学的宗旨是训練学生的独立学习、独自承担学习责任、自主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2 个别化教学的局限性

首先,个别化教学只是班级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有益补充,而不能被作为单一的或长期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个别化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的灵丹妙药。

6.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结合教学的内容,交替运用这三种形式,扬长避短,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6.1 全班组织形式

在课程学习起始阶段,需要为学生构建共同的基础,提供相同发展平台,在教学时一般进行班级授课。如通过复习旧知识、铺垫、背景介绍、激趣设疑等方式,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引入新课时,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课,在经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之后,必须要进行全班总结。其好处有二:第一,教师通过讲评小结,提示重点、难点,梳理知识,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从而使学习结果得到整合,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二,对于学习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可组织补救教学,进行纠正。

6.2 分组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根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适当实施分组教学,使教学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利用分组形式实施教学时,必须注意实施分组教学的时机和各小组的人员组成。

比如讲授概率的意义时,需要做抛掷硬币的试验,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组为5-6人,每个小组独立做试验,计算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然后在班级上把每个小组得到的结论进行比较、综合,最后得到一个班级的结论。这样使得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4

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分组教学是按一定标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指导。这种组织形式既保留了班级教学的长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别对待的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从学生客观的学习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情况,让学生自低到高的自我择组定位,从而使教学贴近于他们的实际,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得到发展。

分组教学通常是以性别、体能、技术、兴趣等因素来进行划分,下面分别介绍。(1)性别分组教学

性别分组是根据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差别进行的一种分组,这既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又考虑到教师个人特长的发挥。如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等,女生选择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进行性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形式适合于教师数量和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的学校,适用于高初中、小学高年级的教学。(2)体能分组教学

体能主要是指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按体能分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好、中、差)情况进行的,针对性强,从体能角度考虑授课的区别对待,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课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又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

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三组(体能好、中、差,运动量由大到小)教学;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四个高度递升的组别进行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既能使体能好的学生吃得饱、体能中等的学生吃得好、体能差的学生吃得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器材。(3)技术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达成度进行分组。技术分组又可分为临时、固定、晋升分组。临时分组是根据学生动作练习的好差决定的,而固定分组在临时分组基础上进行,局限于某课时或某单元的教学。这种固定分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再进行晋升分组。

如在前后滚翻的教学中,依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训练完成全套动作,乙组巩固动作,尽力做好全套动作,丙组正确完成动作。通过练习后乙、丙组完成较好的晋升到上一组。这种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但在性别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教学,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4)兴趣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如在发展腿部力量的教学中,采取立定跳远、跳短绳、单脚交换跳、跳橡皮筋、跑步等多种活动形式,供学生选择,分组练习。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最适合于选用教材、传统项目课的教学。2. 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法与“学”法有哪些?请结合实践详述“教”法中的示范教学法与“学”法中变换练习法?

答:体育课的常见教学法是讲解、示范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等。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

(2)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看到的)和思维(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5)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如照片、画片等)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变换练习法: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5

答:客观地说,本世纪初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的效果实际上是很不理想的,而应试教育却越演越烈。作为教育改革尖兵声名远播杜郎口中学,之所以获得上级的肯定,就在于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改革,在应试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推崇。

那么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呢?

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实践。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生而具有学习的潜能;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面临的问题;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会促进学习;学习是学习者的事。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西方产生极大影响,对我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也产生极大影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改以来,一些学校穿新鞋走老路,而杜郎口中学却杀开一条血路,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理念和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取得巨大成功。

在杜郎口中学课堂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有学都全身心参与学习,主动地自我发展。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成为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这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最成功、最令人敬佩的一条。

1、课堂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

有人生动地描述为“学生反了,课堂散了,教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在杜郎口中学,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复存在,整齐划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授课模式被动态的模式取代。学生被分成了若干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男女之间、优差之间、全方位、立体式。看了杜郎口中学的两节语文复习课视频,一节初一的古诗词背诵默写课。上课后教师只是简单地写了背诵默写古诗词,学生按组自背、互背。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兴高采烈,全员到黑板默写。只见教室的三面墙上挂满了小黑板,连走廊的一面也是黑板。墙上的黑板不够用,有的学生就蹲在教室的水泥地上默写起来,默写后学生互改。这节课的特点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全员参与展示、反馈,打破了常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展示、大部分学生充当看客、听客的传统,提高了整体效率。

第二节七年级语文试卷讲评,其独特之处是第一阶段教师把答案交给小组,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对照答案自己讲评;第二阶段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予以解答并适当的延伸拓展。这一形式打破了试卷讲评由教师唱独角戏、霸占讲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交流展示都是由学生完成,甚至有学生到前面讲解思路和解题过程。学生互相质疑、解答、互相评价,整个活动从始至终由学生主宰。最令人敬佩的是:在挤满不停走动的教师听课的嘈杂的教室里,所有学生竞都能集中精力,专心思考、研讨交流,对听课教师视而不见,从中也可以看出杜郎口学教学改革绝不是在演戏。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和成长方向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效果好起来;让每一位学生学进去,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轻松、快乐的令人愉快的过程,在杜郎口中学这种模式课堂中得到真实的验证。

2、颠覆了师生关系

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本世纪初,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什么?韩愈提出了教师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影响深远。在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必然居于的从属地位,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呈现不同的组织和教学形式,而教学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体现出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自我”,让学生回归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得到发展,这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是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在杜郎口中学,教师已无法独霸讲坛,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学生在共同研讨、交流、思维碰撞中,体会到了人人之间的平等、民主、自由。每个同学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有的教师对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形象地概括为: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无疑,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是一群高明的老师:让学习成为学习者的事,学习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当然我们在肯定杜郎口中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校时间太长。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无法有效地安排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学过多的依靠学生的活动,师生交流匮乏,造成效率低下,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仅局限于课本中,拓展延伸必然不足。教师主导地位淡化,教师的传道、解惑的作用弱化,必然造成学生视野狭窄,思维浮浅化。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失。

2、语文课外阅读的缺失,作文训练不足。每学期只写作文四五篇,课外阅读全无。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和学生人身修养的养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杜郎口中学即使中考能取得较好成绩,但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却是不利的。

3、教学手段单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了摆设。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兴趣,拓展时空、提高效率,使学接受大量的现代文明的熏陶,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否则固步自封,不利于学生成长。

2、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个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自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校长蔡林森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名校长,1996年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许多外地区、外省市的家长

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学校就读。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已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已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这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有的学校人为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老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二、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已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

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三、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有人说:“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可见,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个人体会 篇6

课程设计个人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主要是负责的收集材料,整理线索的工作,这个工作比较琐碎需要阅读大量的有关课程设计的有关资料以及相 关知识,要仔细的了解它的具体组成原理还有所需要的的各种器件,以及这些器件的功能。这些知识光从课本上是不能全部找到的,所以 我们需要在网上搜索大量的有关我们课题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删 选,总结,最后确定了一个比较符合此次课程的方案。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还有此次具体负责的搜集资料的工作,使 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更多的感想。就我的工作而言,收集资料需要有一 定的耐心,而且还要仔细一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还要 选择一定的相关内容,这样也同时能够给队友提供一些比较好的思路 与想法,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更加容易的完成。就比如讲我们实验时需 要使用的一些器件在课本上介绍了,但是实验的时候却在电脑中找不 到,这时就需要我们去找一些其他的器件来替代这个,我们要把这些 器件做一些比较,看看它们的各个的功能,然后才能把它放在具体的 电路中进行测试看看能不能符合电路的要求。通过此次的实验也同时让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这次的任 务是分工合作的,大家都有具体的工作要完成,每个人都会很用心的 去做,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这个设计就会完不成的,所 以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紧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大家齐心协力去把 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网络工程(无线传感)陈贤才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7

适合地教学形式对顺利开展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时代拥有比以往更多更灵活的教学工具,教学传递信息量更大更全面,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触觉和交互体验等同时存在是网络环境下传递信息的特点。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地教学形式。

1、创建适合地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合适的环境下,学生就会充分学习。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是知识的所有者和灌输者。学生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判断现有内容,将新知识建构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但现有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彻底掌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缺乏自我判断、自我成长的空间。学生被动学习,不思进取也就不足为奇。所以, 在动画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时,所有新知识都要和原有内容相关联,先打通两者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 自主学习,为实践类课程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是创建学习环境的重要部分。平等的教学关系是教师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意营造的学习氛围。平等教学关系改变的是教学形式,并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教师可以完全不理会学生。

创新学习内容是构建学习环境的内涵。学习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以学习现有知识为主,侧重让学生掌握公认的知识;其二是学生用现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两者的认知方法完全不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现有知识和技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教学环境中,两者要同步进行,彼此促进,如果单一发展某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认知误差。学而不用,知识会与实践脱节; 只用不学,只会做低水平重复劳动。

教学设备是构成学习环境的物质基础。教学设备投资巨大,是高校教学的有形保障。动画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局域网机房,在投影仪和远程教学软件上展示操作过程。投影仪对环境要求高,局域网教学软件受网络速度限制, 两者都有一定局限性。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高校不可能同步更新软硬件,造成教学设备与教学需要有一定差距。 现阶段笔记本计算机因轻便易用,成为高校学生使用的主要工具,如能架构流畅地无线局域网教学环境有利于缩小差距,成为局域网机房有益补充。开放互联网端口后,需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设计有效控制网络的方法,才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2、充分运用现有网络资源

网络环境让教学双方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大量引入网络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成为可能。引导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从网络资源中寻找答案,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就是好的答案。网络资源众多,教师不可能全部了解。在教学时,教师需准备一部分现阶段的有效资源。 当学生无法找到合适资源时,教师可从有效资源中提取信息,推动开展教学。当面对特殊问题,判断信息资源的有效性成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找寻资源,并验证相关信息有效性,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3、适时开展项目小组教学

高校教学环境差异很大,动画专业应用软件类课程更适合采取项目小组形式开展教学。项目小组就是由教师订立总目标,各组具体项目目标由教师和该小组学生共同制定。按组自行设计实现过程和方法。教师在其中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做导演,低年级学生参与制作,积累经验;高年级毕业后,新高年级学生带下一届学生制作。项目小组教学激励学生合作,用集体协作的方式提高个体自主学习能力。有高年级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制作技术有很大帮助。项目小组教学适合在课程进展到实践应用环节进行,在知识学习阶段可以安排一对一小组辅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

4、充分运用多种媒介,提高信息传播有效率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媒介的代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智能手机强大的网络功能,使其成为出色地网络终端,现在获取网络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教学活动时,可以考虑将手机变成学习工具的一部分,让手机和纸笔一样,成为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媒介,成为促进学生探索发现世界的工具。

现在高校教学活动使用互动媒体较少,教师用视频、文字、图片和声音吸引学生注意力已经落后。学生习惯交互地参与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结果。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必要引入互动媒体,让学生在与同学、教师、互动媒体的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个体学习能力。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不应仅仅局限于此,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比任何媒体形式更受学生欢迎。

网络时代的教学与以往有许多变化,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不仅仅是教学形式。开展网络时代教学并不全是教师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才能实现。

摘要: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外在形式,正确有效地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时代的教学工具更加多样,信息量更大更多,选择合适地教学形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学习环境、运用网络资源、项目小组教学、交互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研究了网络时代动画软件课程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网络时代,教学形式,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烨琨.个性化传播:后信息时代的主流传播[J].辽宁大学,2011(04)

[2]王洪彪,赵世霞.信息时代与教师角色的转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3)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英语 教学现状 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中的英语教学目标从以前简单的英语知识传授, 转变到对高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针对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对英语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加强口语表达训练、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英语知识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英语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中生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之一。培养高中生掌握和运用英语实用知识的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要求。 高中阶段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英语教育教学应该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我们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高中英语教师能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也很少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多数英语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记录、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担心新的教学方法会影响教学进度,担心学生不配合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缺乏有效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及和谐的氛围。

2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拓和创新

有的教师对新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讲解课本内容,只有呆板的内容传授,没有知识的创新。教师缺乏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及练习册等,致使课程资源单一。另外,有的教师不能充分驾驭教材,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和作用,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掌握不够、把握不准,不能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3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

在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注重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统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充分交给了学生,使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表面上看着很热闹的课堂,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没有达到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

二、改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措施

1高中英语教学应该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强化课堂教学改革

口语表达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常常被看做是知识教学的附属物,这使得知识教学和口语表达教学没有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口语表达教学没有收到应有的功效。 高中英语口语表达教学是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口语表达教学质量对高中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选拔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思想作风硬的教师。 根据学校英语教学的需要,合理配备英语教学人员,逐步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积极进取的英语教师队伍。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点,优化口语表达教学模式。 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的以知识讲解为主、口语表达教学为辅的观念,为知识讲解与口语表达教学有机结合,共同构建有机整体的观念。 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高中英语口语表达教学的改革:第一,改变口语表达教学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附属地位, 构建规范完整的口语表达教学体系;第二,适当增加课时数;第三,口语表达教学要力求实用性、多样化,实行创新性口语表达教学。

2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在《新课标》中,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也就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也要随之而变化。目标的多维化,也就要求教学内容需要多维化。而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中则需要遵循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所谓基础性,是指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有利于为高中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相关知识与课程内容 ;而时代性则是指在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要尽量体现出时代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相一致,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不仅要选择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不同文化的普适性知识,同时也要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经典的知识。高中英语是对初中英语课程的延伸,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为高中学生考取大学、就业以至于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强调语言教学的基础性,同时也需要针对高中学生在这一阶段所独具的生理心理特点,使英语课程符合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也就是说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尽量能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3倡导与语用学理念相符合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篇9

拔河游戏机

摘要

1、任 务 与 要 求 : 电 子 拔 河 游 戏 机 是 一 种 能 容 纳 甲 乙 双 方 参 赛 或 甲 乙 双 方加 裁 判 的 三 人 游 戏 电 路。

由 一 排 LED 发 光 二 极 管 表 示 拔 河 的 的“ 电 子 绳 ”。

由 甲 乙 双 方 通 过 按 纽 开 关 使 发 光 的 LED 管 向 一 方的 终 点 延 伸,当 延 伸 到 某 方 的 最 后 一 个 LED 管 时,则 该 方 获胜,连 续 比 赛 多 局 以 定 胜 负。

显示器显示胜者的盘数。

2、基 本 要 求 如 下 :

(1)

比 赛 开 始 时,由 裁 判 下 达 命 令 后,甲 乙 双 方 才 能 输 入信 号,否 则,由 于 电 路 具 有 自 锁 功 能,使 输 入 信 号 无 效。

(2)“ 电 子 绳 ” 到 少 由 15 个 LED 管 构 成,裁 判 下 达 “ 开 始 比 赛 ”的 命 令 后,位 于 “ 电 子 绳 ” 中 点 的 LED 点 亮。

甲 乙 双 方 通 过 按键 输 入 信 号,使 发 亮 的 LED 管 向 自 己 一 方 移 动,并 阻 止 其 向 对方 延 伸。

当 从 中 点 至 自 己 一 方 终 点 的 LED 管 全 部 点 亮 时,表 示比 赛 结 束。

这 时,电 路 自 锁,保 持 当 前 状 态 不 变,除 非 由 裁 判使 电 路 复 位。

3、方 案 论 证 与 设 计 电 子 拔 河 游 戏 机 是 一 种 能 容 纳 甲 乙 双 方 参 赛 或 甲 乙 双 方加 裁 判 的 三 人 游 戏 电 路。

由 一 排 LED 发 光 二 极 管 表 示 拔 河 的“ 电 子 绳 ”。

游 戏 双 方 各 拥 有 一 个 比 赛 时 使 用 的 按 钮 ,当 参 与者 不 停 的 按 动 按 钮 的 时 候 就 产 生 脉 冲 ,谁 快 产 生 的 脉 冲 就 多 ,这 样 由 甲 乙 双 方 通 过 按 扭 开 关 使 发 光 的 LED 管 向 一 方 的 终 点 延伸,双 方 通 过 按 扭 输 入 信 号,使 得 计 数 电 路 实 现 计 数 功 能,当延 伸 到 某 方 的 最 后 一 个 LED 管 时,则 该 方 获 胜,连 续 比 赛 多局 以 定 胜 负。

通 过 设 计 多 谐 振 荡 器 提 供 输 入 脉 冲,用 可 逆 计 数器,译 码 器,将 甲 乙 双 方 的 输 入 转 换 为 脉 冲,再 经 过 译 码,显示 译 码 器 和 七 段 数 码 管 实 现 电 路 的 记 分 功 能。

用 开 关 设 计 的 裁判 可 以 实 现 电 路 的 记 分 和 清 零 功 能。

目录概述………………………………………………………………………… ⑴

1.1 设计思想及说明 ……………………………………………………………⑴系统总体方案 及硬件设计 …………………………………………………… ⑸ 2.1 实验设备及各器件功能 ……………………………………………… ⑸~⑼ 2.2 设计步骤 ……………………………………………………………… ⑼~⑿ 2.3 实验电路框图 ……………………………………………………………… ⒀

2.4 作品介绍 …………………………………………………………………… ⒀3 心得体会 ……………………………………………………………………… ⒁ 4 参考文献 ……………………………………………………………………… ⒂

附 附 1 1 :系统原理图 …………………………… ………………………………… ⒃

概述 1.1 设计思想及说明

电子拔河游戏机是一种能容纳甲乙双方参赛或甲乙双方加裁判的三人游戏电路。由一排 LED 发光二极管表示拔河的“电子绳”。游戏双方各拥有一个比赛时使用的按钮,当参与者不停的按动按钮的时候就产生脉冲,谁快产生的脉冲就多,这样由甲乙双方通过按扭开关使发光的 LED 管向一方的终点延伸,双方通过按扭输入信号,使得计数电路分别实现实现加减计数功能,当延伸到某方的最后一个 LED 管时,则该方获胜,连续比赛多局以定胜负。

通过设计甲乙通过输入单脉冲,用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实现加减,通过译码器显示译码器和七段数码管实现电路的记分功能,并实现双方赢盘数的自动统计。用开关设计的裁判可以实现电路的清零功能。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 实验设备及各器件功能1. +5v 直 流 电 源 ; 提 供 拔 河 游 戏 机 的 信 号 输 入,高 低 电平输 入,产 生 信 号。

2. 译 码 显 示 器 ; 将 十 进 制 数 字 信 号 转 化 成 模 拟 信 号,使输 出 比 赛 结 果。

3.逻 辑 电平开 关 ;使 能 端,在 每 场 比 赛 结 束 后 进 行 锁 定,在 下 场 比 赛 开 始 时 间 解 除 锁 定,使 比 赛 进 行 以 后 各 场。

4.4 线 - 16 线 译 码 /分 配 器 CC4511;将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 转化 成 模 拟 信 号,使 发 光 二 极 管 在 与 到 高 电 势 时 间 发 光。

5.同 步 递 增 /递 减 二 进 制 计 数 器 CC40193;CP(u)为 递增 输 入 端,CP(d)为 递 减 输 入 端。

6. 十 进 制 计 数 器 74LS90;对 输 入 信 号 进 行 十 进 制 记 数,记 数 后 将 其 传 送 到 译 码 显 示 器 显 示。

7. 与 非 门 CC4011×3,与 门 CC4081.异 或 门 CC4030,电 阻 1 千 欧 姆 ×4,与 译 码 显 示 器、逻 辑 电平开 关、译 码 分 配器、同 步 递 增 /递 减 二 进 制 计 数 器、十 进 制 计 数 器 等 各 个 器 件构 成 整 个 拔 河 游 戏 机 设 备。

8. 九 个 发 光 二 集 管 及 导 线。

R 0(1)CP ACP B R 0(2)R 9(2)R 9(1)NCNC V CCQ A Q D Q B Q CGND1 2 3 4 5 6 714 13 12 11 10 9 8Q A Q D Q BQ CR 9(2)R 9(1)R 0(2)R 0(1)CP BCP A74LS90CP ACP BQ A Q D Q B Q CR 9(2)R 9(1)R 0(2)R 0(1)74LS90B、、74LS 90 管脚分布图2、利用集成功能组件设计计数电路74LS90

2.2

骤 设 计 步 骤

开 始 我 们 是 设 计 电 路 图 完 成 以 上 功 能,但 由 于 部 分 器 件 的缺 乏,而 用 现 有 器 件 实 现 电 路 功 能 相 对 较 复 杂。

而 且 由 于 按 照设 计 的 电 路 图,所 需 元 器 件 较 多,需 使 用 两 块 电 路 板,但 是 出现 了 两 块 电 板 的 电 压 不 匹 配,驱 动 不 足 等 问 题,同 时 线 路 较 复杂 使 得 排 查 的 工 作 也 很 难。

所 以 后 来 我 们 改 用 了 编 程 实 现。

编 程 原 理 概 要 :

输 入 :

甲,乙 和 裁 判 的 脉 冲

输 出 :个 LED 发 光 二 极 管 输 入 ; 甲 的 赢 盘 数(4 位 二 进 制);乙 的 赢 盘 数(4 位 二 进 制); 在 程 序 内 部 实 现 根 据 裁 判,甲 乙 输 入 控 制 计 分,译 码 等 主 要 功能 程 序 设 计 中 的 几 个 关 键 问 题 :

时 钟 信 号 问 题 :

如 何 实 现 各 相 关 功 能 模 块 的 时 钟 同 步。

首 先 搞 清 楚,引 脚 定 义 中 寄 存 器 属 性 和 组 合 逻 辑 属 性 的 不 同。可 以 作 这 样 的 理 解 :

寄 存 器 模 式 需 要 时 钟 信 号 的 控 制,来 一 个时 钟 脉 冲,发 生 一 次 改 变。

而 组 合 逻 辑 属 性 则 可 理 解 为 某 一 时刻 的 输 出 唯 一 决 定 于 此 时 其 输 入 的 各 变 量,而 且 可 以 认 为 这 种改 变 在 电 路 内 部 是 瞬 时 的,无 延 迟 现 象。

本 程 序 的 核 心 是 如 何 实 现 两 个 脉 冲 分 别 控 制 一 个 可 逆 计 数 器的 加 减 记 数,同 时 裁 判 脉 冲 能 对 计 数 器 进 行 重 置,以 及 重 置 之前 的 自 锁 功 能。

开 始 时 我 们 是 通 过 引 入 了 一 个 外 部 时 钟 信 号 CLK,可 逆 计 数 器的 时 钟 信 号 =CLK,这 样 就 可 以 实 现 甲,乙,裁 判 脉 冲 能 在 任 意时 刻 改 变 计 数 器 的 状 态,因 为 外 部 时 钟 脉 冲 是 始 终 不 断 的,所以 电 路 总 是 在 判 断 各 输 入 以 决 定 输 出。

但 是 碰 到 了 一 个 问 题 :当 甲 只 按 了 一 下,LED 灯 直 接 跳 到 了 最 左 边,也 就 是 内 部 计 数器 一 下 减 到 了 0,而 不 是 按 一 下 只 减 1。

分 析 现 象,出 现 这 样的 问 题 就 是 由 于 外 部 输 入 的 CLK 信 号 的 频 率 为 1-100KHZ,也就 是 其 脉 冲 的 周 期 最 大 也 是 微 秒 级 的,甲,乙 的 脉 冲 是 不 可 能实 现 这 样 的 速 度 的。

例 如 甲 按 下 单 脉 冲 发 生 器 0.1 秒,而 技 术器 时 钟 已 经 过 去 100 以 上 的 周 期,也 就 是 说 计 数 器 减 了 100 次(当 然 只 减 了 4 电 路 就 自 锁 了)。

后 来 我 们 也 考 虑 过 通 过 分 频 将 高 频 信 号 分 频 成 低 如 几 HZ 的 低频 信 号,但 是 分 析 后 发 现 这 是 不 实 际 的,而 且 在 时 序 上 仍 然 存在 问 题。

因 为 即 使 时 钟 信 号 低 到 能 适 应 甲 乙 脉 冲 的 频 宽,但 是仍 会 因 为 周 期 过 大,电 路 反 应 过 慢,LED 移 动 缓 慢 的 缺 陷。

通 过 长 时 间 的 分 析,这 期 间 对 寄 存 器 和 组 合 逻 辑 模 式 的 电 路 内部 运 作 的 理 解 有 了 质 的 提 高。

得 出 了 以 下 的 最 终 解 决 方 案 可 逆 计 数 器 原 始 状 态 输 出 4 位 二 进 制 数 0000,经 译 码 器输 出 使 中 间 的 一 只 发 光 二 极 管 发 亮。当 按 动 A、B 两 个 按 键 时,分 别 产 生 两 个 脉 冲 信 号,经 整 形 后 分 别 加 到 可 逆 计 数 器,可 逆计 数 器 输 出 的 代 码 经 译 码 器 译 后 驱 动 发 光 二 极 管 点 亮 并 产 生位 移,当 亮 点 移 到 任 何 一 方 终 端 后,由 于 控 制 电 路 作 用,使 这一 状 态 被 锁 定,而 对 输 入 脉 冲 不 起 作 用。如 按 到 复 位 键,亮 点又 回 到 中 点 位 置,比 赛 又 可 重 新 开 始。

将 双 方 终 端 二 极 管 的 正 端 分 别 经 两 个 与 非 门 后 接 至 两 个二 - 十 进 制 计 数 器 的 加 计 数 端,当 任 一 方 取 胜,该 方 终 端 二 极管 发 亮,产 生 一 个 下 降 沿 使 其 对 应 的 计 数 器 计 数。这 样,计数 器 的 输 出 即 显 示 了 胜 者 取 胜 的 盘 数。

1.计 数 器 可 逆 计 数 器 要 有 两 个 输 入 端,四 个 输 出 端,要 进 行 加 /减 计数,因 此 选 用 CC40193 双 时 钟 二 进 制 同 步 加 /减 计 数 器 来完 成。

2.整 形 电 路 CC40193 是 可 逆 计 数 器,控 制 加 减 的 CP 脉 冲 分 别 加 至5 脚 和 4 脚,此 时 当 电 路 要 求 进 行 加 法 计 数 时,减 法 输 入 端 CPd 须 为 高 电平;减 法 计 数 时,加 法 输 入 CPu 也 必 须 为 高 电平,若 直 接 由 A、B 键 产 生 的 脉 冲加 到 5 脚 或 4 脚,那 么 就 有 很 多 时 机 在 进 行 计 数 输 入 时 另 一 计数 输 入 端 为 低 电平,使 计 数 器 不 能 计 数,双 方 按 键 均 失 去 作 用,拔 河 赛 不 能 正 常 进 行。

加 一 整 形 电 路,使 A、B 键 出 来 的 脉 冲经 整 形 后 变 为 一 个 占 空 比 很 大 的 脉 冲,这 样 就 减 少 了 进 行 某 一计 数 时 另 一 计 数 输 入 为 低 电平的 可 能 性,从 而 使 每 一 次 键 都 有可 能 进 行 有 效 的 计 数。

整 形 电 路 是 由 两 个 与 门 CC4081 和 4个 与 非 门 CC4011 来 实 现 其 相 应 功 能。

3.译 码 电 路

选 用 4 线 - 16 线 CC4514 译 码 器。

译 码 器 的 输 出Q0~Q14 分 接 9 个 发 光 二 极 管,二 极 管 的 负 端 接 地,而 正 端 接译 码 器 ; 这 样,当 信 号 输 出 为 高 电平时 发 光 二 极 管 点 亮。

比 赛 准 备,译 码 器 输 入 为 0000,Q0 输 出 为 0,中 心处 二 极 管 首 先 点 亮,当 编 码 器 进 行 加 法 计 数 时,亮 点 向 右 移,进 行 减 法 计 数 时,亮 点 向 左 移。

4.控 制 电 路 为 指 示 出 谁 胜 谁 负,需 用 一 个 控 制 电 路。当 亮 点 移 到 任 何一 方 的 终 端 时,判 该 方 为 胜,此 时 双 方 的 按 键 均 宣 告 无 效。此时 电 路 可 用 一 个 异 或 门 CC4030 和 一 个 与 非 门 CC4011 来 实现。将 双 方 终 端 二 极 管 的 正 极 接 至 异 或 门 的 两 个 输 入 端,负 极接 至 两 个 与 非 门 的 两 个 断 口,当 获 胜 一 方 为“ 1”,而 另 一 方 则为 “ 0”,异 或 门 输 出 为“ 1”,经 非 门 产 生 低 电平“ 0”,再 送 到 计 数器 的 置 数 端 PE,于 是 计 数 器 停 止 计 数,处 于 预 置 状 态,使 计数 器 对 输 入 脉 冲 不 起 作 用。

5.胜 负 显 示 将 双 方 终 端 二 极 管 正 极 经 与 非 门 后 的 输 出 端 分 别 接 到 两 个74LS90 计 数 器 的 A 端,74LS90 的 四 组 4 位 BCD 码 分 别 接 到实 验 装 置 的 四 组 译 码 显 示 器 的 A、B、C、D 插 入 口。当 一 方 取胜 时,该 方 终 端 二 极 管 发 亮,同 时 相 应 的 数 码 管 进 行 加 一 计 数,于 是 就 是 到 了 双 方 取 胜 次 数 的 显 示。

6.复 位

为 能 进 行 多 次 比 赛,需 要 进 行 复 位 操 作,使 亮 点 返 回中 心 点,可 用 一 个 开 关 控 制 CC40193 的 清 零 端 即 可。

胜 负 显 示 器 的 复 位 也 应 用 一 个 开 关 来 控 制 胜 负 计 数器 的 清 零 端 R,使 其 重 新 计 数。

2.3

实验电路

2.4

作品介绍

严 格 说 来,我 们 组 的 作 品 只 是 在 功 能 上 实 现 了 拔 河 机 的 拔河 功 能,虽 然 算 不 上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拔 河 游 戏 机,但 这 次 设 计 实验 不 失 为 一 次 有 意 义 的 挑 战。

本 作 品 为 数 字 电 子 产 品,准 确 而且 灵 敏 度 高,不 会 因 为 电 路 耗 能 或 模 拟 元 件 本 身 的 原 因 造 成 响应 缓 慢、准 确 度 低 等 缺 陷。

使 用 说 明 首 先,要 接 如 5V 的 直 流 电 源 使 电 路 通 电,使 用复 位 开 关 将 甲 乙 赢 盘 数 重 置,然 后,裁 判 按 下 开 始 将 程 序 内 部核 心 加 减 计 数 器 重 新 置 开 始 位,仪 器 便 可 开 始 工 作,用 甲 乙 两个 脉 冲 开 关 实 现 电 路 的 “ 拔 河 ”,当 某 端 的 最 后 一 个 发 光 LED管 亮 起 时,说 明 一 局 比 赛 结 束,通 过 按 下 裁 判 的 复 位 按 键 来 进行 下 一 场 比 赛,在 数 码 管 中 显 示 了 比 赛 的 结 果。

可逆计数器 按键 A B 整形电路 选择开关 译码器 取胜计数器 取胜显示 控制电路 中心点显示 复位

心得体会

此 次 电 子 系 统 设 计 中,我 们 投 入 了 最 大 的 热 情 和 精 力,从设 计 电 路 图,选 择 元 器 件,在 实 验 箱 上 组 合,每 一 个 过 程 都 经过 了 大 家 的 共 同 探 讨,其 过 程 中 出 现 了 不 少 的 问 题,我 们 没 有气 馁,没 有 退 缩,我 们 积 极 向 同 学 和 老 师 请 教,并 且 一 遍 又 一遍 的 重 复 实 践,直 到 我 们 期 望 的 结 果 实 现。

事 实 也 证 明 我 们 的努 力 没 有 白 费,认 真 严 谨 的 实习态 度 给 我 们 带 来 了 成 功 的 喜悦!

通 过 这 次 电 子 系 统 设 计,我 们 掌 握 了 设 计 一 个 数 字 电 路 的基 本 方 法 和 基 本 步 骤,实 际 解 决 了 设 计 中 出 现 的 问 题,增 强 了寻 找 问 题,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此 次 电 子 设 计 的 成 功 不 仅 帮 助 我们 更 好 地 掌 握 书 本 知 识,尤 其 重 要 的 是 增 强 了 我 们 的 自 信,培养 了 我 们 独 立 思 考 的 能 力。

严 格 说 来,我 们 组 的 作 品 只 是 在 功 能 上 实 现 了 拔 河 机 的 拔河 功 能,虽 然 算 不 上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拔 河 游 戏 机,但 这 次 设 计 实验 不 失 为 一 次 有 意 义 的 挑 战。

参考文献

[1]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电路》,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年 [2] 李国丽 朱维勇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3] 蔡惟铮主编:《数字电子线路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年 [4] 李 士雄、丁康源主编:《数字集成电子技术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5] 欧阳星明:《数字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年3 月

K Ω附 2

系统原理图

Cc40193

& & & & & & & & & & =1 & & 日 日 日 日 Cc4511 D C B A Cc4511 D C BA Cc4511 D C B A Cc4511 D C B A

74LS90

Cc4514

74LS90

741LS90

上一篇:评助理工程师自我鉴定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写最珍贵的礼物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