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2024-09-08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精选8篇)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篇1

写作辅导站

巧选形式

【技法点拨】

近几年,中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已降到了最低限度,这给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于是,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文言文„„各种文体的佳作在中考试卷中频频亮相,异彩纷呈。那么,我们如何在中考作文中发挥文体优势,写出满意的作文呢?

一、自问自答式

这是一种与单口相声类似的创新样式。湖北宜昌市要求以“灯”为话题写作,当众多考生顺着提示语叙写发生在“灯”下的人和事时,有位考生却以《红绿灯的痛诉》为题,别出心裁地让“我”(即红绿灯)以自问独白的形式展示种种违规丑态及其后果,以警示世人,文章一开篇就进入了自问独白:“什么,我神气?红灯一亮‘车们’戛然而止;绿灯一闪,‘车们’鱼贯而行,多威风!甭说了,你可知我的酸甜苦辣,我一肚子苦水向谁说,难得今日清静,咱哥俩就好好聊聊。”文中另一个虚拟的“哥”其实一直未出场,全由“有没有心烦的事?多着呢?”“有没有最头疼的事?有啊,那就是„„”“等一等,我得瞧瞧,你看那小子”等过渡语句引出独白,全文就由这些引号内的独白构成,写得生动幽默、流转自如。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作者运用得游刃有余,足见作者的机灵。

二、日记、书信式

日记是广大初中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形式。它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记述自己比较有意义的所见、所感、所思、所闻的一种短小灵活的文体。日记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钟,是个人成长的见证。其可写对象十分丰富,如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科学世界、人生体验等,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事、物、情、理都可以载入其中。

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合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都可以随意穿插,选取此类形式,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书信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体,中考时不少考生用它来写话题作文。书信体作文除了要符合书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也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因为书信体作文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发感情。书信体作文跟日记体作文类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构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封短信组成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主题。在书信体话题作文的写作实践中,已出现了“两地书”形式的书信体话题作文,这些信不再是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单向交流,而是双方交叉着相互写,以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如陕西中考要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在每篇日记中巧设“小树”和“男孩”这两条线索,并通过小标题的反复运用让两条线索平行延伸直至相交融合,让“小树”感受“男孩”,“男孩”也感受“小树”,从而突现“成功来自自信、互学和关爱”这一主题。折射出作者笔姿的灵活和构思的创意,叩击着读者的心扉。

三、故事新编式

故事新编就是以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点染成篇的小说。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中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写作环境愈加宽松,中考作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故事新编类作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这一现象启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故事新编这一构思方法进行写作。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我们要明确新编的真正内涵:新编不能等同于胡编乱造,又和戏说、调侃之流相去甚远。在运用故事新编的方法进行构思创作时,我们大可借鉴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剧创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失是求似。即既来源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甚至可以高于史实。写这类作文应注意两点:

1.联系原著,熟悉故事

故事新编中的人物是从古典名著或其他作品中借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应与原著中的相一致。作者必须熟悉原著,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的基本情节连续得上。写阿Q让人一看就是阿Q,写孔乙己让人一看就是孔乙己,而不能创造一个与原来的形象完全无关的形象。如果编孙悟空贪小便宜,好吃喜睡,时常弄巧成拙地耍小聪明,那就离谱了,所以故事新编绝不是胡编乱造、瞎编一气,而是要合情合理地去编。

2.联系现实,暗扣主旨

故事新编是借古人说今人,表面上写的是古事,实际上是影射现实社会。如有人借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写成了《阿Q新传》。文章以20世纪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塑造了一个“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违反经商诚信原则”的新阿Q,针砭时弊,寓意深刻,很有现实意义。

四、病历式

写此类形式的文章,应了解病历的基本内容与结构。病历一般包括病人症状与医生诊断及诊断意见。有一篇题为“病历”的文章,全文由“处方头”和三则病例组成。每则病例代表一个学习时期,均由症状、诊断、意见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个学段的文字最简洁,只有四个内容。病人:17岁,初中二年级。症状: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车匪,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身一人奋勇擒贼,身受多处刀伤。诊断:心眼残缺症,病入膏肓。意见:为了王家的香火延续,建议娶个聪明的媳妇。正直勇敢的病号,反遭误诊,谁之过?家长?医生?社会?岂不令人深思。

五、童话寓言式

寓言和童话,都是儿童文学中比较特殊的形式。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结构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它总是通过比喻使简单的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和启发,给丑恶事物以无情的嘲讽。它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浙江省台州市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某考生改写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对狐狸的勇气加以赞赏,寄寓了“只要有勇气,再大的困难都会低头”的哲理。故事通俗易懂,避免了空洞的说理,可谓匠心独运。作文时如果要表现较深刻、带有劝诫性的主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寓言这种体裁。

又如《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一文,考生采用童话的形式,以老鼠为“自我认识”的主体,显示了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文体新颖,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其他如小小说、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新闻、演说辞、辩论会、个人计划总结、读后感和会议记录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体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内容的外部形式,而我们又可以借助这些特色各异的形式的特点为我们的作文内容服务,使我们的文章更富于创造性。

总之,在文体这个领域,广大考生已挣脱了束缚,如鱼得水,如鸟出笼,创新形式不断出现。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写作中创造出更多的新文体!

【范文引领】

每个人都是生长在一定环境中的。“环境”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可以造就人,不良的环境必定害人。古有“孟母三迁”之佳话,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典故„„请以“成长与环境”为话题。联系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确定一个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和戏剧除外,体裁不限。

一场辩论会

听,新一轮的辩论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反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走进去看一下吧。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新一轮的辩论会。这一次,我们辩论的主题是:成长与环境。自古有“孟母三迁”之佳话,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典故,也有逆境出人才的说法。请正反双方辩手运用事实和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方观点: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反方观点:逆境才能出人才。

正方辩手: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方一致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不良的环境必定害人。在我们面前就有很好的例子,那就是辩题中提到的“孟母三迁”的佳话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典故,可见良好的环境可以造就伟人,不良的环境可以衍生恶人。也就是说,正是有了孟母的三迁,才有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才会有《孟子语录》这样的佳作传世。

反方辩手:古今中外,有多少逆境出人才的事例:北宋著名文坛领袖欧阳修,三岁而孤,性读书,家贫,无从治书以观,其母遂以芦荻画地教之,欧阳修最终成为一代文豪。出身于黑人家庭的世界球王贝利,从小便过着贫苦的生活。还有英国著名通话作家柯斯林,是在皮鞭下创造的神话,这些无不说明了一条广为人知的道理:逆境能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刚才对方的辩述十分精彩,但是,对方辩手却忽略了这样一点:从孟子的言行和著作上来看,孟子是一位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存在的不良因素而改变自己。对方辩手不妨这样设想: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结果会怎样?还不是虚度年华,浪费青春,直至终老?

正方辩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善于思考,相信只要一个人一旦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地位,一定会利用良好的环境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整天都只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劳心费神,何谈建立丰功伟业?怎能名垂青史?在美国,曾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的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1位副总统。而另一个是珠克家族,其始祖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的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手和60多个盗窃犯。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多么大的作用,而不良的环境会使下一代甚至好几代都挺不直腰杆。

反方辩手:大家应该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位酷爱读书的人,生活十分贫穷,连灯油都买不起,而邻居却十分富有,整夜灯火通明,于是那个穷书生便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光看书,最终成了一代文化名人,他就是匡衡,这不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么?就算环境再艰苦,只要有上进心在,一定会排除万难,创造条件,实现理想的。

正反辩手:但据我方所知,对方辩手所说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更多的人却会意志消沉,从此萎靡不振,正所谓人穷志短,不是么?

反方辩手:真金不怕火炼,相信刚才对方辩手所说的也只是少数人吧!

主持人:时间到,正反双方辩手的辩论十分精彩。下面,我代表评委老师解说一下此题用意:亲爱的同学们,不管你的生活环境如何,只要你心中有求知的火焰,一定会利用条件或创造条件来满足你求知的欲望,实现你美好的理想。环境的好坏只是一种客观因素,关键是要看后天的努力。只要有了矢志不渝的远大报复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不管什么条件下都能成才,反之,则将一事无成。相信大家都会像戈壁滩上的依米花,绽放自己生命的美丽。主持人的话正合我意,我带头鼓起了掌„„

【实战演练】

201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作文题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

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校)名和人名。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篇2

为了让学生好学并且乐学, 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都为大家所熟知了。虽然, 新课改强调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可是, 怎样的改革都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因此, 如何强化记忆, 如何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语文教改的新路子,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每个老师都应关注的问题。

一、比较记忆法

比较是逻辑分析的重要方法, 也是逻辑记忆的重要方法。比较记忆法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意义记忆。通过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分析, 容易使我们对比较的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不同特点有较清晰的理解, 便于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内,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 我在带领学生复习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时, 对《荷塘月色》和《绿》的景色特点和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 出了一道思考题: 试比较《荷塘月色》和《绿》的景色特点和语言特点有何异同, 并说明为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得知, 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所以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让学生可以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学生在分析讨论之后, 可以明白: 虽然两篇文章都给我们展现了美妙的景色, 可是但前者是清新雅致的, 后者则表达了一种壮美之情。前者含有作者的政治态度 ( 烦躁的现实世界, 宁静的自然世界, 理想的现实世界) ; 后者抒发的是无比欢畅的心情。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是朴素秀雅的, 但前者含蓄、沉郁, 后者则是摇荡欢快, 之所以有这种不同, 是由于当时作者的心境、感情不同。

其实, 在语文课堂上, 有许多地方可以用到比较的方法。因为可以比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如相同的题材、相同的手法、相同的流派等。而且比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作品由潜入深、由表及里挖掘内涵的过程, 有比较才有鉴别, 文学作品的欣赏才能不断深入。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并非为比较而比较, 更不是挖空心思地进行比较游戏, 而是为了在加深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 优化记忆方法, 强化记忆效应。

二、归纳记忆法

学习离不开归纳, 归纳有助于理解, 也有助于记忆。归纳记忆法也是属于逻辑记忆的范畴。

在语文总复习过程中, 要重点把握文章的整体构思, 将文章看成是一部机器, 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能将文章评析得支离破碎, 使学生对每一篇文章有一个总的完整的印象。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 作者紧扣“难”字来组材, 写了四难: 借书之难、叩问之难、从师之难、生活之难。再以太学士现实的优越条件作对照, 勉励后生。在复习时, 我们就抓住这个“难”字, 大做文章,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表现“难”的内容材料, 认真整理, 归纳出“四难”。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既长文又是名篇, 为了更有效的复习, 我为学生归纳了五个阅读重点, 要求学生从作品中分别找出相应的例子。如残酷的惩罚 ( 脚踢、拳打、棍抡、泼冷水、毒骂殴打、罚工钱、停生意、罚站、头顶皮带盘心子、饿饭、吊起、关黑房子) 、惊人的数字 ( 文中确凿的数量词若干, 此略) 、频繁的特称 ( 芦柴棒、猪猡、懒虫、带工、请愿警、包身工、机器、试验工、罐头、那摩温、东洋婆、抄身婆) 、强烈的反语 ( “慈祥的老板”“佳肴”、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这种“文明”的殴打、“合理”的惩戒方法) 和凝练的要点 ( 起床———野蛮, 住宿———恶劣, 饮食———非人, 威胁———音响、尘埃、潮湿, 危险———殴打、罚钱、停业, 遭遇———悲惨, 预言———黎明的到来) 。这样归纳复习, 学生确实感受到了作品形象鲜明, 感情真挚, 数字确凿, 分析缜密, 有巨大的感染力, 同时又巩固了关于写好复杂记叙文的诸多知识, 如组材线索、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等。

三、数字记忆法

我们在语文总复习中, 也常请数字记忆来帮忙。例如, 以“三”这个数字为例。我们可以巧妙地从许多作品中找到便于记忆的因素: 《祝福》中的三次祝福的描写; 《项链》中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三个情节的安排; 体现大堰河 ( 乳母) 对乳儿真挚的爱的三个字 ( “哭”“笑”“梦”) ;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了三件事 ( 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 。再如中国古代小说也喜欢借数字来成书, 特别是其中的“三”字。如《三国演义》中, 著名的就有“桃园三结义”“三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等, 就是高中课文节选的如《失街亭》一节, 也可以归纳出多个“三”字诀来, 如诸葛亮“三嘱”、马谡“三笑”、蜀兵“三败”、诸葛亮“三令”、诸葛亮“三哭”等。记住“三”这个数字, 不是玩弄数字, 而是为了发挥数字记忆效应, 强化我们对有关内容的记忆印象。例如, 记住三次祝福时祥林嫂的遭遇, 对她不仅受经济压迫, 还受精神虐待的悲惨命运无疑还会有深刻的认识。记住“三”这个数字, 会使学生知道, 借“三”成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传统手法, 用在情节结构安排上的被称“三迭式”结构, 这种写法既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 又使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得更加全面充分,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贯彻新课改精神 提高总复习效率 篇3

物理总复习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时间短,要使大部分同学能考取高中,中考总复习阶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如何提高总复习的效益、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了每一位初三同学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贯彻新课改精神,改变教学理念,制定总复习计划

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步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1.1遵“纲”循“本”

复习重点要放在研究《新课程标准》、《中考命题说明》和精读课本上。明确各章节的考点

初中物理课本总计有77个知识点,需要达到“知道”层次要求的有97个,需要达到“理解”层次的有37个;基本公式有26个;要求学生掌握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有23个。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心知肚明。

①精读物理课本

在复习每一章前,可先由学生看课本再现知识,完善物理知识结构,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的加深理解的过程,精读就是对重点知识、概念、规律、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②讲、练、考结合,不断总结,反复提高

在总复习时间短老师选取的例题必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讲解是要注意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的视野、思路,培养解题的灵活多变性。复习资料中的反馈练习题必须逐一落实,同时还要适当补充具有代表性新颖的练习题,复习一部分内容后,通过自编典型试题进行训练,这样可以避免试题的重复。

③重视试卷的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讲评试卷是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脑海中打下较深的烙印。讲评时应注意: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

1.2专题复习

①“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循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几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②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的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的重点。③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知识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

1.3综合强化训练

照前面的复习后,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上,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上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一般采用成套的综合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严格考试和分类讲评。此轮复习要从目标的确定,审题,答题,都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严肃科学的应考态度。

2做好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复习的主要目的一是巩固和加深理解新课标规定的学习内容,二是对各种能力进行训练并提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总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本和复习资料,提倡复习期间自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归类,形成学生个体的物理知识网络。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把书读“薄”,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复杂,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能迅速地反应联想、找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复习中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知识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而方法是能力的具体体现。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强调以“概念”、“规律”为基础,帮助同学正确理解“概念”、“规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钥匙和关键。

3贯彻精讲精练的原则

教师要精讲,就是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课讲的内容一定要紧凑,题目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梯度”。

学生要精练,精练的前提是教师要精编、精选练习。要依据新课标:1 体现各章节的要求;2 符号学生水平,一步一个阶梯地组织题目,不急于一步到位;3 练习、测验中的出错多的知识点要查漏补缺。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为了提高"“练”的质量,还要进行“发散思维”辅导,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实施因材施教,分层辅导

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层次是中下游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较差,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基础做起,要求他们采用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争取在辅导课上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第二层次是中上游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知识的辅导,提出进步的要求作更严格地训练。为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是上游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奥林匹克”式的辅导,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加深扩展。为尖子生提供更深入学习物理的机会,培养优秀生的轰动效应。

5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篇4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考点分析

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应纳税额 = 收入 × 税率

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 5000 = 0.1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           ……  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

110% - 100%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答: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0%。

例2、(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的辆数占实际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实际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计划比实际少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500辆

500 ÷ 5500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500 ≈ 90.9%         ……  计划产量相当于实际的90.9%

100% - 90.9%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答:计划比实际少生产9.1%。

点评:想一想,在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 ×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 ÷ 单位1”。

例3、(难点突破)

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分析与解:苹果比梨重20%,表示苹果比梨重的部分占梨的20%,把梨的质量看作单位“1”;而梨比苹果轻20%则表示梨比苹果轻的部分占苹果的20%,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两个单位“1”不同,切忌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是把梨看作单位“1”,梨有100份,苹果就是100 + 20 = 120份;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百分之几 = 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的部分 ÷ 苹果 = (120 - 100)÷ 120≈16.7%

答: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16.7%

点评: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中,关键还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从结论可以得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另一个数就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这句话是错的。为什么呢?把两个百分之几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出这两个百分之几对应的量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量或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的量,而这两种说法是相同的,也就表示的是同一个量;而单位“1”一个是梨,一个是苹果,所以这两个百分之几是不可能相等的。

例4、(考点透视)

一种电子产品,原价每台5000元,现在降低到3000元。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降低到3000元,即现价为3000元,说明降低了2000元。求降价百分之几,就是求降低的价格占原价的百分之几。

5000 – 3000 = 2000(元)

2000 ÷ 5000 = 40%

答:降价40﹪。

例5、(考点透视)

一项工程,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新 课标 第 一 网

分析与解:根据“原计划10天完成”,可以得到:原计划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根据“实际8天完成”,可以得到:实际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用“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完成的量 ÷ 原计划每天完成的量”,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多修百分之几。

(  -  ) ÷   = 25%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5%。

点评:找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好这一题的关键,题目中要求的是每天完成的任务量,而不能用10和8去求,因为10和8是工作时间,在解答时容易发生错误。

例6、(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益民五金公司去年的营业总额为4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分析与解: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是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 缴纳营业税占营业额的

3%,即400万元的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计算时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计算。

400×3% = 400×  = 12(万元)

或400×3% = 400×0.03 = 12(万元)

答:去年应缴纳营业税12万元。

点评: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税率是不一样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从根本上讲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例7、(和应纳税额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王叔叔买了一辆价值160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钱?

分析与解: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应包含购买价和10%的车辆购置税两部分,而车辆购置税是占摩托车购买价的10%,可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也可以这样想:车辆购置税占购买价的10%,把购买价看作单位“1”,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相当于购买价的(1 + 10%),即求16000元的110%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方法1:16000 ×10% + 16000 = 1600 + 16000 = 17600(元)

方法2:16000 ×(1 + 10%) =  16000 ×1.1 = 17600(元)

答: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17600元钱。

例8、扬州某风景区“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9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70

万元。按门票的5%缴纳营业税计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0.45万元。

分析与解:营业税是按门票的5%缴纳,是占门票收入的5%,而不是占游客人数的5%

答:“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13.5万元。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一)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足球个数比篮球少(  )%。

2、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排球个数相当于篮球的(   )%。

3、足球个数比篮球少20%。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  )球个数最多,(  )球个数最少。

4、果园里种了60棵果树,其中36棵是苹果树。苹果树占总棵数的(  )%,其余的果树占总棵数的(  )%。

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 (    )÷ (     )

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多百分之几 = (    )÷ (     )

实际节约了百分之几 = (    )÷ (     )

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 (    )÷ (     )

6、20的40%是(    ),36的10%是(    ),50千克的60%是(    )千克,800米的25%是(    )米。

7、进口价a元的一批货物,税率和运费都是货物价值的10%,这批货物的成本是(   )元。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白兔有25只,灰兔有30只。灰兔比白兔多百分之几?

2、四美食盐厂上月计划生产食盐450吨,实际生产了480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百分之几?

3、小明家八月份用电8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节约1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八月份节约用电百分之几?

4、某化肥厂9月份实际生产化肥5000吨,比计划超产500吨。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6、爸爸买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规定需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爸爸买这辆车共需花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25 )%,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80 )%,足球个数比篮球少(  20 )%。

2、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排球个数相当于篮球的(  118  )%。

3、足球个数比篮球少20%。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  排 )球个数最多,(  足 )球个数最少。

4、果园里种了60棵果树,其中36棵是苹果树。苹果树占总棵数的( 60 )%,其余的果树占总棵数的(  40 )%。

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 (  女生人数  )÷ (  全班人数   )

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多百分之几 =( 杨树比柏树多的棵数 )÷ ( 柏树棵数 )

实际节约了百分之几 = ( 节约的数量 )÷ ( 计划数量 )

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 (  超产产量  )÷ (  计划产量   )

6、20的40%是(  8  ),36的10%是(  3.6  ),50千克的60%是(  30  )千克,800米的25%是(  200  )米。

7、进口价a元的一批货物,税率和运费都是货物价值的10%,这批货物的成本是( 1.2a  )元。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白兔有25只,灰兔有30只。灰兔比白兔多百分之几?

(30 - 25)÷ 25 = 20 %

2、四美食盐厂上月计划生产食盐450吨,实际生产了480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百分之几?

(480 - 450)÷ 450 ≈ 6.7%

3、小明家八月份用电8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节约1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八月份节约用电百分之几?

10 ÷ 80 = 12.5 %

4、某化肥厂9月份实际生产化肥5000吨,比计划超产500吨。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00 ÷ (5000 – 500) ≈ 11.1%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900 × 17% = 153(万元)

6、爸爸买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规定需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爸爸买这辆车共需花多少钱?

方法1:12 ×10% + 12 = 1.2 + 12 = 13.2(万元)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篇5

教学目标 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 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 小黑板上画有方格子,让学辨别上下左右。

小正方体若干。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位置与图形。

1、出示小黑板。看图。图上的小格子,指名说说上下左右,把小格子当做座位,说说第几排第几个在哪里?老师说,学生找。学生说学生找。达到熟练,人人过关。

二、揭示100页总复习第十题。

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他们个住在几门几层?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书上填一填。

检查校对。有困难的同学提出来问一问,为什么这样填?

按小组拿出小正方体随意摆一摆,说一说,各有几个?你们摆的有几块挡住了?以后,还会弄错吗?

四、完成作业本有关作业。

三、揭示总复习11题。

数一数。图上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新GRE逻辑阅读练习题 篇6

8. The autho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A) showing that a certain interpretation is better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than i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B) developing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by using sources of evidence that formerly had been unavailable

(C) questioning the accuracy of the evidence that most scholars have used to counter the author‘s own interpretation

(D) reviewing the evidence that formerly had been thought to obscure a valid interpretation

(E) presenting evidence in support of a controversial version of an earlier interpretation.

9.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changes in the c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sulted in an

(A) underestimation of the amount of new land that was being fam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 underutilization of relatively small but rich plots of land

(C) overexpansion of the worl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for shipp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D) extension of agrarian depressions beyond national boundaries

(E)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market forces in determining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10.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after certain territories and countries had been joined into an interdependent market syste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grarian depressions within that system

(A) spread to several nations, excluding those in which the internal frontier remained open

(B) manifested themselves in several nations,including those in which new land remained available for farming

(C) slowed down the pace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D) affected the local and national prices of the non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several nations

(E) encouraged several nations to sell more of their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foreign markets

11. The author‘s argument implies that, compared to the yearly price changes that actually occurred on foreign agricultural markets during the 1880‘s, American farmers would have most preferred yearly price changes that were

(A) much smaller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B) much smaller bu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C) slightly smaller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D) similar in size bu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E) slightly greater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新教材下的初三数学总复习之浅见 篇7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 传统的复习方式就是进行题海战术, 引导学生对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 这样的复习,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效果不佳, 事倍功半。教师只有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 精心设计复习方案, 巧妙选择复习例题, 通过螺旋式的推进, 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章节复习要注意“网络化”

教材中的知识有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 都是按照科学的进度循序渐进, 分章分节地安排的。但是学生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积累的知识都是零散的, 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对那些分散知识点的梳理, 挖掘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分散的各个知识点通过整理、归纳, 联接成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复习四边形一章时, 由于概念、性质、判定和图形多, 各图形之间的性质判定方法极易混淆, 为了使学生头脑中对本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设计如图所示知识结构图表:

这样通过展示知识结构图, 学生就会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清晰掌握, 明白重点和难点, 自己掌握和没掌握的部分, 从而复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例题选择要注意“经典化”

初中三年的数学复习, 其中的例题是浩如烟海, 数不胜数, 想要全面具体地复习到是不可能的。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精选例题, 应突出教材重点, 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题目, 通过精选范例, 可沟通知识间的纵横关系, 以点带面, 以少胜多。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有利于知识的延伸与拓宽。例如:如左图, 在矩形ABCD中, BD=10, AD>AB, 设∠ABD=α, ∠ADB=β, 已知α、β是方程25x2-35x+12=0的两个实数根, 点E、F分别是BC、DC上的点, 设BC=x, EC+CF=4, 三角形AEF的面积等于y。 (1)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E、F两点在什么位置时, y有最小值, 并求出这个值。本题将三角形、矩形、方程、面积、函数, 最值等问题综合于一体, 不仅考察学生解三角形的能力, 而且还考察了函数和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 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上训练要注意“变化”

在复习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目的, 通过思维方式的优化, 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还从多角度, 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解题更具有灵活性。

四、数学探究要注意“层化”

例:已知:如右图, 三角形ABC的高AD、CE相交于点H, ∠ABC=45°。求证:DH=EH。这是一道很普通的课本题, 如挖掘课本习题的潜在价值, 创设新颖情景, 展示思维的空间, 则可得到下面问题:三角形ABC中, ∠ABC=45°, H为高线AD、CE的交点 (1) 请画出图形; (2) 求出∠DHE的大小; (3) 在你画出的图形中有那些线段相等?为什么? (4) 若连接DE, 有几对相似三角形?求值; (5) 若∠ABC=30°, 60°及α°时, 请推导出∠DHE的大小?求值?设计该题目的:本题源于课本, 又不拘泥于课本的特点在灵活性、新颖性方面下了工夫, 既作图又探索, 体现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用数学基础知识, 自行探索思想方法, 有利于扎实双基, 分层次达标, 培养学生开放性, 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不断进取, 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思想方法要注重“点化”

概括和深化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和“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个抽象的内容, 而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体现出的具体的内容, 它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精华, 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本质性和指导性。

因此, 在教学时要注重点化, 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 强化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这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认知结构, 活化所学知识, 深化思维层次, 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形式逻辑总复习题新 篇8

一、深化研究,准确把握复课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陕西省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近几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这些文本是高考命题的“指挥棒”,只有精读细研,吃透精神,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才能抓住复习的重点,才能使复课工作不出现偏差。研究可以近三年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为依托,围绕新课程高考试卷结构变化、传统内容在考题中的变化与发展、新增知识点的考察现状与对策、选学内容的考察角度和方式等方面进行。

二、精心安排,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根据我县高三复课工作以往做法,参照外地经验,2010年高三复课将继续采用“三轮复习法”的复课模式。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建议在2010年3月前完成本轮复习。这个阶段强调基础知识过关,复习内容包括三个必考模块(“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和选考模块(我省学的是“有机化学基础”),根据省、市会议精神,可先复习必考模块后复习选考模块。本轮复习应立足课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本,复习要细而全,覆盖所有知识点,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建议在2010年5月前完成本轮复习。这个阶段强调综合能力的训练,复习内容以专题为载体,以学生第一轮复习中的常见错误为重点,进行学科内知识的有效整合,确定专题应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考情确定。第三轮模拟训练阶段,建议在2010年5月底前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模拟训练为载体,以查漏补缺为抓手,强化学生的规范解答为重点,做到回归考纲和课本,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转变复习方式,重视方法指导

高考是学生的高考,不是教师上考场,因此备考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构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备考模式,真正确立学生在备考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摆脱“注入式,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力争做到“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不会的不讲。在练习题的选用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脱离学生学习现状,不大量选做难题,通过典型题目的训练,让学生自己领悟方法、深化理解、归纳总结。在复习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以持之以恒地强化某一种方法,也可以专门设计一节课指导某种学法,如阅读课本的方法、如何提取题干信息等。

四、突出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主干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是备考中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突出化学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基础知识、重要元素(课标中规定的11种元素Na、Al、Fe、Cu、H、C、N、O、Si、S、Cl)及其化合物、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质及实验基本技能等,复习时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引导学生将核心的概念、规律、原理加以整理归类,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同时要注意新增的知识点,如必考部分的新型电池、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选考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分子结构鉴定、碳原子电子的杂化轨道、碳原子成键特点、顺反异构、合成有机物的链节和单体、合成有机物的缩聚反应等。

五、加强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化学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化学的难点。由于化学实验模块大多数地区未开设,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实验教学相对薄弱,因此在总复习中更要加强化学实验的复习。从新课程高考实验试题来看,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复习既可化整为零,渗透到各个模块专题的复习之中,也可设置独立的专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复习,特别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及评价等内容要全面复习,最好能到实验室“重温”实验。

六、强化审题和表达能力,夯实应试基本功

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直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在高考试卷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审题不仔细、化学用语不规范、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答题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与指导时,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题意,尽可能挖掘一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规范的化学用语作答,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表述简练,语言规范,减少由于表达不清或规范性不够而造成的失分。

上一篇:销售工作计划书范文下一篇:在xxx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