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共11篇)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1
近年来,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分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积极构筑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信息平台, 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推进机制和活动形式,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针对以前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松散的状况, 结合新华分公司实际, 整合技术资源, 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实现了企业和科技、农民和科技的成功对接。农业新技术推广, 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提高农技推广质量, 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结合国家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落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将原来的三站一队 (植保站、土壤化验站、气象站和人工影响天气高炮队) 与原来种子分公司的试验站合并,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形成集研发、引进、实验、示范、培训、宣传、推广于一体的新技术推广体系。既组织大范围科研活动, 又快速地把科研新成果、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地科学生产。
新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服务机构, 以核心示范区为主体, 建立了水田、旱田示范试验区和土壤化验室。先后投资330多万元, 建设示范田18.5hm2, 其中旱田10.0hm2, 水田8.5hm2;建设具有先进检测设备的土壤检测室, 建筑面积443m2, 具备电化教室。配备专职科技人员16名。实现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等的科技试验和示范, 担负全公司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养分监测任务。由分公司农业副总经理负责领导。做到了财务独立, 专项资金专用。业务上分担农业测土undefined配方施肥、植保、栽培、耕作、新品实验与示范, 以及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农业协会及信息等服务工作。
2008年充分利用现有力量, 明确分工, 分类到人, 抓好典型, 突出主题。实行全新的管理机制,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强化服务功能, 为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发挥很好的作用。确定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开展攻关研究, 解决主要生产的技术难题, 带动农业良好发展格局。
2 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因地制宜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加快农业新技术示范核心区建设。加大与农业大学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 研究、引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 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当地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 经过试验、示范, 推广普及。加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2008年, 新华农场共承担各类试验项目43项, 包括品种审定、肥效、药效、耕作栽培等试验。成功引进新品种4个, 筛选新农药5个, 总结并推广增产技术经验和良种良法配套措施。2008年稳步完成国家农业部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实施测土面积2.86万hm2, 共计采集化验土壤样品1540个, 为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3420余份, 为农户配肥提供依据。同时进行了寒地水稻移栽田硅肥与磷肥关系等的研究。利用高炮、火箭影响天气技术, 全范围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明显提高了农作物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搞好田间调查及灾害测报工作, 为领导指挥和农业生产当好参谋。针对部分地号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情况, 提出相应的农艺措施, 有效地指导农户积极防控。
3 搭建农业科技信息平台, 加强科技培训
一是通过办班讲座培训、电视讲座与宣传、印发专业信息等方式, 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员工, 提高分公司全员的科技意识和技能。二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成立科技培训团, 深入到各作业区进行课堂培训和赶“科技大集”, 并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和技术指导,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三是召开现场示范会, 现场讲解关键技术, 手把手培训, 2008年先后召开现场会6次。四是及时印发农业技术作息表, 2008年共出版发行5期信息报, 发放到单位, 到农户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实践证明, 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 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2
1.1.服务台的主要职责
(一)服务台的受理范围。IT中心所有业务系统,例如: CRM、计费帐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分析系统、网络主机硬件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故障。
(二)服务台主要按照故障处理流程的规定,协调跟踪所有系统故障的处理,对服务流程进行管控,定期分析服务质量,公布服务结果,使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三)响应服务故障,保证一定水平的首次解决率。1.服务故障分析:对经过热线IVR进入服务台专席的服务诉求进行分析,对非IT范畴的诉求予以引导。
2.服务故障记录:对确认为IT服务范畴的故障进行记录,这是后续管控的基础。
3.服务故障处理:对服务台能够解决的故障在第一时间直接处理。对需要后台协助的诉求,则通过ITSM系统将工单提交给后台处理。
(五)负责范围内故障的闭环管理,对服务管理各流程进行管控。
1.对纳入IT服务管理的所有故障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及时通报和督促处理过程。
2.负责服务满意度调查、回访,服务归档。
3.协助各流程经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水平。
(六)承担信息沟通,协商IT服务级别的职责
1.对于可能影响IT服务水平的情况(如故障、计划停机等),及时与内部用户沟通。
2.定期进行服务质量分析、评估和发布。
3.收集服务管理的培训需求,负责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
1.2.服务台工作内容
接听400统一IT服务热线,对全省21个地市各业务系统的主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业务等进行7*24全方位的故障以及申诉单接听,对工单进行预处理,并根据经验库知识库的积累总结以及各种技术手段来过滤重复报障、简单报障。对重大故障进行通传通报全程跟进,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引导用户减少报障,对处理完成的工单进行回访。
集中接障主要达到的目的:
1)及时响应IT服务诉求,保证故障的及时处理;
2)保证重大故障的通传通报,全程跟进,确保快速有效处理; 3)对工单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对用户进行指导,减少报障。
集中接障涉及的人员:
接障员:负责热线电话的接听,对用户诉求进行预处理,对不能立即处理的问题,在ITSM系统上建单,下发到后端处理。
回访员:负责对ITSM上的工单进行电话回访,同时,听取用户意见和想法,记录下来以备分析人员使用。
故障管理员:负责重大故障管理,重大故障的通传通报,重大故障的全程跟进,同时,负责服务台现场管理。
分析及质监员:负责对服务台工单的分析,提出优化措施,负责对ITSM上手工单的分析,提出优化措施以及指引,提升ITSM工单下单的规范性。负责对服务台人员的接听、预处理、工单跟进、通传通报以及回访等全流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服务台工作高效高质地开展。
1.3.服务台架构图
天讯公司长期从事BSS、OSS大型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工作,有丰富的维护理论和实际运营管理经验。通过多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IT维护专家,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IT运营维护解决方案。天讯在自主开发维护运营平台上有很强的实力,有监控平台、自动维护平台、安全管理软件,除了承接代维工作,还可以为客户订制化开发运维管理系统,使客户的日常维护管理符合ITSM、ITIL和ISO相关规范。
天讯公司承接了广东电信全省IT服务台外包服务。服务台是IT内部特定用户和支撑团队之间的服务窗口、桥梁、纽带,是IT“10000号”。
中国电信的IT客户:企业内部管理层、各个业务部门、以及由IT部直接提供IT服务的企业外部客户。中国电信的IT用户:使用企业信息化部门提供的IT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用户)
IT内部特定用户:IT各分部、各地市业务支持中心、各地市特定营业厅。负责各类IT服务请求的支撑,同时负责与用户的沟通和满意度管理,为实现业务目标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信息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3-035-6
小微文化企业是指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数字文化服务业等行业及文博创意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企业中,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型和微型企业。①近年来,我国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据2015年4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小微文化企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微文化企业77.3万个,占全部文化企业的98.5%;小微文化企业共有从业人员9799万人,占全部文化企业的63.3%;2013年,小微文化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已高达38,306.8亿元。②可见,作为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小微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从中国现有金融结构来看,目前国内金融体系的覆盖还存在许多空白区域,特别是小微金融领域,市场上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金融产品太少,造成金融资源短缺和服务配置低效。这使得许多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创新发展的道路受到阻碍。为此,政府机构从引导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近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2014年8月19日,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渠道”。2015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支持各类形式小微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必须看到的是,出台的这些融资举措大多以鼓励为主,并没有形成硬性的机制与约束。金融机构有自身的利益所在,趋利避害的市场化运作本能使其对政策未必会形成充分的反应,加之小微文化企业自身深层次的原因,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表面上看,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是缺钱的问题,实际上是缺信息与信用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除融资资源、产品服务等因素之外,投资方与借贷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最主要的原因。信息具有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在融资过程中能有效保护资本趋利避害。信息系统的不完善,会增加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由于财务信息不透明、征信系统不完善、资产信息难呈现、行业信息不明朗、渠道信息不通畅等原因,我国小微文化企业在投融资道路上面临重重困难。
一、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包括小微文化企业在内的所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一点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金融制度创新虽然能够健全和丰富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主体,但并不能真正缓解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信贷市场,有助于深入揭示信贷市场中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以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融资过程中,借贷双方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关系。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两者对某一事物或情况所掌握的信息量并非处于均势,一方有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拥有的比另外一方更多,那么,信息优势者将会给信息劣势者的决定造成不利影响,最后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在企业融资的时候,借款方对其自身风险暴露、收益状况等有关信息掌握得比贷款方更全面,具有信息优势,贷款方则处于信息劣势。为了消除劣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贷款方通常选择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来降低信贷风险损失,于是许多经营业绩优良的企业很有可能因为不愿支付高出市场水平的利率而退出借贷市场,这反而让那些经营业绩不佳但敢冒风险、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企业更能获得信贷资金。此类情况被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融资行为发生之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旧存在,并且会造成另一种风险——道德风险。借款方取得贷款后,拥有更多的关于企业经营、项目经营以及还款意愿方面的信息,贷款方不一定能随时掌握诸如借款方是否履行了合约中的承诺、是否有故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而导致贷款无法归还等情况,贷款方需要承受借款方道德方面的风险。由于上述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后果,出于安全盈利的考虑,金融机构会更加谨慎对待企业的融资要求,要么减少贷款发放,出现“惜贷”现象,要么提高贷款门槛,加强信贷评估和管理,只向少数有把握的企业发放贷款,把信息不够透明以及认为对企业信息掌握不全的企业排除在外。尽管大中型企业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小微文化企业因特殊的治理结构和行业特色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使借贷方获得信息的成本增大,因而在投融资道路上面临更大的困难。从主观方面看,由于特定的信息结构与信息特色,与大企业相比,小微文化企业的经营信息更加不清晰、不透明,向外部传递信息也更加困难。根据信息与决策权匹配的原则,小微文化企业的信息结构取决于其特定的内部治理结构。大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呈水平分布,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从最高决策层到基层又细化出多个环节,在垂直方向进行层级管理,所以大企业的信息往往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组织传递。而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治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最高管理层无须经过中间环节直接指挥基层员工开展工作,上情下达的信息传递层次较少。为了最经济地利用信息,企业所有者倾向于自己亲自汇总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决策,以保证信息利用的灵活度和对各类经营状况做出快速反应。所以,小企业信息很少具有规范化的表达形式,更多的是一些模糊的、人格化的信息的集合。唐建新、陈冬:《第三方信用信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视角》,载《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第137页。这种治理结构增大了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加之许多小微文化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报表,财务信息不透明,所有权和控制权紧密结合,股东缺乏制约,致使银行无法有效分辨借款人的借贷风险,因而小微文化企业所面临的道德风险比大企业更加严重。于是,银行针对小微文化企业的贷款融资资格审核会更加严苛,小微文化企业自然比大中型文化企业更难获得融资贷款。
除了财务信息的问题,文化行业的特殊生产机制使其资产信息、产品信息难以呈现,也加大了外部投资者利用信息的难度。一方面,小微文化企业的存在形态常常是创意工作室、设计公司等,核心资源是创意设计产品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创意团队等无形资产,象征企业实力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相对缺乏,这种轻资产的行业特征使小微文化企业大多缺乏贷款抵押物,在初创时期规模微小,没有信用积累,因而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小微文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图像、文字、音乐等内容的播放权、版权、复制权等无形资产,其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一来无形资产的定价比较复杂、变动幅度较大,其价值会随着地域差异、文化背景、人的喜好等不确定性因素出现较大差异;二来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于某种具有特定意涵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在交易结束前往往不能全部披露,否则会泄露商业机密,在内容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买方很难做出充分的价值判断,这种交易特色使无形资产市场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产业投资效益或投入产出比更加难以准确预判,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小微文化企业的投资风险,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
从客观方面看,我国针对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的信息支持体系不健全。第一,信誉评估体系不成熟。文化产业与产品的特质直接影响到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资产价值评估与抵押贷款等事项。金元浦:《欧阳神州: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载《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6期,第88页。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透明、公正、权威的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评价、等级保护、信用评价体系,客观上给小微文化企业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的融资造成了困难。第二,征信系统不完善。传统征信体系有两大弊端:一是银行征信系统本身不完备,缺乏小微企业、个人的信用数据信息;二是银行征信系统并不向外界开放。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没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记录;传统征信系统还是工业时代思维,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分析,从而导致多数小微文化企业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人群之外。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成为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的巨大障碍。第三,渠道信息不通畅。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衔接机制不健全。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领域的业务关联从深度、广度来看都是不够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对小微文化企业进行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不够。小微文化企业对于金融领域的产品、业务流程、相关法律法规知之不多,缺乏先进的融资理念与专业的融资团队。许多小微文化企业主对抵押方式的认知,仍停留在房产抵押、担保等传统方式上,对银行推出的创新型抵押方式如“合作社联名”、“应收账单抵押”、“订单抵押”、“流量抵押”等并不了解。同样,金融机构对小微文化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前景、资产定价、投资周期等也了解不多,针对文化产业特质的金融产品与投融资方式匮乏,提供的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加之银行、券商等金融中介组织与小微文化企业之间的信息衔接脱节,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表面上看来,文化企业融资的渠道在当前状况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许多渠道信息不通畅,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距离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二、 破解小微文化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小微文化企业简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弱化了其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意愿,从而难以向外界传递融资信息;而由银行主动收集小微文化企业信息以进行融资决策又因交易成本过高而不可行,何况许多大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并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去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努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加强金融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整合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资源,破解“缺信息、缺信用”难题,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9月18日,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提供更加顺畅的通道,不仅要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限制,引入互联网金融思维与平台,同时也要认识到实体企业与文化企业在行业信息、行业机制上的差异,寻找一条适合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小微文化金融之道。
思路之一是采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方式来解决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困境。信息处理是金融体系的核心,不同的金融机制对信息的甄选与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了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首先,从信息类型来看,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资格的考察主要针对两类信息:硬性信息与软性信息。硬性信息指的是企业的纳税登记证、验资报告、财务状况说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情况说明等;软性信息则包括交易数据、信用记录、客户评价、货运数据、认证信息、纳税记录、海关记录等,软性信息还可以延伸到小微企业主日常生活的所有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由于硬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分析,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偏爱看似具体、精准的硬信息,而忽视软信息的作用。其实,小微文化企业的硬性信息本身并不完整,难以披露,就算得以呈现,也往往因为经营管理的不规范夹杂了许多“噪音”,硬信息失真度较高,如可疑的财务报表、普遍的偷税漏税、大量来路不明的关联资金、隐蔽的民间借贷等。其次,从信息处理方式来看,银行内部的IT后台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对所收集到的企业信息进行配比、分析和挖掘,而让大多数交易数据躺在银行睡觉,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仍旧采用相对简单的信贷审核方法:查资产、债务、现金流水等。如果继续依照传统金融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开展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只会使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建设服务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的信息系统,一定要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限制,引入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依托云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能够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建立更加全面、立体的信息系统。这不仅可以收集到关于企业的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既包括字符、数字等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社交网络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也可以通过组织、排序、整合形成在时间上连续且能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从而更加真实、立体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仅可以在贷款前的考察中对目标客户进行筛选、甄别,调查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信用评级,还能在贷后管理中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行为追踪能力对借款方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状况能自动报警。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用信息体系能显示出私人信息公开化、分散信息集中化、抽象信息数据形象化、隐藏信息共享化的特征,有助于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和在线控制,可以大幅度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升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和贷款效率。
思路之二则是跳出实体经济融资模式的局限。针对小微文化企业资产信息、产品信息的基本特色,建构适合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的信息支撑体系。虽然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近年来成为业内热点,许多金融产品与融资形式被陆续开发出来,但实际的融资效果却与融资模式、产品形式开发存在偏离的情况。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债券融资、信托融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等主要融资渠道更适用于大中型文化企业的融资,大多数小微文化企业仍以自筹资金为主,通过亲朋好友资助、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王阿娜:《众筹融资支持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思路探讨》,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58页。创新适用于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模式,提高其融资效率,已成为小微文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除了财务信息不透明、贷款规模不经济、缺乏抵押品等共同问题,小微文化企业与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企业在融资、生产、销售等运行机制上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资产形式与产品形式。一方面,小微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所占的比重更大,企业主要依凭团队声誉、创新能力、专利权、特许权、版权、专有技术、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安身立命。这些资本的取得并非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因而在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传统评估系统中难以得到合理的计量。因此,建立适合小微文化企业的金融模式首先就要解决如何评估无形资产的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可以从计量模型与体系的创新出发,建立无形资产或文化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比如用非财务指标来度量,这些度量应满足以下特征:有效性、可行性、相关性和预测价值,并提出一个包括外部市场纵览、内部价值战略、价值管理和价值平台等四个部分的价值披露模型。[美]艾克尔斯:《价值报告革命:远离盈余游戏》,罗伯特·G.伊克利斯、叶鹏飞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274298页。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推行知识产权质押或未来收益权质押的方式发放贷款,并配合相应的担保或再担保机构,拓宽贷款抵押范围。也有学者提出从无形资产信息传递的通道入手,建立完善的版权、品牌等文化资产流通体系,让文化资产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流通,根据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博弈价格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让其价值信息在市场中逐渐明晰起来。杨君、张晟:《如何给“草根”解渴——求解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困局》,载《中国中小企业》,2015年第3期,第52页。2016年3月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终于打破了文化与金融之间的“无形墙”,为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带来了重大利好,用专业的办法解决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指日可待。另一方面,小微文化企业的运行机理与实体经济企业也不一样。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生产销售流程是先有场地与资金,再有产品,最后通过销售人员讲故事刺激消费者实现规模化销售,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升效益是其运行的基本逻辑。但小微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不是某种功能性的物品,而是强调创意与审美的文化艺术消费品或服务。不仅如此,作为一种比较抽象的产品形式,它也不一定要等到生产流程的最后环节才横空出世,往往是在投入生产前便已初具雏形,并向投资者全部或局部地披露其信息内容。而且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体验是一次性的,不能提前使用,多数情况下不能退换货品,也不会重复购买。可以说,产品就是创意,创意就是产品,创意的好坏决定了盈利的多少。于是,创意中的信息内涵往往要比企业其他资产具备更强大的议价能力,如何从社会审美心理、文化消费意向等非量化的角度来评估产品创意的价值信息,也是提高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效率必做的功课之一。
三、 建设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信息支撑体系的实施路径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信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上述问题与思路的分析,我国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信息支撑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是:通过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将小微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信息、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记录下来,使之数字化、规范化、公开化,使其有规律可循,有证据可考,成为银企双方可以共享共知的基本信息。首先,要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构建小微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信息交流平台,应该并可以借鉴众筹平台的经验,汇聚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利用民间资本激活文化创意,破解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困境。以众筹网为例,出版、艺术、娱乐等几个文化板块是其常设的投融资栏目。截至2014年,这三个领域的上线项目分别达到490个、300个、835个,筹资额分别为950万元、373万元、1,470万元,筹资额占比分别达17%、7%、27%。众筹平台合理的融资程序设计,能有效降低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成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平台。众筹平台的基本业务流程是,在收到申请上线融资的项目说明书后,平台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初步审核,包括项目估值、募资数额等内容;如果评估通过,工作人员将会请项目申请人对项目介绍作进一步修改,以便能让投资者全方位地了解项目情况,申请融资者也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各种方式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同时,众筹平台也设定了许多条款来提高融资项目信息的透明度。比如,对硬件和产品设计项目,众筹平台要求筹资者提供实物原型和制造计划,禁止使用过于逼真的效果图和模拟演示产品;规定所有项目都应该清楚地描述创作过程中可能或正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限制对未成形项目捐献的数额;规定项目筹资者必须在预设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目标金额才可以获得全部资金,否则将返还已筹资金;如果发现项目存在问题,平台有停止项目继续融资的权利。李建军、张雨晨:《众筹与小微经济体融资的匹配性——基于信息搜寻的视角》,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115页。这些做法可以促进筹资者与投资者的交流沟通,答疑解惑,为投资者提供多方面的判断依据。这样,既能帮助投资者通过了解产品信息、目标客户信息、创业者的计划信息、项目的支持信息来做出投资与否、投资多少的决定,也能帮助筹资者接触到更多的市场资源与市场信息,从而降低双方的信息搜集成本。其次,要加强银行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和深化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必须加强银行征信体系建设。银行征信体系建设,应确保信息数据的可得性,提高信息数据的质量和安全,以防范小微文化企业的金融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一要推进信息数据的共享力度,由政府机构主导推进社会信息的归集联网、公开分享工作,将公共数据作为公共资源向公众开放,让信息数据中蕴含的潜在价值得到最大的开发与利用;二要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并接入现有金融征信体系,防范重复过度融资问题,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提高信息的质量,促进小微文化金融健康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引导小微文化企业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经营。再次,要加强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加强融资产品信息传播与服务宣传也是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信息体系建设的题中之意。第一,政府与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与金融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增强信息传播效果。要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把有效信息推送给小微文化企业主,更好地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第二,要不断丰富融资产品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主动了解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与偏好,有针对性地创新信贷产品去满足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金融机构要尽力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菜单式”指导性服务,包括企业财务、项目对接、贷前辅导、信用保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来源等咨询服务,指导小微文化企业如何从金融机构、有关基金会、风险投资以及政府机构获得投资援助。自2013年10月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南京成立以来,已在无锡、合肥、深圳等地建立了多家文化金融服务机构,有的甚至打出了建设“文化银行”的旗号,为文化产业与金融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在鼓励与引导小微文化企业主动与金融业融合,加快文化资本向金融资本拓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4
在2009年全国畜牧站长工作会议指出, 今年畜牧技术支撑机构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服务。要积极争取按乡镇设立机构, 实行“三权归县、县乡一体、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管理体制。
2008年是我国畜牧业成功应对严峻挑战, 在困境中实现发展的极不平凡的一年。各级畜牧部门有效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 保证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4%和8.5%。各级畜牧技术支撑机构在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作用, 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一要积极配合完成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奶站清理整顿、草原保护建设、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等五项重点任务。二要切实做好技术推广、资源保护、良种繁育、质量标准、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灾害防治等七项工作。三要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做好改革工作, 积极争取将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青海等省藏区草原技术支撑机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为牧民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四要推行专家“技术包场”、畜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等责任制, 建立“一主多元”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使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履行好公益性职能。五要加强队伍、作风、条件和应急能力建设。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5
建设申请书
一、项目背景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中卫市,北纬36°06′40″—37°04′32″,东径105°09′45″—106°10′10″之间,东缘与同心、原州相连,南与本区西吉接壤,西邻甘肃靖远、会宁,北靠中卫城区。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年降雨量200-400毫米之间且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三个月,年平均气温7‴,昼夜温差大,≥10‴有效积温2426‴,年均日照时数2706小时,无霜期146天左右。全县总耕地面积403万亩,大部分为川台地,扬黄灌区主要分布在高崖、李旺、黑城、七营四个乡镇,库井灌区主要以西安、树台、关桥、李俊等中南部乡镇为主,水资源全县总体短缺,2007年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和生产,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设施建设面积42576亩,其中日光温室4350亩,拱棚38226亩,2008年设施农业面积26796亩,日光温室主要以蕃茄、辣椒生产为主,两茬种植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早春茬大拱棚辣椒平均亩产3800公斤,产值2500元,甜瓜平均亩产3600公斤,产值5000元,秋延后叶菜平均亩产1000公斤,产值1000元。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农业重要产业之一。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和必要性
我县土壤大部分为黄棉土,土壤深厚,光照条件充足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同时我县设施农业建设主要以扬黄灌区及中南部库井灌区为主,水资源状况能够确保设施农业生产用水,再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思想认识不断转变,成为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动力,但由于设施农业是我县的一项新兴产业,农民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大面积生产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量和效益仍然在一个低水平状态。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只有加强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成熟的综合生产技术,以点带面,引领推广才能有效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大发展,快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示范引领和推广
日光温室:在海原县西安镇付套村建设日光温室生产园区一个,并依托园区生产条件,2009年安排日光温室综合栽培技术示范面积25亩(10座),蔬菜生产以辣椒、蕃茄、黄瓜为主,品种分别选用长剑、金冠、博耐等当地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主推技术:
1、热风炉应用技术:12月至2月份阴雪天或光温较低的严寒天气使用。
2、CO2施肥技术:蔬菜座果后进行施肥,定量适时补充,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3、工厂化育苗和嫁接技术:采用穴盘育苗和嫁接技术提高育苗质量,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抗逆性,实现增产。
4、张挂反光幕技术:11月下旬至3月,在日光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改善光照条件。
5、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建立以生态栽培等生物防治为主体的防治体系。
6、膜下滴灌技术:利用滴灌灌水,并结合灌水施药施肥。
7、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方式,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情况进行配方施肥。
大拱棚:依托高崖乡2008年大拱棚生产园区,安排早熟马铃薯
接秋延后芹菜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示范30亩,马铃薯主栽品种选用克新1号,中薯4号为主,芹菜品种选用美国西芹。
主推技术:
1、机械化耕作:3月下旬用旋耕机结合施肥进行旋耕。
2、测土配方施肥:根据马铃薯营养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3、起垄覆膜:采用宽窄行起垄,垄宽70cm,垄沟宽20cm,垄高15-20cm,株距25-30cm。
4、马铃薯催芽播种在移栽前20天(日光温室提前催芽),3月中下旬移栽。
5、早熟马铃薯接秋茬西芹两茬栽培:马铃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8月初定植西芹。
6、西芹枯斑病防治通过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结合药剂进行防治。
7、西芹育苗移栽:7月上旬进行穴盘育苗,9月中旬定植。
(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1、大拱棚蔬菜不同茬口综合效益试验。
2、大拱棚辣椒(马铃薯)-西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
3、西芹不同药剂防治斑枯病实验
4、日光温室黄瓜、茄子嫁接栽培与育苗移栽比较试验
5、大拱棚早熟马铃薯切块播种与芽块催芽定植方式比较试验
6、大拱棚秋延后芹菜不同定植时期效益比较试验
7、CO2施肥及反光幕使用效益分析
四、目标效益
1、通过示范项目综合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日光温室冬春茬平均亩产7000公斤,产值14000元,秋冬茬亩产4000公斤,产值8000元,两茬累计产值20000元以上。大拱棚早春茬早熟马铃薯平均亩
产3000公斤,亩产值1750元。秋茬西芹平均亩产5000公斤,产值2000元,两茬累计产值3750元,同时通过组织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技术措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通过试验研究,找到适宜我县设施农业栽培的作物种类茬口安排,主推品种及相适应的栽培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县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技术支撑体系基本构架
聘任区农技总站吕鸿钧研究员为首席专家,并组成专家团。专家团成员:姜黛珠、李建设、郭文忠、谢华、盛彪、赵伟、蒋学勤、张桂芳、余风娟
职责:就海原设施农业发展定位、优新品种引进示范、储运保鲜、产品开发及工艺改进、农产品区外销售市场开拓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发联合攻关。同时成立设施农业示范、实验小组。
组长:李武玉
副组长:高鸿飞王子平
成 员:韩超(西安)王春斌(高崖)李树森(黑城)
魏克明(黑城)
职责:制定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示范项目地点、面积及配套材料,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运用到位,切实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和技术推广引领作用。
六、进度安排
2009年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2月10日-12月20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做好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设备购置阶段(2008年12月21日-2009年1月20日)通过项目设备招标,进行日光温室卷帘机、热风炉、滴灌设施、反光幕及化学肥料的购置。
第三阶段:设备安装阶段(2009年1月21日-30日)
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指导农户正确使用,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效益。
第四阶段:种植阶段(2009年1月15日-3月20日)
按照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辣椒、番茄、黄瓜育苗移栽工作,按照技术要求精心种植和管护,真正发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五阶段:管理阶段(2009年3月21日-2009年7月31日)按照技术方案,进行设施农业的示范及管护工作。
第六阶段:考评验收(2009年4月15日-4月30日)
由专家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组成验收组对2009年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验收。
七、运行机制
海原县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分级组织实施,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
技术示范小组,负责全县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优化品种结构、创新种植模式、提高机种机收水平等技术方案,报农业局审批后,由各技术示范小组组织实施。
八、业绩考核
建立海原县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实行一年一次综合考核。海原县设施农业由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监督评估委员会组织考核;技术示范团队由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考核;各技术示范小组的考核,根据任务合同书的内容指标,组织考核。
九、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海原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站(所)的主要负责人及担成。主要职责是研究海原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处理大拱棚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资金保障
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资金主要由专家费、基本建设支出、仪器设备购置费、工作经费等构成,试验示范总资金44.31万元,其中拱棚设施马铃薯接西芹示范栽培17.78万元,专家费2万元;日光温室示范费26.53万元,其中专家费3万元。全部由区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拨付,经首席专家签字同意后,由县国库支付中心拨付实施单位实施。
建设设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所需的培训费、工作经费纳入新型农民培训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基本建设支出、技术示范推广费纳入县农业产业化项目;技术指导费由农业局列项支出。资金管理按照《海原县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三)人员保障
技术人员要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园区主任由农业局管理、使用、考核。
附:项目建设资金一览表
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6
摘要:郑州都市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科技资源作为区域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原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共享模式、服务模式、共享机制以及网络架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无法与新郑州都市区中城市和产业布局有效结合,在新郑州都市区建设中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可引入云计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使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由用户主动索取转变为向用户智能信息推送,实现科技资源深度整合与挖掘,建立资源共享配套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张丽(1979-),女,河南鹤壁人,郑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经济师,研究方向:科技资源与区域经济;
杨勇(1974-),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资源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08-02
2010年中原经济区战略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更好地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郑州市提出了“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总体发展思路。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必将促进郑州市各区域间、郑州与中原城市群间的互相联系与协作,对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进行再造。新的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带的快速形成将掀起科技创新的高潮,势必要对科技创新支撑与保障的大型仪器、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资源共享模式,盘活郑州现有的存量科技资源,有效调控今后的增量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与都市区城群和产业布局有效结合,从而增强科技资源建设的规划性和服务的针对性,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资源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支撑与保障作用,是解决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科技资源共享现状与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的含义通常是指将群体(单位、部门、组织、项目、课题)以及个人采集、加工整理、存储所建立的科技资源,在遵守有关约定的前提下提供给数据持有者以外的人群使用的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资源共享对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颁布以来,大部分省市都建立起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网络聚集起区域内的科技资源,提供各类资源的共享服务。但是在共享模式、服务模式、共享机制以及网络架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传统的点对点式科技资源共享模式。这种模式采集手段落后、服务形式单一、资源关联度低、共享效果差,无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工作中资源互动和科研协作的作用,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获得足够的科技公共资源的需求。
二是传统的基于需求、立项、研制、应用开发的科技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无法实现主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无法充分发挥科技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三是缺少基于网络平台的统一可靠的安全管理模式。现有科技资源相互封闭,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互访效率低、稳定性差,重复建设严重,科技资源浪费,现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缺乏海量信息资源的技术支撑。
自2002年以来,郑州市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共建,整合集成,开放共享”的原则,构建了若干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目前已聚集起文献资源59.3万篇,容量2T;拥有能够反映郑州科技状况、具有地域特色的各类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共50多个;大型仪器设备2000台套,仪器总值14亿元。但上述共性问题在郑州科技资源共享中同样存在。特别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目标提出以后,现有科技资源共享架构和体系无法贴近都市区建设中产业布局需求成为制约郑州科技资源共享的关键问题,建设新的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迫在眉睫。
二、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的构建
构建新的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解决现有制约资源共享的系列问题,需要引入先进的共享理念和共享手段。云计算是当前信息领域的尖端技术和行业热点,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能使用户便捷、随需应变地对共享的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器、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网络访问的模型,该模型可在最少的管理投入或服务供应商介入的情况下快速实现资源的提供与发布。(本定义来自于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颁布的《NIST 云计算工作定义》试行稿)。云计算技术解放了设备终端,实现了服务器的虚拟化,在降低IT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资源安全性、增强服务智能型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云理念和云计算手段运用到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中,对解决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中资源分散、调度困难的难题,实现科技服务向“资源发现、按需组合、主动推送”的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建设目标
将科技资源共享与郑州都市区空间组团和产业定位相结合,按照组团定位和主导产业需求,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科技资源整合,建设虚拟化软硬件环境;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科技资源深度整合与挖掘;使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由用户主动索取,转变为向用户智能信息推送,推动科技服务由传统的“需求、立项、研制、应用开发”模式向“资源发现、服务按需组合、主动推送”模式转变,同时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的制度体系。
(二)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架构
1、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模型
郑州都市区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探讨 篇7
1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作用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必须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资源、生态环境压力, 无 (或少) 环境污染, 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技术支撑体系, 这些技术都可以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1]。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要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 要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这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和生产率水平低下等, 严重阻碍了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技术是一种不同于土地、资本的特殊要素, 它可以不断地被改进、创新, 通过应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农业技术, 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力[2,3]。农业技术进步可以突破农村资源短缺的瓶颈, 实现农业技术与短缺资源的有效替代。同时农业技术进步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 保障粮食生产和安全[4,5]。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强调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建国50多年来, 全国共育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新品种5 000多个, 开发了盐渍土改良、节水灌溉、多熟制种植、地膜覆盖、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栽培管理技术, 使全国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1 029kg/hm2, 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的4 650kg/hm2,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了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践表明:科技进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地生产率, 节约农产品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形成特色、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增强农业竞争力[6]。
2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建设内容
2.1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应重点整合各级各类科技资源,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逐步建立起既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又有较强竞争力的三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2.2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内容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促进原始创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工程,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实施新型农业科技培训工程, 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2.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 以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为核心, 带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及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 用科技项目凝聚智力资源、引导科技创新, 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形成农业生产中急需的研究成果。如动植物良种选育;新型环保、高效农业投入品研制开发;农产品采后处理、贮运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2) 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关键农业技术研发、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及关键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安排项目, 逐步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增强农业企业拉动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
2.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
(1) 重组农技推广队伍, 优化知识结构, 逐步构建起以国有农技推广机构和科技型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对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新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二次创新;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 引导科技型农业企业逐步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增强其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新技术的吸纳和应用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 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以科技攻关项目为纽带, 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解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如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标准化;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的研究;设施农业中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旱作和节水农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综合技术,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发展休闲农业, 推进国民休闲计划, 应科学规划与设计, 采用新颖、观赏性强、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良种及生产技术, 结合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民俗和新颖雅致的采摘包装技术, 提升休闲农业的景观水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 (3) 建立示范工程, 主要有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以科技成果示范为目标, 选择先进性、实用性强, 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围绕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培养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 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 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4) 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围绕提高农业推广机构的推广手段和能力, 鼓励农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科技型农业企业结合技术示范推广建立自身的科技示范基地, 如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等方面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2.3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1) 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 以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农民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为核心, 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的目标,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实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 逐步形成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2)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教育资源, 形成市 (县) 、乡 (镇) 、村三级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师资库和教材库。坚持实用、实效、持久的原则, 逐步建立起集专家、学者、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有一技之长者、农村经济带头人等为主体的师资库;根据培训需求, 组织编写符合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的适用教材, 逐步建立适合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的教材库, 并定期更新内容, 为农民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农业劳动者实用技术培训, 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和科技入户工程。规范绿色证书培训, 把绿色证书培训作为农民科技培训制度长期坚持下去。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 将农民培植成能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场经营者和农民企业家。
3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农业科研推行以项目和课题为主的研究组织形式, 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在农业科技管理的运行机制上, 应建立项目招标制;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 将项目研究的结果与研究者的学术信誉, 以及今后的投标资格挂钩;成立独立法人的中介科技成果评估机构, 改革成果评价机制。政府主管部门只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 对鉴定、评奖过程以及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处理鉴定、评奖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3.2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完善管理制度, 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加入到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中来。应充分重视青年科技人才, 制定有关政策, 大胆启用, 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
3.3 完善农业信息网建设
通过政府、企业、民间等多种投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 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深化农业信息网的服务功能, 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采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农业科技信息。
参考文献
[1]杨良山, 吴国庆, 林代欣.建立浙江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1 (9) :80-82.
[2]金焱鑫, 韦金河, 张娅香, 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研究[J].华东工学院学报, 1992 (6) :79-83.
[3]喻永红, 张巨勇.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扩散的措施探讨[J].农业经济, 2006 (1) :16-18.
[4]曲文祥, 丁素荣, 刘汉宇.设施农业在赤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26, 110.
[5]魏炳传.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J].科技管理研究, 2002 (5) :77-80.
冀南新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篇8
一、区域经济和人才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并各具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单纯是指该区域总体水平的发展, 还包括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其中, 人才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才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学问以及道德高尚的人。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 人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和可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 我们得出了生产率和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与从未上过学的人相比, 小学毕业的人可提高生产率43 % , 初中毕业的人可提高生产率108 %, 大学毕业的人可提高生产率300 %。人才的知识属性和专业性使得他在所熟悉的范围内能够更多的吸收劳动资料,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了, 生产效率提高了, 经济也相应的增长了。区域经济的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够为人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劳动付出提供价值相当的回报, 对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有了满意的回报后, 人才才愿意留下来。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快乐的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浓厚的知识环境。良好的区域经济还可以为人才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冀南新区人才需求方向
2010 年10 月20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审议通过了冀南新区的成立, 该区是继唐山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的河北省第三个战略发展新区, 冀南新区位于河北省最南端的城市——邯郸市主城区的南部, 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位置, 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区和协调区两部分, 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冀南新区重点是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培育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两大辅助产业, 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 按照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 以“高端、智能、绿色、高效”为方向, 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向“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发展, 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与生态互生共融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
冀南新区未来打造以大型装备制造业为主, 物流、旅游业为辅的产业经济模式, 势必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和结构的调整。根据邯郸市建设冀南新区的总体规划, 到2020年, 冀南新区将聚集10家左右销售收入在100亿以上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 200 亿元左右。着眼于人才与新区建设相适应, 笔者认为, 未来近十年内, 应当在培养、引进以下五大类人才方面着力作好各项工作。分别为: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岗位操作人才, 现代企业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人才。
目前, 邯郸共有各级各类人才59.7 万人。其中, 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9 名、省以上中青年专家39 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 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81 名、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才4, 055 人、高级职称人才1.5 万人。同时, 邯郸作为老工业基地, 有近15 万机械装备方面的产业工人, 具有良好的人才基础。但在结构分布、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冀南新区人才的总体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使用人才的主体, 邯郸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在调整结构、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方面应明确思路, 分工合作, 为人才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人才自身需求要素分析
上述五类人才作为使用的客体, 有其独特的内在及外在需求。只有在充分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 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笔者认为, 五类人才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人才的价值需求。即个人自身的价值、学业专长是否在企业组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追求个人价值是个人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是最为持久的激励力量。特别是较高层次的人才, 其追求个人价值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需要的直接体现会表现为在工作岗位上的追名逐利。
(二) 人才的经济需求。追求美好生活是各类人才的重要需求。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经济环境为实现这一需求创造了条件。组织承诺理论表明, 在构成组织承诺的诸因素中, 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固然是影响中国员工的重要因素, 但连续承诺 (员工由于组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乐于保持组织成员身份) 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从目前的阶段来看, 脱离了经济基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不现实的。
(三) 人才的文化和社会需求。邯郸作为历史悠久的赵国古都, 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厚的历史底蕴。“故土难离”、“父母在, 不远游”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对当地人才有着深刻的影响。冀南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将对吸纳和培养故乡在邯郸 (河北河南) 的人才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 人才的环境需求。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既包括自然环境, 如城市的自然环境, 生活环境等。也包括人才的工作环境。如在工作中压力的大小, 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等等。有关研究表明, 人才的年龄与环境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才的年龄越大, 对环境的优劣越重视。
诚然, 上述五类人才在以上各种需求方面不尽平衡。例如专业技术人才与岗位操作人才的需求在层次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需求方面也各有侧重。
四、冀南新区培养、吸纳五类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 获取各类人才的渠道选择。
由于各类人才在自身需求方面的差异性, 人才获取的渠道也不尽相同, 如图1、图2所示:
即对于管理类、技术人才, 主要通过企业间流动、高校毕业生招聘、引进吸纳高层人才等方式获取, 而岗位操作人才, 则通过录用高职高专、技工学校毕业生、社会招聘、培训农民工等形式获取。
(二) 建立冀南新区人才规划, 使人才建设与新区建设同步进行。
1.成立相应组织, 将人才规划纳入新区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做到同步共振。
作为冀南新区人才使用的主体, 邯郸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谋划, 成立“冀南新区人才规划办公室”, 把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开发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破人才流动的区域界限, 消除行业壁垒, 构建统一的人才市场。
2.适应结构调整的要求, 加强对高校的扶持与引导。
今后近十年的时间, 冀南新区对五大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为此, 政府部门一是应适当加大对本地相应专业的高职高专、技校的投资力度, 增加相应专业的学生人数, 培养人才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应结合新区建设人才需求, 由政府部门牵头, 组织有关专家到高校、高职高专、技校等就人才培养的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实习实训等内容重新加以充实与调整, 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健全、完善高级人才的引进制度。
一是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特邀专家”制度, 作到与异地人才的资源共享;二是对新区建设所需五类人才的本籍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本籍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等方式, 尽早掌握动向, 为本籍大中专毕业生回家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三是认真作好高层人才引进的配套工作。完善各项制度, 在高层人才的待遇、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 解决好高层人才引进后的家庭安置、子女受教育等问题, 使高层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4.加强对企业的服务。
冀南新区的企业是人才使用的主体。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应坚持人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在企业自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服务, 在企业引进高层人才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整合高校、企业的培训资源, 为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牵线搭桥, 优化对企业职工的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小旭, 林木.邯郸冀南新区:河北经济新坐标[J].中国经济时报, 2010
[2].华冬萍, 卢韵瑒.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经济信息, 2007
[3].李彬.区域经济与人才供给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 2007
[4].赵生龙, 李晓方.人才资源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9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增值业务,社区养老,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我国有线电视现已进入数字化交互式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络时代, 由传统的单向广播方式网络, 逐步发展为双向互动的信息传输网, 进而着重开发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实现了诸如按次付费数字电视、电视上网电视邮件等业务, 同时扩展到电视商务、在线游戏、远程教育、在线竞猜家庭银行、视频点播等业务领域。随着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进一步挖掘, 其功能逐渐渗透到社区服务行业形成一定的服务网络支撑体系。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 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广泛开展试点工作, 为社区服务创造了典型案例, 其中社区养老试点工作尤为突出, 有线电视行业正在为中国新兴的养老服务做着贡献。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 照料和护理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出现, 养老服务对于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明确了“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由此可以看出, 信息网络平台的介入, 将是新兴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 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络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而我国有线电视网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为居民和政府服务为其宗旨, 已经遍及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千家万户。其传输速率快、图像和信号稳定、安全性高的特点突出, 并且支持互联网入户, 便于开发以社区为中心服务单位的信息支撑平台。
1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
几年来, 出现了不少新技术与新业务, 如VOD、数据广播、付费频道、电视游戏、电视银行、股票行情、电视彩信、电视支付等业务, 试图把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 让用户从“看电视”转向“用电视”。近年来,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不断开发, 有线电视行业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展了“和谐社区”项目, 利用有线电视网搭建社区服务网络平台, 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形成了尤为典型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2 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
2.1 我国社会养老步入新阶段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 目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 2020年将达到2.43亿, 2025年将突破3亿。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 这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 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传统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化, 机构养老服务配置及设施的欠缺, 促使社会养老服务进入全新阶段, “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社区养老”这一概念的提出, 既汲取了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两种模式的优点, 使老年人在继续得到家庭成员照顾的同时, 还享受社区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日常照料、健康资讯、文化娱乐、上门服务等。
2.2 社区养老概念的提出
“社区养老”是在社会养老进入新阶段中, 以传统养老及机构养老为基础所提出的概念。它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 又以上门服务为主, 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 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 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 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2.3 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近几年, 我国社区养老虽然发展迅速, 政府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 各地纷纷试点探索创新模式。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仍只是刚刚起步, 服务层次比较低端, 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总体来看,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很低, 关键缺少一个可以上下通达, 可控可管的信息服务平台, 来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优势。从目前许多地方的探索和实践中看,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 搭建区域的共享平台, 形成社区服务网络支撑体系, 将各类社区服务延伸到家庭, 已经成为一个创新的亮点, 增强了社区养老的品质。
对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认识
3.1 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的重要性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节中指出:“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说明新形势下社会养老已超出居家与机构养老服务范畴, 以社区为依托, 动员社会力量 (如文化产业、医疗机构、食品企业等领域) , 仅靠人力资源难以对接。新形势下的社会养老模式要求创建更为强大的信息网络, 突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体现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必然趋势, 以激发社会活力,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将社会各界力量有机地组织起来, 从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3.2 建立遍及全国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层出不穷, 如一按灵、一键通、爱心铃声呼叫器等呼叫救援服务;电子保姆、外出陪护、小餐桌、健康预警、量血压等家政服务和医疗救助服务。有些地区已试点建设了社区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如借助社区服务信息网将社区老年人健康信息传输到医疗机构, 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居家老人的身体状况, 进而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以社区附近的定点餐厅、食堂为依托, 凭借信息网络的支持, 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点餐, 送餐等服务, 使老年人足不出户, 即可享受到日常生活照料。但这些不同类别的服务项目大多各自借助不同形式的信息化网络得以实现。没有统一的、稳定的、安全可靠的综合性信息总平台为依托进入社区, 很难能给老人们提供更便捷、实用和综合的服务项目和功能。因此一个全国性的养老服务网络支撑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该网络信息平台主要包括老年人口数据库管理系统、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系统, 且该平台预留与各提供服务机构的平台对接, 带动一系列社会服务商业链, 并建立政务公开, 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等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支撑体系。
在管理上各省、市、县 (市、区) 民政工作部门等将拥有各自的管理后台, 依据权限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上报、管理, 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信息网络对于今后新兴养老体制和服务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 共享平台, 乃至服务通道。
4 有线网作为社区养老服务支撑体系的优势
4.1 用户覆盖面广阔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具有300多万公里传输系统和覆盖全国的数据服务平台, 拥有2.4亿用户规模, 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家庭, 是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
4.2 信息传输速率快速稳定
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有线电视网在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拥有高效廉价综合网络, 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 传输速率快, 信息传输稳定等特点, 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3 双向互动功能化
有线电视正朝双向互动功能化方向发展, 国内很多网络公司都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技术, 以实现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建设, 完成支持数字化家庭的各项交互业务的需求。以通过有线电视进行互动点播认证、互动点播请求等交互管理功能, 进而满足有线电视智能化操作, 完成用户各类复杂操作指令, 使用户与电视之间形成双向化互动的操纵感。
4.4 安全性
安全性是有线电视网的基本特征, 它是不同于互联网开放式网络的内网。以有线电视系统作为新兴养老体系的信息支撑平台, 能够排除一般互联网上出现的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广告、恶意攻击等现象, 为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的信息平台, 提供一个可控可管、安全便捷的服务网络。此外, 有线电视网属于国家法律规定禁止外商投资范畴。因此, 有线电视网更为适合向基层政府和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建立社区养老安全稳定的信息平台, 方便社区老人日常照料。
4.5 全国性信息网
有线电视网作为全国性信息网, 具有上下通达, 高度紧密的连接特性, 能够很好地将各分散的养老服务项目吸纳到其构想的信息服务总平台中去, 以各地有线电视网为分平台, 逐步将各种服务项目加以分类统一标准, 投入社区信息子平台中, 建立系统化社区养老模式支撑体系, 并将社区化的子平台加以整合, 形成全国性的, 一个中心点为中央的制高点, 联系全国千家万户的社区养老动态, 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 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 及时传达中央精神, 实时了解民生动态。从而促进国家老龄化事业的发展, 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我国养老新形势下, 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平台的社区养老新模式所带来的便捷的养老服务。
5 利用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典型案例
在社会养老形势下, 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出现, 对于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养老事业与信息网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以社区为依托, 凭借信息网开展的新兴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有浙江、江苏、重庆等十多个省市有线电视企业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平台。
如江苏省苏州市在苏州市政府的推动下,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建立了以社区为中心面向城市居民推出的“智慧苏州”综合信息化平台, 该平台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在试点阶段。
苏州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 苏州市政府提出打造“智慧苏州”, 推动由传统数字化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 以信息化提升城市 (镇) 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国际化, 以智能化深化信息化。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自主研发了苏州家庭信息化/云媒体电视平台, 该平台包含宣传发布、智慧家庭、社会管理、民生管理、数字小区五个子平台。其中智慧家庭子平台开创的“智慧社区”到家庭的延伸, 居民打开电视, 用遥控器可在界面上选择缴费、安防、养老、医疗等多种服务。
智慧家庭子平台中设有“居家养老”分平台, 该平台的智能系统既链接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提供各项服务的运营商, 也链接着居民家的电视。可向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信息咨询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签到、呼叫社区、点菜系统等服务。安全签到为独居老人加上了一道遭遇突发事件的“安全阀”;呼叫社区功能为老人提供了“面对面”获取社区帮助的新途径;点菜系统优化了街道面向老人的配餐系统, 便民缴费功能方便了老人在家缴纳水电煤气费 (见图1) 。
智慧家庭子平台还设有健康苏州分平台。该项目和苏州卫生局合作, 实现电视预约挂号、支付挂号费用的功能, 推进医疗检验检测报告查询, 提供专家介绍、卫生资讯等功能, 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并可以通过在高清互动机顶盒上外接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 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实现社区和居民的长效互动, 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人看病困难的问题, 这些都真正体现了政府、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
目前, 苏州市的“智慧社区”项目已全面覆盖到各个乡镇社区, 其中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也已在一些独居老人中进行试点, 智慧家庭子平台内的大部分操作系统已成功上线, 仅有点菜系统尚在建设中, 未正式推出, 平台内部建设也在逐步向系统化完善迈进, 待功能完善后将全面推广。
6 有线电视系统搭建的社区服务信息支撑体系的运行模式
6.1 信息网络支撑体系技术路线
全国有线电视行业推广社会养老新阶段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为我国养老事业提供服务, 以形成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网。
6.2 信息网络支撑体系中的内容设定
有线电视搭建的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网内容是由简到繁逐步发展。目前试点单位已开展社区医疗、网络购物、养老送餐、危重安保, 社区娱乐等内容为先导服务。有些地区已开展三公服务、政务上网服务等内容, 也将通过电视机的信息平台, 传递到千家万户, 供居民点播享用。今后我们还要提供电视商城、远程医疗、家庭安保等更深层次的服务, 为我国创造新形式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支持。
7 小结
通过有线电视网构建的此信息平台, 将是一个开放式网络, 提供给各类为养老社区提高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同时也是一个安全、可控可管的内网, 使广大养老居民和社区管理机构享受一个便捷而安全的信息工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江苏有线智慧社区.
[4]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10
一、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的构成
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 是指导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水平的基本依据, 是旅游城市品牌成功塑造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该体系的一级要素有7个, 二级要素有17个 (见图1)
二、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中各要素的意义
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中的7个一级要素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塑造和维护所起的作用虽然同样重要, 但各有侧重。
(一) 旅游资源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之本
旅游城市只有依托旅游资源实体, 做到“你有我优”或者发掘特色旅游资源及其内涵, 才不会使旅游城市品牌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是一个标志, 才不会缺少品牌内涵和品牌实质。因此, 旅游资源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之本。
(二) 旅游产品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
大多数现代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就已有非常明确的旅游目的, 即选择旅游产品特色突出且丰富多彩之地作为首选或主要旅游目的地。可见, 旅游产品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城市品牌的感知, 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
(三) 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骨架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者来到该城市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美好的旅游经历, 更不用说让旅游者体验旅游城市所宣传的品牌形象。同时, 旅游服务设施也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市镇建设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因此, 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骨架。
(四) 旅游市场秩序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保健因素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必将导致所宣传的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与品牌受众所感知的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不一致, 从而使品牌受众对旅游城市失去兴趣, 得不到其品牌认同。
(五) 城市环境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脸面
城市环境反映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文化内涵, 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脸面。城市环境主要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部分来影响品牌受众的品牌感知。城市硬环境是城市面向品牌受众的窗口, 是影响品牌受众者对城市第一印象的关键部分。城市软环境是旅游城市品牌的血液, 是影响旅游者旅游体验及对旅游品牌感知评价的重要因素。
(六) 品牌营销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激励因素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机制, 就难以传播独特的旅游城市文化、品牌个性和品牌价值, 就无法使旅游者对旅游城市品牌产生正面的品牌记忆想, 刺激旅游者前往该旅游城市。
(七) 品牌管理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导航系统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有完善的品牌管理机制, 能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和选择有效的品牌营销方案, 并且时时进行品牌跟踪、预警、诊断, 必要时做出合适的品牌再定位, 可以使旅游城市与品牌受众间建立一种品牌契约, 获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确保品牌资产不断升值,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 品牌管理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导航系统。
三、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的建设
(一) 保护、创新和发掘旅游资源的特色
各旅游城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都具有多样性, 因而城市间旅游资源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同质性。在此背景下, 如何创新和发掘旅游资源的特色, 塑造城市的旅游品牌个性和品牌形象, 需要我们遵循4大原则———保护原则、独特性原则、市场原则和经济原则、综合开发的原则;需要我们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保护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同质旅游资源另一层面的内涵, 在开发模式上进行创新, 做到“你有我优”, 打造特色旅游主题。
(二) 高水准开发旅游产品
1、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产品结构的真正优化, 有赖于从各个侧面努力。在旅游产品地域结构方面, 应尽可能避免旅游城市间旅游产品类型结构雷同, 以便各旅游城市间实现旅游品牌产品的联合开发、联合营销。在旅游产品类型结构方面, 一是深入挖掘旅游城市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 进行准确的旅游品牌定位, 大力培育系列旅游品牌产品;二是努力实现旅游产品的动态化, 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逐步完善度假、生态、休闲娱乐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在旅游产品档次结构方面, 应注重开发不同需求层次的产品系列, 尽可能发挥旅游产品组合战略的优势。在旅游产品要素结构方面, 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的特色从时间比例、游客的爱好及消费水平做到统筹安排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相关要素的协调发展。
2、创新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旅游城市品牌塑造之根本。旅游城市应在旅游产品开发方法、产品组合等方面进行创新, 打造系列的品牌特色产品。
3、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城市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 要合理布局旅游服务设施, 使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布局既相对均衡, 又重点突出。其次, 应根据接待游客量和目标市场需求, 合理确定各类旅游设施的规模, 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的档次结构。再次, 应力求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化、地方化、生态化。
4、旅游市场秩序建设。
第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 在旅游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应努力扮演好3种角色, 即品牌发展初期的开拓者、旅游市场建设的规范者和促进产业健康成长的协调者。政府一方面要制定、实施相关法规和政策, 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和产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即成立旅游城市品牌发展领导小组, 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二,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旅游行业协会要通过定规立矩, 整体联动, 在行业自律、行业监督和行业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规范与引导整个旅游城市的旅游经营秩序, 保障旅游城市品牌的健康发展。第三, 鼓励旅游企业品牌建设, 任何一个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活动都是由旅游城市内众多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共同构成的, 因此, 政府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优秀品牌评估及其宣传活动来引导与鼓励旅游企业品牌建设, 同时需要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服务质量的监督, 增强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
5、优化城市环境。
对于城市环境的优化, 既要注重优化城市硬环境, 又要注重优化城市软环境。第一, 优化城市硬环境的主要措施:旅游城市需注重整体风貌的建设, 一方面整体风貌要反映地方特色, 与所要塑造的品牌个性相一致;另一方面在旅游城市第一印象区或者光环效应区建设代表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优化旅游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绿化工程建设, 构建生态城市。第二, 优化城市软环境的主要措施:首先, 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其次, 深度挖掘和追溯旅游城市文化的根源, 并不断发扬和传承旅游城市文化, 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一是培养市民对城市的一种信念和归属感;二是规范市民的行为, 使市民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热情友好;三是注重加强市民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再次, 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
6、健全品牌营销系统。
第一, 科学地提出品牌名称和主题口号。品牌名称应能唤起品牌受众的品牌联想。主题口号应能体现旅游城市品牌个性和品牌的内容, 传递品牌内涵。第二, 科学地设计品牌标示和标志物。旅游城市的品牌标示与图标应从视觉上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 并能抽象表达旅游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环境等。另外, 一个旅游城市的标志建筑物或雕塑意象, 要与旅游城市的主题口号或品牌形象定位一致。第三, 采取科学的营销途径。旅游城市品牌传播对象包括城市内外的管理者、居民、投资者、旅游者等品牌受众。因此, 旅游城市品牌传播应在运用各种营销手段的基础上, 兼顾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在内部营销上, 需对旅游经营者、企业员工和市民进行常规培训。使旅游经营者明确旅游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以及促销活动策划的必要性, 使广大市民具有品牌意识主动地参与到品牌的建设当中, 共同维护旅游城市的品牌。在外部营销上, 需从以下途径强化外部营销:通过旅游城市品牌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和旅游城市品牌宣传片的拍摄扩大旅游城市的知名度;设计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手册资料, 在交通站点及宾馆等地进行点对点的免费获取;发布代表旅游城市主题形象的形象广告;设计城市名片或明信片门票, 参与各个城市的旅游推介会;组织节庆等活动, 开展城市公关;通过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场景和蕴含的文化来传播城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加深消费体验。有选择地邀请目标市场的旅游中间商 (旅游代理商、预订代理商) 免费旅行;在各旅游景点加强旅游产品的解说、识别系统, 注重推出本旅游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 提高目标市场对本旅游城市的认识。
7、完善品牌宏观管理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旅游城市品牌属于公共物品, 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单独花成本来塑造或维护品牌形象。所以, 政府应当尽快完善旅游城市品牌宏观管理机制,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旅游城市品牌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宏观管理。其主要的宏观管理内容如下:第一, 旅游城市品牌定位管理。成立专门的旅游资源和市场调研小组, 以便进行正确的旅游城市品牌定位。第二, 品牌识别要素设计管理。成立专门的品牌要素设计机构, 在政府的指导下, 坚持系统性和同一性的原则, 使品牌识别要素设计表现旅游城市品牌定位和品牌内涵。第三, 品牌传播策略制定和实施。制定相关的品牌传播方案, 在实施旅游城市品牌传播策略过程中, 制定实施细则, 坚持一贯性和可调适性原则, 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第四, 品牌维护机制的构建。建立旅游城市品牌传播和品牌形象监控系统, 进行品牌跟踪、预警、诊断, 用于修正品牌形象即品牌再定位, 做好品牌危机公关处理, 降低对旅游城市品牌的负面影响。第五, 品牌法律保护系统的构建。构建旅游城市品牌法律保护系统, 重视旅游城市品牌的商标注册工作, 利于避免其他旅游城市采用同一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 2000.
[3]、姜海, 陈建新.论城市品牌生成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2) .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篇1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指出,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 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因此, “科技和创新”将成为未来十五年国家、社会及各行业关注、重视的焦点。
民航作为高科技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集中的行业之一, 对民航科技工作的整体需求在不断加大, 科技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和行业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科学技术在民航安全生产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飞机在设计上的改进, 如自动化设计、防错、容错、纠错功能设计、告警功能设计等都极大的提高了飞机的性能水平[2,3];雷达管制替换程序管制, 提升了空域安全的保障能力[4];跑道安全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开发和使用, 极大地降低了飞机在跑道上的安全风险[5];所需导航性能/区域导航 (RNP/RNAV) 等新技术的应用, 提升了高原及复杂机场的安全运行能力[6]。各种民航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监测工具的开发和应用, 为实现事前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7,8]。机组资源管理的实施, 有效地降低了因机组原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9]。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安全水平。
促进航空运输系统提高安全性是民航发展对科技工作的重要需求。我国的安全生产科技历来存在安全科技资源分散、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10]。由于我国民航事业起步较晚, 目前民航的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运营的支撑力度也不足, 也存在科技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够、科研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与建设民航强国及实现持续安全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将在总结、分析国际民航界在科技支撑民航安全方面的举措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我国民航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为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国际航空安全科技工作的经验
在保障民航安全方面, 国内外民航界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科技支撑民航安全方面, 我国与国际航空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分析、研究国外民航业在该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对于我国民航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概括地讲, 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 注重中长期安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从机制上保证安全科技研究和安全举措的持续性。比较重要的规划包括国际民航组织 (ICAO) 制定的全球航空安全计划[11]、全球航空安全路线图[12]、技术工作项目[13]、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的商业航空安全小组和飞行规划[14,15]、欧洲的战略安全举措[16]、英国的安全规划[17]]等等。这些规划在中长期内滚动更新, 保证了对重点问题的持续研究和安全措施的持续实施;相关组织或国家定期对其进行评审和修订, 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规划着眼于全球或地区内急需解决的重点安全问题, 并逐渐转向对未来的安全风险、安全威胁进行研究、预测和管理。
其次, 注重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一些民航发达国家, 在航空安全科研机构的人员、经费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有力的推动了航空安全科学研究的开展。这些科研机构主要包括FAA的技术中心和航空中心、荷兰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德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中心、法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实验中心等。这些机构主要从事航空运输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测试, 以及事故调查、安全分析等工作。政府数以亿计的投入是大部分科研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
此外, 国外民航业非常注重安全信息分析工作和信息分析机构建设, 重视航空安全信息分析对民航科技的支持作用。目前, 随着航空安全管理的深入发展, 航空安全管理已逐渐由经验型管理向数据驱动型转变, 安全信息分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上建立了多个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或系统。比较著名的有ICAO的事故/事故征候数据报告系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安全趋势评价分析与数据交换系统、美国的国家航空安全数据分析中心、欧洲的航空事故报告系统协调中心等。这些信息分析中心一般由各国的民航主管部门建设、运行和维护, 将信息及其分析结果与其他组织进行共享和交换, 或定期向行业或公众进行发布, 保证了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此外, 通过信息分析可以识别航空运行中存在的重点安全问题, 评估安全趋势, 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3 我国民航科技工作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民航事业起步较晚, 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运营的支撑力度还不足, 与我们民航强国及持续安全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科研力量偏弱, 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下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3.1 科技力量相对薄弱
一个行业科技力量的强弱可以由其拥有的科研机构的数量及科技人员的多少来反映。美国之所以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安全水平, 除了具有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规章标准体系之外, 与其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为其提供技术支撑是分不开的。FAA的两个主要研究机构是FAA的技术中心和航空中心, 共有研究人员7400多人。此外, FAA还有很多科研合作机构, 其科研合同大量委托MITRE机构 (美国一家公益性非营利研究机构) 、各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其它的科研机构。中国公路水路系统, 也拥有约60家研究机构, 共有研究人员6千多人[18]。
中国民航专业的科研机构仅有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和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科研人员总共不超过500人, 是国家或政府建立和管理的, 企业几乎没有独立的、成规模的研究机构。无论规模还是实力都与欧美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整体科研能力较弱;相对于快速增长的运输总量、机队规模和机场数量, 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基础十分薄弱, 科研工作很多停留在小修小补、跟踪引进的层面, 缺乏进行战略性科研规划和大型实用技术系统研究的能力。
3.2 重大科研项目缺少长期规划
要保证航空运输的持续安全, 必须通过开展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不断解决民航运营及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其中长期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 需要制定重大项目的长期研究规划, 分层次、分阶段地来进行研究。FAA对研发活动的管理都有明确的流程、重点和规划[19], 对人为因素, 可控飞行撞地和空中防撞系统的研究都持续了20年以上。
但是我国民航一直以来, 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策略, 导致需要持续研究的科研项目投入渠道不畅。以跑道安全的研究为例, 近两年中国民航发生多起跑道安全事件, 为此各研究单位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分析了事件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但是没有从全行业的角度制定一个较长期的跑道安全研究及实施规划。而美国及欧洲有关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跑道安全计划[20,21], 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 FAA还每年编写《跑道安全报告》。由于科研项目缺乏持续的保证机制, 我国民航的一些研究项目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 无法进行有效的积累, 只能跟在先进国家的后面追赶。
3.3 科研单位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一个系统的各家科研单位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定位及研究方向, 才能够集中力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也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造成的资源浪费。欧美国家的科研机构都有明确的科研分工, 如FAA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在航空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新产品投入实际运行前进行实验测试或仿真验证评估, 并为FAA的法规、标准、程序的制订提供技术基础和依据;FAA航空中心主要开展工程服务、航空医学、人为因素、组织调查、飞机和飞行员信息、飞行员和飞机性能标准、飞行程序、自动化系统开发和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国民航除了两家专业的航空安全研究单位之外, 还有一些大学、培训机构及企业也参与民航安全技术的研究。但是, 目前这些研究单位在民航科研工作中的角色不明确, 没有建立合理的规划和分工制度, 研究方向重叠, 存在无序竞争, 当出现热点问题时一拥而上, 但过后往往又无人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既不利于行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自身科研能力的积累和发展。
3.4 安全科技投入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指出, 安全生产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足”, 安全科技投入缺乏激励政策, 投入机制不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投入有限, 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安全生产理论、公益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
同样, 民航的安全生产也存在科研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2004~2008年中国民航科研经费投入及安全科研所占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每年科研总投入不超过7000万元 (包括自筹) , 真正用于安全类项目的约1000万左右。可以看出, 近年来用于科研的经费不仅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降低, 用于安全项目的经费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41%降到了2008年的22%。这与近年中国民航运输规模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与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民航科研投入相差甚远。以FAA为例, 2008年其财政预算中仅“研究、工程和开发”的经费就有1.47亿美元[22]。此外, 我国民航的科技投入缺乏完善的机制, 投入经费的多少、重点投入方向等随意性比较强, 没有很好地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民航科技信息网, http://www.castc.org.cn/keji/
3.5 立项和成果转换机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民航尚未建立基于信息分析来确定安全科研项目的机制。项目申报指南一般都是根据各科研单位上报的项目, 通过有关专家的遴选来确定, 而不是基于对相关安全和发展的数据分析来确定的。这样做考虑了各家研究单位的研究基础, 虽然也能选出一些较好的研究项目, 但往往使得研究项目与行业实际问题的结合不够紧密, 很多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研究。这也是造成有些科研项目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相脱节, 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促进作用有限的原因之一。ICAO在的国家航空安全纲要中要求建立基于安全信息分析的对重大安全问题和领域进行监督的机制[23]。为此, 民航应建立基于安全信息分析的、自上而下的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机制。
同时, 由于科研项目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 很多科研成果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符合, 影响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效能, 很多科研单位也缺少科研成果宣传、推广机制, 没有形成成果转换渠道, 导致大量的研究成果只能放入文件柜中, 得不到应用。
4 完善民航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对策
目前, 我国民航确立了建立民航强国、保障民航持续安全的战略目标, 安全管理正在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转变, 需要科技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民航安全管理提供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支撑。科技工作能否真正发挥促进行业持续安全和在科学发展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还需要尽快加强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研保障机制。
4.1 制定安全科技发展规划
制定安全科技发展规划, 重点解决民航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建立科技支撑民航安全的长效机制。在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确定民航安全重大科技专项, 攻克一批对民航安全有重要推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加大对重要科研设施设备的投入, 加快航空安全实验基地等安全科研基地的建设;加强航空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其次, 组织开展前瞻性、系统性的安全科研工作, 提出类似美国商业航空安全小组的综合性战略安全计划等;重视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和交流, 实现多种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危险/风险识别等。通过信息分析, 确立近期民航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进行专项重点研究或整治, 有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等。
此外, 为保障规划的实现, 还应配套制定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和投入机制, 定期审核规划的实施和进展情况, 并进行滚动评估和修订;在此基础上, 保障持续的科研经费投入, 形成成体系、有规模、可持续的科技支撑体系。
4.2 明确科研分工
明确不同科研机构如大学、行业研究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行业研究院所在民航科研工作中的角色, 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分工, 防止无序竞争, 保障科研工作实现自上而下的合理的规划和分配。目前, 民航局已经开始实施了“专项任务研究与技术支持指南”, 加强了安全专项任务的计划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使各单位能够结合自身特点, 有重点的进行安全研究和技术支持工作, 避免重复, 这是一个积极的开端。
4.3 建立信息驱动的研究机制
2006年, FAA启动了一个新的安全信息计划, 称为航空安全信息分析和共享系统[24],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国家级的信息资源, 用于发现航空公司、全球航空系统领域普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问题, 包括已知问题的风险监测研究、安全改善措施的评估、发现问题或者事故征兆等。该系统对于对我国民航的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集成、分类和信息的利用、共享, 都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建议中国民航局尽快建立面向行业的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依托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 建立信息驱动的重大安全问题的立项、研究机制, 不断推进影响我国民航持续安全的重要项目的确立和研究。具体应包括以下4个环节, 其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通过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共同参与, 建立起从确定安全项目、制定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到定期检查验收环节持续运行的闭环安全项目管理机制。
科研成果转换机制的建立同样重要。一方面, 基于上述过程识别的民航重大问题使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 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 民航局及科研单位应积极开展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 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进研究成果, 加强其实用性, 建立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
4.4 加大安全科研投入
针对民航安全科研力量薄弱, 投入不足的问题,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议首先加大对影响民航安全的重要科研项目的投入, 包括加大投入的经费数额和延长投入持续的时间。对投入的项目做出合理、明确的预算和实施计划, 并持续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投入, 并参与重大、重点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与工程示范, 形成良好的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机制。
其次, 加强民航科研机构建设, 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投入。科技支撑体系的产品是由科技组织或机构完成的, 因而它们是科技支撑体系最核心的内容。上文对比了我国和美国民航的科研机构及人员的情况, 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国民航迫切需要建立高水平的航空安全综合研究机构, 并加大对现有科研机构的投入。通过这些机构, 从法规政策、规划决策、科学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为民航安全提供更好的、全面的研究和技术支持。
此外, 通过增加科研人员编制、改革人才聘用制度等方式,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建设一支与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安全科技人才队伍, 为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5 结论
根据对国际民航科技工作经验和特点的研究, 对比国内外的现状, 分析我国民航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 总结了我国民航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注重制定和执行中长期安全规划、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和重视航空安全信息分析是国外民航发达国家科技工作保障安全的主要经验, 体现了规划性、持续性和科学性, 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2) 我国民航的科技工作存在科技力量薄弱、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体现在民航科研机构少, 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科研项目缺乏长期规划, 安全科技投入不足、立项和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多个方面。
(3) 针对我国民航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建立从建立和完善科研保障机制入手, 通过制定持续的安全科技规划、明确科研分工、建立信息驱动的研究机制并加大安全科研投入等方式解决, 提高科技对民航安全的支撑能力和力度。
摘要:研究了国际民航安全科技工作的经验和重要举措, 从制定中长期安全规划、科研机构建设和投入、信息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民航科技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指出科研力量薄弱和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我国民航科技工作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建立科研保障机制、加大安全科研投入的对策, 从根本上完善民航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以加大科技支撑民航安全的力度, 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支撑服务平台08-30
知识服务支撑功能10-12
政企客户服务支撑工作05-24
河南省服务业支撑产业10-26
倒三角综合服务支撑中心及各小组工作职责05-21
技术支撑体系06-04
钢管支撑体系06-17
模板支撑体系06-26
融资支撑体系07-23